「BTC 不需要 Fi,只需要持有就行」
这是令大家耳熟能详的一段话。
但我想理性讨论下,BTC 到底需不需要 Fi ?
很多人说,比特币的使命是「做世界的硬通货」,与金融创新无关
也有人认为 BTCFi 是把比特币带到更大舞台的钥匙,赋予它不只是「睡在冷钱包里」的生命力。
这问题其实可以分三层看:
1️⃣ 价值主张:
BTC 作为去中心化资产,它最大的优势是抗审查、全球流动性和固定供应。
这些特性让它适合做价值存储,但如果永远停留在存储阶段,它对链上生态几乎没有贡献,无法让更多用户或应用基于比特币活跃起来。
2️⃣ 经济效用:
持有 BTC,如果除了价格波动外没有其他收益来源,会让绝大多数人倾向把 BTC 留在交易所或硬件钱包,不参与网络建设、也不会在链上产生持续交互。
这种「死水」状态对网络活跃度、节点经济、甚至 BTC 本身的流动性都不健康。
而 BTCFi (比特币金融化)要解决的核心痛点,就是激活这部分「死资产」。
比如 GOAT Network
@GOATRollup 通过多资产 PoS 排序器,将链上手续费收益以 BTC 形式返还给节点和质押者,我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路径。
3️⃣ 技术可行性:
BTCFi 在之前一直受限于技术瓶颈,跨链桥风险极高,Layer2 缺少像以太坊那样成熟的 Rollup 模型。
但 BitVM3 的提出和 GOAT Network 的落地,让在 BTC 原生安全范围内实现 ZK Rollup 成为可能。
比特币网络不仅能保留去中心化和安全性,还能在二层扩展出高性能、低成本、可组合的金融产品。
▰ 从用户角度看,BTCFi 让持有者有收益动力;
▰ 从生态角度看,BTCFi 带来链上交易、DEX 活跃度和二层繁荣;
▰ 从技术角度看,现在已经到了可以让 BTCFi 真正落地的时间点。
但,BTCFi 不等于泛滥的高杠杆衍生品,而是让 BTC 资产真正参与到去中心化网络的价值流转和增长中。
如果说,
过去十年 BTC 靠「数字黄金」 narrative 攀到万亿市值
那么下一个十年,
BTCFi 可能是它继续进化的必经之路。
理性看待 BTCFi
▰ 它不是背离比特币的去中心化精神,而是让比特币的网络和价值,真正流动起来。
所以兄弟们觉得 BTCFi 会是 BTC 下一波 narrative 吗,还是伪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