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OTC
People
Not Found
Tweets including OTC
路过香港线下otc店,u子今日挂牌价7.67港币,但并没有现金,需要提前预约😅只能下次再来体验了 https://t.co/tGjhjTSsez
0
3
0
0
《律师探访香港加密货 OTC 找换店与思考》(作者 刘红林)红林律师周末在香港湾仔海富中心探店加密货币 OTC 找换店,发现这里位置特殊,周边是政治经济核心区,商场内却有众多相关店铺。这些店铺反映出 USDT 在 OTC 市场的核心地位、产业链化的现状,以及香港在该行业合规与灰色并存、KYC 和 AML 标准不一的情况,显示出 Web3 已渗透进生活,加密资产市场背后是真实的商业需求和资金流动。https://t.co/gzDRJM44rT
Show more
0
1
1
1
吴说获悉,据加密 OTC 商 STIX 创始人 Taran,锁仓代币持有者在过去 12 个月内遭受了巨大损失,OTC 价到现货价格的平均跌幅约为 50%。此外,考虑到过去 12 个月的流动性价值和 BTC 在该期间上涨了 45%,他们又损失了 31% 的机会成本。未来将有超过 400 亿美元的锁仓山寨币解锁,卖家在 OTC 退出时平均还需再接受 50% 的折扣;不过考虑到 2025 年大多数代币的锁仓期将结束,随着归属期限缩短,折扣幅度也在减小。 https://t.co/ZupsIhfioW
Show more
0
0
0
0
OM其实是个地推Otc盘…为期两年的Otc里至少做了有500M,模式是拿新的Otc代币接老的Otc抛盘,周而复始,直到最后解锁的筹码O不动了爆掉。团队每次自己也套点现,拉盘的时候开个合约赚点辛苦钱。 这团队牛逼之处是在于能搞定一批迪拜和欧洲的富二代,听说一趟电音节能O出去50M,这融资能力杠杠的…
Show more
0
31
160
9
红林律师探店香港加密货币OTC找换店!周末香港散步,路过湾仔海富中心,顺道走访了几家加密货币OTC找换店。 说起来,这地方选得很妙。海富中心的位置,可以说是香港政治经济神经最密集的地带——立法会、政府总部、添马公园都在旁边,一墙之隔是西装革履、庄严肃穆;转个身进到商场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各路加密货币兑换店、硬件钱包销售柜台低调地分散在各层,来来往往的,不是典型金融圈面孔,而更像是一个游走在“正式”与“非正式”之间的小型地下金融市集。 第一个看到的是「Crypto HK」。一面大白墙,正中间一个巨大的“HK”字样,铺位编号写着L1/51,干净利落。店门口放着一台大屏,滚动显示着BTC、ETH、USDT、ADA等主流币种的买卖价格,支持港币、人民币、美元、韩元、日元多个币种结算,旁边还有换算表,连每10分钟一更的汇率变动也标得清清楚楚。 屏幕下方的陈列柜更是琳琅满目:Trezor、Ledger、CoolWallet、SafePal、Ellipal、SecuX……从冷钱包到助记词密盒,应有尽有,甚至还有不少国产品牌也堂而皇之地摆在了橱窗最显眼的位置。看得出来,这家店的思路是“一站式”:既可以买币,也能配齐保存资产的安全设备。 墙上还挂着一整排合作伙伴名单,火必(HTX)、欧易(OKX)、币安(Binance)轮番登场,各大硬件钱包品牌的“官方合作伙伴”认证也挂得满满当当。虽然知道这些牌子有时候更像是“友情合作”的意味,但对普通用户来说,至少第一眼感觉就像走进了个半官方的服务站点。 坐扶梯上一楼,拐角处便是「天天加密货币」——Tian Tian Crypto。相较之下,这家店更街头、接地气。小小的门面,桌上堆着点钞机、收款码,还有一台iPad。前台柜台外面的装饰直接放上了各种加密货币的巨幅LOGO,BTC、ETH、LTC、XRP齐刷刷一排,生怕你不知道这里能换币。没有太多话术,也没有金融行业那种刻意包装的距离感,店员坐在柜台后面,低头盯着电脑,偶尔抬头招呼一下新来的客人,气氛自然松散。 这家店主打USDT兑换,港币、人民币现金都能换,手续费写得明明白白。在加密货币波动巨大的市场里,算是个非常合理的价差。但如果你了解OTC行业,就会知道这里面的利润结构并不只是手续费这么简单,汇率差、资金流转、交易时间窗口,都是可以动手脚的地方。 跟其中一家店的老板小聊了几句,他说:“以前来换币的,八成是炒币的;现在来换币的,很多是生活和做生意需要。比如来自内地的游客,不少是手里拿着现金来换USDT的小老板,做跨境生意的;币圈里头的打工人,拿着虚拟资产工资,在这里兑换现金。” Web3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乌托邦。它已经以一种低调但坚韧的方式,渗透进了真实的生活。 这一路下来,红林律师大致有了些感受: 首先,USDT就是OTC市场的绝对核心。 无论是BTC、ETH,还是其他链上资产,99%的OTC交易都要靠USDT做中转。稳定币,不仅仅是币圈交易的“美元”,更是整个链上资金体系真正的润滑剂。很多人也许还在谈论比特币的价值存储叙事,但在这里,稳定币才是日常支付、跨境资金流转、资产储存的第一选择。 其次,OTC店铺已经产业链化。 每家小店背后,其实都有一整条隐形供应链:上游供币方(大户、矿工、跨境资金方)、中间撮合方(OTC代理、个人经纪人)、支付清算链路(各种离岸账户、第三方支付通道)、硬件钱包、合规服务,等等。虽然每家店铺表面看起来不过三五个店员,但背后的网络极其复杂,店员跟我说,他们在香港做了十几年,有十几家门店,也有很多代理伙伴在帮他们拓展业务。 第三,香港的合规与灰色并存。 虽然港府已经推出了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制度,但对于零售OTC门店,目前并没有统一强制监管。大多数店铺挂着“加密货币兑换”“硬件钱包销售”的名义经营,规避了“证券交易”的法律定义。这种既允许存在、又不过度监管的灰色地带,既给了行业活力,也埋下了潜在的法律风险。没有受牌保障,对于这个过程中的用户来说,维权成本极高。出问题了,很难像在受监管交易所那样可以投诉、申诉、追责。更多时候,只能自认倒霉,这也是为什么香港海关和证监会要尽快落地OTC牌照制度的重要原因。 第四,KYC和AML标准五花八门。 有的店铺在反洗钱合规方面做得很严,买卖双方都要实名登记,有的甚至要求提供资金来源,比如过去 1 个月的现金流水账单等;但绝大多数店铺基本只需要扫个码付款、钱包地址一填,就能快速成交,且店员首先推荐的都是现金来进行交易,至于你拿到的现金能不能存款到银行,这就需要你自己搞定。可见店员也很清楚加密货币OTC交易的法律风险其实比较高,一旦买卖过程中涉及非法资金,不论你是有意无意,都可能被司法机关冻结账户甚至调查。这个不单是在内地银行卡容易遇上这样的问题,在香港其实也一样,最近半年时间,曼昆律师接到的咨询香港银行卡被冻结的客户也越来越多。 未来的加密资产市场,不只是交易所,不只是NFT,不只是公链技术,更是千千万万个像海富中心这样的小角落里,真实的商业需求和资金流动。 从海富中心出来,添马公园里,跑步的人群还在,草地上有人晒太阳,有人在钓鱼喂鸽子。金融世界的喧嚣和城市生活的宁静,隔着一条马路,就这样并存着。
Show more
0
7
47
8
吴说获悉,据 Onchain Lens 监测,Alameda Research 再次通过 Wintermute OTC 向 Binance 存入了 900 万枚 USDT。在过去 4 天内,其已向 Binance 和 Coinbase 转入总计 1850 万枚 USDT。https://t.co/lHRG6MRjFP
Show more
0
1
2
0
正好有小伙伴问,我就顺便多说一句 @Murphychen888 兄说的是的,确实可以看到有持仓的大户在离场,但这种持仓大户是分几种情况的,比如说是交易所的地址,比如说是 OTC ,比如说是托管地址,等等,并不代表一定就是卖出,其实看卖出有个蛮好的数据,就是每天转入交易所的数据。 我们其实可以明显的看到,确实是有少量的增加,相比前几周来说,但增加的并不是非常的严重,和之前95,000美元左右的时候差距不大。 所以我个人的观点是,起码没有在交易所形成堆积。
Show more
0
16
32
2
吴说获悉,据东网,香港立法会议员吴杰庄透露,香港政府即将进行第二轮咨询《有关规管虚拟资产场外交易的立法建议公众咨询》,由于近期相关诈骗案频生,监管真空期风险加剧,因此必须使用持牌交易所。吴杰庄还表示,目前虚拟资产场外交易 (OTC) 法例尚未生效,任何自称「持牌场外交易商」均属误导,现阶段并没有任何香港政府部门发出有关虚拟资产场外交易的牌照。https://t.co/UMZKWYpfMI
Show more
0
5
0
0
巧了,作为当时很多大厂的私下御用改造商来说,我还真能回答一下。 当初包括大厂在内看重的都是 GameFi 的Game + DeFi 能力,其实不难想,在2015年的时候就提出过,如果魔兽世界是可以直接买卖金币的(不是私下的OTC),而是用现在手游的充值买游戏货币的方案来看,确实是可行的,可以在短期内增加游戏的收益,但换来的代价是缩短游戏的生命。 这在传统的Web2游戏领域都是玩的不能再熟了,而当时最大的问题就是游戏内道具和装备是不能官方回购的,就像是日本的柏青哥一样,卖珠子的和回收礼品的不能是同一家实体。 但是在加密货币行业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只要提供流动性就可以完美的做到回收,而且因为本身都是用的海外的壳,再加上不需要版号和文网文,所以从逻辑上来看是可以走的通的,当时大多数游戏商的概念都是从自己的用户中传导一部分到链游。作为试水。 而游戏上链最大的意义就是完成了经济的闭环,这也是多少国内游戏人想破头的方案,确实从理论来说这是可行的,但实际上不过是项目方还是玩家都忽略了一个本质问题。 项目方是来赚钱的,链上的玩家也是来赚钱的,而真正玩游戏的可以忽略不记了,这就是悲剧的开始,一款游戏,因为能赚钱而有人玩和因为好玩而有人玩是完全不同的,魔兽世界是因为真好玩,所以才有大量的玩家有金的需求,而链游本质上的设计是为了赚钱,就这么说吧。 传统游戏行业想要做出一款出色的游戏,钱多少不是一回事,当初很多独立游戏做的都不错,但链游除了大厂淘汰的产品以外,偶尔几款真正开发的链游,大部分都是非专业人士开发的非专业产品,这种游戏可玩性没什么可说的,结果都已经看到了。 而大厂被淘汰的游戏虽然核心还是能过关的,但是奈何用户的差距太大了,在 Web2 领域的投流如果是 50 美元一个有效用户的话,Web3 大概是 5 倍以上,我说的是有效用户,这种成本谁抗的住,而且即便是有效用户,也不是真实的玩家,而是通过赚钱广告来赚钱的,赚钱才是第一目的。 更不要说教育成本了,小伙伴们可以猜猜看,教育一个用户掌握web3 的钱包,可以充值,换U,卖币,OTC换法币,这一套下来成本是多少钱吗?这么一套流程下来,100个触达用户能留下几个? 确实后期有些游戏尝试在游戏内直接对接钱包,而不是用钱包登录,完全就当加密货币是买卖工具,甚至有部分的产品可以直接用U来购买,但即便这样,最后也是死的一塌糊涂,为什么? 啥?你让我来玩游戏的?抱歉,我是来赚钱的。
Show more
我觉得这个问题暂时还没有能力回答... 交给评论区的大佬们了... https://t.co/pDGWk4KcIy
0
75
119
13
巧了,作为当时很多大厂的私下御用改造商来说,我还真能回答一下。 当初包括大厂在内看重的都是 GameFi 的Game + DeFi 能力,其实不难想,在2015年的时候就提出过,如果魔兽世界是可以直接买卖金币的(不是私下的OTC),而是用现在手游的充值买游戏货币的方案来看,确实是可行的,可以在短期内增加游戏的收益,但换来的代价是缩短游戏的生命。 这在传统的Web2游戏领域都是玩的不能再熟了,而当时最大的问题就是游戏内道具和装备是不能官方回购的,就像是日本的柏青哥一样,卖珠子的和回收礼品的不能是同一家实体。 但是在加密货币行业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只要提供流动性就可以完美的做到回收,而且因为本身都是用的海外的壳,再加上不需要版号和文网文,所以从逻辑上来看是可以走的通的,当时大多数游戏商的概念都是从自己的用户中传导一部分到链游。作为试水。 而游戏上链最大的意义就是完成了经济的闭环,这也是多少国内游戏人想破头的方案,确实从理论来说这是可行的,但实际上不过是项目方还是玩家都忽略了一个本质问题。 项目方是来赚钱的,链上的玩家也是来赚钱的,而真正玩游戏的可以忽略不记了,这就是悲剧的开始,一款游戏,因为能赚钱而有人玩和因为好玩而有人玩是完全不同的,魔兽世界是因为真好玩,所以才有大量的玩家有金的需求,而链游本质上的设计是为了赚钱,就这么说吧。 传统游戏行业想要做出一款出色的游戏,钱多少不是一回事,当初很多独立游戏做的都不错,但链游除了大厂淘汰的产品以外,偶尔几款真正开发的链游,大部分都是非专业人士开发的非专业产品,这种游戏可玩性没什么可说的,结果都已经看到了。 而大厂被淘汰的游戏虽然核心还是能过关的,但是奈何用户的差距太大了,在 Web2 领域的投流如果是 50 美元一个有效用户的话,Web3 大概是 5 倍以上,我说的是有效用户,这种成本谁抗的住,而且即便是有效用户,也不是真实的玩家,而是通过赚钱广告来赚钱的,赚钱才是第一目的。 啥?你让我来玩游戏的?抱歉,我是来赚钱的。
Show more
我觉得这个问题暂时还没有能力回答... 交给评论区的大佬们了... https://t.co/pDGWk4KcIy
0
0
7
0
Aspecta做的事情还是挺有意思和价值的,但很难用现有的产品去定义它,如果单纯从业务覆盖范围来看包括了TGE前的盘前交易、TGE时的IDO、TGE后的OTC,可以总结为是让更多人可以参与进来的资产全生命周期价格发现平台,其最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凭什么”,即凭什么一个没有人用的鬼链经几个VC的手就可以开盘干到几十亿美金,凭什么大量普通的用户从0开始做贡献但是却没办法从0开始享受项目成长的红利,凭什么项目方和VC手里没解锁的Token宁愿打骨折卖给其他机构也不愿给散户。 归根到底问题就是出现在资产真正爆发增长的早期阶段,其定价权被私下和封闭的形式垄断在小范围协商交易,导致真正流通到二级市场后不论合不合理都已经完成了定价,就像是你去餐厅吃饭,根本没有点菜的权利,厨师把菜端出来后就算是给你拉了一坨屎你也没办法。 其实这也是币圈在17年ICO时最让人兴奋的故事,所有人都可以看似公平的参与每一个资产的发行,当然ICO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Aspecta想做的就是让资产的价格从0开始保持一个平滑的、尽可能公开的方式完成定价,并在这个过程中尽量让更多人公平的参与进来,拥有购买合理价格资产的权力,以及享受资产上涨过程中的福利。 目前Aspecta已经上线了20多个项目,其中不乏有GAIB、SIGN等这些明星项目,基本上都是币安、HackVC等投的“大VC币”,这也是Aspecta想解决的资产价格发现不透明的重灾区。 Aspecta采用的是一个叫BuildKey的模式,每个上线Aspecta的项目方都会发行一定数量的BuildKey,而BuildKey则可以兑换项目对应比例的Token,以及其他项目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福利,BuildKey本身又是可以进行定价和交易的,所以BuildKey就相当于是资产价格变动过程重的润滑剂。 在项目上线Aspecta发行BuildKey时采用认购抽奖的方式,用户可以存入一定资金下单参与抽奖,为防止机器人每个地址最多只能获得一定数量BuildKey,如果没有抽到则会退还本金,抽奖结束之后BuildKey的价格采用bonding curve。 BuildKey的持有者可以获得BuildKey本身价格上涨的收益,或者可以在TGE兑换为Token,以及获得项目方空投的BuildKey持有者福利,比如积分、白名单、NFT、额外Token等。 现在BuildKey的基本面更大了,比如最近要上线的$LAYER的BuildKey,意味着不仅仅是未发币项目方的份额,发了币的项目方,未解锁的份额也能够从极低的价格开始被公开交易,自由定价 往外衍生,所有没有流动性的资产都能通过Aspecta/BuildKey来公开交易和自由定价,比如Web2的股权,RWA和其他各种各样的OTC资产等
Show more
🔑 The @solayer_labs BuildKey goes live on Apr 17th! 🔥 In collaboration with $LAYER stakeholders & @SolayerFdn, we take 333,333 unvested $LAYER for public fair launch. Get $LAYER from $0.5, trade BuildKey on bonding curve to drive the price discovery. Alpha opportunities shouldn't be exclusive; they should be open to everyone: https://t.co/r6VgNueKQi
Show more
0
11
4
1
这轮周期最强控盘币,没有之一……看好 $zkj 因为在这么差的行情下,他居然都敢基本市价otc我们的货……且数量不少 对比那些让我们otc还让啊给我们亏的项目,无语凝噎
Show more
0
11
2
0
om这个有点恶劣了。 听说有人去年买壳然后收筹码,在1.5~3u OTC了一大堆,昨晚彻底收割。 https://t.co/RXIsm5s1Ac
0
17
23
0
Learn more about the Verve and Rockwell Automation partnership and how we can help organizations like yours build resilience and strengthen OT security: https://t.co/mAGwJIsXid #OTCybersecurity# #IndustrialCybersecurity# https://t.co/DB9m6BYb2u
Show more
0
0
4
1
《加密行业正上演一场奇特的“实体化”运动:发卡》(作者 链捕手)当前专注于加密卡业务的项目已达 37 家,其中不少获得了头部机构的重注。加密卡本质上其实是一种预付卡产品。当用户把 USDT、USDC 等稳定币充值进这张卡时,并不是将这些资产“变现”成了卡内余额,而是由发卡方在 Visa / Mastercard 等传统卡组织体系内开设的银行账户中,为用户分配一个对应额度。在这种模式下,发卡平台的盈利来源也相对清晰,一方面是卡面费用和兑换手续费,另一方面则是平台沉淀资金带来的运营收益。在 OTC 交易风险偏高的背景下,U 卡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更直接、稳定的资金出入口。阅读全文:https://t.co/ZjANPIQ8Lg
Show more
0
0
0
0
在2019年我就做过类似的产品,最早是在日本,当时因为税的原因导致日本买卖加密货币的退出成本会很高(55%),所以就有了 U 卡的出现,当时的 U 卡和现在都还相似,都是和 VISA 以及 Mastercard 的代理卡,18年,19年获得还是不难的,当时的业务流程是: 1. USDT 存入指定地址。 2. 中间商将对应的法币存入卡中(收手续费)。 3. 用户消费或者提现。 本质和 OTC 是类似的,然后到了2020年以后开始进化了,为了更加适应用户的使用: 1. USDT 存入指定地址。 2. 消费或提现的时候将USDT按照美元计价(收取点差和手续费) 3. 系统后台将USDT兑换成USD完成支付或提现 4. 剩余资金在APP可以用USDT形式查询。 但在日本涉及到税务和法律的问题直至今天都没有解决,这就不仔细说了。不过在商家那边一般都没有什么问题,因为给商家结算的都是当地货币,走的是VISA 和 Mastercard 的系统。
Show more
@Phyrex_Ni 实际上我们从2022年就启动这个项目了,我们从一开始就是冲着融入现实场景去的,所以我们花了2年多的时间去合规,去与传统金融接触。我们的路线可能更不一样,我们C/B两头抓,很简单的问题,没有商家接受,如何去pay?
Show more
0
5
5
1
感谢@0xVeryBigOrange 橙子哥🍊前一段时间拉我进群,群里都是A8A9的大佬,作为小咖米也有幸全程吃到了这个瓜🍉有几点感想和大家讨论讨论: 1️⃣ 出金安全很重要,大🍑之前是因为出金被冻卡才有了后来的故事。出金联系@FLS_OTC 安全有保障。 2️⃣ 扩大圈子很重要,有会还是要多跑会。币圈人士信息来源有限,多跑会跟兄弟们保持联系可以减少自己的信息差。 3️⃣ 防人之心很重要,这个圈子鱼龙混杂,给大佬做局的团队也不少。一个人做局你可能不信,一群人就有可能闭目塞听了。任何消息都需要多方交叉验证,避免一时情绪上头,上当受骗。
Show more
0
16
18
15
吴说获悉,DeFi Development Corporation(纳斯达克代码:JNVR)宣布再次购入约 65,305 枚 SOL,价值约 990 万美元。截至 2025 年 4 月 23 日,公司共持有约 317,273 枚 SOL,含质押奖励在内总市值约 4,820 万美元。其中部分代币通过 BitGo 的 OTC 交易平台从机构卖方购得,属于设有时间解锁机制的锁仓代币。https://t.co/yZDyswMeXB
Show more
0
0
0
0
吴说获悉,Bybit CEO Ben Zhou 发布被盗资金追踪简报,被盗加密资产总额约为 14 亿美元(约 50 万枚 ETH),其中 68.57% 仍可追踪,27.59% 已“断链”无法追踪,3.84% 已被冻结。不具追踪性的资金大多流入加密混币器(Mixer),随后通过跨链桥流向 P2P 和 OTC 平台。链上数据显示,约 432,748 枚 ETH(占比 84.45%,约合 12.1 亿美元)已通过 Thorchain 转移至比特币链,其中约 67.25% 被兑换为 10,003 枚 BTC,分散存于 35,772 个地址,仅有约 1.17% ETH 仍保留在以太坊网络。此外,944 枚 BTC已流入 Wasabi Mixer,531 枚 BTC则已通过 Thorchain 转回以太坊网络。https://t.co/sRgszczamU
Show more
0
3
1
1
Here's what Terry doesn't understand: If something is worth 0, it doesn't matter if you launch at a high or low fdv — It's still worth 0. Let's take Eclipse's future token as an example: - The token has no use case but making insiders rich; there's no retail demand for it. Terry is actively trying to convince liquid funds to bid his token at launch, but no one wants to bid. - Last time I checked, no exchange wanted to list Eclipse's token other than MEXC. - Insiders have already sold a significant chunk OTC. Funny, because he mentions OTC sales in his post. - Eclipse has been live for months with no signs of PMF. They have around 30M in TVL and it's steadily going down. - Most of the user activity is a game for airdrop farmers — they'll all be gone after the airdrop. In summary, Eclipse is not looking good here Go back to doing research at 1kx. Eclipse is going to 0 no matter what you do Fixed the logo for you
Show more
0
23
154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