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VISA
People
Not Found
Tweets including VISA
Tiada perubahan pada visa, dasar imigresen AS untuk rakyat Malaysia #FMTNews# #FMTBerita# https://t.co/KAO6CO2MVo
0
0
0
0
No changes to US visa, immigration rules for M’sians, says Wisma Putra #FMTNews# #FMTEng# https://t.co/smM4YnZYMp
0
0
0
0
Even old R visas issued pre 2017 must be renewed under Colombia's current laws. There was a grace period for two years, but that's rapidly coming to an end. Full details here: https://t.co/BajTOdACFs
Show more
0
0
3
3
Order your @Cryptocom #VISA# card and then come join us in the UK (https://t.co/pXjvFw2mTy) or International (https://t.co/zFzuyChNnN) Telegram groups!
0
0
0
0
Another milestone for the Everything App: @Visa is our first partner for the @XMoney Account, which will debut later this year. 💰Allows for secure + instant funding to your X Wallet via Visa Direct 🪪 Connects to your debit card allowing P2P payments 🏦 Option to instantly transfer funds to your bank account First of many big announcements about X Money this year. LFG.
Show more
0
2.4K
20.5K
3.2K
Secretary of State Marco Rubio has now revoked around 300 student visas for foreign born students who engaged in political activism or supported terrorist organizations https://t.co/DN0BsjmVga
0
1.6K
52.4K
7.4K
Speaking proper English doesn't guarantee that you'll get a visa - Singer Portable reveals. https://t.co/hxUBVJrPnZ
0
14
25
10
The UK made a shock decision to reinstate the need for visas for Colombian travellers this week. There will be a short transition period, but many people's travel plans are in chaos. Find out more here: https://t.co/MfImdrPnhq
Show more
0
2
1
1
全球90%的支付应用的底层都是stripe,然后stripe的底层是visa master 运通,懂了,这才是世界的王
0
8
50
0
加密领域发展到今天,稳定币成为最大应用。如今稳定币交易量在历史上第一次超过visa的支付量。这还只是开始。稳定币规模还会快速增长。 另:目前为止绝大部分稳定币还是通过以太坊链结算。 https://t.co/15jkp4b0K8
Show more
0
35
121
11
Solayer 翡翠借记卡预购,认领已上线 🟩💠 简化复杂交易架构,为链上支付而生,现已面向包括美国在内的 100 个国家/地区的 40,000 多名加密货币原生用户开放。 只需存入 USDC,我们将处理: • USDC 与 USD Visa 卡结算 • 直接入账/出账和 ATM 取款 • 选择使用 sUSD 获得 4% 的美国国债收益率 • 国际支付和外汇交易 • 数字钱包集成(Apple/Google Pay) 除此之外,您还能享受 Emerald Rewards——终极链上奖励计划: • Solayer 第二季积分计划现已上线,您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消费。 • Solayer 与顶级协议合作,推出独家奖励计划。 获取方式: 预购用户需支付 75 美元,即可加入候补名单。 Genesis 空投参与者需支付 10 美元的激活费即可领取卡片。 立即领取您的卡片:https://t.co/lbdLFtO3A8
Show more
0
0
1
1
@0xinfini X WEB3.0女仆DAO 联名卡 Infini 是web3余额宝,随时赚钱随时花。 💳 infini 卡特点 • Visa Mastercard预付借记卡:充u即用 • 免KYC享$500消费额度:KYC后消费无上限 • 每日收益:web3余额宝,存u每日生息,APY 约4-10% 目前有3种卡可选,用于不同支付场景 💳 1️⃣ 猫卡 (mastercard) • 全球消费:支持绑定微信、支付宝、美团,Uber、Grab、Netflix、OnlyFans 等日常支付 💳 2️⃣ 兔子卡 (visa) • 用于订阅chatgpt, x premium, Facebook ads等风控严格的场景 💳 3⃣️ 狗卡(visa) 公测中 • 既有猫卡的优势,也有兔卡的优势,后续可以申请升级为实体卡 • 全球通用:适合商旅人士,支持添加Apple Pay, Google Pay添加到手机贴卡线下消费 • 也支持添加支付宝 • 可以付推特蓝v, chatgpt 等风控严格的场景 -通过邀请链接注册,即可得“CryptoMaid专属卡面 + 6.6U折扣开卡权益” 注意事项: -卡是预付卡,无法透支,需存入 U 消费(接受 BSC / ETH / ARB / SOL / TRON 链上的 USDT / USDC 存款),0 年费,0月费 -消费额度:KYC 认证前消费上限 500 美元,KYC 认证后无上限; -目前暂不接受 HK IP 节点 邀请链接:【https://t.co/jRty7XjpLR】 注意1:如果已经开过卡了,只要换一个邮箱用链接重新注册同样的kyc一样能领到cryptomaid联名卡 注意2:只有狗卡是可以银行取现的实体卡,很快就会上线,到时候你就可以把cryptomaid揣进口袋里 注意3:如果你是web3.0美女,开卡后可以发一张你的照片给 @xingzhu4real 的推特私信。他会掏腰包补贴你6.6u的开卡费到您的账号~
Show more
0
16
25
3
Congrats to @OfficialMIDA for facilitating the new Investor Pass facilities which will allow investors who are interested or who have submitted investment proposals in Malaysia to access a multiple entry investor's visa for 6 months (with an option to extend for another 6 months)! @tzafrul_aziz @LiewChinTong https://t.co/441pzALcqi
Show more
0
1
6
2
AutoFi is going to disrupt online payments really fast... Workflow in this super early demo was solid for an old cat like me -- it's going to work though, I know. L1 + Smart Contracts + Oracle + Automation is definitely going to make Visa, MasterCard, and Stripe wonder what happen... as we enter into the new world of Web3. Automated DeFi will make us all re-think annoying subscription de-activations. Imagine click, sign, done. People will prefer this flow (with better UX) over the encumbants. nfa p.s. I was focused on technical flow, UX is going to be simple for this one.
Show more
0
172
397
135
Deep reportage about the "IELTS girls" in Punjab, an immigration trend not many know about even in #India#. Men are marrying women with English-language skills who can get student visas and later invite them abroad on spouse visas. @Ravleen_K @newlinesmag. https://t.co/l5mu7wn8s8
Show more
0
9
284
96
聚焦RWA与AI赋能Web3未来,LEAP NIGHT 2025暨Conflux数字金融之夜圆满落幕 由@Conflux_Network@dForcenet 与 #PANews# 举办的"LEAP NIGHT 2025 – Conflux Digital Finance Night"已于4月7日圆满结束。 活动聚焦RWA、AI、稳定币、支付及DeFi等议题,吸引了来自各地区的Web3行业领袖与开发者参会。 Conflux联合创始人张元杰 @forgivenever 分享了三大战略方向:推进RWA资产上链(如与蚂蚁科技合作的绿电换电项目)、构建人民币稳定币生态(与弘毅资本合作项目已在哈萨克斯坦获牌)以及打通支付网络(联动VISA、银联)并拓展链上理财服务。 dForce创始人杨民道 @mindaoyang 则强调RWA的价值,将实体资产引入DeFi将是未来3-5年最大赛道之一,并透露dForce已在美债代币化领域展开探索。他还提到,AI在DeFi领域的结合初见端倪,未来潜力巨大。 此外,现场还探讨了加密与传统金融、宏观政策的联动,再次感谢组织小伙伴 @tongtongbee @PresleySun @micky94711 @az0078778 @Renee7eth 辛勤付出和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我们明年再见!
Show more
0
12
3
2
上次在济州岛见了郡主,她跟我比较深度的聊了一下@0xinfini 我觉得挺牛逼的,让我来推,我就直接体验了一下。 确实作为u卡来说,挺牛逼的。 日常消费爽到飞起。想买点啥,Uber、淘宝、Netflix会员,随手刷,Infini Card一卡搞定。关键500刀内不用KYC,小白也能玩转。 Infini Card是啥玩意儿。 Infini是法语“无限”的意思,名字挺拽。就是个加密预付卡,Visa或Mastercard随便选,目标让10亿人随便用加密资产。邮箱注册,几分钟开卡,500U内不KYC,日常消费妥妥够。开卡费9.9U,我的链接6.6U,66折,香不香。 卡里余额还能自动生息,躺着赚点小钱,稳得一批。 链接:https://t.co/13B6LVm2a3 开卡咋整。 点链接,邮箱注册,填拼音名,首字母大写,像Zhang San。 选卡,日常消费猫卡Mastercard,稍微高端点用兔卡Visa,比如ChatGPT会员啥的。 充值10到15U,推荐BNB Chain或Solana,USDT或USDC,几分钟到账。 扣6.6U开卡费,剩的够你浪。一两分钟卡就到手。想花多点,KYC用护照,或者大陆身份证走台湾地区,五分钟搞定。 有啥好。 猫卡兔卡都能绑微信、支付宝,买Notion、Grab、Line Pay啥的,贼方便。没年费没月费,猫卡消费1%手续费,兔卡非美元多0.5U,划算。 充值快,取款只收链上Gas,Infini不坑你一分。500U不够,KYC后随便刷。 没注册的可以体验一下,我觉得不错的兄弟们。 流程很简单的,实在不会弄可以参考这个教程: https://t.co/B3J2xs4vzN
Show more
0
36
60
4
WalletConnect:链上世界大门的“开门钥匙”,解锁未来用户体验 build了整整7年从入圈就用的蓝色小图标 @WalletConnect “链上钥匙”应用,终于发币了 $WCT ,代币还上了币安 @binance ,新入圈的朋友可能还不知道这个蓝色图标的熟悉之处,在以前当你打开一个项目的官网准备链接钱包时,就会看到有一个WalletConnect的蓝色小图标出现,当你在朋友的电脑上面不方便导入钱包的时候,可以点击WalletConnect然后手机扫码登陆即可,这样子既方便又安全,那个随处可见的蓝色标志,就像加密世界的“信任徽章”,已然成为Web3领域的标志性符号,如同在传统电商结账时看到Visa标志一样,给人满满的安心感 自2018年起,WalletConnect就扎根于Web3的连接生态,它就像一座坚固的桥梁,一头连着各式各样的钱包,另一头接着丰富多元的应用程序,为用户铺就了一条通往链上经济的安全便捷通道。多年来它历经风雨,展现出超强的韧性,我也算是一路见证着WalletConnect的成长,所以看到蓝色小图标就会有一股熟悉感 从数据上看,WalletConnect的影响力堪称惊人! 1、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超过4500万用户信赖它,借助它实现了超2.75亿次的无缝连接。每月,都有超500万活跃用户通过它进行操作,处理的连接数逾2000万次。这意味着,在全球各个角落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用户在享受WalletConnect带来的便利服务 2、在Web3的舞台上,MetaMask、Polymarket、Trust、Binance、Jupiter等众多知名平台都选择与WalletConnect携手合作。61000多个应用程序借助它的力量,成功连接到600多个钱包,覆盖了所有主流区块链网络,真正做到了让用户在不同的区块链世界中自由穿梭,毫无阻碍 下面看看 $WCT 的代币经济学 在代币分配方面,有着精心的规划,初始供应量上限为10亿枚 1、其中27%分配给WalletConnect基金会,用于推动合作伙伴关系建立、激励生态发展以及维持日常运营; 2、18.5%用于空投,让用户、应用、钱包和节点等都有机会获得惊喜; 3、18.5%归属于项目团队,激励他们继续为网络发展贡献智慧; 4、17.5%用于奖励,依据节点在线时长、延迟表现等因素,回馈给钱包提供商、节点运营者等社区贡献者; 5、11.5%分配给早期支持者,感谢他们在项目起步阶段的无私帮助;剩下7%则投入到协议及相关模块的进一步开发中 WCT 代币功能 WalletConnect代币(WCT)是WalletConnect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激励用户、应用和钱包开发者的共同参与,构建链上用户体验生态系统,携手打造更优质的链上未来 WCT有四大核心功能: 1、支付费用方面,虽然目前还未启用收费机制,但在网络成熟后,它将成为支付网络服务费用的关键角色,保障网络长期稳定运行,初步设想是根据按月活跃用户数量来计费 2、奖励机制上,通过初始供应量的17.5%来激励网络参与者,让为网络做出贡献的人们得到实实在在的回馈 3、质押功能也很实用,WCT持有者质押代币,既能支持网络稳定发展,又能获得丰厚奖励,而且质押时间越长、数量越大,奖励就越高,同时还有防止质押集中化的机制,确保网络健康发展 4、在治理环节,WCT持有者拥有重要话语权,可以参与讨论并决定网络的关键事项,如费用结构和奖励分配方案,真正实现社区驱动网络发展 在去中心化的道路上,WalletConnect也在加速前进。在Consensys、Reown、Ledger等16家全球领先节点运营商的大力支持下,它的网络变得更加安全、可扩展且去中心化。未来,WalletConnect基金会还将进一步扩大节点运营商的参与规模,让更多符合条件的参与者加入,推动网络朝着完全无许可的生态系统发展 最后可以预见WalletConnect将继续在链上世界发光发热,成为塑造链上用户体验未来的关键力量,它就像一把万能钥匙,打开一扇又一扇通往Web3精彩世界的大门,让我们一起期待一下它的更多表现吧!
Show more
0
32
30
1
Hundreds of foreign students in the U.S. have been told they must self-deport or they will be forcibly deported for campus activism—including attending protests or posting on social media. This comes after the launch of AI system "Catch and Revoke", which trawls social media for politically incorrect speech. Speaking to reporters, Rubio said ‘Every time I find one of these lunatics, I take away their visas… At some point, I hope we run out.’ There are over 1.1 millio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the U.S. today. https://t.co/XbepcHcepJ
Show more
0
1.8K
19.3K
6.9K
为什么中国互联网必须做自己的公链?最近这一年,红林律师和不少做出海、做平台、做区块链技术底层的从业者聊过关于“做不做公链”这件事。发现原本被视作币圈专属的事情,似乎也成了越来越多互联网创业者开始认真思考的问题。有的团队开始研究底层架构,有的人尝试通过链连接支付网络和用户体系,还有的公司干脆直接下场做自己的链。 作为一名长期参与Web3.0商业项目合规服务的律师,我越来越觉得,这不只是技术选择、融资路径,甚至也不完全是Web3赛道内部的问题——而是中国互联网整体在全球化、账户体系、支付架构和产业控制力上的一次系统性挑战和机会。 这篇文章,结合我的观察、理解和业务中接触到的实践,抛砖引玉地抛出一些观点和判断,供互联网的创业者和从业者们参考和探讨。 # 国家层面:为什么中国需要一条自己的“数字出海通道”? 过去几十年,中国在高铁、电网、通信基站这些实体工程上都已经做到全球领先,但在数字世界的底层设施上,我们仍处于结构性依赖状态。 账号体系掌握在Google、Facebook手里,支付路径靠Visa、Mastercard和PayPal,广告流量买量则还得仰赖Google Ads、Meta Ads这些平台。在全球互联网的底层逻辑上,中国几乎没有自己的控制权。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你出海搞社交App、内容平台、电商商城,但只要海外平台一收政策,你可能连用户都找不到了。身份认证、支付通道、应用分发全是别人的,业务命脉始终系在别人手里。 而公链,提供了一种“底层系统级替代路径”:不依赖银行、信用卡,不需要手机号和Facebook账号,链上钱包即账户,稳定币即货币,链上行为即信用。这是一种全球通用、不受主权国家单一控制的数字底盘。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一些应用雏形,比如Telegram + TON 的组合,就已经在中亚、非洲、东南亚形成了一个“聊天+账户+支付”的新体系。用户在Telegram里就能转账USDT、完成购买、接入AI插件、参与游戏。它不靠App Store、不走Visa系统,也不要求用户上传身份证和银行卡。 这样的模型,其实本质上就是一套“数字世界里的离岸口岸”。 对中国来说,这个意义不在于“现在我们被制裁了”,而是:一旦世界变得更割裂,或者金融制裁成为常态,我们有没有备用的通路。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都在探索稳定币和公链结算系统,这是他们的应急方案,但对于中国来说,它应该是前置布局。 这并不意味着国家要自己下场“发链”,而是意味着我们要有具备全球影响力的技术能力,并且能构建一套“由自己主导”的数字全球化路线。如果有一天,中国团队主导的某条链能在新兴市场成为数字身份入口、支付和资产通道,并与我们本土技术和贸易深度绑定,那它就不只是一个链项目,而是未来数字版“海上丝绸之路”的一部分。 # 商业层面:出海的中国公司,为什么开始“带链”一起走? 今天再谈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已经不能只靠一款App、一套本地化方案就能解决全部问题了。 许多中国互联网项目在全球化中遇到三大典型痛点: 一是支付受限,很多国家银行卡渗透率低、本地支付混乱、国际清算体系门槛高,传统手段成本极高; 二是账号失效,你没法用微信、支付宝、手机号来构建用户体系,只能重新搭账户系统; 三是流量压缩,投放渠道和政策越来越苛刻,甚至面临内容限制和货币收紧。 也就是说,App可以出海,但App所依赖的“操作系统”却无法复制出去。而公链,恰恰是一种新的出海操作系统——它提供了全球通用的账户结构、稳定币结算能力和开放式资产激励模型,让你能在“无银行卡、无ID、无广告平台支持”的国家,也能低成本做生意。 比如 Bitget、OKX 这些平台,已经跑出了“链+钱包+支付”的组合拳,用户在非托管钱包中就能完成充值、打赏、积分兑换,背后接的正是他们自己的链和稳定币。而更轻量级的出海项目,也开始通过链上系统提供会员激励、NFT打赏、内容存证、积分分发这些“功能模块”,用链做运营的底层支撑。 这类“带链出海”的策略尤其适合金融体系不发达但用户基数庞大的区域,比如拉美、非洲、东南亚。在这些国家你很难拿到完整支付牌照、也很难对接本地清算机构,但你可以直接通过链和钱包完成端到端的闭环服务,且避开了传统合规的高门槛。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系统是“我来做水电煤”,别人可以复用。你从一个App公司变成基础设施提供者,产业话语权也随之发生迁移。 从这个角度说,公链对中国出海企业的价值,不是融资工具,而是让你从App逻辑跃迁到系统逻辑,有机会主导新一代全球互联网的“通用技术接口”。 # 用户层面:账户、资产与身份的重构正在发生 从用户视角来看,公链最直接的改变,是它重新定义了什么是“账户”和“资产”。 Web2 的账户系统是“平台附属型”的:你有抖音号、微博号、小红书号,但本质上它们都属于平台,你没有迁移权、也无法独立存在。你在这些平台上积累的关系、内容、甚至收入,一旦账号被封或产品关停,就什么都不剩了。 而Web3钱包提供的是一种“用户主权账户”:地址是你的,资产是你的,内容和行为记录也可以变成资产或信用历史。你用钱包登录,不依赖平台数据库,你的NFT、代币、积分和身份,都可以跨平台使用。平台只是服务提供者,不再是资产的“唯一入口”。 像Farcaster、Lens Protocol这样的Web3社交应用,已经开始把“链上账户”变成你在社交网络中的ID。你的一条帖子,可能是链上的数据,可以变成NFT,可以携带收益权,可以迁移到其他平台。用户不再依附平台,而是成为可以自由移动、带资产走的“数字个体”。 这种趋势和年轻用户对平台的不信任感形成了某种对冲。很多人经历过账号被封、资金被冻结、数据丢失、粉丝清零,自然而然开始关注“我能不能自己保留我的数字资产”。钱包的普及,不只是“币圈工具”的扩散,而是用户开始理解:“一个账户可以是身份入口、资产载体、社交容器、信用凭证”的多重结构。 从这个角度看,链上账户体系未来有可能演化为一种“超级账号”,它整合了身份、资产、关系链、使用记录、激励积分……最终成为每个人在数字世界里的“自我主权节点”。 # 全球格局:下一轮基础设施竞赛已经打响 过去几年,公链已经从技术实验,演变成一场全面的国际竞争。每一条头部公链,都在争夺未来数字世界的“水、电、网”话语权。而这场竞争不再是技术比拼那么简单,而是:谁能成为全球通用的账户系统、支付网络、数据通道和价值协议。 我们可以把目前全球头部公链的战略模式,拆成三类: 第一类:平台绑定型公链(Platform-native Chains) 代表项目:TON(Telegram)、Base(Coinbase)、BNB Chain(Binance) 这些链的共同特点是,有现成的海量流量平台为依托,链是平台用户资产和账户体系的延伸。 TON 依托 Telegram 的通讯网络与社交关系链,正在构建“链上账户 + 钱包 + 内容 + AI工具”的一体化平台。TON本身不是最强技术栈,但它有Telegram这个触达全球7亿用户的超级入口,并已打通USDT转账、小游戏支付、广告返佣、钱包身份验证等真实场景。在“链上生活基础设施”这块,TON是当前推进速度最快、用户增速最高的项目。 Base 是Coinbase推出的L2链,本质上是Coinbase的链上版本,强调“合规友好、开发者友好”。Base打通了Coinbase钱包、交易所账户、KYC信息,背后是美国合规资金和技术社区的强力支持。Base并不追求技术极致,而是成为美国加密企业和机构合规部署智能合约的首选平台。 BNB Chain 则是币安的全球交易网络配套基础设施,它更像一个商业闭环系统,凭借币安流量导入,BNB Chain 得以拥有大量活跃用户和真实交易数据。币安甚至开始“投资带用户上链”——谁能为链带来百万级活跃用户,币安就给生态激励。 这些“平台绑定型”链不是为了炒作,而是要在自己的平台上完成用户体系、支付系统和资产通路的闭环。它们的竞争优势是用户流量本身,竞争逻辑是“用链锁住平台用户资产”。 第二类:开发者原生型公链(Developer-first Chains) 代表项目:Solana、Polygon、Avalanche、Sui、Aptos 这类链从一开始就是为开发者准备的“通用操作系统”,目标是争夺最优秀的应用和开发团队。 Solana 是这类中的典型,主打高性能+低费用,在DePIN、链游、NFT、链上AI等新应用层方向非常活跃。虽然2022年曾因FTX事件一度失势,但2023年之后靠着“非EVM生态”和大型项目复兴重新崛起。现在的Solana更像是链上创业者最活跃的社区,拥有从移动钱包(Phantom)、手机终端(Saga)到支付工具(Solana Pay)的一整套工具链。 Polygon 是“以太坊扩容第一梯队”,在Web2对接方面推进极快,合作对象包括Nike、星巴克、Adobe、Stripe、迪士尼、印度政府等,主打“开发友好+企业友好+合规友好”三大标签。Polygon的战略不是抢C端,而是抢企业侧的合作通道。 Sui 与 Aptos 则来自原Meta团队,主打Move语言、模块化架构和金融级别安全性,开发体验和合约逻辑被认为优于Solidity。它们目前在东南亚和韩国开发圈中反响较好,但生态仍在冷启动中。 Avalanche 以“子网架构”为主打,为每个企业、政府、组织定制自己的链,参与了美洲多地政府稳定币、跨境金融项目,形成一种“链上SaaS”模式。 这类链的核心目标是——谁能成为下一代DApp开发的默认平台,谁就有机会像安卓/Windows一样,掌控数字世界的操作系统逻辑。 第三类:高频金融实用型公链(Payment-driven Chains) 代表项目:Tron、Stellar、Cosmos(部分) 这类链的特点是技术不复杂,但非常务实,不讲概念、专攻结算和支付。 Tron 虽然在西方社区名声一般,但在拉美、非洲、南亚却是真正的“链上支付大动脉”。链上USDT流转量长期居高不下,成为很多“不能通过银行账户转账”的用户的主结算路径。 Stellar 原本是做“跨境结算网络”,目标和SWIFT类似,但更轻量。其重点在于与传统金融机构对接,推动“稳定币作为跨国小额清算载体”的项目,合作银行和政府众多。 Cosmos 生态中部分链(比如Kava、Osmosis)也在走向稳定币、跨链支付场景。 这类链的生态未必活跃,但它们占据了现实世界中“金融基础设施未覆盖区域”的巨大需求空间。在全球没有银行账户的人口中,这类链成为数字现金网络的唯一选项。 回到最关键的问题:中国在这场基础设施竞争中处于什么位置? 目前来看,真正被广泛使用、生态成型、在全球拥有开发者和用户的公链中,中国主导的项目非常稀少。大多数链项目在国内定位不清、产品路线含糊、海外合规能力弱、商业化缺失。很多链甚至停留在“白皮书+技术演示+内部测试网”的阶段,离大规模真实使用还远得很。 而与此同时,别人的公链已经在接银行、建支付网络、拉开发者、进App Store、与主权政府对接项目……这不再是一场“看谁技术新”的比赛,而是看谁能把链变成现实世界的金融底盘、应用通路和身份凭证。 如果我们再不入局,不仅会丧失一次系统级的全球竞争窗口,更会让未来中国互联网企业继续受限于海外技术平台的“数字殖民体系”中——账户不是我们的,支付不是我们的,身份体系不是我们的,资产流转路径也不是我们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是“有没有必要做链”的问题,而是“还有没有机会做”的问题。机会窗口已在收缩,全球链上基础设施的秩序正在快速重组。现在不抢,未来就只能继续用别人的路,走自己的路子。 # 写在最后:从使用者到建设者,中国互联网需要自己的底层网络 对中国互联网而言,公链不是一个新概念,也不是某一批创业者的专属项目,而是一场全局性的产业升级契机。它不是Web3内部的事,而是决定中国数字经济下一步能否独立成长的关键变量。 做不做链,已经不是Web3创业者要回答的问题了,而是中国互联网整体要面对的现实。 我们当然可以继续用别人搭好的链,继续适配别人的清算系统、登录协议和账户规则,就像过去二十年我们习惯用Android、用Visa、用AWS那样。但问题是,当全球数字秩序开始重构,我们还要不要参与新一代系统级规则的制定?我们能不能做一个不仅服务于国内用户,更能在全球产业协作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基础设施平台? 今天,做公链的人并不多。但趋势已经很清楚:不管是通信平台、金融机构、电商支付、内容平台,全球头部玩家都已经在用“链+账户+资产”的方式重塑自己的底层结构。而我们,正站在能否参与这一轮基础设施重建的临界点上。 我们深知这不是一场一两年能跑出来的快生意,而是一次需要产业共识、技术耐力和政策定力的长期工程。作为Web3.0法律合规服务机构,曼昆律师团队一直在支持华人主导的公链项目在全球范围的实践落地,共同推动、见证属于中国互联网的公链之路,也欢迎和更多互联网行业的伙伴们的交流与讨论。
Show more
0
8
1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