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南あみ
People
Not Found
Tweets including 南あみ
柯南必看大案!超复杂 超震撼 超烧脑的物理犯罪诡计! https://t.co/WTqI0v1LaD
0
0
27
7
我不想撞南墙了 只想撞你的胸膛 #洛阳# #洛阳个人# #洛阳线下。# https://t.co/iSRoKSZgvO
0
0
2
0
曾18次登上《Vogue》封面的南苏丹裔模特Anok Yai。 https://t.co/JWWS9nzwqu
0
19
82
6
美国 派了一个 华裔(南波万)乡巴佬副代表吴婷在联合国,用中文称「中国说一套做一套」。 美国人知道中国人的审美,所以派个ABC纯纯恶心中国人,利用华裔人攻击中国,所以董明珠说的没错。 https://t.co/5W7LMnSEud
Show more
0
188
656
37
能说服一个人的,从来不是道理, 而是南墙; 能点醒一个人的,从来不是说教, 而是磨难。 昨晚一场印度发动的突袭行动,结果自己一晚被干掉了价值超过10亿美金战机。全中式武器装备的巴基斯坦则0战损。 印度这些年已经完成了阵风能打歼20的自我催眠式的心理建设。结果别说歼20了,实战面对歼20的“小弟”歼10和“小弟弟”枭龙,打了个0-6。估计印度空军自信心已经崩溃。 也别提中国威胁论了,今天中式武器装备算是一鸣惊人了。爱咋咋地了,实力也不允许低调了,接受中国崛起的常态吧。 资本市场方面,中国军工股今日全线暴涨。法国阵风生产商达索的股票则大跌。 被羞辱的印度会加大报复?还是会被克服军事冲动,被按回到谈判桌上外交解决? 我希望是后者,大概率也是后者,希望和平吧。
Show more
0
106
321
46
這老爺頭頭是道的由南講到北,就差一份皇糧差了。 https://t.co/h0YiCxLZ6f
0
0
42
6
潮汕妈妈的晚餐😋 鲫鱼汤,海皇粉丝煲,葱油爆猪肝,南乳炸肉,半煎煮龙利鱼,炒番薯叶 都是我爱吃的嘿嘿 https://t.co/UYhXpnrwxj
0
19
352
81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化成这样了嘛?🧐 上海车展,展出的广汽传祺概念车! 广州北有小鹏,广州南有传祺! 不服不行! https://t.co/HN34NcJx59
我为这次尼泊尔高海拔徒步,购买的一些好物,分享给大家。其中也观察到的中国制造的强大,不乏一些投资机会。 重装徒步,核心是轻量化,衣服能一次穿7天,就不要多带一件衣服。美丽奴羊毛的衣服,就是多天重装徒步的刚需产品,中国在科技面料这一块,虽然跟杜邦和东丽依旧有差距,但这几年基本有追平的势头,因为掌握了核心面料科技,所以低端棉质产品线转移到越南或者孟加拉国,其实很合理。所以你看到什么始祖鸟等户外大牌,基本也是中国收购的品牌,而这几年户外热,其中伴随的投资机会,还是蛮多的,值得重视,国内外都有不少这样的上市公司。 另外让我惊艳的是一家公司,FLEXTAIL 鱼尾户外,由3个中国90后打造。这家公司生产全球最小的充气泵,只有65克的重量,拳头大小,但一次充电,可以完成50次,R值为6.5的户外充气垫。我还特意查了一下这家公司,居然就这小小的充气泵,畅销海内外,一年卖出了3亿,而且还只是这单一产品线。 很多人说中国没有创业机会,其实不然,很多细分领域,还依旧是一片蓝海市场,尤其是在您热爱和喜欢的领域,去探索发现一些痛点,并试图通过创新解决这个痛点,往往有很大的空间和壁垒,从而打造出自己的创业蓝海。 中国制造其实早已经不再是低端的代名词,很多创新很多优质的产品,一直在中国诞生,中国有全球最优秀的供应链体系,只要您有想法,就能快速展开实践和落地,这是任何一个其他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这些户外产品,值得推荐,都是我多年玩户外的心得体会,也交了不少学费。
Show more
0
48
53
7
虽然此时工程师还在跟DDoS奋战,但还是要和大家分享今日份的抽象艺术:开服一个小时内红军的“我把亚亚送来还给台湾”、“我把小微送来还给台湾”瞬间登陆南台湾,红军方面把这个行动称作“空投大陆新娘”,目前进得去游戏的玩家正在进行北台湾保卫战。 #逆统战烽火# https://t.co/CIr4u5Mqs7
Show more
0
55
563
35
最新合集 https://t.co/3h6REP0I08 千夜未来 菌烨TAKO Tina很妖孽呀 chloe霏霏 葛征Model 瓜希酱 雯妹不讲道理 小女巫露娜 鱼子酱Fish 西园寺南歌 https://t.co/aMVJURsEXs
Show more
0
0
1
0
武汉之行完美结束,启程回家。 灯塔哥 @Cryptodengta ,塔哥在$BTC 7万多就开始做多了,每日枯坐研究k线,对关税政策、基本面和未来走势研究的很透。而且塔哥人也真的很好、实在,对朋友真心相待,属于默默付出型的稀缺好朋友。 南哥 @bishengkegs ,终于面基上老大哥了,一声南哥真不是白叫的,把我们每个人当弟弟照顾,南哥特别无私、正能量,教了我很多干货,受益匪浅,这次来吃饭坐南哥旁边真的赚大了。 福哥 @FLS_OTC ,福哥真的是一个忧患意识很强的大博主,已经是顶流了,每天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发推特,我以前发过一个帖子福禄寿就是凌晨3点的科比,你想啊,一件事坚持一天很容易、坚持一年有难度、坚持十年真的很难,所以福哥十年如一日的努力真的每次都能激励我。 大鹏 @Dp520888 , 输出型博主,每日高产,24小时枯坐,古早微博35万粉丝大v,微博超话之王。对 bsc 链研究的很透彻,早期抓住了白布、驴等多个大金狗。 比特咖啡 @liuwei16602825 ,年少有为 05 男大,满脸的胶原蛋白,对早期潜力低市值代币的挖掘有老辣的见解,抓住了 $TST 这个大金狗,对于市场行情的敏感度超高。 胖迪 @CindyCreation 见过三次,一次香港、一次济州岛、一次武汉。第一次见面知道她推特做的早挺厉害,第二次见面知道她视频做的好,第三次见面知道她Meme玩的好,发掘了很多早期金狗,在哥斯拉几万的时候就喊了,小铃铛要拉起来了。 朱一旦 @doushi0503 币安广场顶流,实盘交易员,天赋型选手,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就成功了,背后付出了超越常人的努力。为人低调、热心肠,最近盘感极佳, $SSV 又带兄弟们赚钱了。 会所哥 @BTC_Alert_ ,反差好大,看着像一个大老板,至少几亿身价的那种,投研能力极强,线下不爱说话,但是每一句话都是金句。 子棋 @BTC521 ,终于见到了子棋老师,本人真的像一个老师,非常儒雅,一直跟我们分享干货,我还没做推特号的时候,就一直是子棋老师的粉丝,最近大牛行情,子棋老师赚大了,赶紧跟着一起沾沾财气。
Show more
0
40
133
1
@_vicwong 西方人對中國人缺乏瞭解,其實中國人普遍都不把宣誓承諾當回事的,說謊騙人也都是家常便飯,倘若騙到人了就會有種智商碾壓別人的優越感,極個別不騙人的都會被嘲諷爲老實人。當年習近平還對歐巴馬承諾無意軍事化南中國海,結果如何?
Show more
0
0
1
1
偶尔听到一个视频 因为这位平台的推友一直反对骗子郭文贵,长期站在风口浪尖,自然引起了我的关注和尊重。 但听到视频最后,却暴露出他的“阴暗面” —— 他说现在当选的联邦议员里,印度人比华人多,还放了一张棕色肤色的议员集体照片。 难道他不知道在加拿大,南亚裔移民本来就比东亚裔多,比华人就更多。参政的人多,当选的人自然也多,这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华人本来人口就少,参政意愿也相对薄弱。 看到视频最后,这位推友还说:他家那条街,现在已经有一家印度人住,如果以后增加到三家,他就要搬家了。 看上去一个很正常的人,为什么要信奉“类别罪”?怎么会成了“色素狂”?哦,对了,他还说他从来不吃咖喱。 我家这条街上,最有礼貌、最友善的,恰恰就是隔壁那家印度人。
Show more
0
26
79
8
以下的文章純屬個人觀點,希望不要引起罵戰 最近在推特看到有人噴 PayFi 跟 RWA 是假敘事 我也思考很久 RWA 可能會被證偽 因為它的概念還是無法超脫現在的各國的監管法規 所以只能把某些傳統金融優質資產映射到區塊鏈上讓用戶去投資 概念很先進很新穎,但實際上要執行困難很大 巴菲特也曾經表態過他要一堆比特幣做什麼? 他寧願花450億美金買房地產租給人收租金 花450億美金買地種食物賣出去產生收益 也不願意花25U買下房間內所有人的比特幣 所以 @plumenetwork RWAFi的出現,可能可以突破目前框架,將 RWA 合規化,但也可能最終還是受制於各國的監管法規淪為泡沫。 但 Payfi 它本身就有很強的需求性,因為你賺那麼多的虛擬貨幣,最終不就是要拿來出金變現,或是透過消費改善目前生活品質? 如果 Payfi 能直接用 BTC、ETH、USDT 等虛擬貨幣支付你生活一切開銷,那麼你出不出金也無所謂了。 不然我在台灣出國只能帶10萬元等值台幣出去,如果要去其他國家待比較久,身上法幣換光就只能用信用卡,但也不是每個地方都能使用信用卡,當地小吃攤販、飲料店可能只收現金,加上信用卡也是有額度限制。 如果 Payfi 發展起來,可以透過 Dapp 或是 U卡,就能輕鬆用你錢包的虛擬貨幣支付了 ,出國就不會受到可攜帶法幣的額度限制。 像是跟 @animocabrands 合作的 @sleap_io ,可以在泰國用 BTC、ETH、USDT 等訂房,其他 DAPP 也可以用 TG 支付 Uber,雖然目前很多東西都只限泰國、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但是一旦發展起來,其帶來的便利可能會超過你的想像,這也是資產去中心化的體驗。 加上之前去濟州島玩,晚上到附設賭場兌換籌碼時,韓元不夠,我那時就儲值 USDT 到U卡去 ATM 領一些韓元出來小玩。 但是還是建議多準備幾張不同家的U卡,因為後續去超商買東西的時候發現突然在額度足夠的情況下無法提款,近期我也在考慮入手一張 @0xinfini 的卡 ,這樣配合 @MorphLayer 的黑卡應該就夠全面了。 因此我非常看好 Payfi 賽道,不是因為敘事炒作,而是確實幣圈人有這個需求,你如果滿手U的情況無法大量出金,那你也一個管道可以直接消費你手上的U,不必擔心有U無處花的問題。 重點來了,自從錢包被盜後小弟目前沒有多少U了,街邊乞丐一個😅 綜合以上的觀點,我建議真的多看看東南亞那邊區塊鏈的發展,當他們的 Payfi 經濟體系完全成型,其他各國就可能會思考跟進,幣圈真的不要有任何偏見。 Payfi 跟 RWA 雖然還在起步,但未來的是誰說得準呢? @MyStonks_Org@KLK_Foundation 也都在努力發展中,一旦成功幣圈將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也將徹底改變 虛擬貨幣為人詬病的投機屬性。
Show more
0
9
32
1
以下的文章純屬個人觀點,希望不要引起罵戰 最近在推特看到有人噴 PayFi 跟 RWA 是假敘事 我也思考很久 RWA 可能會被證偽 因為它的概念還是無法超脫現在的各國的監管法規 所以只能把某些傳統金融優質資產映射到區塊鏈上讓用戶去投資 概念很先進很新穎,但實際上要執行困難很大 巴菲特也曾經表態過他要一堆比特幣做什麼? 他寧願花450億美金買房地產租給人收租金 花450億美金買地種食物賣出去產生收益 也不願意花25U買下房間內所有人的比特幣 所以 @plumenetwork RWAFi的出現,可能可以突破目前框架,將 RWA 合規化,但也可能最終還是受制於各國的監管法規淪為泡沫。 但 Payfi 它本身就有很強的需求性,因為你賺那麼多的虛擬貨幣,最終不就是要拿來出金變現,或是透過消費改善目前生活品質? 如果 Payfi 能直接用 BTC、ETH、USDT 等虛擬貨幣支付你生活一切開銷,那麼你出不出金也無所謂了。 不然我在台灣出國只能帶10萬元等值台幣出去,如果要去其他國家待比較久,身上法幣換光就只能用信用卡,但也不是每個地方都能使用信用卡,當地小吃攤販、飲料店可能只收現金,加上信用卡也是有額度限制。 如果 Payfi 發展起來,可以透過 Dapp 或是 U卡,就能輕鬆用你錢包的虛擬貨幣支付了 ,出國就不會受到可攜帶法幣的額度限制。 像是跟 @animocabrands 合作的 @sleap_io ,可以在泰國用 BTC、ETH、USDT 等訂房,其他 DAPP 也可以用 TG 支付 Uber,雖然目前很多東西都只限泰國、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但是一旦發展起來,其帶來的便利可能會超過你的想像,這也是資產去中心化的體驗。 加上之前去濟州島玩,晚上到附設賭場兌換籌碼時,韓元不夠,我那時就儲值 USDT 到U卡去 ATM 領一些韓元出來小玩。 但是還是建議多準備幾張不同家的U卡,因為後續去超商買東西的時候發現突然在額度足夠的情況下無法提款,近期我也在考慮入手一張 @0xinfini 的卡 ,這樣配合 @MorphLayer 的黑卡應該就夠全面了。 因此我非常看好 Payfi 賽道,不是因為敘事炒作,而是確實幣圈人有這個需求,你如果滿手U的情況無法大量出金,那你也一個管道可以直接消費你手上的U,不必擔心有U無處花的問題。 重點來了,自從錢包被盜後小弟目前沒有多少U了,街邊乞丐一個😅 綜合以上的觀點,我建議真的多看看東南亞那邊區塊鏈的發展,當他們的 Payfi 經濟體系完全成型,其他各國就可能會思考跟進,幣圈真的不要有任何偏見。 Payfi 跟 RWA 雖然還在起步,但未來的是誰說得準呢? @MyStonks_Org@KLK_Foundation 也都在努力發展中,一旦成功幣圈將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也將徹底改變 虛為人詬病人詬病的投機屬性。
Show more
0
0
4
0
一亏就跑,这叫着不尊重市场,再谈散户的 “优势” 01、 船小好调头 “船小好调头” 通常用来形容散户在投资中相对于机构的优势,这句话有多种理解的角度,第一个意思是说,在突发利好利空时,散户可以瞬间完成满仓或空仓的操作,而大资金建仓、减仓,为了避免冲击成本,可能需要数日甚至数周。 但速度不会改变盈亏方向,灵活度是在你看对的前提下,加速盈利,如果正确率不高,越快越亏。 “船小好调头” 的第二个意思是说,散户可以参与小市值币种、冷门山寨币或短期热点炒作,机构则受限于流动性和风控规则,很难参与这类标的。 但这一类都是零和博弈的机会,都是从别人的口袋里掏钱,为什么结果不会是别人掏你的钱?换一个思维,之所以炒作性机会都在小市值币种上,正是因为持有这类标的的很少是机构,都是散户,人傻钱多速来。 “船小好调头” 的第三个意思是说,散户止损快,纠错能力强,而机构持仓量大,就算发现错误,也没那么快止损。 问题在于,纠错能力是建立在 “知道何为错” 的前提之上的,而不是市场一跌就忙着割肉。 散户如果不能解决信息不对称和情绪化交易的问题,“船小好调头” 也是一种资源诅咒,很多散户正是依赖自己止损快,反而更加盲目地参与各种机会,频繁止损也是亏损的重要原因。 散户的情绪化交易的习惯,常常自认为是 “尊重市场”,今天重点聊一聊,什么才叫尊重市场。 02、尊重市场 尊重市场不代表被走势牵着鼻子走,不代表一亏就要跑,一涨就说明有利好。 市场走势中大概率包括新信息,所以既要尊重市场的选择,又要有自己的想法,如何平衡这两者,才是真正的 “尊重市场”,我总结了三条规则: 第一条规则:市场信号强烈时,尊重市场;市场信号混沌时,相信自己。 有一个 “黑箱理论”,投资中的很多问题都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而是多种利好利空因素交织,而且这些因素的影响权重也在不断变化,就好像一个看不到内部工作机制的 “黑箱”。我们当然可以找出 12345 条理由,但这么做的研究价值大于实战价值,下一次市场你还是不知道是不是这么反应。 作为投资者,当市场非你所想,是不是应该思考另一个角度:如果市场信号非常强烈时,是不是说明市场的内生动力非常强? 比如说,币圈投资者常有在重大事件前后进行交易的习惯,比如美联储议息决议、以太坊升级、SEC 对加密货币的监管表态等。 有时,市场未必按事件本身代表的利好利空来反应,利空消息可能跌也可能涨,利好消息可能涨也可能跌,这种涨跌,有时有延续性,有时没有延续性。 这些走势跟 “事件驱动交易” 有关,有些人喜欢提前开仓押注事件方向,有些人推迟开仓,以避免受事件的影响,导致事件发生后的交易时段,有平仓交易,也有开仓交易。 一般而言,平仓交易提供波动,开仓交易决定后市方向。事件发生后半小时以平仓交易为主,方向意义相对较弱;半小时之后的市场走势意义相对较强,特别是与事件发布前的方向的反转,且非常强烈。至于一些特别重大又特别意外的事件,因为后面陆续会有很多种解释,市场最终共识于何时解释,往往要综合未来两三天的市场走势才能看出来。 对于大部分投资者而言,币圈是一个复杂的黑箱,我们不要试图搞清楚箱子里有什么,而是要用 “黑箱理论”,通过 “输出输入” 信息的差异,判断现在黑箱正在干什么。 研究有研究的思路,投资有投资的思路,永远是思路决定出路。 而如果事件前后的方向相对含糊,那么它就是不在工作的黑箱,你就要相信自己的判断。 第二条规则是:尊重市场的惯性,但相信该变的总会变。 市场并不总是走在前面,特别是过于强烈的趋势发生后,市场参与度过深,而大部分投资者又都是后知后觉,导致该发生变化的时候,市场总是延续惯性。 比如 2022 年 FTX 暴雷后,市场沉浸在恐慌情绪中,直到宏观流动性缓和才逐渐企稳。 另一个惯性来源于行业层面的发展规律,通过这两年的市场,应该能看到现在加密市场的一些特点: 一方面,监管政策的滞后性导致行业应对风险时反应迟缓; 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迭代的节奏相对固定,导致市场预期存在惯性。 这种特点使得市场趋势持续性强,可预见性强,但坏处是当行业发生重大变化时,市场应对不及时,一定要先撞到南墙。 尊重市场的惯性,不要轻言反转,反转通常在一次次失望后不抱希望时才会发生,相信 “出租车总在绝望中开来”。 第三个规则,到底相信市场,还是相信自己,需要有一套事前规定好的体系。 交易系统有一个相当难处理的矛盾,既要毫不动摇地执行交易系统的所有信号,又要对交易系统对市场的偏离有所警觉,在必要时修正。 在投资中,如果你有一套自己的体系,指标都相对客观,就一定会出现自己的看法和体系的买卖信号不一致的情况,按上面的两条规则,通常是先相信市场,再相信自己,但这个转换,需要有一些事前定下的规则。 操作上,即使错也还要尊敬体系,因为看法的错误都是一次性的,而体系才是保证持续盈利的关键。 03、尊重退出机制 尊重市场的另一个层面,尊重市场的 “退出机制”。 2022 年,某头部加密对冲基金因过度使用杠杆,在 LUNA 币价暴跌中产生了巨大亏损。为了挽回损失,基金管理者没有及时止损,反而加大杠杆押注市场反弹,最终导致基金爆仓清算,投资者血本无归。 我们可以做一个 “反事实” 推演:如果该基金设置了严格的止损机制,及时调整仓位,就不会陷入恶性循环。 市场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市场从不判断谁对谁错,而是用淘汰的机制,单次投资,运气占了大部分因素,用某一种方法持续失败,一定是有某些必败的原因。 赚钱的人会复制自己的方法,再不断加钱,亏钱的人要么改变,要么被淘汰,这个机制下,能留下来的都是成功的投资者,也让这个市场更加 “内卷”。 如果你赚钱了,你会面临更强者的挑战,如果你亏钱了,那是市场对你发出的保护,所以我觉得尊重市场的看法,第二个层面就是尊重投资的结果,愿赌服输,勇于改变。 比如囤币待涨,它是个好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长期持有加密货币。 大部分投资者对囤币的执念,并不是要做时间的朋友,而是懒得分析、懒得决策,希望一次买入,终生发财。实际上,这才是真正的投机。 04、尊重自己 投资不但要尊重市场,更要尊重自己的个性和内驱力,比如交易体系中有一个重要问题:出手频次和交易信号的自洽。 所谓的交易信号就是事先设定的加密货币买入或者卖出的一些条件: 比如说,当一个项目的基本面出现积极的变化(如技术升级、生态合作增加),而币价又比较合适的时候,你可以选择买入; 或者项目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而币价出现了下跌,到了你合适的价位的时候,你也可以选择买入; 反之就是卖出信息。 可以想象,如果这些条件设得比较宽松,买入的频次会大大增加;如果交易条件很严格,那么符合交易的机会就会变少。 操作频次到底是高好还是低好呢?取决于你的交易体系对胜率的要求。 一般而言,高频 + 宽松的买卖条件,交易的胜率就必然会下降。这是交易体系中的一对矛盾,如果真有 “经常交易、出手必胜” 的人,那天底下的钱都被他一个人赚走了;相反,如果你的频次低,胜率又低,那你也无法在市场上生存。 一轮轮的市场优胜劣汰下来,赢家只剩下两种:假设赔率差不多的前提下,要么频次低,胜率高,要么频次高,胜率低。 典型的例子是 DeFi 板块对链上数据的反应,DeFi 协议有大量的链上高频数据(如锁仓量、交易量、收益率),这些数据有时会发生波动。所有基本面的恶化都是从链上数据的下滑开始的,但反之,链上数据的下滑并不意味着基本面的恶化,往往需要几个月的下滑,和多期项目报告去确认。 看链上数据,设置更严格的交易条件,反应敏感,不会出现重大失误,但胜率有限;更宽松的交易条件,则相反。 到底如何选择,最大的原则就是要自洽,这里要跟你的性格和预期收益自洽。 如果你是一个厌恶失败的人,或者容易被套牢踏空干扰情绪,那么你就应该选择胜率至上,严格约定出手的条件,提高每一次出手的成功率,降低出手的频次。 但这也意味着你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等待机会,你必须是一个有耐心的人,不能动不动就把鱼饵拉上来,看看有没有鱼上钩。 还有一些人的性格是执行力比较强的、或者比较敏感的,那么他可能就更适应那些比较宽松的买入条件。但更频繁的操作,你就必须要对失败率有一定的容忍度,对符合交易系统的连续亏损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投资体系和性格不自洽,是长期亏损的根源。 05、不预测,只应对 最后聊一聊很多大 V 喜欢说的 “不预测只应对” 这个观点。 严格的说,并不存在 “不预测只应对”,预测就是假定存在某种规律,你才能决定下一步怎么做,所以投资少不了要预测。 所谓 “不预测只应对”,实际上有指投资者有明确的应对规则,出现什么信号,就进行相应的操作,是指体系化、规则化,要 “随机应变”,不要 “随机” 应变。 在一个人形成投资体系的初期,需要尽可能放弃主观的判断,依赖投资体系提供的机会,这可能让你的收益率变得平庸,但却是长期稳定盈利的必要过程。 每一位加密投资大师在形成稳定体系之前,都有一段投资收益的平庸期。 投资体系就是牺牲一定的自由意志,以简洁的投资手法,捕捉固定胜率的机会,得到相对稳定的盈利,这是 “不预测只应对” 的真正意义,也是把尊重市场、尊重自己和尊重体系统一起来的投资态度。 共勉!
Show more
很多兄弟问我,做交易过程中,你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最大的感悟就是:天定胜人。 在交易中,绞尽脑汁也无法左右市场的走势, 无法预测明天的涨跌,无法确定黑天鹅 *何时到来。 在生活中,竭尽全力也无法改变别人的想法,无法避免悲剧的发生,无法看穿命运写下何种剧本。 无法,无力,无奈,贯穿了交易者和所有人的一生。 讽刺的是,在生活中随波逐流是一个贬义词,是被命运击败举手投降之后,对命运最后的妥协。 但在交易中,做好资金管理 ,跟随行情随波逐流却可以获利,然而大多数交易者终其整个交易生涯都做不到。 交易者被命运扼住咽喉, 无奈妥协, 任其随波逐流。 他来到资本市场 , 妄想在此向命运复仇, 抱歉, 这里的规则是, 随波逐流。
Show more
0
1
2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