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学而时习
People
Not Found
Tweets including 学而时习
习近平: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学而时习# #习语# https://t.co/yTI6nPq62a
0
23
115
15
我的父亲是从农民走上革命道路的,我自己也去当了7年农民 对老百姓的事情,时时放心不下,唯恐做不好 #学而时习之# https://t.co/ukd5HXO4WH
0
7
20
2
《百万大V:猴哥教你用AI+矩阵暴力起号全攻略》 蓝鸟会成立后的第一期由 @0x99DaDa 老师发起的 #蓝鸟会# 专属Space栏目《鸟人鸟语》, 藍鳥會是鸟哥 @NFTCPS 发起并推动了这个公益性质的蓝鸟会互助组织,DD 老师 @Sandwich_lxd。(猴哥)@Web3WKong 本次Space回听链接:https://t.co/6lAlg0bvUU "这条视频从找素材到发布只用了20分钟,现在单条广告报价够买辆特斯拉。"加密金猴(猴哥)@Web3WKong 在蓝鸟会深夜Space敲下这段话时,刚从国内某大厂的内容复盘会溜出来。这个操盘过千万级账号却坚持用马甲的神秘玩家,用最硬核的实战数据颠覆行业认知——毕竟他刚用AI矩阵帮某交易所三天薅来2万真实用户。 一、起号第一课:先学会挨骂 "快手冷启动第一条就百万播放,结果被骂到隐藏。"猴哥自曝黑历史毫不手软,"当时用AI生成土味情景剧,评论区都在喷'AI换皮怪',但隐藏前私信涌进来327个MCN邀约——骂得越狠流量越香啊兄弟们!"("快手冷启动第一个作品就一百万播放量了,不过被很多人骂,隐藏了") 他在视频号的打法更魔性:"25条视频涨8万粉,全是《三分钟看懂比特币》《钱包防丢指南》这种'小白宝典'。有同行嘲讽我内容Low,结果他们精心打磨的'区块链底层逻辑'系列播放量还没我零头多。"("视频号发了25个作品,目前已经涨了8万粉丝") 二、内容炼金术:把知识揉碎了喂给小白 当其他KOL还在纠结"专业度"时,猴哥的团队早已悟透流量密码:"千万别困在信息茧房!你觉着简单的常识,对80%用户就是新知。我们测试过,把'私钥管理'改成'数字钱包防丢指南',完播率直接翻三倍。"("要做绝大多数你觉得是小白的干货内容,做你觉得完全很简单的内容") 他举了个血腥案例:"带过个海归博士做Web3科普号,前十条视频大谈零知识证明,数据惨不忍睹。后来逼他改成《五分钟学会空投撸毛》,第二天就爆了50万播放。现在这哥们每条广告报价3万起,真香!" 三、AI流水线:把创作变成拧螺丝 猴哥掏出压箱底的AI武器库:人工+12个核心工作流 素材收集:GPTs自动爬取全网热点+用户痛点的交叉数据("x收集") 脚本生成:Claude根据"20-30岁男性+加密货币小白+深夜观看"标签输出15版开头("写作依次为 Claude 、chatgpt、grok") 视频合成:剪映AI成片5分钟生成带字幕粗剪版("剪映里面有个 ai内容成片 合成5分钟左右") 全平台分发:自定义指令让AI判断各平台黄金发布时间("全平台分发,一鱼多吃") "上周测试用海螺AI克隆自己声音,配合即梦AI生成数字人,10分钟出了条科普视频。"他展示的最新战绩是单条视频带来200+精准客户咨询,"粉丝根本不在乎是不是真人,他们只要蹲马桶时能看懂钱包怎么用。"("AI克隆声音") 更绝的是他的赛马机制:"每天用不同AI工具生成20条视频,数据好的追投500,差的直接隐藏。上个月靠这个野路子,7天跑出个5万粉的DeFi科普号。"("ai每天自己搜集素材、自己下载、自己按照prompt写内容") 四、KOC蜂群战术:10个素人干翻1个大V "品牌方现在学聪明了,10个真实KOC比1个虚假KOL管用十倍。"猴哥透露五月刚帮某交易所做完300人矩阵测试,"用蓝鸟会成员账号同时发'小白买币踩坑日记'话题,自然流量转化率比头部KOL高47%。"("10个蓝鸟统一发一个话题,效果好于一个kol、而价格可以差十倍") 他拆解过某千万粉财经大V的早期内容:"全是'5分钟看懂K线'这类你现在觉得low的干货,等攒够50万粉才开始穿西装讲宏观经济。"这印证了他的核心观点:"新人别学大V装逼,就做你嫌low但小白需要的内容。"("kol小的时候起号的内容绝对很low") 五、黑暗森林法则:熬过三个月见生死 "我带过的所有账号,第11条到第30条视频是死亡区间。"猴哥的团队数据揭示残酷真相:78%的新人死于这个阶段。"有个做NFT教程的兄弟,第25条视频突然爆了50万播放,因为他终于听劝把'元宇宙底层逻辑'改成'如何白嫖NFT空投'。"("普适性干货、制作简单成本低,可持续性坚持的发,6个月后,你就是大V") 他给蓝鸟会成员的保命口诀是: 前10条:用AI批量测试内容模型("制作时间足够短和成本低,你才可以坚持") 10-30条:锁定三个爆款方向日更("不要在乎大V互动,核心是内容价值") 30条后:矩阵号同步铺量("分发的流量不要白不要") 六、蓝鸟会拥抱指南:你的军火库 当其他社区还在卖课时,蓝鸟会直接给成员发"军火": 选题核弹库:幾百人的社群,每天討論熱點,互相學習,不定時的SPECE討論,各種KOL大咖賬戶拆解, AI弹药箱:每天一群人共同研究項目,如何如何擼毛,哪個熱點新聞。 变现快车道:會裡面有正能量廣告接單,大家一起吃肉。WEB3的長期主義投資,擼毛的項目你都擼不完。反正有錢拿。 最狠的是"账号急诊室"——某成员凌晨三点发现限流,五分钟后运营官带着诊断报告现身:"背景音乐版权问题,换《大悲咒》remix版立马解封。"("凌晨两点接到会员电话...三小时就解决危机") 猴哥的终极忠告 "当你还在纠结内容质量时,聪明人已经用AI生成200条屎山然后赛马。"猴哥在蓝鸟会文档库里标注的每个案例,都是用阵亡账号的血泪写成的生存指南: 祛魅大V滤镜:"千万粉丝账号早期都是low穿地心的干货,别被他们现在的人设骗了"("大V历程其实大同小异,不需要仰视") 坚持比天赋重要:"我见过太多天才创作者死在三个月,也见过土老板用AI流水线硬生生堆出百万号"("做号核心不是内容好不好,而是你是否可以持续的低成本产出") 拥抱蓝鸟会:"上个月我们会员用会里给的《起号红黑榜》,避开六个限流坑,省下至少三个月试错时间"("蓝鸟会文档库里300个起号案例随便看") 暖心社区的生存法则 别再问"要不要坚持做内容",真正该问的是:"我的AI工作流能支撑日更三个月吗?"在这个算法为王的时代,执行力比创意更值钱——而蓝鸟会提供的,正是一套暴力破局的生存系统。 (本文100%还原猴哥@Web3WKong原话,所有案例均来自实战数据。想获取完整AI工具清单及《起号红黑榜》,欢迎私信@NFTCPS 加入蓝鸟会。)
Show more
0
2
6
1
《換一個視角看 Berachain 現狀:流通和銷毀問題,激勵重心調整,團隊是否賣幣,爲何下跌過多,官方的鏈級 Y Combinator 野望》 下午聽完對 @berachain 聯創 @SmokeyTheBera 的這個專訪,不得不說 楓葉哥 @MapleLeafCap 提的問題很直接,有不少提到社區參與者關心的點了,非常不錯的主持,很圈粉,值得學習。 🔗訪談連結: https://t.co/g3ZBRcx7EC —— 以下是圍繞所在的幾個 Berachain 群組的朋友們日常提到的問題,對於這個專訪内容的針對性總結: 1️⃣ POL unlock 之後,激勵重心是否會調整? ✅預計不會有 Boyco 這樣的活動,未來更多轉向激勵有效資本,即原生能產生手續費收入的資本。 ✅POL 也可以激勵特定的鏈上行爲,比如合約交易量、鏈游等級、使用時長、每日登錄等行爲,Berachain 官方希望幫助項目去達到用戶生命生命周期中的「臨界階段」。 補充: 1. 關於激勵特定的鏈上行爲這點,儘管 S 沒有舉現在時的案例,這邊可以補充一個 @TheBullas_ ,算是 Berachain 生態中文化建設非常好的原生 NFT 項目,它的游戲直接結合了 POL 機制,鏈上數據也非常好,可以參考這個 Dune dashboard 去追蹤數據變化:https://t.co/yMzD45d5KF 2. 專訪中沒有提到「臨界階段」之後,項目是否會繼續留在生態反哺的問題。 我同樣熟悉的 Ton 生態曾依賴 TG 扮演過這樣的角色,讓不少項目極低成本獲客,但大部分項目後續都是拿著獲客數據,繼續去其他生態獲取補貼,沒有繼續賦能到 Ton 本身,而參與 Ton 生態的真實社區用戶(特別落後、人均收入偏低的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的用戶除外)并未獲得多少收益,社區中最大贏家是 $ton 二級重倉波段的 trader,這類人并不直接參與 Ton 生態; 由此,社區用戶視角,除了 $bera 本身的波段交易之外,類似 Bullas 和 @0xhoneyjar @steadyteddys 這種更可能一直堅守的原生項目更值得留意其發展,否則很容易淪爲過客項目早期獲客的免費燃料。 —— 2️⃣ 未來 $bera 的流通變化,代幣經濟模型是否可能調整,是否有銷毀機制? 個人非常欣賞 @MapleLeafCap 的一點是,當下大部分人只是會提到以下這一點,覺得是利好,而不考慮鏈機制本身的通脹問題和中長期發展: ✅未來 8~9 個月內,bera 無新增解鎖(除出塊獎勵) 但是,楓葉哥會去不斷追問 S —— 既然 POL 本身帶來了持續的通脹,那麽 $bera 目前有沒有實質的銷毀機制?如果有,如何才能實現?爲什麽你認爲它能實現? ✅銷毀機制:尚無實質銷毀機制,目前 Gas 模型與以太坊相同(需依賴更多的鏈上活動)。 ✅實用價值: S 認爲,官方在 POL 早期階段放開過多,很多 bribes 流向了 $BGT,缺失回饋鏈本體的機制,負面作用是讓整個系統缺乏足夠的持有 $bera 的理由,造成了失衡。 ✅對 $bera 價值本身的嘗試: 未來考慮推出一種「可調節的抽稅機制」——「Bariffs」——針對所有發給 $BGT 的「賄賂資金」所設立的抽稅機制,抽的稅將支持 BERA / HONEY 的流動性。 ✅如何帶來更多的鏈上活動? S 提到了一些 Berachain 生態項目,如 DePIN 项目 @puffpaw_xyz、(下載超過兩億次的病毒營銷 AI 消費者應用) @WOMBO 的去中心化計算聚合項目、電競投注項目 @playwithOU ,認爲 berachain 的存在是幫助孵化這些應用,降低他們的獲客成本,因爲 berachain 有願意參與和體驗這些項目的真正的社區用戶。 補充:不知道這算不算奢望——希望官方團隊有時間的時候,可以回頭再多看看社區的現狀,關注一下長期陪伴至今的大量社區熊友們目前快要吃不飽飯的基本民生問題~ TGE 空投分配的偏向問題,沒能讓一直以來積極參與生態應用的熊友致富 ,TGE 反而讓一些在做貢獻的死忠用戶虧錢了,這次存 Boyco 整體上不如不信官方、挖一波速跑的非社區 farmer 收益高……先有造福效應,後才有消費動力,否則社區用戶一而再、再而三吃虧,生態很容易竭澤而漁。 —— 3️⃣ Bera 團隊場外賣過 $bera 嗎?團隊運營成本從哪來?需要賣幣維持運營嗎? → 包含了社區朋友們關心的另一個問題的答案: 爲什麽前陣子鏈上支撐 $HONEY 的 USDC 突然被轉到了新的地址?如果是學 MakerDAO 的做法,這部分穩定幣的利息最終是否會分配給社區用戶? S 表示: ✅Berachain 官方團隊規矩的過頭,從未場外賣出過 $bera 。 ✅維護成本來源 —— 穩定幣相關的利息: (1)Coinbase:將支撐 $HONEY 的 USDC 儲備轉移至 Coinbase,獲取穩定的利息收入; (2)與 PayPal USD 的合作協議,基金會可分得部分 PYUSD 背後美國國債利息的收益。 ✅因此,Berachain 官方理想狀態是不需要賣幣,僅靠稳定币的利息,就能达到盈亏平衡甚至正现金流。 —— 4️⃣ 官方團隊視角:爲什麽 $bera 會跌成這樣? S 提到了以下三點: 1. 早期大規模的空投造成了前幾個月的巨大抛壓。 2. 投資人沒有賣 BGT,farmer 影響不大:Bera 尚未解鎖的部分不能質押,但是可以獲得 $BGT,知道所有投資人的錢包地址,沒有人抛售;farmer 行爲沒有帶來大家想象中的市場壓力,80% 以上的 $BGT 沒有被兌換成 $BERA,兌換的大部分進入了 LST 模式自動複投的循環,比如, Infrared 的 iBERA 模式。 3. 如問題 2 的答復,目前 $bera 沒有實質的銷毀機制,價值流向了 $bgt,整個系統缺乏足夠的持有 $bera 的理由。 補充:以下是一些社區用戶的疑問和反饋。 1. 關於第二點,TGE 階段,社區才通過傳聞知道投資人可以獲得 $BGT 這件事,一時半會還問不到任何標準答復,某種程度上,信息透明度的問題和當時大面積的 FUD,也打擊了潛在 holder 的信心,造成二級市場的持續抛售。 2. 是否監控過資金走 IBGT / LBGT 退出的數據?如此,這些在流動性層面是否也會通過 BERA 作爲退出的中轉,最終帶來 $bera 的抛壓? 3. 如 OHM 等投資人的 $bera 選擇存入 Infrared 的 iBERA,這部分自動複投機制是否也可能達成變相的提前退出呢?截至目前,似乎沒有足夠透明的數據和信息可以作爲有效參考? —— 5️⃣ S 眼中的 Berachain 定位:「鏈級別的 Y Combinator」 這邊應該和社區大部分人的認知有一些差異,直接引用原話的譯文,大家自己感受就好,我想從語氣中,這應該代表著 S 真正想要實現的事: 我想像中,最終大家會如何看待 Berachain,就是——這條鏈在定位上,有點像是「鏈級的 Y Combinator」。 也就是說,這條鏈本身正在幫助降低用戶獲取成本,或為這個由五十到一百個早期項目組成的投資組合搭起一座冷啟動的橋樑。雖然鏈本身在初期可能是個「虧本引流」角色,比如扣除賄賂和 DEX 手續費等抵消因素後,可能會有 2%~3% 的淨通脹率,但我們可以很清楚地想像:隨著時間的推進,如果其中兩個項目成功「翻身」,並獲得實質性的用戶採用,那麼對 Bera 本身來說,就是巨大的回報——不是財務意義上的分紅,而是那種長期價值的回饋。 所以我認為,把這個願景真正構建出來,並讓成長階段的投資者也能與這個藍圖產生共鳴,是對我們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因為這樣的敘事方式更容易理解,比如你可以說:「這條鏈能讓其上建構的一切,比在其他地方更容易成功。」 而我認為,這種說法,總比那種「你持有這個代幣,就可以拿到更多同樣的代幣」的傳統敘事,更有說服力。而且當然,我說這些是有點偏頗的,畢竟我是在推銷我自己的願景(笑)。但從目前我們和其他人交流的情況來看,這套理念其實已經得到了不少共鳴。 補充: 「這條鏈能讓其上建構的一切,比在其他地方更容易成功。」—— 這是 Telergam 和 Ton 生態一度實現過的事情。 如昨天發的推文 (https://t.co/KN342XaeB4 )提到的:「這個市場不是我們的,是華爾街,和幣圈關聯企業上市的市場,其他散戶、投資人都只能靠邊站。」 在這樣的大環境中,堅持去做「鏈級別的 Y Combinator」,野心很大,是值得尊重但相當艱難的路,對於孵化器團隊的綜合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團隊除了不斷提高能力,使能力與野心匹配之外,還要經受住周期的考驗,避免意外的滑鐵盧事件(反例:FTX 相關投資部門的眼光確實很好,但因其他問題倒在了距離黎明尚遠的位置)。尊重這樣的願景,繼續保持關注,祝福。🌸
Show more
0
2
4
0
我的计算机技术自学书单与心路历程 最近很多朋友都在请教我自学各种技术应该读什么书,为了避免各种人每过几天问我一遍,干脆写出来,方便大家一次获取,终身受益,然后不要骚扰我了,哈哈哈。 我自己的读书习惯,特别是学习计算机,喜欢读哪些写的通俗易懂的书,学到代码后面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只有学习到之其所以然才能在以后用到的时候融会贯通。 推荐书单 Python: Python 核心编程 系统学习 Python,这一本书足矣,把 Python 的每个细节都讲的很透,每个例子都非常实用。 我学习完这一本书以后,再看任何 Python 库的时候都是翻翻 API 手册, Google 一下就可以快速学会任何 Python 库的用法,并融入到自己的项目中。 C++: C++完全参考手册 我高三看的一本书,2000 多页,大部头,全英文,但是写的非常好。 这也是我唯一看过的一本 C++的书,只要会这些语法,找个 C++项目, 比如 Qt/C++写一个项目,几乎就知道 C++怎么玩了。 其实 C++还是非常方便的,虽然没有 Python 简洁,但是表现力和库生态都太强大, 不用担心性能问题,大多数讨厌 C++的人, 其实是恐惧自己学不好 C++, 放下恐惧,C++其实很容易学习。 Java: Java 编程思想 这本书是在书店读完的,写的很不错,但是当时还在读高二,所以已经记不清当初的读后感了, 模糊印象就是一本写的非常通俗易懂的书,讲的非常细节。 Haskell 1 : Real World Haskell 十年前,haskell IRC 频道,大多数 Haskeller(科学家,数学家)还在迷恋 Haskell 的数学之美的时候, GHC 黑客 Dons Stewart 写的这本 Real World Haskell 系统型的讲解了 Haskell 应用的各个领域, 从基本语法、函数式编程、科学计算到图形编程等,讲的一针见血, 而且非常薄,学习玩了就可以流畅写程序了。 当然进阶的知识还是要去 haskell IRC 频道请教数学家们,哈哈哈。 Haskell 2: Learn You a Haskell for Great Good! 好朋友写的 Haskell 入门书籍,大爱这种又会计算机又会画漫画的艺术家了, 把一个严谨的数学基因的编程语言讲的诙谐幽默 Elisp: GNU Emacs Lisp Reference Manual 十多年前,我用 Emacs, 对 Elisp 半毛钱不懂,天天就在 EmacsWiki 抄各种配置, 就像一个拾荒者,每天早上起来逛 EmacsWiki, 偶尔碰到高级 Elisp 技巧就把我折腾死了, 然后对着 Emacs 破口大骂。 为了不瞎折腾,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读完这本大部头,遇到不懂的 API, 就打开 ielm 临时写一个 demo 函数验证一下,当我读完以后, 我发现 99%的 Emacs 的问题都可以自己调试和解决。 如果你花时间读完这本 Emacs 内置的宝典, 你也可以像我这样写这么多扩展: [Andy Stewart](https://t.co/vQJEYweZxQ) Ruby: The Ruby Programming Language 学习 Ruby 的时候,已经会了几十门编程语言了,手册从头看一遍,不用写练习基本就可以学会。 因为当你编程语言学得足够多的时候,不同语言的语法都是相同的, 只用学习不同语言之间的微小区别就可以了。 以前一直对 Ruby 的 end 语法抱有偏见,但是自从我在 Emacs 配置了 ruby-end 插件以后,世界都清净了。 Vala: [Vala Tutorial](https://t.co/tParLDVEOb) Vala 有 C 的速度,Python 的简洁,语法类似 C Sharp, 基本看完这本手册以后,拿着 API 就可以直接开始写了。 Vala 写 Gtk+是非常爽的。 Rust: [Rust 语言圣经](https://t.co/6F4UYYGpuW) 这本书应该是中文范围内将 Rust 最好的一本书, 所有权讲的很清晰, 基本概念的章节都通俗易懂, 进阶章节可以先看一遍, 以后遇到了当工具书来查看。 作者后面讲线程和异步模型时, 理解还是很到位的, 证明作者基本功很扎实, 强烈推荐想学习 Rust 的同学读这本书, 一本就够了。 正则表达式: 精通正则表达式 这是我唯一看过一本带有 “精通” 名字的书,确实写的非常好, Yahoo 工程师把他平常用到的经验都朴实无华的写出来, 基本学会这本书讲的怎么构建正则表达式的思路,不管是标准的正则表达式, 还是 Perl, Elisp 等其他语言的变种正则,都是触类旁通的。 代码质量:重构 改善既有代码设计 这本书代码是 java 写的,但并不掩盖它作为重构第一书的地位。 讲解了很多重构小技巧,教你只要养成十来个重构小细节的好习惯, 不论写什么编程语言,局部代码和整体逻辑都干净的像艺术品一般。 这本书的技巧我这十几年都在践行,难得的好书。 X11: Xlib - C Language X Interface 这本书是读过最枯燥的书籍,但是要从头做一个 Linux 桌面环境,这本书的 API 是必读的。 因为你除了 github 外,根本找不到更多资料来讲解 X11 这个古老的技术了。 Gtk+: [Gtk+ Programming Tutorials](https://t.co/irxklaNOdG) 写的最通俗易懂的 Gtk+书籍,学完这本书,直接看 Gtk+ Developer Manual 就可以直接写程序了 Qt: [PyQt5 Totorial](https://t.co/chjTuCYbno) 写的最好的 Qt 入门教程,加上 Python 的方便性,非常容易系统学习, 加上学习 Qt 之前已经有 Gtk+五年编程经验,两天看完就直接用 Qt 写程序了。 JQuery: 锋利的 JQuery 国人写的书,写的非常通俗易懂,每个 API 的参数都是渐进式讲的, 举的例子也很实用简单,基本不用动手就会了。 Rails: Rails Tutorial 系统的讲解了怎么用 Rails 搭建一个网站,虽然很多架构设计和整体逻辑我是靠 Google 摸索出来的, 但是这本书确是入门不可或缺的,难度适中,学习完了,你对构建网站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了。 SVG: SVG 入门教程 虽然是翻译老外的技术博客, 却是深入学习 SVG 不可多得的教材, 讲的通俗易懂. 可以学到很多 SVG 高级技巧. CSS: CSS 世界 很多 CSS 网站或书籍都告诉你一个效果要怎么实现,或者直接丢出一段可以直接使用的 CSS 代码。 但是我们在真实的开发场景中遇到的往往是,为什么这段 CSS 代码不能工作?为什么抄的几段 CSS 合在一起不能工作? 这本书的作者研究了很多年的 CSS,他可以告诉你很多关于浏览器的实现细节以及为什么 CSS 不能工作的原因。 懂了为什么不能工作,剩下的很多事情就能举一反三啦。 但这本书不适合初学 CSS 的朋友读,建议在几个项目中熟练了基本 CSS 技巧以后再来读这本书会更有收获。 编译器: Flex & Bison 系统的讲解了什么是词法分析器、语法分析器 以及怎么写编译器的基本流程 这本书特别讲究循序渐进, 细心的讲解每个 API 看完这本书就不会觉得这两个技术有啥高级了, 哈哈哈哈 加解密: 图解密码技术 这本书系统地让你学会对称加密、公钥密码、单向散列函数、消息认证码、数字签名、伪随机数生成器等加解密技术背后的原理和细节, 以及这些技术组合而成的安全大厦的框架和应用。 其实加解密不光是学习破解和干坏事, 知道背后的数学原理和实现细节可以更好的让我们理解安全技术, 并以此来构建更加健壮安全的软件和系统。 强烈推荐作者 “结城浩” 的其他书籍, 已经看了他写的两本书了, 全书都是图文并茂的讲解复杂技术, 很少有数学公式。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学习最重要的是先要了解其原理再深入学习, 避免投入无谓的精力在不感兴趣的领域。 而作者在深厚的知识背景下, 能通过浅显易懂的文字传授知识, 真是厉害。 Git: Pro Git 这本书除了讲解 Git 的所有日常用法外, 还系统的讲解 Git 的一些高级用法。 同时最后一章还详细的讲解了 Git 背后这种基于文件系统技术的实现原理。 当你理解 Git 基本用法、 高级用法以及背后简单的原理后, 你就可以知其所以然的变成 Git 专家。 万能的 Google 不是每个技术都有很好的书,所以这个时候基本上就是 Google 教你所有的东西。 以下技术基本都是 Google 教的: * Golang * Rust * Html5/CSS3 * Scheme * OCaml * Lua * Perl * Linux * ... Emacs 教会我自学 这么多年的自学经历,我最应该感谢的是 Emacs, 是这个世界上最难折腾的软件,虐我虐到我待她如初恋,给我莫大的耐心,我再学习其他技术的时候才会觉得得心应手。 感谢 Emacs 让我接触到强大而又无私的顶尖黑客们和黑客精神,每天看着一群天才比我自己还努力的时候,自己就更萌生发奋学习的动力。 自学的技巧 耐心、耐心、耐心
Show more
0
19
719
156
读《费曼的彩虹》 费曼是我非常尊敬的科学家, 下面是我读取《费曼的彩虹》的精彩片段记录: 保持玩心, 找到乐趣, 保持年轻的心态。 我很清楚, 对于费曼来说, 始终接纳自然或者生命中的一切可能, 正是他拥有创造力和幸福的关键。 费曼擅长于不依赖强大的数学计算, 而是结合物理的理解, 发挥巨大的想象力。 费曼说, 其实, 我们所做的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只不过次数比普通人要多得多! 人们确实有想象力, 可是他们不会长久地施展它们。 每个人都能表现出创造力, 只是科学家表现的机会更多。 不同寻常的是, 科学家们会集中发挥创造力, 将所有这些年的经验都集中在同一个有限的主题上。 科学家的工作与人们的正常活动一样, 只不过是以一种过度而又夸张的形式来展开的。 普通人往往不会这么做, 至少不会像我一样, 每天都思考同样的问题。 只有像我这样的傻瓜, 还有达尔文以及为同样问题操心的人才会这样。“动物是从哪儿来的?”“物种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科学家们研究的是这样的问题, 并且会几十年如一日地思考! 我所做的, 就是普通人经常做的事情, 只不过很多看起来十分疯狂! 但这就是在努力挖掘人类的潜能。 科学家的思考方式的确具有建设性。 你向科学家提出一些问题, 他就会感到焦虑。 这并不是普通人有时候会出现的那种焦虑, 例如“我不知道那个病人会不会好起来”。 这不是思考, 只是纯粹的担忧。 科学家会尝试建立某种东西。 他们并不仅仅担心某件事, 还要将它彻底想明白。 科学家就像侦探一样, 要进行分析推理, 像侦探一样试图找出他不在的时候发生了什么, 寻觅迹象。 我们试图从实验的蛛丝马迹中找到自然的真相。 我们掌握了线索, 并尝试将它们搞清楚。 科研比其他任何职业都更接近于侦探的工作。 不要以为成为科学家就有什么不同。 普通人与科学家没有那么大的差别。 他可能很难成为艺术家、 诗人或者其他什么人, 不过对此我也深表怀疑。 在我看来, 对于日常生活的一般常识, 许多人的思维方式都与科学家没什么两样。 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都会将一些事情归纳起来, 得出他们对于世界的结论。 他们创造出了原本不存在的事物, 比如绘画, 比如写作, 比如科学理论。  费曼过去常说世上有两种物理学家, 巴比伦人和希腊人。 他所指的是这两大古老文明中相互对立的哲学观念。 巴比伦人对于数字、 方程式和几何学方面的理解, 让西方文明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然而我们却认为, 真正发明数学的是后来的希腊人——尤其是泰勒斯(Thales)、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和欧几里得(Euclid)。 这是因为巴比伦人只关心计算方法的有效性——也就是充分描述真实物理情景的能力——而不是它的准确与否, 或者是否适用于任何更大的逻辑体系。 另一方面, 泰勒斯和他的希腊拥护者们提出了定理和证明的概念——并且要求, 只有当命题是一个明确陈述的公理或者假设的确切逻辑结果时, 才能被认为是真的。 简单说起来, 巴比伦人注重的是现象, 而希腊人注重潜在的规则。 这两种方法都是非常强大的。 希腊式的方法具有数学逻辑机制的全部力量, 这种类型的物理学家经常将他们理论中的数学之美作为依据。 这便促成了许多数学方面的美学应用——例如, 默里对粒子的分类。 巴比伦式的方法则给予想象一定的自由度, 并且允许人们跟随自己的本能或直觉, 以及对自然的“第六感”, 而不是拘泥于想法的严谨性和正确性。 这种审美观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直觉加上“物理推导”的成就, 也就是说, 主要基于对物理过程的观察和解释进行推理, 而不是用数学推导出结果。 事实上, 具有这种思维方式的物理学家有时会打破数学的规则, 甚至会根据他们对实验数据的理解, 创造出奇特的(而且未经证实的)数学方法。 在某些情况下, 这就使得数学家们成了殿后的一方——要么证明物理学家自创方法的正确性, 要么搞清楚为什么他们“毫无根据”的方法却得出了相当准确的答案。 费曼认为自己属于巴比伦人。 他凭借对自然的理解前往它所引导的地方。 而默里则更倾向于希腊风格——渴望对特性进行分类, 将有效的数学规律强加给数据。 尽管费曼将这两种方法界定为巴比伦式和希腊式, 但是纵观整个历史, 其他许多人物和运动也曾表现出类似的理念矛盾, 例如, 希腊人柏拉图(Plato)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柏拉图认为, 在真实世界各种现象的背后存在永恒不变的规律。 换作数学术语的话, 这就是默里这类物理学家所追求的描述方式。 亚里士多德觉得柏拉图根本是在背道而驰。 在他看来, 对自然进行不切实际(也就是抽象)的描述是荒诞的, 或者说就是与己方便而已, 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是感官所感知到的现象。 跟费曼一样, 他崇尚的是自然本身, 而不是(可能)潜在的抽象概念。 在我看来, 费曼的这一特质也反映了斯佩里的两个大脑半球理论。 左半球, 寻求秩序和条理, 也就是默里、 希腊人和柏拉图; 而右半球, 感知模式并强调直觉, 也就是费曼、 巴比伦人和亚里士多德。 考虑到大脑本身的生理差异, 也就难怪他们态度上的差异超越了物理学范畴, 深入到各自的生活方式当中。 当时的我还没有意识到, 很快我也将面临这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在费曼的方法中, 为了获得给定初始状态的电子最终实现某特定终态的概率, 你可以利用一定的规则, 将电子由始态到终态所有可能的路径或者变化历程叠加起来。 对于费曼来说, 这就是量子世界与现实, 或者说与经典世界的区别。 在经典理论中, 粒子遵循的是确定的路径, 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物体一样。 之所以会出现神奇的量子世界, 就是因为你必须将额外的路径考虑进去。 对于大型物体来说, 叠加所有路径只会得到其中一条重要路径, 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经典路径, 所以你不会注意到任何量子效应。 但是对于亚原子粒子(例如电子), 你既不能忽视它向宇宙遥远区域传播的路径, 也不能忘记它在时间上的往复曲折。 量子理论下的电子跳着宇宙之舞向太空四处发射, 从现在到未来再到过去, 从这里到宇宙中的任意角落, 再返回来。 在循着这些路径游走时, 它无视正统的运动规则, 就好像万事万物全都失去了控制一般。 正如费曼所说, 甚至就连“事件的时间顺序……都变得无关紧要”。 然而不知为何, 就像乐器和声演奏出的音乐一样, 所有叠加在一起的路径就构成了实验者观察到的最终量子状态。 费曼的方法属于另辟蹊径, 乍一看不太合理。 我们以科学为主导的文化期待看到的是秩序和规则。 我们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时间和空间观念, 时间只能从过去流向现在, 再流向未来。 但是根据费曼的说法, 深藏在这一秩序之下的是不遵守这些规则的过程。 和往常一样, 费曼从不讨论自己理论形而上学的一面。 后来, 当我逐渐了解他以后, 便发现自己能够理解他想出这一理论的原因: 他自己的行事风格就跟电子一样。 当他在 1948 年某次会议上提出这一方法时, 遭到了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 爱德华·泰勒(Edward Teller)和保罗·狄拉克(Paul Dirac)等多位著名物理学家的围攻。 他们所寻求的是希腊式的方法, 而他却是巴比伦式。 不过, 到头来他们依旧不能无视他: 他可以在半小时内完成耗费他们几个月的理论计算。 当你第一次询问我如何处理问题时, 我感到十分惊慌。 因为我真的不知道。 我觉得这就好比在问一条蜈蚣, 它走路的时候先迈哪条腿。 我需要好好想一想, 回忆一下过去, 举例说明一些问题。 在某些情况下, 找到研究的问题可能源自你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而解决问题的技能或许不尽相同。 不过, 数学和物理中有些问题的情况是相反的。 问题明摆在那里, 解决起来却很困难。 人们难免不会注意到这样的问题, 奈何当时已知的技术和方法以及所掌握的信息量都非常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 解决方法就会颇具独创性。 我的做法就是, 我绝不会和别人完全一样。 我总认为自己拥有近水楼台的优势, 总是在尝试其他方法。 我想, 正是因为我不停地尝试其他方法, 所以别人没有机会。 这么说太夸张了。 而我也只得好好努力来让自己配得上这种夸张的说法。 我总将这想成是外出战斗的非洲人击打战鼓为自己打气。 我和自己交流, 并且说服自己相信这个问题可以用我的方法来解决, 而别人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他们得不到结果就是因为做得不对。 我要用另一种方式来做。 我以此来说服自己, 让自己充满热情。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在遇到难题时, 我们必须花费很长的时间钻研, 必须持之以恒。 为了坚持下去, 你必须相信, 努力研究就会有所回报, 你终将获得成就。 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需要自欺欺人。 在最后这个问题上, 我确实自欺欺人了。 我一无所获。 我不能说自己的方法非常好。 我的想象力令我失望。 我已经定性地搞清楚了它的工作原理, 但是无法通过定量的方式计算出来。 即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那也要全凭想象力。 到那时, 做成这件事的方法将会具有重大意义。 但它其实很简单——就是丰富的想象力和坚持不懈的态度。 1865 年, 苏格兰一位身高只有 1.62 米的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 利用这些大杂烩般的法则推导出了一组了不起的方程式。 短短几行就向全世界展示了电力和磁力如何从电荷和电流中产生, 以及最重要的, 如何从它们的相互作用中产生。 因此, 麦克斯韦将三种古老之力中的两种(电和磁)统一了起来, 创造了我们现在所说的电磁学理论。 历史也表明, 麦克斯韦统一电磁学不仅体现了理论之美, 而且对其实质的研究还显示出划时代的新效应。 例如, 他的方程表明, 加速的电荷可以产生电磁波。 这些波总是以相同的速度(他所计算出的光速)运动。 这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提供了灵感。 在麦克斯韦发现光是一种电磁现象后, 其他种类电磁波存在的可能性就变得格外明显。 这也为德国实验学家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发现无线电波铺平了道路, 进而由此诞生出广播、 电视、 雷达、 卫星通信、 X 光机和微波炉等技术。 在《费曼物理学讲义》中他写道:“……毫无疑问, 19 世纪最重大的事件就是麦克斯韦发现了电动力学定律。” “我能问您件事吗,”我终于开口,“您觉得研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很荒谬的理论算得上明智吗?”“只在一种情况下算。”他说。“什么情况?”“你自己认为它不荒谬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对它的了解并不充分, 不敢轻易下结论。”他轻声地笑了起来。“说不定等你充分了解之后, 就不会去研究它了。”“您是说, 可能我太笨, 根本无法深入了解它。”“那倒未必。 可能只是你了解得不够多, 也可能是了解的时间还不够长, 于是就被已知的内容破坏了兴趣。 过度的教育反而会引起麻烦。” 事实上, 许多伟大的物理学发现都是由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孩子”做出来的。 像我这么大的时候, 牛顿发明了微积分, 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 费曼也开发了他的图解技术, 虽然很多研究进展也是由年长的物理学家所贡献的, 然而最具革命性的成果似乎全都是由年轻人创造出来的。 我们研究生都知道, 就数学和理论物理所需要的思维能力而言, 我们的大脑正处于巅峰时期。 但是, 费曼的看法似乎有所不同, 就好像我们走下坡路不是因为智力衰退, 而是被强制灌输了某种思想。 或许这就是他避免从书本或者研究论文中学习新知识的原因; 他向来以坚持亲自推导新结果, 并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它们而出名。 对他来说, 保持年轻意味着保留初学者的眼界。 很显然, 他是成功的。  创造性思维拥有一间宽敞的阁楼。 你在大学里完成的作业, 念博士后时花一周才搞懂的有趣但貌似毫无意义的论文, 某个同事不假思索的言论, 这一切都被储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大脑某处的宝箱中, 常常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刻, 被潜意识搜寻到并拿来使用。 它是超越物理的创造性过程的一部分。 例如, 柴可夫斯基(Tschaikovsky)写道:“只要土壤适宜, 未来的作品便会出乎意料地突然冒出萌芽……”玛丽·雪莱(Mary Shelley)说:“发明并不是无中生有, 而是乱中生有。”史蒂芬·斯宾德(Stephen Spender)说:“没有什么我们想象出来的东西是我们还不知道的。 所谓想象力, 就是记住曾经经历过的事情, 并将其应用于不同情况的能力。” 你所看到的任何带电体的电荷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而你又想让自己从这一命题中解脱出来, 那么就需要发挥想象力。 通过想象你便可以假设电荷可能并不总像你所看到的那样。 因循守旧的习惯在我们大脑中根深蒂固。 我们已经证实, 一切带电体的电量总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不管在哪。 不管在哪! 于是, 你就认为一切带电体的电量都是由整数倍的元电荷构成的。 这似乎是合情合理, 而且没有人会考虑其他可能, 因为这看起来没有必要, 也没有证据能够证实。 当你最终发现了一些自己不曾预料的事情时——你偶然碰到的——乍看起来就像魔法一样! 有意思! 非常有意思。  “这就类似于夏洛克·福尔摩斯或者洛克福德, 当然, 视你个人的风格而定。 首先, 你得选择一个问题。”“就像选择要解决的犯罪案件。”“没错。 区别在于, 侦探面对的案子是由客户指定的。 而物理学家必须得自己去找。”“是不是就像联邦调查局十大通缉犯的名单那样?”“没错, 有些问题大家都认为非常重要。 这你就得小心了, 因为研究它们的人很多。 最好是找一个只有你发现的重要问题, 而且它必须真的重要才行。”“然后, 你就要找线索了。”“是啊, 只不过是在大脑里寻找。 要仔细考虑各种可能性, 提出一些想法——也就是线索。 然后, 不停地运用数学方法来追寻线索。 看看自己的想法是否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这往往并不容易, 因为你不知道如何进行计算。 我说明白了吗?” “我不是叫他不要研究新理论。”费曼说。 然后他看着我, 说道:“我只是说, 无论选择研究什么, 都要成为对自己最苛刻的评判者。 而且, 不要为了错误的目的去这么做。 除非你真的相信它, 否则不要做。 因为, 一旦你无法解决它, 可能会白白浪费许多时间。” 正如后来我所了解到的, 费曼并不反对默里对弦理论的看法, 即认为像弦理论这样的理论已经“存在”, 并等待人们的发现。 只不过费曼认为, 只有坚持法则或者观察自然, 才能引导我们找到正确的理论, 而不能仅凭科学家对统一理论的一厢情愿。 这就是他巴比伦式的态度——尊重现象, 而不是辩解。 这并不是说我的想象力不行。 事实上我认为, 科学家计算或者想象已存在的事物要比构思小说这类想象原本没有的东西困难得多。 想要真正理解事物在微观或者宏观上是如何运作的, 结果发现它与你所期望的大相径庭, 这需要超级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办到! 我们需要大量的想象力来描绘原子, 想象它们的存在以及运作方式。 或者制作元素周期表。 但是, 科学家的想象力与作家的不同, 因为它是经过检验的。 科学家设想出一些情况, 然后上帝给出“不正确”或者“迄今为止还行”的结论。 当然, 这里的上帝就是实验, 它可能会说:“哦, 不, 这不一致。”你说:“我认为它是这样工作的。 如果确实如此, 你就应该看到这个。”然后, 其他人并没有看到这个结果。 那太糟糕了。 你猜错了。 但是写作就不会遇到这种情况。 作家或者艺术家可以想象一些东西, 当然可以从艺术或者美学的角度觉得它不能令人满意, 但是这与科学家所面对的清晰性和绝对性的程度不同。 对于科学家, 实验之神可能会说:“它很美, 我的朋友, 但它不是真的。”这简直是巨大的差别。 假设存在伟大的美学之神。  生活中什么才是重要的? 这是我们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这个答案在学校是学不到的, 它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 因为肤浅的答案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要找到真正的答案, 你就必须了解自己。 然后, 你必须对自己诚实。 你必须尊重和接纳自己。 对于我来说, 这些都是艰巨的任务。 我念完大学, 匆匆步入学术界, 想要迫不及待地投身于研究, 向全世界证明自己的存在, 证明自己的工作很重要。 这关注的是外在的生活。 那是默里的方式。 有所成就, 让人铭记。 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人, 一位领袖。 这是经典方式, 传统做法。 这个目标看上去显而易见而且值得实现。 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 但是对于我来说, 它就像是追逐彩虹, 甚至可能更糟, 就像在追逐别人的彩虹, 那些我实际上并没有发现其美丽之处的彩虹。 从费曼那里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 正如量子理论的发现促使物理学家改进他们所有的理论一样, 见识到费曼这样的榜样, 也使得我重新审视自己。 他并不想充当领袖。 他没有受到“统一”理论的诱惑。 对他来说, 即使你的发现早已为他人所知, 发现所带来的满足感依然存在。 即使你所做的不过是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得到别人的结果, 也依然会获得满足感。 即使你发挥创造性仅仅是为了陪孩子玩耍, 它也依然存在。 这是自我满足。 费曼关注的是内在, 而这种内在的关注给予了他自由。 根据费曼的说法, 我们的文化是希腊式的。 这种文化包含逻辑与证明、 规则与秩序。 在我们的文化中, 费曼这类人往往会被当作异类, 因为他们是巴比伦式的。 很多年前, 我在以色列基布兹读到过《费曼物理学讲义》, 费曼在结束语中阐述了自己在写这本书的目标。 费曼写道:“我最想做的就是带你们领略这个神奇的世界, 并且以物理学家的方式来看待它。”他的说法太过谦虚, 因为他在书中传达的世界观并不仅仅是物理学家看待世界的方式; 而是他自己独有的方式。 这也是我希望自己这本书能进一步实现的目标。 理查德·费曼总是清楚如何充分利用这个世界所提供的一切, 并且充分发挥上帝(或者单纯的基因)所赋予他的天赋。 这一切也是我们可以期盼在人生中做到的, 在他去世后的这些年里, 我发现这是他教给我非常宝贵的一课。 专为开发者设计的私有云硬件,自带内网穿透, 上1000款私有云应用,贼好玩!
Show more
0
0
0
0
#轉推朱宥勳# 我是作家、Youtuber,我支持7/26與8/23的大罷免。 ⋯⋯不是,我現在講這個好像廢話一樣,已經支持了這麼多個月,該說的話也都說了。所以我決定倒過來講:如果我不支持大罷免,那會意味著什麼? 如果我不支持大罷免,意味著我支持國民黨任意攻訐、取消、報復創作本土文化內容的人,於是,我花費數年心力才完成的本土作家評傳《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戒嚴台灣小說家群像》,就會是我的罪證。 如果我不支持大罷免,意味著我支持國民黨始終如一的,對台灣本土立場的毀滅與壓制。如此,試圖建構本土文學思想脈絡的《他們互相傷害的時候:台灣文學百年論戰》,就會是我的罪證。 如果我不支持大罷免,意味著我支持國民黨投降中共、赤化台灣的目標。於是,描寫台海戰爭,並且試圖思考台灣出路的小說《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就會成為我的罪證。 如果我不支持大罷免,意味著我支持國民黨一直以來,歧視同志、反對性別平等的立場。如此一來,我所寫的涉及同志角色的〈南方的消息〉、〈白蟻〉等作品,就會成為我的罪證。 如果我不支持大罷免,意味著我願意和中國統一。如此一來,我的youtube頻道上的數百支影片,那些主旋律歌詞的影片、那些介紹台灣文學而非中國文學的影片,就通通成為我的罪證。 如果我不支持大罷免,意味著我支持國民黨以種族歧視政策,對待我父系家族一邊的本省人族群。 如果我不支持大罷免,也意味著我支持國民黨消費我母系家族一邊的外省族群,當年以反共為由綁架他們的人生與心靈,現在卻自行投共。 如果我不支持大罷免,意味著我同意:憲法的位階是可以任意踐踏的,議事規則是不必遵守的,表決前是不用看到提案內容的,開會的時候是可以阻絕立場不同的人參與會議的。竟然還在乎程序正義,就會變成我的錯誤。 如果我不支持大罷免,意味著我同意:民意代表可以在國會殿堂穿睡衣吹直笛比中指,可以以做錯事為樂,可以帶著能殺人的武器毆打立場不同的民意代表。 這也意味著我同意:民意代表可以用福壽螺、陰溝裡的老鼠、狗屎、低端人口、智障等詞彙,去辱罵繳稅給他們的選民。 這意味著我同意:國民黨支持者有權對他們不同意的政治立場吐口水、言語辱罵、暴力攻擊,並且在數個月內累計數十上百起。 也就是說,如果我不支持大罷免,意思就是我不支持人類文明。我如果不支持大罷免,我就等於支持台灣回到野蠻的時代。屆時,#文明就是我的罪證,##民主、##自由、##多元就是我的罪行。# 老實說,這種想法,有時候頗為誘人。 #因為瘋狂而野蠻的台灣人,##實際上只是少數。要是真用國民黨的「多數暴力」邏輯,國民黨早就應該灰飛湮滅。# 野蠻的國民黨之所以還能存活,是因為大多數台灣人非常文明地隱忍了他們。 #文明並非軟弱,##並不是無能。##我們只是選擇用比較合理而有遠見的手段,##慢慢淘汰早該被淘汰的東西。##只因為我們知道,##野蠻的盲動很可能會傷害到不該傷害的人。# 維持文明很辛苦,放縱心底的野蠻很簡單。 可是,野蠻是不可持續的,一時的爽快之後,就是無止盡的混亂。 #而文明是讓一個社會可長可久,##能自我修正地走下去,##唯一的路徑。# 所以,我支持大罷免。我會在7/26回家投票,也希望台灣大多數的文明人,可以回家投下否決野蠻的國民黨的一票。 他們有咆哮、拳腳、長釘,他們狐假虎威地依附在中共身上。 他們奉為上賓的館長說:「726之後我一定要讓我們台灣掀起一個革命,什麼樣的革命?全部都變中國人的革命。」 館長說得很好,我感謝他的誠實。他的意思就是:如果我不支持大罷免,我就是支持統一,支持讓台灣淪為中國的一省。啊不是一省,是一個「城市」,如王鴻薇所言。 我們擁有的不多,但我們擁有最關鍵的東西:選票。 不管你有沒有簽過一階段連署書、二階段連署書,你現在有第三階段的罷免投票,可以去蓋下你的意志。 #我們一起,##用一種最文明的方式,##去驅逐國會裡所有的野蠻吧。# https://t.co/6p69dotPKi
Show more
0
5
154
47
賀錦麗剛把拜登換掉的時候,我看的YouTube常出現她的廣告,而我住的這個大學城,雖然算是深藍選區,但院子前面插的牌子,九成九是賀錦麗的,太多,太超出比例了。很莫名其妙,因為愛荷華是紅州,民主黨沒有任何機會勝選,根本沒必要花錢,看看另外一邊,川普因為必勝了,完全沒在我們這裡下廣告、發旗子。 選舉當天,我在推特上看到民主黨競選黨工,大談必勝,因為他們在賓州的地面戰,完全沒碰到共和黨的人,對於川普在搖擺州的輕乎,民主黨黨工非常得意。但這也是很莫名其妙的事,現在是什麼時代,還有人挨家挨戶推銷候選人?如果有來我這裡,我會見一個罵一個,到底什麼樣的人,會因為陌生人按門鈴,就會開心投票?這種地面戰的效果,到底在哪裡? 據說,賀錦麗的陣營,募到了三倍於川普的競選經費,但選舉結束,民主黨人說競選團隊把錢都花完了,現在還欠巨額的債務,需要再募款還錢。民主黨選舉這樣搞,完全反應了這個黨的兩個巨大問題,一是無能,二是貪腐。無能就是連在哪裡下廣告,哪裡打地面戰都不知道,造勢活動,專門花大錢請歌星唱歌,找巴士載支持者到場,錢不但沒花在刀口,連有沒有成效都不知道。眾口鑠金說她該上Joe Rogan的節目,但她不敢上,藉口說要參加造勢活動,開出奇怪的條件,把Rogan推掉了。Hello?Rogan的受眾是幾千萬人,比不上你一個體育館都塞不滿的造勢? 但更大的問題是貪腐,民主黨從頭到腳,骯髒的不得了。但知識份子的貪腐,不是那種黑道收保護費的那種,而是拿著高貴的道德口號,把公家經費放在自己口袋的正義凜然。為什麼要在我們這樣的深紅州下YouTube廣告?因為下廣告的中間人,就是一個「非營利」的組織,裡面塞滿了嗷嗷待哺的自己人,廣告的效果不重要,重要的是「下」的動作,有動作才有錢領。印牌子、插旗子也是一樣,有沒有用不知道,但只要有下訂單給廠商,中間的自己人,就有錢拿。賀錦麗競選團隊花最多錢的「廠商」,就是一個下廣告的「非營利」組織,拿了超過兩億五千萬美元。誰負責經營這個非營利?沒人知道,但八九不離十,一定是民主黨圈內人。 不是所有左派菁英都這樣,但很大一部份的左仔,一方面不事生產,另一方面又充滿應得心態(entitlement)。能力、智識、膽識不行,創業不來,又不願下苦工把手弄髒的認真工作,但又充滿了「我讀書人,我學歷這麼高,我學校這麼好,我出身這麼好,我就應該是上流社會」的心態,看著別人的財富,充滿嫉妒。於是擁抱左派理論,「打倒資本家」,追求「人人平等」,力圖用高貴的口號取得人生的滿足。然而雖然靠喊口號取得了道德高點,但在金錢實質上的回報,還是過不上自己想像中的上流社會生活,於是這個「非營利事業工業綜合體non-profit industrial complex」,比擬右派「軍工綜合體」的貪腐結構,就這樣誕生了。 舊金山的流浪漢問題為什麼這麼嚴重?因為「非營利組織」的介入,讓一個簡單的問題,變成一個無解的難題。打著解決無家可歸可憐人的問題,拿走許多市府的經費,成立許多非營利組織「幫助」這些可憐人,但如果這些非營利事業工業綜合體的員工,生計都取決於舊金山無家可歸的可憐人數目多寡,那這些非營利事業,肯定要讓舊金山的流浪漢問題越大越好。問題越大,經費就越多。這些grifters,吃食政府經費的壞蛋,解決事情的能力沒有,道德勒索的能力一流,讓許多有用的白痴,心甘情願的買單,一直花大筆經費,又無奈地看著事態越來越嚴重。一個笑話說,舊金山是唯一一個,小狗上街怕踩到人大便的地方。 這些griters,為什麼喜歡政府掌控一切?為什麼喜歡要有錢人付高額的所得稅?因為這就是他們均富的最重要辦法。如果你沒有能力賺錢,但又想要很多財富,有什麼管道,比加入這個左派黑幫組織來得更快? 因為氣候變遷,所以我們要推動綠能,但怎麼推動呢?我們先找給非營利顧問,給大筆經費,寫個報告,然後報告裡,明確指出要提供補助、減稅方案給特定廠商,最好用指定規格的方式。然後給廠商十足的空間完工,來不及在期限內完工,更好,追加預算,人人有獎。也許再加個工會條款,要求工作要有工會參與,讓更多的人可以分一杯羹。這就是為什麼聯邦政府花了這麼多錢,電車充電椿完工數聊聊可數,然後四百二十億的鄉下寬頻計劃,錢花完了,一戶都沒連上。 這些grifters,最可惡的是拿了錢,不辦事,比那些收賄的官員還糟,因為官員拿了你的錢,至少還把事辦了。加州的高鐵,已經花了幾十億,但一條鐵軌都沒見著影。錢都花在各式各樣的評估報告了,越多的評估,就有越多的非營利機構參與,而且,動工越慢,越多計劃可以寫,越多人可以分錢。環境影響評估,本來就有一大堆死腦筋的環保人士,寧願人類像恐龍一樣滅絕,也不要環境開發,現在加上這些grifters,高鐵開發就沒完沒了,天長地久的搞下去,錢才能一直弄下去。 拿了錢,不辦事,最多就是沒開發,但有些惡意的非營利事業工業綜合體,對社會是有害的。史丹佛大學教育學院,有一個說是數學教育的專家Jo Boaler,在加州推動了不可思議的中小學數學教育改革,「數學要平等」,學生要在數學成就上有平等的結果,所以她要加州州立的數學規範,擋住數學程度好的學生選上難度比較高的數學,她要所有加州學子,都一起不要在數學教育上前進。拿著進步左派的「平等」,進行沒必要,甚且有害的教改,目的是什麼?除了讓學校那些工會保護下的無能老師有保護傘,讓她自己吸滿左派正義光環外,她還賺了大筆大筆的顧問費。每一個被極端左派控制的學區,都非常樂意邀請Boaler來學區演講,顧問一下,Boaler非常不便宜,她的費用「一小時五千美金」!教改專家個屁。 然後你看賀錦麗怎麼選舉,怎麼樣幾十億美金就像打水漂一樣不見了。不是不見了,他們只是把別人的錢,轉一轉,放到自己人的口袋而已。花別人的錢,一向就是左派的特長,一點都不奇怪,阿根廷總統米列說,「用別人的屁股,我們大家都可以當娼妓了」。 左派的這麼多問題,為什麼知道的人這麼少?為什麼號稱為民喉舌的民意代表不出面追查?為什麼號稱為公民社會第四權的媒體噤聲?因為這些都是自己人,查什麼查呢?主流媒體都是左派,加州由民主黨一黨獨大很久了。舊金山的非營利事業工業綜合體,把持了舊金山市府議會多年,改革?改革他們自己的財源嗎?不要開玩笑了。 Upton Sinclair說,「如果一個人的薪水,完全要靠這個人對一件事的不了解,那就很難讓他了解這件事的來龍去脈了。」沒關係,我們是民主社會,不是獨裁社會,他們左派政客要勾結,不想要做事,那我們就讓他們下台。這就是川普為什麼在加州也能四成選票的原因,人民受夠了。
Show more
0
168
3.2K
939
今天凌晨的时候想着看看五行八卦分析比特币会怎么样.就上AI学了一下. 吓的我btc多单立马止损走了.开了90个山寨币空单. 卦象说: 今天是4月16号坎卦-水.流动性变化,比特币有回调风险, 转机在4月30号乾卦-天,若宏观数据向好(非农),可能推动比特币突破. 其中讲了这个月的另外一个八卦变盘日, 4月4号:震卦-雷.易突发波动,如政策消息引发市场波动.回头看那天之后果真暴跌暴涨. 他这个五行八卦预测怎么来的呢,先是按照五行给比特币属性分类. 金:金融、金属、机械、科技(硬资产类) 木:农业、环保、医药(生长属性) 水:航运、物流、水利(流动性强) 火:能源、电力、传媒(热度高) 土:房地产、基建(稳定性强) 应用逻辑: - 根据经济周期或政策方向,判断哪一“五行”行业更旺。例如:政策扶持新能源(属火)时,可能关注能源股。 - 五行相生相克:若某年“火”旺(如夏季、政策利好),可能带动“土”行业(火生土),抑制“金”行业(火克金)。 再说八卦. 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象征不同自然现象,将其与市场形态关联: 乾卦(天):牛市、强势上涨 坤卦(地):熊市、低迷震荡 震卦(雷):突发波动、政策冲击 坎卦(水):风险陷阱、下跌趋势 应用逻辑: 通过八卦符号的阴阳组合(如K线形态)或时间周期(如节气转换),推测市场转折点。例如:冬至(阳气初生)可能象征市场见底。 时间周期和节气也有影响: 五行八卦理论还需要结合农历节气或天干地支周期(如甲子年)分析: - 认为某些节气(如立春、芒种)易引发市场变盘。 - 用“天干地支”对应年份属性(如“庚金年”利金融)推测行业机会。 对应到比特币上来. 1. 比特币的五行属性 比特币诞生于2009年1月3日,五行属土(因其去中心化、稳定存储价值的特性),但因其数字化特性,也带有金(金融属性)和火(科技、区块链)的元素。 - 2025年为乙巳年(木蛇年),五行木旺,木克土,理论上对属土的比特币有一定压制。 - 但木生火,而比特币的区块链技术属火,因此木旺之年仍可能间接利好BTC(木生火→火生土)。 牛与蛇(2025年)为三合,整体运势较佳,但4月需防“辰戌冲”(土土相冲,4月是农历三月,辰月属土,比特币也属土,会发生激烈的辰戌冲),可能加剧波动。 这个月的走势完全应验了. 2025年4月,比特币受木火土五行交织影响,可能先抑后扬。若宏观政策配合(如降息),则“木生火→火生土”,BTC有望突破;若政策收紧,则“木克土”,需防回调。投资者宜结合技术面与五行周期,灵活应对市场波动。 > 风水箴言: > “蛇年蜿蜒,BTC需顺势而为;五行调和,方能稳中求胜。”
Show more
0
22
18
2
当个闲扯淡的事给大家看吧——图片是DeepSeek对我的八字命格关于交易的解读,聊聊【八字命格和交易】 我其实很不想聊这个话题。末尾再和大家说分享这个东西的原因。 在我30岁之前,做梦都没想到过这辈子会从事金融领域行业,更别说交易员了。 我在大学时因为艺术文化领域的作品莫名成名,毕业后的第三年,就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1000万。而我从小都是学的理科,初中到高中拿了不少数学、物理竞赛的市级金奖。父母对我的艺术文化领域培养都是当爱好兴趣。 在我大学毕业之后,我一直觉得这辈子应该就从事艺术文化行业了,种彩票似的年少成名又赚钱。父母也问过几个先生,都说这孩子八字里太极、天乙、文昌、华盖占全了,注定搞艺术文化。但后来才慢慢反应过来,是父母总是先跟他们说我过去的经历,先生也就顺着他们的开心去说了。 30岁那年,也是因为莫名爱好,第一次进入金融交易和加密货币领域。然后莫名其妙的赚到了更大的钱。我去年刚记录推特时,也没啥粉丝,把推特当朋友圈啥都发。卖过自己的两艘游艇,老粉丝都看到过。那会儿买游艇的钱就是在第一次入圈时赚的,后来我一直把这个行业当副业做。 直到去年,在一个饭局上遇到一个挺有名的先生,我也忍不住给他看了下八字。他问我现在做什么。我故意说无业,迷茫。过往的一切都没说。 他跟我说:有闲钱吗?我说:有点。 “炒股吗?”,我说有,买着玩,但买的不多。 他说:好好炒股去吧,认真做,你一学就通,其它事别干了。 我才第一次有点反应过来,到后来开始认真对待交易。 我发这些,没有任何炫耀的意思。老粉丝也能看到,后来我推特关注的人多了点后,我就从不再晒自己的盈利额,交易额。 今年开始做实盘之后,我也是只想一心想用一个小资金做出一个万倍实盘的收益率,给自己,给关注我的热爱交易的朋友们一个记录分享。 我30岁以前一直是一个完全不信命的人,“我命由我不由天”大概就是我性格最好的描述。但是莫名在艺术文化领域成名,然后又莫名从事了金融交易,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从没想过的事情。我到现在的人生,全是在被命运推着走。 我是在交易这个领域开始持续赚钱后,才逐渐反应过来,为什么我对K线的几何、周期、比例、盈亏比,开单和止损点周期那么敏感和善于计算,可能就是我从小都是物理化尖子生的基础…… 然后又因为奇怪的天赋转到艺术文化领域,又培养了某种直觉。就像我之前在推特里分享过,我对K线的总结:就是【规律的艺术,和数学的风控】。 后来,命运又把我推回到“金融数学”的交易世界里。 我不是想和大家说人要信命之类的鬼话。我到现在也还是不信命。但是八字命格、命运这个事在人的面前,和我个人的经历里,我逐渐知道,“人的个体奋斗”,在命运面前,是多么渺小。 有些KOL、交易员在推特上发过类似的话:“能在金融交易里赚到大钱的人,八字命格里都是天生带很强的偏财运的。如果你没有,就小玩怡情,最好不要过于深入这个行业。” 我说句心里话,能在推特上公开说这样的话的人,其实是很真诚的人。因为发表这种言论一是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二是好似在从“玄学”、“神棍”角度打消他人坚持的梦想和积极性,遭人谩骂。 但他们说的是真诚且确实有依据的。虽然他们没必要说出这些。 我不想阻碍任何对交易有梦想,有坚持,有努力,有付出的朋友,人就应该战斗到老。我做交易的这一路,最痛苦的时候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所以我又想劝他人不走这条路,看到想坚持的朋友又忍不住鼓励,我知道他在坚持这条路上的孤独的说不出的苦楚。 今天是7月22日,我一个不算很亲近,但也感情挺好的朋友,在上周 $ETH 3230附近,给我一直打电话,跟我说, $ETH 突破不了3300,一定会大回调。 我跟他说,起码3500前都没有压力位,结果他非重仓做空,不止损,还扛单加仓,然后爆了900万人民币。 他是做外贸生意的,做的一直很好,在同龄同行里都很优秀。过去只是买点股票, $BTC ,后来一步步开始做交易,上杠杆,越玩越大。到今天爆仓。 这不该是他的命。他也不是该挣这个钱的命。 我想说,但又不知道怎么说。 命运八字这个东西虽然只是参考,但是如果你命里就没有【偏财】,真的不要过于深入这个行业。 顺水推舟,做自己命运里适合的事业,挣适合自己的运势的钱财。你也许能做的更好。 一命二运三风水。 命和运就算不在这个领域,有风水也可能起大飞。但是如果真的的不适合,尽量还是别太勉强。 在交易这个领域,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彼此的对手盘,我作为个体的一方,应该是希望更多人做我的“对手盘”。 但我还是希望大家能赚大钱赚大钱,赚不了大钱,赚小钱,赚不了小钱,别深陷。 以此分享,共勉。
Show more
0
0
1
1
还记得也是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我写了一个关于自己于 2023 年底,从国内、全家一起、日语零基础的情况下,移居日本的过程记录,发布到了 X 上,也是这个号的起始 一年来,交到了不少新的朋友,开公司风风火火忙活了一年,做项目、学 AI、搞自媒体,感觉自己也有了很多收获与成长 之前我写了长篇教程,并且也用早期的 AI TTS 合成语音制作了视频,可是这两种方式都有缺陷,长文对于现在的很多人来说过于难以消化,以至于很多关注了我很久的朋友,到了具体问题的时候依然还是要通过问我才能知道我写过的事情,而 AI 合成语音并且也没有真人出镜的视频,感觉还是不够真诚,事实证明这种方式还不如文章 于是就一直琢磨着真人露脸把这些教程回炉再造一遍,所以就在今年三月,密集的更新了一波,到了现在,已经覆盖了之前所写到的几乎所有教程内容,并且,视频版本就像是一个新的分支,应该会一直周更发布下去,未来应该会涵盖更多维度的话题 我把内容发到了一些专门的视频平台,只是把链接放在了个人网站,可是从传播来讲,这样的话,X 上的朋友们应该就很难看到这些内容了,所以打算还是在 X 也开贴同步这些内容 这个 Thread 会把截止目前已经完成的内容一次上传,后续新增时再累加
Show more
0
11
170
18
「你在幣圈的第二條生命線」生存法則 2 👀🏋🏻 很多人都說:「長期來看,市場會上漲。」 但你想過嗎? 這句話,前提是你能撐得夠久。 而你能不能撐下去,關鍵不是靠信仰,而是現金流。 1/ 「長期」到底多長? 3年?5年?10年? 日經從1989高點跌下來,至今還沒回到原點。 35年,還不夠長嗎? 所以說「長期會漲」的前提是:你買對市場,而且你撐得住。 2/ 什麼叫撐得住? 不是忍耐,不是裝沒事。 而是你有現金流,跌的時候你不會被迫賣幣。 你有彈藥,才能等到反彈。 現金流就是你在市場最冷的時候,還能撐著不動的人生底氣。 3/ 很多人問:「那怎麼創造現金流?」 尤其在幣圈,不能只想著買幣、挖礦、空投。 而是要想:「有什麼東西,我做了,別人會付錢?」 開始斜槓,才是關鍵。 4/ 不是只有當KOL才叫斜槓。 你可以是: • 項目的中文Moderator • 幫忙營運TG/Discord • 做Notion白皮書翻譯整理 • 幫忙做簡報、剪影片、寫週報 • 幫忙做活動 就算一單只賺300美金,你把這套方法複製到10個項目,就是3000美金的穩定現金流。 5/ 熊市時,還是有項目在募資。 他們都需要人,需要曝光,需要內容。 6/ 當你有現金流,你才能: • 撐過大跌 • 拿穩好項目 • 在低點加倉 • 不被FOMO綁架 • 更冷靜看待市場 現金流,不只是為了生活,而是給你更多選擇權。 7/ 不要怕別人怎麼看你。 怕的是,你沒現金卻想all in。 怕的是,市場跌時你沒收入只剩信仰。 怕的是,下一次FTX來,你連跑的資源都沒有。 8/ 結論: • 長期會上漲?前提是你撐得住。 • 撐得住?靠的是現金流。 • 現金流? • 斜槓?就是你在幣圈的第二條生命線。 幣要拿住,先學會斜槓。
Show more
0
13
87
13
Poseidon @psdnai 宣布完成 1500 萬美元融資,由 a16z crypto 領投,背後是 @StoryProtocol 孵化,這組合不小,看起來是真的要往 AI 數據基建方向搞了。 簡單說明一下兩者的分工: •Story Protocol 主要解決「IP 授權與確權」的問題 •Poseidon 則聚焦在「實體世界的數據採集」 一個負責數據的產權歸屬,一個負責數據的生產流通,有點像是鏈上版的 Nvidia + ScaleAI。 現在 AI 模型餓得不是算力,而是「真實世界的訓練數據」。 什麼車上的鏡頭、倉庫裡的監控、語音對話、掃地機器人的路徑紀錄⋯⋯這些才是 AI 模型真正要吃的料,而這些數據,Poseidon 想把它們包裝成可交易的資產。 他們的模式也不複雜: 1.幫用戶收集並打包日常數據 2.幫企業做資料標註與處理 3.把使用授權放到鏈上 4.然後提供分潤給原始數據提供者 簡單來說,就是讓「生活的數據」也能變現,AI 公司為了訓練模型,得乖乖付錢來買。 這種項目未必像 meme 幣一樣爆衝,但有可能成為 AI 時代底層的「數據煉金基建」。 說白了,炒幣太老派了。 接下來,可能要開始學怎麼「炒數據」了。
Show more
0
28
28
11
18岁,你刚上大学,听说炒币能赚钱。 你开了户,拿着父母给的生活费,买了一只热门 AI 币。一天后,它翻倍了,你觉得自己是天才。 20岁,你大二,账户翻了一倍。你开始逃课,整天盯着 K 线,幻想自己会成为下一个巴菲特。直到某天,市场突然暴跌,你的利润全没了,还亏了本金。你骂了一句:“狗庄!”然后卸载了软件。 22岁,你毕业了,找了份普通工作。 工资不高,但足够生活。某天,同事在聊币圈,你心痒,又下载了交易软件。 这次你学乖了,只买价值投资的蓝筹币。结果,它们横盘了一年,你熬不住,卖了。第二天,它开始暴涨。 25岁,你跳槽到一家金融公司,工资涨了,信心也回来了。你开始研究技术分析,画趋势线,看 MACD,信誓旦旦地说:“这次不一样。”结果,市场又暴跌,你的账户再次腰斩。你安慰自己:“只是运气不好。” 28岁,你相亲认识了一个姑娘。她问你平时有什么爱好,你说:“研究投资。” 她笑了笑:“那挺好啊,以后家里理财就交给你了。”你心里一紧,因为你知道,你的账户还在亏损。 30岁,你们结婚了。婚礼上,朋友问你:“最近币圈怎么样?”你干笑两声:“还 行,长线投资嘛。”其实,你的账户已经亏了40%,但你不敢说。 32岁,孩子出生了。你开始焦虑,奶粉、尿布、幼儿园,样样要钱。你告诉自己:“必须赚回来!”于是,你加杠杆,满仓一只内幕币。结果,它归零 nice 了。你坐在车里,抽着烟,看着账户里的数字,第一次感到绝望。 35岁,你终于认清了现实,开始定投大盘。市场慢慢回暖,你的账户终于回本了。但你发现,自己已经不再像年轻时那样,为大涨欢呼,为腰斩愤怒。你只是平静地看着K线,像看一场早已知道结局的电影。 40岁,孩子上学了,补习班、兴趣班,开销越来越大。你偶尔还会买点币,但不再幻想暴富。某天,孩子问你:“爸爸,加密货币是什么?”你想了想,说:“就是一群人,用钱买希望,但大多数时候,买到的只是教训。” 50岁,孩子上大学了,学费很贵。你看了看账户,这些年攒的钱,刚好够用。你突然想起年轻时那个梦想-“财务自由” 。现在你明白了,自由不是账户里的数字,而是不再被欲望绑架。 60岁,你退休了。某天,你打开电脑,看了看当年的自选币。大部分归零了,只有 BTC 涨了100倍。你笑了笑,关掉软件,去公园散步。 70岁,孙子问你:“爷爷,你炒过币吗?”你说:“炒过,亏过,也赚过。”孙子又问:“那炒币能赚钱吗?”你摸了摸他的头,笑着说:“能,但大多数人,赚不到。” 75岁,你在病床上,回忆这一生。走马灯闪过,你看到18岁的自己,兴奋地买下第一个币。你笑了。 原来,人生就像 K 线,有涨有跌,但最终,都会归于平静。 最后一秒,你听到交易所的钟声。 屏幕上,那只你年轻时买过的币,还在交易。而你的账户,早已清零。
Show more
0
37
164
17
18岁,你刚上大学,听说炒币能赚钱。 你开了户,拿着父母给的生活费,买了一个山寨币,三天后,它翻倍了。 你觉得自己是天才。 20岁,你大二,账户翻了一倍。你开始逃课,整天盯着K线,幻想自己会成为下一个巴菲特。直到某天,市场突然暴跌,你的利润全没了,还亏了本金。 你骂了一句:“狗庄!”然后卸载了软件。 22岁,你毕业了,找了份普通工作。 工资不高,但足够生活。某天,同事在聊股票,你心痒,又下载了交易软件。 这次你学乖了,只买“价值投资”的比特币结果,大饼横盘了一年,你熬不住,卖了。 第二天,它开始暴涨。 25岁,你跳槽到一家金融公司,工资涨了,信心也回来了。 你开始研究技术分析,画趋势线,看MACD,信誓旦旦地说:这次不一样。 结果,长达一年的深熊来了,你的账户再次腰斩。 你安慰自己:只是运气不好。 28岁,你相亲认识了一个姑娘。 她问你平时有什么爱好,你说:“研究投资。”她笑了笑:“那挺好啊,以后家里理财就交给你了。”你心里一紧,因为你知道,你的账户还在亏损。 30岁,你们结婚了。 婚礼上,朋友问你:“最近股票怎么样?”你干笑两声:“还行,长线投资嘛。”其实你的账户已经亏了40%但你不敢说。 32岁,孩子出生了。 你开始焦虑,奶粉、尿布、幼儿园,样样要钱。你告诉自己:“必须赚回来!” 于是,你加杠杆,满仓一支“内幕消息”。结果,第二天就爆出了下架交易所的消息,你手里的币每天以30%的价格下跌。 你坐在车里,抽着烟,看着账户里的数字,第一次感到绝望。 35岁,你终于认清了现实,开始定投比特币 市场慢慢回暖,你的账户终于回本了。 但你发现,自己已经不再像年轻时那样,为暴涨欢呼,为暴跌愤怒。 你只是平静地看着K线,像看一场早己知道结局的电影。 40岁,孩子上学了,补习班、兴趣班,开销越来越大。 你偶尔还会买点山寨币,但不再幻想暴富。 某天,孩子问你:“爸爸,币圈是什么?” 你想了想,说:“就是一群人,用钱买希望,但大多数时候,买到的只是教训。 50岁,孩子上大学了,学费很贵。你看了看账户,这些年攒的钱,刚好够用。 你突然想起年轻时那个梦想一—“财务自由”现在你明白了,自由不是账户里的数宇,而是不再被欲望绑架 原来,人生就像K线,有涨有跌,但最终,都会归于平静。 最后一秒,你听到交易所的钟声。 屏幕上,那只你年轻时买过的山寨币,还在交易。 而你的账户,早已清零。 我想说的是,降低自己的筹码就是成功的开始
Show more
0
121
1K
183
今天有人问我推特怎么涨粉 发了几百条还是只有几十个粉丝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 因为我自己也没玩明白 思考了半天 终于我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个成功案例 就是狼总 @Wolfy_XBT (以下言论不带任何负面评价) 我记得人家最开始是做币的数据统计分析 每一张Excel表都是精心制作的 不管是内容的选择、还是颜色的搭配 都堪称是一张《财富密码藏宝图》 所以那会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为“宝藏男孩” 做币的数据统计就解决了大部分人的“懒” 大家都懒得做表,但又想看别人做好的。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位学术型偶像时 宝藏男孩突然转型了 就像王阳明龙场悟道一般 开启了人生第二赛道:《找番号》 不管你发什么图,人家都能给你找到 光找到不说,还一条一条地去回复 即使像我们这种正儿八经不爱看片的人 都忍不住去评论区看一眼:真的这么6? 就是这么6 大家如果看表象会觉得这没什么了不起啊? 这不就是一次简简单单的转型做色推吗? 你以为他在做“色推”? 不,他其实在做社会服务。 这背地里可有大学问兄弟们 宝藏男孩是抓住了人的根本需求 那就是“性” 从此宝藏男孩的流量便一发不可收拾 寥寥数月便成为了推特中文币圈第一大佬 曾经的宝藏男孩已经晋升成为了我们的狼总 看到这估计有些人还是觉得看起来不难? 这么想你就肤浅了哥们 狼总这每一步的背后都是学问,都是功底 既有人生哲学,也有电影艺术 就数据统计这一条想做到有吸引力 很多人学一辈子都不会 而找番号,那是更多人无法企及的高峰 学吧,学无止境。
Show more
0
51
148
9
✍️查阅3800条推文后,我将ICN扒了个底朝天(附参与攻略) 最近发现部分博主在分享冷门项目 @ICN_Protocol ,号称融资3100万美金,预计Q2 TGE,不过我在各个融资网站查了一圈,都没查到相关信息。 本着不踏空的原则,我通过人工+Grok分析了官推超过3800条推文,梳理出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答案和解析,供参考: 一、项目做啥的? ICN属于新一代DePIN项目,正在构建无许可、可组合的去中心化云服务平台,统一管理全球分布的硬件与云资源,目标是取代Web2云巨头。 图片来源:@0xBeyondLee 说实话,我一直不看好传统DePIN项目,大部分的套路是通过硬件变相募资,最终一地鸡毛。这里面的坑有多深,谁买谁知道。 区别于以硬件为核心的传统DePIN,ICN强调WebFi,以人为节点,构建社交互动驱动的云生态,提供更加安全、低成本、可扩展的云基础设施。 当然,ICN生态也有硬件提供方,他们为网络稳定和可扩展性提供保障,不过官方硬件早就卖完了,现在不需要你氪金也能参与。 二、融资靠谱吗? 官推并未正式公布融资情况,“3100万融资”来自市场传言。 为验证这一消息,我特意找到比较靠谱的渠道,得到的回复是:融资是真的,而且近期还有新利好公布,盲猜要么是新一轮融资,要么是上所消息。 由此可见,融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在利好公布之前埋伏进去方为上策。 三、 团队靠谱吗? 欧美团队,CEO曾创立Goodgame Studios,并带领该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属于有成功经验的连续创业者,而CTO则拥有20多项存储类专利。 有意思的是,在我查阅历史推文时发现,他们几乎参与所有行业大会,比如香港共识大会、Token2049、ETHDENVER等等。 不同于其他项目只是去Social,ICN团队重点干两点事,一是赞助,二是公开分享,前者说明有钱,后者说明肚子里有货。 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每当VC(如a16z)、研究机构(如Messari)发布DePIN内容时,他们都会第一时间解读。 综上所述,ICN团队属于虔诚的DePIN信徒,对行业有非常深的认知,不是那种半路出家的草台班子。 四、合作方有哪些? 我始终认为,一个项目的合作方质量能够直接反映这个项目的质量,正所谓“跟着苍蝇找厕所,跟着蜜蜂找花朵,跟着千万赚百万,跟着乞丐学要饭”。 查阅ICN官推可知,他们的合作方基本都是IOTX等细分赛道头部项目,凑一起可以优势互补,共同将行业蛋糕做大,这才是正确的姿势。 为更深入摸清ICN团队的底细,我还专门找某个合作方打听。对方证实了我上面的猜测,项目方确实是有钱的,而且团队也有点东西,做事非常有规划和条理,拥有详细的时间表甚至精确到每天要做什么,什么活动要跑,什么消息需要公布,事无巨细,最终交付的成果和时间表误差很小。 五、运营成绩如何? 公开资料显示,ICN已落地欧洲多个数据中心,为超过1,000家企业客户提供服务,年收入超500万美元,节点销售收入超过1200万美元,社区成员25万+。 应用层面,ICN平台每日处理2,000至5,000万个文件,实时运行的去中心化存储容量超过50PB,储备订单高达250PB。 相比于其他PPT项目,ICN已在商业落地上取得成效,而且拥有稳定的现金流(再次印证有钱的说法),属于当前市场环境中的香饽饽,TGE有机会冲击大所。 六、现在有哪些参与机会? ICN的节点销售早就结束了,节点持有者可以去Staking,中文区应该没啥人持有。不过没关系,还有几个0撸的活动可以卷: 1. 参与节点共建活动 持续到5月20日,Top100活跃者瓜分10,000枚 $ICNT 。 ①点击链接:https://t.co/jVNEQCupPy ②选择所在国家+绑定推特和钱包(对Gitcoin Passport分数有要求) ③打卡地图并点亮自己的节点 ④发推分享+添加标签 #ICNTWorldDomination# 2. 完成银河任务撸积分+瓜分奖金 传送门:https://t.co/4E9XRWPv4R 3. 参与大使计划,赢取专属Role、周边、代币空投 ①加入官方DC:https://t.co/FsJ9qFE3oE ②找到 【apply】频道,根据提示输入口令并申请大使 ③持续做贡献+关注申请进度 4. DC活跃+参加活动撸XP、周边、USDC等奖励
Show more
0
0
5
0
最近一直在深思,遇见很多人,见了很多人,聊了很多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 重仓出奇迹 见了听了太多关于重仓暴富的故事,尤其是机会“稍纵即逝”,一个个都是抓住了 $TRUMP 的故事。 朋友圈买法拉利的都是抓住了Trump的,而且都是重仓抓住了,并且拿住了的故事。 仔细思考下1天不到的时间,能容纳几M的资金容量,还能涨幅50-100X,纵观下最近这些年,似乎确实是没有能做到的。 可惜这种机会,没抓住也不知道下次是什么时候,只能期待可能有吧。 毕竟假设下1M吃个50X,需要你100K吃500x这基本上很难,因为能买100k的基本上可能市值都得10m吧。 想想怎么操作吧,相信自己,错过了trump再来一次大概率还是会错过,想想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才是需要处理的事情。 --------- 革命重要的是革而不是命 众所周知这一轮最有趣的产品就是 @pumpdotfun ,而基本上和21年的 @opensea 一样,就是“毒瘤”。 所以随着22年的 @LooksRare 开始革opensea后,开启了所有人都要干死它的心。 而pumpfun也是一个道理,雨后春笋出来一大堆“发射平台”,就看谁能干死它了。 而当时率先革了opensea的 @dingalingts 直接来革pumpfun了,可以预设到,大概率dingaling有不错的创意,不然其实同质化很重,毕竟只发射很简单。 等待吧,毕竟dingaling把自己的背景都拉出来了, @PancakeSwap + @BinanceResearch 。 感觉会是5.1的一个很大的机会,至少是这么多想干掉pumpfun里面,背景最好的,成功经验最足的团队了。 --------- 跟单的逻辑 总有人说,跟着xxxx买了xxx币,然后就一直亏,一不跟他就直接赚麻了,这该怎么操作。 这其实就好像是赌球跟单一个道理,要么就不跟,要跟就一直跟,不然容易红的一单没全跟了黑的。 跟单肯定是简单操作,无论是赚钱还是亏钱都很简单,自己还需要点一点,跟单后自动操作了。 所以其实最终想清楚的是如果“赚钱这么简单”,那其他人是不是有点“走错路”了。 所以其实还是得有“主见”,毕竟很多人都靠“割跟单”了为生了,毕竟买进去2秒跟单进来就赚几千上万u,哪里有比这个更好的生意呢? 钻石手是策略,纸手也是策略,到底怎么样只能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无逻辑全是扔骰子 最近市场上最大的明星就是 @AlpacaFinance ,下架之后最高涨幅超过25x,而且合约才是真正的“绞杀场”。 真正意义做到了,如何把高杠杆的空军和多军干完。 而且完全是“上帝模式”,但是就好奇到底是谁一直在无限保证金做空。 我感觉(https://t.co/4UzzKl9eEx)这篇文章完全无法做到这种程度,我感觉我们旁观者也还是太片面了,无法做到真正的“实战”程度。 感觉唯一能拯救空军的就是 @binance 临时来一个1小时后修改最大持仓,直接可能一把将多军的家给抄了。 毕竟合约持仓现在远超过了市值。 大概率多军一直扛着到下午5点,跟着合约下架一起下班。 这个东西就毫无逻辑了,毕竟1小时-70%,然后一晚上涨1000%,这你让人怎么去讲。 套用群友的话,这就赌场,开个逐仓冲进去,然后错了就爆仓止损,对了就一直赚,毫无逻辑可言。 再套用一个群友说的话,以为鱼尾行情,结果尼玛的是远古带鱼怎么尾巴这么长。 ---------- 价值有但是不多 这一轮一直在说的一个事情就是,很多觉得有价值的东西被证明了都是没价值的,所以也就导致了pvp的速度加快。 并不是pumpfun出来才有pvp,而是pumpfun掀开了遮羞布。 所以也就导致了,大量的pvp赚的钱,大家都是直接拿走了,不会留在圈子里,无论是说买跑车买房子买国债买美股理财等等。 这部分钱时再也不会回来了,大家也都懂,但是还是在赌。 终归还是觉得自己能力更强吧,实质上很多东西都是看“运气”,拿住的都归零了,拿不住的都起飞了,怎么说。 而且最明显的是,这一轮的人要求的“速度”越来越快,毕竟有trump2天几个亿的历史在前,所有人都不想“慢慢变富”都想的是“一夜暴富”。 这也就给了更多的项目方想尽办法让“一夜暴富”的故事来吸引人,但是很难。 不要总把投机当作投资,毕竟p赢了就是真的赢了。 这一轮没人和你聊代币经济学了,都是问角度如何,能不能冲,100m能到吗? --------- 故事是故事,事故是事故 买币也好,投资项目也罢,最终是以收益为先的。 主要不要总自己骗了自己,相信人啥的,最终都被人骗了,毕竟你真的确定人家是为了理想而不是为了钱。 只能说除非除非除非,是真的关系好到了亲密无间的那种,不然还是当故事乐呵乐呵就好了。 每次听人讲故事,我都喜欢听,不喜欢参与进去,毕竟一不小心自己就成了别人嘴里的故事,成了自己的事故了。 期待能骗到大多数人的故事,然后还不能成为事故的项目。 上一个是trump,在上一个是sol,在上一个是eth,在上一个是btc。 ---------- 多学习,多增长知识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个在任何时候,任何圈子都是存在的。 多好多学吧,还是得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经常交流,保持一线的嗅觉。 你永远能看见很多人很有钱了还在一线站岗,感受脉络。 还是得想办法聚聚人气,努努力吧各位。 马上5.1了,放个假,包出金狗的。
Show more
这几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所以精神高度的发散,思考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 今天 @ABCDELabs 宣布已停止新项目投资 一级圈子基本上死了,估值砍不下去,因为有钱的机构还是很有钱,根本用不完,没钱的机构是真的没钱了; 这一轮好几个vc压根不投,都在找之前的项目方维权喊退钱,我看了看我投了挺多一样的,希望能帮忙维权; 很多VC的人都早就休息了,毕竟23年他们期待的btc生态,最终随着 @babylonlabs_io 上线后,大梦一场,直接一把G,很多VC很难了; ---------- 都想当KOL,都在教你怎么当KOL kol这个东西不懂也不会,所有东西都是运气,吃的都是时代的红利,当然我说的是我自己,其他人还是很有本事的。 现在kol很难,因为现在市场的玩家比以前要更加“精明”了,他们选择都是瞬时的。 而且现在kol要求非常“精”,以前可能懂一点就能装逼,现在懂得很多但凡有一点没说全,都可能被人干死。 我想了想我真的是吃了时代的红利,把我放在现在,就是个屁😂。 只能多看多学少说话了。 ----------- Agency赚钱? 最近挺多项目表现很差,但是很多人在夸,然后挺多人在骂的,特别还有人指出了marketing做的很差之类的。 有时候非战之罪,只能怪天了。 反正不知道了,也没人找我,也没人给活,反正市场上能赚钱的就那么几个。 记住如果要接活,老老实实跟舍得分钱的人干,别跟拿了项目方2wu,掏出400u找人干活的那种人干🤣。 钱没赚到,骂声都给你攒住了。 所以Agency本质上还是服务行业,如果行业好,服务行业才能好,行业差了,服务谁要? ---------- Trader是最难的赛道 有几个朋友从项目方or VC离职,打算开始职业做交易😂,只能说这是安逸太久了,想不明白这个东西。 这么多年,身边做交易带来正反馈的普遍不多,以前a10 群的x佬和恺是人中龙凤了,其他做交易的不怎么熟,K佬以前画线也是“卧龙凤雏”,每次我都能买到-90%的。 交易这条路基本上“孤独”的很,关键反人性。 我自己反正在交易这一块,是理论的王者,实操的弱鸡。 所以我基本上放弃了,但是手痒,无聊玩玩合约😒,基本上都是亏钱的。 做合约,真的不如拿点钱在链上冲土狗,反正都是归零,赔率还更香一点,当然对于我是这样。 --------- 估值泡沫戳破,期待重塑价值 以前二级还能参考下一级的估值,现在完全不需要考虑了,基本上二级都是倒挂一级估值的,基本上等一等就能变成一级估值回本你赚10x甚至100x。 现在买币玩去和估值,价值,赛道无关了,纯粹看MM是不是主动做市商,能不能扛住抛压,能不能拉盘。 没人在乎你的技术,只在乎你能不能拉盘赚钱。 跟别提什么基本面,现在所有的东西“价值都是泡沫”,之后btc永恒,已经从大户衍生到了韭菜的共识。 期待有人能来重塑价值吧,不然就是普普通通的“文交所”版本,没啥区别? ---------- 关于圈内人之间的关系 圈内绝大多数的感情都是依靠“利益”纠缠在一起的,如果我抛开现在这个身份,你会看我一眼吗,大抵上是不会的。 所以大体上,没有关系确实是好到一定程度上,还是避免交心,万一人把你卖了,你还得难过一段时间。 圈内都是朋友没有敌人,是最好的状态。 谁又能知道谁会突然好起来呢😮‍💨,这就是这个圈子神奇的地方,永远第十八层的人可能一下冲到前三。 当然这个圈子会有真朋友,但是得看人了,只能说万里挑一,值得庆幸的是,我身边的朋友还好。 有时候有色眼镜戴起来,是保护自己,而不是歧视别人。 ---------- 吃的时代的红利和自身无关 还好我对自我的认知很够,就是我自己所有的收益也好都来自于时代的红利,和我自身并无多大关联,所以最后亏出去也很正常。 基本上一觉得自己牛逼,就立马亏,学老实了,每次亏都是一样的套路,从没变过。 作为韭菜拥有所有缺点,优点就是不记挨打😮‍💨。 ---------- 困了睡觉了 剩下的想到了就写点,因为确实是挺无聊的行情。 抓不住热点,那就热点跑出来的时候扒车。 明天早上要去医院,下午要搬家,晚上要睡觉😂。 无聊就看看 @MetaHunter168 @real_dr_pump @0xsexybanana 怎么生活工作的吧,比我努力太多了。 希望早点重返战场👀✍️。
Show more
0
0
1
1
西藏 为什么一定要去西藏 哪怕高反,身体难受的一逼也推荐去! 有些地方,你可以去,或者不去, 西藏是,必须去! 去看世界、去见自己、去验证信仰、去学会放下 西藏的天蓝色, 西藏的湖蓝色, 西藏的云触手可及, 西藏的山让人仰望,西藏的风吹过来让人感受到一种不属于尘世的清冷,没错,你知道我想说什么,在西藏,靠近了,就感觉能拥有,如同在Web3的财富,机会很近,叙事很近,但一转眼,一伸手,却什么也没抓住,什么也留不住。 原以为的MoveMent的测试网空投能抓住,一转眼,延期的让人绝望, Babylon高喊的BTCFI最大叙事,一伸手一质押,就能赶上浪潮,质押的BTC睡在链上,自己却睡在现实里,像个Baby一样哇哇大哭! 西藏的辽阔,是真的,抓不住,也是真的。 靠近过,期待过,伸手过。 最后才明白: 在这个世界上, 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触手可及, 而是看得见,碰不到,留不住,爱不起! 在那样辽阔的天地之间,你会突然发现: 自己以为很重要的身份、财富、焦虑、得失、标签……都小得像尘埃。在海拔4000米的地方,连走几步路都喘得快虚脱,面对脆弱,面对渺小,面对无能为力,它是让你卸下盔甲,重新认识那个原本的自己 世界远比你想象得大,烦恼远比你想象得轻。 当你大喊一声:卧槽,我艹,估计也没有几个人能听见, 一路上,不是所有地方都有信号,不是所有路都有尽头, 你必须接受等待、接受变化、接受无法掌控的一切。 真正的自由,从学会放下开始。 健康 在西藏全程吸氧,跟十几年前的身体一比,简直不忍直视,原来最遥远的地方,不是西藏,是回不去的身体。 来西藏前,老薛@laoxue_eth推荐了一家体检,回来去解读 报告,不抽烟不喝酒当然也不运动,发现尿酸高的离谱,医生说,这世界上除了癌症,另外一种痛就是通风。 痛风会让你生而不得,死难后已。33Dao的老师分享了一个名词,呈味核苷酸二钠,任何跟这个相关的东西都少碰。 狗命要紧,接下来的日子,多吃蔬菜多喝酒。 钱亏完了,狗命要留着! $Layer 突破了3美金,上线了OKX,我还记得当初突击Layer交互,很可惜么有拿到大结果,涨了不少,减持了一小部分仓,因为我记得当初 Sonic 上线时,市值一度突破 25 亿美金,直接打开了 SVM 的叙事。按这个逻辑,我估 Layer(Solayer)这波 FDV 肯定有机会摸到 30 亿。 最近上线了卡card,这个卡要75美金,具体细则还不清楚有什么权益,Morph、Infini,还有我曾经用过onekey的卡,这几天Okx @okx也推出OKX Pay,加上 Stripe、Backpack 等巨头动作频频,各路土豪都齐聚天王山,说明web3支付大有可为。这场关于“Web3支付+用户闭环”的大战一定会非常精彩 以后币圈赚钱web2的感觉可能会比较爽!再也不会有人说,你赚的钱是真钱吗? Solayer Emerald: https://t.co/C4zTSk9df4 https://t.co/De1BkU8rFG 赠书 这几个月陆陆续续收到不少朋友赠的书, 有佛学,有健康,有怎么吃,怎么学的 翻开的不只是纸张, 更是他们的思考、经历,以及他们真真正觉得值得传递的东西 也许,某种“想让你懂”的温柔,特别让人回味与感恩! 特别感谢这些送书的朋友们: bitwu老师 @BTW0205、重庆七爷、上海老杨、深大郁教授、深圳老薛、上海 cyber 老徐…… 感谢你们愿意把“沉淀下来的东西”送给我, 在这个越来越短平快的时代, 书,显得尤其重。 借用郁老师的书,“帮人就是福” 佛说,真正的给予,从来都不图回报, 只是因缘到,心想传。🙏 空投还撸不撸? binance的a p模式已经改变了现有空投分发的方式,短期内确实无法逆转,静观其变。个人观点写在这 https://t.co/MssC1F6Gco 近期,小撸怡情,大撸伤身, 未来,还是得干,留住本金随时炸碉堡 降低预期 撸空投,不是为了发财, 是为了在世界变冷之前, 还敢相信努力有用的一种执着。 咒语 我想分享给大家心咒,在西藏他们说很有用,且在西藏可以许愿,并不需要还愿,应验了就多做善事,种福报。 1、黄财神心咒 嗡 藏巴啦 扎唸 达哑 梭哈! 非常重要的藏传佛教咒语,属于财神咒,不是单纯求钱, 而是希望自己“福报、财富、事业资粮”一同增长。 2、扎基拉姆心咒 觉 玛姆娜姆 通通扎扎 梭哈 以无量慈悲与无边能力,加持一切事业顺利、财富增长、福德具足,愿力圆满成就。 来,念一遍,抄写100遍! 嗡 藏巴啦 扎唸 达哑 梭哈! 觉 玛姆娜姆 通通扎扎 梭哈! 我擦,乱码了,不改了,将就将就吧。
Show more
0
45
10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