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xy 上线 Bitget:一场关于“AI 结算”的关键拼图
最近,一个叫 Muxy
@Muxy_AI 的新项目上线了 Bitget
@bitgetglobal ,还带来了自己的代币 $MAI 。对于不太熟悉这个圈子的朋友来说,看到又一个带着“AI”标签的项目,很容易觉得是老调重弹。但这次,Muxy 其实踩在了一个很实际、但之前一直没人认真解决的问题上:AI 工具怎么在区块链世界里被“用起来”和“付起来”。
用工具很简单,付钱最难
想象一下你是一个开发者,做了一个可以写代码、画图或回答问题的 AI 工具。有人在 Web3 里调用了这个工具,获得了服务——那接下来问题来了:你怎么收费?怎么结算?怎么激励别人继续用?传统互联网里有 Stripe、支付宝这类支付平台来解决这些问题,但在 Web3,工具调用和结算之间其实是“断链”的。
Muxy 就是专门来补上这块断链的。它不是在卷模型,也不是在比谁的 AI 更聪明,而是认认真真地在搭一条 “AI 工具使用→自动付费→持续激励” 的通路。说白了,它关心的不是你工具多厉害,而是“用你的人愿不愿意付费、付了谁来记账、记了账你能不能拿到钱”。
Web3 不是工具箱,是一个“市场”
Muxy 做的事其实很“土”:让各种 AI 工具变成可以组合、可以收费的服务单元,让愿意付费的用户(不管是人还是别的 AI)能用最简单的方式调用这些工具——这就像你在淘宝上下单,只不过买的是“服务”而不是“商品”。
这种方式其实是在推动 Web3 的 AI 工具从“展示品”走向“商品化”,也就是从“我能做什么”变成“你要不要买”。而一旦这个市场起来了,不管是做工具的,还是需要服务的,都会有一个明确的价值流动方向。
$MAI 不是一个单纯的“币”
再说说 $MAI 这个代币。很多人一听“新币上线”,第一反应是投不投、涨不涨。但 $MAI 更像是一种协议内部的“血液”——它不是在炒情绪,而是拿来结算和激励的。如果 Muxy 把这套 AI 工具结算系统跑通了, $MAI 的使用需求可能会变得非常实际,甚至“无感使用”。
你用 AI 工具,背后就会有人用 MAI 给开发者付钱。你作为开发者,被调用越多,就越能靠 MAI 获得收入。一个合理的价值闭环,可能比什么“变革世界的模型”都更扎实。
Muxy 为什么选在 Morph 上跑?
一个经常被忽略的细节是:Muxy 是跑在 Morph 上的。这个 L2 项目,主打的是高性能、低成本。对于频繁调用、微支付、实时反馈的 AI 工具来说,这种底层架构是刚需。
AI 工具不是你点一次就完事,它是成百上千次的小请求。如果每一次都要等主网确认、付高 gas,那体验就毁了。Muxy 把自己建在 Morph 上,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省事、省钱、跑得快。
如果 AI 真要成为 Web3 的一部分,它就不能只是噱头和白皮书,而要有实打实的使用、调用和结算——而这些,正是 Muxy 想解决的。
官方网站:https://t.co/N9qK0xYwsh
X (Twitter): https://t.co/gdKj8O2bH1
Telegram: https://t.co/8ZPOfjZ4iw
白皮书: https://t.co/KnSGxLaseE
Gitbook: https://t.co/2X1IE5n88b
Github:https://t.co/jZ4IsHfWCc
CA: 0xe4635e9cd1f719c37523a80c0fb0b95a445a788a
也许它不会一夜爆红,但这类“基础设施”项目,往往是下一轮爆发前最关键的一块拼图。
#
Muxy# #
MAI# #
Bitget# #
AIInf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