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狗
@JiamigouCn
#Binance# 数字货币交易 https://t.co/W2WpqHCidF #OKX# Web3入口 https://t.co/Th8Af1FFUm 指纹浏览器:https://t.co/XaHqELvwf8
Joined December 2021
5.4K Following    175K Followers
🔔看到阿宝诙谐的观点,让我意识到:Kaito的出现,让项目方和用户彻底断层,web3进入“挖提卖”模式,KOL成为web3最大的散户群 项目方上Kaito找KOL,这就好像:出版社在作家协会找作者,电视台在经济协会找炒股大神、食品企业在糖酒会找消费者…… 最终项目自己都不知道钱花哪里去了,用户也不知道要这项目到底要干什么;肥的Kaito自己,累的是刷分KOL。 ✅Kaito让项目方和用户彻底断层,web3进入“挖提卖”模式 🔸Kaito 使项目方和用户彻底断层 Kaito 用AI算法来打分,这是一个web3叙事,是给资方看的与散户没有半毛钱关系。 Kaito也不知道散户需要什么,当然作为【项目方】和【KOL】的平台,他也不需要知道散户要什么。以前作为Launchpad平台还好,至少用户知道有新项目要发售了,可以短平快变现。但现在的排行榜机制就有很大的问题了,Kaito评分机制很大部分是KOL与AI算法的匹配性,算法匹配上来,yap分数就高。这使得【项目方】与币圈最核心的群体——用户,完全脱节。 这种脱节在以前其实并不明显,之前用户在Kaito质押 $kaito 获得投票权,项目方给投票用户发空投,让散户只是觉得这就是一个“短平快”赚钱的平台,这跟币安alpha差不多,用户刷积分拿空投,拿到空投就卖了。 🔸排行榜算法存在弊端,AI写作能拿高分 现在平台重点推排行榜机制,项目空投多数也是依据排行榜,这种“W2E”模式其实是挺好的,可以激励用户丰富web3内容体系,让用户自主寻找项目优点,逐渐将散户进阶成用户。 但这几天整个中文圈变了,很多人都在冲榜。都在想办法刷积分,更多人在用AI写作。 中文圈很少有人写,关于Kaito奖励站上项目的深度内容。为啥呢? 因为排行榜评分机制算法模式,只要关键词匹配上了,做到的Kaito内容库中没有的“信息增量”,你就能拿高分。所以高频、AI+自风格的博主长期霸榜,你甚至看不到他们有写关于Kaito奖励站上的内容。 🔸项目方需要伴随项目成长的真实用户 像我这样做过大使的人都知道,一个好的项目开发周期长达两三年,这期间会推出好几轮测试网,让用户体验、让用户在体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这就是之前空投的玩法,做“做任务就有空投”、“积累TX就有空投”。 不管是做任务还是积累TX,用户在这个过程中会逐渐与了解项目,看到项目为web3解决的问题,看到项目的未来。项目通过这种“用户教育”的方式,能够积累原始代币持有者的基数(很多项目有几万原始用户,比如grass、Walrus、Hyperliquid),只要项目方真的奉行“代码及法律”,项目在TGE的时候没有抛售。原始用户看到代币价值较低,自然会在低价购买,这就是项目方愿意看到的护盘,grass、Walrus、Hyperliquid这些项目在空投后代币价格依然坚挺的原因(Hyperliquid后来还是出问题了,但相比于空投时的价格,空投用户还是赚的。) 🔸Kaito 抹杀散户,将KOL变成币圈生态最末端用户,是对web3生态的严重破坏 自从“做任务就有空投”、“积累TX就有空投”这种一贯制的【用户教育】【用户培养】体系分崩离析之后,Kaito和币安alpha就火了。币安alpha 至少还有散户有资格参与,每天动动手指还是能达到要求的。 但Kaito的做法就变成了——市场所有财富与散户无关,想赚钱,在Kaito Connect没维护完成前,【都去冲榜吧】。 都去冲榜,是不是意味着收益很高?显然不是,奖励站中Initia给前 4,000 进行空投,,OpenLedger给前200名空投,Sei、Mantle、Sophon、Skate给前50位空投(也不叫空投,叫奖励);就Quai、Lombard给所有yapper奖励。 不知道有多少散户在冲榜,对于散户来说冲榜的成本可不小,目前多数都是KOL冲榜,你可以说Kaito奖励池是给KOL发放的奖励,这些奖励压根到不了币圈最珍贵的资源“用户”手里。 翻阅了奖励池的项目,给的奖励并不是很多,SEI就给26.25K USDC,这还搞个锤子,直接发给上面冲榜KOL就行了,有散户啥事没有? 做过大使的人都清楚,KOL对项目来说是最没有忠实度的,都是哪里有热度哪里跑,能拉来商单就行。 很多冲榜KOL甚至不知道哪一条能吸引散户,也不用考虑写的内容散户能不能看进去,对散户成长有没有意义,散户看了内容会不会动手…… 所以项目方在上Kaito找KOL的意义是什么呢?这也是Agency在24年迅速出圈的原因。 ✅ Agency 是当前项目方高效获取用户,最好的途径 前面已经定义了,web3最珍贵的资源不是项目方、不是机构、也不是交易所,而是用户,真实用户。币安从始至终做的就是【用户增量】。 对于项目方来说,去哪里找到【真实用户】是最头疼的问题。 🔸KOL与用户共生已经7个年头 以往通过VC和媒体平台背书,用户自流入,然后项目方通过初始活动慢慢将“自流入用户”转化为“初级用户”,然后通过各种任务将“初级用户”逐渐转化成“真实用户”,最后通过激励措施完成“用户留存”。这种方式从18年到现在已经走了7个年头,依然受用。 在这几个年头中,用户慢慢成长、KOL慢慢成长,用户逐渐知道那些KOL有能力,KOL也知道自己的用户画像是什么,这种共生的模式促成了web3的发展,很多KOL慢慢的变成项目方的顾问。 🔸Agency 能为项目找到精准用户群 24年随着VC走弱,圈内Agency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群体,他们有些是KOL转型,有些是媒体平台员工离职创业,还有些是OKX等商务团队离职或者VC商务离职。 这些Agency 很多都有丰富的行业经验,知道不同KOL之间不同的用户画像,他们能为项目方精准匹配到初始用户,还能为提供各种咨询业务,帮助项目方逐渐适合市场需求。这样的Agency,在市场至少有5-10家,比如 @0xEvieYang 。 🔸为什么Kaito无法替代Agency Kaito 并不是做的不好,他已经带火了"W2E",还出现了两个防盘。 说Kaito无法取代Agency的原因,除了上面Kaito算法局限性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Kaito由推特数据起家的。 但我们要知道币圈社区是多元的,用户不经经在推特,还有币安广场、tiktok、微信公众号、微博,还有youtube、reddit、substark、medium、github、TG群、Discord群。 后面这些平台的用户粘性更大、专业性更强、忠诚度更高。比如 @BTCdayu@0xSunNFT 他们的群做的让人顶礼膜拜。我有很多粉丝都是在我的Medium找信息赚钱的。 这些多元化平台,Kaito目前是没有办法涉及到的,但在Agency那里,他们是门儿清的,Agency更容易根据这些综合平台给KOL打分,通过综合KOL的这些多元化平台,Agency就能清楚知道手里的项目,要通过哪些渠道找到用户。 所以Kaito要走的路还有很长,他的出现更多的是给web3做添砖加瓦,并不是革了Agency的命。同时希望Kaito代币分发平台尽快做起来,不然会离散户越来越远,最终自己的用户就只剩下KOL这一小众群体了。
Show more
以前住五星级酒店,我一直不明白——为啥垃圾桶不套袋子?这不怕脏吗?后来一个大哥一语点醒我:“这叫实力感。明明你觉得它应该脏,但每次看都一尘不染,干净到怀疑人生,那一瞬间你就信了——这里确实不一样。” 装修也是,以前觉得顶奢酒店是不是装修预算砍半了?没金边没浮夸,怎么看都简约得像刚毕业。后来才懂,这种“看似没啥,其实每一笔都在烧钱”的风格,叫真正的质感,叫把钱花在你感觉不到的地方,才最贵。 最近看大家在聊 @KaitoAI,说它要革KOL投放和agency的命。讲真,AI现在的上限,也就做个高级版的大众点评,告诉你KOL谁活跃、谁数据好、谁传播广。至于一夜之间扭转叙事、控情绪、润风向?还得靠顶级agency这群社会经验max的老狐狸。 真正的顶配打法是这样的:项目方的内核力压一切 + 顶级agency的智脑操盘 + KOL的外脑扩散 + AI的外挂提效,最后你刷到内容时的第一反应不是“啊这又是投的广告”,而是“卧槽,这项目是真的牛逼。”看不出是被硬推的,只觉得它就该火。 这才叫高段位传播,内容不露痕,种草不带刀,杀你于无形。币圈有这个能力的agency,朋友们帮我评论区@出来呗!
Show more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