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发布贴里,我分享了三条第一性原理思考,作为我们为何要构建 Trends 的基础。(https://t.co/wZaLpauD2D)
简而言之,随着使用全球账本的成本不断降低,不管你喜不喜欢,我们正进入下一阶段 —— 一天之内发行的资产将从 5 万变成 500 万。资产的生命周期也会被极大加速。
然而,对那种“内容币会有价值“的笼统论断,我从来不认同,因为这并不成立。
99% 的内容币 —— 或者说任何“信息封装器“型代币——都会归零。在那 1% 在某一段时间内多少有点价值的之中,只有 0.01% 会演化为大众文化并在长期维持价值。
有人会问:既然你认为 99% 最终大概率归零,为什么还要做 Trends?
因为一个运动员即使知道自己的职业生涯终将结束,也不会因此不在一段时间内(长或短)尽力发挥。
因为每个 Trends 代币所代表的不是最终的价值承载,而是在一定时间内某条信息的心智占有(mindshare)。
因为对任何创作者而言,他/她既可能产出影响力巨大的作品,也可能有不那么出色的作品。要想持续获得价值,就应当持续创作。
因为就今天的产品阶段而言,Trends 代表了互联网上公共社交内容的重要“策展层“。在 AI 的赋能下,内容生产成本正在迅速商品化、趋近于零,所以社会需要一种利用稀缺性来进行策展的机制,而这里的稀缺是链上资本(注意力资本)。
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需要上链(on-chain)。开放互联网上的信息已经足够爆炸,我们没必要把一切都搬上链,只需要把能产生价值的搬上链。策展由此登场:如果你决定去 trend 某个内容,而它没有获得互联网资本的关注,那么代币化这件事对你来说就只是成本,无法帮你赚回钱。
既然你已经理解了产品的当前阶段,下一阶段会是什么样?
我会在几天内分享。
敬请期待,#
trendis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