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因开会错过了数据公布,但从盘面来看,市场对GDP负增长反应激烈,虽出现反弹,但更多来自投资者对衰退的分歧解读。
这次 GDP 的数据中衡量美国国内需求的指标面,也就是向国内私人购买者的实际最终销售额(GDP 减去库存变化、净出口和政府支出)是增涨 3% 的。
我们说人话,就是整体GDP看起来不好,但内需强劲。
国内私人最终销售(Real Final Sales to Private Domestic Purchasers)只包括了:
1. 家庭消费(个人消费支出)
2. 企业设备和建筑投资
3. 住宅投资
这三个项目的加总结果,美国内需核心部分的增速是年化3%,显示私人部门支出仍然稳定。这个数据的维度上最近两年的变化幅度并不大,所以可以认为是美国的内需是比较稳定的。
但需警惕的是,其中企业设备支出年化暴增22.5%,这一异常高增速或是政策前置效应,即企业因预期未来关税或供应链不确定性而提前加码投资。此类支出通常不可持续,可能透支未来动能,导致后续回落压力加大。
第一季度GDP的最大负面因素来自进口大幅增加(拖累达 -5.03%),本质是“抢关税”行为,企业担忧贸易壁垒将推高未来成本,于是集中进口原材料与中间品。这种“前置型进口”不仅扭曲了季度GDP结构,也打乱了企业库存节奏与成本周期。若二季度进口骤降,GDP虽可能反弹,但不代表经济修复,而可能标志着企业信心回撤与支出收缩。
那么这就很明显了,美国第一季度 GDP 的负值,从结构上看,GDP负值与美联储政策无关,主要是关税驱动,但美联储仍可能因经济数据组合疲弱而被市场押注提前宽松。
问题,起码大多数的问题都是在川普的关税身上,但就是因为关税的不确定性,所以市场也不敢过于乐观。再说简单一点,目前的美国经济不算是衰退,但距离衰退就差了一个关税。
当前美国经济尚未陷入衰退,但站在门槛上。内需稳定但外贸、库存、投资信心均受政治风险主导,一旦关税政策成为压垮外贸或资本开支的最后一根稻草,技术性负增长将迅速转向实质性衰退。
本推文由
@ApeXProtocolCN 赞助|Dex With Ap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