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老司机
@SEFATUBA3
16年至今年资深币圈玩家,热衷于追寻热点 #binance# #BTC# #ETH# TG群:https://t.co/2DhmIJguDq 个人TG:@BQLSJ2023 binance:https://t.co/sJYe3nUe1P
Joined June 2021
1.5K Following    120.1K Followers
币安、Bybit、OKX如何用“百亿补贴”争夺币圈存量市场? 在币圈市场,用户忠诚度往往与收益直接挂钩。无论是交易手续费减免、生态代币激励,还是“空投”这一简单粗暴的玩法,本质上都是一种“价格战”——交易所通过高额补贴快速获取用户注意力,甚至在看似固化的市场格局中撕开裂缝。 最近,币安、Bybit、OKX三大交易所推出差异化空投计划(币安Alpha、Bybit Megadrop、OKX Cryptopedia),以“百亿补贴”量级的资源投入争夺用户。然而,这场补贴大战的终局,绝不只是短期的流量狂欢。 而价格永远是最好的广告,哪怕在交易所竞争已经非常稳固的市场,币圈交易者依然会因为套利,低价筹码,低手续费金额奔走相告。 一、空投的本质:用高频场景重构用户习惯 币圈行业的空投机制,早已从早期项目方的“撒钱营销”演变为交易所抢占市场的核心武器。三大交易所的策略虽各有侧重,但核心逻辑相似——通过高频场景(如任务互动、资产锁定)强化用户粘性,进而打破传统交易平台的工具属性,向“综合生态入口”转型。 币安Alpha:让交易者成为“早期探矿者” 币安的Alpha计划瞄准加密市场的“一级半”机会。用户通过小额交易积累Alpha积分,换取ZORA、BOOP等尚未大规模流通的早期代币空投。 这一模式不仅降低用户参与门槛(10-50美元即可入场),还通过“快照机制”鼓励持续性平台互动——频繁交易的用户在每周快照中获得更高积分权重。根据币安公告,Alpha已吸引超30万用户参与,部分代币首发后涨幅达500%。 Bybit Megadrop:低风险用户“躺赚”双重收益 Bybit选择将空投与固收产品结合。用户存入MNT、USDT等资产,锁定时间越长,空投积分倍数越高(最高5倍)。例如:OBOL代币的650万奖池中,用户存入10万美元并锁定90天,可额外获得50倍积分系数。这种“利息+空投”的双重收益策略,精准打击保守型投资者:既想规避市场波动,又不愿错过高赔率机会。 OKX Cryptopedia:用任务绑定生态参与 不同于前两者,OKX直接挂钩具体区块链项目(如Polyhedra网络的zkBridge跨链协议)。用户需完成关注推特、激活NFT共振器、跨链转账等任务,才能解锁ZKB代币奖励。其逻辑在于将空投转化为“教育工具”——用户为获取收益必须主动使用DApp,客观上成为项目生态的布道者。活动上线一月内,参与人数突破50万,Polyhedra的交易量上涨120%。 市场反应:羊毛党的迁移与交易所的焦虑 三大计划的用户画像差异显著: 币安Alpha:低风险偏好交易者,热衷参与交易所活动,新手老手都可参与(门槛最低,给的最多) Bybit Megadrop:资金体量大、厌恶风险的机构或高净值用户(USDT 撸毛用户) OKX Cryptopedia:技术导向的开发者及深度参与项目生态的社区成员。(撸毛用户为主) 然而,用户的真实行为却显现出趋同性——在多平台间“游击战”式迁徙。一名社区KOL直言:“哪里有空投就去哪里,收益一旦下降就换平台。交易所的用户忠诚度可能还不如Telegram群里的喊单机器人。” 二、补贴背后的生态野心:流量如何变成护城河? 短期补贴易见成效,但空投大战的终局必须回答一个问题:当用户薅完羊毛后,交易所能否将其转化为长期留存?三大交易所的布局,实则暗藏对生态话语权的争夺。 币安:从交易入口到“一级市场分销商” Alpha计划的真正野心在于构建Web3时代的“投行生态”。币安利用流量优势,为早期项目提供首发冷启动支持,甚至可能跳过传统VC环节直接代币化。这种模式下,用户积分不仅是空投凭证,更是一种“早期投资份额”的变体。若未来Alpha引入代币Launchpad功能,币安将从交易平台转型为新资产发行的基础设施。 Bybit:打造加密世界的“余额宝” 通过将空投与储蓄产品绑定,Bybit试图将传统金融的固收逻辑引入加密市场。其底层逻辑是:用户长期锁仓的资金池可转化为稳定收益来源(如借贷利率、staking收益),进而支撑交易所的流动性管理和衍生品定价权。据Twitter消息,Megadrop上线后,Bybit平台USDT锁仓量增长70%。 OKX:以任务为杠杆,撬动公链战争 Cryptopedia的每一季活动都暗含站队倾向。Polyhedra网络之所以被选中,因其zkBridge技术能强化OKX Chain的跨链兼容性。任务设计中的“使用zkBridge转账”实际上是为OKX生态导流。一名KOL评价:“这类似于互联网时代的‘捆绑推广’——用户赚取ZKB代币的同时,不经意间成为了OKX Chain的节点参与者。” 隐忧:补贴透支与社区反噬 尽管数据亮眼,但风险已初现端倪: 项目方压力:币安Alpha的合作项目需让渡大量代币,可能引发社区对“交易所过度掌控”的不满。 收益递减:部分用户开始对比各平台APY(年化收益率),Bybit的储蓄利率若低于Compound等DeFi协议,资金将快速外流。 任务疲劳:OKX用户抱怨“任务越来越复杂”,部分需连接硬件钱包的操作存在安全隐患。 三、未来战争:从补贴到生态基建 补贴终会退坡,但用户习惯的迁移一旦完成,新的市场规则将不可逆。三大交易所的下一步动作,本文纯属猜测,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方向一:从“撒钱”到“撒能力” 空投的终极形态可能是“用户成长体系”。例如: 币安或推出“Alpha VIP俱乐部”,积分越高,解锁的项目尽调报告、私募额度越多,甚至会有隐形大户福利空投 Bybit可能基于锁仓金额划分用户等级,高等级享有个性化对冲工具。 OKX或将任务成就转化为链上凭证,用于未来IDO白名单抽签。 方向二:空投资产证券化 交易所可能允许用户将未解锁的空投代币抵押借贷,甚至打包成结构化产品。这一模式若在合规框架内跑通,将彻底改变空投的资本效率。(目前市场上有项目在做,不确定交易所会不会下场) 写在最后 一场空投大战,本质是交易所对加密世界“入口定义权”的争夺——币安想做新资产的策源地,Bybit想当资金避风港,OKX则押注底层协议的标准制定。 短期看,用户仍是最大赢家;长期看,胜利者将是能用生态价值取代用户交易习惯,使用户更换平台。正如互联网补贴大战的历史所示:拼多多,淘宝,京东百亿补贴大战三年,死去的确实无数二流购物软件。加密市场的剧本,或许不会有太大不同。二流交易所、三流交易所得做好心理准备........
Show more
0
0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