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香港通過《穩定幣條例》的解析:
引言:
香港在2025年通過了《穩定幣條例》(Stablecoins Ordinance),並將於2025年8月1日起生效。該條例並非由香港政府直接“成立”或發行穩定幣,而是建立了一個監管框架,允許合格的私人機構發行與法定貨幣掛鉤的穩定幣(fiat-referenced stablecoins, FRS),如與港元(HKD)或主要全球貨幣掛鉤的穩定幣。
以下從多個維度分析其核心邏輯:
1.維護貨幣穩定,防範風險:
穩定幣作為傳統金融與數位資產的橋樑,具有潛在的系統性風險,例如儲備資產不足、價格波動(如2022年TerraUSD崩盤事件的影響)、洗錢及跨境非法資金流動。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通過條例引入嚴格監管,包括要求發行人維持100%高流動性儲備(如現金或政府債券)、實施反洗錢措施和技術安全標準,以及設立贖回機制,以防止這些風險溢出至傳統金融體系。這有助於保護投資者並避免監管“盲區”。
2.促進數位金融創新:
穩定幣被視為未來數位金融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解決跨境支付痛點(如高成本、低效率),並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條例通過“沙盒”機制和許可制度(如最低2500萬港元註冊資本要求),鼓勵信譽良好的發行人進入市場,同時提供法律清晰度,提升市場信心。這有助於香港培育虛擬資產生態,吸引全球加密企業落戶,並與e-HKD(香港央行數位貨幣)等項目協同。
3.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是首批推出穩定幣監管框架的司法管轄區之一,遵循“相同活動、相同風險、相同監管”原則,並與國際標準(如金融穩定理事會2023年框架、歐盟MiCA法規)對齊。這不僅能擴大港元的影響力(即使發行人在境外,只要與港元掛鉤即需接受監管),還可促進港元與美元的跨境流動,受益於香港貨幣體系的穩定(HKD自1983年起與USD掛鉤)。戰略上,這鞏固了香港作為亞洲數位資產樞紐的角色。
4.響應全球趨勢與地緣經濟考量:
在中美博弈和全球加密監管競賽中,香港的舉措類似於美國擬議的穩定幣立法,旨在通過監管擴大法定貨幣影響力,避免被邊緣化。同時,這反映了香港對數位經濟的雄心:穩定幣可作為支付工具“破圈”,但需防範跨境支付中的合規風險(如穿透式監管識別資金路徑)。總體上,強調“負責任發展”,而非禁止。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