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erS | 缺德道人
@Trader_S18
Trader(缺德) DAO(道)人 / 野生宏观观察员 / 叉腰怪 / 链上小捕快 / 币圈老油条 / 灵魂画线师 / 肥猪流操盘手 / 基金制造者 / 出海老船长 / 拉盘委员会副会长 /超100%POR资金储备,安全首选。交易所&钱包,OKX就够 。🔗 https://t.co/idtBAtv7B9
716 Following    50.2K Followers
今晚有喊区块链骗局,击鼓传花,下楼买包烟的,免费收留18-24岁貌美爆仓女交易员的么
0
1
2
0
现在来复盘一下市场为什么没有按照预期向上反而一直在向下走吧,首先降息25BP可能是在预期内的“买预期卖事实,利好落地是利空”,之前市场已经兑现完毕,所以算是一重阻力。其次确实是宣布停止缩表(QT)了,这算符合了半个预期。因为最近虽然有风声,但吹风时间还比较短,没有在市场上取得一致性,所以其实应该算个利好,对市场有托举作用。 QT意味着停止每月数百亿美元的流动性抽离,但在当前环境下,这个利好被鲍威尔的整体基调稀释了,没能完全抵消情绪转折。 能让市场情绪突然180度转变的,其实还是鲍威尔的讲话,因为这次讲话其实脱离了以往“鸽鹰”属性,他这次可以说是很坦诚,直指不确定性。 这反而让市场不能继续装傻装下去了。他对目前的就业市场表达了担心,等于说捅破了窗户纸,变成了皇帝新装里的小男孩。 虽然近一个月就业数据情况到底如何可以甩锅给美国政府停摆用来装傻,但是明白人心里都知道停摆只能让原本就差的就业数据雪上加霜。 鲍威尔的坦诚,反而坐实了经济下行的风险可能比想象中更大。市场从“美联储会放水托市”的乐观,转向了“经济可能要扛不住了,放水可能也来不及”的悲观。这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恐惧:我们面对的或许不是健康的“预防式降息”,而是迫在眉睫的“衰退式降息”的前奏。 鲍威尔用在大雾里开车找不到下道标志来形容决策的难度,它传达的核心信息是:“我们之前的导航(数据)失灵了,现在能见度很低,所以我们决定先踩一脚刹车(降息)以防万一,但我们完全不知道前面的路况(未来路径)。” 但是能见度差不代表什么都看不到,他更想表达的是在透明度不够的当下,先降息25BP以防“撞车”,也就是在表达这25BP是预防式降息,同时也算是挽尊了一下,暗示经济没那么差。 但是降完这25BP,12月是否继续降25BP就由之前的高度确定变成不确定了。市场最讨厌的就是不确定性。之前建立的“美联储看护市场”的信心被动摇了,变成了“美联储也在摸石头过河”。 所以市场的下跌实际上是对12月降息概率降低所做出的反应,是对流动性不足的担忧。因为降息和停止缩表都是在放水,但是昨天开始美债,美元,黄金的走势都很反常, 正常放水时降息+停止缩表应导致: 美债收益率↓、美元指数↓、黄金↑、风险资产↑, 因为钱多了就会贬值就会变毛就会找地方投资盈利跑赢通胀。 但是凌晨开始的市场很明显是对流动性不足预期的避险: 美债收益率↑、美元↑、黄金↓、风险资产↓。 以上因素导致凌晨起的市场转向避险模式,利空盖过利好,因为实际资金流入速度往往赶不上名义宽松,实际注水滞后于口头承诺。 这种情绪可能是因为这两天美股上涨过快,市场情绪过热导致的。所以大家更愿意把现金留在手里以备不时之需,这样就呼应上了鲍威尔雾里开车要降速和拉开车距的想法。 就像市场满怀期待地来参加一场“降息派对”,结果主持人(鲍威尔)上台后说:“各位,我们确实给大家准备了一杯酒(降息25BP),但我要提醒大家,房子(经济)的地基可能有点问题,而且外面起了大雾(不确定性),我们不知道下一杯酒还有没有。为了安全起见,大家最好清醒一点。”于是,派对瞬间冷场,大家纷纷开始检查自己的逃生路线,并把现金紧紧攥在手里。市场的下跌,正是这种从“狂欢”切换到“求生”模式的直接体现。 黄金的角色比较复杂,在降息逻辑下,实际利率下降利好黄金。但在深度避险逻辑下,因为流动性较差,它的表现有时会逊于纯粹的现金(美元),毕竟黄金不产生利息。昨晚的走势可能是这两种力量博弈的结果,但总体而言,在强烈的美元买盘下,黄金的涨幅受到抑制。 后续需要持续观察美元指数的波动。等美债收益率和美元回落信号确认后,风险资产才会重新企稳,这可能需要几天时间,可能要下周才能出结果。不过毕竟距离12月降息还有两个月,时间充裕,中间还可以博弈两三个回合。震荡市的基调没办,太高和太低的位置可能都不会去。
Show more
0
13
88
12
今天很奇怪的突然公布了一个ADP的预估数据,印象里以往没有这么做过。我猜可能是出于政治目的吧,毕竟都没有公布大非农了,ADP也跟美联储断联了,如果是在川普集团授意下做的,那么公布一个比较差的就业数据有助于加强降息预期 https://t.co/Bb3cWMZA9K
Show more
0
7
24
0
周日晚上开始回升,真要走这个剧本?
0
20
80
2
下跌开始加速了,是准备这周抓紧跌完,然后下周企稳,下下周配合10.29降息再反弹的节奏吗?
0
47
210
10
叉会腰,关于缩表,一周前的文章已经讨论过了 https://t.co/t9UMBFK1MA
0
5
16
2
今天凌晨盯着鲍师傅讲话看这个单要不要反手多
0
9
12
0
会不会是二探导火索? https://t.co/lH7yYCoAhy
0
0
1
0
今晚美股开盘表现不错,反观大饼。。。不提也罢,周末大跌为币圈量身定制可以说已经石锤了。一下被抽走这么多资金,短期内去触碰前高可能确实比较乏力,看起来还需要继续修整才行。 之前2049参加 @MSX_CN 活动刚好中了点小奖,说起来也不多,刚好是几股英伟达的股票,之前他们可能也忙,恰好周六大跌之后才兑给我,价格是183.2U。这一开盘,直接小赚3%,感觉还是美滋滋,毕竟也是在历史级别大底抄上了,不卖了,留着当纪念品吧
Show more
0
8
27
7
每当这种被操控的时候,估计川普看着那些把盘面和技术分析当圣经的人都想笑。但是你说技术分析完全无效吧,那肯定也不客观,不同的分析框架和手段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关键在于认清它何时有效、为何有效、对谁有效。 平时不乏一些坐井观天的人在自己的小框架里尝到一点甜头,就误以为那是“天下无敌”的武功秘籍,动不动就贬低别人的体系,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在这次黑天鹅中生存下来。 像川普这种短线极端行情其实也是有蛛丝马迹的,比如从外围环境来说,黄金,美股短期透支了很多买盘,已经涨到顶维持着脆弱的平衡,大家本就很紧张,稍有风吹草动就准备拔腿就跑。那这种情况川普自己也是心知肚明,在这个短周期内发动攻击事半功倍,川普作恶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如果能及时察觉并收手,空仓个几周就很容易躲过去。 而一旦短期单一人为因素过去,盘面整体合力再次达成平衡,技术线等统计学手段就又开始变得有效了。 所以学会并分析哪一个时间段哪一种方法有效的更上一层的方法论的方法论也就是控制学理论就派上用处了。 在什么样的市场环境下,哪一种方法论更有效;在什么样的阶段,哪一种逻辑应被暂时搁置。 不是控制市场,而是控制自己理解和应用工具的节奏。
Show more
0
4
16
0
行情比预期的反弹还要猛,直接干到日线EMA50了,这样看的话真的要走快速拉起不给爆仓人上车机会的无耻但节省成本的方式了。这样的话可能先拉到人fomo高位追车后再次下杀,来回几次大震荡之后就彻底去散户化了
Show more
0
3
13
2
卧槽!!!早起以外眼花了,上下两万点的天地针啊,很久都没出现了,已经脱离技术分析的范畴了啊
0
10
67
3
今晚终于赶上了bsc土狗浪潮,第一时间吃瓜各种XX的人并小玩了一下装逼的人,只能说“刺激”。这种只能速战速决,坚决不再进就能赢 https://t.co/ZAXu6la35D
Show more
0
0
1
0
前几天有朋友问我是不是要进入全面牛市了,我想了很久,给不了一个准确的答案。因为我从主观上希望全面牛市来,从理性上也一直觉得没降息就已经涨这么高了,要是大降息来了还不得起飞咯?尤其是等明年鲍威尔卸任川普拿到完整的财政大权,都不敢想有多美好。 近期宏观上也有个信息需要格外注意,美联储缩表可能要结束了。 过去几周,美联储体系中几个关键指标几乎同时发出警告: 1. SOFR 与 IORB 利差持续扩大 短端融资市场的资金成本越来越贵,说明系统流动性正在被快速吸走。历史上每当 SOFR 持续高于 IORB 上限,美联储通常都会提前出手干预。上一次类似情况,正是 2019 年 9 月 Repo 危机 爆发前夕——那次美联储被迫紧急停止缩表并重启回购。 2. 银行准备金跌破 3 万亿美元 这个数字是关键阈值。2019 年、2022 年都被市场验证过:只要低于这条线,流动性风险就会在回购市场迅速放大。 3. 回购利率(TGCR)短暂高于准备金利率(IORB) 这意味着市场宁愿多花成本借现金,也不愿让资金躺在央行账户——说明体系中的“现金含量”已经被吸干。 换句话说:再缩下去,就可能“缩爆系统”。 所以结论非常清晰:缩不动了。 一旦缩表进入临界点,美联储就只能停止缩表,甚至反向扩表。 而“缩表结束”往往就是美元流动性周期的拐点信号。 缩表结束 = 美元流动性周期的反转信号,比特币将是这一周期中最早、最敏感的受益者之一。 美联储内部鲍威尔,鲍曼,沃勒对冲有不同看法,但委员会内部已经在讨论“结束缩表的时机”而不再是“缩表是否要继续”。 所以我们需要关注稍后凌晨2点即将公布的美联储会议纪要,看看是否能有更多细节披露,尤其是美国政府停摆宏观数据确实的当下。 是否全面牛市? 也许还不是,但这可能正是全面牛市的前夜。
Show more
0
25
238
35
卧槽,太敬业了,居然还发布了小非农数据。前值5.4,公布值-3.2 https://t.co/NF7s4KrVpw
0
20
138
5
所以说,币圈归根到底还是要看大饼的脸色,尤其是山寨横飞妖币纵横的时候,只要大饼脸色稍微差点,别的币肯定纷纷自杀,目前看大饼在尝试破位,往下的每1000点都很重要,108-107-105-101逐级支撑,无论如何不太会跌破10w,以太下一级强支撑在3750-3690附近,至于山寨也没啥好看的,大饼以太到位的时候他们在哪就是哪吧。
Show more
0
10
47
2
大饼现在确实是很磨人心态,毕竟不管你到底几成科技股属性几成黄金储备属性。人家俩都涨飞了就你拖着不走打着倒退确实是有碍观瞻。但我觉得还是稳住心态吧,真的没有啥大跌空间,等资金什么时候从美股黄金稍微匀出来一点也就起飞了。
Show more
1
3
9
0
这一下跌啥利空就都出来了,又开始炒作仅降息一次了,估计最终又是欲扬先抑的剧本。先炒作两周不降息,到十月中旬就又变回降息的风向走反弹 https://t.co/g47aW7orJV
Show more
0
1
5
0
特朗普的执政越来越离谱了,简单来说,好的政府和政策一定是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的。而美国民众在典型的撕裂之下,无论哪个党执政都最多只能代表一半人的利益,而无法取得多数人的认可。特朗普上台之后的种种措施,越来越向迎合民粹的方向移动。 无论是此前的清除非法移民,还是现在针对中高层次的H1B签证限制,其实底层逻辑都是在迎合MAGA保守派选民。因为从理论上来说,这些人抢走了盎格鲁-撒克逊白人老移民的饭碗,所以他们选择特朗普当自己的代言人上台改变这一切。虽然短时间内因为教育脱节、竞争力不强等因素会导致结构性失业+劳动力供应不足。比如老墨移民的消失会导致饭店、餐馆、园丁、力工等基础性岗位劳动力供应不足,导致价格上升。比如H1B费用涨到10万美元会导致美国科技企业成本上升。根据劳工部数据,过去几年外国出生工人就业增长超过本土工人,而科技巨头如Infosys、TCS等外包公司占据了大量H1B配额,这进一步加剧了本土工人的不满。 从更大、更长远、更宏观的角度来看,美国的崛起就是吸收全球最优秀移民导致的结果。之前清除老墨等低端移民尚可以理解,毕竟他们的工作MAGA红脖子还能很快上手。但这次卡住需要H1B的高科技人才真的就是自掘根基了,一旦美国在高科技领域不能继续领先,那么美元霸权、军事霸权的崩溃只会更快,想要龟缩回美洲大陆休养生息的保守策略甚至都无法实现。 历史数据显示,H1B系统吸引了AI、半导体等领域的人才,推动创新。 高费用壁垒可能排斥“边缘但有潜力”的第三世界人才——10万美元对许多人而言是天文数字,即使他们未来能成为“英雄”。 如果科技领先地位动摇,创新速度将放缓,尤其在AI、机器学习、半导体、软件工具等领域,需要全球化的人才协作。 此次政策的推出可以说很匆忙很草率,根本没跟科技巨头们通气,无数大厂员工连夜终止行程赶回美国。好在是在周末推出的,美股市场还有时间进行消化,如果是开盘时间公布,估计纳指会遭到重创。该政策在引发恐慌后紧急打了补丁,采取了“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方式进行了缓冲,现有的H1B持有人不受影响,10万美元的费用也变成了一次性的,甚至可能是企业代缴。 但不管最终采取哪种方案,美国企业负担加重都是不争的事实。那么企业外逃、远程外包、居家办公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办法应该会纷纷推出。特朗普这个拍脑袋讨好选民的政策最终大概是会烂尾“TACO”掉。类似早期移民措施,最终因经济压力而软化。 就算这个政策最终100%落地了,那么影响最大的首先是印度人。众所周知,阿三在美国口碑不佳,喜欢拉帮结派,近期繁殖式的占领科技企业上上下下的关键位置。所以马斯克非常痛恨印度人,刚刚收购推特就干掉了所有印度裔高管。 印度人通过各种马甲包装,经常一个人配20个身份抽签,H1B中签率远高于华人,70%的指标都被阿三抢走了,而华人仅占10%左右。 如果特朗普不这么着急,而是采用“拉一派打一派”的方式,通过严查身份造假的方式降低印度人的中签率从而减少H1B的发放指标,也不会引起这么大的震荡。改革建议包括禁止第三方安置、工资平等和透明分配,而非一刀切涨价。 特朗普这次这么着急的推出,除了讨好MAGA之外,可能还是经济考虑为主。公告发布时间点,正好夹在美联储降息与国会预算谈判前后。特朗普团队可能想用“移民收费”作为替代性财政来源的政治筹码,预计这笔费用能为政府带来额外收入。 同时又是一次行政权绕过立法权的尝试,美国三权分立愈发失衡。 高科技人员的流失会导致创新速度放缓,受影响的企业有Amazon、Google、Tesla、Microsoft、Meta 等公司。要知道2025 年仅 Amazon 一家就获批逾 1 万份 H-1B。 目前的 H-1B 持有人约 70 万人,其中不少已经等候 十年以上的绿卡排期,未来路径可能一夜消失。那么这群人未来可能会先观望,然后离开美国。 此举不亚于秦国当年下的“逐客令”,如果高科技“客卿”纷纷返回母国,那么美国科技竞争力必然会快速下降。当然特朗普及其支持者可能会说:“连十万块都拿不出来算什么高科技人才”,但你要知道,英雄往往起于微末,十万美元对于第三世界国家来说不是个小数目,再优秀的人才也需要时间和机会才能发育成熟。 总之,川普此举,本质上是短期政治投机 + 财政筹码的结合,以讨好选民和弥补赤字为目的,却以牺牲长期科技竞争力和制度公信力为代价。看似一时迎合了民粹,实则加速了美国软实力的消耗。最终,这项政策大概率会在混乱和抵制中“烂尾”,但它已经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加撕裂、更加失衡的美国。 川普此举中短期内可能都是利空,具体要看周一开盘科技巨头对此有何反应。而且科技人才一旦离开,对于美系项目方人员结构也是偏负面的影响。
Show more
0
5
58
4
其实近期平台币爆拉应该类比为传统股市里行情启动前期银行股券商股率先拉盘。银行股拉盘象征着流动性释放,利率预期下降,资金面宽松。这类权重板块先涨,能起到信号灯的作用,吸引更多资金进场,带动其他行业跟随。 交易所是资金的入口,平台币上涨往往意味着: 1.新资金流入,交易活跃度增加; 2.交易所利润改善,生态扩张; 3.内部资金率先自救/自拉,起到“点火”作用。
Show more
0
0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