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i
@YeruiZhang
Chief eating officer at HashKey Capital, Travel, Foodie, Crypto #Binance# GMGN:https://t.co/yKaFrDMkoi Kaito:https://t.co/0RR42Z1YJD
Joined April 2015
322 Following    56.9K Followers
距离写这篇文章两个月,也做个简单的复盘吧,那时候价格8万,现在价格10.4万,还是挺有心路历程的,靠着记忆把这段时间的操作梳理下。 1、去年底9.5万买的BTC被套了,一月份到二月份跑了不少仓位,就留了ZKJ,Cheems等几个小币,期间IP、Bera和Kaito的涨幅也吃到了,其实是有赚一些。赚到了就以为自己的黄金手,2月中下一波山寨抄底比较早,Bera、Myshell、JUP,Virtual这些越抄底越跌,3月初就狠了心把抄底的山寨全清了只留了BTC,算下来回撤蛮厉害的。然后在7.8-8万买了一些BTC,1500买了些ETH,纯信仰的买法,也是这篇文章的由来。 2、然后就到了三月底的BSC Summer,记得那时候主要持仓就是Cheems,也是个很熟悉的币,高点走了合约没走现货吃了过山车,Cake吃到了大概20%跑得比较快。然后就是接盘新币,因为认为币安Alpha的模式会扶持新币,VC币也是我的舒适区,BMT,Pump和STO都有赚到一些,Parti开盘有做空因为感觉发空投的方式和Cati有点像,这几个都很舒服。但可惜直通现货那几个亏很惨,Gun到Nil都有买一些,后面开盘还买了Hyper,毫无疑问下班,Gun割了Nil和Hyper还在,一来一回又是浮盈回撤。 3、然后就是香港峰会,说实话那段时间浑浑噩噩的,每天和各种人聊,都在发愁VC那摊子事情,也没什么心思炒币,总的来说就是思考行业的大便局,结果发现是一坨大便。那段时间和人聊天就是聊ETH,因为思来想去从各方面来说ETH都是最黄金坑的位置,于是勇敢牛牛1800附近上了比较多ETH的车,然后买了APT、ATOM(都是之前割的满手血的,但和团队线下聊下来觉得还不错的)和一些很老的VC币。 4、再就是迪拜峰会,对于VC来说这是个很无聊的活动除了很多真的大哥在,那段时间主要就是在了解这几年OTC市场的演变和从行业演变和传统观念股权的角度思考很多事,对很多大便也就释怀了。然后就是找优质标的,Kaito和Virtual都是那段时间建仓的,这俩首先比较熟悉,其次在迪拜混的比较好,两个Founder也都足够社区导向,足够骚,行情转好总是有机会的,当时目标是2个月出结果结果就给了不到两周就起飞了。另外就是买了一些在和机构做OTC的币,Bio,Parti,涨了反正就交,逼近OTC价格就买,逻辑就是机构涨上去会做空,市场没那么好这些项目也不一定有决心把机构拉爆,也算是做一些套利。 5、行情起飞了之后反而没什么好说,个人的整体操作已经完全不如几年前钻石手了,可能是被交怕了...这几年好几波行情都是浮盈不少上头了到浮亏然后舍不得割。抄底的BTC走在了95000均价,ETH走在2350均价,主要原因就是怂,信仰的买怂着卖也是挺可笑的,去年底买的95000的BTC反而倒是拿着。Kaito和Virtual基本都吃到了翻倍,一个出了本一个走了80%。中间ETH靠着感觉买了Eigen和Bera,听朋友的买了AAVE,Bera4.2走的,Eigen 1.3走的,AAVE今天早上走的,也算都赚一些。开盘买了些Sign,下来了又有加仓,吃了个过山车,想赌一波币安新币的行情,但看起来隔壁Initia比较猛,没办法对Sign相对熟悉一点。 6、从二月份到现在基本没加什么杠杆,主要原因就是怂,去年年中的时候杠杆ETH差点爆仓依然很心悸,于是年纪大了为了晚上睡得好觉就降低了杠杆水平。现货+低倍杠杆熬了俩月也拿到了不错的数字,是比较满意了,去年年中开始越发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边界,今年2月份认识到了自己在行业内的优势,希望能继续保持,不上头FOMO的时候还是能赚到钱的。 很少写长文了,能读到这里算是有缘,欢迎各种讨论,这条下面的所有正常评论我都会回复~
Show more
Stay relevant,不内耗,相信相信的力量 这是一篇鸡汤文,纯粹给大家充值信仰,不涉及到任何财富密码~ 我入圈之后经历了三轮熊市,18-20年,22-23年,24年中。在18年那轮熊市中,我在我的上一家公司打工,开始的时候每天还能写写项目报告,给老板找点投资机会,工作蛮充实的。后面到了19年中,市场上应该活跃的项目不超过100个,该看的早看过了,两三周update一次(大概率无事发生)。每天的生活就是十点办公室楼下买个早午饭加一杯一点点,吃到11点半开始睡午觉,下午干俩小时活儿就开始思考今晚吃啥,五点多下班吃饭,晚上回家打游戏。那时候很多18年进圈的朋友都觉得Crypto没希望了,正好19年又是传统行业的最后辉煌,所以都反向跳槽回去。记得那时候有几个群聊,看起来每个群覆盖的人不同,但最后说话的总是那30-50个人,我的很多朋友都是那时候认识的,无他大家一起过过绝望的日子。 在22年那轮熊市中,我在HashKey做一级市场投资,那时候个人财富从高点回撤很多,相信大部分人和我一样赚钱的时候是理所因当,亏钱的时候是哭天喊地。正巧又遇到疫情一个人在上海,连续遇到几波大亏损,又没有人在身边陪着,有点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感觉。因为本身是个容易内耗的人,心里又太苦,就只能全情投入工作,正巧市面上项目还挺多,于是每天就是聊项目,看书,睡觉,提前过上了福报的生活。那时候虽然市场行情不好,但是新人还是蛮多的,大家也都各自抱团取暖,可惜那时候一直在麻痹自己没时间社交,也错过了和这个周期版本之子们认识的机会。 24年中的熊市时间不长,但对我是打击最大的,因为干了这么多年VC,对VC没感情是假的,于是就会对VC币和VC币的龙头ETH有感情,而这在熊市是最不应该有的东西。记得7月份和大橙子在新加坡吃饭,那时候ETH 3300,我有一笔1700爆仓的多单,我问他我这单不能爆吧,结果没过三天ETH跌破2000,我在底部止损了。那一波基本上清空了我在24年上半年赚的钱,很痛真的很痛。但这轮熊市也不是没有收获,认识到了内耗的危害和自己只适合打工,于是在10月份以后到现在虽然没挣到多少钱,但是还挺开心的。 三轮熊市我获得了什么呢?我觉得首先是信仰,人年轻的时候总是比较信自己,事与愿违之后就会内耗,而年纪大了会把信仰交付给不知名的存在,比如说玄学,比如说运气。过去八年的经历告诉我,每一次BTC下去都会再上来,每一次BTC濒临失败的时候都有神秘力量救场,我把它称之为气运。所以说我觉得只要在币圈混,只要相信BTC,总是有新的绝处逢生会发生,这一次也不例外。币圈是一场不会停歇的舞台剧,台上永远有机会,如果累了,就找个好位置在旁边看一看,Stay relevant。 其次呢是不要内耗,前几个周期包括我在内的老人都有个特点,是不会止盈。大家赚到1M想着10M,赚到10M想着100M,一方面是和身边的人比,一方面是享受拿到超额收益的过程(逻辑变现的过程)。所以很多朋友就算有很多钱了还是大赌狗(近期很多朋友浮亏八位九位数)。而这个周期的兄弟们都会出金,花钱消费,这是个好习惯,想清楚自己不是永远的版本之子,当跌落神坛的时候心态管理,不内耗才是常胜的办法,适当的出金是为了更好的赚。 最后呢就是活着就有机会,这个很多朋友都有说过,在我看来就是相信相信的力量。
Show more
0
0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