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 like a Champion.
Invest like a Champion. https://t.co/SY22vOswvF
牛市的三个阶段:
1.只有少数人预判并相信未来会变好;
2.持续了一段时间的赚钱效应让大多数人都认识到,基本面情况确实好转了;
3.资金不断流入,价格不断推高,参与者极度行风,每个人能认识到基本面会变好,而且未来会变得越来越好;随后,价格远远脱离基本面,资金流入颓势,早期获利者慢慢离场;
行情总是在绝望中产生,怀疑中继续,狂热时结束。在人人都怀疑时,购买资产才能获得最高的风险溢价;在大家都相信时,市场定价已经相对有效,没有太多的超额收益给你;在市场狂热时,资产定价已经很高了,当现实不及预期,接盘者都会付出惨痛代价。
按照我的评估的标准,港股就在牛市前夜,即使未来没牛市,下注依旧有很高的赔率。
很多企业几年赚回市值、每年分红/回购10%+、估值无论横向对比还是纵向对比都足够低、不少商业模式不错稳定经营的企业扣除净现金后可能只有1倍pe。
这类企业筛选后做个组合,三年稳稳赚一倍并不难,如果牛市真来了估值提升,一年再干一倍也不是不可能。赔率比大锅🐮买国内印钞机企业还高一点。
Show more
共识是流行但实际上不一定正确的观念,你为其买单,就可能会付出高昂代价。
挖掘机会、容易做成事的核心是找到正确的非共识,当所有人都达成共识的时候,机会也就消失了。
这其实也类似于那些股票大手子讲的“买在分歧,卖在一致”。
回顾现实世界,卷学历、安稳打工,这两条普通人公认的上升通道,看似没什么差错,实际上多数人在别人定的规则下原地打转,浪费了青春,消耗了大半辈子的人生。这才是最大的风险和错误。
在讲“共识”的领域中,比得是聪明、内卷、底线低,而不是做对事。分配法则是极不对称的,脑子最灵活、最能卷、最下三滥的1%的人能分走90%的蛋糕,如果你资质普通、拉不下脸当不了狗,你能赢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了。
投入精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擅长的事,看似风险大,但是隐性赔率比瞎几把内卷高,因为你是独一份,你只需要和自己竞争。自己建立规则,而不是顺从别人的规则;当自己人生的主人,而非给别人的精彩人生添砖加瓦。
不过有勇气、敢于改变的人少,随大流、不敢和别人不一样的人多。所以这个世界注定赢家少,平庸且充满遗憾的人多。
Show more
彼得林奇在其几本书里反复强调的、最核心的一条选股法则就是:用心关注生活。
大牛股都藏在生活中、马路上、超市里,这是普通人挖掘早期大牛股最便捷、高效的手段,甚至比专业机构的调研更具有前瞻性。林奇也是靠着这条法则挖掘到了一只又一只的10倍以上的大牛股。
你喜欢买奢侈品,你去买LVMH股票,收益足够覆盖你一辈子的买包开销;
你觉得特斯拉产品具有颠覆性,你去买特斯拉股票,赚的钱够你一辈子一直开最新款的特斯拉;
你用了iPhone后发现自己再也离不开它,你去买苹果股票,可能就是一个小决定能让你少打10年工;
你吃了达美乐上瘾停不下来,你去买达美乐股票,即使一个学生党也能实现这辈子的披萨自由;
你看到王源影响了亿万年轻人抽烟,你去买几只烟草股,保证你能成为最闪耀的小汤圆;
很多人会问,如果选错企业/买到的好公司不涨怎么办?毕竟强如微软,也能在互联网泡沫时期股价创下巅峰后,投资者负收益了十多年。
林奇继续给出了最简单但是最有用的方法:拉长时间周期+仓位管理。很多人看林奇没有看透,并不了解这两条法则牛逼在哪里,阿马来解释一下:
优秀企业的崛起会伴随估值与业绩的迅速提升,时间是催化剂,在企业上升期时,时间越久价格越嗨;所以资产价格的表现是极其凸性的。
林奇股票的持仓周期多数比较长,半年检查一次,基本面没有发生逆转几年不会调仓,这就保证只要选对,就能享受到时间给好资产带来的凸性的收益。
但是强如林奇,选对股票概率也不到7成,选中大牛股概率不到25%,那么怎么才能保证选错也能有好的业绩表现?仓位管理。
比如你买10只股,一只买10%的钱,拉长周期,即使2只归零6只表现平平,只要你选中2只大牛股,表现就会足够亮眼。因为凸性收益带来的回报能远远覆盖掉损失,并提高整体组合的业绩。林奇本质上是靠好标的+央行印钞+时间+概率来取得亏损可控下的凸性的暴击收益。
确实牛逼。
Show more
《稳定获利》系列是中国版的《金融怪杰》;书里介绍了很多中国做期货私募基金业绩非常优秀的交易员的操作理念和手法。其中有种分享的资金管理方法从理念上非常不错,分享给大家:
多数人所熟悉的传统加仓手法基本上就三种:金字塔(加仓仓位越来越小)、倒金字塔(加仓仓位越来越大)、均匀加仓法(每次加仓仓位相同);
其中金字塔加仓更考验你对行情的判断(第一次建仓仓位最大)、而倒金字塔会拉高成本,增加风险,可能一次回调就打止损了。书里分享的资金管理方法是菱形加仓法,行情对自己有利,增大仓位,行情回调,因为仓位少,也不会造成更大的损失,能起到平滑资金曲线的作用。比如:
每轮行情分三次建仓,第一次和最后一次仓位小,中间一次仓位大一些;
账户初始建仓仓位为:3%、5%、3%;
账户盈利5~15%时,加大仓位,每次开仓率为:5%、8%、5%;
账户盈利15~25%时,继续加大仓位,每次开仓率为: 10%、15%、10%;
账户盈利25~45%时,开始减小仓位,每次开仓率变为:10%、10%、5%;
账户盈利60%以上,继续降低仓位,每次开仓率为:5%、10%、5%;
如果账户开始就亏损,则把开仓率降为:2%、3%、2%;甚至只建仓2次,每次2%;
查了一下,这个私募基金管理人的产品业绩确实不错,回撤控制得非常稳定。
菱形加仓法的本质是什么?
1.用较低的初始仓位提高容错率,多数人回撤大就是因为仓位过大或者过狠;
2.在做错时降低头寸规模,避免受不利的状态、情绪的更多影响,保证活下来且活得久;
3.在做对后,有了利润和安全垫,可以适当激进,更快的扩大战果;
4.有了不错收获后,开始猥琐,降低风险降低回撤,留住胜利果实。
个人投资者其实不需要完全照搬这种操作手法,而是要学到这种手法背后优秀的理念:
在没什么积累的时候,怎么保证自己能长久地赌下去、怎么能用利润去赌、用无风险无压力的资金去梭哈,迅速扩大战果、在有了积累时,该提现提现该躺平躺平,控制好回撤,不做最后买单的人。
Show more
牛市的三个阶段:
1.只有少数人预判并相信未来会变好;
2.持续了一段时间的赚钱效应让大多数人都认识到,基本面情况确实好转了;
3.资金不断流入,价格不断推高,参与者极度行风,每个人能认识到基本面会变好,而且未来会变得越来越好;随后,价格远远脱离基本面,资金流入颓势,早期获利者慢慢离场;
行情总是在绝望中产生,怀疑中继续,狂热时结束。在人人都怀疑时,购买资产才能获得最高的风险溢价;在大家都相信时,市场定价已经相对有效,没有太多的超额收益给你;在市场狂热时,资产定价已经很高了,当现实不及预期,接盘者都会付出惨痛代价。
按照我的评估的标准,港股就在牛市前夜,即使未来没牛市,下注依旧有很高的赔率。
很多企业几年赚回市值、每年分红/回购10%+、估值无论横向对比还是纵向对比都足够低、不少商业模式不错稳定经营的企业扣除净现金后可能只有1倍pe。
这类企业筛选后做个组合,三年稳稳赚一倍并不难,如果牛市真来了估值提升,一年再干一倍也不是不可能。赔率比大锅🐮买国内印钞机企业还高一点。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