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挂的金兔子☯️🍌 🍊 🌊RIVER Ⓜ️Ⓜ️T
@btcpiggy
16年进入加密货币行业,玄學奇门遁甲预测加密货币|命运的改变始于看见 🛎️ |TG:https://t.co/mYpb4sZVIw|币安广场创作者,同名!币安返佣:https://t.co/AlkjvJS8DH |商务合作DM
Joined June 2016
2.5K Following    28.3K Followers
MMT @MMTFinance 品牌传播分析:技术叙事与视觉符号的协同制胜 宝贝们,大家晚上好。兔子学生时期学的专业是市场营销,MMT 这次在 Buidlpad @buidlpad 打新的火爆让兔子深深的在思考,这个项目的品牌传播为何做的如此成功? 兔子今天会从四大板块分析 MMT 品牌成功的核心之处。 先让我们了解一下 MMT 是做什么的? @MMT(Momentum Finance)作为构建在 Sui 区块链上的 DeFi 操作系统(Financial OS),以“让所有资产在任何地方、为任何人可交易”(Make all assets tradable, for everyone, everywhere)为核心定位,聚焦代币化未来(tokenized future)的全球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自 2025 年 3 月底 Beta 版推出以来,项目实现爆发式增长:累计吸引 210 万+ 独特用户,总锁仓价值(TVL)达 5.6 亿美元,累计交易量突破 180 亿美元;以上的数据有金兔子的一份贡献哦。 不仅获得 Coinbase、Circle、Jump Crypto、OKX Ventures 等顶级机构背书,更通过 Buidlpad 平台完成 $MMT 代币社区销售 450 万美元。 本文从品牌传播学视角,结合其技术特性与 Logo 设计,基于“定位叙事、视觉符号、社区互动与可信度构建、一致性执行”四大核心要素,拆解 MMT 品牌传播的成功逻辑。 一、定位叙事:以技术为锚点,构建“可感知的未来金融” 品牌定位的核心是“让用户明确‘你是谁、能解决什么问题’”,MMT 跳出 DeFi 领域常见的“重定义金融”空洞口号,以技术架构为叙事核心,打造“组织金融”的差异化认知。 技术与叙事的深度绑定 MMT 的“三层技术架构”不仅是技术 specs,更是品牌叙事的核心载体: 安全层(Security):通过 MSafe 多签钱包与零知识身份验证,解决 DeFi 用户“资产安全焦虑”,对应传播中“金融基础设施必须先‘稳’”的底层逻辑; 合规层(Compliance):依托 Momentum X 链上合规模块,支持证券、房地产等现实世界资产(RWA)的代币化交易,回应“传统资产如何进入区块链”的行业痛点,传播中突出“连接链上与线下的桥梁”定位; 交易层(Trading):基于 Uniswap v3 优化的 CLMM DEX,结合 Sui 区块链的可编程交易块(PTB)技术,实现“一键交换+流动性添加+质押”的原子级操作,传播中转化为“让复杂交易变简单”的用户感知。 同时,项目通过跨链集成(Wormhole)、液体质押(xSUI)、自动化金库(Vaults)等功能,强化“DeFi 操作系统”的定位——不是单一工具,而是能整合 Sui 原生流动性与 RWA 市场的“一体化平台”。这种叙事在 Litepaper 中明确为“less hype, more code”,既符合技术型用户对“务实”的偏好,也让机构投资者看到“可落地的商业价值”。 2.传播落地:从“技术语言”到“用户故事” MMT 擅长将复杂技术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未来场景”: 在 X 平台(原 Twitter)发布帖子“Many ecosystems want to ‘redefine finance’. Instead, we organized it into 3 tangible layers”,用“组织”替代“重定义”,用“三层架构”替代抽象概念,该内容获 900+ 点赞,精准触达“厌倦口号、关注实际价值”的核心用户; 传播中反复强调“赋能下一亿用户”,将技术优势(如 PTB 高效执行、CLMM 集中流动性)与“普通人也能参与全球资产交易”的愿景结合,实现“技术理性”与“情感共鸣”的双重打动。 传播成果:这种叙事让 MMT 在 Sui 生态中快速建立壁垒——占据 78% DEX 市场份额,贡献生态 21.4% 的 TVL,年化费用达 3920 万美元,成为 Sui 链上“流动性核心”。 二、视觉符号:Logo 设计承载品牌认知,实现“一眼即记忆” 视觉是品牌传播的“第一触点”,MMT 的 Logo 设计以“简洁、有辨识度、与技术叙事呼应”为核心,成为品牌资产的重要载体。 1.Logo 与品牌价值的视觉契合 MMT 的 Logo 采用“蓝色圆角方形背景+白色动态倾斜‘MMT’字母”的组合,每一处设计都暗藏品牌逻辑: 色彩选择:蓝色是金融领域的“信任色”(如 Visa、PayPal 均以蓝色为主调),传递“安全、专业”的认知,规避加密项目常见的“炫彩杂乱”风格,契合其“合规金融基础设施”的定位;白色则增强现代感与简洁度,降低用户视觉疲劳; 形态设计:圆角方形柔化“金融”的刚性感,象征“无缝流动性”,与技术层的 CLMM 集中流动性、PTB 高效执行形成视觉呼应;字母“MMT”呈波浪式动态倾斜,既突出“Momentum(动量)”的“速度与连续性”,又让静态符号具备“动态记忆点”,暗示“资产流动的高效性”。 这种设计延伸至 App 界面(https://t.co/ElbJ8KJ3P5):头部“Momentum | Move Central Liquidity Engine”延续蓝色主调,Swap 面板极简直观,“一键多操作”按钮与 Logo 的“动态感”形成体验闭环,让用户“看到视觉就联想到功能”。 2.传播中的“符号复用”策略 MMT 将 Logo 作为“核心传播符号”,在全渠道实现高频复用: X 平台头像直接使用 Logo,越南线下 Meetup 宣传图、AMA 直播背景中反复嵌入,形成“视觉锚点”——用户看到“蓝色方形+动态 MMT”,就能快速识别品牌,该 Meetup 宣传图获 1100+ 点赞; 制作 Logo 动态 GIF(如“Momentum wave is coming”波浪动画),在 X 帖子、Discord 社区中传播,将“静态符号”转化为“动态内容”,强化“速度与流动”的技术叙事,避免用户遗忘; 推出“全息 MMT”周边话题(帖子“Who wants a holographic Momentum?”获 2200 点赞),让 Logo 从“品牌标识”升级为“用户愿意分享的社交货币”。 传播成果:短时间内,项目 X 粉丝量达 28 万+,帖子平均互动量(点赞+转发)超 1000+,远高于加密领域平均水平,Logo 的“易识别、易传播”特性功不可没。 三、社区互动与可信度:技术背书+符号赋能,实现“从信任到参与” 加密领域的品牌传播,核心是“建立可信度”与“激发社区参与”,MMT 通过“技术机制落地社区运营”“机构背书强化信任”“视觉符号降低传播门槛”的组合拳,实现病毒式传播。 1.技术机制转化为社区激励 MMT 不做“空泛的社区福利”,而是将技术设计与用户参与深度绑定: 推出 TGL(Token Generation Lab)发射台,让社区用户通过质押 $MMT 获得新项目参与资格,将“技术治理”转化为“用户实际收益”; 采用 ve(3,3) 治理机制(锁定代币时间越长,投票权与奖励越高),鼓励用户长期持有,同时通过 X AMA 系列(如“Liquidation Crisis Survivors Club”获 600+ 点赞)拆解“治理机制如何影响收益”,降低用户理解门槛; 线下 Meetup(如越南站)聚焦“builder 生态”,邀请开发者分享“如何基于 MMT 开发 RWA 应用”,将社区从“用户群体”升级为“生态共建者”。 2.可信度构建:机构背书+视觉符号的“双重强化” MMT 精准利用“机构背书”与“视觉符号”的协同,放大可信度: 公开 Coinbase、Circle、Sui Foundation 等机构的合作细节,尤其强调 Circle 对“合规层”的支持,传播中突出“institutional-grade(机构级)”定位,吸引风险偏好较低的用户; 将“机构背书”与 Logo 的“专业蓝”视觉结合——在合作公告图中,机构 Logo 与 MMT Logo 并列,蓝色主调贯穿始终,让“信任”从“文字信息”转化为“视觉感知”,降低用户决策成本。 3.病毒式传播:符号+Meme 的“轻量化扩散” MMT 擅长用“低门槛内容”激发社区自发传播: 将 Logo 融入 Meme 创作,如“Intern is getting amped up(实习生为 MMT 兴奋)”的趣味图片,获 1200 点赞,既传递“项目有活力”的信号,又让用户愿意转发; X 线程中高频使用“Momentum wave”动态 Logo GIF,配合“TVL 突破 X 亿美元”“新增 Y 万用户”的实时数据,制造 FOMO(错失恐惧)情绪,推动用户主动 repost——项目 X 帖子 repost 率比行业平均水平高 20%+。 传播成果:社区规模从初期 130 万流动性提供者,扩展到 15 万+ 生态参与者(含开发者、交易者、治理者);$MMT 代币社区销售超额认购,TVL 从启动时的 0 飙升至 4.7 亿美元(最新数据),实现“信任→参与→增长”的闭环。 四、一致性执行:全渠道“技术-视觉-叙事”协同,放大品牌影响力 品牌传播的“杀伤力”,源于“全渠道一致性”——MMT 从 Litepaper 到社区运营,从 App 体验到线下活动,始终保持“技术、视觉、叙事”的统一,避免加密项目常见的“碎片化认知”问题。 1.内容一致性:所有传播都“围绕核心定位” 无论是 Litepaper 中的“三层架构”,X Bio 的“Building a global financial OS for the tokenized future”,还是 Discord 社区的“RWA 应用讨论”,所有内容都紧扣“DeFi 操作系统”“代币化未来”的核心定位,不发散、不堆砌无关概念,让用户“每次接触都强化同一认知”。 2.视觉一致性:全渠道“蓝色+动态 MMT”不缺席 从 X 头像、App 界面,到线下 Meetup 背景板、代币销售海报,“蓝色圆角方形+动态 MMT”的视觉元素贯穿始终;即使是技术文档(如 CLMM 机制解析),封面也会嵌入简化版 Logo,确保用户“无论在哪看到,都能识别是 MMT”。 3.体验一致性:视觉暗示技术,技术呼应视觉 用户在 App 中体验“一键多操作”时,界面动画采用“波浪式过渡”,与 Logo 的“动态 M 字母”呼应;参与 ve(3,3) 治理时,投票页面以蓝色为主调,强化“安全、专业”的感知——让“视觉体验”与“技术功能”形成闭环,用户“看到即能预判体验”。 传播成果:6 个月内,MMT 从 Beta 版成长为 Sui 生态的“DeFi 龙头”,日费用达 17.75 万美元;对比竞品(如 Base 链上的 Aerodrome,FDV 14.5 亿美元),MMT 以 8 亿美元 FDV 的“更合理估值”,实现 120% 的 TVL 增长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正是“一致性执行”的杠杆效应——用户认知成本降低,品牌信任度自然提升。 总结:MMT 品牌传播的核心逻辑——“技术为骨,符号为皮,叙事为魂” MMT 的成功,本质是“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可感知的品牌资产”: 技术为骨:三层架构、PTB 原子操作、RWA 合规等技术,为品牌提供“硬核可信度”,避免“空讲故事”; 符号为皮:简洁且有深意的 Logo 设计,成为品牌传播的“轻量化载体”,降低用户识别与分享成本; 叙事为魂:将技术转化为“组织金融”“赋能下一亿用户”的未来愿景,实现“理性技术”与“感性共鸣”的双重打动。 在加密领域“噪音过剩”的当下,这种“技术-符号-叙事”的协同,让 MMT 快速突围,成为 Sui 生态的“流动性引擎”。未来,随着 RWA 场景的进一步落地,建议 MMT 持续强化“合规+高效”的叙事标签,同时优化 Logo 在短视频平台(如 TikTok、YouTube Shorts)的动态呈现,进一步放大品牌传播势能。 #DYOR#
Show more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