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看看邀请的人越来越多,排名一直掉,,这帮老外真多狠卷啊!
新机遇新台子新活动
@Bantr_fun 和
@MorphLayer 你参与了吗?
奖金很凶!按头先冲:邀请码:73YA4RY
https://t.co/yEEmkUNLgy
🐨🐨🐨🐨🐨🐨🐨🐨🌲🥳🥳🥳🥳
Bantr 本身是个去中心化社交平台,核心目标就是要干掉 Web2 社交的那套“虚假繁荣”刷粉、买赞、算法推荐制造回音室。
它靠链上数据和社区驱动的机制来衡量“真实影响力”,用户产出有价值的内容就能获得激励,这跟 Web3 的透明、公平精神是对路的。
Morph 则是另一条线,它是以消费者为核心的 Layer2,基于 Optimistic Rollup,既要安全去中心化,又要把成本压下来,体验做顺滑,方便开发者搭 dApp。
Morph 最近挺活跃,不光和 Bitget Wallet、Trust Wallet 有合作,还搞黑客松、孵化,力推早期开发者。
🐨🐨🐨🐨🐨🐨🐨🐨🌲🥳🥳🥳🥳
这俩项目合体就搞了个大动作:三个月 50 万美元的创作者激励活动。玩法挺直接:用户在 Bantr 平台注册并绑定 X 账号,发和 Morph 相关的内容,或者直接在 Morph 生态里做交易,都能提升影响力份额。
个人乘数、社区乘数挂钩链上交易和社交传播,等于把“链上行动”跟“社交声量”绑一起了。
每个月前 200 名创作者能分 15 万美元,中文区单独拉了个 2.5 万美元的奖池,前十最高 1 万刀,等于是鼓励华语社区也别掉队。
从效果上看,活动确实带动了热度,X 上不少人已经在晒战绩。
Bantr 的算法避免了刷数据的漏洞,Morph 提供了高效的链上基础设施,二者叠加就形成了一个闭环:内容创作有回报,链上参与有动力。
再加上 AMA 里提到的“InfoFi”概念,本质上是把信息、内容和金融价值绑一起了。
🐨🐨🐨🐨🐨🐨🐨🐨🌲🥳🥳🥳🥳
老查认为这种联动值得盯紧。
Bantr 给了 Web3 社交一个“真实影响力的量化标准”,Morph 则给了低成本高效率的执行环境,两者结合既有激励也有落地。
如果说之前很多 Web3 社交是空转,这个模式起码看得见钱、看得见链上动作。能不能长期跑下去还得看社区粘性和奖励设计,但这波至少把 Web3 社交+L2 基础设施的潜力打了个样。
$Morph #
bantr# #
Mor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