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狐
@lanhubiji
蓝狐笔记,通往web3的世界。 (1.仅记录想法,没有客观只有主观,不能作为投资建议 ;2.蓝狐笔记只有此号,没有任何telegram或discord等群,没有其他分号,不会要求任何人参与投资,也不会发表跟区块链无关内容 ;3.不会发布链接,不要点击,谨防受骗。)
952 Following    67.7K Followers
这一周期加密degen的文化走向边缘化,在vc币和meme币双重夹击下,degen玩法不再是散户们致富的最重要来源。 大白话来说,上个周期的版本之子不香了,这个周期是新的版本之子。下个周期大概率还得变。
Show more
0
0
1
0
加密领域其实早已经不再只是炒币/毫无用处的投机行业,它已经有较大程度采用,已经是有用的行业。 大家不容易感受到,是因为信息茧房,因为真正的加密采用群体和炒币群体不一定重合,能接受到的信息也不同。按chainalysis数据,发达市场(美欧)投机占比>70%,新兴市场支付占比>40%,用户行为分化明显。 根据统计,在阿根廷、尼日利亚、印度、巴基斯坦、越南和菲律宾等国,使用稳定币汇款和支付的群体加起来大约1000-3000万用户之间。此外,全球超过2.5万家B2B企业通过稳定币支付平台(如Bitpay、Bridge)进行交易,2025年稳定币的支付以及汇款大约超过5000亿美元;总交易量中 90% 以上为链上转账,其中约至少60–70% 为投机/流动性/套利行为,而真正用于“支付或汇款”的非炒币部分估计占 10%,即便比例是小头,但总量不小,大约万亿美元左右,不可小视。 总的来说,加密稳定币已成为新兴市场美元化工具 和中小企业跨境结算新通道,尤其在高通胀国家和汇款走廊(如菲律宾→中东、墨西哥→美国、尼日利亚→英国)表现突出。今年是稳定币从“投机资产”走向“支付基础设施”分水岭的一年。
Show more
0
0
4
0
x402概念中,除了最大的获益者virtuals生态(virtuals、game以及其生态内的ai agent之外),目前非meme龙头是payai,meme龙头是ping。 接下来的悬念是,meme和非meme之间的对决:payai市值更高还是ping的市值更高?
Show more
0
2
2
0
时间不是你的财富,注意力才是。
0
0
6
0
除了PAYAI、DREAMS以及GAME之外,还有哪些x402和ai agent相关的值得关注?
0
45
60
2
离项目团队越近,越拿不住早期筹码,几乎适用于任何项目。
0
2
0
0
Dankrad 是Danksharding的提出者,提出过一些开创性思想,是以太坊拓展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这次加入Tempo完全正常,如果有更好的收益机会或发挥作用空间,人之常情。 以太坊今天的运转已经不依赖于任何单个人物(也包括vitalik,虽然重要),只要去中心化根基不动摇,按照目前的路线图,领先位置依然会在,未来会有更多独立L1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利用以太坊的安全性(某种意义上成为以太坊生态的L2)。
Show more
0
1
2
0
真正的行业领导者,最重要就一点:致力于推动行业产生外部效应,不是pvp,而是pve,做到了就是领袖,无它。跟理想主义还是现实主义无关。很少有人愿意去做,因为很难。
Show more
0
21
97
9
几乎每次的剧本都类似,上个周期动物园热潮之后,迎来崩盘;这个周期MEME火爆之后迎来大撤退。为什么呢?
0
18
38
2
真正的修仙跟大家想的大概是反着来的。无关乎努力,无关乎成功,无关乎得到。得越多,距离越远。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0
0
5
0
上周四看到国外有人推苹果CEO Tim Cook的采访,Cook表示自己拥有btc和eth,但不是投资建议。不过,有趣的是,这是2021年时的采访,并不是近几天的采访。这两天国内陆陆续续也有人在提这个采访。这就是市场有意思的地方,不管多还是空,信息背后都是有力量在推动,至于信息是否可靠大家并不太关心。 https://t.co/aoQhsLujtI
Show more
0
1
3
0
看市场上有人赚钱,然后陷入焦虑,这情绪反而会是亏钱的开始。投资不是跟他人竞争的游戏,最重要的“敌人”或“朋友”是自己。
0
0
0
0
ETHZilla通过新的可转换债额外筹集了3.5亿美元。ETHZilla会将其eth储备部署在以太坊的DeFi中。这才是给eth带来正向循环的财库公司。
0
0
0
0
有人看空eth,是因为有大量的空单,并不是逻辑上分析的那些问题,这些问题本身不是问题,甚至无须反驳。
0
0
4
0
Tether的支付链Plasma要成为以太坊未来的最大的竞争对手?
0
0
0
0
不是所有热点都要上,有的热点确实是机会,但多数热点是陷阱。 从概率上,如果不是专业玩家或局中人,普通玩家看到的时候,热点更大概率是陷阱而不是机会。
Show more
0
0
4
0
为什么Crypto和AI是绝配,彼此都有对方需要的东西。Crypto可以解决信任的问题,可以解决自主性问题;AI可以带来应用的繁荣。反过来说,AI面临信任和自主的问题,需要Crypto;Crypto面临缺少足够杀手级应用的问题,需要AI。当AI代理真正起来的时候,加密和AI一定会有结合点。
Show more
0
0
0
0
有些时间没关注以太坊生态的EigenLayer,前阵子,它将其核心平台名称更改为“EigenCloud”,一般来说,名称的变化背后是战略变化。如何理解Eigen的战略转型?这是叙事的变化,之前Eigen是以太坊再质押协议(restaking)平台的叙事,如今是web3可验证云(Verifiable Cloud)基础设施的叙事。 最近Eigen的TVL也已经突破了230亿美元,达到了历史新高,这也说明之前再质押协议平台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那么,为什么Eigen还要走向“可验证计算云”的叙事?其中有很多原因,包括统一叙事、聚焦传达,也包括生态整合与协同的考量等等。如果非得说一个原因,最重要的就是一点:拓宽护城河,以便在未来加密领域发展过程中赢得足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在过去几年熊市期间,不仅以太坊本身遇到一些挑战,其生态项目也遇到挑战。如果想在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更深的护城河。Eigen的再质押协议平台有了一些基础,但如果仅有再质押生态,其护城河还不够深不够宽。由此,Eigen将其服务延伸至数据可用性(EigenDA)、计算层(EigenCompute)、验证(EigenVerify),最近在隐私(ZK方面)和AI方面也有动作。 这些延伸,将其生态扩展到更大的“可验证云”的概念。基于“可验证云”的基础设施,有机会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和企业。因为在再质押协议(restaking)的基础上,还将EigenDA(数据可用性层)、EigenCompute(计算层)、验证层(EigenVerify)等模块整合在一起,实现模块化的协同效应,从单一协议转向全栈式web3基础设施。在这样的过程中,面对模块化区块链的竞争,面对其他再质押协议的竞争,也利于获得更好的站位。 对于Eigen来说,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和企业利用其基础设施构建应用,通过在安全、费用以及可验证等方面满足构建者的需求,才是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利用EigenCloud构建的应用越多,就越有机会形成Eigen的生态护城河。后续有机会会聊一聊EigenCloud可能的落地场景方面。
Show more
0
1
3
2
SEC以及CFTC已批准在纽交所 、纳斯达克以及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等主要交易所进行比特币和以太坊的现货交易。 这对于BTC和ETH的流动性以及普及度来说会再上升一个台阶,进一步推动BTC和ETH的主流采用。 流动性方面,传统交易所的日交易量(6000亿美元)是目前加密交易所的大约30多倍左右,其中的交易量注入,有机会获得更大的流动性,更好的价格发现。普及度方面,机构投资者(如养老基金)相对来说,更容易选择信任受SEC/CFTC监管的平台。 这一周期之后,加密市场的周期特征会发生明显变化。
Show more
0
0
2
0
真正的牛尾一定是在fomo中无感的,如果市场在谈论牛尾,那就还不是牛尾。
0
0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