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汪
@yuyy614893671
油管频道:金融汪 ,网址:https://t.co/mE0zmyZHPv 金融市场老兵. Former Investment manager. 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每天在发生着什么,是我的兴趣也是工作。X上的内容只是分享,不是投资建议。
377 Following    59.5K Followers
怎么讲呢,就还是我一直以来的观点,金融的世界骗局的确非常多;所以阿猫阿狗都可以说自己搞金融,前些年P2P给老人家送油送米的漂亮哥哥姐姐们也都是搞金融的…… 东印度公司在最早售卖自己公司股份融资的时候,估计也会很多人说是骗局;却不知道这是现代股权文化:风投制度的起源,“有限责任公司”这个载体让那些愿意冒险和创新的人最终可以获得商业上巨大成功的可能的同时,不至于让自己的人生陷入无底深渊 大部分人对于真正的骗局和真正的创新(技术&模式),是不具备分辨力的,所以造成了巨大的泡沫🫧也造成了泡沫后的一片狼籍,哀鸿遍野 与泡沫共舞,参与真正的创新,并改进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方法,往普惠和平权的方向前进,说到底是良心,更是技能
Show more
0
5
41
5
https://t.co/iAyCEEfsxD
0
6
28
7
【扯白】现在的情况是,原本应该充分讨论的天然的公共事件,比如某项监管政策的出台,某个重要公职人员的任免,涉及重大预算支出的投入......等,在简中世界没有公开的,正常的,充分的,代表不同立场的讨论渠道。 于是,私人领域的问题,通过互联网渠道,便替代成为了讨论的焦点;比如明星八卦,街头冲突,特立独行的个人等等等等。 原本,从启民智,开言路,聚人才的角度,前一类天然公共事件是最具外部性,公共性,涉及每个人的利益的,讨论也最具价值。 而后一类私人领域发生的事件,通过传播变成了热点社会公共事件,实属一种大众公共生活的“退化”;但即便如此,这种退化了的次优选择,这种层面的讨论,也充分满足了我们——天然热爱“八卦”,相信“传说”与“故事”的力量的智人的后代们,参与社会生活的需求。 每个个人传达出来的尊重他人选择,不必过度讨论的观点,也是对自我的约束与要求;秉持这种观点,也是天然进入了讨论的。
Show more
0
11
79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