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你才是kol你全家都是kol
People
Not Found
Tweets including 你才是kol你全家都是kol
天天吹kol挣钱 世道真变了 世面上99%的只能叫经营自媒体账号 不叫kol 搞个号卖艺卖骚卖身 放以前算“下海” 当然世道轮转,机构合伙人也得出来卖行业内幕涨粉的年代 自媒体变成了大部分人的避风港 因为前面某交易所被开除的高管说过了 大部分自媒体大v如果去面试上班,简历都过不了初筛 以上这句话无褒贬义,我以前是上班的,现在是下海的,双方视角我都能理解 现在的自媒体市场已经完全web2化,尤其是刷粉营销号接50u广告的事情出现,这种情况是十年前的互联网在玩的,因为自媒体就是门槛低,终归会被踩烂的 有些傻逼的市场菜鸟管这个叫铺量,叫矩阵 也挺好的帮助排除错误答案 #你才是kol你全家都是kol#
Show more
0
25
29
1
你才是 kol 你们全家都是 kol
0
1
3
0
蓝鸟会首期 Space回顾:不说虚的,讲实的,附百万级运营干货!🔥🚀 今天参加了蓝鸟会成立后的第一期由 @0x99DaDa 老师发起的 #蓝鸟会# 专属Space栏目《鸟人鸟语》,发现大家真的都是卧虎藏龙,各怀绝技。吸收到很多关于个人IP和账号运营的经验,很多前辈拥有很资深的Web2 和 Web3 运营经验,分享的内容真的帮助到大家很多,让我们这样一群抱团取暖的小伙伴们都受益匪浅。 特别感谢鸟哥 @NFTCPS 发起并推动了这个公益性质的蓝鸟会互助组织,让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得以聚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在内容创作的路上彼此照亮、相互成就,真的超级奈斯。也非常感谢 GD 老师 @Sandwich_lxd 的全场主持,把控节奏,两小时的 Space 高能不断,气氛持续高涨! 除了 Space 的精彩内容,蓝鸟会的核心成员 VX 群中也有许多老师不吝分享。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猴哥 @Web3WKong 的内容,他是资深的互联网自媒体人,在个人账号运营方面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在征得猴哥本人同意后,我整理了以下几个核心的点想和大家分享,真的是极具普适性的干货内容,希望能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共同提升! 以下内容为核心点总结,如果大家想了解分享的原句,可以点击这个运营技巧分享集文档链接,会不定时更新一些好的账号运营点:https://t.co/qgqnAylQqg ———————————————————————— 📌做号核心认知(1-4) 1️⃣ 做号核心不是粉丝,而是内容价值;内容价值的核心是干货。 2️⃣ 干货不是不好传播,而是专业干货面向少数人,普世干货才有价值、才易传播。 3️⃣ 不要困在自己认知的信息茧房。 4️⃣ 做你觉得“很简单”“很小白”的内容,因为你懂的,别人很多人不懂,不要用KOL视角选题。 ———————————————————————— 📌阶段差异与误区(5-7) 5️⃣ KOL在起号时内容也很low,成了大号后才开始塑造人设、提升内容层次。 6️⃣ 你和大KOL的投产比不同,他发内容有基础流量,你没有。 7️⃣ 所以大KOL是在变现基础上创作内容,而你是从0起步,两者逻辑不一样。 ———————————————————————— 📌底层打法建议(8-11) 8️⃣ 做号最核心的心得,其实不是内容质量,而是持续产出能力。 9️⃣ 普适干货 + 制作简单 + 成本低 + 可持续输出 = 6个月后你就是大V。 🔟 只要你能持续低成本产出内容,坚持6个月,所有技巧你都会在过程中自然学到。 1️⃣1️⃣ 研究技巧虽重要,但只影响速度,不影响成败。 ———————————————————————— 📌执行关键点(12) 1️⃣2️⃣ 内容制作必须时间短、成本低,否则你很难坚持。 📌流量策略建议(14-16) 1️⃣3️⃣10个小蓝鸟账号统一发一个话题,效果比一个KOL还强,价格却能差十倍。 1️⃣4️⃣ 在算法推荐时代,粉丝量只是“品牌方看的门面”,并不代表实际流量价值。 1️⃣5️⃣ 真正玩流量的,都在玩矩阵打法,蜂群效应远胜一只单飞的老鹰。 ———————————————————————— 🔧 推荐工具:高效低成本内容生产全家桶 ✍ 写作:Claude / ChatGPT / Grok 🎬 AI视频:可灵 / 即梦 🎨 出图:Midjourney / Gemini / 即梦 / 可灵 🎧 音乐:Suna / 豆包 🗣️ 克隆音:海螺AI(海外版) ———————————————————————— 听到过很多大佬都分享的一个很有共识的点:坚持不断的持续输出可以增加事情成功的机率❤️ 坚持比技巧更重要,期待和大家一起学习共同成长,持续的行动起来就对了💪 本次Space回听链接:https://t.co/fIfzG7cHRT
Show more
0
13
18
2
你在叫什么?我发现跟单的说话的没多少,我都说了一周内解决,昨天打了我朋友五万u让他去统计,没跟单的一堆kol看热闹在这里蹭热度,还有些水军在这里骂,我实在不知道你们攻击我是不是脑子不好使,bybit把我和我粉丝都骗了,让我下不来台,我完全可以装哑巴不管了,我自己自掏腰包赔付,整个圈子哪有这样的? 所以我看到那些骂我的私信啊,我第一时间反应啊,他们不是人,他们都是些水军,因为正常人都不会一直追着一百u计较的,,我说了周一bybit处理不好,我才正式开始处理,我在周一晚上就打了我朋友5万美元,他平时还要看盘,外加在看私信我再让他挨个严格审核做表格,能一周之内处理好不就可以了, 为什么刚刚开始处理,就有傻逼就问,怎么还没有处理完,你说你们不是水军你们是什么?巨大的工作量每个人的回复进度不一样,还要每个人录屏核实,去排除捣乱的,你他妈五个小时之内你能做不完这些事情,你死全家可以吗?还他妈AI数据,老子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严格审核,不让别人坑我的一点机会, 之前援助残疾人,我让我助理去套话问了他一个小时币圈的问题,彻底确认了,他是我的粉丝,什么都知道我的事儿,我才进行援助,认真对待一件事情就是要费那么长时间,所以我不知道你们这些人到底为什么来骂我,我真的觉得很蠢,我只能怀疑你们是些水军
Show more
0
48
31
4
历史人物们的经济模型(如何搞钱的) 1. 释迦摩尼 开局自带顶配剧本,印度王子,金碗银勺养大,对财富毫无兴趣。成年后“看破红尘”出家修行,放弃皇位搞苦行。后来靠口才和哲学魅力拉到一波超稳固信徒,吃住全靠“布施”与“供养”,粉丝分布东南亚到东亚,成为全球打赏规模最广的精神领袖之一。全靠嘴遁,打造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内容输出品牌之一——佛教。 2. 孔子 贵族出身的知识分子,早年没赶上风口,当官时间短,仕途不顺,转型做私教。组织“儒学班”,首创师徒制学费模式,一手打造“知识付费”产业链。课程内容围绕“礼乐仁义”,主打精英教育,学员后期多为政坛骨干,可谓“带货带出朝廷骨干”。老孔不靠做官活,靠讲课养活自己和七十二弟子。 3. 马克思 理论输出爆炸,但没钱,全靠榜一大哥恩格斯打赏生存。中年开始“全职写作+革命策划”,家里极度拮据,靠老婆典当维持生活,孩子饿死过。经济来源大头来自恩格斯长期转账,一给就是几十年。写稿吃饭靠人资助,被称为最具生产力的“知识型白嫖天王”。 4. 伊里奇·列宁 爹是沙俄教育部高官,死后家属享终身抚恤,哪怕儿子坐牢、流亡、反政府,这份退休金从未断供,堪称帝国体制最后的慈父。他本人全程走“革命+赞助”双轨制,早期靠家人供,后期靠德皇威廉二世送钱助他发动革命,堪称历史上最成功的“境外资助型创业者”。最后,他以实际行动“感谢”了俄皇,安排全家团圆。 5. 老子 国家编制员工,图书馆馆长级别,领财政工资,日常任务是看书抄书。属于“钱多事少离家近”典范,一边摸鱼一边写《道德经》。拒绝做官,只干轻松活,活脱脱古代体制内“清闲副高”。最终选择出走西域,留下传世之作,吃的是铁饭碗,卷的是哲学。 6. 庄子 早年混体制小职,后来直接躺平,放弃所有仕途,拒绝高薪,主打一个“摆烂躺生”。靠讲道、写书、偶尔收点学费和田里收成维持生活。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坚定的反打工斗士,“打工是不可能的,只能种田和讲点道理”。看破权力与名利,不进组织靠散养活到老。 7. 斯大林 混子出身,没啥正式工作。早期革命缺钱,他直接上手抢银行搞筹款,一单几十万卢布,效率极高。钱拿回来统一上缴组织,组织再养他,完美闭环。属于“武装筹款”路线典范,“我养你不是靠工资,是靠革命行动的现金流”。 8. 恩格斯 含金钥匙出生,家里开工厂,纺织资本家二代。对哲学感兴趣但没靠它吃饭,全程稳定输血马克思。工作是打理企业,爱好是写书资助朋友,真正的“精神股东+实打实赞助人”,历史上最有钱的革命文青,幕后操盘手之一。 9. 杜甫 世家子弟出身,早年有钱有闲写诗,后遇战乱与失业,经济断崖式下跌。靠写诗混饭吃,粉丝多但都白嫖,长期被系统性忽视。晚年流落街头,为养家四处漂泊,饿得连米都没得吃,典型的“才华撑起名声,现实却吃不上饭”的悲情诗人。 10. 李白 富商之子,天赋爆棚,成名靠诗才,粉丝众多。朝廷赏识,直接批条让他全国旅游报销。有些粉丝直接把女儿送他,资源从不缺。写诗=发动态,吃喝全免,还有公费出差,古代版“诗人KOL+高配旅行博主”。 11. 孟子 贵族家庭出身,职场方向选择了“推销理念”。全国巡讲主打“仁政”,基本没政绩但话术很到位,每去一国都能忽悠到王室打赏几十镒金,没上任但靠讲理活得比谁都滋润,是最早的“咨询业演说家”。 12. 荀子 职业是国家特级讲师,主打理性与规范,收费稳定。学生遍布朝野,含韩非、李斯等未来大佬。靠教书和学术立足,工资待遇在当时不低。知识生产稳定,内容输出持续,被视为古代“师范界扛把子”。 13. 柳永 世袭官宦,最大梦想是考编,年轻时边考边泡青楼,写词博红颜一笑。后来词火了,他写过的姑娘身价暴涨,变成古代“流量女星代言人”。靠才华试睡、靠广告换吃住,是“软饭硬吃”祖师爷。晚年太穷,粉丝发电给他众筹葬礼,堪称白嫖诗人祖宗级人物。
Show more
0
0
1
0
各项目方、交易所注意了: 以后你要是刷到一个蓝V昵称后面挂了「蓝鸟会」的, 千万别小看他,别嘴硬,更别想着去杠。 你以为那是一个KOL?不,那是一整个蓝帮,你欺负任何一只蓝鸟,就是欺负整个蓝帮! 对,这群蓝鸟,不是黑帮,但说它是推特上最大的蓝帮,还真不过分。 他们不靠装逼、不搞内卷,十八般武艺全会:撸毛、做图、互踩、互推、带节奏、打空投、搞互动……每一个都是能打的账号。 以前你见的那些所谓的“传统 KOL”, 那都是“单点作战”。 而蓝鸟?群体输出,一起飞。 请你们耗子尾汁,有什么好的周边、额度、推广,不要总想着给那些 KOL,蓝鸟同样值得,今天你若是对我们爱搭不理 ,明日定会让你们高攀不起! 这就是我们搞「蓝鸟会」的原因。 互关只是起点,互赞是过渡, 接下来的重点,是互推。 我们做了微信群、TG群、推特群,5000多人。 1.0是互关,2.0是互动,3.0才是真正的「互推」打法。 你还在喊“带带弟弟”? 你刷空投累成狗? 你天天在群里干吼没人搭理? 那是因为你没有组织。 来,加入《蓝鸟会》。 我们不是黑帮, 我们是蓝帮。 你可以一个人卷死自己, 也可以一群人,轻松上分。 你想当孤鸟,还是蓝鸟?你自己选。 一枝穿云箭,千只蓝鸟来相见。 #蓝鸟会#
Show more
0
6
7
1
想要赚钱先学会活着~ 我总结了一些活下来的经验,不敢说稳赚,但至少能让你不那么快被这个圈子淘汰。 以下建议,来自我无数次做爆仓人、翻倍狗、接盘侠、套牢王的泣血教训🥹 1. 行情不明时,最好的操作就是睡觉。 别啥都想冲进场,冲进去不是赚钱,是给项目方冲喜。 2.一根大阳线,不是信仰,是埋人用的陷阱。你冲它,它反冲你。 3.不要追热点,新闻出来你才知道,说明你已经晚了八小时。别说热点,连你都是别人的出货点。 5.重仓的那一刻你是勇士,回头看才知道是祭品。“我怎么就那么敢的呢?”——来自我每次爆仓的灵魂发问。😭 6.币圈最强策略:能跑就跑,别留恋回忆。你以为它是前任,其实它是骗子。 7.“抄底”两个字,全网说的都是同一个坑。 大家一起抄底,然后一起被埋。 8.“这次不一样”,是币圈最大谎言。 说这话的人,最后都一样~(这里重点圈一下@KeHenryA8 ) 9.真正赚大钱的人,都不会在群里告诉你。看到群里喊“火车来了”,记得下站。 火车是给早上车的人开的,不是你这种追尾车的。 10.别太把项目方当人看,他们连图都AI生成。你用真金白银,他们用ppt画梦。 12.跌了能扛,涨了也要敢卖,很多人不是不会赚钱,是不会走。吃了无数次这样的亏。 13.你以为你是散户,其实你是砧板上的肉。项目方、KOL、庄家,个个都是刀。 14.行情涨多了,就像对象甜言蜜语多了——要警惕,它不是真的爱你,它只想你加仓。 15.别迷信大V,他们自己都迷路,你看他发币发NFT发联名,哪有时间看图。 16.用你能承受“亏光也不痛”的钱来炒币。 不要用生活费,不然你不止闭坑,你会被房东赶出去。 总结一下: 炒币这事儿,赚是运气,亏才是常态。能长期活着,才有机会听见下一波牛市的号角。每次行情轮动,都是一次“谁活下来”的比赛。别想着“这波改变命运”,先确保别被命运带走。做好以上的16点,不一定让你发财,但保你不死。 我牛市亏了很多钱,现在也属于在回本状态,但我现在不管是朋友,还是网上铺天盖地的声音,我都不轻易去投资,因为资金越缩水,试错成本就越高,真正机会来的时候却没有资金是件很恐怖的事情,但也不是完全屏蔽所有信息,要学会低成本小资金试错。上次发贷款的帖子,很多朋友私信我,投资投到负载累累,没有收入来源,最后只剩几百刀,但想靠几百刀翻身真的太难了。先活着再赚钱!
Show more
0
0
2
1
致币圈KOL:尊严与安全不可弃 1⃣为什么写这个话题? 常常看到一些KOL发出“求救”,被要求删帖、被发律师信、被威胁到人身安全…… 如果基于真实情况、发表意见与观点,带来上述困境,那么币圈KOL实属是个高风险赛道。 当流量狂欢变成了生死红线,KOL还需要尊严? 当KOL在淫威之下分享,你还敢信TA的内容? 币圈的每一个造富神话都离不开KOL,假若更多的KOL失去了其真实性、独立性,那么骗局将更多、受害人将更多,行业发展将严重受阻与妖魔化。 流量既是利益也是风险,有专业与职业素养的KOL将会收获尊严与安全,享受流量与财富! 2⃣KOL:不同的道路,相同的险境 以中国大陆法律为依据,结合司法实践中的案例,根据KOL的言行做如下分类: 1、内容型KOL(流量变现派) —使用诸如“稳赚不赔”、“百倍币”类的话术====【虚假广告罪/诈骗罪】 —发布交易所杠杠操作教程====【开设赌场罪共犯】 —泄露项目方“内幕消息”====【侵犯商业秘密罪】 2、站台型KOL(资源整合派) —收取项目方代币返佣====【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共犯】 —组织线下“私募认购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承诺项目“市值管理”====【操纵证券市场罪】 3、技术型KOL(专业背书派) —出具虚假代码审计报告====【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教学DEX套利技术====【非法经营罪】 3⃣风险:隐藏在繁华背后的暗礁 1、法律风险:这是悬在币圈KOL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是KOL必须要守的底线,且是通过自身的能力可以管理的风险。 2、人身风险:除了法律带来的人身安全外,还有被币圈其他参与者进行威胁而带来的人身风险,非法律外的人身安全是可以得到救济与保护的,只要方法得当。 3、财富风险:流量即代表财富,所谓“财不外露”,自行品味与配置好财富,并通过财富管理降低或应对其他风险的措施。 4、声誉风险:金融行业声誉和口碑是最重要的,一句不负责任的言论、一次失误的投资建议都有可能引发信任危机。谨言慎行,这是饭碗。 5、市场风险:服务于行业、参与市场中,就不得不面对市场风险,保持敬畏之心。 每个KOL都面临着更具体的风险情景,可以对自身的业务范围、言行方式与内容输出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与风险排查,只有自己更懂自己,只有看到了风险才能赚到风险的钱。 4⃣抗风险技能提升:在风暴中寻找避风港 1、法律合规:行走在阳光下是前提 【1】明确业务边界,提示风险:无论何种类型的KOL,都应清晰界定自己的业务范围。投资建议型KOL应在每次发言时,明确告知粉丝风险自担,不保证投资收益;项目推广型KOL则需对项目进行严格的尽职调查,确保推广的项目合法合规。 【2】关于法律法规与监管动态:面对不同地区的受众需要了解相关地区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这是指挥棒。以此来修正个人的言行与内容,确保在法律合规框架下自由行走。 2、合作与利益关系:透明与谨慎的平衡 【1】尽调与谨慎选择合作方:避免与信誉不佳、存在不良记录的合作方共事,降低自身风险。 【2】利益关系披露:尤其是推广项目或推荐投资机会时,明确披露是否存在合作关系、是否有利益安排,利益透明有助于增强粉丝信任,避免事后被曝光而引发质疑、陷入声誉风险之中。 3、内容创作与输出:是罪与非罪的关键 【1】客观真实与安全表述:拒绝虚构、虚假内容,对禁用词、风险次、安全词有认知,选择精准、安全的措辞表达。 【2】常用风险提示:对于任何表达都可以加上风险提示,且采用可取证的方式,尤其是高风险言行时。 还有更多诸如如何面对被威胁删帖、道歉、退款等具体风险场景的需要有针对的措施,在此不再展开。 5⃣风险应对:当风暴来临时的应急策略 1、冷静应对与危机评估:风暴中的稳定之锚 当风险来袭,保持冷静是关键,冲动是魔鬼!迅速对危机进行全面的评估,从自身的言行、影响范围与程度、风险类别与性质等方面入手,只有较为全面与完整的掌握了风险,才能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尤其是及时的切勿匆匆应对。 2、专业法律支持:应对风暴的坚固盾牌 面对超越自身能力或者面临法律责任,要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支持,尤其是专业律师,所谓专业律师即既要懂法律还懂你的业务,律师会根据具体情况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和应对方案。在法律诉讼、调查或其他法律程序中,专业律师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律师的提前介入将有助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3、危机公关策略:驱散乌云的阳光 危机公关不是单一行为而是一套策略体系,需要对风险有全面的认知后针对不同的场景、受众、程度采用不同的策略措施,包括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PR与法律,秉承着公开透明的原则,向各方说明情况、表达态度与立场,及时澄清事实、消除误解,将事件回归“事件本身”。 4、配合监管调查:走向晴朗的必经之路 当面对监管机构或司法机构调查时,应积极配合、如实提供相关资料与信息,此时尽显过往的法律知识培训与素养积累。主动配合调查,有助于减轻自身的责任,展示良好的态度和合作意愿,避免事态朝着严重的方向发展。 上述每一个方向都有很多具体的内容与方法,值得每位深入研究或者交流学习。 6⃣KOL终极哲学:风险即红利,风控是护城河 既要保持对币圈/WEB3的赤子之心,又要像律师般严谨对待每句话;既要享受流量红利,又要随时准备为尊严、自由而战。 每一次危机都是信任重建的机会​​:当粉丝发现你是唯一敢坚持“真货”的人,铁粉生态就此铸成,流量财富才真正开启。 风暴后仍能有尊严且安全站立着的KOL,终将成为Web3.0时代真正的意见领袖——因为他们的生存智慧,早已刻进区块链不可篡改的基因里。 ————————————————————————— 个人随笔,若有表达欠妥之处,欢迎纠正,不喜勿喷!
Show more
0
9
28
5
自从六月百万互动带火INFINIT之后,现在不管是在英文圈还是中文圈项目都有不错的声量,从种种迹象来看,项目基本上也快要发币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散户在INFINIT还有哪些机会、代币预估以及技术升级。 ✅散户在INFINIT还有哪些机会? INFINIT上Kaito之后,很多人觉得散户除了签到就没有什么机会了,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签到才多少积分嘛。不过Kaito活动8月6日结束,结束后如果还没发币,KOL也一样要和散户一起做任务,很多KOL是做不过散户的。 在上Kaito活动的同时,项目方也没闲着,7月8日左右发了一个INFINIT V2 Alpha 测试,邀请之前5个赛季表现突出的用户来测试新功能,据说可能会有$AIN 代币奖励,具体取决于贡献,奖励详情尚未完全公开。 从这里可以看出,项目方后期的方向是INFINIT V2,据悉V2将于Q3上线,将引入社交层和 Scouter System。 结合INFINIT V2的原理、测试网以及官方说的“创作者”奖励,估计很快就会有面向全体用户的【AiAgent创作者】奖励。我为什么前面说这个奖励KOL是做不过散户的呢,因为我在创作Myshell工作流的时候,发现里面比赛的就没几个KOL,拿奖励的都是散户。 所以后期散户在INFINIT拿免费额度的机会,就是INFINIT V2,对散户是利好。 ✅关于INFINIT V2 INFINIT V2 是7月项目方提出的战略框架,他的核心概念是 One Click Agentic DeFi(一次点击代理 DeFi)允许用户通过自然语言输入(如“帮我在 Aave 上借贷”)启动复杂的多步骤策略。 🔹简单来讲就是:INFINIT V2 使用了 AI 代理(就像是小助手),每个代理都擅长处理特定的任务,比如在某个平台上借钱或投资。这些代理会一起合作,帮你实现目标,甚至跨越不同的区块链和平台。比如,传统上要赚取高利息,你可能需要在 A 平台借钱,然后在 B 平台投资,再做其他操作,可能需要 15 步以上。但 INFINIT V2 把这一切简化成一次点击。 🔸至于官方说的INFINIT V2 的技术架构基于 Agentic Design Patterns,我放在这里,大家各取所需。主要包括: 🔹Multi-Agent Collaboration: 多个专门代理(如 Hyperliquid、Pendle、Aave 代理)协作,优化跨链执行,减少 gas 费用。 🔹Self-Reflection: 代理通过实时数据迭代优化输出,适应市场波动,确保策略可靠性。 🔹Agentic RAG: 整合链上(如钱包数据)和链下(如 Twitter 情绪)信息,提供上下文感知洞察。 🔹ReAct Agent: 采用“推理+行动”模式,支持多步骤交易的逐步执行。 这些技术确保 V2 的非托管设计,用户资产始终在钱包中,增强安全性。600 万美元融资加速了这些功能的升级,支持跨链桥接和 V2 Phase 2 的社交层开发。 ✅代币预估 我在之前的教程中说项目将在7月发币,但后来项目上Kaito之后推翻了这一个观点,Kaito活动将于8月6日结束,估计项目最快8月中上旬发币。 目前官方白皮书并没有公布代币经济,我们还不知道$AIN 代币的总供应量是多少,所以以下内容均为假设: 🔹总供应量: 假设 10 亿枚, 🔹初始市值: 基于 600 万美元融资和 V2 增长,保守估值为 5000 万至 3 亿美元,价格区间 0.05-0.3美元。 🔹上市交易所: TGE 后在 Bitget 和 LBank 上市,结合空投热潮,价格可能升至 0.1-1.5 美元。 🔹长期预测: 若 V2 Phase 2 成功并实现 TradFi 合作,2025 年底价格可能会更高。 🔹风险因素: 空投解锁压力、竞争(如 Yearn Finance)和监管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波动,建议关注后期交易数据。 ✅总结 从6月我开始写INFINIT教程,到它成为全球项目,短短几个月已经涌入164,000+ 用户、450,000+ 交易和 600 万美元融资。对于用户,参与私 Alpha 或空投是把握机遇的关键。对于投资者,$AIN 未来潜力值得关注。
Show more
What does One-Click Agentic DeFi really mean? Hear our founder @tascha_panpan as she covers how human and AI will collaborate under INFINIT's Agentic DeFi economy. Anyone can use INFINIT to publish and monetize multi-step DeFi strategies accessible to everyone in one click. https://t.co/KDVcC5iYPN
Show more
0
0
2
0
最近谈论KOL收益的话题火了! 7个月从1.8万到13万粉丝,平均流量月收入2.5万U 日均百万级曝光!我总结出这4个核心逻辑! 如何成为 KOL? 有哪些方法和路线? 成为 KOL 能为自己带来什么? 接下来,我将结合自己的账号运营经验,为大家分享一些思路。 🔺首先KOL判定标准有三点: ·圈层专业知识 ·稳定而有见地的内容 ·兴趣或天赋 当然目前为止,我也只认为我是一个博主,并不是KOL。 KOL是在其领域有号召力,影响力,和相当公信力的帐号,这一类帐号可以是真实的三次元名人,也可以二次元形象,甚至就是一个兴趣,一种爱好。看不懂的SOL就属于兴趣爱好型。 🟨一、天生我才为补位,勤能补拙可入门 我们先反推一下成为 KOL 的路线。 做 KOL,最重要的是树立初心。 初心当以分享,与他人共同成长为上。 如果想分享,必然先要自己强大起来。 🔺(1)通过钻研强大自己 币圈KOL的成长离不开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从个体项目到行业宏观研究,币圈KOL需要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 比如,研究区块链技术的底层逻辑、代币经济学、市场趋势等,都是构建个人粉丝关注的基础。 KOL的成长可以从研究热门项目开始,比如DeFi协议、NFT生态或Layer2解决方案、MEM等等。通过深入分析这些项目的技术架构和市场表现,逐步形成自己的见解和方法。 🔺(2)通过分享提升归纳能力,完善自己知识体系 币圈KOL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分享和归纳能力。通过撰写投资分析、发布趋势解读、参与社区讨论,币圈KOL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此外,币圈KOL还需要善于总结和归纳。比如,分析市场中的热点项目,提炼出其核心价值和风险点,和独立见解分享给粉丝。这种分享不仅能帮助粉丝理解市场,也能提升自己的归纳能力和影响力。 🔺(3)热爱分享,成就更好的自己 KOL的成长离不开分享和学习的正向循环。 分享不仅能帮助他人,也能让自己在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成长。例如我自己每天写作其实就是自我学习的过程,所谓币圈一天,人家一年,如果你离开币圈3个月,基本就跟不上了。 同时,币圈KOL需要学会应对负面反馈和挑战。比如,面对粉丝的质疑,保持冷静和理性是关键。通过深入研究和数据支持,可以更好地回应质疑,提升自己的专业性和可信度。 分享不仅能带来个人成长,还能带来更多的机会。比如,通过分享投资策略,币圈KOL可能会被邀请参与项目顾问、大使、私募等高价值活动,从而实现个人品牌的商业化。 我特别喜欢这句话:“成全别人的同时,成就更好的自己”。我自己也有类似的观点,对双方都有利的事儿一定做,对一方有利的事儿可以做,对双方都无利的一定不做。 🟨二 运营最难是人心,守正出奇惊鬼神 一个有内容的币圈从业者不见得能写出来,能写出来不一定能有人读,有很多不一定能够让公众认可。 KOL 是大 V,面对的是行业的挑战,如果不懂运营是很难。这里试着总结如下 3 点。 🔺(1) 如何写出内容?定位至关重要 每个领域都有非常多的知识,常人想全掌握还是有些难度的。对于新手来说,比较好的方式是 T 型原理,先精深,后打开知识面。 ·专,才能精 ·有热情,才能长久 ·投入越大,对自身价值增长越大 这看起来是非常简单。事实上,做起来并不容易,这只是入门的基础中的基础。那么,该如何做呢? 首先,越是成熟的领域越难做,币圈发展到今天,每一年的新东西越来越少,所以KOL也很难写出新东西,另外积累都是非常深的,低调的大牛太多了。 其次,没有热点的东西不做,要做风口的东西。 趋势是成熟的过程,早早介入其实是有先手利的。 最后,自己精通的领域不做。这看起来是矛盾的,但初衷如果是自身成长,其他都是无意义的。 有了定位,接下来就是写文章。 写文章其实也是有模式可寻的,起承转合,大致都如此。首先是立意,确定自己写的是啥主体文章,想好文章的功效,到底是走量还是走原创,想好运营的点,以及粉丝的想法。 然后是梳理大纲。对大纲进行分类,可以很好的 Review 文章要表达的初衷。当你下笔不知道该如何写的时候,不妨列个大纲。无论是原始 markdown,还是脑图、鱼骨图,都可以帮你梳理思路。 有了骨架,剩下的就是丰富就好了,此时拼的是文字功底,思考力和知识面。有了骨架,还不知道怎么写,大概就是思考的不足,写作本身是厚积薄发的过程,要想文章大气,必然先要锻炼作者的大局观。知不足,当为成长之动力,坚持之动力。自己成长的欲望如果不大,是没法做 KOL 的。 🔺(2) 如何让更多人阅读?运营秘诀 运营的本质是人心。 《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豫,亦作“ 预 ”。 在写文章的时候就要想到可能的结果,懂得埋运营的点,才成为爆款的可能。 事实上,很多人是做不到这点的。所有的经验都是需要积累和总结的。 比如每天什么时间发推文阅读量大, 什么类型的文章阅读量大。 诸如此类的细节非常多,非敏感的人很难做好运营。 另外就是数据驱动,懂得看报表,懂得从中分析。 一个好的运营是非常难做的,一个好的加密货币运营更是难。CCAF 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论。Context 指的场景,Challenge 指的是场景中的挑战。 如果在场景中解决挑战,那么你给的方案的价值就足够明显了。 大家如果搞懂了 Context 和 Challenge,剩下的内容就是大家熟悉的了。专业的高度需要有管理运营的宽度。 这里再简单看一些基础方法。 标题党:有质量的内容可以适当标题党。但毕竟水的内容少用。 蹭热点:可以蹭,但要有观点独特,有深度或广度。 拼实力:自己擅长的领域写的要比所有人都深入,不擅长的领域要懂得避重就轻。 影响力是一个持续构建的过程,非一夜爆红。想积累粉丝,还是要靠真本事的。 🔺(3)如何做公知? 公知代表的是公义,当你的影响力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需要格外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 不是所有的事儿都要做,不是所有的架都能吵,你做事儿的选择会变,就好比一个 Team Leader,他不仅要考虑个人得失,还要支持你的粉丝负责。 公知其实就是社会责任被放大的人,这是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随时身死道消的可能。做好公知并不容易。 首先,做事方式上要变化,自己随便写写没问题,但一旦成名后,你的每一篇文章,甚至是社交媒体一个点赞都有可能影响你的形象。 以前可以随便吵架、站队,成为公知后就要慎重,能不能吵,该不该吵,事情的走向和可能性要提前想好。 其次,要尝试建立社交,成为公知后人脉会尤其丰富,不如你的人主动找你,以前你曾经崇拜的人可能会主动和你聊天,以前遥不可及的人也会主动联系你,你发现自己想做些事儿会非常便利。这时候,一个良好的社交圈子是非常重要。有的人可以教你如何玩,有的人可帮你打架,知道这些后,对个人成长和发展会非常有利。 最后,成为公知后,很多无效社交和资源也会很多,找到自己的主线就变得尤为重要,毕竟每个人时间就那么多,把时间管理分配得当是非常重要的。 专注于自己想做的领域,能死磕,也能获得团队的共创,能拒绝别人,也能求得社区的帮助。把自己的优势放大,进一步帮助自己成长成熟。 古人讲:“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诚不欺我!能博得他人关注,也能够洁身自好,对人的境界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把成为公知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儿,你会收获不一样的自己。 🟨三 自带资源多提效,既要也要全都要 当你在币圈有一定地位和资源后,如何放大手上的资源是最大的挑战。它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助你,也可以害你。 🔺(1)自带资源 很多人在币圈都是孤军作战的,随着经验的积累如果还是这样,是无法放大自身价值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比拼的是综合能力。 ·找对点,比拼专业知识就够了。 ·找对专业的人,拼人脉,能做的事儿更多。 🔺(2)做正确的选择 很多时候,其实也有疑问的,拉一堆币圈朋友聊聊,他们解决的思路,结合自己的判断,是非常容易做出相对正确的判断的。 所有的积累都是厚积薄发的,能够在选择的时候,比更多人更容易做出正确的选择,再多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3)放大优势 建立了先手优势,是要想办法放大的,不然一手好牌很容易打烂。想清楚自己有什么,少什么,能做什么,不做什么,把自己的目标聚焦一下。 以前所有的币圈分享都会接,以前所有币圈文章都愿意写,以前所有热点都会蹭,那是因为在疯狂的成长期。当你有了这些资源后,很多资源会主动找你,做一些自己想做的尤其重要。为什么该合作,什么不该合作尤为重要了。 🔺(4)题外话,KOL能赚多少钱? 当然这个是多方面的原因,排除炒币,项目私募等,单单从广告收益而言,目前我这个账号 @DTDT666 为例,只接交易所的小尾巴和交易所活动广告,除了交易所的广告都没接,还有头部交易所的自然返佣,大概一个月大概2.5万U左右,当然收益一分没有留,全部用作工作室团队福利了(链上、和二级的小伙伴)。 🟨四 盘子做大升格局,心智成熟为达人 下面 3 个词,可以非常好的表达我期望 KOL 带给大家的改变。 🔺(1)格局 一个领域研究的足够深会有很多益处,其中最大的好处是上帝视角看问题。对已知内容做到有深度理解,对未知内容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判断,我想,这大概就是格局了。 🔺(2) 气场 气场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是能感觉到的一种心理状态,气场能够感染他人于无形。每个人身上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气场,有些人天生气场强,在 ta 周围的人总能受到 ta 的影响,有些人气场弱,总被人视作无物。 人有了自信,做事认知被他人认可,就成了权威。于是,他讲什么大家都愿意相信。如何能够做到一个让人信任,愿意信任的人,需要在自身能力,表达能力,控场能力等方面综合提升。 🔺(3) 达人 菜根谭里说:“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我以为这是对达人最好的解释。 格局大,有气场,做事有操守,成为有责任感有追求的公知。 🟨最后总结 如果大家去看更多优秀的人,你会发现他们也都有这些特质,这些优秀的特质应该是大家成长的动力。 迈出第一步,从总结分享开始。现在做,做精彩。
Show more
0
0
1
0
Web3游戏要翻天,$BFTOKEN即将引爆!财富C位,不来抢吗? @OPENLOOT放出大招, $OL 迅速点燃全网!兄弟,Web3游戏圈要闹大了! $BFTOKEN 的代币生成事件(TGE)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这颗“宇宙级”代币即将震撼登场。不只是游戏,这是财富版的“超级马里奥”! 这不是简单的游戏币,$BFTOKEN背靠@OPENLOOT这位游戏圈巨擘,三大核心优势横扫加密圈: 全平台打通,随时随地畅玩无阻! PC端刷怪、VR中飞天、手机上轻松开战,$BFTOKEN就是你的“全能游戏机”。从厕所到咖啡厅,全球亿级玩家同场竞技,Web3游戏圈必须喊它一声“老大”! 社区热度狂飙,用户爆棚燃到极致! $BFTOKEN的社区热度堪比电商大促。新手玩家、加密大佬、KOL全员到场,不断造势、持续破圈。讨论区全天在线,热闹程度比你追的剧还高,不赶上这波真的会后悔! 边玩边赚,游戏体验直接升级为“财富副本”! $BFTOKEN让“娱乐”与“收益”彻底绑定:买装备、养角色、建社区,每一个操作都在向钱包进账。你不是玩家,而是下一位财富锦鲤。现在不上车,还等什么时候? 别犹豫,这就是你通往财富的VIP门票! $BFTOKEN 不是游戏代币,是Web3时代的“印钞机”。全球玩家都已入场,别等别人吃肉你才来舔汤。现在就是你的黄金起点! 快上车,机会不等慢半拍的人! 马上关注@OPENLOOT@BossFightersX,获取TGE第一手情报。$BFTOKEN的财富火箭已准备发射,别做“后悔侠”,现在就抱紧这条Web3财富大腿,一起冲向月球! #Web3游戏# #BFTOKEN#
Show more
0
20
41
0
這兩天訊息太多,實在回不過來,也沒法一一回應,還望大家見諒🙏 很多人來問我: $BOOM 還搞不搞? 現在就統一說一下: 👉 我不只要搞,還要長期搞。 但如果你只是抱著「翻倍走人」的心態來,那我們的方向可能不太一樣,我的目標是在這裡拿到一個大結果! 講個真實例子,之前國人帶頭 CTO #發財,具體是誰我就不說了,最高十幾個sol利潤都沒跑一個。我當時也很天真,以為這會是下一個「##旺財」,國人之光,結果呢?# 現在帶頭 CTO 們早就跑光了,我還傻傻抱著格局不放,最後剩不到10%價值,賣也沒意義,就當歸零買個教訓,也給自己上了一課。 我知道可能有些人會覺得我很 SB。 其實我有時候自己也會懷疑自己,但說到底: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個人的性格就像是刻在骨子裡DNA一樣 格局這種東西,有好有壞。 但我也不是沒拿過大結果,比如當時三天上幣安的 $BOME ,那波我就有吃到一波不錯的利潤。 更多翻車記錄可以去這裡看👇 📍 GMGN 傳送門: https://t.co/Sl2VcU52OY 再來列舉一下當年 #SEXDAO# 那件事,也一直有人拿這件事來質疑我。 當時我在他們 Rug 前一天賣了公開錢包裡價值幾百 U 的 $SED ,被伊麗莎白婊人帶風向說我提前知道他們要Rug,所以清倉了那幾百u價值的幣... 荒唐的事還真有人信了 那點幣是因為之前幫忙做營銷剩餘的幣,當時為了去交互 @odosprotocol ,錢包裡gas剛好不夠就順手清掉那幾百u用來付 gas 的。 你們不會真以為我知道他們要 Rug,會只賣那幾百 u? 當時我兩個錢包加起來能砸出三十幾萬 u,可以自己去看: 🔹地址1️⃣:0x4D21EA3A3Fb6DeEbc249AB978a215E2F8e69379b 🔹地址2️⃣:0x5b125DAeE2f5d41cAca0C465228A601b28B859DB 為什麼那個時候不出來澄清? 因為當時太多人罵我,KOL們都勸我冷處理。而且不少KOL也對接過 SEXDAO 的廣告,怕事情發酵影響到他們,我也就默默認了下來。 但這件事上我有錄屏自證給那些大戶看,也有一些 KOL 是清楚知道整件事來龍去脈的。 現在的社會也挺讓人無力的,大家越來越習慣戴著面具做人。 人前一套,人後一套,很多你覺得很牛很好的大佬,說不定就是割你最狠的那個,完了你還不知道是被誰割的那種,這才是最高境界! 我自己最佩服的還是涼兮 @liangxihuigui。 雖然有時候會講些天馬行空的話,但至少坦率真誠。 還記得之前捐款救人事件,全網才募到 6 萬多 u,他一個人就捐了 5 萬u。 有人說他是在博取流量,那你也捐 10 萬流量總不會比他差吧? 真是應了那句話:站著說話不腰疼。 最後想說一句: 如果你認識我好幾年了,到現在還不了解我的為人,那我可能真的會有點失望😞。 如果你願意一起長期建設 $BOOM 這個 IP,也願意相信我,那就來 DM 我吧。 📩 附上 100U 以上的持倉,我會拉你進微信群,咱們慢慢來,一起搞。 @shoutdotfun $ENERGY $SHOUT $BANE $FAN $MGANG
Show more
0
84
90
3
⚠️【BG交易所:伟大的撤退】 <原文因含敏感信息,重新整理后二次发布,会导致权重下降,望各位脱敏人士多点赞评论和转发> 事出是哥们的一篇中立推文爆了,快20万展现了,当时在15万的时候,突然被集体举报导致风控,这会导致你所有文章权重下降,所以哥们悟了。 中立都不行,那就舔一舔:BG是在下一盘大棋,他们已经从“伟大的博弈”中大获全胜,现在要插上“红旗”,进行敦刻尔克式的“伟大撤退”。 真是秦始皇被电击 —— 赢麻了。 我会持续更新,这叫 :厕所挂钟 —— 有屎有钟。 ----------------------------------------- 我先申明几点: 1)动机。我撰写的是从个人专业角度出发的分析文章,完全可以当小说看,并不是出于什么正义感,纯粹是我擅长这个领域又酷爱写此类文章,“喜欢这东西,他妈的没办法的”。就是出于内容输出,被更多的人看到,有成就感。 2)立场。个人一般不带立场,不会明显站队,也不会有利益往来,也不帮任何一方维权。我跟任何一方都是擎天柱初试云雨晴 —— 八杆子打不着。本人在现实中也相当客观,经常充当和事佬,三教九流什么圈子的人都能跟我交朋友。 3)立意。揭露一些暗箱操作,或对整个行业有些许促进作用,CEXs的弊端天下皆知:挪用客户资金、内幕交易、随意冻结划拨客户资金、下场做对手盘等等,套路是跟夏侯惇见了路易十六一样 —— 一眼望不到头。抽干了市场流动性,变成了一小撮人的狂欢。 4)告知。我不爱惹事,但别惹我,你拿小号矩阵来恶心我,真是曹丕老婆进了竹林 —— 甄姬拔笋。19年那会我曾揭露某一线交易所的高层内幕,导致其平台代币下跌近15%,USDT一度脱钩,人家公关总监打感情牌亲自来公关我,这才叫公关,好好学学,别用下作手段。 ----------------------------------------- 然后,我以个人角度来“客观”说说BG: 虽然BG用小号矩阵举报我,导致风控和断流,但我还是要说些公道话: - 首先,BG的诉求合理吗?完全合理! 作为一个项目方,虽然是自己出的问题,但是钱也是自己的啊,凭什么我亲自下场做市做亏了还要我自己承担!老子生气起来就是:九个压马路的人突然枪毙一个 —— 只剩下“八个压路”! 大家只是立场不同,并没有正邪之分。你要是BG老板,扪心自问,你会这么大度吗?这可是老子辛辛苦苦“搞”来的,可没少在学校里下功夫呢! - 其次,BG的内部风控行为合理吗?完全合理! 你们韭菜在注册BG时没看注册协议吗?冻结、扣押、回滚条条写的清清楚楚,你以为你的钱是钱吗?这是游戏币,Q币! 别老是觉得人家是:杨颖把牙嗑没了 —— BABY无齿!其实人家的法务牛着呢,就跟安倍做演讲似的 —— 身上全是眼! - 然后,BG外部风控行为合规吗?“合规合规”! 巴山楚水凄凉地 —— Baby,you know what I mean!又是淮安又是商丘的,又是币安又是泰达的,你们手中到底有多少立案决定书啊?还是说你们有多少条子兄弟啊? 那你去他们所在地搞啊,你不是有他们的KYC吗?咋老是去些不相关的野地方搞呢?你们这什么破关系?行,既然能立案,那咱也只能敬畏地说:合规呀合规! - 还有,BG的公关合格吗?当然100分! 看看他们伟大的手段: 1)CEO拒不出面、拒不认错,悠闲的阅读着“伟大的博弈”。 2)KOL先要求删文,不成就找当地派出所“维稳”。 3)大量小号水军,不是留言批评韭菜觉悟不高就是集中举报。 这波操作属实:小母牛排排队 —— 一个牛逼接着一个牛逼。除了配合谢某面子删推的,你看其他人也都老老实实!伟大的公关,无需多言! ----------------------------------------- 伟大的结论: 显而易见,BG这波回滚是:甲亢哥跳芭蕾——转着圈的赢!没提走的基本都回去了,还有些正常盈利的用户可能也一起回去!赢麻了! 各种内地司法行动,操作骚的实属:肯尼迪坐敞篷 —— 让人脑洞大开!连嗯哼 @EnHeng456 都夸奖你们:境外交易所起诉境内用户 —— 天花板级别操作! 综上所述啊,我隐隐约约觉得BG通过“伟大的博弈”在币圈已经功成了,现在要身退了。下一步可能要进行星际殖民!所以现在故意搞臭自己,以方便进行“伟大的撤退”!这才是格局,你们这些臭炒币的到底懂不懂? 最后对BG说两句: 一是你们要是继续举报我呢,我觉得鸭子睁眼 —— DUCK不必。因为我超虐呢,越搞我我越兴奋!而且我很会写小作文哦! 二是那8个王八蛋呢,你们要是继续王八闭眼 —— 无视龟腚,小心反噬哦!其实我这块也蛮厉害哦,就像食人族的BBQ —— 熟人老多了。你们要不先打我500万试试,我保证不RUG。 ----------------------------------------- 感谢原文各位的精彩评论: 币圈小混子 @hzibitcoin Web3小冤 @web3xiaoyuan 策略掌门人 @BTC_strategy 理塘宋亚轩|Bird @litangsongyx 猪哥 @2025_memewh 夕凡的撸毛之路 @xifancry Molly 币圈大V推荐|Bird @Molly9975019573 Long YU| 蓝鸟会 @LongYU7777 nitu重感冒 @nitu66412220400 期待你们更精彩的评论。 还有点赞的各位大V我就不@了,感谢支持。 #Bitget   # #伟大的博弈#
Show more
0
2
7
2
《KOL社群运营干货:1天即可拥有千人私域社群》 很多人想做KOL,垂涎10万粉丝的大V,看到自己推文展示量不超过100,慢慢自己就泄气了。其实粉丝是有时效期的,3年增长10万粉丝的账号不如一个6个月增长1万粉丝的账户更活跃。包括 #蓝鸟会# 的加入标准我从来不看你有多少粉丝,重要的是你持续输出的潜力,因为只要你有持续输出的能力,用不了几个月你的流量就会超过那些不活跃的大V; 之前鸟哥的文章中也提到多个案例,几百粉丝的推文展示量就能做到几万几十万! 不要去比粉丝数量,他们只是因为玩的早,要比就比你的增长速度和粉丝质量; 这就是蓝鸟会“向下社交”的原因,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一个细分赛道的“顶流”! 比如鸟哥在当年的铭文赛道、Depin挖矿、TON链、出金U卡、某些0撸项目都做过顶流的。还有最近两个月的KOL运营赛道,我输出相关的KOL内容的总展示量接近200万了,所以才有了《蓝鸟会》; 反其道而行,大多数人希望“向上社交”,我们就反着来“向下社交”,做不了高俅,你还不会做宋江啊,江湖不是一条路!大家想想是水泊梁山舒服还是在朝廷里舒服; 最近哪些人是顶流?可以看看@Kaitoai 的排行榜,那些人并不一定有多少粉丝,但在现阶段就是全网瞩目的焦点。大家看@phill76815 龙神也是蓝鸟会成员,粉丝才1万+,但kaito的yap有600多个,在很多人眼里龙哥就是顶流;难吗?你问问他yap相关的空投都拿了上万U了;这不也相当于拿了几十个上百U的广子了! 推特是一个公域流量,不要浪费了马总给的流量,一定想办法转化成自己的私域流量。 在用私域流量给自己的推特账号导流,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殊不知我在推特起号的时候已经拥有6万+公众号粉丝和2万+微信好友,我随便发个朋友圈就有上千人能看到。 把Web2微商那套东西在Web3重新玩一遍!今天这篇推文永远不会过时! 这也是我推特账号早期的增长密码之一! 很多项目方和KOL营销机构除了要看你的推特还要求你同步社群,社群是你的软实力,甚至有些项目会重点对拥有活跃社群的KOL进行投放,搞活动; 下面分享一下我的增长思路,每个人都可以模仿,而且短时间就能见到效果,只要照做1-7天就可以拥有自己的私域流量池! Web3最好私域流量池就是社群,先说说我的社群经验,每个可以建立社群的平台我都尝试过包括微信、Telegram、推特、Discord,甚至还有line和最近的OKX社群; Telegram群 TG的社群是包容性最高的,也是最适合加密用户的,除了隐私性,你可以拥有最高20万上线的群组,鸟哥在拥有超过近3万+用户的社群,还有一个1.7万订阅的频道;每次我在推特发的内容也会同步到tg群组和频道中;TG的每篇文章的浏览量超过1000;顺便做分发; 缺点就是活跃度较低,不能发红包互动,但也需要有,毕竟浪费不了你多少时间; 鸟哥创建的TG群: 蓝鸟会互动群:https://t.co/iP0UMcpIJW 鸟哥社区:https://t.co/hrFMsgoQsl 鸟哥频道:https://t.co/fSngBxCaAK Meme土狗大队:https://t.co/UP8GqIaex5 微信群 微信群我建立了无数个了,很多都解散了,微信群活跃度很高,但容易被封,甚至会影响到你的微信号,我解散的原因是因为我的几个微信号里都有几千人,怕影响到微信号; 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多注册几个小号,用微信好友较少的小号创新群,大号去拉人,最多就是小号被封,降低损失!这个方法我是受到了@TigerLab_OG 虎哥的启发,他做社区也是顶呱呱~ 推特群 推特群其实也非常有必要,尤其是互动群,毕竟将你的粉丝拉入群内比较方便,而且对链接要求比较宽松; 缺点就是群组管理功能有限,不能发红包; 包括我首页的蓝鸟会社群,只有蓝鸟会成员才能审核通过,没加入的会员可以加入进来,在发帖的时候选择同步到社群中,蓝鸟会的兄弟们就会帮你互动; OKX群组: 这也是最近流行的,我也趁着热度创建了一个目前300多人,OKX的好处是可以在群内发代币红包,群组上线3000人,对于加密内容比较友好,未来还可能有跟多使用场景; 蓝鸟会OKX公开群:https://t.co/WM2uWHsRVk 群组如何拉人? 我说1天可以拥有一个1000人的群其实一点都不夸张,最核心的点是你需要结合热点,比如针对某个赛道写一篇精华推文,推文中带有主题性群组链接。如果推文爆了,你的群组也就爆了,推特的内容还是很有包容性的,你可以每天推文都带有你社群的链接或二维码,只要话题是热点,你的群组很快就会有几百人几千人,我这边的统计数据大概推文100-200个展示就会有一个人进群,比如一篇1万展示量的推文就会为群拉50-100人; 私域流量有了,在将你以后的推文发到群组里,让群组里的人帮你去互动,这样你的推文的数据也有了,互相增长; 当然建立一个群组是很容易的,拉人也不难,难的是运营好一个社区,一个长久活跃的社区是需要筛选的,公开群只是开始,一个有门槛的社区才是社群运营重要一步;针对这个问题我跟做社区的朋友讨论过,大家一致认为社区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哪怕你只有100人的社区,但质量非常高,很活跃,可能价值会超过10000人的公开群; 越是私密小群质量越高,大群只作为公开群,作为“海选”流量池! 比如我之前的鸟哥社区有2万+人,不如最近一个月创建的“蓝鸟会”会员区热闹,虽然蓝鸟会会员群和鸟哥社区公开群人数相差100倍,但活跃度是倒挂的! 下面分享一下做好社区的第一步:如何筛选人? 1、收会员费; 收少量会员费是可以的,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将无价值的人过滤掉,大家用钱投票,买了会员就有了沉默成本,大家就会时刻关注群的动态,活跃度也会越来越高;只要持续保持内容质量和时效性,也是一个不错的应收手段,一举两得; 2、验资产; 很多高质量CX群都是通过核验资产,比如持仓、持有某个NFT,质量也会很高;比如交易所验资10万美金,哪怕平均10万美金,100个人就是1000万美金的体量,在Web3圈子里就左右一个资产的生死,想想就很可怕; 3、进群发红包; 如果你不想验资,也不想收会员费,可以让进群的小伙伴在群里发个200元红包大家来抢,即活跃了社群又过滤了无效的人; 4、贡献证明; 以上的方法蓝鸟会社区都没有采用,而是采用了更符合Web3的“贡献证明”,将推特昵称后面加上|蓝鸟会🕊|Bluebird🕊️ |鸟🕊️|Bird🕊️等后缀那一刻起即证明你为“蓝鸟会”这个集体做出了宣传贡献,即容易识别,方便成员互动,又直接起到为社区宣传的效果;事实证明确实增加了成员的参与感和集体荣誉感; 关于蓝鸟会;https://t.co/TheUt5FRJ4 下一步蓝鸟会还会建立自己的贡献证明体系,也是蓝鸟会核心成员@Web3WKong 猴哥提的建议,为了蓝鸟会的长期发展,根据成员的贡献值奖励积分,未来的福利不会平均分配,会根据每个人的贡献值进行分配。 蓝鸟会的价值已经在上周得到体现,就在上周一家头部交易所为专门为蓝鸟会成员提供了100+份周边产品,几乎每个人都会有,不需要抽奖,这是给蓝鸟会OG们的福利,奖励我们每个人做出的正确选择; 蓝鸟会的奇人异士极多,比如上次分享的@jysfy_vip 很好哥,tg上有300多个群组,累计活人用户150万+,这些用户已经为他赚了100多万U,可以看下面的文章; https://t.co/OJXYs64lQB 最后分享3个蓝鸟会出品的小工具: 1️⃣ 由@okocsan67 甜不辣开发基于推特的AI生成自动评论的Chrome插件,有了它大家就可以提高互动的效率了;(目前还在内测阶段,很快就会跟大家见面了) 2️⃣由@xing101 Xing Wu开发的针对@ethos_network 互动AI生成评价内容的网站https://t.co/iOcFwyupyw,通过它可以自动生成评价内容,但提醒大家这只是辅助工具,不要太上头,AI生成之后手动修改效果更好! 3️⃣由鸟哥团队自主开发的监控bot,https://t.co/TInL0PMrkt(https://t.co/WbrCpdSFoy),我们技术负责人是@coder3am 补丁,目前有币价监控、币安公告监控、最新融资监控、推特监控、Solana多钱包买入监控等功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监控bot可以节省大家刷信息的时间;很多人通过这个bot打狗赚了10倍百倍; 今天晚上蓝鸟会还有一场Space,主题为《KOL赚钱经验分享》,由@0x99DaDa 主持,大家别忘了用下面的链接预约收听参与; https://t.co/2OIfvAcAHe
Show more
0
35
57
1
🧐 慢就是快,耐心是最大的财富:一个九年老玩家的加密生存进化论—— 明白这个道理,价值黄金万两! 加密九年,我只学到这个道理: 节奏比机会更重要:从频繁操作到哑铃结构,每一分钱都踩着血泪教训! 感谢 @Mercy_okx@okxchinese 的 Space 访谈; 四月份在 HK 嘉年华现场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对话,然后正好约了这次的线上聊天,基本没做准备,都是最真实发自内心的回答: 总结一句就是:真正的投资者,并不是学会了什么屠龙之技,而是悟到了简单的道理:慢即是快! 说实话,这么多年走过来深刻的感受到加密行业从来不缺机会和风口。 ICO、Defi、Gamefi、NFT、Memecoin、AI、Depin、RWA,热点一波接一波。 有人一夜A8,又眼睁睁看着归零,有人在第一个周期赚的盆满钵满,却在熊市负债累累; 大多数人,则都困在追涨杀跌的死循环里,直到怀疑人生。 但我越来越确信:真正能穿越周期的,从来不是“先手”,而是“活下来”。 我是 BITWU @BTW0205 ,一个2016年开始写Crypto内容的“远古KOL”; 九年时间在行业经历了两次大起大落,也经历过最严酷的社会主义铁拳的考验,经历过快速到 A9 但是又迅速陨落,甚至身陷囹圄一无所有的过山车,现在看来全是云淡风轻; 因为最初公司的一个软件外包业务,客户硬是用40个比特币付我报酬,就这么稀里糊涂地上了船,一转眼就九年。 1|ICO:一夜成名,也是一夜飘飘然—— 暴富不等于看懂; 2017年,ICO像病毒一样蔓延,空气中都是暴富的味道。 我也赶上了风口,在2016年的积累迅速爆发,微博粉丝突破30万,公众号五万从多粉丝给我带来了巨大的红利; 泡沫迅速扩大的过程,我伴随元界到小蚁到量子一路走来,靠一堆山寨币几万变上千万,账面一度冲到“亿级”; 每天醒来账户多几百万,最开始兴奋,后来就直接麻了,那个过程“比现在的MeMe 要刺激的多,但实际上,达到A8之后,数字已经失去了意义,金钱成为了游戏的货币。” 但那时候我太年轻,以为这就是投资的常态。 2|2018:从山顶滑进亏损闭环—— 路径依赖是最大的坑; 现实很快给了耳光。ICO泡沫破裂,项目一地鸡毛。 2018年账户一天缩水几百万成为常态,但是因为焦虑,操作越多亏得越快。 我总结自己那时候的状态: 越亏越赌,越赌越怕,越怕越频繁操作,然后继续亏。 但是因为路径依赖,我2017年靠投资山寨赚到的钱,还以为可以在2018年重现辉煌,殊不知基本盘早已发生改变,我的亏损快速扩大到无法掌控;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之前赚钱的方法可能再也不适用了。”很多人会死在路径依赖上,我开始重构一套属于自己的投资框架。 3|转型:从造梦者,变成打井人—— 我意识到:“活下去”本身就是胜利: 然后,我才意识到,真正让我活下来的,不是短期快速增长的财富,而是构建一种“可生存”的结构。 在这个行业里,大多数人死于三件事: 路径依赖(上一轮赚钱的方式,这一轮可能让你爆仓); 情绪失控(焦虑时频繁操作,反而加速亏损); 结构不稳(重仓+高杠杆+没现金流,行情一回撤就直接出局)。 “构建稳态结构以穿越周期”——则是大多数短视投机者永远学不会的智慧。 这个结构不仅是资产配置,更是心态、认知、节奏的复合体。慢即是快,不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生存手段。 所以,我需要找到属于我自己在行业的基石,属于我自己在行业的基本盘; 如此,哪怕熊市,依然可以拿到稳定收入,并且在低位买入比特币,才是真正的王道; 信息就像水,我给自己挖了一口井——哪怕市场干涸,还有水喝。 我不再追热点,而是反复思考、反复复盘,用写作来稳固和加深自己的理解和影响力,用“费曼法则”训练自己思维。 慢慢地,从频繁交易转向低频趋势交易 + 长期囤币。 比特币成了我的核心资产,牛市不贪,熊市不慌,周期轮转里找到节奏感。 4|司法风波:第二次教训—— 真正的风险,从来不写在白皮书上: 我在2018年碰司法风险的,经历了一整个公检法纪检委的全过程,个中细节甚是匪夷所思,细思极恐; 前几天看到 @cz_binance 聊到的服刑带来恐惧与压力,深有同感,那种刻骨铭心的经历,会在内心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艰难,是对当下的体会, 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 你不知道接下来要面对的到底是什么,不知道明天是不是还会是今天的延续,还是彻底改变命运的转折点; 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告诉自己:你还在。 这让我彻底明白:加密资产有两种风险—— 一种来自市场,一种来自你“以为你拥有”的东西,其实并不属于你。 从那之后,我更偏向持有比特币和以太坊,不碰灰色地带,任何事情风险放在前面考虑, 资产,只有你能完全掌控的,才是真的属于你。 5|心态修炼:市场急,你不能急—— “慢即是快”不是情怀,是策略,策略 ≠ 技术,而是结构 + 心态: 上一轮牛市,我因为焦虑疯狂频繁交易,结果反而收益变差,那种“睡不着、越想操作、越亏越动”的状态我不想再体验第二次。 现在心态好很多了,彻底放下了情绪驱动,少看K线,专注仓位和结构。 我的投资模型很简单,哑铃策略为主: 1)核心资产80%(BTC+ETH); 2)稳健收益10-15%(理财、双币策略); 3)少量“感知热点”仓(用于观察情绪,非下注)。 4)跨市场对冲:看多美股科技股,适当配置黄金,对抗通胀风险。 5)远离杠杆:我始终认为,一倍以上的杠杆,99%的人都扛不住。 这些听上去没那么“高大上”,但长期下来,反而效果最稳。 就像猫等鱼:不是看它蹲着不动,而是它知道什么时候一击致命。 熊市不慌,牛市少动。年化不惊人,但稳定。 有人问我:“热点这么多,你怎么都不追?” 我说:“因为我知道自己不适合。”不是什么机会都非要参与,能说“不”,是一种边界感,也是一种修行。 我也说过,这轮牛市我最争取的事情,不是买了什么,而是没买什么,我真正做到了管住手! 结语:别急,机会总会来—— 市场给的多,不代表你能拿得住: 很多人以为暴富需要抓住机会。其实更多时候,是你能不能在没机会的时候忍得住。能控制情绪,能构建结构,能低频出手,是在这个行业里活下来的必要条件。 我这九年经历了无数起落,但回头看,真正留下来的,是认知,是心态,是节奏感。 “慢即是快”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从数次重仓+爆仓中换来的体会。 投资不需要每次都赢,只要能在下一轮活着,等到机会来临时出手一次,就够了。 市场不缺风口,缺的是能活过三个周期的人。 我现在很少去“预测”市场,更在意自己有没有一个不被行情裹挟的结构—— 你的投资框架能不能让你睡得着? 如果不能,可能你玩错了节奏。 想清楚你自己适合什么,下一次暴涨来的时候,愿你能从容站上浪头,而不是又一次被卷进海底。 我这几年总结下来一句话送给你: “市场风云变幻,保持清醒的人,才是最终的赢家。”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启发,欢迎点赞+转发。共勉。
Show more
0
29
113
36
在这个行情焦灼、多数项目都靠 讲故事维持热度的时刻,@yeet 直接用数据、团队和实打实的交易量,告诉大家什么叫硬实力。 你没看错,在加密市场普遍横盘的六月,@yeet 上线仅一个月就干出 6600 万美金交易量 + 超 6600 注册用户,这不是随便喊口号,是用真实用户和真实下注堆出来的成绩。 项目背后是实打实的大佬阵容 —— @keyboardmonkey3@rektmando,还有 WSOP 职业扑克选手 Ben Lamb,都是加密 OG,非匿名创始团队,亲自下场打磨产品,你说靠不靠谱? 更狠的是,Yeet 已经拿下由 Dragonfly 领投的融资,估值直接拉到 $43M,Mirana Ventures、Primitive Ventures 等顶级机构也都跟投,能拿到这阵容的钱,说明在圈内信誉就是杠杠的。 那 Yeet 到底是什么?一句话总结:它是 Web3 世界的赌场,但比传统赌场聪明、透明、有趣太多。平台支持 BTC、Solana 和多链充值,还有 Telegram 启动器可直接访问,体验一整个丝滑。所有游戏都接入 SHA-256 随机性验证,双牌照加持(Curacao + Anjouan),KYC、AML(反洗钱监测)合规体系也都做到位,真正做到该合规的合规,该好玩的好玩。 现在最重要的是:你可以注册 Yeet、创建专属邀请码,亲自邀请朋友来试试,注册链接放这儿: 👉https://t.co/DMZOMpfBT1 如果你还在等加密世界下一个爆点,不妨看看这个 有烟火气 的项目。Yeet不是那种PPT项目,而是真的把赌场体验搬上链,社区活跃、玩法创新、KOL 站台、IRL 奖励全都安排上,每天都有扑克局、互动活动,真正做到了 社区 + 娱乐 + 合规的多维融合。 在当下这个项目频繁暴雷、庄家乱割的环境下,Yeet 是少有的一个能让人看得清、摸得着、能玩的住的 Web3 项目。赌场为娱乐服务,平台为玩家着想,这才是现在市场最需要的清醒剂。
Show more
0
54
53
0
再补充几个残忍的事实: 1. 现阶段的 @KaitoAI 刚刚进化到币圈项目集买水军传播服务的平台。 项目方就算切再少的筹码给 yapper ,都有所谓的 kol 嗷嗷写文章。 因为大部分人都接不到正经的广告,与其冒着风险推土狗,不如喊有 @KaitoAI 背书的项目,而且是动动嘴,没成本。 2. 对于项目方来说,一份确定的钱,买理论上没有上限的真实帖量,这个账是划算的。 反正大家都是 GPT 改写,文章内容都垃圾的一逼,对于这种质量的稿子,属实也没必要付太多的钱,要的就是个量。 3. 不要看不起这种广告。这种广告和江南春的电梯广告的逻辑是一样的:在一个密闭的空间,用大量的重复,强奸用户,建立认知,非常的简单粗暴,且有效。 4. 大部分的项目也都是垃圾,而 @KaitoAI 挣得是“同侪压力”的钱,买我的服务,给我交筹码,你不一定会得到真实的用户和购买力,但是如果你不给,就一定得不到我的 yapper 大军的“铺货”。 除非你像 @AbstractChain 一样屌。 5. 有了 kaito 之后,推特确实变得不好玩了,大量 ai 风的项目科普文案污染疯狂时间线。 但这事儿不能全怪 @KaitoAI ,核心原因是加密是金融行业,能写出有经济价值的内容的人本身就凤毛菱角,大神都是做交易赚钱,没人有空天天分享。 就算对那些有投研水平,也热爱分享的人来说,目前的机制也有很大问题,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个时间段能看懂玩明白1-2个项目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怎么可能跟得上 @KaitoAI 上新的速度?又何谈内容质量? 6. 所以,不断压缩给 “水军大规模铺帖” 的劳动补贴,把筹码留给愿意跟自己玩质押飞轮的氪金玩家,才是对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明智之举。 7. 刚刚平了 $KAIO 的多单,提了一点币去质押,感受下后面的 launchpad 收益率。
Show more
0
28
61
1
《百万大V:猴哥教你用AI+矩阵暴力起号全攻略》 蓝鸟会成立后的第一期由 @0x99DaDa 老师发起的 #蓝鸟会# 专属Space栏目《鸟人鸟语》, 藍鳥會是鸟哥 @NFTCPS 发起并推动了这个公益性质的蓝鸟会互助组织,DD 老师 @Sandwich_lxd。(猴哥)@Web3WKong 本次Space回听链接:https://t.co/6lAlg0bvUU "这条视频从找素材到发布只用了20分钟,现在单条广告报价够买辆特斯拉。"加密金猴(猴哥)@Web3WKong 在蓝鸟会深夜Space敲下这段话时,刚从国内某大厂的内容复盘会溜出来。这个操盘过千万级账号却坚持用马甲的神秘玩家,用最硬核的实战数据颠覆行业认知——毕竟他刚用AI矩阵帮某交易所三天薅来2万真实用户。 一、起号第一课:先学会挨骂 "快手冷启动第一条就百万播放,结果被骂到隐藏。"猴哥自曝黑历史毫不手软,"当时用AI生成土味情景剧,评论区都在喷'AI换皮怪',但隐藏前私信涌进来327个MCN邀约——骂得越狠流量越香啊兄弟们!"("快手冷启动第一个作品就一百万播放量了,不过被很多人骂,隐藏了") 他在视频号的打法更魔性:"25条视频涨8万粉,全是《三分钟看懂比特币》《钱包防丢指南》这种'小白宝典'。有同行嘲讽我内容Low,结果他们精心打磨的'区块链底层逻辑'系列播放量还没我零头多。"("视频号发了25个作品,目前已经涨了8万粉丝") 二、内容炼金术:把知识揉碎了喂给小白 当其他KOL还在纠结"专业度"时,猴哥的团队早已悟透流量密码:"千万别困在信息茧房!你觉着简单的常识,对80%用户就是新知。我们测试过,把'私钥管理'改成'数字钱包防丢指南',完播率直接翻三倍。"("要做绝大多数你觉得是小白的干货内容,做你觉得完全很简单的内容") 他举了个血腥案例:"带过个海归博士做Web3科普号,前十条视频大谈零知识证明,数据惨不忍睹。后来逼他改成《五分钟学会空投撸毛》,第二天就爆了50万播放。现在这哥们每条广告报价3万起,真香!" 三、AI流水线:把创作变成拧螺丝 猴哥掏出压箱底的AI武器库:人工+12个核心工作流 素材收集:GPTs自动爬取全网热点+用户痛点的交叉数据("x收集") 脚本生成:Claude根据"20-30岁男性+加密货币小白+深夜观看"标签输出15版开头("写作依次为 Claude 、chatgpt、grok") 视频合成:剪映AI成片5分钟生成带字幕粗剪版("剪映里面有个 ai内容成片 合成5分钟左右") 全平台分发:自定义指令让AI判断各平台黄金发布时间("全平台分发,一鱼多吃") "上周测试用海螺AI克隆自己声音,配合即梦AI生成数字人,10分钟出了条科普视频。"他展示的最新战绩是单条视频带来200+精准客户咨询,"粉丝根本不在乎是不是真人,他们只要蹲马桶时能看懂钱包怎么用。"("AI克隆声音") 更绝的是他的赛马机制:"每天用不同AI工具生成20条视频,数据好的追投500,差的直接隐藏。上个月靠这个野路子,7天跑出个5万粉的DeFi科普号。"("ai每天自己搜集素材、自己下载、自己按照prompt写内容") 四、KOC蜂群战术:10个素人干翻1个大V "品牌方现在学聪明了,10个真实KOC比1个虚假KOL管用十倍。"猴哥透露五月刚帮某交易所做完300人矩阵测试,"用蓝鸟会成员账号同时发'小白买币踩坑日记'话题,自然流量转化率比头部KOL高47%。"("10个蓝鸟统一发一个话题,效果好于一个kol、而价格可以差十倍") 他拆解过某千万粉财经大V的早期内容:"全是'5分钟看懂K线'这类你现在觉得low的干货,等攒够50万粉才开始穿西装讲宏观经济。"这印证了他的核心观点:"新人别学大V装逼,就做你嫌low但小白需要的内容。"("kol小的时候起号的内容绝对很low") 五、黑暗森林法则:熬过三个月见生死 "我带过的所有账号,第11条到第30条视频是死亡区间。"猴哥的团队数据揭示残酷真相:78%的新人死于这个阶段。"有个做NFT教程的兄弟,第25条视频突然爆了50万播放,因为他终于听劝把'元宇宙底层逻辑'改成'如何白嫖NFT空投'。"("普适性干货、制作简单成本低,可持续性坚持的发,6个月后,你就是大V") 他给蓝鸟会成员的保命口诀是: 前10条:用AI批量测试内容模型("制作时间足够短和成本低,你才可以坚持") 10-30条:锁定三个爆款方向日更("不要在乎大V互动,核心是内容价值") 30条后:矩阵号同步铺量("分发的流量不要白不要") 六、蓝鸟会拥抱指南:你的军火库 当其他社区还在卖课时,蓝鸟会直接给成员发"军火": 选题核弹库:幾百人的社群,每天討論熱點,互相學習,不定時的SPECE討論,各種KOL大咖賬戶拆解, AI弹药箱:每天一群人共同研究項目,如何如何擼毛,哪個熱點新聞。 变现快车道:會裡面有正能量廣告接單,大家一起吃肉。WEB3的長期主義投資,擼毛的項目你都擼不完。反正有錢拿。 最狠的是"账号急诊室"——某成员凌晨三点发现限流,五分钟后运营官带着诊断报告现身:"背景音乐版权问题,换《大悲咒》remix版立马解封。"("凌晨两点接到会员电话...三小时就解决危机") 猴哥的终极忠告 "当你还在纠结内容质量时,聪明人已经用AI生成200条屎山然后赛马。"猴哥在蓝鸟会文档库里标注的每个案例,都是用阵亡账号的血泪写成的生存指南: 祛魅大V滤镜:"千万粉丝账号早期都是low穿地心的干货,别被他们现在的人设骗了"("大V历程其实大同小异,不需要仰视") 坚持比天赋重要:"我见过太多天才创作者死在三个月,也见过土老板用AI流水线硬生生堆出百万号"("做号核心不是内容好不好,而是你是否可以持续的低成本产出") 拥抱蓝鸟会:"上个月我们会员用会里给的《起号红黑榜》,避开六个限流坑,省下至少三个月试错时间"("蓝鸟会文档库里300个起号案例随便看") 暖心社区的生存法则 别再问"要不要坚持做内容",真正该问的是:"我的AI工作流能支撑日更三个月吗?"在这个算法为王的时代,执行力比创意更值钱——而蓝鸟会提供的,正是一套暴力破局的生存系统。 (本文100%还原猴哥@Web3WKong原话,所有案例均来自实战数据。想获取完整AI工具清单及《起号红黑榜》,欢迎私信@NFTCPS 加入蓝鸟会。)
Show more
0
2
6
1
我是这个市场最尊重打工人的,最尊重女性的,最尊重底层人的,很多人说我开除员工是职场霸凌,我就是对员工太好了这四年1000美元升到7000美元工资,所以他们得寸进尺了,不该开除?我是这个圈子最有人性的,一些清华北大哈佛的,天天瞧不起我,背后在币圈群里对我进行学历歧视笑话我, 结果你们给交易所镰刀打工,平时对那些跟交易所一起割韭菜的kol谈笑风声,很多kol跟我一样没读书,没毕业过,我没见你们歧视他们,因为他们是交易所的马仔,你们是给交易所打工的,所以不敢歧视他们,只敢歧视我,在你们这些知识分子眼里能瞧得起几个人? 我能开除我助理,说明我太通人性了,就是我太通人性,导致他一直敢跟老板顶撞,一些交易所一直招北大清华高材生,一堆顶尖知识分子为了钱沦为镰刀的员工,看不起我这个交易者,称我的粉丝群体是这个市场上的土鳖,称我为土鳖头子 结果那些kol不也是一些屌丝?他们公开炫耀包养女大学生,公开羞辱女性,公开羞辱底层人,一边骂合约交易者赌狗,一边挂返佣链接赚交易员的钱,这些畜生杂碎,你们这些清华北大的瞧得起这些kol吗?知识分子心气很高,你们骨子里看不起他们,但是因为他们是交易所的合作对象,所以你们才对她们客客气气,每次交易所举办活动还去跟一些kol去合影 而我凉兮以一己之力带着凉家人对抗这个邪恶的市场,从来不参加任何活动,没有任何交易所是我的靠山,我没有被任何交易所签约,只要有交易所做了伤害我凉家人的事情我随时可以跟任何交易所为敌!就因为我没跟交易所绑定关系,所以你们就看不起我对我进行学历歧视,而那些跟交易所绑定关系的土鳖kol,你们不敢说实话,只敢舔他们,你们把知识分子的脸都丢干净了 放在一百年前中国的顶尖知识分子都被称为反动派,因为有了知识就想推翻一些不公平的事情,如今的知识分子呢?一边双标嘲笑凉兮学历低,一边为了工作跟其他学历低的kol谈笑风生,哪怕你心里也看不起他们,为了你们的工作就装模作样,我要是你们早就跟交易所翻脸了 就是因为我太通人性化了,所以导致我下面的员工跟我顶撞,在这个市场上没学历的在对抗阴谋集团,而知识分子已经沦为了镰刀的奴隶 币圈全都是屌丝在他们脑子里,任何女的都是可以用金钱被交易的,我跟小耳朵不认识也没见过面,一堆人造谣她钓不到大哥才离开币圈的,但我知道她肯定了解了这个圈子的恶毒才离开币圈的,比你们这些知识分子有骨气,最后希望小耳朵彻底远离币圈,跟你合影的那些屌丝kol反手把图片发到他们的群里,然后一堆kol开始意淫晚上能不能拿下? 最典型的就是大西哈啊,当年小耳朵刚火,大西哈合影后立马发朋友圈炫耀,对各个kol开黄腔,包括也给我说什么打算给她多少多少钱,把她睡了,这些币圈kol满脑子里想着这些 我是这个圈子唯一一个最尊重女性,尊重弱势群体的,尊重打工人的正常人,我却一直被邪恶的kol们造谣四年,辱骂四年,被知识分子看不起,真是个肮脏的圈子!
Show more
总有人说小耳朵是因为在币圈钓不到大哥才离开币圈,去抖音钓大哥,在我眼里小耳朵是发现币圈是个肮脏的地方才离开了币圈,小耳朵在传统播音到了币圈,作为一个传统大学生,不会理解到金融圈的肮脏,各种潜规则性骚扰层出不穷,小耳朵去抖音了,一堆人笑话她在币圈钓不到大哥,小耳光想搞钱太容易了,小耳光如果没有底线在币圈有大把的钱对她扑面而来 之所以人家去当直播了,是因为小耳光守住底线,不愿意在这个肮脏的金融圈任人摆布,我相信小耳光是传统的大学生,是对爱情有着美好的憧憬,所以不会任人摆布,不会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币圈都是些屌丝,在他们眼里只要有钱了什么样子的女的都可以睡到,屌丝中的屌丝,很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有钱了还要为了前任去自杀,因为他们不懂什么是爱,爱欲跟性欲是不一样的,爱是可以为了对方去死,性欲只是为了爽,所以在他们眼里我是个傻子,但在我眼里我只想找到一个可以一直信任,可以一直爱的人, 币圈的人脑子里只想着吃喝嫖赌,他们永远也不会明白什么是爱,在他们眼里钱是最重要的,没有任何感情,这四年,但凡我做了违背底线的事儿,我去发币募集,我早就赚几个亿翻身了,我一直在坚守底线,一直在于这个邪恶的金融市场作斗争,我是一个战士,我只忠于自己,我会带领我们凉家人打倒所有交易所,让币圈再次伟大!
Show more
0
11
3
0
深度信仰!富在术数,不在劳身 两千年未变的财富铁律:你的勤奋,可能正在毁掉你。 一场跨越时空的认知暴击,《盐铁论》刺穿了整个农耕文明的幻觉: “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势局,不在力耕。” 两千年后,这句话依然在抽打着当代人: 当你在地铁里挤成沙丁鱼时,有人用一套算法收割流量; 当你在会议室熬夜改PPT时,有人用股权设计锁定行业命脉。 这不是命运不公,而是认知的“代际碾压”。 🔺认知诛心:勤劳是最大的认知枷锁。 凌晨3点的写字楼里,90后设计师小林第28次修改方案。 她始终相信“越努力越幸运”,却在体检时查出甲状腺癌, 这是当代“力耕者”的集体困境:用战术勤奋掩盖战略懒惰。 🔺劳动价值的三大幻觉。 时间幻觉:以为“投入时间=创造价值”,实则90%的忙碌都在给系统填坑。 农耕时代的“亩产思维”,汗水与收成成正比。 体力幻觉:迷信“天道酬勤”,却不知机器已能24小时无休耕地。 工业时代的“工时陷阱”,流水线上的机械重复 道德幻觉:用“勤劳美德”自我感动,掩盖战略懒惰的真相。 信息时代的“内卷困局”,PPT造火箭式的无效劳动。当你炫耀自己全年无休时,资本家正在计算你的剩余价值转化率; 流水线上的螺丝钉越勤奋,工业革命的绞盘转得越欢。 🔺重新定义"劳动价值"。 体力劳动层:外卖骑手每单赚6元(时间密度决定上限),属于低阶努力,用体力兑换生存资料,例如外卖骑手、流水线工人。 脑力套利层:骑手培训师开发路线优化课程(单位时间价值放大100倍),属于中阶努力,用脑力置换生产资料,例如程序员、设计师。 系统构建层:设计外卖平台派单算法(创造千亿级商业生态),属于高阶努力,用规则收割生态红利,例如平台架构者、标准制定者。 🔺为什么程序员35岁危机? 因为他们停留在“代码力耕者”层面,从未掌握“技术势局”的能力;真正的护城河不是写代码,而是设计代码世界的规则。 02、术数觉醒:从“被算法支配”到“设计算法”。 🔺财富的本质是套利。 空间套利:15世纪威尼斯商人搬运香料,21世纪字节跳动搬运注意力。 时间套利:巴菲特“别人恐惧我贪婪”,马斯克殖民火星赌未来。 认知套利:掌握10%的关键信息,就能撬动90%的资源错配。 底层拼体力,中层卖脑力,顶层玩概率。 你永远赚不到认知坐标系之外的钱,除非靠运气,而靠运气赚的钱,会凭实力亏光。 杭州90后女生小美,用三年完成惊人蜕变。 阶段1,淘宝客服(月薪5000,每天回200条“在吗”); 阶段2:整理高频问题→制作自动回复模板(效率提升3倍); 阶段3:开发智能客服系统卖给中小商家(年入300万)。 她的破局密码:把重复劳动封装成可复制的数字产品——这就是现代版“术数”。 🔺构建个人算法系统。 输入端口: 每天吞噬3小时高密度信息(行业研报>畅销书>短视频); 建立“暗知识”捕猎网(参加闭门会>混社群>刷朋友圈); 处理内核: 用“贝叶斯思维”迭代认知(先验概率+新证据=升级决策); 打造“可迁移模型”(把送外卖经验抽象为动线优化方法论)。 🔺输出引擎: 让成果可复制(开发课程/写操作手册/建SOP流程); 让价值可杠杆(用股权融资/用IP吸资源/用专利卡生态位)。 为什么多数人学不会术数? 因为学校教的是“做试卷”,而现实要的是“出考题”, 前者在既定规则下内卷,后者在重构规则中通吃。 03、势局思维:在秩序裂缝中卡位。 🔺势能积累的法则,看懂"生态位战争"。 暗规则1,所有蓝海都在红海的毛细血管里(拼多多崛起于“五环外需求”); 暗规则2,头部效应越明显,尾部反脆弱机会越多(自媒体行业1%的巨头倒下时,4%的垂类号吃掉市场); 暗规则3,合规性风险往往藏着最大红利(早期比特币玩家/跨境电商税务洼地)。 上流社会人捧人,底层社会人踩人,中间阶层在假装人帮人。 高利润低竞争藏在周期的时差里,机会卡在认知的盲区中。 🔺破局者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看见局:抢占信息高地。 加入3个优质付费社群,推荐“知识星球”头部圈子; 关注10个细分领域KOL,警惕百万粉大V,专注垂直专家。 第二重,利用局:织造资源网络。 发展“弱关系链接”,每周认识1个新行业从业者; 打造“价值交换器”,用自己的专业技能置换他人资源。 第三重,重构局:踩准周期律动。 经济周期:熊市学习技能,牛市变现 行业周期:在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期切入,如实体店直播化。 美团骑手研究平台算法是战术级努力,王兴设计平台算法是战略级降维。 认知维度差,才是最大的降维打击。 04、警惕:别掉进这些"伪术数"深坑。 🔺成功学的三大毒逻辑。 归因谬误:把时代红利包装成个人方法论。 幸存者偏差:用1%的逆袭案例掩盖99%的炮灰。 因果倒置:鼓吹“坚持就能成功”,却绝口不提选择比坚持重要100倍。 大师教你财务自由的样子,像极了赌场荷官演示赌博必胜术。 当知识付费在卖‘捷径’时,真正的捷径早已标好了天价。 🔺金融术数的死亡诱惑。 第一层幻象:以为K线图有规律可循,实则高频交易算法在玩量子扑克。 第二层幻象:相信“价值投资”安全无忧(宁德时代一年跌去60%市值。 第三层幻象:幻想自己是镰刀,实则只是两把镰刀碰撞时的火星。 为什么多数人学价值投资反而亏钱? 因为巴菲特买的不是股票,是美联储的印钞权; 普通投资者却在用买菜思维玩国家货币游戏。 05、比特币的终极突围:当BTC开始重塑"价值",在数字时代重新定义“财富”的意义 人类未来的三大价值基石 🔺抗脆性炼金术:将系统性风险转化为财富机遇,中本聪用代码对抗金融危机,创造永不贬值的数字黄金。 🔺共识魔法:在信任崩塌的时代凝聚全球信仰,比特币从极客玩具变成万亿级资产。 🔺去中心化共情:打破垄断,让每个人掌握自己的金融主权。 传统金融能计算所有变量,却算不透人性对自由的渴望; 未来最稀缺的不是资本,而是让资本真正流动自由的能力。 当法币能买到90分的稳定时,真正的赢家不是追求短期波动的人,而是能看见101分未来的人。 比特币最终的壁垒,在于重新定义“价值”的能力。 结语:杀死那个“信仰法币的自己” 两千年前的货币博弈早已预言:“劳动积攒的财富,终被通胀收割”。当你在银行账户里拼命储蓄时,有人正用代码重构价值的游戏规则。 记住这三个血色真理: 劳动不能保值,抗通胀的资产才能。 储蓄不会致富,掌控货币发行权的逻辑才会。 财富不是数字,能穿越周期的共识才是。 站在比特币革命的门槛上,我们终于读懂中本聪的深意:真正的“价值”不是靠印钞,而是靠数学保证的稀缺;终极的“金融”不是控制,而是自由流动。 此刻起,忘掉“法定货币”,开始“设计自己的货币未来”。
Show more
为什么财富自由要靠投资而不是工作? 工作给人一种假象, 你赚的每一分钱都靠你的付出, 如果哪天你失业了,你就完蛋了, 重则妻离子散,万劫不复。 时间一长,假象就成了你的信条。 于是你用余下的一生去寻找各种老板,为他的荣华富贵添砖添瓦。 而投资,可以逐渐训练你去接受人生的无常,并在不确定性中得到回报。 敢于接受无常,绝对是实现自由的一项关键因素,不光是财务自由。尤其在币圈你会平衡自己的欲望,在限定环境中实现自己的自由,包括财富自由。 本文由 #Gateio# | @Gateio_zh 赞助
Show more
0
3
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