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新藏线
People
Not Found
Tweets including 新藏线
国道219新藏线,这才是今生一定要走一次的路!今天带你走进这条全球最美的公路!青藏高原完整版#219国道# #新藏线# https://t.co/lgv64Je0N6
0
14
464
227
喜欢做空的宝宝们有福了!还可以低成本刷alpha积分! 最早注意到 $myx ,是因为一个还没上所土狗币,我看链上老鼠仓太多一直在出货,但是只能买入不能做空,后面发现有链上交易所@MYX_Finance 可以操作。 -为什么说它可能成为永续合约领域的Uniswap? MYX还在IDO前,项目方更新了线路图:任何人都能像 Uniswap 上币那样,创建自己的合约交易对,无需审核,无需许可。 这打破了传统永续市场的逻辑 ,过去是大所决定你能不能交易,现在是市场自己决定。 有点像当年 Uniswap 出现后,现货市场从“上币审查制”变成了“群众眼睛雪亮制”。 -机制创新点在哪? 目前多数链上永续协议还在模仿中心化交易所的订单簿模式,但 MYX 用的是一种叫 MPM-AMM 的机制,说白了就是:谁都可以像发币一样发合约市场,做市的人不用押方向,只靠市场波动赚手续费。对普通用户友好得多,也降低了门槛。 我实际试了下,有几个体验让我印象还挺深: 开仓基本零滑点,交易体验不错; LP 风险低,不容易爆仓; 新增邮箱登录,用户体验门槛更低了。 -行业演变的可能性 如果MYX这套机制真的跑通了,可能会改变链上交易的格局,发币项目会直接同步上合约,链上合约市场变成判断新币热度的风向标,套利方式也更灵活。最关键的是,它可能像当年Uniswap引爆土狗热潮那样,让永续合约进入一个全民参与的时代,虽然过程中会有泡沫,但也可能藏着新的机会。 -如何在Binance Alpha 刷分,低成本套利 Binance 最近上线的 Alpha 双倍积分活动350 万 U 奖池 + 刷分机制,给的空投也很大方。 这轮活动里,我重点在看 MYX,理由其实挺直接的: 奖池大、人少、分得多。MYX 奖池超 510 万枚,但只有 5,000 个名额,人均能拿上千枚,直接碾压其他项目。 币价稳、滑点低、进出快,刷起来很舒服,不容易被套,特别适合冲榜。 合约能开空单,搭配多单冲分,风险可以对冲,做到“刷分不亏钱”,甚至边玩边赚。 还有人用“半刷半留”的方式,一边抢奖励一边博后面可能的上涨或空投,这种组合策略还挺灵活的。 从项目本身看,MYX 最近上线了质押网络,节点质押需要锁仓 7 天,对流通盘有一定压缩效果。同时节点参与门槛也制造了一波买盘支撑。也是上轮周期的老项目,一直在拓展不同的生态。
Show more
0
2
4
0
喜欢做空的宝宝们有福了!还可以低成本刷alpha积分! 最早注意到 MYX,是因为一个还没上所土狗币,我看链上老鼠仓太多一直在出货,但是只能买入不能做空,后面发现有链上交易所@MYX_Finance 可以操作。 为什么说它可能成为永续合约领域的Uniswap? MYX还在IDO前,项目方更新了线路图:任何人都能像 Uniswap 上币那样,创建自己的合约交易对,无需审核,无需许可。 这打破了传统永续市场的逻辑 ,过去是大所决定你能不能交易,现在是市场自己决定。 有点像当年 Uniswap 出现后,现货市场从“上币审查制”变成了“群众眼睛雪亮制”。 机制创新点在哪? 目前多数链上永续协议还在模仿中心化交易所的订单簿模式,但 MYX 用的是一种叫 MPM-AMM 的机制,说白了就是:谁都可以像发币一样发合约市场,做市的人不用押方向,只靠市场波动赚手续费。对普通用户友好得多,也降低了门槛。 我实际试了下,有几个体验让我印象还挺深: 开仓基本零滑点,交易体验不错; LP 风险低,不容易爆仓; 新增邮箱登录,用户体验门槛更低了。 行业演变的可能性 如果MYX这套机制真的跑通了,可能会改变链上交易的格局,发币项目会直接同步上合约,链上合约市场变成判断新币热度的风向标,套利方式也更灵活。最关键的是,它可能像当年Uniswap引爆土狗热潮那样,让永续合约进入一个全民参与的时代,虽然过程中会有泡沫,但也可能藏着新的机会。 如何在Binance Alpha 刷分,低成本套利 Binance 最近上线的 Alpha 双倍积分活动350 万 U 奖池 + 刷分机制,给的空投也很大方。 这轮活动里,我重点在看 MYX,理由其实挺直接的: 奖池大、人少、分得多。MYX 奖池超 510 万枚,但只有 5,000 个名额,人均能拿上千枚,直接碾压其他项目。 币价稳、滑点低、进出快,刷起来很舒服,不容易被套,特别适合冲榜。 合约能开空单,搭配多单冲分,风险可以对冲,做到“刷分不亏钱”,甚至边玩边赚。 还有人用“半刷半留”的方式,一边抢奖励一边博后面可能的上涨或空投,这种组合策略还挺灵活的。 从项目本身看,MYX 最近上线了质押网络,节点质押需要锁仓 7 天,对流通盘有一定压缩效果。同时节点参与门槛也制造了一波买盘支撑。 平台现在日交易量大概在 $30M,算是活跃,机制也还在逐步完善。 目前流通市值$7.5M,总市值$80M,对比同类项目像 GMX FDV 曾冲到 $600M,MYX 还在早期,有没有未来咱不敢说,但确实还有上探空间。 也是上轮周期的老项目,一直在拓展不同的生态。
Show more
0
0
3
0
币安alpha项目无痛刷分,带你挖掘早期meme — $MYX 手贱忍不住做空怎么办?很多新币的永续合约还没上主流交易所,倒是在一个叫 @MYX_Finance 的dex救了我的狗命。 为什么说它可能成为永续合约领域的Uniswap? 最早注意到 MYX,是因为一个还没上 CEX 的币,我看链上老鼠仓太多一直在出货,但是只能买入不能做空,靠MYX让我赚钱了。 MYX还在IDO前,项目方更新了线路图:任何人都能像 Uniswap 上币那样,创建自己的合约交易对,无需审核,无需许可。 这打破了传统永续市场的逻辑 ,过去是大所决定你能不能交易,现在是市场自己决定。 有点像当年 Uniswap 出现后,现货市场从“上币审查制”变成了“群众眼睛雪亮制”。 机制创新点在哪? 目前多数链上永续协议还在模仿中心化交易所的订单簿模式,但 MYX 用的是一种叫 MPM-AMM 的机制,说白了就是:做市的人不用押方向,只靠市场波动赚手续费。对普通用户友好得多,也降低了门槛。 我实际试了下,有几个体验让我印象还挺深: 开仓基本零滑点,交易体验不错; LP 风险低,不容易爆仓; 新增邮箱登录,用户体验门槛更低了。 如何在Binance Alpha 刷分,低成本套利 Binance 最近上线的 Alpha 双倍积分活动挺有意思,350 万 U 奖池 + 刷分机制,玩法不少,还有潜在空投。对手上有点中低风险资金的人来说,是可以考虑“搬砖套利”的场景。 这轮活动里,我重点在看 $MYX 理由其实挺直接的: 奖池大、人少、分得多。MYX 奖池超 510 万枚,但只有 5,000 个名额,人均能拿上千枚,直接碾压其他项目。 币价稳、滑点低、进出快,刷起来很舒服,不容易被套,特别适合冲榜。 合约能开空单,搭配多单冲分,风险可以对冲,做到“刷分不亏钱”,甚至边玩边赚。 成为 MYX 的 VIP 后手续费极低,比币安做市商还省,刷分效率直接拉满。 还有人用“半刷半留”的方式,一边抢奖励一边博后面可能的上涨或空投,这种组合策略还挺灵活的。 从项目本身看,MYX 最近上线了质押网络,节点质押需要锁仓 7 天,对流通盘有一定压缩效果。同时节点参与门槛也制造了一波买盘支撑。 平台现在日交易量大概在 $30M,算是活跃,机制也还在逐步完善。 目前流通市值$7.5M,总市值$80M,对比同类项目像 GMX FDV 曾冲到 $600M,MYX 还在早期,有没有未来咱不敢说,但确实还有上探空间。 潜在机会与风险并存 MYX就像是捕捉早期meme币行情的“雷达站”。比如,最近某个动物币在CEX上线永续合约前,MYX上就已经先炒了一轮。它的多链策略也很有意思,起初是基于Linea,现在重点拓展BSC,既能享受以太坊Layer2的技术红利,又能接入币安的流量。现在明确表示要拓展到Solana,看起来像吃定meme这波破天的流量。不过,MYX的流动性深度还不如传统大所,极端行情时清算机制也有待考验,社区自治可能会带来滥用风险,比如项目方自建合约后砸盘。但总的来说,它提供了一个更灵活、开放的衍生品市场,让我们能更早参与一些潜力币的行情。 横向对比中的差异化 MYX和其他项目最大的不同在于,谁都可以像发币一样发合约市场,流动性提供者也不用赌方向,只靠市场活跃度赚钱,相当于把https://t.co/3wXhQbn86x的思路搬到了永续合约上。它正在成为meme合约最早起飞的地方。如果后面真的做起来,现在1亿的估值不是天花板,而是地板。当然,还得看市场的流动性能不能持续、社区自治会不会出问题、以及熊市里能不能留住真用户。 行业演变的可能性 如果MYX这套机制真的跑通了,可能会改变链上交易的格局,发币项目会直接同步上合约,链上合约市场变成判断新币热度的风向标,套利方式也更灵活。最关键的是,它可能像当年Uniswap引爆土狗热潮那样,让永续合约进入一个全民参与的时代,虽然过程中会有泡沫,但也可能藏着新的机会。
Show more
0
1
5
0
TRON生态的教育理想与技术使命交汇之路 长文警告!!! 我带你们一起了解(我先自我学习了下)为什么BitTorrent这次出现在ETH Beijing 2025的黑客松现场,这事儿对TRON生态意味着什么?背后又藏着怎样一条属于技术革新与教育理想交汇的路径? 1111、BitTorrent为什么赞助ETH Beijing? 很多人可能还停留在BitTorrent最早的的印象里,但在区块链的快速变革世界,它早就变了身份,成了TRON生态中也算了代表性的一个项目。而这次,它选择站在ETH Beijing 2025黑客松的赞助席上,不仅仅是一次露头刷脸的合作,更是一次面向未来开发者的开放性拥抱。 ETH Beijing 2025 由顶尖学府学生组织主导的大型以太坊主题黑客马拉松,主办方是@PKUBlockchain。这场活动汇聚了来自全国有潜力的年轻开发者、创业者。BitTorrent 选择赞助,显然是看中了这些新兴力量,也许下一个划时代的AI Dapp、链上爆款、或者分布式存储新范式,就会从这里诞生。 2222、TRON和北大的渊源,可不只是一次合作 很多人不知道,TRON的孙哥早年就是从北京大学走出来的。这层深厚的学术渊源,成了TRON在高校推动区块链教育与开发者培养的一条“情感线”吧。而这次BitTorrent站在ETH Beijing的舞台上,也可以说是TRON生态对教育理想的再一次兑现。 相比于简单的赞助,TRON更像是在与年轻开发者站到一起。他们不是旁观者,而是要一起在这片创新土地,挖出未来。 3333、BTTC:跨链+AI+低成本基础设施,全都安排上了 说点干货(前面推文也有讲,这边少许讲些)。BitTorrent Chain也叫BTTC,是TRON 和 BitTorrent 联合推出的一个Layer 2链,核心卖点就两个字:兼容性。它天然支持EVM,也就是说,你以太坊上的开发经验和智能合约,在BTTC上几乎可以无缝迁移。不止以太坊,它还能同时跨链到 TRON 和 BNB Chain,这种“一链通三链”的能力,真不是随便哪个项目能搞定的。 而且重点是,BTTC 的低Gas费、快速出块和强兼容性特别适合搞 AI 模型上链、链上社交应用、以及分布式存储这类资源密集型项目。你要是一个大学生团队,有个很棒的点子但怕跑不起主网,BTTC 就是你最好的实验田。 4444、TRON对教育投入,也不会是嘴上说说 从长期投入看,TRON这几年在全球范围内一直支持大学社群,尤其是技术驱动的黑客松、工作坊、开发者训练营。这次支持 ETH Beijing 2025,不是他们第一次走进校园,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 “你不是一个人在敲代码。只要你愿意用区块链构建点什么,我们就愿意给你支持,给你平台,给你链上资源。” 5555、写到最后“技术的未来,就藏在这些年轻小伙身上” TRON 生态在高校的亮相,背后都不是简单的赞助,而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传播未来。ETH Beijing 2025,将是一次关于未来的预演。而BitTorrent的参与,不仅是一次展示,更是一种承诺。 从“下载工具”到“跨链桥梁”,BitTorrent已经脱胎换骨。现在,它又站在了中国最顶尖高校的开发者面前,告诉你,你来就行了,未来的Web3,我们一起建。 如果说区块链的下一站在哪里,不妨看看这些年轻小伙。 而他们的背后,有BTTC在支撑,有TRON在赋能。 @justinsuntron @BitTorrent #TRONEcoStar# #Hackathon#
Show more
0
53
57
5
🔍 Bitchat 是什麼? •去中心化、無伺服器:使用藍牙 Low Energy (BLE) mesh 技術,在手機間形成點對點網絡,不需 SIM、Wi‑Fi 或網路伺服器。 •支援多平台:iOS 測試版透過 TestFlight,Android 可透過 GitHub APK 旁載安裝,macOS 版本亦在開發中。 ⸻ 🔐 隱私與加密 •端對端加密 •私聊使用 Curve25519 (X25519 對鑰交換)+ AES‑GCM •群組訊息則加入 Argon2id 派生密鑰和 AES‑256‑GCM 加密 •強化匿名性 •每次啟動都會生成臨時 Peer ID,無需註冊、電話或電郵 •智能掩飾機制:偽訊息 (dummy messages)、時間混淆 (timing obfuscation) 可隱藏真正通訊行為 •一鍵「Panic Mode」三擊 LOGO 即可清除所有本地資料 ⸻ ⛓ 網絡與功能特性 •中繼轉發:訊息可由附近多部手機接力轉播,覆蓋距離超過 300 m。 •聊天室與最愛:支援 IRC 式聊天室、密碼保護頻道、提及功能、收藏 (favorites) 以便稍後接收訊息 •離線比特幣交易:能生成並簽署 BTC 交易,透過 mesh 傳送至有網路接入設備,再推送至比特幣網絡 – 開創離線支付新場景 ⸻ 🧰 使用場景 1.自然災害 & 網絡中斷:災害時手機無訊號仍可用於緊急聯絡與協調 2.大型活動或抗議:人群密集下網路擁塞,Bitchat 可提供局部網絡溝通 3.審查迴避:在限制網路的地區,可保持匿名聊天與資訊共享 4.戶外冒險:露營、遠足等網絡覆蓋差的場景下仍能通信 ⸻ 🧪 背後技術與發展 •快速開發、AI 輔助:@jack 表示以約週末兩日的時間完成原型,利用自家 AI 編程助手 Goose 協助開發 •開源白皮書:GitHub 上有技術白皮書,說明協議架構與安全設計,同時也公布了 Beta 隱私及身份安全漏洞風險 •競品與技術傳承:如 FireChat、Bridgefy 曾用於抗爭場景,但安全性偏弱,Bitchat 聚焦加密、匿名與 UX 改進 👀 Bitchat 是一款脫離中心化架構、具備強隱私的離線網絡聊天工具,以 BLE mesh 為基礎,引入現代加密(Curve25519 + AES‑GCM)、匿名機制、多設備轉播、群聊、收藏、緊急抹除等特性。其目標是打造一個在極端場景仍能保持溝通、避免審查、甚至進行雙方簽署的網絡,真正落實「離線即是功能」的理念。它既結合實用功能,也推陳出新,是未來抗災救援、民主運動、戶外活動、鄉村互聯的新契機。
Show more
0
0
4
0
当童年回忆遇上区块链:我眼中的《冒险岛宇宙》经济革命 第一次接触《冒险岛》@MaplestoryU 还是初中时在网吧偷偷玩的。那个横版卷轴的世界里,扎着冲天辫的战士、会瞬移的法师,还有永远挤满人的射手村训练场,成了我们这代人的集体记忆。二十年后的今天,听说《冒险岛》要带着区块链技术卷土重来,我的第一反应是:"这IP还能这么玩?" 不是简单的"链改",而是经济系统的重构 很多人以为《冒险岛宇宙》(MSU)只是把游戏道具变成NFT卖钱,但仔细翻完白皮书和币安报告,我发现它真正想做的是用代币NXPC串联起一个玩家、开发者、IP持有者共生的经济体。 比如"动态定价"机制:游戏里强化装备的费用会根据实时需求波动。这听起来像DeFi里的AMM(自动做市商),但套用在"砸星"(老玩家都懂的心痛环节)上,突然就让传统网游的"概率黑箱"变得透明。更绝的是"NXPC裂变"和"物品融合"——你可以把代币拆成NFT装备,也能把不用的装备熔铸回代币。这种双向兑换像极了现实中的"以旧换新",既解决了NFT流动性问题,又让道具价值始终锚定在NXPC上。 怀旧党的担忧:区块链会不会毁了游戏性? 作为老玩家,我最怕两件事:一是氪金大佬碾压平民,二是工作室脚本霸图。MSU的解决方案有点意思: 限量供应经济:所有顶级装备都是固定数量的NFT,类似比特币的2100万枚上限。这意味着"黑龙项链"这类神器不会因为土豪砸钱就无限复制,稀缺性由代码保证。 贡献者奖励:80%的NXPC留给生态贡献者,但分配规则类似比特币减半——随着时间推移,产出越来越少。搬砖党、内容创作者、甚至带萌新的大佬都能分到代币,但必须持续活跃才能赚取。 不过风险也很明显:如果NXPC价格暴跌,会不会出现"打金不如直接买币"的恶性循环?项目方显然意识到了这点,所以设置了NESO这个游戏内稳定代币,与NXPC固定汇率兑换,相当于给经济系统加了道缓冲阀。 最让我意外的:Nexon的"克制" 传统游戏公司做区块链,常被骂"割韭菜"。但Nexon这次出奇地克制: 母公司注资1亿美元却不拿代币,团队和顾问总共只占1.1%份额; 代币80%留给社区,首日流通量中86%直接空投给玩家(包括币安HODLer) 没搞私募轮,连CEX上币前的流动性池都只用总供应量的1% 这种设计显然在讨好核心玩家——你们既是用户,也是股东。但问题在于:当游戏利益和炒币利益冲突时(比如该调高爆率吸引玩家还是保持稀缺性拉抬币价),团队能否顶住压力? 未来想象:不止于游戏 MSU真正的野心藏在SDK里。开发者可以用《冒险岛》的IP和角色,构建独立应用。比如: 一个只经营"明珠港"咖啡馆的模拟经营游戏 用"扎昆头盔"NFT作为门票的线上演唱会 甚至把"枫叶币"跨链到其他DeFi协议里生息 这种模式很像乐高:官方提供基础积木(IP+经济层),社区自由拼接。如果成功,或许能开创"日式IP+开放生态"的新路径。 个人看法:一场危险的平衡术 我对MSU既期待又忐忑。它试图在"童年情怀"和"加密投机"之间走钢丝:太多金融元素会毁掉游戏乐趣,太保守又无法吸引新世代玩家。但至少,当看到"枫之谷"三个字时,我依然会想起那个举着塑料剑、在彩虹岛上奔跑的少年——而现在,他手里的剑或许真能变成数字世界的通行证。 (写完才发现:这不就是小时候梦想的"游戏里赚的钱能买泡面"吗?只不过现在换成了"打BOSS掉的NFT能换ETH"…时代啊!) 文中提到BNB HODLer真的舒服!🎁 币安HODLer空投现已上线第18期项目 – Nexpace (NXPC) NXPC HODLer空投详情: 代币名称:Token Nexpace (NXPC) 创世代币总供应量:1,000,000,000 NXPC 代币最大供应量:1,000,000,000 NXPC HODLer空投代币总量:30,000,000 NXPC(占代币总供应量的 3.00%) 在币安上市时的流通供应量:169,040,000 NXPC (占代币总供应量的16.90%) 上币费:0 谁有参与条件(含方式)? 资格条件: 活动期间使用 BNB 申购币安 “保本赚币” 产品(活期和/或定期)或 “链上赚币” 产品,即可自动获得 HODLer 空投资格 。 快照机制: 币安将随机在活动期间,每小时多次快照用户在上述产品中的 BNB 平均持仓,并据此计算空投比例 。 与其他奖励的关系: 同时订阅可参与 Launchpool、Megadrop 等额外激励;而仅需一次申购操作,无需持续维护持仓,空投以回溯快照形式执行,更为简便 ; 币安用户持有BNB实现一鱼多吃的简易图,一目了然;多重收益,吃到麻。 #Binance# 每次不同的活动可以在这入口查阅: https://t.co/25wf6yRmPC 无论新老用户都可以参与,币安挖矿活动不断,福利送不停! @binance @binancezh 新老用户都可以快速参与👉: https://t.co/VKXLs067B1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见解,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Show more
0
1
1
0
为什么越跌越补仓反而亏更多?揭秘散户被“沉没成本陷阱”操控的3个瞬间 最近有位兄弟很犯愁,他持仓里那只2600买入的价值币,如今跌到了1800元,期间多次补仓,仓位越补越重,亏损也像滚雪球般越来越大。 他并非个例,多项投资者行为研究显示,超过60%的散户在币价下跌时选择加仓,其中近半数最终亏损幅度显著扩大。 这种“越跌越买”的执念,看似是在摊薄成本,实则是大脑的认知偏差与生存本能共同编织的陷阱。 01、沉没成本 大脑拒绝承认“错误”的生存策略 让我们来剖析一下这位整个补仓的心路历程:当他第一次在2600元买入时,币价跌到2200元,他想“已经亏了15%,补仓能降低成本”;跌到1800元时,他又想“已经投入10万U了,现在放弃太可惜了”。 这种心理在行为经济学中被称为“沉没成本谬误”——人们会因为已经付出的时间、金钱或精力,而持续投入资源,哪怕理性上知道前景堪忧。 从进化角度看,这种本能源于原始部落的“猎物追逐效应”:原始人追赶猎物时,哪怕明知体力不支,也会因“已经追了这么久”而不愿放弃,这种坚持曾帮助人类在物资匮乏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进化至今,大脑的边缘系统依然保留着这种“不愿前功尽弃”的机制,表现为对沉没成本的过度重视。 神经影像研究显示,当人们面对沉没成本时,负责疼痛感知的岛叶皮层会被激活,仿佛承认亏损就会带来真实的生理痛苦,促使我们用“继续补仓”来缓解这种不适。 02、损失厌恶 越跌越恐惧,越恐惧越补仓 补仓行为的背后,还藏着人类对损失的天然恐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前景理论中指出,人们对损失的敏感度是收益的2-3倍。 当这位看到账户亏损时,大脑的杏仁核(恐惧中枢)会立即启动 “战斗—逃跑反应”,但与止损离场相比,“继续补仓”看似是一种主动应对,能暂时缓解恐惧——就像溺水者抓住稻草,哪怕知道可能无效,也会本能地抓住一切机会。 这种行为在神经机制上表现为“负面强化”:每次补仓后币价短暂反弹,会让多巴胺轻微分泌,形成“补仓有效”的错觉;而持续下跌带来的痛苦,又会被“已经投入太多”的沉没成本进一步放大,形成“补仓—反弹—再补仓—深套”的恶性循环。 金融机构调研表明,频繁补仓的投资者,平均持仓成本较首次买入价普遍上升20%—40%,且最终实际亏损幅度显著高于首次止损的场景。 03、均值回归幻觉 大脑对“正常”的执着追求 补仓者常抱有“币价总会涨回来”的信念,这源于大脑对“均值回归”的本能依赖。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人类视觉系统存在“完形倾向”(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会自动将不完整或扭曲的视觉信息组织为更“规则”的形态(例如将轻微弯曲的线条感知为直线)。 这种感知习惯迁移到投资中,表现为大脑会默认短期异常波动是“偏离常态”,认为币价“应该”回到历史平均水平,即“赌徒谬误”——认为连续的坏运气之后,必然会迎来好运气。 但市场的真相是:下跌趋势中的补仓,本质上是在用“过去的成本”对抗“未来的概率”。当个币因为基本面恶化或行业周期下行而下跌时,越跌越补仓相当于不断给错误的决策追加投资。 行为金融学研究显示,在持续下跌行情中,投资者的决策准确率会因情绪干扰下降30%以上,理性分析中枢(前额叶皮层)会被持续的亏损压力抑制,陷入情绪化决策的泥沼。 04、如何破解补仓陷阱 从本能驱动到系统决策 要跳出越跌越补仓的怪圈,关键是建立反本能的决策框架: 1、区分“好成本”与“坏成本” 补仓的核心前提,是标的处于“价值错杀”而非“趋势恶化”,不妨采用这个三维验证法: 第一维:基本面扫描 核心竞争力是否稳固?解锁抛压情况如何?等等 第二维:技术面扫描 趋势支撑是否有效?指标是否出现背离?等等 第三维:情绪隔离 假如当做一只新纳入自选的币种,当前状态是否符合我的买入模型? 2、设定“反本能补仓规则” 要知道,我们的大脑擅长执行预设的系统,而不是临场决策。因此应当提前制定纪律,例如: 在策略中心挖掘并创建交易策略,仅对符合买入策略的个币进行补仓; 每次补仓间隔不少于N个交易日,避免情绪化连续加仓; 补仓资金不超过首次仓位的50%,严格控制总风险敞口。 3、用“零基思维”切断沉没成本 每天看盘前,问自己:“如果我现在空仓,还会买入这只票吗?” 这种“零基思维”能帮助大脑跳出“已经投入多少”的执念,专注于“当下的价值判断”。 神经实验表明,采用此方法的投资者,决策时的情绪脑活跃度会降低25%,理性分析参与度显著提升。 05、投资是反本能的修行 这位兄弟的经历背后我们看到了一个真相:越跌越补仓的本质,是大脑用原始的生存策略应对现代金融市场——害怕失去已有的投入,误把坚持当作正确,用补仓缓解短期恐惧,却忽视了长期风险。 真正的破局点,在于建立“系统高于本能”的认知: 接纳沉没成本的存在,但不让它主导决策; 理解损失厌恶的规律,用预设规则对冲情绪; 看破均值回归的幻觉,只在价值锚点稳固时出手。 下次面对下跌时,不妨暂停30秒,做一次认知重启:放下持仓成本的数字,忘记已经投入的时间,用全新视角审视这只票——如果答案不再是“必须补仓”,而是“需要止损”或“等待确认”,那么恭喜你,理性脑已经夺回了决策权。 投资的进阶,从来不是战胜市场,而是学会与自己的大脑和解,让科学的系统,代替本能的冲动。 共勉!
Show more
0
5
4
0
混沌中试探,躁动中蓄势|不是牛市的牛市,才最危险也最性感—— 最近出去的时间比较多,四月份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都在外面,说实话挺累,昨天大概大部分时间都在补觉; 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个比较喜欢安静的人,不太喜欢社交,大部分时间都自己待着—— 出去主要是需要走出去感知一下市场的情绪。 情绪是行情的唯一能感知和看到的标准,洗盘本质就是市场情绪与资金博弈的心理战; 市场消息可能是假的,突破可能是假的,下跌也可能是假的,唯有情绪是真的; 所以甭管牛熊每年我都会抽一些时间出去感知一下大家的情绪和对市场的看法,说起来比较有意思,每次出去聊一圈、看一圈、听一圈,都会让我重新校准自己的视角。 比如这个阶段,看似行情没有太大波动,但人群的情绪温度计永远是最敏锐的指标—— 贪婪、恐惧、观望、兴奋; 这些藏在只言片语、眼神动作、乃至大家给对方的感受里,这次也一样,有人已经提前预判牛市要来,有人依然在回忆上轮高点,有人开始琢磨新叙事,有人还在等信号确认。 大家说的都不一样,但正是这种“看似混乱”的声音,构成了真正的市场共识雏形:那就是虽然很多人喊着市场已入熊市,但其实大家的兴奋点和内心的悸动,很明确了目前的市场就是一个在互相试探互道傻逼的时刻; 我甚至觉得,这更像是一个“被压抑的牛市前夜”—— 表面平静,但底下暗流涌动。你能感觉到:资金没有真正离场,情绪也没有彻底死寂,反而是一种克制的躁动在积蓄着。 真正的熊市,是没人聊项目、没人发推、线下活动门可罗雀、主流话题都是“如何转行”。但现在不是——你随便刷一下社交媒体,项目方还在努力卷,做市商在布局,媒体在推 narrative,就连路演和聚会,酒桌上都能听到“下一波机会”的各种争论。 这说明什么? 说明情绪还在,说明资金还在,说明人心还没死。而只要人心还在,市场就还在。你不一定能马上看到指数的拉升,但你能从一双眼神、一次握手里感受到那股马上要出发”的能量。 所以说,我不觉得现在是熊市。准确说,是一个混沌未明但充满潜能的蓄势期。 每个人都在等一个开闸的信号,一旦来临,就不是慢慢起飞了,而是直接点火。我们现在身处的这个阶段,说不定回头看,会是一个相当黄金的位置。 对我来说,做内容、做投资、做判断,最终都是回归到一点:理解人性。 而情绪,是人性最直接的表达方式。 今年的情绪,比我想象的要复杂。也更值得期待。
Show more
0
28
39
3
深度信仰!富在术数,不在劳身 两千年未变的财富铁律:你的勤奋,可能正在毁掉你。 一场跨越时空的认知暴击,《盐铁论》刺穿了整个农耕文明的幻觉: “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势局,不在力耕。” 两千年后,这句话依然在抽打着当代人: 当你在地铁里挤成沙丁鱼时,有人用一套算法收割流量; 当你在会议室熬夜改PPT时,有人用股权设计锁定行业命脉。 这不是命运不公,而是认知的“代际碾压”。 🔺认知诛心:勤劳是最大的认知枷锁。 凌晨3点的写字楼里,90后设计师小林第28次修改方案。 她始终相信“越努力越幸运”,却在体检时查出甲状腺癌, 这是当代“力耕者”的集体困境:用战术勤奋掩盖战略懒惰。 🔺劳动价值的三大幻觉。 时间幻觉:以为“投入时间=创造价值”,实则90%的忙碌都在给系统填坑。 农耕时代的“亩产思维”,汗水与收成成正比。 体力幻觉:迷信“天道酬勤”,却不知机器已能24小时无休耕地。 工业时代的“工时陷阱”,流水线上的机械重复 道德幻觉:用“勤劳美德”自我感动,掩盖战略懒惰的真相。 信息时代的“内卷困局”,PPT造火箭式的无效劳动。当你炫耀自己全年无休时,资本家正在计算你的剩余价值转化率; 流水线上的螺丝钉越勤奋,工业革命的绞盘转得越欢。 🔺重新定义"劳动价值"。 体力劳动层:外卖骑手每单赚6元(时间密度决定上限),属于低阶努力,用体力兑换生存资料,例如外卖骑手、流水线工人。 脑力套利层:骑手培训师开发路线优化课程(单位时间价值放大100倍),属于中阶努力,用脑力置换生产资料,例如程序员、设计师。 系统构建层:设计外卖平台派单算法(创造千亿级商业生态),属于高阶努力,用规则收割生态红利,例如平台架构者、标准制定者。 🔺为什么程序员35岁危机? 因为他们停留在“代码力耕者”层面,从未掌握“技术势局”的能力;真正的护城河不是写代码,而是设计代码世界的规则。 02、术数觉醒:从“被算法支配”到“设计算法”。 🔺财富的本质是套利。 空间套利:15世纪威尼斯商人搬运香料,21世纪字节跳动搬运注意力。 时间套利:巴菲特“别人恐惧我贪婪”,马斯克殖民火星赌未来。 认知套利:掌握10%的关键信息,就能撬动90%的资源错配。 底层拼体力,中层卖脑力,顶层玩概率。 你永远赚不到认知坐标系之外的钱,除非靠运气,而靠运气赚的钱,会凭实力亏光。 杭州90后女生小美,用三年完成惊人蜕变。 阶段1,淘宝客服(月薪5000,每天回200条“在吗”); 阶段2:整理高频问题→制作自动回复模板(效率提升3倍); 阶段3:开发智能客服系统卖给中小商家(年入300万)。 她的破局密码:把重复劳动封装成可复制的数字产品——这就是现代版“术数”。 🔺构建个人算法系统。 输入端口: 每天吞噬3小时高密度信息(行业研报>畅销书>短视频); 建立“暗知识”捕猎网(参加闭门会>混社群>刷朋友圈); 处理内核: 用“贝叶斯思维”迭代认知(先验概率+新证据=升级决策); 打造“可迁移模型”(把送外卖经验抽象为动线优化方法论)。 🔺输出引擎: 让成果可复制(开发课程/写操作手册/建SOP流程); 让价值可杠杆(用股权融资/用IP吸资源/用专利卡生态位)。 为什么多数人学不会术数? 因为学校教的是“做试卷”,而现实要的是“出考题”, 前者在既定规则下内卷,后者在重构规则中通吃。 03、势局思维:在秩序裂缝中卡位。 🔺势能积累的法则,看懂"生态位战争"。 暗规则1,所有蓝海都在红海的毛细血管里(拼多多崛起于“五环外需求”); 暗规则2,头部效应越明显,尾部反脆弱机会越多(自媒体行业1%的巨头倒下时,4%的垂类号吃掉市场); 暗规则3,合规性风险往往藏着最大红利(早期比特币玩家/跨境电商税务洼地)。 上流社会人捧人,底层社会人踩人,中间阶层在假装人帮人。 高利润低竞争藏在周期的时差里,机会卡在认知的盲区中。 🔺破局者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看见局:抢占信息高地。 加入3个优质付费社群,推荐“知识星球”头部圈子; 关注10个细分领域KOL,警惕百万粉大V,专注垂直专家。 第二重,利用局:织造资源网络。 发展“弱关系链接”,每周认识1个新行业从业者; 打造“价值交换器”,用自己的专业技能置换他人资源。 第三重,重构局:踩准周期律动。 经济周期:熊市学习技能,牛市变现 行业周期:在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期切入,如实体店直播化。 美团骑手研究平台算法是战术级努力,王兴设计平台算法是战略级降维。 认知维度差,才是最大的降维打击。 04、警惕:别掉进这些"伪术数"深坑。 🔺成功学的三大毒逻辑。 归因谬误:把时代红利包装成个人方法论。 幸存者偏差:用1%的逆袭案例掩盖99%的炮灰。 因果倒置:鼓吹“坚持就能成功”,却绝口不提选择比坚持重要100倍。 大师教你财务自由的样子,像极了赌场荷官演示赌博必胜术。 当知识付费在卖‘捷径’时,真正的捷径早已标好了天价。 🔺金融术数的死亡诱惑。 第一层幻象:以为K线图有规律可循,实则高频交易算法在玩量子扑克。 第二层幻象:相信“价值投资”安全无忧(宁德时代一年跌去60%市值。 第三层幻象:幻想自己是镰刀,实则只是两把镰刀碰撞时的火星。 为什么多数人学价值投资反而亏钱? 因为巴菲特买的不是股票,是美联储的印钞权; 普通投资者却在用买菜思维玩国家货币游戏。 05、比特币的终极突围:当BTC开始重塑"价值",在数字时代重新定义“财富”的意义 人类未来的三大价值基石 🔺抗脆性炼金术:将系统性风险转化为财富机遇,中本聪用代码对抗金融危机,创造永不贬值的数字黄金。 🔺共识魔法:在信任崩塌的时代凝聚全球信仰,比特币从极客玩具变成万亿级资产。 🔺去中心化共情:打破垄断,让每个人掌握自己的金融主权。 传统金融能计算所有变量,却算不透人性对自由的渴望; 未来最稀缺的不是资本,而是让资本真正流动自由的能力。 当法币能买到90分的稳定时,真正的赢家不是追求短期波动的人,而是能看见101分未来的人。 比特币最终的壁垒,在于重新定义“价值”的能力。 结语:杀死那个“信仰法币的自己” 两千年前的货币博弈早已预言:“劳动积攒的财富,终被通胀收割”。当你在银行账户里拼命储蓄时,有人正用代码重构价值的游戏规则。 记住这三个血色真理: 劳动不能保值,抗通胀的资产才能。 储蓄不会致富,掌控货币发行权的逻辑才会。 财富不是数字,能穿越周期的共识才是。 站在比特币革命的门槛上,我们终于读懂中本聪的深意:真正的“价值”不是靠印钞,而是靠数学保证的稀缺;终极的“金融”不是控制,而是自由流动。 此刻起,忘掉“法定货币”,开始“设计自己的货币未来”。
Show more
为什么财富自由要靠投资而不是工作? 工作给人一种假象, 你赚的每一分钱都靠你的付出, 如果哪天你失业了,你就完蛋了, 重则妻离子散,万劫不复。 时间一长,假象就成了你的信条。 于是你用余下的一生去寻找各种老板,为他的荣华富贵添砖添瓦。 而投资,可以逐渐训练你去接受人生的无常,并在不确定性中得到回报。 敢于接受无常,绝对是实现自由的一项关键因素,不光是财务自由。尤其在币圈你会平衡自己的欲望,在限定环境中实现自己的自由,包括财富自由。 本文由 #Gateio# | @Gateio_zh 赞助
Show more
0
3
9
0
ฅ(^=ↀωↀ=^)ฅ Solana今日新聞 懶人包: - @KASTcard@Stablecoin 合作 讓薪資轉帳或是入金更容易 - Coinbase開發者平台整合Solana錢包 - @solscanofficial 推出隱藏垃圾交易的功能 - @convergent_so 介紹回顧 - @solayer_labs 翡翠卡開放申請以及認領 - @ParclFoundation 基金會推出透過協議費用回購代幣投票 - @Rakurai_io 完成由 @anagramxyz 領導的300萬種子輪募資 - @solanaidentity 推出自己的驗證器 - @solstrategies_@pudgypenguins 合作在 Solana 上推出專用的 PENGU 驗證器 #Solana中文新聞# @Solana_zh
Show more
0
2
1
1
大学生不要去玩合约,我两年前读大专的时候,那时候刚进币圈。就跟了一个群的群主,说什么赚美刀,当时我在玩数藏,对于币圈还不是很懂,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去按照他的教程下载了交易所,在欧易购买了USDT,然后按照他的要求,走他的邀请链接,下载了某小交易所,把USDT,提到了那个平台,后面跟单确实赚了点, 但是后面我发现这个合约真上头,我当时玩数藏,一天行情好点,赚个几百元,甚至有时候赚个几千块钱,,但是我玩合约,可能方向对,10分钟,几十倍杠杆,就可以轻轻松松赚500多u,对于当时的我,其实钱不少了,500多U,可以够我在大学很舒服了,我记得我以前暑假兼职送外卖辛辛苦苦两月,也才赚了500U,但是后面我就上头了,开始胡乱操作,胡乱开单,最终把我当时进来的800U都亏完了,后面我就不玩币圈了,因为当时数藏还行,还能赚钱,就回数藏玩 了,后面数藏不行了,我又听说币圈铭文特别赚钱,就进来玩,后面慢慢了解了链上,撸毛,还有打新,套利,我才发现,原来币圈赚钱的方式这么多,于是后面我再也不玩合约了,我也有一些同学问我,币圈咋玩,我都是劝他们不要来这个圈子玩,如果是那种特别想来的,我也是说,千万不要开合约,千万不要玩合约,还有就是最好不要告诉身边人你在玩币圈,不懂的人会在背后说你坏话,我现在也不会拉我身边的朋友来币圈玩,因为这个圈子镰刀真的特别多,学习成本也很高,而且说实话,有时候压力也很大,希望有一天可以早日退圈,远离合约,我很少听说过合约自由的,这个圈子的很多大佬自由的方式,大部分都是冲了某某项目,撸了这个大毛,或者创业做了项目,冲了某个土狗币等等,这样自由的 说的废话有点多,今天是有感而发,占用公共空间了,抱歉
Show more
0
13
20
0
🧐Terminal × Pendle,链上收益市场的生产端终于成型丨用tUSDe撬动60倍积分收益! 前几天写过Pendle上新了Terminal的三个池子,我自己也参与了一些; 今天回头一看,tUSDe 的 TVL 已经火速超过 4600 万美金,市场的反馈比我预期更快,热情也更高。 如果你对积分倍率和收益结构比较敏感,大概率也会注意到——tUSDe 的激励倍率是所有池子里最重的(60x Root + 50x Sats )。 光是 50x SATS 积分,就已经接近 10% 的年化,再叠加 Terminal 的 Root 积分、以及未来可能与 $TML (Converge 链的原生 Token)挂钩的空投预期,现在参与 Terminal 预存的性价比,在整个积分赛道里都算是顶配水平! 1⃣Terminal——目前 DeFi 世界里最接近机构服务平台的存在之一 @Terminal_fi 是Converge链的dex,定位是一个更偏机构侧的流动性枢纽,专注于推广收益型稳定币的使用和资产结构化交易。 简单说一下它的含金量: 它是贝莱德(通过 Securitize)背书的合规收益市场,服务对象是像 Ethena、Maple、Ondo、Centrifuge 这样已经在布局 RWA 或收益型稳定币的 TradFi 参与者。 很多人还没看清楚这几方的关系,你可以这样简单理解—— Ethena:做资产发行,发 USDe 和 sUSDe Converge:做底层结算,提供清算结算和稳定性 Terminal:做交易层,帮这些资产做结构化、做流动性、做通路 再叠加上一层Pendle:做收益层,帮这些资产做初期冷启动和激励落地。 可以想象一下: 如果未来机构的资金真要进 DeFi,他们绝对不是像我们散户这样,直接打开钱包上的Uniswap就挂单交易,而是通过 Terminal 这样的场景,走合规、拆分资产结构,再送到链上去做交易或者结构化收益。 而我们现在看到的 tUSDe,正是来自 Ethena 的结构性收益资产,在 Terminal 上的载体之一。 2⃣为什么 tUSDe池子值得参与? 先说理解,tETH 和 tBTC 其实更多是补充型资产,真正的机构级核心货币,是 tUSDe,也是三个池子中结构性参与价值最高的。原因—— 1)tUSDe 背后是 USDe / sUSDe,它们是 Ethena 发行、跑了 10 个月就做到 $6B 的收益型稳定币。收益逻辑不是 staking 或波动套利,而是 delta-neutral,对冲后的 funding 结构。 这类结构,是传统资产管理机构最熟悉的,也是他们最愿意参与的收益模型。 2)tUSDe 是第一个 Terminal 大规模引流的资产,冷启动主力。本轮 Terminal 预存总 TVL 超过 1 亿美金,其中70%都集中在tUSDe上。 3) @pendle_fi 是 Terminal 首个合作协议,在这波冷启动里承担了超过 71% 的增长来源,给的积分倍率优于裸持 USDe: 单池60x Root + 50x Sats,同时叠加LP的vependle奖励,相当于同一笔资金,打通了多条激励路径,组合效率极高,很适合散户轻量参与。 3⃣DeFi下半场:稳定币的利差战争,才刚刚开始 DeFi 这两年其实陷入了一个很怪的状态——协议创新还在卷,一直在往复杂玩,但其实整个结构是越来越空的,尤其是在很多资产波动过大预期不足的情况下,真正能带来增量资金的项目越来越少。 真正有规模的流动性、稳定的利差、低波动资产,都还藏在链下。 传统金融那边,其实早就开始盯着这块。 自从 Genis 法案落地,像BlackRock、Securitize 的动作越来越密集,说明一个基本判断: 他们对收益型稳定币的需求正在爆发式增长。 可以预见—— 过去的 DeFi,是 Degen 玩家为主导的收益组合舞台; 接下来的 DeFi,会是机构用稳定币打收益管理战的聚合场。 而Terminal 背后恰好站着 Converge(清算层)和 Ethena(资产发行方),再加上Pendle清晰的结构性收益,等于是做了一次实验演示: 一条传统金融 → 稳定收益资产 → 可组合化入口的链条正在成型,而 tUSDe 池子就是这条路径第一个向用户开放的落脚点。 所以你很难找到一个不去参与的理由! 现在PT-tUSDE年化收益13%,YT和LP都可以获得60X的Terminal积分和50X的Ethena Sats积分。我建议可以分仓配置点,先上车占个位置再说!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入口👇👇 ✅Pendle存款(推荐,收益更高):https://t.co/rHFUMmOwEJ ✅官方存款:https://t.co/kWsFiM8gFx 可以进Pendle的中文社区,找找看有没有收益更高的参与方法!https://t.co/VXk5k7lA2Y
Show more
0
31
79
11
USD1 will also be coming to TRON soon,这不是一句随口说说的公告 一句简单的公告:“USD1 will also be coming to TRON soon”,背后藏着的东西,其实比很多人想象得更复杂,也更值得关注。 USD1是什么?它不是一个你听过无数次的稳定币名字,不是USDT、不是USDC,但它背后有着强大且清晰的支持背景,也有着一套“为现在的合规叙事而生”的设计逻辑。更重要的是,它选择了TRON作为登陆地之一。这不是巧合。 TRON这些年一直在做什么?还是老话,很多人觉得没多少热度,但现实是,如果你真去看链上数据,它可能是全球使用频率最高的区块链之一。每天几百万个地址在转账,几百亿美元的稳定币在流转,它不靠做梦,它靠实打实的资金流动和支付需求撑着。 所以,USD1来了,是因为TRON已经是一个合适的入口。 为什么这个时间点重要? 过去一两年,稳定币世界的关键词已经从“增长”变成“监管”、“合规”和“场景落地”。USDT继续在主战场上扛着大旗,但它的局限也越来越明显,透明度、监管结构、中心化争议,而新一代的稳定币,像USD1,就是来补这些空缺的。 而TRON,它是最早跟主权基金、金融监管打交道的那批公链之一。它要做的不只是链上的一套“应用堆叠”,而是真正的“链上金融操作系统”。 那未来USD1的定位使用可能是什么? 别以为它只是一个可以“转账”的稳定币。我猜想它更可能会被用在: •JustLend 借贷市场,作为抵押品或借贷币种 •SUNSwap 等DEX上的交易对,变成新的流动性入口 •RWA场景,比如挂钩真实世界的债券、房产资产 •以及和某些国家的支付系统对接,用于跨境清算 这不就是TRON擅长的事:让一个币不是靠营销红,而是靠让大家用得上而红。 当你看到“USD1 will also be coming to TRON soon”这句话的时候,可以当作新闻刷过,也可以停下来想一下:一个看起来普通的稳定币,在一个看起来“不火”的链上,可能正在构建的是未来全球价值流动的地下系统。 它不会高调喊口号,但它可能已经在你没注意到的地方,开始运转了。 @justinsuntron @trondao #TRONEcoStar#
Show more
NEW: 🗽 Zak Folkman, Co-Founder of @worldlibertyfi says, "USD1 token is now bridgeable across chain, on-stage at #Consensus2025# @zakfolkman breaks some news saying, "Now you can bridge USD1 to $BSC. USD1 will also be coming to $TRON soon." https://t.co/smdk5H1qA0
Show more
0
2
2
0
你的下一个关注,何必是kol? 目前推上的kol很多,各位的关注列表里都躺着一大堆。 其实关注他们,性价比很低。 例如撸毛区,他们发出来的东西真的就像海底的冰山,夸张到把宝藏项目藏进内裤里。 打狗区更没必要了,他们一个个下手就相当于BG发布新活动的速度一样,等你打进的时候,名额都所剩无几。迎接你的,只有钻地和浇给。 投研区,广告打的都挺好的,有的时候也会发一些抽奖推文,只不过能不能抵住诱惑自己不吞掉就是看人品了。 链游区还不错,反正一共没几个人,这个年代能坚守链游的,就我知道的只有星野老师了。 要关注我这样的人。 因为,我比你们穷。 亏钱了?没关系,你比我有钱。 别人自由你焦虑?没关系,还有哥们在陪你。 每次你看到00后几十万粉丝,19岁天才少年财富自由,20岁大学生A7A8,你会觉得自惭形秽。 没关系,还有我。 互联网上,别管是首富还是叼毛,就算我爹来了,都是哥们!
Show more
0
2
3
0
抓住改变你人生的一次机会 你要谢绝一切饭局 拒绝一切异性和娱乐 把自己锁在房间里 100%专注在Crypto上 金狗机会也多起来了 OKX 的 Meme Pump 也更新,全新 UI ,和更加强大筛选功能 感觉用起来金狗唾手可得呀 页面布局的更新整个页面现在主要分三块:新币对、即将迁移、已迁移,左上角还能自由切换链包括Solana、BNB、SUI、TRON , Pump 和 Moonshot 都藏在 Solana 里。 筛选功能也升级了,不止能按关键词找币,连 dev 活跃度、聪明钱动向、狙击手地址、10 分钟内迁移这些新 tag 也都能筛。你只需要点两下,就能找到那些“开发活跃 + 聪明钱刚扫 + 马上迁移”的币,直接冲一波说不定就翻红。 新协议Orca、Raydium、Meteora、Fluxbeam也可以在新币对中选择筛选出来 男大说姐姐我还不会,看来这下是不得不手把手开始教了 Meme Pump传送门 https://t.co/pJ8HOrXGqq UI界面功能分布 筛选条件,可以先选择还没新币对和即将发射的,这种市值一般都非常的小,也是机会最多的 首先,关键词筛选,适合懒人扫图,只要输入 token 名字的部分拼音、简称,系统就帮你标记锁定,告别满页看花眼。 接着是代表 tag 筛选,这才是真正的宝藏玩法:比如你怕开发者砸盘跑路,直接筛选开发者清仓,剩下的筹码可能都在社群手里,玩的是博傻游戏,至少心里有底,不会再突然被 dev 反手一个大砸。 #okx# @okxchinese
Show more
0
5
5
0
橙子晚间解读 7.25 今天市场复制了7月15号那波行情,即沉睡14年的远古鲸鱼的币又开砸了,这次是OTC机构 Digital 直播抛售,截止写文章时间15点30,现在已经砸了2.2w枚大饼了,换算成美元就是25亿,这个量级的抛压市场是肯定有反应的,现在Galaxy 钱包里还剩下15900枚,看起来是要全部出掉的 所以市场还得继续恐慌一段时间,除了这个持有8w枚的远古巨鲸砸盘,昨晚还有一个沉睡14.5年的疑似矿工的钱包也开始转账了,这个钱包里有3962枚大饼,当时挖矿成本仅有0.32刀每枚,回报率37万倍,看起来现在的市场节点正在进入远古矿工和圈外机构的疯狂换手,这个和前几天以太坊上发生的保持了一致性,其实低成本的大饼和以太换手到机构手里对市场来说是大好事一件,当一个市场的平均持有成本足够高,安全垫才越高,同时上升空间也就越大,大机构们也不傻,接手别人赚几十万倍的币其实是承担了风险的,但是考虑到资金规模,其实只要接手的币翻一倍,那么其收益的绝对值就和之前持有14年的远古鲸鱼一致了,也就说是机构至少是看好未来足够长时间的币价走势才会这么做,所以即使现在中本聪出来砸盘了,只要机构全都给吃下了,对整个币圈来说都是好事儿,虽然短期有所阵痛,但长期来看天花板被打开了。 市场上涨动能不足还和宏观有关,下周就要进入贸易谈判关键周了,而今天又是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对于机构来说可能现就是最后的决策窗口,是选择避险还是赌欧美有个happy ending,8月1号主要就是欧美能否谈妥,德银昨晚也给出报告了,说是如果美国执意给30%的税,那么欧盟将会进行两步反击,显示对970亿欧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然后启动反胁迫工具ACI,将报复范围扩大至金童、投资以及数字服务,但是由于欧洲严重依赖美国高科技,所以这个报复会引发严重反噬。这个解读相信大家都看懂了,要是没谈妥最后撕破脸了,那么市场肯定是暴跌一波的,稍微好点儿的结果就是继续推迟谈判截止日,因为现在美日已经打了样了,可以用投资或者开放市场换取关税减免,据说韩国正在谈判就是这个,所以最好的结果就是欧洲也如法炮制,这样的结果就是川普赢麻了,股市和币市双双新高。 昨晚川子亲自访问美联储新工地,鲍威尔陪同,俩老头一顿尬聊,川普直接开火说原本预算25亿,现在已经31亿了,严重超标了,气的鲍威尔连口否认,然后川普直接把准备好的文件拿出来当场打脸鲍威尔,最后川普还用力拍了下鲍威尔,说哥们儿赶紧降息。然后川普结束后接受采访表示谈话富有成效,解雇鲍威尔是一个重大措施但没必要。川普盟友以及投资者还把鲍威尔给起诉了,要求fomc公开开会,别藏着掖着。然后华尔街日报分析说,川普越是施压鲍威尔美联储越是不可能降息,争端本质就是制度独立性和民粹主义,一旦政治开始干预货币,投资者就没信心了。CME最新预期7月降息概率2.6%,9月降息62.1%,全年累计会降息1-2次。 然后说山寨,昨晚上线的 $asp 表现严重低于预期,按照key价格计算单价应该字啊0.7附近,结果开盘直接跌破0.2,虽然白天反弹了一波,但是场外接盘的都是接飞刀了;昨晚老马狠狠地奶了一波 $vine , 说是将以ai形式重新推出vine,导致币价直接暴涨接近3倍,不过今天已经开始回调了,这个项目之前我们就提过,而且这个也符合产品而不是头像或者口号原则, 这意味着后续老马还会持续喊单,最关键的是如果真的有产品落地,预期收益将会非常高,可以关注;今天upbit上了 $huma $syrup ,前者拉了一下主力直接开始出货,现在已经钻地了,后者庄家还算良心,目前还是高位,不过这种上市利好涨幅周期都很短,昨天上的 $merl $lista 已经钻地了,千万不要因为这种利好而钻石手某个山寨,最后都会被套死; $pump 这货继续新低,最低到了 0.0023了,相比ido价格接近腰斩,相比最高价跌了3倍了,这项目已经不要脸了,团队都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对操盘币价没一点儿兴趣,一心只想套现走人,估计发币就是他们创业生涯的终点了,这个和我之前说团队信不过完全对应了,而且也符合冬寂的操盘,先横盘后砸,至于后面是否会拉盘还得看pump团队格局了,我觉得希望不大,自从发币后,pump市占率越来越低了,现在只有16%了,反而bonk有81%,而且各种回购激励,这是一个做项目该有的表现,而pump不管是之前砸盘sol还是现在抛售团队pump,都像是身经百战的p小将,钻石不了一点儿; 今天币安的观察列表开始乱飞了,$mdt 单日涨幅最高3x,然后 $idex 也翻倍了,$slf 走势也很强,涨幅超过50%,看起来是有野庄开始控盘那些可能下架或者可能转正的项目了,这让我想起来之前上演教科书式的下架拉盘典型 $alpaca ,被币安下架后拉了40x甚至好多人看好冲击ath,这就是狗庄控盘的力量,今天这几个观察列表币都是小市值,fdv普遍10-20m,这种适合在二级追求刺激的,很多野庄专门会在观察板块操盘,喜欢短线二级操作的可以关注,但是这种项目长期肯定是死的,钻石手绝对不能要。
Show more
0
0
0
0
HTX高管面对面:六爷篇 课代表!! 昨天看 HTX 的高管面对面直播,一边听一边写孙哥的部分,结果六爷后半段没能看完。刚刚吃完饭,打开了回放,把六爷的部分认真恶补了一遍。 “我们一致提出了一个词叫 builder。虽然这个词大家耳熟能详,但我们是很认真地在思考:什么叫 builder?” “很多人以为行业的进步是自然而然的,但其实不,是一群人,看得见未来、相信技术的人,把它一步步推出来的。” “交易所不仅是上币、赚手续费,更是要承担推动行业前进的责任。” “只有行业真正繁荣了,我们才能真正繁荣。” 我认为一个交易所能做的不止是挂币和撮合交易,它真的可以是行业背后的推动者。 以前总觉得火币经历过那么多起伏之后,可能会更保守,听完这段,觉得哪怕市场再难,HTX还是想把“建设”这件事做下去。 作为用户,其实我们也在这个共建里,只是角色不同。我也更理解为什么他们一直在强调“共识社区”,不再是以前那种交易平台高高在上,而是真想把用户当成伙伴。 “我们打造最好的新资产平台,是为了打基础,不能还没盖房子就先装修。” “HTX是平台的治理代币,我们会比任何人都更在乎它的价值。” “很多事情是欲速则不达,不代表我们不在努力。” “HTX没有对不起任何用户,这里是财富密码,大家要抓住。” 基础打不牢,装修得再华丽也白搭。他们也是真的在一点一点把平台的地基打稳,没在搞那种短期热闹。 “HTX没有对不起任何用户”,很多人都急着问HTX什么时候涨,怎么赋能,虽然慢,但确实是在往前走。 “我们花了50%的技术精力在做安全的事情,因为安全是交易所的重中之重。” “你往一个房子里加东西很容易,但要把它拆出来很难。” “很多代码并不是我们理解的那么简单,可能一个地方动了,整个系统就垮了。” “前期可能慢,但后期一定会是厚积薄发。” 前面我也一直不理解为什么会“慢”,听完六爷讲完,我才真的理解为啥有时候火币的一些产品更新显得“慢”。不是他们不想改,而是前面那段时间其实是技术“填坑”的阶段。 “往房子里加东西容易,拆出来难”,这句话真的一语中的。很多人(包括我)只看到表面,觉得“改个按钮而已”,但其实背后是整栋楼的结构问题。我对功能更新确实有点着急,但听完这段后确实也试图理解他们内部所面临的复杂性。 毕竟扎实的根基打好了,未来爆发出来的势能才是真正可持续的。 “人很喜欢想象,会觉得是不是有什么阴谋,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技术团队是一群非常老实的人,写代码的哥哥们都非常 nice,而且真的很踏实。” “他们特别喜欢看到自己写的代码变成一个产品被用户使用,所以如果想让他们多开发点,可以多鼓励一下他们。” 这也是太真实了,很多人老是在各种社媒、评论区猜东猜西,动不动就说是不是火币藏着什么阴谋。像六爷讲的,很多事情就是普通人、做普通事,踏踏实实地在解决普通的问题。 说到“喜欢看到自己写的功能被用户用起来”这句话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原来背后那些看不到的人,其实也是希望自己做的东西能被大家认可的。他们也有成就感,有热情,也会偷偷看我们说了什么。 “哪怕我们今天把名次冲得很高,但是我们没有把整个加密行业带得更好,它也都是昙花一现。” “名次、荣誉都是一时的,如果真的是渴望把这个行业带来更好的话,应该要秉持一个更长远的目标。” “我们还是要找到自己的声音,我们到底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加密?” 其实大部分人是那种特别看重数据、排名的人,交易所市占多少、榜单排第几,感觉这东西就是nb实力的象征。但会不会觉得有时候我们是不是太被外界定义的标准牵着走了,反而忽略了更本质的东西(用户体验、行业价值、实际建设)。 昙花一现也像币圈经历,这些年,太多一时风光、最后销声匿迹的平台,真留下来的,真的都是那些老老实实打基础的。 为什么总说自己是“builder”,不是一句口号,是真有人在认真想这事、干这活。 其实看完这场高管面对面,我(绝大部分人)都能感受到他们都是真正投入在这件事里的。他们不只是把HTX当作一个工作平台,而是真的把它当成一个值得长期建设的事业。 这个行业本来就没有那写所谓容易的路,但如果有一群认真的人、长期主义的人在努力,那大家都会相信HTX只会越来越好。 最后希望HTX越来越稳、越来越强,也希望我们每一个共识者,都能一起走在这条路上 @justinsuntron @HTX_Molly @qingyang007 @daodao333 @HTX_Global @xiaojiucai_andy
Show more
📸币圈首档专栏对话节目《火币高管面对面》 🟦现已闪亮登场! 首期我们将对话火币全球顾问 @justinsuntron ⏰今晚 20:00(UTC+8) 🎙️和主持人 @DeerHTX 以及特邀嘉宾@justinsuntron @HTX_Molly 一起, ✌️与高管零距离!让问题有回音! 🎁直播见更有海量空投等你哦 #火币高管面对面# https://t.co/IEHNGqW8kf
Show more
0
0
0
0
HTX高管面对面:孙哥篇 课代表!! 今晚的这场 HTX 高管面对面直播,我早就等着了,想着能不能从孙哥的话里,听到一些不一样的信号。边听边写,也许才是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说实话,HTX 举办这种高管面对面,我都觉得像是一次更接近“核心”的机会,这些话从别人嘴里说出来,是新闻,但从他们自己嘴里说出来,就成了判断方向的依据。 “其实火星计划是我一个个人爱好,可能和集团的名字刚好一个完美结合。” “我个人其实一直梦想就是去太空,星辰大海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象征。” “火星计划目前暂时因实力有限,还不能送用户或我个人去火星,但这是一个美好的梦想。” 其实最开始听到“火星计划”三个字的时候,我本来以为是个偏营销向的概念,没想到背后竟然是孙哥这么多年的一个个人梦想。那种从小种下“想成为宇航员”的念头,居然一步步走到了今天要真去对接SpaceX、合作载人计划的阶段,实话说,有点被打动到。 这种理想主义和执行力并存的状态,不太像我们平时习惯的“商业发言”。而是像一个真的很想上太空的人,在努力为自己也为用户制造一种“有朝一日可能实现”的机会感。 这不只是他的梦,可能也是很多人小时候藏着的那个“想去看看地球外面”的念头。哪怕我们都知道,这路很远,但HTX愿意拿出资源、拿出计划,让这个梦变得不那么虚。 “火星计划本身并不影响火币平常的产品更新,大家不用担心。” “主站上新速度并不亚于任何友商,无论从质量还是速度。” “火星是理想,但我们每天撸毛、上项目,也没有停。” “火星计划和每天撸个猪脚饭,并不冲突。” “平台币赋能会加强,撸毛活动也会持续推进。” 孙哥把“猪脚饭”放在一起说,这反差感太真实了。最开始还担心,是不是搞理想主义会脱离实际,结果人家直接说“理想归理想,撸毛还是要撸的”。这种接地气的表达,其实很打动我。 一边布局未来,一边不忘用户日常的期待和参与感,这种脚踏实地的态度,反而比空喊理想更有说服力。 感觉HTX在传达一个信号:你可以有星辰大海的梦,但你也得守好脚下的土地。而火星计划,是让我们相信,HTX!!真会做。 “川普总统对加密货币领域带来了非常多正面影响。” “我加入了川普团队,担任顾问,搭建加密行业和总统之间的沟通桥梁。” “通过和川普家族建立关系,吸引更多传统世界的人进入区块链。” “川普的IP在主流世界影响很大,中东包括迪拜都受到了积极推动。” “这和火星计划一样,都是长期性的合作,推动行业发展和进步。” 我感觉HTX的布局不仅仅是在技术和产品层面,更是在政治和生态层面下了很大功夫。孙总把川普团队的合作讲得很清晰,不是简单的合作,而是扮演了一个桥梁角色,试图让传统世界和加密世界之间的关系感变小。 还有一点让我挺深刻,孙哥强调这是长期的合作,不是短期炒作,这样的态度让人觉得HTX是在真心实意推动整个行业的成熟,而不是一阵风。其实整体听下来,HTX的眼光够宽,动作也够实。 最后一个就是大家都说的这个排名第一的SUN了,到底要不要会面,包的,大的要来了! 这是秘密所以不能多说了,但是包的! “火币其实只要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实现正增长并不是难事。” “作为一家老牌交易所,品牌的知名度和信任度都还在。” “已经连续二十个月风平浪静,没有出过问题。” “我们一直讲的价值观是‘日拱一卒,不期速成’。” “如果你曾经是火币的老用户,是时候回家了。” 说实话挺稳的,感觉HTX现在的调性不是靠吆喝,也不是靠堆噱头,而是踏踏实实地在做“回归基本面”的事。孙哥那句“日拱一卒,不期速成”让我印象很深,一方面说出了节奏上的自信,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一个老牌交易所的沉稳心态。 在这么多动荡的交易所环境下,没出事其实本身就是一种竞争力。现在市场情绪逐步回暖,HTX这种“底子还在”的平台反而容易重新赢回用户信任。 “是时候回家了”,很有分量。作为曾经用过火币的人,确实会被这句话轻轻触动一下。不是强行营销,是那种“我知道你还记得我们”的语气,挺真实的。 “炒币圈子最重要的是安全感,不知道高管是谁,就缺信任。” “不如我们搞一个出镜的节目,让用户看到我们是谁、在干嘛。” “有了面对面沟通,用户的担心、误解很多其实就自然化解了。” “如果想长期在行业里站稳,就必须让用户真正信任我们。” “以后也会搞英文的、俄文的,让全球用户都能面对面交流。” 敢出镜,敢面对问题,说到底就是底气。有时候不是说你能不能一口气把问题解决完,而是你敢不敢正面回应。HTX能把这个高管面对面做成机制化、常态化,不是简单为了曝光,而是让信任这个词从抽象落到具体。 还有一点我很期待:他说之后也会搞多语种的面对面。这其实代表的是一种“真心经营全球用户”的态度,而不是只靠转发或空喊全球化。对我来说,HTX如果能一直保持这种真诚、透明的节奏,那真的会越来越有黏性。 孙哥真的是值得学习的人,HTX也是让大家值得相信的交易所 @justinsuntron @HTX_Molly @daodao333 @qingyang007 @xiaojiucai_andy 比小编快!男人要快!#TRONEcoStar#
Show more
📸币圈首档专栏对话节目《火币高管面对面》 🟦现已闪亮登场! 首期我们将对话火币全球顾问 @justinsuntron ⏰今晚 20:00(UTC+8) 🎙️和主持人 @DeerHTX 以及特邀嘉宾@justinsuntron @HTX_Molly 一起, ✌️与高管零距离!让问题有回音! 🎁直播见更有海量空投等你哦 #火币高管面对面# https://t.co/IEHNGqW8kf
Show more
0
0
1
0
HTX高管面对面:孙哥篇 课代表!! 今晚的这场 HTX 高管面对面直播,我早就等着了,想着能不能从孙哥的话里,听到一些不一样的信号。边听边写,也许才是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说实话,HTX 举办这种高管面对面,我都觉得像是一次更接近“核心”的机会,这些话从别人嘴里说出来,是新闻,但从他们自己嘴里说出来,就成了判断方向的依据。 “其实火星计划是我一个个人爱好,可能和集团的名字刚好一个完美结合。” “我个人其实一直梦想就是去太空,星辰大海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象征。” “火星计划目前暂时因实力有限,还不能送用户或我个人去火星,但这是一个美好的梦想。” 其实最开始听到“火星计划”三个字的时候,我本来以为是个偏营销向的概念,没想到背后竟然是孙哥这么多年的一个个人梦想。那种从小种下“想成为宇航员”的念头,居然一步步走到了今天要真去对接SpaceX、合作载人计划的阶段,实话说,有点被打动到。 这种理想主义和执行力并存的状态,不太像我们平时习惯的“商业发言”。而是像一个真的很想上太空的人,在努力为自己也为用户制造一种“有朝一日可能实现”的机会感。 这不只是他的梦,可能也是很多人小时候藏着的那个“想去看看地球外面”的念头。哪怕我们都知道,这路很远,但HTX愿意拿出资源、拿出计划,让这个梦变得不那么虚。 “火星计划本身并不影响火币平常的产品更新,大家不用担心。” “主站上新速度并不亚于任何友商,无论从质量还是速度。” “火星是理想,但我们每天撸毛、上项目,也没有停。” “火星计划和每天撸个猪脚饭,并不冲突。” “平台币赋能会加强,撸毛活动也会持续推进。” 孙哥把“猪脚饭”放在一起说,这反差感太真实了。最开始还担心,是不是搞理想主义会脱离实际,结果人家直接说“理想归理想,撸毛还是要撸的”。这种接地气的表达,其实很打动我。 一边布局未来,一边不忘用户日常的期待和参与感,这种脚踏实地的态度,反而比空喊理想更有说服力。 感觉HTX在传达一个信号:你可以有星辰大海的梦,但你也得守好脚下的土地。而火星计划,是让我们相信,HTX!!真会做。 “川普总统对加密货币领域带来了非常多正面影响。” “我加入了川普团队,担任顾问,搭建加密行业和总统之间的沟通桥梁。” “通过和川普家族建立关系,吸引更多传统世界的人进入区块链。” “川普的IP在主流世界影响很大,中东包括迪拜都受到了积极推动。” “这和火星计划一样,都是长期性的合作,推动行业发展和进步。” 我感觉HTX的布局不仅仅是在技术和产品层面,更是在政治和生态层面下了很大功夫。孙总把川普团队的合作讲得很清晰,不是简单的合作,而是扮演了一个桥梁角色,试图让传统世界和加密世界之间的关系感变小。 还有一点让我挺深刻,孙哥强调这是长期的合作,不是短期炒作,这样的态度让人觉得HTX是在真心实意推动整个行业的成熟,而不是一阵风。其实整体听下来,HTX的眼光够宽,动作也够实。 最后一个就是大家都说的这个排名第一的SUN了,到底要不要会面,包的,大的要来了! 这是秘密所以不能多说了,但是包的! 孙哥真的是值得学习的人,HTX也是让大家值得相信的交易所 @justinsuntron @HTX_Molly @daodao333 @qingyang007 @xiaojiucai_andy 比小编快!男人就要快!#TRONEcoStar#
Show more
📸币圈首档专栏对话节目《火币高管面对面》 🟦现已闪亮登场! 首期我们将对话火币全球顾问 @justinsuntron ⏰今晚 20:00(UTC+8) 🎙️和主持人 @DeerHTX 以及特邀嘉宾@justinsuntron @HTX_Molly 一起, ✌️与高管零距离!让问题有回音! 🎁直播见更有海量空投等你哦 #火币高管面对面# https://t.co/IEHNGqW8kf
Show more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