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rex
@Phyrex_Ni
4XLABS 辅导全球Web3项目落地华语市场 只是个搬砖的,偶尔恰饭 不奢求,不浪费 GlassNode 重度使用者 没有群也不收费,所有分析回答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近3亿用户共同选择Binance:https://t.co/JukzSnpfwD Crypto入口OKX就够了:https://t.co/vPOAfIjmpB 做有温度的Bitget:https://t.co/VZ8RxZe5N7
Joined April 2012
5.1K Following    338.4K Followers
我是非常深度的了解 CRS 的流程,不能说太细,大概的意思就是 CRS 并没有现象中的那么可怕,券商一年只会上传一次(年底)到两次(年中和年底)到中国国家税务总局,每次上传就一个数据“ 余额 ”就这么一个数据,所有的 CRS 系统都是这么一个数据上传。 而且所谓的“如果你本金100万,去年亏了50万,今年刚回血10万,对不起,你可能还要为这10万盈利,乖乖交上2万!”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因为 CRS 只是一个信息交换机制,而不是税务系统,CRS 传递的就是余额,所以根本看不到你的盈亏情况。 如果国税总局需要查你(相信我,这几乎不存在的,一般的查,都是从下而上,而不是从上而下),是可以通过 CRS 系统查到你的历史记录,比如你却年存量是100万,今年是50 万,那么是否意味你亏损呢? 什么都意味不了,因为只能看“余额”,请再三记住,只能看余额,比如你在去年账户里又100万美元,赚了100万美元,提现了150万美元,账户余额是50万美元。那么显示的就是50万美元。CRS是不会告诉任何一方详细的交易或提现数据,所以根据余额要求补税(几乎不存在)的唯一可能就是去年账户100万美元,今年账户200万美元。 另外“香港等CRS成员国金融机构的账户触发门槛:你的单个金融账户(包括券商、银行)在一年中任何一个时间点,资产超过 100万美元,就会被标记,信息自动进入交换流程。”这是不存在的,没有100万美元的说法,起码不是在 CRS 的系统中,而且在香港的券商,不论是海外的还是中国国内的,都没有这玩意。 100万美元的增强尽职调查在香港是有的,年末只要账户超过 780万港币 就会由银行做简单的闻讯,但是这只是理想状态,实际情况下,如果你的账户连年都有超过 780 万港币,除了你的客户经理几乎没有人会打扰你。 CRS细节就不说了,对于我们绝大多数的人来说,轮不到操心的。唯一需要的就是我前边说的,从下而上要查你的时候,所以补交税,永远都是自己填。 本文由 #Bitget# | @Bitget_zh 赞助
Show more
带你了解清楚美股缴税问题和盈透证券到底能不能避税? 最近又有一批人收到税务局的电话了,辛辛苦苦在海外市场搏杀,赚了10万,结果年底被通知要交2万的税,你是什么心情? 更惨的是,如果你本金100万,去年亏了50万,今年刚回血10万,对不起,你可能还要为这10万盈利,乖乖交上2万! ➤ 为什么税务总局会对你的海外账户了如指掌?答案就是 CRS(共同申报准则) 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地区的金融账户信息交换网络。香港、新加坡、澳洲、加拿大……都在其中。目前被查最多的还是两家用户最多的中资券商。 香港等CRS成员国金融机构的账户触发门槛:你的单个金融账户(包括券商、银行)在一年中任何一个时间点,资产超过 100万美元,就会被标记,信息自动进入交换流程。 信息回传时间线: 当年6月30日: 将数据上报给香港税务局。 当年9月30日: 香港税务局整理后,打包传给中国内地税务总局。 次年6月30日前: 你可能会收到一份亲切的“补税通知”。 回传什么内容? 你的姓名、地址、税号等基本信息。 账户的总余额或价值。 当年账户的总收益(注意:是总数,没有明细,需要你自己拉流水去证明成本)。 所以只要你在CRS体系内,且资产超过门槛,你的海外账户基本就是“透明”的。另外有些只有几万美金的散户这次为什么也收到补税通知了?可能原因是交易量比较大,到了门槛,目前小户收到通知的概率还是比较小。 ➤ 如何降低数据回传风险? 1、控制单个账户资产始终低于100万美元,这是最简单直接的办法: 把资金分散到不同国家、不同金融机构的多个账户中,确保任何一个账户在任何时间点(哪怕只有一秒钟!)都不要超过100万美元的红线。 优点: 简单直接,能规避大部分自动交换。 缺点: 管理麻烦,且治标不治本,未来政策收紧,这个门槛随时可能降低。 2、绕开CRS,转投FATCA 就是把你的主战场,从香港、新加坡券商,转移到美国本土券商(如美国盈透、第一证券、嘉信理财、摩根士丹利等)。 因为美国搞的是自己的一套 FATCA(海外账户税收合规法案),中美虽然在2014年签署了FATCA协议,但由于众所周知的政治分歧,至今未正式落地执行! 意味着,你放在美国本土券商账户里的数据,目前被回传给中国税务的概率极低。这正是大量高净值人群选择美资券商的核心原因。 ➤ 如何判断你是“美国盈透”还是“香港盈透”账户? 看开户时的注册地址: 注册地为 中国 → 美国盈透 → 账户号为 “U+数字” 注册地为 香港 → 香港盈透 → 账户号为 “F+数字” 大多数国人开的都是 美国盈透账户。 根据盈透客服反馈,盈透一个账号有两个账户,一个结尾是带F,一个结尾是不带F的,客服说带F的账户回传,不带F的账户不回传。 所以如果你的盈透账户是 U123456 那数据不会被回传。 盈透最大的问题是界面老旧、操作复杂,除了这点以外都是优点,交易看盘你还是可以用国内的券商,但下单用盈透,优点很多一一列举。 1、费用只有这些券商的 30% 2、资金大于 1 万美金还有额外的利息收入 3、融资利率超低 4、货币兑换无磨损 5、注册入金额外赠送 1% 的盈透股票(用下方链接注册才有)->/www.interactivebrokers.com/referral/hao463 良心,无需多言,当然最大的作用还是避税,而且注册不需要存量证明。
Show more
0
0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