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NIKKE大阪ガチドロ
People
Not Found
Tweets including NIKKE大阪ガチドロ
^_−💕🪽 #NIKKE夏2025 # #NIKKE # #NIKKE大阪ガチドロ# https://t.co/i1AVEDjjk4
0
50
8.3K
607
水着ドロシー🪽 #NIKKE夏2025 ##NIKKE# #NIKKE大阪ガチドロ# https://t.co/hgfM0uoS55
0
7
159
33
大阪のDOROTOUR、めっちゃ楽しかった!!🥰💕 avantgardeyが道頓堀で踊ったDOROダンスもぜひみてね〜!! https://t.co/aUQxyFFFtf #NIKKEdoro# #NIKKE夏2025# #NIKKE大阪ガチドロ#
Show more
道頓堀で広がったDOROの世界、ついにファイナル! 楽しい時間って、ほんとあっという間🥺 また次のイベントで会おうね💓 #NIKKE# #ニケ# #ニケデリ# #NIKKEdoro# #NIKKE大阪ガチドロ# #NIKKE夏2025# https://t.co/ox1PnrdxSq
Show more
0
0
12
1
2025 7/19 20 NIKKE DORO SUMMER FAMILY SUMMER TOUR ドロシー/千阳(ちよ) (@tokio0131)さん ちよちゃんめちゃ可愛いかった💕 下手な写真でごめんなさい🙇‍♀️ たくさんイベント参加して写真上手くなります🤣 #NIKKE夏2025# #NIKKE# #NIKKEdoro# #NIKKE大阪ガチドロ# https://t.co/JZuI7zUgYJ
Show more
0
0
14
4
道頓堀で広がったDOROの世界、ついにファイナル! 楽しい時間って、ほんとあっという間🥺 また次のイベントで会おうね💓 #NIKKE# #ニケ# #ニケデリ# #NIKKEdoro# #NIKKE大阪ガチドロ# #NIKKE夏2025# https://t.co/ox1PnrdxSq
Show more
0
0
931
216
今天金融小群,被一条82亿美金,3G资本收购斯凯奇(股票代码:SKX),这个讨论霸榜了。 同样是运动鞋起家,耐克(NIKE)和斯凯奇(SKX)之间为何差距这么大。耐克高点170美金,现在📉的只有57美金,基本腰斩再腰斩。但反观斯凯奇,却截然不同的命运,还被溢价30%邀约收购。 最近斯凯奇财报数据真的亮眼。斯凯奇2024年全球销售额达89.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7亿元),同比增长12.1%,创历史新高。净利润为6.4亿美元,毛利率提升至53.2%,6.4亿美元净利润对应7.1%的净利率,完全没有贸易战关税的影响。 这需要多么牛逼的供应链体系和渠道结构系统才能做到。而且斯凯奇走的路线是薄利多销的方案,相对于耐克搞高端精品限售+明星代言,截然不同。 斯凯奇专注批发+加盟为主,精准定位中端舒适市场 + 全球化生产 + 抓住了老龄化消费趋势 + 控制成本稳健增长。 耐克更佳专注于品牌运营 + 高端定价 + 潮流文化渗透 + 数字化转型(DTC)。 但目前结果来看,消费降级是一个全球大趋势,银发经济市场,将是一个大潮流。消费降级+银发经济,还有什么企业,交流一下,看看有什么公司可以投资投资。评论区交流。🧐
Show more
0
2
1
0
玩转美股第十一弹!手把手教你查看并下载美股财报 这是个很基础的问题,这里给大家简单讲解一下流程,同时附上 2025 年第一季度美股七巨头的财报情况。 🔺Step1:登录https://t.co/EFtuwqVLtd(无需VPN) 🔺Step2:在首页搜索并点击SEARCH EDGAR(EDGAR并非单词,全称为Electronic Data Gathering, Analysis, and Retrieval System即电子化数据收集、分析及检索系统) 🔺Step3:以Nike为例,在搜索栏中输入目标公司名称,点击SEARCH或弹出的公司名。 (这里建议点击公司名称,下一步较为方便) 🔺Step4:将弹出页面中右侧的时间区间确定之后,只需点击黄色小方框的Browse filing types(浏览归档类型)即可。 经多次测试,该方法是较为简洁的一种,免去了在海量文件中寻找目标文件的繁琐。 🔺Step5: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个人所需要的文件类型,点击Filter(筛选)。 比较常用的有:10-K(年报)、10-Q(季报)、8-K(重大报告)、S-1(招股说明书)等。 🔺Step6:由于笔者的目标文件是Nike公司在2024财年的10-K报告,勾选10-K并在返回后点击SEARCH,相应时间区间内的对应文件将出现在页面下方。 🔺Step7:点击目标文件,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Open Document(打开文件),对应的文件即映入眼帘。 🔺Step8:网页查看文件时,文件目录中有超链接设置,点击可以直接弹至目标页数;而在每一页的左上角处,均有Table of Contents(目录页)按钮,点击可重回目录页。 如果投资者有阅读PDF或纸质文件的需求,可在网页中单击右键,选中“打印”,并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另存为PDF”或目标打印机,点击“打印”即可。 希望对兄弟们有所帮助!
Show more
0
8
224
57
🚨NFT持有者残酷一课丨巨头撤退,信仰破碎! RTFKT —— Nike当年高调收购的Web3王牌项目,如今三年未满,一纸关停,NFT资产全部沦为电子废墟。 NFT持有者集体诉讼,索赔超500万美元,诉讼核心指控: 如果早知Nike会抽身,他们绝不会以当时的高价买入这些NFT,甚至根本不会出手。 我只能说,「价值回归」后的NFT市场真的太令人悲伤了! 缺乏增量又流失存量的市场环境下,以往的一切上涨因素都会被削弱,我们可能需要思考三个问题—— NFT项目的基本面逻辑是否发生了改变? 品牌NFT这个叙事是不是正在被证伪? 现阶段我们应该学习和认识到什么? 1⃣NFT不是链上护身符,它是品牌信用的延伸 所谓链上确权,只是资产归属的证明,不是价值永存的承诺。 很多人买RTFKT,不是买NFT本身,而是买对Nike未来在Web3投入的信心。一旦Nike这种"母体"抽走了,NFT就像气球放了气,嗖——没了。 这不是个案。很多Web2巨头高调进场搞web3,大多只是副业,想分一杯羹,风向一变,比谁都跑得快,比如Meta、Reddit。 投资品牌NFT/token,未来应该一条铁律:先判断“母公司”对Web3是否真心。 当然这很难辨别,毕竟当初想来挣web3的钱一定是真心的,也许以后我只能信任微策略这样无论牛熊无脑买买买的公司。 2⃣未来“断臂求生”将变成常态,而不是意外 在传统巨头眼里,Web3项目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品牌实验室、一个市场营销选项,不是生死攸关的主航道。就像Nike ,卖鞋卖衣服赚的钱肯定比卖 NFT 多太多了。 随着宏观环境收紧,巨头们会越来越多地“优化资产”,减少“非核心业务暴露”。 NFT项目、元宇宙项目、链游项目,凡是不能快速带来盈利的,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弃子,最先被无情砍掉。 至于这场诉讼? 大概率旷日持久又没有结果。即使能成功,对Nike这种巨头来说,赔500万罢了,像丢了一根鞋带一样无感,比起韭菜遭受的折磨不值一提。 3⃣我们能学到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 我觉得现在这个阶段,我们做投资,已经不能只满足于DYOR(Do Your Own Research)了,可能更要DYOE(Do Your Own Expectations)。 预期要低估,风险要高估; 传统公司、做市商、项目方、交易所、拉盘力量,都不能指望来为资产兜底。 在Web3的世界,唯一恒久不变的价值,从来不是品牌光环,也不是白皮书叙事,而是你对风险和机会的理解深度。 由点及面,NFT只是一个市场的缩影,我们可能都需要学习+做到以下几点: 1,凡是价值高度依赖单一企业、单一人物光环的资产,都要特别警惕,认清“品牌挂钩”的本质风险后,再根据自己的风险边际进行操作。 2,关注真正链上原生、去中心化强的项目。无论是蓝筹NFT、DeFi代币,还是链上原生资产,多做抗风险能力强的投资组合。 3,不要轻易“绑死”在任何一个项目上,培养灵活而冷静的退出机制。Web3是动态世界,持仓和预期也要动态调整。遇到信号异动(团队变化、战略动摇、生态流量减弱),要敢于果断减仓。 4,好故事人人会讲,但市场买单的是兑现能力。保持怀疑、独立思考,不被情绪和短期炒作裹挟,是走得远的关键。持续学习,不做Narrative(叙事)的人质!
Show more
0
24
17
3
现在到底是牛市还是熊市?Bitcoin 的底部在哪里?什么时候可以抄底?可能结论会出乎想象。 写在最前边,最近一周状态确实不好,处于和小伙伴们博弈的阶段,越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越是耗尽了大量的精力,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事情,昨天自己想明白了,也感谢 @TJ_Research01 逃课君的开导。 而今天这篇推文是一大早和我邻居讨论下,给他讲牛熊转换的时候的扩展,邻居是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在互相探讨的情况下,我们的目前是如何针对目前的仓位进行配置。 他是 Fil 的大户,对 Fil 有着强烈的信念。所以亏损让他卖出他是不愿意的,他的挖矿成本比现在还是高不少,而他非常想知道现在是牛市还是熊市的原因就是为了采取不同的投资方案: 如果是牛市回调,那么他就会什么都不管,继续拿着。 如果是已经进入了熊市,他可能就会考虑换仓或者离场一部分的资产。 那么我们说结论 现在既不是标准的牛市,也不是完全的熊市,但确实短期距离熊市会更近一些,而长期来看未来的2至3年内必然会进入牛市。 目前 Bitcoin 的实际价格支撑大概在 70,000 美元上下,这是在不考虑衰退的情况下。 下面开始是正文,多数小伙伴可以跳过不看,对价位没有什么帮助。 首先,为什么要纠结熊市还是牛市呢? 因为在不同的周期中买卖的策略不同,牛市的时候每一次下跌都是抄底的机会,而熊市中更加重要的是对于仓位的判断,虽然都是抄底,但抄底的方式和力度必然是不同的。 其次,牛市开启的条件是什么?熊市开启的条件又是什么? 很多小伙伴习惯用价格的涨跌来判断牛熊,这并不能说是错的,但单纯的价格判断很难在涨跌变化的时候给予准确的指导。所以我们先讲讲牛市需要的条件。 1. 货币宽松的环境。 2. 近似于零的低利率。 3. 量化宽松和/或扩表。 4. 经济处于正向发展。 5. 美元指数(DXY)下降。 6. 政府政策刺激。 其中除了排名第一的货币宽松以外,其它的都没有先后顺序,而且基本上在满足货币宽松的情况下,3,4,5 都是非常容易实现的,所以货币宽松可以看作是进入牛市的主要但非必要条件。 为什么说货币宽松是非必要条件呢? 因为货币宽松是一个持续的动作,而不是一个最终的结果,在货币宽松动作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个很长的跨越周期,在这个跨越周期的时候什么事情都可能会出现,尤其是货币宽松并不等于零利率或者是低利率。 货币宽松的核心是降低资金成本,提高市场流动性。 那么如何降低资金成本呢?常用的往往有三个方式: 1. 降息 降低基准利率(如美联储的联邦基金利率),让银行贷款成本下降,促进消费和投资。 2. 量化宽松 央行购买长期资产(如国债、抵押贷款证券 MBS),直接向市场注入资金,增加货币供应。 3. 扩表 央行通过增加资产负债表规模(即持有更多债券、MBS等资产),向市场释放流动性。 所以可以得知降低资金成本,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就是货币宽松的本质,那么现在在什么阶段想来很多小伙伴都非常的清楚,目前是在降息阶段,但仅仅是处于降息的初级阶段,美联储从进入降息到现在一共就降息了三次,共100个基点,当前的联邦基金利率仍然高达4.5%,在历史上也是处于高位。 而,2和3别说还没有发生,就是缩表都没有停止,而缩表又是熊市的标志之一,虽然缩表并不能完全等于熊市,但缩表限制了流动性,本身就和牛市的流动性宽松相违背的,所以本质来说: 现在仍然是处于 高利率 + 流动性限制 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下并不完全符合牛市的标准。 我知道很多小伙伴想要说什么,如果不是牛市美股怎么能接二连三的突破新高,如果不是牛市 Bitcoin 怎么能接二连三的突破新高。 是的,如果单纯的从价格来看,确实现在应该是牛市,但是如果将目光稍微扩散一下,美股不仅仅看七姐妹,加密货币行业不仅仅看 #Bitcoin# 和少数的几种突破新高的资产来说,现在确实并不符合牛市中全面上涨的预期,就拿我经常举例的美股耐克 $NKE 来说,全球500强企业正好排名在中间的水平,但是美股的新高 Nike 不但没有上涨,反而还持续在底部,就连 麦当劳 和 百思买 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便是500强排名前茅的 联合健康集团 股价都没有上涨的那么好。 而加密货币行业大家就更清楚了,除了 $BTC 以外,在这个周期破前高的加密货币就更少了,也就是 $BNB $XRP $SOL 等有限的几个,更重要的是这次在叙事上并没有新的突破,很多人认为链上牛市的 Meme 到现在实际盈利的投资者和过往的牛市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 但如果否认现在是牛市,为什么价格又能接连的突破新高呢,这不是矛盾吗? 其实并不是矛盾的,历史上也并不是没有过先例,这个先例就是互联网浪潮。 从图中来看是不是和现在挺相似的。都是从利率上升的时候就开始了上涨,然后再暂停加息和暂停降息的时候仍然上升,最后反而是再利率回升的时候到达最高点,而利率大幅下降的时候戳破了泡沫。 其实再互联网浪潮的时候并没有量化宽松和扩表,有的就是走走停停的降息和通胀的反复,而且当时的互联网狂潮也是像现在Ai产业一样,认为是对市场的革新,当然也确实是革新,但这个泡沫还是随着2000年的美联储加息和流动性的继续紧缩而结束的,当然也是发生了经济衰退,纳斯达克指数再两年内下跌了78%。 而美联储继续加息的原因就是通胀过高。 之前我写过一篇推文,讲的是降息的时候往往会伴随经济衰退,不知道小伙伴们是否还记得,经济因为高利率而出现衰退,而衰退的出现迫使美联储加大的降息的力度,所以衰退是一把双刃剑。 衰退到底是机遇还是挑战呢? 从结论来说,如果没有衰退可能很难有量化宽松(QE)的出现,QE的本质是为了让美国经济快速的摆脱衰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放水,虽然并不是说只有放水才是牛市,但放水必然会伴随着牛市的到来,而QE的启动条件基本都是在零利率或者是低利率(0.25%)的情况下。 而这一次鲍威尔已经明确的表示如果利率不降低到零是不会启动QE的,但利率到零并不是启动QE的必要条件,衰退和重振才是美联储选择QE的原因,甚至是主要原因。 但衰退带来的就是大幅下跌,衰退导致的标普500下跌平均在50%左右,而目前才10%,所以如果是衰退的话,那么标普500才仅仅是下跌的开始,或者用一个更明确的说法,如果衰退了美国股市进入熊市的概率是无限大的,实际上美国最近12次的经济衰退中,除了额外的一至两次,其它的都是深度熊市。 衰退为什么是机遇呢,因为衰退是降低通胀最好的方案,几乎没有之一,而往往美联储为了应对衰退而开启快速降息,并且为了刺激经济会提前终止缩表,并且在降息的后期开启扩表模式。这种时候就是风险市场大幅上涨的时候。 回到重点,现在处于牛市吗? 1. 货币宽松的环境。 现在是从货币紧缩到货币宽松进行中,甚至还是处于较为紧缩的阶段,所以从本质来说,现在并没有进入到货币宽松的阶段,毕竟降息都被暂停了。 2. 近似于零的低利率。 现在的利率是4.5%,从历史来看仍然是处于高利率的位置,而高利率虽然并不能阻止牛市的进行,但会加速牛市的结束,也会让经济衰退出现的概率增加。 3. 量化宽松和/或扩表。 现在都没有,不但没有宽松,反而还在缩表,甚至缩表并没有暂停。 4. 经济处于正向发展。 目前美联储预测的GDP是在正向上涨,但GDPNow给出的结论则完全相反,四月的GDP数据就能知道第一季度的GDP情况。 5. 美元指数(DXY)下降。 确实最近美元指数开始下降,但下降更多的是因为担心美国经济会出现衰退的迹象,尤其是关税的增加。 6. 政府政策刺激。 虽然川普政府对AI和加密货币行业有利好的刺激,但这些利好在短期很难成为刺激行业上涨的主要原因,反而是因为政府的博弈开启了贸易战,导致了通胀可能出现反复的局面,而这种反复非常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所以从历史和经济角度来看,现在输入并不完全的牛市,大概率是和2000年前的互联网狂潮有很高的相似度,新兴的行业刺激了市场的发展,大量的资金进入到互联网行业中,大幅的推高了估值,导致了泡沫的发生,而一旦经济出现衰退,那么面临的就是杀估值,清泡沫。 那么 Bitcoin 和加密货币也是这样吗? 如果说美股的上涨是风险市场对于新兴产业的追捧,是热钱没有了更好的出处,那么其实 Bitcoin 也是一个道理,从2023年开始,或者政策进入了暂停阶段,这时候 $BTC 的价格一直都是在25,000美元左右徘徊,而带动 BTC 价格冲破 73,000 美元,实现将近三倍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因为ETF。 情绪上的ETF可以把 Bitcoin 的价格提升到50,000美元左右,而大量传统资金的入场买入了将近200万枚 BTC 是把价格提升到了70,000美元上方的主要原因,而随着 ETF 买入的常规化,投资者情绪的回复,其实 BTC 的价格是稳定在 65,000 美元左右。 而 65,000 美元到将近 11 万美元,推手就是川普的竞选,作为第一任加密总统,川普带来的预期更多的还是在情绪上的支持,而并没有实际带来流动性上的变化。 说人话就是 25,000 美元到 65,000 美元虽然宏观流动性没有增加,但是因为ETF带来了额外的流动性,推高了 BTC 的价格,但大选却并没有带来新的流动性,而新的流动性如果不是宏观给的,那么就是: 1. 企业购买 BTC ,作为战略储备。 2. 州政府买入 BTC,作为战略储备。 3. 主权国家买入 BTC ,作为战略储备。 这三条基本上第一条在进行中,第二和第三条都是在非常早的初期,所以实际上目前这个阶段(非衰退情况下) $BTC 的实际底部支撑应该是在 70,000 美元上下。 原因就是前边说过的,因为并没有实际的带动流动性的增加,即便是抹除了川普对于 Bitcoin的竞选利好,那么 BTC 价格的回降应该是上一个阶段通过现货ETF引入流动性以后的价格锚点。 而上一个价格锚点的均价是65,000美元左右,但实际上从2024年10月到2025年2月期间,现货 ETF 是在继续买入的,而且买入的量并不少,即便是到今天还是净流入了超过20万枚 BTC ,占了整个ETF的20%左右,而这部分的买入推高 BTC 的价格到 70,000 美元左右没有什么问题。 而至于跌破 70,000 美元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但需要有大量的抛售配合,这种抛售其实可以从交易所的持仓量以及 ETF 的持仓量来判断,起码现在并没有出现这样的迹象,而另一个矿工群体虽然也有部分的持仓,但对于价格的影响还是有限度的。 所以在没有出现大规模的 ETF 用户抛售(持仓量低于100万)的情况下, Bitcoin 的价格低于 70,000 美元的可能性并不是非常的大,即便是跌破了,也要看 ETF 投资者的态度,如果ETF投资者恐慌了,那么确实可能会继续抛售而使得价格降低,或者是交易所的 BTC 存量大幅上升,可能有抛售预期,否则 70,000 美元左右购买力的支撑还是有很大机会的。 除此以外,URPD中筹码的密集其中区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参考数据,这个数据能够判断投资者的情绪支撑。 但如果是出现了衰退,那么恐慌的情绪可能会带动更多的投资者离场,那么 70,000 美元的底部就未必适用,还是要看投资者的抛售情况如何,现在就很难判断了。 那么现在是熊市吗? 前边我们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讲,现在是不是牛市,得出的结论并不是完全体的牛市,但现在也没有完全的进入熊市阶段。 1.熊市往往都伴随着大幅且快速的下跌,往往跌幅是50%左右,而现在还没有到,最多来说可能是熊市的初期,前提是出现衰退的话,而没有出现衰退的话,现在可能就是大幅回撤洗盘的阶段。 2.经济出现回落,目前的经济从美联储的认定来看,仍然是处于小幅增涨的阶段,但如果四月份给出的GDP数据确实是大幅降低,那么也不排除是进入了熊市的初期。 3.流动性回落,用户资金撤离。在美股确实能看到大量的卖出数据,而且现在的流动性确实不好,但在加密货币行业因为更加的透明,所以在稳定币的流动性上主流的 USDT 和 USDC 暂时还没有明显的撤离迹象。 4. 失业率大幅上升,虽然川普开启了政府雇员的裁撤,但目前失业率仍然是较低的4.1%,可能需要一个季度的时间来重新计算失业率。 5.波动率指数(VIX)大幅上升,类似于恐慌指数,往往都是到40以上才是进入熊市,但现在才20左右,投资者的情绪并没有熊的厉害。 因此现在并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熊市,10%至20%的跌幅仍然能看做是短期的盘整,震荡和回调,当然也并不排除是熊市的初期。毕竟刚刚下跌的时间还有点短。 所以结合了所有的经济情况和历史周期来看,现在既不属于传统的牛市,也不属于进入熊市,而是处于新兴行业的兴旺和泡沫阶段,从短期来看,进入熊市(衰退)的概率会更高,但从稍微长期一点的阶段来看,未来两三年内必然是货币宽松带来的牛市。 最关键的问题,什么情况下才是最稳妥的抄底时候? 1.货币宽松的前奏。 两个重点时间,一个是 SLR 的启动,一个是 停止 缩表。 但前提都是在经济没有发生实质衰退的情况下,而 SLR 的抄底如果是短期则可以博一波反弹,而彻底停止缩表,则尽量要配合经济状态实施。 2. Bitcoin 的价格逢低买入。 图中可以看到 BTC 和 纳指 的走势是非常相似的,一般来说,如果是回调,震荡和盘整的话,对应纳斯达克下跌在20%左右,现在是下跌10%,那就是还有10%左右的空间,对应 Bitcoin 来说,大概是75,000美元左右,但考虑到 Bitcoin 的下跌幅度大概率会高于纳指,但是 Bitcoin 到底还是有战略储备和现货ETF,所以70,000美元到75,000美元之间分批小仓位建仓可能是正确的。 但实际上现在纳指已经跌了10%,如果没有进入衰退的话,继续下跌的概率也不大,而对应 Bitcoin 的价格大概就是 80,000 美元左右,所以胆子大,钱包足的话,可以在 80,000 美元上下建仓,跌破 80,000 美元也是机会。 但还是要做好可能会存在的衰退的可能,衰退即是恐慌,也是机遇,而且衰退就是最后一跌。 3. 宏观数据节点 点阵图仍然是考验投资者情绪的判断标准,降息两次还是降息三次对于情绪的影响,起码在短期是挺重要的,当然还要看鲍威尔在点阵图以后的发布会中说什么,肯定会有记者问对于GDPNow给出的GDP数据是否有预期,不过鲍威尔大概率不会正面回答。 点阵图的影响如果是利好的话,4月份的GDP数据就是比较重要了,如果真的是负2.4%,那么交易衰退必然会到来,从Q2开始,数据对宏观的影响会越来越大,衰退还是不衰退有会是成为市场博弈的重点。 4. 价格越低越要谨慎开空 虽然这和抄底没有关系,但很多小伙伴更喜欢用合约而不是现货,所以合约的开单时间和方向也挺重要的,之前就分享了未平合约现在已经是最近一年的低点,就是代表了很多投资者对于现在的多空情绪并不非常有把握,如果经济没有衰退的话,现在开空的收益可能不够好。 当然这并不是鼓励大家去做多,因为做多一样有风险,比如长期在80,000美元左右震荡,比如真的出现了衰退,比如会有因为点阵图等宏观数据的暴涨暴跌,都可能最终方向对了,但仓位没了。 所以这种情况下适当的降低杠杆未必是错误的。虽然可能少赚钱了,但安全性提升了,毕竟活下去才有可能活的更好。 5.仓位一定要控制好 没有公开已知是从未来回来的人,所以未来如何谁也不知道,我之前就陷入了对未来预测的误区中,毕竟即便是历史重复过多次,也不代表刻舟求剑就是100%会发生的,ALL IN 虽然赚钱的机会大,但亏损的机会也很大,掌握好仓位让自己随时都有能抄底的资金才是应对极端情况下最好的方式。 结尾 大体上我能想到的就是这些了,我非常坚信随着货币宽松的进行,最晚2028年一定会摆脱现在这种流动性困局,而目前最有可能会保值的资产就是 Bitcoin ,其次就是优质的平台币,再下一档就是有真实收益的公链或项目,尤其是收益可以覆盖支出的,最后一档就是有真实落地应用场景,但因为各种原因现在还不能做到收支平衡的。 最后的最后,感谢所有小伙伴的支持,确实我不应该执着于Q1的好坏,更不应该用合约来代表我的观点,我的观点永远应该是继续事实和数据,而不是猜测,很抱歉,我走了一段时间的错路,但现在,我走回来了,感谢大家的支持,也感谢身边小伙伴的鼓励。 我是对,是错不重要,只要我的观点对小伙伴们有帮助就可以了。 本推文由 @ApeXProtocolCN 赞助|Dex With ApeX
Show more
0
236
839
217
为什么中国互联网必须做自己的公链?最近这一年,红林律师和不少做出海、做平台、做区块链技术底层的从业者聊过关于“做不做公链”这件事。发现原本被视作币圈专属的事情,似乎也成了越来越多互联网创业者开始认真思考的问题。有的团队开始研究底层架构,有的人尝试通过链连接支付网络和用户体系,还有的公司干脆直接下场做自己的链。 作为一名长期参与Web3.0商业项目合规服务的律师,我越来越觉得,这不只是技术选择、融资路径,甚至也不完全是Web3赛道内部的问题——而是中国互联网整体在全球化、账户体系、支付架构和产业控制力上的一次系统性挑战和机会。 这篇文章,结合我的观察、理解和业务中接触到的实践,抛砖引玉地抛出一些观点和判断,供互联网的创业者和从业者们参考和探讨。 # 国家层面:为什么中国需要一条自己的“数字出海通道”? 过去几十年,中国在高铁、电网、通信基站这些实体工程上都已经做到全球领先,但在数字世界的底层设施上,我们仍处于结构性依赖状态。 账号体系掌握在Google、Facebook手里,支付路径靠Visa、Mastercard和PayPal,广告流量买量则还得仰赖Google Ads、Meta Ads这些平台。在全球互联网的底层逻辑上,中国几乎没有自己的控制权。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你出海搞社交App、内容平台、电商商城,但只要海外平台一收政策,你可能连用户都找不到了。身份认证、支付通道、应用分发全是别人的,业务命脉始终系在别人手里。 而公链,提供了一种“底层系统级替代路径”:不依赖银行、信用卡,不需要手机号和Facebook账号,链上钱包即账户,稳定币即货币,链上行为即信用。这是一种全球通用、不受主权国家单一控制的数字底盘。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一些应用雏形,比如Telegram + TON 的组合,就已经在中亚、非洲、东南亚形成了一个“聊天+账户+支付”的新体系。用户在Telegram里就能转账USDT、完成购买、接入AI插件、参与游戏。它不靠App Store、不走Visa系统,也不要求用户上传身份证和银行卡。 这样的模型,其实本质上就是一套“数字世界里的离岸口岸”。 对中国来说,这个意义不在于“现在我们被制裁了”,而是:一旦世界变得更割裂,或者金融制裁成为常态,我们有没有备用的通路。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都在探索稳定币和公链结算系统,这是他们的应急方案,但对于中国来说,它应该是前置布局。 这并不意味着国家要自己下场“发链”,而是意味着我们要有具备全球影响力的技术能力,并且能构建一套“由自己主导”的数字全球化路线。如果有一天,中国团队主导的某条链能在新兴市场成为数字身份入口、支付和资产通道,并与我们本土技术和贸易深度绑定,那它就不只是一个链项目,而是未来数字版“海上丝绸之路”的一部分。 # 商业层面:出海的中国公司,为什么开始“带链”一起走? 今天再谈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已经不能只靠一款App、一套本地化方案就能解决全部问题了。 许多中国互联网项目在全球化中遇到三大典型痛点: 一是支付受限,很多国家银行卡渗透率低、本地支付混乱、国际清算体系门槛高,传统手段成本极高; 二是账号失效,你没法用微信、支付宝、手机号来构建用户体系,只能重新搭账户系统; 三是流量压缩,投放渠道和政策越来越苛刻,甚至面临内容限制和货币收紧。 也就是说,App可以出海,但App所依赖的“操作系统”却无法复制出去。而公链,恰恰是一种新的出海操作系统——它提供了全球通用的账户结构、稳定币结算能力和开放式资产激励模型,让你能在“无银行卡、无ID、无广告平台支持”的国家,也能低成本做生意。 比如 Bitget、OKX 这些平台,已经跑出了“链+钱包+支付”的组合拳,用户在非托管钱包中就能完成充值、打赏、积分兑换,背后接的正是他们自己的链和稳定币。而更轻量级的出海项目,也开始通过链上系统提供会员激励、NFT打赏、内容存证、积分分发这些“功能模块”,用链做运营的底层支撑。 这类“带链出海”的策略尤其适合金融体系不发达但用户基数庞大的区域,比如拉美、非洲、东南亚。在这些国家你很难拿到完整支付牌照、也很难对接本地清算机构,但你可以直接通过链和钱包完成端到端的闭环服务,且避开了传统合规的高门槛。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系统是“我来做水电煤”,别人可以复用。你从一个App公司变成基础设施提供者,产业话语权也随之发生迁移。 从这个角度说,公链对中国出海企业的价值,不是融资工具,而是让你从App逻辑跃迁到系统逻辑,有机会主导新一代全球互联网的“通用技术接口”。 # 用户层面:账户、资产与身份的重构正在发生 从用户视角来看,公链最直接的改变,是它重新定义了什么是“账户”和“资产”。 Web2 的账户系统是“平台附属型”的:你有抖音号、微博号、小红书号,但本质上它们都属于平台,你没有迁移权、也无法独立存在。你在这些平台上积累的关系、内容、甚至收入,一旦账号被封或产品关停,就什么都不剩了。 而Web3钱包提供的是一种“用户主权账户”:地址是你的,资产是你的,内容和行为记录也可以变成资产或信用历史。你用钱包登录,不依赖平台数据库,你的NFT、代币、积分和身份,都可以跨平台使用。平台只是服务提供者,不再是资产的“唯一入口”。 像Farcaster、Lens Protocol这样的Web3社交应用,已经开始把“链上账户”变成你在社交网络中的ID。你的一条帖子,可能是链上的数据,可以变成NFT,可以携带收益权,可以迁移到其他平台。用户不再依附平台,而是成为可以自由移动、带资产走的“数字个体”。 这种趋势和年轻用户对平台的不信任感形成了某种对冲。很多人经历过账号被封、资金被冻结、数据丢失、粉丝清零,自然而然开始关注“我能不能自己保留我的数字资产”。钱包的普及,不只是“币圈工具”的扩散,而是用户开始理解:“一个账户可以是身份入口、资产载体、社交容器、信用凭证”的多重结构。 从这个角度看,链上账户体系未来有可能演化为一种“超级账号”,它整合了身份、资产、关系链、使用记录、激励积分……最终成为每个人在数字世界里的“自我主权节点”。 # 全球格局:下一轮基础设施竞赛已经打响 过去几年,公链已经从技术实验,演变成一场全面的国际竞争。每一条头部公链,都在争夺未来数字世界的“水、电、网”话语权。而这场竞争不再是技术比拼那么简单,而是:谁能成为全球通用的账户系统、支付网络、数据通道和价值协议。 我们可以把目前全球头部公链的战略模式,拆成三类: 第一类:平台绑定型公链(Platform-native Chains) 代表项目:TON(Telegram)、Base(Coinbase)、BNB Chain(Binance) 这些链的共同特点是,有现成的海量流量平台为依托,链是平台用户资产和账户体系的延伸。 TON 依托 Telegram 的通讯网络与社交关系链,正在构建“链上账户 + 钱包 + 内容 + AI工具”的一体化平台。TON本身不是最强技术栈,但它有Telegram这个触达全球7亿用户的超级入口,并已打通USDT转账、小游戏支付、广告返佣、钱包身份验证等真实场景。在“链上生活基础设施”这块,TON是当前推进速度最快、用户增速最高的项目。 Base 是Coinbase推出的L2链,本质上是Coinbase的链上版本,强调“合规友好、开发者友好”。Base打通了Coinbase钱包、交易所账户、KYC信息,背后是美国合规资金和技术社区的强力支持。Base并不追求技术极致,而是成为美国加密企业和机构合规部署智能合约的首选平台。 BNB Chain 则是币安的全球交易网络配套基础设施,它更像一个商业闭环系统,凭借币安流量导入,BNB Chain 得以拥有大量活跃用户和真实交易数据。币安甚至开始“投资带用户上链”——谁能为链带来百万级活跃用户,币安就给生态激励。 这些“平台绑定型”链不是为了炒作,而是要在自己的平台上完成用户体系、支付系统和资产通路的闭环。它们的竞争优势是用户流量本身,竞争逻辑是“用链锁住平台用户资产”。 第二类:开发者原生型公链(Developer-first Chains) 代表项目:Solana、Polygon、Avalanche、Sui、Aptos 这类链从一开始就是为开发者准备的“通用操作系统”,目标是争夺最优秀的应用和开发团队。 Solana 是这类中的典型,主打高性能+低费用,在DePIN、链游、NFT、链上AI等新应用层方向非常活跃。虽然2022年曾因FTX事件一度失势,但2023年之后靠着“非EVM生态”和大型项目复兴重新崛起。现在的Solana更像是链上创业者最活跃的社区,拥有从移动钱包(Phantom)、手机终端(Saga)到支付工具(Solana Pay)的一整套工具链。 Polygon 是“以太坊扩容第一梯队”,在Web2对接方面推进极快,合作对象包括Nike、星巴克、Adobe、Stripe、迪士尼、印度政府等,主打“开发友好+企业友好+合规友好”三大标签。Polygon的战略不是抢C端,而是抢企业侧的合作通道。 Sui 与 Aptos 则来自原Meta团队,主打Move语言、模块化架构和金融级别安全性,开发体验和合约逻辑被认为优于Solidity。它们目前在东南亚和韩国开发圈中反响较好,但生态仍在冷启动中。 Avalanche 以“子网架构”为主打,为每个企业、政府、组织定制自己的链,参与了美洲多地政府稳定币、跨境金融项目,形成一种“链上SaaS”模式。 这类链的核心目标是——谁能成为下一代DApp开发的默认平台,谁就有机会像安卓/Windows一样,掌控数字世界的操作系统逻辑。 第三类:高频金融实用型公链(Payment-driven Chains) 代表项目:Tron、Stellar、Cosmos(部分) 这类链的特点是技术不复杂,但非常务实,不讲概念、专攻结算和支付。 Tron 虽然在西方社区名声一般,但在拉美、非洲、南亚却是真正的“链上支付大动脉”。链上USDT流转量长期居高不下,成为很多“不能通过银行账户转账”的用户的主结算路径。 Stellar 原本是做“跨境结算网络”,目标和SWIFT类似,但更轻量。其重点在于与传统金融机构对接,推动“稳定币作为跨国小额清算载体”的项目,合作银行和政府众多。 Cosmos 生态中部分链(比如Kava、Osmosis)也在走向稳定币、跨链支付场景。 这类链的生态未必活跃,但它们占据了现实世界中“金融基础设施未覆盖区域”的巨大需求空间。在全球没有银行账户的人口中,这类链成为数字现金网络的唯一选项。 回到最关键的问题:中国在这场基础设施竞争中处于什么位置? 目前来看,真正被广泛使用、生态成型、在全球拥有开发者和用户的公链中,中国主导的项目非常稀少。大多数链项目在国内定位不清、产品路线含糊、海外合规能力弱、商业化缺失。很多链甚至停留在“白皮书+技术演示+内部测试网”的阶段,离大规模真实使用还远得很。 而与此同时,别人的公链已经在接银行、建支付网络、拉开发者、进App Store、与主权政府对接项目……这不再是一场“看谁技术新”的比赛,而是看谁能把链变成现实世界的金融底盘、应用通路和身份凭证。 如果我们再不入局,不仅会丧失一次系统级的全球竞争窗口,更会让未来中国互联网企业继续受限于海外技术平台的“数字殖民体系”中——账户不是我们的,支付不是我们的,身份体系不是我们的,资产流转路径也不是我们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是“有没有必要做链”的问题,而是“还有没有机会做”的问题。机会窗口已在收缩,全球链上基础设施的秩序正在快速重组。现在不抢,未来就只能继续用别人的路,走自己的路子。 # 写在最后:从使用者到建设者,中国互联网需要自己的底层网络 对中国互联网而言,公链不是一个新概念,也不是某一批创业者的专属项目,而是一场全局性的产业升级契机。它不是Web3内部的事,而是决定中国数字经济下一步能否独立成长的关键变量。 做不做链,已经不是Web3创业者要回答的问题了,而是中国互联网整体要面对的现实。 我们当然可以继续用别人搭好的链,继续适配别人的清算系统、登录协议和账户规则,就像过去二十年我们习惯用Android、用Visa、用AWS那样。但问题是,当全球数字秩序开始重构,我们还要不要参与新一代系统级规则的制定?我们能不能做一个不仅服务于国内用户,更能在全球产业协作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基础设施平台? 今天,做公链的人并不多。但趋势已经很清楚:不管是通信平台、金融机构、电商支付、内容平台,全球头部玩家都已经在用“链+账户+资产”的方式重塑自己的底层结构。而我们,正站在能否参与这一轮基础设施重建的临界点上。 我们深知这不是一场一两年能跑出来的快生意,而是一次需要产业共识、技术耐力和政策定力的长期工程。作为Web3.0法律合规服务机构,曼昆律师团队一直在支持华人主导的公链项目在全球范围的实践落地,共同推动、见证属于中国互联网的公链之路,也欢迎和更多互联网行业的伙伴们的交流与讨论。
Show more
0
8
17
7
#NIKKE   # <승리의 여신: 니케> 여름 업데이트를 맞이해서 니케 측으로부터 티켓을 한장 받게 되었습니다! 🎫 유토피아 호 티켓 같은데, 왜 공포가 앞에 붙는지는 잘 모르겠네요...🫣 9시부터 수련수련님 방송에서 게스트로 등장하니까 많이 보러와주세요!💕 https://t.co/rOE9plIh9Z https://t.co/GcORezuAp6
Show more
0
105
1.7K
60
Nikke, Privaty : Unkind Maid @Yasal_170 #NIKKE# #NIKKEcosplay# https://t.co/PGqrcosS4A
0
133
4.6K
177
Nikke, Modernia @nariddyang #NIKKEcosplay# #NIKKEKRcosplay# https://t.co/j4YpgsgGtX
0
0
537
41
Nikke, Modernia @nariddyang #NIKKEcosplay# #NIKKEKRcosplay# https://t.co/PcRivJa8mK
0
4
1.2K
81
#NIKKE# ⛓️‍💥💜ミハラ Mihara💜⛓️‍💥 https://t.co/Dn3PVz4wzH
0
42
10.1K
834
NIKKE / シンデレラ https://t.co/LUDOXoZ2eb
0
29
1.6K
143
#NIKKE# https://t.co/4qK1A1cFH9
-1
145
41.8K
2.1K
#NIKKE# #NIKKEAnniversary# https://t.co/X3spEUZwML
0
27
2.5K
156
#NIKKE# ✨🪽💗DOROTHY💗🪽✨ https://t.co/v2Im3do47V
0
148
83.5K
4.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