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币圈KOL:尊严与安全不可弃
1⃣为什么写这个话题?
常常看到一些KOL发出“求救”,被要求删帖、被发律师信、被威胁到人身安全……
如果基于真实情况、发表意见与观点,带来上述困境,那么币圈KOL实属是个高风险赛道。
当流量狂欢变成了生死红线,KOL还需要尊严?
当KOL在淫威之下分享,你还敢信TA的内容?
币圈的每一个造富神话都离不开KOL,假若更多的KOL失去了其真实性、独立性,那么骗局将更多、受害人将更多,行业发展将严重受阻与妖魔化。
流量既是利益也是风险,有专业与职业素养的KOL将会收获尊严与安全,享受流量与财富!
2⃣KOL:不同的道路,相同的险境
以中国大陆法律为依据,结合司法实践中的案例,根据KOL的言行做如下分类:
1、内容型KOL(流量变现派)
—使用诸如“稳赚不赔”、“百倍币”类的话术====【虚假广告罪/诈骗罪】
—发布交易所杠杠操作教程====【开设赌场罪共犯】
—泄露项目方“内幕消息”====【侵犯商业秘密罪】
2、站台型KOL(资源整合派)
—收取项目方代币返佣====【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共犯】
—组织线下“私募认购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承诺项目“市值管理”====【操纵证券市场罪】
3、技术型KOL(专业背书派)
—出具虚假代码审计报告====【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教学DEX套利技术====【非法经营罪】
3⃣风险:隐藏在繁华背后的暗礁
1、法律风险:这是悬在币圈KOL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是KOL必须要守的底线,且是通过自身的能力可以管理的风险。
2、人身风险:除了法律带来的人身安全外,还有被币圈其他参与者进行威胁而带来的人身风险,非法律外的人身安全是可以得到救济与保护的,只要方法得当。
3、财富风险:流量即代表财富,所谓“财不外露”,自行品味与配置好财富,并通过财富管理降低或应对其他风险的措施。
4、声誉风险:金融行业声誉和口碑是最重要的,一句不负责任的言论、一次失误的投资建议都有可能引发信任危机。谨言慎行,这是饭碗。
5、市场风险:服务于行业、参与市场中,就不得不面对市场风险,保持敬畏之心。
每个KOL都面临着更具体的风险情景,可以对自身的业务范围、言行方式与内容输出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与风险排查,只有自己更懂自己,只有看到了风险才能赚到风险的钱。
4⃣抗风险技能提升:在风暴中寻找避风港
1、法律合规:行走在阳光下是前提
【1】明确业务边界,提示风险:无论何种类型的KOL,都应清晰界定自己的业务范围。投资建议型KOL应在每次发言时,明确告知粉丝风险自担,不保证投资收益;项目推广型KOL则需对项目进行严格的尽职调查,确保推广的项目合法合规。
【2】关于法律法规与监管动态:面对不同地区的受众需要了解相关地区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这是指挥棒。以此来修正个人的言行与内容,确保在法律合规框架下自由行走。
2、合作与利益关系:透明与谨慎的平衡
【1】尽调与谨慎选择合作方:避免与信誉不佳、存在不良记录的合作方共事,降低自身风险。
【2】利益关系披露:尤其是推广项目或推荐投资机会时,明确披露是否存在合作关系、是否有利益安排,利益透明有助于增强粉丝信任,避免事后被曝光而引发质疑、陷入声誉风险之中。
3、内容创作与输出:是罪与非罪的关键
【1】客观真实与安全表述:拒绝虚构、虚假内容,对禁用词、风险次、安全词有认知,选择精准、安全的措辞表达。
【2】常用风险提示:对于任何表达都可以加上风险提示,且采用可取证的方式,尤其是高风险言行时。
还有更多诸如如何面对被威胁删帖、道歉、退款等具体风险场景的需要有针对的措施,在此不再展开。
5⃣风险应对:当风暴来临时的应急策略
1、冷静应对与危机评估:风暴中的稳定之锚
当风险来袭,保持冷静是关键,冲动是魔鬼!迅速对危机进行全面的评估,从自身的言行、影响范围与程度、风险类别与性质等方面入手,只有较为全面与完整的掌握了风险,才能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尤其是及时的切勿匆匆应对。
2、专业法律支持:应对风暴的坚固盾牌
面对超越自身能力或者面临法律责任,要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支持,尤其是专业律师,所谓专业律师即既要懂法律还懂你的业务,律师会根据具体情况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和应对方案。在法律诉讼、调查或其他法律程序中,专业律师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律师的提前介入将有助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3、危机公关策略:驱散乌云的阳光
危机公关不是单一行为而是一套策略体系,需要对风险有全面的认知后针对不同的场景、受众、程度采用不同的策略措施,包括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PR与法律,秉承着公开透明的原则,向各方说明情况、表达态度与立场,及时澄清事实、消除误解,将事件回归“事件本身”。
4、配合监管调查:走向晴朗的必经之路
当面对监管机构或司法机构调查时,应积极配合、如实提供相关资料与信息,此时尽显过往的法律知识培训与素养积累。主动配合调查,有助于减轻自身的责任,展示良好的态度和合作意愿,避免事态朝着严重的方向发展。
上述每一个方向都有很多具体的内容与方法,值得每位深入研究或者交流学习。
6⃣KOL终极哲学:风险即红利,风控是护城河
既要保持对币圈/WEB3的赤子之心,又要像律师般严谨对待每句话;既要享受流量红利,又要随时准备为尊严、自由而战。
每一次危机都是信任重建的机会:当粉丝发现你是唯一敢坚持“真货”的人,铁粉生态就此铸成,流量财富才真正开启。
风暴后仍能有尊严且安全站立着的KOL,终将成为Web3.0时代真正的意见领袖——因为他们的生存智慧,早已刻进区块链不可篡改的基因里。
—————————————————————————
个人随笔,若有表达欠妥之处,欢迎纠正,不喜勿喷!
Show more
美国的“夹边沟”
我以前看过一部电影叫《归来》,改编自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导演是张艺谋,主演是巩俐和陈道明。现在我已经有点分不清小说和电影里的剧情了。
运动期间,陆焉识被打成“右派”,被送去劳改。后来他逃回家,却被女儿出卖,再次被捕。多年后,他终于获得平反,但当他回到家时,发现妻子因病失忆,已经不再认得他。
为了唤醒她的记忆,他假装成一个陌生人,悄悄陪伴在她身边,却始终不能表明身份。这部电影可以说细腻地描绘了一场人间悲剧。
那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在,把时钟拨快到今天的美国。
由于川普推动的“大而美法案”通过,美国移民执法局 ICE 的预算从原先的百亿美元级别暴涨到了千亿。人员也将以“万”为单位扩充。
白宫目前设定的目标是每天逮捕 3,000 人,并希望将目标提高到每天 10,000 人。
即使全年无休地执行,一年最多也就是抓到 365 万人。而目前对无证移民的非官方估计在 1,000 万到 2,000 万人之间,这个数字依然相去甚远。
怎么办?只能“放宽口径”。如今,已经有持合法身份的居民、永久居民,甚至公民被误抓。而将来,连申请绿卡或入籍时材料“涉嫌造假”的人,也可能被追究。
针对华人移民,有一条“通杀”的方式,就是质疑中国出具的公证文件——尤其是不承认中国公证处的材料,这在法律程序中是很致命的。
人类历史上,还从未有哪个民主国家以这种规模大幅增加“维稳经费”(我特地贴上这个标签,让推友们能理解)。
突然多了这么多钱,又多了这么多人,不免要大量招聘——而这种急速扩招,往往会招来一些“地痞流氓”式的人物。
接下来会怎么样?滥权执法、为非作歹,然后让你去打官司。
如今川普任命的“边境沙皇”,已经在镜头前公然否定美国宪法的基本权利:把第四修正案(禁止无理搜查和扣押)和第五修正案(保持沉默的权利)都扫进了垃圾桶。
在今天的美国,只凭外貌、口音、肤色,执法人员就可以拦住你;你被问到的问题很可能是:“你在哪里出生?”不回答还不行。
昨天的“夹边沟”是在中国,今天的“夹边沟”可能出现在美国。不同的是,中国的夹边沟在北方,而美国的“夹边沟”可能是任何一个所谓的“第三国”。
对普通人而言,这是失去人性的做法;从法律角度来说,这就是对人权的赤裸裸侵犯。因为这些被抓的人,绝大多数都根本没有经过任何合法的司法程序。
作为有色人种的外来人 — 华人移民,当你身边都出现这样的事,到那一天已经太晚了!
Show more
美国的“夹边沟”
我以前看过一部电影叫《归来》,改编自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导演是张艺谋,主演是巩俐和陈道明。现在我已经有点分不清小说和电影里的剧情了。
运动期间,陆焉识被打成“右派”,被送去劳改。后来他逃回家,却被女儿出卖,再次被捕。多年后,他终于获得平反,但当他回到家时,发现妻子因病失忆,已经不再认得他。
为了唤醒她的记忆,他假装成一个陌生人,悄悄陪伴在她身边,却始终不能表明身份。这部电影可以说细腻地描绘了一场人间悲剧。
那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在,把时钟拨快到今天的美国。
由于川普推动的“大而美法案”通过,美国移民执法局 ICE 的预算从原先的百亿美元级别暴涨到了千亿。人员也将以“万”为单位扩充。
白宫目前设定的目标是每天逮捕 3,000 人,并希望将目标提高到每天 10,000 人。
即使全年无休地执行,一年最多也就是抓到 365 万人。而目前对无证移民的非官方估计在 1,000 万到 2,000 万人之间,这个数字依然相去甚远。
怎么办?只能“放宽口径”。如今,已经有持合法身份的居民、永久居民,甚至公民被误抓。而将来,连申请绿卡或入籍时材料“涉嫌造假”的人,也可能被追究。
针对华人移民,有一条“通杀”的方式,就是质疑中国出具的公证文件——尤其是不承认中国公证处的材料,这在法律程序中是很致命的。
人类历史上,还从未有哪个民主国家以这种规模大幅增加“维稳经费”(我特地贴上这个标签,让推友们能理解)。
突然多了这么多钱,又多了这么多人,不免要大量招聘——而这种急速扩招,往往会招来一些“地痞流氓”式的人物。接下来会怎么样?滥权执法、为非作歹,然后让你去打官司。
如今川普任命的“边境沙皇”,已经在镜头前公然否定美国宪法的基本权利:把第四修正案(禁止无理搜查和扣押)和第五修正案(保持沉默的权利)都扫进了垃圾桶。
在今天的美国,只凭外貌、口音、肤色,执法人员就可以拦住你;你被问到的问题很可能是:“你在哪里出生?”不回答还不行。
昨天的“夹边沟”是在中国,今天的“夹边沟”可能出现在美国。不同的是,中国的夹边沟在东北,而美国的“夹边沟”可能是任何一个所谓的“第三国”。
对普通人而言,这是失去人性的做法;从法律角度来说,这就是对人权的赤裸裸侵犯。因为这些被抓的人,绝大多数都根本没有经过任何合法的司法程序。
作为有色人种的外来人 — 华人移民,当你身边都出现这样的事,到那一天已经太晚了!
Show more
凌晨
@shoutdotfun 發射的第一個幣 $ENERGY ,最高一度拉近 500x,直接吸了一波眼球。今天陸續有人來問這到底是什麼新玩法?
👉 傳送門:https://t.co/LyOQqUrx2g
邀請碼註冊可拿邀請獎勵:一級 9%、二級 1%。如果覺得我整理得不錯,歡迎走我鏈接支持一下。
來簡單講一下我自己理解的 Shout:
這其實是一個把「社交影響力」變成實際收益的嘴擼型發射台,玩法介於 meme 幣、Web3 社群互動和社交挖礦之間。你可以想像成
@KaitoAI + 社交挑戰 + meme 推廣,有點 launchpad,又不只是 launchpad。
幾個我覺得比較有意思的點:
1️⃣ 社交互動 = 實際獎勵
只要你願意喊 shout、轉推、創作內容、幫 meme 幣(像 $SHOUT 、 $BANE 、 $FAN 、 $MGANG 等)製造聲量,就能拿到 Clout 積分。這些積分是能換幣的,也可能是未來新幣 launch 的參與門票。簡單講,就是你嘴得越兇、影響力越大,回報越明顯。
2️⃣ 重參與,不靠募資
不像傳統發射台主打募資,Shout 重點是你能不能製造討論、帶動社群氣氛。每次喊 shout,其實就是幫項目創造聲量,也讓你累積貢獻值。對創作者或喜歡嘴擼的人來說,這是個「嘴動起來就有機會分錢」的場域。
3️⃣ 氛圍輕鬆、人人可上手
不用懂技術、不一定非得是 KOL,平常有在玩推特、愛嘴砲互動的基本都能玩。很多人把這當成 meme 實驗場。
小結:
Shout 想做的不是單純的發射台,而是把「社交聲量」轉化為實質回報的工具。如果你是擅長社交互動、喜歡 meme 的嘴擼玩家,這地方的確適合動起來賺點外快。新幣還在陸續發射中,想玩的可以進來先卡位試水看看。
Show more
今天下午找“军火市场”二级交易天才
@Luyaoyuan1 聊天,给我羡慕哭了!二月份1.6w买的,大前天3.2w直接出了。我问陆老师为啥要卖,陆老师:看着涨太多,没卖过,体验下流程🤣
回头看真的是逃顶了啊,今天基本上距离大前天的最高位整个市场回撤30%-50%。目前的价格又回到了1.8w,如果从投资角度来讲本金还在,但是从收益角度来说ROI就没那么高了。
回头再看一下自己的操作,从22年买入之后,最高点是前天的5w和4W。差不多持有3年的收益在5X到8X。此时我只想说,你“逃顶”我“持仓”,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如果睡神
@0xSleepinRain 不被盗,应该保底也是3X!
之前和
@M21_CAPITAL 聊天的时候也聊过CSGO相关的问题,毕竟曾经一段时间有一些链游的项目方,张嘴闭嘴就是拿自己和CSGO做对标。其实当时看完整体的运作模式之后就觉得蛮搞笑的,CSGO皮肤能起来的内核都没研究明白,并非FPS=FPS,而你的项目=CSGO。
不吹不黑V社有多牛逼,从收入结构来讲人家起码是正循环,开箱收入+钥匙收入做成了稳定的收益源。再加上用户基数和全球认知度,Major和IEM等顶级赛事带来的商业价值,你拿什么跟人家比啊?
“来 哥 发把刀”
有时势也有自己的因素,从国内视角来看饰品发展。刚开始其实价格并不高,国内当时还可以用IGEX去抽奖,后面因为IGEX在国内政策下是涉D,所在在场外以小博大的抽奖就变成了以“BUFF”为首的交易。叠加饰品的social属性,谁也抵抗不了在游戏里的玩家用对内语音对你说“来哥 发把刀吧”,亦或是你手拿龙狙和泰坦贴纸时别人羡慕的眼神。这种时候用户的爽感爆棚,就好比你玩俄罗斯方块,感觉自己快无的时候,你缺什么而下一个就刷什么,立马消除的那种爽感。一切的基础建立在,饰品不影响游戏属性的基础上,成为了Social的一种途径。三五好友间的互换库存也很欢乐。但如果给皮肤增加了属性,那么和“修仙”游戏也就没什么两样了,经典游戏IP陨落的典型比比皆是。
“竞技游戏,只有输赢”
极致的零和博弈,对竞技类型玩家而言。只要在比赛期间,无论是BO3、BO5或是上下半场都平情况下的黄金加时,最终只会有一个冠军。很多链游如果下场去做FPS竞技,不知道出于什么考量,非要去增加一个PVE。拜托大哥PVE我去搞机器人打金,我去费劲搞什么“竞技”啊。直接做个PVE的盘子,不比FPS简单吗?场景、动画、涉及、击杀判定,搞这么复杂干嘛啊。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玩,直接来个最简单的,5V5或是1V1。大家下一样的筹码,输赢你双向抽水不就完事儿了?胜利者抽一部分进公共池做赛事奖金,获得奖金抽一定百分比当税用作维护。中间在穿插活动、比赛等因素。等于你就搭个台子,有技术的自然而然能赚到钱。攀比心上来也很上头的,非要去搞个所谓的赏金赛/联赛,或者是给周榜月榜奖励。我能理解榜单是为了游戏的日活,不怕没人消费就怕没人玩。但是不持续啊,在本身就没什么持续稳定现金流收入的情况下,去搞什么比赛啊。不是纯浪费钱且无意义。
“思考”
面对各种游戏项目方的PUA,先考虑一个问题他用什么赚钱。如果实在没玩过这一类型的游戏,不妨可以不花钱先去玩玩他对标的东西,再去玩玩他的东西。可能新手玩家不如老玩家能够更明确游戏体感,但是说白了让你玩得爽不爽你自己肯定知道啊。越是新玩家其实越有优势,一个游戏能否起来还是回归到场景和应用。像飞船那种所谓的1.0链游,其实大家都知道是个盘子,每天上去打一炮的能是什么好东西啊,其实都在赌自己不是最后一个。何尝不是这样呢,如果是大户看准了就投,亏损风险自担。如果是普通玩家,还是建议多玩玩自己起码知道自己玩的啥,不要傻乎乎的跟着去冲,自己稍微想一想逻辑上面是否能够闭环,还是一味地挖提卖。交易的本质是供给需求关系的变化,通胀或通缩只是一种调控手段。要么就在游戏里面投入最小的方式提供铲子。比如就提供新人入场的基础道具,或任务必用的道具。或者自己是幸运之子,从抽卡的时候同样的价格,别人抽R你抽SSR。这种情况是老天爷让你回本,不如就直接卖了去换点低价值的组一组。千万不要去打榜,任何充值游戏打榜单的没一个好下场,除非你特别有钱就愿意玩。给你带来的声誉仅仅在那个微信群或工会,群友会喊“大佬牛逼”。等落幕的时候,亏得最多的那个一定是你。如果想靠游戏赚钱,每天盯数据其实就是在盯供需关系。一定需要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如果单纯不追求赚钱,就是瘾大,建议直接去打腾讯游戏或者打开Steam,里面有上百款游戏够玩了。
Show more
为什么中国大陆人不喜欢打官司,原来原因在这里
https://t.co/6GkTy9TkLO
原来最支持大罢免的竟然是大陆人,这岂不是说民进党是中共同路人? https://t.co/cuRZRZrXiB
川普这样没人说他的。如果是中国大陆人这样,那台湾人就会如获至宝,大做文章。 https://t.co/7veJowKl2R
帮大家问过富途了,关于加密货币开户的kyc问题:
1. 大陆人内地证件能开吗?
若为入历史已开户用户,开户证件为中国内地证件,我们目前无法为中国内地客户提供加密货币服务。如需更新信息可前往“开户资料”更新资料,更新完成后可尝试继续激活。
2. 大陆护照+海外地址证明可以吗?
目前不可以
3. 外国绿卡或长期签证可以吗?
不可以,海外证件类型需要提供护照,绿卡改不了国籍
所以目前香港合规所币圈出金kyc要求:
富途:海外护照/香港身份证+海外地址证明
hashkey:海外居留或工/学签+海外地址证明
胜利证券:海外地址证明
我的置顶出金教程里都有具体的,有需要移步去看
Show more
富途还是比较严的,全面上线btc/eth和u充币后,大陆kyc的大概率还是玩不了。
从存量证明要求就能看出来,老虎长桥等等只要截图,富途是要pdf格式的。
富途老虎之前都开了加密货币交易,但是大陆kyc不行,这个应该会延续到充提币上。
后续币圈在香港合规出入金,开户难度应该是hashkey>富途>胜利证券和OSL
富途毕竟用户多牌子响市值高,所以被监管盯着很正常,开国外身份户,事在人为,路子对了人家也睁一眼闭一眼。
后续富途全面开放功能后,我还是第一时间送上教程的,毕竟专业辅导安全出入金
Show more
昨天某基金AI大会预热晚宴
碰上几个台湾芯片老板
都这模版:
老婆孩子在美国, 自己在上海, 拿了政府LP的钱做芯片创新
晚宴讲话, 他们非常卖力的给上海和中国政府唱赞歌
那些话, 我们初中政治课经常讲
现在大陆人都不好意思说出口
用力过猛, 台湾兄弟,墙外新闻看多了, 以为中国还在文革
Show more
一对情侣在瑞士搭乘列车时,因使用普通话聊天,遭同车一对讲粤语的香港老年夫妇辱骂
据当事人:
双方因上车通道狭窄轻微擦碰,引起对方注意。其后,两人在座位上用普通话交谈,却遭该对夫妇用粤语:“讲国语的人没礼貌”“国人不死不行”等语句。由于男方是广东人,听懂粤语并予以回怼,引发双方持续争执。
期间,对方情绪激动,语气恶劣,不断发表贬低大陆人的言论。被拍摄时稍有收敛,录音一停又继续辱骂,甚至下车时高喊“大陆人滚回大陆”。
Show more
近日,一对情侣在国外搭乘列车时,因使用普通话聊天,遭同车一对讲粤语的香港老年夫妇辱骂。
据当事人表示,双方因上车通道狭窄轻微擦碰,引起对方注意。其后,两人在座位上用普通话交谈,却遭该对夫妇用粤语:“讲国语的人没礼貌”“国人不死不行”等语句。由于男方是广东人,听懂粤语并予以回怼,引发双方持续争执。
期间,对方情绪激动,语气恶劣,不断发表贬低大陆人的言论。被拍摄时稍有收敛,录音一停又继续辱骂,甚至下车时高喊“大陆人滚回大陆”。
Show more
这些年,我一直脑海中有一个猜想,这个猜想就是,
“本轮全球贸易自由化和产业链转移,将终结于中国”
以前人们研究国际贸易,20世纪制造业尤其是汽车和消费电子最先强盛于美国,然后转向德国和日本,然后德国转向东欧,日本向韩国,然后是东南亚四小虎和台湾,然后是中国大陆,
特点就是, 发达地区人力成本高,工程师素质和团队一流,于是就把组装逐步转移到下一级的国家,
下一级的国家最开始拥有大量低廉的劳动力,比较好的基建、交通物流、港口和水电网,大量承接从纺织到中低端制造业,逐步实现了城市化、现代化和信息化,培养出了本土制造业研发和工程师团队,开始抢占消费电子、白色家电、机电产品和汽车等核心产业,人力成本开始飙升,然后组装工厂再转移到下下一级国家,
于是产业转移的链条,从美国,到日本,到韩国,到东南亚四小虎,到台湾,到当今的中国大陆,
很多人开始预测,中国大陆最终也会转移,目标无非是目前人力成本更低的印度、孟加拉、越南、掉队的四小虎、墨西哥,
尤其是过去几年美国对中国贸易战,用关税逼迫了大量制造业转移出中国,一部分进入墨西哥(为了享受对美国0关税),一部分进入了越南(比如被迫要求全球布局产业链的苹果、三星),一部分进入了印度(满足印度合规本土要求),
总体看上去,从2020年开始,从中国转移出制造业的链条还在继续,但是有五个问题:
1. 所有从中国转移出去的制造业环节,没有一个是因为成本比中国更低而自下而上主动转移的,往往都是中美贸易战的结果,是自上而下的压力,
也就是说,企业愿意花额外的成本,去满足中美贸易战或者美国企业的合规要求,而不是因为“离开中国更便宜”,
实际上,中国劳动力成本(时薪的性价比)、基建、物流、港口甚至一些税收减免政策,依然是全球最顶级的——目前越南、印度、印尼、马来西亚、墨西哥这些地方,还远远落后;
2. 外贸制造业上游留在中国,生根发芽,拥有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生态,这个生态是由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培养的工程师、蓝领工人、资本、政府、基金、基建和交通物流等等一起构成的,是同一语言,同一政策,同一价值观,同一市场,并且内部已经形成了充分完全的竞争和协调,
而在中国大陆之前的日、韩、台、亚洲四小虎、德国,是没有这种制造业生态的;未来有机会承接转移出中国的这些经济体,也是没有这个机会的;
3. 中国还存在非常激烈的内部竞争和内部转移,比如长三角、珠三角、北京的地方政策优势竞争,比如河南、湖北、川渝大量承接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产能和制造业生产线,
在中国内部高强度的外贸制造业生态竞争下,无论是日韩台,还是越南、印度、印尼这些地方,都拿不出更大的优势来对比;
4. 中国还赶上了机电智能化的高峰,也就是所谓“工业机器人”,实际上大量自动化设备进入中国工厂,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虽然和自媒体鼓吹的“黑灯工厂”完全不是一回事儿,但是在之前的美日韩的转移链中,确实还不够成熟,而中国这一轮属实是完完全全吃上了红利;
5.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中国本土是一个14亿人、单一语言、单一文化、单一价值观的巨大社会,既是市场,也是人才库,更是大公司,
所以中国在制造业生态里,完全有能力、有资源、有机会先进行内部孵化,等孵化成功后出海,必然势如破竹,
最典型的就是手机市场,从2010年之前的上百家山寨机百团大战,淘汰率99%,经过一轮轮死亡厮杀,到最后中国本土跑出华为、小米、oppo、vivo,然后逐步实现国际化,抢占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一半的份额,
再比如中国的白色家电、电视、机电产品、光伏和电池等等,很多长三角和珠三角企业,都在一轮轮本土厮杀和竞争中先存活下来,然后走向国际市场,赢得优势。
总之,依然很多人认为,一些制造业尤其是消费电子组装将一步步转移出中国,但是目前看起来,都是自上而下的政策和合规要求,
然而当年美国、欧洲、日韩企业在中国疯狂落地,可不是什么政策要求,是实打实地看中了中国廉价的蓝领工人成本,看中了中国东部沿海城市廉价的土地和完善的基建,看中了各种落户税收减免政策,是实打实地来互利共赢的。
现在看来,越南总体体量太小,尼日利亚和印尼自身社会还有大量问题,印度不仅腐败且行政官僚,而且一个熟练掌握英语的高中生根本不甘心干制造业,总之各个国家都还有各自的问题,
而中国自己还拥有一个14亿人口的人才库和大市场,本身就是自己最好的备份和缓冲区,河南、山东、湖北、四川、重庆还在抢长三角和珠三角舍弃的产业,还有大量劳动力(可能比8小时工作制的越南更便宜)等待投入市场,还有一个14亿人的、稳定、统一、共同价值观、自上而下管理的稳定大市场,还有各种过剩的产能眼巴巴地等待内部消化,
我这里提出几个大胆的猜测:
1. 产业链转移到中国大陆,是全球贸易的最后一站,是全球市场的最优解——不会再因为成本、税收和基建的问题,再一次大规模向外转移了;
2. 墨西哥、越南、印尼、印度、埃及、尼日利亚、土耳其,可能会分到一些地区政策红利的制造业,或者大量承接纺织业这种纯手工行业,但不可能、没能力、没机会大范围承接来自中国的外溢出来的中低端制造业产能;
3. 随着中国大陆上游的发达地区(美国、加拿大、澳洲、欧洲、日韩、台湾等等)逐渐制造业空心化,中国大陆未来20年会逐渐吃掉最后的制造业山头(汽车、半导体制造、精密仪器、新能源、大飞机);
4. 对中国的光刻机制裁,可能会减缓中国半导体制造完全国产自主可控的进度,但这个目的最终会达到终点,
对中国的关税制裁,可能会让更多的制造业分流出中国大陆,但是不会从根源上打击中国的制造业地位,
对中国制造业带来巨大波动的,更有可能是能源和矿产(铁、铜)等原材料价格的波动。
Show more
很多人并不了解,在二战之前,美国并不是科技或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经济层面——也就是GDP全球第一。真正让美国崛起为全球超级强国的,是二战期间庞大的军事工业需求。战争促使其制造能力爆发式增长,而战后,大量欧洲顶尖科学家涌入美国,才真正奠定了它在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
美国的强大,并非源自什么基督教保守主义神话,而是得益于全球化、自由开放的制度环境,以及其独特的地理优势——远离战火、资源丰富、移民社会。正是这种环境,吸引并容纳了全球最优秀的头脑。
相比之下,中共的治理堪称一场灾难。他们对经济缺乏基本认知,政策荒腔走板,甚至在道德上具有极强的邪恶性,比邪教还邪教。中国的崛起,某种程度上并不是靠中共的治理能力,而是因为中华民族自身的坚韧和聪慧。只要给这个民族一丝呼吸空间,它就能以惊人的速度成长起来。
我在历史中见过太多例子:流落东南亚、北美、南美、欧洲乃至俄罗斯远东的华人,哪怕在极为艰难的环境中,也往往能突破阶层限制,最终在当地社会中取得碾压土著、超过平均水平的成就。
举个例子,放眼今天,全球AI领域的科研人员中,华人占据了接近一半的席位。这难道是巧合吗?当然不可能是。这是华人的种族天赋,是这个民族长期重视教育、重视奋斗、重视知识传承的结果。
是的,中国大陆确实很多人素质差,这我毫不否认——我自己就是从那里出来的,私下里其实我也会非常厌恶那些不道德的行为。但我认为,这主要是中共治理的问题,这是制度所带来的,在中共治下,每个人都要拼命的争取才能正常活着。如果是在一个拥有公平法治、完善福利的社会体系下,中国人何至于此。
正因为如此,华人身上那种吃苦耐劳、自我驱动、快速适应的特质,不该被体制的失败所掩盖。
Show more
📊 一图看懂:中国大陆最有钱的人(2025最新版)
1️⃣ 张一鸣
💰 4750亿元 / 655亿美元
🏢 抖音集团
2️⃣ 钟睒睒
💰 4050亿元 / 577亿美元
🏢 养生堂
3️⃣ 马化腾
💰 3880亿元 / 562亿美元
🏢 腾讯
4️⃣ 雷军
💰 3000亿元 / 435亿美元
🏢 小米
5️⃣ 黄峥
💰 2920亿元 / 423亿美元
🏢 拼多多
6️⃣ 曾毓群
💰 2610亿元 / 379亿美元
🏢 宁德时代
7️⃣ 丁磊
💰 2300亿元 / 333亿美元
🏢 网易
8️⃣ 马云
💰 1970亿元 / 286亿美元
🏢 阿里巴巴
9️⃣ 何享健家族
💰 1760亿元 / 255亿美元
🏢 美的集团
🔟 李书福
💰 1170亿元 / 170亿美元
🏢 吉利控股
Show more
对啊,打仗肯定要死人,问题是,大陆肯定赢,大陆这边牺牲了,那也是光宗耀祖进烈士陵园,族谱单独一页。台湾那边就是击毙反贼,死了遗臭万年都是好的,更多的就是炮灰 https://t.co/joHgNTDhMt
Show more
网友分享,在大陆坐飞机起飞前碰到一个台毒老太婆,因为一根拐杖的问题为难乘务员,一会儿要投诉乘务员,一会儿说大陆不专业服务太差,一会要叫机长,搞得全客机的人都义愤填膺怼她,她还大言不惭说你拍啊,大陆就是不行。 https://t.co/DuEdq6ZLgr
Show more
@torontobigface 大家顶上去,中国大陆老百姓压力大需要发泄,乱扔垃圾比游行示威更有效:
1,把生活垃圾,袋子瓶子一定要剪碎再扔,就捡不起来,扔到野外山里河里,要剪碎,防止被人捡!
2,公厕坑里扔碎石和老干妈瓶子,杂物堵塞城市下水道,街上假装系鞋带放图钉,半夜把酒瓶在路边砸碎,踢到河流里!行动高于嘴炮
Show more
台湾姑娘陈羿璇到大陆旅游后,说了大陆几句好话,就被绿蛙蛙挂网上攻击,她对此进行了很强力的回击✅你说的对,我也是十几亿人里的一个,支持你!
悄悄问一下:她是不是有点像简郁珊,这样的眼睛、眉毛、声音,是不是台湾女生标配?😁 https://t.co/cx02xWoN6Q
Show more
洗洗睡吧,还社会地位呢,大陆炒币的就是下水道的老鼠,不能见光的。
每次听人聊什么币圈大佬我就想笑,还大佬呢,大老鼠还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