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耳光羞辱
People
Not Found
Tweets including 耳光羞辱
看我压榨白皮狗,世界各地的贡畜都有反应啊,一个耳光一声嘲笑国际通用,生殖器短小只能做我鞋内肉垫的废物鸡巴也是国际统一尺寸,纯纯废物… #耳光羞辱# #外籍贡畜# #paypig# #面贡羞辱# #上贡美金# #公众人物面贡# #京圈外籍网红面贡# https://t.co/vpDWZFMjHh
Show more
0
5
822
121
政治宣传就是中共的传统强项,由来已久。就连曾经为党国利益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家属都能被当成宣传素材。逢年过节组织慰问,看似送爱心送关怀,实则摆拍走过场,没人会真正关心这些烈士家属的生活。更讽刺的是,一些老兵知道后悔不当初,忍不住狂抽自己耳光。可惜当年的热血换来的不是尊重,而是羞辱。 https://t.co/AlsQLbNSTh
Show more
0
60
221
60
川普遇刺这件事 值得知识分子在未来研究五千年 你球最强的利益集团——Deep State,官僚精英集团 精心准备了这次近乎无懈可击的暗杀行动 然而在深层政府最接近胜利的那0.001秒,川普躲过了高速飞来的狙击步枪子弹 随后对美国精英集团进行全面清算 世界的命运由此转变 Deep State遭遇的不仅是惨痛失败,更是赤裸裸的羞辱 来自耶和华上帝的羞辱 美国精英官僚集团确实很强,可以轻易毁灭一个中型国家 可以渗透到美国的心脏,操控特情局 但这个最强利益集团的筹算,在上帝所行的神迹面前无计可施 以斯宾诺莎为首的启蒙知识分子喜欢吹牛:"圣经中的神迹都是古人的迷信。" 现在: 美国的启蒙知识分子们被上帝行神迹所救的川普拷打得死去活来。 耶和华这次行神迹的方式是这样的: 全球直播,数十亿人在线观看 几十台摄像机,高速照相机全程录像,你想怎么观测怎么观测。 但你就是搞不懂他是怎么让川普在那一瞬间躲过子弹,又是怎么让川普的耳朵挂彩 最后怎么让记者恰好拍下川普那张流传千古的照片,给川普大选作文宣。 这背后他到底是如何精确操纵这一切的? 完全无法理解。 就像经上说的"在耶和华还有难成的事吗?" 又好像经上所说 “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 如今要发现,你们岂不知道吗? 我必在旷野开道路, 在沙漠开江河。" 是的,童女生子是真的。 死人复活是真的。 末日审判和新天新地都是真的。 凡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就是这样
Show more
0
10
98
17
《 上新 》 说着说着又来一个,乍一看以为是新人妹子,说这名儿怎么这么耳生呢?莫不是之前调研工作没做好,跟 滚大爷一样又有错杀? 点进去仔细一看,哦,原来是上个周期浓妆艳抹想挤Restaking车结果鞋被踩掉了没上了的大妈。这不去棒子国整了整换了个洋气的新名儿又羞答答的来了。 没有一丝丝欲望,可惜 化身无情的撸分机器吧,熟练的 $BNB 定期子弹上膛,刷任务,开盘砸出去换成 $BNB ,开空。 轻轻吹散枪口的硝烟, 好了,下一个
Show more
0
26
25
0
卖冰糖葫芦的女子,被城管狂煽耳光。 土匪、日本鬼子都不会为难挣钱养家的小贩 https://t.co/pdcrfgbLm3
0
46
595
206
现在公安是不敢打人的 投诉就启动调查 就算查无实据, 档案也花了, 一辈子只能管户口了 纪委和监察委?那是特殊部门 上面说了, 干部队伍不一样, 要从严治党 规划局的同学被抓进去, 被另一个纪监委的同学打了十几个耳光, 连续36小时不让睡觉 两人认识小30年了啊!
Show more
0
27
109
8
我也曾经对一个女孩这么关心呵护,可是她说,没有钱,廉价的爱有什么用,我想了想她说的对,就给了她两个耳光分手了,后来她疯了一样的到处找我,问遍了我所有的朋友我在哪里,我朋友说你们不是分手了吗,还找他干嘛?,她说,分手就分手吧,干嘛打我两个耳光,我要打回来。。。 https://t.co/m7ZCMVEu2o
Show more
0
49
374
72
海外有很多的“基督徒”其实是为了骗身份,申请假政治庇护而“信”主的,就算天天把基督徒挂在自己的介绍上,也掩盖不了自己骨子里的野蛮。真正的基督徒,会认同父母殴打子女,甚至说出要给人一耳光这样的话吗?请@realDonaldTrump严查假基督徒的假绿卡申请,以免他们玷污基督徒的名声! https://t.co/OXzdjVTbNJ
Show more
0
0
1
0
中国的父母外出游玩,千万看管好自己的小孩,器官很值钱! 2025/5/2日下午,山东青岛,海滩边一名八岁男孩走失,孩子父亲急的到处寻找,还扇自己的耳光! https://t.co/Hl1IDw172Y
Show more
0
42
188
55
人一旦心软,就注定活得窝囊。刚刚靠合约翻了一点身,第一时间不是吃饭,也不是犒赏自己,而是去点开她的微信,那个我加了十几次都没通过的前女友。这次,她居然同意了。我一句废话没说,直接转了两万,只想换她一句温柔的回应。她只是冷冷回了句“谢谢”。我问她最近过得好不好,她说挺好;我问她有没有人照顾她,她说“这是我的私事”。我硬着头皮说,我还记得你说过那句“你什么时候回来找我,我都在”,她停顿了一下,回了句:“那是以前了。”然后,干脆利落地把我拉黑了。我坐在屏幕前,手还没放下,脸就像被人扇了一耳光。国女太现实了,我穷的时候她走得比谁都快,现在我有点钱,她收下就走。最可悲的,是我明知道这一切,还放不下。男人一旦动情,真的比狗还卑微。
Show more
ETH这波是真的爽!2390附近我直接50倍梭进去,现在站上2600,收益拉到+460%,终于开始翻身了!当时K线横着走,很多人看空,但我盯着4小时图,MACD底背离、EMA200顶住、布林带也撑着,就是不跌,我知道这不是凉,是主力在洗盘。现在行情刚启动,后面只要能稳住2630,上3000只是时间问题。错过了前面这波?别慌,大戏才刚开场,ETH这轮要当主角了!
Show more
0
198
68
7
距离 #比特币披萨节# 还有7天,大家还记得当初用 10000 个比特币买2个披萨的程序员吗? 2010年,10000 BTC = 2 个披萨 2025年,10000 BTC = 20000 家披萨店 当初哪个程序员要么是中本聪,如果是普通人,现在估计见一次披萨,就会抽自己10个耳光
Show more
0
25
44
8
在越南国家统一50周年之际(4.30) 南越流亡者在越南驻美国大使馆前抗议 先不说50年前的西贡大逃亡,他们和美军有多狼狈 南越好歹是在北越使馆人员上班时去抗议 而暴徒界立健之流是挑周六周日使领馆不上班时去摆拍 😆高下立判 界这群🤡连当年爬直升机被美军一耳光的后代都不如 https://t.co/wXD1A3C3UN
Show more
0
4
14
0
总有人说小耳朵是因为在币圈钓不到大哥才离开币圈,去抖音钓大哥,在我眼里小耳朵是发现币圈是个肮脏的地方才离开了币圈,小耳朵在传统播音到了币圈,作为一个传统大学生,不会理解到金融圈的肮脏,各种潜规则性骚扰层出不穷,小耳朵去抖音了,一堆人笑话她在币圈钓不到大哥,小耳光想搞钱太容易了,小耳光如果没有底线在币圈有大把的钱对她扑面而来 之所以人家去当直播了,是因为小耳光守住底线,不愿意在这个肮脏的金融圈任人摆布,我相信小耳光是传统的大学生,是对爱情有着美好的憧憬,所以不会任人摆布,不会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币圈都是些屌丝,在他们眼里只要有钱了什么样子的女的都可以睡到,屌丝中的屌丝,很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有钱了还要为了前任去自杀,因为他们不懂什么是爱,爱欲跟性欲是不一样的,爱是可以为了对方去死,性欲只是为了爽,所以在他们眼里我是个傻子,但在我眼里我只想找到一个可以一直信任,可以一直爱的人, 币圈的人脑子里只想着吃喝嫖赌,他们永远也不会明白什么是爱,在他们眼里钱是最重要的,没有任何感情,这四年,但凡我做了违背底线的事儿,我去发币募集,我早就赚几个亿翻身了,我一直在坚守底线,一直在于这个邪恶的金融市场作斗争,我是一个战士,我只忠于自己,我会带领我们凉家人打倒所有交易所,让币圈再次伟大!
Show more
0
196
298
9
成为交易高手的代价 比想象中残酷百倍 这行当既考验钱袋子 更考验心理承受能力 新手往往要经历三个阶段 先交学费 再赔掉几年青春 最后扒掉三层心理防线 真正的门槛不是技术分析 而是用真金白银买教训 你得亲身体会过满仓跌停的窒息感 经历过牛市踏空时扇自己耳光的悔恨 体验过连续止损后手抖着不敢下单的恐惧 这些教科书上不会写的经历才是蜕变的养料 就像学游泳必须呛水 交易认知必须用亏损来浇筑 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贪婪时让你爆仓 恐惧时逼你踏空 从众时集体收割 能活下来的人 都练就了反人性的本事 行情沸腾时敢逆势减仓 市场场冰点时咬牙加码 他们像机器人一样执行交易计划 用钢铁纪律把55%的胜率磨成摇钱树 这条路九死一生 但坚持下来的人 终将获得双重奖励 账户数字增长只是表象 真正珍贵的对自己情绪的绝对掌控 当你不再被涨跌牵动心跳 当别人恐慌时你能冷静扣动扳机 这种修炼成果比任何财富都值钱 市场永远奖励那些打不倒的孤狼 但首先你得扛过黎明前最黑的夜
Show more
0
116
683
151
醍醐灌顶!建议交易员必看的4本书! 我就自己过去的交易经历,分享4本我觉得特别值得一读的书。 它们中有技术类,有思想类, 都是我反复读过多遍的书籍, 我也会将书中的精华内容做一些总结分享👇👇 1️⃣《以交易为生》 这本书中的内容包括交易的常识,交易心理,交易的纪律性, 交易工具和系统,风险控制和交易管理,其中一大部分内容是侧重交易心理。 因为作者亚历山大・埃尔德他初始的职业是精神病医生,书中谈论交易心理的角度完全不同,这也是非常有趣的一个点。 他曾经治疗过很多酗酒者,帮助他们戒酒,他发现酗酒者的心理,同交易者的亏损心理非常相似。 在帮助酗酒者戒酒的过程中,他发现这些方法也适用于交易者,内容比较多,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一看原著。 今天这个部分我是打算重点说一下他的一个技术方法:三重滤网交易系统。因为这个系统没有什么高大上的理论,而是非常简单,实用,也很有效果,所以我就重点说一下这个技术。 这个三重滤网就是指三个时间周期。 第一步:选择你要交易的主要周期作为中期,选定主要的周期之后,再选更大时间级别做长期,最后选一个小周期作为短期。 第二步:从长期的 k 线图表上找大的趋势,趋势确立之后,选择中期趋势和长期趋势相反的时候,准备进场,从短期的 k 线图表上找进场信号,止损在中期,出场在长期。 第三步,长期确认方向,等待中期走出相反趋势。 上面是三重滤网交易系统的简单演示,大家可以使用自己熟练使用的指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周期去尝试,还是老规矩,先复盘测试确认有效后,再实战。 老粉丝都知道我在24年初的SOL每日策略分享就是通过做市商的习惯结合SOL链上数据和宏观层面信息配合这本书的交易技术来做的。准确率在97%以上。 2️⃣《趋势交易法》 《趋势交易法》书中用道氏理论对趋势进行了更细致的定义,并以此建立了交易系统。书中有很多基础的技术讲解,比如趋势线,拐点线,分界点 A 等等。也有较复杂的,比如对波浪理论和 k 线技术提出了新的观点,书中也有大量的实战案例讲解,我觉得这本书比较全面,对交易系统的理解也比较透彻。 我并不推荐大家去学习非常复杂的波浪理论,内容很生涩难懂,而且学会之后,对交易的帮助和意义并不大。反而最基础的 k 线理论,趋势线怎么画,拐点线怎么画,分界点 A 怎么找,这些容易学会,简单且实用,只要能够灵活运用,交易的效果绝不会差。 这本书的技术方法很值得学习,但也有自己的问题。现在《趋势交易法》已经出到了第 3 版,之前的版本内容更简单,主要讲解三种做趋势交易的方法: 一种是跟随着趋势线做追踪趋势的交易, 一种是跟随着通道线做追踪趋势的交易, 一种是用趋势线通道线和分界点 A 来筛选趋势进行交易。 我看完书中内容,选择了第一种趋势线破位上多下空,去做追踪趋势的交易,方式很简单,但有点过于粗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在实战执行中遇到了问题。 1:画趋势线标准不明确,实战中会越画越小。书中虽然对画趋势线有比较明确的定义,但依然存在模糊的地带。实战中盯盘时间越久,越容易关注行情变化的细节高低点,画趋势线的时候就会越画越小,连接行情变化的小高点。趋势线越画越激进,交易频率越来越高,而且技术上的问题也会影响交易的信心,最后这种技术执行不下去了(这种方式执行难度大,需要非常丰富的经验,把握节奏)。 2:这种方法的技术标准太简单,交易中连错率太高,执行的心理压力太大。遇到震荡的行情里会左右挨耳光,连续止损,连错 3 次就急了,连错 5 次就恼了,连错 7 次就怒了,连错 10 次就疯了,最后根本执行不了(这需要我们有一个强大的内心,但这种方式对心理挑战太大了)。 这本书大部分的技术理论都很值得学习,但没有考虑到交易系统细节分类明确的问题,留下了很多主观模糊地带,可能会导致交易系统难以长期执行。当然,我们决不能否认这本书的价值,里头很多交易的基础知识和交易理念讲得都非常清楚实在,值得一读。技术方面,我建议你们可以重点读一下第四章 k 线理论,第五章趋势线,第六章拐点线,第七章分界点 A,以及第九章趋势交易法模型。 3️⃣《黑天鹅》 这本书相信很多朋友都比较熟悉,我今天就不讲太多书中的内容了,就讲讲我对这本书内容的理解:这本书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我们认知之外,却又是非常真实而残酷的现实世界。 交易的世界是极端斯坦。书中有两个重要的知识点:平均斯坦和极端斯坦。平均斯坦是指当样本的数量足够多时,一个个例是不会对整体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说人的平均身高,平均寿命,平均智商,都属于平均斯坦。 你一个人高一点矮一点,并不会对人类的平均身高产生影响。而极端斯坦是指,个体对整体产生了不成比例的影响。例如财富的分配,富豪和穷人之间有万亿倍的差距。比如今年马斯克在成为世界首富时,资产总额为 1871 亿美元,而非洲贫穷国家人均 GDP 还不足 1 千美元。 那么我们交易的世界属于极端斯坦,对我们交易者而言意味着什么呢?在所有的交易者中,盈亏比例的分配是极不均匀的,只有很少数的人最终能够获利,多数人只能成为炮灰。现实世界给人们不停灌输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老师也告诉我们要努力拼搏,勤奋才能成功。 但在交易的世界里,因为交易者掌握的资源不同,了解的市场信息不同,资金量不同,都会在交易中形成不公平,而这种不公平也并非努力拼搏和勤奋可以弥补的。 交易想实现盈利,必须要技术、认知、心理同步提高,如果只是单纯地钻研其中一方,再怎么勤奋学习都还是可能在市场中亏损。当然,如果交易的禁锢一旦被冲破,取得成功的收入也是非常有突破性的,这也是交易的魅力所在。交易的两面都很突出,需要我们自己有所取舍。 同时,开始交易对自己而言,可能也是一个黑天鹅事件。不可预知,突发的黑天鹅事件会对社会和历史的进步产生重大影响,而人生中的突发事件,也会对我们的人生走向形成重大的影响,就比如参加高风险的交易。 对我而言,进入交易这行就是我人生的黑天鹅事件。在酒局上的一面之缘,从一个人口里了解到了交易这件事,从此我就深陷之中,开始了十几年的交易人生,我的人生轨迹也从此改变了方向。我曾经不知道自己进入了一个极端斯坦的世界,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所以才经历了严重的亏损,陷入人生低谷,经过了万般挣扎在走到了今天。如果问我想不想再经历一次?可能我的答案是,宁愿去做生意,也不想再吃交易的苦了,因为太反人性了。 所以啊,我希望大家在开始交易之前,都要做最坏的打算,想想万一交易成为了你人生中的黑天鹅,自己是否能承受得住,再开始所谓的交易生涯。所以不管你处在交易的哪个阶段,我都建议可以读一读这本《黑天鹅》,会对交易中的风险有更深刻的理解,也会对自己的人生有更清晰的想法。 4️⃣《蒙田随笔》 《蒙田随笔》这本书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这是一本哲学类书籍,作者是一位法国的思想家蒙田。他在 37 岁继承了父亲的蒙田庄园后,就过起了隐退的生活,可以这样来总结他的一生:几乎没有怎么工作过,全用来思考人生了。他用智者的眼光谈论了自己对大千世界众生相的思考,其中的一些理论我觉得很有意思,揭露了人性非常透彻的一面。 其中有一篇随笔叫《论恐惧》。“恐怖,把智慧从我的内心里赶走了”。在书的这一段里,讲了很多恐怖的例子。有人因为恐惧僵死在战场的阵地上,因为恐惧而犯错发狂的例子就更多了,“恐怖它的锋锐超过了一切情操”。有过交易经历的人都感受过 “恐惧” 的情绪,比如害怕止损,害怕盈利回撤,害怕开仓等等。恐惧这种情绪是与生俱来的,因为在交易中你会面对很多未知,就必然会伴随整个交易过程,而且恐惧这种情绪很强大,你再怎么样都无法完全战胜。就像我,已经做了 10 多年的交易,依然会有担忧和恐惧的情绪,只不过会比平常人要微量一些。 既然恐惧这种情绪是无法战胜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交易中尽量避免去挑战恐怖。怎么理解这句话呢?通过大量的练习,对交易技术的精进,对长期整体行情的深度了解,尽可能消除对交易的未知,你了解得越多,恐惧的情绪就会越淡。你把风险控制得越好,你的恐惧情绪也会越淡。我们不去挑战它,也不去消除它,不去跟它对着干,而是去顺应它,理解它,就可以与它和平共处,成为你交易的一部分。 “冲动的时候,是情绪在指挥,在说话,而不是我们自己”。“发怒最易导致判断失误,用情绪的眼光看错误,错误就会被扩大,这跟雾里看物是一个道理”。在《蒙田随笔》里,讲了很多对情绪的看法,也包括了发怒。当你处在一个发怒的状态下,基本上就会丧失所有理智,所有的情绪就会被无限放大。简单一点说,发怒的时候已经没有脑子了。在这种状态下做出的交易,错误的概率极高,并且错误还会被无限放大。所以在交易中,拥有一份稳定的情绪非常重要。 “一个人不对自己的一生确定一个大致的目标,就不可能有条有理地安排自己的个别行动,一个人在头脑里没有一个总体形状,就不能把散片拼凑一起”。 其实做交易跟其他的营生也很像,需要有一定的目标,也需要有一定的过程,它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并且要记住一个点,来得越快的东西,如果是超出你的能力范围之外,它会以更快的速度消失在你的眼前。很多人在对交易了解得不深的时候,都会有大把盈利的经历,或者是阶段性大幅盈利的经历。这些盈利更多是来自于运气,而不是来自于交易能力,在后来的交易历程里,它都会以各种方式归还于市场,甚至透支自己的投入,这点也是我曾经交易失败感触最深的一点。 一开始交易都是接触到零零散散的交易信息,看到的也只是行情的冰山一角,曾经以为这些散片就是冰山的全貌,所以在撞到冰山的时候,才会猝不及防。所以在了解一个事物整体之前,不要妄下结论,也不要全情投入,而是多了解,多做计划,制定目标,在一点一点揭开全貌之后,再果断下手,成功的概率会高很多。 在这本书中,引人深思的内容太多了,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其实交易是一个很简单,又很复杂的东西。交易者都将目光看向别人,朝向外求索,寻找交易成功的标准,但少有人会将目光对着自己,反思自己,反思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弱点,反思自己是否付出了努力,是否真的有能力做到成功。 很多人会觉得哲学类书籍读起来很枯燥,但其实整本书的行文非常随意流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我不是在看书,而是在跟蒙田交谈。从这位智者的身上,我看到了人性的影子,也看到了自己曾经在交易中的窘态,感慨万千。我不是想把交易拔高到哲学的层面,但不可否认,做好交易确实需要人生的智慧,而智慧来自于你人生的阅历,对过去的总结,对自己的反思。 今天我就先聊到这里,思绪有一点散乱,不过确实是自己的真实所想,我就用《蒙田随笔》中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内容吧:“我有两个忠实的助手,一个是我的耐心,另一个就是我的双手”——《蒙田随笔》。 共勉!
Show more
0
31
702
182
🧐 慢就是快,耐心是最大的财富:一个九年老玩家的加密生存进化论—— 明白这个道理,价值黄金万两! 加密九年,我只学到这个道理: 节奏比机会更重要:从频繁操作到哑铃结构,每一分钱都踩着血泪教训! 感谢 @Mercy_okx@okxchinese 的 Space 访谈; 四月份在 HK 嘉年华现场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对话,然后正好约了这次的线上聊天,基本没做准备,都是最真实发自内心的回答: 总结一句就是:真正的投资者,并不是学会了什么屠龙之技,而是悟到了简单的道理:慢即是快! 说实话,这么多年走过来深刻的感受到加密行业从来不缺机会和风口。 ICO、Defi、Gamefi、NFT、Memecoin、AI、Depin、RWA,热点一波接一波。 有人一夜A8,又眼睁睁看着归零,有人在第一个周期赚的盆满钵满,却在熊市负债累累; 大多数人,则都困在追涨杀跌的死循环里,直到怀疑人生。 但我越来越确信:真正能穿越周期的,从来不是“先手”,而是“活下来”。 我是 BITWU @BTW0205 ,一个2016年开始写Crypto内容的“远古KOL”; 九年时间在行业经历了两次大起大落,也经历过最严酷的社会主义铁拳的考验,经历过快速到 A9 但是又迅速陨落,甚至身陷囹圄一无所有的过山车,现在看来全是云淡风轻; 因为最初公司的一个软件外包业务,客户硬是用40个比特币付我报酬,就这么稀里糊涂地上了船,一转眼就九年。 1|ICO:一夜成名,也是一夜飘飘然—— 暴富不等于看懂; 2017年,ICO像病毒一样蔓延,空气中都是暴富的味道。 我也赶上了风口,在2016年的积累迅速爆发,微博粉丝突破30万,公众号五万从多粉丝给我带来了巨大的红利; 泡沫迅速扩大的过程,我伴随元界到小蚁到量子一路走来,靠一堆山寨币几万变上千万,账面一度冲到“亿级”; 每天醒来账户多几百万,最开始兴奋,后来就直接麻了,那个过程“比现在的MeMe 要刺激的多,但实际上,达到A8之后,数字已经失去了意义,金钱成为了游戏的货币。” 但那时候我太年轻,以为这就是投资的常态。 2|2018:从山顶滑进亏损闭环—— 路径依赖是最大的坑; 现实很快给了耳光。ICO泡沫破裂,项目一地鸡毛。 2018年账户一天缩水几百万成为常态,但是因为焦虑,操作越多亏得越快。 我总结自己那时候的状态: 越亏越赌,越赌越怕,越怕越频繁操作,然后继续亏。 但是因为路径依赖,我2017年靠投资山寨赚到的钱,还以为可以在2018年重现辉煌,殊不知基本盘早已发生改变,我的亏损快速扩大到无法掌控;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之前赚钱的方法可能再也不适用了。”很多人会死在路径依赖上,我开始重构一套属于自己的投资框架。 3|转型:从造梦者,变成打井人—— 我意识到:“活下去”本身就是胜利: 然后,我才意识到,真正让我活下来的,不是短期快速增长的财富,而是构建一种“可生存”的结构。 在这个行业里,大多数人死于三件事: 路径依赖(上一轮赚钱的方式,这一轮可能让你爆仓); 情绪失控(焦虑时频繁操作,反而加速亏损); 结构不稳(重仓+高杠杆+没现金流,行情一回撤就直接出局)。 “构建稳态结构以穿越周期”——则是大多数短视投机者永远学不会的智慧。 这个结构不仅是资产配置,更是心态、认知、节奏的复合体。慢即是快,不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生存手段。 所以,我需要找到属于我自己在行业的基石,属于我自己在行业的基本盘; 如此,哪怕熊市,依然可以拿到稳定收入,并且在低位买入比特币,才是真正的王道; 信息就像水,我给自己挖了一口井——哪怕市场干涸,还有水喝。 我不再追热点,而是反复思考、反复复盘,用写作来稳固和加深自己的理解和影响力,用“费曼法则”训练自己思维。 慢慢地,从频繁交易转向低频趋势交易 + 长期囤币。 比特币成了我的核心资产,牛市不贪,熊市不慌,周期轮转里找到节奏感。 4|司法风波:第二次教训—— 真正的风险,从来不写在白皮书上: 我在2018年碰司法风险的,经历了一整个公检法纪检委的全过程,个中细节甚是匪夷所思,细思极恐; 前几天看到 @cz_binance 聊到的服刑带来恐惧与压力,深有同感,那种刻骨铭心的经历,会在内心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艰难,是对当下的体会, 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 你不知道接下来要面对的到底是什么,不知道明天是不是还会是今天的延续,还是彻底改变命运的转折点; 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告诉自己:你还在。 这让我彻底明白:加密资产有两种风险—— 一种来自市场,一种来自你“以为你拥有”的东西,其实并不属于你。 从那之后,我更偏向持有比特币和以太坊,不碰灰色地带,任何事情风险放在前面考虑, 资产,只有你能完全掌控的,才是真的属于你。 5|心态修炼:市场急,你不能急—— “慢即是快”不是情怀,是策略,策略 ≠ 技术,而是结构 + 心态: 上一轮牛市,我因为焦虑疯狂频繁交易,结果反而收益变差,那种“睡不着、越想操作、越亏越动”的状态我不想再体验第二次。 现在心态好很多了,彻底放下了情绪驱动,少看K线,专注仓位和结构。 我的投资模型很简单,哑铃策略为主: 1)核心资产80%(BTC+ETH); 2)稳健收益10-15%(理财、双币策略); 3)少量“感知热点”仓(用于观察情绪,非下注)。 4)跨市场对冲:看多美股科技股,适当配置黄金,对抗通胀风险。 5)远离杠杆:我始终认为,一倍以上的杠杆,99%的人都扛不住。 这些听上去没那么“高大上”,但长期下来,反而效果最稳。 就像猫等鱼:不是看它蹲着不动,而是它知道什么时候一击致命。 熊市不慌,牛市少动。年化不惊人,但稳定。 有人问我:“热点这么多,你怎么都不追?” 我说:“因为我知道自己不适合。”不是什么机会都非要参与,能说“不”,是一种边界感,也是一种修行。 我也说过,这轮牛市我最争取的事情,不是买了什么,而是没买什么,我真正做到了管住手! 结语:别急,机会总会来—— 市场给的多,不代表你能拿得住: 很多人以为暴富需要抓住机会。其实更多时候,是你能不能在没机会的时候忍得住。能控制情绪,能构建结构,能低频出手,是在这个行业里活下来的必要条件。 我这九年经历了无数起落,但回头看,真正留下来的,是认知,是心态,是节奏感。 “慢即是快”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从数次重仓+爆仓中换来的体会。 投资不需要每次都赢,只要能在下一轮活着,等到机会来临时出手一次,就够了。 市场不缺风口,缺的是能活过三个周期的人。 我现在很少去“预测”市场,更在意自己有没有一个不被行情裹挟的结构—— 你的投资框架能不能让你睡得着? 如果不能,可能你玩错了节奏。 想清楚你自己适合什么,下一次暴涨来的时候,愿你能从容站上浪头,而不是又一次被卷进海底。 我这几年总结下来一句话送给你: “市场风云变幻,保持清醒的人,才是最终的赢家。”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启发,欢迎点赞+转发。共勉。
Show more
0
29
113
36
耳出してるのどう?あり? https://t.co/CoQqrJau8G
0
45
985
10
耳朵是如何让你听到声音的?👂 https://t.co/YvgZmgZiu0
0
0
4
5
耳听得火车已经进站了,可脑袋夹住拔不出来了。 https://t.co/RP78S8SC1d
0
15
41
2
うさ耳🩵 https://t.co/3mkF8zXOf7
0
45
5.8K
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