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在很短的时间内,Binance Alpha 已经迭代成一个能够占据市场主流 mindshare 的产品。
以前的 Binance⬇️
且不提是否能够为用户提供优质资产选择,只说它一直在通过上币要求、Launchpool(主要是想给 $BNB 大户一个继续持有的理由)等方式,赚项目方的钱,吸市场的血。
但随着流动性的持续衰落,以及 Trump 带来的政治不确定性,大额融资项目即使在速通所有 CEX 的情况下,也无法在 TGE 时获得一个较高的估值。
Binance Alpha 的出现以及产品迭代,更多是针对社区呼声和 B 端项目方上币/合作的一次折中尝试。
要点如下:
1、Binance 也不是什么项目都上的,但是那些项目方又愿意让利给钱,那咋办呢?而且上了 Binance,都是那种出货的线,社区又会骂,如何平衡?
Binance Wallet IDO 应运而生。
首先,这些项目代币在 TGE 后会速通 Binance Alpha,相当于上币观察区,Binance 的可操作空间大,社区的负反馈也不是很强。毕竟用户可以刷 Alpha Points,每次撸个几十刀一百多刀,也是美滋滋。
其次,之前那些想上 Binance 都可以一股脑丢在这里,项目方好歹看到了上币的希望,社区也不会骂,折中的方案两全其美。
最后,对于项目方而言,代币在观察区,市值还低,可操作空间也大,说不定努力搞搞事儿,Binance 现货就上去了。比如最近价格表现比较好的 $AIOT (也是我的持仓之一),搞了一套低流通高 FDV 的模式,TGE 市值非常低,操盘成本也低,那就狠狠拉盘。市场交易量高,上 Binance 的可能性也就更高。
这里具体可以看
@ai_9684xtpa 的链上分析。
2、通过 Binance Wallet IDO + Binance Alpha + Binance 合约的一套打法,用财富机会和预期管理来为自身的钱包产品捕获用户和保持用户粘性。主要是,Binance 上了合约,手续费也能赚到,岂不美哉。
从我个人的体验来看,以前我从来不用 Binance Wallet 产品,现在也开始参加“高考刷分”,力争每次的 IDO 额度。从每次 IDO 消息公布我都要去赶集看看自己 Alpha Points 是否及格这件事来看,毫无疑问我已经变成了巴甫洛夫的狗。
开盘市值低,也给了价值发现的空间,而不是在 Binance Launchpool 后顶峰相见。
3、对于项目方代币而言,每个上了 Binance Wallet IDO + Binance Alpha + Binance 合约的代币都是一个好壳子。毕竟这些代币的市场 mindshare 捕获能力比一般代币要强。
举个例子,我觉得 $BID 就是一个很好的壳子,团队一直在做事儿,和 Bittensor 生态合作紧密。如果有阴毛集团愿意和项目方合作,搞搞事儿,说不定也能拉出一个黎明来。
虽说都是好壳子,但是如何挑选呢?那就只能一个个排查,关注交易量和合约持仓量了。这一点是个苦力活,但是至少是有逻辑可循的,赚钱的概率也更高。
4、用户有了,粘性有了,Binance Alpha 又拓展出另外一条路来,和公链生态合作——其实类似于 OKX Web3 Wallet 和项目合作撸毛。这里说的是和 Sonic $S 的合作。 $S 和 Sonic 生态系统资产空投将面向 Sonic 上的 Binance Alpha 活跃交易者推出。
一是扩充自身 Wallet 产品支持公链的丰富度,二是假他人之激励,为自身产品吸引新的用户。未来肯定还会有更多的 dAPP 和公链会加入 Binance 这套模式。
用户体验虽暂时不如竞品,但激励和影响力都搞起来,用户自然会受迫使用。激励上去了,用户也就上去了。产品也就有了迭代用户体验的时间。同时,用户多了,反馈也就多了,用户体验也就更好做了。
以上。我对 Binance Alpha 大致的感受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