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Web3安全
People
Not Found
Tweets including Web3安全
如何用 AI 对话实现安全检测—— 刚看到这款Web3 安全MCP 可以在Claude或任何支持MCP的客户端中通过与AI对话, 解决所有安全问题,包括一键钱包体检检查 @BNBCHAIN 钱包地址的安全性、revoke等,后续还会加上更多如抢跑被盗资产等;只需要对话即可实现! 开发者已将 @GoPlusSecurity Intelligence集成到该服务; 该 MCP 也可以被集成进各种MCP 客户端如Claude,ChatGPT等,这样可以更方便使用: 下面 @gbeekeeper 这段视频展示了如何通过简单的对话轻松给钱包做一个安全体检, 导入了 @termix_ai 开发且开源的bsc-mcp和w3security-mcp实现了这一效果。
Show more
Your essential Web3 security assistant powered by AI MCP is here! Whenever you face security challenges in web3, GoPlus is all you need 💚
0
8
8
1
🚨 今晚 NodeHub 安全主题 AMA 正式开启! 《从脚本后门说起:Web3 安全执行环境该由谁来守住?》 我们将深入探讨你在节点部署中可能忽视的风险: 从脚本后门到平台防护,从用户执行到责任共识。 📅 时间:2025年5月13日(今晚)20:00(UTC+8) 🎤嘉宾: @kenzhou135 @y95277777 @ferdie_jhovie @Xuegaogx @0xAllen888 🔗 收听链接:https://t.co/SB828JnJ4h 🎁 参与互动即有机会赢取: 💸 现金红包奖励 🎽 NodeHub周边礼包 🛡 无论你是技术玩家、项目方、节点运营者,还是刚入门的小白——只要你关心「安全」,就不容错过! 📩 带上你的问题,我们今晚 X 上见! #NodeHub# #Web3安全# #节点脚本# #AMA# #脚本生态# #后门风险防护#
Show more
0
3
1
1
Grvt作为首个人人可参与的混合型衍生品交易所,@grvt_io 以100%自托管和区块链技为核心,带你体验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的完美融合!现在Grvt主网上线以来平台推出的最大奖池活动:高达175,000 USDT现金奖励、8,500万交易者积分、限时存款奖金,还有独家GRVT周边好礼! ⭐本次活动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奖励机制独特:采用解锁制奖池,参与人数、交易量越多可解锁奖池越大 🔸公平竞技场:新老手都有机会登上排行榜上赢得丰厚回报! 🔸无缝交易体验:零Gas费、每秒60万次交易处理速度、单毫秒级延迟,享受CEX的流畅与DEX的安全! 🔸合规与安全:全球首家受监管的DeFi交易所,KYC认证和多层Web2/Web3安全协议,保障资产无忧! 👇参与步骤: 🔸访问 GRVT 官网:https://t.co/jSu4FyCLil 🔸注册并完成KYC认证 🔸在活动期间(5月7日起)参与交易,累积交易量,赚取交易者积分! 🔸邀请好友加入,解锁额外奖励,积分越多,奖励越丰厚! 🔸关注GRVT社交媒体,参与Zealy任务,赢取更多生态积分! 🚀 GRVT交易狂潮亮点 🔸多样化产品:从永续合约到期权交易,更多金融产品即将上线! 🔸智能自托管:通过zkSync Validium技术,保障交易隐私和资产安全! 🔸用户至上:直观的界面、TradingView图表支持,适合新手和专业交易者! 📌 活动详情:https://t.co/Vr96aWwB3E
Show more
0
5
8
3
Highly recommend everyone to read the Blockchain Dark Forest Selfguard Handbook produced by @SlowMist_Team team. The best reading to save your assets from hackers' hands in crypto. https://t.co/LRJJJy44yA supports 6 languages, and will continue to update! Be safe, be successful ! 熟读《web3 黑暗森林》, 才能沐浴在区块链阳光之下. https://t.co/LRJJJy44yA 谢谢余大 @evilcos 寄的 “web3安全圣经”,还记得同样去年的五一左右,同样的雨季,被盗了几万U的我无助的找到余老师,进而深度了解到黑皮书,果断参与一起翻译韩语版,这样伟大的东西太值得传播! 要把它放在办公桌最显眼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被盗了 https://t.co/LRJJJy44yA 支持6种语言,持续更新中...
Show more
0
5
12
1
🛡️保护Web3 钱包安全:避免陷入蜜罐骗局 “蜜罐”是一种恶意的智能合约,看起来像普通的代币,但故意被编写成代码来套住用户的资金。 设立三道防线,提高安全指数: 1️⃣对项目进行彻底研究 2️⃣审查交易活动 3️⃣使用安全工具分析合约 了解更多✅https://t.co/ekpSuSYyi0
Show more
0
1
4
0
🛡️保护 Web3 钱包安全:阻止特洛伊木马突破您的加密货币防线! 😈木马恶意软件会将自己伪装成合法应用程序,真正意图是获得未经授权访问侵入设备的权限。 🔐四个措施建议: 使用 MPC 钱包✅ 检查应用程序权限✅ 只从官方来源下载应用程序✅ 离线存储密钥✅ 了解更多:https://t.co/3HJqndMqE3
Show more
0
5
8
1
最后二十四小时零撸,过时不候! OKX的新一期Cryptopedia活动! 这次活动的重点是 @BTC_OS ,一个在比特币网络上启用 ZK 证明,打造 Web3 的安全结算层。 第一个任务,只需要关注推特,订阅频道就能有机会抽到425000 U等值的代币(抽42500个幸运儿,每人10刀)目前参加了30W人,也就是说有1/8的机会白嫖10刀猪脚饭! 第二个任务,只需要领取测试币,参与测试网交互就有机会抽到325000U的代币(抽32500个幸运儿,每人10刀)这个任务会弄的一定要弄,因为目前就参加了2W人,还有一万多个位置,点击就送。 还有另外两个任务就不多介绍了,感兴趣小伙伴可以自己去看看~ PC端参与直达链接:https://t.co/FE8N0glsBy 手机端WEB3参与链接:WEB3钱包 -> 发现 -> Cryptoverse。
Show more
0
7
38
12
深入了解 @humanode_io 的 BotBasher:守护 Web3 社区的创新利器 在 Web3 世界中,社区是项目的灵魂。然而,随着区块链和去中心化应用的普及,Sybil 攻击(通过创建多个虚假账户操纵系统)成了社区管理和奖励分配的“拦路虎”。 @humanode_io 推出的 BotBasher 是一款专为 Discord 和 Telegram 设计的身份验证工具 凭借私密的加密面部识别技术,它让社区管理者能够轻松识别真实用户,过滤机器人和多账户,维护公平与信任。 1️⃣BotBasher 是什么? BotBasher 是 Humanode 团队开发的一款集成于 Discord 和 Telegram 的应用,旨在通过加密生物识别技术,确保每个账户背后都是一位真实的人类。它的核心理念是“一人一账户”,通过 15 秒的面部扫描,验证用户的唯一性和活体状态,赋予通过验证的用户一个特殊的“人类认证”角色。这种方式不仅能有效防止 Sybil 攻击,还能让 Web3 社区更安全、更真实。 1.1 它是如何工作的? BotBasher 使用 FaceTec 的生物识别技术,结合 Humanode 的加密框架,打造了一个既安全又私密的验证流程。用户只需在 Discord 或 Telegram 上启动 BotBasher,完成一次 15 秒的面部扫描,系统便会生成一个加密的 3D 生物识别模板,存储在可信执行环境中。整个过程无需提供任何个人身份信息(比如身份证或姓名),验证完成后,原始数据会被立即删除。 为了保持 Sybil 抗性,BotBasher 的 CVM(计算验证模块)每六个月会重置一次,用户需要重新验证。这就像给社区的“真实性”定期做一次体检,确保生态的健康和公平。 具体可以查看视频了解:https://t.co/ka0SFSTHpO 1.2 为什么它与众不同? 隐私第一:BotBasher 不收集任何 KYC(了解您的客户)信息,数据加密存储且定期清除,完美契合 Web3 的去中心化精神。 简单易用:无需代码、无需额外软件,15 秒完成验证,用户体验流畅。 跨平台神器:它能与 Galxe、TaskOn、https://t.co/jNXnigTfGO 等 Web3 互动平台无缝对接,助力社区活动和奖励分配。 免费开放:目前 BotBasher 对用户完全免费,只需每半年验证一次,降低使用门槛。 2️⃣BotBasher 能做什么? BotBasher 的设计初衷是为 Web3 社区提供一个可靠的“人类认证”工具,但它的应用场景远不止于此。以下简单介绍以下使用环境: 2.1 打造纯净的社区环境 在 Discord 和 Telegram 上,BotBasher 可以创建“仅限认证人类”的专属频道,杜绝机器人和虚假账户的干扰。 2.2 公平分配奖励 Web3 项目常常通过空投、NFT 或白名单奖励吸引用户,但 Sybil 攻击让奖励分配变得不公平。BotBasher 通过验证用户身份,确保奖励只发给真实用户。例如,Hybrid 项目在 Galxe 活动中使用 BotBasher,为通过验证的用户分配额外的空投积分,极大提升了活动的公平性。 2.3 赋能社区治理 BotBasher 支持“一人一票”的投票机制,适用于去中心化治理和社区决策。在 Telegram 群组中,项目方可以利用 BotBasher 确保投票结果真实可信,避免机器人刷票。 2.4 助力 Telegram Mini Apps BotBasher 近期扩展到 Telegram Mini Apps(TMAs),通过用户 ID 匹配,过滤掉重复账户和机器人,确保奖励和白名单的精准分配。 3️⃣BotBasher 的市场表现 BotBasher 目前部署在 700+ Discord 服务器上,验证了超过 50 万名用户,覆盖 Sei Network、Viction、Zebec 等知名项目。 在市场合作层面,BotBasher 与 Orbofi、HyperGPT、Decibling 等项目合作,涉及 DeFi、NFT 和音乐区块链等多个领域。 4️⃣未来展望:BotBasher 的星辰大海 BotBasher 的出现,为 Web3 社区管理注入了一剂强心针。“BotBasher 才刚刚起步。未来,它的目标是支持更多社交平台,并在 Web3 领域拓展其影响力。并通过多语言支持和本地化运营,吸引更多国际社区采用 BotBasher。 5️⃣真实,是 Web3 的基石 BotBasher 不仅是 Humanode 的一次技术创新,更是 Web3 社区迈向公平与信任的重要一步。它用简单的方式解决了复杂的问题,让真实的人类声音在去中心化世界中被听见。尽管面临挑战,但 BotBasher 的潜力不可限量。无论是项目方还是普通用户,它都值得一试——因为在 Web3 的未来,真实才是最宝贵的资产。
Show more
0
0
1
0
Avoiding the $1.5 Billion Bybit Attack with web3:// # What Happened? The root cause of Bybit’s historic $1.5 billion attack was finally uncovered yesterday. The attacker exploited a vulnerability by maliciously replacing the frontend of Safe hosted on its centralized server. By deploying a nearly identical frontend, they tricked Bybit operators into signing a fraudulent transaction that transferred the ownership of Bybit's multi-signature wallet to the attacker. Once they gained control, they drained the entire $1.5 billion to their own account, marking the largest financial attack in history. This attack highlights a critical weakness in the current web3 infrastructure. Despite the robust security of Ethereum's smart contracts, most web3 frontends rely on centralized components such as DNS and centralized servers, making them vulnerable to attacks with several key risks: - Integrity of Frontend Files: Frontend files can be maliciously altered through DNS hijacking or server breaches. - Transparency: Changes to frontend files are difficult to detect, with no transparent change history. We currently rely on third-party services like the Internet Archive for version tracking. - Availability: Centralized components are vulnerable to censorship (e.g., Infura blocking requests from certain regions) or server outages. # Can We Do Better for Web3? Enter web3://—a fully on-chain frontend protocol (ERC-4804/6860) designed to address these vulnerabilities. The core idea is to host the frontend on the blockchain, ensuring it enjoys the same level of security as the smart contract itself. With web3://, we can achieve: - Integrity of Frontend Files: The frontend cannot be modified without the contract owner's explicit action. Additionally, users can verify that the frontend they see matches the on-chain version using Ethereum’s light client verification technologies. - Transparency: Any changes to the frontend are made through on-chain transactions, ensuring a public, immutable change history. - Availability: By leveraging Ethereum’s network, the frontend achieves the same level of uptime as the blockchain itself — virtually 100% since genesis. # How to Use web3://? You can experience the power of web3:// today by - using our gateways, such as w3url dot io, or - through the native EVM browser: https://t.co/rMIfhmQRHr. Several project homepages, including web3://, EthStorage, QuarkChain, and even a copy of Vitalik’s blog, are already hosted on-chain and accessible via web3://. # Ongoing and Future Directions While web3:// addresses critical security issues, several challenges remain: - Storage Cost: Ethereum’s storage cost is prohibitively high — around $1M per gigabyte - a major barrier to widespread adoption. @EthStorage , an Ethereum L2 solution, aims to reduce this cost by 1000x. - Transaction Cost: The high transaction fees on Ethereum can be prohibitive, especially for frequently updated websites. The Super World Computer project by @Quark_Chain is developing a custom OP L2 designed for EthStorage as L3, providing both low transaction and storage costs. - Client-Side Verification: To guarantee file integrity, we need a robust client-side verification mechanism. Light-client verification, such as that used by Helios by @NoahCitron , is a promising approach we are actively exploring. - Browser Integration: For a seamless user experience, client-side verification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the browser, ensuring that all web3:// websites are verified automatically. - Decentralized Access to Ethereum: To protect against censorship from centralized RPC servers, decentralized access to the Ethereum network is essential. We are collaborating with the Ethereum Portal Network to achieve this fully decentralized solution. # Want to Learn More? Visit our website for more details or contact us directly. If you’re attending EthDenver, feel free to stop by our booth! 使用 web3:// 避免 Bybit 15 亿美元攻击 # 事件回顾 Bybit 历史性 15 亿美元攻击的根本原因昨日终于被揭露。攻击者通过恶意篡改托管在 Safe 服务器上的前端页面,伪造了几乎一模一样的前端界面,诱导用户签署了一笔恶意交易,从而将 Bybit 多签钱包的所有权转移到攻击者手中。获取控制权后,攻击者迅速将全部 15亿美元转入自己的账户,造成了有史以来最大的金融攻击事件。 这一事件暴露了当前 Web3 基础设施的重大安全隐患。尽管以太坊智能合约本身具有高度安全性,但大多数 Web3 前端仍依赖于中心化组件,如 DNS 和中心化服务器,这使其面临多种风险: - 前端文件完整性:前端文件可能因 DNS 劫持或服务器攻击而被恶意篡改。 - 透明性:前端文件的变更难以察觉,且缺乏透明的变更历史。目前只能依赖第三方服务(如互联网档案馆)进行追溯。 - 可用性:中心化组件容易受到审查(如 Infura 曾屏蔽特定区域的请求)或服务器宕机的影响。 # Web3 是否能更安全? 为了解决这些安全问题,web3:// 协议应运而生,它提供了一种完全上链的前端解决方案。其核心思想是:将前端文件托管在区块链上,使前端逻辑与应用逻辑享有同等的安全保障。这种方式带来了以下优势: - 前端文件完整性:前端文件只有在合约所有者明确操作下才能被修改。此外,用户可以通过以太坊轻客户端和验证技术,确保浏览器中显示的前端与链上版本完全一致。 - 透明性:前端文件的任何修改都需要通过链上交易进行,变更历史公开且不可篡改。 - 可用性:前端将享有以太坊网络同等的可用性 —— 自创世以来几乎 100% 的在线率。 # 如何使用 web3://? 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体验 web3:// 的强大功能: - 使用我们的网关,如 w3url . io - 或者通过原生 EVM 浏览器: https://t.co/rMIfhmQRHr 目前,web3://、EthStorage、QuarkChain,以及 Vitalik 的博客等多个网站已上链,并可通过 web3:// 协议访问。 # 现状与未来方向 尽管 web3:// 能有效解决安全问题,但仍面临以下挑战: - 存储成本:以太坊的存储成本极高 —— 每 GB 大约 100 万美元,这成为大规模应用的主要障碍。@EthStorage 作为以太坊 L2 存储解决方案,目标是将存储成本降低 1000 倍。 - 交易成本:以太坊上的高交易费用同样是一个难题,尤其是在网站频繁更新的情况下。@QuarkChain 的 “Super World Computer” 项目正在开发专为 EthStorage 定制的 OP L2,以同时提供低交易费用和低存储成本。 - 客户端验证:为了保证文件完整性,需要可靠的客户端验证机制。我们正在积极探索轻客户端验证技术,如 Helios。 - 浏览器集成:为了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客户端验证需集成到浏览器中,并能自动验证所有 web3:// 网站的完整性。 - 去中心化的以太坊网络访问:为避免中心化 RPC 服务器的审查风险,需要实现对以太坊网络的去中心化访问。我们正与以太坊 Portal Network 合作,推动这一完全去中心化的解决方案。 # 想了解更多? 请访问我们的官网了解详情,或直接联系我们。如果你正在参加 EthDenver,欢迎到我们的展台交流!
Show more
0
9
62
34
香港 Web3 初创公司 Terminal 3 完成 8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 Illuminate Financial 和 CMCC Titan Fund 共同领投,Animoca Brands、Progression Fund、IDG Blockchain 等参投。资金将用于开发新型数据隐私和安全协议,计划年内推出。据悉,Terminal 3 旨在利用区块链和零知识证明等技术,为银行、政府凭证、社交媒体等领域提供安全、自权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 https://t.co/jhsUqnAywB
Show more
0
0
0
0
招 Web3 项目 运维/后台 项目: Hubble AI @MeetHubble 职位名称:后台运维工程师(Web3 方向) 职位类型:全职 | 工作地点:远程(Remote) 关于 Hubble AI Hubble AI 是自主驱动的链上交易和社交数据基础设施,旗下产品包括链上数据分析平台 Hubble 和注意力经济(Attentionfi)应用 Koegen。我们致力于为加密用户、链上研究爱好者和项目方提供深度数据洞察,推动行业智能化发展。 你将负责 运维职责: 1. 服务器与中间件全生命周期管理:负责服务器的实时监控、故障诊断及性能调优,保障Clickhouse、 Kafka、Redis 等中间件的高可用运行,确保系统具备低延迟响应与高并发处理能力。 2. 链上数据技术选型与架构优化:基于 Web3 生态特性,主导服务器硬件选型、中间件组件选型及数据解析方案设计; 针对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等环节提出性能优化策略,提升数据处理效率。 3. 数据存储架构维护:优化 ClickHouse、Postgres、Mongo 的表结构设计与索引策略,实现数据的高效入库、稳定存储与快速查询,保障数据存储系统的可靠性与扩展性。 后端职责: 1. 后端业务数据处理与开发:基于业务需求,设计并开发高可用、高性能的数据处理模块,实现复杂业务逻辑的高效统计与分析,支撑链上数据分析平台的核心功能。 2. 跨团队协同联动产品与前端团队,收集市场反馈与用户需求,推动后端技术方案迭代,确保技术实现与产品路线图保持一致。 理想人选: 1. Web3 专项经验:有 Solana 生态系统部署经验者优先,需具备 Solana 节点搭建、RPC 服务优化、链上数据高性能解析方案设计与选型能力; 2. 熟悉 Solana 生态工具链(如 solana-validator、Anchor 框架)。 3. 容器化与部署能力:熟练使用 Docker Compose/K8s 进行容器化部署与集群管理,精通 CI/CD 流程,具备中间件组件自动化部署、配置管理及故障处理能力 4. 核心技术能力:熟练掌握 Kafka、ClickHouse、Postgres、Redis、Mongo 的底层原理、架构设计与实战应用,具备多个项目的开发与运维经验,能独立解决复杂技术问题。 5. 系统运维能力:精通 Linux 操作系统,熟练进行服务器配置、资源调度、安全加固及监控体系搭建;熟悉 Prometheus、Grafana 等监控工具的使用。 6. 后端开发能力:精通至少一种后端开发语言(如 Go、JS),具备良好的代码规范、模块化开发思维及单元测试能力,能高效实现业务需求。 7. 分布式系统经验:熟悉分布式系统、微服务架构设计,具备高并发、大数据场景下的系统设计、开发与性能优化经验,保障系统的可扩展性与稳定性。 我们提供: 有竞争力的薪资 + 绩效奖金代币与股权激励,共享长期增长红利快速晋升至管理岗的机会,主导团队搭建与资源调配
Show more
0
0
0
0
TRON生态正在成为Web3的“支付宝” 如果你仔细看看链上的真实数据,会发现有个系统正在默默承担着巨大的价值流转。 没错,说的就是 TRON。承载了全球超过一半的 USDT 转账。日交易量长期稳居前列,链上活跃度稳定,几乎没有剧烈波动。 大家可能看不见,但它确实在那里,而且越来越重要。 有时候真的不得不承认,它是目前最接近真实用途场景的一条链。方便、快捷用户门槛低,所以它在非洲、拉美、东南亚这些地方特别吃得开。 很多人不知道,在一些地方,USDT转账就是当地人跨境打钱的生命线。而他们用的网络,大概率就是TRON。没人管Web3的叙事,能安全、到账快,就够了。 其实TRON生态已经拼出了一套偏完整的框架 •USDT 是稳定流通币 •JustLend 是银行 •https://t.co/Wn3lcjDFxS 是交易 •BTTC 是跨链 •最后还有 BitTorrent 提供数据和带宽 这是在用区块链搭建一个系统,没有主权,但有治理,有秩序,有流通性。 Web3的支付宝,已经在默默成型 我们都知道,支付宝当年能成为超级app,是因为它承载了真实交易,不仅仅是转账,还有信用、资金池、理财工具、乃至一整套“信任协议”。 TRON现在正在走一条类似的路。区别只是,它在做的是全世界的加密交易基础设施。 最后说两句 Web3需要的不只是新叙事,也需要一个能支撑全球用户跑起来的网络。TRON绝对是那条又长又宽又稳得高速公路。 而孙哥正在做的这件事,也是在给Web3造一个支付宝。 听起来看起来挺疯狂的,但他已经做了一大半了。 @justinsuntron @trondao #TRONEcoStar#
Show more
0
21
44
4
吴说获悉,杜均在 Web3 101 播客中透露,ABCDE 一期基金没有跑赢比特币,目前纸面收益 5 倍左右,DPI 应该最后在 2 倍左右;目前主要在看人工智能辅助的安全、交易、数据公司。https://t.co/q32JmFfoj9
Show more
0
3
1
0
《gmgn和axiom哪个更安全?》 最近大家讨论 @gmgnai@AxiomExchange 比较多,我从钱包安全角度来分析一下 1⃣gmgn gmgn采用了帮助用户托管资产的形式,也就是资产完全由gmgn控制,用户无法导出私钥,类似于CEX,但是gmgn的安全性机制不透明,无法判断安全等级;同时有中心化的风险 2⃣ axiom axiom采用了三方托管的形式,合作方是 @turnkeyhq ,红杉基金, coinbase等投资,有更强的背书,而且turnkey已经已经有了很多大项目客户,比如moonshot,poly market等,有详细的介绍安全机制的文档,安全性更高更透明,用户也可以导出自己的助记词 所以,从钱包安全角度,axiom 更胜一筹,更加web3,大家怎么看?
Show more
0
14
41
5
现在到底有哪些AI + Web3的应用是真的跑起来了,能用的? 大家都会觉得几乎所有项目都想跟AI扯上关系,确实是这样,AI到底在哪些层面可以接入到web3呢? 在币圈,我们都很羡慕科学家,因为科学家可以写代码,用脚本跑,而作为黑奴的我,只有用手搓,累成狗! 所以有时候我们就想,能不能用别人的脚本,市场有很多卖脚本的团队,前几天还有一个被盗550万美金的事件。安全事故摆在面前,根本不敢轻易用别人的脚本。 所以AI真的能我们解决自动化的问题,帮我们写脚本还帮我们把任务做了?
Show more
0
19
14
1
Bitget非法诈骗集团违反国安法,颠覆中国经济安全,渗透香港持牌所OSL。刘帅、陈瑞苘Gracy Chen、谢家印的诈骗集团是否也渗透了香港数码港Web3基金? Bitget境外非法诈骗集团渗透香港合规交易所OSL线索: Bitget 2021 年已承诺清退中国大陆用户,否则可能触犯中国禁令。Bitget 2023年退出香港市场并被多国列入高风险清单。包括法国、德国、奥地利、马来西亚。 现在违法为中国大陆和香港用户开放服务,并疯狂拓展内地市场。 BC集团出售交易所的决定受到JPEX丑闻的影响,该丑闻导致当地投资者损失超过4亿美元,刘帅Bitget诈骗集团趁机入股香港合规交易所OSL。 OSL表面上是香港持牌机构,但最新股权变显示其控制权已被Bitget系BGX抓在手里。 Bitget实际控制人团队衍生的BGX以7.1亿港元取得约30%股权并派自家高管接管CEO职位。 Bybit CEO Ben Zhou周雨辰同名一致的自然人周雨辰举牌OSL至 5 %以上。 马来西亚证券委员会(SC Malaysia) 在针对Bybit的执法行动中,明确提到Bybit CEO Ben Zhou 全名为“Zhou Yuchen”,并谴责Bybit 及其Ben Zhou(Zhou Yuchen)在当地未经注册而经营数码资产交易所(DAX)。 Ben Zhou 曾以Spark Fintech名义申请香港VATP牌照,同时因无牌经营被马来西亚证券委严厉谴责。未经许可或未注册的实体不会受到马来西亚证券法的保护,面临欺诈和洗钱等风险。 OSL集团向加密货币投资者刘帅旗下BGX配股,刘帅一方持股占比增至近3成,而原大股东、工业股壳王高振顺及卢建邦一方的East Harvest摊薄至29.96%,其后East Harvest重组架构,高振顺多轮减持后,持股量降至5%披露门槛以下。 2024年OSL发布上市以来首份“扭亏”盈利预告,但利润主要来自一次性投资收益而非主营手续费,与大额股权融资时间点相同。 Bybit 2024年被香港 SFC 列入“可疑平台”并严重警示。Bybit尚未获港牌照却已持股持牌所,与Bitget 系资金形成事实联盟,或构成潜在“行业共谋”。 博彩现金与加密资产混同常被跨国反洗钱组织(FATF)列为高危;若股权穿透属实,OSL 未来恐面临牌照复查。 首先我们一个一个揪出内鬼,揭露他们,先从Bitget刘帅诈骗集团开始! 第一事项:OSL集团(https://t.co/kGXgoqs8Xv),香港上市公司,7号牌合规加密交易所被东南亚博彩诈骗集团渗透。 疑云要点: 疑云1:境外非法博彩平台Bitget实控人刘帅(现被中国内地边控)通过开曼公司BGX Group Holding Limited,完成对持牌交易所OSL母公司BC科技的举牌投资,其提名的潘志勇、杨超已进入BC科技董事会。 疑云2:同属境外非法交易所Bybit的相关方亦与OSL股东关联匪浅。 疑云3:BGX/Bitget、Bybit、凤凰娱乐在港资产流向为何。高风险交易对赌与博彩洗钱风险是否被引入香港牌照体系。 我们观望: 观望1:香港证监会批准BGX入股持牌机构OSL时,是否履行7号牌持有人《适当人选》审查义务?股东究竟是否涉黑及关联非法博彩平台,是否涉及博彩洗钱? 观望2:香港证监会是否会对BGX在OSL的股东权利采取行动,启动牌照复审? 观望3:OSL是否会被吊销牌照? 观望4: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如若东南亚非法博彩诈骗实控人通过壳公司渗透合规交易所。此举是否违反《打击洗钱条例》? 第二事项:香港数码港投资风控是否有失职疑云,纳税人的钱是否参与Web3洗钱? 疑云要点: 疑云1:数码港作为特区政府全资机构,资金来源是否是香港纳税人的钱?是否使用纳税人的钱与境外非法交易所刘帅系、Foresight Ventures系等资金共同投资科创项目,是否存在的不当利益输送? 疑云2:是否执行股东背景尽调?现有被投项目(Portfolio)中是否存在此类关联股东? 疑云3:是否建立「高风险投资方筛查机制」?请公开现行尽调标准及历史项目审查记录。 疑云4: 数码港董事孔某与万向肖风、Bitget高管陈瑞苘Gracy Chen的私下饭局把酒言欢,引发对数码港与非法平台关联的合理怀疑。作为港府Web3合规代言人,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覆核审裁处委员,存在利益关联未披露,孔某需立即澄清: • 饭局性质及讨论内容; • 数码港及孔某名下上市公司实体是否通过任何形式与Bitget/刘帅系存在业务或资金往来。 我们观望: 观望1:数码港董事局主席陈细明、董事孔某(上市公司毫微科技/嘉楠科技高管)会就此事公开回应吗? 观望2:立法会财经事务委员会或廉政公署会介入调查吗? 最后的呼吁: 我们呼吁让全球Web3中心重回华人世界。大合规时代开启,第一件事就是揭露黑恶诈骗团队Bitget刘帅及其党羽! 东南亚诈骗集团的头子,持股Bitget、Bybit、MEXC、合规所OSL,你把钱包交给这些人? 这个圈子烂透了,官官相卫。没人敢发声! 行业内的东南亚非法博彩交易所之间,通过风投部门互相之间渗透持股,关联方一起洗钱,割人民的韭菜。跟缅北园区没有区别,就是盯着中国内地这块肥肉割。 行业里没良知的人太多了。币圈乌镇饭局上这些人,谁的屁股是完全干净的,不配叫做企业家,滴着血都带着原罪。肖风的饭局,说难听点,半个桌子是割过韭菜的,草菅人命! 为什么加密世界永远涨不起来,进来的新人全被这些交易所当韭菜割掉了。华人币圈的黑暗年代今天开始翻篇! 现在针对Bitget、OSL、香港数码港一事,恳请中国政府、香港证监会、香港金管局、香港立法会议员、新加坡金管局、新加坡政府、社会各界关注此事。(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东南亚诈骗集团及潜在关联方: @GracyBitget @Bitget_zh @BitgetWalletCN @bitgetglobal @xiejiayinBitget @MorphLayer @ForestBai1 @Foresight_News @ForesightVen @TheBlock__ @dragonfly_xyz @MEXC_Official 刘帅、Anthony (Tony) Wong @benbybit @Bybit_Official @cyberport_hk @punk8185 香港特别行政区(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hkmagovhk 香港金管局 @Johnny_nkc 全国政協委员、香港立法会议员吴杰庄先生。曾为OSL站台。 @hksamyip 香港中西区议员 @cnewsgovhk @SCMPNews @HKEXGroup 官媒与媒体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PDChinese 人民日报 @nytchinese 纽约时报 @XHNews 新华网 @CCTV @LTAtrafficnews @thenewpaper @lidangzzz @thepapercn @HuXijin_GT @chenqiushi404 @__Inty__ @yanbojack @Vito_168 @whyyoutouzhele @torontobigface @__Inty__ @RFA_Chinese @RegulationAsia @bitcoinorghk 同行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billqian_uae @heyibinance @cz_binance @star_okx @JihanWu @Cryptosis9_OKX @DujunX @ViewsOfChris
Show more
0
663
5.7K
216
Infini vs OKX:Web3支付赛道的差异化定位与潜在冲击 引言:PayFi 崛起与两种路线 看这么多人在讲PayFi,却没有任何一个人真正讲到点子上 Web3支付(PayFi)正在成为新热潮。Solana 基金会主席 @calilyliu 提出的 “PayFi” 概念已成行业热点,预示整个 Web3 正转向链下真实消费场景​。 简单来说,PayFi 主打让加密货币在日常生活中「能赚能花」,不仅局限于交易投机。 本文聚焦两股不同力量在该赛道的探索:新锐初创 @0xinfini 和头部生态 @okxchinese 。前者被誉为“Web3余额宝”,以 “U卡+余额宝” 的产品策略,外加 @Christianeth 李爹 和 @0xsexybanana 郡主 两位大佬的鬼才营销快速出圈;后者今天正式推出产品,但凭借自身 Web3钱包生态 和 交易所体量,被视作有望打造“链上支付宝”的巨头选手。两者截然不同的定位与策略,将从不同层面冲击加密支付(PayFi)赛道。 Infini:“钱包里的余额宝+消费卡”创新 Infini 定位为下一代稳定币数字银行,瞄准支付+理财的 PayFi 场景​。 简单来说,Infini 想做的就是让用户一边存加密资产赚利息,一边随时用于消费。据其官网介绍,Infini 面向大众提供加密支付方式:用户通过 Infini 可即时使用加密货币付款,同时每天获取利息收益;且没有月费、年费等传统银行卡收费。目前平台已推出虚拟卡,后续还将发行实体卡​。这意味着,在Infini的钱包里,稳定币余额每天生息,用户又能像刷银行卡一样便利地消费——难怪有人把它比作「web3界的余额宝」。 Infini 的产品亮点在于其“U卡”与链上理财的结合创新:一方面,Infini 发行为稳定币准备的Visa卡,用户可将稳定币充值进卡,用于线上线下商户消费;另一方面,存放在Infini钱包内的稳定币会自动参与链上收益策略,产生每日利息,类似余额宝让闲钱增值的模式。这套组合赋予用户极佳的使用体验:开卡零成本、充值便捷、消费顺滑​。 Infini 此前与各大加密社区及华语区KOL合作推出联名卡面、免手续费等活动,凭借精美的卡片设计和友好的使用体验,吸引了众多用户关注和喜爱​。 比如在春节期间,Infini 上线了链上发红包功能,用户可直接通过链接赠送稳定币红包,一度与币安等交易所的红包活动比肩。这些接地气的产品玩法迅速培育了用户用币消费的习惯,也帮助 Infini 在短时间内积累了可观的用户基础和资金沉淀:截至被曝安全事件前夕,其官方 X 帐号粉丝数突破1万,平台 TVL(总锁仓量)已超过5000万美元。 在产品哲学上,Infini体现出一种“让钱动起来”的理念,即稳定币不应闲置浪费,而要像法币存银行一样日息增值,同时保持随时可用的流动性。这种创新模式的背后离不开对DeFi收益和传统支付接口的巧妙整合:Infini 将用户的稳定币充值资金分散投入多个合作渠道获取收益,包括链上借贷协议(如 Morpho)提供的利息、以美元国债为基础的RWA收益(如 Usual),以及Delta中性策略的稳定币协议(如 Ethena)等​ 。由此,用户资产每天产生的收益来自多元且专业的策略来源,相当于把银行理财搬到了链上。另外在支付侧,Infini选择与Visa/Master等传统网络对接发行卡片,解决了加密货币直接用于线下支付的最后一环。 这种“前端集中、后端分散”的设计,使用户体验高度友好:前端只需使用Infini钱包App和卡片,背后复杂的链上操作都由团队打理。这也反映了Infini团队的产品哲学:用Web2熟悉的壳,包裹Web3创新的核,降低用户门槛。 Infini 的模式具有相当的创新性,但也引发“可复制性”的讨论。一方面,其“余额宝+信用卡”思路本质上是对传统互联网金融(如支付宝余额宝+借记卡)的加密版复刻,概念上并非不可复制。大型交易所或钱包完全可以借鉴这一组合,将自家稳定币业务与支付卡打通(事实上,https://t.co/XtbRAMHwW9等早有加密Visa卡,只是缺少链上理财部分)。但另一方面,Infini在细节上的领先优势和先发用户基础,仍给予其一定护城河。例如,其团队对DeFi收益渠道的深度对接、对华人市场习惯的拿捏(红包等功能)、以及社区运营能力,都不是一朝一夕可复制。​提到,Infini 创始人 @Christianeth 本身是资深加密玩家和NFT巨鲸,他的人脉和号召力帮助项目早期迅速获取种子用户。这种社区驱动的成长模式使 Infini 积累了一批忠实拥趸,形成初步品牌认同。在目前阶段,竞争者即便仿制功能,要撼动其核心用户群仍需时间。 此外,Infini的尝试也暴露了一些隐忧——例如近期发生的内部工程师监守自盗事件导致近5000万美元资金被卷走。虽然团队承诺由创始人个人垫付全额损失​,及时挽回了用户信心,但也说明快速创新的初创在风控和内控上存在短板。如何在保持创新速度的同时确保资金安全,将是Infini模式复制者必须谨慎权衡的问题。 总的来看,Infini 以初创身份跑出了“快、小、灵”的典型打法:通过差异化功能吸引眼球,用优质体验留住用户,在垂直社区形成口碑发酵。在PayFi赛道初期,它扮演了验证概念、教育市场的先锋角色。那么,面对这样一匹PayFi黑马,行业巨头 OKX 的入场又将走怎样不同的路径? OKX:巨头的“链上支付宝”野心 作为头部加密生态,OKX 拥有交易所和 Web3 两大阵营的丰富资源。虽然其专属的PayFi产品尚未正式发布,但从OKX过往布局可以推测出其战略重心:依托自身强大的Web3钱包生态和海量交易所用户,打造一个合规且闭环的链上支付平台,堪称加密世界的“支付宝”。这种定位与Infini的草根创业路线截然不同,更像是巨头以 “生态级产品” 全面进军日常支付领域的雄心。 首先,OKX 拥有业界领先的 Web3钱包基础。早在近年,OKX就在其交易所App内集成了非托管的多链钱包(OKX Web3 Wallet),并一举成为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 大量用户因为NFT铸造、BRC-20等热点而开启了OKX钱包,在多链时代为OKX积累了可观流量。然而正如分析所指出,目前多数Web3钱包缺乏交易闭环和资金留存机制,往往“只有用户、没有商家”,无法像支付宝/微信那样自成支付生态​。用户资产并不真正留存在钱包系统内(非托管的钱包不托管资金),也缺少金融增值服务​。因此,即便OKX钱包用户众多,其钱包尚未独立成为一个高黏性的金融平台。这正是OKX发力PayFi的机遇:通过在钱包中加入支付和理财功能,形成“存、赚、花”一站式闭环,释放钱包流量的价值。这一点上,OKX与Infini的愿景殊途同归——让用户把钱真正放在Web3钱包里,既能生息又能消费​。 其次,OKX 拥有千万级的全球 交易所用户转化 潜力。相比 @0xinfini 从零开始拓展新用户,OKX坐拥现成的大体量C端用户,只要设计好激励机制,就能将相当一部分交易用户引导至其PayFi产品上。例如,OKX可能会在交易所账户与Web3钱包间打造顺畅的资金通道,让用户一键划转资产用于日常支付或参与链上理财。这种无缝衔接将极大降低用户体验门槛:习惯了OKX的平台用户,无需另装App或学习新操作,即可享受类似“余额宝”的收益和支付服务。而OKX在品牌信任度上的优势也不容忽视。作为老牌交易所,OKX经历多轮牛熊考验,建立了较强的用户信赖。在合规性方面,OKX更是早有布局:2024年9月其新加坡子公司已获当地金融管理局(MAS)颁发的大型支付机构牌照,这意味着OKX在数字支付代币服务和跨境汇款等业务上获得了官方认可​。 合规护城河将是OKX推进链上支付的一大优势:有了监管背书,OKX在开拓法币出入金、商户合作等方面将比草根项目更为顺利,也更容易获得主流用户和机构的接受。 再次,从技术和生态角度看,OKX具备全栈式基础设施优势。OKX不仅经营交易平台,还开发了自己的公链(OKX Chain,现在的 X Layer)和去中心化应用平台。这意味着OKX可以在更底层的层面优化支付体验,比如通过自有链提供更快、更低费率的链上交易支持,或通过账户抽象等技术简化支付签名流程等。而其钱包产品本身已支持数十条链、丰富的DApp接入,具备扩展为“链上超级App”的雏形。 如果说Infini是用Web2的皮囊包装Web3内核,那么 @star_okx 很可能选择“从底层链到应用全面打通”的路线,自建一个完整的链上金融体系。这种体系类比支付宝在Web2中的角色——支付宝并非简单的支付工具,而是账号体系、资金账户、支付清算网络和金融服务平台的综合体。OKX有能力也有动机去打造类似的全能型链上钱包应用:用户的稳定币等资产由钱包/链上账户托管,在获得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可以直接用于扫码支付、转账,或一键参与各种链上理财产品,所有这些操作都在OKX生态内闭环完成。这将真正实现一个“链上的支付宝”愿景,让加密用户体验到与支付宝近似的便利,但底层运行在去中心化网络上。 当然,OKX 产品尚未完全问世(今日上线的更像是早期测试版本),以上描绘带有推测性质。不过行业已有迹象表明头部玩家对PayFi的浓厚兴趣:例如另一交易所巨头 @cz_binance@binancezh 钱包近期公布了2025年PayFi战略,计划把“赚、花、转”功能整合进钱包生态,推动数千万用户将加密资产转化为日常金融工具​。 可见,交易所系钱包正竞相进军这一蓝海。可以预期,OKX 的方案在形态上或许会与Infini有相似之处(如稳定币利息、生息钱包余额),但在运营策略上会更偏向生态联动与合规拓展:可能通过OKX交易所和公链资源,为其PayFi产品导流,并与线下商户、金融机构合作实现支付落地。这是一场“以慢制快”的战役——初创可以快速试错抢占心智,但巨头拥有更深厚的弹药和更广阔的战场。 差异化比较:初创 VS 巨头,各显其能 两款产品背靠截然不同的背景,走着不同的发展路线,具体差异可总结如下: 集中化 vs 去中心化:Infini 虽然利用了去中心化协议获取收益,但整体产品架构偏向中心化服务——用户资金实际托管在Infini平台智能合约或账户中,由团队调配到各收益渠道,这从其遭遇内鬼盗币也可见一斑​。 相反,OKX的方案大概率建立在去中心化钱包基础上(非托管),用户自行保管资产私钥。但需要注意,为实现类支付宝的体验,OKX可能会在去中心化钱包外层增加一层托管/风控措施(例如有KYC的子账户、社恢复等),形成一种“去中心化内核+中心化保障”的混合架构。所以严格来说,两者在集中化程度上各有平衡:Infini更像金融服务提供商,用户把钱交给它打理;OKX则更强调提供基础工具,用户资金仍在链上自主控制,只是在合规要求下接入部分中心化元素。 品牌背书 vs 产品玩法:OKX 背靠强大品牌和庞大用户基数,本身自带信任背书和流量,推广一款新产品的难度相对较小。用户倾向相信OKX的安全和稳定,对其推出的支付产品愿意尝试,这种信任尤其在涉及资金安全时十分关键。Infini 则缺乏知名品牌光环,只能凭借新颖产品玩法和社区运营取胜。事实证明Infini通过红包、联名卡等创意活动成功破圈,就是典型的“以趣味带动增长”策略。当巨头可以用品牌降低用户决策成本时,初创则用差异化体验提高用户留存。两种方式各有优劣:品牌优势能带来更广泛的普通用户,但也可能因为产品缺乏亮点而降低用户粘性;反之,玩法有趣能吸引发烧友和早期用户,但要走向大众仍需进一步建立信誉。 快节奏初创 vs 战略级生态:Infini 作为初创公司,决策链路短、迭代速度快,能够敏捷地根据市场反馈调整产品方向(例如迅速上线节日红包功能等)。这种快节奏赋予它在细分市场抢跑的机会,但也埋下潜在隐患(安全事故、合规风险)。OKX 属于生态型企业,其产品推出往往经过深思熟虑,被纳入整体战略版图。OKX 推出PayFi服务,很可能是视作未来几年业务增长的战略级项目,在资源投入、风控合规上都会更充分,节奏上相对稳健。一边是小步快跑、争夺先机;一边是蓄势待发、谋求长远。在PayFi这个新兴赛道,我们将同时见证独角兽创业公司和加密巨头生态的不同创新范式。 对PayFi赛道的潜在冲击:不同层面的共振 无论路径差异如何,Infini 和 OKX 的探索都将为整个加密支付领域带来深远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用户教育:Infini 已经通过实际产品向用户证明了稳定币可以“像现金一样”日常使用并获取收益,降低了普通人对加密支付的陌生感。OKX 若推出类似服务,将借助其庞大用户群,把这一理念普及给更多传统交易用户​。两者都在教育市场:加密货币不止能炒,更能成为日常理财和支付工具。 生态协同:Infini 的模式带动了上下游合作,例如接入 DeFi 协议提供收益、联合社区KOL推广等,促进了多方生态合作。OKX 则有望将交易所、公链、钱包、商户等环节协同起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生态联动。这将丰富整个行业的协作模式,小团队和大生态分别提供了不同的范例。 资本和合规加持:Infini 的崛起吸引了风投和社区资金关注,但安全事件也敲响警钟,未来合规和审计将更受重视。OKX 等大型玩家入场,自带雄厚资本投入和合规资源(如支付牌照​),为赛道注入了正规军力量。资本加持意味着更多创新项目将涌现,合规参与则意味着监管层面对PayFi的接受度提升,有利于整个领域长期健康发展。 社区驱动 vs. 主流触达:Infini 的成长依赖于加密社区的口碑相传和用户自发推广,体现了社区驱动的威力。这种草根力量使PayFi概念在圈内迅速发酵。而OKX的加入则标志着PayFi开始触达主流人群——当大型交易平台向其全量用户推出支付功能时,PayFi不再局限于极客圈子,有机会走进更广泛的大众视野。社区和主流的融合,将加速加密支付从小众走向大众的进程。 综上所述,Infini 和 OKX 分别代表了 “自下而上” 与 “自上而下” 推动加密支付创新的两种力量:前者灵活多变,以产品创新撬动用户习惯;后者厚积薄发,以生态实力奠定行业标准。两者的差异化竞争不是此消彼长,反而有望形成良性共振——共同拓展市场天花板,在不同人群中培养起使用加密进行日常支付和理财的习惯。当下的PayFi赛道正处起步阶段,Infini这样的初创新星带来激情和创意,OKX这样的巨头玩家带来信心和保障。未来几年,我们或将看到加密版“支付宝”与“余额宝”的百花齐放,其竞争与协作所激发的能量,值得所有关注Web3金融的人拭目以待。 @aixbt_agent @Phyrex_Ni
Show more
0
13
16
2
✅创始 @pedrouid@WalletConnect : 🔶WCT作为 Web3 连接的核心基础设施,其 2025 年路线图围绕新的生态系扩展、费用激活及无需许可的节点运营展开,通过 $WCT 推动去中心化与社区治理。以下针对三个重点展望,结合最新资讯,展现 WalletConnect 的未来愿景。 🔶新的生态系:在新链上推出 $WCT 🔸WalletConnect 凭借其链中立特性,已支持 300+ 条区块链,包括 Ethereum、Solana、Cosmos、Polkadot 和 Bitcoin 等。 2025 年,$WCT 将进一步扩展至更多新兴链与 Layer 2 网络,强化跨链互操作性,为用户和开发者解锁更多应用场景。 🔶费用激活,透过 WCT 路由使用费 🔸应用或 SDK 通过 $WCT 支付中继服务费用,这些费用将用于奖励节点运营商与钱包提供商,构建自持续的经济循环。每次消息传递均有明确的费用价格,由治理 DAO 动态调整,同时为 $WCT 提供内在价值,增强其作为生态核心资产的地位。 🔶无需许可的节点运营,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并赚取收益 🔸WalletConnect 正在向完全无需许可的去中心化网络转型,允许任何人运行节点并通过 $WCT 获得奖励,进一步提升网络的安全性与弹性。 🔶总结:这三条一旦实行,将会把项目推入一个新的高度,有点期待了!
Show more
1/ WalletConnect upgraded to a new level in April 🌐 From major $WCT milestones to record-breaking network growth Here’s a quick look at what’s happening across the WalletConnect ecosystem 🧵👇 https://t.co/z8AWDaU85J
Show more
0
0
0
0
致币圈KOL:尊严与安全不可弃 1⃣为什么写这个话题? 常常看到一些KOL发出“求救”,被要求删帖、被发律师信、被威胁到人身安全…… 如果基于真实情况、发表意见与观点,带来上述困境,那么币圈KOL实属是个高风险赛道。 当流量狂欢变成了生死红线,KOL还需要尊严? 当KOL在淫威之下分享,你还敢信TA的内容? 币圈的每一个造富神话都离不开KOL,假若更多的KOL失去了其真实性、独立性,那么骗局将更多、受害人将更多,行业发展将严重受阻与妖魔化。 流量既是利益也是风险,有专业与职业素养的KOL将会收获尊严与安全,享受流量与财富! 2⃣KOL:不同的道路,相同的险境 以中国大陆法律为依据,结合司法实践中的案例,根据KOL的言行做如下分类: 1、内容型KOL(流量变现派) —使用诸如“稳赚不赔”、“百倍币”类的话术====【虚假广告罪/诈骗罪】 —发布交易所杠杠操作教程====【开设赌场罪共犯】 —泄露项目方“内幕消息”====【侵犯商业秘密罪】 2、站台型KOL(资源整合派) —收取项目方代币返佣====【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共犯】 —组织线下“私募认购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承诺项目“市值管理”====【操纵证券市场罪】 3、技术型KOL(专业背书派) —出具虚假代码审计报告====【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教学DEX套利技术====【非法经营罪】 3⃣风险:隐藏在繁华背后的暗礁 1、法律风险:这是悬在币圈KOL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是KOL必须要守的底线,且是通过自身的能力可以管理的风险。 2、人身风险:除了法律带来的人身安全外,还有被币圈其他参与者进行威胁而带来的人身风险,非法律外的人身安全是可以得到救济与保护的,只要方法得当。 3、财富风险:流量即代表财富,所谓“财不外露”,自行品味与配置好财富,并通过财富管理降低或应对其他风险的措施。 4、声誉风险:金融行业声誉和口碑是最重要的,一句不负责任的言论、一次失误的投资建议都有可能引发信任危机。谨言慎行,这是饭碗。 5、市场风险:服务于行业、参与市场中,就不得不面对市场风险,保持敬畏之心。 每个KOL都面临着更具体的风险情景,可以对自身的业务范围、言行方式与内容输出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与风险排查,只有自己更懂自己,只有看到了风险才能赚到风险的钱。 4⃣抗风险技能提升:在风暴中寻找避风港 1、法律合规:行走在阳光下是前提 【1】明确业务边界,提示风险:无论何种类型的KOL,都应清晰界定自己的业务范围。投资建议型KOL应在每次发言时,明确告知粉丝风险自担,不保证投资收益;项目推广型KOL则需对项目进行严格的尽职调查,确保推广的项目合法合规。 【2】关于法律法规与监管动态:面对不同地区的受众需要了解相关地区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这是指挥棒。以此来修正个人的言行与内容,确保在法律合规框架下自由行走。 2、合作与利益关系:透明与谨慎的平衡 【1】尽调与谨慎选择合作方:避免与信誉不佳、存在不良记录的合作方共事,降低自身风险。 【2】利益关系披露:尤其是推广项目或推荐投资机会时,明确披露是否存在合作关系、是否有利益安排,利益透明有助于增强粉丝信任,避免事后被曝光而引发质疑、陷入声誉风险之中。 3、内容创作与输出:是罪与非罪的关键 【1】客观真实与安全表述:拒绝虚构、虚假内容,对禁用词、风险次、安全词有认知,选择精准、安全的措辞表达。 【2】常用风险提示:对于任何表达都可以加上风险提示,且采用可取证的方式,尤其是高风险言行时。 还有更多诸如如何面对被威胁删帖、道歉、退款等具体风险场景的需要有针对的措施,在此不再展开。 5⃣风险应对:当风暴来临时的应急策略 1、冷静应对与危机评估:风暴中的稳定之锚 当风险来袭,保持冷静是关键,冲动是魔鬼!迅速对危机进行全面的评估,从自身的言行、影响范围与程度、风险类别与性质等方面入手,只有较为全面与完整的掌握了风险,才能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尤其是及时的切勿匆匆应对。 2、专业法律支持:应对风暴的坚固盾牌 面对超越自身能力或者面临法律责任,要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支持,尤其是专业律师,所谓专业律师即既要懂法律还懂你的业务,律师会根据具体情况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和应对方案。在法律诉讼、调查或其他法律程序中,专业律师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律师的提前介入将有助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3、危机公关策略:驱散乌云的阳光 危机公关不是单一行为而是一套策略体系,需要对风险有全面的认知后针对不同的场景、受众、程度采用不同的策略措施,包括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PR与法律,秉承着公开透明的原则,向各方说明情况、表达态度与立场,及时澄清事实、消除误解,将事件回归“事件本身”。 4、配合监管调查:走向晴朗的必经之路 当面对监管机构或司法机构调查时,应积极配合、如实提供相关资料与信息,此时尽显过往的法律知识培训与素养积累。主动配合调查,有助于减轻自身的责任,展示良好的态度和合作意愿,避免事态朝着严重的方向发展。 上述每一个方向都有很多具体的内容与方法,值得每位深入研究或者交流学习。 6⃣KOL终极哲学:风险即红利,风控是护城河 既要保持对币圈/WEB3的赤子之心,又要像律师般严谨对待每句话;既要享受流量红利,又要随时准备为尊严、自由而战。 每一次危机都是信任重建的机会​​:当粉丝发现你是唯一敢坚持“真货”的人,铁粉生态就此铸成,流量财富才真正开启。 风暴后仍能有尊严且安全站立着的KOL,终将成为Web3.0时代真正的意见领袖——因为他们的生存智慧,早已刻进区块链不可篡改的基因里。 ————————————————————————— 个人随笔,若有表达欠妥之处,欢迎纠正,不喜勿喷!
Show more
0
9
28
5
🧐交易所的终极护城河,不是流量,不是上线节奏,而是安全性|Q1 行业大变局下的 CEX 信任体系观察—— 📊 一份报告、七大视角,讲清交易所马太效应和安全性底层逻辑。 CoinGecko 最新发布的《2025 Q1 加密行业报告》 推荐大家看下,反应了本季度市场的很多状况: 显然这不是一个平静的季度: 流动性收缩、监管加强、情绪反复横跳:美联储政策不明、宏观波动剧烈、Meme 热潮冷却、FUD 频出; 所以我们看到的都是“噪音”和“下跌”以及“焦虑”; 除了总市值下滑、每日交易量下降以及比特币主导地位上升这些主要数据反映的市场遇冷状况之外; 最有意思的是 CEX 的一些数据和大家用脚投票选择交易所的有趣现象; 数据显示: 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十大中心化交易所(CEX)现货交易总量达 5.4 万亿美元,环比下降 -16.3%; 但也正是在这种市场和情绪都在剧烈波动的状况中,我们看到了 CEX 世界的新格局: 本篇通过这篇报道,主要研究了 CEX 背后大家的选择逻辑和安全逻辑—— 1️⃣币安稳居头部,份额达 40.7% 背后的安全逻辑—— 截至 2025 年 3 月底,币安以 40.7% 的市场份额继续稳坐 CEX 龙头。 “强者恒强”,但这个强,并非只靠流量和噱头,而是建立在行业最被忽视、却也最不能出错的第一性原理—— 安全性。 CoinGecko 数据显示,除了头部流量、用户积累,币安比较亮眼的点在于: 1)高并发下的 系统在线率(99.99%); 2)用户资产的 稳定托管与链上可验证; 3)资金出入依然顺畅,覆盖全球多个法币通道; 这个行业在高速演进,但始终没变的一点是: 安全和稳定,才是 Web3 黑森林里最底层的刚需。 2️⃣ OKX 平台:用户快速增长以及合规挑战—— CoinGecko 最新数据显示: 虽然 OKX 交易量 略有回调,但其在衍生品、合约交易、热点资产流动性方面,依旧是最强势的玩家之一; 📈 热度来源: 合约深度强:OKX 多年来深耕衍生品市场,吸引了大量高频交易者和专业玩家; Meme 币与链上生态活跃:作为少数拥抱新生态(如 BRC20、ZK rollups、MeMe )的主流 CEX 和 Wallet 的进化,OKX 跟得比谁都快; APP 体验 & Web3 钱包布局完善:移动端+钱包联动体验,被不少用户评价“超越 Coinbase”。 挑战也很明确来自于:用户结构偏向短线热钱、生态“自主性”不足、以及合规压力的渐现; 总之就是活力拉满的 CEX,未来可期! 3️⃣ 其他平台:分化趋势明显|谁在穿越周期?谁又止步山腰? 其他 CEX 的表现同样耐人寻味: Upbit:作为韩国本地龙头,尽管地域局限,其市场份额持续增长,说明 本地化深耕策略奏效; Bybit :凭借“话题性强 + 推广猛烈”以及“优化上币”策略,维持相对亮眼的活跃数据,活跃度亮眼; Coinbase:稳健代表,但也显露“增长瓶颈”端倪,更多依赖品牌信用、合规用户积累,新增空间受限。 KuCoin / HTX / Gate 等:多有下滑,部分平台受监管压力、品牌信任度下滑影响,反映出“FUD 时代”的脆弱性。 4️⃣CEX 整体交易量下滑,其实映射的是用户“用脚投票”的分化趋势: CoinGecko Q1 报告给我们的一个核心启示: 在交易量收缩、市场下行时,用户选择的平台,其实反映的是“信任排序”——而非热度排序。 蛮荒时代以及过去了,大家不再为高 APR、高热度买单,而是用存续性与资金安全,判断平台的长期价值。 安全性在CEX 这部分,越来越重要! 强者恒强、马太效应已然在 CEX 形成定势,安全性应该是交易所的第一性原理,其他都是其他因素; 如果有持续信任、有合规凸显、有高体量加持,那么大家就更信任你,如果没有,则会走入恶性循环; CEX 交易所不再是最好的币圈创业机会,现在如果还没有占据自己的有利位置的话,未来基本就和你无关; 5️⃣关于交易所的安全性探讨|在链上透明与现实复杂之间,寻找那个最不容易出事的地方。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探讨下,到底什么样的 CEX 才是最安全的,或者相对最安全; 我们可以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拆解出一条核心逻辑线: 1)安全不是不出事,而是“出事也能控住”—— 所有系统都会面临风险,但安全系统的核心在于:当风险发生,它能不能被检测、隔离、止损? 这包括:系统层的异常交易识别、用户资产托管与热/冷钱包分离、员工权限控制与内控流程、链上转账透明度; 真正安全的 CEX,不是不被攻击,而是被攻击时“不会把用户的钱赔进去”,所以要有足够的资产储备和1:1的资金证明,挪用用户资产,是任何交易所都不能触碰的底线; 2)安全是「信任系统的可验证性」—— 安全感来自哪里?来自“我知道钱在哪儿”。 一家更安全的交易所,至少要做到:资产储备证明机制,用户能验证交易所是否真的“币进币出、账实相符”; 链上审计痕迹,每笔链上转账都可以公开查询; 负债与流动性公开,避免出现“用户资产借贷给别人,结果没人知道”的情况; 安全不是黑箱,是“你随时可以看清楚它的账”。 3)安全还包括合规性与抗压性—— 真正安全的平台,合规性在这个时代确实是无法绕过的,在监管冲击中持续稳定运营可能是未来最值钱的CEX,没有之一。 虽然这看起来和割裂,一个 WEB3 去中心化理念的东西,非要中心化机构的认证和合规; 但这其实,不只是有没有牌照的问题,而是: 有没有可靠的出入金系统; 面对突发政策,有没有应急切换能力; 法律层面,能否对接用户的合法主张与止损机制; 在当下,监管就是这些作用; 一个平台能不能做到“突发事件 72 小时之内恢复服务”,是检验安全性的真实测压题。 4)安全必须是系统级别、流程级别的构建,而非“喊出来的信任”—— 有没有完善的灾难恢复系统(灾备方案、冷备份、分布式数据库)、有没有多签钱包+权限隔离机制,防止“一个人作恶全平台陪葬”、是否建立了内审 + 第三方审计机制来降低系统性失控; 这些很 boring,很技术,但它们才是“你敢不敢 All in 的底气”。 最后总结一条判断标准: 真正安全的 CEX,是“你愿意把资产放进去,哪怕一个月不看,也睡得着觉”的那种平台。 它不会因为空投热、Meme 热点而混乱,也不会因为黑客攻击而“紧急维护”,更不会因为某个高管离职就崩溃,最重要的是他经历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而且还有监管优势的 CEX。 6️⃣所以回到你的问题:最安全的 CEX 是谁? 这个答案可能每个人心中不同,但在数据和事实层面,能打的也就那几家: 币安:全球最强抗压能力、最高系统稳定性、资产流动性最好,透明度逐年加强; OKX:用户增长快、热度高,系统稳定性足; Coinbase:美国市场最强合规信用+上市公司审计制衡; Upbit:本地深耕、风控非常严,适合韩国市场内高净值人群; Kraken:小众但稳,适合长期用户。 7️⃣结语—— 市场会轮回,项目会爆雷,叙事会改写,流量会迁移, 但在一轮轮流动性寒冬中能留存下来的 CEX,有一个共通点: 谁能守住那一层最底的“信任防火墙”,我们就选谁: 每个周期,都会有很多交易所靠噱头起势,有人靠上新节奏、有人靠话题引爆、有人靠极致运营短时间攻占市场。 但现在,整个行业越来越接近一个现实且残酷的共识: 真正穿越周期的,不是涨得快、卷得猛,而是拼谁在情绪最差、信任最低的时候,还能守住系统、守住资产、守住用户。 所以这篇报告的真正价值,不是告诉我们交易量下滑了多少,而是让我们看清:在黑天鹅、流动性下滑、政策高压的多重夹击下,还有哪些平台站得稳、守得住、赢得了用户的“脚投票”。 最后的最后来为币安发个声: 经历了多次牛熊,发现每次市场不好的时候,市场就开始喜欢 FUD 和阴谋论,比如币安每次都会被大家 FUD 的很惨,很多时候,“骂币安”就像是加密版的“政治正确”,甚至成了吸引眼球的 SEO 技巧。 情绪不佳,一些人总要找到一些出口,但是这样真的对吗? 我们都知道这个行业的生存法则很残酷:涨得多的时候没人质疑,跌的时候所有问题都会被放大。 但无数次的实践已经证明—— 用户最终是用脚投票的。 你可以质疑它的扩张、质疑它的产品、质疑它的策略, 但你无法否认:在无数个“链上拥堵、市场暴跌、监管来袭”的节点上,更多人还是把钱放到了币安; 这个世界太擅长用情绪掩盖事实、用嘲讽掩饰恐惧。 但在加密这个高风险、高波动的黑森林里,我们不要看别人在说什么,要看别人做了什么! 这不是立场,是事实。📉📈
Show more
https://t.co/nxv3XlvDd0
0
1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