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二级铁头韭菜|TG
People
Not Found
Tweets including 二级铁头韭菜|TG
《Morph:一场精心设计的加密狂欢秀,或一场使用“消费级”包装的幻梦?》 一、引言:Layer 2当下困境 众所周知,Layer 2 是一个自诞生以来就炙手可热的赛道,Layer 2 作为承载以太坊价值外溢的首要受益方,很多币圈从业者急哄哄地冲向这个赛道,生怕在睡梦中错过财富。 然而,由于大多数 Layer 2 项目缺乏落地应用场景,Layer 2 赛道陷入怪圈——TGE 前,多数公链只能吸引到科学家和工作室通过项目大薅羊毛,项目TVL虚假繁荣;TGE后,网络立刻人去楼空,变成鬼蜮,代币价格也一落千丈。 在牛熊转换的时机下,市场上究竟还有哪些 Layer 2 的后起之秀能够将这场幻梦延续?在白热化的 Layer 2 战争之中,我们想知道以“消费级公链”为口号的 @MorphLayer 能否突出重围?本文将从客观公正的立场出发,探讨 @MorphLayer 究竟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加密狂欢秀,还是一场使用“消费级”包装的幻梦。 二、项目概况:Morph,Bitget妈妈生下的小考拉~ 在加密世界,“消费”两个字如同魔法师的咒语,总能让币圈人联想到杠杆拉满、一波暴富、香车美女的好梦,毕竟韭菜们的格言就是“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杠杆踏山巅”;而在现实历史中,Morph 一词来自于希腊神话人物莫耳甫斯(Morpheus),即睡梦之神。 2024 年 3 月 20 日—— @MorphLayer 公链宣布圆满完成19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 Dragonfly Capital 领投,Pantera Capital、Foresight Ventures、The Spartan Group、MEXC Ventures、Symbolic Capital、Public Works、MH Ventures 和 Everyrealm 共同参投。 此外,@MorphLayer 还获得 100 万美元天使轮融资,投资者包括来自 Polygon、Manta、Galxe、Sei、Nansen、Story Protocol 等项目的创始人,以及 Icebergy、MoonOverlord、NaniXBT、Dingaling 等KOL。 在此之前的 2013 年 12 月,@MorphLayer 已获得加密货币交易平台Bitget的数百万美元天使轮投资。 2024 年 10 月 30 日,Morph 正式上线主网。在主网上线后,Morph 活跃用户节节攀升,TVL 也是一路走高,根据 DeFiLlama 数据,截至 2025 年 4 月 12 日,Morph公链的TVL 已达 94M 美元。 根据 Rootdata 数据显示,这只作为 Bitget 争夺公链市场的桥头堡、吉祥物是一只略带抽象的考拉、结合了optimistic 和zk rollup 技术、完全无需许可的 EVM Layer 2 热度持续攀升,其官推Morph(@Morphlayer)当下已获得 86.7 万关注者。 三、深陷指责:卖一万张不可转让的NFT?项目方想钱想疯了! 2025 年 4 月 11 日晚八时,@MorphLayer 因推出 Platinum Soul bound NFT 受到社区和市场的极大争议。 @MorphLayer Platinum Soul bound NFT 是一款不可转让的 NFT,Mint 价为 0.3 $ETH 。该 NFT 涵盖 Morph Platinum Card (Morph铂金卡) 权益、 $Morph 代币(估值5亿美金FDV、TGE 解锁 50%)空投和专属实体卡:一年黑卡服务、VIP 休息室、五星酒店等尊享服务,NFT总量为10000 张,单地址最多购买 100 张NFT。 同一时刻, @Bitget 钱包推出 Morph Platinum NFT 活动并声称这是熊市最后一个参与顶级 IEO 的机会,在 Bitget Wallet APP 赚币中心铸造 Morph Platinum NFT 即可解锁最高 100,000 $BGB 。 然而,尽管宣发力度不弱,X 和 Morph 自身社区中对于Morph 这一举动均有不满声音,有人直呼:卖一万张不可转让的 NFT?空手套走三千万,项目方想钱想疯了!部分Kol(如:@0xBeliever@maid_crypto等)带头对 Morph 痛批:“黑卡打的钱用完了吗,你把接盘的当什么了,狗吗。” 受此类情绪影响,截至 2025 年 4 月 12 日晚八时,该 NFT 自发行起 24 小时仅 Mint 415 张,占总量的 4.15%,情况暂时不太乐观。 那么,为什么 Morph 这一步战略引起了如此之多的不满?项目方在深陷指责时又做了什么事?笔者接下来将带大家回顾一下时间线,使大家对 Morph 有更清晰的了解。 四、Morph 之思:身为 Layer 2,该如何脱颖而出? 2024 年的以太坊 Layer 2 已然极致内卷,新的 Layer 2 怎样才能从众多同行中脱颖而出呢?有人认为,一条好的Layer 2 必须要做到吸引用户和留住用户。吸引用户就必须要找准定位,做出差异化,告诉用户我们和别的 Layer 2 不一样;留住用户就需要真正落地应用、赋能生态收益,让公链上有项目供用户体验。 @MorphLayer 围绕这两点进行思考,最终选择了聚焦用户,打出了消费级 Layer 2 旗号。 @MorphLayer 提出“消费级Layer 2”从某些角度来说是相当取巧的:一方面,主打“消费”使得 Morph 可以涉足的地方很多,从 Web 2 的衣食住行到 Web 3 的链上资产管理,Morph 都可以通过不断建设来逐步覆盖,这使得Morph能够获得很高的估值,同时,只要项目方持续建设,进行拓展,就能够不断地吸引新的用户并留住老用户; 另一方面,世界上所有人都有消费需求,这使 @MorphLayer 的用户市场足够多、足够广,在区块链市场变成存量竞争、恶行循环的当下,通过提供较低门槛和优良无缝的体验,Morph 或许能成为 Web 2 用户进入 Web 3世界的关口。 五、勇闯Payfi:Morph Pay所谓“无缝衔接Web2与Web3” 2025 年 2 月 5 日,@MorphLayer 宣布推出 Morph Pay,这是一个融合 Web 2 银行基础设施与 Web 3 去中心化金融收益能力的综合性金融生态系统。 @MorphLayer 宣称 Morph Pay 将为用户打造一站式 DeFi收益聚合方案,支持加密资产存款年化收益率最高达 30%,用户可通过智能合约自动化操作将 DeFi 收益直接用于日常支付,实现资产增值与支付场景的无缝衔接。同时Morph Pay 将依托于平台层优势,支持多币种支付功能以及谷歌支付和苹果支付。 很显然,两个月前的 @MorphLayer 对未来的期望很好,他们有在真切地希望构建一个用户可以将 defi 收益用于日常消费、在对资产实现完全自主掌控的同时可以达成资产的最大化利用的生态系统。 @MorphLayer 对 Morph Pay 的落地时间期望是本年度第三季度,如果 Morph Pay 真能如 @MorphLayer 所描绘的那般落地,则其未来可期;如若不然,Morph 必将承受生态参与者的怒火,Morph 的推广者 Bitget 也将遭到信任危机。 六、白名单轮:三千张Morph Black NFT的破圈营销,买到即是赚到! 2025 年 3 月 27 日,Morph 推出 Morph Black Card,这张 Morph Black Card (Morph黑金卡) 及其权益可通过限量Morph Black NFT 获得,限量 NFT 铸造于北京时间当晚八时开始,限时 24 小时,限量 3000张,Mint价格为0.2 $ETH 。 需要注意的是,Mint Morph Black NFT 需要白名单方可Mint,对于散户,白名单可通过参与 Morph 相关生态及活动获得;对于 Kol,白名单可以通过和 Morph 联系,帮助Morph 宣传获得。 Morph 宣称 Morph Black Card 提供一系列远超传统金融产品或普通加密卡的权益,包括: 1.30% 黑卡专属 Defi 收益 2.Web2 现实世界高端权益 1)0.3%的最低加密-法币兑换费率,最高支持1M USDT提现,实现加密到法币无缝转换 2)22g黑金铁卡(此处注意是“黑金铁”卡,并非“金”卡),彰显尊贵身份,每笔消费实现 1%现金返还 3)终身免年费,并提供Aspire私人礼宾服务 该NFT为用户带来的额外价值包括: 1.Morph生态系统专属特权 1)优先分配:持卡用户将获得 Morph 及合作伙伴未来代币、NFT 及其他资产的特别配额 2)生态空投:持 NFT 者将享受最高级别生态项目空投,如BulbaSwap、Momodrome等 2.Web3行业峰会免费门票和VIP体验 1)Morph Black NFT持有者可获得 Morph、Foresight News、Foresight Ventures、The Block 峰会活动门票(Morph号称其价值 $5,000+) 2)Morph Black NFT 持有者可免费参与行业领袖的独家社交活动及VIP派对等 Morph 于 2025 年 3 月 27 日晚八时开始的限量 3000 张Morph Black NFT 铸造活动于 3 月 28 日晚八时全部完成。Morph 表示此次铸造是获得 Morph Black 黑卡特权和Morph Pay 生态系统权益的唯一途径(注:这后续成为黑卡社区质疑之点)。 Morph Black NFT 3 月 28 日在 OpenSea 上地板价最高超1.4 $ETH ,24 小时成交量超越 BAYC 和 Crypto Punks 等项目。2025 年 4 月 13 日,该 NFT 总交易量 974.45 $ETH ,最佳报价 0.97 $ETH ,地板价 1.04 $ETH ,相较 mint 价格涨幅 520%。持有者若选即时转售,当下即可实现单张 0.8 左右 $ETH 的利润。 3 月 29 日,BulbaSwap 向 Morph Black 持有者空投16666.66 枚 $bAI 代币(当下已上架Bitget交易所), $bAI 在空投时价值约合 400 人民币,上所后最高价为0.0075 USDT,单次空投理论最高价值 125 USDT。 无论如何,可以明确的是,参与本轮mint的Morph社区成员都获得了不菲的利润。可以明确的是,项目方有在做事,也有在做市。 七、隐忧:三千张卡,项目方如何护盘?Payfi又是否真能改变NFT颓势? 每个硬币都有两面,在 Morph 社区为 Morph Black NFT 价格上涨欢喜的同时,X用户Lucky(X:@qndy01)对Morph Black 的后续发展提出担忧:“之前的黑卡如果不是项目方拖底估计早就破发了,说什么销售一空,有经验的去看看榜一持有地址0xbb5b742156df1fd58b87d15701a7096a008e8cb9项目方的。” 笔者在 @opensea 上调研发现,Morph Black 持有量排行榜第一名地址的确如其所言,为0xbb5b742156df1fd58b87d15701a7096a008e8cb9,该地址当前拥有 1035 张 Morph Black NFT,占 Morph Black 总量的 34.5%,预估值 1003.95 WETH,超排行榜第二名地址 1025 张,该地址为项目方所有无疑。 项目方毫不掩饰地使用单一地址回收市场上三分之一抛售的NFT说明了很多事情: 1⃣如果你不看好 Morph 后续发展,那么你可以说:限量发行制造稀缺幻觉,空投承诺刺激接盘冲动,而所谓“特权”不过是薛定谔的猫——既看不见又必须信其存在。Morph把很多白名单都给了 Kol 而非真实用户,Kol 在帮 Morph 打完广告后即进行抛售,项目方面对如此大的抛压只能自讨苦吃进行回购。月底一结算,这波 Kol 得了MVP,Morph 连躺赢狗都算不上。 2⃣如果你看好 Morph 后续发展,那么你可以说:虽然Morph Black NFT 一经 mint 就遭遇极大抛压,但是 Morph 项目方一直在用真金白银托底,把价格护住了。Morph 极其坦荡地使用单一地址向社区告知:用户们放心好了,我们一直有在做事!我们非常有实力!我们不怕抛售!Morph Black 的价格不会崩!Morph 这个项目也不会崩! 一个只有项目方护盘的项目注定走不远,Morph 的黑卡还是需要交到真实用户的手中。Morph 为了让当下的用户留住黑卡、潜在的用户拥抱黑卡,想出了如下方法: 1.空投:从 3 月 28 日晚八时至 4 月 13 日晚八时,半月之内,Morph Black NFT 持有者收到 Morph 空投共一轮,空投为 16666.66 枚 $bAI 代币。Morph 承诺 NFT 持有者未来还会有多种代币空投,但具体空投时间和价值 Morph 暂均未对外公布。 2.质押:4月10日,Morph Black NFT 开始质押。Morph Black NFT 质押时长为三个月,期间无法取消质押和卖出。Morph 对外宣称:现在开始质押,坐享奖励,无需操作,收益自动到账!同日,Morph 生态去中心化交易聚合器 BulbaSwap 的代币经济模型中代币总供应量的 5% 将空投给 Morph Pay 生态用户。该空投计划分两部分构成,首批空投 2.4% 给 Morph 黑卡 NFT 的锁仓用户(注:未质押用户不能得到此轮空投)。 尽管因为众多消息未曾对外公开、不质押无法获得空投、质押后锁定期过长而遭到少部分人“问候”,大多黑卡用户在 4 月 11 日前依旧对 Morph 呈包容态度——在这样的一个熊市里遇见一个有在护盘、有在拉盘的项目方,我还要什么自行车? 八、铂金惨案:当Soulbound NFT变成Morph自身的“灵魂镣铐” 在 Morph 中文发布 Morph Black 质押消息后仅一天, Morph 中文于 4 月 11 日高调推出 Platinum NFT,却遭遇史诗级翻车和公关危机。 这款 Soulbound(不可转让)NFT 打着“提前锁定Morph代币分配,铸造Platinum SBT享空投配额”、“估值$5亿FDV、TGE 解锁 50%”、“全面接入Morph Pay生态”等旗号,Morph 本以为能够通过系列福利点燃市场,却反被用户痛批,项目负责人之一更是直接在 X Space 上失声痛哭。 与黑卡相比,铂金卡的两大“骚操作”或是点燃民愤的导火索: 1. 灵魂绑定: 不可转让的设计让NFT彻底丧失流动性,部分用户认为,他们一旦购买此类 NFT 便将沦为永久性接盘侠。 Soul bound(绑定灵魂)还是 Soul trapped(束缚灵魂)?这在 Morph 生态没有跑出什么真正出彩的东西之前当真难以确认。 2. 价格和权益: 对于没有拿到 Morph 黑卡的人来说,在 mint Morph 铂金卡之前,他们会有以下困惑: 1⃣为什么面向高净值用户的黑卡的 mint 价格是 0.2ETH,作为大众化产品的铂金卡的 mint 价格却是 0.3ETH?为什么项目方觉得估值有五亿美元? 2⃣为什么黑卡可以进行交易和转让,花了更多钱的铂金卡却不可以? 3⃣为什么 defi 收益、出金限额、年费、转换费、消费返点等内容项目方至今尚未公布? 对于已经获得 Morph黑卡的人,他们会有以下烦恼: 1⃣Morph 在 Morph Black NFT 铸造时承诺,此次铸造是获得 Morph Black 黑卡特权和 Morph Pay 生态系统权益的唯一途径,那现在不通知社区就发行一万张能享受权益的铂金卡又是怎么回事?之后会不会又不告诉我们就发行白金卡、紫金卡、锡金卡? 2⃣黑卡都还没有落地就立刻发新卡,项目方是不是发 NFT尝到甜头了? 九、生死时速:Morph面对危机选择优先维护社区 内忧外患之际,Morph 打出的牌叫攘外必先安内。面对社区躁动不安的情绪,4 月 12 日,Morph 为感谢早期支持者,推出 Morph Black NFT 质押专属福利,只要在 4 月 21日前完成质押,即可免费铸造 Morph Platinum SBT 并获得 TGE 空投资格。这其实相当于 Morph 为了抚慰社区情绪,给所有 Morph Black 质押者一张免费铂金卡。 Morph 此举快速使社区平静下来。但这又带来了新的问题——作为原先并没有参与 Morph 生态的新成员,我为什么要用超过 mint 黑卡的价格来 mint 一张对黑卡用户免费投放的卡?对于在出台后续方案之前因为信任 Morph 而购买白金卡的用户,就会明显感觉被摆了一道。 因此,Morph Platinum SBT 在 4 月 13 日 24 时前 mint 总量仍不足 500 张,不到总数的 5%。 局面有点尴尬,Morph 的“安内”政策确实取得了成效,社区对 Morph 的行动表示了认可,坚定了“hodl”的决心。但是如此一搞,大众对 Morph Platinum SBT 失去了信心——而在去中心化的世界中,信心恰恰是比比特币还要珍贵的财富。 十、闹剧收场:听听从业者的声音 4 月,加密世界的聚光灯再次聚焦消费级公链Morph——只不过这一次,灯光中混杂着刺耳的嘘声。从黑卡 NFT 的涨幅神话到铂金卡的史诗级翻车,舆论场上的 Morph 仿佛坐上了过山车:前一秒还是“消费级公链之光”,下一秒已成“镰刀美学集大成者”——很明显,作为 Layer 2 里的新生儿,Morph 危机公关的方式暂时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但他们的确有在通过补救来做到差强人意。 如何让这场闹剧收场,笔者认为,Morph 可以听听 Crypto从业者的声音。 在 Kol 对 Morph 生态商务拓展、Head of APAC EudemoniaCC🐨(X:@EudemoniaCC)质疑时,子敬(X:@zijingNFT)等 Crypto 从业者站出帮EudemoniaCC 说话,并尝试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他目前可以想到的关于 Morph 的解决方案有: 1⃣白金卡价格调低,降低外面用户参与生态的准入门槛,缩量,制造稀缺属性,毕竟如果按照ieo来算,如果是个人就能投进来,用户预期自然不高,黑卡质押给白金sbt权益不变,按照黑卡 mint 价格给 ieo 份额,相当于让黑卡freemint ,让利早期生态支持者,同时对在方案之前已经以 0.3e 买了白金卡的用户予以补偿,按照调价后的白金卡金额退还部分已收款项(要考虑到给黑卡质押用户空投的折价)或给其他等值权益(最好是web3的非web2); 2⃣彻底取消白金卡,黑卡权益不变,按照之前预期的黑卡获得空投份额,已经买了白金卡的用户,全额退款且给到 mint 地址少量空投份额予以补偿,至于 ieo 的部分再想别的方法吧,公关危机方案建议学学@sign是怎么处理的,或者直接请教行业专家@dov_wo@0xsexybanana。 除子敬外,其他 Crypto 从业者、Morph 社区成员也对Morph 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大家此时达成了共识:闹剧已经产生,现在必须思考的是:如何让这场闹剧收场。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特的“三T原则”(Tell it fast, Tell it all, Tell your own tale)此刻成为 Morph 的生死符。好消息是——Morph 的反应很迅速,Morph 在积极听取建议。 结语 Morph 的危机揭示了一条铁律:在区块链世界,技术可以暂时裸奔,但信任赤字必然致命。当黑卡时代的荣耀之盾被铂金卡的危机之剑刺破时,唯有真诚到血肉模糊的公关自救,才能让这只“加密考拉”从枯树跃向新枝。 此刻,Morph 这位 Layer 2 新贵正站在泰坦尼克号的船头——是紧急转向避开冰山,还是伴着弦乐队的演奏沉入深渊? Morph究竟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加密狂欢秀还是一场使用“消费级”包装的幻梦?2025 年的夏天,答案即将揭晓。 #Crypto# #Morph# $bAI #Layer2# #NFT#
Show more
0
9
43
7
我用物理运动学的逻辑做了一个MeMe崩盘模拟器, 直观的告诉你—— 为什么在Trump后,我们没有再出现像WIF,Popcat,MooDeng,chiilguy,bome这种MeMe了. 进入正文前,让我们先来一个引言: 那就是为什么没有出现大MeMe了? ● 除了早就被谈烂了的: SOL红利过期, 宏观市场大环境不好, 熊市流动性差之外的原因之外。 ●还有原因就是像DNF说的那样: Ai币,CTO币,名人币,表情包币,艺术家币,马斯克系列衍生币,Cz/heyi衍生币,Alt平台币。 我们几乎已经把各种类型的代币都已经玩了一个遍了…. /// 周期在加速,我们已经没有什么可玩的了… 我们过去经常谈论一个金狗的标准特征是:①宏伟的叙事,②轻松的理解,③大规模传播。 但这个“金狗标准”现在面临一个问题—— 我们正在面临市场信息熵增倒逼权重分配升级,传统MeMe的叙事和传播路径已经崩塌了。 过去,我们对于MeMe的看法一直都是“好玩,病毒式传播”就行,市场对MeME的选择也一直用最”简的叙事“作为唯一Query,用短期情绪波动作为Key-Value。 注意力权重 = FOMO情绪强度 × 社交媒体传播速度。 MeMe的传播路径也一直是下面这个摸索—— 但,这里有个问题是——其实MeMe币也跟山寨币面临的问题一样,同类叙事/技术的币真的太多了… 而PUMP的出现又让我们的市场信息熵激增,如果你活跃了两个周期,你就会发现不仅仅是山寨币,其实MeMe币的同类叙事泛滥的代币比上个周期更多了…. 也正是因为PUMP带来的财富效应,会让大家在踏空了龙一,就一窝蜂的寻找龙二,龙三,寻找下一个10x,100x的机会,最终结果带来的就是—注意力梯度的链式崩溃。 毕竟传统MeMe的依赖的线性叙事传播一直都是—— Œ /// 社交媒体→交易所上市→FOMO买盘)→ 价格暴涨 这个过程其实有点像神经网络的梯度下降优化,通过层层放大信号实现价格“训练”,但这个“线性叙事传播”很脆弱,因为这个路径本质是单向信息势能差驱动系统。 如果用动力学模型来看的话,可类比电路中的电压梯度: ΔV=V社交媒体−VFOMO买盘 每一个传播效率取决于各环节的“导电性”, 但“导电性”本身的不稳定又最终会给系统带来断点。 1️⃣信息势能衰减(社交媒体层):**KOL喊单没人再信了。 2️⃣传导层梗阻(交易所层):Cz老师了解meme信息差逻辑,对于MeMe币,宇宙所不做最后一棒。 3️⃣终端负载过载(FOMO买盘层):韭菜抗性进化:一般经历3次收割后FOMO概率下降50%… 所以用一个数学模型来看的话—— ●每次PUMP(神币)破灭导致社区信任度衰减: Trustn+1=Trustn⋅(1−PUMP损失率社区韧性)Trustn+1=Trustn⋅(1−社区韧性PUMP损失率)典型 MeMe币社区在3次PUMP周期后信任度归零。 4️⃣流动性虹吸效应 dtdL=−α⋅L⋅N新币α=0.17/天 新项目上市抽干旧项目流动性: dLdt=−α⋅L⋅N新币α=0.17/天 Œ ///所以不管大家选择不选择相信,我们现在面临的“meme”的地狱难度就是因为—— 韭菜进化了,庄家发狠了,交易不买单,过去MeMe的大规模传播路径的各个“导电性”都出问题了。 ——叙事预期与价格反馈脱钩 →无论是你我这样的韭菜,还是庄家,又或者交易所其实都在用脚投票加速撤离…. 如果你觉得上面这个模型有意思,你可以去“https://t.co/8MRgY8OGYT玩一玩崩盘测试“,这AI根据我给出的数学模型写的代码模拟器. 你可以去尝试控制: 1️⃣新币发币率,2️⃣PUMP损失率,3️⃣社区韧性 这三者到底要怎么样的一个路径,才能完成代币市值的在模拟周期环境下的平均市值增长,以及三者之间怎么样的权衡,才会导致“平均代币市值”不断的塌陷. 当然模型有个缺陷就是,因为“MeMe本身也是周期性的情绪资产”它无法考虑到更大的周期变化,另外MeMe本身就是动态博弈,模型无法准确判断具象,即单个MeMe的“崩盘”. 只做参考—— 但是你如果用了上面模拟器,玩了一下“MeMe模拟崩盘器”你就得出一个很明显的结果,即——◊◊◊好像新代币越多,损失率越高,平均市值就越低..崩盘的比例就越高。? 所以过去几个月大家也都骂“PUMP”都说“MeMe之所以崩盘”是因为PUMP的诞生出来的—— 因为“PUMP”的出现,让大家的拥有了太多的选择,所以共识没有聚集,所有造成了“MeMe崩盘”? Œ ///可事实真的这样吗?不是的。 如果你在“MeMe崩盘模型”里面,即便我们把“新币发行率”拉到最低,并且把损失率写成“80%”,即有80%人亏损,社区韧性也给出了4.5(很高)你会发现一个结论: —— 即便“代币发行的周期数量“下降了,但是随着模拟周期的推移,代币的平均市值依旧在下降,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MeMe的天花板越来越低。 ●所以真正让MeMe崩盘的从来就不是“PUMP”,真正让MeMe崩盘的一直都是:亏损率和买盘的失衡. 发行代币的速度从来就不是决定性因素, MeMe本身其实是很“封闭”的市场——就像很多老玩家,他们对于MeMe市场本身就是小玩,他们看不上的“赌场”逻辑,更别说有没有cz老师也不喜欢大玩MeMe. 如果没有PUMP,很多MeMe是不具备流动性的,不具备流动性也就不具备“社区坚韧(买盘)影响,最终的结局依旧是——崩盘. 某种程度上,PUMP机制的本质就是在是在封闭系统(单一MeMe生态)内强行注入负熵流,短期制造有序结构(价格暴涨)——随后流动性的资产才能完成退出. 这也就是盘主@thecryptoskanda 说的:“市场永远会奖励”——可以不断以最低成本创造出兼具高波动性、高流动性的资产和市场”的团队。 这也是为什么盘主一直在强调“PUMP”的伟大,MeMe市场本身是封闭性的——MeMe一直都是很纯粹的资金盘和旁氏动力学• 系统能量一直依赖内部循环: Œ ///新投资者资金→推高价格→吸引更多资金 PUMP的出现是吸引了无数“新资金和新人”进场的,这些像我一样的年的涌入,才完成了内部循环的流动. 某种程度上,PUMP的出现或者说PUMP机制是试图在封闭盒子中制造永动机,但问题就在于,在封闭系统中强行制造局部低熵态,本就违背了“全局熵不减”的铁律,所以崩溃本来就是必然的,这也是可见的。 ▽▽▽ /// 但这不是PUMP造成的,而是物理铁律. 不过就跟“宇宙收缩”的逻辑一样,正是因为有了崩盘,才会有新的”大爆炸“产生的周期循环。 这个周期循环的开始会很有意思。 看起来绕口,但其实一点都不复杂,因为它就是一个实现“收割-修复-再收割”的永动机式循环。 Œ /// 姑且就是说:如果更优雅的割韭菜—— 在流动性崩塌后,其实你我这样的韭菜都处在“观望的状态”之中的,因为对于现有情绪的不满, 所以需要一个全新的叙事,而全新的“叙事”也就是需要所谓的“技术新伪装和叙事变异”… 我们要相信有新的“复苏期“的出现才会开始购买… 这里有意思的是,根据据艾宾浩斯曲线: 设计冷却期长度 T=ln⁡(最大损失记忆强度)/λln其中: λ = 新叙事轰炸强度(通常设置使 T≈6−8 个月) 某种程度上,大家也可以理解为“韭菜”基本上只需要“6-8”个月就可以“重新涨出来割”了,当然这也并不是一定的,因为这里还跟老韭菜的“受损程度”和新韭菜的占比是有关的,但是逻辑不变… 当AI+MeMe的开始正式复苏,并且在未来的某一天再成为“技术是过街老鼠”的时候,我们才会再次拥抱PUMP的叙事动力MeMe。 这很像人人喊单的高估值VC币给叙事MeMe带来的红利,所以很多东西看起来变了,但是又没变。 Œ /// 庄家的超循环收割术本质是资金的时间套利游戏。 唯一变的是,如果寻找所谓的“技术伪装”和“叙事变异”,要学的不是“庄”是如何操盘的,因为链上数据太容易欺骗人了,难度在提升,对于普通人链上分析基本上不会的, 可是又不能不于庄共舞,毕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么要么成为镰刀,要么变成肥料。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一直都好欣赏惠姐 @0xmagnolia的原因,如惠姐对从传统meme到叙事变异meme再到技术伪装的“MCP”meMe,惠姐永远在寻找新的阿尔法,对于“阿法尔”的判断以及对,这个真的是永无止境的. 庄家在进步,持续进化收割技术, 我们唯有将自己变为开放系统(持续学习真实技术),才能避免成为下一茬韭菜,在这场永不停歇的熵增战争中:“逃逸速度必须超过熵增速度”,我们才能在黑暗森林的活下来, 我们要学的是“章北海”—— 要做的是: “自然选择,前进四” 多做一些正ev的事情,少刷推特,看推项目推meme. 什么是正ev?花哥 @off_thetarget 最近的推也说的很明白了,成为内幕,向上学习,靠近权力,成为权力,大量学习. 其实这也就是PUMP,做一个有影响力的人还不够,其实要做一个像PUMO一样的人,要做成产生流动性价值资产的人, 即,你便是财富本身. 我会加油,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也能加油. 共勉.
Show more
0
88
527
135
币圈分裂式行情太炸裂! ▶️ 现货市场血流成河:OM/IP/ZK接连闪崩,散户账户直接清零,K线图比心电图还刺激(跌麻了谁懂...) ▶️ 链上世界却在疯狂充血:新项目融资不断,链游/DeFi活跃度暴增,智能合约部署量周涨30%,转账金额突破200亿美金! 一边是钱包余额归零的窒息感,一边是代码世界的基建狂欢,币圈像被劈成两半——二级市场在ICU急救,底层技术却在健身房撸铁?这波割裂行情属实活久见,该信哪头啊? #Trump# #Markets# #DeFi# #BTC#
Show more
0
12
2
0
对于金融市场来说,本就是庄空行为主导盘面,本质就是低买高卖,经常看大家说市场没钱,什么降息周期没来市场没钱,我可以肯定这个观点是有BUG的; 对于我们做交易的人来说,要明白一点,到底是散户没钱还是主力没钱,你难道认为主力拉盘都是需要贷款来拉盘嘛; 市场都是聪明人,以我们做基本面的为案例,坚持K线找买点,就三种; 一种就是一段长期下跌,多空平衡后选择买点(五步法的来源); 二种就是上涨中继的蓄势形态,这种形态你可以说是人家在做结构骗你,不骗你怎么上车,就是因为大部分人看得懂,骗你上车,大家一起上上涨也有惯性,你照样追也能赚到钱,这种交易做完一个形态要及时落袋,你建仓成本都略高; 三种就是突破后的洗盘形态,一般以回调收敛缩量看位置来确认,对于主力来说,既然选择突破那么对盘面一定要足够的控盘度,调整只是为了把不坚定的筹码洗掉,这个用文字叙述比较复杂; 就上面这三种,你觉得是骗也好割也好,你能做的就是应对跟车,这需要点K线逻辑; 那么核心问题来了,我们说市场缺钱,是散户缺还是主力缺,其实都不是,是散户需要一个追涨的理由,主力不可能拉到一个非常离谱的价格在没有消息驱动散户来接盘的消息,就这么简单,你非要铁头说这缺钱还是哪里缺钱,我不跟你们争,你们永远是对的; K线有没有用,看你怎么K,懂K懂逻辑的能赚钱,但是看K,同时要结合基本面,再配合消息,弄明白啥时候需要看啥权重,这些就复杂了; 我从2万下面一直拿大饼拿到97-10万减仓的原因,就是K线基本面,数据,跟消息,这几点出现了矛盾,才减仓,但是我绝对不是说市场没钱来推动BTC继续上涨; 以上内容纯意淫,有用的加个收藏,做2年交易以上再回头看我这条推内容; #BTC#
Show more
0
15
70
23
7月了,为何美债没动静了,没事了、平安了? 很多兄弟说没动静? 其实动静大了去了,只不过你不觉得它是美债的动静罢了。 美债六月份集中到期是完全错误的,实际上,美债是每个月都到期一两万亿美元,特殊月份会更多。 所谓六月到期九万亿美元的美债,是把上半年的都算进去了。 光从数字来看,美债的压力会持续进行,每个月都是一次考验。六月份在上半年中都不是美债到期最多的月份,四月份就多于六月。 因此,美债的影响持续而深远,并不是说一个关卡在这里,度过去就行了,而是庞大而无可奈何的,持续性的改变社会。 美债利率达到现在这个高点,而且一直持续下去,本质上,就是所谓的 “爆了”。 钱对社会,尤其是对美国社会来说,就像血液一样,充斥着每一个角落。 从广义上来说,美国的所有动静都和钱有关系。 你在接下来,一定会看到美国出现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事情,不要怀疑,这些事情的根源都在美债。 例子非常多,我随意拿一个最近的,就是懂王最近宣布爱泼斯坦名单不存在,爱泼斯坦案件也不重要,这件事表面上,很多人都会阴谋论,说这是因为懂王也在名单上,所以他不愿意公开。 但这种说法显然不切实际,懂王到底在不在名单上,有没有去过萝莉岛,他自己难道不清楚吗?难道懂王是一个天真的小宝宝,觉得爱泼斯坦记下来其他所有人就是不记他? 就算他真的在名单上,也不影响他公布名单,只要他把自己的名字划掉,涂黑或者 PS 掉就行了。我丝毫不怀疑,在美国总统的权势而且还是二战以来权利最大的美国总统的权势下,一切传闻都会是 fake news,特朗普只要否认,绝不会影响他的铁盘继续相信他。 那为什么,特朗普突然就不公布名单了? 这说明有幕后交易。 是什么幕后交易呢? 大漂亮法案 在众议院 218:214 通过,在参议院 50:50 平票,甚至还要万斯作为副总统投票来达成 51:50 通过,这么艰难的通过这个议案,不仅说明了美国的撕裂程度,也说明了,特朗普并不是真的没有反对者。 大漂亮法案允许美国提高五万亿美元的美债上限,但美债上限提高了,不代表就有人愿意买美债,不代表有人愿意借钱给美国。就像我也可以借钱,但不代表有人就愿意借给我一样。 那愿意借给美国的人多不多呢?不多。美债如今的高利率就是证明。大家看国内也就知道,四大行的利率是最低的,商业银行可能会高一些,一些村镇银行的存款利率还能再高,至于一些企业债券,民间借款,12% 的都不少。 这其实是风险性的反应,风险越小,利率越低,因为不需要担心本金出现损失。风险越高,利率越高,因为利率不高别人不借给你钱。 而美国呢?可以说,美债利率简直是旱地拔葱,打着滚的往上翻。这其实就在表明两件事,一个是大家不愿意去买美债,第二个呢,是现在持有美债的人,不断的在二级市场上出售,导致美债价格不断降低。 为什么美债利率升高代表着美债有问题,我之前讲过,这里在简单说一下。我们假设有这样一张美债,100 美元买进来,一年以后可以换到 105 美元,那这张美债的利率就是 5%,一年时间可以赚 5 美元。 美债在二级市场上是可以交易的,比如一张 100 的美债,过了半年卖,能卖多少呢?卖 102.5 美元,那利率还是 5%。 如果很多人在卖美债,对美债失去信心,一张美债的价格就会下跌,比如说 95 美元就能买到一张还有半年就可以兑换 105 美元的美债,那这个地方的利率是多少呢?超过 10%。 那对美国来说,发新债,还旧债,新债的利率必然要比二级市场上的高,比二级市场还低,那谁去买新债?直接买旧债就行了。 所以,本身大家对美债的信心不断降低,认为美债风险提高,二级市场出售美债又逼迫着发行的新美债利率增加。 为什么说,爱泼斯坦案一定存在幕后交易?为什么说特朗普否认爱泼斯坦案是美债爆炸的结果呢? 美国政府没钱了,通过了法案增加债务上限。但借钱就有人借吗?发了美债就有人买吗?现在美债这个利率,就代表着,其实没有什么人愿意购买美债。最近的美债,已经基本上没有外国政府和机构会大规模购入了,谁买的美债?美国内部的一些人,一些机构买的。 那这些人为什么愿意买美债,为什么愿意把钱借给政府?就为了利息?大错特错。 所以这些人为什么购买美债?因为存在幕后交易。 真金白银拿出来,借给美国政府,实际上也就是借给特朗普,一定是有政治诉求的。美债现在这个样子,早就不是当初 “你不买,有的是人买” 的时候了。 特朗普全世界逼着各种人买美债,就是因为这种压力太大了,美债没人要,利率提高成这样了还是没人要,美元指数 * 不断走低,那怎么弄到钱呢? 幕后交易。 我满足你的政治诉求,你购买多少多少美债。 特朗普这次之所以说爱泼斯坦名单不存在,大家不要继续关注爱泼斯坦案件了,大概率,就是因为和相关人物做了有关于美债的交易。很有可能,在名单上的每一个人,都被逼着认购了千万级别甚至亿级别的美债。 一个是人数太多,要公布得罪人太多特朗普顶不住,第二个也就是因为确实是缺钱。公布出来打击那些人固然实现了当初的承诺,但是现在缺的钱怎么办? 所以只能和那些人做交易,让他们买美债,给钱,特朗普最终宣布终止爱泼斯坦案件调查。 所以说,现在关于爱泼斯坦案闹得沸沸扬扬,那么多 MAGA 在那里烧帽子,在那里心碎,痛斥懂王,在美国全国范围内造成巨大骚乱,存在影响懂王中期选举,进而影响懂王掌控力,本质上,都是因为美债爆了。 都是因为美债借不到钱(表现出来就是美债利率暴涨),所以才出现了这个结果,特朗普为了钱做了台下交易。 美债的问题远远没有结束,这么多债务,是刮一次地皮就能解决的吗?绝对不可能,未来的每一个月,都有天量美债到期。每一次大额购买美债的人,必然伴随着政治诉求,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 其实当初美国轰炸伊朗核设施的时候,就有传闻说,以色列承诺只要美国参战,就购买大额美债。如果美国真的在中东下场,必然和美债有关。特朗普和他的支持者从头到尾都是拒绝参加国外战争的。 以后美国出现的每一件很离奇的事情,背后一定都有美债的影子。以前美国政府不缺钱,美债有的是人买,那就是有钱人求着买美债;现在美债爆了,就是美国政府求着有钱人买美债,那怎么求呢?不断的实现这些人的政治诉求。 提出要求的人多了,就必然会不断侵蚀美国政府的掌控力。满足了有钱人的利益,美国人民的利益也就必然被损害。大漂亮法案里面多少个把底层美国人当日本人整的条例,都是怎么来的,我想懂王自己清楚。 我可以断言说,美国接下来的几年内,一定是纷争不断,混乱不断,对我们来说也就是 “乐子不断” 的几年,这一切的根本就在美债上。 就和确诊癌症一样,美债利率达到现在这个数值,就是癌症已经确证了,指标已经超标了,已经爆了。接下来就是怎么治疗的问题,治不好那就是怎么死的问题。 但现在 37 万亿美债,增加以后的 41 万亿美债,这个问题全人类历史上从来都没有处理过,也没有人解决过,早就到了美元和经济学必须死一个的地步了。 所以题目问,是不是过去了,平安了,我只能说,就像是确诊癌症,第一次化疗结束了,短期不是我们该考虑的安全问题,仅此而已。
Show more
0
30
220
44
Alpha的刷分和空投我已经打算放弃了,真的太卷了,主要随着交易量的增加,损耗的可能性会无限增加的,对于我这种交易菜鸟来说,真的是不合适。 Bybit搞得 #Megadrop# 的空投不错,很适合我这种懒人:有一定资金门槛,钱放进去后就不用猛刷了。 几个我个人的观点这里说一下: 1.空投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不要人云亦云,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跟风就是等死! 2.门槛意味着收益:一定要能走量、放量,要么资金量大,要么号多。Megadrop这个就有点像我现在还在冲的Huma,大资金放那儿就完事儿了,啥也不用干啊,非常简单(精力够的,还可以做加成任务,完成每日交易有加成系数,我反正看心情吧) 3.风险越小、时间越少的项目,越值得参与:我看了一下Megadrop就是5天左右时间,资金利用率会很高,时间成本就小很多; 4.标的在精不在多:每个月的标的很少,选出来的都是精品,大概率都是赚钱,这个很重要。不能疯狂上项目,不管参与者死活。 5.动作越多,越容易变形:我个人不喜欢要经常操作的玩法,不管是二级投资还是撸毛,买入、拿着、卖出,这是我最喜欢的。对我来说,操作越多,可能错的越多。Megadrop这种质押进去就完事儿了,等开盘卖。很简单! 今年出金走了大部分资金,这回把剩下的U都放进来玩一玩试试,希望能让我吃顿大肉。 要搞的老铁们注意时间,从今晚8点开始到北京时间26号早上8点。这次总奖池400w个 $ELDE 。反正记得开盘砸! 对了,还没有Bybit的记得搞起 https://t.co/yJld1Xlsk1
Show more
0
1
0
0
“康波周期”底层逻辑:2025年错过币圈的人将后悔一辈子! 兄弟们搞清楚我们处在什么周期中, 投资赚钱也就是手到擒来的顺势而为。 01、人生发财靠康波,绝非玄学, 而是对经济规律的敬畏。 2025年,我们站在旧周期的终点与新周期的起点,毫不夸张的说错过2025-2026年币圈的人,大概率会后悔一辈子。 唯有看懂趋势、敬畏风险、保持弹性, 方能在第六轮康波中,成为“命”与“运”的赢家。 富人圈子里有一个人人皆知的秘密,那就是人生的成功主要靠周期,而不是靠努力,不知道大家信不信,反正我是深信不疑。 不信你看看中国最近20年发家致富的那些人: 山西的煤老板,大字不识一个,不懂商业模式,不懂企业运营,找到一个煤矿就死劲的挖,然后浑身都戴上了999k的足金项链。 还有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的包租公,很多只是小学毕业,普通话都说不清楚,但他们一个月的收入,够你花半辈子。 你要说比努力,我认为不管是在工地的农民工兄弟,还是寒窗苦读十余年的大学生兄弟,都比他们要努力,可人生的差距大得超乎我们的想象。 这就是周期的力量,你不需要多么努力,只要踏对时间节点,就能比其他人少奋斗几十年。 说回投资,周期性来源于投资的一次性支出和收入的分期性之间的矛盾,以及投资的确定性支出和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 有的投资,需要长达几十年的持续进行,才能收回投资。有的,可能只需要几天时间,就能赚回来,有的需要10年,有的需要5年。 根据回报周期的不同,周期可以分为好几个类型。 02、基钦周期:短周期 1923年,英国统计学家基钦对1890—1922年间英国与美国的物价、银行结算、利率等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后,在«经济因素中的周期与趋势»一文中指出,经济周期实际上有主周期与次周期两种。次周期平均长度约为40个月(3~5年),一个主周期包括两个或三个小周期。这种平均长度为40个月的周期。 汉森根据资料计算出美国在1807—1937年间共有37个这样的周期,其平均长度为3.51年。 基钦周期,也叫做库存周期,因为驱动基钦周期的主要动力是库存。如下图所示,过去20来年,中国产成品存货的周期性完美匹配基钦周期。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前面提到了,周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投资的一次性支出和收入的分期性之间的矛盾,以及投资的确定性支出和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 这是更加深层次的原因,在这层原因之上表现出来的是,缓慢供给与快速需求之间的矛盾。 我们只需要一夜的时间,就可以决定明天吃不吃肉,但猪肉的养殖周期需要6个月。我们只需要1夜的时间,就可以决定是否扩大光伏投资,但一个光伏厂的建设需要2年左右。 所以,当需求发生快速变化,而供给跟不上的时候,就会发生供不应求→供给过剩的转变,中间将伴随着库存的周期性变化。故而,典型的库存周期包括四个阶段:主动补库存,被动补库存,主动去库存,被动去库存。 为什么这个周期是40个月呢? 一方面是因为很多行业的扩产周期在1-2年左右,扩产结束之后往往基本面就会发生改变;另一方面是债务周期了。 一般来说,企业发债的周期在2-3年。比如,最新数据,商业银行债中,二级资本债、银行永续债以及一般商金债加权平均成交期限分别为3.53年、3.34年、2.08年,到期就得还钱,形成收缩的压力。 所以,库存周期的高低点,往往也会伴随资金的宽松以及紧缩,有时候,还会有比较明显的通胀变化。供给不足的时候,库存不足,物价上涨,带动价格上涨,通胀上升带动利率上升,从而压制需求,供给恢复,然后进入供给过剩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伴随资产价格的上下波动。投资者只需要在波动的底部买入,高位抛出,自然就是乘风而起。 03、朱拉格:中周期 1860年,法国经济学家朱拉格写了一本书叫做《论法国、英国、美国的商业危机及其发生周期》,书里面提到危机或者恐慌的出现,并不是独立事件,而只是经济社会不断面临的三个阶段中的一个,这三个阶段就是繁荣、危机和萧条。这三个阶段反复出现形成周期现象,平均每个周期是9-10年。 汉森把这种周期称为主要经济周期,并根据统计数据计算出美国1975年-1937年,共有17个这样的周期,其平均长度为8.35年。 朱拉格周期,也被叫做固定资产投资周期。前面在短周期中提到,控制周期的是企业扩产的速度,而朱拉格周期背后的驱动因素是设备的更新换代。 因为设备存在折旧,使用的时间长了,自然就不能用了。同时,由于技术的更新,旧设备的效率往往也根本不上,因而到了一定的周期之后,就需要买新设备,从而带动一轮上行周期,等到设备更新完了之后,需求突然收缩,经济进入下行周期。 ‌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在会计准则中有明确的规定,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有不同的最低折旧年限。其中,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的折旧年限为10年。 因此,在衡量朱格拉周期的时候,喜欢用固定资产投资占比GDP的比重来进行观察。但,这个周期的时间,并不固定。比如最近的周期中,由于设备周期叠加了房地产周期,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了长周期的下滑,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这几年这么难熬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朱格拉周期波动比较大呢? 其一,设备折旧周期差异比较大,小周期要服从于大周期。比如汽车有6-10年周期,房地产有20年周期,汽车就得服从于房地产周期; 其二,设备资金需求高,需要有信贷方面的政策配合; 其三,技术驱动更新,但技术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有时候很快,有时候比较慢。 除了朱格拉周期,还有一种20年的周期,叫做库兹涅茨周期,也叫房地产周期。1930年,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了一种与房地产相关的经济周期,长度在15-20年左右,平均长度在20年。 其实,也很简单,因为人们购买房产的周期大概就是这样,20多岁的时候买套房子成家,等到40多岁的时候改善型住房。同时,20岁左右生育,20年以后下一代成年,又需要住房。 04、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周期 1925年,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在《经济生活中的长期波动》一书中,根据美国、英国、法国100多年内的批发物价指数、利率、工资水平、对外贸易量、煤炭生产量与消耗量等指标的变化,发现了一个比较长的经济循环,其平均长度为50年。 康德拉季耶夫把18世纪80年代到1920年分为3个长周期: ①1789-1849(上25/下35,60年); ② 1849-1896(上24/下23,47年); ③ 1890-(24年上/)。 一个典型的康波周期,分为回升、繁荣、衰退和萧条。技术泡沫,通常是繁荣的标志,供给侧改革,往往是全球进入萧条的标志。 关于这个周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句名言:人生发财靠康波,这里的康波,就是指的是康德拉耶夫长波周期,也称为康波周期。 什么意思呢? “我们每一个人的财富积累一定不要以为自己多有本事,财富的积累完全来源于经济周期运动的阶段,给你带来的机会” “人的一生中,理论上来说有三次机会,如果一次机会都没有抓住,一生的财富就没有了,抓住了一次,你就至少能够成为中产阶级,而这三次机会在康德拉耶夫周期中,有迹可循” 有人给甚至给过去一段时间的康波周期,进行了了系统的分类: √第一次康波周期,始于1780-1790年,到1830-1840年结束,掀起了以蒸汽机、纺织机为代表的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罗斯柴尔德家族在这一时期迅速崛起。 √第二次康波周期,始于1840-1850年,到1900-1910年结束,掀起了以铁路、内燃机、钢铁为代表的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此时期,洛克菲勒家族快速发家。 √第三次康波周期,始于1910-1920年,人类进入电气、重化工、汽车时代,到1960-1970年结束,福特家族乘时代之风书写传奇。 √第四次康波周期,始于1970-1980年,以互联网、电子产品、通信技术腾飞为代表,预计持续到2020-2030年之间,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家创造了巨额财富。 √第五次康波周期,预计从2020-2030年开始,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辅以新能源和生命科学,到本世纪中叶达到巅峰,而这一轮康波周期,大概率将超越前四次康波周期,给人类社会带来历史性的巨变,也将产生史无前例的社会财富神话。 关于康波周期,中国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研究者,叫做周金涛。 2007年成功预测次贷危机, 2013年提出房地产周期拐点, 2015年成功预测了全球资产价格动荡, 并在2015年11月预言中国经济在2016年一季度触底。 人生发财靠康波,就是他的名言。 他还有一句名言:“一个技术当它在追赶国的渗透到达了无孔不入的时候,一定到达了它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 可是,英雄早逝。但是,在他去世之前,也就是2016年的演讲中,他断言,2016-2026是康波的萧条阶段,现在的确有点儿萧条。 具体来说,他认为,1975至1982年是上一个康波的萧条阶段,本次康波从1982年开始回升,1991年到1994年的美国信息技术泡沫,是康波繁荣的标志,当美国的泡沫破灭之后,后面经济又增长了七八年,也就是到2004年是本次康波繁荣期,其实一直到2008年都是本次康波黄金期。2004至2015就是本次康波一个衰退期,而2016-2026年,将是本次康波的萧条阶段。 按照这套理论,这意味着2026年开始,又要迎来新一轮康波的回升周期,也是金融玩家的财富周期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大牛市,可能就在眼前了。
Show more
0
7
16
3
铁打的龙一,流水的龙二不知道买什么大资金就去干驴,如果驴都不行了别的也就入土了,小资金可以打野找热点,每天都用热点博一博单车变摩托
0
9
7
2
铁打的龙一 每天都换的龙二 说明资金已经热起来了 BSC🔥
bsc行情每日播报: 由 $donkey 驴带起的bsc热潮还在持续 昨日的龙二(根据市值大小计算) 是 #888bnb# 车牌照,高点2.2m,已回落到300k。 今日的龙二是 #gorilla# 猩猩,高点4.2m,已回落至3.3m还算稳。 我们可以期待一下明天的龙二是什么,流水的龙二大概率是一天一个。 @cz_binance https://t.co/SZe4W8JSSG
Show more
0
0
5
0
本条推文评论区 选 1 位老铁送出 图二 OKX 礼盒一份 4🈷️27 日开奖🎁 昨天夸了币安的钱包 这一个月以来进步神速 获得了 15 万人次浏览量 大多数人都表示认可币安钱包 这一个月以来取得的成绩 有些老铁让我来说说 𝑶𝑲𝑿 钱包使用感受 那么今天来说说 OKX 的钱包 这位钱包界的尖子生扛把子 OKX Web3钱包现在已经进化 成一个独立App Google Play和部分地区App Store 都能直接搜“OKX Wallet”下载 它现在支持130+条热门公链 自动识别网络,丝滑切换 管理资产超级省心 安全性更是行业天花板 KYT天眼系统监控2亿+地址 实时拦截黑名单 最新上线了多地址转账功能 期待内置的聚合器焕新再上市 行情来了 我还是习惯用 OKX 钱包打狗 总之 我个人是非常期待 BN 钱包跟 OK 钱包都能越来越好 行业做大做强需要一起努力共同进步 @Haiteng_okx @Cayne_okx @OKXWallet_CN
Show more
0
128
98
61
二问 Morph :团队内斗、挥霍无度的 Morph 能否撑到2025年的夏天 Dr.Hash 研究员曾在4月14日写过《 Morph :一场精心设计的加密狂欢秀,或一场使用“消费级”包装的幻梦?》https://t.co/vS18jtwEe8,文章结语:“此刻, Morph 这位 Layer 2 新贵正站在泰坦尼克号的船头——是紧急转向避开冰山,还是伴着弦乐队的演奏沉入深渊? Morph 究竟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加密狂欢秀还是一场使用“消费级”包装的幻梦? “。写完这篇文章后月的今天,让我们根据 @Blockworks_ 的深度调查(Morph, Bitget’s L2, is stymied by founder disputes, lavish spending and power struggles: Sources - Blockworks),并结合其他公开信息,从治理、财务、技术和市场竞争三方面进一步剖析 Morph @MorphLayer 的生存挑战。 一、创始人矛盾与治理混乱 1. 战略分歧与权力斗争 Morph 的两位联合创始人 Cecilia Hsueh @cecilia_hsueh( CEO )与 Azeem Khan @azeemk_( COO )在战略方向上存在显著分歧。居住在新加坡 Cecilia Hsueh (后续称薛)更倾向于市场推广和快速扩张自身和 Morph 的影响力,Cecilia 作为“美女CEO”,会常常在 X 上发自拍(包括她的脸和脚 https://t.co/TwJJlUgWN5)作为吸引流量的手段;而 Azeem Khan 则强调新兴市场的深耕,他去年在 @CoinDesk 采访中曾说: #Morph# 最初的目标是覆盖全球南方没有其他交易所区块链服务的用户。然而这些举措在内部实施得很慢,据据匿名信源,一个团队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在这些市场规划激活,但被告知他们不会收到预算。 Khan 宣布他将于三月离开 Morph ,并在 X 帖子中指出,辞职是“对我来说最好的前进道路”。侃在推文中表示,离开 Morph 是他经过深思熟虑(After careful consideration)的结果;但是至于未来去哪里,他说他没有想好(As for what’s next? No clue)。我们可以意识到,这两句话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前后矛盾的。那我们来猜想一下:Khan 究竟是面对了什么,才会在没有想好未来去哪的情况下经过深思熟虑离开 Morph 呢? 同时,Khan 选择离开三月这个时间点是极其微妙的,因为四月 Morph 就开始进行饱受恶评的铂金卡 Mint 活动了。这和 Blockworks 上说的“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缺乏一致性和独立决策权是导致 Khan 离开的原因/The lack of alignment and independent decision-making power contributed to Khan’s departure, according to multiple people familiar”或许是能够对应上的。好玩的是,在 @RootDataCrypto 发现,在 Morph 的 Former Members (前成员)栏中,Khan 的名字已经消失 2. “影子 CEO ”与决策不透明 据 Blockworks 的深度调查称,项目背后存在一名未公开的“ 影子 CEO ”,实际掌握决策权。几乎所有与 Blockworks 交谈过的人都称 美女 CEO 「Cecilia Hsueh」 对区块链的技术细节了解有限。虽然这不是高管成为加密原生的先决条件,但消息人士称,Cecilia Hsueh 与区块链用户脱节,也没有表现出对学习区块链技术的兴趣,这给人一种 Morph 缺乏明确战略方向的感觉,也进一步加剧团队内部的不信任感。这种治理结构的模糊性导致员工士气低落,部分核心成员离职——那么,问题来了,谁是真正的 CEO ?我们目前尚不清楚 Cecilia Hsueh 还拥有多少权力,但一名前雇员将她描述为“ Teflon ”(特氟龙,一种具有不粘性的化学物质,形容一个人遇到问题时能够巧妙避开,让自己不被责任或者负面后果所牵连),她在公司文件中虽然被列为 CEO ,但在与 Blockworks 共享的内部组织结构图上, Foresight Ventures 联合创始人 Forest Bai 的名字出现在她的名字旁边。我们由此可以猜测,Morph 旗下的 bAI Fund @BAIFUND_AGENT 的名字正来自于 Bai 。 二、资金滥用与运营效率低下 1. 奢侈开支与财务争议 据前员工透露, Morph 在种子轮融资 2000 万美元后,存在大量非必要支出,例如高规格营销活动和高管个人开销,导致资金未能有效用于技术开发或生态建设。这些支出包括与 K-pop 乐队 tripleS 的活动,据称 Morph 负责该乐队的旅行和住宿。去年 4 月,计划会后活动的项目使用的流行网站 https://t.co/HQGkSMS5y2 上的邀请函预告了 tripleS 的“特别表演”。该活动由 Zircuit、Bitget、Morph、Foresight Ventures 和 Quantstamp 主办。多个消息来源 Morph 在加密会议上花费数十万美元的活动。新加坡 Token2049 活动上,Morph 在新加坡艺术科学博物馆举办了为期一天的会外活动。一份 https://t.co/HQGkSMS5y2 邀请函显示,Vitalik Buterin、Avara 的 Stani Kulechov 和 Aptos 的 Mo Shaikh 等人参加了此次活动,韩国流行表演者 DJ SODA 是余兴派对的主要表演者。 另一位消息人士指出,大型活动的支出与投资回报率或底线不一致。知情人士告诉 Blockworks,虽然活动似乎能赚钱,但 Cecilia Hsueh 似乎不愿意为实际的商业交易开绿灯。在活动之外,Morph 还就纽约市的实体办公室进行了讨论,最终在世贸中心一号楼的 77 层有一个空间。该办公室也与 Foresight 和 The Block 共享,但目前尚不清楚这个租赁关系中的责任人和权益人。 2. BulbaSwap @BulbaSwap 的高额开发成本与代币发行延迟带来的社区巨大意见 据消息源称,在开发者方面,Morph 曾向一个开发团队支付了超过 200,000 美元来构建 Uniswap V2 的一个分叉。由于 Uniswap 的代码是开源的,一位前员工认为该项目为 DEX 支付的费用过高,后来被称为 BulbaSwap。根据 DeFiLlama @DefiLlama 的数据,BulbaSwap 目前持有约 9300 万美元的总锁定价值,按该指标计算,它大约仅是第 200 大 DEX。同时,Morph 曾对外宣称要向黑卡用户空投 BulbaSwap 代币,然而时至今日,BulbaSwap 仍未发币,社区意见巨大。 三、技术表现与市场竞争力不足 1. 交易量与生态活跃度低迷 在 2025 年 5 月 12 日, Morph 主网交易量仅约1.6万笔,远低于竞争对手 Base @base 的百万级水平, Layer 2 赛道排名也从最初的潜力项目滑落至中游。尽管测试网阶段数据亮眼( 600 万地址、 1 亿笔交易),但主网未能延续增长势头。 2.消费级公链不够消费 同时, Morph 主打“消费级公链”,结合 Optimistic 与 ZK Rollup 技术,但实际应用中未能凸显差异化优势(如果你试过在 Morph 主网进行 Bridge 你会发现这条消费级公链并不快)。同时,其 PayFi 生态中的高收益产品(如 Morph Pay 的 30% 年化收益)因合规风险、政策限制和资金不足,难以在关键市场推广实现。 3. FDV 超高估值 上个月 Morph 宣称有 5 亿美元的 FDV 估值,并在 TGE 解锁 50% 的代币;据知情人士透露,种子轮融资使 Morph 在 2024 年 3 月的估值为 1.25 亿美元(这个估值相对合理,约为 Morph 融资金额的六倍),也就是说,Morph 对社区还有外界进行了 4 倍的扩大估值,其自估 FDV 约为其融资金额的 25 倍,这个数字极其夸张。 4. 社区激励机制能否持续 Morph 早期通过空投和积分活动吸引用户,但这种机制究竟能否继续持续?社区反映Morph Season 的活动不算太透明,黑卡铂金卡缺乏赋能(距第一篇文章后黑卡用户仅仅获得不到20U的代币空投和其他一些权益;铂金卡用户没有代币空投),同时代币迟迟未发,导致社区 FUD 情绪过重,用户参与积极性下降。 四、总结与展望 第一篇文章写到:“ Morph 的危机揭示了一条铁律:在区块链世界,技术可以暂时裸奔,但信任赤字必然致命。黑卡时代的荣耀之盾被铂金卡的危机之剑刺破时,唯有真诚到血肉模糊的公关自救,才能让这只’加密考拉’从枯树跃向新枝。” 本文基于公开信源与第三方调查,旨在客观呈现 Morph 面临的结构性挑战,而非单纯唱衰。 Morph 的困境反映了新兴公链在技术、治理与市场间的多重平衡难题。若要突破当前困局,需优先解决内部治理问题,明确战略优先级,并强化技术落地的实际效用。此外,真诚的运营与社区信任重建将是其能否在 Layer 2 赛道中存活的关键。若未能及时调整, Morph 或将成为交易所公链竞争中又一个“高开低走”的案例。 加密行业的竞争本质是“长跑”而非“短跑”。对于 Morph 而言, 2025 年夏天的“大考”不仅关乎项目存续,更将为行业提供关于“资本驱动”与“价值驱动”的重要启示。无论其最终命运如何,这场 Layer 2 赛道的真实实验,都将成为观察区块链行业成熟度的重要样本。
Show more
0
4
17
3
很有意思的现象—— 驴子 $donkey 火了之后各种自称“龙二”的meme接二连三的出来了! 什么公驴母驴宝贝驴,猩猩鲨鱼车牌照 不可否认很多热钱回来bsc了,但请记住不论任何行情下给我们的前车之鉴都是铁打的龙一流水的龙二,大资金选择 $donkey 没错的,其他的p一下赚点驴或 $bnb 就好了。 听懂点赞! https://t.co/KMbPzZ61j0
Show more
0
39
92
12
能杀死盗墓贼的棺材😱 盗墓贼撬开棺木瞬间,会触发尸体腋下暗弩机关;机关启动后,弩机击针释放,火药爆燃推动铁弹,铁弹直接贯穿盗墓者面门,使其当场毙命 。 ​ 这类机关一是守护逝者安宁,二是对贪婪盗墓者发出警示。 盗墓不仅违法,还可能丢命,劝诫人们踏实工作 。 https://t.co/Y6wp0nRfMe
Show more
0
0
2
0
能杀死盗墓贼的棺材😱 盗墓贼撬开棺木瞬间,会触发尸体腋下暗弩机关;机关启动后,弩机击针释放,火药爆燃推动铁弹,铁弹直接贯穿盗墓者面门,使其当场毙命 。 ​ 这类机关一是守护逝者安宁,二是对贪婪盗墓者发出警示。 盗墓不仅违法,还可能丢命,视频劝诫人们踏实工作 。 https://t.co/Y6wp0nRfMe
Show more
0
0
1
0
讨论下: $TAKER 会不会是下一个 $UXLINK ? 二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在很多细节上高度相似: ① 币价的低开。 $UXLINK 典型的低开高走,从 $0.15 一路拉到最高 $2 左右; $TAKER 昨天上了币安 alpha,目前流通市值仅 700 万美元。 ② 韩国社区强大。和 $UXLINK 一样, $TAKER 的韩国社区也很强大,Taker 韩国 TG 群总人数达 15万(如果官方没买bot,这个数据确实很强了)。 还有一点是,Taker 和 UXLINK 是长期合作伙伴,关系铁到开个社区 ama 都要双方 CEO 一起出面的地步。相信 Taker 有从 UXLINK 身上取经。 说回项目本身,Taker 自我定位为“比特币生态的流动性层”,试图以流动性为核心,构建一个连接比特币原生资产与衍生品的金融生态,最大创新是其 NPOL 共识机制。 NPOL 共识机制的特性是: 流动性即算力:用户通过质押比特币及其衍生资产(如 BRC20 等) 成为验证者,通过提供流动性获得交易手续费与区块奖励 去中心化清算:通过拍卖机制以去中心化方式收回坏账,避免连锁清算风险 此外,Taker 的核心产品线可以总结为: Taker chain:EVM 兼容的 L1 Taker Sowing:激励与任务系统,引导用户进入 Taker 生态 Taker Swap:为BTC LSD 资产打造的低滑点 DEX Taker Lend:为比特币 LSD 资产打造的去中心化借贷平台 如果说以往的 BTCFi 平台,其建设思路是“建好即来”,认为把舞台搭建好了,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用户,那么 Taker 的思路是“建造-激励/吸引-留存”,从产品哲学层面又进化了一步,具体实现路径为:通过 NPOL 共识与任务激励吸引用户,通过 Swap 和 Lend 提供刚性需求。 最大难点在于, Taker chain 需要源源不断的创新与机会,才能将用户流量转化为链上价值,让资金与用户长期停留、沉淀,这是光靠目前的 DEX 与借贷玩法无法解决的。 从币价层面看,现在的低开可能是个不错的机会,而且 Taker 韩国社区庞大,却一个韩所都没上。这些都是潜在币价增长点。
Show more
0
3
1
0
多讽刺啊! 我认识的人中一个都没有拿到 @SonicLabs 的空投, 都有6合1 nft,还都存了钱。 团队不止一次发nft有激励,喊了几乎一年,比如引文中的内容,我可以贴出很多证据。这属于纯诈骗项目了,我估计还得骂两天。 如今看来,当年因为op总结出的二期空投不能参与真的是铁律,现在不光华人项目、阿三项目,甚至个别美国项目都开始秀下限了,空投路在何方啊~
Show more
Sonic Arcade? Incentivized. Sonic Shards? Incentivized. https://t.co/HDRo8pRG4q
0
0
0
0
我是全网第六个最懂bsc的人,这句话我曾在上一轮行情中说过很多次。 当初 #mubarak# 横空出世带动整个板块,我也是在“帕鲁” $palu 上深深的被套了,从几十万市值到千万市值再到归零,有过幻想,有过自信,包括吉卜力、木偶等。(也包括TST时期的TCC等) BSC八字方针 铁打龙一、流水龙二
Show more
0
6
15
1
埋伏索尼链的关注下 @YOAKEPROTOCOL ,他们是基于Soneium打造的娱乐平台,已完成融资125万美金,获得索尼官方支持,未来会发行 $YOAKE 。 该平台由YOAKE entertainmen开发,后者是四家娱乐公司(ASOBISYSTEM、TWIN PLANET、Y&N Brothers和W TOKYO)的合资企业,核心成员与Soneium、Startale高度重叠。 YOAKE的核心资产是“七宗罪”NFT合集,具备“一鱼三吃”属性: ①交互索尼链:基于Soneium部署 ②交互Opensea:在Opensea发射 ③埋伏YOAKE 空投:官方对其定位是早期贡献者凭证 前段时间,他们已发射首期NFT,成本0.002 E,限时不限量,最终铸造出16573枚,当前地板价0.0025 E。踏空的老铁可以关注下即将到来的二期,不过这次是限量的,持有1枚创世可优先mint,持有5枚创世可免费获得全套NFT。 相比之下,购买5枚创世的性价比最高,直接一步到位,我已冲,希望不被反撸。感兴趣的先跨链,再决定持有创世还是抢二期: ①添加网络:推荐用 #OKX# 钱包,可直接切换Soneium网络 如果你用其他钱包,可一键添加:https://t.co/vJuSoVYhJy ②从二层跨E:https://t.co/rPJccdIgWj ③自行决定购买创世or蹲二期发射链接 附创世NFT链接:https://t.co/NrBaPf0HJm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下方官推在抽7人空投NFT,有精力的去撸↓
Show more
0
26
43
14
🧐 财富从来不是终点,而是风险的起点|通过大桃老师的故事再谈我被骗 80 $BTC 的二三事! 我看评论区很多人不信这个故事,觉得是为了流量的哗众取宠,其实非也; 你觉得离谱,是因为你低估了骗局的专业化,也高估了普通人对“人性复杂度”的理解能力。 我们总以为自己不会被骗,是因为: 我们以为只有“蠢人”才会上当; 我们自信自己能看穿套路; 我们没见过真的高阶骗局是怎么一步步剥离你所有判断力的。 但真相是: 越是高智商的人,越容易在“非智力维度”被击溃。 高智商,不代表你情绪稳定; 高认知,不代表你在“未知领域”不会恐惧;你可以在币圈杀伐果断,但在人性与情感的战场上,一样可能输得一塌糊涂。 每个人都有沦为傻叉的时刻!不要以为你就是那个一直聪明的人! 就像你永远无法靠“聪明”去战胜“精心设计的心理局”。 而这个故事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它的“狗血”,而在于它是完全有可能发生在你我身上的,尤其是以下几种人: 爆富但情绪建设还没完成的人;长期封闭在数字世界、对真实世界缺乏社会经验的人;缺乏风控系统、对司法系统没有基础认知的人;渴望情感归属、又长期缺爱的孤独人群。 之前很多人也看过我这篇文章《一顿价值80BTC的日料,真他娘的下饭!》 入口: https://t.co/9oklmeKVdD 写了在几年前我被一位自称“M大师”的人物骗取80个比特币的经历。这位“M大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骗局,利用人性的弱点,成功地让我陷入了陷阱,不知不觉就给他打了钱。骗局现在看来也并不高明,但是当时竟然毫无察觉。 文章大家可以自己看下,深入剖析了整个骗局的过程和背后的心理机制,其实某种程度和大桃被骗如出一辙,只不过起点不同罢了。 都是贪恋+恐惧的产物,对财或者色的贪,对权威或者铁拳的恐惧; 无论是“大桃”被“大妈”骗取2亿,还是我被“M大师”骗取80BTC,骗子都深谙人性的弱点,利用受害者的贪婪、恐惧、对权威的崇拜等心理,设计出让人难以抗拒的陷阱。 他们的伎俩包括但是不限于—— 1)精心设计的角色扮演: 骗子通过打造特定的人设,如“白富美”、“大师”等,营造出可信的形象,使受害者放下戒备,逐步陷入骗局。 2)制造沉没成本: 通过让受害者在情感、时间、金钱上投入,使其在发现问题时难以抽身,继续投入更多资源,希望能够挽回损失。 3)信息不对称和权威崇拜: 骗子利用信息不对称,展示自己掌握独家资源或信息,我出于对权威的崇拜,容易被其言辞所迷惑,忽视了应有的警惕。 所以,我想说的是什么? 不要以为我和大桃都是个“极端个例”! 我们是是很多突然有了一定财富后迷失方向的普通人镜像。就是作为看客的你我他,我们最容易嘲笑的,其实正是我们最害怕成为的。 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说的那句: “有些鸟是关不住的,它们的羽毛太鲜亮。” 可现实却是,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如何面对自由。 同样的道理,财富从来不是终点,而是风险的起点。 如果你没有配套的认知体系、风险控制和心理结构,财富就可能成为引爆你人生的诱饵。 最重要的你最好身边有些高认知的朋友可以商量你遇到的问题,一个人往前走,最终还是走不远的。
Show more
🧐惊天瓜:少年币圈赚2亿,被大妈连人带钱骗光,吃不上饭—— 刚在 @0xVeryBigOrange 群里看到的这个来自币圈老群的真实魔幻故事: 大桃老师,90后,3万起家靠数字货币做到2亿身家, 结果被一位“37岁离异宝妈”设计的连环局倾家荡产,彻底归零。 听上去像小说? 但熟悉币圈生态和人性弱点的人会明白,这样的局—— 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一、为什么是“大桃”会中招? 我们先分析受害者本身。 大桃身上的“标签”很典型: •年纪轻轻财富自由,对世界抱有理想主义幻想; •社交单纯,长期深耕币圈缺乏社会历练; •爆富过快,心理建设未完成,缺乏风控意识; •善良、情感细腻、容易共情,不具备“反诈免疫力”; •潜意识里对“惩罚机制”恐惧,怕自己出事、怕公安、怕坐牢。 骗子团队吃透了这一点,用人性的七宗罪+恐惧心理织了一张完美的网。 二、骗局分几步?(每一步都击打人性) 1️⃣ “美色开局”——贪欲入局,建立期待感 女骗子设定自己是“年轻貌美的白富美单亲妈妈”,加上懂币圈、有爱心、有背景,会安慰,这种角色定位对单纯男性来说杀伤力极高。 让你感觉你不是在“约”,而是在“找一个懂你的人”。 2️⃣ “感情沉没成本”——让你主动投资感情 在你彻底投入之前,骗子不会见面。 她会制造“美丽人设”,偶尔的一次小问题,让你一边心疼,一边不断给予金钱和情绪支持。 付出越多,割舍越难。 典型的沉没成本陷阱。 3️⃣ “引导恐惧”——假冒法律、制造威胁 当你已经完全卷入时,她抛出大杀器:“你的账户可能有问题,我有朋友在系统里,能帮你洗白、规避风险、脱身。” 此时的大桃老师,已经不是在恋爱,而是在求生。 骗子会利用普通人对司法系统的不理解,虚构各种“通道”“掮客”“灰色操作”,制造强压和紧迫感,逼你把钱一次次“处理”。 而这个“掮客”环节,就是最大的吞金黑洞——骗子真正要你掏空资产的部分。 三、为什么是“2亿”?——财富膨胀,风险失控! 你会发现,币圈很多爆富者,往往最容易掉进这种非理性陷阱。 因为财富越快,风控越差; 因为他们的钱不是一步步挣来的,而是突然拥有的; 因为他们还没学会如何对抗“人性里的贪婪和恐惧”。 对大桃老师来说,2亿不是失去了两亿,而是失去了判断力之后的一切。 四、魔幻背后的启示: 1.诈骗不是信息战,是心理战。 不是你不懂技术,而是你不懂人性。 2.任何基于“爱、恐惧、救赎”开头的关系都可能是陷阱。 3.财富自由≠情绪自由。你能赚到钱,不代表你能看懂局。 4.信任不是一夜之间建立的,但被骗,往往只需三天。 说到底,这不是一个“大妈骗大哥”的八卦,是现代数字社会中“人性黑客”的教科书级案例。 就像老话说的那样: “骗子从不骗你钱,骗的是你内心的执念。” 大桃输的不是钱,是对世界的天真信任! 最后大家谁有能量,或者有办法,可以帮大桃出出主意,这种应该怎么办!?
Show more
0
12
1
1
我调侃bitget bybit ok bn,因为他们几个在某些事上真的做错了。 这次voxel 事件既然BG 已经最高层拍板定性了,那剩下的问题就是下面人得擦屁股了。 比如舆情如何控制, 信誉如何再次建立,这些就和voxel 事件本身无关了。 最后一复盘,不可能把锅只丢犯错的做市团队身上,市场 商务 运营 甚至客服 一个都落不下,锅都得从头扣到尾,从尾扣到头,上上下下没有一个是不粘锅的。 就我感觉,只能说bg 对头部KOL处的没那么铁好吧。这块肯定是有问题的,如果够铁,事件不会二次发酵,一个公告就摁死舆论了。 建议想想别的交易所怎么做的,如果有马尔代夫一定要叫我!我真想去!
Show more
0
26
7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