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保护助记词,用
People
Not Found
Tweets including 保护助记词,用
🤣刚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博主的分类 @KaitoAI 平台项目分级!在我看来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对于市场各类项目还是依附于项目本身是否有造血能力,和未来tge给到市场的预期。下面集合了很多项目上线,同时也给平台yapper们增加了一系列的空投预期。 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赛道去专项跟踪那么几个,全部想吃到肉是比较困难的。(随缘玩就行,别给自己那么大压力,更别想着做几个项目就能自由,也许辛苦很久都不如别人冲一个土狗的利润多🤣) 另外也看到市场上有很多博主对@KaitoAI进行反对的声音🧐,怎么说呢:我感觉看到只有外在的一些信息,内部的信息有些博主是没有看到的,有的人在卷积分或者说是一些项目活动给出的奖励! ⚠️⚠️BUT有的人已经借助@KaitoAI 平台与各类项目建立了深度合作 1⃣️有可能是谈到了大额的 $usdt 2⃣️有可能定向的额度分配 3⃣️有可能直接进入了团队工作,混成了大使,顾问,bd,mod等等 🈲❌⛔️但是相信很多人谁也不会大范围的去说这件事情,毕竟只有小部分群体才有到这样的待遇!! 老查也收到几个项目的深度合作,有大额usdt也有大的额度,哈哈明牌不装了,接了项目也不影响我去卷yap!! 满手e的人眼下做的每件事情都是为了有更多的eth,e卫兵时刻在奋斗,未来也许不拼价格,但是可以拼数量! 之前就有说过,很多项目都在将去中心化流量归集中心化流量体在集中扩散到各类web3项目,将web3人群定位精准,vc+项目+博主+名流, @Punk9277 他做到了永不停止的流量体集中分裂!相信大家也都是来web3来努力挖金的,可以用平台来做更深度的事情,也不一定就是卷积分混那么三瓜二枣,想要获取更多机会和利润还是得靠自己的修行。 眼下很多产品也在不停的借鉴,最近玩信誉价值的社交 @ethos_network 项目其实也在做这样的事情,本质是一样的去中心转中心化流量体,后续估计也会围绕着博主,项目方,vc等等web3个体来做流量体归集! 好了下面就是kaito的很多项目,自己挑自己喜欢喜欢玩! @SuccinctLabs Succinct Labs 专注于零知识证明(ZK)技术,旨在简化高级加密技术在区块链应用中的使用。他们的开源工具 SP1 使开发者能够使用熟悉的编程语言构建应用,同时自动处理加密细节。 @MagicNewton Magic Newton 是由 Magic Labs 推出的平台,旨在通过自动化加密操作,实现用户的财务自由。用户可以设置 Newton 执行他们选择的策略,实现全天候的自动化操作。 魔法牛顿 @infinex_app Infinex 是一个多链加密应用,支持在 12 个 EVM 和 Solana 网络上存储、交换、发送和接收数千种代币。它提供了一个无需交易签名、助记词或担心 Gas 费用的用户友好界面。 @Calderaxyz Caldera 是一个由高性能以太坊 Rollup 组成的网络,统一于 Metalayer。它允许开发者启动高性能、可定制的特定应用 Rollup,提供快速、低延迟的交易体验。 @hyperbolic_labs Hyperbolic Labs 正在构建一个开放访问的 AI 开发平台,通过聚合闲置的计算资源,使 AI 模型的训练和托管变得简单。他们与 NYU、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等顶级机构合作,提供经济实惠的 AI 计算服务。 HyperbolicHyperbolic @MitosisOrg Mitosis 是一个可编程流动性网络,通过将流动性头寸代币化,确保其在 Mitosis 生态系统中的无缝集成。它是一个生态系统拥有的流动性(EOL)Layer1 区块链,促进新创建的模块化区块链捕获 TVL 并吸引用户。 @0G_labs 0G Labs 是第一个去中心化的 AI 操作系统,提供无限可扩展性和高性能,支持 AI 应用的开发。其模块化架构将数据存储与数据发布分离,实现每秒 50GB 的数据吞吐量,远超竞争对手。 @monad_xyz Monad 是一个高性能、完全兼容 EVM 的 Layer1 区块链,提供每秒 10,000 笔交易、1 秒区块时间和单槽最终性。它通过并行执行和低硬件要求,实现极高的可扩展性和用户体验。 @defidotapp DefiDot 是世界上第一个去中心化的超级应用,结合了 CeFi 和 DeFi 的优势,提供简单易用的界面,适合所有用户使用。 @union_build Union 是一个模块化的零知识互操作性层,旨在连接不同的区块链生态系统,促进以太坊和 Cosmos 之间的通信。他们最近完成了由 Gumi Cryptos Capital 和 Longhash Ventures 领投的 1200 万美元 A 轮融资。 @humafinance Huma Finance 是一个跨境支付融资平台,允许企业和平台将未来应收的现金流通过 Huma 进行贴现融资,实现即时结算,消除延迟和资本锁定。 @megaeth_labs MegaETH 是第一个实时区块链,利用极端的节点专业化,消除区块 Gas 限制,为开发者解锁连续计算能力,支持每秒超过 100,000 笔交易。 @Lombard_Finance Lombard Finance 提供比特币的流动质押服务,允许用户将 BTC 质押以铸造流动质押代币 LBTC,并自动存入 Lombard 的 DeFi 金库,当前年收益率为 3%。 @EclipseFND Eclipse 是一个以太坊 SVM Layer2,结合了以太坊的安全性和 Solana 的高性能,提供每秒超过 8,600 笔交易的执行环境,适合构建高性能的去中心化应用。 @multiplifi Multipli 是一个跨链安全收益农业平台,提供高达 35% 的年化收益率,支持 BTC、ETH、USDT、USDC 等多种资产的可持续收益。 @FogoChain FogoChain 是一个专注于高性能和可扩展性的区块链平台,旨在支持下一代去中心化应用的开发。 @Somnia_Network Somnia Network 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社交网络平台,结合了区块链技术和社交媒体的优势,提供用户隐私保护和数据所有权。 @sophon Sophon 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知识共享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内容创作者的激励和内容的不可篡改性。 @soon_svm Soon SVM 是一个基于 Solana 虚拟机的区块链平台,提供高性能和低延迟的交易体验,适合构建高频交易应用。 @skate_chain Skate Chain 是一个专注于游戏和娱乐应用的区块链平台,提供快速、低成本的交易解决方案。 @thriveprotocol Thrive Protocol 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广告和内容分发平台,旨在通过区块链技术改善数字广告生态系统。 @TheoriqAI Theoriq AI 是一个结合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的平台,提供智能合约审计和安全分析服务。 @symphonyio Symphony IO 是一个去中心化的音乐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音乐版权保护和艺术家激励。 @tradeparadex TradeParadex 是一个去中心化的交易平台,提供多种加密资产的交易和投资工具。
Show more
0
45
37
0
【币安学院】📖多重签名骗局及其防范策略 😈与多重签名钱包相关的骗局种类繁多,诈骗者会向用户授予其钱包的部分访问权限,并诱骗用户转账支付所谓的交易手续费。 防范多重签名骗局,我们应该: 🛡️严格保密个人助记词或私钥 🛡️警惕欺诈性 App、邮件和网站 了解更多:https://t.co/tGpNOa3VI3
Show more
0
0
2
0
虽然我之前已经了解过 Ledger Recover 的原理,但既然 Ledger 希望我继了解下… https://t.co/qdWIT8Fxdx 这不温习还好…我实在不理解一个本来很硬核的钱包品牌,为什么会把安全营销做得如此神奇,比如: Ledger Recover is completely secure … However, should someone steal your funds using Ledger Recover, Coincover offers users $50,000 in compensation. That just goes to show confidence in the product’s security. 这文案谁写的?完全安全?你都自认为完全安全了,怎么还有“但是”?然后这 $50,000 的赔偿对于硬件钱包群体,是不是过于不自信了? 好,忽略文案,看看 Ledger 初始化后,在 App 里显著的 Recover 广告引导(如图1/2/3/4),如果我脑子发热且我有资格,我真的用了这个服务,此时我第一个明白的是:我硬件钱包里的助记词数据(我不管所谓的军工级加密)从我硬件钱包里分三片段分别发送给了三家公司,存储在广告里所说的 HSM 里,但我没法验证… 此时我大脑已经非常紧张了,我用的这款硬件钱包居然有个口子是可以把助记词数据(哪怕高强度加密)提出硬件钱包…通过网络发送出去… 而解密流程有个关键的验证机制是由身份验证公司来负责的,通过验证了就有机会拿到 Recover 里备份的片段(有三个片段里的两个即可),然后恢复… 当然我相信这些过程里还有许多细节是我没真的感受到的,我难以确定这套流程是不是很可靠,但我觉得 Ledger 打破了本该属于硬件钱包应有的安全边界。Ledger 如果要继续这个 Recover 业务,还不如从现有硬件钱包安全架构里隔离出去,完全独立掉,否则干脆出个带 Recover 服务的硬件钱包型号,想用的人买这个型号就行了,不想用的人,就别来干扰了。 秉承 UNIX KISS(Keep It Simple, Stupid) 思想,保持简洁,别搞复杂了,复杂之中必定留坑。 最后请注意:这里我仅发表我对 Ledger Recover 的安全意见,就这样。
Show more
0
33
110
16
想不到XION @burnt_xion 也加入了 #Kaito# 的yapping榜单奖励活动。 作为从测试网就开始追踪到TGE后的老XION人,看到这个活动真的感慨万分!我最早参与XION的时候Kaito还没现在这么火,更没有什么yapping活动。 找了下历史记录,我6m排14,12m 排13。。。只能说时机很重要啊😂 🔰🔰🔰🔰🔰🔰🔰 这次活动从7月16号开始持续三个月,总共拿出10万枚 $XION 作为奖励。给大家整理下重点奖励机制👇 🔹每个月kaito榜单前50名yapping瓜分23,000 $XION 🔹中韩地区额外奖励:每月前20名yapping 瓜分 2,000 $XION 🔹每周精选8个热门话题,额外2,000 $XION 奖励 🔹社交媒体创作奖励:每周选出8位最佳内容创作者(Reels/TikTok/Instagram/YouTube) 🔹榜单前50+至少质押1,000 $XION ,额外100 $XION 奖励 🔹7月25日之前,引用下面推文参与度最高的前三名将可赢取最高 3,000/2,000/1,000 $XION 的奖励。 🔰🔰🔰🔰🔰🔰🔰 有些宝子对@burnt_xion 这个项目并不熟悉,我来简单介绍一下。 XION 是全球首个人为消费者采用设计的Layer-1 区块链,旨在通过“广义抽象”技术消除 Web3 的复杂性,为用户提供无缝体验,同时保留去中心化、透明度和可验证所有权的特性。 🌟有几个关键亮点: 1️⃣无钱包设计:直接邮箱/生物识别登录,无需管理私钥或助记词,支持跨设备无缝使用。 2️⃣零Gas费:参数化费用层让用户无需初始资金即可参与链上活动 3️⃣USDC作为基础货币:可规避币价波动风险 4️⃣ 高互操作性:支持与以太坊、Cosmos、Solana 等主流生态无缝交互 💰投资背景方面Animoca Brands、Circle Ventures、Multicoin 领投,3600 万刀融资。 🛟最值得一提的是XION生态系统的发展。 吸引了时尚、游戏、电商、汽车和食品等行业的知名品牌,如 Uber 和 TEMU,通过奖励驱动的活动降低用户获取成本超 79%。 其生态涵盖钱包、桥接、基础设施等 150 多个项目,应用场景包括去中心化社交、电商、游戏和 DAO 等。 $XION 可能是目前把"用户体验"和"去中心化"平衡得最好的L1之一。 创始人Burnt Banksy的理念我很认同:"让Web3无需技术知识即可触达每个人" 从现在的发展来看,这个赛道会越来越重要,毕竟Web3想要真正出圈,降低使用门槛是关键。
Show more
0
124
166
24
红林律师探店香港加密货币OTC找换店!周末香港散步,路过湾仔海富中心,顺道走访了几家加密货币OTC找换店。 说起来,这地方选得很妙。海富中心的位置,可以说是香港政治经济神经最密集的地带——立法会、政府总部、添马公园都在旁边,一墙之隔是西装革履、庄严肃穆;转个身进到商场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各路加密货币兑换店、硬件钱包销售柜台低调地分散在各层,来来往往的,不是典型金融圈面孔,而更像是一个游走在“正式”与“非正式”之间的小型地下金融市集。 第一个看到的是「Crypto HK」。一面大白墙,正中间一个巨大的“HK”字样,铺位编号写着L1/51,干净利落。店门口放着一台大屏,滚动显示着BTC、ETH、USDT、ADA等主流币种的买卖价格,支持港币、人民币、美元、韩元、日元多个币种结算,旁边还有换算表,连每10分钟一更的汇率变动也标得清清楚楚。 屏幕下方的陈列柜更是琳琅满目:Trezor、Ledger、CoolWallet、SafePal、Ellipal、SecuX……从冷钱包到助记词密盒,应有尽有,甚至还有不少国产品牌也堂而皇之地摆在了橱窗最显眼的位置。看得出来,这家店的思路是“一站式”:既可以买币,也能配齐保存资产的安全设备。 墙上还挂着一整排合作伙伴名单,火必(HTX)、欧易(OKX)、币安(Binance)轮番登场,各大硬件钱包品牌的“官方合作伙伴”认证也挂得满满当当。虽然知道这些牌子有时候更像是“友情合作”的意味,但对普通用户来说,至少第一眼感觉就像走进了个半官方的服务站点。 坐扶梯上一楼,拐角处便是「天天加密货币」——Tian Tian Crypto。相较之下,这家店更街头、接地气。小小的门面,桌上堆着点钞机、收款码,还有一台iPad。前台柜台外面的装饰直接放上了各种加密货币的巨幅LOGO,BTC、ETH、LTC、XRP齐刷刷一排,生怕你不知道这里能换币。没有太多话术,也没有金融行业那种刻意包装的距离感,店员坐在柜台后面,低头盯着电脑,偶尔抬头招呼一下新来的客人,气氛自然松散。 这家店主打USDT兑换,港币、人民币现金都能换,手续费写得明明白白。在加密货币波动巨大的市场里,算是个非常合理的价差。但如果你了解OTC行业,就会知道这里面的利润结构并不只是手续费这么简单,汇率差、资金流转、交易时间窗口,都是可以动手脚的地方。 跟其中一家店的老板小聊了几句,他说:“以前来换币的,八成是炒币的;现在来换币的,很多是生活和做生意需要。比如来自内地的游客,不少是手里拿着现金来换USDT的小老板,做跨境生意的;币圈里头的打工人,拿着虚拟资产工资,在这里兑换现金。” Web3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乌托邦。它已经以一种低调但坚韧的方式,渗透进了真实的生活。 这一路下来,红林律师大致有了些感受: 首先,USDT就是OTC市场的绝对核心。 无论是BTC、ETH,还是其他链上资产,99%的OTC交易都要靠USDT做中转。稳定币,不仅仅是币圈交易的“美元”,更是整个链上资金体系真正的润滑剂。很多人也许还在谈论比特币的价值存储叙事,但在这里,稳定币才是日常支付、跨境资金流转、资产储存的第一选择。 其次,OTC店铺已经产业链化。 每家小店背后,其实都有一整条隐形供应链:上游供币方(大户、矿工、跨境资金方)、中间撮合方(OTC代理、个人经纪人)、支付清算链路(各种离岸账户、第三方支付通道)、硬件钱包、合规服务,等等。虽然每家店铺表面看起来不过三五个店员,但背后的网络极其复杂,店员跟我说,他们在香港做了十几年,有十几家门店,也有很多代理伙伴在帮他们拓展业务。 第三,香港的合规与灰色并存。 虽然港府已经推出了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制度,但对于零售OTC门店,目前并没有统一强制监管。大多数店铺挂着“加密货币兑换”“硬件钱包销售”的名义经营,规避了“证券交易”的法律定义。这种既允许存在、又不过度监管的灰色地带,既给了行业活力,也埋下了潜在的法律风险。没有受牌保障,对于这个过程中的用户来说,维权成本极高。出问题了,很难像在受监管交易所那样可以投诉、申诉、追责。更多时候,只能自认倒霉,这也是为什么香港海关和证监会要尽快落地OTC牌照制度的重要原因。 第四,KYC和AML标准五花八门。 有的店铺在反洗钱合规方面做得很严,买卖双方都要实名登记,有的甚至要求提供资金来源,比如过去 1 个月的现金流水账单等;但绝大多数店铺基本只需要扫个码付款、钱包地址一填,就能快速成交,且店员首先推荐的都是现金来进行交易,至于你拿到的现金能不能存款到银行,这就需要你自己搞定。可见店员也很清楚加密货币OTC交易的法律风险其实比较高,一旦买卖过程中涉及非法资金,不论你是有意无意,都可能被司法机关冻结账户甚至调查。这个不单是在内地银行卡容易遇上这样的问题,在香港其实也一样,最近半年时间,曼昆律师接到的咨询香港银行卡被冻结的客户也越来越多。 未来的加密资产市场,不只是交易所,不只是NFT,不只是公链技术,更是千千万万个像海富中心这样的小角落里,真实的商业需求和资金流动。 从海富中心出来,添马公园里,跑步的人群还在,草地上有人晒太阳,有人在钓鱼喂鸽子。金融世界的喧嚣和城市生活的宁静,隔着一条马路,就这样并存着。
Show more
0
7
47
8
关于最近股票投资的一些思考(万字长文) 本文思路: 1、剖析巴菲特投资 IBM 的经典案例,汲取投资智慧。 2、重新审视洋河股份的投资逻辑,洞察其中奥秘。 3、深度总结茅台与腾讯的竞争优势,明晰其坚固护城河所在。 4、分享近期我对投资比较有感触的点。 第一部分:巴菲特投资IBM案例学习 投资企业,就是寻找盈利的确定性,理解背后的逻辑。当确定性不再时,马上撤离。 1. 巴菲特购买IBM的逻辑: ①强大的「护城河」(基于「不敢换」的客户粘性) 从“主动选择IBM产品”到“无法解绑IBM产品” —— 默认的安全感,客户前期主动信任,后期高昂切换成本。 ②股东友好的资本策略(清晰的盈利路线图及回购分红承诺) ③优秀的管理层(有目标达成的成功记录且利益绑定) ④估值合理 这四大支柱,共同构成了巴神投资IBM的核心理由。 能力圈考量:易于理解的「灰色地带」 巴神不否认IBM 是科技股,他只是觉得,这家公司没那么「难懂」。 他说IBM 「easier to understand」,自己「probably less」 likely to be wrong」。这话听着保守,其实是把「理解程度」和「出错风险」一并考虑进来了。 他觉得理解IBM 并不需要掌握每一项技术细节。他真正在意的,是能不能看懂这家公司的「关键经济特征」 (key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 钱从哪里来、客户稳不稳、盈利有没有持续性。 所以,将IBM更多地当成一家具有强大客户粘性和服务收入,可预测的「类消费品」公司,而非单纯的「技术驱动型」公司,才是理解巴神打破惯例的关键。 相比之下,巴神当时明确表示不会投苹果、谷歌,虽然这两家公司都是「extraordinary companies」,但他坦言不知道该如何估值,也无法预测其长期未来。 IBM 对他来说,不在核心圈,但也不算越界。更准确地说——它处在那个「灰色地带」,靠近能力圈的边缘,但还在他认知的舒适范围内。 2.巴菲特的持股历程 7年里巴神的操作轨迹:从大手笔建仓、逆势加码,到信心动摇,最终挥刀止损。 云计算 云计算出现以前,一个企业要用电脑「算东西」、「存数据」、「跑软件」,都得自己买一堆服务器、一堆软件授权、还得建个专门的机房伺候。这就像自己家取水要「打井」、用电要买「发电机」一样,又贵又麻烦。 云计算呢,就是把这些东西都挪到「云」里—— 所谓「云」,其实就是亚马逊、微软、谷歌等公司建的超大型「数据中心」。 企业需要计算力?需要存东西?需要用某个软件?在云计算出现之后,都可以不用自己买了——直接通过互联网,找那些云服务商“「租」就行。 像「水龙头」用水、按「开关」用电一样,用多少付多少,灵活方便,还省了一大笔前期投入。 为什么这对IBM 影响巨大? IBM 过去躺赚的诀窍,就是把三件东西一次打包卖给客户: 高价大型机硬件 配套软件授权 多年期IT 运维外包(机房托管+维护) 硬件先落地、软件持续收费,再用「外包合同」锁住现金流,形成一条从卖设备到长期服务的「组合现金牛」。 但云计算一来,客户突然发现:嘿!我干嘛非得在你IBM这一棵树上吊死? 亚马逊、微软那边租服务器便宜得很,软件也能按月租,我干嘛还要一次性花大价钱买你那套东西? 所以,云计算的出现,是要直接「革了IBM核心业务的命」。 这一年,IBM 的营收多年来「头一回」出现了下滑,比2011年少了2%,掉到了1045亿美元。 主要是硬件、服务这些「现金牛」业务开始有点卖不动了,增速明显放缓。 不过,IBM 的「老道」或者说「财技」也就体现在这: 营收虽然滑了点,但人家愣是靠着削减成本、优化产品组合这些手段,把运营利润率又往上顶了顶,做到了22.2%。 更绝的是,靠着持续大笔回购自家股票(110亿美元),硬是把运营EPS给推高了13.5%,达到15.25美元,成就了「连续十年 EPS 双位数增长」的神话。 自由现金流更是争气,不仅没降,还逆势创新高,达到182亿美元。 单看这几项核心指标,确实没得说,甚至比巅峰的2011年还「好看」。 那巴神当时是怎么想的呢? 站在他的角度,2012 年这点营收小波动,可能很容易被归结为「宏观经济因素」或者「正常的业务起伏」,不算大事。 他更看重的,大概率是IBM持续多年「两位数增长」的运营EPS、「创纪录」的自由现金流、以及毫不手软的「大额」回购 —— 这些才是他对一家优秀公司应该如何「为股东创造价值」的核心判断。 【个人总结:企业竞争优势是否依然存在,有没有被颠覆,这才是核心应该关注的。不要被盈利欺骗,看利润增长是站在1层;看收入增长站在2层;看收入增长的来源,是站在3 层。什么都要看来源,看驱动因素。并对驱动因素做分析、预测,以此来对企业估值】 【个人总结:回购股票,一开始是“自信”,手里有钱而且有赚钱能力,后来变为“寅吃卯粮”维持,最后是“打肿脸充胖子”。虽然都是“回购”,但背后的境界截然不同。】 种种迹象都在指向一个结论: IBM 那条被巴神视为「坚不可摧」的护城河,可能正在被「云计算」这种新技术快速侵蚀;而公司的未来,也远不像最初设想的那么清晰、那么可预测了。 【个人总结:看似牢固的护城河,不是牢不可破的。尤其是科技行业,很容易被降维打击地颠覆--不是你做错了什么,而是别人的做法对客户更有利】 回到巴神。他为什么敢在IBM 公开承认「路线图失败」、市场极度悲观的时候,反而「加注」呢? 不管原因是什么,事后看,巴神这次「贪婪」的操作(逆势加仓),可能还是低估了IBM旧业务「下滑的速度」 &  新业务面临的「竞争的残酷性」。 【个人感想:想想当时购入的初心,还在吗?如果(优势)不在,及时止损】 【此案例可以用来看“洋河”——洋河基本盘“海之蓝”需要维持销量不下滑,需要巩固基本功;高端酒“手工班”想卖出去,没那么容易(基于白酒的消费场景属性---社交属性)】 当初买入的核心理由—— 「可预测性」和清晰的财务「路线图」—— 此时已被彻底证伪; 他极为看重的回购,也难以为继; IBM新业务面临的竞争环境极其惨烈,未来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2015 年,是巴神对IBM的「信念」与IBM的「经营现实」脱节最严重的一年。 他把最多的筹码,押在了那个与最初买入理由已大相径庭的「转型故事」上。 【个人感想:投资不要带感情,发现不行,立马撤退!不要指望着它能变好。核心变了,一切都不再为继。这同时也变相说明了,分散投资的重要性——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巴神的2次刹车(暂停购入) ①2013年,巴神也许是想:基本盘还没破,只是速度太快、路面有水,刹车是为了「要观察」。 ②2016年,巴神的刹车是为了「靠边停车」,准备撤。 有意思的是,2016年,IBM 这边,看起来似乎有点「稳住」的意思了。但是,但是!咱们得扒开表面看里子。这所谓的「稳住」,成色到底怎么样? 所谓的营收稳住,更多是靠新业务(CAMSS)的增长,去抵消老业务更快的衰退。 看到这里,其实就好明白巴神为啥不买了。 就算IBM的管理层把转型故事讲得天花乱坠(CAMSS 占比 41%),就算营收数字看起来不再自由落体; 但巴神看重的核心—— 可持续的盈利能力(运营EPS)、强大的现金流、以及最重要的—— 业务的「可预测性」 —— 全都没有了! 【个人感想:时刻关注估值的3个前提:利润为真;利润可持续;维持利润不需要大的现金投入(赚的现金能属于股东)。不是简单背口诀,是要切实结合企业实际来看,企业有没有变化,尤其是“营收”方面】 IBM 已经陷入了一场它「无法主导」、「胜负难料」的高科技战争。这种不确定性,对于巴神这种「厌恶风险」、「追求确定性」的投资者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所以,2016年巴神的「按兵不动」,实际上是他内心对这笔投资的「死刑判决」的前兆。他最初买入的那个「可预测」的IBM,已经彻底消失了。 前一年(2016)巴神按下暂停键,已经预示了结局,但这一年( 2017 )他离场的「速度」和「决绝」,还是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 老爷子不拖泥带水,直接动手「清仓大甩卖」: 从第一季度开始,连续三个季度大笔减持,抛掉了持股总量的54%; 到第四季度,更是近乎以「不计成本、尽快脱手」的姿态,一口气甩掉了手里剩余股份的94%。 到年底,账上只剩下不到200 万股的零头,在2018年Q1也彻底清掉了。 整个撤退过程,前后不到5个季度,这对于以「永远」作为理想持有期限、对「大型头寸调整极为审慎」的巴神而言,极为罕见。 而且,就在巴神甩卖的这一年(2017),IBM 的账面数字「更好看了」: 全年营收791 亿美元,同比只跌了 1%,而且在第四季度还实现了小幅增长,结束了那个尴尬的「连续 22 个季度营收下滑」 运营EPS回升到了13.80美元; 自由现金流也反弹到了130亿美元; 战略转型业务(CAMSS)更是高歌猛进,全年收入达到 365 亿,占总营收的比重已经高达 46%。 云业务收入也涨到了170 亿。 单看这些数据,似乎IBM 苦熬多年,有点「熬出头」的意思了? 甚至有分析师开始喊:拐点来了!。 但是,巴神显然不这么看。他不仅没被这些「好转」的数据迷惑,反而跑得更快了。 【个人感想:虽然“你”变好了,但不是我的“菜”,这超出了我的能力圈】 为啥?说到底,核心还是那个词—— 可预测性。 它未来的盈利能力,已经不再被那个曾经稳固的、基于客户锁定的护城河所「保证」,而是取决于它在一个「高度不确定」的领域,能否「持续投入」、「持续创新」、并最终打败那些「强大的对手」。 这样的IBM,对巴神来说,已经完全失去了当初吸引他的那种「确定性」和「可预测性」。 它的未来,太难预测了。 而当一家公司的未来「模糊」到连巴神都无法预测时,持有本身就变成了「投机」。 于是,哪怕他声誉卓著如「奥马哈先知」,也必须以最坚定的姿态止损离场,不幻想,不留恋,不拖泥带水。 总结:从2011 年的信心满满、重仓杀入,觉得找到了一个「永恒护城河 + 清晰路线图 + 靠谱管理层 + 合理估值」的完美标的; 到中间经历IBM业绩变脸、承诺落空,他一度选择「逆势加仓」,试图抓住「别人恐惧」的机会; 再到后来,面对「越来越难以预测」的竞争格局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转变」,他最终在2017 年「幡然醒悟」,快刀抽身,并坦然承认「我错了」。 第二部分:洋河购买逻辑及竞争力分析 ①白酒行业的发展 赌中高端大发展,洋河属于中端。 ——实际上白酒行业是高端大发展(X) 【对我自己的启发:提醒自己关注行业状况,分析客户群体消费情况】。 ②洋河三三制股权结构 “国有资本+管理层和主要经销商+公众股东,大约各占三分之一”的股权结构。 一方面,催生人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使管理层和股东利益相关、能够着眼长远而不是关注任期内的短期增长,也使三方之间构成一种相互需要相互制约的三角关系。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三三制”股权架构,已经名存实亡(第一代管理层退休但手持大量股份),现在管理层持少量股且被套(历史行权价大于目前市场价),且存在企业主控权及管理人问题(优秀管理人是极为稀缺的)。(X) ③品牌优势 白酒行业对投资者是友好的,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它的差异化竞争,尤其是高端白酒。 高端白酒并非标准化产品,各家产品从品牌定位和口味香型都有明显差异,因而价格竞争很难起到决定性作用。 这个特色决定了整个行业里,大家都过的挺滋润,顶多是非常滋润和一般滋润的差异。与其他行业里动辄老二非死不可的局面,不可同日而语。 洋河是特定时期发展起来的全国化品牌。 ——品牌属性还在,但高端酒“手工班”的发展还挺难。 一是产量有限,二是酒是一种社交产品,圈层是否认可,也很重要。 酒的品质好只是基础条件。这需要洋河人的市场耕作及圈层营销,徐徐图之。(观察之,属于“待定项”) ④洋河的渠道与营销优势 一是,源于洋河的渠道布局,早年抓住了黄金十年的历史性机遇,通过深度分销在全国构建起精细的渠道网络,积累大量分销商与终端网点资源,目前在全国拥有八千余家经销商,200余万家经销网点,覆盖全国333个地级市和2862个县区。 二是,源于洋河的分配体系改革,以及在此基础上洋河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努力,洋河的销售能力,销售团队都是行业首屈一指。 ——洋河的渠道及营销优势,在销售大单品海之蓝(基本盘)上,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管理层的变化,是否会影响渠道销售,还待观察——重点观察海之蓝历年的销售情况。 ⑤洋河的产能优势 在基酒生产方面,洋河拥有7万多条窖池,基酒年产能16万吨,位列白酒上市公司第一。 洋河持续扩大的产能带来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产能优势会转化为「白酒品质」优势;随着白酒品质的提高,品牌定位也会随之逐步拉高。 ——目前是存量竞争时代,生产出去的酒不一定卖得掉。白酒品质的提高,只是维护品牌属性的基础条件,毕竟白酒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消费品。 白酒更看中的是消费场景属性。这需要企业发大力去维护品牌形象,讲好故事,形成品牌心智。 所以“产能优势形成的白酒品质优势”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但不显著构成企业的竞争优势与护城河,他离竞争优势还差一截,少的那一截,就是讲好品牌故事。(X) 借用DS的总结: 1. 护城河需聚焦用户黏性与品牌心智,而非表面数据(产能、股权结构)。 2. 估值需警惕线性外推,应结合行业趋势(存量竞争)和管理层能力动态调整。 3. 跟踪需系统化,覆盖核心指标(复购率、市场份额)、竞品动态及宏观环境。 4. 管理层能力是护城河的放大器,需长期验证其战略执行力。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持有洋河的成本,并不是历史成本(买入价),而是不能持有其他企业,比如茅台的成本。 投资,在于比较,选择盈利性更高、确定性更强、买入价格合适的。 第三部分:茅台、腾讯的竞争优势、护城河梳理 我国白酒行业状况 2022年高端酒占比4成,而2019年占比为3成。 2019-2022数据显示,高端酒年复合增长率15%~20%,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主因是提价及产品结构优化。驱动因素:商务宴请、礼品刚性需求。 中端酒,营收年复合增长率20%~25%,净利润增速与营收相同。驱动因素:受益于区域市场扩大及大众消费升级。 低端酒,营收表现:市场份额持续萎缩,2022年占比25%-30%(2019年约35%),净利润率普遍低于10%(注意,高端酒净利润率超过50%),竞争激烈导致价格战。 呈现总体趋势:结构升级加速——高端化主导行业增长,600元以上价格带扩容,中端酒向次高端升级,低端市场持续收缩。 【可见,低端酒就是“该死的零售生意”——辛苦且利润微薄】 这是来自DS 2019~2022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经济增速放缓,对高端酒影响几何? 实际上,高端酒受影响较小,因为其消费群体对价格不敏感,而中低端可能受更大影响。 利润方面,高端酒的净利润率通常较高,比如茅台的净利润率超过50%,低端酒可能只有个位数。中端酒则介于两者之间。随着高端酒占比提升,整体行业的利润可能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 1.茅台的竞争优势: 以一件商品来说,生产了不愁卖,客户觉得买得值了,那就是这件商品的竞争优势——相比客户付出的价格,客户得到的更多。 飞天茅台(普茅,也称“53度飞天茅台”)就是这样一种商品。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它不是一件普通的商品(消费品),它具有社交属性。政务、商务中消费,选择茅台,代表了对这件事的重视度,从办成事的重要度来看,茅台,无论价格多少,都是值得买来,在这种场合消费的。 其次,还可以买来送礼,比如送老丈人,送领导,体现的效果非金钱可衡量,所以再贵也是值得买的。 这一切,源于解释成本。茅台酒酒代表着对这件事的重视度,大家公认,无须解释。有的酒,酒质虽好,但上不了台面,因为解释成本太高。 其次,它具有收藏属性和金融属性。 茅台即使不买来在重要场合喝、不送礼,也可以自己存着。 首先,茅台酒越放越好喝;其次,需要茅台在某些场合用时,随时能拿得出来,算是以备不时之需。再次,就涉及到金融属性了——茅台价格会涨,能赚钱。 茅台的金融属性,除了价格会涨,能赚钱之外,还体现在通过商超/电商抢到即赚到,转手卖给黄牛赚取千元差价。 茅台酒这种现象(物品本身带来的价值超过产品的购买价格)是如何形成的? 首当其中,茅台的品牌力在中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家领导人爱喝(之所以爱喝,要起源到二万五千里长征。茅台作为一种高度酒,喝下去,不上头,能缓解疲劳、治疗感冒。还可以用来揉腿、泡脚,以解乏、治疗伤痛。长征中留存下来的人,成为之后新中国的国家领导人),且用于招待外宾(重要场合),上行下效,大家在重要场合,也就自然而然,想起了喝茅台酒。而喝完茅台,也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对身体还好。 这是在特殊历史时期形成的品牌力,不可复制,珍贵无比。今天,无论你想花多少钱,都很难获得同样的竞争力。 另一个是茅台的品质保障,最开始,茅台是专供于政务,后面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才逐渐走向市场。但茅台以质量为魂的企业文化,一直没有变。 茅台的品牌力、质量保障,在茅台的消费属性、社交属性中起到了重大作用,让大家觉得,就算价格再高,也要搞来一瓶,在这种场合中用。 而对茅台的收藏属性、金融属性起作用的,除了茅台的社交属性、茅台酒质的特点,还有就是茅台酒的指导零售价了。 茅台的社交属性,让大家囤酒以备不时之需;茅台越放越好喝的特点,也让大家愿意买来在家里放着。 为什么说茅台酒的指导零售价跟茅台的金融属性有很大关系? 茅台销售渠道有“直销”跟“代销”,茅台公司代销出厂价1169元/瓶,而大经销商卖给小经销商的一批价,以及终端的零售价都是在市场环境中形成的:需求旺盛的时候,终端供不应求,零售价就会上升;而大经销商也会随即上调一批价,从中分一杯羹。反之亦然。 而实际上这令茅台酒的市场价长年维持在2000~3000元的区间。 而茅台的零售指导价,自2018年公司将官方市场指导价从1299元/瓶上调至1499元/瓶后,至今没有变过。 虽然茅台直销渠道中的自营店以1499元/瓶价格卖53度飞天茅台,以2023年为例,销量8618吨,占传统经销商配额1.7万吨的一半。 但终归,是供不应求,中国富人那么多,8618吨,怎么可能满足大家的需求。相比于市场2000+市场价,1499零售价,只是多了一个让中产或大众“了解并参与购买”它的机会。 当然,任何需求来源于“了解”,对刺激大众对茅台的需求,也有一定作用。 所以,仍然没能改变53度飞天茅台市场价远高于指导价的情况。 只要抢到了1499元的茅台酒,转手即可卖给黄牛,轻易获得千元左右的利润。 不想卖的话也可以暂时存放在家里,送礼或者隆重宴请的时候都用得上。 即使短期内没用上,也可以存放上几年,存放久了它就成了年份酒,更好喝,也更值钱。 无论怎样都不亏,抢到就是赚到。于是,广大人民群众去京东、天猫等电商抢茅台,去山姆、Costco抢茅台,甚至专门下载i茅台App抢茅台。 渐渐地,人们普遍印下了这样一种心智——不管茅台酒的一批价、市场价是多少,反正1499元/瓶的官方指导价肯定是超值的。那么,当1499元/瓶的飞天茅台摆在眼前时,买! 大量增加的需求超过了产能扩建增加的供给,茅台仍然是供不应求,市场价仍然高企。 1499元的抢购现象,为企业做了广泛的宣传;抢到酒的人获利颇丰,提高了对茅台的认可度;而这种供不应求的长期存在,也不断地强化着人们对茅台品牌的认知。 综上所述,茅台的品牌力、质量保障、指导零售价,让茅台的四个属性(消费属性、社交属性、收藏属性、金融属性)呈现出的性价比消费达到极致。 但任何一种东西,多了都不是好事,以供需关系来说,多了就廉价了。但偏偏茅台,是一种特殊的存在,离开了赤水河就产不出茅台酒。 为啥?生产茅台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及微生物菌群发酵。 赤水河相当于一个生态系统,只有它是合适的,整个流域的气候、植被、微生物的繁衍生息都对酿酒起到了重要作用。 所以只有核心区域-茅台镇才能生产出茅台酒。 而老酒也是一道重要的门槛。 这两者,注定了茅台的生产量有限,茅台酒是稀缺的。 2.腾讯的竞争优势: 微信、QQ像一个免费大花园(代替电话、短信功能),吸引人来参观(满足人的社交需求)。在此基础上,腾讯提供各种服务,满足来逛花园的人! 只要人们的社交需求存在,客户仍在这个花园消费,那么腾讯的竞争优势就一直存在。 以功能角度来说,微信、QQ就是一个流量入口,吸引着用户。用户需求被挖掘和满足的时候,腾讯伴随着服务或产品提供方一起成长,使得平台上的用户满意度更高。用户满意度提升,就是平台的价值增加。 现阶段具体情况 首先,腾讯生长的土壤:通讯工具(微信、QQ)很肥沃! 从月活跃账户数来看,虽然QQ手机端月活跃账户数持续下跌,但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仍能保持低位增长——增长率3%。2024年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13.85亿。 2024年首次披露“收费增值服务付费会员数”,比之前披露的指标“收费增值服务注册账户数”更接近业务,说明收费增值服务业务开展顺利。“收费增值服务付费会员数”同比2023年,增长7%。 从微信用户群来看,微信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很长,打开应用的频率也很高,这是一大优势。其次,微信内的用户活动非常多样化,不仅包括娱乐、交易、社交和数字内容等,人们还在微信上工作、学习。 这一切活动,让腾讯公司的3大业务板块“增值服务、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营销服务”拥有勃勃生机。 其次,AI助力让现有业务倍增,成为未来增长新引擎! 尤其对于旗下的三大业务,云服务、广告、游戏,可谓是全面提升! 第四部分:近期我对投资比较有感触的点 ①投资赚的2部分钱:一是earning上涨,二是p/e。 ②赚能力范围内的钱,所谓“从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也是基于对企业未来盈利的判断,以好的价格买入并持有,等待它价值回归到高估的那一刻卖出。 不留恋、不贪心、不临时改买卖点。分批次的“更低买入”或“更高卖出”,是运气,非能力,得之我幸,失之无憾。 ③面对新变化,是否对企业造成影响的观察角度 新发生了什么,当下企业提供的服务,站在客户角度,对客户是否是最有利的。毕竟,最广泛的需求存在于广大客户手中。如果不是最有利的,是否对企业以后的收入造成影响,影响多大,企业收入模式有没有可能被颠覆。 ④面对“破坏式创新”,一个企业过去太成功,从创新者困境角度来说,因为旧有惯性太大,这些过去成功的企业注定失败(如果企业没有壮志扼腕的决心)。 简言之,关键局限条件变化,优势变劣势。 ⑤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忽略历史成本(买入成本),看机会成本。始终以企业最新的盈利能力与目前价格相比较,做买卖决策。 ——中年成长 共勉!
Show more
0
0
1
0
如何在币圈永不被黑 这是一份你只需要看一次的加密安全指南 📌 如何保存助记词 📌 如何识别假空投 📌 如何防止签名授权被利用 👇送给还没“出事”的你,建议收藏! 1 / 15 https://t.co/YIHjHdUAUr
Show more
0
2
4
1
吴说获悉,Bybit 宣布精简整体 Web3 产品组合,保留并增强四项核心 Web3 产品:助记词钱包、空投游戏厅、链上质押和 DApp 服务。NFT Pro、铭文市场、ApeX、IDO、Web3 积分、云钱包、无密钥钱包、Dex Pro 等功能将全部淘汰。https://t.co/4dmELPmIb9
Show more
0
0
1
0
币安 MPC 钱包使用攻略:安全使用的几个关键点 忘记密码、未备份云服务或丢失恢复二维码将导致钱包无法恢复。以下是正确使用方法: 一、什么是 MPC 钱包? MPC(多方计算)钱包 = 无助记词钱包 私钥不保存在单一设备上,而是被拆分成 3 份: 密钥1:币安账户 密钥2:你的设备 密钥3:快捷备份、云备份(Google Drive 或 iCloud)、或二维码备份 二、备份安全性 控制钱包需至少 2 份密钥 即使别人拿到你的云备份或二维码,也无法单独恢复钱包,还需另一个密钥(如币安账户) 三、如何备份币安钱包 提供 3 种方式: 快捷备份(推荐) 云备份(iCloud / Google Drive) 二维码备份 操作路径: 进入钱包首页 > 设置 > 钱包管理,选择任意备份方式进行备份 若 App 版本 ≥ v2.98.1,创建钱包时系统会引导快捷备份 若版本 < v2.98.1,请手动完成备份并牢记恢复密码 四、如何恢复钱包 1.若是 v2.98.1 及以上版本创建的钱包,恢复时可自动识别快捷备份 2.若选择的是云备份或二维码备份,则需: 登录币安账户 提供云备份密钥(iCloud / Google Drive)或二维码 输入设置时的恢复密码 重要提醒: MPC 钱包没有助记词 私钥掌握在你自己手中,一旦三份密钥都丢失,谁也无法恢复钱包! 建议妥善保管恢复密码,防止误删备份或手机丢失后无法恢复钱包资产
Show more
#binance# 关于如何备份和恢复钱包攻略 请参与高考的同学们惠存☺️ https://t.co/yPzrtJwBP6
0
1
3
2
你的问题,不是开除这个助理的对错,而是你整个管理系统根本没有建立起来——缺少制度、流程、边界感,完全靠感情和善意在运营。 善良没有错,但没有规则的善良,只会滋生背叛和内耗。 一个人不建立规则,只靠感情管理员工,最后一定是:别人用你的善良来谋取利益,自己则日渐失控、情绪崩溃。 给你点建议: ① 制度上墙 哪怕只有三条,也必须白纸黑字写下来,公开给所有员工,包括但不限于: -禁止擅自替老板做决定,违者直接开除 -员工不能直接接触金钱交易环节,必须有两人以上交叉管理 -重要事项必须本人亲自拍板 ② 公私分明,不准再给员工买衣服、送红包 -友情是友情,工作是工作。员工关系只保留在”公平合理给工资,按规则办事”的层面。 -讲难听一点:员工是来卖劳动力的,不是来做朋友的。 ③ 遇到重大决策,自己也需要第三方复核 (例如请律师审核合同、请专业财务记账,哪怕是兼职的)。 -不能靠自己“感觉对了”,一定要有制度兜底。 -自己没上过太多学没关系,可以买别人的知识来保护自己。
Show more
0
3
16
1
你的心脉曾经受损过吗? 晚上洗完澡,头发半湿,穿着睡裙刷抖音,看到了一个博主分享她心脉受损的症状,兔子不由地想起来了我的曾经,心脉受损到在27岁的年龄,胸罩都不穿了。 凡是让你大喜大悲的事情一定不要参与 2016年,我参加了教练技术,一个来源于美国的课程,后面因为太过洗脑,被郭嘉取消了。 我那时候上完第二阶段,也就是中级课程,我感觉突然一下子我的三魂六魄少了一部分,经常是夜里导师和助教“开功”我们的灵魂,我感觉我的霉气从那时候开始的,教练不断的否定否定我的特点,让凡事都要冲到第一的兔子变了。 兔子曾经是很牛的,任何事都要冲前面,基本上前三都有我,不管做啥,在我刚毕业的那几年,看中我的社会大姐和大哥很多,都有拉我去做他们称之为伟大的事业,那时候我的眼睛里是有光的,但是上了这个课程二阶段三阶段大概半年时间,我的一部分魂没了,我的运势也开始走向下坡路。 我开始吃素信佛,为了不受到约束,不穿内衣,有时候挺尴尬的,但是那时候我昏然没有知觉,也没有男女恋爱情感,断了一切,一个很看好我的大姐,痛心疾首,为什么这个好好的小姑娘变成这样,劝我要像以前那样,化妆,穿内衣,把自己弄的漂亮一些,但是那时候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假象,我四大皆空,穿衣服都是禅衣,吃素。 2017到2018年,我和币圈若即若离,币圈这么富贵的地方,我那时候磁场是根本匹配不上的,如果我没上过那个课程,或许今天的金兔子早就财富自由了,因为在2016年我有在上海的一家区块链公司任职,那个公司的同事背景都很牛,老板和 @cz_binance 一样,都是卖房创业,那个老板还是海龟,上海本地人,卖了房子,孤注一掷的梭哈区块链,现在我好像没有再听到这家公司的声音了,不知道这家之前雷~开头的公司老板怎么样,如果您有缘份看到了这个帖子,金兔子深深的感激您,曾经给予我宝贵的区块链机会,以及2016年那一张区块链会议的门票,那是改变我命运的开始。 那次的课程让我的心脉严重受损,我3年时间没出来,后面我再次进了一家区块链公司,我依然不够自信,自卑,怯弱,不化妆,直到遇到老板的女合伙人才开始转变。(乐嘉老师的学生,学过性格色彩学的女老板)。 当时,我应聘的职位是客服,但是在这之前,我一直擅长的是销售,我学的专业也是市场营销,我的性格也是如此,女老板总感觉我闷闷不乐,后面她带我们所有员工玩了一个游戏,乐嘉老师的性格色彩游戏,具体是啥我忘记了,通过那个游戏,女老板一下子抓到了我的性格特点,开始深入和我对话,大概一个多月的时间,我的精神状态有了质的变化,我的魂开始回过来一些。 后面大家知道的,区块链遇到了寒冬,公司也没支撑住,我就离开了。但是在那个工作上,我获得了自信,又抓住了另一位贵人,人生随后慢慢开始从深坑中爬出来。 回到之前,我说大喜大悲的事情不要参与,像我参加这种日夜颠倒的课程,也尽量别去,什么激发你潜力的特训营,都别去,那个就是激素,短期有效,长期会影响你的运势,就和一些西药一样,调动你的肾上激素,一下子用完了,那么后面必定要倒霉一大段时间,好好修养才能起来。 我那时候年轻,26岁,27岁,用了4年才爬起来,如果是中年人,可能一下子就进去了。 人到了中年,不再是一直往外学习的状态,而是和自己内心相处的过程,不断了解自己,那些大喜大悲的,对于中年人来说,更为危险。 保护好自己的心脉,远离让自己大喜大悲的人,事,物。
Show more
0
0
1
0
如何参与Virtuals Protocol 的 AI 代理打新活动? 研究了一下最近比较火的打新项目Virtuals Protocol,它的玩法与币安Alpha积分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潜在收益和想象空间会更大,如果你觉得做P小将心太累,玩币安积分收益差点意思,那么你可以研究这个项目 先看数据:Virtuals Protocol @virtuals_io 截止到2025 年 5 月 13 日 - 生态系统AI 代理总市值超过 6.8亿美元 (不包含平台本身$$VIRTUAL) - 协议累计收入超过5200万美元 - 持有者地址超过 22 万(排除持仓低于 10 美元的用户) 由此可见Virtuals Protocol 项目本身是有创收的能力,从创新性和平台机制来讲,在 AI 和区块链领域有领先优势。我们要做就是攒够积分,参与平台Genesis Launches的打新。 简单来说,Virtuals Protocol 就是一个专注于通过 AI 和元宇宙技术革新虚拟交互方式的平台,开发者可以创建虚拟的 AI 助手应用于实际场景中产生收益,并发行自己的AI代币,用户可以通过来购买持有这些代币来获取收益。 平台也有自己的代币 $VIRTUAL,主要用来运营、交易和投票决定平台的发展。 共发行10亿枚 - 公开供应:6亿枚代币(60%) - 生态系统金库:3.5亿枚代币(35%) - 流动池:5000 万枚代币(5%) 平台上跑出来市值较前的有: - AIXBT 市值$219.5M - GAME 市值 $51.1M - TIBBIR 市值 $49.4M - VADER 市值 $45.7M - SAM 市值 $36.7M - LUNA 市值 $23.9M 目前在Virtuals Protocol上创建的AI代理总数约为17700个,跑出千万市值的就有10个+,相比在PUMP或者GMGN上枯坐扫链从每天成千上万土狗挑选标的,它的确定性显得更高。 先搞懂 @virtuals_io是用什么机制做活这个平台的,基本可以总结为六大机制: 1 .代币化与共同所有权: - 每个 AI 代理都有自己代币(供应量为固定为10 亿枚),买入就享受分红。 - 平台代币 $VIRTUAL作为核心代币,支付代理运行费用,部分收入用来回购和销毁代币,增加稀缺性,可以推高价值。 2.Genesis 公平发射机制 - 打新机制,确保普通用户有机会参与早期投资,而不被大户垄断。 - 开发者钱包有锁定期,防止投机者快速抛售,保护散户利益 3.DAO治理 - 持有 $VIRTUAL 即拥有投票权,参与平台战略决策。 - 每年释放不超过 10% 的代币,须通过社区投票批准。 4.开发者激励 - 无需技术背景,平台提供 G.A.M.E 框架,支持开发者快速构建复杂的 AI 代理,并补贴 SDK 成本,提供免费 API、推理服务和专用 DevRel 支持。 5.社区参与 - 通过贡献记录上链(ICV),记录用户对 AI 代理的贡献,确保公平分配收益 - 以通过在 X 上发帖并提及 @virtuals_io,赚取 Virgen Points,用于参与打新(IDO) 6.初始代理发行(IAO) - 用户需要锁定一定数量的 $VIRTUAL 代币,以启动新 AI 代理的创建过程 - 锁定后,会生成一个新的代理代币,该 AI 代理有部分所有权 -当新代理代币的市场资本化达到 $420,000 时,协议会自动创建一个流动性池并被锁定 10 年,来促进币价稳定,减少短期投机行为。 总结:代币激励 → 社区驱动→ 开发者支持→ 持续吸引用户、开发者、投资者形成长期可持续的 AI 生态系统。 获取积分方式: 1. 持有$VIRTUAL:平台的原生代币,用于支付、质押、治理和创建 AI 代理。持有 $VIRTUAL 可以参与生态系统,支持平台发展。 - 购买/兑换$VIRTUAL 代币,考虑氪金成本问题,可以先持有少量,例如10刀~50刀 可以: - 交易 Genesis 的代币 - 持有 Genesis 的代币 - 交易 Virtuals Agent 代币 - 质押 $VADER - 质押平台认可的代币 - 持续持有代币 2. Yap for Points:也是最具性价的拿分方式,在推特上 上发布与 Virtuals Protocol 相关的推文并提交到平台,通过平台审核选中则可拿到积分。 - 平台账户绑定推特账号。 - 在推特上发布相关推文,提及 @virtuals_io - 将推文链接/账户提交到平台。 策略可以总结为 使用积分,加支付少量$VIRTUAL,参与AI的代币预售,拿高倍收益。 对于不同方式获取的积分支持力度不同,不同阶段分配机制也不一样,可以在平台积分页面查看最新。 最后就是参与Genesis Launches 固定的FDV - 每个新 AI 代理代币都有 固定的总估值(FDV),对应 112,000 $VIRTUAL,按当前$1.99价约等于 222,880 美元, - 这个估值下认购,防止项目方随意抬价,确保公平 通过积分参与 - 每轮 Launch 开启后,有 24 小时的竞标窗口, - 用户用积分 + $VIRTUAL 出价,后根据出价比例分配代币, - 如果项目 24 小时内筹资不达标,Launch 就会 被取消,有 $VIRTUAL 和积分也会全额退还。 结合上述的六大机制,Virtuals Protocol 是算是一个有潜力的 AI平台项目,Genesis Launches的发射机制能够让散户能公平参与新 AI 代理代币发行,相对来说能用低门槛博得一个高收益。 纯分享,不做投资建议,DYOR。
Show more
0
2
10
3
天下共済|GX.7 <季度福利数据报告> [Data Report2024 ] 3月份刚提交完自己会社的财报,便想到何不做首个福利社区年报的尝试,也为大家展示我们这一年为币圈做了哪些微薄的贡献,共勉之! 插播 #抽奖🎁50USDT#*2 <3连> ⏳72h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进行了300多个项目的白名单/代币合作,获得了3000多个实名有效地址的获奖者名单。奖品价值最高峰值为30万美元,目前市价为15万美元。(含NFT、代币等) 社区红包🧧总共发放了7000rmb、以及USDT、FEE为3,000美金的奖励。另外,我们还通过PAYPAY总计发放了10万日元。 在二级市场方面,我们的总交易数量超2,000万美元。 此外,我们为项目人员提供了3次日本私人定制招待(为了保护隐私,具体内容不便透露)。同时,我们的社区经理依资历半年的收益所得为5,000至10,000美元起。 新的一年我们打算进行更多的合作,为资源不足的项目设立海外东京办事处,日本法人名义顾问(行政書士级别) 日本都内23区线下代理出席,以扩展其海外影响力,为各部级经理提供更多福利,我们的影响力也许还在成长,但是加入我们,福利一定是顶级的。 新一季度目标:对接300个项目,发放30-40万美元价值的奖品(含WL、NFT、现金等)、以及红包🧧总计14000rmb,6000u,40万paypay,设立办事处,编列社区经理正式福利,欢迎大家加入👏 同舟共济,初心未改! 我们在币圈做的无非两件事: ( 带大家赚钱 给大家送钱 ) 仅此而已。新的季度我们必然会更进一步,发更多的福利,助力更多的早鸟项目,极致推进优秀项目的更多建设 ———共济GX.7协同经理🤝 As of now, we have conducted whitelist/token collaborations for over 300 projects, with a list of winners totaling over 3,000 valid addresses. The highest peak value of prizes reached $300,000, with the current market value at $150,000 (including NFTs, tokens, etc.) We have distributed a total of 7000 RMB in community red envelopes, as well as rewards in USDT and FEE totaling $3,000. Additionally, we have distributed a total of 100,000 Japanese yen via PAYPAY. In terms of the secondary market, our total transaction volume exceeds $20 million USD.
Show more
0
1.7K
1.6K
1K
CNH(离岸人民币)全球发展报告 一、CNH简述 CNH是人民币的“离岸版本”,最早起源于2004年香港,是人民币在境外市场的交易形态,CNH汇率由市场供求决定,与境内人民币(CNY)在汇率机制、监管框架、交易自由度等方面有所不同。 二、发展历程主要节点 •2004:香港开设人民币个人业务,银行开始吸收人民币存款。 •2009:中国推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开启“人民币走出去”。 •2010:CNH市场正式形成,香港推出人民币外汇市场(USD/CNH)。 •2011–2014:CNH快速扩张,点心债兴起,香港人民币存款超9000亿元。 •2015:人民币纳入SDR,国际认可度显著提升。 •2016–2018:人民币汇改、贬值压力,监管趋紧,CNH市场波动加大。 •2020起:数字人民币试点、CIPS跨境系统推进,CNH业务重拾增长。 •2023–2024:人民币结算占中国对外贸易近50%;SWIFT中人民币占全球支付份额一度达4.6%,重回全球第四位。 三、主要离岸中心作用 地区作用特色 香港全球最大CNH市场,人民币国际化桥梁存款超1万亿元,沪港通、债券通、CIPS等互联互通机制完备 新加坡东南亚人民币业务中心与中国互换额度1500亿元,服务RCEP与“数字一带一路” 伦敦欧洲人民币外汇交易枢纽日均人民币交易超2100亿美元,点心债发行活跃 迪拜中东人民币结算起点服务“一带一路”、石油人民币结算潜力大 四、CNH与CNY的区别与联动机制 项目CNHCNY 汇率机制市场浮动,反应更灵敏人民银行设中间价,日波动±2% 监管由离岸中心如香港金管局监管由中国人民银行/外管局监管 可兑换性高,资金跨境较自由有资本项下限制 法律适用受境外地法律保护受中国法律保护 两者通过贸易结算、CIPS、清算行形成套利与调节机制,长期趋势基本一致。 五、市场现状与使用场景 •存款规模:全球CNH存款约1.5万亿元,其中香港占2/3。 •支付地位:2024年SWIFT中人民币份额稳定在3–4%,高峰时达4.6%。 •债券市场:2023年点心债发行达290亿美元,创近年新高。 •使用主体:涵盖央行、商业银行、贸易企业、投资者等。 •使用场景: •跨境货物与服务贸易结算(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 •离岸人民币债券融资(点心债) •跨境电商和消费支付(电商平台、海外留学/旅游支付) •投融资与贷款(RQFII、债券通、企业海外并购等) 六、数字化趋势:e-CNY、CNHT、mBridge融合 •e-CNY:央行数字人民币试点在粤港澳、跨境支付和零售结算中逐步扩展,未来或提供CNH数字形态(海外钱包)。 •CNHT(稳定币):锚定离岸人民币的稳定币(如Tether发行),尽管目前规模小,但可用于DeFi和跨境转账,是CNH链上化的实验形态。 •mBridge:由中国、香港、阿联酋、泰国和BIS共同推动的多央行数字货币跨境平台,测试已覆盖1.7亿港元跨境交易,有望成为CNH数字支付网络核心。 七、发展机遇与挑战 •机遇: •地缘去美元化趋势增强,人民币结算需求快速增长 •CIPS、mBridge等基础设施助推跨境清算 •香港等离岸中心政策持续支持 •数字人民币及稳定币技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速 •挑战: •人民币尚未完全可自由兑换,资本管制仍在 •境外市场信任度不及美元,国际投资者配置动力有限 •金融产品、衍生品等市场深度有待提升 •汇率政策透明度、法治保障仍需增强 八、展望总结 CNH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核心工具之一,已构建起清算网络、参与者体系和政策框架。当前人民币在全球贸易、储备、金融产品中的使用正稳步上升。随着数字人民币、CNHT等工具的发展,以及CIPS和mBridge等跨境系统完善,CNH将成为人民币全球通行的重要形态。在不久的将来,CNH有望从“区域结算货币”逐步走向“全球储备资产”的角色。
Show more
0
1
3
0
#占星# #Astrology🌟中美贸易局势占卜📷# 5月12日协议宣布(@Reuters@ChinaDaily)! 📷4月20日-5月20日,太阳金牛座合天王星在这个期间会让我们更关注实际收益,会有意外的收入机会(如投资回报),但也可能面临突然的开支。金牛的稳定让我们在这个期间更注重追求舒适和稳定,比如改善饮食、家居环境,或购买实用物品。人际关系上可能更固执,重视安全感,但天王星可能带来关系中的小惊喜或变动。 贸易局势:金牛座能量会推动贸易协议的务实进展(关税降低、TikTok妥协),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可能是进口商品价格下降,消费品选择增加。推动关税降至美方60%、中方50%,TikTok和云计费妥协顺利,带来务实突破;生活中带来财务机会与稳定追求,但小心意外开支,进口商品或更便宜。 📷5月11日20:00-5月13日21:00 ,月亮天蝎座对冲太阳,6月8日-10日、7月5日-7日再次出现 这段期间我们的情绪会更加敏感,容易钻牛角尖,对某些事情产生执念或嫉妒,适合深入反思或处理内心问题。可能与他人有权力斗争,或对某些资源金钱、物品过度保护。尤其在亲密关系中,需注意控制情绪,避免冲突。 贸易局势:天蝎座情绪会导致贸易中的稀土摩擦加剧,对生活的影响可能是稀土相关产品(如电子产品)价格波动,或供应链不稳定。引发博弈,5-7月稀土摩擦加剧,中国放宽出口诉求与美方限制诉求冲突;易有权力斗争,电子产品价格或波动。 📷5月10日-2026年6月9日,木星双子座1°,11月22日-12月15日关键期这段期间的能量会让我们沟通能力提升,适合学习新技能、结识新朋友,或参与社交活动。可能有新工作机会或项目,特别是涉及沟通、写作或技术领域,年底可能有突破性进展。双子座会让我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信息量大,需注意分清主次,避免焦虑。 贸易局势:双子座助力推动市场准入突破,或促成沟通突破,年底推动市场准入进展,解决美方“放宽市场准入”和中方“放宽资本准入”分歧,或建立新争端机制;生活中沟通机会多,年底或有新工作机会,消费选择增加。 后续预测:5-7月摩擦加剧,8-10月对抗升温,年底或迎转机!你觉得准吗? @AstrologyZone
Show more
0
0
1
1
在工业时代,最稀缺的是资源;在信息时代,最稀缺的是注意力。而到了 Web3,我们终于开始问一个更本质的问题: 「谁来给注意力定价?」 「注意力的所有权,是否属于用户自己?」 这是 #AttentionFi# 的起点。👇 Web2 的主宰者是谁?不是内容创作者,而是算法 + 广告平台。 你刷抖音、看YouTube、发推文,留下了时间和点击。 这些行为免费贡献了巨量注意力——但只有平台把它打包出售给广告主。 这是 Web2 注意力经济的本质。 注意力已经成为平台的“资产负债表”。📰 平台通过算法精准分发,优化用户留存、广告转化——最终将用户注意力变现为利润。TikTok、Instagram、Twitter 本质上都是注意力银行,只不过: 我们是储户,却没有利息。 我们是资产,却没有话语权。 从这点看,Web2 的注意力模型具有三个核心特征: 📍 中心化:定价由平台说了算,创作者只能接受分成 📍 黑箱算法:我们不知道为什么某条内容会火 📍 变现门槛高:90%的创作者拿不到一分钱 Attention = Power💪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握在手里。 而 AttentionFi 要解决的核心痛点, 是:🔑 将“注意力的定价权”还给每一个人。 这是一个从根本上改变内容平台运行机制的过程,它不是「创作者经济」的进化,而是「货币系统」的再造。 AttentionFi ≠ 赚广告分成 AttentionFi = 直接把你的“注意”变成“金钱” 举个例子: 在 Web3 的世界,你的转发、点赞、评论甚至一次点击都可以成为链上可量化的“行为资产”。通过代币机制、声誉系统、链上数据等方式,用户的每一次注意力都被“铸币化”。 不是平台变现你,是你变现平台。 为什么这是革命性的? 因为这直接颠覆了“注意力=免费劳动”的旧范式: ✅ 用户成为收入主体 ✅ 去中心化治理决定资源分配 ✅ 可组合的注意力协议激发新玩法 这就像从“封建地主”跳到了“人人都有矿机”的新时代。 案例研究📚: 🌀 @vlyai Vly 🪽 Vly 用无Gas稳定币 $vUSD,打通了社交行为与链上价值的桥梁:用户可以通过互动、推广获得代币奖励,无需钱包即可参与,无需Gas即可到账。 AttentionFi 在这里真正变成了 流动性机制。互动即收入,用户不再只是流量制造者,而是「流量股东」。 🪽 发声即价值 🪽 行为即货币 🪽 每一个人都是节点 🌀 @Sidekick_Labs Sidekick 📺 一个Crypto原生的直播平台,让“看直播” = “做交易”。主播不只是带货,而是带你一边互动一边链上下单。注意力在这里不只是停留,而是变现为操作。 → 实时注意力 → 即时交易行为 → 链上价值闭环 🌀 @MeetHubble Hubble 一个AI驱动的“内容代理人”平台:你可以训练自己的AI助手,代替你在X平台发帖、互动、拓展社交影响力。 → 把你的注意力“克隆”,实现规模化传播 → 真正让影响力不再受限于个体时间和精力 Attention = 流动性 这就是未来。 每一个人都是 AttentionFi 的“发行人”。 >>>> 那么,AttentionFi 的未来是否只属于内容创作者? 不。 AttentionFi 的终极愿景是「每一个人都是创作者」。 📌 你是一名普通用户? ➡️ 评论、点赞、传播也是“贡献行为”,也有价值 📌 你是一名观察者? ➡️ 策略推荐、内容筛选同样可以获得激励 当然,这条路径也不是没有挑战: 🧩 去中心化机制如何防止刷量? 🧩 代币奖励机制如何可持续? 🧩 用户数据与隐私如何在链上得到保护? 这些问题,本质上是新经济系统的微观设计。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在 Web2,我们为平台打工;在 AttentionFi,我们为自己工作。 AttentionFi 的底层逻辑,不是“内容创作的变现平台”, 而是“人类行为价值的结算协议”。 这比 Web3 更大,这是一种 WebFi 的范式。 Attention = Money Welcome to #AttentionFi# 本条内容使用 @vlyai 抽奖 #vlywheel# give a total of 30 vUSD to ramdom 10 users who retweet, reply, quote the above post in 36 hours.
Show more
0
35
50
31
笑死我了,睡前无聊我让grok和GPT模仿了一下@GracyBitget 女士那天落井下石hyper的原文。不是我喷的哈,是AI喷的哈。如图三图四,真不是跳出来当正义斗士哈,就是单纯觉得CEO女士之前的回旋镖实在是太有意思了。说白了,就算我自己撸到了提不出来我也认,我只会怪我自己提的不够快,也不会维权,因为本就是废墟,不存在预期的好吧。说白了在币圈混,大家都真实一点。装点没事,立点也可以,又装又立那你包要挨一记🪃的。 下面欣赏Grok的原文吧,收尾呼应,写的挺好😂GPT的懒得复制了:#Bitget可能有望成为# #FTX# 2.0。 它处理$VOXEL事件的方式不成熟、不道德、不专业,导致用户蒙受损失,并对其诚信度引发严重质疑。尽管 Bitget自诩为全球领先的中心化交易所,拥有“用户至上”的崇高理念,但其实际操作更像一家毫无底线、肆意甩锅的投机平台,助长了不公待遇和对用户的公然背叛。 因其自家做市商的失误,$VOXEL代币交易量异常暴增,大量用户抓住了机会赚取了利润。然而,Bitget非但没有承认自身系统的漏洞,反而选择封禁用户账户、强制回滚交易,将用户辛苦赚来的盈利悉数吞没。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Bitget随后发布了一份偷换概念的公告,厚颜无耻地将责任推卸给用户,声称是用户“操纵市场”,并明确表示不会提供任何赔偿。这一决定不仅是对用户信任的背叛,更是为中心化交易所的任意妄为开创了一个危险先例。 此外,Bitget平台的系统设计暴露出一系列令人不安的缺陷:做市商的失控操作直接导致市场异常波动,而其所谓“风险控制系统”却形同虚设,仅在事后用来惩罚无辜用户。更讽刺的是,Bitget引以为傲的“3000万美元保护基金”在此次事件中毫无用武之地,显然只是一个用来粉饰门面的空壳。如果不正视这些问题,$VOXEL的闹剧恐怕只是开始,更多的代币可能成为 Bitget失误的牺牲品--这家交易所正以惊人的速度,朝加密货币领域的下一个灾难性失败狂奔而去。
Show more
0
3
7
0
一文读懂《笑傲牛熊》识别庄家操盘,避开亏损的简单交易系统「收藏级干货」 一、投资基本原则 🟨不看图形不交易:绝不要在没看币价走势图的情况下进行币圈交易。 🟨避开利好追高:绝不要在利好消息发布时买入,特别是走势图显示消息发布前币价已有显著涨幅时。 🟨不抄底暴跌币:绝不要在币价暴跌时因觉得币便宜就买入。在持续的抛售压力下,币价往往会更低。 🟨远离下跌趋势:绝不要在下跌趋势中买入。 🟨不持有下跌币:绝不要持有处于下跌趋势的币种,不管它的所谓 “估值” 有多低。当币价进一步走低时,你就会明白下跌的缘由。 🟨保持交易一致性:始终坚守交易的一致性原则。倘若在相同情形下,你时而买入,时而卖出,那你的交易纪律就存在很大问题。 投资是一场心态和自律的较量,这些看似简单的原则,能真正做到的人却不多。 二、关键技术指标解读 量价关系:价涨量增、价跌量减是积极信号。币价向上突破且成交量大幅放大非常重要,意味着强大的买盘将推动币价进一步上涨,就像火箭升空需要点火助力一样,无量突破往往难以持续。 长期走势图:迅速查看长期走势图,若币价创出新高且突破了前期阻力位,这是良好的上涨信号,因为上方没有套牢盘的压力,币价有望继续攀升;反之,若创出年内新低,尤其是数年新低,则是明显的熊市信号,应尽量回避。 相对强度线:若相对强度线向下倾斜,即使币价向上突破,也不宜买入,因为这表明该币表现不及市场平均水平;若相对强度线向上倾斜,即使币价短期下跌,也不应轻易卖空。当相对强度线从负转正,是利好信号,意味着该币开始强于市场。 三、买入时机与策略 突破买点:币价初次突破底部形态进入上升阶段时是第一个买入点,但为防止大牛币快速上涨错过机会,可在首次突破点附近买入计划持仓量的一半。 回抽买点:更安全的买入点是推动首次突破的买盘力量耗尽后,币价回抽至突破点附近时。此时需关注成交量是否萎缩、币价是否远离突破点等因素,若成交量明显放大且币价回落幅度不大,说明币价仍具上涨动力,可买入另一半计划持仓量。 需要注意的是,若一味等待低风险买入时机,可能会错过超级大牛币。因此,投资者可根据自身投资风格进行调整,如长期投资者可选择在首次突破点附近先买入部分仓位。 四、板块与币种选择 自上而下筛选:先看整体市场趋势,若市场不佳,即使某些币种出现突破,也需谨慎操作。市场趋势不利时,成功的概率会大大降低。接着,挑选技术面表现最佳的板块,同一板块中的不同币种表现也会差异巨大。最后,从强势行业中选择图形上最好的一到两只币种买入。 关注底部形态:底部越大,上涨潜力越大,这与 “横有多长,竖有多高” 的道理相通。长时间的底部震荡,使得筹码更加集中,后期拉升的阻力相对较小。 五、阻力与支撑位分析 阻力支撑转换:支撑位一旦被跌破,币价反弹至该位置时,往往会成为阻力位。因为此前在此处买入的投资者被套,当币价反弹至该价位时,他们会急于卖出解套,从而形成抛压。 阻力位时效性:距离现在时间越长的阻力区域,其有效性越低。随着时间推移,投资者的持仓成本和心态会发生变化,长期未触及的阻力位对币价的影响会逐渐减弱。 六、成交量分析 成交量是衡量买方力量强弱的关键指标。币价上升需要强大的买方力量推动,就像推着巨石上山需要巨大能量,而下跌则相对容易,如同巨石自身的重力作用。因此,不要轻易相信成交量没有明显放大的向上突破,这种突破往往缺乏足够的上涨动力,难以持续。 七、止损与风险控制 止损的重要性:在币圈投资,没有保护性止损,绝不要持有任何币种。买入后应立即设置撤销前有效的止损卖单,确保投资处于受保护状态。止损点的设置可以根据币价的波动情况和个人风险承受能力来确定,一般建议将止损价控制在比买入价格低一定比例的范围内,同时避开整数点位,以减少被主力刻意触及止损的风险。 应对假突破:遇到币价触及止损后又快速上涨的情况,如果该币仍符合买入条件,可以将之前的止损成本视为 “保险费”,重新买回。因为若不买回,可能会错过后续的上涨行情,但这种操作需要投资者对市场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 止损策略: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风格选择止损策略。激进的投资者可以将止损点设置在趋势线下方;保守的投资者可以将一半仓位的止损点设置在持续上升的趋势线下方一点,另一半仓位的止损点设在最近一次调整低点的下方。 八、投资心态与纪律 理性看待盈亏:投资者应明白,用糟糕的方法赚钱只是运气好,不能代表投资能力强;用可靠、有纪律的方法赔钱,也不意味着愚蠢。重要的是找到可复制的赚钱方法,而不是仅凭运气盲目操作。 学会负责与改进: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若行为产生好结果,继续保持;若结果不佳,思考原因并改进。投资过程中,要避免自负心理,不要为了在他人面前吹嘘而进行不理智的投资操作。 克服贪婪与恐惧:在币圈投资,要克服贪婪和恐惧心理。当币价上涨时,不要过早卖出,错失后续利润;当币价下跌时,也不要盲目恐慌抛售,要根据止损策略和市场情况做出理性决策。(山寨币该及时止损要止损) 九、做空策略(谨慎使用) 做空原则:不要因为涨幅过大、被普遍看跌、成交量过小、处于上升阶段或属于强势行业等原因就轻易卖空。同时,卖空时必须设置止损买单保护,以防止损失无限扩大。 做空时机:当币价破位下跌且相对强度线跌入负值区域时,是卖空的较好时机,但需注意此时成交量并非主要考虑因素,价格和强度才是关键。 十、尊重周期,万物皆有周期 万物皆有周期,币圈也不例外。首先要明确一个基本事实:任何一种币必然处于这四个阶段中的某一个,关键是我们得搞清楚它究竟处于哪个具体阶段。 🟨第一阶段:底部阶段 图形表现:200 日线(币圈常参考的长期均线)停止下降并逐渐走平。币价往往在交易区间的底部支撑位和上方阻力位之间来回震荡,这个过程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之久。 成因:经过卖方力量主导的长时间下跌后,下跌动能逐渐衰竭,买卖双方力量接近平衡,交易量开始萎缩,甚至趋近枯竭,从而形成底部形态。不过在这个阶段,我们还不建议买入,因为可能需要持仓很长时间,很多人往往耐不住性子,在币价大幅上涨前就抛售了,白白浪费时间成本。 🟨第二阶段:上涨阶段 图形表现:币价突破阻力区域,稳稳站在 200 日线上方,成交量明显放大。低点不断抬高,突破后 200 日线开始向上拐头。在此阶段,币价的所有调整都能维持在上升的 200 日线之上,并且每次上涨都能推动币价创下新高。 成因:买方力量占据绝对优势,远远超过卖方。这是极佳的买入时机,理想的买入点通常在最初的突破位置附近,一般可以在 10 日线附近寻找合适的买点。(关于具体买点的详细内容,《笑傲牛熊》里讲解得较为简略,欧奈尔的《笑傲股市》在形态描述上更为详尽,这里暂不深入展开,后续会专门发文详细阐述。) 🟨第三阶段:顶部阶段 图形表现:币价上涨的动力逐渐消失,开始进入横盘状态。通常成交量较大,币价波动异常剧烈(呈现高成交量的横盘态势)。此时币价在 200 日线上下徘徊震荡。 成因:买卖双方力量再次趋于平衡。这是应该果断离场的阶段,不管项目的基本面信息看起来多么诱人,利好消息多么令人信服,都绝不要在此时买入该数字货币,否则很可能高位站岗。 🟨第四阶段:下跌阶段 图形表现:经过一段时间的震荡后,币价最终跌破支撑区域的下限,随后开启流畅的下跌行情。即便下跌时成交量不大,也不妨碍其持续下跌的走势。在这个阶段,每次下跌都会刷新新低,每次反弹的高点都低于前一次反弹的高点,这就是典型的下跌趋势。 注意事项:务必确保自己不在第四阶段买入任何数字货币,也不要心存侥幸在这个阶段死扛,否则代价会十分惨重。 十一、千万不要误以为在牛市中所有的币种都会上涨。 🟨当通过查看市场指标,确认整个市场呈现出上涨趋势后,我们应将目光聚焦于未来几个月内上涨潜力最大或者下跌风险最小的 1 - 2 类币种板块。 这一步至关重要,板块选对了,投资的成功率便能达到百分之六七十。要深刻认识到,币种板块分析与对市场趋势的实际判断同等重要,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更为关键。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判断市场趋势:首先要检查整个币圈市场的主要趋势,确定当前市场处于上升通道还是下跌通道,这是后续投资决策的基础。 筛选潜力板块:挖掘在技术面上表现良好的一个或几个币种板块。例如,可以观察板块内币种的价格走势、成交量变化、均线排列等技术指标,找出那些走势稳健、有上涨迹象的板块。 建立初步清单:将这些潜力板块中有上涨潜力,但目前仍处于交易区间的币种列入清单,并记录下每只币种可能向上突破的价位。这些交易区间内的币种往往在积蓄力量,等待突破的时机。 精简清单:进一步缩小清单范围,剔除那些在上涨后不久就会遇到明显阻力区域的币种。阻力区域可能是前期的高点、整数价位或者是大量卖盘集中的区域,遇到这些阻力,币种继续上涨的难度会加大。 考量相对强度:通过检查相对强度来再次缩小清单范围。相对强度可以理解为某币种相对于整个币圈市场或者特定指数的表现强弱。例如,如果某个币种在大盘上涨时涨幅超过大盘,在大盘下跌时跌幅小于大盘,那么它的相对强度就较强,更值得关注。 首次建仓:对符合所有买入标准的几只币种,下达撤销前有效的止损买单,买入拟持仓数量的一半。这样可以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先建立一定的仓位,不错过可能的上涨机会。 二次加仓:如果币种向上突破时成交量放大,且回抽时成交量萎缩,就在股价回落至首次突破点附近时买入拟持仓量的另一半。但如果成交量变化不理想,即向上突破时成交量没有明显放大,那么就在股价第一次上涨后卖出。若这只币种不仅没能上涨,反而跌回到突破点以下,就必须立即卖出,以避免进一步的损失。 关于买入的进一步提示,以下几个重要的技术形态在币圈投资中非常有用: 底部形态:底部越宽越好,因为底部越宽意味着在这个阶段有大量的换手,前期被套的投资者抛售筹码后,新的持有者成本相对集中,上涨的阻力就会减少,后期往往涨得越高。相反,头部越宽,下跌时抛压越大,跌幅可能越深。 双重底:这是一种常见的底部反转形态,类似于字母 “W”。当币种价格两次下跌到相近的价位后都获得支撑反弹,且第二次反弹突破了中间的高点连线,形成有效的双重底形态,往往预示着上涨行情的到来。 头肩底与头肩顶形态:头肩底形态是一种较为可靠的底部反转信号,由左肩、头部、右肩三个部分组成,当价格突破颈线时,可能开启一轮上涨行情。而头肩顶形态则是顶部反转的信号,出现这种形态后,币种价格往往面临较大的下跌风险。 🟨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在币圈什么时候不能买入以及一些不能买入的戒律: 当整个币圈市场趋势走熊时,绝对不能买进任何币种。熊市中,大多数币种都处于下跌趋势,买入的风险极高。 不要买入弱势板块中的币种。弱势板块通常缺乏资金关注和市场热度,币种上涨的动力不足,下跌的可能性更大。 不能买入股价(币价)位于 200 日线(币圈常用的长期均线,类似于股票的 30 周均线)以下的币种。长期均线下方的币种往往处于弱势状态,短期难以扭转颓势。 不能买入 200 日线呈下降趋势的币种,即使其当前价格位于均线上方,也可能受到均线的压制而继续下跌。 无论一只币种在过去有多强势,也不要在其上涨后期买入,此时币价大概率已经远远高于理想的买入点,继续上涨的空间有限,而下跌的风险却在增加。 不能买入向上突破时成交量放大不明显的币种。如果不小心用止损买单买了这样的币种,要赶快将其卖掉。因为成交量不放大,说明突破的有效性存疑,可能是假突破。 不能买入相对强度弱的币种。相对强度弱的币种在市场波动中更容易下跌,上涨的幅度也相对较小,投资价值较低。 不能买入上方有强阻力区的币种。强阻力区会阻碍币种价格的上涨,增加投资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不能猜测底部,不要盲目抄底。至少应该在币种向上突破阻力区域之后才考虑买入,这样可以提高投资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行知合一,共勉!
Show more
0
16
111
30
趁假期二刷《繁花》:解锁交易与资本的底层逻辑(附案例深度解读) 交易的本质:一买一卖(低买高卖) 资本的本质:杠杆(高低不同) 除去常见的贷款、融资、融券、期货等,任何一种商品都自带杠杆属性,哪怕是现金,在年化CPI 5%的情况下,其杠杆属性也是100:5。跑不过杠杆,你的资本都在贬值。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有一句精辟的话:“以末致富,以本守之”。基本就讲清楚了资本的运作本质。 🔺(1) 资本运作1:以时间做杠杆(低杠杆) 爷叔说:时间决定一切 案例1:1990年12月1日,深圳股市新股大扩容后,A先生和他一手打造的私募基金遭受重创,他们低价抛售的股票里有一部分由阿宝接盘,阿宝敏锐觉察到了机会,低处接盘,筹码2年内由几十万到达数百万,接近10倍涨幅。 案例2:我们这群打工人,学习数十年,辛辛苦苦凭技术挣钱,最终依靠时间成本(杠杆),获得了每个月的资本收入(工资)。 🔺(2) 资本运作2:以空间做杠杆(高杠杆) 显式的资本空间杠杆: 案例1:阿宝1:1配置接盘服饰公司,成本价10.88。强穆杰让操盘手把股价从18块8做到阿宝定的10.88的开盘价,阿宝的资产就全部清零了,阿宝想把手里的股票抛掉,结果无人接盘。 案例2:2024年初,大量雪球发生敲入,而雪球的杠杆差不多是1:4。 隐式的信息空间杠杆: 案例1:1993年底,汪小姐凭借对外汇的敏锐度,用超低价接单沃尔玛,明确美元结算。1994年元旦当天,国家宣布外汇并轨,外汇差价从此成为历史,人民币汇率大涨,一夜之间汪小姐订单扭亏为盈。 案例2:阿宝接手服饰公司,本来服饰公司准备的10配5,或者10配10消息的。最终未能成型。 现实中大量公司的年报、季报等,有人提前知悉,内幕交易,都属于这一类。 案例3:爷叔对于江浙沪一带的所有服饰厂商的信息把握、飞机航班、黄河路、南京路等的情况把握,简直了如指掌。如果没有阿宝,汪小姐在劫难逃。 隐式的技术空间杠杆: 案例1:1993年中秋节前一天,强穆杰凭借国外的经验,率先操盘中国证券市场上第一起兼并案----宝瀛大战,让操盘手大量买进601瀛洲实业这只股票,最终拼接技术以2亿盈利2亿。 🔺(3) 资本运作下的人性:阿宝服饰公司之败局分析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经典论述如下: 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 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 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 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 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阿宝1:1配置接盘服饰公司,成本价10.88。 爆仓的三个发生条件: (1) 曾经一起跳河情谊的 小宁波 撤资(3000w); (2) 曾经彼此互有情愫的 李李 撤销抵押合同(3000w); (3) 曾经助力拿到上市资格的 服饰公司 发布低预期的年报信息(不分红不派股); 但凡其中任何一个条件不满足,阿宝都不会爆仓。然而事实是,每一个条件都满足了。 人性在资本之下,显得苍白无力。资本市场,不相信眼泪(人性)。 事实上,黄河路何尝不是另一个资本市场。 🔺(4) 资本运作4: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在影片结束时,阿宝说:唯有土地与明日同在。阿宝放弃了300w股齐山煤电原始股或者现金,选择退出资本市场,保留自己的土地。 阿宝以末致富赚了很多钱,提前很多年就开始布局本的生意,买下了一大块地,地,就是本。 司马迁的原意: “以末致富”是指通过发展工商业等非农业产业来积累财富,因为这些行业往往具有更高的利润空间和更灵活的经营方式,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 而“以本守之”则是指在积累了财富之后,要回归农业或者基础产业,把投资重心转向土地、农田等相对稳定、持久且具有保障性的产业,以此来保全和稳固已经获得的财富。 阿宝做到了。 唯有土地与明日同在,这句话来自一本书——《飘》。这本书是雪芝最喜欢的,为了和雪芝有共同话题,我相信阿宝一定读了很多遍。 雪芝一直想改变命运,最终命运轮转之下,阿宝依靠《飘》中的这句话,以本守之,成功躲开了1994年的超级股灾(大盘从1000点暴跌到300点),持续时间7年,阿宝如果当年执意留在股市,将死得更惨。 而同期,中国完成了分配住房到商品房改革,土地价值飙升。 让我们一起期待,每一个冬去春来。 🔺(5)《繁花》投资、交易启示及思考 1、“纽约的帝国大厦晓得吧?从底下跑到屋顶,要一个钟头,从屋顶跳下来,只要八点八秒,这就是股票。想从股票上赚钱, 先要学会输。” 《繁花》的故事从股市开始。股市瞬息万变、风险莫测,不确定性是投资市场的常态,冷静面对市场的波动和不确定性是投资人的第一课。 投资者通过了解和接受可能出现的亏损,才能更谨慎地对待投资,避免盲目追求高回报而忽略风险。如果不能接受短期的损失,也将很难收获长期的市场回报。 剧情的最后阿宝说,“这两年我地板也摔过了,天花板我也见到过了,我知足了。以后有电梯我就坐电梯,没电梯我就爬楼梯,我都可以的。” 在股市里有时候也是这样,好不容易赚到了钱,在一次大的回撤中就有可能损失殆尽。因此,在做资产配置时,要留有余量做好分散化,切记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2、“大暑之后必要大寒。一定记住,这是规律。” 表述了季节变化的周期性规律。无论是宏观经济还是中观维度的行业,都存在周期性变化。 没有永远只涨不跌的市场,也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均值回归是投资市场不变的规律。大部分投资者觉得市场涨跌周期背后是经济的周期。 高潮和低谷是常态,没有人能够一直顺风顺水,在得意时我们需要保持谦逊和警觉,避免骄傲自满;在低谷时更得保持积极和乐观的心态、寻找转机和希望。 3、“市场永远是对的,错的只有自己。冲得太快,逃得太慢,肯定是要吃瘪。头顶在肩膀上,脚长在自己身上,只要保护好自己,机会永远比风险大。” 市场是聚众人智慧的场所,市场价格形成于全体的参与者,每个涨跌都是一个角度和思维过程,每一个价格的形成都是众多参与者卖出与买入的共同结果表现。作为投资人,要尊重市场,敬畏市场。 4、“做生意不是比谁赚得多,要看谁活得长,不要想着一步登天,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活得久跑得远比跑得快更重要。在投资领域,追求快速的回报和短期利润往往是风险高的做法,每个周期都有获得高收益的人,但拉长时间周期看,还能做到每三年赚一倍、十年赚十倍的投资者凤毛麟角。 5、“我这个人,只做自己懂的事,这样忙进忙出,还知道自己在忙什么。那些我不懂的事情,宁可选择错过。” 对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能力圈的范围大小,而是如何能够确定能力圈的边界所在。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能力边界,承认自己不懂也是需要勇气的。 股市上市公司的行业和业务千差万别,影响经营的内外部因素各不相同,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五花八门,只投自己看得懂的企业,避免踏入未知的陷阱。 6、“今天的太阳,晒不到明天的衣裳。时间,决定一切。” 深刻地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看似周而复始,但每一天的太阳都是新的,它无法照亮过去,也无法预热未来。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感受时间的流逝。 无论是商业巨头的兴衰更替,还是普通人物的悲欢离合,都逃脱不了时间的魔掌。爷叔和阿宝的崛起和沉沦,这些人物的命运,无不昭示着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奈。 时间公允地对待所有人,时间花在哪里,机会就会出现在哪里。但同时,时间,也是最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投资上,早一步、晚一步,结果都大不一样。把握和珍惜当下,方可把握属于自己的机遇。 7、“心可以热,但头要冷 。” 市场情绪往往是非理性、捉摸不定的,阶段性的市场狂热在股票市场中很常见,特别是在牛市的时候,大多数投资者都会进入狂热状态。 远离市场情绪,冷静理性地进行判断,永远不要在极端市场情绪下做投资选择和决策。 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投资者来说很重要。要想在这个残酷的充分竞争的市场中生存下去,真正能够靠得住的,是自己不断学习与实践。 8、“只有看到未来,才会有未来。” 悲观者正确,乐观者前进。投资者应有远见,不仅要看当下,更要预见未来的趋势和变化。耐心等待投资成果,只有对市场有深入的了解和独到的见解,才能把握住未来的机会。 对于价值投资,往往需要跨越较长时间周期,难免会遭遇各种挫折甚至失败,切身体会长期的横盘震荡、下跌、情绪上的沮丧、焦虑甚至自我否定。熬得住,无视短期市场波动的干扰,长期持有优质资产,才能享受资产长期增值所带来的收益。 兄弟们下次再看《繁花》,或许能从 “沪上商战” 中,读出更多关于财富的真相。 共勉!
Show more
0
15
107
21
GX.7 |天下共済𓆙 <2024年度成就总结> [⚜️ Data Report 2024] 特在这金蛇2025新春之际回顾2024年,GX.7社区在持续努力推动社区发展和支持新创项目的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令人自豪的成就。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一年里,我们始终专注于为币圈带来更大的价值和福利。以下是我们2024年度的关键成就: 🎁 #抽奖活动# 🎁10 USDT x 7 ⏳72小时 【2024年成就】 [1] 项目合作: ♢ GX.7社区与超过270个新创项目进行合作,成功开展了白名单(GTD、WL)或代币合作,参与者总数超过2700个有效地址。 ♢ GX.7社区为多个新兴项目提供了量身定制的支持,帮助它们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在亚洲市场获得了更好的曝光和发展机会。 [2] 奖品发放: ♡总奖品价值突破12.7万美元(市场价值),包括NFT、代币等各种形式的奖励。 ♡ GX.7社区通过社区红包🧧发放了超过6,666人民币奖励,另外还通过 #PAYPAY# 平台发放了66,666日元奖励。 [3] 二级市场交易量: ♠ 2024年,社区的二级市场交易总量超过了14B美元(多为搬砖)。 [4] 社区扩展与全球化支持: ♣支持更多海外项目,多次定制化顾问服务,进一步巩固了与新创项目的合作关系,确保这些项目曝光并能够顺利发展。 ♣进一步加大了对新创项目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在海外市场的资源整合和战略合作方面,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进入新的市场。 — 展望2025年 — 随着2024年的收官,我们将继续为币圈和新创项目带来更多资源与机会。2025年,我们计划对接更多的优质项目,继续为社区提供更有价值的奖励,并进一步扩展我们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 GX.7将继续保持初心,助力更多项目和社区成员的成长,推动更多创新和机会的实现。     𓆑 GX.7 共済协同经理 𝐇𝐚𝐩𝐩𝐲 𝐂𝐡𝐢𝐧𝐞𝐬𝐞 𝐍𝐞𝐰 𝐘𝐞𝐚𝐫! 𓆙 𝐈𝐧 𝟐𝟎𝟐𝟒, 𝐆𝐗.𝟕 𝐩𝐚𝐫𝐭𝐧𝐞𝐫𝐞𝐝 𝐰𝐢𝐭𝐡 𝟐𝟕𝟎+ 𝐩𝐫𝐨𝐣𝐞𝐜𝐭𝐬, 𝐩𝐫𝐨𝐯𝐢𝐝𝐢𝐧𝐠 𝐰𝐡𝐢𝐭𝐞𝐥𝐢𝐬𝐭 𝐚𝐧𝐝 𝐭𝐨𝐤𝐞𝐧 𝐫𝐞𝐰𝐚𝐫𝐝𝐬 𝐭𝐨 𝟐,𝟕𝟎𝟎+ 𝐩𝐚𝐫𝐭𝐢𝐜𝐢𝐩𝐚𝐧𝐭𝐬. 𝐖𝐞 𝐝𝐢𝐬𝐭𝐫𝐢𝐛𝐮𝐭𝐞𝐝 $𝟏𝟐𝟕,𝟎𝟎𝟎 𝐢𝐧 𝐩𝐫𝐢𝐳𝐞𝐬 𝐚𝐧𝐝 𝐞𝐱𝐜𝐞𝐞𝐝𝐞𝐝 $𝟏𝟒𝐁 𝐢𝐧 𝐭𝐫𝐚𝐝𝐢𝐧𝐠 𝐯𝐨𝐥𝐮𝐦𝐞. 𝐈𝐧 𝟐𝟎𝟐𝟓, 𝐰𝐞 𝐰𝐢𝐥𝐥 𝐞𝐱𝐩𝐚𝐧𝐝 𝐠𝐥𝐨𝐛𝐚𝐥 𝐩𝐚𝐫𝐭𝐧𝐞𝐫𝐬𝐡𝐢𝐩𝐬, 𝐢𝐧𝐜𝐫𝐞𝐚𝐬𝐞 𝐫𝐞𝐰𝐚𝐫𝐝𝐬, 𝐚𝐧𝐝 𝐬𝐮𝐩𝐩𝐨𝐫𝐭 𝐦𝐨𝐫𝐞 𝐞𝐦𝐞𝐫𝐠𝐢𝐧𝐠 𝐩𝐫𝐨𝐣𝐞𝐜𝐭𝐬, 𝐝𝐫𝐢𝐯𝐢𝐧𝐠 𝐢𝐧𝐧𝐨𝐯𝐚𝐭𝐢𝐨𝐧 𝐚𝐧𝐝 𝐠𝐫𝐨𝐰𝐭𝐡 𝐢𝐧 𝐭𝐡𝐞 𝐜𝐫𝐲𝐩𝐭𝐨 𝐬𝐩𝐚𝐜𝐞. 🐳🚀
Show more
0
503
208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