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心心英语
People
Not Found
Tweets including 心心英语
林黛玉教你学英语(系列S) 知识点:英语谓语动词的用法。 #英语小知识# #英语学习# #英语# #心心英语# #红楼梦# #LearnEnglish# #English# #English# https://t.co/hZzj9lueFE
Show more
0
3
97
15
前几天和潘乱录播客(阑心一言版待会就发),聊到这波中概股价值重估的影响,以及阿里是怎么成了最大赢家的,很有意思,一边是阿里言必称AI,另一边是拼多多在AI上毫无动作,两家对头突然就分道扬镳了。 其实从今年年初阿里的股价坐上火箭之后,关于阿里到底是不是一家AI公司一直都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即使我们相信「聪明钱」,也要看看它们的逻辑。 从资本市场的表态来看,阿里确实搭上了这一波中国资产重估的快车,「云+AI」的转型定位也在股价——今年已经涨了60%——上得到了验证,但也有怀疑的声音,认为阿里纯属蹭到了DeepSeek大火的余热,AI只是用来讲故事的素材。 先说AI公司的标准吧,按照投行普遍认可的逻辑,从价值链来划分,可以列出3层: 第1层,是支撑AI产业的基础设施,也就是芯片和算力资源的供给端,比如英伟达和云厂商, 第2层,是大模型的研究组织,拥有可商用的自研模型,比如OpenAI; 第3层,是消费级/企业级AI应用的开发商,为终端市场提供商品化的服务,比如ChatGPT。 注意,这3层不是相互独立的,像是OpenAI之所以一骑绝尘,就是因为它同时在第2层和第3层都占据着绝对领先的地位,叠加之后的经济价值,全都反映到了碾压同行的估值上面。 按照这张表,阿里一定可以被归到AI公司的范畴里,而且是「三位一体」的:阿里云在第1层,Qwen在第2层,夸克在第3层。 但比较微妙的是,阿里在这3层的位置,又都还有更进一步的空间,阿里云在亚太份额第一,但在全球范围内,AWS还是无可争议的第一;Qwen每次屠榜都很顺利,但好口碑也局限在开发者圈层,以至于在deepseek出圈后,才作为“隐形大佬”被广泛关注到,夸克作为阿里推出的旗舰消费级AI应用更是处于早期,在舆论声势和用户认知上还在追赶中。 所以「三位一体」既是阿里AI化的证明,证明它在每条价值链上都有卡位,却又体现出AI化还不够彻底的程度,缺少标志性的企业符号。 多说几句,「三位一体」这种我全都要的布局,中国科技公司的数量远比美国要多,除了阿里之外,百度、腾讯、字节都在同时投入云、模型、应用三大价值链,但美国基本上只有Google是这种模式,亚马逊、微软、苹果、Meta都不是。 最关键的是,拼多多在这场AI浪潮里几乎完全隐身了,阿里越是重注AI,越是可以把当年那顶「该死的零售商」的帽子,扣在对手头上。 摩根大通前几天出了一份研报,对中国AI发展总结出了4个阶段,并认为当前市场处于第2阶段: 开发和完善大模型的技术、大模型开始融入现有产品、互联网服务消费大增、杀手级AI应用出现。 直到DeepSeek出现之前,中国都还被困在第1阶段,这也是我一直说DeepSeek在技术实力之外最大的行业贡献,在于它把大模型变成了一种人尽皆知的公共用品。 所以我们才能看到接入DeepSeek成了各大产品在过去几个月里的流量密码——DeepSeek的开源真的非常伟大和无私——老百姓不知道参数啊跑分啊这些概念,只知道DeepSeek好用,你能供给,就会下载。 当然我也会觉得,在明明有自研大模型而且有能力持续开发的情况下,为了流量去接DeepSeek,对于自家团队来说都是一种羞辱,哪怕只是一时策略。 或者说这些公司致敬DeepSeek的最好方式应该是更加积极的开发模型,通过竞争创造进步这个商业常识,来推动中国AI行业的繁荣,而不是就那么跪了,把形势当成了事实。 在这方面,阿里和字节的所谓「气节」要稍微好那么一点点,对于自己的路线图是有自信的。国际上也是这个认知。外媒The Information的报道说,中国其他巨头都放下了大公司的身段接入Deepseek,只有阿里和字节保持了谨慎。 说回摩根大通的研报,在中国所处的第2阶段,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的经济回报被高度看好,在一个投入增长期,能够提供芯片和算力的厂商是旱涝保收的,也就是俗称的「卖铲子」生意。 所以无论阿里算不算AI公司,因为手握阿里云,它一定会成为这个阶段里资本支出受益最高的公司,反过来说,如果认为它不是AI公司,那么一家非AI公司拿到了AI市场的最大一块蛋糕,这本身就很地狱笑话了。 根据摩根大通的推算,阿里AI相关业务(包括云)的收入贡献占比,会在这个阶段内上升到38%以上——目前是14%——而且还强调这是一个相对保守的预估。 云计算是一种边际收益很高的业务,AWS在亚马逊的收入结构里只占到了15%,却能创造50%以上的利润,理解了这个特点,就能理解为什么吴泳铭要在财报会议里特意点出来推理的算力需求在DeepSeek火了之后增长高达70%。 这都是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啊。 加上Qwen被苹果选为国区iPhone的AI合作商,以及夸克开始提前卡位应用层的动作,阿里作为AI公司的属性点是最均匀的,没有之一,摩根大通对阿里评价之高,也是基于这种确定性。 前端时间录播客时讲到一个很生动的描述,说中国电商战争的后半场变数在于大家曾经以为一千米就是赛跑的终点了,没想到赛制是一万米的,一千米内建立起来的那点优势根本不算什么。 于是很明显的,阿里转型AI的所有迹象都在表明,它的发育方式就是冲着大后期去的,这是对的,在一夜千里的技术进展前,没有任何公司有资格提前开香槟,DeepSeek是一次意外的馈赠,但终究会回到「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常识,是对战略和组织力的综合考验。 和移动互联网那一波也确实不太一样,门票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插多少面旗帜,这关乎到全球80亿人口的生活重塑,能主导产业替代进程的,可能只有中国和美国数得过来的那几十家公司,也可能在10家公司以内。 保持乐观,保持清醒。
Show more
0
9
113
7
【 纪念邓丽君逝世30周年 】 谨以此短片【纪念邓丽君逝世30周年】,该视频展现了歌后邓丽君少女、青年、成年等不同时期的风采,所有的视频片段相信您都是第一次见(因为都是本频道AI修复重现的)! 邓丽君(Teresa Teng),中国台湾著名女歌手,华语乐坛永恒的传奇。 她以甜美的嗓音、温柔的气质和深情的演唱风格,风靡整个华人世界; 代表作包括《月亮代表我的心》、《何日君再来》、《小城故事》等。 她的歌声跨越国语、粤语、闽南语、日语等多种语言,深受不同地区听众喜爱。 1995年5月8日,邓丽君在泰国清迈因哮喘突发猝逝,年仅42岁。英年早逝,实在令人痛心! 她的离世震惊华人世界,但她的歌声却永远留在人们心中,被誉为“永远的歌后”。 短片中的歌曲《不怕死就来》,借邓丽君的歌曲《何日君再来》改编,唱给此次赴俄罗斯参加红场阅兵式,为普京捧场的那些独裁者、流氓地痞们! #邓丽君# #改编歌曲# #讽刺# #搞笑# https://t.co/xYfGwLceV4
Show more
0
2
40
8
<今日热点回顾5.7> 1. ETH pectra升级 E卫兵集合 ETH升级,结果BTC涨的多 蚌埠住了 2. kaito改革暴涨 kaito开始干活了 之前产品和代币分开的 现在需要把代币和产品结合 以前创造的mindshare这样的新资产 徒做嫁衣 现在最好能把kaito本身 变成infofi新资产 3. 男女大战 原本以为是男的骚扰女性 结果发现可能是大专捞女 然后来捞币圈装大哥的 很好笑 两个人,捞女想来捞钱 装大哥的想草批 信息错配带来的激烈矛盾 4. 中美关税谈判 美国这波没排面了 大哥也不去聊 还是找的第三国 派出的还是低级官员 5. 留学回本问题探讨/web2-3工资对比 大部分留学生是无法回本的 英国留学100-200万 美国300-500万 但是200-500万的可投资款 其实已经在中国是无敌了 top1%的人群了 但是投资给自己的孩子 绝大部分孩子未必就能赚回500万 很多留学生为了7000人民币月薪 银行柜台岗位都争的头破血流 我毕业是拼尽了全力 现在爸妈卖房梭哈我留学 目前看赌我是赌对了 但是当时来看,真是前途未卜 看人吧,我英国四年花了140万 打工赚回来了30多万 然后毕业就是VC+腾讯 算是改变了原本的去个山东大学 什么小镇做题家历史文科生人生 主要原因确实就是时代变了 中国已经不是所谓的发展中国家了 其实中国是极致的资本主义国家 生产效率非常强,工程师红利 劳动力无比充分 你不干,总有人替你干 再加上中国是 低税+低工资+高房价模型 欧美是 高税+高工资+高房租模型 留学生就是被疯狂套利的一个群体 一方面要扛海外的高消费 一方面拿国内的低工资+高房价 留学已经证明不了什么了 国内的211/985已经非常强了 感谢crypto吧,唯一年轻人的机会 6. BSC动物园行情 驴和猩猩 终于有一个不是CZ喊的东西了.. 7. doodles发币 今夕是何年…. 8. Move的新ceo+币安推迟合作 movement真够drama的 真没想到一个技术抄袭 各种scam的项目 能搅动这么多风云 我觉得movement其实寒了很多 真正builder的心 很多builder又交上币费+deposit 又拉盘,又努力,又给币 一看,movement轻轻松松赚3800万U 又是美好的一天呢 9. huma finance的池子又存满了 我存了30万u,三个号max+6个月 看看情况吧 10. 币安观察列表上涨 太难崩了 币安listing公告是顶部信号 币安下架公告是底部信号 11. zerobro dev又复活了 拿自己生命开玩笑的人 哎,有点太儿戏了 币圈也很有意思 还有人愿意演这样的戏 12. 币安要消积分泡沫 行吧,最好别玩脱了 毕竟感觉积分泡沫 和BNB价格关系也不大了 13 富途可以炒币了 没准明天币安也能炒股了呢 不过监管框架也没那么快 14. 今晚议息会议 感觉不会突然降息 期待一下美联储的决议 15. OKXpay IM拉群发红包 感觉okx钱包变成了互联网产品 可能真的觉得crypto没增长了吧 晚安,明天见
Show more
0
2
3
0
听完扎克伯格在Joe Rogan Experience的3小时播客后,我理解了那条最高赞的评论在说什么: 这就是「对不起,我想站在胜利的一方」的样子。 this is what "im sorry, i wanna be on the winning side" looks like. 哈哈哈……还是简单总结一下这期节目效果炸裂的对谈吧。 - Meta正在全面停止所谓「事实核查」的制度,2016年的川普当选和英国脱欧两件事情,促使Facebook的运营团队开始基于意识形态管理内容; - 当时传统媒体的声望尚未滑落,扎克伯格身边的人,包括很多专业的记者,都对他说,川普的当选是因为他在社交媒体上散布虚假信息、是俄罗斯在幕后推动; - 扎克伯格说自己当时还是一个傻白甜,以为这些人都是抱着善意在期待他作为美国最大社交媒体的老板解决虚假信息泛滥的现象,于是接受了雇佣第三方事实核查机构来清理Facebook内容的建议; - 「然后事情就失控了」,扎克伯格以为事实核查只会针对那些真的和事实相关的骗局——就像是有人宣扬地球是平的这种——但绝大部分的核查对象都是政治性言论; - 拜登上任后,为了推动新冠疫苗接种率,曾经公开表示社交媒体放任错误的防疫信息传播「是在杀人」,从此来自白宫的施压剧增,虽然自己对疫苗持怀疑态度,但运营团队常被喊去开会,要求删除平台上的各种贴子; - 比如白宫会要求Facebook从全站删掉一张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嘲笑新冠疫苗接种者的Meme梗图,让他觉得非常不对劲,因为这很明显属于「讽刺和幽默」的范畴; - 再后来演变成任何谈论疫苗有副作用的内容都要删掉,扎克伯格对此感到不可理喻,他也开始反思自己对于内容政策的忽视,他以为内容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打击网暴或是盗版之类,没想到过去10年里基本上都是在强化意识形态监管,一不留神自己的公司就被夺舍了; - 总的来说,就是Meta在满足事实核查这条路上走得太远了,有点像「1984」里所隐喻的那种地步,这摧毁了人们对于美国的信任,所以他决定要做出改变; - 最优先的就是逐步取消和事实核查机构的合作,扎克伯格盛赞推特的「社区笔记」——也就是由全体用户对有争议的推文进行备注说明——是比Facebook好得多的治理模式,必须抄过来用; - 推特这种平台备受信任,并不是因为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愿意在这个时代提供发出真实声音的机会,包括播客越来越受欢迎也是,这些信任以前是被给予媒体的,直到媒体不再诚实为止; - Meta同时也决定终止DEI(多样性、公平和包容性)的内部项目,比如在招聘时回到以能力为主的判断标准,而不再对某些性别或是种族做出特别优待,所有的行为都应该回归常识; - 所以扎克伯格也把终极格斗赛事运营商UFC的老板达纳·怀特邀请到董事会里了,虽然大家都认为这是在讨好川普——达纳·怀特是川普多年以来的亲密盟友——但扎克伯格认为这是证明自己掌握公司权力的一种表现; - 此时扎克伯格突然上演了一段自证男子气概的独白,特别好笑:「我拥有公司的控制权,不需要谄媚董事会,这才是正常的企业环境,其他公司的CEO本质上都是在为董事会服务用以换来更高的薪酬,但我不用,我的收入不靠董事会来发,也不担心他们开除我,所以我有权选择招揽任何人,让最聪明的人来帮我解决问题。我就是要达纳·怀特加入!就要!没人拦得住我!」; - 接下来省略接近一个小时的关于柔术技巧、增肌训练、打猎捕鱼、带娃射箭的分享碎碎念,简单来说就是扎克伯格在非常努力的表现自己身体里跳动着一颗红脖的心; - Meta在AI领域坚持开源路线的原因是希望确保世界上存在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而不是由单一公司控制最好的大模型,代理型的AI进展速度很快,预计在今年Meta自家就会用上相当于中级工程师职位的编程智能体; - 乔布斯在2007年创造了iPhone,但剩下的接近20年时间里,苹果都是在吃老本,然后利用强势的市场地位来提高利润率,30%的苹果税是不合理的,只为AirPods提供连接iPhone的独家协议也是不合理的,iMessage出于安全理由不和其他通讯应用互通还是不合理的; - 售价3500美金的Vision Pro比售价400美金的Quest 3更糟糕,因为追求过高的性能,以致于佩戴起来太沉重了,降低了用户使用VR的欲望,在市场教育阶段,电子消费品的易用性要比参数重要得多,反正一家不懂得如何创新的公司迟早要玩,且听龙吟; - 全球化的公司都不可避免的要面临价值观冲突,扎克伯格知道自己可能会被巴基斯坦法院判处死刑——因为Facebook上有张不尊重先知默罕默德的图片——他虽然并不真的担心这件事情,但也会考虑以后坐飞机旅行是不是不该经过巴基斯坦的领空; - 因为不再配合政府监管了,Meta和华盛顿的关系变得非常敌对,好在法律的规则依然生效,Meta愿意上法庭打官司,并有信心赢得对政府的诉讼,信息镇压不是好东西,自由比正确珍贵太多,第一修正案万岁。
Show more
0
33
409
68
复盘凉兮带单秒爆后的连锁恶心事件,我第一次发长文特地开了蓝 v,希望大家能帮忙转发,只求未来像我这样的小白,能少被这么恶心一回,也足够了。@liangxihuigui ✨我没有钱,但也希望有相同看法的人看见,转发评论抽三个 10u 吧。 4月25日,凉兮在By正式开始带单。 当天将军操作 时间点1: 下午14:45开了第一单,跟单人数 0 人。17:10开了第二单,跟单人数 3 人。(图1) 时间点2: 接着在 17:33:58 和 17:34:02,凉兮连续开了两单 ETH 空单,这两单的跟单人数分别是 695 人和 687 人。(图2) 这两单在 17:55:13 同时爆仓,大量跟单用户爆掉。 时间点3: 18:00:06,又开了一单 ETH 空,但跟单人数只剩 34 人——人数骤降,印证了绝大部分人在时间点2两单爆仓。(图3) 简单说,凉兮在带单的前两单就直接把大部分人爆光了,之后用户开始追问承诺的包赔问题。将军的操作咱们待会单独说,这里先讲平台的骚操作 事故发生后,平台一开始就试图混淆视听: 1️⃣先说发券。 2️⃣后说自动到账。 3️⃣然后又变成要额外充值800u才能领取100u跟单券(注意,是券!不是现金赔偿!只能继续跟单使用的券)。 大的来了 官方最新公告终于承诺:赔付首单跟单券。 问题在于看回时间点2,凉兮在四秒钟内开了两单ETH空两单同时爆掉。绝大部分用户的“首单”,其实是这两单。 赔的是券,不是现金,更不是原先承诺的100u额度,而是只给你算其中一单的亏损。(这个计算逻辑依据放在评论区) 目前来看,事情已经接近尾声,再来看一下将军事发之后的操作。 将军怼天怼地怼空气,看似为了凉家军义愤填膺,实际上只是为了转移大家注意力,从来没有谈过自己刚带单就把大伙都爆了的事。因为他根本不关心平台怎么恶心大伙,他不关心平台在玩文字游戏,他甚至不想去了解,他想做的只是把所有矛头都引向平台,现在还喷起了助理。千错万错都是别人的错。 事情只要被糊弄过去,没有人把这次事情弄明白,过几天大伙就把事全忘了,将军又能抓着新的家人们猛猛的割。一百倍猜对了他就是交易天才,猜错了就是网卡了/平台卡了/助理傻逼/平台动手脚了。。。。。。 更让人恶心的是,只要这个事被糊弄过去。平台做做样子施舍跟单券,将军就会以斗争英雄的胜利形象,在推特上大吹特吹,说自己如何如何维护家人。最后只有我们这群韭菜,做了将军威武形象的嫁衣,做了将军下一茬韭菜的磨刀石。 我是傻逼,其实我不相信跟单能赚大钱。只是有时候看到他真的去帮助贫困的人的时候会以为,这个人可能还是有那么点人性的。但是其实,他做一切也只是为了。。。 另外,我向那些认为他是交易天才的人投出了质疑,交易天才,真的会让自己在一个新平台带单的开门红马上就爆掉吗? 再贴上一段助理哥的话,虽然对我们这茬韭菜来说看着有点扎心,但是其实仔细一想,是真理。(图 4) 欢迎带单事件的朋友们留言,互相鼓励一下。 写得匆忙,有纰漏望指正。
Show more
0
26
29
22
为什么我要公开开喷 @0xCRASHOUT 说实话,我本来不想写这篇的。 SuccinctLabs 技术这么强,方向也准,我是发自内心看好他们的。@pumatheuma 但现实是:技术可以封神,运营能直接拖进地狱。 @0xCRASHOUT 就是那个在中文社区里反复 PUA KOL、玩弄权力、失信于人的人。我们实在忍够了。 这篇不是为了挑事,而是希望 @SuccinctLabs 项目方认真听听我们这边发生了什么,早点做点事。 第一次:Kaito 投票活动 @0xCRASHOUT 找我包括很多kol投票,说“投完就给 Code”。我当时也没多想,顺手就投了。结果他突然改口,说“还要再多投点”。我继续投,投完之后人直接消失,Code一毛不见。承诺说变就变,基本操作就是骗一波就跑。 第二次:合作写文 + 拉资源 他说如果我愿意帮忙写一篇文章、再把 @defidotapp@ethos_network 团队介绍给他,他就会给我们社区成员发code,而且还承诺我社区成员也能一起体验。 (这里也有我把 @0x5f_eth 介绍给他的记录,当时我还在想,为什么0x5f没有理他,现在我完全明白了) 我信了,全力配合,写完、对接全部搞定。结果他直接翻脸,说“从来没承诺过”。你说这像不像“空手套白狼”的经典剧本? 第三次:抽奖事件 多位kol反馈,抽奖开奖后,说好 48 小时内发邀请码。我们等着发奖,结果一连催了 4 次才给这些kol,甚至一些没有兑现。要不是开奖已经挂在公告里,他甚至可能都不打算兑现。连中奖都能赖账,这人到底还能干点什么正事? 第四次:我公开质问他 我在群里直接质问他之前的失信行为,他才赶紧跳出来说“现在就给你 Code”。但对不起,这时候我已经不在乎了。 我在ethos的群里明确告诉他:我们早就不是为了那点 Code,而是你一直在把社区当傻子耍。 第五次:其他 KOL 的遭遇 别以为只有我一个人被耍。我们这边有好几个 KOL 投了几千票、帮忙宣传,结果一样被他 PUA——不是拖着不发,就是随便敷衍几句装聋作哑。 很多KOL和社区成员被他pua的不敢发声。但是我今天就要说出来! 有的 KOL 明明贡献最大,包括一些社区成员,积极的创作参与社区与建设,但最后连个码都没拿到,结果看着海外用户轻松就能 DM 拿到码。说句难听的,中文社区在他眼里就是个免费劳动力池。 第六次:中外社区的区别对待 最讽刺的是什么?海外用户随便 DM 说句 “may I get a code” 就能拿到。 中文这边投票、发文、拉群什么都干完了,换来的却是冷处理 + 装死。有人甚至直接调侃:英文用户“靠嘴要码”,中文用户“靠命抽码”。 而且最近的实锤来了:他对外宣传 Succinct 是 “10-bit Code”,结果自己发给人的却是 8-bit,还直接开骂曝光的人,暴露了整个发码机制就是黑箱操作、随意修改、暗箱作弊。许多 KOL都在反馈:他不是在做运营,你在利用 Code 玩权力、PUA 用户。 他一边靠社区帮忙推活动、拉曝光,另一边又用“不给码”来压人、玩人、PUA。 人设就是——低配版操盘手,高配版甩锅王,外加一个发码流氓。 说真的,这串测试网 Code,本身一点都不值钱。 我们之所以愿意配合投票、写文、拉资源,根本不是为了那几个字符,而是出于对 @SuccinctLabs 技术的认可,真心希望这个项目能做起来。 结果现在反过来了:不是项目在激励 builder,而是 @0xCRASHOUT 拿 Code 绑架整个社区,玩权术、讲条件、发情绪,发不发全靠他高兴不高兴。 我们配合得越多,被 PUA 得越狠。配合得越认真,吃亏吃得越彻底。你说这到底是在 reward 参与者,还是在惩罚好人? 而且从现在社区的反馈来看,这事不是偶发的,是结构性问题,是他一贯的操作方式。 他不是在运营,他是在搞个人情绪施压、变相打压 builder、用发码制造鄙视链——让所有真心想参与项目的人寒心。 我们社区不是玻璃心,更不是伸手党,我们只是不想帮一个不尊重人的团队白干活。 技术再牛也遮不住一个人扯后腿,态度烂一次,两次,三次,迟早拖垮整条赛道的口碑。 今天我们不是在伸手要东西,我们是在对抗一种态度:看你有用就画饼利用,看你说话就已读拉黑,搞不赢你还顺嘴甩锅。 这不只是运营能力问题,这是项目信用的慢性自杀。项目方再不处理,大家就只能开始另眼看待整个 Succinct 了。 技术再牛,装在一个满嘴空头支票的人手里,也会变成“没人想参与”的东西。 篇幅有限,证据图发不完。评论区欢迎补充—— 把 @0xCRASHOUT 的恶行、截图、甩锅记录统统甩出来。你被已读过几次?你被许诺又被无视过?你辛辛苦苦写的内容最后换来几句 PUA?该说的,别憋着了。 别再让一个靠发码作威作福的中介,继续在社区头上作妖了。我们不是在闹情绪,而是在清理门户。 技术是项目的骨架,但社区是它的血肉。现在烂的是脸,不动手,迟早烂到心。 🔍 另外也感谢 @0x5f_eth 创立的 Web3 真实大众点评平台—— 👉 https://t.co/MCuBePJD3a 欢迎大家使用 Ethos 上实名评论,让每一个不讲信用、靠 PUA 搞运营的人暴露在阳光下。 社区不缺脾气,只缺透明。我们拒绝再沉默。 @SuccinctLabs,这事我们说得够清楚了,处理不处理你们自己看着办。
Show more
0
179
231
20
看透世界本质提升认知的30本书 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认知变现; 你所亏的每一分钱,都因为认知缺陷。 打破认知局限,提升认知水平, 才能突破重重壁垒,站上一览无余的投资巅峰。 一、经济学:从宏观到微观 1.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N·格里高利·曼昆 国内选用最多、最受欢迎的经济学教材。 2. 《财富的分配》约翰·贝茨·克拉克 全面揭示财富分配的内在法则。 3. 《国富论》亚当·斯密 作者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说。 4. 《人口原理》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 人口学开山之作。作者是第一位剑桥经济学家。 5.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创立。 二、心理学:了解自己,了解人性 6. 《动机心理学》爱德华·伯克利/梅利莎·伯克利 如何制定目标?怎样增强意志力?选择多是好事还是坏事? 7.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菲利普·津巴多 普通人心理学入门必读。 8. 《社会心理学》戴维·迈尔斯 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完美结合的一本书。 9. 《非暴力沟通》马歇尔·卢森堡 有时候,语言对心灵的“暴力”,比行为对身体的伤害还要大。 10. 《亲密关系》罗兰·米勒 亲密关系是人类经验的核心,让你爱情甜蜜、婚姻长久、人生幸福的宝典。 三、提升认知,突破瓶颈 11. 《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尼曼 快思考和慢思考,直觉和理性,如何在职场和个人生活中做出更好的选择。 12. 《原则》瑞·达利欧 从多个角度阐述生活、工作、管理的原则。 13. 《认知觉醒》周岭 属于非常落地,又很容易实践的个人成长方法论。 14. 《穷查理宝典》彼得·考夫曼 比较全面介绍查理·芒格关于投资、学习、个人心得的书籍。 15. 《少有人走的路》M·斯科特·派克 走向心智成熟的旅程。 四、历史: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古为今用 16.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 从全球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 17.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从大英博物馆中选出100件藏品,讲述200万年历史。 18. 《枪炮、病菌与钢铁》贾雷德·戴蒙德 环境和地理因素,是怎样影响文明进程的。 19. 《耶路撒冷三千年》西蒙·蒙蒂菲奥里 按照年代顺序,讲述耶路撒冷的故事,更是整个世界的缩影。 20. 《中国通史》吕思勉 关于中国通史的入门书籍,适用于普通读者。 五、人物传记 21. 《人类群星闪耀时》斯蒂芬·茨维格 十四个历史关键时刻,十四个英雄的瞬间。 22. 《维特根斯坦传》瑞·蒙克 维特根斯坦,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23. 《别闹了,费曼先生》里查德·费曼 费曼得过诺贝尔奖,是现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24. 《沈从文的后半生》张新颖 1948-1988年之间,沈从文的社会遭遇和个人选择。 25. 《李鸿章传》梁启超 是梁启超撰写的人物传记中,最著名的一本。除讲述李鸿章生平事迹,还有梁启超先生的评价。 六、哲学:人生智慧 26. 《人生的智慧》叔本华 “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是没有痛苦。” 27. 《理想国》柏拉图 柏拉图心目中的理想国家,是人类最早的乌托邦。 28. 《次第花开》希阿荣博堪布 是不错的佛教入门书籍,也是希阿荣博堪布的慈悲和智慧。 29. 《传习录》王阳明 大多是问答形式,还有一些书信内容,王阳明的主要观点“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均有体现。 30. 《道德经》老子 全书五千余字,探讨人与自然、人与人、身与心之间的关系。 最后: 人这一生,看似漂泊无常的命运,其实都是有迹可循。 有人勤恳卖力一辈子,到头来处处碰壁,只能温饱; 有人不疾不徐过一生,却总能抓住机遇,一步登天。 人们总说,越努力的人越幸运,但努力错了方向,就会适得其反。 其实,深度独立的思考,认清事物的本质,越清醒的人生,才会越幸运。 共勉!
Show more
0
29
957
266
从交易者到创造者:MYX Finance 如何改变合约市场生态 —— Democratize Alpha for All. Trade Alpha, Permissionless 之前提过最近重点在关注:稳定币赛道、链上交易生态,以及一些具潜力的 AI 公链协议。 在交易赛道,目前重点跟踪的项目包括:Aster、Lighter、BackPack、Arkham、standx、Axiom等。 今天来介绍下MYX Finance @MYX_Finance 在 DeFi 的舞台上,MYX Finance 不仅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名字,更是一种正在崛起的现象。作为 Linea 生态的“亲儿子”,MYX Finance 在 ConsenSys 的投资支持下崭露头角,随后迅速扩展至多链平台,并转向了深度合作的 BSC。其 TVL的暴涨并非偶然,这得益于与 BSC 官方的频繁互动,以及对早期潜力币种的精准布局。更令人瞩目的是,MYX Finance 在多个热点币合约的首发上跑在了 CEX 前面,展现了其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和超强的执行力。 1. 项目愿景与定位 就在今天,我发现 MYX Finance 突袭式更新了它的路线图,正式宣布将全面开放链上无许可创建永续合约交易对,这妥妥的有点 Uniswap 的灵魂附体,因为它吹响了“去中心化交易自由”的号角。作为一名长期深入关注 DeFi 的用户,我认为 MYX 的目标很明确:它想成为链上永续合约市场的 Uniswap,打造一个真正由社区驱动的开放式合约交易平台。 在我研究过的数百个协议中,这种魄力着实罕见:一个永续 DEX 居然敢把交易对的上线权限完全交给用户。简单思索一下,感觉这场模式的创始对于我这样的用户来说意义重大,它的核心是将链上合约市场从“中心化上新”彻底解放出来,直接赋予用户以下三项核心权力: ✅ 无许可创建交易对:社区自主上线任何代币的永续合约,比如 Meme 币、RWA 资产、SocialFi 治理币等等,想想就觉得自由度爆棚; ✅ 流动性自由供给:作为 LP,社区无须授权地为这些长尾资产提供流动性,赚取手续费和资金费率,这让用户有机会深度参与市场; ✅ MPM 技术加持:即便交易量不高,用户依然能享受零滑点的交易体验,这让用户对小众资产的交易信心倍增。 通过这一机制,我感觉资产交易的决策权终于从中心化平台手中回到了市场参与者手中。只要社区有判断力、有信仰,就能在链上创建属于自己的市场,真正实现“我的 Alpha 我做主”。在我看来,MYX 的开放式架构正在重塑链上合约市场的基本逻辑。 在过去,新资产要上线中心化合约平台,总得经历项目方申请、平台审核等繁琐流程,效率低,某种程度上还压制了创新资产的早期流通。而现在,MYX 的开放式合约机制直接打破了这个瓶颈,能亲眼见证新资产的永续交易在链上原生发生,这不正是 DeFi 精神的完美体现吗?更让我感觉符合 Web3 精神的一点是,社区自发提供的流动性降低了新交易对的启动成本,真实反映了市场的情绪与共识,为 Alpha 的诞生和发现创造了无限可能。 2. 产品创新与技术优势 核心技术亮点:Matching Pool Mechanism(MPM)有多香? MYX 凭什么能在永续 DEX 的赛道上一路扶摇直上?没有绝招怎么能站稳市场?让我们把本质说清楚,做到心中自然有数。 在产品设计上,MYX Finance 推出了独特的 Matching Pool Mechanism(MPM)。这一机制不再卷入多空交易的零和博弈,而是专注于高效管理和对冲风险,避免依赖交易者的亏损来盈利。这种创新显著降低了底池的资金要求,使得低流动性的 meme 合约得以实现。正因如此,MYX Finance 在其路线图中自信喊出 “Perp DEX 里的 Uniswap” 的口号,致力于推动行业向更开放、更高效的方向迈进。MPM 本质上是一种 P2Pool2P 模式,也就是“用户 - 资金池 - 用户”的撮合路径,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订单簿撮合。体验之后,我发现它带来的好处简直是一套交易体验的“三件套”: · 零滑点:不管市场深度多浅,用户成交价就是预期价,太稳了; · 最高 50x 杠杆:效率拉满,进攻型用户简直爱不释手; · 极致成本控制:基础交易费低至 0.05%,对高频交易者来说简直是“回血圣器”。 和其他传统 AMM 或 CLOB 模型相比,我觉得 MYX 的 MPM 架构在高杠杆交易中的优势太明显了。举个例子:在其他平台用 50 倍杠杆做多 1 BTC(约 60,000 美元),1%-2% 的滑点意味着我一进场就亏 600-1200 美元,想想都肉疼。但在 MYX 上,滑点几乎为零,这让我体验到了什么是极限效率。 技术工作原理简述 我稍微研究了一下它的原理,发现非常直观: · 所有交易都直接与 LP 提供的资金池交互,不用操心对手方在哪; · 系统通过算法自动匹配对手方,完全不需要订单簿,这效率确实高; · 每笔交易都以我预期的价格成交,执行速度更是秒级,体验感满分 啰嗦了这么多,我干脆把 MYX 的 MPM 核心特性整理成一个表格: 用户体验:从流畅交易到跨链无感切换 讲真,一天交互一堆协议,再好的 UI 设计也让审美疲劳,坐枯禅的时候能有个机会发现协议平台设计的用心,真的会增加一些愉悦感。 MYX 在用户体验上也特别用心。刚开始用的时候,平台就推出了无 Gas 交易模式,大幅降低了我的链上操作成本,更关键是省心(我不止一次的在推文中提到过怎么通过设置 Gas 来节省交互成本)。 交易流程顺滑得让人心情大好,据说好的交易员不是对行情有感觉,而是面对行情波动时,绝对的冷静,彻底的无感,我想好的交易平台,操作起来应该也是这种感觉。 链抽象账户 UA:一次体验跃迁 MYX 已经和 Particle Network 达成了深度合作,成为首个支持 UA(Universal Account)账户的永续合约 DEX。这让我忍不住试了试,结果体验直接起飞: · 统一账户体验:我不用再为每条链准备不同钱包,所有链上资产和交易一个账户搞定,太省心了; · 无缝跨链交易:链间资产转移和交互就像“切换页面”一样轻松,我完全感受不到跨链的麻烦; · Gas 智能管理:我可以用一种资产支付多链 Gas,不用每条链都准备 Gas 钱包,这一点简直不要太爽,你交互过多条链的时候,就知道这种繁琐的程度了,操作步骤指数级上升,欲哭无泪! · 更强安全性:多签加社交恢复机制,让我觉得账户安全更有保障。 这些改进不仅解决了我用传统 DEX 时的痛点,还让我体验到了 Web2 级别的丝滑感,这就是拍大腿式的惊艳。 小结:为什么我认为 MYX 的底层设计值得重视? 用了一段时间后,我越发觉得 MYX 的创新不是某个功能的简单堆砌,而是从撮合逻辑、用户界面到钱包账户体系三位一体地重塑了我的链上永续交易体验。MPM 机制让我告别了滑点和效率烦恼,Particle UA 账户又打通了多链壁垒。这套组合拳让我觉得,MYX 构建了一个“低门槛、高效率、高扩展性”的交易场。也许,我正在见证 DeFi 从极客圈走向大众的开端。 3. 市场表现与生态建设 作为一个混迹协议圈的老手,我早就习惯了项目方在白皮书里吹得天花乱坠。但在 Web3 里,我知道真正值钱的不是愿景,而是数据。MYX Finance 在链上永续合约赛道交出的成绩单确实“叫好又叫座”: · 活跃用户:超过 170,000 个独立交易地址,用户量连续 6 个月正增长,势头很猛; · TVL 增速惊人: ·BNB Chain:上线 7 天,TVL 达到 3715 万美元,惊呆了一众人; · 总 TVL:4121 万美元,增长速度令人咋舌; · 交易活跃度:累计交易量 546.34 亿美元,日均交易量高达 1.2923 亿美元以上; · 赛道地位:稳居 BSC 和 Linea 链上最大永续合约 DEX; · 费用优势:平均费用低于 1bps,零滑点体验; · 资本效率:达到行业均值的 100 倍。 在 DeFiLlama 等公开数据平台上看了一下,MYX 已经超过了一堆老牌对手: ·Contango V2(2868 万美元) ·APX Finance(3006 万美元) ·Satori Perp(257 万美元) ·RubyDex(2414 万美元) ·KiloEx(4500 万美元) ·Apex Omni(1527 万美元) ·edgeX(1096 万美元) ·ApeX Pro(225 万美元) 在永续合约 DEX 这么内卷的市场里,我觉得 MYX 靠高效引擎、极致费用结构和活跃交易表现,稳稳坐上了第二梯队的前几把交椅。 社区生态:从“交易即用户”到“生态即共识” 说完产品,再来聊聊我另一个感兴趣的话题:社区生态。 与其他靠交易返佣拉新的 DEX 相比较,我觉得 MYX 的社区生态简直是开了挂:MYX 把代币激励设计成了三层结构,完全满足了不同用户的参与需求: ✅ 交易型激励(宝石任务) 每交易 1 USDC 赚 1 宝石,持仓越高产出越快,按宝石数量分空投,简单公平。 ✅ 推荐机制 生成 10 个邀请码,自设手续费返还比例,邀请越多返佣越高(最高 70%),VIP2 后停返,防滥用。 ✅ 社交任务 关注 X、加入 Discord、转发文章等任务,赢抽奖、NFT 或 $MYX 空投,零交易也能参与。 以及跟 Particle Network 联合推出的 MY PARTI 活动 总结:MYX 社区设计的独特性 我发现 MYX 不再把我当“刷单机器”或“打新工具人”,而是从交易、传播、贡献多个维度让我感受到共建感和归属感。这不仅带来了天然的社交裂变效应,还让代币分发更公平、更黏性。用户拿到的每一枚 $MYX,背后都是一次真实的交互和参与—— MYX 建的不是用户池,而是一个共识场。 4. 对标分析:MYX vs Hyperliquid,谁是下一代 Perp DEX? 模型差异:MPM vs Orderbook Hyperliquid 靠自研 L1 和链上 Orderbook 成了顶级永续平台,我必须承认它很能打。但我发现 MYX 走的完全是另一条路,它用 MPM 资金池撮合模型,在降低滑点、提升资本效率上跑出了自己的风格。我觉得 MYX 不是“效仿者”,而是另一个方向的“创造者”。它没把 CEX 模型搬上链,而是围绕链上属性打造了一个更开放、自动化、灵活上新的永续市场系统。 “链上 https://t.co/jxeShfl7pd”——释放资产创新的永续合约市场 从热点捕获上来说,它不只是想做另一个 DEX,而是要做永续版的 https://t.co/jxeShfl7pd,但是细细想来,我觉得 MYX 的野心不小: 快速支持热点资产:上线速度比 CEX 还快,我能捕捉 DePIN、AI、SocialFi 等热点; 支持长尾资产合约:不只有 Memecoin,我还能交易非 EVM、新链生态、治理代币,太全了; 抢占市场节奏:项目方还没官宣,我在 MYX 上已经能交易;CEX 还在评估,我已经开始布局了。 我还记得 MYX 率先上线某个 Meme 热点合约,比币安等 CEX 早了近一周交易窗口。当时很多人抓住机会,早期直接吃到了数倍波动收益,感觉自己赚翻了。这是简单的“抢着上新“吗? 这其实是对中心化垄断的一次主动拆解。MYX倾心助力用户发现Alpha,它何时跻身 Alpha,让我们也拭目以待。 战略意义:MYX 为什么能脱颖而出? MYX 的快节奏上币策略远不止抢流量这么简单,所以,快节奏上币只是 MYX 扬名立万的打法之一,它其实在为自己的生态建护城河,在下一步大棋: · 抢占早期 Alpha 机会:通过率先上线新兴资产合约,吸引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早期交易者,成为他们捕捉 Alpha 的首选平台。 · 差异化竞争:与依赖主流资产的传统 CEX 和部分 Perp DEX 形成差异化竞争,通过提供独特的小众资产交易,建立自己的护城河。 · 吸引高粘性用户:早期参与新兴资产交易的用户往往具有较高的风险偏好和社区归属感,能够为 MYX 带来更忠诚的用户群体。 · 探索市场前沿:通过上线各类新兴资产,MYX Finance 能够更早地了解市场趋势和用户偏好,为未来的产品迭代和战略调整提供宝贵的数据支持。 · 形态规划:再叠加上无许可上币的 Buff,我认为 MYX 的形态规划应该是:MYX = uniswap + hyperliquid 5. 估值展望:MYX 的资本故事刚刚开始 MYX Finance 已经拿到了 D11 Labs、红杉中国(HongShan)、ConsenSys、Hack VC 等顶级机构的联合投资。 根据今年 3 月的公开信息,MYX Finance 的最后一次融资后,总融资金额约为 1050 万美元。在今年初的市场低迷期,能取得这样的融资成果实属不易,充分反映了投资者对其潜力和前景的信心。这让我觉得它不只是资本看好,还有资源倾斜、合作空间和叙事基础的全面升级,红海状态加上低迷行情,每一个赛道都挤满了项目,但是大浪淘尽英雄,细分领域也只能有三两个协议能真正的跑的出来,资方已经开始下注,你看好哪个?也可以用实际行动来表示。 目前 MYX 估值约为 1.2 亿美元 FDV,但我根据它的产品潜力、TVL 增长和赛道热度判断,未来 12 个月内,我觉得 MYX 有望达到 2.5 - 3 亿美元估值区间,这只是我个人的预判,具体的情况还要看 MYX 平台的发展和市场变化。 6. 总结:MYX 如何成长为链上永续合约的现象级平台 资产发行革命:从审批制走向自治化 写到这里,我依然感觉无许可创建合约交易对简直是 MYX 的一大杀招,它让我这种用户成了 Alpha 资产的天然爆发平台。不再依赖中心化背书,资产交易的权力回到了社区和用户手里,所有人都有了更早捕捉到潜力合约机会,MYX 给用户的,是完全去中心化的合约自由权。 效率碾压:MPM 模型重塑交易体验 在高杠杆场景下,传统 AMM 滑点大、撮合慢、资本利用率低,体验很糟。而 MPM 模型的零滑点、百倍效率和秒级执行让我这种非专业的交易者都会惊叹。我觉得这不仅是优化,而是交易范式的升级。MYX 的核心技术引擎——MPM——以零滑点和高达百倍的资金效率,为专业交易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极致体验。 生态飞轮:自我驱动的价值宇宙 从资产首发到交易激励,再到社区治理,MYX 正在编织一个自我驱动的价值闭环生态系统。通过激励用户参与流动性质押、项目孵化与生态建设,MYX 构建了一个生生不息的增长飞轮。当生态参与者激增,MYX 将超越单一交易所的定义,成为 DeFi 宇宙中不可或缺的枢纽。从资产首发、交易奖励、邀请返佣到治理激励,我觉得 MYX 正在构建一个多层次生态,围绕真实交互、社交传播和资产增长运转。我能赚返佣,刷任务领空投,甚至参与社区治理设计方向,参与感十足。 正如 @RyanMYX 所言,MYX 的愿景,就是让一切都回归到一个目标:让 Alpha 民主化,惠及所有人。更少的门槛,更多的机会,完全去中心化 Everything loops back to one purpose: Democratize Alpha for All. Less gatekeeping, more opportunity, completely decentralized https://t.co/hhb5EiGETQ 做交易平台的初心就应该是这样,交互撸毛赛道的项目方也应该这样,因为这样才是最纯粹的公平,万源同道,万法归宗。 可以预见,随着 MYX 的持续发展,未来的链上合约市场将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蓬勃发展的景象。社区将成为创新交易对的孵化器和流动性引擎,而 MYX 则将扮演基础设施提供商的角色,赋能用户掌握早期 Alpha 的交易主动权,引领 Perp DEX 走向一个更加开放、去中心化和以社区为中心的新时代。 提示:加密市场变化莫测,投资要理性,如果想深入了解 MYX Finance 的更多细节,请移步到官网或社区一探究竟。
Show more
0
0
0
0
从交易者到创造者:MYX Finance 如何改变合约市场生态 —— Democratize Alpha for All. Trade Alpha, Permissionless 之前提过最近重点在关注:稳定币赛道、链上交易生态,以及一些具潜力的 AI 公链协议。 在交易赛道,目前重点跟踪的项目包括:Aster、Lighter、BackPack、Arkham、standx、Axiom等。 今天来介绍下MYX Finance @MYX_Finance 在 DeFi 的舞台上,MYX Finance 不仅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名字,更是一种正在崛起的现象。作为 Linea 生态的“亲儿子”,MYX Finance 在 ConsenSys 的投资支持下崭露头角,随后迅速扩展至多链平台,并转向了深度合作的 BSC。其 TVL的暴涨并非偶然,这得益于与 BSC 官方的频繁互动,以及对早期潜力币种的精准布局。更令人瞩目的是,MYX Finance 在多个热点币合约的首发上跑在了 CEX 前面,展现了其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和超强的执行力。 1. 项目愿景与定位 就在今天,我发现 MYX Finance 突袭式更新了它的路线图,正式宣布将全面开放链上无许可创建永续合约交易对,这妥妥的有点 Uniswap 的灵魂附体,因为它吹响了“去中心化交易自由”的号角。作为一名长期深入关注 DeFi 的用户,我认为 MYX 的目标很明确——它想成为链上永续合约市场的 Uniswap,打造一个真正由社区驱动的开放式合约交易平台。在我研究过的数百个协议中,这种魄力着实罕见:一个永续 DEX 居然敢把交易对的上线权限完全交给用户。简单思索一下,感觉这场模式的创始对于我这样的用户来说意义重大,它的核心是将链上合约市场从“中心化上新”彻底解放出来,直接赋予用户以下三项核心权力: ✅ 无许可创建交易对:社区自主上线任何代币的永续合约,比如 Meme 币、RWA 资产、SocialFi 治理币等等,想想就觉得自由度爆棚; ✅ 流动性自由供给:作为 LP,社区无须授权地为这些长尾资产提供流动性,赚取手续费和资金费率,这让用户有机会深度参与市场; ✅ MPM 技术加持:即便交易量不高,用户依然能享受零滑点的交易体验,这让用户对小众资产的交易信心倍增。 通过这一机制,我感觉资产交易的决策权终于从中心化平台手中回到了市场参与者手中。只要社区有判断力、有信仰,就能在链上创建属于自己的市场,真正实现“我的 Alpha 我做主”。在我看来,MYX 的开放式架构正在重塑链上合约市场的基本逻辑。 在过去,新资产要上线中心化合约平台,总得经历项目方申请、平台审核等繁琐流程,效率低,某种程度上还压制了创新资产的早期流通。而现在,MYX 的开放式合约机制直接打破了这个瓶颈,能亲眼见证新资产的永续交易在链上原生发生,这不正是 DeFi 精神的完美体现吗?更让我感觉符合 Web3 精神的一点是,社区自发提供的流动性降低了新交易对的启动成本,真实反映了市场的情绪与共识,为 Alpha 的诞生和发现创造了无限可能。 2. 产品创新与技术优势 核心技术亮点:Matching Pool Mechanism(MPM)有多香? MYX 凭什么能在永续 DEX 的赛道上一路扶摇直上?没有绝招怎么能站稳市场?让我们把本质说清楚,做到心中自然有数。 在产品设计上,MYX Finance 推出了独特的 Matching Pool Mechanism(MPM)。这一机制不再卷入多空交易的零和博弈,而是专注于高效管理和对冲风险,避免依赖交易者的亏损来盈利。这种创新显著降低了底池的资金要求,使得低流动性的 meme 合约得以实现。正因如此,MYX Finance 在其路线图中自信喊出 “Perp DEX 里的 Uniswap” 的口号,致力于推动行业向更开放、更高效的方向迈进。MPM 本质上是一种 P2Pool2P 模式,也就是“用户 - 资金池 - 用户”的撮合路径,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订单簿撮合。体验之后,我发现它带来的好处简直是一套交易体验的“三件套”: · 零滑点:不管市场深度多浅,用户成交价就是预期价,太稳了; · 最高 50x 杠杆:效率拉满,进攻型用户简直爱不释手; · 极致成本控制:基础交易费低至 0.05%,对高频交易者来说简直是“回血圣器”。 和其他传统 AMM 或 CLOB 模型相比,我觉得 MYX 的 MPM 架构在高杠杆交易中的优势太明显了。举个例子:在其他平台用 50 倍杠杆做多 1 BTC(约 60,000 美元),1%-2% 的滑点意味着我一进场就亏 600-1200 美元,想想都肉疼。但在 MYX 上,滑点几乎为零,这让我体验到了什么是极限效率。 技术工作原理简述 我稍微研究了一下它的原理,发现非常直观: · 所有交易都直接与 LP 提供的资金池交互,不用操心对手方在哪; · 系统通过算法自动匹配对手方,完全不需要订单簿,这效率确实高; · 每笔交易都以我预期的价格成交,执行速度更是秒级,体验感满分 啰嗦了这么多,我干脆把 MYX 的 MPM 核心特性整理成一个表格: 用户体验:从流畅交易到跨链无感切换 讲真,一天交互一堆协议,再好的 UI 设计也让审美疲劳,坐枯禅的时候能有个机会发现协议平台设计的用心,真的会增加一些愉悦感。 MYX 在用户体验上也特别用心。刚开始用的时候,平台就推出了无 Gas 交易模式,大幅降低了我的链上操作成本,更关键是省心(我不止一次的在推文中提到过怎么通过设置 Gas 来节省交互成本)。 交易流程顺滑得让人心情大好,据说好的交易员不是对行情有感觉,而是面对行情波动时,绝对的冷静,彻底的无感,我想好的交易平台,操作起来应该也是这种感觉。 链抽象账户 UA:一次体验跃迁 MYX 已经和 Particle Network 达成了深度合作,成为首个支持 UA(Universal Account)账户的永续合约 DEX。这让我忍不住试了试,结果体验直接起飞: · 统一账户体验:我不用再为每条链准备不同钱包,所有链上资产和交易一个账户搞定,太省心了; · 无缝跨链交易:链间资产转移和交互就像“切换页面”一样轻松,我完全感受不到跨链的麻烦; · Gas 智能管理:我可以用一种资产支付多链 Gas,不用每条链都准备 Gas 钱包,这一点简直不要太爽,你交互过多条链的时候,就知道这种繁琐的程度了,操作步骤指数级上升,欲哭无泪! · 更强安全性:多签加社交恢复机制,让我觉得账户安全更有保障。 这些改进不仅解决了我用传统 DEX 时的痛点,还让我体验到了 Web2 级别的丝滑感,这就是拍大腿式的惊艳。 小结:为什么我认为 MYX 的底层设计值得重视? 用了一段时间后,我越发觉得 MYX 的创新不是某个功能的简单堆砌,而是从撮合逻辑、用户界面到钱包账户体系三位一体地重塑了我的链上永续交易体验。MPM 机制让我告别了滑点和效率烦恼,Particle UA 账户又打通了多链壁垒。这套组合拳让我觉得,MYX 构建了一个“低门槛、高效率、高扩展性”的交易场。也许,我正在见证 DeFi 从极客圈走向大众的开端。 3. 市场表现与生态建设 作为一个混迹协议圈的老手,我早就习惯了项目方在白皮书里吹得天花乱坠。但在 Web3 里,我知道真正值钱的不是愿景,而是数据。MYX Finance 在链上永续合约赛道交出的成绩单确实“叫好又叫座”: · 活跃用户:超过 170,000 个独立交易地址,用户量连续 6 个月正增长,势头很猛; · TVL 增速惊人: ·BNB Chain:上线 7 天,TVL 达到 3715 万美元,惊呆了一众人; · 总 TVL:4121 万美元,增长速度令人咋舌; · 交易活跃度:累计交易量 546.34 亿美元,日均交易量高达 1.2923 亿美元以上; · 赛道地位:稳居 BSC 和 Linea 链上最大永续合约 DEX; · 费用优势:平均费用低于 1bps,零滑点体验; · 资本效率:达到行业均值的 100 倍。 在 DeFiLlama 等公开数据平台上看了一下,MYX 已经超过了一堆老牌对手: ·Contango V2(2868 万美元) ·APX Finance(3006 万美元) ·Satori Perp(257 万美元) ·RubyDex(2414 万美元) ·KiloEx(4500 万美元) ·Apex Omni(1527 万美元) ·edgeX(1096 万美元) ·ApeX Pro(225 万美元) 在永续合约 DEX 这么内卷的市场里,我觉得 MYX 靠高效引擎、极致费用结构和活跃交易表现,稳稳坐上了第二梯队的前几把交椅。 社区生态:从“交易即用户”到“生态即共识” 说完产品,再来聊聊我另一个感兴趣的话题:社区生态。 与其他靠交易返佣拉新的 DEX 相比较,我觉得 MYX 的社区生态简直是开了挂:MYX 把代币激励设计成了三层结构,完全满足了不同用户的参与需求: ✅ 交易型激励(宝石任务) 每交易 1 USDC 赚 1 宝石,持仓越高产出越快,按宝石数量分空投,简单公平。 ✅ 推荐机制 生成 10 个邀请码,自设手续费返还比例,邀请越多返佣越高(最高 70%),VIP2 后停返,防滥用。 ✅ 社交任务 关注 X、加入 Discord、转发文章等任务,赢抽奖、NFT 或 $MYX 空投,零交易也能参与。 以及跟 Particle Network 联合推出的 MY PARTI 活动 总结:MYX 社区设计的独特性 我发现 MYX 不再把我当“刷单机器”或“打新工具人”,而是从交易、传播、贡献多个维度让我感受到共建感和归属感。这不仅带来了天然的社交裂变效应,还让代币分发更公平、更黏性。用户拿到的每一枚 $MYX,背后都是一次真实的交互和参与—— MYX 建的不是用户池,而是一个共识场。 4. 对标分析:MYX vs Hyperliquid,谁是下一代 Perp DEX? 模型差异:MPM vs Orderbook Hyperliquid 靠自研 L1 和链上 Orderbook 成了顶级永续平台,我必须承认它很能打。但我发现 MYX 走的完全是另一条路,它用 MPM 资金池撮合模型,在降低滑点、提升资本效率上跑出了自己的风格。我觉得 MYX 不是“效仿者”,而是另一个方向的“创造者”。它没把 CEX 模型搬上链,而是围绕链上属性打造了一个更开放、自动化、灵活上新的永续市场系统。 “链上 https://t.co/jxeShfl7pd”——释放资产创新的永续合约市场 从热点捕获上来说,它不只是想做另一个 DEX,而是要做永续版的 https://t.co/jxeShfl7pd,但是细细想来,我觉得 MYX 的野心不小: 快速支持热点资产:上线速度比 CEX 还快,我能捕捉 DePIN、AI、SocialFi 等热点; 支持长尾资产合约:不只有 Memecoin,我还能交易非 EVM、新链生态、治理代币,太全了; 抢占市场节奏:项目方还没官宣,我在 MYX 上已经能交易;CEX 还在评估,我已经开始布局了。 我还记得 MYX 率先上线某个 Meme 热点合约,比币安等 CEX 早了近一周交易窗口。当时很多人抓住机会,早期直接吃到了数倍波动收益,感觉自己赚翻了。这是简单的“抢着上新“吗? 这其实是对中心化垄断的一次主动拆解。MYX倾心助力用户发现Alpha,它何时跻身 Alpha,让我们也拭目以待。 战略意义:MYX 为什么能脱颖而出? MYX 的快节奏上币策略远不止抢流量这么简单,所以,快节奏上币只是 MYX 扬名立万的打法之一,它其实在为自己的生态建护城河,在下一步大棋: · 抢占早期 Alpha 机会:通过率先上线新兴资产合约,吸引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早期交易者,成为他们捕捉 Alpha 的首选平台。 · 差异化竞争:与依赖主流资产的传统 CEX 和部分 Perp DEX 形成差异化竞争,通过提供独特的小众资产交易,建立自己的护城河。 · 吸引高粘性用户:早期参与新兴资产交易的用户往往具有较高的风险偏好和社区归属感,能够为 MYX 带来更忠诚的用户群体。 · 探索市场前沿:通过上线各类新兴资产,MYX Finance 能够更早地了解市场趋势和用户偏好,为未来的产品迭代和战略调整提供宝贵的数据支持。 · 形态规划:再叠加上无许可上币的 Buff,我认为 MYX 的形态规划应该是:MYX = uniswap + hyperliquid 5. 估值展望:MYX 的资本故事刚刚开始 MYX Finance 已经拿到了 D11 Labs、红杉中国(HongShan)、ConsenSys、Hack VC 等顶级机构的联合投资。 根据今年 3 月的公开信息,MYX Finance 的最后一次融资后,总融资金额约为 1050 万美元。在今年初的市场低迷期,能取得这样的融资成果实属不易,充分反映了投资者对其潜力和前景的信心。这让我觉得它不只是资本看好,还有资源倾斜、合作空间和叙事基础的全面升级,红海状态加上低迷行情,每一个赛道都挤满了项目,但是大浪淘尽英雄,细分领域也只能有三两个协议能真正的跑的出来,资方已经开始下注,你看好哪个?也可以用实际行动来表示。 目前 MYX 估值约为 1.2 亿美元 FDV,但我根据它的产品潜力、TVL 增长和赛道热度判断,未来 12 个月内,我觉得 MYX 有望达到 2.5 - 3 亿美元估值区间,这只是我个人的预判,具体的情况还要看 MYX 平台的发展和市场变化。 6. 总结:MYX 如何成长为链上永续合约的现象级平台 资产发行革命:从审批制走向自治化 写到这里,我依然感觉无许可创建合约交易对简直是 MYX 的一大杀招,它让我这种用户成了 Alpha 资产的天然爆发平台。不再依赖中心化背书,资产交易的权力回到了社区和用户手里,所有人都有了更早捕捉到潜力合约机会,MYX 给用户的,是完全去中心化的合约自由权。 效率碾压:MPM 模型重塑交易体验 在高杠杆场景下,传统 AMM 滑点大、撮合慢、资本利用率低,体验很糟。而 MPM 模型的零滑点、百倍效率和秒级执行让我这种非专业的交易者都会惊叹。我觉得这不仅是优化,而是交易范式的升级。MYX 的核心技术引擎——MPM——以零滑点和高达百倍的资金效率,为专业交易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极致体验。 生态飞轮:自我驱动的价值宇宙 从资产首发到交易激励,再到社区治理,MYX 正在编织一个自我驱动的价值闭环生态系统。通过激励用户参与流动性质押、项目孵化与生态建设,MYX 构建了一个生生不息的增长飞轮。当生态参与者激增,MYX 将超越单一交易所的定义,成为 DeFi 宇宙中不可或缺的枢纽。从资产首发、交易奖励、邀请返佣到治理激励,我觉得 MYX 正在构建一个多层次生态,围绕真实交互、社交传播和资产增长运转。我能赚返佣,刷任务领空投,甚至参与社区治理设计方向,参与感十足。 正如 @RyanMYX 所言,MYX 的愿景,就是让一切都回归到一个目标:让 Alpha 民主化,惠及所有人。更少的门槛,更多的机会,完全去中心化 Everything loops back to one purpose: Democratize Alpha for All. Less gatekeeping, more opportunity, completely decentralized https://t.co/hhb5EiGETQ 做交易平台的初心就应该是这样,交互撸毛赛道的项目方也应该这样,因为这样才是最纯粹的公平,万源同道,万法归宗。 可以预见,随着 MYX 的持续发展,未来的链上合约市场将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蓬勃发展的景象。社区将成为创新交易对的孵化器和流动性引擎,而 MYX 则将扮演基础设施提供商的角色,赋能用户掌握早期 Alpha 的交易主动权,引领 Perp DEX 走向一个更加开放、去中心化和以社区为中心的新时代。 提示:加密市场变化莫测,投资要理性,如果想深入了解 MYX Finance 的更多细节,请移步到官网或社区一探究竟。
Show more
0
0
1
0
可以确定的是,凉兮玩合约上头了。 前天最高收益3500万,现在只有1500万了。 哪怕中间的过程再轰轰烈烈,现在的收益还不如一个多月前的3月31号。 只要玩合约,都有可能上头,我也是因为去年上头所以一周内就亏掉了2000多万。 不能及时止损,老想着快速回本,或者说短时间内就要把失去的利润全部赚回来,这种急用求成的心态是心魔,心魔就必须要克服。 止损是一个心态上的考验,很多人能够突破止损心态的考验,往往源自于实践。比如做多止损了之后,继续深跌,如果不止损就提前爆仓归零了,如果止损就意味着还有子弹,等重新反弹时并不是没有机会再追进去。 所以说止损是一种保护,如果市场还是按照你认为的趋势走,你再追进去就行了。但市场如果不是按照你预期的趋势走的话,不止损就要死了。 止损是利润的来源,止损是利润的起源。
Show more
0
67
141
12
讲下我知道的Blur那些有天赋的天才选手成功和陨落吧之前看到小禹写的Blur封神榜,结果太监了。我也想写写我知道的Blur的天才崛起和陨落。 更重要是看到现在因为Yaps,整个中文CT变成了垃圾堆,实在太多正确无用的信息了。大家都在角逐写垃圾,而不是去市场学会寻找金子。 Blur是最大NFT市场,巅峰的时候Pool里有8万+ETH在做流动性,而当时各路高手实名竞争排行榜积分。每天各种无声息的战争,全部Onchain,你牛不牛逼,不用多言的,你的地址会替你发言。 我觉得能在Blur成功的人,都是有天赋+努力的人,因为通过Bid拿到积分,做到最高的积分效率和磨损,需要耐心,技术,智慧,非常考验人的综合能力,尤其是找规律和找Bug能力。 首先,最大的老板麻吉就是韭菜,被国人几个顶级Farm在第二季当狗玩,还被Bayc几个老OG砸了3000多E的猴子,成为了退出流动性。除了能割能骗,钱多,一无是处。在FT也被我筑顶浇了700E的货给他,韭菜认准麻吉。 而第一季毫无疑问最强者是我的好兄弟路飞,非常低成本拿下500万个币。在第二季也是拿着排行榜当玩具一样玩弄,上千E坐庄操控市场。后被龙王在月鸟上砸晕了,大亏后低调潜入水下。目前仍然活跃市场上,而且团队协作能力十分强大,Me拿到不错结果,NFT MM之王。 在第二季Hanwe自然是王者,它的BOT强到让所有人害怕,而且它利用稀有特质发出offer吸引BOT,用50E价格把价值5E的Azuki砸出了800E利润。打得Bot主人跪地求饶求hanwe退钱,最后肯定是分逼不退。第二季一骑绝尘,积分效率没人是对手,拿到了大结果。后面因为Coinbase封锁它账户,导致梭哈ETH无法平仓,爆仓一夜返贫😓真他妈搞笑的返贫故事。陨落一个天才罢了。 台湾之前有个不错的小伙子Mouisaac在二季表现不错,但是在第三季被抬走。他大概在Rank15以内水平。因为第三季,不管你效率多高,成本多低,都是亏损90%,非常多第二季拿到结果的,把利润复利投进去。这哥们明显投入过大比例资金,最终被抬走。再陨落一个天才。 9527不用说了,NFT搬砖套利Top1,顺手刷分拿了不错结果,最近看着打狗玩合约也不错,会守住果实大比例资产理财,小比例去寻求Alpha收益,一个大学生稳如老狗😢,非常难得。几千U做到A8,极低回撤,天才崛起。 深大高财生,其实是两个人,很强,当时深大给人在Blur的感觉是,100E能搞出500E的积分效率水平,磨损和效率在圈内都是最优级别。虽然第三季被重伤,但是Magiceden发现Bug,低成本拿大大结果,Solana的meme季,在Meteora积累了大量利润和积分。不过最近有点沉迷女色,问题不大,我害了深大啊。(寻找到自己合适赛道后还能拥抱新事物,比如Meme和Dlmm pool拿积分,手速快,精力足,盘感强,可称币圈空投最强双人组了) 骆驼之前也不错,一直也是在前列好像第三季也亏不少,主要是因为拿货多,他那里好像有部分是代刷。在Okx打新一些方面之前有不错口碑,然而Okx最近没打新,去年除了Layer也没啥好的Kyc ido。有点沉寂。 小禹科技团队当时也是顶级Rank,然而第三季越Top亏的越惨😭。目前也还不错,也积极转型,很稳健也拥抱新事物。在Meteora赚了不少钱也拿了不少Fee的积分。 然后是超级鲸鱼CBB,绝对的大户实力派,30-50MU水平。第三季成本控制好像还行,它主要是借贷之王,成本控制好,虽然被吃豆人割了一波,但是自己发Meme,然后在Berachain nft坐庄赚很多,应该和项目方都有勾兑的。到现在都是圈内很有名气的流动性提供者。在老外圈子影响力很大。 这些所有人,都是内求,什么是内求?不断寻找市场上,低成本高效率获取积分和空投份额的机会,不讳言的说,Meteora发币,又是一轮大型的财富转移和诞生。 当年竞逐Blur积分榜的乐趣,可比现在竞逐Yaps排行榜有趣多了,创造的财富也更多。现在的中文CT有点脱离这个行业的初心了。 别忘记初心,初心就是搞快钱!
Show more
0
0
0
0
王心凌那一抹微笑,如同灿烂的阳光打开你的心房#王心凌# #王心凌绝美瞬间# https://t.co/kjnjmxOTMU
0
0
6
1
修心修身结束🔚 去外面跑了近3周,在医院住了半个月,天天被扎成马蜂窝。 接下来: 减肥亏Gas 枯禅
web3的协议风险很大,丰密提过很多协议,只要是我推特发的,我都参与了,不参与的我肯定不发,我践行的路线是赚的清清楚楚,亏的明明白白。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曾经的丰密笔记📒,我大大小小刷过至少上千个协议,高质量协议的背后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投研去交互去沟通,牛市来临越来越多的协议可能会发币,也有可能会被rug,⚠️谨慎对待自己的每一份ETH。 现在需要质押类的协议搞积分,搞xp,搞碎片,搞各种营销活跃,对于很多新人不友好,对资金不多的不友好,但撸毛之路又宽又深,大家务必找到符合自己性格的方式+策略。 劝人很难,教人很难,只有自己去做去践行才知道有多难,推特上很多写教程写观点的伙伴,如果你看到了,但凡在你的认知范围以内的对你收益的都可以点赞以此鼓励,点赞并没有任何收益,很多人也完全不靠这些,但表达的观点写出的研报也许真的顺手帮助了很多人,改变了很多人,你若向善亦必有福报,社媒是很好的连接器,名片,能链接很多与你同行的人,很多人没见过面但无比信任! 亏钱之路+践行之路的时间很紧张,我个人不会因为有错别字就改,也不会取悦任何人任何协议,只表达自己的个人不成熟之观点。没有团队,没有工作室,一人成军,千里奔袭亏钱之路
Show more
0
2
2
0
心很贵 要装最美的东西
0
0
1
0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母亲节# https://t.co/LEvQvrnEvt
0
22
150
18
扎心了哈哈哈哈,还好被盗的那个号饰品价值不算高。
今天下午找“军火市场”二级交易天才@Luyaoyuan1 聊天,给我羡慕哭了!二月份1.6w买的,大前天3.2w直接出了。我问陆老师为啥要卖,陆老师:看着涨太多,没卖过,体验下流程🤣 回头看真的是逃顶了啊,今天基本上距离大前天的最高位整个市场回撤30%-50%。目前的价格又回到了1.8w,如果从投资角度来讲本金还在,但是从收益角度来说ROI就没那么高了。 回头再看一下自己的操作,从22年买入之后,最高点是前天的5w和4W。差不多持有3年的收益在5X到8X。此时我只想说,你“逃顶”我“持仓”,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如果睡神 @0xSleepinRain 不被盗,应该保底也是3X! 之前和@M21_CAPITAL 聊天的时候也聊过CSGO相关的问题,毕竟曾经一段时间有一些链游的项目方,张嘴闭嘴就是拿自己和CSGO做对标。其实当时看完整体的运作模式之后就觉得蛮搞笑的,CSGO皮肤能起来的内核都没研究明白,并非FPS=FPS,而你的项目=CSGO。 不吹不黑V社有多牛逼,从收入结构来讲人家起码是正循环,开箱收入+钥匙收入做成了稳定的收益源。再加上用户基数和全球认知度,Major和IEM等顶级赛事带来的商业价值,你拿什么跟人家比啊? “来 哥 发把刀” 有时势也有自己的因素,从国内视角来看饰品发展。刚开始其实价格并不高,国内当时还可以用IGEX去抽奖,后面因为IGEX在国内政策下是涉D,所在在场外以小博大的抽奖就变成了以“BUFF”为首的交易。叠加饰品的social属性,谁也抵抗不了在游戏里的玩家用对内语音对你说“来哥 发把刀吧”,亦或是你手拿龙狙和泰坦贴纸时别人羡慕的眼神。这种时候用户的爽感爆棚,就好比你玩俄罗斯方块,感觉自己快无的时候,你缺什么而下一个就刷什么,立马消除的那种爽感。一切的基础建立在,饰品不影响游戏属性的基础上,成为了Social的一种途径。三五好友间的互换库存也很欢乐。但如果给皮肤增加了属性,那么和“修仙”游戏也就没什么两样了,经典游戏IP陨落的典型比比皆是。 “竞技游戏,只有输赢” 极致的零和博弈,对竞技类型玩家而言。只要在比赛期间,无论是BO3、BO5或是上下半场都平情况下的黄金加时,最终只会有一个冠军。很多链游如果下场去做FPS竞技,不知道出于什么考量,非要去增加一个PVE。拜托大哥PVE我去搞机器人打金,我去费劲搞什么“竞技”啊。直接做个PVE的盘子,不比FPS简单吗?场景、动画、涉及、击杀判定,搞这么复杂干嘛啊。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玩,直接来个最简单的,5V5或是1V1。大家下一样的筹码,输赢你双向抽水不就完事儿了?胜利者抽一部分进公共池做赛事奖金,获得奖金抽一定百分比当税用作维护。中间在穿插活动、比赛等因素。等于你就搭个台子,有技术的自然而然能赚到钱。攀比心上来也很上头的,非要去搞个所谓的赏金赛/联赛,或者是给周榜月榜奖励。我能理解榜单是为了游戏的日活,不怕没人消费就怕没人玩。但是不持续啊,在本身就没什么持续稳定现金流收入的情况下,去搞什么比赛啊。不是纯浪费钱且无意义。 “思考” 面对各种游戏项目方的PUA,先考虑一个问题他用什么赚钱。如果实在没玩过这一类型的游戏,不妨可以不花钱先去玩玩他对标的东西,再去玩玩他的东西。可能新手玩家不如老玩家能够更明确游戏体感,但是说白了让你玩得爽不爽你自己肯定知道啊。越是新玩家其实越有优势,一个游戏能否起来还是回归到场景和应用。像飞船那种所谓的1.0链游,其实大家都知道是个盘子,每天上去打一炮的能是什么好东西啊,其实都在赌自己不是最后一个。何尝不是这样呢,如果是大户看准了就投,亏损风险自担。如果是普通玩家,还是建议多玩玩自己起码知道自己玩的啥,不要傻乎乎的跟着去冲,自己稍微想一想逻辑上面是否能够闭环,还是一味地挖提卖。交易的本质是供给需求关系的变化,通胀或通缩只是一种调控手段。要么就在游戏里面投入最小的方式提供铲子。比如就提供新人入场的基础道具,或任务必用的道具。或者自己是幸运之子,从抽卡的时候同样的价格,别人抽R你抽SSR。这种情况是老天爷让你回本,不如就直接卖了去换点低价值的组一组。千万不要去打榜,任何充值游戏打榜单的没一个好下场,除非你特别有钱就愿意玩。给你带来的声誉仅仅在那个微信群或工会,群友会喊“大佬牛逼”。等落幕的时候,亏得最多的那个一定是你。如果想靠游戏赚钱,每天盯数据其实就是在盯供需关系。一定需要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如果单纯不追求赚钱,就是瘾大,建议直接去打腾讯游戏或者打开Steam,里面有上百款游戏够玩了。
Show more
0
0
0
0
心要像伞一样,撑得起收得住。
0
0
1
0
扎心语录: alpha发的比你三年撸的都多
0
72
232
16
赵心童夺2025斯诺克世锦赛冠军后,现场接受采访。 https://t.co/InSGJTtJSk
0
17
121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