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投资知识
People
Not Found
Tweets including 投资知识
记录📝一下,《我从达尔文那里学到的投资知识》,是我2025年读过,最酣畅淋漓的投资类书籍,假如您也以金融投资作为终生职业,请务必看完它,会大有启发。思维导图看图2🧐 https://t.co/APn3MJH3n5
Show more
马斯克最近推荐了一本书《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讲述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全球生物、作物、疾病、人口和文化如何发生深刻重组的宏大历史。这场全球性的物种大交换塑造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世界文明,也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开始。 可以看出马斯克是一位极力主张贸易自由化的企业家,这是人类文明快速发展的始源,而现在川普的贸易保护,既违背了天道,也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必受反噬! 书中举了很多例子,打一个比方,工业革命需要三种基本材料:钢铁、化石燃料和橡胶。快速工业化的欧洲和北美国家能获得远超过需要数量的钢铁和化石燃料,但确保橡胶供应成为重中之重,而在南美洲发现了巴西橡胶树,并将其大量引进东南亚种植,促成了工业革命大爆发的可持续性。 再比如,美洲农作物的大规模引进欧洲和中国,促进了粮食作物的丰收和产出,带来了人口的大爆发,而人口大爆发又加快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发展和进步。其中关键的农作为就是土豆🥔和番薯🍠,土豆有维持生命最好的元素。它含有除维生素A和D之外所有的必需营养素,而A和D可以由牛奶提供。在斯密的年代,爱尔兰穷人的饮食主要由土豆和牛奶构成。土豆的引进对近代时期的影响堪比蒸汽机的发明,土豆推动了欧洲亚洲人口的大幅增长,土豆越多,人口越多。 这本《1493》书籍值得一看,有声书链接:https://t.co/TbHKuqSmpZ
Show more
0
0
4
1
为什么炒币总是亏?因为没投资体系 99%的散户,不是因为没天赋,而是因为没自己的投资体系。 说白了: 你不是在做投资 你是在赌行情 你没有系统 只有情绪 这篇就是写给你看的——手把手教你:怎么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投资知识体系和观点。 不抄KOL,不靠瞎蒙,不等老师喊单 1/ 什么是“投资知识体系”? 不是背K线 不是会几招指标 不是天天刷币圈推特 而是: 你能用自己的逻辑理解市场走势,并用自己的模型做决策。 通俗点讲: 别人一有风吹草动就炸仓 你能冷静复盘+改进策略 别人靠消息判断 你靠框架判断 这就叫投资体系。 2/ 投资的世界,分两种人: 第一种:今天买SOL,明天追AI,后天冲memecoin 第二种:有观点、有模型、有执行,趋势没来不动手,来时重仓干 区别只有一个词:体系 你刷X看推特大神觉得他牛? 其实他只是有框架、有认知、有反馈系统 而你,只是在追热点 3/ 那体系到底怎么搭?四步走: 【Step1 想象】——你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投资者? 长线?日内?套利?趋势?价值? 别再天天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先选定一个方向,深挖一个领域: 你是打算长期持有BTC?那就要研究宏观政策+大周期 你想玩热点轮动?那就关注链上情绪+叙事炒作逻辑 你是技术党?那就精通趋势、量能、盘口、结构 没有聚焦,就没有深度。 【Step2 设计】——建立你的投资地图 给你一个投资体系的三层结构模板: 📌 认知层(理解市场怎么运作) 宏观逻辑:通胀、加息、风险偏好 链上结构:主流币行为、链费变化、TVL走向 市场角色:做市商、庄家、散户行为 📌 工具层(你用什么判断) 技术指标:趋势+量能+背离 数据平台:Arkham, Lookonchain, Santiment, Dexscreener 分析方法:情绪周期、筹码分布、资金流动 📌 策略层(你怎么干) 定投?趋势?抢 narrative?套利?合约跟单? 自己制定开仓逻辑、止盈止损、风控边界 这些东西,你得靠长期阅读+实践+复盘来填满。 【Step3 建造】——用你的“第二大脑”喂养认知系统 别再用脑子记,开始记录: ✅ 每一次爆拉,你问自己:谁在拉?为什么拉?消息在哪?链上数据怎么看? ✅ 每一次暴跌,去查链上:谁砸的?提前转账了没有?能不能复用这个信号? ✅ 每一次盈利/亏损,都记录: 你当时看中了什么信号? 它到底对不对? 怎么优化这类判断? 这才叫“用市场教你进化”。 用Obsidian / Notion / Logseq 建立自己的卡片库 每一张卡片记录一个概念、一个复盘、一个反思 你最终会拥有一个属于你自己的认知系统。 【Step4 更新】——定期拆掉你的旧认知 币圈变得太快 昨天炒AI,今天炒RWA,明天就炒Chatbot了 你不能拿2021那套“牛市逻辑”来套2025年的“资金博弈” 记住一句话: 认知不是拿来守的,是拿来不断打破的。 定期问自己: 我的策略还有效吗? 我的模型用了多久没验证? 这个观点背后假设还成立吗? 观点,要进化;系统,要复盘。 4/ 怎么判断你有没有体系? 问自己三个问题: 你能不能用一句话说清楚,当前市场的主导逻辑是什么?你有没有明确的“开仓/止盈/止损”模型?你过去一个月的操作,能不能复盘出规律? 答不上来?那你现在炒的不是币,是情绪。 5/ 真正赚大钱的,从来不是“消息灵通”的人 是有一套可复用、可升级、能抗风险的系统的人 所以: 别再看盘看一天 也别再抄别人的作业 从今天开始,建立你自己的投资大脑 📌 投资是无限游戏 📌 套路会变,但系统会让你永远活在牌桌上
Show more
0
26
235
60
为什么炒币总是亏?因为没投资体系 99%的散户,不是因为没天赋,而是因为没自己的投资体系。 说白了: 你不是在做投资 你是在赌行情 你没有系统 只有情绪 这篇就是写给你看的——手把手教你:怎么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投资知识体系和观点。 不抄KOL,不靠瞎蒙,不等老师喊单 1/ 什么是“投资知识体系”? 不是背K线 不是会几招指标 不是天天刷币安热榜 而是: 你能用自己的逻辑理解市场走势,并用自己的模型做决策。 通俗点讲: 别人一有风吹草动就炸仓 你能冷静复盘+改进策略 别人靠消息判断 你靠框架判断 这就叫投资体系。 2/ 投资的世界,分两种人: 第一种:今天买SOL,明天追AI,后天冲memecoin 第二种:有观点、有模型、有执行,趋势没来不动手,来时重仓干 区别只有一个词:体系 你刷X看推特大神觉得他牛? 其实他只是有框架、有认知、有反馈系统 而你,只是在追热点 3/ 那体系到底怎么搭?四步走: 【Step1 想象】——你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投资者? 长线?日内?套利?趋势?价值? 别再天天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先选定一个方向,深挖一个领域: 你是打算长期持有BTC?那就要研究宏观政策+大周期 你想玩热点轮动?那就关注链上情绪+叙事炒作逻辑 你是技术党?那就精通趋势、量能、盘口、结构 没有聚焦,就没有深度。 【Step2 设计】——建立你的投资地图 给你一个投资体系的三层结构模板: 📌 认知层(理解市场怎么运作) 宏观逻辑:通胀、加息、风险偏好 链上结构:主流币行为、链费变化、TVL走向 市场角色:做市商、庄家、散户行为 📌 工具层(你用什么判断) 技术指标:趋势+量能+背离 数据平台:Arkham, Lookonchain, Santiment, Dexscreener 分析方法:情绪周期、筹码分布、资金流动 📌 策略层(你怎么干) 定投?趋势?抢 narrative?套利?合约跟单? 自己制定开仓逻辑、止盈止损、风控边界 这些东西,你得靠长期阅读+实践+复盘来填满。 【Step3 建造】——用你的“第二大脑”喂养认知系统 别再用脑子记,开始记录: ✅ 每一次爆拉,你问自己:谁在拉?为什么拉?消息在哪?链上数据怎么看? ✅ 每一次暴跌,去查链上:谁砸的?提前转账了没有?能不能复用这个信号? ✅ 每一次盈利/亏损,都记录: 你当时看中了什么信号? 它到底对不对? 怎么优化这类判断? 这才叫“用市场教你进化”。 用Obsidian / Notion / Logseq 建立自己的卡片库 每一张卡片记录一个概念、一个复盘、一个反思 你最终会拥有一个属于你自己的认知系统。 【Step4 更新】——定期拆掉你的旧认知 币圈变得太快 昨天炒AI,今天炒RWA,明天就炒Chatbot了 你不能拿2021那套“牛市逻辑”来套2025年的“资金博弈” 记住一句话: 认知不是拿来守的,是拿来不断打破的。 定期问自己: 我的策略还有效吗? 我的模型用了多久没验证? 这个观点背后假设还成立吗? 观点,要进化;系统,要复盘。 4/ 怎么判断你有没有体系? 问自己三个问题: 你能不能用一句话说清楚,当前市场的主导逻辑是什么?你有没有明确的“开仓/止盈/止损”模型?你过去一个月的操作,能不能复盘出规律? 答不上来?那你现在炒的不是币,是情绪。 5/ 真正赚大钱的,从来不是“消息灵通”的人 是有一套可复用、可升级、能抗风险的系统的人 所以: 别再看盘看一天 也别再抄别人的作业 从今天开始,建立你自己的投资大脑 📌 投资是无限游戏 📌 套路会变,但系统会让你永远活在牌桌上
Show more
0
0
3
0
📈看懂股票界面,只需这一张图! 不再被「市盈率」「换手率」「流通值」搞晕! 这篇带你一次搞懂股票软件上的关键指标, 从涨停到TTM,清晰易懂,一看就会。 #股票入门# #投资知识# #理财小白# #炒股教程# https://t.co/gs68WyJPlv
Show more
0
0
1
1
👉分享投机实验室发布@LabSpeculation,介绍了币圈交易员川沐的交易策略与交易体系。 川沐用 35 天将 1 万美金账户做到 100 多万美金,后又在 14 天让新的 1 万美金账户增值 200 万人民币,加起来 50 天赚了约 1000 万人民币,这一成绩使其备受关注,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比如实盘不公开、被质疑是返佣账户和 P 收益图,以及被指杀跟单、瞬开瞬平吃粉丝流动性等。对此川沐回应称自己确实吃流动性,但只针对跟他单的机器人,普通散户一般不会第一时间跟到单。 以下是关于其交易策略和交易体系的详细介绍: 交易策略批量百币空策略:该策略实施的前提条件是市场情绪和趋势要偏空。具体操作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把除了比特币之外的大市值币种,从上到下进行做空操作。这里的市值截止到两亿,因为低于两亿市值的币种暴力插针现象严重,且流动性枯竭,而市值大的币种缩水相对稳定。同时,谨慎起见,还可以规避 DEX、RWA、稳定币、借贷这几种类型的币种,因为可能存在盈利的山寨币,还有与马斯克或者奥特曼相关的 AI 代币,以及比特币和以太坊这种有 ETF 资金购买的币也不纳入做空范围,剩下的符合条件的币种则 “照单全收”。 该策略的优势在于通过分散做空降低风险。做空一个山寨币可能会因被针对或遭遇黑天鹅事件而受损,但按照市值从高到低做空几十上百个币,即使某个币出现插针或者大幅上涨几倍的情况,对整个仓位的影响也不大。平均金额开的空单数量越多,单个币爆拉带来的系统风险就越低,例如开一个币涨 10% 就亏 10%,开 10 个币,其中一个涨 10%,整体就只亏 1%,要是开 100 个币,其中一个哪怕涨 100% 也只亏 1%。而且单个币的空单金额可以设置得小一些,操作实践难度很低,甚至不用盯盘,因为几十上百个空单根本无法一一盯盘,这样也就不会因为某一个币的暴涨暴跌而影响情绪。 以川沐为例,当他的账户达到 35 万美金的时候,总共空了一百零二个币。当时他的操作是,10 亿市值以上的每个空了两万,2 到 10 亿的每个空了 1 万,1 到 2 亿的每个空了 5000。不过这堆订单最后一键全平,出现了亏损,但方向是正确的,如果当时仓位放小一点,就不会那么快触及止损,最后盈利的幅度还会很可观。关于止损止盈的设置,可以是涨 40% 止损,跌 50% 止盈,即盈亏比要在一比一以上。平仓方式既可以直接看账户整体的盈亏一键全平,也可以像收菜一样,单个币涨到目标价位就止盈,跌到目标价位就止损。 十字剪刀差策略:原理是持续爆拉的山寨币在爆拉之前,庄家的持仓方向肯定是多单,并且会跟随价格同步增加。尤其是当持仓量比市值还要高的币种,合约持仓量占市值的比例高,就说明多空的对手盘充足,合约持仓量越高甚至超过市值,就表明庄家越强,筹码也越足,那么它就有很强的拉盘动力。在拉盘的过程中,合约持仓的名义价值也会跟持仓量保持一致持续贴合增长。 当庄家准备结束操盘的时候,会先走掉自己建立的多头仓位,并转换成空头仓位。在这个过程中,合约持仓的图上就会出现一个非常显眼的特征,即价格还在上涨的时候,合约持仓的名义价值突然与持仓量分离,出现开口空洞。这时候就是庄家通过拉盘或者托盘平多,在卖出多头仓位然后建立空单。由于这个节点庄家的操作会明显大额影响到持仓量的多少,而价格的上升或者托盘会显示为名义价值可能一直在增长或者脱离了贴合的曲线,当出现持仓量在跌,名义价值在涨的情况时,大概率就是庄家手里的单子在换方向。比如当时的 OM 币,在 3 月 26 日出现十字剪刀差信号的时候,价格还在 6.5 以上,等 4 月 13 日直接就跌到了 0.37 左右,如果能把握这波行情,哪怕只开了 1000 美金的空单,收益也非常可观。Auction/Alch 这两个币也可以用来验证这个策略的有效性。 构建交易体系要点明确细分领域:首先要找到自己擅长的细分领域,这包括现货、ETF、杠杆期货、期现套利、理财产品借贷和现货搭配套利,或者利用链上工具做夹子、费率套利等多种类型。只要在某一个细分领域一直可以赚到钱或者赚钱的概率大于 50%,都值得总结成策略去反复使用。以现货交易为例,又分为长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情绪,每种玩法对应的策略也不一样,比如易冲动没耐心的人,可能就适合持仓几天的短周期情绪操作。 具像化交易条件:确定好最适合自己的细分领域后,就需要开始具像化自己的买入卖出条件、止损条件,以及每次操作的资金配比。在确定使用策略之前,最好能通过编写量化工具爬历史数据,去回测一下自己策略的收益率,看看能不能真正保证自己的策略能执行且可盈利,然后再根据行情的变化去修正策略。 辅助要素:安全的交易场所:选择如币安、欧易这样相对知名的交易平台,或者使用链上钱包。如果选择在非常冷门的交易所执行策略,就要做好可能损失全部资金的准备,因为收益必须要和自己面临的损失成正比,否则可能出现钱赚到了但交易所跑路,或者链上 Defi 项目跑路的情况。 监测工具:针对策略的需求编写相应的监测工具,或者使用现成的通用监测工具,并且最好能够将监测信息即时发到微信或者 TG(Telegram)上,以便及时获取相关信息。 信息接收:要做到充分、全面、及时的信息接收。可以对相对有价值的推特进行监测,加入有价值的社群,尤其是那些能够提供非常多即时事件的群,社群的层次和活跃度越高越好,这样更容易发现行业最新的动态或者创新。例如 Brc20,如果信息比较广的人可能在三月十号左右就能知道有比特币铭文这个事。此外,一些财经软件如金色财经,其中的一些数据信息和经济数据预告也有一定的价值。 学习:书只能作为借鉴,因为真正赚钱的东西往往不会写在书里,投资类的知识更多是在金融市场中用钱堆出来的。可以向自己或者通过交易起家的币圈高手学习,他们每个人发财的门道都不太一样,甚至很多人亏钱的经验也非常值得学习。如果能把币圈五花八门的亏钱方式都避开,那赚钱概率肯定在 50% 以上,活到下一个牛市的概率在 99% 以上。 原则:要有原则,知道在这个市场里什么事情不能做。多看看别人是怎么亏完的,多听听他们的故事,分析总结他们亏损的原因,然后定下自己的原则,之后要时刻保持敬畏,不能越界。 心态:心态高于技术高于策略,要看淡盈亏,及时止损。亏损时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符合条件追高的时候也要有一击命中的信心,不要去追求每次交易都盈利,这样很容易在判断失误的时候造成巨大的亏损。尽量不要玩合约,因为合约最恐怖的风险就是不认错扛单加保证金,梭哈扛单最终都会血本无归,这样的例子在币圈屡见不鲜。 最后强调交易的核心是人,盈利与否取决于人本身,所以要了解自己,尤其是自己的性格弱点和优势,全面分析了解后才会明白到底适合什么样的策略,以及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交易。 https://t.co/XRRcHL2UKJ
Show more
0
16
15
1
雅江集团总投资1.2万亿人民币,也就是1650亿美金,冷知识差不多1.5个Solana。 如果雅江集团发行一种电币本位的代币YJB,直接锚定于背后的水电资产及其发电能力,工厂、算力中心等可用YJB购买未来电力消费权,提前锁定用电成本,抵御电价波动风险。还可以参与质押获取收益,YJB还能作为抵押资产在流动性池中提供流动性赚手续费。 添菜,真是添菜!
Show more
0
20
43
0
投资——就是学会在90%的时间等待! 在熙熙攘攘的市场中,无论币圈还是美股 要学会在 90%的时间等待, 5%的时间在分析思考, 剩下的 5%时间操作。 这绝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蕴含着投资成功的关键性因素。 01.每次操作完成后的总结,是投资者成长路上的重要基石。当一次交易落下帷幕,无论是盈利还是亏损,都需要静下心来进行一次完整且细致的总结。 回顾仓位的多少,这直接关系到资金的风险暴露程度。过重的仓位在市场波动时如同在悬崖边跳舞,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而过轻的仓位或许又会错失良机。 何时出场更是考验投资者眼光与决断力的关键节点,止盈止损的点位设定则像是投资路上的红绿灯,精准的止盈能让利润落袋为安,及时的止损则能避免损失的无限扩大。 仔细剖析赚小亏大还是赚大亏小背后的具体原因,是源于对市场趋势的误判,还是受到情绪的左右,亦或是消息面的误导,只有把这些问题梳理清楚,下一次操作才能得心应手。 02.确定适合自己的投资风格,是在投资海洋中找准航向。市场犹如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各类投资项目币种、策略琳琅满目。投资者要赚自己认知以内的钱,这是铁律。 一年内专研的币种尽可能不超过10 个,持仓也不要超过 5 个,人的精力有限,将有限的精力聚焦,思维才不容易乱。 往往回首过往的投资经历会发现,超额的收入常常只是来自其中的 1 - 2 只币种,它们是深度研究与精准把握的结晶。 03.交易场上,人性的弱点被无限放大,而读懂“人性”、克服贪婪则是投资者的必修课。当行情开启主升浪,那连续上涨的绿线像是最诱人的糖果,吸引着投资者的目光。 但历史无数次证明,没有谁能绝对地从头吃到尾。企图抓住每一分利润,最终大概率会被市场反咬一口。 能吃到鱼身已然是极大的成功,在币价攀升初期果敢介入,在行情出现转折迹象时理智离场,不被贪婪蒙蔽双眼,才能在这场与人性的博弈中胜出。 04.独立的思考、独自的判断,是投资者在嘈杂市场环境中的定海神针。投资市场从不缺各种声音,专家的预测、朋友的消息、推特上的热点推荐,众说纷纭。 倘若盲目听从,就会如同没有舵的船,随波逐流。周围的声音或许带着各自的目的与偏见,唯有坚守自己的分析框架,依据深入研究得来的结论做决策,才能在波谲云诡的市场中走出属于自己的稳健步伐。 05.《易经》有云“否极泰来”,这古老的智慧在投资领域同样熠熠生辉。市场有淡季旺季之分,就像自然界有寒冬酷暑。 在淡季时,币价低迷、行情惨淡,许多投资者开始焦虑、恐慌,甚至割肉离场。然而,有远见的投资者明白,这就如同黎明前的黑暗,淡季总会过去,阳光明媚的一天终会到来。 顺势而为,不与大势作对,在市场上行时积极布局,在下行时谨慎防守,才能拥有顺势的人生,让投资成为财富增值的利器,而非吞噬本金的黑洞。 写在最后 在 90%的等待时间里,投资者并非无所事事,而是养精蓄锐、观察市场、积累知识。等待不是消极的忍耐,而是为那 5%的操作时机做好万全准备。如同猎豹潜伏在草丛,等待猎物最松懈的一刻发起致命一击。 当机会来临,凭借平日里的沉淀、总结的经验、对人性的把控、独立的判断以及对大势的顺应,果断出手,如此方能在投资这场持久战中笑到最后,收获财富与成长。 共勉! 本文由 #Gateio# | @Gateio_zh 赞助
Show more
推荐兄弟一本好书《世界的逻辑》, 读完就像站上了一个观察世界的新高台。 它不会告诉你“明天应该买哪个币/哪支股票”, 却会逼你去思考:我每天生活的城市、工作的岗位、消费的选择,本身就是政治和资本力量角逐的产物。 “资本最大的才能,在于它能够制造出危机,然后以新的方式从危机中获利。” 在被动接受叙事的时代,思考本身,就是一种抵抗。 这不是偶然,而是系统性设计。 在一次次“看似意外”的经济震荡背后,隐藏着资本对空间、资源和劳动力的重新配置与再剥夺。 地产泡沫破灭? 金融崩盘? 大规模失业? ——这些从来不是资本体系的失误,而是它的呼吸方式。 这一观点令人警醒。 在日常叙事中,我们总被灌输“危机是个别因素导致”的错觉,而哈维提醒我们:危机是资本的常态,是秩序内的必然。 城市,不是中立的地理空间 在哈维眼中,城市远远不是单纯的人口聚集地,而是资本增值的战场。他写道: “城市空间,是资本自我增殖的场域,是统治与抵抗交锋的战壕。” 每一座拔地而起的摩天楼、每一条拆迁修建的马路、每一次地价暴涨的背后,都是资本在重新编排空间秩序。 住房,变成了投机的筹码;公共资源,逐渐沦为少数人的特权领地。 于是,我们渐渐住进了“被抵押”的城市。 哈维提醒我们:看见空间,也就看见了权力。 改变世界的第一步,是认清它的逻辑 哈维不是悲观主义者。他没有停留在批判的快感上,而是不断追问: “如果资本拥有改造世界的力量,我们为什么不能?” 认识到资本如何布局世界,就意味着我们也能用另一套逻辑去反布局。 我们依然可以成为历史的创造者,而不是资本的附庸。 共勉!
Show more
0
25
769
216
如果您不知道这些工具,您会被骗。 骗子利用您的知识缺乏而赚取数百万。 非常感谢这些帮助验证代币并保护您的投资的工具🧵👇
0
42
342
61
🚀 Space and Time:重塑区块链数据未来的零知识革命 Space and Time是一个专注于区块链数据的去中心化数据库平台,致力于通过零知识证明技术(ZK)实现可信、可验证的数据查询和处理,推动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深度融合。 ⭐️ 一、项目概况与愿景 Space and Time由前沿协议研究实验室MakeInfinite Labs开发,其愿景是打造一个"可信赖的去中心化数据库层",使智能合约能够以零知识证明的方式,安全、高效地访问和计算链上及链下数据,从而扩展智能合约的业务逻辑和复杂应用场景。项目强调"让智能合约更智能",通过创新技术连接传统数据库与区块链,实现业务自动化和数据的透明可信。 ⭐️ 二、融资与团队背景 项目获得了业界重量级资本的支持: - 2022年,微软旗下风险投资基金M12领投首轮战略融资,金额达2000万美元 - 2024年,M12再次参与其2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联合Framework Ventures、Lightspeed Faction、Arrington Capital等知名机构,累计融资达5000万美元 - 其他投资方包括HashKey Capital、Digital Currency Group、OKX Ventures、Polygon Ventures等 项目由Nate Holiday担任CEO兼联合创始人,他曾在Bain & Company、Chainlink Labs和Vista Equity Partners等机构担任高级管理职位。联合创始人及技术负责人Scott Dykstra是项目技术方向的核心推动者,长期致力于区块链和零知识证明技术的研发。团队成员涵盖区块链、AI、数据库和云计算等多个领域,确保项目在技术创新和市场落地方面具备竞争优势。 ⭐️ 三、技术架构与创新 3.1 双层架构设计 Space and Time采用双层架构,由验证层(Validator Layer)和数据仓库层(Data Warehouse)组成: - 数据仓库层:由多个无需许可的节点运营商组成,负责从多条区块链(如以太坊、Bitcoin、Polygon、Sui、Aptos等)通过RPC调用归档节点提取实时及历史数据。这些数据经解码后转化为关系型数据库中的表格形式,构建可查询的链上与链下数据仓库。 - 验证层:负责调度和协调数据仓库节点的工作,执行任务分配,并对数据查询和处理过程进行共识验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一致性。 这种分层设计有效避免了单点存储和计算的风险,实现数据的去中心化分布和多节点验证。 3.2 Proof of SQL:亚秒级零知识协处理器 Proof of SQL是Space and Time的核心创新技术,是业内速度最快的基于零知识证明的SQL查询协处理器,能够在亚秒级完成对100万行以上数据的验证。 工作流程: 1、用户提交SQL查询请求 2、单个节点执行查询并由 ZK协处理器(ZK Coprocessor)生成对应的零知识证明 3、该证明被提交至链上或验证层节点 4、验证者无需访问原始数据即可验证查询结果的真实性 该技术允许数据库查询只执行一次,生成可在链上验证的证明,确保数据和查询结果的准确性和不可篡改性。Proof of SQL已开源,社区活跃,约有50名全职开发者贡献代码,并已集成至Google BigQuery等主流云平台。 3.3 去中心化数据库与区块链索引器 Space and Time构建了一个由验证节点组成的去中心化Layer 1区块链网络,负责收集、索引包括以太坊在内的主流区块链数据,保障数据安全和一致性。系统采用拜占庭容错共识机制,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防篡改能力,节点需质押SXT代币参与,形成经济激励和安全保障。 技术优势: - 支持混合事务处理架构(HTAP),兼顾低延迟的在线事务处理(OLTP)和大规模数据分析(OLAP)需求 - 设计为区块链无关的多链数据层,简化跨链数据管理,支持开发者构建多链应用 - 通过将大部分计算和存储任务放在链下执行,利用零知识证明将结果提交链上,降低链上计算成本,提高扩展性 ⭐️ 四、产品进展与生态建设 2025年5月,Space and Time主网正式上线,标志着项目进入全面运营阶段,支持开发者构建新一代数据驱动的加密应用。生态中已有多家知名企业和项目采用其技术,包括富达、美国银行、微软Azure、Google BigQuery、Chainlink、Sui、ZKsync等。 开发者体验与工具: - 预构建的SQL API和交互式数据模型浏览器,简化开发流程 - 集成Chainlink等预言机服务,实现数据查询结果的链上传递 - 支持自然语言转SQL查询,结合微软AI实验室技术,降低开发门槛 由MakeInfinite Labs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和企业级集成,Space and Time Foundation负责生态治理和社区发展,推动项目向去中心化和社区驱动转型。 ⭐️ 五、代币经济与参与方式 SXT为平台原生代币,总供应量为50亿枚,用于网络质押、节点激励、查询费用支付及未来治理。主网启动后,项目推出Genesis Validator奖励计划,鼓励早期验证节点质押并维护网络安全,奖励年化率高达30%左右,采用Proof of SQL技术实现全链上自动验证和发放。 ⭐️ 六、总结 Space and Time以其领先的Proof of SQL技术和去中心化数据库架构,解决了智能合约在复杂数据访问和验证上的瓶颈,推动区块链应用向更高层次的业务逻辑自动化和数据可信化发展。微软M12基金的持续战略投资,知名金融机构和云服务商的合作背书,为其生态建设和市场推广提供了坚实保障。 该项目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创新突破,也在治理结构上积极迈向去中心化,未来有望成为连接区块链与AI、大数据等领域的重要基础设施,为Web3生态注入可信数据的核心动力。通过融合链上链下数据,支持多链应用开发,Space and Time正在构建一个更加开放、高效、可信的区块链数据生态系统。
Show more
0
5
12
4
⚡️分多的终于不用抢了,可以安安心心打进去了—— 币安Alpha积分225以上的,可以参加第31期钱包TGE。 这一次的项目是 $ZKWASM ,一个基于零知识证明的WebAssembly(WASM)虚拟机项目。传统TGE模式,单号限额3BNB,打完按照超募比例分发代币+交易。 YZi Labs和OKX Ventures都投资了,但是看到沾上ZK二字的我都有点害怕,你们懂的…… - - ⏰ 认购时间:2025年7月22号16点--18点 开盘后第一时间想抢跑的,可以做好提前授权—— 1⃣打开ZKWASM合约:https://t.co/WFeQme50PO 2⃣点击上方菜单栏的「Contract」--「Write Contract」「Connect to Web3」,连接你的钱包 3⃣找到函数:approve 4⃣在「spender」中输入:0xb300000b72DEAEb607a12d5f54773D1C19c7028d(授权给币安Dex) 5⃣在「value」(授权额度) 中填写 0x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无限金额) 6⃣点Write ,在币安钱包签名确认授权就可以了。18点claim完代币就可以不用再等链上授权确认,直接卖出。
Show more
Join the 31st Exclusive TGE on #Binance# Wallet with @DelphinusLab (ZKWASM) via @PancakeSwap! 🗓 Subscription: Jul 22, 2025, from 8AM to 10AM (UTC) 📜 Eligible users need to use Binance Alpha Points to participate 🎁 Additional 40,000,000 ZKWASM for upcoming campaigns — details coming soon TGE details and the Event Portal will be released soon — stay tuned!
Show more
0
33
39
6
微软宣布其数据分析平台 Fabric 已集成加密数据服务商 Space and Time(SXT) ,支持在 Azure OneLake 中访问比特币、以太坊、Sui 等区块链的实时数据。Space and Time 使用零知识证明进行数据验证,并通过去中心化网络存储和查询数据。微软的一个风险投资部门此前曾对 SXT 进行投资。(The Block)https://t.co/ZzE5TrLshz
Show more
0
2
0
0
虽然AI的发展,AI 的核心集中在数据上,因为一旦数据被篡改,所有模型训练和推理结果都会失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家有微软 M12 投资的 Web3 初创公司 Space and Time 正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该公司通过一个可验证的数据索引器,将来自主流区块链的数据进行解码和整理,并通过零知识证明技术确保数据本身和查询过程都没有被篡改,从而为分析师和开发者提供真实可信的链上数据支持。 其中的 ZK 协处理器 Proof of SQL 能将任何数据库变成可验证数据库,确保 AI 模型训练时不被“数据污染”。为了降低使用门槛,Space and Time 还打造了基于 GPT-4 的 AI 聊天机器人 Houston,用户可以直接查询数据,而不再需要复杂的 SQL 脚本,查询结果还能自动生成仪表板或用于模型训练。 另外 Space and Time 还和 全球知名的审计公司 FTI Technology 合作测试在两个场景下的应用: 一是利用机器学习模型辅助识别链上异常行为。 二是验证整个数据分析流程是否可追溯和可信。 FTI 明确指出,如果训练数据本身不准确,就会导致错误判断或漏报可疑交易,这正是传统 AI 在合规场景中的短板。Space and Time 的架构完全建立在 Microsoft Azure 上,除了调用 OpenAI API 外,还使用了 Azure 的虚拟机、安全组件、网络、存储等全栈服务,并已上线 Azure Marketplace,客户可以直接部署使用。 总结来看,Space and Time 提供的并不只是一个区块链数据平台,而是在构建一个为 AI 提供“可验证数据根”的基础设施,尤其适用于金融风控、审计、链上分析等对数据可信度要求极高的场景。
Show more
0
8
36
3
最近币安 @binance 的 Alpha 节奏太猛,各类空投、钱包 TGE 活动轮番登场,反倒让不少人忽视了最本源的 Web3 财富密码——Binance launchpad。昨天微软亲儿子(微软唯一的 Web3 投资)、web3 原生的去中心化数据平台——Space and Time @SpaceandTimeDB 就默默的在币安上线了,可能很多人还不甚了解,这里杰尼君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和预测。 币安注册返佣链接(顶格):https://t.co/DkcY3NqUNQ 或邀请码:IC18XYJ3 简单说,Space and Time 是一个以零知识证明驱动的去中心化数据仓库。它的核心技术 Proof of SQL,可在亚秒级时间内为海量查询生成 ZK 证明,让智能合约像传统系统一样“读懂”结构化数据,还能验证结果是否真实无篡改,对 DeFi、RWA、AI agent 等高复杂度合约场景简直是质的提升。 并且有以下亮点: ·支持以太坊、Polygon、ZKsync 等主流链的数据索引; ·构建了一个由验证者和质押者共同维护的信任最小化网络; ·同时上线 API + SDK 开放接口,开发者可以无缝调用; ·解决了链上智能合约无法安全、实时访问外部数据的长期痛点。 代币模型方面, $SXT 总量 50 亿,初始流通14亿,约占总量的28%。通过 Launchpool + Chainlink 双线空投计划实现早期分发,BNB 持仓用户也直接获利,本次就可以在币安 Launchpool 参与,其他BNB更多福利请参考:https://t.co/009Ncppar5 最关键的是, Space and Time 自 2022 年起已完成三轮融资,共计约 5000 万美元,投资阵容包括 Microsoft M12、Polygon、Framework、HashKey、OKX Ventures、Circle、Samsung Next 等顶级机构,全明星阵容,说它是“ZK 数据界的英伟达”一点不夸张。 杰尼君个人观点:在 AI + RWA + 链上智能大模型走热的今天,链上数据验证的需求只增不减,Space and Time 不只是一个“预言机2.0”,它更像是未来链上所有智能合约的“数据心脏”。 $SXT 的叙事若能稳步落地,或将引爆 Web3 下一波“可信数据计算”叙事。 特别是在BTC再次突破100K的今天,作为一个融资5000万美元,流通市值仅不到2亿美元的项目,可以多关注一波,个人预测未来 $SXT 有机会摸一下0.2美元附近。 *** 本条推特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DYOR,如有数据问题,欢迎及时指正
Show more
0
3
1
1
隐私区块链项目 Miden 完成 25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Andreessen Horowitz 旗下加密部门与 Hack VC、1kx 共同领投,Finality Capital Partners、Symbolic Capital 等参投。Polygon Labs 未直接投资,而是达成协议,将 Miden 未来发行代币的约 10% 分配给 Polygon 代币持有者。Miden 专注通过零知识证明实现交易隐私,同时兼顾区块链的性能与去中心化。(Fortune)https://t.co/gdl8HzRtd6
Show more
0
1
1
0
其实非常建议币圈每一家 TGE 项目都应该系统性学习美股上市公司的一些优秀制度,特别是按季度发布财报/运营报告并举行投资人电话会议/社区 Space 会议,大部分项目方核心团队对财务知识的匮乏/公司资本配置常识的不了解,导致项目与市场严重脱节,项目方不知道市场怎么想的,投资人不知道项目方在做啥,彼此只会渐行渐远 做过股票投资的人都知道财报季之后的电话会议的重要性,投资人与公司核心团队的良好沟通,也是公司通过第三方参与者,了解竞争对手动态的一面镜子,非常可惜的是币圈项目目前没有这些强制要求,大部分团队也不敢也没有勇气面对投资市场, Investors Relation 制度建设箭在弦上
Show more
0
7
39
1
华语币圈最强干货博主“地图”出炉啦! 从宏观趋势到链上数据 , 从知识分享到玄学秘籍 , 认知升级的终极宝藏! 钱宝熬夜整理一晚上 , 如觉得对你有帮助 , 欢迎收藏并三连哦~ 还有哪些宝藏博主推荐 ? 评论区一起来挖 “宝”! ✌ 宏观分析 倪大 @Phyrex_Ni qinbafrank @qinbafrank Rocky @Rocky_Bitcoin 投资TALK君 @TJ_Research01 链研社 @lianyanshe Crypto_Painter @CryptoPainter_X Cato_猫叔 @Cato_CryptoM TVBee @blockTvBee TraderS|缺德道 @Trader_S18 知识分享 杀破狼 @Wolfy_XBT 看不懂的sol @DtDt666 大字 @BTcdayu 比特吴 @BTW0205 丰密 @KuiGas 蓝狐 @lanhubiji 子时 @silverfang88 ALERT的会所 @BTC_Alert 加密猴哥 @monkeyjiang 宝藏视频 狗总@CryptoDoggyCN Goku很Cool @gokunocool 加密大漂亮 @giantcutie666 Gigiz @gigiz_eth 區塊先生 @mrblocktw 0xLeon @Leoninweb3 链上分析 Ai 姨 @ai_9684xtpa 余烬 @EmberCN Murphy @Murphychen888 CryptoChan @0xCryptochan 帽子姐 @0xmagnolia 麦总 @Michael_Liug Yuyue @yuyue_chris 小筑 @Hutflow 子布 @0x_zibu 币圈玄学&周期 匿名博士:@Leoninweb3 T大:@TingHu888 以上是图中各位大佬,欢迎关注哦~
Show more
0
28
62
13
Codatta 是币安钱包 TGE Booster 的第一个项目, 为什么一个融资 300 万美金的项目这么强大? 我们一直在被大数据白嫖,明明是我们贡献的知识,却分不到一分钱。是不是觉得应该分红? Codatta(@codatta_io)就是在做这个事。 我看了一下项目背景,老实说,是我目前看到在 “AI + 数据 + 区块链” 这条线上,最扎实、最讲逻辑、也最有商业落地能力的项目之一。 ———————— ➤ Codatta @codatta_io 是什么? 一句话:把知识数据“上链 + 变现”。 你贡献结构化标签 → AI 用了 → 你拿分红 数据被用得越多,收益越高 所有权明确,收益规则透明 ✅ 贡献者拿 80% ✅ 验证者质押审核,拿 10% ✅ 剩下协议层、生态一起分 以前怕被“抄”,现在是巴不得别人用,因为你可以一直分钱。 ———————— ➤ 实际落地成绩 不是纸上谈兵,是真做出来了的: ▪️已有 5.6 亿条标注数据 ▪️4600 万个高风险地址识别 ▪️支持 35 条链 ▪️合作方包括:Coinbase、CDA、CipherOwl ▪️30 万+ 用户参与,营收在快速增长中 ▪️已进入 AI 训练、机器人等新赛道,拿下百万美元订单 ———————— ➤ 投资机构 & 团队背景 OKX Ventures 领投 $300 万,Avalanche & EigenLayer 提供资助,高校合作包括 CMU(卡梅)和 Polytech。 他们团队的实力很强 CEO 张弋:AI 博士,前 Pinterest / 支付宝 CPO 王凯文:前阿里 / 蚂蚁 / Oracle CTO 庞保罗:前豆瓣 / VIPKID ———————— ➤ 为什么我特别关注 Codatta? 过去我们讲“数据保护”,现在要讲“数据收益”。 Codatta 的逻辑非常清晰:“别光想着防别人用,要想别人用越多你越赚。” AI 的训练数据正在枯竭,下一阶段就是人类数据重新定价。 而 Codatta,让你的知识直接变资产、变收入。它不是在防守,是在帮你赚未来的钱。 ———————— 说到底,Codatta 把“你贡献的数据”变成了“你自己的资产”,还能长期分红。 在 AI 数据快被榨干的当下,这种逻辑很清晰——不再是被白嫖,而是开始分钱。
Show more
0
11
17
3
大表哥投研分享第三期:新节目不定期更新 大家都知道我是对二级市场交易特别严苛的人 现货其实我并没有给大家推荐过几个币种 因为我是觉得现货一旦买亏了,可能一辈子解不了套 我如果给大家推荐,不说十拿九稳,也是十拿六稳 所以我轻易不出手 第三篇我们就写一下最近非常火爆的 $LA 我先简单介绍下Lagrange 拉格朗日(Lagrange)是安全隐私人工智能零知识证明生成领域的领导者。其旗舰产品 DeepProve 是目前最快的零知识机器学习(zkML)系统,可通过零知识证明实现人工智能验证。 当然我知道大家最关心的一定是投资跟价格问题 我最早接触到 $LA 是今年的6月份,可以说这个币种真的是非常非常的“给力”,币价一路自由落体,从我看到的2美金一路洗盘到0.35美金附近, 期间在0.5U左右横盘了一段日子,在币安上线现货之后拉升到0.7U之后快速砸盘到0.35U上下的位置。 至此,兄弟们,机会来了!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这个时候我们开始分批建仓, 这是表哥一直教大家的 一点一点建仓就行, 千万不要一次性打满 这样我们进可攻退可守 我会在0.25-0.28-0.35U逐渐建仓 然后兄弟们,我们还可以一鱼多吃 $LA 在币安有非常多的活动 有交易赛的任务,有写文章的任务 大家积极参与,都可以多赚一些LA代币 币安的活动奖励还是非常高的, 币安广场创作者可以分 $100000 的LA 大家如果还没注册币安的话,用表哥的链接:https://t.co/XG2Hdz3Y7S 现货永久20%自返 合约首月有10%自返,然后一直有20%手返 ,首月是30%手续费返佣 币安广场里有大表哥社区聊天室 然后这周四也就是7.17号晚上8点我会直播, 再好好给大家讲讲 $LA 建仓的细节, 出现任何情况我们如何加减仓去应对 大家只要持有 $BNB 就可以享受BNB Holder的权益 会一直有优质的空投源源不断的收入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通过我的这篇文章 对Lagrange有个全新的理解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祝大家发财,暴富,每天开心快乐 #Binance#
Show more
0
17
17
0
23岁的故事最近很火,我也来掺和一聊吧: 我的23岁,基本都在北京上海杭州的五星酒店会议室度过了……作为记者各种跑会采访,参加了当时的各种「区块链金融」论坛,也认识了不少Web2大厂的高管 所以经常有朋友聊起来,问我为什么很少见我去线下活动,也就最近这半年一年行情太无聊才各处走动走动,我说年轻那会实在有点跑累了属于是…… 后来,觉得总给集团供稿没意思,所以先开了一个微博号,一开始想从学生时代的老本行数码评测干起 当时为了起号,还顺路去了专业的新媒体和电商团队,运营过抖音短视频和直播带货,都有不俗的影响力,非常快的时间就干到了头部,也算赶上了风口 不过因为那会业余时间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了投资,基本一下班有空就会去书店学习,所以评测内容也没发起来 而关于区块链的技术知识储备,基本都是那会阅读学习的,不过回过头看,似乎对今天冲土狗并没有什么卵用……😅😅 后来就是马斯克入场喊单狗狗币喽,对我影响非常大,促使我再次入场,梭哈All In,这个账号也终于找到了新方向,包括我的人生也是如此,从此开启了职业生涯的“第二曲线” 当然和各位20出头年纪轻轻就当上CXO肯定没法比,不过也算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今天,转眼也成30岁老登了…… 最后,年轻的朋友们,无论今天时代大环境如何,你所处的境况又如何,永远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真正想追求的事,今天的你,一定会感激当年咬紧牙关默默坚持下去的自己,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Show more
最近23岁CMO的事很火,其实我23岁的时候也正经历这样的事情。当时因为运气被写在了纳斯达克招股书的高管名单里,也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在脉脉之类的社媒也火了一把,被很多大厂争抢。很多媒体想采访我,我都没有答应,当时觉得是害羞,觉得自己想刻意低调,但其实现在发现只是当时赶上了时代和平台的机遇罢了,内里还是虚的,不自信、不完整的。后来创业不顺加上抑郁,躺了两年,整个人都不知道以后要做些什么。 刚来到crypto时候,我很长时间处于一种很拧巴的状态,一方面喜欢加密货币给人自由这个基础设定,一方面又很恶心很多人在利用监管缺失来套利,内幕、操纵、诈骗,好像披上web3的外衣就合理了一般。 直到加入Virtuals,我才重新点燃对这个行业的热情。和聪明又正直的人,在AI和链上资本市场的大趋势下,做每一件事都是澎湃的,充满激情的。每天和生态里的团队不断打call,当着免费顾问,但心里清楚,我在参与塑造未来最好的AI产品,以及帮助好的资产所有权通过加密货币普惠给更多的人,这是很踏实的状态。 真的不太想等到20年以后和下一代对话的时候,都不敢清楚地解释我的钱是哪里赚的、怎么赚的。毕竟钱是赚不完的,有意义的事却是不太多的。
Show more
0
0
1
0
事实是: 1)低端制造业,如衣服,鞋,帽,家用电器等,已经基本上有替代选择!美国不会要这部分制造业的,替代中国的制造即可! 2)中端制造业,如中低端芯片,车,船,飞机,医疗及其它各种器械的零配件,制药用的基药等等,需要四年重构重建后完全脱钩与替代,有一些技术难度,但更主要的是投资要移出中国,回归美国! 3)高端制造业,尤其是稀土,需要八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找到替代或者完全自己制造!这一部份占比较少,而且需要国家干预与补贴。另外,美国还有一个核心关注点,就是中国对知识产权的偷窃或者说就是所谓的反向工程!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美国需要更好的机制,方法,与策略来应对中国! 4)中美谈判中,中国不可能让步,因为让步的第一步就是要回到改开模式,兑现入关签约时所有的承诺,第二步就是与美国对等开放市场! 这些都涉及到了中国制度的变更,所以没有丁点可能! 美国不可能后退一步,因为中美产业结构的相互捆绑,尤其关键制造业上美国对中国的依赖,威胁到国家安全! 不是贸易赤字,是国家安全…美国从建国至今的250年中,没有任何一个时间比现在更危险,更脆弱… 所以说,谈判的双方根本没有达成共识的基础,所谓的共识就是:你我都需要时间来完成脱钩的流程… 5)如果老习能顶住失业潮,倒闭潮,就能软着陆! 如果老川能顶住花儿街的“短视”与“自恋”,就能成就美国的自救!中美一定会彻底脱钩,否则美国会走向…(自己去想吧!) 6)这次会谈没有谈崩应该是归功于贝财长,此君纳言但有过人之处!他与火箭哥一起把纳瓦罗老爷爷赶出中美贸易谈判的决策圈是关键!否则一定会是鸡飞狗跳…
Show more
0
0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