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xTodd
@0x_Todd
Long BTC, Love the World 热衷研究 在 @researchnothing 琢磨策略 在 @ebunker_eth 打包区块 常驻 #Binance# 交易 https://t.co/42whA3ioyb #OKX# 钱包资深用户 https://t.co/8Aes1jx1Xn
2.7K Following    62.8K Followers
加密货币 ETF 越来越多了 比如 Bitwise 推的这个是一篮子 10 个加密货币组成的指数。 (虽然过去 N 年各家 CEX 推了好几次都没成功) 目前的进度是 SEC 先是批了,后面又指示暂缓,所以迟迟没能上市。 另外,从这个 10 指数,你能看到很多端倪。 首先是美国优先 所以你能看到 XRP SOL SUI LINK Avax 甚至 DOT PS:而且相比 SUI, Facebook 三杰之首 Aptos 看起来有点掉队。 其次是交易所代币被排除在外。 可惜了 BNB ,它实际是加密货币大盘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是 PoW 代币里,独爱 LTC,却不爱 BCH 和 Doge,可见 PoW 并不获得额外优势。 灰度的 GDLC 指数则更加保守,标的只有 5 个: 但是依然符合大体这个规则: (1)美国优先 (2)不接受平台币 (3)PoW 并不具备特别优势 当然,灰度 GDLC 情况也类似,先是被 SEC 批注,后又暂停。 根据相关知情人士分析,似乎中 SEC 中的某个委员反对提案进而导致被暂停,反对的理由是需要先有一个标准,才能上线这些指数型 ETF。
Show more
SEC Division of Trading & Markets has *approved* the Bitwise 10 Crypto Index ETF... However, like with the Grayscale Digital Large Cap ETF, this approval order is stayed. IMO, both of these should be allowed to convert/uplist asap. Bizarre situation. https://t.co/i12efttQAZ
Show more
0
1
2
0
之前聊过几次数据标注,没想到第一次真的当“数据标注民工”居然是在 Sahara 😂 今天才上线的功能,选了一个音乐板块做尝试。Ber 不是,这活儿是真·苦力活儿啊。 一上来就要先回答 5 道测试题,这还算简单,给你播放几分钟的音乐,然后问你这些音乐是爵士、R&B 还是电子乐,以及男声女声之类的。 答到了 100 分,然后才能正式开始干活儿。 没想到第一首就开始上难度,碰到一首致幻剂风格的音乐。说实话,没那么大把握,因为其他选项是:前卫派、工业风等等。 然后听完音乐还要给出评价,比如说这个音乐是不是包含能量感,有没有情绪表达之类的。 和之前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啊,说好的选择小猫小狗图片呢?以为小学难度,这个至少得高中难度了😂。 另外,偶尔还会穿插一些钓鱼问题,防止标注者乱选的。例如这个题目: (歌手唱什么?A.卡拉OK B.数独 C.俳句 D.高原) 幸好它不给迷惑性选项,正常来说只要懂英文,这题就不会错。 里面估计还有金标任务(以前分享过,金标就是专家已经写好答案的钓鱼题),只不过看不出来,这种金标问题必须答对,否则会被警告甚至拒绝入场。 当然这些任务报酬也不低,一首音乐如果批准了可以拿 1.33 Sahara,考虑到 $Sahara 刚刚新高,大概是 0.15 美金,另外还有一些其他代币,例如 Solo 之类,估计也在 0.1-0.3 美金左右。 传统的数据标注行业的话,之前做过调研——复杂任务,熟手一个小时能赚 30 美金;垃圾任务,一个小时赚 10 美金也不是难事。 Sahara 这个看起来比传统平台还能高一些。 前几天看个帖子,说宝妈想赚钱,结果借钱开合约负债累累,其实还真不如去这种数据平台上打打零工,一个小时赚个 10-20 美金,别嫌少,对于三四线城市真的足够用了。 而且现在翻译软件这么多,而且 AI 都是包月的,一些文本型的任务做起来也不难。 挺有意思。
Show more
Data Services Platform (DSP) is LIVE! 🔆 Now anyone, anywhere in the world, can contribute to AI development and earn real rewards for their work. 🔆 $450K+ in $SAHARA + partner rewards available day one! Get started today → https://t.co/mklUe0bfTF #AIforALL# https://t.co/AFcvu19Zf9
Show more
0
0
4
0
笑死 那这么说,赤壁之战就是两家合力和曹操对赌 然后利用信息差 一把把曹操爆仓了 然后一波就起来了
刚刚刷老三国,想起刘备是靠信用贷(借荆州)发展起来的,孙策是靠抵押贷款(玉玺借兵)发展起来的。 这三国的蜀吴都是靠杠杆发家的,🤣 现在银行借贷利息普遍低于 3%,借贷炒币可能比较难,但借贷生息一年 20% 问题不大,那么这部分的息差大概能有 17%。 提示:以上仅为自己瞎逼逼,非投资建议,请自行做好研究! DeFi 爱好者:BitHappy
Show more
0
1
2
0
借着 Jason 帖子聊个题外话。 以太坊 Staking 的进入/退出排队时间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 曾经,以太坊为了避免网络参与共识的节点数量变化太快,导致不必要的波动(一切以稳定为主😂),所以设置了这个【流失率(Churn)】指标。 这个流失率,是随着整体的 Staking 规模增加而缓慢增加,比如目前就是每 Epoch 最多新增/减少 8 个节点,如果按照单节点 32 $ETH 计算的话,也就是图里这个 256/epoch。 而以太坊一个 epoch 包括 32 个区块,也就是 6.4 分钟,每 6.4 分钟之内,最多进入/退出 8 个节点。这才是限制以太坊 Staking 进出排队的技术原因。 后续呢?所以以太坊推动了布拉格升级,允许单个节点存的 ETH 上限从 32 提到→ 2048 枚 $ETH 。 就是为了应对这种“大户暴击”式抵押或者解质押的情况。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假设这些退出的节点,60 万以太坊属于若干大户的话,每人都从 32 改为 2048 节点打满,那它们提现就会从 9 天排队瞬间缩短到 3 小时左右。 也就是说——还没等信息发酵呢,代币就已经充值到 Binance OKX 了😂 当然,布拉格升级之后,大节点的采用目前是慢慢增加的,看了一下 beaconcha, 粗粗看大概有四五百人已经升级到了大节点模式。 后面以太坊的大节点肯定会越来越多,也见到越来越少的排队时间。
Show more
这几天关于突然出现超过50万个ETH排队解除质押的事情引起了不少讨论,很多人担心砸盘风险,目前到底是谁在如此大规模的解除质押还不得而知,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先说结论,这种集群级别的解除质押必然是某个单一机构的行为,下面会具体讲到。 在以太坊进入POS的历史上。如图2所示,把时间线拉长来看,上一次发生如此大规模解除质押,是去年1月份Celsius破产清算急需用钱,瞬间也将50多万个ETH解除质押,导致整个网络验证着队列被堵住了7天,而这次又是同等规模的解除质押,目前整个网络被堵住了8天,所以是谁又要破产了?还是说谁要获利出逃了?(孙哥,是你的话眨眨眼👀) 但如果只从进入和退出质押排队的情况来看,这次倒是不需要像上次那样恐慌,上次是相比于解除质押的数量,进入质押的几乎忽略不计,而这次如上图所示,在此之前已经有多天进入质押的排队数量与退出质押平齐,所以差不多能对冲掉,倒是不用太慌。
Show more
0
1
2
0
今天摸索出了一个教程留存,方便后面如果有人研究 EOS/Vaulta/$A 可能用到。 EOS 这个链还是挺复杂的,而且资料文档比较分散。 首先 EOS 它现在改叫 Vaulta,代币叫 $A,这个大家都知道了。 神奇的是,Vaulta 它现在居然还有两条链并存: 一条是 EOS 传统那种虚拟机的,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带 RAM 机制的免费转账模式。 一条则是 EVM 兼容链,走的是以太坊 gas 机制。 两条链互跨则是通过一个官方网关。 跨链的方式很有特色,就是直接给网关转账(eosio.evmin),然后备注 memo 放地址(0x1234……5678)。 更神奇的是,其实现在 $EOS 这个代币依然是存在的,还可以和 $A 进行 1:1 互换。 而老 $EOS 的作用就是用于跨链。 推测是,由于 Vaulta 之前上线 EVM 时,Vaulta 还没改名,所以这个跨链网关只能跨 $EOS。 所以创造了一个最神奇的局面: 在 Vaulta 上的代币是 A 在 Vaulta EVM 上的代币是EOS 尽管两者 1:1 互换 😂 另外,几个细节需要注意的是: 首先,不是要转 A 给网关,要转 EOS 给网关。 $A 怎么换 $EOS ? 也是转账,是直接通过给 core.vaulta 转账实现的 另外跨链费用是 0.1 EOS 所以低于 0.1 EOS 会跨链失败,尝试了好几次才成功。
Show more
0
0
2
0
由于 $SPK 拉盘了 导致 Sparkfi 里的稳定币利率 性价比直接上去了 https://t.co/3Ydar4zRMm
有人是因為看那場直播才買到 $SPK 的嗎?✊🏼 LFG!!! 大概一個月前我在影片裡有特別提到幾個重點代幣, $SPK 就是其中之一🔥 還沒看的可以回顧一下 👉 https://t.co/cw9DkKZcke https://t.co/9XP7NAnu3x
Show more
0
1
1
0
我经常研究梦境 我总结了几种常见梦境模板 有一种就是,梦到电子产品坏了,包括但不限于: 手机拨不出号,死活上不去网,搜索搜不出来,使劲开不开机...等等,然后在人一旁干着急。 我解释为就是大脑确实比不上电脑,所以实在是模拟不出来结果。 结果,昨天,首次梦到用 AI 跑图跑不出来 😂 就是死活加载不出来。 AI 已经进入我潜意识了。之前看银翼杀手说,电子人会梦到仿生羊么? 我这个肉体人已经开始梦到了😂
Show more
0
0
2
0
之前空投活动 $Yala 可以 Claim 了 1 个月窗口时间,到 8 月 21 号截至,不要忘记了 Yala 总量是 10 亿枚 这次空投占比挺低的,只有 3.4% 筹码算控得比较严 也顺利上了 Binance Alpha 成交量蛮大的
Show more
Now Live: $YALA Claim https://t.co/ac2Q3Xw6Tz Eligible users can claim their $YALA tokens from today to August 21st, 12pm UTC. https://t.co/YMYbd8kwqh
0
0
3
0
今天和 Hashkey 的 @jeffrey_hu 老师闲聊时,又聊到了 @yalaorg 这个项目。 其实有些观点值得再分享一下。 Yala 的切入点其实不错,比特币天然是无息资产。无论是在 Binance、OKX 还是 AAVE,比特币的利息常年低于 0.1%。 没有利息就意味着没有现金流,而大家拿不住比特币的一大原因是,有时候大家确实需要现金流。 需要钱消费,需要钱投资。偶尔临时不小心把比特币卖了,结果就再也接不回来了。 所以,像 Yala 这样,能让人把闲置比特币利用起来,变成一定的现金流,其实算是某种刚需。 所以,Yala 让大家能把 BTC 变成 YBTC,然后抵押生成稳定币 Yu 这事,本身逻辑上是 make sense 的,是符合人性的。 依稀记得 14 年国内论坛的一位传奇吧友,人送外号 48w 哥,花了 48w RMB 买入了 100 枚比特币,信仰非常充沛。然而,他倒在了黎明前夜,没有顶住丈母娘压力,还是为了房子卖掉了比特币。拿到今天应该价值已经超过 8000w了。 如果当时有个比特币质押借贷,他或许不需要成为这个唏嘘故事的主角。 那你可能会问第二个问题,很多人做类似的协议,为什么 Yala 有机会呢? 关键还是在于团队。 Yala 的创始人,以前来自 Alchemy Pay。协议代币 $ACH,成功上了 Binance,Coinbase 和 Kraken。本身支付业务也算做得很有起色,很多 Crypto 支付背后的法币网关都是它们。 另外,它们还有来自 Makerdao 和 Circle 的前成员,他们来做比特币借贷稳定币,确实是在舒适圈之内。就像 Hu 老师说的,他们的市场策略掏出来都是十几页。 另外,因为比特币这事是不容马虎的,比起让一个大而全的 DeFi 协议中推出一小项比特币质押借贷功能,一个独立做比特币借贷单一业务的协议显然更好。 因为他们会把更多占比的精力放在比特币的托管、跨链这些安全上面。从 Yala 内容非常充实的 docs 文档资料里面,尤其是关于安全那几个翔实的章节,也能论证这个观点。 $Yala 的 TGE 在即,希望他们一切顺利。
Show more
0
11
15
1
我最高兴的就是看到,以太坊终于开始【实质性】推动主网 L1 提速。 目前以太坊平均 gas limit 已经爬升到了 3700w,很快会全面提高到 4500w,这意味着以太坊主网比以前 (3000w) 更快了 50% 左右。 毕竟,提高 gas limit 才是最立竿见影提高以太坊性能的方案。 其实特别好理解,你用的每一笔交易都要付 gas;而一个以太坊区块能够处理的 gas 的最大值,就是 gas limit。 比如我给某人转 $ETH ,gas 消耗是 21000,一个以太坊区块的 gas limit 是 3700w,意味着在 12 秒之内(一个区块间隔),以太坊最多可以处理 3700w÷2.1w=1761 笔交易,理论峰值 TPS 相当于 146。 当然,因为转账 ETH 是消耗 gas 最少的方式,实际上复杂的 DeFi 交易会占用更多的 gas。因此,ETH 的实际 TPS 要更低一些。 很多人会问,既然如此,为什么以太坊不直接把 gas limit 提高到更高呢?例如之前说的四亿上限,那样岂不是更快? 你需要知道,以太坊作为一条区块链——还记得区块链的本质么?就是账本不可篡改。 而账本不可篡改的前提是,全网的账本副本足够多。 而众所周知,维护一个全节点账户是没有补贴的。如果盲目提高 gas limit,会让区块链账本变大,以至于让节点们的负担越来越重,进而让全网帐本数变少。 以前的存档节点已经到 20 TB 了,说实话,谁好人家常备 20 TB 大硬盘做慈善啊,所以过去真的没法再增加 gas limit了。 因为一旦账本数量减少,或者家用设备无法参与共识,这可是“动摇链本”。 那为什么这次,以太坊却轻松提高到了 3700w? 原因在于 Geth 最近发布了 v1.16 客户端,终于让以太坊的存档节点,从 20 TB 骤降到 1.9 TB,大缩 90%,所以才让基金会和节点们,有胆量继续提高 gas limit。 那为什么能骤降 10x 呢? 这是因为,过去的存档节点,采用【基于哈希的存储模式】,而现在改为了【基于路径的存储模式(即 PBSS)】。 在过去的哈希模式下,存档节点主打就是“应存尽存”,存储完整的历史树版本;无自动修剪;所有数据直接堆放在主数据库中,导致历史数据高度重复冗余。 而改为基于路径的存储模式后,节点通过路径在树中索引;不再无脑存储所有值,只存储差异值,这样体积就可以非常紧凑,重复内容大大减少了。 此外,在数据库中只持久化一个完整的状态快照,对应最近 128 个区块的全状态。并且修剪 90,000 区块(12.5 天)以前的数据,这避免了存储所有历史区块的完整快照,大大减少了冗余。 所以,正是因为存档节点体积降低了,甚至一个 HDD 机械硬盘都可以跑了,以太坊主网才敢于直接提高 gas limit。 按照现在的方式,有序缓慢先提到 4500w,再提到 1 亿上限也不成问题。 到时候,以太坊主网 L1 的 TPS 轻松突破 100 也不是难事,那时候作为“世界稳定币结算层”,还是蛮够用的。 最逆天的是,考虑到现在 Tron 这个逆天 gas 费(非能量模式下),甚至不远的将来,我们能看到以太坊的费用比波场还低 😂
Show more
Almost exactly 50% of stake is voting to increase the L1 gas limit to 45m. The gas limit is already starting to increase, now at 37.3m. https://t.co/omUKQHuBvz
0
0
0
0
看到新闻 @yalaorg Yala 的 TGE 选在下周,正是大饼刚刚新高,二饼勇攀高峰,流动性充裕,情绪 Fomo 的时间。 而回想当时 Babylon 的 TGE 时间则是不小心选在了 4 月中旬 ,也就是今年大饼唯一跌破 80K 的时候。 真的是时也命也。 有人曾问过两者同为 BTC Fi 到底有什么区别,今天在 TGE 前夕开一个帖子来聊聊。 首先,是协议的实现方式。 Babylon 未来会有自己独立的一条L1,使用比特币抵押作为额外的安全保障,地位有点类似于比特币侧链。具体来说,$BABY 持有者来跑 PoS 节点,负责出块;而比特币抵押者负责验证,做最终性签名。 这样的好处是,独立 L1 性能更快,自由度大。 而 Yala,则是直接用以太坊作为结算层,不会发行自己的链,相当于封装版比特币。这样,链安全性由以太坊保障,协议安全性的瓶颈主要集中在跨链桥和多签上。 这样的好处是,采用以太坊会获得更好的兼容性,而且显然,产品开发也会更快。 另外两者的产品目标也不一样。 Babylon 有了自己 L1 之后,会和其他公链一样,发力 DeFi、RWA 以及各种应用。主打的是一个大而全。 Yala 把 BTC 跨到以太坊上之后,则是专注在稳定币赛道。它让 $YBTC 能够超额抵押生成稳定币 $YU (有点类似于 MakerDAO 中 ETH 超额抵押生成 DAI/USDS),所以 $YALA 是专攻稳定币。 考虑到天才法案最近顺利的进展,现在也是及时地借上了东风。 现在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了,区块链的杀手级应用其实就是——比特币、以太坊和稳定币,围绕它们构建的应用,希望能够锦上添花。
Show more
0
0
0
0
作为一个加密从业者 说实话我从来没有刷到过钱多多的视频 但是神奇的是 我的亲戚朋友都只知道钱多多 甚至经常试图兴致勃勃地和我讨论钱多多有 rich 隐约认为他是区块链行业第一人 说句难听的 哪怕他搞的项目是那种各大 CEX 里的闺蜜项目 我都算他是进入圈内 而他搞的那些项目: fo-x、桃花源NFT、佛聊 听着就诈骗感拉满 结果就这? 评价为:有点拙劣
Show more
财新报道指,被视为马云好友的钱峰雷与旗下实控的恒峰国际等多家公司,涉嫌在⾹港向公众销售多项未经⾹港证监会认可的集体投资计划,上万⼈已遭受财物损失,部分⼈⼠在内地公安机关报案,受害者希望⾹港证监会主动介⼊调查。财新调查发现,⼤批中国内地⼈⼠参与,其中⼀个销售⼤群的⼈数超过 12 万⼈。据此前报道,曹国伟、蔡文胜、曾梵志、李林、沈国军、郁国祥、林家礼、吴光明等也是该项目投资方。https://t.co/amTdu3r6cd
Show more
0
0
0
0
以太坊微策略
“比特币微策略”的策略毫无疑问获得了巨大成功,如今 SBET 等几家上市公司领衔推动的“以太坊微策略”策略逐渐开始发力,以太坊已突破 3500 美金。我们总结了目前市面上主要的“以太坊微策略”玩家们,看这些机构能否联合重演比特币微策略奇迹? https://t.co/OUTPJFSmHK
Show more
0
0
0
0
AI 正在影响Web3,AgentFi 会是下一轮浪潮的核心变量吗? 明晚,https://t.co/mMfh559KIV 将携手行业 alpha,围绕「AgentFi:AI 浪潮下的 Web3 智能体经济新机遇」展开深度对谈: 活动详情🔽 日期:7月18日(星期五) 时间:20:00 语言:中文 嘉宾阵容: - Haotian @tmel0211(独立研究员) - 0xTodd @0x_Todd(Nothing Research 合伙人 / Ebunker 联合创始人) - LaoBai @wuhuoqiu(前 ABCDE 投资与研究合伙人) - Howe @0xcryptoHowe(Amber Group 实习生) - Anne @AnneXingxb(Amber Group AI 研究员) 话题包括 Agent 创业机会、结构性变量、AI+Crypto 的融合路径与未来展望。 欢迎收听,一起预见智能体经济的下一个爆点👉https://t.co/fle5cMswsQ 明晚見!
Show more
0
0
14
3
FYI
最近私聊的人太多,汇总一下我的观点: 1.财库策略的本质是无限子弹+股票市场的注意力。 2.情绪是有延续性和惯性的,eth的情绪刚开始引爆10天。除非有巨大利空,否则趋势不会反转。 3.还有大量的人没有上车eth,或者中途下车了。因为eth用了整整一年培养了大家的空头思维。 4.其他币种的财库策略目前没有形成大面积共识,所以效果不如eth。 5.看eth/btc的形态。
Show more
0
1
2
0
我觉得 Binance 这个 Alpha → 合约 → 现货 这个升级体系是挺好的。 我聊过很多兄弟机构的投资人,有个小共识就是,如果项目最后连 Bybit 都上不去, 那基本上退出没希望了。 同时, 虽然 CZ 希望项目上 BN 现货没有“大阳柱”效应,但是客观上确实 2025 年这事儿不现实。 所以 Alpha 这个机制诞生后: 交易所希望抹平上币的利好效应; 公链尤其 BSC,希望变得活跃; 项目方希望像流动性中心靠拢; VC 希望项目方能有一定的退出曙光; 走投无路的工作室在退圈前一秒突然发现了 Alpha; 投机者可以更早地埋伏到 BN 现货的币; 这不是六者一拍即合? 我之前还设想过 BN 可能需要激进一点,走注册制才能解决但是的困境。现在看起来,这种弱上币门槛弱上币效应可能才是最优解。
Show more
币安 Alpha 还会持续多久? 以上周了解到的消息,Alpha 首发排期已经到了 6 月中旬,最近这几天估计到了 6 月底。 核心原因是,其它一二线交易所的上币 + 空投费,依然没降下来,横向对比看,首发币安 Alpha 仍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 同时,包括北美 Kraken、韩国 Bithumb 等。 它们也认可 Alpha 项目,在 BNB 链的流动性、深度和成交量,这导致很多上完币安 Alpha 的项目方,也会倾向接下来上这两家区域所,从而达成币安 DEX + 主流 CEX 布局。 此外,还有个核心因素是,币安主站 APP 确实可以直连 Alpha 交易,如果一家项目方,并没有选择 Alpha 进行首发,按照币安在 4 月的上币新规路径,未来如果想上币安,仍然要走 Alpha 通道。 这就导致,首发钱包或 Alpha 空投,依然是当前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即完成了 Alpha 收录,也同时因空投做了一波市场营销。 对行业的影响如何? 今天,韩国所 Upbit,一口气官宣了 5 个上币项目,而其它所如 Kraken、Bithumb、Coinbase 等,也在加速这个上币频率。 它们都是在应对币安 Alpha,所带来的竞争冲击。 通常,区域所有着绝对的地域优势,这导致很多离岸的交易所,无法进入其本地市场,与这些区域所展开竞争。 但近期的币安 Alpha,一口气连上了 3 个日韩项目,加上很多用户操作可以通过钱包来完成,而不是必须要用现货主站。这导致,不少单独区域的玩家,也加入了这场撸毛大军里来。 例如 5 月 15 日,首发币安 + Upbit 的韩国项目 NXPC,在下午官宣上所前 1 小时半,率先在 Alpha 开启了链上交易,这导致一部分在链上买入,在交易所卖出的钻石手,获利了约 3 - 4 倍左右。 这种财富效应,很快传播到了日韩当地的社区,从而吸引人们想办法主动去弄 Alpha,间接挤压了其它区域所在当地的市场份额。 因此,最终的结论是,虽然 Alpha 可见会持续到 6 月底,但这个策略只要对币安有正向增长,那么就会一直持续下去。
Show more
0
0
1
0
笑来老师真是营销奇才 隐退多年 余威还能这帖子轻松到百万阅读量 PS:当然 @0xCheshire 老师也很擅长人物故事
他曾是新东方的明星教师,靠卖书出名。 但在 2011 年,他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 倾尽家产,买下了 10 万枚比特币。 这是李笑来的故事,以及这个决定如何改变了他的一生:🧵 https://t.co/IV6zgAfSn2
Show more
0
0
0
0
https://t.co/xD9ESpQf9V
0
39
467
120
仔细看了一下 BIP-177 的提议是这样的: BTC 符号保持不变,仍代指 1 亿聪 但是,Sat(聪) 符号变成→ bitcoin ₿ 这个符号给新的 bitcoin 来用。 也就是说,如果提议生效,未来是 1 BTC=100,000,000 bitcoins 作为一个比特币的忠实支持者 我觉得拆分一下也没关系,我每次数 0 也很头疼 尤其再付矿工费的时候 😂 现在 1 BTC =100,000 美金 那么 1 bitcoin=0.1 美分 看上去嘛和日元的感觉差不多。 比如你去买一杯咖啡 你标价:0.00004000 BTC 那确实太怪了 但是如果标价为 4,000 bitcoin 感觉更加适合支付一些。 而且 $BTC 还是代表一亿枚 BTC 和现有世界尽可能地接轨 不影响比特币因为单价昂贵而带来的稀有感 ----分割线---- 插个题外话,我去过印尼很多次 印尼的钱巨不值钱 随便消费就是 100K 200K 起步 于是很多商家直接不写 K 就写 100, 200 这种 朋友问:为什么印尼不直接干脆削去 3 个 0 ? 殊不知印尼在 1965 年已经削去 3 个 0 一次,主要就是通货膨胀太厉害(说难听点就是印钱太多)。 而削 0 这事在国际上影响很不好。 削 0 高手——传说的津巴布韦,其实已经推出了第 4 代津巴布韦币,最新一次更是直接削去了 12 个 0 😂 还有土耳其里拉,也玩过削 0; 国际影响极差,连万里之外的我们都已经知道了。 但是比特币反向加 0 这确实在货币界几乎闻所未闻了 只有澳大利亚搞过一次。 因为以前澳大利亚和英国英镑接轨,导致不是十进制。后面 1966 年,澳洲决定把 1 澳镑拆分为 2 澳元,这样变成十进制。 倒是没看到什么国际上的批评。 而股票拆分会多一些 比如我们熟悉的苹果、英伟达都拆分过。 所以显然,削 0 是个恶心的事, 而反向加位数,听起来观感好得多。 所以我乐意支持这样的提案。
Show more
发现一个能让大家 BTC 变多的思路!最近海外社区热议的 BIP-177 提案:把比特币最小单位“聪”(satoshi)改为“1 bitcoin”,这样 1 BTC = 1 亿 bitcoin。核心目的就是简化用户体验,去掉小数点,金额显示更直观,促进微支付。你怎么看?
Show more
0
7
2
0
今晚和大家一起聊聊
【Matrixport AMA】关注转发抽🧧 明晚19:00准时开聊 ⬇️ 比特币披萨节|15年的坚持离去中心化金融愿景还有多远? 🎙️Co-host:@BitpushNewsCN 市场负责人@0x_Amey 🧑‍🤝‍🧑本次邀请到的行业先锋嘉宾: @0xNing0x @OliverHU1986 @GodotSancho @octopusycc @0x_Todd @CryptoPainter_X 🎁关注+点赞转发活动即抽取5位* 20U 🎁
Show more
0
0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