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王川 Chuan
@Svwang1
Twitter is my Chain-Of-Thought. Reading history is my end-to-end training. Not financial advice. 一言不合就拉黑。评论区只对订阅用户开放。 Runner: 1 km, 3'49; 5 km, 23'07
462 Following    163.5K Followers
普通人想要在 x 上依靠广告赚钱,并不现实。我在 x 上有十六万粉丝,全是自发成长的,但每个月收获的广告费只有可怜的 45美元。 还是用户付费的订阅模式更有效。
Show more
0
0
0
0
多读和经历过各种案例后,就会意识到投资领域急功近利的压力是结构性的存在,大部分时间非常强大,永远不会消失,永远会有很多机构重复着 “着急 - 冒更大风险 - 暂时获得一些小利 - 风险太大而突然遭遇惨重损失 - 被迫从头开始 "的怪圈。 比如加州某个县的公务员的养老金,每年只有 5%的回报,而退休人员的福利成本越来越高。大家都是"既要, 又要",因此管理者有巨大压力去把部分养老金放到很难评估风险的对冲基金里谋取高回报。 管理者为了平息退休人员对于资金安全的焦虑,承诺会紧盯对冲基金的回报,每个月都去盯,如果表现不好就马上准备撤资。 对冲基金为了拿到客户的钱,当然开始都满口答应,好话说尽。而因为客户盯得太紧,对于基金经理而言,完全没有“躺平几个月甚至两三年,慢悠悠等待,什么都不做”的选择,只能被迫每天盯着几个大屏幕,杀红了眼般的急功近利。 基金内部,如果某个短期策略赚了大钱,即使有巨大潜在风险,老板也有巨大压力立刻把更多资金投放到这些短期策略上,而把那些本来配置在长期稳健策略上的部分资金抽走。 最后的结局也很老套,短期策略突然失效,突然巨大亏损,根本没有时间和客户沟通基金就突然破产。养老金本来想获得超值回报,却发现自己亏损惨重,最终成为别人超值回报的源泉。退休老头老太的福利被大幅减少,大家呼天喊地。
Show more
0
0
2
2
只要足够多的人获得短期利益或者沉浸于利益的幻觉,而暂时没有太多人遭遇损失,大众可以很长时间完全忽视 1+1=2 的常识,并理直气壮的为资产泡沫编造出一套自恰的理论。
Show more
0
1
6
2
判断自己是否在增长, 有两个关键角度: 第一,你现在做的事情,是否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还可以复用,还可以继续让你受益?如果不是,你可能只是在挣扎,而不是在增长。 第二,你现在做的事情,是否存在毁灭性的风险?如果是,即使短期有收益,也是无法长期增长的赌博而已。 把这两个要素把握好,稍微给点时间,五年以上,你自己都会对于自己的增长幅度感到惊讶。
Show more
0
0
3
0
因为某个公司的估值的泡沫化,来反向合理化其基本面,非常危险. 如果真诚的相信了“自己的牛屎” (one's own bullshit), 押上了全部身家,流动性消失时可能倾家荡产。
Show more
0
0
0
0
让老年人先做拉伸或者有氧运动,而不去做力量训练,是本末倒置。因为很多老人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很容易摔倒。走路对他们而言反而是个风险大的事情。 从事一些坐着也可以操作的力量训练,尤其是腿部的力量训练,对老年人来说才是正道。 ​​​ 对于老年人而言,肌肉的功率 (muscle power, 就是力量 x 速度)比肌肉的力量 (strength) 更重要。很多八十岁的老人,肌肉力量只有二十岁时的一半,但功率不到二十岁时的四分之一。功率低,意味着遇到突发意外情况,无法迅速发力来维持平衡,摔倒的风险自然大大增加。 决定肌肉力量和功率的一个关键是所谓 II 型肌肉纤维,俗称‘’快肌‘’。丹麦有学者在 1990年对比几组20岁和70岁的人群的研究表明,长年跑步和游泳对于70岁的人维持腿部肌肉的功率和力量基本没有帮助。这些人的快肌和同年龄的很少运动的人差别不大,体积都只有 20多岁年轻人的一半。 但70岁的长年举重者,其腿部二型肌肉纤维非常大,体积,功能和肌肉收缩时的各种性能参数和20多岁年轻人没有差别。(部分内容摘自 Michael Gross 的书 Stronger, 311-312页)
Show more
0
0
54
19
经过接近一年的力量训练后,终于可以连续一百码 (91米) 蝶泳了。最后五米筋疲力竭,手臂勉强浮出水面。无论如何,创造了个人最好纪录。 问了一下 ai, 要想提高长距离蝶泳的水平,一方面要纠正姿势,尽量腰部发力,练习 dolphin kick, 而不要让手臂过于疲劳 ;另一方面呼吸和用力要尽量保持均匀的节奏,免得过早耗尽力量。
Show more
0
1
33
4
渐进式阻抗训练 (progressive resistance training,就是不断加量的重量训练) 是抗衰老的最关键的神器。肌肉收缩时会分泌所谓肌因子 (myokines) 到大脑和全身各个器官,协调身体的网络保持一个健康兴旺的状态。渐进式意味着不断加量,所以光靠自重的训练,比如俯卧撑,引体向上等还远远不够。还是需要经常到器材丰富的体育馆里面运动,最好有教练指导。重训可以增加骨密度,对大脑的有些区域的刺激效果是简单的跑步,游泳等其它运动无法企及的。但因为大众把重训本能的和兴奋剂泛滥的健美行业挂钩,完全没有意识到渐进式重训对很多慢性病有立竿见影的预防效果。老年人尤其需要渐进式重训来保持灵活的行动能力。光吃药和补品,散散步,跑跑步,就想抗衰老,那就是连错都谈不上。
Show more
0
0
103
26
感同身受,但是并不 miss
Sad but true… https://t.co/z7UZwsdtaN
0
0
0
0
俄罗斯朝东部西伯利亚扩张,抵达太平洋,花了不到一百年,比它扩张到波罗的海和黑海的时间还早。因为苦寒之地,人口密度极小,几乎没有阻力。 莫斯科作为首都,如此靠北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它地理位置在接近农田边缘的森林之中。森林里,来自东部的蒙古入侵者无法发挥其战马的优势。
Show more
This is how we get to the crazy fact that Russia reached the Pacific in the 1600s, before it reached the Baltic or the Black Seas! https://t.co/A96FBDEI5s
0
0
21
6
攀岩符合重塑大脑的第一阶段的三个要求: 一,警觉 二,集中注意力 三,刻意精准的努力
Deliberate rewiring of your brain circuits to learn aka “directed neuroplasticity” involves these 3 stages & 7* steps. Stage 1: FRICTION Requirements* to trigger neuroplasticity 1) alertness 2) focus 3) earnest attempts to perform accurately (Note: Failed but earnest attempts are absolutely crucial; they mark the circuit elements that need to change…!) Stage 2: REFLECTION 4) thinking back on accurate & “error trials” from Stage 1 robustly increases learning 5) self testing (active recall, summarizing & visualization of desired vs actual performance, etc.) accelerates plasticity Stage 3: ACTUAL CIRCUIT REWIRING 6) sleep, especially Rapid Eye Movement (REM) sleep the 1st night after Stage 1 occurs is when much of actual circuit remodeling in the brain/spinal cord occurs. 7) Naps (10-30min), Non Sleep Deep Rest (NSDR) & ~15-30min meditation have all been shown to improve learning depth and rate but these do not replace sleep
Show more
0
0
3
0
第一次学攀岩,发现里面道道还很多。用绳子攀岩还需要找一个伙伴,做所谓的 belayer (保护者)。攀岩者和保护者每一个步骤还有一套专门的口令,必须要掌握。所以涉及到用绳子的攀岩,必须找到伙伴,都得接受培训,时间安排上也能配合。 不用绳子的攀岩,摔到地上的风险更大,当然室内垫子比较柔软,摔下来问题也不大。 爬几分钟小臂就感觉特别酸,这个运动对手指,手腕和前臂的力量要求比较高。 攀岩和其它所有运动的一个重大区别是,必须实时计算攀爬路线,精力必须高度集中,容不得半点差池。因此不会特别枯燥,而且这个运动对于降低精神压力有特效,猜测是因为攀岩高手容易进入心流状态。 因为这对我这是一个全新的运动,对大脑有一种良性刺激,当天晚上睡得特别深,早上精神极佳。极力推荐。
Show more
0
1
22
2
Grok Imagine disrupting OF and Phub was not on my bingo card for 2025 :)
Grok wild for this one https://t.co/xsVHmsCxzu
0
0
1
0
论强制函数 ( On forcing function) https://t.co/1Hqs5MBbpB
0
0
1
0
罗斯切尔德家族的兴起,本质起源于拿破仑战争给欧洲带来的混乱,它是欧洲唯一的有着良好纪录的快速移动金钱的跨国信任网络。这里的三个关键词:信任网络,快速移动,良好纪录。 1) 信任网络越大,你能连接交换的不同地区的不同资源就越丰富。别的网络没有的资源,你有,那你当然更有价值。 2) 快速移动,别人要几个月几天才能完成的转移,你几个小时几秒钟就可以完成,关键时刻就能决定胜负。两军对垒,一方可以通过高级的信任网络获得新的资源,按时发饷,补给充足,士气大振 ; 另一方网络太低级太慢,可以调用的本地资源耗尽,士兵开小差甚至造反,外援迟迟不到,很快就树倒猢狲散。 3) 长期的良好纪录。 有些信任网络短时间内看上去没问题,很方便很便宜。但遇到风吹草动,网络崩溃,网络上的合作伙伴或者中心节点突然耍赖,翻脸不认人或者彻底消失。被坑害的一方缺乏有效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这类网络,很快就自然衰败,让位于纪录更好的网络。 罗氏家族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的下降,本质来自于 1843之后电报技术的兴起和在金融行业的全面普及。电报技术构建的新网络,慢慢挑战和超越了罗氏家族的私人信使为基础的传统网络。
Show more
0
0
12
2
华尔街的作用,本质就是处心积虑的把风险层层包装,转嫁给无知者。而且可以包装得短期内还有点不错的固定收益。 但最后的结果往往就是,大家都觉得自己把风险转嫁给别人了,大家真诚的相信系统性风险可以通过层层包装来化解,只要自己看不见就等于不存在;大家真诚的不断加杠杆。突然某天爆雷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无法独善其身。
Show more
0
0
6
1
现金流不够,还要发债去回购股票,是打肿脸充胖子。是个危险信号。
0
0
0
0
人的所谓个性,就是面对不同场景时本能的应对方式,本质是早期成长经历塑造出来的,未经审视的默认设置。 这种设置让你在早期环境中得以苟活,但环境变化后它不再有效,慢慢与现实格格不入。 个性是人的自我感的一部分,改造个性让人本能的觉得是对自我的背叛,所以一般人缺乏意识和动力去主动改造其内核中一些明显过时的设置。 个性改造像是一个对自己的可控爆破 (controlled demolition)。过程颇有些疼痛。但当你经验积累越来越多,对疼痛承受的阈值到达一定高度,开始尝到甜头后,就会开始更加主动的对自己的各种陈旧的默认设置,进行定点可控爆破。
Show more
0
0
4
1
在公开场合,如果别人误解你,不要浪费能量去解释。 尤其是有些人恨不得把自己的使用说明书的所有细节和盘托出,这可笑且不专业。 这是降低自身价值的最快方法。 亲疏有别应当是基本常识。
Show more
0
0
1
0
马哈蒂尔,一百岁生日,仍然腰板挺直。他一定经常做力量训练 :)
Mahathir reshaped Malaysia’s politics and modernized its economy. He is also the source of many of the contradictions that continue to define the country today. https://t.co/bSiGBtfc4b https://t.co/da1dFWY4gZ
Show more
0
0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