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Starknet
People
Not Found
Tweets including Starknet
📷 Starknet Account Abstraction Mastery https://t.co/pbm6qgwMOw 📷Quiz Part 1: Externally Owned Accounts, Argent, Bravoos 📷Quiz Part 2: It enables the use... Fee It allows you to bundle... Session key enchance... 📷Quiz Part 3: It uses a special security... A self-custodial . https://t.co/3a3RG67zqm
Show more
0
2
24
58
📢#Braavos# - Starknet Wallet launch new Starknet Pro Score Quest Campaign 👉Claim the latest Starknet Pro Score NFT Today 👉Link: https://t.co/6Ykj85sdFf ✅ Add Liquidity in mySwap CL, any amount, any pool #Airdrop# #BTC# https://t.co/dqLM8ggYCb
Show more
0
3
12
49
Welcome to the stage 1 gang @Starknet!
Another ZK Rollup joins the Stage 1 squad - Starknet! 💗 With this update, the top 5 rollups by TVS on L2BEAT are now Stage 1! What changed? 🤔👇 https://t.co/iJvR3JoBn8
0
24
61
6
Another ZK Rollup joins the Stage 1 squad - Starknet! 💗 With this update, the top 5 rollups by TVS on L2BEAT are now Stage 1! What changed? 🤔👇 https://t.co/iJvR3JoBn8
0
33
290
76
勾起了回忆,曾经的以太坊Layer2的四大天王项目包括StarkNet、ZkSync、Arbitrum和Optimism,ARB、OP、STRK空投让很多撸毛党吃上肉,ZK从空投的时候就让人恶心,当然还有更恶心的Linea一直拖着不空投,你能拖出来花?黄花菜都凉啦!你还想等着牛市空投上交易所好出货有人接盘?想屁吃呢!时代早就变啦! ARB是我曾经拿了2年拿出感情的币,也是我这轮周期过不去的心结,意难平!因为ARB错过SUI,1.21U成本700多个日日夜夜1.17U止损离场,ARB让我学会了再看好的山寨都不能重仓,容错率太低,下一轮无论多喜欢的优质价值山寨币最多十分之一仓位。 OP因1U成本较低,加上空投的2万枚一直拿着,虽然坐过4.8U的过山车,但2.5U止盈,OP我是赚了些钱的。 STRK因后期上线较迟失了先机,我很明智从头到尾没有碰过它,按照2.66U算,目前0.1234U,整整跌了20多倍,曾经我撸毛团队的小伙伴撸到了4万多枚,高峰期快100万RMB,但他和当初OP空投一样,死拿...,后面就不说了,懂的都懂。 ZK这个畜生我重点撸的项目,撸了20000U,结果空投后分到我手里只卖了约5000U,你以为只亏15000U?错了!按照ETH本位算,我不撸留着ETH,按照空投那天算ETH我能卖4-5万U。 想到以太坊Layer2我郁闷的睡不着...
Show more
0
19
28
2
🚀 Stablecoin Marketcap is Booming! Here are the leading Layer 2 networks in stablecoin marketcap: ▫️ @arbitrum – $4.91B ▫️ @base – $3.80B ▫️ @Optimism – $486.45M ▫️ @Mantle_Official – $377.38M ▫️ @Celo – $195.12M ▫️ @fraxfinance – $96.82M ▫️ @inkonchain – $75.23M ▫️ @blast – $66.75M ▫️ @Starknet – $61.50M 💰 Big money inflows are coming—are you positioned for it?
Show more
.@sophon is a game-changer for Layer 2 fans ✨ A lifestyle, entertainment & gaming-focused L2 that’s: ✅ Gasless ✅ Google/Apple login—no wallet stress ✅ Built to scale The numbers don’t lie 🤓👇 🔹 Bridge Deposits: $105.6M (+29.5% MoM) 🔹 TVL: $16.67M (+204.8% MoM) 🔹 Users: 56,661 (+398% YTD) 🔹 Transactions: 55.8M (+178% YTD) 🔹 Backed by the big boys: @TheSpartanGroup @Maven11Capital @OKX_Ventures @SevenXVentures @yzilabs 🔹 Nodesale over $66M 🔹 Rapidly expanding ecosystem And oh… MAINNET IS LIVE! 🚨 Stay tuned for a guide on how to dive in 🔥
Show more
0
0
27
17
二级市场哪些代币在未来几日或者几周里可能有可观涨幅? 先说结论: $VIRTUAL 、 $POL 、 $SKY 、 $AEVO 、 $STRK 、 $AAVE $VIRTUAL——Virtuals Protocol 调整 Diamond Hand 奖励:单纯躺着持币不再计分,强迫持有人变成主动参与者;$VIRTUAL 的活跃度溢价将更纯粹。 $POL ——Polygon 推出 VaultBridge,给AggLayer 上的各链铺好存款窗口,跨链资产直接接入 Morpho 挂利息,$POL的估值模型加上一部分高收益债成分。 $STRK ——StarkNet 在 L2beat 上通过 Stage 1 安全评估 $SKY ——Sky Ecosystem(前 MakerDAO)正式确立 $SKY 为唯一治理代币,更新后的代币估值模型可以参考央行+财政部,比之前的估值模型强了不少。 $AEVO ——Aevo 重启每月链上回购计划,资金来自协议盈余,如果AEVO的现金流可持续,一旦二级市场牛回,这就是巨大的利好 $AAVE ——Aave Labs 向 Uniswap DAO 提案:引入 v4 LP 头寸管理器,让 LP NFT 可抵押借 $GHO 。
Show more
本周二级市场长期利好催化剂一览,建议收藏加关注: $ETH :Ethereum 推出「万亿美元安全计划」(Trillion Dollar Security Initiative),将对以太坊进行全面审计、升级并强化安全宣传,目标是让机构安心在链上持有万亿美元级资产。 $VIRTUAL :Virtuals Protocol 开放 $VIRTUAL 质押,20% 的 Virgen 积分将按比例分配给 veVIRTUAL 持有者 $SUI :Sui 网络现已接入 Solana 生态主流钱包 Phantom;用户在设置中切换即可启用。 Phantom 发布流动质押代币 Phantom Staked SOL(PSOL),用户可直接在钱包内质押 SOL 并随时赎回。 $ETHFI :EtherFi 公布回购计划,已把上一周的 103 ETH 收入全部用于回购 $ETHFI 代币。 $UNI :Uniswap 推出【一键换币】,依托 Pectra 升级后的智能账户,授权与交换可在单笔交易内完成。 $EUL :Euler Finance 扩展至 Unichain,并设立 10 万美元激励池,奖励向 USDC、WETH 与 USDT0 池供给流动性的用户。 $WNDR :加拿大最大合规加密平台 WonderFi 推出的以太坊 L2 Wonder主网已上线,并宣布链上交易免 Gas。
Show more
0
0
1
0
我在1800做空了ETH 这一波明显是共济会那群老狐狸在拉盘,他们以为我看不出来? 笑死,不出三天绝对画门暴跌,到时候韭菜们又要哭爹喊娘了,别怪我没提醒你们这群小白,聪明人早就跟着我一起做空了,懂? ETH一定会800-1200 为什么? 让我们看下去 🧵 ETH的问题从来都是ETH结构/叙事的战略性决策问题,从最早的pow转pos开始到后面的L2 rollup抢夺战,在接近10年的过程中 ETH的叙事一直在变一直在内敛,从eth最早的sharding计划到后面的zk rollup计划,技术面的叙事驱动造就了无数个空城 L2,我们熟知四大天王 ☀️starknet zksync arbtrium 和OP 结果是starknet毫无起色,zksync暗自从国库里取钱,op在打造L3,arb反而是生态里干的“最好”的那一个 在早之前呢? ETH的雷其实从pow - pos就埋下来了 🌱「第一轮:ETH分红盘转型」 分红盘的核心前提是什么?我以前一直在找一个很好的词语去形容,不论是[实体锚定链] 还是 [实物矿机锚点] 其实 盘主的 @thecryptoskanda {金本位} 这个词形容的很好 现实世界的电力/矿机折旧的沉没成本是成本线, 不同国家不同政策不同企业scale的成本线各不相同,一个pow的token从制造商→分销商→物流→矿场→矿池→交易所,上下游非常多。还不包括电网公司,能源中间商,矿场托管,水冷设备,散热配件 不同时间进入成本价是不同的,而且挖矿的前置成本和每日报金币的奖励感(其实也是传播链条了)是巨大的 ,早期的ETH都是以中国矿工为主的 其实更容易塑造更紧密的社区 通过金本位的沉没成本 -> 打造ETH的价值支撑线 = 所以才有所谓的关机价格 - > 市场心理暗示 POS时代后,验证者仅需质押ETH(无硬性成本),且可“无限挖卖提” 利益链条断裂,金本位的沉没成本转化为0成本的质押,质押的ETH只能提供3-4%的收益,那么远远不如solan的5-6%币本位 总结一下: 分红盘失效 = 金本位的成本线变成了pos的0成本 🌱【第二轮:拆分盘为何失效?】 技术架构绝对决定了经济模型的拆分机制失效 +从L1到L2 失去了有效的上供模式 其实归宗下来有几个原因 /多链流动性分散 /L2技术限制了某一些比如OP有挑战期 /Gas成本转嫁 /全部数据公开无法黑箱操作 /eth的社区过于fancy不够落地 /restking的尾巴不去掉,水也不留 无论是什么盘子,想要长久的做下去一定要符合三点(信息黑箱/可操作的人工干预/动态平衡) -> 盘要做的就很简单,1)如何有持续的增量 2)如何有更多的信息背书 => 先说第一点关于restaking的 restking的问题是 通过“计息资产”化后的ETH并不是直接invest back to ecosystem 也就是说 “计息资产”化后的ETH不再是ETH了,而是变成了USDT去不同的链上投机,释放的流动性不能回补到ETH生态 可以算笔账,质押32个ETH可以获得年华3%的回报,这3%的回报如果可以在别的链上每个月给你带来6-10%的回报,那么实际你的年华就不值3%,沉淀资金实际上就不是在ETH链上,一个没有限制的流出的盘子是危险的 所以在盘学上,花椒会强一直强调 “掐头去尾,中间留水” 尾巴不去掉,持续流出就是危险的 => Layer2技术限制与资金流动性矛盾 先说四大天王 :starknet zksync arbtrium 和OP 用户资金分散到多条Layer2链(如Base、zkSync),主链TVL占比从2021年的80%降至2024年的40%,造成了严重的流动性割裂,其次,Optimism、Arbitrum等将手续费分配给自身代币持有者,而非上供ETH,这就造成了 “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当老子的管不了儿子,那么就是当老子的问题 其次,拆分盘试图通过多链部署,但Layer1与Layer2的互操作性不足资金调度效率低下,无法从流动性的角度去均匀提高平衡各条子链的流动性,最后就是一条链的流动性都做不起来,大家一起死 維持高水平的L1gas 反而更有利於L2粉拆分盤建設,這裡又得折回來,L1自己本身的gas使用因為沒有過多的use case無法提升,那麼你L2就更別指望能提高gas(use case比如defi的无法长时间左脚踩右脚等等) 日子久了,再甜美的瓜果也會腐壞......不管是它自然而然的腐壞,還是有人催使它腐壞,總是壞了,壞了就不能吃,不能要,就要拋棄它,这就是拆分盘的失败 =>精致的社区和不接地气的开发者路径依赖 过度追求“技术正统性”(如ZK证明、去中心化),导致应用场景脱离真实需求,技术从来都不是高屋建瓴,而是脚踏实地,天天技术革命的,全部都在做中间件生意,而不是to C的生意,社区还是社区,人早就变了 VC主导的“清真项目”估值虚高,横跨几年,puA几年,真实用户非常少,这个圈子都是聪明人,没有傻子了 ETH盘子失败的三大死穴🟰 金本位的价格锚定被POS取代 + L2和Restkeing的“去尾不流水” + 过度清真的社区价值 所以,你还在做空ETH吗?
Show more
0
56
62
3
吴说获悉,OKX 将于本日 17:35 (UTC+8) 支持以太坊网络升级和硬分叉,暂停以下网络相关代币的充提服务,包括:Ethereum、Arbitrum、Optimism、zkSync Era、Base、X Layer、Starknet、Polygon、Metis、Scroll、Linea network、Celo 和 Worldcoin。此次升级完成后,OKX 将在网络运行稳定的情况下重新开放上述网络相关代币的充提服务。 https://t.co/oRzJiJ4k7O
Show more
0
0
0
0
吴说获悉,币安宣布将于 2025 年 5 月 7 日 18:05(UTC+8)支持以太坊网络升级和硬分叉。为确保用户体验,平台将于升级前 15 分钟暂停以下网络的代币存取款服务:以太坊(ETH)、Arbitrum(ARB)、Optimism(OP)、zkSync Era(ZKSYNC)、Base(BASE)、Manta Network(MANTA)、Starknet(STRK)、Polygon(POL)、Metis(METIS)、Scroll(SCR)、Cyber(CYBER)、Metal DAO(MTL)、Celo(CELO)、Worldcoin(WLD)。币安表示,升级期间交易功能不受影响,存取款服务将在网络稳定后自动恢复。 https://t.co/DvJeKSYBD8
Show more
0
0
1
0
🔔 @KyleSamani is now following @tkstanczak (14.1K followers, account created 11 years ago) Description: @nethermindeth, #Flashbots# ⚡🤖, @OilerNetwork 🛢, Twinstake 👬🥞, @FortaNetwork Council, #Starknet# Foundation
Show more
0
0
3
10
When I compare most chains to @movementlabsxyz, I find founders that are building on Movement significantly younger, in fact I can say if you took the average age of founders from every chain today, Movement Labs would come up with the lowest number. I got to know about Movement back in 2023 summer, when I was an intern for @DoublePeakGroup, where @galenlawkun gave me an intro about 2 dropouts who were building a network of Move-based blockchain. This is also where I met @LeowongWL, before he started building @WarpGateX with @kng30000. Fast forward one year, just graduating high school and turning 18, I started working at a few protocols and a devshop mainly on ethereum doing some work for WorldCoin, Brevan Howard Digital, EigenLayer, Starknet… during this time, the idea of me building a project on Movement Labs as something I can do within my first year of University, which resulted in me building @CourageMove. I now working on multiple projects, not just as a founder, but contributor and strategic advisor to projects based on Movement. i think @rushimanche and @coopsmoves will continue to see more university drop-outs and students building on their chain because this chain was built by gen-Z founders for gen-z founders, chads like @PhilipQiu5 and @lawrencelimxyz who are building @henrysocialxyz being one of the first builders I met in the eco, @chazzgordon99 and @wasjakehere building @buildnexio, @BRKTgg team, @canopyxyz team, and @semona0x building @vomeus who i connected with earlier this year, being the only other teenage founder on Movement. hyped to see more chads joining the ecosystem upon Movement mainnet GMOVE
Show more
0
17
79
20
《公链战争3.0:我们已经进入了后 Layer2 时代》 我们先回顾公链生态的几次大战: 公链战争1.0:Layer1高性能链大战,主要在2018年到2021年期间,涌现了Solana、BNB、Avalanche等一系列的一层高性能链; 公链战争2.0:Layer2二层网络大战,主要在2022年到2023年期间,涌现了Optimism、Arbitrum、zkSync、Starknet等以太坊系二层网络; 如今,Layer2似乎也已经偃旗息鼓,但Layer2的叙事真的过去了吗? 其实,Layer2叙事并未完全消退,而是从之前的“万众瞩目”转向了“实用落地”。 以太坊生态的 Arbitrum 和 Optimism 已稳固占据 L2 市场,目前 L2 的 TVL 仍高达数百亿美元,交易量持续增长。 这表明了,Rollup 作为扩容方案仍有生命力,只是其已经变成了行业基建,变成了空气、变成了水,所以反而不被普通用户们感知。 与此同时,用户和开发者对 Rollup 的期望也在变化:从单纯的“便宜交易”转向更高的性能、更好的互操作性和更灵活的应用场景。 由此,我们已经进入了公链战争3.0:后 Layer2 时代。 在后 Layer2 时代,有几个显著特点:通用链格局已定,应用链纵向发展,多链互操作性则是横向打通。 多链生态已经成为既定格局,那么解决不同链间的互操作性问题显得尤其重要。 有很多项目都在解决不同链的互操作性,其中有一个项目非常有意思,正在构建“Rollups 的互联网”,这个项目就是Caldera 。 @Calderaxyz Caldera的出现,带来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它不试图打造一条“终极链”,而是构建一个“Rollups 的互联网”,让无数条链并存、互连,最终实现区块链的无限扩展。 与传统公链追求“单链霸权”的思路不同,Caldera 更像是一个“基础设施赋能者”,通过 Rollups-as-a-Service (RaaS) 和 Metalayer 解决方案(互操作性),重塑区块链生态的协作模式。 我们可以详细看下这个项目。 1、从扩容到定制:Rollup 的新角色 在公链战争 2.0 中,Rollup 的主要任务是为以太坊扩容。 但在后 Layer2 时代,Caldera 将 Rollup 的角色从“扩容工具”升级为“应用定制平台”。 Caldera提供一键部署的 Rollup 引擎,支持 Optimism、Arbitrum 和 ZK Sync 技术栈,让开发者能快速创建针对特定需求的链。 应用链也是后Layer2时代的发展方向之一,有许多热门方向: (1)游戏链:如 ApeChain,优化低延迟和高吞吐量。 (2)DeFi 链:如 Manta Pacific,强调低成本和高性能。 (3)AI/DePin 链:如 Bluwhale 和 Spheron,支持数据密集型应用。 这种“让应用变成链”的能力,迎合了多链生态下垂直领域专用链的需求。 即使 Layer 2 的扩容叙事不再新鲜,定制化区块链的趋势正在为 Caldera 打开新的市场空间。 2、Metalayer:多链世界的“粘合剂” 多链格局的形成带来了一个新问题:链与链之间的孤岛效应。 资产跨链转移缓慢、成本高昂,数据和应用程序的协同更是难题。 Caldera 的 Metalayer 应运而生,它不仅是传统的跨链桥,而是一个全栈互操作性解决方案。 其亮点包括: 意图驱动桥接:用户无需复杂操作,系统根据意图自动完成跨链流程。 秒级结算:相比传统桥接的分钟级延迟,Metalayer 大幅提升效率。 在后 Layer2 时代,互操作性已成为区块链发展的核心需求之一。 无论是模块化设计的 Celestia,还是跨链协议如 LayerZero,行业都在探索如何打破碎片化。 Metalayer 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服务于 Caldera 生态内的 Rollup,还能连接更广泛的多链世界,成为一个“互联枢纽”。 这让 Caldera 在 Rollup 叙事淡化后,仍能占据战略高地。 3、生态底蕴:从概念到落地 Caldera 并非纸上谈兵,其生态数据还是挺亮眼的: TVL超 6 亿美元、交易量超3.7 亿+ 笔、唯一地址超1000 万+,超越部分领先 L2。 更关键的是,主网上运行的 30 条链,覆盖以太坊 L2/L3 的四分之一,支持 Manta Pacific、ApeChain、Kinto 等项目。 这种成熟度让 Caldera 在后 Layer2 时代拥有“先发优势”,无需从零开始构建用户基础。 4、Caldera 的价值再定义 在公链战争 1.0 和 2.0 中,性能和扩容是核心命题。但在后 Layer2 时代,区块链的竞争已转向生态协同和应用落地。 Caldera 的价值点可以概括为三方面: (1)定制化赋能:从通用扩容转向专用链创建,满足垂直领域的多样化需求。 (2)互操作性核心:Metalayer 将 Rollup 和多链生态连接起来,解决碎片化痛点。 (3)技术灵活性:支持多技术栈(Optimism/Arbitrum/ZK)和多结算层(Hyperliquid/Berachain),顺应行业新趋势。 相比之下,类似竞争对手 AltLayer 更依赖“重质押 Rollup”等创新叙事吸引眼球,但生态规模和实用性尚不及 Caldera。 Caldera 的策略更像“稳中求进”,在 Rollup 基础上延伸出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5、后 Layer2 时代的启示 Caldera 的“Rollups 的互联网”愿景,实际上是对区块链未来的一种隐喻。 公链战争 1.0 和 2.0 都在追求“单一最优解”,但现实证明,多链共存才是常态。 Caldera 的横向扩展理念其实在提醒我们:区块链的成功不在于某条链的霸权,而在于协作网络的价值。 如果互联网的崛起源于 TCP/IP 的互联互通,那么区块链的下一阶段,或许也需要一个类似 Caldera 这样的“协议层”来实现多链协同。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 Metalayer 的落地复杂度、多链管理的成本、新兴 L1 的竞争,都可能影响 Caldera 的发展。 但其成熟的生态和前瞻性的设计,已让它在后 Layer2 时代站稳脚跟。 后Layer2时代,大家开始卷多链互通、多链互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到底谁能跑出来呢? 我们可以持续关注这类项目。
Show more
0
16
31
7
在市场上,散户总是信息弱势的一方,不得不进行非对称博弈,大部分项目博弈也只发生在上线初期。 所以我想试试,如果单纯根据在币安上线后的一段时间内我所能查到的信息和数据,比如项目定位、代币总量、初期涨跌之类的,对之后的走势进行判断,能不能培养一下非对称博弈情况下的市场感知? 因此接下来我会跟踪一下币安上线的新币,每次开 10u 的一倍杠杆,持续观察一星期。 今天下午醒的有点晚了,3 点的时候 @TrustaLabs 的$TA就上线了,我是打算把它当第一个观察代币的,现在来补课了。 定位:结合 AI 和区块链技术的链上声誉协议 代币的总供应量上限为 10 亿,初始流通量为 18%。 23 年的时候完成 300 多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后面的融资金额没公布,投资方包括 @SevenXVentures、元璟资本、@GSR_io@HashKey_Capital@snzholding@Consensys@Starknet、GGV Capital、@UFLY_Labs、红点中国。 目前大概就知道这么多了,基本面我这边还没了解怎么研究,对于接下来的走势我也不知道,请勿当作投资建议。 大概要看不少项目,脑子里才会有清晰的想法吧。
Show more
0
6
7
1
本周关键的加密市场动态,决定性的一周 立法方面美国国会“加密周”进入关键阶段, 加密周主要是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和农业委员会共同推动一系列加密货币法案, 有以下三个核心法案: -稳定币法案: 讨论如何为稳定币发行商(如USDC、USDT的发行方)发放牌照。 目前的草案倾向于采用州政府发牌照,联邦层面认可的模式,对现有的大型稳定币是利好。 -数字美元禁令: 旨在禁止美联储(美国央行)直接向公众发行官方的数字货币(CBDC)。 -市场结构法案: 旨在为整个加密市场提供更清晰的规则。 阻力主要来自于民主党,共和党希望快速推进这些法案 ETF方面的情况比较好,SEC已经在为现货ETF铺路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上周发布了一份12页的指南,被市场普遍认为是为批准现货加密ETF(特别是Solana ETF)做准备。 并且所有Solana现货ETF的申请方被要求在 7月31日 前更新申请文件,意味着批准决定会比原计划的10月10日提前到来。 两种情况: 假设本周监管机构和议员在听证会上主要强调资产需透明托管和审计,而淡化对市场操纵的担忧,那么 $SOL 以及其他高风险山寨币的价格可能会提前上涨。 而如果有任何关于代币质押产生的收益是否算作分红的负面言论,都可能引发市场价格的快速下跌。 另外就是大额解锁,这个需要重复强调一下: 7月15日 (周二): Starknet ( $STRK): 解锁1.27亿枚,价值约1.8亿美元。 7月18日 (周五): $TRUMP: 解锁9,000万枚 Arbitrum ( $ARB ): 解锁7.75亿枚。
Show more
0
53
56
5
《冰蛙为什么要发广告?》 大家都不喜欢看广告,但我挺喜欢看广告的,特别是大面积铺开的广告,我从这些广告能看出很多东西,比较明显的就是看出项目方的运营节奏,找了哪些kol做推广,预算如何,宣传的内容也能看出近期的活动或某产品在项目中的重要程度和地位如何,最有价值的可能是能推测或找出TGE时间的线索。 我认为,TGE时间是所有投研要素里最重要的东西,为什么呢?我其实不断在强调投研的价值,我是第一个在圈内提到计算空投赔率的人,我所有的撸毛投资都是基于赔率计算,只要赔率够高,我都做,赔率低,吹到天上我也不做,我从来不会因为融资大或者基本面很好就贸然参与,也不会因为基本面一般就放弃研究。 那赔率怎么算?蛋糕大小÷瓜分蛋糕的人÷付出的成本=赔率,项目叙事、赛道、融资、这些基本面只会影响市值的天花板,也就是只会影响蛋糕的大小,而瓜分蛋糕的人需要回溯链上链下的数据,最后根据成本算出来的赔率也只是一个不稳定的区间值,这个区间值并且是大概率随时间递减的,如果时间周期拉得太长,那么赔率就可能就会低于数值1,也就意味着要被反撸亏钱,经典案例就是 linea ,zksync、staknet 这些都算,都是因为时间拖太久,总蛋糕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瓜分蛋糕的人却在持续增加。 所以我为什么喜欢看广告?因为广告往往是TGE节点的信号之一,TGE时间才是最重要的,时间确定,赔率基本就能确定了,所以我非常喜欢TGE前的机会,赔率能很好确定下来,也可以根据活动周期算出大致的快照时间,有赔率就直接干,实现真正的短平快。 广告也是我信息模型的一部分,我广告费基本算是比较高的了,比我贵的KOL真的没有几个,但是价格我从来没变过,4w粉的价格和现在13w粉的价格一样,因为我不走量,只筛项目,我认为只有高门槛才能达到过滤项目的目的,所以最后能谈成的基本也是基本面比较优质预算比较充裕的项目了。 然后广告,我是以比较通俗易懂的方式去讲解叙事、技术和行业赛道,这是属于基本面,基本面影响的是市值天花板,这个是投研的要素之一,我认为也很重要,但一定不是撸毛投资建议!我也基本会在文末声明,真正的撸毛投资机会除了基本面的研究之外,还需要结合链上链下数据、TGE时间、赔率计算来综合判断。 我不喜欢传销人去参与撸毛投资,这个跟我不喜欢喊单某个币种是一个道理,这种投资建议,是有巨大风险的,我不愿意这么做,即便有些撸毛不需要投资资金,只是0撸,但是也是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我认为时间精力在这个圈子本身就是稀缺资源,所以我也不愿用这种方式“贩卖风险”。 最后一点,我需要从项目方手上拿到我想要的信息,我需要一些非公开信息,增加我对项目的判断,相当于我打德州,我偷偷多看了一张或者几张底牌,这不仅可以优化我对机会赔率的判断,更大的价值是我有信心上仓位,而我拿到的信息我也经常藏在我写的广告内容里,这种没法公开的信息,只能通过这种方式,留给有心之人。
Show more
0
6
10
0
3 月已经慢慢清退“空投”部门 基本退出撸毛圈 1/进入撸毛圈是去年 2 月份 在此之前,我的布局始终围绕在二级市场 那时候发生了两件事情成为了转折点 第一件事情是: 路飞@DLF2216在blur做市商爆赚积分,再通过抱团,一起从市场带走了A9 的收入 第二件事情是:op、apt、sui动辄发几亿美金的空投 这两件事情让我大为震撼 路飞@DLF2216把二级做市商的手法,用在了弱流动性的链上市场 相当于手拿屠龙刀去了菜市场杀鸡,这属于降维打击 而且正好碰上华尔街在菜市场里撒钱 2/ 这打破了我“熊市里没有大机会”的认知 我坐立不安,隐约感觉市场的风向都要变了 在上轮周期,二级市场上我的判断力已经接近完美: 大周期逃顶:21年12月清仓 熊市反弹逃顶:22年2月进stepn ,最后高歌离场https://t.co/e9hMFOCAxY 下半年旅游休息 22年11月最后一跌:期权做空sol https://t.co/qZJfGyRepD 最后煎熬1个月等待抄底https://t.co/I6GSLtXwI1 但我幸苦分析、计算,在二级市场研究牌技和技巧 自认为风骚走位在塔下反杀,沾沾自喜时 才发现还不如路飞找到了一个更弱的对手牌桌 轻松取胜 勤劳不能致富,节俭没法持家 选择总是远远大于努力 如果维持以前老旧的思维 我不仅会在熊市战略性的收缩状态,颗粒无收 更会因为布局错了,后面的行情依然赚不到钱 3/ 确定要战略性放弃“二级市场”后 我在 2 月很快就调整方向,在工作室新增了个“撸毛”部门 事实证明我来晚了 撸毛赛道因为Vc 的洗牌和 old money的进入 再加上项目的增多,熊市接盘韭菜的减少,需要各种活动内卷流量和用户。 早就形成了一个新的红利窗口 头部玩家 2 年前就开始撸毛,基本已经获利 A8 而我慌慌张张半路上了风口才发现: 撸毛和投机下注完全不同 撸毛是解答题。需要不断的解决执行中的问题,尽量要降低执行中的成本。 而投机是选择题。决策—判断—等待,根本不需要执行,尽量要降低交易中的摩擦成本 4/ 选择确实大于努力,但风口不够大的时候,需要“努力”来弥补 而且当时的撸毛赛道,根本不需要过多的投研 拼的是谁的生产力强,谁同时干的项目多、干的号多,就能赢 赛道红利在的时候往往是粗放式的 直接、简单、粗暴 我投研的长板毫无用处,但我执行的短板却暴露无遗 Straknet的2000个号全军覆没:https://t.co/v5FohMSQUH 只在$AVEO和$Pracl 小有斩获 并且在补短板的同时,付出大的代价: 城市局限、人员管理,组织架构,成本控制 还因此踏空了 23 年下半年的铭文赛道 4/ 从今年开始,撸毛赛道应该又是一个转折点。 从人力红利-人力互卷-资金互卷 说明这个赛道已经成熟了,红利已经消失。 内卷到 头部的工作室相当于腰部的工作室的优势几乎也没了 以前是以小搏大,1块钱成本能赚10块甚至50块钱回来 现在是10块钱赚3块钱的现金流游戏了 渔船上钓鱼的人比鱼都多 我已经看到了,又要重现去年撸毛工作室的倒闭潮了 市场一直在变化,沉沉浮浮,不会一直会符合自己的风格 三刀@sdcrypto123说过 (1)一个人不可能时时高光,总会有难熬时刻出现; (2)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处于低谷,不离场总有属于你的机会,不要焦虑; (3)人不可能时时成功、时时抓到热点跟机会。 要坚定持有比较多仓位的btc跟eth防身,它是你低谷时依旧能保持好心态的坚强后盾
Show more
0
45
325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