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下一个蓝筹
People
Not Found
Tweets including 下一个蓝筹
🚀 Rebellion Day 区块链数字艺术革命🚀 ✨ 10,000枚ERC-721协议加密艺术珍品 ▸ 800+稀缺特质组合,链上永久存证 ▸ 基于以太坊L2的高效低耗架构 💎 潜力标的三大核心优势 1️⃣ 首个实现「艺术价值上链」的NFT 2.0项目 2️⃣ 智能合约自动分配版税收益 3️⃣ 已获多家Web3基金战略投资 🎁 空投福利:20个GTS 白名单 ⚡️ 参与方式: ✅ 关注@RebellionDay + @kyou198611 ✅ 转发+@3位加密爱好者 ✅ 加入Discord解锁Alpha情报 ⏳ 倒计时48H 开奖 #BUIDL# #Web3Art# #下一个蓝筹# #加密投资#
Show more
0
0
2
1
MEGA DeFi 激励现已上线!🌱 如果你和我一样,还在坚持寻找下一个 alpha,那么这个 Kernel Season 3 的 DeFi 激励计划,真的不容错过。 从 5 月到 8 月,整个 Kernel 生态直接拉满火力,把20% 的奖励池砸到了顶级协议的流动性池子里,力度可以说相当“DeFi 2.0”。 重点池子包括: @Balancer@Uniswap@AuraFinance@CamelotDEX@AerodromeFi@pendle_fi 这些都是我平时就会交互的协议,现在加码激励,简直是顺势薅羊毛的绝佳时机。 但 Kernel 的野心不止于此。他们还在多个蓝筹借贷市场上推出了 2 倍 Kernel 积分 的激励,像 @aave@sparkdotfi@0xfluid@eulerfinance@growcompound——一个比一个稳,一个比一个卷,适合稳健策略玩家长期撸分。 而且,这一季还有金库玩法: Gain by Kelp 和 @CIAN_protocol 加入了组合拳,等于说不仅是 LP,连策略产品也有奖励,对喜欢 “懒人收益策略” 的用户也很友好。 对我来说,这波 Kernel 的设计不只是“激励多”,而是打通了稳定性 + 深度参与感 + 多协议协作。从 LP 到借贷再到 vault,把用户的整个链上路径串起来,一边交互一边拿奖励,才是真正的用户价值回馈。 所以,别等了,Restake 吧兄弟们!这个夏天,让收益飞起来。🌱
Show more
0
95
122
38
当 #旺柴# 到达 #housecoin# 的高度时,绿帽哥是中国版 fapital; 当 #旺柴# 到达 #fartcoin# 的高度时,绿帽哥是中国版 him; 当 中文meme 成为下一个主流叙事时,绿帽哥是中国版ansem 在 meme生态里,真正的核心贡献者不是开发者、做市商、蓝筹持有者,而是那些创造并传叙事的人
Show more
当 #旺柴# 到达 #housecoin# 的高度时,绿帽哥是中国版 fapital; 当 #旺柴# 到达 #fartcoin# 的高度时,绿帽哥是中国版 him; 当 中文meme 成为下一个主流叙事时,绿帽哥是中国版ansem 在 meme生态里,真正的核心贡献者不是开发者、做市商、蓝筹持有者,而是那些创造并传叙事的人 @19ys_GGboy @CryptoDevinL
Show more
0
24
100
10
当 #旺柴# 到达 #housecoin# 的高度时,绿帽哥是中国版 fapital; 当 #旺柴# 到达 #fartcoin# 的高度时,绿帽哥是中国版 him; 当 中文meme 成为下一个主流叙事时,绿帽哥是中国版ansem 在 meme生态里,真正的核心贡献者不是开发者、做市商、蓝筹持有者,而是那些创造并传叙事的人 @19ys_GGboy @CryptoDevinL
Show more
0
9
44
7
18岁,你刚上大学,听说炒币能赚钱。 你开了户,拿着父母给的生活费,买了一只热门 AI 币。一天后,它翻倍了,你觉得自己是天才。 20岁,你大二,账户翻了一倍。你开始逃课,整天盯着 K 线,幻想自己会成为下一个巴菲特。直到某天,市场突然暴跌,你的利润全没了,还亏了本金。你骂了一句:“狗庄!”然后卸载了软件。 22岁,你毕业了,找了份普通工作。 工资不高,但足够生活。某天,同事在聊币圈,你心痒,又下载了交易软件。 这次你学乖了,只买价值投资的蓝筹币。结果,它们横盘了一年,你熬不住,卖了。第二天,它开始暴涨。 25岁,你跳槽到一家金融公司,工资涨了,信心也回来了。你开始研究技术分析,画趋势线,看 MACD,信誓旦旦地说:“这次不一样。”结果,市场又暴跌,你的账户再次腰斩。你安慰自己:“只是运气不好。” 28岁,你相亲认识了一个姑娘。她问你平时有什么爱好,你说:“研究投资。” 她笑了笑:“那挺好啊,以后家里理财就交给你了。”你心里一紧,因为你知道,你的账户还在亏损。 30岁,你们结婚了。婚礼上,朋友问你:“最近币圈怎么样?”你干笑两声:“还 行,长线投资嘛。”其实,你的账户已经亏了40%,但你不敢说。 32岁,孩子出生了。你开始焦虑,奶粉、尿布、幼儿园,样样要钱。你告诉自己:“必须赚回来!”于是,你加杠杆,满仓一只内幕币。结果,它归零 nice 了。你坐在车里,抽着烟,看着账户里的数字,第一次感到绝望。 35岁,你终于认清了现实,开始定投大盘。市场慢慢回暖,你的账户终于回本了。但你发现,自己已经不再像年轻时那样,为大涨欢呼,为腰斩愤怒。你只是平静地看着K线,像看一场早已知道结局的电影。 40岁,孩子上学了,补习班、兴趣班,开销越来越大。你偶尔还会买点币,但不再幻想暴富。某天,孩子问你:“爸爸,加密货币是什么?”你想了想,说:“就是一群人,用钱买希望,但大多数时候,买到的只是教训。” 50岁,孩子上大学了,学费很贵。你看了看账户,这些年攒的钱,刚好够用。你突然想起年轻时那个梦想-“财务自由” 。现在你明白了,自由不是账户里的数字,而是不再被欲望绑架。 60岁,你退休了。某天,你打开电脑,看了看当年的自选币。大部分归零了,只有 BTC 涨了100倍。你笑了笑,关掉软件,去公园散步。 70岁,孙子问你:“爷爷,你炒过币吗?”你说:“炒过,亏过,也赚过。”孙子又问:“那炒币能赚钱吗?”你摸了摸他的头,笑着说:“能,但大多数人,赚不到。” 75岁,你在病床上,回忆这一生。走马灯闪过,你看到18岁的自己,兴奋地买下第一个币。你笑了。 原来,人生就像 K 线,有涨有跌,但最终,都会归于平静。 最后一秒,你听到交易所的钟声。 屏幕上,那只你年轻时买过的币,还在交易。而你的账户,早已清零。
Show more
0
37
164
17
🚨NFT持有者残酷一课丨巨头撤退,信仰破碎! RTFKT —— Nike当年高调收购的Web3王牌项目,如今三年未满,一纸关停,NFT资产全部沦为电子废墟。 NFT持有者集体诉讼,索赔超500万美元,诉讼核心指控: 如果早知Nike会抽身,他们绝不会以当时的高价买入这些NFT,甚至根本不会出手。 我只能说,「价值回归」后的NFT市场真的太令人悲伤了! 缺乏增量又流失存量的市场环境下,以往的一切上涨因素都会被削弱,我们可能需要思考三个问题—— NFT项目的基本面逻辑是否发生了改变? 品牌NFT这个叙事是不是正在被证伪? 现阶段我们应该学习和认识到什么? 1⃣NFT不是链上护身符,它是品牌信用的延伸 所谓链上确权,只是资产归属的证明,不是价值永存的承诺。 很多人买RTFKT,不是买NFT本身,而是买对Nike未来在Web3投入的信心。一旦Nike这种"母体"抽走了,NFT就像气球放了气,嗖——没了。 这不是个案。很多Web2巨头高调进场搞web3,大多只是副业,想分一杯羹,风向一变,比谁都跑得快,比如Meta、Reddit。 投资品牌NFT/token,未来应该一条铁律:先判断“母公司”对Web3是否真心。 当然这很难辨别,毕竟当初想来挣web3的钱一定是真心的,也许以后我只能信任微策略这样无论牛熊无脑买买买的公司。 2⃣未来“断臂求生”将变成常态,而不是意外 在传统巨头眼里,Web3项目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品牌实验室、一个市场营销选项,不是生死攸关的主航道。就像Nike ,卖鞋卖衣服赚的钱肯定比卖 NFT 多太多了。 随着宏观环境收紧,巨头们会越来越多地“优化资产”,减少“非核心业务暴露”。 NFT项目、元宇宙项目、链游项目,凡是不能快速带来盈利的,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弃子,最先被无情砍掉。 至于这场诉讼? 大概率旷日持久又没有结果。即使能成功,对Nike这种巨头来说,赔500万罢了,像丢了一根鞋带一样无感,比起韭菜遭受的折磨不值一提。 3⃣我们能学到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 我觉得现在这个阶段,我们做投资,已经不能只满足于DYOR(Do Your Own Research)了,可能更要DYOE(Do Your Own Expectations)。 预期要低估,风险要高估; 传统公司、做市商、项目方、交易所、拉盘力量,都不能指望来为资产兜底。 在Web3的世界,唯一恒久不变的价值,从来不是品牌光环,也不是白皮书叙事,而是你对风险和机会的理解深度。 由点及面,NFT只是一个市场的缩影,我们可能都需要学习+做到以下几点: 1,凡是价值高度依赖单一企业、单一人物光环的资产,都要特别警惕,认清“品牌挂钩”的本质风险后,再根据自己的风险边际进行操作。 2,关注真正链上原生、去中心化强的项目。无论是蓝筹NFT、DeFi代币,还是链上原生资产,多做抗风险能力强的投资组合。 3,不要轻易“绑死”在任何一个项目上,培养灵活而冷静的退出机制。Web3是动态世界,持仓和预期也要动态调整。遇到信号异动(团队变化、战略动摇、生态流量减弱),要敢于果断减仓。 4,好故事人人会讲,但市场买单的是兑现能力。保持怀疑、独立思考,不被情绪和短期炒作裹挟,是走得远的关键。持续学习,不做Narrative(叙事)的人质!
Show more
0
24
17
3
大毛大毛!零撸融资1600万的互操作协议 @union_build 【项目介绍】 Union 是一个基于零知识证明的跨链互操作协议,由 Gumi Cryptos、LongHash 领投,总融资额 1600 万美元,目前中文区热度不算高,最近上线了 V2 测试网,离主网不远了,速撸。 它打破了传统跨链桥依赖多签或中心化预言机的模式,真正实现了无需信任、自动复利、支持长尾资产与 NFT 的跨链基础设施。 1. 技术架构亮点 Union 核心由三大组件构成: CometBLS 共识机制,实现 BLS 签名聚合和 MiMC 零知识哈希,降低验证成本,支持大规模验证器不降速; Galoris 零知识证明系统,7 秒生成共识证明,支持个人设备运行,真正做到了低门槛去中心化; Voyager 中继器系统,自动恢复、并行处理、防前置攻击,确保跨链数据传输稳定高效。 2. 用户体验革新 使用 Union,用户无需复杂操作。桥接、质押、收益一站式完成,资金转移时间小于3秒,比 LayerZero(15–60 秒)和 Wormhole(2–10 分钟)快出一个量级。同时,5% TVL 动态保险池为用户提供内置保障,大幅降低资产损失风险。 3. 与众不同的价值定位 Union 解决的不仅是跨链的“通道”问题,更通过 ZK 证明 + 智能路由 + 游戏化激励,让用户从“搬砖工”转变为“跨链收益猎人”。它不仅支持 ETH、USDC 这类主流资产,更延伸至蓝筹 NFT 和长尾代币的流动性场景,扩展了跨链价值边界。 【交互指南】 测试网入口:https://t.co/2LbVTZW3Kj 我看了下交互不难,主要是领水和跨链操作,相关教程看到推上 有兄弟 @Crypto_He 写得很详细了,在此不赘述,可以交叉着看👇 中文版:https://t.co/WUgTcfnZ3i 英文版:https://t.co/bIMiirFxvd 加入 Discord 中文区:https://t.co/UYvyKehlMX 🎇注意! 周四周五DC中文社区有独家抽奖活动,幸运儿每人有20xp的奖励哦~
Show more
0
5
3
1
我讲讲做投资这件事,跟冥想禅修的体验! 冥想🧘有几个要诀:慢,放松,呼吸,专注,空性。 回顾投资生涯收益最高的经历:慢,持有,耐心,周期,专注。 赚钱和挣钱,是不一样的,赚是钱兼并钱,用钱生钱。挣是用手争抢,靠更多蛮力! 所以投资中,我喜欢去赚钱,用更多的思考和观察,去了解经济周期的规律,去了解行业赛道板块的未来趋势性,再通过大机构真金白银投入来验证。这些数据📊有些是需要花费成本买工具获取(比如Wind Bloomberg ),有一些是公开消息免费的,但需要花时间长期整理和统计(比如Dune Defillama)。但它一定比挣钱轻松很多,比如尼泊尔高山的背夫。 我们喜欢在正式投资之前,花费一个月或者更长时间去研究观察思考,但一旦投资决策通过投委会拍板以后。那就躺得平平的,四仰八叉,耐心等待,每日跟踪一下项目基本面可视化看板,没有系统性问题,没有周期性问题,那就耐心持有!(比如我一直喜欢的 #SOL#)。 每到周期的尾巴,我们都不再去思考如何争取鱼尾的利润,而更多做减法,专注beta,关注流动性。而在周期的初始,要反过来,做加法,专注alpha,容错率高,获得超额收益。周期尾巴的行情,就如同孙悟空上蹦下跳一样,刺多,稍有不慎,就容易被卡住喉咙,对大资金来说,不如舍弃! 我以前一直讲,要三顺原则投资,是回报率最高,最省心,最舒坦的,顺经济周期,顺资金周期,顺技术趋势。 回顾今年以来,置顶文章从年初到现在,#BTC# 公开8万以内喊抄底(我们蓝海小群还做了一些蓝筹币配置,如SOL SUI TAO Ondo 等),综合回报率52%。伦敦金收益24%,港股相关也有最低30%左右,长期美债年华锁定在4.98%! 我们很懒,不太爱动,但整体收益还可以,当你用躺平的思维,或者巴菲特所说的,棒球挥杆原则,你就能牢牢锁定你所擅长的投资选项,并获得较大胜率。往往什么都想要的选手,容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但由于Web3变化频率很快,也建议拿总资产3%-5%去尝试新东西新事物,但一定要做好全部亏损的准备! 今年Q2Q3是基钦周期收缩期的开始,也是一轮下跌的开始,以前论述过具体原因和周期规律,不再赘述。我会耐心等标普500指数跌到基钦均线,我再扫货,扫完接着躺平,循环往复! 整体来说,无论加密还是美股,赚周期的钱,会比赚情绪的钱,容易且简单。只是很多人耐不住寂寞和外部杂音的诱惑,总是管不住手。所以禅修冥想,是一个好帮手!
Show more
每天在雪山和珠穆朗玛峰融化的河流下禅修打坐🧘,过着最朴素山人的生活,简单而无比的快乐! 宗萨上师曾说:智慧通达的人通常表现出谦逊的态度,他们不炫耀自己的学识和成就,而是保持一种开放和学习的心态。 修行好的人通常没有什么烦恼,因为他们能够超越自我中心的想法和情绪,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此刻,我找到了这份宁静与自由!🙏心中无比的富足圆满!
Show more
0
13
114
13
《Holder/钻石手山寨币是对这轮周期非典型牛市的惩罚》 加密市场自诞生以来经历了多轮牛熊交替,每轮周期都伴随着独特叙事、市场动态和投资者行为。本轮周期,因为比特币减半、机构资金流入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的复杂变化,被大家看为是“非典型牛市”。 然而,对于许多执着于持有山寨币的钻石手投资者来说,这轮牛市不仅没有带来预期中的财富效应,反而是一场残酷的惩罚。 本文将深入浅出分析本轮周期山寨币的表现,结合历史数据并于BTC相对比,分析长期持有山寨币是本轮非典型牛市对钻石手的惩罚。 一、非典型牛市 传统加密市场牛市通常遵循比特币先行山寨币跟涨的模式:比特币价格先突破历史新高,吸引外界资金流入,随后资金轮动至以太坊及其他山寨币,催生山寨季。2021 年的加密狂潮中,持有山寨币的钻石手就曾是市场神话的主角。那时,散户只需闭眼买入并坚定持仓,就能轻松收获数十倍甚至数百倍收益。 然而,本轮周期打破了这一定律。在本轮周期中,这种简单粗暴的财富密码彻底失效 —— $BTC 突破 10 万美元大关,山寨币市场却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割裂现象:在这一轮牛市中市值前 150 名代币中仅有 60% 勉强收复 2023 年高点,而 $APT 等曾经的明星项目与峰值相比大幅暴跌。 在以前的牛市中,总是 VC 投资带动项目叙事,进而散户一拥而上开始 FOMO。此时 VC 出货完成退出。 然而在本轮行情中,散户却开始集中 FUD 那些 VC 带领的项目。他们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个: 1⃣散户普遍担忧风投机构在锁仓期结束后集中抛售,造成价格剧烈下跌,成为他们最主要的 FUD 来源之一。 2⃣此外,散户指责风投机构在项目 ICO 或私募阶段获取超低成本筹码,却在项目上线后通过洗盘与强行拉升操纵市场,完成“出货”并留下普通投资者“接盘”烂摊子。 3⃣VC 可能会为了追求快速回报而推高估值,不顾项目基本面甚至抄袭概念,从而制造泡沫,最终导致散户血本无归。 4⃣VC 的过度投资导致了某些赛道的超额拥挤,如 Infra 和L1。从而导致行业畸形发展。 5⃣在社交媒体上,散户往往基于“羊群效应”大量转载针对 VC 的阴谋论,例如 VC 洗盘、拉盘等说法,加剧FUD扩散并放大市场波动。 交易所上线即跌穿,以行业最强所币安 @binancezh 为例,上线代币不出几日总是会跌破盘前定价,甚至跌破挂牌价,显示了散户对交易所上币策略的强烈不信任。从而将交易所上币变成了大家抢跑抢卖的过程—— 1⃣ $ANIME :2025 年 1 月 22 日在 Binance 上线,当日价格从最高点回落 74%,并迅速跌破初始挂牌价。 2⃣ $TRUMP :2025 年 1 月 19 日上线后大幅抛压,首日暴跌 82%,最终收盘价远低于挂牌价。 3⃣ $SOLV :2025 年 1 月 17 日刚上线就遭遇 78% 的首日跌幅,价格跌破初始挂牌水平。 4⃣ $COOKIE :2025 年 1 月 10 日上线,价格瞬间下挫 74%,并在数小时内跌破挂牌价。 5⃣ $CGPT :同为 1 月 10 日上线的 $CGPT ,首日跌幅 68%,刚一开盘便低于初始定价。 6⃣ $TST :2025 年 2 月 9 日在 Binance 上线,短短数小时内跌幅达 80%,交易价格跌穿挂牌水平。 7⃣ $LAYER :2025 年 2 月 11 日上线后表现最“温和”也跌去 50%,依旧不敌抛压而低于初始价。 8⃣ $AEVO :自 3 月 13 日上线起, $AEVO 累计下跌 88%,首日便跌破挂牌价后持续走低。 (以上数据基于笔者写作时记录) 二、市场总体表现 根据 Coingecko 第一季度发布数据显示,2025 年第一季度比特币总市值下跌 6335 亿美元,跌幅 18.6%。 在特朗普就职典礼前两天,即 1 月 18 日,比特币总市值创下年初至今的最高点 3.8 万亿美元,随后呈下降趋势,第一季度末跌至 2.8 万亿美元。第一季度日均交易量为 1460 亿美元,环比下降 27.3%。 从数据可以看出市场热度明显降温,投资者在短期事件炒作后买卖意愿降低转向谨慎观望,市场整体表现出冲高乏力的态势。 三、山寨陷阱 寨币在牛市中的表现往往呈现高Beta特征,即在 $BTC 上涨时放大收益,在下跌时加剧损失。 2017-2018 年牛市由于 ICO 热潮推动山寨币暴涨, $ETH 从 100 美元涨至 1400 美元, $XRP 从 0.2 美元涨至 3.4 美元。然而,2018 年熊市中,ETH 和 XRP 均下跌 90% 以上。 钻石手 Holder 在熊市中几乎全军覆没。 2020-2021 年牛市:DeFi 叙事驱动山寨币热潮, $BNB 、 $DOGE 、 $SOL 、 $SHIBA 等涨幅惊人。但 2022 年加密寒冬中,山寨币总市值(TOTAL2)从 1.71 万亿美元跌至 4275亿美元,跌幅 75%。 2023-2024 年积累期:山寨币市场在 2023 年触及历史低点,只有极个别山寨币跑赢 $BTC 。 可以看出,山寨币在牛市中的暴涨往往伴随着更高的风险敞口,钻石手策略在熊市中几乎无法承受价格的剧烈波动。 而本轮周期中,山寨陷阱表现得越发明显。 1. 机构化市场导向 本轮牛市的机构化市场导向是山寨币表现拉胯的核心原因。比特币现货ETF的推出吸引了传统金融的资金,推动着 $BTC 突破 10w 美元关卡。但这些资金更倾向于蓝筹资产如 $BTC 、 $ETH 。 山寨币因缺乏监管认可、基本面不透明和高波动性,难以吸引机构资金。Glassnode 数据显示,2024 年 12 月以来,稳定币交易所净流入激增,主要用于 $BTC 和 $ETH 交易,而非山寨币。 除此以外,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紧张,美联储不降息与流动性收缩限制了投机资金流入高风险的山寨币市场。相比之下, $BTC 因为“数字黄金”叙事更具市场青睐。 2. 市占率被BTC抢占 比特币在本轮周期的表现十分稳健。根据 Morningstar 数据,2024 年,BTC 年涨幅达 124%,远超全球其他主要资产类别。 据 Coingecko 第一季度数据显示,虽然 BTC 的价格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呈下降趋势,但其市场主导地位仍上升 4.6 %,达到 59.1%,创下 2021 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表明资金趋向BTC的集中。 历史上,当 BTC 市占率超过 50% 时,山寨币的相对表现通常较差,这也使得钻石手持有者被迫承受长期的价值缩水 反观被视为山寨币头子的 $ETH 市场份额下降至 7.9%,为2019 年以来最低。2025 年第一季度, $ETH 收于 1805 美元,当季下跌 45.3%,抹去了 2024 年以来的涨幅,回落至 2023 年的水平。2025 年第一季度,ETH 交易量从 2024 年第四季度的日均 300 亿美元下降至本季度的 244 亿美元。ETH 交易量下跌且价格表现不尽人意 ETH极差的市场表现连带着其他山寨币也叫苦不迭。AI代币遭受重创,NEAR、ICP、TAO和RENDER等均出现了超40%的大幅下跌。其他板块更不用多说。 只有稳定币 USDT、USDC 以及市值较大的山寨币 XRP 和 BNB 成功守住了各自的市场份额。但XRP相较年初涨幅也仅有0.5% 3. 短暂辉煌与快速回落 本轮周期中,山寨币并非完全没有获利的机会。如 $XRP 、 $HBAR 、 $LINK 等美国币都上涨明显表现优秀。 然而,这种上涨更多是短期市场情绪导致的,并非生态进步或用户增长驱动。例如 $XRP 的拉升则是 Ripple 与 SEC诉讼阶段性和解的炒作。Altcoin Season Index显示,2024年12月2日起的“山寨季”仅持续一周,随后迅速回落至中性区间(25-75)。 可以明显感觉到即使在牛市中,山寨币的爆发力已大不如前。根据 CoinMarketCap 24 年 12 月统计的 74.5% 市值增长中,前 20 大山寨币贡献了超 60% 的涨幅,市场呈现头部化集中趋势,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山寨币早已沦为僵尸资产,流动性枯竭下连跟涨的资格都被剥夺。 4. 链上Meme异军突起,好景不长 本轮牛市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就是是meme币的崛起,在2025 年第一季度排名前 20 的加密货币叙事中,有 6 个属于meme类别。 首先是二级市场上 $DOGE 和 $SHIB 等meme币因特朗普当选及马斯克的亲加密的态度而暴涨。Solana链上更涌现出总统官方政治主题代币,吸引资金的疯狂流入,甚至带动 $SOL 价格单周暴涨38.9%,达到293美元的历史新高 交易量激增 292%,达到 280 亿美元的峰值。一级市场无数暴富神话吸引着蠢蠢欲动的场外资金和野心勃勃的散户投资者,然而,这场狂欢的本质是叙事套利——资金涌入并非因是因为项目本身技术或生态价值,而是对符号炒作的赌徒式押注。 然而,在 #Melania# 的推出和特朗普的就职典礼之后,Solana 资金量迅速下降,完全回吐涨幅。 $LIBRA 的推出更是使得 meme 币热潮极速退却,爆出的阴谋集团勾结丑闻使得链上资金如潮水般退。 $TRUMP 代币暴跌60%, $PEPE 、 $BONK 腰斩,连 $DOGE 和 $SHIB 这类蓝筹meme 也回撤超 20%。这印证了一个残酷现实:Meme币的上涨几乎完全依赖情绪燃料,而情绪是市场中不可控的。 5. 解锁抛压压缩价值 除了上述提到的,当前代币经济学模型崩溃和代币解锁也在加剧着 Holder 的困境。 2025 年 Q1-Q2,山寨币市场面临 200 亿美元代币解禁,相当于日均抛压 1.1 亿美元。以 $ARB 为例,其流通量在6个月内暴增 150%,价格却跌破发行价超 60%。 更严峻的是 VC 机构在熊市期期间投资的超百亿美元项目,大多都选在了 2025 年集中发行,这也导致部分代币日均抛售量达市值的 0.8%-1.2%。由资本方主导的抛售剧本,本质上是将散户 Holder 锁定为接盘目标。 在这一链条中各方的定位十分清晰:项目方以白皮书叙事吸引资金,VC 通过解锁时间表完成收割,交易所则借上币费榨取散户完成最后一击。 另外热点叙事的周期也在缩短,2021 年 DeFi Summer的叙事可持续 3-6 个月,而 2025 年AI、RWA 等热点平均存活周期不超过一个月,更不用说 meme 这种大多靠情绪驱动喊单式上涨的资产,Holder 稍慢一步卖出就会变成永久性套牢盘。 简言之,当前的山寨币市场是一场由 VC 解锁、流动性枯竭和叙事泡沫共同制造的死亡游戏——项目方与资本方的收益,最终都来自 Holder 的口袋。 四、总结 当散户投资者们仍然沉浸在暴富的幻想中,期待着山寨币能像以前一样翻倍时,市场早已发生了变化。这一轮非典型的牛市不仅仅是在惩罚散户,更是市场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认知挑战。我们必须意识到,过去的经验和老旧的思维方式已经不再适用。要想在资本和政策的夹缝中生存下来,我们需要摒弃这些过时的想法,认真执行有效的投资策略,确保在合适的时机卖出,才能获得稳定的收益。 #Crypto# $BTC $ETH $SOL $XRP $DOGE
Show more
0
3
1
1
下一个数字游民基地,不需要在海边(湿度大),但一定要打开自来水不用净水器就能直饮(真的是能),鸡肉没激素,香葱无蓝凡,油是没有混合有煤油,水果蔬菜全是绝对绿色安全食品,并且上网一打开就是世界互联网,全世界有符合这样的数字游民基地么?帮推荐一下,我先收藏
Show more
0
238
604
62
美国✈️新加坡深夜码字中 这两天不少人 cue 到我关于 Marketing Agency 的话题。确实,我在这个领域里有涉及,但我经营的实际不是mkt Agency。本人主要精力在投资,也深深清楚一个提供深度的市场公司不可能同时服务好多个项目。所以,满打满算顶多是一个小而美的 Marketing Studio吧,服务的也都是我个人比较Buy in的团队或项目。目前,Marketing Studio没有商业PPT,没有BD,只是需要通过市场来benefit我心中的好项目。(如果你认为你市场一把好手,欢迎你私信我加入我们团队) 我对KOL定义和市场上大多数人可能不太一样。流量高,粉丝多 ≠ KOL,抓人眼球的内容在我看来做起来并不难,无法触达精准流量账号价值大打折扣。Crypto的特殊造就了价值判断唯一标准就是:粉丝看完你的tweet是否能帮助他们赚钱!无论是你二级炒币分析精准,或信息抓的快,又或者你有强大的一级投研能力,或特殊消息渠道等。 以上纯主观个人判断,如果你认为说的不对,那就以你观点为准。 ————🌺-----💗--------🌺———-------------------- ✅ 我欣赏的或者合作KOL 的标准。如果你想通过做KOL进行变现,也希望对于你有所启发。 1.具备独立的观点输出能力,特别是垂直赛道抗打。无论你深耕一级市场或二级,无论你是极客投资逻辑还是MEME大神,只要能产出市场情绪、交易相关数据、项目逻辑、政策趋势的独立观点,这类KOL明显生命周期更长,粉丝价值更高。如果你对于你的账号没有非常清晰的定位,那么建议你先找到你个人认可相对蓝海的赛道去输出 Key Opinion ,Web3是一个广赛道,你可以先专攻细分领域比如RWA、AI等等。很简单一个逻辑,如果当大家一提到web3的AI,首先想到的就是AAA,那么AAA就是所有AI项目的首选KOL,同时你也一定会通过你们AI赛道的影响力从AI赛道的项目中获得丰厚的收益。 2.不恰烂饭,只宣传自己Buy in的项目方。当然,挑选项目的能力建立在第一点投研能力的基础之上而我一直认为为自己的认知买单没有什么丢人的。目前行业对KOL的投资合作Term远远大大优于投资基金,所以只要你有能力筛选项目的基本面保障投资质量,那么这块收益绝对丰厚。而且,你越与优秀项目长期陪跑,你的收益越会带来惊喜。相反,很多KOL之前参加了各种项目KOL round,只要有投资机会就参加的,实际综合下来不赔钱就已经很不错了。记住,永远不往指望从一个垃圾的项目身上赚钱!今天你虽然获得了一点点的宣传经费,但是项目方一定要从你粉丝和你账号口碑上透支回来,甚至,你的本金也许就是他们惦记的对象! 说到这里,一想到了投资基金的term不禁留下眼泪。本轮一级投资基金(特别是不带二级的),简直就是地狱难度。😢 3.有利他心和正向的行业影响力。你的粉丝为什么关注你?大家来赚钱的。你的粉丝或者你为什么加入web3?因为你们都是在赚钱的。非常简单的一个逻辑, 如果你天天唱衰你所在的行业,为什么项目方要找一个看衰行业的人宣传合作?如果你不能有带着你粉丝赚钱,那么你粉丝也终将离开你。 —----------🥱–------------✈️-----------🥱—--------- 总结来看,让自己KOL的商业闭环越来越正向就是两点:1.能提供独立观点的能力 2.流量有正向影响力 在加密行业,这个逻辑甚至更加简单,当你的能力1(专业认知)越强,能力2(流量和影响力)也随之更强。许多高水平的 KOL 并不依赖推广费用变现,而是凭借自身的信息优势,精准捕捉 Alpha 机会,早就实现远超广告收入的盈利能力。 ———————— 😯下一个tweet我将分享项目方应该如何选择适合你的KOL或mkt agency。
Show more
0
49
147
9
《重估数字白银:莱策略与ETF将深刻重塑莱特币基本盘》 在主流加密资产借助币股策略与ETF重估价值的浪潮中,莱特币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自2021年牛市结束以来,其价格表现与比特币显著脱钩,市值被市场普遍认为存在低估。 然而,近期由纳斯达克上市公司MEI Pharma发起的莱策略,正效仿微策略的比特币飞轮模型,试图打通传统资本市场与莱特币的价值通道。 Dr.Hash研究员将深入剖析莱策略的运作机制、核心参与方,结合即将到来的ETF审批与减半周期的滞后效应,系统性评估莱特币在本轮周期内实现价值重估的潜力、路径以及其中潜藏的结构性风险。 “当莱策略的币股飞轮开始转动,ETF的确定性日益临近,莱特币的价值叙事已不仅是数字白银,而是一场由华尔街资本开启的定价革命” 一、从价值洼地到策略中心 “比特金,莱特银”,这句口号在币圈传唱了十几年,它准确地定义了莱特币的生态位,也让其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 。 莱特币拥有成为一个经典价值储存资产的几乎所有要素:采用与比特币同源的PoW共识机制、8400万枚的固定供应上限、2.5分钟的出快速度、可靠的四年减半通缩模型(已在2015、2019、2023完成三次减半),以及更快的出块速度和MWEB隐私升级等技术迭代。 然而现实却很骨感。当比特币在2025年7月创下12.3万美元的历史新高时,莱特币仍在100美元的隧道中徘徊 。在DeFi、新公链、Meme等新叙事层出不穷的时代,市场对莱特币的态度几乎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甚至其创始人李启威在2021年高点套现离场的行为,虽被认为是良心预告,但也让莱特币长期处于一种群龙无首的状态,缺乏类似以太坊V神那样的精神领袖来引领叙事。这种长期的沉寂和价值低估,恰恰为新的资本叙事提供了最完美的舞台。 二、解构莱策略:微策略飞轮的复刻与升级 微策略的飞轮点燃了比特币,莱特币版微策略同样登堂入室。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MEI Pharma(股票代码:MEIP)宣布启动一项价值一亿美元的莱特币国库策略,这一举动⽆疑为莱特币注⼊了强⼤的机构⼒量,预⽰着莱策略时代的正式到来。而纳斯达克上市公司MEI Pharma能够选择莱特币作为飞轮的中心,相信也是看到了莱特币的严重低估,这并非简单的炒币,而是一次对微策略比特币飞轮的精准效仿,这个飞轮的运作模式可以被清晰地拆解: 1. 融资:MEI Pharma以每股3.42美元的价格,通过私募方式向特定投资者出售了2920万股股票,募集1亿美元现金 2. 购买莱特币:公司计划将这笔巨额资金全部用于购买莱特币,并将其计入资产负债表 3. 升值:市场对这一策略反应极为积极,MEIP股价一度飙升超过80% 。股价和公司市值的抬升,增强了公司的信用 4. 再融资:增强的信用和更高的股价,为公司未来以更优的条件进行新一轮融资创造了可能,从而可以购买更多的莱特币,形成一个正向的、自我强化的闭环 而推动这一策略落地的核心三板斧,更彰显了莱策略布局的深思熟虑: 1. 创始人背书(李启威):莱特币创始人李启威亲自下场担任领投方,并同意加入MEI Pharma董事会 。这从根本上解决了策略的专业性问题 2. 顶级做市商执行(GSR):全球领先的加密做市商GSR不仅是牵头方,还是数字资产顾问,它的存在确保了1亿美元的买入操作能够在市场上平稳、高效地执行,避免对币价造成剧烈冲击 3. 加密原生基金参与(Primitive等):Primitive、Parafi、HiveMind等一众加密圈内知名基金的参与,则代表了行业核心力量对这一模式的认可和支持,构成了坚实的资本基石 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官方文件显示,具一份名为“Form 8-K”的报告已由MEI Pharma, Inc.提交 。根据美国法律,上市公司在发生对股东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时,必须提交8-K报告进行公开披露。这张文件的核心意义在于不仅证实了MEI Pharma作为一家受监管的美国上市公司的真实身份,也为整个莱策略的叙事提供了最权威、最可信的法律文件背书,成为了整个飞轮的有力起点。 三、ETF预期与减半周期共振的双重利好 这1亿美元对于莱特币高达660亿人民币的流通市值来说,其实更像是点燃引线的火花 。真正可能引爆市场的宏大叙事和磅礴资金,正指向未来几个月内悬而未决的现货ETF审批。 目前,包括灰度(Grayscale)和Canary Capital在内的多家机构都已向美SEC提交了申请 ,在比特币和以太坊ETF已获批的大背景下,市场对莱特币ETF的通过预期非常高。实际上,彭博社的ETF分析师甚至给出了高达95%的批准概率,并将最终的审批截止日期指向了2025年10月2日 。 一旦获批,意味着从庞大的养老基金、机构投资者到普通的散户,都能通过自己熟悉的传统股票账户,甚至包括特朗普之前提到的401k养老金账户直接投资莱特币,这将为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巨额增量资金。 同时在本轮周期中,莱特币的减半效应存在明显滞后。刻舟求剑的说,在2015年和2019年的两次减半后,莱特币的价格都在随后的⽜市中实现了显著上涨,而在本轮周期中莱特币已于2023年进行了减半,但减半带来的供应紧缩效应却还未凸显。 据非小号数据来看,莱特币当前120美元/枚,仍不及2019年最高点,总流通市为660亿元,位于中型主流币阵营,市值排名第18名,仅高于SHIB这一meme品种,处于价值发现的早期阶段。 同时从减半周期来看,第二次减半后莱特币在第21个月达到周期高点,而当前距离2023年8月的第三次减半已过去近23个月,价格反应显著低于预期。 如果我们将参照系从第二次减半切换至第一次,当时莱特币在减半后历时27个月才触及顶点,那么按照此模型推演,本轮周期的高点将恰好指向2025年10月至11月,这与彭博社分析师给出的ETF最终审批时间窗口高度吻合,为两大核心催化剂的共振提供了时间上的逻辑支撑。 当然,这种基于历史数据的周期对比仅为一种分析框架,旨在提供参考,市场的实际走势仍受多种复杂因素影响。 结语 莱特币版微策略的启动,正为其描绘一幅激动人心的蓝图。在创始人、顶级做市商和众多基金的合力推动下,一个更具机构吸引力的币股联动生态正在形成 。华尔街资金的涌入、ETF的预期、减半效应的长期利好,以及当前被低估的价值,都为莱特币的未来提供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 然而,加密货币市场始终伴随着高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市场情绪、监管政策、宏观环境等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可能对价格走势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财务、投资建议,DYOR。
Show more
0
0
2
0
WalletConnect:链上世界大门的“开门钥匙”,解锁未来用户体验 build了整整7年从入圈就用的蓝色小图标 @WalletConnect “链上钥匙”应用,终于发币了 $WCT ,代币还上了币安 @binance ,新入圈的朋友可能还不知道这个蓝色图标的熟悉之处,在以前当你打开一个项目的官网准备链接钱包时,就会看到有一个WalletConnect的蓝色小图标出现,当你在朋友的电脑上面不方便导入钱包的时候,可以点击WalletConnect然后手机扫码登陆即可,这样子既方便又安全,那个随处可见的蓝色标志,就像加密世界的“信任徽章”,已然成为Web3领域的标志性符号,如同在传统电商结账时看到Visa标志一样,给人满满的安心感 自2018年起,WalletConnect就扎根于Web3的连接生态,它就像一座坚固的桥梁,一头连着各式各样的钱包,另一头接着丰富多元的应用程序,为用户铺就了一条通往链上经济的安全便捷通道。多年来它历经风雨,展现出超强的韧性,我也算是一路见证着WalletConnect的成长,所以看到蓝色小图标就会有一股熟悉感 从数据上看,WalletConnect的影响力堪称惊人! 1、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超过4500万用户信赖它,借助它实现了超2.75亿次的无缝连接。每月,都有超500万活跃用户通过它进行操作,处理的连接数逾2000万次。这意味着,在全球各个角落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用户在享受WalletConnect带来的便利服务 2、在Web3的舞台上,MetaMask、Polymarket、Trust、Binance、Jupiter等众多知名平台都选择与WalletConnect携手合作。61000多个应用程序借助它的力量,成功连接到600多个钱包,覆盖了所有主流区块链网络,真正做到了让用户在不同的区块链世界中自由穿梭,毫无阻碍 下面看看 $WCT 的代币经济学 在代币分配方面,有着精心的规划,初始供应量上限为10亿枚 1、其中27%分配给WalletConnect基金会,用于推动合作伙伴关系建立、激励生态发展以及维持日常运营; 2、18.5%用于空投,让用户、应用、钱包和节点等都有机会获得惊喜; 3、18.5%归属于项目团队,激励他们继续为网络发展贡献智慧; 4、17.5%用于奖励,依据节点在线时长、延迟表现等因素,回馈给钱包提供商、节点运营者等社区贡献者; 5、11.5%分配给早期支持者,感谢他们在项目起步阶段的无私帮助;剩下7%则投入到协议及相关模块的进一步开发中 WCT 代币功能 WalletConnect代币(WCT)是WalletConnect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激励用户、应用和钱包开发者的共同参与,构建链上用户体验生态系统,携手打造更优质的链上未来 WCT有四大核心功能: 1、支付费用方面,虽然目前还未启用收费机制,但在网络成熟后,它将成为支付网络服务费用的关键角色,保障网络长期稳定运行,初步设想是根据按月活跃用户数量来计费 2、奖励机制上,通过初始供应量的17.5%来激励网络参与者,让为网络做出贡献的人们得到实实在在的回馈 3、质押功能也很实用,WCT持有者质押代币,既能支持网络稳定发展,又能获得丰厚奖励,而且质押时间越长、数量越大,奖励就越高,同时还有防止质押集中化的机制,确保网络健康发展 4、在治理环节,WCT持有者拥有重要话语权,可以参与讨论并决定网络的关键事项,如费用结构和奖励分配方案,真正实现社区驱动网络发展 在去中心化的道路上,WalletConnect也在加速前进。在Consensys、Reown、Ledger等16家全球领先节点运营商的大力支持下,它的网络变得更加安全、可扩展且去中心化。未来,WalletConnect基金会还将进一步扩大节点运营商的参与规模,让更多符合条件的参与者加入,推动网络朝着完全无许可的生态系统发展 最后可以预见WalletConnect将继续在链上世界发光发热,成为塑造链上用户体验未来的关键力量,它就像一把万能钥匙,打开一扇又一扇通往Web3精彩世界的大门,让我们一起期待一下它的更多表现吧!
Show more
0
32
30
1
【最全教程】最近爆火的新代币发行平台Believe是什么?到底该怎么玩? 最近Solana生态中出现了几个大金狗,关键是这些大金狗都出自新代币发行平台Believe。 Believe到底是什么呢?和PumpFun有什么区别呢?以及该怎么玩呢? 我们一起来具体看下这个新项目。 1、Believe为什么会爆火? 简单介绍下,Believe是一个基于 Solana 区块链的代币发射平台,允许用户通过在 X 平台上简单发布一条帖子( @launchcoin 并附上代币简称和全称)即可快速创建和发行代币,无需加密钱包或复杂区块链知识。 Believe前身是CloutMe,定位是名人发币平台。现在扩展了功能,降低了参与门槛,不仅限于名人,普通用户也能通过 X 平台发帖,但仍保留名人或 KOL 发币的优势。 其市场策略非常明确:拉升平台币、激活生态项目、通过造富效应吸引市场注意。 Believe 通过平台币 LAUNCHCOIN 的价格拉升(曾暴涨 500%,市值超 2.8 亿美元)制造市场热度。平台币的上涨不仅为 Believe 带来资金流入,还增强了品牌效应。 紧接着,生态内涌现了如 $GOONC、$DUPE、$NOODLE 等热门项目。这些项目借助社交媒体传播,迅速吸引关注。 成功项目的财富效应,比如 $NOODLE 因 RizzGPT 开发者 Alex Leiman 的背书而走红,带动更多开发者加入,形成正向循环 Believe 不局限于名人,而是通过平台币拉升(吸引资金)、生态项目溢出(扩大影响力)和造富效应(制造 FOMO)形成三位一体的市场策略,迅速在竞争激烈的代币发射市场中脱颖而出。 2、Believe相对于PumpFun的优势在哪? 除了市场策略外,Believe平台本身也有诸多优势。 (1)更低的参与门槛: Believe 通过 X 平台一键发币和法币入金,吸引了大量 Web2 用户,尤其是对区块链不熟悉的社交媒体用户。 相比之下,PumpFun 要求用户具备基本的加密钱包操作能力,限制了其用户群体。 (2)社交驱动的代币经济: Believe 将代币创建与 X 平台的社交影响力深度绑定,用户可以通过社交互动快速推高代币热度。 这种机制不仅降低了营销成本,还让项目更贴近热点和社区需求。 PumpFun 则更多依赖链上交易和社区自发推广,社交属性较弱。 (3)更高的项目质量与透明度: Believe 通过社交信号筛选项目,开发者收益仅占 5%,降低了砸盘动机。 此外,代币创建需绑定 X 帖子,信息上链后不可篡改,增强了透明度。 PumpFun 则因项目质量参差不齐、透明度较低,经常出现“软 rug pull”和开发者操控的问题。 关于两者对比,总结一下: Believe:低门槛、强社交、低费用、高透明,适合 Web2 用户和长期项目。 PumpFun:更成熟的 Solana 生态,但门槛高、费用贵、质量不稳定。 3、到底怎么参与Believe平台的热潮? 目前 Believe 平台刚出来没多久,所以本身还是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使用起来并不方便。 比如首页只能展示少量热门项目,新币发布后并不自动上架到原生列表,用户常常漏掉第一波机会。 而且Believe只是一个代币发射平台,无论是 Believe 官网,还是市场上其他扫链工具,只能看到believe发行代币的链上交易,无法告诉用户币种究竟还在内盘阶段,还是已进入外盘。 所以市场有强烈的需求需要一款好用的交易工具。 Bitget是首个上线 Believe 内盘交易的钱包。 @Bitget_zh @BitgetWalletCN @BitgetWallet @xiejiayinBitget @ 打开 BG 钱包首页,就能一键查看所有新发项目的热度、创作者主页、上线时间,并且直接交易。 使用教程如下: 1️⃣ 首页进入: 打开 BG 钱包首页,点击“Believe 新市交易上线!”Banner,进入Believe内盘系统 2️⃣ 三大专区: 新创建:刚部署的新币,初始池子 & 打满进度可查即将开盘:即将进入内盘,抓节奏的核心窗口 已开盘:配合外盘涨跌和流动性评估 3️⃣ 有多维数据展示:点击任意项目,可查看 创始人主页、粉丝量、热度评级 AI自动生成的项目介绍 内盘进度条 & 是否毕业状态 实时涨幅 & K线行情 4️⃣ 自定义排序/筛选: 支持按创建时间、粉丝量等维度排序 可限定时间区间(5分钟~7天)精准定位窗口 支持 推特 蓝V/金V筛选,更快判断创始人质量 5️⃣ 一键交易:支持直接跳转 BG Swap 交易页,无需复制CA、无需切换应用 BG 钱包是目前唯一将Believe相关资产的“发现 - 判断 - 交易”全部整合在一屏内完成的产品。 整体使用起来非常丝滑,大家可以来体验下。 很多人可能还没开始研究 Believe 是什么,但是看到这篇文章的小伙伴已经可以使用Bitget钱包进行交易了。 信息差等于机会等于赚钱!
Show more
0
30
72
7
看了下 Resolv 是干嘛的,说实话看了下这双币策略我也是初看有点懵逼的。 它的 Delta-neutral(中性对冲)策略,它的结构是这样的: 两币系统 USR:保守派稳定币,低风险低波动 RLP:激进派收益币,承担风险但也能吃大肉 类似基金的 A/B 类份额,但搬到了链上,资金、风险、收益分层了。 Resolv 像什么? 传统理财里的国债、货币基金的链上版了,而且更透明、更高效。未来链上稳定收益是下个蓝海,现在稳定币的增长主要也都是在RWA稳定币理财和买BTC。而不是山寨币。 至于代币,除了投票治理,可以拿加速得分双重奖励,一个是平台发币奖励,一个是合作协议给的收益。有那么一点创新Ve模型感觉。 总结一下: 它的思路不是赌,是配。做的是资金调配的货币基金。发大财肯定不能,但是,作为稳定币理财肯定是可以考虑的其中一个。 怎么最近越来越爱稳定币收益了,老了,赌不动了吧,世界是P小将,养老是我们老灯的。
Show more
0
6
22
1
不得不说,肚兜 @doodles 此时发币赶上了好时候,一是大饼直逼10万美金,市场情绪高昂,二是蓝筹标杆胖企鹅疯狂拉盘,带动整个NFT板块。 在我看来,NFT只分两种:胖企鹅和其他。所以,非常不喜欢外界拿其他NFT跟胖企鹅对比,但架不住主流观点总喜欢横向对比😂 昨天,孤鹤老师 @ZKSgu 根据图/币市值比例计算,保守估计DOOD的FDV是337M。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开盘应该可以达到,就看后面能不能撑住了。 OKX钱包的白单抽奖多号冲了些,中奖者有望吃个10x,祈祷吧! @pudgypenguins $PENGU $DOOD
Show more
DOOD is launching soon⌛ We've partnered with @doodles to give our users exclusive early access to 100,000,000 $DOOD 🤝 Keep reading for the alpha👇 https://t.co/SCuDYYzajT
0
7
6
0
KOL蓝V互关互动只是开始!《蓝鸟会》的3.0互推计划有必要了解一下! 从这段时间的KOL话题、蓝V互关运动到@KaitoAi的Yap增长讨论,你发现了吗,Web3的世界变了!项目方越来越重视用户的推特影响力和内容贡献。你看到的交易员之所以永赚是因为他们有源源不断的佣金收入,撸毛大神可以通过拉人头输出内容获得空投,百倍P小将往往都有“车头”带。APT、ARB时代的单钱包千U空投的红利时代过去了。 接下来我们怎么办? 无论你是交易员、撸毛选手、还是P小将一定要重视推特的影响力,即使不是一个KOL,至少要成为一个KOC(关键意见消费者)。超级个体时代,每个都要有自己的IP和社群,没必要羡慕那些10万粉丝的大V,1000个支持你的铁杆加密粉丝才是我们的目标。 之前做了什么? 这次蓝V互关运动,我们创建了5个微信群组、1个TG群组和一个推特群组,累计参与人数超过5000+,虽然大部分群都被封了,但大家对互动的热情并没有消散。从微信群的1.0时代(互关),蓝V互动TG群(https://t.co/iP0UMcpIJW)根据粉丝数量分类互动的2.0时代(互动),下一步我想带大家进入蓝V 3.0时代:强关系互推时代(互推)。 蓝V 1.0:互关 蓝V 2.0:互动 蓝V 3.0:互推 什么是蓝V 3.0? 蓝V互关只是第一步,更适合刚刚起步的新手,我管这个叫1.0。 根据推特推荐算法,点赞、评论、转发等互动才会让你的流量倍增。几个月前我创建了一个“一起Yap”的群组里面有170多人,都是万粉以上的知名KOL,他们通过互相点赞评论获得了几百上千的kaito Yap积分。实践证明互动对推特的数据增长和yap积分增长有很大帮助,这是2.0时代。 我想互相转发和引用相关的推文可能是一个更有效增长的方式。这相当于是我们互相向粉丝推荐朋友的内容,这就是我说的3.0时代。 为什么要成立《蓝鸟会》? 之前的1.0、2.0时代就存在很多问题,社区中有很多人跟我反映,他关注了别人,别人没有互关他,第一天互关了,第二天又被对方取关了,甚至还有人骗关注。如果只是这种在群里发发链接的“弱关系”肯定是不能持续的,更不能实现上面提到的蓝V 3.0。为了解决以上信任问题推进蓝V 3.0,我想我们要不要成立一个组织把弱关系变成强关系。这样大家可以更深入、更有效的互动增长,所以我有了创建《蓝鸟会》的想法... 互动只是第一步,在Web3这片蓝海中互相帮助,抱团取暖,共同成长才是未来的核心。 如果你在歪脖山上孤立无援! 如果你在推特江湖单打独斗! 如果你每天还在群里喊带带弟弟! 加入蓝鸟会!人多力量大,涨粉嗖一下! 为什么叫《蓝鸟会》? 如果你觉得Web3是一片蓝海,我们就是自由飞翔在这片海域的蓝鸟; 蓝鸟的蓝就是推特蓝V的蓝,蓝V互动是蓝鸟会的起点; 蓝鸟也是为了向X的前身Twitter的LOGO致敬; 《蓝鸟会》加入标准:(缺一不可) 1️⃣大于1000 Follow蓝V用户; 2️⃣推特名称后缀加入蓝鸟会文字符号(|蓝鸟会🕊|Bluebird🕊️ |鸟🕊️|Bird🕊️),四选一,参考鸟哥推特昵称; 3️⃣转发或引用该推文,并为你的粉丝介绍蓝鸟会; 4️⃣填写申请表格: https://t.co/z19Jb6mCwA 审核标准:完成以上操作,如果在该推文的回复区中得到鸟哥的介绍及@,说明你被审核通过! 说明:随着蓝鸟会发展加入门槛会逐步提高,有特殊技能,可以为集体做贡献的朋友会破格审核!最终解释权暂时为鸟哥所有! 关于蓝鸟会的加入标准,我想了很久,很多朋友劝我做MCN孵化KOL、做自媒体运营培训、做付费社区,都被我一一谢绝了,感谢大家的建议。人贵有自知之明,我自认为没有那么高的认知,做不到让100%的人受益,也不想让信任我的朋友受到财务上的破费。“长期主义”是我的信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无信不立,如果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就会辜负兄弟们对我的信任,这不符合我做事的原则。 但做一个有质量的社区一定要有门槛,而且这个门槛只能越来越高,第一批加入的人就是蓝鸟会OG,我保证大家在未来一定会为早期加入蓝鸟会这个集体感觉到荣耀! 《蓝鸟会》成员有哪些好处?(部分权益) ✅项目方福利; 未来如果有项目方合作的白名单、空投额度、福利抽奖等“好事儿”蓝鸟会成员优先; ✅内推大使计划; 蓝鸟会中优秀成员有机会被推荐到各大交易所、头部项目方的大使、框架中获得稳定兼职收益! ✅蓝鸟会联名周边; 成员有机会获得蓝鸟会与项目方的联名周边产品; ✅流量增长活动; 不定期举办的推特深度互推活动,只有蓝鸟会成员这种强关系结构才能参与; ✅每周space周会; 每周尝试会举办蓝鸟会Space周会分享和复盘各种密码; ✅高质量蓝鸟私董会群; 只有蓝鸟会成员才可以加入的高质量私董会,未来会建立各个赛道的分会,由行业专家主导; ✅蓝鸟线下聚会; 参与蓝鸟会下线联谊的机会,每个地区都可能会有分支; ✅蓝鸟线通讯录共享; 表格中的蓝鸟会通讯录由蓝鸟会会员共享; ✅成员担保交易; 有资产需要担保交易的环节由鸟哥为成员大家担保; ✅推文回复曝光; 审核通过的蓝鸟会成员会在该贴的回复区中获得介绍和曝光; 蓝鸟会不仅是一个推特增长联盟,未来会成立各个赛道的分会,由成员中拿到结果的朋友带领大家参与到空投、meme、挖矿、量化、返佣等机会中来!也欢迎大家能参与到蓝鸟会的运营中,提出你的宝贵建议! 让我们一起构建一个有史以来基于推特的最强联盟! 相关文章: 《万字长文,教你如何做KOL,此文太干,准备好水源》 https://t.co/DcsHFgb6mj 《鸟哥压箱底的KOL自媒体工具库,保证99%的人没用过!强烈建议收藏!》 https://t.co/2cUQksxh1F 《终极流量密码,学学他们,你也可以成为大V》 https://t.co/KoXuhTiieU 《未来的KOL,为什么一定要重视Kaito?如何获得Yap积分?》 https://t.co/5Wr77HIHuy 《关于币圈KOL运营定位,分享几个我认为普通人值得抄作业的账号》 https://t.co/RMbRD7XJBB 《KOL手把手教学之:黑帽白帽“野路子”涨粉技巧》 https://t.co/4tsJnXVKxW 《冒死解密推特X推荐算法权重,顶流KOL的流量密码!》 https://t.co/dxY2ekQjdu 《如何3个月涨粉上万成为KOL,接到千U广子,拿到千万返佣》 https://t.co/SJRJDx2IW9
Show more
0
363
389
56
《蓝鸟会群聊曝光:X平台KOL18个魔鬼细节,素人3个月速成万粉玩家》 蓝鸟会 是鸟哥 @NFTCPS 发起的公益性互助组织, 第一期专属Space栏目《鸟人鸟语》,@0x99DaDa 老师主持, 指导老师@DtDt666 看不懂的SOL、(猴哥)@Web3WKong ,等等一百多人参与Space。一整个晚上到今天群里还在讨论热烈,一百多人的智慧和热情真实没的说: 特别是懂哥@DtDt666 发话啦:我得为大家干点正事,蓝鸟会成员内容和我的相关我将转发并评论,再次感谢懂的带领。 还几个蓝羽,鸟太多都不记得是哪个鸟了:说5月份向蓝鸟会塞广子,为大家谋福利。 接下来总结一些SPECE后停不下来的一些内容。。。 "昨天群里@Zenmuskx 问为啥自己每天发3条推文,粉丝还卡在5000不动。我截图最近一周内容——好家伙,全是转发的行业新闻!"群里兄弟就开喷,"你这是给平台当免费搬运工呢?" 一、日常维系的生死线:别让算法觉得你在偷懒 "一个兄弟试过断更两天,结果曝光量直接腰斩。"兄弟们直接给出答案,用Hootsuite提前排好7天'早安X元宇宙'系列,第三天流量就回暖了。" -断更不能超过48小时 新手必踩的坑: 以为转发算日更 → 实际触发"内容农场"标记 错别字连篇 → "农民 把'质押'写成'质压',当天掉粉23人" 排版乱如麻 → "萌新 的推文挤成一坨,点击率比分段排版低61%" 蓝鸟会急救方案: 用Flomo随时记录灵感:"蹲厕所想到的梗都可能成爆款" 建立内容弹药库:"我手机备忘录存着300+条待发内容"大师 晒出截图 防沉迷闹钟:"定个番茄钟,每天集中创作2小时" 二、粉丝关系的魔鬼细节:从舔狗到男神的蜕变 "有人问为啥 5k粉时就接到交易所广告?看他这条推文——'刚发现个羊毛,前100位私信的送操作指南',这就是发糖艺术!" 段位对比: 青铜:求关注求转发 王者:"昨天用ChatGPT写了份《空投防坑指南》,想要的扣1" @合规怪人 用这招单日引流400+精准粉,评论区变成大型舔狗现场。 复仇者联盟实战: 群里五人战队自曝操作: 互赞到地老天荒:"我们约定10分钟内必互转推文" 热评闪电战:"大V刚发帖就冲进去抢沙发,模板都准备好了" 杠精处理术:"遇到喷子就回'感恩建议❤️',然后拉黑不留痕" 三、内容升级的核按钮:从尖叫鸡到行业教父 "萌新 前三个月专注#新手村话题,现在接广告报价比乱蹭热点的高3倍。#"猴哥展示的成长曲线惊呆众人:专注细分领域时粉丝增速达8.7%/天。 阶段作战地图: 1k粉前:当话题下的尖叫鸡(案例:每天在5个新手帖下抢热评) 5k粉时:扩大鱼塘不越界(案例:合约赌徒 从"合约入门"拓展到"交易心理学") 1w粉后:核爆式破圈(案例:策划"交易所老板VS散户"Space辩论,在线人数破3000) 人设甜度测试: 群里做过AB测试: 毒舌人设:"你这操作迟早归零" → 掉粉率2.3% 暖心人设:"我当年也犯过这个错" → 涨粉率4.1% 现在全员改用"老司机带路"话术 四、变现时机的死亡红线:早一步万劫不复 "5k粉就接NFT广告?@合规怪人 的血泪教训:掉粉23%,还被平台限流一周。"蓝鸟会最新数据显示: 1w粉前:纯干货喂养 1-3w粉:软植入测评 3w粉+:硬广+知识付费 "农民 等到2w粉才开付费社群,首月收入破万刀" 高危雷区: 在Space直接甩链接 → 触发"营销号"标记 高频发广告 → "财经刺客 连发3条交易所广告,曝光量暴跌70%" 人设突变 → "突然从技术宅变成功学大师,取关率飙升" 五、蓝鸟会的核武器库:你的全天候作战参谋部 "上周 链上侦探 凌晨三点发现账号异常,群里秒发《限流急救手册》:"一位兄弟调出聊天记录: 立即删除最近三条推文 发布带地理标记的生活照 用网页版随机浏览他人主页 三小时解除限流 终局之战:算法不是敌人而是僚机 "记住,你在和500万内容生产者抢食。"一个兄弟最后甩出王炸数据: 有参与沟通交流的推特K,成员平均避坑效率提升168% 参与"复仇者联盟"计划的账号,涨粉速度是孤狼的3.2倍 定期参加Space直播的KOL,广告报价比沉默者高40% "真正的高手都在蓝鸟会文档库偷师。"猴哥最后甩出王炸:上一篇自己看,想要成长加入进来共创。 下次解密,蓝V互关的内容。还在讨论呢。。。 特别感谢蓝鸟会栏目组: 蓝鸟会发起人: @NFTCPS 鸟哥 蓝鸟会Space栏目发起人,主持人:@0x99DaDa DaDa 蓝鸟会导师:@DtDt666 看不懂的SOL、@0xlxlmeme 林小撸 蓝鸟会V群主: @TigerLab_OG 虎哥 蓝鸟会审核发布员:@SunnyMQ1 Sunny 蓝鸟会首席开发者:@okocsan67 甜不辣 蓝鸟会首席设计师:@honghong520521 加密作图猫 还有表格中146位成员(不完全统计): https://t.co/VZUxXauO0P 如何加入蓝鸟会: https://t.co/k3S0xgs5we 蓝鸟会公开互动群: https://t.co/ooMahqX5vg
Show more
0
4
8
2
这些年,我一直脑海中有一个猜想,这个猜想就是, “本轮全球贸易自由化和产业链转移,将终结于中国” 以前人们研究国际贸易,20世纪制造业尤其是汽车和消费电子最先强盛于美国,然后转向德国和日本,然后德国转向东欧,日本向韩国,然后是东南亚四小虎和台湾,然后是中国大陆, 特点就是, 发达地区人力成本高,工程师素质和团队一流,于是就把组装逐步转移到下一级的国家, 下一级的国家最开始拥有大量低廉的劳动力,比较好的基建、交通物流、港口和水电网,大量承接从纺织到中低端制造业,逐步实现了城市化、现代化和信息化,培养出了本土制造业研发和工程师团队,开始抢占消费电子、白色家电、机电产品和汽车等核心产业,人力成本开始飙升,然后组装工厂再转移到下下一级国家, 于是产业转移的链条,从美国,到日本,到韩国,到东南亚四小虎,到台湾,到当今的中国大陆, 很多人开始预测,中国大陆最终也会转移,目标无非是目前人力成本更低的印度、孟加拉、越南、掉队的四小虎、墨西哥, 尤其是过去几年美国对中国贸易战,用关税逼迫了大量制造业转移出中国,一部分进入墨西哥(为了享受对美国0关税),一部分进入了越南(比如被迫要求全球布局产业链的苹果、三星),一部分进入了印度(满足印度合规本土要求), 总体看上去,从2020年开始,从中国转移出制造业的链条还在继续,但是有五个问题: 1. 所有从中国转移出去的制造业环节,没有一个是因为成本比中国更低而自下而上主动转移的,往往都是中美贸易战的结果,是自上而下的压力, 也就是说,企业愿意花额外的成本,去满足中美贸易战或者美国企业的合规要求,而不是因为“离开中国更便宜”, 实际上,中国劳动力成本(时薪的性价比)、基建、物流、港口甚至一些税收减免政策,依然是全球最顶级的——目前越南、印度、印尼、马来西亚、墨西哥这些地方,还远远落后; 2. 外贸制造业上游留在中国,生根发芽,拥有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生态,这个生态是由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培养的工程师、蓝领工人、资本、政府、基金、基建和交通物流等等一起构成的,是同一语言,同一政策,同一价值观,同一市场,并且内部已经形成了充分完全的竞争和协调, 而在中国大陆之前的日、韩、台、亚洲四小虎、德国,是没有这种制造业生态的;未来有机会承接转移出中国的这些经济体,也是没有这个机会的; 3. 中国还存在非常激烈的内部竞争和内部转移,比如长三角、珠三角、北京的地方政策优势竞争,比如河南、湖北、川渝大量承接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产能和制造业生产线, 在中国内部高强度的外贸制造业生态竞争下,无论是日韩台,还是越南、印度、印尼这些地方,都拿不出更大的优势来对比; 4. 中国还赶上了机电智能化的高峰,也就是所谓“工业机器人”,实际上大量自动化设备进入中国工厂,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虽然和自媒体鼓吹的“黑灯工厂”完全不是一回事儿,但是在之前的美日韩的转移链中,确实还不够成熟,而中国这一轮属实是完完全全吃上了红利; 5.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中国本土是一个14亿人、单一语言、单一文化、单一价值观的巨大社会,既是市场,也是人才库,更是大公司, 所以中国在制造业生态里,完全有能力、有资源、有机会先进行内部孵化,等孵化成功后出海,必然势如破竹, 最典型的就是手机市场,从2010年之前的上百家山寨机百团大战,淘汰率99%,经过一轮轮死亡厮杀,到最后中国本土跑出华为、小米、oppo、vivo,然后逐步实现国际化,抢占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一半的份额, 再比如中国的白色家电、电视、机电产品、光伏和电池等等,很多长三角和珠三角企业,都在一轮轮本土厮杀和竞争中先存活下来,然后走向国际市场,赢得优势。 总之,依然很多人认为,一些制造业尤其是消费电子组装将一步步转移出中国,但是目前看起来,都是自上而下的政策和合规要求, 然而当年美国、欧洲、日韩企业在中国疯狂落地,可不是什么政策要求,是实打实地看中了中国廉价的蓝领工人成本,看中了中国东部沿海城市廉价的土地和完善的基建,看中了各种落户税收减免政策,是实打实地来互利共赢的。 现在看来,越南总体体量太小,尼日利亚和印尼自身社会还有大量问题,印度不仅腐败且行政官僚,而且一个熟练掌握英语的高中生根本不甘心干制造业,总之各个国家都还有各自的问题, 而中国自己还拥有一个14亿人口的人才库和大市场,本身就是自己最好的备份和缓冲区,河南、山东、湖北、四川、重庆还在抢长三角和珠三角舍弃的产业,还有大量劳动力(可能比8小时工作制的越南更便宜)等待投入市场,还有一个14亿人的、稳定、统一、共同价值观、自上而下管理的稳定大市场,还有各种过剩的产能眼巴巴地等待内部消化, 我这里提出几个大胆的猜测: 1. 产业链转移到中国大陆,是全球贸易的最后一站,是全球市场的最优解——不会再因为成本、税收和基建的问题,再一次大规模向外转移了; 2. 墨西哥、越南、印尼、印度、埃及、尼日利亚、土耳其,可能会分到一些地区政策红利的制造业,或者大量承接纺织业这种纯手工行业,但不可能、没能力、没机会大范围承接来自中国的外溢出来的中低端制造业产能; 3. 随着中国大陆上游的发达地区(美国、加拿大、澳洲、欧洲、日韩、台湾等等)逐渐制造业空心化,中国大陆未来20年会逐渐吃掉最后的制造业山头(汽车、半导体制造、精密仪器、新能源、大飞机); 4. 对中国的光刻机制裁,可能会减缓中国半导体制造完全国产自主可控的进度,但这个目的最终会达到终点, 对中国的关税制裁,可能会让更多的制造业分流出中国大陆,但是不会从根源上打击中国的制造业地位, 对中国制造业带来巨大波动的,更有可能是能源和矿产(铁、铜)等原材料价格的波动。
Show more
0
175
1.6K
219
昨天孙宇晨有两个大新闻,近一周共有 16.06 万枚 ETH (约5.18 億美元) 从 HTX 流入 Binance,疑似孙哥卖出ETH。 还一个是孙哥 2800万美元拍下蓝色起源的太空旅行任务,成为最年轻的华人加密业宇航员。 通过公开消息,整理了一下孙哥近几年的ETH 操作位置,堪称ETH 的周期王者,抄底和逃顶的大师。 孙哥 @justinsuntron 的最早的 ETH 公开持仓还是2021年,在DeFi 中质押了60万个ETH,那时候社区传言孙哥共有100万个ETH。 后孙哥在22年牛市卖ETH逃顶、23年熊市买入ETH并参与质押、24年牛市卖出ETH、25年上半年在ETH 2000美元时看多 $ETH 。
Show more
0
17
4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