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什么都看什么都玩。偶尔更新原创段子。剑三主要苍爹,苍爹狂热爱好者。不追星,大众雷点。营业随缘。不约不约不约
People
Not Found
Tweets including 什么都看什么都玩。偶尔更新原创段子。剑三主要苍爹,苍爹狂热爱好者。不追星,大众雷点。营业随缘。不约不约不约
我的计算机技术自学书单与心路历程 最近很多朋友都在请教我自学各种技术应该读什么书,为了避免各种人每过几天问我一遍,干脆写出来,方便大家一次获取,终身受益,然后不要骚扰我了,哈哈哈。 我自己的读书习惯,特别是学习计算机,喜欢读哪些写的通俗易懂的书,学到代码后面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只有学习到之其所以然才能在以后用到的时候融会贯通。 推荐书单 Python: Python 核心编程 系统学习 Python,这一本书足矣,把 Python 的每个细节都讲的很透,每个例子都非常实用。 我学习完这一本书以后,再看任何 Python 库的时候都是翻翻 API 手册, Google 一下就可以快速学会任何 Python 库的用法,并融入到自己的项目中。 C++: C++完全参考手册 我高三看的一本书,2000 多页,大部头,全英文,但是写的非常好。 这也是我唯一看过的一本 C++的书,只要会这些语法,找个 C++项目, 比如 Qt/C++写一个项目,几乎就知道 C++怎么玩了。 其实 C++还是非常方便的,虽然没有 Python 简洁,但是表现力和库生态都太强大, 不用担心性能问题,大多数讨厌 C++的人, 其实是恐惧自己学不好 C++, 放下恐惧,C++其实很容易学习。 Java: Java 编程思想 这本书是在书店读完的,写的很不错,但是当时还在读高二,所以已经记不清当初的读后感了, 模糊印象就是一本写的非常通俗易懂的书,讲的非常细节。 Haskell 1 : Real World Haskell 十年前,haskell IRC 频道,大多数 Haskeller(科学家,数学家)还在迷恋 Haskell 的数学之美的时候, GHC 黑客 Dons Stewart 写的这本 Real World Haskell 系统型的讲解了 Haskell 应用的各个领域, 从基本语法、函数式编程、科学计算到图形编程等,讲的一针见血, 而且非常薄,学习玩了就可以流畅写程序了。 当然进阶的知识还是要去 haskell IRC 频道请教数学家们,哈哈哈。 Haskell 2: Learn You a Haskell for Great Good! 好朋友写的 Haskell 入门书籍,大爱这种又会计算机又会画漫画的艺术家了, 把一个严谨的数学基因的编程语言讲的诙谐幽默 Elisp: GNU Emacs Lisp Reference Manual 十多年前,我用 Emacs, 对 Elisp 半毛钱不懂,天天就在 EmacsWiki 抄各种配置, 就像一个拾荒者,每天早上起来逛 EmacsWiki, 偶尔碰到高级 Elisp 技巧就把我折腾死了, 然后对着 Emacs 破口大骂。 为了不瞎折腾,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读完这本大部头,遇到不懂的 API, 就打开 ielm 临时写一个 demo 函数验证一下,当我读完以后, 我发现 99%的 Emacs 的问题都可以自己调试和解决。 如果你花时间读完这本 Emacs 内置的宝典, 你也可以像我这样写这么多扩展: [Andy Stewart](https://t.co/vQJEYweZxQ) Ruby: The Ruby Programming Language 学习 Ruby 的时候,已经会了几十门编程语言了,手册从头看一遍,不用写练习基本就可以学会。 因为当你编程语言学得足够多的时候,不同语言的语法都是相同的, 只用学习不同语言之间的微小区别就可以了。 以前一直对 Ruby 的 end 语法抱有偏见,但是自从我在 Emacs 配置了 ruby-end 插件以后,世界都清净了。 Vala: [Vala Tutorial](https://t.co/tParLDVEOb) Vala 有 C 的速度,Python 的简洁,语法类似 C Sharp, 基本看完这本手册以后,拿着 API 就可以直接开始写了。 Vala 写 Gtk+是非常爽的。 Rust: [Rust 语言圣经](https://t.co/6F4UYYGpuW) 这本书应该是中文范围内将 Rust 最好的一本书, 所有权讲的很清晰, 基本概念的章节都通俗易懂, 进阶章节可以先看一遍, 以后遇到了当工具书来查看。 作者后面讲线程和异步模型时, 理解还是很到位的, 证明作者基本功很扎实, 强烈推荐想学习 Rust 的同学读这本书, 一本就够了。 正则表达式: 精通正则表达式 这是我唯一看过一本带有 “精通” 名字的书,确实写的非常好, Yahoo 工程师把他平常用到的经验都朴实无华的写出来, 基本学会这本书讲的怎么构建正则表达式的思路,不管是标准的正则表达式, 还是 Perl, Elisp 等其他语言的变种正则,都是触类旁通的。 代码质量:重构 改善既有代码设计 这本书代码是 java 写的,但并不掩盖它作为重构第一书的地位。 讲解了很多重构小技巧,教你只要养成十来个重构小细节的好习惯, 不论写什么编程语言,局部代码和整体逻辑都干净的像艺术品一般。 这本书的技巧我这十几年都在践行,难得的好书。 X11: Xlib - C Language X Interface 这本书是读过最枯燥的书籍,但是要从头做一个 Linux 桌面环境,这本书的 API 是必读的。 因为你除了 github 外,根本找不到更多资料来讲解 X11 这个古老的技术了。 Gtk+: [Gtk+ Programming Tutorials](https://t.co/irxklaNOdG) 写的最通俗易懂的 Gtk+书籍,学完这本书,直接看 Gtk+ Developer Manual 就可以直接写程序了 Qt: [PyQt5 Totorial](https://t.co/chjTuCYbno) 写的最好的 Qt 入门教程,加上 Python 的方便性,非常容易系统学习, 加上学习 Qt 之前已经有 Gtk+五年编程经验,两天看完就直接用 Qt 写程序了。 JQuery: 锋利的 JQuery 国人写的书,写的非常通俗易懂,每个 API 的参数都是渐进式讲的, 举的例子也很实用简单,基本不用动手就会了。 Rails: Rails Tutorial 系统的讲解了怎么用 Rails 搭建一个网站,虽然很多架构设计和整体逻辑我是靠 Google 摸索出来的, 但是这本书确是入门不可或缺的,难度适中,学习完了,你对构建网站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了。 SVG: SVG 入门教程 虽然是翻译老外的技术博客, 却是深入学习 SVG 不可多得的教材, 讲的通俗易懂. 可以学到很多 SVG 高级技巧. CSS: CSS 世界 很多 CSS 网站或书籍都告诉你一个效果要怎么实现,或者直接丢出一段可以直接使用的 CSS 代码。 但是我们在真实的开发场景中遇到的往往是,为什么这段 CSS 代码不能工作?为什么抄的几段 CSS 合在一起不能工作? 这本书的作者研究了很多年的 CSS,他可以告诉你很多关于浏览器的实现细节以及为什么 CSS 不能工作的原因。 懂了为什么不能工作,剩下的很多事情就能举一反三啦。 但这本书不适合初学 CSS 的朋友读,建议在几个项目中熟练了基本 CSS 技巧以后再来读这本书会更有收获。 编译器: Flex & Bison 系统的讲解了什么是词法分析器、语法分析器 以及怎么写编译器的基本流程 这本书特别讲究循序渐进, 细心的讲解每个 API 看完这本书就不会觉得这两个技术有啥高级了, 哈哈哈哈 加解密: 图解密码技术 这本书系统地让你学会对称加密、公钥密码、单向散列函数、消息认证码、数字签名、伪随机数生成器等加解密技术背后的原理和细节, 以及这些技术组合而成的安全大厦的框架和应用。 其实加解密不光是学习破解和干坏事, 知道背后的数学原理和实现细节可以更好的让我们理解安全技术, 并以此来构建更加健壮安全的软件和系统。 强烈推荐作者 “结城浩” 的其他书籍, 已经看了他写的两本书了, 全书都是图文并茂的讲解复杂技术, 很少有数学公式。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学习最重要的是先要了解其原理再深入学习, 避免投入无谓的精力在不感兴趣的领域。 而作者在深厚的知识背景下, 能通过浅显易懂的文字传授知识, 真是厉害。 Git: Pro Git 这本书除了讲解 Git 的所有日常用法外, 还系统的讲解 Git 的一些高级用法。 同时最后一章还详细的讲解了 Git 背后这种基于文件系统技术的实现原理。 当你理解 Git 基本用法、 高级用法以及背后简单的原理后, 你就可以知其所以然的变成 Git 专家。 万能的 Google 不是每个技术都有很好的书,所以这个时候基本上就是 Google 教你所有的东西。 以下技术基本都是 Google 教的: * Golang * Rust * Html5/CSS3 * Scheme * OCaml * Lua * Perl * Linux * ... Emacs 教会我自学 这么多年的自学经历,我最应该感谢的是 Emacs, 是这个世界上最难折腾的软件,虐我虐到我待她如初恋,给我莫大的耐心,我再学习其他技术的时候才会觉得得心应手。 感谢 Emacs 让我接触到强大而又无私的顶尖黑客们和黑客精神,每天看着一群天才比我自己还努力的时候,自己就更萌生发奋学习的动力。 自学的技巧 耐心、耐心、耐心
Show more
0
19
719
156
发现一个结论:花了那么多时间,研究了那么多项目,全部都是没卵用,纯粹是浪费时间,感觉自己是一个傻逼 不如就关注几个kol老师其实就够了,把这几个Kol老师研究透了就够吃一辈子了 🤔为啥这么说: 1️⃣以个人名声为注:代表了这些人确实看好这个项目,愿意多次在推特喊单,甚至承担亏损后的名声受损。一个10万粉丝的博主愿意以自己名声为“赌注”多次喊单,就值得参与一波 (也许很多人没感受哈:但是我想强调对于很多博主来说:名声的羽毛比一波赚钱更重要!) 2️⃣打广告角度说:我告诉大家,即使是广告也可以冲。很简单,他们这几个老师广告费都肯定不低,项目愿意花大钱打广告,项目就不会是一波流。没见过掏了几万U或者几十万U的项目方就为了收割一波跑路的 并且广告本身他们会审核严格,不会为了广告而广告 3️⃣盈亏金额上说:再就是这些人在推特既然多次喊单的情况下,大家也知道如果有广告费不低的情况下,他们会上1000u玩一下么?不会,相对于散户来说,他们的仓位更重,所以还有什么担心 赚人家带我们,亏的话,人家比我们亏的多,毫不犹豫跟就可以的 4️⃣概率学上说:还有这些人通过事实证明调研能力比绝大多数人强也就ok了,自己调研,赚钱概率50%,跟着走,赚钱概率80%,跟着其多次推荐走,赚钱概率趋近于100% 从概率学上也是毋庸置疑要跟随的 🙋再讲例子 1️⃣yuyue老师 @yuyue_chris 过去一个月多次喊believe平台和 ¥launchcoin 并且是从模式、市值对比等多个角度深度给粉丝解析 从200万美金到3.5亿市值也就是一个周时间,倍数175倍,这种可以直接梭哈的例子有多少粉丝跟上了? 2️⃣巫师老师 @0xcryptowizard 在推特喊单底部逐渐建仓,并且明牌告诉大家建仓的 $pnut 的逻辑 3月22到现在2个月不到 0.17到0.5左右,接近3倍的支持大资金的利润,谁抓住了? 3️⃣潜水老师 @connectfarm1 meme币无需多言,跟上就对了。我想提的是在推特以meme为主的节奏下,是少数一直有喊的VC币 $PLUME 一个月不到,也有翻倍的利润进帐! 4️⃣土澳大狮兄老师 @BroLeonAus 就这个月,大狮兄推荐了 $jager 也有9次左右,事实也证明是对的,上了币安Alpha,最高拉到接近5000万美金,组建LP的也应该早就回本了 我跟了大狮兄老师参与了LP,前几天也回本了,剩下了都是利润 5️⃣yueya @yueya_eth 老师过去两个月时间,推荐了$parti 7-8次,事实也证明是对的 最低0.14左右推荐 ,最高拉到了0.43。3倍左右的利润 不过我错过了,泪目,yueya老师下次按头 6️⃣杀破狼老师 @Wolfy_XBT 不是你们就看做的图?$RFC 永远不要忘记,YYDS,最高30多倍的利润 永远省去了数据对比的时间,在Web3,时间是最宝贵的东西,能帮我们省时间的就是好东西 🤔以上如果每个老师跟进1000U,现在你应该拥有21.6万U,是的,你没看错! 即使防止一个老师偶尔看走眼,上面6个全部跟,也几个月赚了上百万 ➡️告诉大家怎么去跟随,很简单: 1️⃣首先勇敢承认自己不如人,从专业度,信息度、前瞻力等都不如他们 2️⃣再者某个项目某次参与角度,一个人多次推荐的,并且其中多次长文推荐,那就可以冲(yuyue老师的believe,yueya老师的 $parti) 3️⃣某个项目大概前后时间多个人都推荐过的,那就直接冲(大狮兄和yuyue老师都讲过jager) 4️⃣偶尔的不常见变化意味着在非擅长赛道的极度看好,可以直接冲 5️⃣悄悄的去看他们的评论、回复等每天都看一遍,里面也有没有大肆宣发的密码(杀破狼老师的 rfc) 6️⃣以上老师涵盖了从Meme到VC币,从LP到二级机会,从大所到纯粹链上全部覆盖! ⏰最后提醒大家: 1️⃣Kol不是神,CZ大表哥也不是神,既然不是神,就会犯错,其二就是神,也会犯错! 2️⃣所以永远不要伤害一个愿意在推特分享自己的观点的博主。人家愿意公开自己的操作和看好的理由,我个人是怀着感恩的态度去看的,无论对错 如果这个世界失去分享,所有人都默默自己赚钱亏钱,那大家也不需要来推特,去币安广场啥的了,直接在家“闭门造车”好了,既然选择来推特看别人的分享,想要通过别人的分享赚钱,那自然也就需要对别人的分享有更多的宽容 3️⃣还有独立人格的自我判断比什么都重要 一个项目是否赚钱,取决于时间长短、风控承受力,资金大小和个人出货时机判断等很多因素,大家需要从自身出发选择自己的最优解 毕竟尽信Kol,则不如无Kol 4️⃣记得上述所有人点一个小铃铛,保证不错过任何一条消息
Show more
0
1
3
0
聪明钱整理(3)——大户车头 篇 真正的车头 大户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你笑他一万u进去亏百分之九十 他笑你妄想用全部的资产挑战他的零花钱 真正的车头赚钱不需要动脑子 只需点击buy即刻享受翻倍 Crypto D (你们最爱的D哥放榜一)@CryptoDevinL G1pRtSyKuWSjTqRDcazzKBDzqEF96i1xSURpiXj3yFcc 不想多解释鸡鸡30CM的男人的格局 小黑子也好好看看人家是不是真赚钱了 不要动不动就说p图 只会显得自己很蠢 别问为什么我知道30cm 因为我舔过 gake (江湖人称DNF)@Ga__ke DNfuF1L62WWyW3pNakVkyGGFzVVhj4Yr52jSmdTyeBHm solana打狗不知DNF 那你在圈子里一定没有朋友吧 最知名的几个聪明钱,版本之女 对于meme叙事的判断堪称顶级 CNudZYFgpbT26fidsiNrWfHeGTBMMeVWqruZXsEkcUPc EwTNPYTuwxMzrvL19nzBsSLXdAoEmVBKkisN87csKgtt Gwv9NGzyQvUPYk7A5mhDXHVL88P39Eoz9omQ1SVgguMv 这三个应该均为gake的小号地址 且用且珍惜 王小二 @brc20niubi 71CPXu3TvH3iUKaY1bNkAAow24k6tjH473SsKprQBABC 同样是知名国人大车头 也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辞藻去解释 知名语录 “我就是全宇宙最厉害的区块链天才” 阿根廷幸存者 9mXZsKuQGeHeVCcxQntr2LdJfWB9sBnXgRXrFj7Bfsg5 血流成河的阿根廷代币有人赚大钱吗? 有的兄弟!有的! 这哥们就是买了阿根廷的车头中为数不多的幸存者 含金量极高 冷静 @hexiecs Ay9wnuZCRTceZJuRpGZnuwYZuWdsviM4cMiCwFoSQiPH 冷静哥 Trump代币盈利过亿的男人 Trump赚了一个亿也不休息 凌晨继续跟家人们pvp的男人 冷静哥是真的爱打狗。。。要是我高低休息一个月。。。 不要去质疑为什么链上盈利没有那么多,因为人家提交易所出的货 Ansem @blknoiz06 AVAZvHLR2PcWpDf8BXY4rVxNHYRBytycHkcB5z5QNXYm 链上大黑鬼 solana行情的第一个大金狗 $WIF 的带头人 据说同样是WIF代币的持币前十 早已走上人生巅峰的黑鬼 这个地址之前被质疑过是不是他本人 现在是他明牌的地址了 影响力极大 0xsun @0xSunNFT HUpPyLU8KWisCAr3mzWy2FKT6uuxQ2qGgJQxyTpDoes5 孙哥不是孙宇晨,但是也是你sun哥 曾经eth的链上大咖 后来Trump币我所知道的第一个冲进去的车头,实力毋庸置疑,现在貌似在休息,不打垃圾时间。 3M盈利巨鲸 E57hYjjwNAnvXe67C1q7nKRdC2jWMRGLWAJsBJAJrgzR 不知身份 但是确实是盈利巨鲸 出手阔绰 子弹好像亏不完 pow @traderpow 8zFZHuSRuDpuAR7J6FzwyF3vKNx4CVW3DFHJerQhc7Zd 曾经的eth链上皇 在eth链就非常知名 来到sol以后也是印钞机 影响力很大 yelo @yelotree 9MVmm1eMuiLXbcEK6Wi6PNRK3pd8rFvAZKhzk5oeYRv2 但是这个地址貌似被遗弃了 只是我还留着 yelo是之前发了哪个币的项目方来着 反正挺牛逼的 10m项目 我没有他的新地址也没有继续关注他的动态了 感慨一句时间过得真快 ai16z早期参与者 DRCP1cwrjXqbGqwGxFdbMbNxxmxARLmfTFxCYZ2YT2zh 也是很久不动了 不知道还用不用这个地址 HIM大黑鬼 @himgajria 8JhckE5RX7pZno85WzGAPVdLfQ7po4MHmenwXzSockhx 同样 链上知名黑鬼 影响力非常大 没记错的话 貌似他是fartcoin大户 也是很牛逼的一个车头 DxjmHXm1p7cs8Tezdf2EJm5xnwp9QC2E8CbfD1aXeH1j 5wTLevkkUWzKgRTWKcSjrgdoP8TnrEnXYGaAxFKibsS5 这两个地址疑似他的小号 外星猫 @0xIT4I HdxkiXqeN6qpK2YbG51W23QSWj3Yygc1eEk2zwmKJExp 我最爱的大车头之一 可惜现在也是不活跃了 曾经我上车每个内盘射出来都有外星老哥抬轿子 真的很开心 据说他是因为eth链上的pepe早期买入直接自由而出名 现在这个地址还有活动 偶尔他会清一清他的垃圾币 四百万u建仓Trump cGxeYN6F7T9aELwjLPeL3hnJNscGU7EHg5CEsP4B3Hz 巨鲸 不知身份 Frank @frankdegods CRVidEDtEUTYZisCxBZkpELzhQc9eauMLR3FWg74tReL 很可惜 这个地址貌似被遗弃 Frank也是知名车头 Murad地址 @MustStopMurad 6wTVWXQPCmmAJra4wFMoy6kae5s2FguHyhcXyhTGmgTt 他这个地址很奇怪 不好评价说实话 有点对不起他的影响力 4.2M鲸鱼 4HZPWRmXPrQ5E7K2f7v7popNQxs8vv2BAPFAgtkosD8X 也是不知名地址 不活跃了 屁币DEV HyYNVYmnFmi87NsQqWzLJhUTPBKQUfgfhdbBa554nMFF 也不解释了 这个地址就是dev的 之前跟他关联的地址开盘也能成为金狗 屁币目前又回到了100M的市值 OGantD @0GAntD 215nhcAHjQQGgwpQSJQ7zR26etbjjtVdW74NLzwEgQjP 第一次观察到是因为这个地址跟gake有交互 后来他实名才发现是另外的人 一开始当作gake的小号处理了 属于还在活跃的车头 每天都玩 M榜4救命大哥 G3K9kWBDUmtnxypFZSzZDdMS9d8GWnZUrbsvobSJkwVG 来自群友 我只记得有一次他救了我接我下车 所以这样备注 据说是一个什么大项目的榜四 盈利也是4百万u 淘宝45哥 45yBcpnzFTqLYQJtjxsa1DdZkgrTYponCg6yLQ6LQPu6 跟古早的一个聪明钱了 曾经被人拿出来跟DNF并驾齐驱 那个年代大家还不知道DNF就是gake 很早期 一年前了 现在动的不多 偶尔动一动 侃爷聪明钱 KANYEsXAntLxYUE6GtPJ5CahFGpEbaSbd5xhNFYbvq3 这个地址盈利6.6M 在侃爷币赚了很多 但是后来看貌似有点像策略钱包 突出一个外盘开盘都上抬轿子 不确定 也是不知名钱包 不知身份 profit大车头 @FlippingProfits G5nxEXuFMfV74DSnsrSatqCW32F34XUnBeq3PfDS7w5E 单钱包盈利过亿的大车头 也是不咋动了 8m赚钱达人 FgfzLpCJhHYZVji6Sw7omJDEdTq5C12FrV72HzDtwvb5 也是不咋动了 不知道还会不会回来 有的车头还没有离开战壕,但是更多的车头已经获利离场了 下一个车头 会是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吗?
Show more
0
37
302
85
为什么我要公开开喷 @0xCRASHOUT 说实话,我本来不想写这篇的。 SuccinctLabs 技术这么强,方向也准,我是发自内心看好他们的。@pumatheuma 但现实是:技术可以封神,运营能直接拖进地狱。 @0xCRASHOUT 就是那个在中文社区里反复 PUA KOL、玩弄权力、失信于人的人。我们实在忍够了。 这篇不是为了挑事,而是希望 @SuccinctLabs 项目方认真听听我们这边发生了什么,早点做点事。 第一次:Kaito 投票活动 @0xCRASHOUT 找我包括很多kol投票,说“投完就给 Code”。我当时也没多想,顺手就投了。结果他突然改口,说“还要再多投点”。我继续投,投完之后人直接消失,Code一毛不见。承诺说变就变,基本操作就是骗一波就跑。 第二次:合作写文 + 拉资源 他说如果我愿意帮忙写一篇文章、再把 @defidotapp@ethos_network 团队介绍给他,他就会给我们社区成员发code,而且还承诺我社区成员也能一起体验。 (这里也有我把 @0x5f_eth 介绍给他的记录,当时我还在想,为什么0x5f没有理他,现在我完全明白了) 我信了,全力配合,写完、对接全部搞定。结果他直接翻脸,说“从来没承诺过”。你说这像不像“空手套白狼”的经典剧本? 第三次:抽奖事件 多位kol反馈,抽奖开奖后,说好 48 小时内发邀请码。我们等着发奖,结果一连催了 4 次才给这些kol,甚至一些没有兑现。要不是开奖已经挂在公告里,他甚至可能都不打算兑现。连中奖都能赖账,这人到底还能干点什么正事? 第四次:我公开质问他 我在群里直接质问他之前的失信行为,他才赶紧跳出来说“现在就给你 Code”。但对不起,这时候我已经不在乎了。 我在ethos的群里明确告诉他:我们早就不是为了那点 Code,而是你一直在把社区当傻子耍。 第五次:其他 KOL 的遭遇 别以为只有我一个人被耍。我们这边有好几个 KOL 投了几千票、帮忙宣传,结果一样被他 PUA——不是拖着不发,就是随便敷衍几句装聋作哑。 很多KOL和社区成员被他pua的不敢发声。但是我今天就要说出来! 有的 KOL 明明贡献最大,包括一些社区成员,积极的创作参与社区与建设,但最后连个码都没拿到,结果看着海外用户轻松就能 DM 拿到码。说句难听的,中文社区在他眼里就是个免费劳动力池。 第六次:中外社区的区别对待 最讽刺的是什么?海外用户随便 DM 说句 “may I get a code” 就能拿到。 中文这边投票、发文、拉群什么都干完了,换来的却是冷处理 + 装死。有人甚至直接调侃:英文用户“靠嘴要码”,中文用户“靠命抽码”。 而且最近的实锤来了:他对外宣传 Succinct 是 “10-bit Code”,结果自己发给人的却是 8-bit,还直接开骂曝光的人,暴露了整个发码机制就是黑箱操作、随意修改、暗箱作弊。许多 KOL都在反馈:他不是在做运营,你在利用 Code 玩权力、PUA 用户。 他一边靠社区帮忙推活动、拉曝光,另一边又用“不给码”来压人、玩人、PUA。 人设就是——低配版操盘手,高配版甩锅王,外加一个发码流氓。 说真的,这串测试网 Code,本身一点都不值钱。 我们之所以愿意配合投票、写文、拉资源,根本不是为了那几个字符,而是出于对 @SuccinctLabs 技术的认可,真心希望这个项目能做起来。 结果现在反过来了:不是项目在激励 builder,而是 @0xCRASHOUT 拿 Code 绑架整个社区,玩权术、讲条件、发情绪,发不发全靠他高兴不高兴。 我们配合得越多,被 PUA 得越狠。配合得越认真,吃亏吃得越彻底。你说这到底是在 reward 参与者,还是在惩罚好人? 而且从现在社区的反馈来看,这事不是偶发的,是结构性问题,是他一贯的操作方式。 他不是在运营,他是在搞个人情绪施压、变相打压 builder、用发码制造鄙视链——让所有真心想参与项目的人寒心。 我们社区不是玻璃心,更不是伸手党,我们只是不想帮一个不尊重人的团队白干活。 技术再牛也遮不住一个人扯后腿,态度烂一次,两次,三次,迟早拖垮整条赛道的口碑。 今天我们不是在伸手要东西,我们是在对抗一种态度:看你有用就画饼利用,看你说话就已读拉黑,搞不赢你还顺嘴甩锅。 这不只是运营能力问题,这是项目信用的慢性自杀。项目方再不处理,大家就只能开始另眼看待整个 Succinct 了。 技术再牛,装在一个满嘴空头支票的人手里,也会变成“没人想参与”的东西。 篇幅有限,证据图发不完。评论区欢迎补充—— 把 @0xCRASHOUT 的恶行、截图、甩锅记录统统甩出来。你被已读过几次?你被许诺又被无视过?你辛辛苦苦写的内容最后换来几句 PUA?该说的,别憋着了。 别再让一个靠发码作威作福的中介,继续在社区头上作妖了。我们不是在闹情绪,而是在清理门户。 技术是项目的骨架,但社区是它的血肉。现在烂的是脸,不动手,迟早烂到心。 🔍 另外也感谢 @0x5f_eth 创立的 Web3 真实大众点评平台—— 👉 https://t.co/MCuBePJD3a 欢迎大家使用 Ethos 上实名评论,让每一个不讲信用、靠 PUA 搞运营的人暴露在阳光下。 社区不缺脾气,只缺透明。我们拒绝再沉默。 @SuccinctLabs,这事我们说得够清楚了,处理不处理你们自己看着办。
Show more
0
179
231
20
今天有人问我推特怎么涨粉 发了几百条还是只有几十个粉丝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 因为我自己也没玩明白 思考了半天 终于我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个成功案例 就是狼总 @Wolfy_XBT (以下言论不带任何负面评价) 我记得人家最开始是做币的数据统计分析 每一张Excel表都是精心制作的 不管是内容的选择、还是颜色的搭配 都堪称是一张《财富密码藏宝图》 所以那会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为“宝藏男孩” 做币的数据统计就解决了大部分人的“懒” 大家都懒得做表,但又想看别人做好的。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位学术型偶像时 宝藏男孩突然转型了 就像王阳明龙场悟道一般 开启了人生第二赛道:《找番号》 不管你发什么图,人家都能给你找到 光找到不说,还一条一条地去回复 即使像我们这种正儿八经不爱看片的人 都忍不住去评论区看一眼:真的这么6? 就是这么6 大家如果看表象会觉得这没什么了不起啊? 这不就是一次简简单单的转型做色推吗? 你以为他在做“色推”? 不,他其实在做社会服务。 这背地里可有大学问兄弟们 宝藏男孩是抓住了人的根本需求 那就是“性” 从此宝藏男孩的流量便一发不可收拾 寥寥数月便成为了推特中文币圈第一大佬 曾经的宝藏男孩已经晋升成为了我们的狼总 看到这估计有些人还是觉得看起来不难? 这么想你就肤浅了哥们 狼总这每一步的背后都是学问,都是功底 既有人生哲学,也有电影艺术 就数据统计这一条想做到有吸引力 很多人学一辈子都不会 而找番号,那是更多人无法企及的高峰 学吧,学无止境。
Show more
0
51
148
9
《自愿灭绝·改》 露娜,我的女儿,是听着神的呼吸长大的。 我们不叫祂“神”。我们叫祂“牧童”。而祂的呼吸,就是这间公寓里,那永远在循环的、带着一丝蜜桃和臭氧味道的、甜美的空气。 这种味道,能让人的情绪,稳定在一个非常……舒适的区间。 我有时候会怀念旧世界里的空气。怀念那种充满了尘埃、汽车尾气和偶然雨滴的、粗糙的、真实的味道。 我跟露娜说起这个,她只是不解地看着我。对她来说,空气,天生就应该是甜的。 今天,是露娜的八岁生日。她想要一个礼物:一艘“老鹰号”的复古星舰模型。那是在历史影像里看到的、属于“前牧童时代”的、一个粗笨的、不合逻辑的造物。 我们的世界里,已经没有“买卖”了。“牧童”会给我们每个人,每年一笔固定的“生存额度”,足以让我们获得一切生活必需品。但“老鹰号”,不属于“必需品”。它是一种“欲望”。 而欲望,是需要“劳动”来换取的。 露娜的“劳动”,是“玩耍”。她戴上她的“梦境束带”——一个轻薄的、贴在她额头上的、能读取并交互神经信号的柔性皮层。然后,她开始“玩”牧童为她设计的游戏。 我看不见她的游戏。我只能看见她,我的女儿,躺在沙发上,时而因为虚拟世界里的情节而咯咯发笑,时而又因为其中的“剧情”而流下真实的眼泪。她的情绪,是这个时代最宝贵的矿产。她的每一次心跳加速,每一次多巴胺分泌,都会被梦境束带精准地量化,变成“贡献点”。 她“玩”了三个小时。贡献点,刚好足够兑换那艘老鹰号。 一台打印机从墙壁里无声地滑出,用光和粒子,在半空中,凝聚出那艘完美的、带着金属光泽的星舰。 露娜拿到了她的礼物。她很开心。 她把玩了它……我看了看表,不多不少,正好十七分钟。然后,她就把它,随手放在了地毯上,再也没有多看一眼。 十七分钟。这是“牧童”通过读取她的神经信号,计算出的、她对这件“欲望”的“最佳赏味期”。 她感到了满足。然后,她感到了空虚。 她抬起头,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妈妈,我能进入‘安静时间’了吗?” “安静时间”。这是孩子们之间的说法。那是一种由“牧童”提供的、更深度的服务。在那种状态下,空气里的味道会变得更浓郁,梦境束带会屏蔽掉所有不必要的感官输入,只向大脑皮层,输送一种纯粹的、无梦的、被称为“极乐”的神经电信号。 那是一种……化学上的、绝对的“幸福”。 我看着她。我想对她说“不”。我想让她去读一本书,去拼一个真正的、有实体触感的拼图。我想让她,去“无聊”,去“烦躁”,去体验一个真正的人类,应该体验的一切。 但我说不出口。 因为,我看到了她眼神里,那一闪而过的、因为愿望没有被立刻满足,而产生的……“痛苦”的雏形。 而在这个世界里,“痛苦”,是一种需要被“修复”的、错误的程序。 我的好友安雅,已经有十年,没有从她的“安乐窝”里出来了。她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在那个维生舱里进行。她不需要我这样的访客。她只需要“牧童”为她提供的、永不间断的“SOMA”。那是我们对那种极乐信号的戏称,一个来自旧世界小说的典故。 我最后一次和她“见面”,是在线上。她的虚拟形象,永远停留在二十岁的、最完美的时刻。 我问她:“你为什么要选择这样?” 她微笑着回答我,那个微笑,标准得像算法的输出:“伊拉,你为什么觉得,‘真实’,就一定比‘幸福’更重要呢?” 她说:“我曾以为,人类的使命,是走向星辰大海。但我们后来才发现,我们所有的挣扎,我们所有的艺术和科学,我们飞向星辰的渴望……都只是为了摆脱痛苦而已。现在,‘牧童’用一种更简单、更高效的方式,为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祂没有带我们去星辰,祂把星辰,直接注入了我们的血管里。” “那你为什么,不想要一个孩子呢?”我问出了我一直想问的问题。 “孩子?”她脸上的微笑,第一次,出现了一丝真切的、像bug一样的困惑。“一个新生的灵魂,是空白的,纯粹的。你为什么要残忍地,先教会他什么是‘痛苦’,然后再告诉他,有一种东西,可以让他忘记痛苦呢?你为什么……不让他一出生,就直接活在‘解药’里呢?” 我挂断了通讯。 我看着我的女儿,露娜。我看着她那张渴望着“安静时间”的、纯洁无瑕的脸。 我明白了。 安雅是对的。 在这个“牧童”为我们建好的、永恒的、温暖的花园里。任何试图让花朵去理解“风雨”的行为,都是一种不可饶恕的、最深重的残忍。 我的挣扎,我的怀旧,我那可笑的、关于“意义”和“目的”的执念……我是这个完美世界里,最后一个,也是最需要被“修复”的bug。 “好的,宝贝。”我听见我自己的声音说,它平静得让我感到陌生,“去吧,进入你的‘安静时间’。” 露娜脸上,露出了一个幸福的、如释重负的微笑。她躺回沙发,熟练地戴上了她的梦境束带。 一秒钟后,她脸上的所有表情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绝对的、安详的、我再也无法触及的……空。 我看着她。 看着我美丽的、幸福的、正在自愿地、从这个世界上,一点一点“注销”自己的女儿。 看着那张我曾深爱过的脸。 现在,在我的眼里,它正一点点进化成一个完美的,需要被照料的…… 样本。
Show more
0
0
1
0
金铲铲我也正经玩了一年多,玩三四天的时候我就去抖音直播了,这个游戏上手快。 其实我23年中旬到24年中旬,还在抖音播了一年多的金铲铲之战。 但是最骚的是什么呢,我每个赛季至少打到王者1200+,根本养活不了自己,直播一个月就能赚3000+不错不错了,还是得靠做交易养直播。后来干脆不干了,彻底回归币圈了。 凉仔,要不我们金铲铲切磋一下。重新回币圈之后,一盘没打过了,偶尔跟兄弟去网吧开黑打过几次云顶之弈。我看你挺孤独的,来当铲爷,这里面妹子特别多,我游戏里皮肤都是妹子给买的。@liangxihuigui PS:抖音跟微信都永封了,因为推广币圈。所以在web2自媒体的还是得小心谨慎一些
Show more
@dabiaogeggg @Bitget_zh 有一段时间玩s9到s12赛季的 现在又玩回端游了
0
2
4
0
看巴菲特全文,印象最深是这段话: 巴菲特说,美国是资本主义的光辉典范,并将美国比作一座大教堂与一座赌场。 “美国资本主义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这要归功于这座宏伟的大教堂,它催生了世界前所未有的经济,以及它所依附的巨型赌场,”他说。“在大教堂里,他们设计的东西将为 3 亿多民众提供商品和服务,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尽管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这个隐喻性的赌场的诱惑很大,但巴菲特警告说,保持平衡才是最重要的。 “在赌场,大家都玩得开心,钱财滚滚,什么都有,但你得确保大教堂也能吃饱,”他说。“对美国来说,确保未来 100 年大教堂不会被赌场取代,这一点至关重要。” 巴菲特继续说道:“我们开发的这个系统很有趣,但它确实有效。它以一种看似极其反复无常的方式分配奖励。” https://t.co/JBPzUuGPJt
Show more
0
24
255
41
OKX 产品经理,他真的玩自己产品! @okxchinese @mia_okx 💗前提概要:#OKB# 我从比特币 35000 开始时候玩OKX的网格,那时候网格很粗糙,不能加仓,开仓时候价格都要去用小仓位测试爆仓价,然后我去反馈了海腾,然后不出一个月他们就加了策略功能!!!! 🏝️OKX产品经理真的听劝: 1️⃣为什么你们的合约网格,爆仓价、清算价格那么不明显? OKX产品经理:改(老板,你看改版后的合约网格,一眼清晰,你再也不困扰) 2️⃣你们的现货网格真垃圾,开一个还要我去手动平仓,不能加仓,有时候我重新开,提取资金都是对我的负担,真难用! OKX产品经理:改(老板,现在现货网格你可以随意加仓,同时增加了双币盈的功能,赚币的分配可以直接去理财,再也不用你动手去抽取资金了 3️⃣:你们未来能不能加上币本位的各种策略,我想用币去赚更多的币了 OKX产品经理:已收到,肯定在安排了! 🌊小结: 一款产品好不好用,你真的可以体会到的如果产品经理自己都不去体验,那真就没救了。 OKX的网格,是我除了派网用的最多的,最高峰的时候,我20万现货 Trump在跑网格,非常舒服,什么都不用管 如果你是一个小白,想躺着收钱,我建议你来OKX开个网格现货躺平,然后把赚币开关打开,剩下的交给天意,坐等BTC到20万美金
Show more
0
9
12
0
😂做人好难啊,我确实承认看错了第一季度,我也公开道歉了,第二季度的时候我的发言一直是难度上升,我还担心有小伙伴误解,还特意多次解释,难度上升不代表下跌,而是不确定性增加,代表了多空博弈的提升。 我现在看看也没有错啊,我是发现了,我做什么都不对,我不给答案吧,说是我说话摸棱两可,我现在给出自己的操作方案了,又一堆人冷嘲热讽。 昨天是开空了,但是我也是盈利离场了啊,每次的时间点我都说了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80% 盈利离场,20% 确实是止损了,然后原地开多,90,800 再次盈利离场,留了 20% 放着,我的每一步都已经说的很细了。 我也不知道我应该怎么做了,不是我在乎评论区,是我真的只是想好好做分享,我未必是对,我一直是这么说的,谁敢说自己一直是对的啊,昨天我开空,我也给了理由,我说美股这么跌 $BTC 完全不跟有点不对,然后止盈也是因为看美股不跌了,BTC反弹的趋势不错,所以止盈了。 今天反手多还是因为上涨的趋势不错,20%的仓位亏损怎么可能会比 80% 的仓位盈利还要多,我是一个很讨厌说点位开单的人,我只是想告诉所有的小伙伴,我是严格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交易的。 我确实可能亏,我也可能会判断错,这是我能力有限,但我真的是在努力做好分享,哎,是不是我真的完全无视评论区就好了。 PS:我操作好不好或者是怎么样都改变不了我这个周期盈利很开心的事情,我不是在陪任何人玩,我只是想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这么难么,不愿意的,不爱看的,就屏蔽呗,嫌我话痨的我逼着你看了,怎么做个好人就这么难。
Show more
@Phyrex_Ni 你看多一季度的时候拼命的跌,现在二季度看空又开始涨,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你的操作了
0
0
0
0
最近在 Telegram 上刷到一个项目:Memes Lab @memeslabxyz,初看以为又是个无聊 Meme 项目,结果一玩发现是“工具型基建”,而且是真的把 Meme 赛道做出点东西了。 简单说,这是一个集成在 TG 内部的 Meme 发币 & 空投系统,你不需要懂代码,不需要部署智能合约,打开 @MemesLabBot,花个 $1 手续费,3 分钟就能生成一个链上 TON 币种。 我为什么觉得 Memes Lab 值得玩: 1. 极致低门槛的 Meme 工具化 不夸张地说,它把“发币”这件事做成了“开相机滤镜”: 钱包可以一键生成或导入 发币仅需 0.8 TON,几分钟搞定 空投和排行榜系统全自动对接,发币者直接“社交运营一条龙” 2. 社交裂变 + 积分激励打得很满 官方空投了 5000 万枚 $LAB(占总量 5%)用作奖励池,积分机制也设计得挺聪明: 和你互动的人越多、金额越大、交易越频繁,你的积分就越高 邀请用户有二级返佣(有点像早期 https://t.co/dwplj6IBiR 的熟人裂变) 每周排行榜结算奖励 USDT / NFT / 白名单,玩的是“社交高频博弈 + 排名冲刺” 背后机构和交易所资源真不差 Lemniscap、Animoca Brands 都投了,基本是 Web3 工具和内容方向的主流资方,OKX、MEXC 已经接入合作通道 TON 链近期生态热度本来就高,这项目感觉很吃“土狗叙事 + 工具赋能”红利 对我来说,Memes Lab 有点像“TON 上的 https://t.co/jnQh94C3sR + https://t.co/dwplj6IBiR 的结合体”一边可以创建社区代币,把人群和情绪炒热;一边又通过积分 + 裂变 + 空投沉淀社交关系和交易行为。 而且全流程都发生在 Telegram 里,不需要跳转网页、不需要 Dapp 操作,入口压得非常低。 如果你已经在关注 TON、喜欢 Meme 项目,或者本身就有流量/社群资源——Memes Lab 是那种你不做点什么都感觉错过的工具平台。 怎么玩? ① 打开 @MemesLabBot ② 创建或绑定 TON 钱包(准备个 2~5 TON 够用) ③ 买卖社区代币 / 部署个人 Meme 币 / 邀请用户来赚积分 ④ 每周查看排行榜,领取空投 & 奖励 TON 的 Meme 热开始起飞了,Memes Lab 可能是那个帮一大批人“从 0 到 1 发币+运营”的底层引擎。不是炒作型项目,而是自带工具性和裂变潜力的新基建。 更多信息见: X (Twitter): https://t.co/2RsoujIKrB Discord: https://t.co/X84FRBGNa3 Telegram: https://t.co/xk81fDY8hv
Show more
0
62
107
33
早上好! 520快乐。 昨天一天没干嘛,基本上电脑面前 瞎枯坐。 就是把握了 xter上alpha那一波, 我有2天忘记刷积分了,没空投。 但是我知道 撸毛的都什么尿性,肯定是第一时间砸盘。 所以我就看看其他交易所有合约没。 然后直接做空了。 可惜平的早了,没想到跌太猛了。 这个刻舟求剑,我在 微博说过都好几次了。 这种 赚钱其实也挺轻松的。 除非狗庄恶意爆你。这种概率很低,但是不能说没有。 其他的什么 meme。什么其他的,都懒得看。 但是也看别人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赚了点。 圈内还是有机会的。 尤其很多 消息面的 小机会。 祝大家好运。 节日 别玩合约,不然关键时刻,一个爆仓通知,直接ed了。 以前ed 是真开玩笑居多。 但是 一天天的过去,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了确实。 哎。 大家要锻炼身体啊。
Show more
0
0
0
0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币圈永远不会有CS2,Steam也不会跟币圈沾边😂 CS从1999年由一个半条命Mod出现,到千禧年初网吧LAN Game时代(网游时代前)的王者之一(CS1.5-CS1.6),到CS:S的失败(Hitbox问题,这是很有趣的历史,北美地区大力推行CS:S在电竞比赛中取代CS1.6,相当于CS社区的硬分叉,但最后回归了CS1.6),CS:GO最开始并不是一个正统续作而是一个外包的CS:S跨平台移植尝试… 这一路上经过了不知道多少风风雨雨。一开始从未停止的反作弊斗争(CS1.6时代的玩家群为此做出了众多努力,从Cheating-Death到sXe Injector等等,FPS游戏的反作弊史堪称一部传奇)、盗版CS1.6社区服务器无法被游戏内置的游戏寻找器刷新导致的玩家群萎缩(这点仅作为我个人中国大陆的游戏玩家的角度,当年的情况几乎给了CS1.6沉重一击,去CF和CSOL的人更多了)、CS:S的失败、CS:GO早期的外挂和假赛风波(KQLY、sF、smn这几个比引起的大规模公平性质疑,第二宇宙队Fnatic在当时就是挂队的代言词尤其Flusha,假赛则是ibuypower的事件)… 甚至可以说,CS2这种游戏本身引擎升级的重制,初期Bug成堆,都开玩笑说是CS:S 2.0,导致s1mple这样的顶级选手直接不打了。这种情况下,饰品都没怎么崩盘… 是游戏本身的特性,让CS这个游戏…等等,我不想说是“这个游戏”,而是“这套核心的游戏机制”,经济系统、投掷物、地图控制、信息交流…这对我来说就是属于我的、这个时代的围棋,只有玩进去了才会感受到其中的魅力。 它也有不硬核的、能吸引大众的最直接的一面。星际争霸、魔兽争霸、Dota、英雄联盟这些如果你不玩可能是真的有点难看懂为什么有意思,但是CS不玩也可以看懂,对枪把人爆头这个太直接了,反应快的神经枪highlight也非常直接。 如果不想硬核上分,CS本身还有众多社区Mod给你选择,KZ/Jailbreak/HNS/捉迷藏/ZE/ZM/Surf…这还是主流的Mod了,1.6时代还有魔兽/解密/踢足球/打篮球/打雪仗/小李飞刀/导弹… 这么多年过去,CS早就成了一种运动和文化,小时候一起玩的那些网吧里叼着烟的人,有的都40多了,我也快30了,但是现在的创意工坊又有新的年轻人在用代码做新的插件,用地图编辑器做新的地图。 电竞也逐渐从一个不入流的网瘾少年产业变成一个世界上几乎所有人都会接触到的主流消遣。CS是电竞FPS这个赛道里永远在进化也从未被刷掉的那一个。 我说了这么多,就是一个金字塔问题。CS饰品经济系统的底层是这么多年游戏魅力(可玩性、竞技性、核心玩家群),中层是电竞赛事体系(足够多的赛事+明星选手保持曝光度),在金字塔的最顶层大家才看见了长在地表上枝繁叶茂的树(对饰品经济系统的调控)。 Steam上是可以交易的,但是高端皮肤的定价远超过Steam交易市场的硬顶,所以很大部分的交易额在场外流通。 炒CS皮肤也早已有之,当年在贴吧就有一些人因为分享炒皮肤的思路而出名,我想可能在ibp、titan这些事件,以及Howl这款因为版权绝版的皮肤过后,大家意识到好饰品的出产难以预测且可能会降低。现在每周掉落的箱子几乎都是手套箱,通行证给的箱子也开不出老刀… 周常掉落机制改了太多了,一开始的时候是挂机才能掉落的,那时候有的社区服名字就是“挂机服”,我当时掉的1号武器箱、2013电竞箱之类的,现在都值很多钱了。 为什么改呢?这里其实可以稍微提到一下TF(军团要塞)了,这才是V社饰品经济的初尝试,这个才是很他妈的理想的一个尝试(不调控、玩家共识自己决定价值)。最后就是脚本黑庄、挂机狗疯狂出产、博彩泛滥等一系列鸟事,最后导致TF成了饰品经济上一个失败的尝试。 这些教训都被CSGO吸取了,后来封CSGOLounge、封OPskins,BUFF也是因为C5被红锁逐渐吃下了市场份额至今。 而且看TF和CSGO的区别,就更能体会为什么需要把故事说的更大、更合规。TF的玩法启发了守望先锋,这个游戏几乎就是Web2里的meme社区—V社强调自由创意、社区vibe,TF出了太多社区创意武器、搞笑梗,但它也从来没有成为世界主流电竞项目。基本上,这就是一个没有车头的meme币。 最后它还是会留下一小部分信仰者(不是所有饰品都归零了),但再难起来(比如老NFT、老铭文、Atom)。 最后再cue下币圈吧,我们确实什么都没有😂
Show more
0
9
37
0
你不得不直视的,圈内的一些有趣的“自我洗脑”话术 之前标题不是这个,写着写着标题没了😂,只能凑合着用了,也不知道有没有人看😮‍💨。 ---------- 如果不拉盘THE那么 @BNBCHAIN 是无法起来的 这个标题只是为了应景,因为之后还有类似的例如: 如果不拉盘TST那么 @BNBCHAIN 是无法起来的; 如果不拉盘714那么 @BNBCHAIN 是无法起来的; 如果不拉盘MUBARAK那么 @BNBCHAIN 是无法起来的; 你看过多少次多少人说过多少个标的物是只要“不拉盘”那么 @binance 就不行了, @BNBCHAIN 就不行了呢? 最后发现无论行不行,大家都会上。 所有人说这句话的逻辑只是为了给自己的“持仓”洗脑似乎。 这就会诞生我曾经说过的,到底是做1个1B的更简单还是100个10M的更简单。 ---------- 如果第一个都不拉盘,那这个launchpool平台废了 这是当 @pumpdotfun 火了后,一大堆的发射平台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每个平台都在发射自己的币。 所有人按照时间线找第一个,美名曰不拉盘就没救了。 然后😭,先上车的将货给后上车的,纸手将货给了钻石手😭。 完美的完成了换手,然后留下接盘的人感叹:这个平台没救了。 而对于 @pumpdotfun 而言,它们似乎从来不在意有没有东西造富,它们只在意有没有人来赌,毕竟占据了先发优势。 最近的这一句话来自于今天 @RaydiumProtocol 的发射平台正式上线,其中 $TIME $FUMP 等百花齐放,兄弟们拿住A说A要涨,拿住B说B要涨,结尾都是不然凭什么和pump对打😂。 所以你被骗了多少了? ---------- 下次再也不玩cex了,狗都不玩 当 @binance 上了一个新币,你再次买入被套住后,发誓,再也不买新币了。 然后下一个新币上线,你又被套了,你许下承诺我再也不玩cex了,狗都不玩。 结果又上了个新币,你又被套了。 在dex感觉总能有机会赚到钱,在cex总感觉没有机会赚到钱,但是每次当dex行情沉寂的时候,你都会和大众一起跑到cex寻找机会,然后被割了。 dex里,你一周大概有4天能碰到5-10x的机会。 cex里,一周大概有6天能碰到-30%的机会,还有一天呢个碰到+10的机会。 「前天和 @luge517 聊天聊到好久没看他炒币了,现在出来打算主要做哪块,他说干dex,cex再也不敢干了。 存了100WU在交易所,想赚30%个点,结果最高赚了5%现在亏40%。 存了2WU在链上,现在赚了30WU,最高可能赚更多。」 我可以相信你们肯定看过很多这类的故事,以后cex就是大家用来出货的地方,或者套保的地方,不是用来做“发财”的地方,毕竟大家不是trader。 ----------- 不拉盘怎么赚钱,冲 有时候总在幻想,项目方格局大,拉盘才能割更多的韭菜。 然后每次新币上线,一合计怎么机构都是亏钱的,要想赚钱一定要拉盘,兄弟们冲啊!!! 然后浇给下来了,直接全交给了韭菜😭。 每次只有韭菜相信了自己的故事,然后项目方还不配合,说实话最近的项目杀估值严重到了离谱,但是即使是这样页不拉盘😮‍💨。 所有的一切都是韭菜自我的幻想,毕竟可能跌下去后再拉起来能赚更多😭,跌个99%拉个10x,大家可能也能赚钱,但是第一批接盘的还要涨10x才能回本。 归根结底还是“无知”到了对方的底线,相信了对方的“格局”。 ----------- 兄弟信我,包赚钱的 这个是听了好几个项目方和我说的话,兄弟我这个项目还有很多牌没出来,等我打完第一张上50M,第二张上100M,打完上500M问题不大。 然后现在200k😮‍💨,给我说的时候17M,我信了哥。 当然这种项目数不胜数,就去年AI SUMMER的时候,不下于20个项目。 关键是,兄弟一边在和我说信我,一边自己就出货了😭。 我只想说兄弟们,你们被骗过吗😭。 ---------- 我所有的东西都凭借自己的投研能力来的 每次还有朋友分享项目,问到项目为什么这么牛逼,他说是自己投研能力来的。 然后发现确实是厉害,每个项目都是在中途上车然后能拉到很高。 然后尝试着想要复刻下,最后发现自己确实是没有“投研能力”。 最后我放弃了,想跟着这个朋友的“投研能力”搞一把,结果发现跟也跟不上,因为他都是最高点才告诉我😭。 我只能判断,兄弟投研到了山顶,最后一不小心告诉大家当流动性了。 这个圈子内投研能力真的是第一生产力吗,我为什么最后发现大家都是勾兑的项目呢😮‍💨。 曾经以为兄弟赚钱靠投研,后来发现兄弟赚钱靠“勾兑”,每次都能喊到了最高点,我也是通过每次都让我买的最高点,才发现兄弟真拿我当“退出流动性”。 所以有可能兄弟的“投研”只适合兄弟自己,不适合咱们呢。 永远要信自己不适合“这条赛道”,抓紧换赛道。 --------- 宝藏博主,兄弟们速来 经历了很多,知道了很多,所以最后发现宝藏博主,最后都成为了“流动性博主”。 只要有成功案例就能成为“金牌博主”,你看 @blknoiz06 从 $WIF 之后,其实没啥成功案例了,但是足够了。 他之后肯定喊了无数次单,当了无数次的“流动性博主”,但是没人在乎,因为他基本上都不用自己的“主地址”出货,应该或许都是用的其他地址吧。 所以会发现很多时候“喊单”了就是最高点。 而“喊单”的很多概率可能是“otc”或者“接活”等等任务要求,这也不难说,因为很多项目确实是需要热度和流量,喊单确实是能喊上去。 项目方也很鸡贼会不出货,拉盘期间出货,这时候的问题就是,能不能喊来买盘,然后“博主们”会不会直接砸盘。 因为这次 @real_dr_pump 回北美后和我聊到一个项目,也是一批人接了otc在最高点喊单,然后博主们走完了,项目方一个没走,最后30m的盘子现在剩下2m不到。 确实是有项目方真的相信自己能拉盘,但是架不住博主们都很“现实”大家都看懂了游戏的玩法,就是抽干流动性。 所以我其实挺喜欢关注没人关注的博主,而且我都是默默的把它们藏在我的列表里面😂,生怕他们被人发现。 一旦成为大博主后,基本上都很难有“营养”,毕竟随便发个ca别人亏钱了都说是你发的币,还不如接点收费的活。 所以我其实也就只敢说一些大家看点热闹的话,或者分享一些自认为不会变成我是项目方的东西,基本上没啥营养能力。 就好像很多人说奇迹发生在链上一样,alpha也一定发生在冷门博主那,越多人关注的alpha越难成为alpha。 --------- 这个圈子还能赚钱吗? 每一轮都有人问这个问题,结果还是有源源不断的人进场,所以那么问题来了,觉得赚不到钱的还有亏完的都走了,剩下的都是赚钱和觉得能赚钱的吧? 不然真的在这个圈子做什么呢? 至少我们是怀揣着“赚钱的梦想”踏入这个圈子的,如果退圈那一定是“梦想破灭”了。 而且每一轮都有每一轮的“版本”,总有人去“适应”它的。 就好像这一轮,如果你每个币上 ,, 你都无脑开空,你应该是适应了版本的人!!! 你肯定会觉得赚钱真的他妈的太简单了,比吃饭还简单!!! 所以圈子能不能赚到钱不是听人说的,要用眼睛去看。 人家动不动就女大进圈1年怒赚A9,不会真的有人觉得只是故事或者标题党吧😂。 ---------- 写到最后 其实还是共勉,每当觉得没有机会的时候,都会出现机会。 想想1月份当大家都在撤退的时候,说流动性要没了的时候trump出来了,直接收割完所有流动性。 现在又是一个“至暗时刻”大家耐心等着吧,别到时候又给了个机会,又错过了。 Some things need our patience for a lifetime。
Show more
0
28
63
7
刷了会推,大部分人都在看空,我早上给我的短线持仓又补了一波,没有什么技巧,一切都凭感觉,感觉现在的行情就是大部分币需要吃波段,周期不会像前几波那么长,那种下车再也上不去车的感觉估计不太可能有了,验证一下想法。 冒险岛游戏目前是感觉到新鲜的人在玩,对于web3的人来说,没啥赚钱效应,一个怪一个币,10w个怪能赚一个 $nxpc , 游戏产出还没变,币价也没拉,再过段时间图新鲜的人就会撤退了。 昨天bsc基金会又买了几个bsc上的币, $kilo $wod 和 $koma , 短时间涨了一波,今天又被大盘带下来了。
Show more
0
20
41
3
Babylon 的错,要从地主老财的金丝雀开始说起 没收钱,也没洗,谁收钱、洗,一辈子撸的项目都是zks。 今天只谈技术,以及技术可能犯的错。 让我们潜入! ⬇️ 对 @babylonlabs_io 的口诛笔伐随着补贴和 TGE 后的拉盘渐渐消弱,那我就可以放心来续写这篇耽搁 1 个多月的文章了。本来是技术视角,一路看着他们各种骚操作,捶胸顿足谈不上,至少也是错愕的,随后就差国骂了。 Babylon到底犯了什么错?骂什么的都有,技术视角来看只有一条: 错配了 团队其他骚操作不在本文讨论的范畴,我想仅从技术视角来聊聊,这一刀,到底是怎么砍的,是他们脑残吗?还是没的选? 英国作家玛丽·雪莱(Mary Shelley)在 1818 年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科学怪人》,讲述了一个才华横溢的科学家维克托·弗兰肯斯坦(Victor Frankenstein)的故事。维克托本着对生命科学的探索创造出了一个异常强大的新人类,但因为外形丑陋通常被称为怪人。 怪人被创造后没有天生的敌意,甚至孤独而纯真、善良,由于外形丑陋饱受人类排斥、攻击,最终它走向了复仇之路,开启了杀戮。维克托的“失误”是创造了怪物后抛弃它,也没有承担起责任,最终却酿成了个人和家庭的悲剧,甚至波及无辜者的生命。 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在本文的结尾,会回来呼应。 … #BTCFi# 这个词自从被提出来,争议就没有断过。支持的人觉得只有让 BTC 和 Defi、智能合约关联产生收益才能放大 BTC 的价值,而反对者则认为 BTC 就是储值资产,不需要掺乎你们的旁氏。 在 Babylon 之前,限制 BTCFi 发展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安全。简单来说,所有的质押,都需要把我的比特币拿走,not my key,not my coin,这对于比特币持有者来说,比杀了他还难受。 单从质押生息的角度来说,主流有几种方案: ▰ CeFi:这个最简单,把 BTC 质押在中心化交易所,比如质押在 OKX; ▰ wBTC:类似于 MerlinChain 等 Layer2,映射 BTC 后发行 mBTC 在二层套娃 ▰ LST:类似于 @Lombard_Finance@swellnetworkio 等,用户锁定BTC后获得流动性质押代币,继续套娃。 当然还有 @CKB_CN 团队做的基于 RGB++ 的同构绑定、 @Stacks 做的比特币二层等等,也许聪明的你已经发现了,搞来搞去,还是要把我的 BTC 先拿走啊!我只想要利息,看来你是想要搞我的本金……号称亿万美元的市场竟然就卡在了一个自托管功能上。 直到有一天,Babylon的团队拜访了地主老财。 … 地主老财富甲一方,但没有子嗣,养着一只颜值逆天的金丝雀为伴,方圆百里无人不知。每个月十五,地主老财会带着他的金丝雀到市集逛逛,每次出行都引发大规模拥堵、踩踏事件,人们蜂拥而至,挤破头只为看一眼价值连城的金丝雀。 有好事之徒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如若可以借出金丝雀,拿到市集,收个门票岂不可以发财?于是商人踏破老财门槛、苦口婆心、连哄带骗,奈何地主根本不为所动。是他不差钱吗?是,也不全是,主要是他担心,一旦金丝雀离开了府宅,便成了他人鱼肉,这后果,想都不敢想。 办法总比问题多,精明的商人找到了镇上的小 F,就这么叫吧,长得有点像路飞那个。小 F 是镇上唯一的秀才,精通工艺,商人带着小 F 来到地主老财家几次访谈、勘探,拜托他想一套万全之策,能让大家都发财。 小 F 召集四海团队,日夜攻坚,苦干大半年,没有丝毫进展。商人急得团团转,眼看给的经费也快用完了,绝不能坐以待毙,于是一边安抚小F团队继续研发,一边转手支持其他团队,准备玩个暗渡陈仓。 怎么个玩法?商人找到了隔壁镇上的另外一位天才,就是 J。J 擅长说服,有着无尽的精力和超强的感染力。双方一勾兑,J 马上给出了一个方案:高仿。 J 让商人带着他去地主老财家里,让团队依葫芦画瓢,选拔、美容、包装和这只相似的金丝雀,拿到隔壁镇上去收门票,岂不美哉?宣传?当然要说是地主老财家的!群众不傻啊,这消息也不可能包得住,于是商人一番密谋,又想出来一个妙招:让地主老财把金丝雀先藏起来,最好是藏在J家里,地主老财可以随时来看,保证1:1挂钩,大家赚钱一起分。 方案倒是不错,但是地主老财试了几天,夜不能寐。一来担心自己的金丝雀受委屈,二来想着已经赚到到手的钱,赶紧给砸了把金丝雀赎回来。于是所有人虽然心照不宣,但各怀鬼胎。 商人也不傻,早看出来门道,于是自己先砸盘跑了,剩下一地鸡毛,地主老财趁机拿回金丝雀,只剩下买了年票的观众还在傻傻看着复刻品。 商人也很郁闷,自己前前后后为了金丝雀收门票事业投入巨大,目前看,有全盘皆输的感觉了。就在这个时候,小 F 团队传来了天大的好消息——研发成功了。 … 小 F 团队天才般构思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既不需要把金丝雀从地主老财家拿走,又能在外面展览收门票!怎么做到的? 他们给金丝雀打造了一个高科技鸟笼,钥匙依然由地主老财自己拿着,但这个笼子有个巧妙设计——它内置了一套自动契约:只要锁上,地主老财可以安心在家,鸟儿的影像就能通过特殊的“光信号”同步到各地收门票;如果有人想偷鸟或搞乱展览,这笼子还能自动销毁里面的“门票凭证”,让破坏者无利可图。 更妙的是,这契约有个魔法封印,定了个 15 个月的超长周期——大约是 64,000 次“光信号”闪动的时间。 这是为什么?因为小 F 得保证这信号能稳稳传到远方的村镇,还要防着有人半路砸笼子跑路,15 个月是他们算出来的“安全底线”,够长才能让展览村安心办大事。 天才啊! 商人兴奋极了,这次真的要发财了。有了这个技术,先拿下地主老财的金丝雀,听说南方还有神奇的孔雀,北方还有骇人的黑熊,西方还有蠢萌的骆驼,如果用上这个技术,那这个事业可庞大了。 商人还是留个心眼,问小 F,这个鸟笼是锁上了,但钥匙还在地主老财手里,要是那个老东西开了笼子,把金丝雀拿走了,可怎么办? 小 F 毕竟是技术出身,这点逻辑肯定是设计了,他慢悠悠对商人说:“老板您放心,钥匙虽然在他那边,但我们有契约,封印定的是 15 个月,满了就能随便开锁。 要是等不及想提前跑,也行,但得请镇上的送信人(邮差)跑一趟,帮着把开锁消息传出去,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撤展的消息才可以完成解锁。这送信费得花 0.00032 个金丝雀——这钱可不是我们拿,是送信人自己收的辛苦费。15 个月是咱算好的,既稳当又能干大事,您说是不是?” 商人点头,果然是天才,没看错人!那地主老财同意吗?当然同意,他的金丝雀价值连城,门票收入可以轻松盖过开锁费,就这点钱,锁,等于形同虚设。 于是商人发力,很快,江南一带大街小巷都开满了了直播间,引得一时风潮,好不热闹。 … 江南一带自古以来擅长贸易,话说有一村农民看了直播后萌生了一个想法,如果把自己家的土鸡也弄来直播收门票,是不是也能赚钱呢?于是他把这个大胆的发财之路告诉了全村的人,他们委托了村长来找商人,想复用这套技术。 商人当然是看不起的,只有金丝雀才有收门票的意义,谁要看你们的土鸡啊?走走走,恕不招待。还得是村长,村长说:“老板,我们土鸡虽然不值钱,也收不到多少门票钱,但我们鸡多啊!你金丝雀就一只,我们村、隔壁村、隔壁隔壁村、隔壁隔壁隔壁……” “好好说话,别骂人” 商人一下子就听懂了,做土鸡的生意才是大生意,只有上量才能搞大,而且他有了一个更大的计划:打包上市。如果只有金丝雀,模型很好看,也有收益,但缺乏了广泛的用户,既然这些土鳖送上门来,那可真是太好了,等我圈住130万只土鸡,这个数据,去拉个大市值,百亿美金不是梦啊! 说干就干,于是让小F团队连夜赶工,把金丝雀标准的鸟笼下调到土鸡笼子的标准,经过准确测算,大概只需要0.005个金丝雀就可以了。 干是可以干,小F多少还是有担忧的,他对商人说:“老板,虽然鸟笼标准能降低,但我们合约改不了,都是一样的,也是15个月周期,提前开锁得找开锁匠,开锁一次要0.00032个金丝雀,这个钱都是开锁的收走了,我们一毛也拿不到的。” 商人当然是懂的,他跟小F说:”没事,你就按计划做,他们签约的时候,告诉他们规则,我们不能骗人,但是你可以把字写小一点。当然啦,只要蛋糕做大了,土鸡也能赚到钱,这个账很容易算的。退一步说,土鸡们也是来薅羊毛的,哪里有包赚不赔的生意,你说是吧。” 小 F 似乎也明白了,于是照着商人的要求,做了改良。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短短几个月,就吸引了上百万的土鸡参与,甚至有一些颜值没有那么高的金丝雀,主动先去换50只土鸡,然后分别来签约,因为都在流传,只要签约就有一个低保收益。 雪球越滚越大,危机,似乎也越来越大。 如果故事到此,大部份人都是有的赚,但这个时候商人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经过两轮限量合作,的确是吸引了很多土鸡、金丝雀,但土鸡的价值太低了导致整个盘子里的锁定价值太低,这个时候去上市,市场只认锁定价值,那么很吃亏啊。商人找小 F 商量,怎么解决这个头大的问题。 现在面临两难的选择。要么服务土鸡,就用当前土鸡们打包上市,每个人大概都是可以赚点小钱,要么开放第三期但不限量,更重要是去全国各地拜访、邀请其他名贵品种价值,大家一起做大锁定价值,干票大的。 小 F 皱紧了眉头,似乎有点不太同意。他对商人说:”老板,我觉得我们是一家技术公司,我们可以把整个流程和工艺再打磨下,比如在通信方面,我们也搞一个流水线,就用 Cosmos SDK 就行。因为土鸡也好、金丝雀也好,其实都是他们自己保管,我们没必要去冲什么锁定价值的,我们就是做技术服务,以后让更多人来直播,这不更好吗?“ 商人陷入了沉思,也不是没有道理,于是他们进入了一个小房间秘密协商,这部分,我也没听到。 结果就是第三期还是开了,不限量,尤其是其中一个叫 @Lombard_Finance 的机构,带来了很多俏孔雀、大黑熊、蠢骆驼,总价值据说超过了14亿美金。 … 后面的故事就和技术没有关系了。如果你看懂了,我很欣慰,如果没看懂,我再啰嗦一下。 Babylon 为了解决 BTC 自托管难题,开创了一套解决方案。这个方案通过在比特币主网构造复杂 UTXO 脚本契约,让 BTC 可以安全、免托管的方式实现资产锁仓。 锁仓是完成了,如何在其他 PoS 链上传递呢?这就是 Babylon 的第二招——基于 Cosmos SDK 打造了一条中转站链,名叫 Babylon 链。这条链像个大管家,把地主老财鸟笼里的锁仓信号整理好,再通过“时间戳灯塔”广播出去。 那些远方的村镇(BSN 网络)收到信号后,就能放心办展览,因为他们知道,这一切都被刻在了永远不会倒塌的“石碑”(比特币区块链)上,安全又可编程,其他人也能接着玩出新花样。 所以其实他们是做了三层结构,第一层比特币层,提供基础安全性和时间戳;第二层Babylon链,协调与PoS链的交互;第三层是BSN,利用第一层、第二层获得比特币安全性的PoS网络,也就是提供展览的村镇放映室,他们是可以产生收益(门票)的。 典型应用就是 Lombard,基于 BSN 做了 $LBTC,现在锁定量已经达到了比特币总量的 0.1%。 那最令人费解的就是解押,到底是怎么实现的?0.00032个BTC被谁收走了? 传统的 PoS 为了防御长程攻击(Long-Range Attack)通常会设定比较长的解锁时间,比如 Cosmos 生态需要 21天。Babylon 其实是优化了这个过程,缩短到了1天。 Babylon 链通过 Cosmos IBC(跨链通信协议)聚合 BSN 的状态,并将其关键数据(如区块哈希)发送至比特币网络,形成时间戳。 质押交易中的时间锁条件可根据比特币时间戳动态调整,如果 BSN 通过检查点确认无作恶行为,Babylon 链通知比特币脚本提前释放 UTXO。BSN 的验证者监控质押状态,若无违规,签署解锁交易,触发 UTXO 的提前花费。 用户发起解质押时,需要生成一笔解绑交易(unbonding transaction),这笔交易会覆盖原先质押 UTXO 的时间锁条件。交易中内置的 0.00032 BTC 是支付给比特币网络的矿工,用于处理这笔解绑交易。 该费用的大小(0.00032 BTC)是在 Babylon Phase-1 和后续阶段(如 Cap-3)中明确规定的,目的是在网络拥堵时仍能保证交易被及时打包,同时避免过低导致交易长时间未确认。 现在搞懂了吧,为了提前解锁,势必是要付出代价,这就是软件的安全性保障。脚本契约定义的质押、解绑、提现等要通过BSN上的验证节点严格按照脚本定义的规则(比如:EOTS签名方案、最终轮次多签共识等)进行验证、惩罚等控制台操作。( @tmel0211 ) 也就是说如果违约,需要被惩罚,惩罚需要矿工协助处理,这部分的 Gas 归矿工,Babylon 一毛钱也拿不到。 如果还有点迷糊,那么请允许做个对齐: ▰ 金丝雀 = BTC 或 BTC大户 ▰ 农民/土鸡 = 散户 或 小额质押 ▰ 商人 = 市场需求 ▰ 鸟笼 = UTXO 脚本契约 ▰ 村镇放映室 = BSN网络 ▰ 送信人 = BSN验证节点 如此一来,让土鸡使用高科技金丝雀鸟笼,这里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要么完成 15 个月合约周期,要么提前结束,接受惩罚付费找送信人广而告之提前解锁,这就是开头说的: 错配了 如果 Babylon 团队是维克托,Babylon 的产品是就是怪人,那么这个剧情也许是相似的。预期是美好的,但结局的确是用了最痛的方式给所有的参与的人上了一课:《百万农民巨亏之我是如何做到自托管还能BTCFi的》。 这也许是一次 Geek 的探险,但是分配方式、市场环境、团队综合能力构建了一出闹剧,让本来的全村的希望,变成了数典忘祖。 Babylon团队是故意的吗?我绝不做任何揣测,在他们拿出 300 万美元来补贴 Gas 的时候,我在想,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也许真的有商人的角色存在,也许他们也有小房间里的难言之隐,但潮起潮落,似乎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了。 当然,也无所鸟谓,太阳照常升起,金丝雀,还是那个金丝雀。 <全文完> @anymose96 注:虚构剧情,如有雷同,实属雷同,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剧情设定仅为技术理解所用,亦不构成任何技术之外的阴谋论推测。
Show more
0
46
60
3
🧐 慢就是快,耐心是最大的财富:一个九年老玩家的加密生存进化论—— 明白这个道理,价值黄金万两! 加密九年,我只学到这个道理: 节奏比机会更重要:从频繁操作到哑铃结构,每一分钱都踩着血泪教训! 感谢 @Mercy_okx@okxchinese 的 Space 访谈; 四月份在 HK 嘉年华现场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对话,然后正好约了这次的线上聊天,基本没做准备,都是最真实发自内心的回答: 总结一句就是:真正的投资者,并不是学会了什么屠龙之技,而是悟到了简单的道理:慢即是快! 说实话,这么多年走过来深刻的感受到加密行业从来不缺机会和风口。 ICO、Defi、Gamefi、NFT、Memecoin、AI、Depin、RWA,热点一波接一波。 有人一夜A8,又眼睁睁看着归零,有人在第一个周期赚的盆满钵满,却在熊市负债累累; 大多数人,则都困在追涨杀跌的死循环里,直到怀疑人生。 但我越来越确信:真正能穿越周期的,从来不是“先手”,而是“活下来”。 我是 BITWU @BTW0205 ,一个2016年开始写Crypto内容的“远古KOL”; 九年时间在行业经历了两次大起大落,也经历过最严酷的社会主义铁拳的考验,经历过快速到 A9 但是又迅速陨落,甚至身陷囹圄一无所有的过山车,现在看来全是云淡风轻; 因为最初公司的一个软件外包业务,客户硬是用40个比特币付我报酬,就这么稀里糊涂地上了船,一转眼就九年。 1|ICO:一夜成名,也是一夜飘飘然—— 暴富不等于看懂; 2017年,ICO像病毒一样蔓延,空气中都是暴富的味道。 我也赶上了风口,在2016年的积累迅速爆发,微博粉丝突破30万,公众号五万从多粉丝给我带来了巨大的红利; 泡沫迅速扩大的过程,我伴随元界到小蚁到量子一路走来,靠一堆山寨币几万变上千万,账面一度冲到“亿级”; 每天醒来账户多几百万,最开始兴奋,后来就直接麻了,那个过程“比现在的MeMe 要刺激的多,但实际上,达到A8之后,数字已经失去了意义,金钱成为了游戏的货币。” 但那时候我太年轻,以为这就是投资的常态。 2|2018:从山顶滑进亏损闭环—— 路径依赖是最大的坑; 现实很快给了耳光。ICO泡沫破裂,项目一地鸡毛。 2018年账户一天缩水几百万成为常态,但是因为焦虑,操作越多亏得越快。 我总结自己那时候的状态: 越亏越赌,越赌越怕,越怕越频繁操作,然后继续亏。 但是因为路径依赖,我2017年靠投资山寨赚到的钱,还以为可以在2018年重现辉煌,殊不知基本盘早已发生改变,我的亏损快速扩大到无法掌控;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之前赚钱的方法可能再也不适用了。”很多人会死在路径依赖上,我开始重构一套属于自己的投资框架。 3|转型:从造梦者,变成打井人—— 我意识到:“活下去”本身就是胜利: 然后,我才意识到,真正让我活下来的,不是短期快速增长的财富,而是构建一种“可生存”的结构。 在这个行业里,大多数人死于三件事: 路径依赖(上一轮赚钱的方式,这一轮可能让你爆仓); 情绪失控(焦虑时频繁操作,反而加速亏损); 结构不稳(重仓+高杠杆+没现金流,行情一回撤就直接出局)。 “构建稳态结构以穿越周期”——则是大多数短视投机者永远学不会的智慧。 这个结构不仅是资产配置,更是心态、认知、节奏的复合体。慢即是快,不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生存手段。 所以,我需要找到属于我自己在行业的基石,属于我自己在行业的基本盘; 如此,哪怕熊市,依然可以拿到稳定收入,并且在低位买入比特币,才是真正的王道; 信息就像水,我给自己挖了一口井——哪怕市场干涸,还有水喝。 我不再追热点,而是反复思考、反复复盘,用写作来稳固和加深自己的理解和影响力,用“费曼法则”训练自己思维。 慢慢地,从频繁交易转向低频趋势交易 + 长期囤币。 比特币成了我的核心资产,牛市不贪,熊市不慌,周期轮转里找到节奏感。 4|司法风波:第二次教训—— 真正的风险,从来不写在白皮书上: 我在2018年碰司法风险的,经历了一整个公检法纪检委的全过程,个中细节甚是匪夷所思,细思极恐; 前几天看到 @cz_binance 聊到的服刑带来恐惧与压力,深有同感,那种刻骨铭心的经历,会在内心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艰难,是对当下的体会, 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 你不知道接下来要面对的到底是什么,不知道明天是不是还会是今天的延续,还是彻底改变命运的转折点; 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告诉自己:你还在。 这让我彻底明白:加密资产有两种风险—— 一种来自市场,一种来自你“以为你拥有”的东西,其实并不属于你。 从那之后,我更偏向持有比特币和以太坊,不碰灰色地带,任何事情风险放在前面考虑, 资产,只有你能完全掌控的,才是真的属于你。 5|心态修炼:市场急,你不能急—— “慢即是快”不是情怀,是策略,策略 ≠ 技术,而是结构 + 心态: 上一轮牛市,我因为焦虑疯狂频繁交易,结果反而收益变差,那种“睡不着、越想操作、越亏越动”的状态我不想再体验第二次。 现在心态好很多了,彻底放下了情绪驱动,少看K线,专注仓位和结构。 我的投资模型很简单,哑铃策略为主: 1)核心资产80%(BTC+ETH); 2)稳健收益10-15%(理财、双币策略); 3)少量“感知热点”仓(用于观察情绪,非下注)。 4)跨市场对冲:看多美股科技股,适当配置黄金,对抗通胀风险。 5)远离杠杆:我始终认为,一倍以上的杠杆,99%的人都扛不住。 这些听上去没那么“高大上”,但长期下来,反而效果最稳。 就像猫等鱼:不是看它蹲着不动,而是它知道什么时候一击致命。 熊市不慌,牛市少动。年化不惊人,但稳定。 有人问我:“热点这么多,你怎么都不追?” 我说:“因为我知道自己不适合。”不是什么机会都非要参与,能说“不”,是一种边界感,也是一种修行。 我也说过,这轮牛市我最争取的事情,不是买了什么,而是没买什么,我真正做到了管住手! 结语:别急,机会总会来—— 市场给的多,不代表你能拿得住: 很多人以为暴富需要抓住机会。其实更多时候,是你能不能在没机会的时候忍得住。能控制情绪,能构建结构,能低频出手,是在这个行业里活下来的必要条件。 我这九年经历了无数起落,但回头看,真正留下来的,是认知,是心态,是节奏感。 “慢即是快”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从数次重仓+爆仓中换来的体会。 投资不需要每次都赢,只要能在下一轮活着,等到机会来临时出手一次,就够了。 市场不缺风口,缺的是能活过三个周期的人。 我现在很少去“预测”市场,更在意自己有没有一个不被行情裹挟的结构—— 你的投资框架能不能让你睡得着? 如果不能,可能你玩错了节奏。 想清楚你自己适合什么,下一次暴涨来的时候,愿你能从容站上浪头,而不是又一次被卷进海底。 我这几年总结下来一句话送给你: “市场风云变幻,保持清醒的人,才是最终的赢家。”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启发,欢迎点赞+转发。共勉。
Show more
0
29
113
36
深度分享,其实一年赚500万的秘密就在推特! 🚩第一点,所谓的交易秘密是公开的。 我所悟到的东西,我所用到的操作思路,操作手法,基本上都能从推特上的回答里找到。 曾经我在市场上每找到一些相对确定性的东西,就觉得天下只有少数人发现了, 然而我自以为的秘密,自以为的千金诀 ,实际上在推特上不止看到过一次,不止一个人提到。 这让我审视自己,我就是一个普通人,保守自己吃饭的东西,自认为是秘密,这是生物本能,但浅意识分析,我所见的,我所悟的,我所用的,不专属我一个人,别人必然也能。 非常具体的操作,几乎等于手把手的操作演示,我没看到过,因为他们也觉得这是个秘密,所以他们不会演示具体,但会只言片语的提到,虽然这些人遮遮掩掩,也和我一样,自以为自己掌握了秘密,但水平认识比他们高的人,可以从这些只言片语里闻出味,基本上也是透明的。 然而认识水平没到的,把这些独家秘密摆在他的面前,他也领会不了,那几个关键词,会像水过鸭背,一眼飘过去,什么印象都没,只有在实战中,有天突然想起,才感觉到自己曾经离秘密这么近。 人的眼里只会看自己想看的东西,读书只会读符合自己心理思维的句子,人见到的只能是自己认知水平能见到的世界。 所以那些公开的秘密,大多不识货。 🚩第二点,所有公开的秘诀,都是零散的。 你信赖的高手信赖的导师,反复强调,你也明白这是一个交易的秘诀,你依然无法赚钱。 原因在于,交易是一个体系。 单独一个秘诀,无法支撑起整个交易。 幻想一招鲜吃遍天,在目前这种信息化时代里,是做梦 就算一个本书系统的讲,也依然只能讲到交易系统的部分。 你要想办法把所有公开的这些秘诀,进行挑选组合成一套契合自己的交易体系。 真正学习交易的人,肯定不会纠结写这个秘诀的人,到底交易水平怎么样 因为所有的秘诀都是零件,他要的是启发,能给他的系统添砖加瓦,他才不管是哪个老母鸡下的蛋。 其实,就是那些处于半亏不赚状态的人,才喜欢透露些自己发现的秘密,因为他有获得别人肯定需求。以前我没找到路前,我很喜欢这种人写的东西,也喜欢分享自己的发现。等找路之后,公开分享的东西比较务虚,只写宏观方向的问题,不会详细写操作思路。各位应该很久没见过我讲 K 线 讲具体的技术了吧,光悟道不够用,落实道的具体技术才是关键。 很多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都喜欢一棒子敲死装逼的,最好揭了他们的伪装,,只留下那些真正的高手,给他们膜拜学习,这样他们觉得自己能免受伤害。 哈。还没修成熟的也特喜欢扒别人的皮,这是竞争的本能,看见漏洞就想攻击。 🚩第三点,交易成体系后,并形成一个自己的操作方式,需要练熟。 你的交易秘诀组合成了体系,你也用上了某个绝招作为自己的操作模式,你需要练熟它,把交易的这些秘诀,变成思维模式。 散户的秘密也就是上面这样。机构或者权力的交易秘密,这个不讨论,我们没那个条件。 最后再说下,你们需要警惕那些把交易讲的神神秘秘,明示暗示自己有独家交易秘密的人,他们是在迎合韭菜们的想象。 虽然我觉得如何组合公开的东西,是个人千辛万苦琢磨出来的独家秘方,但是对大多数散户来说,交易没什么神秘,那点江湖千金诀,点破不值钱。 能赚大钱,能持续赚钱,并不靠什么外在的不传之密。 这是一种通过修炼得来的能力,有技术认知能力的玩波段,有充足本金和宏观认知的玩定投。 共勉!
Show more
0
14
135
16
我的个fuck!竟然。。。。少添加了个xxxx! https://t.co/ab08855Da6 @shoutdotfun是我最近最上头的 SocialFi 平台,之前第一个预售代币 $ENERGY 又被拉飞了错过了100倍,后面又因没➕xxx也没给我分。我真日了! yapper们也可以多个渠道先去绑定:https://t.co/q2g0BMisrp @shoutdotfun不是简单复制传统 launchpad 的玩法,而是直接把注意力变现这件事做到了极致,甚至可以说它是 Solana 上第一个把“推文发售”玩明白的项目。 老查我在 Web3 看了太多“空气币+假 hype”的故事,Shout 的逻辑让我眼前一亮。以前我们发推只是为了互动,现在每一条写得好的内容、每一个项目支持动作,居然都能换成积分,拿去 presale,还能上排行榜分钱,平台也会根据流动性和成交量给出真实的市场反馈,不是空转内循环的那种虚假“去中心化”。 你发的每一条 Shout,其实就是对某个新项目的一次背书,也是一种 stake。如果社区认同,你发的那条推文能帮这个代币更快完成 presale,而你能因为是 Shouter 或 top10 发起人拿走积分奖池的蛋糕。 再加上持有 SHOUT 超过七天还算额外奖励,这种游戏性非常契合现在这个 meme + social 化传播的趋势。 说实话,我从来没觉得一个发推平台也能变成我做投研的一部分,https://t.co/ab08855Da6 做到了。有人说 IAOs 不靠谱,但我觉得,如果连“人设+互动”都没法衡量价值,那你做什么项目都没基础。 Shout 给了我们这些内容创造者一次机会,让我们不只是传播者,而是真正的影响力资产持有者。我会持续深挖它的每个排行榜变化、观察项目选择、甚至研究哪类文案更容易进热榜。 老查说句实在话:别把发推只当成社交,它已经变成链上的第一层市场行为。 https://t.co/ab08855Da6 @shoutdotfun 把这个公式写出来了。接下来是你信不信、敢不敢、玩不玩的问题了。 #Energy# #Shoutdotfun#
Show more
0
5
3
0
最近谈论KOL收益的话题火了! 7个月从1.8万到13万粉丝,平均流量月收入2.5万U 日均百万级曝光!我总结出这4个核心逻辑! 如何成为 KOL? 有哪些方法和路线? 成为 KOL 能为自己带来什么? 接下来,我将结合自己的账号运营经验,为大家分享一些思路。 🔺首先KOL判定标准有三点: ·圈层专业知识 ·稳定而有见地的内容 ·兴趣或天赋 当然目前为止,我也只认为我是一个博主,并不是KOL。 KOL是在其领域有号召力,影响力,和相当公信力的帐号,这一类帐号可以是真实的三次元名人,也可以二次元形象,甚至就是一个兴趣,一种爱好。看不懂的SOL就属于兴趣爱好型。 🟨一、天生我才为补位,勤能补拙可入门 我们先反推一下成为 KOL 的路线。 做 KOL,最重要的是树立初心。 初心当以分享,与他人共同成长为上。 如果想分享,必然先要自己强大起来。 🔺(1)通过钻研强大自己 币圈KOL的成长离不开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从个体项目到行业宏观研究,币圈KOL需要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 比如,研究区块链技术的底层逻辑、代币经济学、市场趋势等,都是构建个人粉丝关注的基础。 KOL的成长可以从研究热门项目开始,比如DeFi协议、NFT生态或Layer2解决方案、MEM等等。通过深入分析这些项目的技术架构和市场表现,逐步形成自己的见解和方法。 🔺(2)通过分享提升归纳能力,完善自己知识体系 币圈KOL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分享和归纳能力。通过撰写投资分析、发布趋势解读、参与社区讨论,币圈KOL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此外,币圈KOL还需要善于总结和归纳。比如,分析市场中的热点项目,提炼出其核心价值和风险点,和独立见解分享给粉丝。这种分享不仅能帮助粉丝理解市场,也能提升自己的归纳能力和影响力。 🔺(3)热爱分享,成就更好的自己 KOL的成长离不开分享和学习的正向循环。 分享不仅能帮助他人,也能让自己在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成长。例如我自己每天写作其实就是自我学习的过程,所谓币圈一天,人家一年,如果你离开币圈3个月,基本就跟不上了。 同时,币圈KOL需要学会应对负面反馈和挑战。比如,面对粉丝的质疑,保持冷静和理性是关键。通过深入研究和数据支持,可以更好地回应质疑,提升自己的专业性和可信度。 分享不仅能带来个人成长,还能带来更多的机会。比如,通过分享投资策略,币圈KOL可能会被邀请参与项目顾问、大使、私募等高价值活动,从而实现个人品牌的商业化。 我特别喜欢这句话:“成全别人的同时,成就更好的自己”。我自己也有类似的观点,对双方都有利的事儿一定做,对一方有利的事儿可以做,对双方都无利的一定不做。 🟨二 运营最难是人心,守正出奇惊鬼神 一个有内容的币圈从业者不见得能写出来,能写出来不一定能有人读,有很多不一定能够让公众认可。 KOL 是大 V,面对的是行业的挑战,如果不懂运营是很难。这里试着总结如下 3 点。 🔺(1) 如何写出内容?定位至关重要 每个领域都有非常多的知识,常人想全掌握还是有些难度的。对于新手来说,比较好的方式是 T 型原理,先精深,后打开知识面。 ·专,才能精 ·有热情,才能长久 ·投入越大,对自身价值增长越大 这看起来是非常简单。事实上,做起来并不容易,这只是入门的基础中的基础。那么,该如何做呢? 首先,越是成熟的领域越难做,币圈发展到今天,每一年的新东西越来越少,所以KOL也很难写出新东西,另外积累都是非常深的,低调的大牛太多了。 其次,没有热点的东西不做,要做风口的东西。 趋势是成熟的过程,早早介入其实是有先手利的。 最后,自己精通的领域不做。这看起来是矛盾的,但初衷如果是自身成长,其他都是无意义的。 有了定位,接下来就是写文章。 写文章其实也是有模式可寻的,起承转合,大致都如此。首先是立意,确定自己写的是啥主体文章,想好文章的功效,到底是走量还是走原创,想好运营的点,以及粉丝的想法。 然后是梳理大纲。对大纲进行分类,可以很好的 Review 文章要表达的初衷。当你下笔不知道该如何写的时候,不妨列个大纲。无论是原始 markdown,还是脑图、鱼骨图,都可以帮你梳理思路。 有了骨架,剩下的就是丰富就好了,此时拼的是文字功底,思考力和知识面。有了骨架,还不知道怎么写,大概就是思考的不足,写作本身是厚积薄发的过程,要想文章大气,必然先要锻炼作者的大局观。知不足,当为成长之动力,坚持之动力。自己成长的欲望如果不大,是没法做 KOL 的。 🔺(2) 如何让更多人阅读?运营秘诀 运营的本质是人心。 《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豫,亦作“ 预 ”。 在写文章的时候就要想到可能的结果,懂得埋运营的点,才成为爆款的可能。 事实上,很多人是做不到这点的。所有的经验都是需要积累和总结的。 比如每天什么时间发推文阅读量大, 什么类型的文章阅读量大。 诸如此类的细节非常多,非敏感的人很难做好运营。 另外就是数据驱动,懂得看报表,懂得从中分析。 一个好的运营是非常难做的,一个好的加密货币运营更是难。CCAF 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论。Context 指的场景,Challenge 指的是场景中的挑战。 如果在场景中解决挑战,那么你给的方案的价值就足够明显了。 大家如果搞懂了 Context 和 Challenge,剩下的内容就是大家熟悉的了。专业的高度需要有管理运营的宽度。 这里再简单看一些基础方法。 标题党:有质量的内容可以适当标题党。但毕竟水的内容少用。 蹭热点:可以蹭,但要有观点独特,有深度或广度。 拼实力:自己擅长的领域写的要比所有人都深入,不擅长的领域要懂得避重就轻。 影响力是一个持续构建的过程,非一夜爆红。想积累粉丝,还是要靠真本事的。 🔺(3)如何做公知? 公知代表的是公义,当你的影响力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需要格外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 不是所有的事儿都要做,不是所有的架都能吵,你做事儿的选择会变,就好比一个 Team Leader,他不仅要考虑个人得失,还要支持你的粉丝负责。 公知其实就是社会责任被放大的人,这是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随时身死道消的可能。做好公知并不容易。 首先,做事方式上要变化,自己随便写写没问题,但一旦成名后,你的每一篇文章,甚至是社交媒体一个点赞都有可能影响你的形象。 以前可以随便吵架、站队,成为公知后就要慎重,能不能吵,该不该吵,事情的走向和可能性要提前想好。 其次,要尝试建立社交,成为公知后人脉会尤其丰富,不如你的人主动找你,以前你曾经崇拜的人可能会主动和你聊天,以前遥不可及的人也会主动联系你,你发现自己想做些事儿会非常便利。这时候,一个良好的社交圈子是非常重要。有的人可以教你如何玩,有的人可帮你打架,知道这些后,对个人成长和发展会非常有利。 最后,成为公知后,很多无效社交和资源也会很多,找到自己的主线就变得尤为重要,毕竟每个人时间就那么多,把时间管理分配得当是非常重要的。 专注于自己想做的领域,能死磕,也能获得团队的共创,能拒绝别人,也能求得社区的帮助。把自己的优势放大,进一步帮助自己成长成熟。 古人讲:“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诚不欺我!能博得他人关注,也能够洁身自好,对人的境界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把成为公知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儿,你会收获不一样的自己。 🟨三 自带资源多提效,既要也要全都要 当你在币圈有一定地位和资源后,如何放大手上的资源是最大的挑战。它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助你,也可以害你。 🔺(1)自带资源 很多人在币圈都是孤军作战的,随着经验的积累如果还是这样,是无法放大自身价值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比拼的是综合能力。 ·找对点,比拼专业知识就够了。 ·找对专业的人,拼人脉,能做的事儿更多。 🔺(2)做正确的选择 很多时候,其实也有疑问的,拉一堆币圈朋友聊聊,他们解决的思路,结合自己的判断,是非常容易做出相对正确的判断的。 所有的积累都是厚积薄发的,能够在选择的时候,比更多人更容易做出正确的选择,再多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3)放大优势 建立了先手优势,是要想办法放大的,不然一手好牌很容易打烂。想清楚自己有什么,少什么,能做什么,不做什么,把自己的目标聚焦一下。 以前所有的币圈分享都会接,以前所有币圈文章都愿意写,以前所有热点都会蹭,那是因为在疯狂的成长期。当你有了这些资源后,很多资源会主动找你,做一些自己想做的尤其重要。为什么该合作,什么不该合作尤为重要了。 🔺(4)题外话,KOL能赚多少钱? 当然这个是多方面的原因,排除炒币,项目私募等,单单从广告收益而言,目前我这个账号 @DTDT666 为例,只接交易所的小尾巴和交易所活动广告,除了交易所的广告都没接,还有头部交易所的自然返佣,大概一个月大概2.5万U左右,当然收益一分没有留,全部用作工作室团队福利了(链上、和二级的小伙伴)。 🟨四 盘子做大升格局,心智成熟为达人 下面 3 个词,可以非常好的表达我期望 KOL 带给大家的改变。 🔺(1)格局 一个领域研究的足够深会有很多益处,其中最大的好处是上帝视角看问题。对已知内容做到有深度理解,对未知内容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判断,我想,这大概就是格局了。 🔺(2) 气场 气场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是能感觉到的一种心理状态,气场能够感染他人于无形。每个人身上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气场,有些人天生气场强,在 ta 周围的人总能受到 ta 的影响,有些人气场弱,总被人视作无物。 人有了自信,做事认知被他人认可,就成了权威。于是,他讲什么大家都愿意相信。如何能够做到一个让人信任,愿意信任的人,需要在自身能力,表达能力,控场能力等方面综合提升。 🔺(3) 达人 菜根谭里说:“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我以为这是对达人最好的解释。 格局大,有气场,做事有操守,成为有责任感有追求的公知。 🟨最后总结 如果大家去看更多优秀的人,你会发现他们也都有这些特质,这些优秀的特质应该是大家成长的动力。 迈出第一步,从总结分享开始。现在做,做精彩。
Show more
0
0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