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最終兵器彼女
People
Not Found
Tweets including 最終兵器彼女
#最終兵器彼女# #アニメ20周年記念日# 10년마다 복습하는 만화 코스프레도 다시 하고 싶어 https://t.co/nC8Fa6PSOn
0
3
286
39
高考作文命题:《抗单》 【命题材料】 2020年中行原油宝穿仓事件中,某投资者坚持"扛单"至负值结算,最终倒欠银行数百万;2021年狗狗币暴涨期间,马斯克宣称"永远不做空",引发无数散户跟风抗单。但《孙子兵法》早有明训"胜兵先胜而后求战",现代量化交易模型则严格设定5%强制止损线。当数字世界的波动率突破传统认知,当人性中的贪婪与算法中的理性激烈碰撞,我们该如何在风暴中保持清醒? 请以《抗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结合金融哲学与生命智慧,探讨风险社会中理性与执念的永恒博弈。 【命题说明】 本题紧扣金融数字化浪潮下的新型社会现象,"抗单"既指代金融交易中的非理性持仓行为,亦可引申为对抗时代不确定性的生存策略。材料提供原油宝穿仓、加密货币狂热等典型场景,与《孙子兵法》、量化模型形成古今对话。考生需剖析"抗单"背后恐惧与贪婪的心理机制,思考《周易》"知几其神乎"的预警智慧,亦可联系凯恩斯"动物精神"理论,在金融行为学与哲学维度展现思辨层次,最终指向数字文明时代人类如何超越本能、建构理性的深刻命题。
Show more
0
2
5
0
巴菲特年底就要退休了。 币圈很多人因为巴菲特不看好比特币,所以贬低巴菲特,认为他过时了,并对他20%的年投资回报率嗤之以鼻,认为不过如此。 我认为这样的人就是too young 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 下面说几点我理解的巴菲特最牛逼的特质。 一是管理超大规模资金的能力,巴菲特管理的资产规模超万亿美金,依然能做到平均年化20%,如果让他只管理几百万美金,每年翻几倍估计问题不大。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兵神、股神,多数人都有个天花板,99%的人管理几千万rmb就会一团糟。巴菲特不投资比特币很大一个原因也是因为币圈市场规模太小了,几十亿美金都能砸个水花,承载不了他这样的滔天巨擘。 二是最顶级的风控,巴菲特60年投资生涯基本不犯错。如果单拎出某一年看投资收益率的话,华尔街比他牛逼的人多得是,但没有几个能经历时间的考验而最后活下来的,巴菲特能够在保持高收益率的前提下基本不犯错,所以只有他一直能站在拳台上,最终问鼎桂冠。 三是技术水平全面,具有持久性,基本适应每个经济周期。很多人的投资成功只是幸存者偏差,比如说某个时期的行情正好适合这个人的投资风格,所以赚了大钱。如果换个经济背景,立马就不行了。多数人的投资风格养成了就不太容易改变,但是行情又是变化多端的,这是一种天然的矛盾,投资人的操作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就会被淘汰。巴菲特基本适应了每个阶段的变化,每隔几年就会有一套全新的打法来适应新的经济周期,比如对比亚迪这类“未来现金流折现”的新能源车企的前瞻定价,获得了30倍的浮盈;疫情后极具投资智慧的对三井、三菱等传统日本五大综合商社“隐蔽资产重估”,逆势押注“失落三十年”的日本,138亿美金的投资仅两年就获得了翻倍。 看懂巴菲特,就能理解到真正的投资艺术不在于赌场般的短期暴利,而在于用六十年如一日的克制与清醒,不断与时俱进的进化思维,最终将时间复利锻造成穿越牛熊周期的永恒之光。
Show more
0
10
25
8
4月30日地缘事件汇总:(迟到版) 1,内塔尼亚胡爆料叙利亚阿萨德快速倒台的内幕,在阿萨德倒台前的关键时刻伊朗士兵空降支援,结果被以色列的F16战机拦截,叙利亚朱拉尼政权才能顺利取得胜利, 地缘风险评估:中 解读: 这算是惊天爆料了, 这也解答了我们半年的疑惑,阿萨德为何这么快倒台。我们看到的未必是真相,世界的博弈很多都是被我们看不见的。 2,印度正在考虑关闭巴基斯坦领空,并且紧张巴基斯坦船只停靠印度港口。 地缘风险评估:中 解读:此举可以视为印度在搞小动作恶心人,这样反而会减缓印巴冲突升级的可能性,印度可能就只敢搞小动作 3,匈牙利投票决定退出国际法院, 地缘风险评估:中 解读:匈牙利近期非常跳脱,这让本就一盘散沙的欧洲可能出现更多的变数。 4,巴基斯坦炮击了印控喀什米尔地区, 地缘风险评估:中 解读:双边依旧并未公布是否出现人员伤亡,视为双方示威 5,乌克兰总统办公室发言,普京的“胜利日”停战是一个谎言,目的是让参加胜利日阅兵的嘉宾更加安全 地缘风险评估:中 6,印度总统莫迪给予印度作战部队高度自由, 地缘风险评估:中 解读:示威,与巴基斯坦炮击印度克什米尔地区一样。 7,特朗普公开表示,普京的行为可能会让他更加同情乌克兰,但是不会同情泽连斯基,因为他觉得他与泽连斯基相处很难。 地缘风险评估:中 解读:当前阶段普京好像不太在乎特朗普的态度,更重视特朗普是否会对乌克兰恢复支援 8,巴基斯坦联邦信心广播部长表示,印度可能会以22日的恐怖袭击为理由,在24小时——36小时内向巴基斯坦展开军事行动 地缘风险评估:中 解读:以目前印度的动向来看,真动手的概率确实不高,不过也要谨防印度抽风 9,加拿大总理最终选举卡尼胜出,并且随后卡尼表示,加拿大不能忘记美国的背叛。 经济风险评估:高 解读:卡尼的确定性上台,可能不利于美加贸易谈判,可能会导致贸易升级 10,乌克兰征兵部公布最新消息,未参加战争且身体健康的人员前往前线参加战斗,而前线受伤人员退居二线替换岗位 地缘风险评估:中 解读:此举确实可以看出乌克兰的兵员短缺问题 11,特朗普宣布投资1万亿美元,研发“金穹”防控系统 地缘风险评估:中 解读:这一点倒是佐证了美国目前的军事设备更迭已经逐渐与中国脱轨的事实,不管怎么说,一个大国,军事力量依旧是一个基础面。 12,俄乌谈判大使表示,特朗普支持泽连斯基提出的30天挺火协议,乌克兰并且已经做好准备,现在球被体会了俄罗斯。 地缘风险评估:中 解读:掌控舆论主动权,这个时候普京如果不赞同30天停火,反而会激起国际舆论导向美国与乌克兰,但是普京会妥协吗? 13,印度部队表示,印巴双方在边境线持续交火 地缘风险评估:低 解读:这几天不停地就是炮击,交火,但是就是并未爆料有多少人员伤亡,有意思。 14,朝鲜海军新兴5000吨新型驱逐舰“崔贤号”在28号与29号首次完成武器测试 地缘风险评估:中 解读:朝鲜也在大力发展军备,并且这几年明显看出,其在海陆空研发上有跨越式的进步,很显然是得到了最先进的技术。 今日地缘概述: 俄乌近期的重点是要先停火几天还是直接停30天,如果是后者,那么这可能是一个促进俄乌彻底和平的重要契机。 美伊谈判方面应该局势不算明朗,今天内塔尼亚胡对叙利亚政权的爆料可能就是为了某些目的,目前个人没有想到是为了什么? 印巴冲突,可以清晰的看出,双方依旧是雷声大雨点小,印巴双方对开战其实都没有太多的信心,虽然目前双方看似剑拔弩张,但是至今也没有传出双方的战损,暂时不用担心。 而印度方面,小动作频频,从这个角度来看印度确实是不想动手。
Show more
0
0
8
0
Bitget這場鬧劇最終以回滾收場。信任建立需時日,崩塌卻只在一瞬間。無差別回滾,卻始終避談做市商問題,公然與用戶對立。這波操作直接把多年建立信譽毁於一旦,重回起點。。。 https://t.co/FXTObQXrQP
Show more
天才交易員?! 有請1️⃣號選手 $VOXEL 出場 涼兮看了估計都得佩服的五體投地 https://t.co/RW3nbmwfuX
0
13
17
2
這幾天只要有在車上 其實就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有拿住應該都是暴賺 但請知道 變成真實的鈔票才是最終的歸宿 感受一下金錢的重量吧 100萬台幣有1.6kg
0
0
5
0
这位美国议员女儿和妻子同一天拿到交通告票,…… 警察不小心攔下議員的女兒? 最終竟被警局解僱! https://t.co/OxSRiWjTMl via @YouTube
0
0
0
0
連創辦人自己都搞不清楚MM在做什麼 🔥 Crypto 市場最不透明、最被忽略,卻往往導致災難性後果的一環,就是「做市商與項目方之間的關係」。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冒出一個「我們被做市商搞了」的故事:幣價暴跌90%、創辦人發推開罵、社群一陣騷動…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沒有後續調查,沒有透明交代,沒有標準流程。甚至連基本的資訊對稱都不存在。 過去這一年,有不少項目陷入這種情況。有的創辦人指控大型做市商是導致幣價崩盤的元兇,但究竟真相為何,外人完全無從得知。這類操作,不只傷害了投資者,也讓那些真正想做長期項目的團隊蒙受冤屈。 這很嚴重嗎?😱 因為做市商協議往往涉及: •幣的流動性提供 •是否承諾不拋售的協議(或反過來:拋售服務) •是否代持團隊資產 •資金槓桿與倉位操作的條件 但今天你買一個代幣,大部分情況下,你連這些基本協議長什麼樣都不知道。就像你買一家公司股票,卻不知道它的發行量、沒有財報、連董監事是誰都不清楚。 這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制度問題。😭 目前的結構允許: 1.項目方與MM之間簽署不對等、不標準甚至暗藏拋壓條件的協議 2.做市商有極高操作自由度,甚至可在CEX上做「雙邊交易」(雙手互打、價格自控) 3.一旦崩盤,創辦人可甩鍋MM;MM則說「我們只是依照指示操作」——雙方互踢皮球 最終受害的,永遠是沒有資訊、沒有管道的散戶。 我們需要什麼改變? 未來這些資訊應該像「Token總量」與「創辦人解鎖期程」一樣,被視為基本揭露義務: •項目方應公開做市協議的關鍵條款(如拋壓限制、MM是否持幣、是否對賣等) •CEX 應建立上幣標準,拒絕未公開 MM 合作細節的項目 •項目方若指控 MM,應附上具體證據而非情緒發言,否則即構成誤導社群 甚至對於「優質做市商」,建立透明披露標準也有利:讓市場知道誰是正派經營的流動性提供者,誰是暗中 dump 幣的 exit agent。 結語: 你今天不會去買一個沒有解鎖時間表的代幣,那為什麼還會去買一個連做市商條款都不透明的項目? 如果連創辦人自己都搞不清楚MM在做什麼,只能憑猜測發文開罵——那我們作為外部參與者,更是連基本的風險都無從判斷。 這個產業需要的不只是技術創新,更是制度設計與透明治理的升級。
Show more
0
0
0
0
【鐵樹開花】這一天,我們等來了。經過三個月激烈的法庭交鋒,劉訴魏案原告方的《強制檢測DNA動議》,在今天長達兩個多小時的聽證會後塵埃落定。法官給予雙方律師最後一次口頭辯論的機會。我們母女的代表律師王代時@timeswang以一敵三,舌戰被告魏京生與黃慈萍的頂尖律師團,逼使曾經所向披靡的魏方律師終於承認:「DNA檢測的必要性確實存在(The necessity does exist)。」最終,法官就我方的《強制檢測DNA動議》作出裁決:批准檢測!在歷經長達6年的苦苦纏訟之後,這一判決顯然有利於魏京生,為他提供了一勞永逸洗清名譽的絕佳機會。 祝賀魏京生,在長達六年的纏訟中,不惜斥鉅資供養頂級律師團,歷經撤案、移案、反訴、再撤案的曲折,終於適得其所,爭取到用DNA一舉證明自身清白的時刻。他終於可以證明自己「不認識」、「從未見過」我,證明所謂「私生女」不存在,證明我和女兒是「假的」,是中共用來陷害他的「基因武器」,證明我們所述不是事實,而是「抹黑」與「針對民運」的謊言。 祝賀魏京生,經過六年不懈的延安整風般的「抓特務」,終將迎來真相大白、邪不壓正的機會。基於這樣做可以一了百了、還他誠信正直的清譽,可以肯定的說,強制DNA檢測,對於素將「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掛在嘴上、以「中國民主之父」自居的魏京生來說,傷害性不存在,侮辱性更是不存在的。
Show more
0
56
213
68
📢財神降臨,轉角就可能遇見福氣! 📅 5月13日 - 5月30日 與身邊的「財神元素」拍照(雕像、紅包、招財物件等)或自製財神meme圖 在推特發文並符合以下參與方式: 標記 @thegodofwealth_ 加上 $CAI 標籤 留下你的 BNB Chain 錢包地址 🎁 獎勵設置: 一等獎 1名 100,000 $CAI 二等獎 3名 各50,000 $CAI 三等獎 10名 各20,000 $CAI 參與獎 前100名 各3,000 $CAI 📦 活動結束後統一發放。 本次活動設有防女巫機制,最終解釋權歸 @thegodofwealth_ 所有。 —— 📢 The God of Wealth is on the move—and fortune might be just around the corner! 📅 May 13 - May 30 Take a photo with any “God of Wealth” element around you (statues, red envelopes, lucky charms, etc.) Post on Twitter and follow these steps: Tag @thegodofwealth_ Add $CAI Include your BNB Chain wallet address 🎁 Rewards: 1st Prize: 1 winner, 100,000 $CAI 2nd Prize: 3 winners, 50,000 $CAI each 3rd Prize: 10 winners, 20,000 $CAI each Participation: First 100 participants, 3,000 $CAI each 📦 Airdrops will be sent after the event ends. Anti-sybil measures are in place. Final interpretation rights belong to @thegodofwealth_ .
Show more
0
2
6
1
@HyperSwapX 是一個建立在 @HyperliquidX 的 HyperEVM 生態系統上的去中心化交易協議,主要用於提供流動性和資產交換功能。它可以被視為 Hyperliquid 上的 Uniswap,目標是支援 Hyperliquid 上的原生資產(例如 USDT₀、feUSD、HLP)進行低滑點、低費用的即時交換。 👉🏻https://t.co/S2WQGKW9fD👈🏻 Hyperswap 不只是 Hyperliquid 上的一個 DEX,它是整個 Hyper 生態資金流動的樞紐。如果你使用 HyperLend 借貸資產、或是在 HyperBridge 上轉移資產,很可能最終都會經過 Hyperswap 進行一次交換動作。因此它的成長與 Hyperliquid 的採用密切相關
Show more
0
3
12
5
看到這篇文 Sui 可能要合作 Meta(Facebook 在 Sui 上發行穩定幣? @SuiNetwork 最近推上確實有這些傳聞包括來自 Sui foundation 成員的暗示 @0xd34th : The meta is Sui 雖然他說是個人觀點 但發佈這篇文的 Martin Folb 是南非電子音樂製作人,曾在矽谷工作 12 年也是 Token Dynamics 公司的負責人專注於區塊鏈領域 ➤ 這是什麼含金量! Meta 的市值可是 1.46萬億美元,Sui 的100 倍 Meta 一直在加入區塊鏈徘徊試圖找到一個恰當的切入點 早期的 Libra/Diem 穩定幣計劃是最雄心勃勃的嘗試,甚至拉上了 Mastercard、PayPal 和 Coinbase 等行業巨頭,希望通過聯盟的方式打造全球支付網絡。然而敗給了監管和政治阻力,最終將技術資產出售給 Silvergate Bank Meta 也在 NFT 熱潮中合作 Polygon,在 Instagram 裡支持 NFT 功能,當時應該不少 IG 使用者都在歡呼 Mysten Labs 是由前 Diem 核心成員創辦的公司,包括 Evan @EvanWeb3 和 Sam @b1ackd0g,並繼承了 Diem 時代的 Move 編程語言 ➤ Meta 這個傳言顯得如此耐人尋味 Meta 龐大的社交生態足以帶來規模化的真實用戶和應用場景,而這正是當前多數公鏈最稀缺的資源。一旦 Meta 將穩定幣支付社交平台,這背後的交易量和用戶觸達,將使 Sui 一躍成為最接近真實世界支付的區塊鏈基礎設施 對於 Meta 來說運用 Sui 的合規設計應對監管審查達成其支付野心的戰略,而對於 Sui 意味著在尚未徹底跑贏同類公鏈的階段,就有機會借助大廠力量確立不可動搖的行業地位 不管消息是不是真的,上次寶可夢和這次 Meta 的消息讓 Sui 作為 Web2 通往 Web3 的技術承載體和價值流通潛力 多喝水!多買 Sui @GiveRep
Show more
0
41
66
5
關於 Boop 作為對 Pump 的「吸血鬼攻擊」, 這個切入點我認為很好; 而創辦人 @dingalingts 本身也有深厚的產業背景, 過去曾創立 @PancakeSwap@LooksRare 。 平台在機制上也設計了不少激勵, 鼓勵 KOL 發幣, 意圖打造更活絡的發幣生態。 不過目前觀察下來, 多數人發幣的目的, 似乎還是偏向為了領獎勵, 缺乏真正的敘事與社群經營。 而現在的 P 小將們, 早已看過太多套路, 不再為誰發幣就盲目買單。 最終,還是得回歸敘事本身, 與是否能在注意力經濟中脫穎而出。 我自己是有買了一些 Boop 並且質押了, 當作一場小賭, 看看是否真的能打造出一個能對抗 Pump 的平台。 另外我也發現, 最近在一級市場, 除了 House 這種大市值的 meme 之外, 幾乎我上小市值 meme,都是別人的出貨點。 甚至有些群友也不避諱了, 直接在群裡說 CX 我等我上車就是為了澆給我。 這也能理解, 現在的流動性實在撐不起什麼大金狗, 入袋為安才是大家的共識。 最後 我沒有內幕、也沒人轉錢給我,更沒有小號。 最近在推上看到一些陰謀論,只能一笑置之。
Show more
0
128
418
32
以下的文章純屬個人觀點,希望不要引起罵戰 最近在推特看到有人噴 PayFi 跟 RWA 是假敘事 我也思考很久 RWA 可能會被證偽 因為它的概念還是無法超脫現在的各國的監管法規 所以只能把某些傳統金融優質資產映射到區塊鏈上讓用戶去投資 概念很先進很新穎,但實際上要執行困難很大 巴菲特也曾經表態過他要一堆比特幣做什麼? 他寧願花450億美金買房地產租給人收租金 花450億美金買地種食物賣出去產生收益 也不願意花25U買下房間內所有人的比特幣 所以 @plumenetwork RWAFi的出現,可能可以突破目前框架,將 RWA 合規化,但也可能最終還是受制於各國的監管法規淪為泡沫。 但 Payfi 它本身就有很強的需求性,因為你賺那麼多的虛擬貨幣,最終不就是要拿來出金變現,或是透過消費改善目前生活品質? 如果 Payfi 能直接用 BTC、ETH、USDT 等虛擬貨幣支付你生活一切開銷,那麼你出不出金也無所謂了。 不然我在台灣出國只能帶10萬元等值台幣出去,如果要去其他國家待比較久,身上法幣換光就只能用信用卡,但也不是每個地方都能使用信用卡,當地小吃攤販、飲料店可能只收現金,加上信用卡也是有額度限制。 如果 Payfi 發展起來,可以透過 Dapp 或是 U卡,就能輕鬆用你錢包的虛擬貨幣支付了 ,出國就不會受到可攜帶法幣的額度限制。 像是跟 @animocabrands 合作的 @sleap_io ,可以在泰國用 BTC、ETH、USDT 等訂房,其他 DAPP 也可以用 TG 支付 Uber,雖然目前很多東西都只限泰國、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但是一旦發展起來,其帶來的便利可能會超過你的想像,這也是資產去中心化的體驗。 加上之前去濟州島玩,晚上到附設賭場兌換籌碼時,韓元不夠,我那時就儲值 USDT 到U卡去 ATM 領一些韓元出來小玩。 但是還是建議多準備幾張不同家的U卡,因為後續去超商買東西的時候發現突然在額度足夠的情況下無法提款,近期我也在考慮入手一張 @0xinfini 的卡 ,這樣配合 @MorphLayer 的黑卡應該就夠全面了。 因此我非常看好 Payfi 賽道,不是因為敘事炒作,而是確實幣圈人有這個需求,你如果滿手U的情況無法大量出金,那你也一個管道可以直接消費你手上的U,不必擔心有U無處花的問題。 重點來了,自從錢包被盜後小弟目前沒有多少U了,街邊乞丐一個😅 綜合以上的觀點,我建議真的多看看東南亞那邊區塊鏈的發展,當他們的 Payfi 經濟體系完全成型,其他各國就可能會思考跟進,幣圈真的不要有任何偏見。 Payfi 跟 RWA 雖然還在起步,但未來的是誰說得準呢? @MyStonks_Org@KLK_Foundation 也都在努力發展中,一旦成功幣圈將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也將徹底改變 虛擬貨幣為人詬病的投機屬性。
Show more
0
9
32
1
以下的文章純屬個人觀點,希望不要引起罵戰 最近在推特看到有人噴 PayFi 跟 RWA 是假敘事 我也思考很久 RWA 可能會被證偽 因為它的概念還是無法超脫現在的各國的監管法規 所以只能把某些傳統金融優質資產映射到區塊鏈上讓用戶去投資 概念很先進很新穎,但實際上要執行困難很大 巴菲特也曾經表態過他要一堆比特幣做什麼? 他寧願花450億美金買房地產租給人收租金 花450億美金買地種食物賣出去產生收益 也不願意花25U買下房間內所有人的比特幣 所以 @plumenetwork RWAFi的出現,可能可以突破目前框架,將 RWA 合規化,但也可能最終還是受制於各國的監管法規淪為泡沫。 但 Payfi 它本身就有很強的需求性,因為你賺那麼多的虛擬貨幣,最終不就是要拿來出金變現,或是透過消費改善目前生活品質? 如果 Payfi 能直接用 BTC、ETH、USDT 等虛擬貨幣支付你生活一切開銷,那麼你出不出金也無所謂了。 不然我在台灣出國只能帶10萬元等值台幣出去,如果要去其他國家待比較久,身上法幣換光就只能用信用卡,但也不是每個地方都能使用信用卡,當地小吃攤販、飲料店可能只收現金,加上信用卡也是有額度限制。 如果 Payfi 發展起來,可以透過 Dapp 或是 U卡,就能輕鬆用你錢包的虛擬貨幣支付了 ,出國就不會受到可攜帶法幣的額度限制。 像是跟 @animocabrands 合作的 @sleap_io ,可以在泰國用 BTC、ETH、USDT 等訂房,其他 DAPP 也可以用 TG 支付 Uber,雖然目前很多東西都只限泰國、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但是一旦發展起來,其帶來的便利可能會超過你的想像,這也是資產去中心化的體驗。 加上之前去濟州島玩,晚上到附設賭場兌換籌碼時,韓元不夠,我那時就儲值 USDT 到U卡去 ATM 領一些韓元出來小玩。 但是還是建議多準備幾張不同家的U卡,因為後續去超商買東西的時候發現突然在額度足夠的情況下無法提款,近期我也在考慮入手一張 @0xinfini 的卡 ,這樣配合 @MorphLayer 的黑卡應該就夠全面了。 因此我非常看好 Payfi 賽道,不是因為敘事炒作,而是確實幣圈人有這個需求,你如果滿手U的情況無法大量出金,那你也一個管道可以直接消費你手上的U,不必擔心有U無處花的問題。 重點來了,自從錢包被盜後小弟目前沒有多少U了,街邊乞丐一個😅 綜合以上的觀點,我建議真的多看看東南亞那邊區塊鏈的發展,當他們的 Payfi 經濟體系完全成型,其他各國就可能會思考跟進,幣圈真的不要有任何偏見。 Payfi 跟 RWA 雖然還在起步,但未來的是誰說得準呢? @MyStonks_Org@KLK_Foundation 也都在努力發展中,一旦成功幣圈將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也將徹底改變 虛為人詬病人詬病的投機屬性。
Show more
0
0
4
0
這一次帳號跟錢包的重創讓我思考了很多東西 當務之急是如何在 WEB3 把資金再次賺回來 尤其我不會合約、不會打狗 所以我很難一夜致富 之前交互的項目又都被反擼 花費大量時間最後期待落空 除了繼續在 @KaitoAI 輸出外 最終我還是選擇投資 @BitgetTC 交易所的平台幣 $BGB 目前 $BGB 價格 4.2U,早前我也曾跟大家說過我在2022年的時候在0.1-0.2U的價位買了3-4000U的 $BGB ,因為錯過了幣安的 $BNB ,覺得非常遺憾。 當時我認為是一個很好的埋伏點,交易所剛起步,台灣討論度也高,我覺得小資族要翻身,定投 $BGB 的CP值最高。 事後也不出我所料,去年2024年 $BGB 最高漲到8U相當於40-80倍的漲幅,可惜我因為某些事件提前一年出掉我的 $BGB ,不然現值15萬U附近。 對於小資族來說,相當於你用二年時間就把資產從台幣12萬翻成450萬,這速度真的很誇張,這比你把錢放銀行好一百倍,所以在 WEB3 資產累積的速度真的非常快。 也難怪大家都開玩笑說:來幣圈是翻身的,不是來翻倍的 如今遭遇這樣的打擊後,我還是決定開始定投 $BGB ,你可會說都 4U 了,還能買嗎? 但請看看隔壁 @Gateio_zh ,他們家的 $GT 都 20U 以上了 Bitget 的 $BGB 再上去其實也是遲早的問題,就算只漲到 20U 也是5倍,每個月定投1000U變5000U還是比你放銀行好太多太多... 再加上他們一路跟著 @binance 的腳步走,有回購銷毀機制,我覺得距離三位數是非常有可能的,現在已經沒有多少資金可以投資的我,不想等到 $BGB 2位數再來後悔... 多餘的賦能其實說了也沒意義,因為平台幣是跟交易所發展正相關,買 $BGB 就是為了等一波暴擊,換成現金改善生活品質,什麼 Build 什麼 HOLD 都是假的,只有賺到到錢放口袋是真的 評估了一輪交易所的平台幣後,我覺得還是 $BGB 穩一點,性價比也高,如果你也是剛入幣圈的小白或是資金不多的小資族,每個月定投 $BGB 吧! 就放著一到二年再來看,相信你不會後悔當初做的決定,因為我經歷過所以我明白,同樣的錯誤不想再犯第三次。 ⬇️立即開設帳戶 https://t.co/bOdpWjjGh2 ⬇️邀請碼:ubx8 如果你也是小資,你用我的邀請連結或邀請碼我很開心,但最重要的是你今天的決定或將改變你的未來,這個才是今天這篇文章的意義。 無論大家有沒有用我的邀請連結其實都沒關係,只是想跟大家分享,在你沒有任何實力與背景的時候,想在 WEB3 賺錢,平台幣會是一個起步的好選擇,如果再配合好的打新及 Launchpad 活動是可以相對容易累積資產的。 這絕對比你去打狗還是玩合約穩健多了 希望二年後的這個時候,大家看見這篇文章都能慶幸自己有定投 $BGB #BGB# #Bitget#
Show more
0
13
45
2
【火爆全網的 MSU,實際打金表現如何?】 昨天 @MaplestoryU 正式上線之後因其高額的空投而席捲了整個推特版面,其代幣 $NXPC 也從盤前的 0.8u 一路漲到最高 3.8u,目前也維持在 2.5~3u 的區間內。 自己親自下場玩了一天之後,簡單聊一下 MSU 的打金是否對得起其代幣的優秀表現。 ◆◆◆◆◆◆◆◆◆◆◆◆◆◆◆◆◆◆◆◆◆◆◆◆◆◆◆◆◆◆◆◆◆◆◆◆◆◆◆◆◆◆◆◆◆◆◆◆◆◆◆◆◆ 📍代幣模型: MSU 主要以 $NXPC 和 $NESO 的雙代幣模型運作,$NXPC 就是平常在交易所內交易的代幣而 $NESO 則是遊戲內進行強化、交易等動作時主要消耗的代幣。 這兩種代幣之間可以自由轉換,其比例為 1 NXPC = 100.000 NESO。 其透過在遊戲中的各種行為來消耗 NESO,以此增加 NXPC 的需求量。在遊戲人數持續增長的狀況下可以圍成幣價持續成長的正向飛輪。 但這個飛輪目前並非運作得十分順利,具體原因可以接著看以下幾點。 ◆◆◆◆◆◆◆◆◆◆◆◆◆◆◆◆◆◆◆◆◆◆◆◆◆◆◆◆◆◆◆◆◆◆◆◆◆◆◆◆◆◆◆◆◆◆◆◆◆◆◆◆◆ 📍打金模式: 目前遊戲內的主要打金模式主要分為三種: ▶︎ 販賣代幣 $NESO:幾乎不可行,主要原因為產出過低。即使以較高配置和效率刷怪打錢,其收益也低於正常 Web2 打工的水準。 ▶︎ 販賣強化裝備:幾乎不可行,主要原因為強化的消耗過高。單以遊戲內產出的 NESO 無法支撐。只能以購買 NXPC 的方式投入強化,導致最終成本過高。 ▶︎ 販賣遊戲道具:難度較高,主要原因為值錢的道具取得難度過高。接續上點,因強化成本過高,因此能挑戰高級 Boss 獲得獎勵的玩家屈指可數。 並且正式服的獎勵獲得機率降低,因此一般玩家若想獲得值錢道具的話運氣成分較大,無法穩定獲利。 ◆◆◆◆◆◆◆◆◆◆◆◆◆◆◆◆◆◆◆◆◆◆◆◆◆◆◆◆◆◆◆◆◆◆◆◆◆◆◆◆◆◆◆◆◆◆◆◆◆◆◆◆◆ 📍遊戲現狀: 目前最明顯的一點便是資源不足,對於高等級的玩家來說更是如此,之前玩過測試的玩家之優勢也僅體現在等級和一些裝備方面。 遊戲目前提供的資源對於新入場的用戶是足以支撐他們遊玩的,但對於等級較高或經過飛升 (LV. 180 級以上) 的玩家來說,可以很明顯感受到資源的匱乏。 不論是在練等、裝備強化以及日常消耗上基本都是入不敷出,無法達成遊戲內的自產自銷。 這點其實滿意外的,原本以為正式開服後的頭礦會被參與二測,帶著滿級帳號的玩家們瓜分,但目前這些人反而是相對沒事好做的一群,官方或許想藉此彌平新人和老玩家間的資源差距。 ◆◆◆◆◆◆◆◆◆◆◆◆◆◆◆◆◆◆◆◆◆◆◆◆◆◆◆◆◆◆◆◆◆◆◆◆◆◆◆◆◆◆◆◆◆◆◆◆◆◆◆◆◆ 📍結論: 目前如果想在這遊戲內短期內快速打金較為困難,現在進場更多是單純來體驗遊戲的。 可以感受到官方為了維持代幣價格不陷入死亡螺旋,在許多數值上設計得較為保守。 如果想要打破目前的僵局,必然得從官方透過舉辦活動、或是調整產出數值來讓更多的玩家有利可圖,才更可能進入他們預想的正向飛輪中。 過往的大熱 GameFi 都會有一段收益非常離譜的頭礦時期,但隨著參與人數達到飽和,終究是逃不出陷入死亡螺旋的結局。 這次 @MaplestoryU 的團隊或許是想透過提高玩家的初始投入,並拉長回本周期的方式,來達成細水長流型的運作模式,以此來延長其遊戲壽命。 雖然目前還看不到大額的收益,但對於 MSU 這次採取的新模式還是十分有興趣。一起看看團隊是否能用他們二十多年的運營經驗,來打造一個真正可持續、長期發展的 GameFi。
Show more
0
22
32
2
《換一個視角看 Berachain 現狀:流通和銷毀問題,激勵重心調整,團隊是否賣幣,爲何下跌過多,官方的鏈級 Y Combinator 野望》 下午聽完對 @berachain 聯創 @SmokeyTheBera 的這個專訪,不得不說 楓葉哥 @MapleLeafCap 提的問題很直接,有不少提到社區參與者關心的點了,非常不錯的主持,很圈粉,值得學習。 🔗訪談連結: https://t.co/g3ZBRcx7EC —— 以下是圍繞所在的幾個 Berachain 群組的朋友們日常提到的問題,對於這個專訪内容的針對性總結: 1️⃣ POL unlock 之後,激勵重心是否會調整? ✅預計不會有 Boyco 這樣的活動,未來更多轉向激勵有效資本,即原生能產生手續費收入的資本。 ✅POL 也可以激勵特定的鏈上行爲,比如合約交易量、鏈游等級、使用時長、每日登錄等行爲,Berachain 官方希望幫助項目去達到用戶生命生命周期中的「臨界階段」。 補充: 1. 關於激勵特定的鏈上行爲這點,儘管 S 沒有舉現在時的案例,這邊可以補充一個 @TheBullas_ ,算是 Berachain 生態中文化建設非常好的原生 NFT 項目,它的游戲直接結合了 POL 機制,鏈上數據也非常好,可以參考這個 Dune dashboard 去追蹤數據變化:https://t.co/yMzD45d5KF 2. 專訪中沒有提到「臨界階段」之後,項目是否會繼續留在生態反哺的問題。 我同樣熟悉的 Ton 生態曾依賴 TG 扮演過這樣的角色,讓不少項目極低成本獲客,但大部分項目後續都是拿著獲客數據,繼續去其他生態獲取補貼,沒有繼續賦能到 Ton 本身,而參與 Ton 生態的真實社區用戶(特別落後、人均收入偏低的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的用戶除外)并未獲得多少收益,社區中最大贏家是 $ton 二級重倉波段的 trader,這類人并不直接參與 Ton 生態; 由此,社區用戶視角,除了 $bera 本身的波段交易之外,類似 Bullas 和 @0xhoneyjar @steadyteddys 這種更可能一直堅守的原生項目更值得留意其發展,否則很容易淪爲過客項目早期獲客的免費燃料。 —— 2️⃣ 未來 $bera 的流通變化,代幣經濟模型是否可能調整,是否有銷毀機制? 個人非常欣賞 @MapleLeafCap 的一點是,當下大部分人只是會提到以下這一點,覺得是利好,而不考慮鏈機制本身的通脹問題和中長期發展: ✅未來 8~9 個月內,bera 無新增解鎖(除出塊獎勵) 但是,楓葉哥會去不斷追問 S —— 既然 POL 本身帶來了持續的通脹,那麽 $bera 目前有沒有實質的銷毀機制?如果有,如何才能實現?爲什麽你認爲它能實現? ✅銷毀機制:尚無實質銷毀機制,目前 Gas 模型與以太坊相同(需依賴更多的鏈上活動)。 ✅實用價值: S 認爲,官方在 POL 早期階段放開過多,很多 bribes 流向了 $BGT,缺失回饋鏈本體的機制,負面作用是讓整個系統缺乏足夠的持有 $bera 的理由,造成了失衡。 ✅對 $bera 價值本身的嘗試: 未來考慮推出一種「可調節的抽稅機制」——「Bariffs」——針對所有發給 $BGT 的「賄賂資金」所設立的抽稅機制,抽的稅將支持 BERA / HONEY 的流動性。 ✅如何帶來更多的鏈上活動? S 提到了一些 Berachain 生態項目,如 DePIN 项目 @puffpaw_xyz、(下載超過兩億次的病毒營銷 AI 消費者應用) @WOMBO 的去中心化計算聚合項目、電競投注項目 @playwithOU ,認爲 berachain 的存在是幫助孵化這些應用,降低他們的獲客成本,因爲 berachain 有願意參與和體驗這些項目的真正的社區用戶。 補充:不知道這算不算奢望——希望官方團隊有時間的時候,可以回頭再多看看社區的現狀,關注一下長期陪伴至今的大量社區熊友們目前快要吃不飽飯的基本民生問題~ TGE 空投分配的偏向問題,沒能讓一直以來積極參與生態應用的熊友致富 ,TGE 反而讓一些在做貢獻的死忠用戶虧錢了,這次存 Boyco 整體上不如不信官方、挖一波速跑的非社區 farmer 收益高……先有造福效應,後才有消費動力,否則社區用戶一而再、再而三吃虧,生態很容易竭澤而漁。 —— 3️⃣ Bera 團隊場外賣過 $bera 嗎?團隊運營成本從哪來?需要賣幣維持運營嗎? → 包含了社區朋友們關心的另一個問題的答案: 爲什麽前陣子鏈上支撐 $HONEY 的 USDC 突然被轉到了新的地址?如果是學 MakerDAO 的做法,這部分穩定幣的利息最終是否會分配給社區用戶? S 表示: ✅Berachain 官方團隊規矩的過頭,從未場外賣出過 $bera 。 ✅維護成本來源 —— 穩定幣相關的利息: (1)Coinbase:將支撐 $HONEY 的 USDC 儲備轉移至 Coinbase,獲取穩定的利息收入; (2)與 PayPal USD 的合作協議,基金會可分得部分 PYUSD 背後美國國債利息的收益。 ✅因此,Berachain 官方理想狀態是不需要賣幣,僅靠稳定币的利息,就能达到盈亏平衡甚至正现金流。 —— 4️⃣ 官方團隊視角:爲什麽 $bera 會跌成這樣? S 提到了以下三點: 1. 早期大規模的空投造成了前幾個月的巨大抛壓。 2. 投資人沒有賣 BGT,farmer 影響不大:Bera 尚未解鎖的部分不能質押,但是可以獲得 $BGT,知道所有投資人的錢包地址,沒有人抛售;farmer 行爲沒有帶來大家想象中的市場壓力,80% 以上的 $BGT 沒有被兌換成 $BERA,兌換的大部分進入了 LST 模式自動複投的循環,比如, Infrared 的 iBERA 模式。 3. 如問題 2 的答復,目前 $bera 沒有實質的銷毀機制,價值流向了 $bgt,整個系統缺乏足夠的持有 $bera 的理由。 補充:以下是一些社區用戶的疑問和反饋。 1. 關於第二點,TGE 階段,社區才通過傳聞知道投資人可以獲得 $BGT 這件事,一時半會還問不到任何標準答復,某種程度上,信息透明度的問題和當時大面積的 FUD,也打擊了潛在 holder 的信心,造成二級市場的持續抛售。 2. 是否監控過資金走 IBGT / LBGT 退出的數據?如此,這些在流動性層面是否也會通過 BERA 作爲退出的中轉,最終帶來 $bera 的抛壓? 3. 如 OHM 等投資人的 $bera 選擇存入 Infrared 的 iBERA,這部分自動複投機制是否也可能達成變相的提前退出呢?截至目前,似乎沒有足夠透明的數據和信息可以作爲有效參考? —— 5️⃣ S 眼中的 Berachain 定位:「鏈級別的 Y Combinator」 這邊應該和社區大部分人的認知有一些差異,直接引用原話的譯文,大家自己感受就好,我想從語氣中,這應該代表著 S 真正想要實現的事: 我想像中,最終大家會如何看待 Berachain,就是——這條鏈在定位上,有點像是「鏈級的 Y Combinator」。 也就是說,這條鏈本身正在幫助降低用戶獲取成本,或為這個由五十到一百個早期項目組成的投資組合搭起一座冷啟動的橋樑。雖然鏈本身在初期可能是個「虧本引流」角色,比如扣除賄賂和 DEX 手續費等抵消因素後,可能會有 2%~3% 的淨通脹率,但我們可以很清楚地想像:隨著時間的推進,如果其中兩個項目成功「翻身」,並獲得實質性的用戶採用,那麼對 Bera 本身來說,就是巨大的回報——不是財務意義上的分紅,而是那種長期價值的回饋。 所以我認為,把這個願景真正構建出來,並讓成長階段的投資者也能與這個藍圖產生共鳴,是對我們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因為這樣的敘事方式更容易理解,比如你可以說:「這條鏈能讓其上建構的一切,比在其他地方更容易成功。」 而我認為,這種說法,總比那種「你持有這個代幣,就可以拿到更多同樣的代幣」的傳統敘事,更有說服力。而且當然,我說這些是有點偏頗的,畢竟我是在推銷我自己的願景(笑)。但從目前我們和其他人交流的情況來看,這套理念其實已經得到了不少共鳴。 補充: 「這條鏈能讓其上建構的一切,比在其他地方更容易成功。」—— 這是 Telergam 和 Ton 生態一度實現過的事情。 如昨天發的推文 (https://t.co/KN342XaeB4 )提到的:「這個市場不是我們的,是華爾街,和幣圈關聯企業上市的市場,其他散戶、投資人都只能靠邊站。」 在這樣的大環境中,堅持去做「鏈級別的 Y Combinator」,野心很大,是值得尊重但相當艱難的路,對於孵化器團隊的綜合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團隊除了不斷提高能力,使能力與野心匹配之外,還要經受住周期的考驗,避免意外的滑鐵盧事件(反例:FTX 相關投資部門的眼光確實很好,但因其他問題倒在了距離黎明尚遠的位置)。尊重這樣的願景,繼續保持關注,祝福。🌸
Show more
0
2
4
0
“如果痴痴的等 某日终可等到一生的最爱”#马来西亚女孩# https://t.co/n61xEMRMrP
0
2
66
3
志同道合的人终会相遇——我们和 @CTracy0803 的长期BUIDL之旅,已经启程!Tracy以市场与增长运营顾问的身份加入Hubble @MeetHubble,你猜对了吗?😜 一切始于Bybit巴厘岛活动的那次相遇。虽然和Tracy相识已久,但真正让我们眼前一亮的,是之后她对这轮周 Web3产品PMF 和增长策略的洞察。加上,与Tracy沟通的过程,一直被她的专业和认真所打动。 如果你还没读过她那篇超10万阅读量的《Web3市场营销思维转型:从市场到操盘思维》,现在补课还来得及 👇https://t.co/e5eJgkdT7J 从币安增长到多个知名Web3项目的幕后推手,Tracy的实战经验正是Hubble最需要的燃料。她的加入不仅是对我们愿景的认可,更会为 @KoegenAI 等孵化项目带来质的飞跃。 从巴厘岛的海风到今天的并肩作战,这场双向奔赴才刚刚开始。想知道Tracy会为我们带来怎样的化学反应?Hubble的下一站精彩,等你共同见证!
Show more
0
0
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