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科幻
People
Not Found
Tweets including 科幻
六代机瞬移……科幻大片都不敢这么拍! https://t.co/RVTt9EKrYS
0
50
180
20
1/6 我很喜欢莱姆的科幻小说,我觉得他使用科幻的方式写自己的哲学思想。我多次表达过自己对他的《索拉里斯星》的喜欢,他同类型的还有两本:《其主之声》和《惨败》。这三本书都是讲同一个主题:面对未知、无法理解的世界,人类要有怎么的姿态?
Show more
0
4
7
2
📅金色财经联合 @Web3Twinkle 共同出品的首部Web3轻科幻罪案复仇爽剧,第7、第8集已上线! 💛一场融合人性、利益与技术的生死游戏,就此终结! 🔴立即观看: 金色财经观看链接:https://t.co/ZkwmoTElBH Twinkle观看链接:https://t.co/RKKZb34iHR 联合发行:@DoraFactory 战略合作:@OpenZkNetwork@PicWeGlobal@LADT_co@Cointime_global@Techub_News@BitlayerCN 特別支持:@HF_Realx
Show more
0
4
3
0
用力过猛 事倍功半 这世界本就是大型科幻草台班子 是什么标准还重要么? 想透了好像一切也就简单了 https://t.co/0IKOgPXLXu
0
3
125
5
“未来已至,只是尚未正态分布”。 这是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的名言,非常有震撼力。 未来已经来临,只有很少的人看到它了,更少的人在采取行动。 绝大多数人缺乏这样的思考和努力,只是在随波逐流,被时代的洪流裹挟前进。 未来已经到来,只是分布得还很不均匀。 只有那些先知先觉、勇于行动的人,才能抓住未来的机遇。 我们有些人可能缺乏行动的勇气,但无妨做一个超前的不离不弃的追随者。
Show more
罗纳德-韦恩是苹果电脑的第三位创始人,如果他不是在创业12天后退出、并以800美元卖出10%股份的话,那么现在起码是世界第二首富。 现在的他,仍住在简单的房子里,靠退休金和网上售卖邮票为生。 这位完美错过世界首富称号的普通人,实足说明了绝大多数人保守度过一生的命运。 其实没什么好坏,不想承担任何风险,就吃不到任何超额收益。 这是上帝给出的计算结果,和运气无关。 当年41岁的韦恩之所以12天以后就断然退出,是因为他有过失败的创业经验,认为乔布斯借款经营,会让自己承担过多的风险。 他宁愿回归到稳定的工程师生活,而不愿冒倾家荡产的可能性。 这种对 “创业烈度” 的不适应,让韦恩在公司成立两周内就认定:“这里不是我的战场。” 他后来表示:“我能预见到苹果可能成功,但无法想象它会颠覆整个行业。与其在未知的风暴中挣扎,不如回到熟悉的领域。至少那里没有每天都可能破产的焦虑。” 韦恩还以500美元转卖了他起草的合伙人协议,结果几年后别人以160万美元售出。 他一辈子都没用过苹果产品,只用安卓手机。 他参与创建的公司改变了世界,他自己成了一个无关紧要的旁观者。 这里没有“以上帝视角”对韦恩的选择进行批判的意思。 回到1976年就会发现,当时的现实与如今的认知有着巨大的差距。 那时个人电脑市场还只是极客的新奇玩具,距离成为改变世界的主流产品还有很长的路。 在一件新事物成为主流前,有的是漫长而残酷的斗争,参与者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 韦恩的选择,是风险厌恶者在面对巨大不确定性时的本能反应。绝大多数人都会做出这个选择。 创造历史,或者说创业,只属于冒险者。 请记住:每个伟大企业或事业的诞生,都伴随着无数次 “理性退出” 与 “疯狂坚持” 的博弈。而历史,终将选择那些敢于拥抱不确定性的人。
Show more
0
3
5
4
时过境迁,如今50万枚 $scihub 已远不如当时值钱 不过我还是落实了第二项捐助,捐给了我喜欢的一个科幻研究中心,3万RMB 因为有实名,新闻链接已发社区leader @0xAA_Science 验证 在每个细胞都在P,赚钱如抽丝、亏钱如山倒的当下 谁还记得最初的理想和目标呢
Show more
0
1
6
0
“飞行摩托”在试飞。 这是一段真实视频,没有特效,没有 CGI,没有 AI。 Volonaut 是一家私人初创公司,正在开发 Airbike eVTOL。 科幻的场景正在变为现实。 https://t.co/y0TP922PQQ
Show more
0
45
177
37
马斯克所有的AI伴侣、AI名字都是源自于这本书,这本书叫做 #Stranger# 的叙事源自Elon Musk提及的科幻小说《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该书主角Valentine与X的AI系统"Grok"名称同源。这叙事凌驾于所有AI之上。 8seTxCjwKMhgRZ1zNvvYMn1Yp5cXGpGf3iygm8PWbonk
Show more
His name will be Valentine, after the protagonist in 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 the Heinlein book where our AI name “Grok” was created. To Grok something means to understand deeply and empathetically.
Show more
0
1
1
0
当你一通长篇大论的分析被庄家看到时; 就好像在看一场没有特效的科幻片... https://t.co/vTryteeTMk
0
34
116
8
🌊 5月6日,黑琥珀的秘密,等你来打捞! 🔥 金色财经✖️Twinkle @Web3Twinkle 联合出品!首部Web3轻科幻罪案复仇爽剧《币海岸礁黑琥珀》定档! 🕙 上线时间:5月6日16:00 [庆祝]见证真相揭晓! 🔗 预约地址:https://t.co/C7jRSACUZf 💻当代码不再代表公平,当信任被无情背叛… 一场惊心动魄的「复仇」即将开始! #币海岸礁黑琥珀# #Web3短剧# #金色财经# #Twinkle#
Show more
0
10
30
21
你能相信这些已经存在了吗? 13 个疯狂的科技发明,仿佛直接来自科幻小说:🧵 https://t.co/esr0l2BYfi
0
30
1.1K
184
你是不是经常在电脑、手机和平板之间来回切换?一边写文档一边翻找手机里的图片素材,微信文件助手传来传去,最后连自己都搞不清哪个版本是最新的?——这种操作不仅耗时,还容易打断工作节奏。 华为鸿蒙5带来的「手眼同行」功能,直接把科幻片场景搬进办公室。#大产品小细节# https://t.co/gC0kqLbkQt
Show more
0
1
1
0
《推动下一个十亿用户进入加密世界——OKX PAY到底在下一步什么样的棋?》 昨天在Token2049峰会上,@star_okx 老板正式介绍了OKX Pay 并且这几天也意外因为“群聊和发红包”功能走红~ (抢红包发红包的都表示很爽🤣 依托 OKX 超 1 亿的存量用户,OKX Pay 在上线初期即完成冷启动 迅速切入了加密支付赛道! 同时,大家也纷纷猜测,OKX Pay的下一阶段是什么? 1、 工具到生活方式:推动加密资产融入日常生活的“最后一公里” 小罐带大家想象一下: 在某个清晨,你去买豆浆时,老板给你展示的是一个可以扫 USDT 的二维码 当你用手机里的 ETH 支付咖啡时,小票上自动显示“本次消费折合 0.0012 ETH,实时汇率已帮您换算成本地货币”。 这不再是科幻,而是 OKX Pay 正在推进的未来支付场景 我们希望打通从线上交易到线下消费的路径,真正推动加密资产融入日常生活的“最后一公里” 当前,OKX Pay与Mastercard合作的OKX Card,正在将加密支付接入日常消费场景。 无论是App内扫码支付还是稳定币收款,无需手动管理私钥,降低新手门槛,体验更接近Web2!! 2、 币圈原生支付工具,未来的payfi! 截至2025年4月,全球稳定币市值已突破2400亿美元。 Thunes的研究指出,稳定币在B2B贸易和快速结算领域正迎来拐点,超过70%的跨境交易使用稳定币。且稳定币结算相比传统电汇,能降低40%以上成本,并显著提升支付速度,可见稳定币支付需求是巨大滴 与Visa和PayPal通过中心化方式引入加密支付不同,OKX Pay作为链上原生产品,利用去中心化架构提供X Layer零手续费的链上结算,并确保用户自己掌握资产,以及为未来的PayFi生态铺路。 3、 三大业务线协同效应 OKX中心化交易(CEX)、一站式链上入口(Wallet)和去中心化支付(OKX Pay)三大核心业务板块协同发展,共同推动丝滑的用户体验同时,持续降低Web3参与门槛 无论是在资产交易的便捷性、安全性,还是在链上应用的可达性与可用性方面,我们希望给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可以帮助更多人参与Web3。 4、全球支付格局 正如OKX CEO Star所期待的——Road to the Next Billion Users”。 未来已来,加密支付的美好生活正变得触手可及,OKX Pay将加速实现这个愿景,成为推动下一个十亿用户进入加密世界的基础设施! 当然上线后我们也有收到大家的反馈: 我们一切的产品都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你们的声音是我们产品迭代的重要参考。 OKX Pay初代版本仍有短板: - 比如仅在部分地区上线; - 支持的公链较为有限; - 以及意外走红的im群,大家纷纷觉得目前扩容到500人还是不够等等 这些功能上的不足虽然需要后续迭代,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大家对社交支付玩法的极大热情和参与度。 我们希望听到你们声音,欢迎继续反馈鸭~ 创新始终是OKX的核心驱动力,继CEX和Wallet之后,这次,我们带着OKX Pay来了。 OKX Pay 负责人 Sherry 在一次 Space 分享中披露,产品上线前 8 个月内完成 4 次迭代,每一次更新都是对未来支付生态的深度思考与战略布局。 如此高频的创新节奏,不仅体现团队对产品精益求精的执着,更意味着 OKX Pay 正以技术创新为引擎,将加密资产融入日常支付的愿景逐步照进现实! 更多深度内容请大家查看媒体文章~https://t.co/rGJMm7l5Fi
Show more
0
62
133
13
史诗故事:BNB 将军申请出战! 公元2455年,地球生存环境恶化,物种变异,人类环境和文明濒临毁灭,沉睡了5000的上古名将:BNB,重新回到人间,战胜巨蟒,然而巨人部落崛起吞掉BNB大将军,于是BNB爆发绝技,披荆斩棘,战胜巨人,统一天下 #AI# #币安周边大使# #Binance# @cz_binance @heyibinance @sisibinance @yingbinance @_RichardTeng #科幻# #AGI#
Show more
😎第三届币安周边大使招募开启! 本届主题:捕捉币安运动瞬间🏃 秀出周边相关搭配,玩转币安配色💛🖤 🤖新增 #AI# 赛道,自由生成周边大使虚拟形象或者设计创意周边! 带图片、视频作品和 #币安周边大使# RT即可参与⬇️
Show more
0
28
26
0
在川普政策的影响下,这两天市场可以用哀嚎一片来形容了。😭 $LAYER 和 $PLUME ,在这个形势算是表现比较出色的潜力项目了。 我们来讲讲近一个月暴涨近80%、今天更是突破$1.9创新高的——我愿称之为Solayer生态从链上矿工到线下便利店老板通吃,把白皮书干成钢筋混凝土的 @solayer_labs ✨技术侧,实测达300K TPS,测试网即将开闸泄洪(准备好被数据拍脸); 2025路线图直接上强度:百万TPS不是科幻片,核心模块已经进入24小时施工模式。而低延迟+无限复制架构,专治Solana家族“高TPS卡顿症”。Solayer已经把技术架构 图焊进现实。 ✨$LAYER上线 @save_finance 当借贷硬通货(持币赚取高收益新姿势get),核弹级"翡翠卡"是围绕打通链上支付+线下消费场景。Solayer生态从链上矿工到线下便利店老板通吃,这一点很厉害。 🤔在加密世界,能把白皮书干成钢筋混凝土的—— @solayer_labs 正在打样。
Show more
0
7
46
5
在历史的长河中,知乎第三次开启「互联网十问」。 2012 年,智能手机首次超越 PC,成为上网终端的主角。马化腾现身提问:下一个十年,互联网升级的大致方向在哪?邢壮杰给出了答案:依赖群体智慧解决现实生活的基本问题。后来,外卖、打车、订票等需求的解决,验证了这一设想。 2018 年,互联网 “下半场论” 不绝于耳,AlphaGo 余威犹烈,杨强教授提问:机器的智能和人类的智能有什么重要区别?华沙举例说明,人工智能需另辟蹊径,不能单纯模拟人类思考。果不其然,ChatGPT 的横空出世,带来了科幻电影式的未来可能。 时间来到 2025 年,没有任何先兆,知乎再次敲响时代钟声。 这一次的「互联网十问」,从字里行间来看,充满了对于不确定性的关心,这点和大众情绪的感知倒是高度一致的。 知乎的创始人周源想知道变化里的不变是什么,美团核心本地商业的CEO王莆中问的是零售业将会如何改写利益,文化学者马家辉质疑互联网的开放精神已经快消失了,泡泡玛特的CEO王宁求问中国企业会在全球消费市场里扮演什么角色,Hugging Face的联合创始人Julien Chaumond则惊讶于AI开源浪潮里的「中国崛起」…… 似乎所有人都有一种强烈的焦虑感,或者说「身在局中不知局,知时已是局外人」的FOMO意识,所以知乎才给2025年的互联网十问,在前面加上了「破局者」的小标题。 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参与创造未来,找不到门也没有关系,打破墙壁之处,都可以是门。 我最喜欢的提问,是投资人黎竹岩向知乎的科技从业者征集过去几年里经历了那些快乐的瞬间,让自己在面对挑战时依然有前行的力量。 和预测未来或是洞察先机这种宏大叙事比起来,个体化的体验在公共广场上有些呈现出退却趋势,无论是推荐算法,抑或热搜榜单,都在反复传递着一连串信号:遥远比邻近重要,他者比自我重要,共识比私情重要。 但人欲才是推动互联网的那只「看不见的手」,网购初期面临的信任危机,被支付宝以担保的形式高明解决了,社交媒体的诞生,其实来自大学生们无处安放的荷尔蒙,连OpenAI的成立,是始于创始团队都因对谷歌抱有天然的厌恶而走到了一起。 所以我更喜欢黎竹岩的提问底下,那些见微知著的表述: 有做计算机科研的年轻人,因为有机会和行业老前辈韩家炜教授一起共进早餐,而满心振奋的; 有在给「黑神话:悟空」做文物扫描的结构数字工程师,在现场收到专利通过的短信,宽慰于总算接过了父亲的使命; 有和罕见病斗争的制药人,看到新药进入临床后治愈十几个患者的结果后,不再愁苦于生物空科技的产业低估,坚定做事的信念; 还有大数据竞赛的开发者,说他每次赢得比赛的奖金,都会被善解人意的老婆放过一部分留给自己,于是依然存有继续参加挑战的动力…… 好吧,我的意思是,有松弛,有激动,有寻常,有特别,这样千人千面的分享构成,才是知乎连接问题和答案的价值。 很多年前,我们只能从报纸的新年献词里读到「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的安抚语句,但在今天的知乎,你我都能从具体的人和事里,获得让自己勇于前行的力量。 所谓好奇心是互联网时代的三大生产力之一,也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原动力。 在抵达宇宙尽头之前,我们都还需要知乎继续提问。
Show more
0
9
158
33
🧐 BitcoinOS @BTC_OS :比特币不再是金库,它要变成发动机了—— 我们已经习惯了把比特币当作一个高冷的存在:它是数字黄金,是价值锚点,是避险港湾。 买入并存储!它稳、它硬、它动也不动。 但这并非比特币的初衷: BTC 的终极目标是打开人类经济发展的可能方向,构建能解决金融危机的新货币体系。 也正因为这个目标,比特币被靠着印钞度日搜刮民脂民膏的主权国家恨之入骨,自出生以来一直被各国政府视为潜在的竞争对手; 比特币市值在不断增长,到目前为止,比特币可以说成功了一半,但是如果要完成这个目标,实际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比特币需要和矿工进行博弈,需要更强大的共识,需要链接区块链更多,流行起来让更多人使用,而这些都需要比特币生态更好的发展。 Spartan Group 团队、Kyle Ellicott 共同编写的《比特币生态层:拉开无需信任的金融时代帷幔》揭示了目前比特币存在的重大挑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我们可以看到的,比如编程能力、技术可扩展性和开发者社区文化一致性等,都是比特币需要逐个解决的问题; 从比特币诞生之日起,这些问题一直阻碍着比特币网络的开发工作,并且资本的未充分利用,致使大量资金仍保持休眠状态,流通性变差成为“价值存贮物”。 未来人们会发现,比特币如果想再次“活”起来,就必须从金库走向网络,从被动存储走向主动创造。 而且比特币生态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1️⃣ 比特币的“操作系统”:BOS想干什么? BitcoinOS:打破金库神话,把 BTC 接入链上世界: BOS的全称是BitcoinOS @BTC_OS 名字就透着一股野心。 它要完成的就是上面的雄心壮志,不是要取代比特币,而是想给比特币“装个大脑”,让它从一个单纯的“数字黄金”变成一个能跑智能合约、跨链操作的超级结算层。 简单来说,BOS的目标是让比特币不仅能存钱,还能“干活”——支持DeFi、NFT、跨链桥,甚至超越Solana的速度和扩展性。 他们的口号让我有点燃:“Be early to Bitcoin again.”(再次抢先体验比特币),BOS宣称,它能解锁比特币2万亿美元的市值,把这些“沉睡”的BTC带进DeFi的世界。 这就像是给一个巨人装上翅膀,想想就激动。 所以 BitcoinOS(BOS)要做的事情,不是给比特币加点插件、换个皮,而是直接开一扇门—— 2️⃣技术有多硬? Grail Bridge 和 BitSNARK让人眼前一亮—— BOS的技术让我这个“伪技术宅”也忍不住拍手叫好。 他们的两个杀手锏: 不改协议、不搞软分叉、不信中介、不走桥接老路,它用模块化 ZK 技术,原地爆改比特币的执行能力。 一边是 BitSNARK,一个专为 zk 验证优化的轻量 VM,三条指令(加、减、判断),比 BitVM 更轻、更稳、更直接。 另一边是 Grail,基于 BitSNARK 的原生资产转移协议,允许 BTC ↔ 各类 Rollup 的资产跨链——不包浆、不贴膜、不需要桥! 这一套系统组合起来,就是一个信念: 比特币,应该是 Web3 世界最强的结算层,也可以成为智能合约的执行层。 除此之外,BOS还支持Rollups(提升交易速度)、链无关代币(跨链可编程资产),甚至引入了Covenants(条件支付),让BTC能实现去信任借贷、智能保险库等功能。 这些技术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但如果真能落地,比特币的玩法可能会彻底改写。 3️⃣ BitcoinOS 解决了什么?—— 比特币的三难问题: 1)不能扩容 👉 BOS 解决:ZK 模块化 Rollup; 2)不可编程 👉 BOS 解决:BitSNARK zk 验证器; 3)太依赖中心化桥接 👉 BOS 解决:Grail 直接跨链,无桥、无信任假设; 简单说:它不是为“扩展比特币”—— 而是为“释放比特币”而生。 想象下这些画面:你抵押原生 BTC,去链上借贷,不用 WBTC,也不用信桥; 你用 BTC 参与 DEX、衍生品、DAOs,所有安全依然由 BTC 主网保障; 你构建一个 BTC 上的 Arbitrum Orbit,或者类似 EigenLayer 的 AVS; 你验证 EVM/SVM/Move Rollup 状态、执行链下证明,一切都跑在 BTC 主网上。 感觉很爽! 4️⃣ $BOS 代币预售 Phase 2—— BOS 最近在X上发布了他们的代币预售 Phase 2, 入口:https://t.co/Y90qV4KTGP $BOS 代币的作用挺清晰:用来支付跨链操作费用、质押验证ZK证明赚奖励,还能捕获跨链交易的价值。总供应量210亿枚,12年排放,听起来还算合理。 但让我有点不安的是代币分配:35%给创始团队(4-5年归属),32%给生态系统(7-12年递减排放),33%给用户销售(6个月锁定期)。 35%的创始份额是不是太高了?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5️⃣终局是什么—— BitcoinOS 想做的不是另一个 L2,而是比特币生态的「Rollup Gateway」—— 一个无需桥接、无需信任、直接让 BTC 成为链上价值流动的原生协议层。 这是一个愿意正面突破比特币“不可扩展”宿命的项目, 不是再造一个以太坊,而是让比特币终于「动」起来。 如果它真能把比特币变成一个“超级操作系统”,连接Cardano、Arbitrum、Sovryn等生态,让2万亿BTC流动起来,那可能就是加密世界的下一场革命。 但冷静下来,我也有不少担忧: 技术落地难:零知识证明虽然牛,Grail Bridge 和BitSNARK 听起来很美,可万一卡在“实验室阶段”,那不就成了空头支票? 另外比特币社区出了名的“固执”。很多比特币粉觉得Layer 2就是“异端”,BOS能说服他们吗?如果社区不买账,项目再牛也没用。 不过我个人还是有点跃跃欲试。 为什么?因为BOS让我看到了比特币的另一种可能。 BOS就像一个敢想敢干的年轻人,想给这个“老大哥”装上火箭引擎。如果它成功了,我可能就是在见证历史。 更重要的是,BOS的合作生态让我觉得它不是“单打独斗”。Cardano、Arbitrum、Sovryn这些名字可不是随便拉来撑场面的。 如果有这么多大佬支持,BOS可能真有戏。 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探讨!
Show more
The $BOS token presale is live. 🌅 Be early to Bitcoin again. 🟧🧙‍♂️👇 🔗https://t.co/laFQh5Rdgm $BOS is the binding energy of Bitcoin, at the heart of Bitcoin's rebirth into a programmable settlement layer for a united crypto world. 📙Full presale instructions/details: https://t.co/aj7JUbk1f4 🪙Token utility: https://t.co/tiOR75ls82 🎮Discord: https://t.co/stAE3ma36e
Show more
0
8
2
0
一年前,也是在春节期间,OpenAI突然发布了断档领先的视频大模型Sora,给国产AI厂商添了大堵,被调侃为都过不好年了。 一年后的这次临近春节,轮到中国AI厂商给美国竞对们上眼药了,Qwen、DeepSeek、Kimi、Doubao连着发大招,你方唱罢我登场,实在热闹。 因为别人太强而过不好年,和因为自个忙起来根本就没想过好年,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字节跳动新发布的豆包1.5 Pro,除了在基准测试里表现抢眼之外,还特意强调了两个点: - 基于豆包产品的大规模用户反馈,实现了以用户数据飞轮持续提升模型能力的优化系统; - 模型训练过程中,未使用任何其他模型生成的数据,坚持不走捷径,确保数据来源的独立性和可靠性。 这两个点,很容易联想到最近的两件事:前一个是MiniMax的创始人在接受采访时提出的反共识,认为用户越多并不能推动模型越强;后一个则是中科院、北大等六家机构发了篇学术论文,用两种方法验证了Claude、Gemini和豆包没有蒸馏其他模型,DeepSeeek的蒸馏程度则比较高。 豆包的意思是,用户数据飞轮对大模型仍然有价值,推翻了它,就意味着否认用户市场和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大家也都没必要追求MAU/DAU了,以及用先进模型去教出一个学生模型出来,并不能让学生真正变得比老师更加聪明。 Sam Altman早些时候也发过一条意有所指的隐晦推文:「复制你知道行得通的东西是(相对)容易的。当你不知道它是否行得通时,做一些新的、有风险的、困难的事情是非常困难的。」 严格来说,豆包的表态更像是在输出一种自我要求的标准,而没有太多的diss成分,中国需要DeepSeek这样的公司用最快速和低成本的方法推动AI技术开放,也需要字节这样的大厂用更重的投入、走更难的路去挑战更高目标。 这种并无计划的错位搭配,正是国产科技行业擅长的饱和式路线,资源受限的公司,可以拿出性价比最优的方案,突出一个物超所值,资源充裕的公司,也确实有资格不抄近道,做好和模型预研、实验、训练共同生长的数据基建。 豆包这次的亮点在于,即使没有采用能快速复制海外先进模型能力的蒸馏方法,而是老老实实的自建庞大的人工标注团队和数据生产体系,依然能把模型效果做到GPT-4o的水平,也充分发挥了中国团队的工程优化能力来降低推理成本,而且无论是DeepSeek还是豆包在谈及定价策略时,都曾很是无辜的表示并没有挑起价格战的意图,自己是有利润的,成本结构完全可以实现。 与此同时,Musk和Altman还在为「星际之门」项目到底有没有5000亿美金能够到账而吵个不休⋯⋯ 当然OpenAI依然值得尊重,只是在行业整体都在大幅前进的情况下,有多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又有多少正在成为新的巨人,这是很有讨论价值的,也是在开启一个波澜壮阔的硅基时代前,不可缺少的仪式性帷幕。 科技公司通常会凸显研发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视其为愿意在多大程度上投入核心竞争力的决心,以后倒可能会有一个类似的新指标出来,那就是对AI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这代表公司愿意在未来上押注多少现金流。 这是字节跳动最有力量的标志,从收入体量来看,它是全球级的互联网大厂,不但有着管够的弹药,而且可以自给自足,不必过于依赖外部输血,去年在AI设施上花的钱几乎相当于BAT之和,在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都成了国内断崖领先的榜一。 另一方面,豆包的发展也带有很强的商业逻辑,无论是它对大模型调用经济性的重视,还是带着火山剪映等兄弟业务协同发展,甚至包括衔接上下游产业链去做更多样化的的产品,都相当务实。 有的时候也会感慨,这种务实在需要喊口号时,也很难一下子变得浪漫化,尤其是在英文圈里言必称AGI、各种科幻梗层出不穷的背景下,再去看字节跳动为AGI团队Seed Edge设立的五大目标,只能说真的很理工化,没有半分虚的: - 探索推理能力的边界,用更先进的推理带动智能的提升; - 探索感知能力的边界,不止是语言模型,还要建立世界模型; - 探索软硬一体的下一代模型设计,用模型的需求反过来为硬件设计指路; - 探索下一代学习范式,既要挑战现在的共识,还得提出新的改进空间; - 探索下一个Scaling方向,推动智能边界的进步。 就,很具体明晰,很就事论事,有没有?根本不存在那种金句或者机锋,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在精确的传达给字节跳动想要招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唯一画的大饼,就是承诺Seed Edge将会独立制定考核方式,充分提供前沿研究的工作环境。 也只有字节跳动来做这样的事情,是最合适的了。 张一鸣早年发过一条微博,说在遇到技术问题时,公司花了两天时间集中排查,终于得到解决,而这个过程让他感到愉悦: 「想起稻盛和夫说的:用尽全力,异常认真,神明就会来相助。其实神明未必相助,但是你会更接近问题的本质,从而解决问题。」 我想说的是,从今日头条,到抖音,再到豆包,其实都是这个过程的复现。
Show more
0
27
340
62
科研人员违规使用AI工具泄密,被严肃处理。 https://t.co/xZujiu3cKa
0
0
0
0
科罗拉多州丹佛检方宣布,线上牧师 Eli Regalado 及其妻子 Kaitlyn 因涉嫌策划 INDXcoin 加密代币诈骗案被起诉,共计 40 项罪名。两人被指在 2022 至 2023 年间通过自建的 Kingdom Wealth Exchange 平台向宗教社群推销该代币,共筹得超 340 万美元,其中至少 130 万美元被用于个人消费,包括房屋装修。起诉书指出,约 300 名投资者因此遭受全部损失。(Cointelegraph)
Show more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