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评论区看看你们有什么好周边
People
Not Found
Tweets including 评论区看看你们有什么好周边
感谢@mia_okx 今天借花献佛给粉丝抽奖 五一提前祝大家节日愉快 转赞评 给你们抽三个随机51福利 1 OKX背包 2 OKX短袖 3 OKX水杯 作为大客户说实话陆陆续续收到太多OK周边,家里都快放不下了,找机会整理下给大家抽了。 稀有千年隼除外,我花了大价格。 #评论区看看你们有什么好周边#
Show more
0
17
20
16
《82万粉丝币圈顶流KOL杀破狼的流量密码》 这两个月鸟哥一直持续输出关于KOL、推特运营的话题,4月23号 #蓝鸟会# 成立了,3周时间有近200位“英雄”加入。关注我,关注@laniaohui ,下面的时间接着跟大家分享币圈KOL那点事儿!什么是蓝鸟会?如何加入?请看我置顶推文! 今天给大家扒一扒币圈顶流KOL坐拥82万粉丝的 @Wolfy_XBT 杀破狼的流量密码!杀破狼这哥们,涨粉速度简直是坐火箭,从“宝藏男孩”到“狼总”,硬生生成了中文币圈第一大V!他的账号粉丝量突破82万+,直接站上币圈顶流宝座!我观察了半天,又看了他最近的分享,总结下来:这背后全是学问啊! 不信?咱们慢慢拆解,看看狼总的流量密码到底有多牛,兄弟们赶紧拿小本本记笔记! 第一招:抓用户需求,解决痛点 杀破狼最开始是个学术型选手,专注做币圈数据统计。 那会儿,他的Excel表做得跟《财富密码藏宝图》似的,内容筛选、颜色搭配,简直绝了!比如,他会把币圈项目的融资数据、交易量、铭文赛道热点整理得一清二楚,表格一发出来,大家一看就懂,直接能拿去用。你想想,币圈人谁不懒?大家都不想自己做表,但又想看现成的,狼总直接解决了这个痛点!那时候,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宝藏男孩”,因为他做的表真的能帮你找到财富密码! 这第一步,抓住了用户需求,流量自然就来了。鸟哥我当时就觉得,这哥们太会了,简直是币圈的“数据侠”! 第二招:转型抓人性,流量暴涨 正当大家以为他会一直走学术路线,狼总突然放大招——转型“找番号”!这操作,堪称王阳明龙场悟道级别,直接开启了人生第二赛道!不管你发什么图,他都能给你找到出处,还一条条回复,效率高到离谱。鸟哥我这种正儿八经不爱看片的人,都忍不住去评论区围观:真的这么6? 答案是:就是这么6!这一转型,很多人表面看觉得是“色推”,但其实不然,狼总是在做社会服务!他精准抓住了人性最根本的需求——“性”,流量直接起飞,几个月就成了币圈顶流! 鸟哥我复盘了一下,这一招太狠了!币圈用户虽然都在聊币,但本质上还是人啊,谁能拒绝这种“刚需”内容?狼总不仅抓住了人性,还把服务做到极致,每条回复都认真找,硬是把“找番号”做成了个人品牌。这让我想到一句话:懂人性,才能懂流量!狼总这一步,直接从学术型选手变成了“人性大师”,流量密码的第一层算是解锁了。 第三招:热点 + 优质内容,流量双buff 最近,狼总亲自下场分享了涨粉心得,他说核心是“热点 + 优质内容”! 单独追热点不行,光有优质内容也不行,必须两者结合,流量才会爆!如果你的内容没流量,可能是你自以为的“优质”在别人看来不咋地,少了点“读者思维”。咋办?狼总的建议是:多观察、学习、模仿,慢慢提升自己的内容力。 另外,内容“量”也很重要,得坚持输出,量变才能带来质变! 他拿自己举例,账号从撸毛教程到融资数据表格,再到交易数据、铭文赛道、找番号、Meme数据,最后到Meme交易分享,每一步都在追热点。比如铭文赛道火的时候,他立马做铭文数据表格;Meme币热的时候,他又转去做Meme交易分享。 这种“追热点”的能力,不仅限于币圈,在传统自媒体也同样适用。只要内容紧扣热点,流量加成(Buff)跑不了!狼总硬是靠这一招,把粉丝做到20万+,突破了币圈天花板! 鸟哥我看完这一段,真的服了!追热点这事说起来简单,但能像狼总这样步步踩准的,真没几个。他不仅追热点,还能把内容做得有质有量,这种能力不是一天两天能练成的。兄弟们,想涨粉的,赶紧学起来:热点是风口,优质内容是翅膀,两者齐了才能飞! 第四招:突破天花板,吸圈外流量 说到粉丝量,狼总还分析了币圈的现状。中文圈有个明显的天花板,新号做到15万~20万粉丝基本到顶。想突破?得吸圈外流量!像他自己、@MyHongKongDoll(玩偶姐姐)、@btc_jx(静香小姐)、@liangxihuigui(凉兮)都靠出圈效应做到了。尤其是凉兮,表面看是纯币圈博主,但内容很宽泛,聊币、聊生活、聊八卦,几次事件直接出圈,加上他那疯疯癫癫的个性,吸引了一堆圈外人关注。 还有些大V,比如@Phyrex_Ni倪大、@BTW0205吴老师、@hebi555何老师,粉丝都超30万,狼总说他们是上个周期就起号的老将,靠存量粉丝撑起来的,新号想追上可没那么容易。 鸟哥我算了一下,像狼总这种新周期起号的,能做到20万+,已经是神级操作了!他能突破天花板,靠的就是“找番号”这种出圈内容,直接把圈外用户拉进来,硬生生拓宽了流量池。 鸟哥的感悟:流量密码的核心 鸟哥我复盘了狼总的成功之路,总结下来,他的流量密码有四层:抓用户需求、懂人性、追热点、破圈!从数据统计到找番号,再到Meme交易,他始终在抓用户需求,懂人性,懂市场!而且,他的内容输出量大且质高,硬是把“热点 + 优质内容”玩到了极致。 更让我佩服的是,狼总这哥们还挺谦虚!他说自己涨粉有运气成分,但鸟哥觉得,这全是硬实力! 兄弟们,学到了吗?想涨粉,不仅要紧跟热点,还得懂用户心理,做内容得有“量”有“质”,更得有点“读者思维”!如果能再找到破圈的机会,那就更容易起飞了! 最后,感谢狼总的分享!也欢迎兄弟们来评论区聊聊:你们有啥涨粉妙招?或者你觉得狼总哪招最牛?鸟哥我等着抄作业! #蓝鸟会# #KOL# #涨粉技巧# #内容创作# #流量密码# 除了好的内容互动也非常重要,可以进入蓝鸟会互动群与大家互关互动:https://t.co/iP0UMcpIJW (同时开放了@kaitoai@ethos_network 专区)
Show more
0
34
65
0
PLUME@plumenetwork又发布了Apollo Global的战略投资。 也许很多人不了解Apollo的含金量,全球最大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之一 ,其管理超 7300 亿美元资产! Apollo在Web3之前投资了SUI,而RWA赛道,只投资了PLUME!含金量,懂得都懂。😉 而@plumenetwork的代币在上线后如此恐慌的市场表现强势。 Plume是我基金既投资,个人二级又买入的项目。所以本篇内容很难保持客观,各位看官请你Do Your Own Research 📖 基金投资原因: ✨一级市场看行业趋势。RWA,特别是RWAFi(让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RWA,低用户门槛的)整体趋势看好。而非过去RWA项目只有机构才能参与,Plume是一条在合规和低门槛之间取得平衡的艺术,让各种RWA资产可以让web3用户都可以参与甚至直接受到利益。市场之大请你们放飞想象空间🛫 ✨超越牛熊周期的潜力(这一点就碎掉了90%以上的项目) ✨团队优秀资源能力极强,这也是定义RWAFi天花板的重要能力。(只能对RWA不感兴趣的巨头,没有Plume搞不定的) 个人二级买入原因: ✨Plume用户的钻石手比例远超大多数公链(特别在现在的市场情绪下) ✨Plume已经形成了任何RWA有关的项目都需要找Plume来合作的共识,无论是对RWA感兴趣的传统巨头还是web3 native的项目方,无论是寻找投资RWA机会还是发行RWA资产。 Plume作为推动RWAFi发展的L1的势能已势不可挡 ✨二级价格有明显支撑位,在现在市场下选择不多的好标的之一。且,熊市稳健型的RWA是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 ✨Plume在RWA赛道项目中,社区用户最大,市值最低的 ✨没有上主网呢,各种大利好还在路上。 你对RWAFi或Plume有什么观点?评论区见
Show more
0
10
56
5
😂做人好难啊,我确实承认看错了第一季度,我也公开道歉了,第二季度的时候我的发言一直是难度上升,我还担心有小伙伴误解,还特意多次解释,难度上升不代表下跌,而是不确定性增加,代表了多空博弈的提升。 我现在看看也没有错啊,我是发现了,我做什么都不对,我不给答案吧,说是我说话摸棱两可,我现在给出自己的操作方案了,又一堆人冷嘲热讽。 昨天是开空了,但是我也是盈利离场了啊,每次的时间点我都说了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80% 盈利离场,20% 确实是止损了,然后原地开多,90,800 再次盈利离场,留了 20% 放着,我的每一步都已经说的很细了。 我也不知道我应该怎么做了,不是我在乎评论区,是我真的只是想好好做分享,我未必是对,我一直是这么说的,谁敢说自己一直是对的啊,昨天我开空,我也给了理由,我说美股这么跌 $BTC 完全不跟有点不对,然后止盈也是因为看美股不跌了,BTC反弹的趋势不错,所以止盈了。 今天反手多还是因为上涨的趋势不错,20%的仓位亏损怎么可能会比 80% 的仓位盈利还要多,我是一个很讨厌说点位开单的人,我只是想告诉所有的小伙伴,我是严格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交易的。 我确实可能亏,我也可能会判断错,这是我能力有限,但我真的是在努力做好分享,哎,是不是我真的完全无视评论区就好了。 PS:我操作好不好或者是怎么样都改变不了我这个周期盈利很开心的事情,我不是在陪任何人玩,我只是想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这么难么,不愿意的,不爱看的,就屏蔽呗,嫌我话痨的我逼着你看了,怎么做个好人就这么难。
Show more
@Phyrex_Ni 你看多一季度的时候拼命的跌,现在二季度看空又开始涨,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你的操作了
0
0
0
0
KOL蓝V互关互动只是开始!《蓝鸟会》的3.0互推计划有必要了解一下! 从这段时间的KOL话题、蓝V互关运动到@KaitoAi的Yap增长讨论,你发现了吗,Web3的世界变了!项目方越来越重视用户的推特影响力和内容贡献。你看到的交易员之所以永赚是因为他们有源源不断的佣金收入,撸毛大神可以通过拉人头输出内容获得空投,百倍P小将往往都有“车头”带。APT、ARB时代的单钱包千U空投的红利时代过去了。 接下来我们怎么办? 无论你是交易员、撸毛选手、还是P小将一定要重视推特的影响力,即使不是一个KOL,至少要成为一个KOC(关键意见消费者)。超级个体时代,每个都要有自己的IP和社群,没必要羡慕那些10万粉丝的大V,1000个支持你的铁杆加密粉丝才是我们的目标。 之前做了什么? 这次蓝V互关运动,我们创建了5个微信群组、1个TG群组和一个推特群组,累计参与人数超过5000+,虽然大部分群都被封了,但大家对互动的热情并没有消散。从微信群的1.0时代(互关),蓝V互动TG群(https://t.co/iP0UMcpIJW)根据粉丝数量分类互动的2.0时代(互动),下一步我想带大家进入蓝V 3.0时代:强关系互推时代(互推)。 蓝V 1.0:互关 蓝V 2.0:互动 蓝V 3.0:互推 什么是蓝V 3.0? 蓝V互关只是第一步,更适合刚刚起步的新手,我管这个叫1.0。 根据推特推荐算法,点赞、评论、转发等互动才会让你的流量倍增。几个月前我创建了一个“一起Yap”的群组里面有170多人,都是万粉以上的知名KOL,他们通过互相点赞评论获得了几百上千的kaito Yap积分。实践证明互动对推特的数据增长和yap积分增长有很大帮助,这是2.0时代。 我想互相转发和引用相关的推文可能是一个更有效增长的方式。这相当于是我们互相向粉丝推荐朋友的内容,这就是我说的3.0时代。 为什么要成立《蓝鸟会》? 之前的1.0、2.0时代就存在很多问题,社区中有很多人跟我反映,他关注了别人,别人没有互关他,第一天互关了,第二天又被对方取关了,甚至还有人骗关注。如果只是这种在群里发发链接的“弱关系”肯定是不能持续的,更不能实现上面提到的蓝V 3.0。为了解决以上信任问题推进蓝V 3.0,我想我们要不要成立一个组织把弱关系变成强关系。这样大家可以更深入、更有效的互动增长,所以我有了创建《蓝鸟会》的想法... 互动只是第一步,在Web3这片蓝海中互相帮助,抱团取暖,共同成长才是未来的核心。 如果你在歪脖山上孤立无援! 如果你在推特江湖单打独斗! 如果你每天还在群里喊带带弟弟! 加入蓝鸟会!人多力量大,涨粉嗖一下! 为什么叫《蓝鸟会》? 如果你觉得Web3是一片蓝海,我们就是自由飞翔在这片海域的蓝鸟; 蓝鸟的蓝就是推特蓝V的蓝,蓝V互动是蓝鸟会的起点; 蓝鸟也是为了向X的前身Twitter的LOGO致敬; 《蓝鸟会》加入标准:(缺一不可) 1️⃣大于1000 Follow蓝V用户; 2️⃣推特名称后缀加入蓝鸟会文字符号(|蓝鸟会🕊|Bluebird🕊️ |鸟🕊️|Bird🕊️),四选一,参考鸟哥推特昵称; 3️⃣转发或引用该推文,并为你的粉丝介绍蓝鸟会; 4️⃣填写申请表格: https://t.co/z19Jb6mCwA 审核标准:完成以上操作,如果在该推文的回复区中得到鸟哥的介绍及@,说明你被审核通过! 说明:随着蓝鸟会发展加入门槛会逐步提高,有特殊技能,可以为集体做贡献的朋友会破格审核!最终解释权暂时为鸟哥所有! 关于蓝鸟会的加入标准,我想了很久,很多朋友劝我做MCN孵化KOL、做自媒体运营培训、做付费社区,都被我一一谢绝了,感谢大家的建议。人贵有自知之明,我自认为没有那么高的认知,做不到让100%的人受益,也不想让信任我的朋友受到财务上的破费。“长期主义”是我的信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无信不立,如果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就会辜负兄弟们对我的信任,这不符合我做事的原则。 但做一个有质量的社区一定要有门槛,而且这个门槛只能越来越高,第一批加入的人就是蓝鸟会OG,我保证大家在未来一定会为早期加入蓝鸟会这个集体感觉到荣耀! 《蓝鸟会》成员有哪些好处?(部分权益) ✅项目方福利; 未来如果有项目方合作的白名单、空投额度、福利抽奖等“好事儿”蓝鸟会成员优先; ✅内推大使计划; 蓝鸟会中优秀成员有机会被推荐到各大交易所、头部项目方的大使、框架中获得稳定兼职收益! ✅蓝鸟会联名周边; 成员有机会获得蓝鸟会与项目方的联名周边产品; ✅流量增长活动; 不定期举办的推特深度互推活动,只有蓝鸟会成员这种强关系结构才能参与; ✅每周space周会; 每周尝试会举办蓝鸟会Space周会分享和复盘各种密码; ✅高质量蓝鸟私董会群; 只有蓝鸟会成员才可以加入的高质量私董会,未来会建立各个赛道的分会,由行业专家主导; ✅蓝鸟线下聚会; 参与蓝鸟会下线联谊的机会,每个地区都可能会有分支; ✅蓝鸟线通讯录共享; 表格中的蓝鸟会通讯录由蓝鸟会会员共享; ✅成员担保交易; 有资产需要担保交易的环节由鸟哥为成员大家担保; ✅推文回复曝光; 审核通过的蓝鸟会成员会在该贴的回复区中获得介绍和曝光; 蓝鸟会不仅是一个推特增长联盟,未来会成立各个赛道的分会,由成员中拿到结果的朋友带领大家参与到空投、meme、挖矿、量化、返佣等机会中来!也欢迎大家能参与到蓝鸟会的运营中,提出你的宝贵建议! 让我们一起构建一个有史以来基于推特的最强联盟! 相关文章: 《万字长文,教你如何做KOL,此文太干,准备好水源》 https://t.co/DcsHFgb6mj 《鸟哥压箱底的KOL自媒体工具库,保证99%的人没用过!强烈建议收藏!》 https://t.co/2cUQksxh1F 《终极流量密码,学学他们,你也可以成为大V》 https://t.co/KoXuhTiieU 《未来的KOL,为什么一定要重视Kaito?如何获得Yap积分?》 https://t.co/5Wr77HIHuy 《关于币圈KOL运营定位,分享几个我认为普通人值得抄作业的账号》 https://t.co/RMbRD7XJBB 《KOL手把手教学之:黑帽白帽“野路子”涨粉技巧》 https://t.co/4tsJnXVKxW 《冒死解密推特X推荐算法权重,顶流KOL的流量密码!》 https://t.co/dxY2ekQjdu 《如何3个月涨粉上万成为KOL,接到千U广子,拿到千万返佣》 https://t.co/SJRJDx2IW9
Show more
0
363
389
56
关于 @Bybit_Official 和 #kaito# 合作,yaps 250分以上充值送10%体验金活动,我来做个实测反馈!😎 我是7月8号官方发出活动公告,第二天上午完成kyc并存入了一万刀,大概等了半个月收到了1000u体验金券。群里有3个小伙伴做了这个任务,也都收到了。 之前看评论区有小伙伴质疑这个体验金要么只能亏完,要么就是20u券逼你开50倍杠杆。。。所以我实测完给大家解答下👇 🔸体验金是实实在在的1000u,被锁定在交易账户中只能用来交易。 🔸我没有搞什么对敲的操作,直接正常开单测试了几笔。 赚了400多u可以直接划转到资金账户,是真U,可以直接提现!亏损的部分则在体验金中被抵扣。 所以这次活动是真的可以赚钱提现的!不是套路券!亲测有效!!!👍 🔰🔰🔰🔰🔰🔰🔰 关于港美股投资这块,最近真的很火热!我上个月特意去香港办了卡,一方面是想着收老马的工资,另一方面就是准备玩股票。 结果因为拖延症还没开好账户,就发现Bybit和Backed Finance合作上线了xStocks,直接在交易所现货就能买美股了,这对web3用户太友好了! 首批上线包括AAPL、TSLA、GOOGL、MSFT、NVDA、META、AMZN七大科技股,还有MSTR、HOOD、CRCL这些加密相关股票。 🌟简单说说xStocks几个核心优势: 1️⃣安全性有保障:底层资产是真实股票,由合规券商购买并托管,1:1映射代币化资产 2️⃣7×24小时交易:打破传统股市时间限制,周末假期都能买卖 3️⃣支持稳定币支付:用USDT/USDC就能投,还能小额交易 4️⃣开户门槛超低:完成Bybit KYC就能买,不用开海外账户那么麻烦 5️⃣实时链上结算:效率碾压传统券商 6️⃣自动返现机制:股息和股票分割会自动调整持仓 虽然xStocks代币不直接等于股票所有权(没有投票权),但作为RWA赛道的重要创新,确实让传统金融和DeFi的边界变得更模糊了... 目前RWA市场规模已经突破240亿美元,年底预计能达到500亿。Blackrock的Larry Fink这些大佬都在力推资产代币化,加上美国监管逐渐明朗,未来股票、债券、房地产这些传统资产上链会越来越普遍。 #Bybit# 这次推出的xStocks,相当于给Web3用户开了个直通美股市场的快捷通道。 不需要复杂的海外开户流程,用稳定币就能投资全球顶级公司股票,还能享受7×24小时交易和链上结算的优势。 对想多元化配置的Web3投资者来说,能用熟悉的方式参与传统市场,体验还是很不一样的。🤔 #Kaito# #Bybit# #RWA# @Bybit_ZH
Show more
#Kaito# 和 #Bybit# @Bybit_ZH 合作的这个体验金到账了!舒服了!! 现在问题来了,怎么敲出来!!!给个方案!!!🤔 https://t.co/wmscUjFpm0
0
5
7
0
Kaito 加分的正确姿势|实战经验分享 今天拿下了中文区的第一,纪念一下,顺便分享一下我的一些经验! 自从 Kaito 发完空投,说实话我也懈怠了很久,没怎么主动输出。 一方面是因为我被下了很多榜单;另一方面,说实话也有点累,觉得“还卷吗?还有意义吗?” 但在我拿到 Theoriq 的大使 offer,并加入 @yueya_eth 姐的「Flywheel 医学奇迹」试炼场后,我又重新捡起了这套玩法,也重新搞明白了 Kaito 的底层逻辑。 在此不谈昨天的爆文,因为存在不可复制性,看一下我从5月2号以来其实每天平均都有10分入账,且我在一周时间拿下了 theoriq 的周榜前10 这篇就来拆解一下我自己观察到的「加分机制 + 上榜逻辑」,供参考。如有补充,欢迎评论区交流👇 做什么会加分? 1️⃣ 发原创内容(最重要) Kaito 判定的是你有没有观点 + 结构 +价值,不是你发了多少条。 比如以下内容容易加分: 深度拆解 / 教程指南 / 思维导图 叙事扩展 / 数据分析 / 白皮书摘要 用英文表达观点 / 做内容跨语言传播 2️⃣ 高质量互动 不是“冲冲冲”“顶一下”这种人机回复,而是: • 延伸别人的内容点,提出自己的观点 • 用自己的话复述,再加工输出 • 对项目方/榜单内容做出有思考的评论 3️⃣ 被高分账号互动(会加权) 比如:你被项目方转发评论、或和榜单前 20 的人产生深度互动,都有更高权重。 4️⃣ 内容结构清晰 + 适配 AI 识别 注意格式排版!Kaito 是 AI 系统,识别偏好明显: • 用 emoji 分段,逻辑清楚 • 图表适配 X 平台,别用字图混合密密麻麻那种 • 小标题突出重点,AI 和人都更容易识别 5️⃣ 时效性内容更吃香 同步官方节奏、拆解新公告、做 AMA 总结、事件追踪——越贴近热点,越容易被认为“有用”。 最后说一句: 能不能加分,和你粉丝多少无关。 很多 ICT 本身就很愿意互动,十分友好。 你只要真心写好内容、发在 Kaito 互动群里,别人会看的,也会回你。 做什么才能上榜? 加分 ≠ 上榜。上榜考察的是一整套指标: • 持续活跃:不是刷 1 篇爆文就完事,周期性活跃更重要 • 真实互动:有多少人看、评论、点赞、转发你 • 忠诚度:是否专注于 1~2 个项目持续输出 • 内容质量:有没有在灌水?AI 洗稿痕迹明显不建议 ⚠️ 雷点: 🚫 不要想着刷水内容混上去 🚫 不要直接复制别人内容 🚫 不要用 AI 洗稿长文敷衍,那种“一眼AI”的文没人愿意看 ✅ 正确方式: • 每天发一/两条优质内容 • 做教程、翻译、精简总结 • 帮助别人理解项目、快速上手 • 形成自己的表达风格 + 专注方向 最后我想说: Kaito不是卷谁刷得多,而是卷谁内容好。 你帮助的人越多、贡献得越多,系统越会识别你、推你上榜。 如果你也还想回来冲一波榜单、试着拿个大使或更多资源,那就从今天开始,认真对待你发布的每一条推文。 我们 Flywheel 试炼场见!
Show more
0
0
1
0
⚠️⚠️⚠️ 项目方必看系列⚠️⚠️注意 透支未来空投来让用户撸一波,换个上所后就完全交给二级?项目痛苦,用户痛苦。项目未来出路到底在哪里?🎯 今天分享欲爆棚💥,想聊聊我思考下项目未来的商业发展活路。 💡还是先说结论:必须成为“羊毛可以出在猪身上的项目” ---------------📈📈📈--------------- 🌊过去几年中,基本上所有 Crypto 项目在 TGE 前夕都会大撒空投,用免费代币来吸引流量。然而,常见的情况是:TGE 后用户大批流失,拿到空投的用户多数立即抛售代币,项目热度和代币价格随之跳水。 📦像极了互联网的前团大战,剩下一地鸡毛和靠资本支撑下来的浑身是血的极少胜利者。 不少空投代币都是“上线即巅峰,随后一路狂跌”,无数撸空投的“羊毛党”最终甚至亏本离场。 📛我不是在否定空投这件事,我们行业就是金融科技,利用crypto来进行用户激励策是聪明的行为,在早期也依然是有效的引流方式。 在当前这个阶段,如果用户在项目中无利可投,他们也基本不会去主动参与。但是“用户有利可图”的结构,必须被认真设计。 🕳️然而很多项目只在 TGE 前给了羊毛,背后没有真正的商业机制。TGE 后想留住用户,只能继续靠自己发 token 来维持活跃,这种方式最终会走向透支,跑不出正向循环,最终项目只会慢慢走向死亡。 项目需要一直给用户激励才能更好的拥有市场占有率和群体心智。 🧩那么问题来了,TGE 之后,项目怎么留住用户?怎么让他们继续有利可图? 我的答案是:别再靠自己的 token 激励,而是引入别人的 token或其他奖励来更好的鼓励你的目标用户。 换句话说,是要建立一种结构,让别人出币、你出自己的你提供能兑现激励价值的场景或机制,双方合作形成闭环。而不是无限透支自己代币。自己代币。这就是“羊毛出在猪身上”的核心逻辑。 ---------------⏰⏰⏰--------------- 💬“羊毛出在猪身上”原本是互联网行业的一个商业模式概念,意思是通过免费模式获取大量用户黏性,然后让其他愿意付费的第三方来买单。 🐑用户(羊群)享受好处是免费的,真正掏钱的是另一个“冤大头”(这里我称之为猪)。它背后反映的是一种跨领域补贴:你把用户规模或数据变现给第三方,用第三方的钱来反哺用户。来实现三赢。 在 Web3,这种模式意味着:项目方不直接从用户身上赚钱,反而先给用户好处,由别的利益相关方出钱买单。 👣如果你是一位项目方,听到这里可能会想:“我也想让别人给我的用户买单,我该怎么做?”。我的建议是,从以下两步思考入手: 1.清晰化项目当下阶段最重要的用户对象。不要跟我说所有Crypto用户。你应该更具象的描绘出,是让你平台交易的?或是使用你们产品的?再或是买你们代币的? 我最常说的一句话:“如何定义成功?” 那么你的目标用户就应该是,核心给你可以带来成功的产生行为结果的群体。 2.明确你的项目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也就是你的护城河,你能提供的、别人很难提供的价值。这个可以是技术实力(比如超强的基础设施平台)、庞大的用户群体、独特的数据资源,等等。问问自己:“我有什么独门绝技,是别的项目非常需要但自己没有的?” 3.找到最需要你这项竞争力的合作方是谁。谁缺你这个东西,谁就是那个愿意出钱的“猪”。例如,如果你的项目是交易平台/公链,核心竞争力是流动性和生态,那么许多新项目就需要你的场子来获取流动性,这些项目方可能愿意拿代币/资金来换取上你平台的机会; 📱再比如你是一款DApp拥有大量活跃用户,那些想要用户的其它项目就可能愿意付费向你的用户做空投或优惠活动。确定了谁最需要你,你就找到了潜在的合作伙伴。 ---------------💃💃💃--------------- 为了方便理解,先举个最出色的例子 🔥Binance(BNB) ·核心优势:宇宙最强流动性 ·核心价值用户:Binance作为交易所,有BNB代币。所以核心用户画像为交易者,以及BNB的持有者。 ·意向合作伙伴:一切愿意用空投换取流动性的项目方 ·行为结果:通过Alpha,BNB holder drop等机制,利用其他项目方放血来滋养自己用户。 ·提问:为什么不给主站现货交易者空投?Jiayi解读:因为CEX交易量更多来自稳定的MM,而留住MM是靠流动性等MM获利。所以空投Alpha是既可以撬动wallet市场,又尽可能的奖励散给普通用户的手段 📣再来看Kaito:Kaito 的用户在社交媒体上贡献内容和数据(羊毛),而项目方掏钱购买这些情报(猪出钱)。 ·核心优势:Twitter言论流量 ·核心价值用户:Yapper(KOL &嘴撸群体) 优势也是劣势,因为嘴撸群体价值非常有限或这种虚假繁荣反而除了项目方老板自爽外无其他意义 ·意向合作伙伴:没有更佳渠道获得Twitter关注的项目,以及TGE前造势 ·行为结果:项目方出USDT或Token来为Yapper们进行行为奖励 ·提问:这种商业模式的天花板周期多久?Jiayi解读:和项目获取社交媒体流量的整体能力成反比。举例子:倘若项目方有更好的获客手段,则Kaito是一个增加成本且对外导流的累赘。 ---------------🧠🧠🧠--------------- 📌如果你是项目方,到这里你应该可以设计出更好的商业模式了。 ♻️本质上就是合作共赢:你用自己的核心资源去帮伙伴实现目标,伙伴出资出力来为你的用户提供好处。这样你的用户舒服了,你也巩固了自己的生态黏性,而伙伴也达成了他们的KPI。 但这种模式也有个前提:永远不要丢掉你的核心竞争力。一旦有一天你不再具备那个让伙伴愿意付出的独特价值,这条路子就走不通了。“羊毛”最终还是建立在“羊身上”能产生价值的基础。 如果你说,我不知道我自己核心竞争力诶? Jiayi建议:你要不然换个方向做做?😅 ---------------👧👧👧--------------- 最后说一点jiayi自己的感想: 🧊现在加密市场炒作降温、投资人变理性,这是行业成熟的表现。作为一个见证行业发展的人,我其实是很欣慰的。 🏗️我相信未来能活下来的项目,要么在硬核技术和应用上有突破,要么就在商业模式上玩出“羊毛出在猪身上”这种可持续的创新。前者提供长期价值,后者提供良性循环的生态动力,两者兼具那就更棒了。 对项目方来说,与其一味砸钱拉盘,不如多想想有什么资源可以与别人交换合作,“羊毛出在猪身上”说白了就是找对合作伙伴,巧用外力来壮大自己。 对投资者来说,下次再看到项目吹牛逼,先看一下它有没有第三方买单的造血能力,毕竟只有能一直飞的猪和养不死的羊,才能在这个市场笑到最后。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觉得符合这种商业模式的有趣项目!你们每个留言的项目,我都会去DD的。 如果有成功投资或者合作的,钱上见哦!💸🤝
Show more
0
39
116
8
发现一个结论:花了那么多时间,研究了那么多项目,全部都是没卵用,纯粹是浪费时间,感觉自己是一个傻逼 不如就关注几个kol老师其实就够了,把这几个Kol老师研究透了就够吃一辈子了 🤔为啥这么说: 1️⃣以个人名声为注:代表了这些人确实看好这个项目,愿意多次在推特喊单,甚至承担亏损后的名声受损。一个10万粉丝的博主愿意以自己名声为“赌注”多次喊单,就值得参与一波 (也许很多人没感受哈:但是我想强调对于很多博主来说:名声的羽毛比一波赚钱更重要!) 2️⃣打广告角度说:我告诉大家,即使是广告也可以冲。很简单,他们这几个老师广告费都肯定不低,项目愿意花大钱打广告,项目就不会是一波流。没见过掏了几万U或者几十万U的项目方就为了收割一波跑路的 并且广告本身他们会审核严格,不会为了广告而广告 3️⃣盈亏金额上说:再就是这些人在推特既然多次喊单的情况下,大家也知道如果有广告费不低的情况下,他们会上1000u玩一下么?不会,相对于散户来说,他们的仓位更重,所以还有什么担心 赚人家带我们,亏的话,人家比我们亏的多,毫不犹豫跟就可以的 4️⃣概率学上说:还有这些人通过事实证明调研能力比绝大多数人强也就ok了,自己调研,赚钱概率50%,跟着走,赚钱概率80%,跟着其多次推荐走,赚钱概率趋近于100% 从概率学上也是毋庸置疑要跟随的 🙋再讲例子 1️⃣yuyue老师 @yuyue_chris 过去一个月多次喊believe平台和 ¥launchcoin 并且是从模式、市值对比等多个角度深度给粉丝解析 从200万美金到3.5亿市值也就是一个周时间,倍数175倍,这种可以直接梭哈的例子有多少粉丝跟上了? 2️⃣巫师老师 @0xcryptowizard 在推特喊单底部逐渐建仓,并且明牌告诉大家建仓的 $pnut 的逻辑 3月22到现在2个月不到 0.17到0.5左右,接近3倍的支持大资金的利润,谁抓住了? 3️⃣潜水老师 @connectfarm1 meme币无需多言,跟上就对了。我想提的是在推特以meme为主的节奏下,是少数一直有喊的VC币 $PLUME 一个月不到,也有翻倍的利润进帐! 4️⃣土澳大狮兄老师 @BroLeonAus 就这个月,大狮兄推荐了 $jager 也有9次左右,事实也证明是对的,上了币安Alpha,最高拉到接近5000万美金,组建LP的也应该早就回本了 我跟了大狮兄老师参与了LP,前几天也回本了,剩下了都是利润 5️⃣yueya @yueya_eth 老师过去两个月时间,推荐了$parti 7-8次,事实也证明是对的 最低0.14左右推荐 ,最高拉到了0.43。3倍左右的利润 不过我错过了,泪目,yueya老师下次按头 6️⃣杀破狼老师 @Wolfy_XBT 不是你们就看做的图?$RFC 永远不要忘记,YYDS,最高30多倍的利润 永远省去了数据对比的时间,在Web3,时间是最宝贵的东西,能帮我们省时间的就是好东西 🤔以上如果每个老师跟进1000U,现在你应该拥有21.6万U,是的,你没看错! 即使防止一个老师偶尔看走眼,上面6个全部跟,也几个月赚了上百万 ➡️告诉大家怎么去跟随,很简单: 1️⃣首先勇敢承认自己不如人,从专业度,信息度、前瞻力等都不如他们 2️⃣再者某个项目某次参与角度,一个人多次推荐的,并且其中多次长文推荐,那就可以冲(yuyue老师的believe,yueya老师的 $parti) 3️⃣某个项目大概前后时间多个人都推荐过的,那就直接冲(大狮兄和yuyue老师都讲过jager) 4️⃣偶尔的不常见变化意味着在非擅长赛道的极度看好,可以直接冲 5️⃣悄悄的去看他们的评论、回复等每天都看一遍,里面也有没有大肆宣发的密码(杀破狼老师的 rfc) 6️⃣以上老师涵盖了从Meme到VC币,从LP到二级机会,从大所到纯粹链上全部覆盖! ⏰最后提醒大家: 1️⃣Kol不是神,CZ大表哥也不是神,既然不是神,就会犯错,其二就是神,也会犯错! 2️⃣所以永远不要伤害一个愿意在推特分享自己的观点的博主。人家愿意公开自己的操作和看好的理由,我个人是怀着感恩的态度去看的,无论对错 如果这个世界失去分享,所有人都默默自己赚钱亏钱,那大家也不需要来推特,去币安广场啥的了,直接在家“闭门造车”好了,既然选择来推特看别人的分享,想要通过别人的分享赚钱,那自然也就需要对别人的分享有更多的宽容 3️⃣还有独立人格的自我判断比什么都重要 一个项目是否赚钱,取决于时间长短、风控承受力,资金大小和个人出货时机判断等很多因素,大家需要从自身出发选择自己的最优解 毕竟尽信Kol,则不如无Kol 4️⃣记得上述所有人点一个小铃铛,保证不错过任何一条消息
Show more
0
1
3
0
一图看懂:币圈轮动周期表 随着BTC突破新高12.3W 市场又一次开启了新的一轮的板块轮动。 ETH也突破了3800,sol也上涨190。 预示币圈的新一轮的轮动周期即将出现。 目前市场已经有将近57个币种的涨幅超过了BTC,并且BTC的占有率也跌到了60%。 除了上述之外还有哪些值得关注呢? 主流山寨币:$ADA、$XRP、$DOT 赛道热点币 Defi赛道热门:$UNI、$AAVE、$CAKE Layer2赛道:$ARB、$OP、$POL Meme赛道:$DOGE、$PEPE、$BONK RWA赛道:$XLM、$LINK、$HBAR AI赛道:$TAO、$NEAR 小盘潜力币:市值小于1亿美金,投机性很强。 兄弟们,觉得下一个启动的是什么代币呢? 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Show more
一张图告诉你山寨季何时爆发!散户还有那些交易机会? 什么是山寨季,我的理解很简单 1、先突破去年3月价格高点。 2、再突破21年历史新高。 3、ETH突破4800 4、SOL突破300 不然不会有真正的山寨季。 资金流入BTC➩BTC 主导地位增加➩山寨被抽血➩山寨跌 资金流出 BTC➩BTC 的主导地位下降➩山寨吸储➩暴涨 🤖这也许是机会,如何选择标的? -只要项目还在运营的,代码库、社交媒体更新没断,TG、discord还有管理员、大概率有机构早已介入实现了控盘. -盈亏合适的,时机一到,7天甚至一天就能给你拉出三五倍,不出一个月就能将三四年的震荡蓄势,一次性给你喷发到位。山寨季爆发可以7天走完比特币2年的牛市进程。 🤖从情绪上来看,现在还是熊市的情绪。 现在各每个群友们心中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够回本。比特币的价格虽然在持续创下新高,然而群友们钱包里的资产却在不断缩水。 真正处于牛市末尾的时早已失去了理智。他们不仅把自己的全部积蓄投入市场,甚至还四处找亲朋好友借钱,贷款梭哈,不顾一切地涌入。买比特币的人会羡慕那些买山寨币的,在那种狂热氛围下,只要一卖出手中的币,就会立刻踏空,再也没有机会以卖出的价格买回来。庄家会利用各种消息、各种拉盘手段营造这种氛围,显然目前不具备牛末的状态。 🤖如何判断山寨季,必须知道的4 个指标 1️⃣山寨指数 追踪市场情绪是指向比特币还是山寨币,如果 top50 山寨币中有 75% 在过去 90 天表现优于比特币,那就是山寨季,否则就是比特季。 🔗https://t.co/axakmnDg77 2️⃣BTC 主导率(市值占比) 资金流入BTC➩BTC 主导地位增加➩山寨被抽血➩山寨跌 资金流出 BTC➩BTC 的主导地位下降➩山寨吸储➩暴涨 🔗https://t.co/H3wM15uakD 3️⃣TOTAL 2 TOTAL2 表示除 BTC 外的 top 125 山寨币的总市值,可以看资金流入山寨的情况。 🔗https://t.co/k1TvvpYNIX 4️⃣ETH/BTC汇率 从市场周期看,资金的流向一般是: BTC—ETH/SOL—主流山寨—次主流山寨—meme 大饼是信仰,以太是领导者,以太坊走强是山寨暴走的前提,当以太坊汇率走强,可以适当关注山寨币 牛市最怕的就是:贪婪、恐惧、盲目、从众 、随波逐流、追涨杀跌,因为是少数人赚钱的地方。 这轮山寨季只属于部分优质代表,不会和21年一样全面爆发了,建议大家挑选市值前50的。 如果你怕错过山寨季,那么唯一能做的就是寻找一个性价比高的入场点位,并且设置好止损,至于能否还能能破历史新高,运气很重要。 那我们还有哪些交易机会👇👇 #BTCUSD# #ETH#
Show more
0
3
7
1
今天,是汶川大地震17周年整。当时的情景是:遍地死尸,满目疮痍,大地像煮沸的开水一样抖动,地下有无数双手在抓脚后跟。我拼命逃到楼下空地,高楼摇晃、灯杆倾斜,天边发出妖冶的蓝,把侥幸逃脱的人们脸上照出了异样的光。总之那个景象十分特殊,像末日降临…… 大家年年都在转,我就转一篇未删节版吧——《写在5.12的爱国帖》: 那年川西坝子的油菜花比往年晚开了很多天,人们没有意识到什么。那时人们还相信专家,专家说花期推迟很正常,青蛙涌上街头也很正常。那天我正在书房赶一篇文章,地板晃动时,还以为是家猫在脚下调皮……直到窗外传来上百台起重机齐齐发出低吼,满书架的书弹飞出来,才明白这是地震,那声音,是地吼。 大地像煮沸的开水一样抖动,地下有无数双手在抓脚后跟。我拼命逃到楼下空地,高楼摇晃、灯杆倾斜,天边发出妖冶的蓝,把侥幸逃脱的人们脸上照出了异样的光。总之那个景象十分特殊,像末日降临……入夜,才知道都江堰死了很多人,北川封路,血库缺血。那时我正处于一个爱国青年的尾声,纠结处激情最猛烈,我认为报效国家的时候到了,我们要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清晨时分,我揣上钱和几包衣服上路,在北川界口与唐建光、郑褚汇合,进到山里。 可是我在北川一中面临人生最大一个困扰。我无法解释为什么五层高的新教学楼坍塌后只有半个篮球场那么大,而几十年前修的旧楼竟没有倒塌,也无法解释大楼像饼干般脆掉后,建渣里竟没什么钢筋,以至于在一楼上课的学生全部没来得及逃脱。一个妇人一直在我身边神经质地走来走去,她已不太哭得出声,只是嘶哑地指着那堆很渺小的碎渣:“看,那是我娃娃呀,她的手还在动,还没死,但我扯不出来她啊……”那个情景令人崩溃,我看得见那个小女娃娃碎花裙的一角,还有其他孩子的衣角,他们中的很多还在动,手在动,脚在动,细小的呻吟。但部队命令我们不准上前,没什么钢筋的废墟不能站人,以免引起二次崩塌。 就这样,眼看着孩子们在扭动、在呻吟,夕阳西下,他们的身体与那些石头一起,慢慢变冷,最终悄无声息……而我竟无能为力。 在此之前我是个爱国青年,相信生活的不幸是敌对势力造成的。我曾在球评里写“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因为这些家伙是南京大屠杀的后裔,我骂过CNN长了口蹄疫,它的主持人蒂弗莱骂过中国充满暴民和垃圾。我也不反对抵制家乐福,认为这可以唤醒民族血性。我家离美领馆很近,1999年美国导弹轰炸我驻南大使馆时,我在美领馆外高举过愤怒的拳头,烧过报纸,同年前往美国世界杯采访时,还写过一句“希望女足像一枚导弹打进美国本土”,深觉这句子十分有力。 可是,站在北川学校废墟前的我很困惑。我依然爱国,但渐渐明白碎渣里的钢筋并不是帝国主义悄悄抽走的,孩子们也不是死于侵略者的魔爪,而死于自己人的脏手。我更加困惑的是,为什么911死难者都有名字,我们的孩子没有名字,如果你想索要名字,你的名字也会成为敏感词…… 如果晚年写自传,我将以2008为基点。在此之前我是一个混蛋,自以为是,从无怀疑,像面对自己的指纹一样自以为掌握人间道理。可是大地震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天天在北川的大山里,孤魂野鬼一般晃荡,有时与其他志愿者挖出一些老人和小孩,有时就对着残垣断壁发呆。我顿生沮丧,这是更难熬的青春期,被折磨的并非发育的身体,而是信念。 有一天我看着山上,无意中发现竟有一所学校完好无损,甚至玻璃窗都没怎么震碎。我才得知,这是一座希望小学,地震发生后学生们在老师带领下翻过三座大山,全部逃到山下,无一伤亡。我问校长和老师为什么出现这个奇迹。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感谢那个监工。 那个监工是捐款企业派来的,他天天用小锤子敲水泥柱子听声音。他是工程兵出身,能从声音里听出柱子里沙子的含量、圆石比例、水泥标号是否匹配,如果不合格,就责令施工队返工,如果施工队不愿意返工,他就大吵大闹。老师们告诉我,那些日子工地上除了施工声音,就是这监工跟人吵架的声音。除了因质量问题吵,就是为了追款跟当地政府吵。众所周知,企业捐款大多先交当地政府掌握,再由政府拨给下一级政府,再拨给下一级……最后才是施工单位,一百万最后就只剩了二十万。最后一次吵架是关于修建操场,他吼出一句:妈的,黑什么,不能黑教育。他终于追款成功修妥了操场,小小的操场。 大地震那天,正是这个小小操场庇护了几百名孩子。 大地震时,这名监工吼叫着从山下拼命往山上跑,当看见孩子们都躲在操场安然无羔时,这条汉子倒在地下哭得稀里哗啦。 然后,他凭经验指着出山方向,让老师们带着大部队出山,自己则在原地守着几个家住山上不愿离开的孩子。那些老师就按照他指引的方向,带着孩子翻过了三座山,趟过已被地震震得河床扭曲、河水浑浊的小河,穿过黑暗无比的森林,林子中总是出现奇形怪状的瘴气,那些瘴气不断变幻,有时就变成一群厉鬼的样子,孩子们吓得大哭……终于跌跌撞撞到达了县城。当这名监工打电话确认孩子们安全得救,大哭着向山下城里的方向跪下。 我问,为什么要跪下。他说,是向当初的努力跪下,幸好坚持下来了。 我问,这所学校是不是用了特殊标准才修得这么坚固。他说:不,只是按国家普通建筑标准修建的。我又得知,这个监工监理了五所学校,在那场大地震中奇迹般无一垮塌。他说:没什么奇迹,所谓奇迹,就是你修房子时,能在十年之前想到十年之后的事情。 可是他从不能被主流媒体宣传,名字也一直不能公布,因为这会让国家出丑。后又传出他所属的企业涉黑……前两年一个晚上,他忽然打来电话,说正在被精神病医生治疗着,老婆也离婚了,他现在想带着女儿逃出四川,问我能不能帮他远离这是非之地,在北方找一个工作……后来,我们就断了联系。 我从2008年开始发生变化,一个人生平第一次看到那么多孩子被压在碎片下,身体慢慢变冷,慢慢死去,肯定会变化。那些碎花花的衣角、还在动着的小手,之后一年之久不断出现在梦中,而我竟并不知他们的名字。这是我的困惑:我们不能公布那些孩子的名字,也不能公布救了很多孩子的监工的名字。今天,是汶川大震四周年,这里正式公布他的名字:句艳东。 最近大家很爱谈爱国,基于上面的故事,我慢慢得知:不能狭隘理解爱国就是抵御外敌,爱国还表现在敢于抗争内贼。就如同你爱你们村,不仅表现在敢跟别村打架,更表现在勤恳耕种、爱护资源,敢于反对本村村长欺压村民、调戏妇女。如果一边跟别村打架,一边帮着村长鱼肉百姓,这不叫爱国主义,这叫勇当家丁。 我们当然要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可长城也应该保护我们的血肉。爱国主义应该是双向的,单向收费的不是爱国主义,是向君主效忠。 我认为句艳东是十足的爱国者,他没去攻打钓鱼岛,可是他救了很多孩子,他应当得到彰显,可事实刚刚相反,声名的舞台正被骗子们占据,而他正被生活惩罚,流离失所,仓惶不安。以我在灾区的见闻,多少骗子假太阳光辉之名横行,让青年们热烈膜拜……我不安地知道,这是更大的灾难,我们深爱的祖国正在逆淘汰、逆宣传、逆真相,如果一个国家的爱国主义宣传着骗子,这个爱国主义本身就是骗局。 我的爱国主义:给应得者以所得,给窃取者以褫夺,国家始能昌盛。 有件小事,5月13日下午再次强烈余震,部队命令我们外撤。走了几公里撤到山口时,正碰到央视张泉灵时空连线,我一身雨水和血迹无意间经过镜头。刚到山下,一个素以厚道著称的央视记者打来电话:“你丫真会出风头,没事儿你跑北川干嘛呀,抢我们台镜头”。我说:“操你妈”。绝交至今。 一月后回京碰到央视的仁义大哥。聊起豆腐渣工程,我说:贪官该杀几个。仁义大哥深邃看着我:“不,中国的事情要慢慢来,否则就会乱,毕竟重建还要靠他们呀。”又过了三年,我批评“共和国脊梁”倪萍。仁义大哥电话里极为不满:“你骂倪大姐干什么呢,人家倪大姐可是好人哪。”香港书展邀我去讲座,我调侃于丹余秋雨伪善,为权力洗地。仁义大哥再度打来电话:“想不到这几年你变成这种人,承鹏,咱不能只破坏不建设,不能见着政府干的事都是错的。” 我曾经欣赏仁义大哥,现在彼此天各一方,形同陌路。他那些公平正义名言在微博真真假假地流传,星光灿烂,粉丝推崇。以及,跟仁义大哥同款的爱国者们总说:不管国家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可我们仍要爱这个国,爱它,就要爱它的全部。我觉得这是个病句,我爱这个国,但我不能去爱豆腐渣工程,更不能去爱坐在豪华办公楼的官员,指出这个国的疾病,正是建设它的重要环节。 经历2008汶川大地震,我重新定义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不是一边指责外人抢劫我们的土地,一边又无视拆迁队强拆我们房子;不是一边怒斥美帝亡我之心不死,一边又把子女送到洛杉矶富人区;不是一边宣传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一边让他们在碎片下慢慢死去。 我想让所有人记住:那个妇人看得见自己孩子碎花花的衣角、小手还在动,听得见孩子还在低低呻吟,说“妈妈、我疼,疼……”,但妈妈竟无能为力。 历经世事,我才明白这个珍贵道理:所谓爱国,就是会为这个国家发生的一些操蛋的事而感到羞愧,并尝试改变它。所谓卖国,每当这个国家做出丢人的事,你却满脸红光地宣告这是“中国特色”,那多邪恶。 我这么说伤害了很多爱国者的感情,纷纷斥责我是汉奸。可是我认为这仍是病句,在中国官不至厅局级,财产不超一个亿,哪好意思夸自己是汉奸。又说我是带路党,可是,不让子女拿着绿卡开着跑车读着长青藤在美国置几处房产,哪有资格带路。还有爱国者训斥我:母亲无论怎样打骂我们,毕竟是生我养我的亲妈啊。我就想起当年爱国者曲啸也这么说。但常识是,谁见过这么下毒手打骂自己孩子的亲妈? 有人跑来说:“我也承认这个国家有不好的事,但家丑不可外扬,重要的是抵御外侮,如果收复钓鱼岛黄岩岛,我第一个报名参军,但先收拾你”。这种粘副雄狮牌胸毛表演爱国的作派让人鄙夷,也很容易让人想起五四运动中的梅思平,以爱国之名火烧赵家楼,当日本人打来时,他第一批就当了汉奸。 高呼“收复钓鱼岛、攻打黄岩岛”这种比爱国主义胸大肌行为,很难证明真伪,不如让我们务实地谈谈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给孩子修校舍时少收一分回扣,多添几根钢筋;是政府少修点豪华办公楼,给灾民多建些过冬房屋;是官员们少喝些茅台,给学生们多生产些放心奶;是报纸、电视少宣传点感动中国的虚假英雄,多公布些溘然逝去的平民名字;是每个人能在这片土地上自由迁徙,而不是拥有多么广袤的国土。爱国主义不是爱冰冷的国家机器,而是爱温暖如冬阳的共同价值观,让每个人都拥有生活尊严,保护渺小的自己,记得在每一个纪念日,长歌当哭,让每一朵平凡的生命绽开如莲花…… 小小黄岩,以我军威武几排炮打成粉齑,收回失地指日可待,以壮国威;重重汶川,多少魂灵飞萦,如不惩前毖后,君将空负民心。 我是一个爱国者,我不在乎伟大胜利的路上矗立着多少座丰碑,我只在乎那些慢慢冷却的小小石头上,是否镌刻上了成千上万孩子的真实姓名。 ——是为写在5.12的爱国帖。 (李承鹏/文 原文 12/05/2012)
Show more
0
206
3.3K
652
<今日热点回顾5.8> 1. coinbase收购期权平台deribit 30亿美金功成身退 期权深度的下一步就说美股代币化了把。。 其实美股代币化的逻辑还是 如何解决非开盘时间+夜盘的利益分配? 2. 某女优币阴间时间开盘去了阴间 就摆明了来割的 反正你们也不知道是谁做的 最后维权也不了了之 请问阿根廷总统又如何? 现在还不是一堆人捧JUP臭脚 时代就是这样了 兄弟们 3. 特朗普再次操控市场 顶级老虎仓,没办法,谁炒币炒的过他啊 4年,这样的日子还有4年 4. 美联储决定不降息,ETH先跌后拉 其实是后半夜特朗普喊单拉起来的 这是从真够操蛋的 5. space and time直通车 其实周期走到这里 衡量能不能上大所的逻辑 感觉已经变成了项目方手上有没有足够多的钱。。。 或者能不能给出足够多的币 6. BSC动物园浇给了 很难受,我利润没跑完 哎,他妈的以为这次会不一样 感觉币安alpha还是老鼠仓很多 但是也好,这样分担一些现货老鼠仓压力 7. 印度VS巴基斯坦 和代理人战争式的 巴基斯坦用的中国飞机 打下来了美国飞机 媒体就大肆宣传 非必要时刻我方不排除燕双鹰和战狼 8. 大大去了俄罗斯见普京 不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也不知道欧洲人都怎么看这个事情 希望世界和平 9. doodles发币 很难评价,其实之前他们发过一次币很失败 后面这个又不知道是给谁的一个交代 估计是壳早都卖给xxx还是谁了 这一轮大家都藏后面去了 10. BSC升级后gas变低 出块加速 感觉币安越来越重视BSC的改革了 嗅到了一些很神奇的信号 11. 小米SU7 ultra的挖孔没用 他妈的,早知道不选这个了 但是可以学习一下雷军是怎么抗fud的 卖车的时候 全网都是雷军的脸和讨论 股票新高,一切完美向好 死人了,出这种负面fud了,股票砸盘了 雷总销声匿迹 一路上,全是官方的回应和沉默 你们就他妈的学吧,什么是首富啊? 忘了说了,雷军其实很多都是学的马斯克 12. huma登顶kaito了 仿佛中文区对学历和P2P的讨伐从未发生过 这就是热度,黑红的流量会转化为真金白银 再次验证,重要是什么?是名声么 不,是被人看到 今天先这样吧,晚安玛卡巴卡 最近很缺一起鹅鸭杀的朋友 感兴趣可以一起
Show more
0
16
53
1
$SOL 持仓分布变化 基于 $SOL URPD数据的图表:5.13 24小时 #SOL# 在链上的流动。可以非常清晰看到每一个价格区间的筹码变化。 同时BTC情绪的带动以及SOL自我叙事生态,结合判断当前SOL的情绪变化。 $BTC 在中美达成关税协议后,回到100,700-105,000之间震荡,100,700暂时支撑,下一个支撑99,000。 目前SOL跌破昨天的支撑171美金。昨晚SOL突破180未站稳182左右的水平,目前到162-171之间震荡,静待新的市场情绪预期。毕竟目前没有什么大利空,BTC维持震荡,SOL跟随。 回到 $SOL 的数据 ,周一的换手率较周一略有提升,仍是120-159左右短期筹码在离场,156-159离场最多。同时185以上的筹码也有超30万枚SOL在离场,换到162-176区间。其他价格区间的筹码换手离场并不多。 关注BTC的情绪之外,还要要关注SOL的叙事:SOL版微策略的买入情况和SOL ETF的炒作情况。 大部分时间SOL跟随大盘,在大盘震荡,SOL有叙事炒作的情况下或会有独立行情拉升的。 以上供小伙伴们参考学习,若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你的支撑是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
Show more
0
1
7
0
这周新闻刷到最近 Worldcoin 刚被欧洲法院敲了警钟,当时正好去日本 WebX 活动还顺便录了自己的瞳孔= = 刷到新闻说 $WLD 犯法吓我一跳,说是成为验证节点,结果是上交了自己的瞳孔数据和隐私权限,让可以引起一个反思:我们到底在构建怎样的“去中心化”? 与此同时,也有其他的产品想通过用户的数据整点大活 —— @ICN_Protocol 提出的 WebFi = 主打「人即是互联网本身」每一个人类行为都是编织互联网的一部分。每一次打卡、每一笔交互,都是你的节点证明。除了这个黑镜一样略微有点超前的故事本身,ICN 已经用超 500 万美元 ARR 和 25 万+ 全球社区交出了答卷,证明这不是空想,而是真正在发生的新新互联网。 🔍 ICN:什么是 WebFi? WebFi,可以理解为 Web2 + Web3 的融合体,但它不仅仅是硬件层的去中心化——纯硬件 DePIN 的叙事已经不够性感了,ICN 想做的是超越 DePIN,真正重塑互联网本质:社交即构建,互动即生态,价值即数据。 不是把服务器一台台搬出去就下班 🙅 而是让你的互动动作:发帖、打卡、参与任务都变成链上数据 可以理解 ICN 的目标,就是打造一张由人类节点自发连接、共建的互联网,真正实现“人民编织网络”,让互动 = 资产,参与 = 权益。特别适合目前社交平台那一套,但也引发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互动开始带来收益,逐利行为会不会逐渐压过兴趣本身?如果所有点赞、评论都和挖矿挂钩,那社交也不再纯粹。还是更适合目前 Crypto 场景 网络搭建必须由数据说话,ICN 过去一年成绩单: 年化收入 ARR:超 500 万美元 企业客户:1000+ 家,覆盖欧美主流市场 存储上线:50+ PB 存储容量 储备管道:250+ PB 等待接入 节点资产:销售额超 1300 万美元 融资背景:累计 3100 万美元,投资方包括 1kx、HV Capital、Protocol Labs 社区规模:25 万+,测试网用户超 22 万 🛠 技术亮点:From DePIN, Beyond DePIN. 1️⃣硬件提供方 硬件提供方是 ICN 网络稳健性与可扩展性的关键。他们参与一个透明的市场体系,凭借其高质量的服务获得可靠的报酬与激励。 2️⃣ICN 协议 / 超级节点(Hypernodes) ICN 协议(ICNP)将异构硬件资源汇聚进网络,确保高性能、高可靠性与具竞争力的定价,并为新一代云计算原语的引入提供基础。 3️⃣构建者层(Builders Layer) 应用层开发者利用 ICN 去中心化架构,设计并交付创新的云端产品。基于 ICN 平台打造尖端服务,精准满足客户需求。 ICNP 智能合约:链上 / 链下桥梁,强化 SLA 验证 卫星机制:全球首创,HyperNodes 数据实时上链 + 上传卫星网络,透明到极致,打破“中心化黑箱” 一句话总结:这是一套从任务调度到链上验证再到全球实时监控的全链路 DePIN 操作系统 ——而 WebFi 的出现,让它不仅仅是硬件网络,更是一次“互联网形态”的重构。 🗺️ 一分钟点亮 ICN 世界地图 可以参考视频快速参加全球节点共建行动,没有费用,只需要像平常走路点亮高德地图那样,选择自己的国家,点一下打卡就会点亮属于你个人的行为节点了。这个是一次性的,如果还感兴趣后续的代币奖励,可以分享到 X,带上 #ICNTWorldDomination。越多动作、互动,你的节点越亮,未来Top# 100 活跃者可瓜分 10,000 枚 $ICNT 额外奖励 参与 Todo: 1️⃣ 访问 https://t.co/PfiBb6sK5r 2️⃣ 选择国家、连接钱包 3️⃣ 打卡地图,点亮属于你的节点 4️⃣ 分享至 X 并带上 #ICNTWorldDomination# 邀请更多人参与 *但 Gitcoin Passport 分数不能为零,不然参与不了这个,以及推特要的权限有点高,参与之后可以先 Revoke 下⚠️ ✍TL;DR 总结 传统 #DePIN# 不够性感,ICN 想用 WebFi 这个新物种,重构互联网协作模式:让每个人都成为节点本电。你的位置、参与打卡的每一个任务每一个点赞都能点亮地图。 更重要的是这不仅仅是互动——这些活跃数据也可以是你的链上声誉变成资产,参与治理、解锁奖励,甚至影响挖矿权重。 本身 ICN 主网预计是 6 月上线,ICNT 代币也将随之解锁,现在这个节点关注参与起来刚好!可以顺手先参与下。接下来,就看这张网到底能织到多大了👀
Show more
0
38
54
5
怎么找到潜力币,不是喊单那种,而是真正能学、能上手的那种。 每天都有大量新币上线,绝大多数都凉得飞快,想在里面捞到金子,不能只靠运气,我也是自己最近在学习,做了一个总结跟大家分享一下 1.先学会判断市场情绪 最基础但最关键:大饼不涨,山寨别碰。 像之前BTC一突破7万,SOL、RAY、JUP这些Solana生态币直接跟着起飞,资金从主币流向山寨,是有节奏的。 2.搞懂Narrative,别逆主流 什么是Narrative?就是币圈那种热点故事,比如进年来一直比较火的是AI、Restaking、RWA、Gaming等等~ 你去蹲这些主线生态的早期项目,比如Restaking火起来的时候,$ALT刚上线,直接翻倍。 3.盯住新链和它的原生项目 新链出来=新流量入口,比如Blast、ZKsync、Sonic这些链,一上线就有VC、交易所、KOL配合带流量。 你看PACMOON、FantasyTop这些,就是趁着Blast起飞的时候一起火的。 4.会不会讲故事很重要 别只看技术,看它是不是能制造FOMO。 像$NOT,技术没啥亮点,但光凭“Notcoin”这个名字+社区玩法,被全网传疯了 5.空投预期=低风险白送钱 像之前LayerZero、ZKsync、Mezo这些项目,很多人是先撸后看,前期交互就当是买了个期权。只要坚持,中了就是几十倍的回报。 6.从哪开始学?给新手推荐几个我平时在用的平台和方法(你们有好的也麻烦推荐给我哦) RootData 是一个链上数据分析平台,你可以把它理解成,币圈版的“天眼查 + Crunchbase + Excel表”集合体,专门用来看项目、看融资、看VC、看代币经济模型的数据分析工具。 在 #OKX# Web3 钱包的 “发现” 板块里找到“DApps”,可以查看各个板块当前排名情况(根据热度,TVL,交易额,活跃地址等等排名),还有NFT 项目、链上快讯的内容,行业动态和项目资讯。(很适合新手小白) DexScreener 是一个实时追踪链上新币和交易数据的工具网站,主打一个特点: 你看到的,就是刚刚有人在链上买的。 还有DeFiLlama 查TVL变化,找热链 还有蹲推特 KOL、热门话题,跟着市场的眼睛走 最后加几个猎币型社区或TG群,别闭门造车 找潜力币,不是去押它会不会成功,而是看市场有没有准备把它炒起来。 如果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留在评论区让我也学习一下😁 @okxchinese @OKXWallet_CN @wallet @okx
Show more
0
16
27
1
这几天刷推很明显的感觉到英文技术社区对中国AI产业的进步速度处于一种半震动半懵逼的状态,应激来源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宇树(Unitree)的轮足式机器狗B2-W,另一个是开源MoE模型DeepSeek-V3。 宇树在早年基本上属于是波士顿动力的跟班,产品形态完全照猫画虎,商业上瞄准的也是低配平替生态位,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但从B系列型号开始,宇树的机器狗就在灵活性上可以和波士顿动力平起平坐了。 B2-W的意外在于切换了技术线,用运动性更高但平衡性同时也更难的动轮方案取代了B2还在沿用四足方案,然后在一年时间里完成了能在户外环境里跋山涉水的训练,很多美国人在视频底下说这一定是CGI的画面,不知道是真串还是心态炸了。 波士顿在机器狗身上也曾短暂用过动轮方案,或者说它测过的方案远比宇树要多——公司成立时长摆在那里——但是作为行业先驱,它连保持一家美国公司的实体都办不到了。 现代汽车2020年以打折价从软银手里买了波士顿动力,正值软银账面巨亏需要回血,而软银当初又是在2017年从Google那里买到手的,Google为什么卖呢,因为觉得太烧钱了,亏不起。 这理由就很离谱,美国的风险资本系统对于亏损的容忍度本来就是全球最高的,没有之一,对于前沿性的研究,砸钱画饼是再寻常不过了的——看这两年硅谷在AI上的投入产出比就知道了——但波士顿动力何以在独一档的地位上被当成不良资产卖来卖去? 那头房间里的大象,美国的科技行业普遍都装作看不到:美国人,如今的美国人,从投行到企业,从CEO到程序员,从纽约到湾区,对制造业的厌弃已经成为本能了。 A16Z的合伙人马克·安德森2011年在「华尔街日报」写了那篇流传甚广的代表作「软件吞噬世界」,大概意思是,边际成本极低的软件公司注定接管一切水草繁盛之地,和这种可以提供指数级增长的生意比起来,其他的行业都不够看。 并不是说马克·安德森的表达有问题,后面这十几年来的现实走向,也确实在证明这条攫取规模化利润的回报是最高的,但美国人的路径依赖到最后必然带来一整代人丧失制造能力的结果。 这里说的丧失制造能力,并不是说丧失制造兴趣或是热情,我前段时间拜访了深圳一家逆向海淘公司,业务就是把华强北的电子配件做成可索引的结构化目录,然后提供从采购到验货再到发包的全流程服务,最大的买方就是美国的DIY市场和高校学生,他们之所以要不远万里的等上几个星期委托中国人来买东西,就是因为在诺大的美国本土,根本找不到供应链。 然后那些学生也只有在读书时才有真正尝试制造某些东西的机会,到了要去大公司里上班领薪后,再也没人愿意把手弄脏了。 但软件终究不能脱离硬件运行,哪怕硬件生产的附加值再不够看,基于采集一手物理数据的入口,制造商腰板硬起来后去做全套解决方案,只取决于能不能组建好的工程师团队,反过来却不一样,制造订单长期外包出去,它就变成产业链配套回不来了。 所以像是多旋翼无人机和四足机器狗这类新兴科技萌芽的原型机一般都还是产自有着试错资本的欧美,也就是所谓「从零到一」的过程,而在「从一到十」的落地阶段,中国的追赶成果就会开始密集呈现,进入「从十到百」的量产之后,中国的供应链成本直接杀死比赛。 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最早在网上爆火的时候,Google X的负责人在内部备忘录里说他已经和媒体沟通了,希望不要让视频和Google扯上太大关系,是不是很迷惑,这么牛逼的事情,你作为母公司非但不高兴,还想躲起来,现在你们懂得这种顾虑从何而来了,就是觉得贵为软件巨头的Google去卷袖子干制造的活儿太卑贱了呗。 当然美国也还有马斯克这样的建设者(Builder),但你要知道马斯克的故事之所以动人,是因为他这样的人现在是极度稀缺的,而且长期以来不受主流科技业界待见,完全是靠逆常识的成就——造汽车,造火箭,造隧道,这都是硅谷唯恐避之不及的事情——去一步步打脸打出来的名声。 如果说宇树是在硬件上引起了一波怀疑现实的热度,那么DeepSeek则在软件的原生地盘,把大模型厂商都给硬控住了。 在微软、Meta、Google都在奔着10万卡集群去做大模型训练时,DeepSeek在2000个GPU上,花了不到600万美金和2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对齐GPT-4o和Claude 3.5 Sonnet的测试结果。 DeepSeek-V2在半年前就火过一波,但那会儿的叙事还相对符合旧版本的预期:中国AI公司推出了低成本的开源模型,想要成为行业里的价格屠夫,中国人就擅长做这种便宜耐用的东西,只要不去和顶级产品比较,能用是肯定的。 但V3则完全不同了,它把成本降了10倍以上,同时质量却能比肩t1阵营,关键还是开源的,相关推文的评论区全是「中国人咋做到的?」 虽然但是,后发的大模型可以通过知识蒸馏等手段实现性价比更高的训练——类似你学习牛顿三定律的速度降低的斜率也在有利于追赶者,肯定比牛顿本人琢磨出定律的速度要快——成本,但匪夷所思的效率提升,是很难用已知训练方法来归纳的,它一定是是在底层架构上做了不同于其他巨头的创新。 另一个角度更有意思,如果针对中国的AI芯片禁售政策最后产生的后果,是让中国的大模型公司不得不在算力受限的约束下实现了效率更高的解决方案,这种适得其反的剧情就太讽刺了。 DeepSeek的创始人梁文锋之前也说过,公司差的从来都不是钱,而是高端芯片被禁运。 所以中国的大模型公司,像是字节和阿里这样的大厂,卡能管够,把年收入的1/10拿出来卷AI,问题不大,但初创公司没这么多弹药,保持不下牌桌的唯一方法就是玩命创新。 李开复今年也一直在表达一个观点,中国做AI的优势从来不是在不设预算上限的情况下去做突破性研究,而是在好、快、便宜和可靠性之间找出最优解。 零一和DeepSeek用的都是MoE(混合专家)模式,相当于是在事先准备的高质量数据集上去做特定训练,不能说在跑分上完全没有水分,但市场并不关心原理,只要质价比够看,就一定会有竞争力。 当然DeepSeek不太一样的是,它不太缺卡,2021年就囤了1万张英伟达A100,那会儿ChatGPT还没影呢,和Meta为了元宇宙囤卡却阴差阳错的赶上AI浪潮很像,DeepSeek买那么多卡,是为了做量化交易⋯⋯ 我最早对梁文锋有印象,是「西蒙斯传」里有他写的序,西蒙斯是文艺复兴科技公司的创始人,用算法模型去做自动化投资的开创者,梁文锋当时管着600亿人民币的量化私募,写序属于顺理成章的给行业祖师爷致敬。 交待这个背景,是想说,梁文锋的几家公司,从量化交易做到大模型开发,并不是一个金融转为科技的过程,而是数学技能在两个应用场景之间的切换,投资的目的是预测市场,大模型的原理也是预测Token。 后来看过几次梁文锋的采访,对他的印象很好,非常清醒和聪明的一个人,我贴几段你们感受一下: 「暗涌」:大部分中国公司都选择既要模型又要应用,为什么DeepSeek目前选择只做研究探索? 梁文锋:因为我们觉得现在最重要的是参与到全球创新的浪潮里去。过去很多年,中国公司习惯了别人做技术创新,我们拿过来做应用变现,但这并非是一种理所当然。这一波浪潮里,我们的出发点,就不是趁机赚一笔,而是走到技术的前沿,去推动整个生态发展。 「暗涌」: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留给大部分人的惯性认知是,美国擅长搞技术创新,中国更擅长做应用。 梁文锋:我们认为随着经济发展,中国也要逐步成为贡献者,而不是一直搭便车。过去三十多年IT浪潮里,我们基本没有参与到真正的技术创新里。我们已经习惯摩尔定律从天而降,躺在家里18个月就会出来更好的硬件和软件。Scaling Law也在被如此对待。但其实,这是西方主导的技术社区一代代孜孜不倦创造出来的,只因为之前我们没有参与这个过程,以至于忽视了它的存在。 「暗涌」:但这种选择放在中国语境里,也过于奢侈。大模型是一个重投入游戏,不是所有公司都有资本只去研究创新,而不是先考虑商业化。 梁文锋:创新的成本肯定不低,过去那种拿来主义的惯性也和过去的国情有关。但现在,你看无论中国的经济体量,还是字节、腾讯这些大厂的利润,放在全球都不低。我们创新缺的肯定不是资本,而是缺乏信心以及不知道怎么组织高密度的人才实现有效的创新。 「暗涌」:但做大模型,单纯的技术领先也很难形成绝对优势,你们赌的那个更大的东西是什么? 梁文锋:我们看到的是中国AI不可能永远处在跟随的位置。我们经常说中国AI和美国有一两年差距,但真实的gap是原创和模仿之差。如果这个不改变,中国永远只能是追随者,所以有些探索也是逃不掉的。英伟达的领先,不只是一个公司的努力,而是整个西方技术社区和产业共同努力的结果。他们能看到下一代的技术趋势,手里有路线图。中国AI的发展,同样需要这样的生态。很多国产芯片发展不起来,也是因为缺乏配套的技术社区,只有第二手消息,所以中国必然需要有人站到技术的前沿。 「暗涌」:很多大模型公司都执着地去海外挖人,很多人觉得这个领域前50名的顶尖人才可能都不在中国的公司,你们的人都来自哪里? 梁文锋:V2模型没有海外回来的人,都是本土的。前50名顶尖人才可能不在中国,但也许我们能自己打造这样的人。 「暗涌」:所以你对这件事也是乐观的? 梁文锋:我是八十年代在广东一个五线城市长大的。我的父亲是小学老师,九十年代,广东赚钱机会很多,当时有不少家长到我家里来,基本就是家长觉得读书没用。但现在回去看,观念都变了。因为钱不好赚了,连开出租车的机会可能都没了。一代人的时间就变了。以后硬核创新会越来越多。现在可能还不容易被理解,是因为整个社会群体需要被事实教育。当这个社会让硬核创新的人功成名就,群体性想法就会改变。我们只是还需要一堆事实和一个过程。 ⋯⋯ 是不是很牛逼?反正我是被圈粉了,做最难的事情,还要站着把钱赚了,一切信念都基于对真正价值的尊重和判断,这样的80后、90后越来越多的站上了主流舞台,让人非常宽慰,你可以说他们在过去是所谓的「小镇做题家」,但做题怎么了,参与世界未来的塑造,就是最有挑战性的题,喜欢解这样的题,才有乐趣啊。
Show more
0
191
2.6K
564
如何成功的向上社交? 向下社交的价值 同等级,如何构建关系网壮大自己? 新生代KOL起号必看帖子之一 获得百万流量后的真实体验。 最近看到大家在讨论向上社交这个话题,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妹子,我分享一下我自身的经历和收获,希望对您有帮助。 我用我4年半的KOL之路来分享不同角度的社交的价值,您可以举一反三。 最近我的评论区很多留言,说我的流量好高啊。兔子,最近你怎么运营推特的,怎么流量一下子是以前的10倍以上,一下子爆发了? 我看了下后台数据,4月份我获得了160万的展示量,这和我之前的数据对比,确实形成了很大的差别。并且我还在20天时间拿到了230个Yap,双喜临门。 这就是不同角度的社交成全了我的流量,如果您也想获得不同等级的资源支持,那么这篇文章值得您阅读。 我的KOL之路 大家都知道作为KOL,流量非常的关键。我从2021年开始运营推特,从几个人的粉丝做起来。 有一次我分享了一个帖子,我发现我的观点别人爱看,收获了几百个粉丝,激发了我做KOL的欲望,那时候KOL这个名词还不算普及,仅仅是为了分享欲望而已。 向上社交开始了 所有的人都知道向上社交,包括我这个情商非常普通的女人。那时候我开始蹭大胡子,2021年非常牛的KOL,去发一些好看的照片博得他们的回复。给他们点赞,转发,博得好感。 向上社交第一步,就是先付出。不要一上来就是我的观点是什么,而是您什么观点对我有什么感触,结合自身体会来说,一定要评论,点赞人太多,不容易被关注到。 而且我会加小铃铛,这样大佬第一时间就可以看到我的评论,基本他们才发完推文都是在线的,可以有很好的机会和他们互动。 并且积极地引用转发文章也很重要,在我起号早期的时候,我看到大佬好的文章,我会积极的转发到自己的推文里,大部分大佬看到后都会来点赞。 但是向上社交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您的时间成本比较大,您希望大佬能给您点赞互动甚至转发,这个难度非常大。 如果您能遇到顶级大V,比如 SOL哥和倪老师这样的愿意和你互动的,那么是遇到贵人了。但是大部分的顶级大V是一两次给你的文章点点赞,大部分时间您给大佬回复的精彩他们会给你的评论点赞,想要他们主动来你的空间难度非常大。 所以,向上社交要做好充分的心里准备,时间上要消耗得起,要精不要多,认准几个你心里发自肺腑认可的大佬去互动,如果你不认可他,只是为了流量去互动,这种对方是能感受到的,他的潜意识会告诉他答案。 很多人都知道和这些大佬互动,还有CZ,一姐,孙宇晨,star,但是为什么舔到的人很少呢? 目前币安和欧易,我个人觉得是非常值得大家去舔的,但是舔的方式要不一样。 不需要你整天去他们的评论区去点评夸赞他们,只需要认真的去写和他们交易所主推的产品相关的文章。 比如币安最近专注阿尔法,你就认真研读阿尔法规则,从这个角度写文章,可以写教程,可以写你对阿尔法的理解等等,文章里艾特几位大佬,只要你的文笔还可以,一定可以舔成功。 比如欧易,欧易注重钱包的发展,你多写使用教程。他们对这类博主非常友好,赵赵是很早分享欧易钱包的使用者,被邀请参加游艇之类的活动。 这方面的付出,这方面的舔是高级舔,好听的语言会听腻,但是有价值的付出对方永远会需要。 如果上面几位老板创始人,你舔的能力不够,但是你可以舔他们交易所活跃的工作人员啊,得到他们的青睐,你的流量一样会火起来。他们的工作人员,比如币安的思思,欧易的米粒,海腾,BG的家印,他们本身就是币圈的顶流,你认真的支持他们工作,他们给你的推文写一个评论,他们的粉丝都会看到,你的流量也会来的。写的好的文章他们也会转发的。 做一个热心的交易所用户,一定会比舔轻松。 我至今舔哪一家交易所都没成功,就是没为交易所做啥贡献。多做贡献,多使用他们主推的产品,你一定会被关注到。 但是我舔粉丝成功了,因为我做了很多公益占卜,可以帮助到大家。 你想要什么样的资源,就努力的去舔吧,一定会成功的。 需要注意什么? 币圈也是一个小江湖,也有是非。 个人建议,不要参与到任何一家交易所的是非中,只要和您没关系,不要参与,垃圾交易所不在此范畴。 首先,我们是KOL,是小KOL,我们个人力量是有限的,江湖里的事情大部分就是利益问题,我们看不懂里面的门道,先保护好自己,在没有足够实力之前不要去评价,有些事情真相并非看到的这么简单。 其次,KOL之间的吵架也不要加入,不参与是非。尤其是当别人评判这个KOL种种恶行时候,但是他是你曾经的贵人,帮助过你,提携过你,不要去评价。还是之前的观点,大部分都是利益的问题,大家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去分享观点,多看少说。 这个世界上的好坏从来没有标准,一个再好的人,再大的KOL或者再大的人物可能做出的动作是伤害你的,一个很多人嘴里看不上的人的行为却可能是帮助到你的(诈骗跑路等行为人不在此范畴) 向下社交没有价值吗? NO,我和大部人人一样,都想着向上社交。但是今年读了很多禅宗理念的文章,心态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以前我做推文,很少回答我的粉丝。但是4月份后,只要推文给我评论的,我都会一一感谢过去。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用户感觉到这个博主有血有肉,不是机器人,还会回我的评论,她在乎我,后面链接就形成了,很强的粘性。 你的粉丝是你的后备军,是你的粮草,想要向上社交成功,没有向下社交的力量支撑,犹如空中楼阁,非常的辛苦。 所以今年所有骂我的粉丝,我都开心的接纳,并且感谢。 所有的KOL背后最应该感谢的人就是粉丝,是衣食父母,所以积极主动地和他们讨论,会对自己未来形成很大的帮助。 以前的我一直在上面不肯下来,真的错过很多。 现在您看我的文章,很轻松的可以拿到上万的流量,这些都是在乎粉丝才拥有的。 同等级,打造你的关系网 单纯依靠粉丝,也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粉丝给您的点赞回复影响力范围非常有限,而最能帮助你的就是中部KOL。 我4月份加入一些互助社区,他们打开了我封锁已久的流量。你和这些KOL互动,好的文章算法会分析出来,帮你推流。 如果你暂时没有资格加入这些社区,也没有关系,请认真的给每个愿意和你互动的中部KOL互动,先付出,再得到。我是这样执行的,也收获到了很多的成果。 只要K蓝V给我点赞互动,我一定会看他的主页互动回去。 所以,您的主页您一定要精心打造,一个很认真的置顶文章对新人来说非常重要。 几篇优质的文章,风格要统一,要做垂直内容,让别人一下子知道你是做什么的,而不是什么都分享。当你到了顶级KOL,你可以这样变换风格,哪怕你的吐槽都可以获得十万的流量,但是作为新人不可以。 最好做一份精心打造的自我介绍文章,让别人一下子就能了解你是谁,你做什么的,你的经历等等,让别人愿意继续了解你。 到底怎么社交,我拿KOL为例子,生活中也是如此,愿意帮助你的大佬你多走动,多想着替大佬解决一些问题,提供你的价值。和你同等级的人,多团结,少得罪,筛选志同道合的人,形成自己的关系网。 向下社交,要感恩,同时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计较,形成自己的领导力,让他们坚定地跟随你,成为你打造关系网向上社交的关键支持。
Show more
0
0
0
0
HTX高管面对面:六爷篇 课代表!! 昨天看 HTX 的高管面对面直播,一边听一边写孙哥的部分,结果六爷后半段没能看完。刚刚吃完饭,打开了回放,把六爷的部分认真恶补了一遍。 “我们一致提出了一个词叫 builder。虽然这个词大家耳熟能详,但我们是很认真地在思考:什么叫 builder?” “很多人以为行业的进步是自然而然的,但其实不,是一群人,看得见未来、相信技术的人,把它一步步推出来的。” “交易所不仅是上币、赚手续费,更是要承担推动行业前进的责任。” “只有行业真正繁荣了,我们才能真正繁荣。” 我认为一个交易所能做的不止是挂币和撮合交易,它真的可以是行业背后的推动者。 以前总觉得火币经历过那么多起伏之后,可能会更保守,听完这段,觉得哪怕市场再难,HTX还是想把“建设”这件事做下去。 作为用户,其实我们也在这个共建里,只是角色不同。我也更理解为什么他们一直在强调“共识社区”,不再是以前那种交易平台高高在上,而是真想把用户当成伙伴。 “我们打造最好的新资产平台,是为了打基础,不能还没盖房子就先装修。” “HTX是平台的治理代币,我们会比任何人都更在乎它的价值。” “很多事情是欲速则不达,不代表我们不在努力。” “HTX没有对不起任何用户,这里是财富密码,大家要抓住。” 基础打不牢,装修得再华丽也白搭。他们也是真的在一点一点把平台的地基打稳,没在搞那种短期热闹。 “HTX没有对不起任何用户”,很多人都急着问HTX什么时候涨,怎么赋能,虽然慢,但确实是在往前走。 “我们花了50%的技术精力在做安全的事情,因为安全是交易所的重中之重。” “你往一个房子里加东西很容易,但要把它拆出来很难。” “很多代码并不是我们理解的那么简单,可能一个地方动了,整个系统就垮了。” “前期可能慢,但后期一定会是厚积薄发。” 前面我也一直不理解为什么会“慢”,听完六爷讲完,我才真的理解为啥有时候火币的一些产品更新显得“慢”。不是他们不想改,而是前面那段时间其实是技术“填坑”的阶段。 “往房子里加东西容易,拆出来难”,这句话真的一语中的。很多人(包括我)只看到表面,觉得“改个按钮而已”,但其实背后是整栋楼的结构问题。我对功能更新确实有点着急,但听完这段后确实也试图理解他们内部所面临的复杂性。 毕竟扎实的根基打好了,未来爆发出来的势能才是真正可持续的。 “人很喜欢想象,会觉得是不是有什么阴谋,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技术团队是一群非常老实的人,写代码的哥哥们都非常 nice,而且真的很踏实。” “他们特别喜欢看到自己写的代码变成一个产品被用户使用,所以如果想让他们多开发点,可以多鼓励一下他们。” 这也是太真实了,很多人老是在各种社媒、评论区猜东猜西,动不动就说是不是火币藏着什么阴谋。像六爷讲的,很多事情就是普通人、做普通事,踏踏实实地在解决普通的问题。 说到“喜欢看到自己写的功能被用户用起来”这句话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原来背后那些看不到的人,其实也是希望自己做的东西能被大家认可的。他们也有成就感,有热情,也会偷偷看我们说了什么。 “哪怕我们今天把名次冲得很高,但是我们没有把整个加密行业带得更好,它也都是昙花一现。” “名次、荣誉都是一时的,如果真的是渴望把这个行业带来更好的话,应该要秉持一个更长远的目标。” “我们还是要找到自己的声音,我们到底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加密?” 其实大部分人是那种特别看重数据、排名的人,交易所市占多少、榜单排第几,感觉这东西就是nb实力的象征。但会不会觉得有时候我们是不是太被外界定义的标准牵着走了,反而忽略了更本质的东西(用户体验、行业价值、实际建设)。 昙花一现也像币圈经历,这些年,太多一时风光、最后销声匿迹的平台,真留下来的,真的都是那些老老实实打基础的。 为什么总说自己是“builder”,不是一句口号,是真有人在认真想这事、干这活。 其实看完这场高管面对面,我(绝大部分人)都能感受到他们都是真正投入在这件事里的。他们不只是把HTX当作一个工作平台,而是真的把它当成一个值得长期建设的事业。 这个行业本来就没有那写所谓容易的路,但如果有一群认真的人、长期主义的人在努力,那大家都会相信HTX只会越来越好。 最后希望HTX越来越稳、越来越强,也希望我们每一个共识者,都能一起走在这条路上 @justinsuntron @HTX_Molly @qingyang007 @daodao333 @HTX_Global @xiaojiucai_andy
Show more
📸币圈首档专栏对话节目《火币高管面对面》 🟦现已闪亮登场! 首期我们将对话火币全球顾问 @justinsuntron ⏰今晚 20:00(UTC+8) 🎙️和主持人 @DeerHTX 以及特邀嘉宾@justinsuntron @HTX_Molly 一起, ✌️与高管零距离!让问题有回音! 🎁直播见更有海量空投等你哦 #火币高管面对面# https://t.co/IEHNGqW8kf
Show more
0
0
0
0
每一个内容输出者都会面对的问题,我也是这么磕磕绊绊的一路走过来的,前两年还会经常的出来博弈一下,现在尽量减少这种行为,其实有很多小伙伴和我说,只要你不看评论区,不去回评论,这个世界就会清净很多,所以我们也看到了大多数的内容输出者都不太原因在评论上花费时间,因为真的会血压升高。 总说心平气和,就当看不到就好了,但除非是真的不看,否则都是凡人,哪里能真的当作没发生,起码我是做不到,有的时候也会影响心态,这种时候拉黑确实是最简单的方式,成年人了,不喜欢就拉黑,方便,简单。 而且对一个内容输出者来说,这些事情是没有办法避免的,毕竟市场是变化的,事件是变化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4月9日白天川普说给中国加 145% 关税的时候 $BTC 一路下跌,多数的分析师都认为市场会进入下跌区间,这有错吗?没错。 但错了吗?错了,因为晚上川普就宣布了对除中国以外其它国家的 90天 暂停,这时候白天去做空的人是不是就会被套,这是大概率的,推特上能知道川普要做下一步的人有的,但是不是愿意出来说,我觉得是没有的,所以分析是有时效性的,随着事件,趋势的改变而改变。 学会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逻辑,比什么都强。别人能提供的都是参考,而因为参考你就去ALL IN ,亏了就出来骂街,这已经不是成熟不成熟的问题了,你亏的,都是你自己的,你都不为自己负责,还能指望谁给你负责呢? 明天一早还会有人继续分析,继续带单,但你可能已经失去了在牌桌上的资格。
Show more
面对无脑黑或者不同观点 博主应该如何自处?最近看到前两位认知非常深度真诚输出干货的博主M兄和haohuang兄都受到无脑黑或者一些过激言论的影响,赌狗兄的感受让我也有感触。说说我的感受: 1、经常在推上写东西,很难不遇到无脑黑和情绪化过激言论,碰到上这种就如同我之前在M兄推文评论“ 理都不理,但也不拉黑,就喜欢他们看不惯但也奈何不了,主打一个爱看不看” ,本质上就是主动屏蔽或者忽略这些负面言论的影响,他们不是我们认真输出应得的,那就抛弃之忽略之。 2、当然也有很多朋友跟我们的观点相左,但是大家都是秉持对事不对人的原则,以文会友的态度,平和冷静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逻辑,那么这种我是非常可乐跟这些朋友深入探讨彼此观点的差异性,看看能不能寻求共识,实在不行那就求同存异,以待后续验证最后不打不相识。 3、而赌狗兄的感受让我很触动,古人说“文人相轻”,今天有“博主相轻”: 技术分析看不上宏观、 做大周期瞧不上做趋势、 交易者、投机者、投资者相互瞧不上; 交易员、分析师互喷; 其实大可不必,正如@AntonLaVay 的推文里说他从来不会负面评论别人的推文,我也是如此:只要每一个人的输出都是认真儿真诚的,那么我就假定他所做的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必是符合他的体系的,对与错并不重要因为每个人都不是神,重要的是深度思考和持续迭代。有时有些童鞋暗暗嘲讽其他博主,其实大可不币。 条条大道通罗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大道,这个大道是跟每个人自己的性格特质、认知体系、成长经历息息相关,必然是天差地别。即使在宏观对市场走势影响如此之大的当下、我也不觉得宏观是唯一的大道,所以从这个角度尊敬所有认真输出、深度思考的博主,无论对错都是从他们的角度来认知市场、理解产业、分析趋势、做出决策。人生就是一套操作系统、我们不能期待一把就能中个大的,更多的让每一次分析决策更优化一点,更进步一点、然后无限逼近那个最优解。 非常期待大家都能真诚交流,少些情绪化多些冷静。也期待博主在真诚输出之余都能收获朋友和认知上的更进一步。 @Murphychen888 @hhuang @AntonLaVay
Show more
0
3
2
0
《莱特币LTC中长期看涨逻辑解析》 宝宝们市场回撤你会抄底什么资产呢? 这篇视频告诉你LTC抄底逻辑(也可以看我朋友写的文字⬇️) @litecoin 🎁 抽10位小伙伴送300U价值的LTC ! 1️⃣关注 @AlphaMoonDao @_Chelseycrypto @Selina_sunn 转发点赞 @好友观看 2️⃣在YouTube https://t.co/ruUjw1pOdd一键三连截图在评论区👇 评论区还可以留下你对LTC的看法哦! 有好的想法也可以私信我入粉丝群我们一起交流探讨!!!
Show more
0
240
261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