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逆统战烽火
People
Not Found
Tweets including 逆统战烽火
虽然此时工程师还在跟DDoS奋战,但还是要和大家分享今日份的抽象艺术:开服一个小时内红军的“我把亚亚送来还给台湾”、“我把小微送来还给台湾”瞬间登陆南台湾,红军方面把这个行动称作“空投大陆新娘”,目前进得去游戏的玩家正在进行北台湾保卫战。 #逆统战烽火# https://t.co/CIr4u5Mqs7
Show more
0
55
563
35
《逆統戰:烽火》最新戰況:台軍已將台灣、澎湖、金門、馬祖地區,全數從紅軍手中奪回!還上了對岸往北京打過去了 ... 歡迎大家一起來玩~加入台灣陣營! https://t.co/C84GFqWBMP
Show more
0
3
27
1
《逆統戰:烽火》開服首日體驗心得如圖: https://t.co/rcTGa6ZdYJ
0
1
53
5
国产AI的投放统计,小规模的烧钱大战已经开始了,我再补充几个点: - Kimi的投放波动性很大,最近20天投了上季度总额的7成费用,不知道是竞争应激还是8月的融资款刚到账; - Kimi、豆包、夸克是国产AI行业最肥的三大金主,据说豆包现在已经日活破千万了,不是月活哦,断档领先; - 夸克和通义千问虽然都是阿里亲生的,但夸克有成熟的产品做转化,所以待遇天差地别,通义千问还在折腾底层模型,和那点投放额比起来,口碑倒是超出预期了; - 元宝、跃问、百度文库都在卷生产力(办公)工具,这个品类是出了名的转化高、留存低,买量买起来就是无底洞,而且不能断供; - 百度文库算是黑马了,在李厂长苦口婆心劝同行别做底层模型未果后,文心一言已经被打出C端市场了,但百度文库抓到了很精确的场景,内部地位有一点点逆袭了; - 清华系的智谱逐渐长成了对标形状,被架在中国版OpenAI的概念上下不来了,行业里不怎么买单,但很能诱惑股民; - 秘塔和星野基本上是Perplexity和Character的复刻版,估值有锚,套壳成本也低,所以花钱也不需要节省,活得还行。
Show more
0
25
197
46
雷军成长轨迹里面,有一点非常逆直觉。 普通人都是消费电子或者制造业出身,然后看到科技互联网风口,转行做纯软件,早早从硬件行业跳船,追求高利润和高增长, 雷军起家WPS和金山,然后做了MIUI这种嵌入式/消费电子,然后直接下场做手机,从零开始搞供应链,然后开始搞零七八碎IoT和白色家电, 最后亲自下场进入造车行业,彻底进入制造业革命。 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个是雷军从来不基于自己的技术和经验而选择留在舒适区,相反他具有极强的跳出舒适区的能力,顺势而为,遇到新的风口和商机,第一时间选择调研和抓住机会, 哪怕是从科技互联网到手机再到汽车,从开发难度和利润上越来越艰难,但是他看到了机会,还是选择了all in, 另一个是雷军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红利的受益者,非常敏锐地吃到了产业增量,最开始MIUI和小米手机是和台湾/日/韩手中抢消费电子市场,新能源电车则是直接和德系、日系在华合资汽车抢市场, 如果一直留在互联网行业,雷军恐怕没有魄力去和阿里、京东、美团、拼多多等平台经济烧钱抢市场, 但是进入消费电子和汽车行业,雷军反而因为技术信仰和认知高度,有机会降维打击当时的对手们,从HTC和三星,到海信和TCL,再到传统油车车企和电车新势力,他们都不具备雷军的技术信仰、洞察力和战略角度。 传统意义上,制造业革命都需要从制造业内部孵化英雄,只有制造业的精英年轻人最懂制造业, 然而中国反常的一点是,中国先因为14亿人的统一语言和市场,孵化出了一批互联网VCPE和创业者们,这批人天生高学历、高智商、高认知、顶级思维, 然后这批人像下饺子一样,在合适的时机,反哺消费电子和制造业,带来toC制造业革命,比如雷军,比如电车三傻,成为了行业鲶鱼,带动了行业其他人跟进革命,比如oppo、vivo、华为、传统油车厂等等。 这一点是非常特殊的,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在其他任何时机、任何国家、任何市场里,都是无法复制的现象。
Show more
0
147
2.1K
256
其实桂林兄说的关于 $BTC 的事情我个人是挺有感触的,最近和很多老朋友聊天,大多数人的第一桶金要么就是来自于 Bitcoin ,要么就是来自于 ICO ,尤其是有一些朋友到现在都拿着,但这确实是一个反人性的事情,中间大起大落多少次,能一直拿在手上的说实话基本都是不差钱的人。 起码是没有这些 BTC 都能过的不错的,或者就是本身 BTC 就很多,一路卖到现在还有存货,我们在数据里看到的也是一样的,这么长时间了,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 BTC 都是逐渐流向长期且高净值的投资者。 我还记得很多小伙伴和我说过,来币圈是逆天改命的,而不是为了赚一两倍的收益,但确实实际来看,持有 BTC 才是最简单的“币圈投资逻辑”,当然我说的是投资逻辑,而不是交易逻辑。 投资和交易应该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但本质都是为了赚钱,所以我和桂林兄稍微有点不同的人,多数人都未必能做好交易。 在传统的美股中,根据 Vanguard、Morningstar、Dalbar 等机构多年的研究总结出: 1. 散户平均年化收益率约为 4%-6%,远低于标普500的长期年化 8%-10%。原因在于频繁交易、择时失败、追涨杀跌、FOMO 等行为损耗了收益。 2. 超过 80%-90% 的日内交易者在3年内亏损或退出市场。只有不到10% 能长期稳定盈利(数据来源巴克莱与FINRA)。越频繁交易,胜率越低,被称为“交易者死亡曲线”。 3. ETF/指数基金投资者,长期持有者表现优于多数散户,被动投资者在10年周期中跑赢70%以上的主动基金经理。如果持有 标普500 ETF,并坚持10年以上,大多数年份都能获得正回报。(这个数据和 $BTC 出奇的一致) 4. 对冲基金、养老金、主权基金等机构资金中约40% 至 60%的基金经理无法长期跑赢标普500指数。但胜率远高于普通散户,且抗风险能力更强。 所以大多数人很难通过主动交易赚到钱,而真正长期稳定赚钱的,大多是纪律严明的指数投资者,或极少数高水平的投资者。 说句扎心的,根据加密货币行业的交易所统计显示,70% 至 90% 的活跃交易者在一年内亏损。而高频杠杆交易者中,95%以上长期亏损。 Glassnode 的链上数据分析显示出,在牛市末期买入、熊市抛售是散户常见行为。长期盈利者往往是“HODLer + 熊市加仓”群体。 本推文由 @ApeXProtocolCN 赞助|Dex With ApeX
Show more
0
29
97
11
其实桂林兄说的关于 $BTC 的事情我个人是挺有感触的,最近和很多老朋友聊天,大多数人的第一桶金要么就是来自于 Bitcoin ,要么就是来自于 ICO ,尤其是有一些朋友到现在都拿着,但这确实是一个反人性的事情,中间大起大落多少次,能一直拿在手上的说实话基本都是不差钱的人。 起码是没有这些 BTC 都能过的不错的,或者就是本身 BTC 就很多,一路卖到现在还有存货,我们在数据里看到的也是一样的,这么长时间了,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 BTC 都是逐渐流向长期且高净值的投资者。 我还记得很多小伙伴和我说过,来币圈是逆天改命的,而不是为了赚一两倍的收益,但确实实际来看,持有 BTC 才是最简单的“币圈投资逻辑”,当然我说的是投资逻辑,而不是交易逻辑。 投资和交易应该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但本质都是为了赚钱,所以我和桂林兄稍微有点不同的人,多数人都未必能做好交易。 在传统的美股中,根据 Vanguard、Morningstar、Dalbar 等机构多年的研究总结出: 1. 散户平均年化收益率约为 4%-6%,远低于标普500的长期年化 8%-10%。原因在于频繁交易、择时失败、追涨杀跌、FOMO 等行为损耗了收益。 2. 超过 80%-90% 的日内交易者在3年内亏损或退出市场。只有不到10% 能长期稳定盈利(数据来源巴克莱与FINRA)。越频繁交易,胜率越低,被称为“交易者死亡曲线”。 3. ETF/指数基金投资者,长期持有者表现优于多数散户, 被动投资者在10年周期中跑赢70%以上的主动基金经理。 如果持有 标普500 ETF,并坚持10年以上,大多数年份都能获得正回报。(这个数据和 $BTC 出奇的一致) 4. 对冲基金、养老金、主权基金等机构资金中约40% 至 60%的基金经理无法长期跑赢标普500指数。但胜率远高于普通散户,且抗风险能力更强。 所以大多数人很难通过主动交易赚到钱,而真正长期稳定赚钱的,大多是纪律严明的指数投资者,或极少数高水平的投资者。 说句扎心的,根据加密货币行业的交易所统计显示,70% 至 90% 的活跃交易者在一年内亏损。而高频杠杆交易者中,95%以上长期亏损。 Glassnode 的链上数据分析显示出,在牛市末期买入、熊市抛售是散户常见行为。长期盈利者往往是“HODLer + 熊市加仓”群体。 本推文由 @ApeXProtocolCN 赞助|Dex With ApeX
Show more
“大饼不套任何人”,“大饼一直是处于牛市之中”这样的言论其实是币圈流行的最正确的废话; 对吧?他肯定是对的,但是现在来看,他注定不适合大多数人,就像巴菲特的操作从来都是明牌,如果人人都复制巴菲特,人人都能成为股神一样,都是正确的废话; 人是复杂的动物,但大多数人的投资或者交易天赋也就一般且趋同,这是人性的底层逻辑决定的;所以赚钱的时候我们能看到千奇百怪赚钱方式,但赔钱的时候却都大同小异,凭运气赚,凭本事赔就是这个道理; 我现在告诉你确定性的答案,大饼在未来十年能涨到50万美金,你能拿的住吗?场外稳定现金流输血能力,不被市场情绪裹挟的独立思维,志得意满之后对初心的坚持,这都是拿住的前提条件,你以为很简单的拿住两个字,其实比登天还难,因为登的是人性这座高山; 我认为能做大周期交易(年,月)已经是普通人能达到的极限了,也是普通人能在赚钱和满足人性之间能找到的最好的平衡点了,我们不是巴菲特,更不是段永平,能认识到这点很重要;训练自己的耐受度和承受阈值同样重要。
Show more
0
0
0
0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我写的开源镰刀11 - 什么时候该起什么盘 最后总结是: 熊市搞分红,牛市做拆分,无论何时做互助 一代人需要一代人的农场,只要是像现在这样现货市场低迷的时刻,就是各种分红盘大放异彩的时候,不管是上古的矿机,后来的Pi币、流动性挖矿、Filecoin、TON小游戏、任务撸毛,还是 @KaitoAI 或者 @sign , 本质相同。 尤其是零撸,这种付出时间沉没成本祈求有一天能够“天降伟币”让自己逆天改命的模式,已经超脱了盘学的范畴,更像是人类集体无意识中的某种必然需要 前段时间我在KAITO投了票的项目私信来感谢我,叫 @campnetworkxyz , 投票的原因是因为我怀疑起名字的人是恶趣味: Camp在第一人称射击游戏里是蹲墙角当老六阴死别人的意思。 如果他们不来找我我可能就忘了这事了,找我了我才看到哟西,这又是一个当代新Pi币的故事:一个兼容Solana SVM的L1,但实际上是Pi和Avive那种每日零撸的任务墙。说是说AI叙事,但其实实质目的走SonicSVM那种绑票Web2用户(抖音)到Crypto的路线but 10倍更野:Spotify、Instagram也都统统加入零撸名单 我没法评价这个项目的其他基本面,我只能说大家看看现在交易所之间存量互博打的有多花,那么如果这个战术但凡数据好看一点,就大概率能换到好上币 如果你已经在各个一二级战场都毫无头绪,那么零撸战场始终有你一张大饼。点点下面的链接开撸,没有什么难度,只需要你有各个社交网站的账号就行: https://t.co/5zQoPXPUT9 祝旗开得胜
Show more
0
7
41
4
一文一图吃透汇率波动的底层逻辑? 有兄弟问,经常买U换U价格有波动, 那是谁决定什么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 其实影响汇率的五个因素: 通货膨胀、利率、国际收支、风险、央行调控。 🔺01.影响汇率的第一个因素:物价(或通货膨胀) ——理论支撑:购买力平价理论,侧重通过商品的流通,来调节汇率。但商品流通成本太高,调节能力有限。 通胀越高的国家,货币越来越不值钱。比如印度卢比、印尼盾、南非兰特、伊朗里亚尔,过去50年,兑美元一路下滑。津巴布韦、土耳其里拉、阿根廷比索更是经历了严重通胀。 当政府没钱了,他会怎么办呢? 方法一发外债,结果是外汇储备用光。 方法二发内债,内债不是债,但会导致通货膨胀。大部分情况下,这两者是同时发生的。 🔺02.影响汇率的第二个因素:利率(利率越高,汇率越高) ——理论支撑:利率平价理论(钱从利率低的国家,流向利率高的国家) 前两年,大家耳根子都听烂了:“美元加息,导致全球资本回流美国,美元指数强劲”。 大部分情况下,美元汇率,都是和美元利率呈现正相关关系的。利率对汇率的影响,短期内会盖过通胀的影响。 利率对汇率的影响更直接,加息的影响在短期内,会盖过通胀的影响。 拿日元举例,日元的利率维护是0附近,而美元的利率超过5%,自然就会有大量的人去借日元,然后换成美元,日元就会贬值。日本政府不得不下场干预,玩家离场,形成踩踏事件,才止跌。 在美元加息前,贷日元,买的其实不是美元,而是澳元和新西兰元。2008年前,日本兑澳元持续走低,那么2008年为什么日本兑澳元又涨回来呢,原因是利差交易的资本跑路了。 2011年日本大地震引发海啸,核电站泄漏,这本来可能属于日本几十年一遇的大灾难,但是你知道金融市场是怎么反映的吗?日本立刻开始暴涨。利差交易的资本方,进入避险模式,赶紧把澳元再换回日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说,日元看上去更像避险资产,一出事它就涨。 澳大利亚有超过60%的国债,都是外国人持有的。2011年更夸张,一度超过80%。 🔺03.影响汇率的第三个因素:国际收支(外资流入>流出,说明外汇市场上,本币需求>供给,本币就有升值的压力) 这里需要对比几个概念:贸易顺差&经常账户顺差&国际收支顺差。国际收支包括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经常账户又包括了贸易差额。 美国是很典型的经常账户逆差,资本账户顺差,二者处在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 比较典型的非均衡状态的案例,就是人民币了。中国刚加入WTO的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处在一个双顺差的状态,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同时顺差。对汇率的影响就可想而知了。双顺差、汇率升值、外汇储备激增,这三个不是巧合,而是相互之间有关联。 🔺04.影响汇率的第四个因素:风险。 比如委内瑞拉,全球石油储备最多的国家,可是因为内部各种政治原因,美国还对他制裁,持续二十年严重的经济危机。据2021年统计,委内瑞拉有94.5%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有76.6%的人处于极度贫困,谋杀率世界第一。 再拿非洲最大的三个经济体举例:埃及、尼日利亚、南非。 尼日利亚,2亿多人口的大国,也难幺蛾子。2022年宣布,说要重新设计大面额纸币,两个月后,原来旧的钱,就全部作废了。大家一下子就慌了,活也不干了,排队去银行换新钱。导致尼日利亚奈拉持续崩盘。也加速了国内通胀。 印度在2016年的时候,也干过类似的事,这么做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遏制黑市和反腐败。但是他短期内,对经济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只要有风险,资本就会撤离,外汇就会相应地下跌。最典型的例子,比如英镑。 2016年,英镑为什么大跌,就是英国脱欧公投,意味着风险和不确定性,英镑暴跌。 后来市场一看,梅姨信誓旦旦地说,谈个好deal,这个风险感觉又慢慢消除了,英镑就涨回来一点。 结果好不容易谈了个好的deal,在英国议会没通过,市场感觉完了,又变成个烂摊子,又是巨大的风险,英镑又开始跌。 2022年,英国史上任期最短的首相特拉斯,推出个非常反常理的刺激政策,又是巨大的风险,英国当时债市大跌,利率飙升。按理说,利率上升,英镑也应该涨啊,但则这个时候风险的因素,盖过了利率,英国也跟着暴跌。还顺便带走了特拉斯的工作。 🔺5.影响汇率的第五个因素:央行调控(外汇管制,外汇和美元绑定,或者一些公开市场的操作) 但央行的调控只是短期的,长期还是得看影响汇率的基本规律。 比如黎巴嫩,最早也是想和美元绑定,目标1:1500左右,但最终1:86000,央行也拗不过市场的大腿。 了解了以上这些因素后,我们拿美国的案例,融会贯通一下,过去50年美元的波动,它主要是因为什么: 1)风险(布林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下跌:1971年美国突然宣布,从布林顿森林体系脱钩,结束了全球的金本位时代,之后,谁也不知道全球的货币体系会走向何方,美元到底还是不是世界货币。 2)通胀(美元高通胀)-美元下跌:70年代末,全球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美国陷入高通胀,同时经济陷入衰退,美元陷入下跌。 3)利息(美元加息)&风险(拉美危机)-美元走强:为了遏制通货膨胀的压力,新上任的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克,在1980年把利率调高到了最高20%,同时8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美国的利率一直处在高位。让美国在经历了短暂的经济阵痛后,迅速摆脱了通货膨胀。当时拉美又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资本开始进入避险模式。 4)国际收支-美元下跌。这么强势的美元,美国的贸易受不了了,尤其同时期日本快速崛起,让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迅速恶化,于是美国来了一招阴的,他拿着日、德、法、英,在1985年签了著名的《广场协议》,让其他四国一起帮卖美元,于是美元立刻开始掉头下跌。 5)利息(美联储降息)-美元下跌。之后美联储也降息。 6)国际收支(股灾)-美元下跌。1987年,美国还经历了股灾,美元就持续下跌。 7)利息(美联储降息)-美元下跌。90年初,美联储继续降息,美元小幅震荡下跌。 8)1994年底,墨西哥债务危机爆发,全球进入避险模式,而这个时候美国还在加息,按理讲,美元应该升值才对,因为这次的墨西哥危机,其实就是美元资本在乱搞,美国的经济指标不太好,就让全球都降低了对美元的信任,这轮避险,避的就是你美元。当时升值的是日元和德国马克。 9)国际收支+风险,美元上涨。1995年开始,互联网行业大爆发,资本开始涌入美国,同时1997年开始,接连发生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在投资机会和避险的双重作用下,美元进入八年的上涨周期。 10)国际收支逆差影响>加息的影响,美元下跌。2000年初,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裂,加上中国加入WTO迅速崛起,同时欧元刚刚强势登场,美国就陷入了严重的经济账户逆差,虽然美联储还在持续加息,但也抑制不住美元的硬跌。 11)利息(美联储降息)+风险(美国信用风险增加)-美元下跌。2007年,次贷危机还没有爆发的时候,美联储降息,同时美国的信用风险增加,美元持续下跌。 12)风险(全球次贷危机)-美元上涨。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迅速波及全球,强度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期,全球都进入避险模式,这次虽然它源自美国,虽然美联储也在大降息,但是在全球恐慌情绪的作用下,美元还是上涨。 13)利率(低利率)-美元平稳。之后一段时间,美联储持续的低利率,加上量化宽松,美元保持在低位震动。 14)利息(加息)-美元上涨。2015年开始,美联储逐渐准备缩表,退出量化宽松,准备开始加息,美元上涨。 15)风险(全球避险)+利息(美联储加息)-美元上涨。2022年受到疫情、俄乌冲突和各国刺激政策的影响,引发全球性的通货膨胀,美联储快速加息到超过5%,同时再加上逆全球化,地缘政治风险的激增,全球进入一个避险模式,美元快速上涨。 为了兄弟们更加容易理解,我特意制作了此图👇👇
Show more
0
18
192
38
这篇文章可能是回复这个问题的一个视角: AGI来临后,资本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人的劳动价值比任何时候都不重要) 因此人对“国家”的价值也大幅下降(不要认为文艺复兴之后持续至今的民主自由是理所当然的) 贫富差距拉大,阶层固化,很可能都是agi后面临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说, “区块链保障的财产自由很可能真的是人类面对agi的最后一道防线” -- @myanTokenGeek 全文翻译: AGI来临后,资本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作者:L Rudolf L 2024年12月28日 本文原文发布于作者的Substack。 这篇文章的修改版本现已纳入更为全面的系列文章《智能的诅咒》中。 补充说明:本文的核心观点是:能够替代劳动的人工智能(AI)将改变人类与非人类生产要素的相对重要性,导致社会对人类的关注动机减弱,同时使现有权力结构更有效且更难被撼动。很多人阅读本文时产生的误解主要有两类:(a)“资本”仅被理解为“金钱”,而忽略了资本还包括工厂、数据中心等实物资本;(b)关注点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而忽视了更广泛的社会层面、整个人类的集体处境、社会变革潜力和人类能动性。 我听过很多人说“AGI时代金钱将不再重要”,对此我一直觉得奇怪,而且几乎肯定是错误的。 1、定义与背景 首先:劳动指的是人类的脑力和体力付出,用以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资本品则是诸如工厂、数据中心、软件等由人类建造的、用于生产商品和服务的实物资产。我会用“资本”来泛指资本品的存量以及用于购买它们的钱。当我只想指代钱时,会用“货币”或“金钱”。 AI最关键的经济影响是使资本越来越普遍地替代劳动。因为可以用资本(例如运行软件的数据中心)替代人类的脑力劳动,所以支付给人类劳动的需求下降。 2、由此带来的后果 我将逐步阐述这些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劳动替代型AI意味着: 购买现实世界成果的能力将大幅提升 人类在现实世界掌控权力的能力将大幅下降(至少没有金钱支持时如此),其原因包括: 国家、公司和其他机构将没有动力关心人类 人类难以凭借自身起点资源实现极端成功 激进的平权措施不大可能出现 总体来看,这暴露了变革性AI的一个被忽视的负面风险:社会可能变得永久静态,现有权力失衡被强化并固化。 3、物质舒适不是问题? 在足够强大的AI背景下,这风险并非来自物质匮乏。政府可以用AI创造的财富实行全民基本收入(UBI)。即使只有美国捕获了AI带来的财富,而美国政府对世界毫无作为,如果你愿意假设AI能创造极端的财富,美国富豪中只要有1%愿意将财富用来资助全球,那他们的财富规模增长约7万倍(16次翻倍),就能给地球上每个人发放相当于50万美元的财富。假设经济呈奇点般高速增长,这不会花费很长时间。当然,如果AI爆发没有那么极端,或AI崛起过程中大规模剥夺了全球人口权力(这是真实可能),那么物质舒适也可能成问题。 对我情感触动最大的是 一个权力阶层锁定的静态社会,对我而言既不动态也不充满生机。如果有可能,我们不应该扼杀人类的野心。 此外,这种状态还可能让AI导致的慢性灾难更容易发生,因为掌权者对人类的关心减少了。 3、解决方案假设 假设大多数人目前靠工资获得报酬的脑力和体力劳动不再有显著市场价值,因为这些工作能被AI做得更好、更快、更便宜。这就是“劳动替代AI”。 应对失业问题的标准方案有两个层面: 政府实行某种形式的全民基本收入(UBI) 我们快速进入超级智能时代,假设超级智能是对齐的,生活在一个后稀缺的科技乌托邦里,万物皆有可能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只有一个AI系统负责所有经济规划,否则货币仍然存在。价格本质上是传递信息的手段。如果有多个参与者相互交易,价格必然存在(即便人类看不到或不直接参与)。再者,无论奇点多锋利,资源仍是有限的,必须进行分配。 4、货币难以购买顶尖人才 货币可以买很多东西:资本品通常可以买到,且不能没有大量资金(或流动资产、或可用合同担保的非流动资产、或特殊政府权力)购买。但是将金钱转换成顶尖劳动力,却异常困难。 举例:Blue Origin(蓝色起源)与SpaceX的对比。Blue Origin成立比SpaceX早两年(2000年vs 2002年),资金充裕,员工数量也接近(11,000 vs 13,000),但SpaceX却彻底压倒了Blue Origin。2000年,贝索斯掌握47亿美元,但难以想象他怎样没被资金较少、但文化和人才更优秀的SpaceX打败。 百年前,莱特兄弟凭借有限的资源战胜资金雄厚的兰利也是类似的例子。 无论是风险投资和创业者,还是收购方与创业公司,巨额资本持有者愿意出高价押注于劳动力,赌这少数人的能力能战胜大量资金。 将钱变成果的最大瓶颈是找到合适人才。困难包括: 评判人才难,除非自己在该领域有极高能力 人才稀缺且证书型人才更稀少(且很多人无法承受非证书人才的风险) 即便找到顶尖人才,他们通常不易被金钱收买 当然,资本持有者也在建造基础设施,让金钱更易转化成成果——量化金融公司就是成功例子,他们能挤压顶尖STEM人才的野心,只为在金融市场榨取微利。 5、有了劳动替代AI,这些问题将消失 首先,你可能难以评判AI人才。AI能力的评估本身就复杂。即使之前口口相传“Claude-3.5-Sonnet”比任何基准都好,这种非正式评价未来也将更难。真正区别是:AI能被克隆。目前大量资金追逐一位做出突破的明星研究者,使其能力被资本方理解(资本方可评估论文的社会认可度,但难以直接评判天赋)。而AI明星研究者可以被无限克隆。拥有足够资金买GPU的人都能获得这个AI明星研究者。无需在形形色色的独特人类中筛选。这就是为什么资本更容易获得顶尖人才。 其次,AI人才价格将大幅下降,因为AI比同等人类劳动更便宜,且AI可被无限复制,竞争将更激烈。 最后,顶尖人才的难以收买源于复杂的人类偏好:顶尖艺术家执着于艺术愿景,顶尖数学家热爱优雅与美感,顶尖企业家有坚定信念且不适合成为普通员工。人类的才能与对某种使命的神圣纽带紧密相连(这点被现实主义者、职业主义者或帝国主义者轻视,最终被有雄心的实习生、企业家和信仰所颠覆)。相比之下,AI被设计成容易被“买断”(至少在安全训练范围内)。天才AI数学家会心甘情愿地用有限时间验证平凡代码。 显然,AI最终能力将远超任何人类员工。 这意味着,拥有金钱购买现实成果的能力一旦出现劳动替代AI,将大幅提高。 6、大多数人的权力来自劳动 劳动替代AI也剥夺了绝大多数人最主要的权力杠杆。最明显的是,普通人赚钱,是因为有人支付他们用脑力和体力解决问题。 但等等!有了全民基本收入,不是问题解决了吗? 国家为何“善待”人类? UBI由关心人类福祉的国家提供。国家关心人类有很多原因。 过去几个世纪,国家对人的关注大幅提升,原因包括: 启蒙运动带来的道德变革,尤其是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兴起 富裕与技术进步,前工业社会普遍贫穷,帮扶穷人代价极高。有效医疗等帮助只有靠新技术实现。 国家有激励关注自由、繁荣和教育 AI将极大推动第二点,对第一点影响复杂。但我更想谈第三点,因为这一点被低估。 自工业革命以来,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异常一致。强国需要高效市场、良好教育培养技术人才、富裕中产带来消费。国家获益于无视阶级起源使用人才,也获益于高自由度推动科学、技术和文化软实力。国家间的竞争推动这些方向进步——比如美国的成功,甚至中国共产党推动高效市场和教育,以及一定程度的自由以促进科技和创业。与封建制度对比,封建制的策略是建立剥削性上层阶级统治文盲农民,并将大部分租金用来打仗。详细内容可见作者对《Foragers, Farmers, and Fossil Fuels》的评论,或他关于道德价值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帖子。 劳动替代AI后,国家为最大化竞争力或权力所采取的行动激励,将不再与人类利益对齐。激励或许比封建时代还“好”:封建时代是尽可能榨取农民而不让他们死去;劳动替代AI后,人类不再是资源,只是无关紧要的存在。然而,国家仍会激励将资源投向维持竞争优势的AI。 人类对国家的影响力也大幅下降。如今若重要行业罢工,或军队威胁政变,国家必须关心,因为其权力依赖部分民众支持。人们还能说服国家“投资我们,国家十年后更强”。但一旦AI能承担经济和军事大部分劳动,国家实际上无理由理会人类诉求。 亚当·斯密写过他吃饭不依赖肉贩、酿酒师和面包师的仁慈。古典自由主义者现在可以说历史弧线真的朝自由和富足弯曲,不是靠国家的仁慈,而是资本主义和地缘政治的激励。但劳动替代AI后,这不再成立。历史弧线如果继续朝自由富足发展,只能靠国家或AI寡头的仁慈。若如此,我们最好在还有杠杆时锁定这种仁慈,并有充分理由相信它能经得起时间考验。 7、民主仍是希望 现代许多强大制度(即西方民主国家)中,平等代表权是一大优势。然而,全球只有约13%人口生活在自由民主国家,这令人担忧剩余87%(尤其是27%在封闭专制国家)的命运。同时,存在“摩洛克竞争”可能:人文主义国家与不那么讲究的国家之间的竞争,可能导致用于人类福祉的资源长期降至零。 我重点谈国家,因为它们是当今最强大且最持久的制度。但若未来公司或新型机构成为最重要的权力实体,类似逻辑依然成立。 8、不再有屌丝逆袭? 世界许多变革由起点无权无势者通过努力获得非凡成功驱动,然后获得财富和权力。这合理,因为拥有财富权力者往往维护现状,缺乏推动重大变革的热情。 无论你对收入不平等或个别成功者观点如何,我相信你同意,个人通过劳动实现异类成功、改变世界的可能性,对于避免社会停滞和让世界充满活力至关重要。 劳动替代AI对各种通过劳动实现异类成功路径影响如下: 创业被认为是有技术天赋且非政治性格的年轻人追求野心的“技术”。现在创业更容易,AI工具让小团队更高效,降低技能门槛。但劳动替代AI让创业可持续性成疑。或许在某种狭义情况下,AI主要作为工具,创业者还能存在。但更可能强AI让人类创业过时。比如风险投资能直接用钱发起数百个由AI驱动的创业,而无需通过人类创业者管理。 硬科学领域的人类成就时代可能在数年内结束,因为AI在有明确奖励信号的领域进步极快。 知识分子领域。凯恩斯、弗里德曼和哈耶克在经济学上的技术贡献有限,他们更影响深远是因其推广的世界观和哲学。知识分子的成果不仅取决于技术正确性,还需道德判断。即便AI超人般有说服力,AI创作的意识形态泛滥可能使任何单一意识形态不再闪耀。历史级知识分子可能灭绝。 政治可能受影响最小,因为大多数人特别希望由人类来做这份工作,且政治家能制定规则。AI生成头像的魅力和西方对政治家的普遍反感可能带来意外变化。AI可能降低政治竞选成本,降低门槛,但如果昂贵AI比廉价AI更优,这会有利于资金雄厚者。直接影响可能小于AI对信息传播格局的间接影响。 真正的玩法可能不是直接进政府政治领域(竞争激烈),而是在政府外部运用政治技能(比如Sam Altman)。接着等待超能AI员工来降低对人类专业能力的要求,同时提升组织内部政治游戏的回报。 军事作为大国和破坏力直接通路,自拿破仑以来变得不太现实。技术进步提高了军队工业基础门槛,有利现任者。AI预计被最强国控制。一例外是若AI让大国政变更易,或无人机革命催生“无人机拿破仑”挑战现有军队。两者对政变难度影响不一,难以判断净效果。重要的是,这些似乎不会促进破坏现状的良性挑战。 宗教领域,升迁可能受政治影响,创立新宗教则与知识分子处境类似。 综上,强大劳动替代AI总体上对各种异类成功机会产生负面影响,政治领域或许影响最小。尽管当前AI对创业有明显推动。 这意味着没有钱的情况下,现实世界中获取并行使权力的能力将大幅降低。 9、强制平等不太可能实现 《大平等者》一书认为,历史上大幅减少不平等的主要驱动力是“四骑士”:全面战争、暴力革命、国家崩溃和瘟疫。通过有意识政治选择实现收入平等历史上几乎未见。 设想劳动替代AI已来,UBI通过,没人挨饿。各国和企业争抢AI技术,过程资本密集,需讨好资本持有者。顶尖AI公司权力堪比国家。财富重分配不太可能登上政治议程。 例外是某种政治运动或意识形态突然兴起,且被AI赋能(比如没人工作有大量时间政治,或有新AI驱动协调机制)。 即使未来是辉煌的超人类主义乌托邦,人们也不太可能起点平等,且很难后续改变相对地位。 国家间平等亦难。某些国家获益远多于他国。诸如UBI这类平等措施难以扩展到非公民。即便美国作为最自由人文主义大国也如此。默认世界秩序可能变得(较今日更)像基于出生国的全球等级制度,移民可能更加困难,因为允许移民的主要激励是经济利益,而这种利益存在于人类经济活动仍具意义时。 10、默认结局? 基于上述假设和分析,后劳动替代AI时代: 金钱购买现实成果的能力将空前强大 人们的劳动带来的影响力空前微弱 几乎所有领域靠劳动获得异类成功的可能性消失 资本无论国内外都未发生革命性平衡 这意味着劳动替代AI启动时拥有大量资本者将永久占优。他们权力将超越当今富人——不一定是对人(如果自由主义制度坚固),但至少对物质与知识成果。后来者无法击败他们,因为资本可轻松转化为超人类劳动。 同时,掌握权力的机构将无动力关心人类以维持或扩大权力,因为一切真正权力将来自AI。或许自由人文价值会通过政治机构锁定,或全民基本收入保障购买力和经济保有人类导向部分。 理想情况是类似一个更不平等但史无前例富裕且稳定的挪威:巨大的非人类劳动资源(油田:AI)惠及全民,人人生活优越且理想中长生不老。人类野心只能在局部社会与阶级间玩政治游戏。若无资本(甚至有时有资本),影响世界不再可能。AI比人类诗人、艺术家、哲学家更优秀,谁会关心人类做什么,除非是个人认识的人
Show more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个感觉, 即使目前全球股市都在上涨,但是经济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普通人的生活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 股市上涨的最大推手以及最大受益者,其实是全球的富人权贵阶级。 而在这个过程中,中产阶级是被剥削最惨的一批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觉得本质上还是因为全球大放水、通货膨胀、货币超发贬值。 中产阶级的钱袋子不断被稀释,而且长期被灌输消费主义的思想,只知享乐而不懂投资。日复一日地工作,将赚到的钱都用于享受生活,从而陷入死亡螺旋; 而富人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购买力,也懂得如何剥削中产阶级。他们将大部分钱都用于投资股市、房地产、加密货币。借助大放水,轻松地转动起财富增长的飞轮。 于是我们就会看到,富人越来越富,中产阶级越来越穷。直到最后中产阶级彻底消失,地球上只剩下富人与穷人。 而破局的最简单方式,就是学习富人的做法。 在全球大放水的趋势下,宁可将大部分钱投资到股市、加密货币,也不要把钱放到保险柜或者银行,因为不冒险,往往才是最大的风险。 看起来股市/币市的波动很大,但在全球货币大幅贬值的背景下,这些风险资产才是对抗通胀的最佳工具。 将时间周期拉长,它们可以极大保护你的购买力,加快你财富积累的速度,甚至帮助你跨越阶级。 从现在开始投资,保护你的购买力,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Show more
0
0
0
0
逆天了!这次BN发的Alpha毛!668刀了! 操了!卖飞,心疼! https://t.co/KLLpSFWzli
BN Alpha @binancezh 上个月带大家实现了在家月收入过万的事迹;动动手指就可以,70/80岁老奶奶、老爷爷都能做到;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钱赚的地方就有人卷!这个月好了?砍掉一半收益不过分吧,可能还不止砍掉一半哦。 这个时候就需要动动脑筋了,除了坚持高额刷量,我们还可以关注BN Alpha上新接入的链,生态机会! 比如我们最近一年的黑马公链SUI,生态一直建设,币价一直涨📈;堪称新一代公链做事、做人的典范; 那这两天BN Alpha板块接入SUI链,上了生态币;比如SUI链生态项目流动性协议NAVX @navi_protocol ,是生态发展比优质的项目; 在刷Alpha积分、交易额的时候;我们可选择SUI,交易NAVE的同时获得积分,还能成为SUI生态活跃用户; 不排除未来SUI生态活跃用户还能额外获得空投?🪂 不过目前SUI SWAP只支持限价,挂单交易能控制好交易额的波动;尽可能减少自身的磨损; 交易所Alpha板块和币安钱包有效购买都是OK的;SUI链目前是MOVE系的龙头,Gas都非常低!磨损也很少!也可以在钱包里面兑换!👇 NAVX手续费万分之一,交易量也是最大的;而SCA手续费百分之一;市场给出了选择,跟着市场做即可!
Show more
0
0
0
0
逆天 😅 性感 CIA,在线招汉奸
0
28
97
15
逆天! https://t.co/8Z8bDapl6Q
0
2
7
1
逆天。。。 https://t.co/9p5LhpVH0n
0
48
177
19
逆天我只能说……澄河美花的JUQ-909,应该只是这部的扮相和角度有点幻视,人是今年才出道的良家主妇型女优,所以上来就签的是熟女片商Madonna,销量也一般,我是冲不动啦 https://t.co/gC67Ek8h6F
Show more
0
118
1.4K
89
散户逆袭!创纪录41亿美元“逢低买入”力挽狂澜,三大指数逆转收涨 Game Stop 一役后,个人投资者影响市场的走向,越来越明显。过去几周的机构撤离美股,丝毫没什么感觉,还是散户的力量! 周一,个人投资者掀起史无前例的“逢低买入”热潮,迅速扭转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引发的市场恐慌。当日标普500指数开盘一度下跌1%,但散户火力全开,截至中午净买入美股高达4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全天交易量占比飙升至36%,打破4月底峰值,三大指数最终全部收涨。这波散户逆袭,展现了个人投资者在市场动荡中的惊人力量! 这是否散户打败华尔街的又一例证?
Show more
0
9
46
7
水逆了,最近空啥啥涨,你们反着来可以暴富😂
亏麻了,嘎了,造孽了.不敢空了,最近山寨真鸡儿硬. https://t.co/zbVKfAGJ26
0
6
4
0
#Siren:逆袭者的最后一战# 在加密市场,真正能赢到最后的,不是那些从未跌倒的项目,而是那些跌倒后还能爬起来的 Siren就是这样一个牛逼的项目 它曾辉煌 也曾沉寂 如今已成功登陆币安合约,并正向现货上线发起冲刺, 现在,距离投票结束只剩两天! 这是它逆袭的关键一战.也是你的投资机会,如果你持有,别让这次机会溜走.投下关键一票.为自己的筹码增值添一把火.让自己的资产在翻个倍! 市场从不怜悯弱者,但它会奖励那些在逆境中杀出一条血路的项目 Siren,值得你再给它一次机会。 CA:0x997a58129890bbda032231a52ed1ddc845fc18e1 投票链接:https://t.co/UdYznqsGZR
Show more
0
18
30
0
非洲老铁逆天运输,直接看懵。它这怎么报关呢? https://t.co/YinvekAlCR
0
36
199
42
普通人如何逆袭? 这8个早晚会出头的特质! 必须要看下这几个特质你占了几个? 咱都说“人往高处走”,可为啥有些人就能脱颖而出? 其实啊,那些早晚会出头的人,身上都藏着这些“秘密武器”,特实在,特接地气,咱一个一个唠。 🔺1. 自学力:自己就能支棱起来 啥叫自学力?就是不用别人在后面催着赶着,自己知道主动学东西。不光学,还能有自己的一套认知体系。就像“行有余力,则以习文”说的,有空就琢磨,自己给自己“充电”,不依赖别人,这多厉害! 🔺2. 输出力:把明白的事儿讲得更明白 光自己懂不算啥,能把知识精准地表达出来,连小孩都能听明白,这才叫本事。输出力强的人,能把复杂的东西揉碎了、嚼烂了,让别人轻松接收,这沟通能力,走到哪都吃香。 🔺3. 自己第一位:不委屈自己的主儿 对不喜欢的人,能果断拒绝,就算出点丑也不觉得尴尬。先把自己照顾好,不勉强自己迎合别人。“凡大爱者先自私”,爱自己可不是自私,是给自己兜底,有这底气,做事才更硬气。 🔺4. 相信自己:自信不自傲 绝对的自信,面对啥人啥事儿都从容。根本不在乎你是谁,有自己的原则,不轻信。这股子自信不是盲目,是心里有底,管你是谁,咱都不怵,这状态,做事儿都顺溜。 🔺5. 聚焦、向上社交:远离“烂圈子” 懂得远离脑子不清醒的人,拒绝毫无意义的社交。“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天”,跟明白人打交道,往上走,不把时间浪费在没用的地儿,多聪明! 🔺6. 享受孤独: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不害怕孤独,还能享受一个人。自己能扛下所有事情,这可是修炼“王者体质”的第一步。孤独不是寂寞,是给自己沉淀的时间,攒够了劲儿,随时能爆发。 🔺7. 通透:活成“明白人” 看透人性,不对别人抱幻想,喜怒不表露,不跟烂人烂事纠缠。活得明白,情绪稳定,懂规则懂人心,这境界,少走多少弯路! 🔺8. 理性、知人性、懂人心:把人性“玩明白” 把贪婪、虚荣、懒惰这些人性弱点利用到极致。不是使坏,是懂人心、知人性,理性应对。这招儿,可是赚钱、做事的核心,厉害不? 你看,这些特质没一个是玩虚的,都是实实在在能落地的。早晚会出头的人,不是有啥超能力,就是把这些事儿做到位了。 咱普通人,要是能慢慢培养这些特质,不说大富大贵,起码活得明白,走得稳当。 赶紧对照对照,看看自己有哪几样,缺啥补啥,指不定下一个出头的就是你呢!
Show more
0
19
651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