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优质资产都在火币
People
Not Found
Tweets including 优质资产都在火币
早早早, 没别的意思, 单纯炫一下, 走了,继续干活去😘 大家发财💰💰💰💰💰💰💰💰💰💰 #优质资产都在火币# https://t.co/wcdft15xlQ
0
35
47
1
恭喜币安8周年快乐!🎉 我已经是币安7年半的老用户了,也算是一起经历了3次牛市,2次熊市。 我最早是17年在火币买的BTC和ETH,那时候的OTC跟现在差不多,用支付宝就能买。 18年初听说了币安,那时候还不了解cz和一姐。但是名字(bitcoin + finance)和产品UI(简洁的黑黄)吸引了我,注册之后就把币都转过去了,幸亏没rug 😂 那时候bnb还不到10u,不过我没买,拍断大腿。 18就到了我的第一个熊市,不过我在忙科研,没啥特别的感觉。就记得ETH最多跌了90%,斩到脚后跟了。我那时候想的就是死拿,大不了当传家宝。 很快到了19年,币圈因为defi和疫情又迎来牛市。这次我有深度参与BSC:pancake,bake,autofarm,bunny,venus,玩了个遍。我也在BSC拿到了人生第一个单币1M的meme,doggy,2天100倍。我重仓的people也很快上了币安。 上轮熊市也很短,21年底-22年底,我的时间基本花在了开发者教育 @WTFAcademy_ ,过得很快。 转眼23年又是新一轮的牛市,链上meme全面爆发。沉寂许久的BSC也随着cz的回归迎来第二春:TST,西兰花狗,mubarak 让很多散户赚到了钱。 谈谈对币安/BSC的两点建议: 1. 币安 alpha 是币安这一轮最大的创新,连接币安交易所和链上优质资产。在不降低币安上币门槛的同时,扩大用户可交易资产。但是最近alpha上币频率很低,我觉得应该继续大力搞。 2. BSC 应该坚定扩容,不用太在意去中心化。目前BSC出块时间已经从3s降低到0.75s,快赶上solana的出块间隔了(0.4s)。高性能+gas低=更好的体验,一定能吸引更多用户用BSC。 希望币安和BSC越来越好,大家都能在BSC上发财! @cz_binance @heyibinance @binance @BNBCHAIN
Show more
0
0
8
1
【我们到底在Build什么?你能从火币得到什么?】 先说昨日的2个大事: 💙季度一用户增长116%,净入金增长210% 💙销毁 $HTX 1900万多美金,累计1.14亿美金 1⃣ 看到的是战略布局,看懂的是投资指南 在行情判断和投资密码这个赛道上,是火币一直是王者:全行业最早建设全面内容生态的交易所、最强投研天团、行业最强大脑 @justinsuntron (虽然孙哥很谦虚,但是我自己老板就是最优秀的) 所以,每一个战略的背后都是对行情的深入分析,目的都是为了帮大部分用户最稳妥地赚钱。 敏感的火伴肯定发现,季度1,我们在大力打造最有竞争力的理财产品,提供行业最优APY,尤其是主流币和稳定币:BTC 10%,USDD 20%,XCN 20%,USDT 10%, ETH 10% ...... 之所以这么做,是希望大部分用户把主要资金投入到优质稳健资产中,高息还保本。 结果,季度1,火币的高息理财,让很多人躲过了几轮大瀑布,你就说cool不cool! 感谢用户的信任和支持,给我们带来116%的用户增长和210%的净入金增长。这是一个双赢的战略,未来,我们继续双向奔赴💙 2️⃣ HTX DAO新玩法:你有才吗?我们有财! 最近,我们的用户治理开启了一个3赢模式, 只要能满足:推广Web3 文化+增加 @HTX_DAO 的曝光和代币持仓人数,我们就给钱支持! 方式不限,让你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执行力起飞吧! 这是我们经过一年探索后的新突破,DAO自治,不是持有者提建议DAO委员会来治,而是所有人一起为DAO的成熟和繁荣贡献力量,参与到建设里,拿分红! 这个认知的突破,得益于 @0x99DaDa 尖锐地发现了我们过去治理的弊病,也得益于过去一年所有参建设的人给我们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感恩所有过去一年支持HTX DAO工作的人: 第一届委员: @HuobiXjb13 @0xMoon6626 @Andy_dogecoin @o16868888 @yushuiming @Lucas_Mblock 第二届委员: @0x99DaDa @MEJ50749 @FrankFika @web3454354 @yuSylvia818584 还有很多用户和、火伴、社区,我们未来会在HTX DAO官网上线一个荣誉墙,一起共筑荣光💙💗 HTX DAO最最最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上线了2个治理新功能:社区论坛+持仓投票。 论坛为灵感和想法提供土壤,投票迈出了代币治理重要的一步。虽然这两个功能才刚起步,还在咿呀学步,但未来可期!谁有本事把这2个功能用好,谁就能得到丰厚的建设奖励! 总之:你有才,我有财,web3需要你我共同发cai! 我在HTX DAO等你💙❤️
Show more
0
25
34
3
火币的对手,只有巅峰的自己,半年增长答卷 老玩家回来了,孙哥亲自把关选币。 我们来看火币HTX如何完成自我进化的。 01|用户增长破纪录,平台活跃度持续飙升 新注册用户环比增长92%,总用户突破5000万,交易用户环比增长11%,交易额同比增长17%,平台资产沉淀突破64亿美元。 02|Kaiko权威排名上升,全球top 10唯一加速前进者 根据Kaiko发布的2025 Q2报告,HTX在全球45家主流交易平台中排名跃升两位,成功跻身前八,是Top 10中进步幅度最大的平台。 在商业和技术两个维度中,HTX全球排名第二,安全性领域也处于行业前列。 03|爆款资产频出,涨幅最高达850% 2025上半年,HTX上线的新币中,真正跑出来的太多了: 1 / $TRUMP 从10U涨至95U,暴涨850% 2 / $AVAAI 涨幅570%,站稳AI叙事头部 3 / $PIPPIN、$LAYER 分别上涨484%、467% 4 / $SYRUP、$STO 等多币种上涨超200% 更重要的是,这些新资产大部分是火币HTX首发,意味着HTX在“优质上币+早期定价”冲得又快又准。 04|稳定币新格局,USD1 首发抢占主动权 上半年共上线 USD1、EURR、USDR、EURQ、USDQ、AETHUSDT 等六款稳定币。其中最受关注的是 USD1,HTX成为其全球首发平台并率先支持TRON链充值。 目前 HTX 已开通 USD1/USDT 零手续费限时活动,配对交易支持 BTC、ETH 等主流资产,稳定币生态布局初具规模。 05|HTX DAO 治理机制持续完善,六轮销毁累计超1.3亿美元 4月起,HTX DAO推出链上投票机制,7月正式上线上币推荐投票,持币用户可参与项目筛选,平台治理“共建共治”。 销毁机制持续兑现:仅2025年上半年,就销毁超23万亿枚HTX,价值约4136万美元。累计六轮销毁超72.76万亿枚,价值超过1.36亿美元。 06|重磅合作:Fireblocks + BitGo,机构服务再升级 火币HTX上半年完成与 Fireblocks 和 BitGo 的战略合作: 1 / Fireblocks Off-Exchange:提供托管与资产隔离服务 2 / BitGo Go Network:增强交易安全性与合规性 07|产品矩阵持续扩展,功能体验双升级 1 / 合约余币宝 + 联合保证金 2 / 合约体验金、仓位0元购 3 / 托管子账户、USDT/USDD 1:1兑换 4 / HTX DAO链上治理工具 让新手更好上手,让老用户更灵活配置。 08|线下活动遍地开花,品牌曝光超2.7亿次 2025上半年,火币HTX共举办16场全球品牌活动,覆盖香港、迪拜、莫斯科、伊斯坦布尔、拉斯维加斯等加密重镇,线下触达超3300人。 尤其在Bitcoin Vegas推出“太空打卡”创意活动,成功出圈。而“火币一姐”“全民上火星”等线上活动,也让HTX的社群氛围更加活跃,品牌势能不断抬升。 09|平台储备金100%+,安全报告稳定交付 截至7月1日,HTX平台储备金率稳定在100%以上,USDT资产储备超18.2亿枚,连续四个月实现净增长。同时,半年安全报告数据显示: 1 / 拦截诈骗提币15起,协助挽回10万美金 2 / 冻结外部被盗资产142万美金 3 / 推送风险提醒超200万次 4 / 优化PoR为TiDB架构,提升储备验证透明度 10|运营协同能力持续增强,内容与活动双驱动 围绕“特朗普晚宴”“孙宇晨登封”等热点事件,HTX策划8场专题活动,合计交易额近250亿USDT。 此外,55场资产交易活动覆盖近30万人次,发出奖励超百万美金,活动总交易额突破73亿USDT。 三年时间,火币HTX从品牌重启到用户破五千万,从默默蓄力到正面竞争。每一个数据、每一场活动、每一个上线资产,背后都是团队对节奏、方向、执行力的精准把握。 这个行业里没有永恒的头部,但有持续进化的平台。 HTX是不断突破自己的HTX @justinsuntron @HuobiGlobal @HTX_Molly #HTXNOVA#
Show more
🚀 三年筑基,一朝突破:火币 HTX 正驶入全球竞速主航道! 📢 HTX 发布 2025 上半年“成绩单”: 👥 用户突破 5000 万+ 💰 资产沉淀超 64 亿 USDT 📈 爆款资产涨幅最高达 850%! 多维度强劲增长,全面展现平台综合实力 💪 🌍 全球化品牌攻势加速推进,平台运营展现“钞”能力 💸 🔐 安全与合规为用户资产保驾护航 ❤️ 用优质服务提升平台温度,让交易更安心、更省心! 全文阅读>> https://t.co/0ugALLNuKf
Show more
0
0
1
0
之前一直或多或少喷过 tmd很多web3项目都是捡了web2的垃圾 来割币圈韭菜的 他们朝我丢石头,我拿石头砌小楼~哦哦哦哦哦 之前也听说过Pharos @pharos_network 说是由蚂蚁金服和阿里巴巴前区块链老板创立的 hack VC + Faction投资 说实话类似的听的也不少了 直到我看到前段时间的一个新闻 说是他们刷新了EVM layer-1链的最快速度记录 还是几十倍? 这下好了,web2里做web3的正规军打过来了 我们有救了哈哈哈哈哈 我仔细研究了下 项目创始人Alex之前在达摩院 建了个区块链实验室 整个团队的背景也都不错 项目主要是做RWA的 黑客松、孵化器、2000万美元资助计划是一个不少 我理解做RWA最重要的有两点 一个是底层资产有多优质 另一点就是技术的速度与安全性 仅就我明面上看得到的技术而言 速度上他目前最快 有50k TPS 我对比了一下很火的Monad就6k gas上成本更是只有千分之一 正规军给别的项目降维打击完了属于是 同时也在为引入优质资产努力 已经获得了up to 300M RWA资产的承诺 测试网今天上了 又可以参与和布局了 究竟最快有多快
Show more
0
0
1
0
🎁【小鹿活动情报局#6】关于「安全出入金」「火币C2C甄选站」# (文末抽100u🎁) 五一假期结束、端午假期来临,该出金还信用卡了吧? 与其各个群里喊,一遍一遍问:“是你朋友吧?认识的吧?💰没问题吧?” 不如来看看火币C2C甄选站~ C2C甄选站就一句话:买U更便宜,卖U最安全 出入金困境我不用多说,光夜里接朋友/同事问解冻相关的电话就接不知道多少次了。我自己也被冻过,所以我想先来说说「卖U最安全」。 ● 更严格的商家筛选:高标准商家准入规则,仅限信誉良好、资金实力雄厚、服务质量优秀的商家入驻。所有商家需通过多维度评审,包括交易记录、履约能力、交割速度、用户口碑等,确保平台内仅有优质交易商家。 ● 安全第一:通过严格的入驻标准和审核机制,从源头上保障用户资金安全,对每一笔交易进行实时监控,有效防范各类风险,为用户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交易环境。 ● 多元化广告标签:无冻结历史、热销榜TOP、闪电成交、夜间快线 同时,每周根据成交速度、单数等,对商家进行排名,筛选热销商家 经过几轮的筛选,给出100%安全保障当然是不可能的,但至少已经将风险降至最低。 至少,我本人、我同事,以及一些了解的kol朋友们,都在甄选站出过金了,且至今相安无事 接下来说说「买U更便宜」 火币甄选站具备严格的控价规则,通过技术手段与全网平均价格进行比较,保证交易价格体系透明,确保用户能够以更优惠的价格完成交易。 数据见证实力,火币C2C甄选站交出亮眼成绩单: 火币C2C甄选站自 4 月 7 日上线以来 🔥 人气指数最高环比增加 110% 🔥 订单量最高环比增长达 95% (此处应有掌声!!👏👏👏 在资金安全这件最需要谨慎对待的事情上,火币C2C甄选站用实力说话——这里没有冒险家的豪言壮语,只有让人安心的每一笔交易。 火币C2C甄选站,给我满满的安全感 ❤️ 时值披萨节来临,甄选站更推出了「出入金请你吃披萨」的活动!10,000USDT,三重奖励,诚意满满: 1️⃣ 入金超过 100U 即可参与瓜分 2 个奖池,每天都可参加! 2️⃣ 每日免单吃披萨:每天都抽!买币订单尾号最后两位与当日BTC/USDT在火币HTX 的1日收盘价后最后两位顺序和数字相同的为中奖用户,中奖用户可以获得免单奖励(最高10U),免费吃披萨! 3️⃣ 分享晒单得披萨:活动期间在您的社交平台(包括不局限于:微信朋友圈、微信社群、QQ社群、TG社群、微博、X等)上发出以下文字和图片,并且至少保存1个小时以上,填写表单截图上传,即可瓜分5,000USDT的披萨奖池,每天还会随机抽取10名用户送等值必胜客双人餐的10U奖励,请你吃披萨! 点击报名 >> https://t.co/8GdtKVjGMX C2C 甄选站使用教程指路 >> https://t.co/VMw0pkEkvj 🎁 转发本条 + 关注 @DeerHTX + @ 三位好友,5月27日抽 10 人瓜分 100u 等值 $HTX ㊙️ 评论区晒 C2C 甄选站出入金记录(无金额限制),可以大大提升中奖机率哦!!
Show more
0
43
48
38
在工业时代,最稀缺的是资源;在信息时代,最稀缺的是注意力。而到了 Web3,我们终于开始问一个更本质的问题: 「谁来给注意力定价?」 「注意力的所有权,是否属于用户自己?」 这是 #AttentionFi# 的起点。👇 Web2 的主宰者是谁?不是内容创作者,而是算法 + 广告平台。 你刷抖音、看YouTube、发推文,留下了时间和点击。 这些行为免费贡献了巨量注意力——但只有平台把它打包出售给广告主。 这是 Web2 注意力经济的本质。 注意力已经成为平台的“资产负债表”。📰 平台通过算法精准分发,优化用户留存、广告转化——最终将用户注意力变现为利润。TikTok、Instagram、Twitter 本质上都是注意力银行,只不过: 我们是储户,却没有利息。 我们是资产,却没有话语权。 从这点看,Web2 的注意力模型具有三个核心特征: 📍 中心化:定价由平台说了算,创作者只能接受分成 📍 黑箱算法:我们不知道为什么某条内容会火 📍 变现门槛高:90%的创作者拿不到一分钱 Attention = Power💪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握在手里。 而 AttentionFi 要解决的核心痛点, 是:🔑 将“注意力的定价权”还给每一个人。 这是一个从根本上改变内容平台运行机制的过程,它不是「创作者经济」的进化,而是「货币系统」的再造。 AttentionFi ≠ 赚广告分成 AttentionFi = 直接把你的“注意”变成“金钱” 举个例子: 在 Web3 的世界,你的转发、点赞、评论甚至一次点击都可以成为链上可量化的“行为资产”。通过代币机制、声誉系统、链上数据等方式,用户的每一次注意力都被“铸币化”。 不是平台变现你,是你变现平台。 为什么这是革命性的? 因为这直接颠覆了“注意力=免费劳动”的旧范式: ✅ 用户成为收入主体 ✅ 去中心化治理决定资源分配 ✅ 可组合的注意力协议激发新玩法 这就像从“封建地主”跳到了“人人都有矿机”的新时代。 案例研究📚: 🌀 @vlyai Vly 🪽 Vly 用无Gas稳定币 $vUSD,打通了社交行为与链上价值的桥梁:用户可以通过互动、推广获得代币奖励,无需钱包即可参与,无需Gas即可到账。 AttentionFi 在这里真正变成了 流动性机制。互动即收入,用户不再只是流量制造者,而是「流量股东」。 🪽 发声即价值 🪽 行为即货币 🪽 每一个人都是节点 🌀 @Sidekick_Labs Sidekick 📺 一个Crypto原生的直播平台,让“看直播” = “做交易”。主播不只是带货,而是带你一边互动一边链上下单。注意力在这里不只是停留,而是变现为操作。 → 实时注意力 → 即时交易行为 → 链上价值闭环 🌀 @MeetHubble Hubble 一个AI驱动的“内容代理人”平台:你可以训练自己的AI助手,代替你在X平台发帖、互动、拓展社交影响力。 → 把你的注意力“克隆”,实现规模化传播 → 真正让影响力不再受限于个体时间和精力 Attention = 流动性 这就是未来。 每一个人都是 AttentionFi 的“发行人”。 >>>> 那么,AttentionFi 的未来是否只属于内容创作者? 不。 AttentionFi 的终极愿景是「每一个人都是创作者」。 📌 你是一名普通用户? ➡️ 评论、点赞、传播也是“贡献行为”,也有价值 📌 你是一名观察者? ➡️ 策略推荐、内容筛选同样可以获得激励 当然,这条路径也不是没有挑战: 🧩 去中心化机制如何防止刷量? 🧩 代币奖励机制如何可持续? 🧩 用户数据与隐私如何在链上得到保护? 这些问题,本质上是新经济系统的微观设计。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在 Web2,我们为平台打工;在 AttentionFi,我们为自己工作。 AttentionFi 的底层逻辑,不是“内容创作的变现平台”, 而是“人类行为价值的结算协议”。 这比 Web3 更大,这是一种 WebFi 的范式。 Attention = Money Welcome to #AttentionFi# 本条内容使用 @vlyai 抽奖 #vlywheel# give a total of 30 vUSD to ramdom 10 users who retweet, reply, quote the above post in 36 hours.
Show more
0
35
50
31
GM!~~昨天有人整理了一份博主名单!~说我是好项目都是第一个发~那我就讲讲如何在项目爆火前提前发现机会? ~~推特已经被蓝v互关占领了!~严重影响了我的时间线,看不见一点有营养的内容了 只能用自己的英文号刷推了!~给大家整理下如何在项目爆火前提前发现机会 很多人喜欢跟着大V买币,结果发现一进场就接盘了。其实真正能赚钱的机会,往往在项目还没火起来、甚至还没融到资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今天分享几个我自己在用的方法,帮你比别人更早发现潜力项目。 第一步:学会跟风投机构(VC)走 风投机构比普通人更早接触优质项目,他们投的钱多,调研也更深。所以,关注他们的动向,能帮你提前发现机会。 具体怎么做? 整理一份VC名单 顶级机构:a16z、Paradigm、红杉资本 二线机构:Multicoin、Jump Crypto、Dragonfly 可以在 CryptoRank、Crunchbase 上查他们的投资记录 找到VC团队成员的Twitter 比如去 CryptoRank 搜某个VC,看他们的团队成员 关注他们的投资经理、合伙人,尤其是经常发Crypto内容的 观察他们的社交动态 他们突然关注某个新项目?可能正在调研 点赞某个项目的推文?可能已经投资 转发某个创始人的动态?可能已经谈妥融资 案例: Paradigm 早期点赞过 Optimism 的推文,后来OP涨了100倍 a16z 关注 Uniswap 创始人时,UNI还没发币 第二步:追踪“早期猎手” 市场上有一批人,专门在项目还没火的时候就埋伏进去。他们比VC还敏锐,找到这些人,能帮你发现更早期的机会。 怎么找这些人? 选几个成功案例(比如Celestia、Jupiter、Arbitrum) 用 TweetScout、Followerwonk 分析这些项目的早期关注者 看看哪些人同时关注了多个潜力项目,这些人可能就是“早期猎手” 关注他们,并设置动态提醒 第三步:用工具提高效率 手动跟踪太累,可以用一些工具自动化: 查VC投资记录:CryptoRank、Crunchbase 分析Twitter关系:TweetScout、Followerwonk 监控动态:Telegram机器人(比如TweetShift)、IFTTT 整理信息:Notion、Google Sheets 最后的心得 别盲目跟风大V,他们推的时候往往已经涨过了 养成每天花10分钟刷VC动态的习惯,比看100个KOL有用 耐心等待,好项目需要时间成长,别急着追高 赚钱的机会,永远在大多数人还没发现的时候。
Show more
首个Eclipse生态的ePOW商品代币挖矿!~~ $Bitz 挖矿简易指南💻 零门槛参与Eclipse首款可挖矿代币 🔧 挖矿准备: 任何配置的电脑/VPS都能挖 一键脚本教程:https://t.co/eGCuqXWC0k 按照教程部署节点(约10分钟搞定) 💰 代币详情: • 总量500万枚(永不增发) • 完全公平启动(团队零预留) • 首个Eclipse生态的ePOW商品代币 💡 新手须知: 和 $ES 空投无关(快照已结束) 真·去中心化挖矿(没有预挖) 收益取决于算力贡献(早挖早赚)
Show more
0
33
59
7
自从六月百万互动带火INFINIT之后,现在不管是在英文圈还是中文圈项目都有不错的声量,从种种迹象来看,项目基本上也快要发币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散户在INFINIT还有哪些机会、代币预估以及技术升级。 ✅散户在INFINIT还有哪些机会? INFINIT上Kaito之后,很多人觉得散户除了签到就没有什么机会了,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签到才多少积分嘛。不过Kaito活动8月6日结束,结束后如果还没发币,KOL也一样要和散户一起做任务,很多KOL是做不过散户的。 在上Kaito活动的同时,项目方也没闲着,7月8日左右发了一个INFINIT V2 Alpha 测试,邀请之前5个赛季表现突出的用户来测试新功能,据说可能会有$AIN 代币奖励,具体取决于贡献,奖励详情尚未完全公开。 从这里可以看出,项目方后期的方向是INFINIT V2,据悉V2将于Q3上线,将引入社交层和 Scouter System。 结合INFINIT V2的原理、测试网以及官方说的“创作者”奖励,估计很快就会有面向全体用户的【AiAgent创作者】奖励。我为什么前面说这个奖励KOL是做不过散户的呢,因为我在创作Myshell工作流的时候,发现里面比赛的就没几个KOL,拿奖励的都是散户。 所以后期散户在INFINIT拿免费额度的机会,就是INFINIT V2,对散户是利好。 ✅关于INFINIT V2 INFINIT V2 是7月项目方提出的战略框架,他的核心概念是 One Click Agentic DeFi(一次点击代理 DeFi)允许用户通过自然语言输入(如“帮我在 Aave 上借贷”)启动复杂的多步骤策略。 🔹简单来讲就是:INFINIT V2 使用了 AI 代理(就像是小助手),每个代理都擅长处理特定的任务,比如在某个平台上借钱或投资。这些代理会一起合作,帮你实现目标,甚至跨越不同的区块链和平台。比如,传统上要赚取高利息,你可能需要在 A 平台借钱,然后在 B 平台投资,再做其他操作,可能需要 15 步以上。但 INFINIT V2 把这一切简化成一次点击。 🔸至于官方说的INFINIT V2 的技术架构基于 Agentic Design Patterns,我放在这里,大家各取所需。主要包括: 🔹Multi-Agent Collaboration: 多个专门代理(如 Hyperliquid、Pendle、Aave 代理)协作,优化跨链执行,减少 gas 费用。 🔹Self-Reflection: 代理通过实时数据迭代优化输出,适应市场波动,确保策略可靠性。 🔹Agentic RAG: 整合链上(如钱包数据)和链下(如 Twitter 情绪)信息,提供上下文感知洞察。 🔹ReAct Agent: 采用“推理+行动”模式,支持多步骤交易的逐步执行。 这些技术确保 V2 的非托管设计,用户资产始终在钱包中,增强安全性。600 万美元融资加速了这些功能的升级,支持跨链桥接和 V2 Phase 2 的社交层开发。 ✅代币预估 我在之前的教程中说项目将在7月发币,但后来项目上Kaito之后推翻了这一个观点,Kaito活动将于8月6日结束,估计项目最快8月中上旬发币。 目前官方白皮书并没有公布代币经济,我们还不知道$AIN 代币的总供应量是多少,所以以下内容均为假设: 🔹总供应量: 假设 10 亿枚, 🔹初始市值: 基于 600 万美元融资和 V2 增长,保守估值为 5000 万至 3 亿美元,价格区间 0.05-0.3美元。 🔹上市交易所: TGE 后在 Bitget 和 LBank 上市,结合空投热潮,价格可能升至 0.1-1.5 美元。 🔹长期预测: 若 V2 Phase 2 成功并实现 TradFi 合作,2025 年底价格可能会更高。 🔹风险因素: 空投解锁压力、竞争(如 Yearn Finance)和监管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波动,建议关注后期交易数据。 ✅总结 从6月我开始写INFINIT教程,到它成为全球项目,短短几个月已经涌入164,000+ 用户、450,000+ 交易和 600 万美元融资。对于用户,参与私 Alpha 或空投是把握机遇的关键。对于投资者,$AIN 未来潜力值得关注。
Show more
What does One-Click Agentic DeFi really mean? Hear our founder @tascha_panpan as she covers how human and AI will collaborate under INFINIT's Agentic DeFi economy. Anyone can use INFINIT to publish and monetize multi-step DeFi strategies accessible to everyone in one click. https://t.co/KDVcC5iYPN
Show more
0
0
2
0
【最全教程】最近爆火的新代币发行平台Believe是什么?到底该怎么玩? 最近Solana生态中出现了几个大金狗,关键是这些大金狗都出自新代币发行平台Believe。 Believe到底是什么呢?和PumpFun有什么区别呢?以及该怎么玩呢? 我们一起来具体看下这个新项目。 1、Believe为什么会爆火? 简单介绍下,Believe是一个基于 Solana 区块链的代币发射平台,允许用户通过在 X 平台上简单发布一条帖子( @launchcoin 并附上代币简称和全称)即可快速创建和发行代币,无需加密钱包或复杂区块链知识。 Believe前身是CloutMe,定位是名人发币平台。现在扩展了功能,降低了参与门槛,不仅限于名人,普通用户也能通过 X 平台发帖,但仍保留名人或 KOL 发币的优势。 其市场策略非常明确:拉升平台币、激活生态项目、通过造富效应吸引市场注意。 Believe 通过平台币 LAUNCHCOIN 的价格拉升(曾暴涨 500%,市值超 2.8 亿美元)制造市场热度。平台币的上涨不仅为 Believe 带来资金流入,还增强了品牌效应。 紧接着,生态内涌现了如 $GOONC、$DUPE、$NOODLE 等热门项目。这些项目借助社交媒体传播,迅速吸引关注。 成功项目的财富效应,比如 $NOODLE 因 RizzGPT 开发者 Alex Leiman 的背书而走红,带动更多开发者加入,形成正向循环 Believe 不局限于名人,而是通过平台币拉升(吸引资金)、生态项目溢出(扩大影响力)和造富效应(制造 FOMO)形成三位一体的市场策略,迅速在竞争激烈的代币发射市场中脱颖而出。 2、Believe相对于PumpFun的优势在哪? 除了市场策略外,Believe平台本身也有诸多优势。 (1)更低的参与门槛: Believe 通过 X 平台一键发币和法币入金,吸引了大量 Web2 用户,尤其是对区块链不熟悉的社交媒体用户。 相比之下,PumpFun 要求用户具备基本的加密钱包操作能力,限制了其用户群体。 (2)社交驱动的代币经济: Believe 将代币创建与 X 平台的社交影响力深度绑定,用户可以通过社交互动快速推高代币热度。 这种机制不仅降低了营销成本,还让项目更贴近热点和社区需求。 PumpFun 则更多依赖链上交易和社区自发推广,社交属性较弱。 (3)更高的项目质量与透明度: Believe 通过社交信号筛选项目,开发者收益仅占 5%,降低了砸盘动机。 此外,代币创建需绑定 X 帖子,信息上链后不可篡改,增强了透明度。 PumpFun 则因项目质量参差不齐、透明度较低,经常出现“软 rug pull”和开发者操控的问题。 关于两者对比,总结一下: Believe:低门槛、强社交、低费用、高透明,适合 Web2 用户和长期项目。 PumpFun:更成熟的 Solana 生态,但门槛高、费用贵、质量不稳定。 3、到底怎么参与Believe平台的热潮? 目前 Believe 平台刚出来没多久,所以本身还是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使用起来并不方便。 比如首页只能展示少量热门项目,新币发布后并不自动上架到原生列表,用户常常漏掉第一波机会。 而且Believe只是一个代币发射平台,无论是 Believe 官网,还是市场上其他扫链工具,只能看到believe发行代币的链上交易,无法告诉用户币种究竟还在内盘阶段,还是已进入外盘。 所以市场有强烈的需求需要一款好用的交易工具。 Bitget是首个上线 Believe 内盘交易的钱包。 @Bitget_zh @BitgetWalletCN @BitgetWallet @xiejiayinBitget @ 打开 BG 钱包首页,就能一键查看所有新发项目的热度、创作者主页、上线时间,并且直接交易。 使用教程如下: 1️⃣ 首页进入: 打开 BG 钱包首页,点击“Believe 新市交易上线!”Banner,进入Believe内盘系统 2️⃣ 三大专区: 新创建:刚部署的新币,初始池子 & 打满进度可查即将开盘:即将进入内盘,抓节奏的核心窗口 已开盘:配合外盘涨跌和流动性评估 3️⃣ 有多维数据展示:点击任意项目,可查看 创始人主页、粉丝量、热度评级 AI自动生成的项目介绍 内盘进度条 & 是否毕业状态 实时涨幅 & K线行情 4️⃣ 自定义排序/筛选: 支持按创建时间、粉丝量等维度排序 可限定时间区间(5分钟~7天)精准定位窗口 支持 推特 蓝V/金V筛选,更快判断创始人质量 5️⃣ 一键交易:支持直接跳转 BG Swap 交易页,无需复制CA、无需切换应用 BG 钱包是目前唯一将Believe相关资产的“发现 - 判断 - 交易”全部整合在一屏内完成的产品。 整体使用起来非常丝滑,大家可以来体验下。 很多人可能还没开始研究 Believe 是什么,但是看到这篇文章的小伙伴已经可以使用Bitget钱包进行交易了。 信息差等于机会等于赚钱!
Show more
0
30
72
7
OKX 最近新推出了 OKX Pay,以防有朋友还不知道在哪里,打开 OKX -> 点 Web3 钱包 -> 点屏幕最上方 -> Pay 就可以进入 OKX Pay了,如果没有记得更新客户端到最新版 。 体验下来不免会让人和最近很火的各类 U 卡做比较。两者的核心功能都是支持转账消费,另外都有资金收益机制,表面看确实很相似。 但细究之下,两者的路径和目标截然不同。传统的 U 卡依赖 Visa、MasterCard 等传统支付网络,仅仅解决了 USDT 到日常消费的桥接问题;而 OKX Pay 想做的,是在加密世界内部构建出一整套闭环体系——一个属于链上资产的支付宝。 想到 14 年会上见到 cz,那会儿他刚刚从 Blockchain Info 跳槽到 OK 做 CTO,问的他一个关于余币宝底层的问题,这套体系可以说是不忘初心的😂 这套体系涵盖了几个关键要素: 1️⃣ 资产非托管,资金掌控权归用户自己,安全性更高; 2️⃣内置社交功能,可以组建小群,群内转账便捷,天然适配加密社区生态; 3️⃣支持通讯录同步,通过手机号、邮箱发起转账,降低新用户上手门槛; 4️⃣直接嵌入资产管理模块,提供类似余额宝的存币生息服务,年化收益可达 5%。 OKX Pay 能这么做还有一个天然的基础设施优势,就是 X Layer。对于项目方来说,现在的日活不断流失的 L2 是很头疼的问题。但对于 OKX Pay 而言,X Layer 只要能为 OKX Pay提供高速、低成本的链上转账能力,那即使没有各类繁荣的生态项目也依然能发挥它的价值。 这么看下来是不是很熟悉,基本就是链上支付宝的雏形了。将加密资产融入日常支付,提升用户的粘性与资金活跃度。 更进一步来看,表面上 OKX Pay 只是免费转账、轻量支付,但如果考虑后续交易所的发展布局,OKX 在获取各类金融牌照上本来就具有护城河,那么现在就是在为未来更大的金融业务搭桥铺路。加密用户本身资产体量大、全球分布广,一旦沉淀下来,将极具战略意义。
Show more
🎉 庆祝 OKX PAY 正式上线!「周二猜猜乐」提前开赛! 🌟 猜 BTC/USDT 4.30 18 点(UTC+8)现货开盘价,赢 50U OKX PAY 红包 ! 1⃣关注 @sisterinweb3 2⃣ 评论区Google 表单留下你猜的 OKX 现货价 4.30 16 点(UTC+8)停止答题,答案越接近者胜出 选 5 位胜出者,每人送 50U OKX PAY 红包。
Show more
0
5
29
10
《比特币扩容方案现状与比特币的重磅升级》🪂 这是一篇硬核文章,但我观察到一个巨大的叙事正在悄然酝酿。很多人都不知道 BTC 完成一次重大意义的软分叉Bitcoin Thunderbolt,这意味着比特币引入原生可编程性。懂得人自然都懂这意味着什么,不懂的人看完这篇也就懂了。大的要来了!😍😍 ——— 华丽的分割线 ——— 一、缺乏原生性扩容方案的困境 比特币以其无与伦比的安全性享誉全球,但在扩展性的局限却让比特币链上的资产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发挥。Ordinals协议的推出,激发了人们对比特币扩展潜力的期望,也为比特币生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多个扩容方案应运而生,试图释放链上资产的潜力,推动链上生态的繁荣。 然而,现有的扩容方案往往牺牲了比特币的原生性,引入了额外的信任成本和安全风险。尽管这些方案通过激励机制吸引了一小部分用户,短时间内激发了一定的市场热情,但随着激励措施的衰退,这些参与者也失去了兴趣逐步流失。比如最近惨遭滑铁卢的Babylon,空投上线仅24小时,价值超过2100W美金的BTC就从协议中撤出质押。究其原因还是Babylon的技术方案需要将BTC锁定换取侧链资产,主链比特币资产无法直接使用,这一路径就削弱了对比特币原生用户的吸引力,参与者则一旦空投到手就赶紧离开。 另外一个热度相当高的Bitlayer也是一样,被宣传为“增速最快的比特币Layer2,但在其疯狂的激励机制结束后,繁荣不在,因为参与者更关心短期收益而非长期留在生态中使用。因为Bitlayer的用户需将BTC通过托管桥转换为链上代币,这意味着对第三方托管的强依赖和潜在风险。一旦无利可图,用户就会赶紧转走自己的BTC。 综上,事实证明,脱离原生性的扩容方案对比特币用户吸引力非常有限,并不是真正的解决方案。 ——— 华丽的分割线 ——— 二、原生增强:比特币扩容的真正方向 家越来越意识到,只有直接在比特币协议层面做文章,才能真正突破瓶颈。其中以 @nubit_org 为代表的思路正引起关注。Nubit 推动了 Bitcoin Thunderbolt ——比特币基础层软分叉,这直接修改了比特币协议,提供更高的交易速度和可编程性。比如通过 UTXO Bundling 技术,交易速度比传统比特币快 10 倍;比如引入OP_CAT 操作码,支持直接在比特币上开发应用,实现原生可编程性;又比如Goldinals 整合 BRC-20、Runes 和 Ordinals 等标准,统一了资产协议;还有BitMM 实现无需信任的链上交易。 这种扩容是“主链上”的,即原生BTC可直接参与智能合约和交易,无需跨链包装替代物。Nubit原生性的扩容方案,不需要传统跨链桥、其验证完全在链上完成、无第三方托管风险。 ——— 华丽的分割线 ——— 三、路径优劣对比 为了让读者更好的理解原生扩容方案及以外扩容方案的差异,我们制作了一个表单让大家一览 综合这些可以发现,“原生”带来的优势是全方位的:安全上免去中介、信任成本几乎为零,资产利用上不浪费比特币的流动性,生态发展上与比特币增长同频共振。当然,原生方案的挑战在于实现难度较高,往往需要取得比特币社区共识(例如软分叉升级)才能落地。这使得原生路径在推进速度上可能较慢,需要强有力的技术论证和社区动员能力。 ——— 华丽的分割线 ——— 四、“原生性”对比特币价值捕获的重要性 除了扩容方案可行性以外,原生性对推动比特币生态价值也非常重要。 1、安全溢出效应: 非原生的扩容方案让大量交易和费用发生在其他链上,比特币主网上只能看到少量锁定/解锁交易。比特币本身并未从这些Layer2交易中获得收益,长期来看无法直接提升主网的安全和价值支撑。原生的扩容方案则让交易活动在比特币主网上发生,每一笔交易都为比特币矿工带来手续费收入,从而加强比特币网络的安全预算和算力稳定性。这一效应对于比特币未来减半后仅靠手续费维持安全尤为关键。 2、价值归属: Babylon和Bitlayer都有各自的原生代币,这些代币充当着支付手续费或治理的功能。一部分生态价值被这些新代币捕获,摊薄了BTC作为唯一价值载体的地位。比如Babylon的用户更关注BABY代币价格和收益,而不是BTC本身价格;Bitlayer上运行DeFi,可能带火的是其链上的合约代币和治理币,而BTC仅仅作为抵押物存在。长远看,如果比特币的创新红利被其他代币拿走,对于纯BTC投资者而言并不理想。原生扩容方案则一切应用都直接使用BTC作为计价和结算资产。无论发行代币、NFT还是运行去中心化应用,底层消耗的都是BTC。BTC的需求随着应用繁荣而上升,BTC持有者受益于此生态增长。 总的来说,“原生性”意味着比特币自身价值能参与并放大,而非原生意味着价值可能外溢。对于相信比特币长期价值的投资者而言,原生的方案无疑更符合其利益。 ——— 华丽的分割线 ——— 五、最后的一句话 通过对比现有扩容方案,原生性的阔偶然那个路径展现其独特的优势,不仅解决了比特币扩容的瓶颈,还保持了比特币的安全性和去信任特性。这种巨大的创新正在孕育着一个爆发性极大的叙事,非常值得所有投资者的进一步分析和跟进。Nubit 作为 Bitcoin Thunderbolt 的实现者,它所代表的原生性扩容使得比特币迎来重磅升级,成为汇丰银行在其最新报道中承认的第一个比特币项目。
Show more
0
29
97
37
如何成功的向上社交? 向下社交的价值 同等级,如何构建关系网壮大自己? 新生代KOL起号必看帖子之一 获得百万流量后的真实体验。 最近看到大家在讨论向上社交这个话题,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妹子,我分享一下我自身的经历和收获,希望对您有帮助。 我用我4年半的KOL之路来分享不同角度的社交的价值,您可以举一反三。 最近我的评论区很多留言,说我的流量好高啊。兔子,最近你怎么运营推特的,怎么流量一下子是以前的10倍以上,一下子爆发了? 我看了下后台数据,4月份我获得了160万的展示量,这和我之前的数据对比,确实形成了很大的差别。并且我还在20天时间拿到了230个Yap,双喜临门。 这就是不同角度的社交成全了我的流量,如果您也想获得不同等级的资源支持,那么这篇文章值得您阅读。 我的KOL之路 大家都知道作为KOL,流量非常的关键。我从2021年开始运营推特,从几个人的粉丝做起来。 有一次我分享了一个帖子,我发现我的观点别人爱看,收获了几百个粉丝,激发了我做KOL的欲望,那时候KOL这个名词还不算普及,仅仅是为了分享欲望而已。 向上社交开始了 所有的人都知道向上社交,包括我这个情商非常普通的女人。那时候我开始蹭大胡子,2021年非常牛的KOL,去发一些好看的照片博得他们的回复。给他们点赞,转发,博得好感。 向上社交第一步,就是先付出。不要一上来就是我的观点是什么,而是您什么观点对我有什么感触,结合自身体会来说,一定要评论,点赞人太多,不容易被关注到。 而且我会加小铃铛,这样大佬第一时间就可以看到我的评论,基本他们才发完推文都是在线的,可以有很好的机会和他们互动。 并且积极地引用转发文章也很重要,在我起号早期的时候,我看到大佬好的文章,我会积极的转发到自己的推文里,大部分大佬看到后都会来点赞。 但是向上社交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您的时间成本比较大,您希望大佬能给您点赞互动甚至转发,这个难度非常大。 如果您能遇到顶级大V,比如 SOL哥和倪老师这样的愿意和你互动的,那么是遇到贵人了。但是大部分的顶级大V是一两次给你的文章点点赞,大部分时间您给大佬回复的精彩他们会给你的评论点赞,想要他们主动来你的空间难度非常大。 所以,向上社交要做好充分的心里准备,时间上要消耗得起,要精不要多,认准几个你心里发自肺腑认可的大佬去互动,如果你不认可他,只是为了流量去互动,这种对方是能感受到的,他的潜意识会告诉他答案。 很多人都知道和这些大佬互动,还有CZ,一姐,孙宇晨,star,但是为什么舔到的人很少呢? 目前币安和欧易,我个人觉得是非常值得大家去舔的,但是舔的方式要不一样。 不需要你整天去他们的评论区去点评夸赞他们,只需要认真的去写和他们交易所主推的产品相关的文章。 比如币安最近专注阿尔法,你就认真研读阿尔法规则,从这个角度写文章,可以写教程,可以写你对阿尔法的理解等等,文章里艾特几位大佬,只要你的文笔还可以,一定可以舔成功。 比如欧易,欧易注重钱包的发展,你多写使用教程。他们对这类博主非常友好,赵赵是很早分享欧易钱包的使用者,被邀请参加游艇之类的活动。 这方面的付出,这方面的舔是高级舔,好听的语言会听腻,但是有价值的付出对方永远会需要。 如果上面几位老板创始人,你舔的能力不够,但是你可以舔他们交易所活跃的工作人员啊,得到他们的青睐,你的流量一样会火起来。他们的工作人员,比如币安的思思,欧易的米粒,海腾,BG的家印,他们本身就是币圈的顶流,你认真的支持他们工作,他们给你的推文写一个评论,他们的粉丝都会看到,你的流量也会来的。写的好的文章他们也会转发的。 做一个热心的交易所用户,一定会比舔轻松。 我至今舔哪一家交易所都没成功,就是没为交易所做啥贡献。多做贡献,多使用他们主推的产品,你一定会被关注到。 但是我舔粉丝成功了,因为我做了很多公益占卜,可以帮助到大家。 你想要什么样的资源,就努力的去舔吧,一定会成功的。 需要注意什么? 币圈也是一个小江湖,也有是非。 个人建议,不要参与到任何一家交易所的是非中,只要和您没关系,不要参与,垃圾交易所不在此范畴。 首先,我们是KOL,是小KOL,我们个人力量是有限的,江湖里的事情大部分就是利益问题,我们看不懂里面的门道,先保护好自己,在没有足够实力之前不要去评价,有些事情真相并非看到的这么简单。 其次,KOL之间的吵架也不要加入,不参与是非。尤其是当别人评判这个KOL种种恶行时候,但是他是你曾经的贵人,帮助过你,提携过你,不要去评价。还是之前的观点,大部分都是利益的问题,大家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去分享观点,多看少说。 这个世界上的好坏从来没有标准,一个再好的人,再大的KOL或者再大的人物可能做出的动作是伤害你的,一个很多人嘴里看不上的人的行为却可能是帮助到你的(诈骗跑路等行为人不在此范畴) 向下社交没有价值吗? NO,我和大部人人一样,都想着向上社交。但是今年读了很多禅宗理念的文章,心态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以前我做推文,很少回答我的粉丝。但是4月份后,只要推文给我评论的,我都会一一感谢过去。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用户感觉到这个博主有血有肉,不是机器人,还会回我的评论,她在乎我,后面链接就形成了,很强的粘性。 你的粉丝是你的后备军,是你的粮草,想要向上社交成功,没有向下社交的力量支撑,犹如空中楼阁,非常的辛苦。 所以今年所有骂我的粉丝,我都开心的接纳,并且感谢。 所有的KOL背后最应该感谢的人就是粉丝,是衣食父母,所以积极主动地和他们讨论,会对自己未来形成很大的帮助。 以前的我一直在上面不肯下来,真的错过很多。 现在您看我的文章,很轻松的可以拿到上万的流量,这些都是在乎粉丝才拥有的。 同等级,打造你的关系网 单纯依靠粉丝,也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粉丝给您的点赞回复影响力范围非常有限,而最能帮助你的就是中部KOL。 我4月份加入一些互助社区,他们打开了我封锁已久的流量。你和这些KOL互动,好的文章算法会分析出来,帮你推流。 如果你暂时没有资格加入这些社区,也没有关系,请认真的给每个愿意和你互动的中部KOL互动,先付出,再得到。我是这样执行的,也收获到了很多的成果。 只要K蓝V给我点赞互动,我一定会看他的主页互动回去。 所以,您的主页您一定要精心打造,一个很认真的置顶文章对新人来说非常重要。 几篇优质的文章,风格要统一,要做垂直内容,让别人一下子知道你是做什么的,而不是什么都分享。当你到了顶级KOL,你可以这样变换风格,哪怕你的吐槽都可以获得十万的流量,但是作为新人不可以。 最好做一份精心打造的自我介绍文章,让别人一下子就能了解你是谁,你做什么的,你的经历等等,让别人愿意继续了解你。 到底怎么社交,我拿KOL为例子,生活中也是如此,愿意帮助你的大佬你多走动,多想着替大佬解决一些问题,提供你的价值。和你同等级的人,多团结,少得罪,筛选志同道合的人,形成自己的关系网。 向下社交,要感恩,同时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计较,形成自己的领导力,让他们坚定地跟随你,成为你打造关系网向上社交的关键支持。
Show more
0
0
0
0
🔔看到阿宝诙谐的观点,让我意识到:Kaito的出现,让项目方和用户彻底断层,web3进入“挖提卖”模式,KOL成为web3最大的散户群 项目方上Kaito找KOL,这就好像:出版社在作家协会找作者,电视台在经济协会找炒股大神、食品企业在糖酒会找消费者…… 最终项目自己都不知道钱花哪里去了,用户也不知道要这项目到底要干什么;肥的Kaito自己,累的是刷分KOL。 ✅Kaito让项目方和用户彻底断层,web3进入“挖提卖”模式 🔸Kaito 使项目方和用户彻底断层 Kaito 用AI算法来打分,这是一个web3叙事,是给资方看的与散户没有半毛钱关系。 Kaito也不知道散户需要什么,当然作为【项目方】和【KOL】的平台,他也不需要知道散户要什么。以前作为Launchpad平台还好,至少用户知道有新项目要发售了,可以短平快变现。但现在的排行榜机制就有很大的问题了,Kaito评分机制很大部分是KOL与AI算法的匹配性,算法匹配上来,yap分数就高。这使得【项目方】与币圈最核心的群体——用户,完全脱节。 这种脱节在以前其实并不明显,之前用户在Kaito质押 $kaito 获得投票权,项目方给投票用户发空投,让散户只是觉得这就是一个“短平快”赚钱的平台,这跟币安alpha差不多,用户刷积分拿空投,拿到空投就卖了。 🔸排行榜算法存在弊端,AI写作能拿高分 现在平台重点推排行榜机制,项目空投多数也是依据排行榜,这种“W2E”模式其实是挺好的,可以激励用户丰富web3内容体系,让用户自主寻找项目优点,逐渐将散户进阶成用户。 但这几天整个中文圈变了,很多人都在冲榜。都在想办法刷积分,更多人在用AI写作。 中文圈很少有人写,关于Kaito奖励站上项目的深度内容。为啥呢? 因为排行榜评分机制算法模式,只要关键词匹配上了,做到的Kaito内容库中没有的“信息增量”,你就能拿高分。所以高频、AI+自风格的博主长期霸榜,你甚至看不到他们有写关于Kaito奖励站上的内容。 🔸项目方需要伴随项目成长的真实用户 像我这样做过大使的人都知道,一个好的项目开发周期长达两三年,这期间会推出好几轮测试网,让用户体验、让用户在体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这就是之前空投的玩法,做“做任务就有空投”、“积累TX就有空投”。 不管是做任务还是积累TX,用户在这个过程中会逐渐与了解项目,看到项目为web3解决的问题,看到项目的未来。项目通过这种“用户教育”的方式,能够积累原始代币持有者的基数(很多项目有几万原始用户,比如grass、Walrus、Hyperliquid),只要项目方真的奉行“代码及法律”,项目在TGE的时候没有抛售。原始用户看到代币价值较低,自然会在低价购买,这就是项目方愿意看到的护盘,grass、Walrus、Hyperliquid这些项目在空投后代币价格依然坚挺的原因(Hyperliquid后来还是出问题了,但相比于空投时的价格,空投用户还是赚的。) 🔸Kaito 抹杀散户,将KOL变成币圈生态最末端用户,是对web3生态的严重破坏 自从“做任务就有空投”、“积累TX就有空投”这种一贯制的【用户教育】【用户培养】体系分崩离析之后,Kaito和币安alpha就火了。币安alpha 至少还有散户有资格参与,每天动动手指还是能达到要求的。 但Kaito的做法就变成了——市场所有财富与散户无关,想赚钱,在Kaito Connect没维护完成前,【都去冲榜吧】。 都去冲榜,是不是意味着收益很高?显然不是,奖励站中Initia给前 4,000 进行空投,,OpenLedger给前200名空投,Sei、Mantle、Sophon、Skate给前50位空投(也不叫空投,叫奖励);就Quai、Lombard给所有yapper奖励。 不知道有多少散户在冲榜,对于散户来说冲榜的成本可不小,目前多数都是KOL冲榜,你可以说Kaito奖励池是给KOL发放的奖励,这些奖励压根到不了币圈最珍贵的资源“用户”手里。 翻阅了奖励池的项目,给的奖励并不是很多,SEI就给26.25K USDC,这还搞个锤子,直接发给上面冲榜KOL就行了,有散户啥事没有? 做过大使的人都清楚,KOL对项目来说是最没有忠实度的,都是哪里有热度哪里跑,能拉来商单就行。 很多冲榜KOL甚至不知道哪一条能吸引散户,也不用考虑写的内容散户能不能看进去,对散户成长有没有意义,散户看了内容会不会动手…… 所以项目方在上Kaito找KOL的意义是什么呢?这也是Agency在24年迅速出圈的原因。 ✅ Agency 是当前项目方高效获取用户,最好的途径 前面已经定义了,web3最珍贵的资源不是项目方、不是机构、也不是交易所,而是用户,真实用户。币安从始至终做的就是【用户增量】。 对于项目方来说,去哪里找到【真实用户】是最头疼的问题。 🔸KOL与用户共生已经7个年头 以往通过VC和媒体平台背书,用户自流入,然后项目方通过初始活动慢慢将“自流入用户”转化为“初级用户”,然后通过各种任务将“初级用户”逐渐转化成“真实用户”,最后通过激励措施完成“用户留存”。这种方式从18年到现在已经走了7个年头,依然受用。 在这几个年头中,用户慢慢成长、KOL慢慢成长,用户逐渐知道那些KOL有能力,KOL也知道自己的用户画像是什么,这种共生的模式促成了web3的发展,很多KOL慢慢的变成项目方的顾问。 🔸Agency 能为项目找到精准用户群 24年随着VC走弱,圈内Agency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群体,他们有些是KOL转型,有些是媒体平台员工离职创业,还有些是OKX等商务团队离职或者VC商务离职。 这些Agency 很多都有丰富的行业经验,知道不同KOL之间不同的用户画像,他们能为项目方精准匹配到初始用户,还能为提供各种咨询业务,帮助项目方逐渐适合市场需求。这样的Agency,在市场至少有5-10家,比如 @0xEvieYang 。 🔸为什么Kaito无法替代Agency Kaito 并不是做的不好,他已经带火了"W2E",还出现了两个防盘。 说Kaito无法取代Agency的原因,除了上面Kaito算法局限性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Kaito由推特数据起家的。 但我们要知道币圈社区是多元的,用户不经经在推特,还有币安广场、tiktok、微信公众号、微博,还有youtube、reddit、substark、medium、github、TG群、Discord群。 后面这些平台的用户粘性更大、专业性更强、忠诚度更高。比如 @BTCdayu@0xSunNFT 他们的群做的让人顶礼膜拜。我有很多粉丝都是在我的Medium找信息赚钱的。 这些多元化平台,Kaito目前是没有办法涉及到的,但在Agency那里,他们是门儿清的,Agency更容易根据这些综合平台给KOL打分,通过综合KOL的这些多元化平台,Agency就能清楚知道手里的项目,要通过哪些渠道找到用户。 所以Kaito要走的路还有很长,他的出现更多的是给web3做添砖加瓦,并不是革了Agency的命。同时希望Kaito代币分发平台尽快做起来,不然会离散户越来越远,最终自己的用户就只剩下KOL这一小众群体了。
Show more
以前住五星级酒店,我一直不明白——为啥垃圾桶不套袋子?这不怕脏吗?后来一个大哥一语点醒我:“这叫实力感。明明你觉得它应该脏,但每次看都一尘不染,干净到怀疑人生,那一瞬间你就信了——这里确实不一样。” 装修也是,以前觉得顶奢酒店是不是装修预算砍半了?没金边没浮夸,怎么看都简约得像刚毕业。后来才懂,这种“看似没啥,其实每一笔都在烧钱”的风格,叫真正的质感,叫把钱花在你感觉不到的地方,才最贵。 最近看大家在聊 @KaitoAI,说它要革KOL投放和agency的命。讲真,AI现在的上限,也就做个高级版的大众点评,告诉你KOL谁活跃、谁数据好、谁传播广。至于一夜之间扭转叙事、控情绪、润风向?还得靠顶级agency这群社会经验max的老狐狸。 真正的顶配打法是这样的:项目方的内核力压一切 + 顶级agency的智脑操盘 + KOL的外脑扩散 + AI的外挂提效,最后你刷到内容时的第一反应不是“啊这又是投的广告”,而是“卧槽,这项目是真的牛逼。”看不出是被硬推的,只觉得它就该火。 这才叫高段位传播,内容不露痕,种草不带刀,杀你于无形。币圈有这个能力的agency,朋友们帮我评论区@出来呗!
Show more
0
0
0
0
错过了@shoutdotfun项目真几把难受,1s可以出100s。关键我还有名额可以打,我竟然。。。忘记了!麻了隔壁! 一开始都没看懂这玩意是干嘛的!(后面看到基本又是嘴撸的社交玩法)!!来往下看详细介绍! https://t.co/ab08855Da6 是 SocialFi 里值得玩的项目之一 说实话,我一开始看到 @shoutdotfun 的时候,还以为又是一个割韭菜的 Meme 项目。但深入研究之后,我发现:它是真的把“注意力经济”玩明白了。 https://t.co/ab08855Da6 是我最近看到少有的,把“社交影响力”直接变现、并且和币价机制紧密结合的平台。不管你是 KOL,还是普通 X 用户,只要你有点声音、有点表达,就有可能靠发帖直接拿空投、赚手续费、甚至影响一个币的预售价格。 ✅ 它的机制,很 Solana 我们现在常见的 IDO 模式,不管是 CEX 还是 Launchpad,本质上都是拼资金、拼抢跑,普通人往往连买入都卡不过去。 而 https://t.co/ab08855Da6 做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方向:通过“发声”来争夺抢先购买资格。 项目上线前,会开放一个“Shout 排行榜”,你发帖越多、热度越高,排名越靠前。 排名前 25 的人,不仅能优先买币,还能按比例获得平台手续费分红 + 项目代币空投(线性释放)。 项目上线后,在 bonding curve 上自动售卖,流动性和价格同步增长。 一旦到达某个市值(大概 15K 美金),就会自动迁移至 Meteora 的流动性池。 这个机制有点像 Solana 上那个红极一时的 https://t.co/zMvBJwtkMk,但又比它更进了一步:不只是靠买币拉盘,还靠发帖制造热度 + 赋能分红。 🎯 对创作者太友好了 作为一个平时写写推、转发转发的 Web3 用户,我觉得 https://t.co/ab08855Da6 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的参与门槛很低,但收益机制很明确: 你不需要投钱,只需要用“创作力”换机会。 即使你不是大号,只要你认真写、有传播,还是能上榜。 上榜之后的奖励是真实的,包括平台手续费 + token份额。 这是一种新型的“attention farming”,让我们这种内容创作者有了实打实的参与感和存在感。 📌 我自己怎么玩的 我绑定了 X 和 Solana 钱包之后,开始关注平台上线的项目。只要看哪个项目我觉得有意思,就发个短帖,配个图 + 标签,然后观察热度。 如果发得不错,我会再转推、评论、互动。有时候也会找朋友帮忙互动一下。 我个人最满意的一次,是某个项目我拿到了第 17 名的名次,最后不但优先买到了 token,还分到了一部分空投。虽然不多,但给了我很大激励。 它是目前 SocialFi 模型里最接近“社交变现”的平台; 对内容创作者友好,能用你的声音和影响力换到早期份额; 对项目方来说是一个“社区热度引导” + “公平启动流动性”的新思路; 背后用的是 Solana + Meteora 的组合,链上交易快且便宜; 更像是 Web3 的“社交型 Launchpad”,可以理解为 Web3 的“小红书 + CoinList”。 虽然目前还在早期阶段,有些机制和 UI 还在不断迭代中,但我已经能看到它未来成为 Web3 项目冷启动标配的可能。 如果你也想试试,就来 https://t.co/fhwgO23QMn 绑定钱包发帖吧。说不定下一个爆火的新币热度榜上,就有你的名字🔥 加入入口: https://t.co/q2g0BMisrp
Show more
0
4
3
0
《谁能抓住Ai Agent的下一轮风口?》 今天看了OpenAI 首席产品官 Kevin Weil 的采访视频,说实话还挺受鼓舞的。 Kevin是我们印象中典型的Web2精英了吧,地球上最成功的AI公司的CXO,但从他口里说出了“现在我是Crypto人了” “智能合约和Ai等科技最终可以通过Ai Agnet优美的结合在一起”。 在Web3业内人士越来越多的觉得行业光环幻灭的时候,这种来自Web2的积极看法犹如雪中送炭。别的不说,至少Ai Agent这条路希望是大大的,即便前一波Ai Agent泡沫破灭,但当时的一些叙事依然可行 -- 比如Kevin说的让Ai Agent帮忙去购物。 所以我很有信心未来币圈最重要的叙事一定还是有AiAgent的一席之地。 ~~~~~~~~~~~~~~~~ 最近除了炒币也免不了有思考一些关于VC败局后行业的进化方向,也看到了很多有意思的变化。 比如: -越来越多项目方不再以TGE为结束,而是开始(感谢 @binance @cz_binance @heyibinance 的战术调整,通过放开Alpha/IDO爬币安天梯的门槛),项目进入二级市场的估值大幅降低,回归理性。 我其实更感兴趣的是新项目,尤其是注定未来前景广阔的Ai Agent项目在当下的情况下会如何启动,如何获得早期支持,如何够久自己的社区,以及最重要的,如何分发筹码。 要知道,任何一轮的暴富盛宴,归根到底都是筹码分发的革命创新带来的。 Ai Agent在我看来无疑是未来能出现10亿级别独角兽的赛道,而且极有可能是Mini团队(两三个人)/ 草根Dev团队 做出来的,这一点在上个周期的很多项目已经有了体现。 所以,谁能够解决Ai Agent的Dev们如何低成本,高效的早期冷启动,而不需要去找关系,找背景,找人脉推销自己,谁就拿到了下一个赛道的早期入场门票 。 这是一个战略级别的入口,很像早期的淘宝,可能有无数个人小店会开起来,马云不确定哪一个夫妻档或者兄弟档甚至个人档能开起来,火起来。但他能确定的是一定会有人能起来,最终这些优胜劣汰出来的店可能长成参天大树。 ~~~~~~~~~~~~~ 目前圈内真正认识到这一点,且已经投入大量资源付诸实践的,目前我只看到一家 -- @virtuals_io ,专门在做Ai的公募平台(Gensis)。 马来小王子 @everythingempt0 在这个方向上的嗅觉还是挺敏锐的,Virtuals也的确需要新的叙事来支撑币价的V反。虽然Gensis还有不少小问题,比如内嵌的Kyber难用的跟Sh*t一样大大影响了用户体验。 不过对Ai Agent的dev们来说的确Genesis体验是不错的,高效的产品迭代和资源注入,相信问题改进起来不大。 AiAgent的特性导致了新项目出来频率要高很多,现在每天几乎都有数个新的项目出现在Gensis上。后续Virtuals如果通过不断引导项目方改进筹码分发模式,不断探索,我觉得跑出来优秀的项目应该是时间问题。 这也是过去一段时间我不断建仓 $Virtual,并持续体验Genesis打新的原因。 币安钱包 Alpha消积分的机制应该也是有参考 Virtuals Genesis的,如果 @cz_binance 大表哥对AI方向非常认可和坚定,或许可以考虑让bnbchain也跟进这个思路做个战略布局。 @four_meme_ 是倾向于meme的发射平台,如果有一个专注于Ai的发射平台(或者4meme自己开个专区)既可以活跃 @BNBCHAINZH 的AI生态创新,又拿到Ai Agent孵化平台的入场券,有点像淘宝起来以后出来京东和拼多多一样,个人觉得很可能比黑客松这种传统方式效果好的多。 Ai赛道我最喜欢的投资人之一 @jasminervaa 说的很好,想要好的AI项目?先去做好让Dev们最comfortable的环境吧。 有了梧桐树,不怕没凤凰
Show more
OpenAI CPO Kevin Weil says it's inevitable we'll let AI agents spend on our behalf, but with strict limits. “I want this agent to buy this thing for me, but only spend up to $50, and only at a grocery store.” He sees smart contracts as the control layer. Programmability is how we align agent behavior with human intent.
Show more
0
1
2
0
❤️‍🔥#火币Q1成绩单# 汇报一览🚀🚀 【文末有抽奖:转评赞瓜分100U】 2025年一季度,火币HTX在用户增长、新资产表现、安全保障、产品优化及品牌建设等多维度取得了可喜成绩,为全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面向未来,火币HTX将继续秉持“用户第一“的理念,依托HTX DAO治理体系推进产品与生态建设,不断强化资产筛选力与产品创新力,助力更多用户共享加密时代的财富红利。 【转赞本推文+评论 #火币让社区更强大# +tag2好友】即可参与瓜分100U抽奖 接受家人们检阅Q1成绩👉https://t.co/NLPbEHE253
Show more
0
218
176
169
HTX迪拜活动,作为火币节点,有幸被邀请跟孙哥同座,听孙哥@justinsuntron 分享HTX,TRON,战略布局 一直强调 #JST# 市直低,机会😆 i人小熊猫总结了下孙哥的分享。 1 业务合作与客户管理 - 强调客户资源整合如把客户加起来一起毕业了可能指向用户增长或联合营销 2 交易所与资产管理 - 安全优先多次强调资金冷存储99冷钱包历史黑客事件应对如3000万美元被盗后追回以及独立审计 - 流动性策略计划引入更多做市商如波顿团队康诺斯提升交易深度 - 透明性公开费用结构和资金储备避免内部做市商利益冲突 3 波场TRON生态发展 - 稳定币扩张目标将波场稳定币规模增至1000亿美元并推动特朗普相关项目发行稳定币 - 跨链部署计划在以太坊BNB ChainSolana等链上部署WBTC和USD增强互操作性 4 代币与投资机会 - JST稳定币协议代币被低估当前估值4亿美金国库资金充足未来可能回购销毁 - HTX交易所代币与TRX形成双轮驱动长期持有者盈利显著 5 全球市场拓展 - 印度与非洲重点市场通过迪拜辐射离岸中心策略 - 合规与用户体验减少冗余KYC流程对比竞品吸引大额资金用户 6 技术开发 - 智能合约钱包支持GasFree交易但需注意合约地址兼容性问题 - 预言机与桥接与Chainlink合作官方桥覆盖以太坊波场BSC非官方桥接小额资产 争议与风险提示 - 合约地址限制部分交易所禁止提现至合约地址需测试后操作如GasFree钱包 - 稳定币竞争USD需通过链上场景和交易所深度整合如1:1兑换突围 - 监管不确定性提及特朗普项目可能涉及政治关联需谨慎合规 后续行动 1 产品部署加速USD跨链以太坊Solana和WBTC上线 2 市场推广5月与特朗普会面推动美国市场合规 3 代币经济推动JST国库回购提升市值 感谢火币 #HTX# @SwieerX @HTX_DAO @HTX_Global @ex0ticgoddess
Show more
0
3
7
0
前几天和潘乱录播客(阑心一言版待会就发),聊到这波中概股价值重估的影响,以及阿里是怎么成了最大赢家的,很有意思,一边是阿里言必称AI,另一边是拼多多在AI上毫无动作,两家对头突然就分道扬镳了。 其实从今年年初阿里的股价坐上火箭之后,关于阿里到底是不是一家AI公司一直都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即使我们相信「聪明钱」,也要看看它们的逻辑。 从资本市场的表态来看,阿里确实搭上了这一波中国资产重估的快车,「云+AI」的转型定位也在股价——今年已经涨了60%——上得到了验证,但也有怀疑的声音,认为阿里纯属蹭到了DeepSeek大火的余热,AI只是用来讲故事的素材。 先说AI公司的标准吧,按照投行普遍认可的逻辑,从价值链来划分,可以列出3层: 第1层,是支撑AI产业的基础设施,也就是芯片和算力资源的供给端,比如英伟达和云厂商, 第2层,是大模型的研究组织,拥有可商用的自研模型,比如OpenAI; 第3层,是消费级/企业级AI应用的开发商,为终端市场提供商品化的服务,比如ChatGPT。 注意,这3层不是相互独立的,像是OpenAI之所以一骑绝尘,就是因为它同时在第2层和第3层都占据着绝对领先的地位,叠加之后的经济价值,全都反映到了碾压同行的估值上面。 按照这张表,阿里一定可以被归到AI公司的范畴里,而且是「三位一体」的:阿里云在第1层,Qwen在第2层,夸克在第3层。 但比较微妙的是,阿里在这3层的位置,又都还有更进一步的空间,阿里云在亚太份额第一,但在全球范围内,AWS还是无可争议的第一;Qwen每次屠榜都很顺利,但好口碑也局限在开发者圈层,以至于在deepseek出圈后,才作为“隐形大佬”被广泛关注到,夸克作为阿里推出的旗舰消费级AI应用更是处于早期,在舆论声势和用户认知上还在追赶中。 所以「三位一体」既是阿里AI化的证明,证明它在每条价值链上都有卡位,却又体现出AI化还不够彻底的程度,缺少标志性的企业符号。 多说几句,「三位一体」这种我全都要的布局,中国科技公司的数量远比美国要多,除了阿里之外,百度、腾讯、字节都在同时投入云、模型、应用三大价值链,但美国基本上只有Google是这种模式,亚马逊、微软、苹果、Meta都不是。 最关键的是,拼多多在这场AI浪潮里几乎完全隐身了,阿里越是重注AI,越是可以把当年那顶「该死的零售商」的帽子,扣在对手头上。 摩根大通前几天出了一份研报,对中国AI发展总结出了4个阶段,并认为当前市场处于第2阶段: 开发和完善大模型的技术、大模型开始融入现有产品、互联网服务消费大增、杀手级AI应用出现。 直到DeepSeek出现之前,中国都还被困在第1阶段,这也是我一直说DeepSeek在技术实力之外最大的行业贡献,在于它把大模型变成了一种人尽皆知的公共用品。 所以我们才能看到接入DeepSeek成了各大产品在过去几个月里的流量密码——DeepSeek的开源真的非常伟大和无私——老百姓不知道参数啊跑分啊这些概念,只知道DeepSeek好用,你能供给,就会下载。 当然我也会觉得,在明明有自研大模型而且有能力持续开发的情况下,为了流量去接DeepSeek,对于自家团队来说都是一种羞辱,哪怕只是一时策略。 或者说这些公司致敬DeepSeek的最好方式应该是更加积极的开发模型,通过竞争创造进步这个商业常识,来推动中国AI行业的繁荣,而不是就那么跪了,把形势当成了事实。 在这方面,阿里和字节的所谓「气节」要稍微好那么一点点,对于自己的路线图是有自信的。国际上也是这个认知。外媒The Information的报道说,中国其他巨头都放下了大公司的身段接入Deepseek,只有阿里和字节保持了谨慎。 说回摩根大通的研报,在中国所处的第2阶段,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的经济回报被高度看好,在一个投入增长期,能够提供芯片和算力的厂商是旱涝保收的,也就是俗称的「卖铲子」生意。 所以无论阿里算不算AI公司,因为手握阿里云,它一定会成为这个阶段里资本支出受益最高的公司,反过来说,如果认为它不是AI公司,那么一家非AI公司拿到了AI市场的最大一块蛋糕,这本身就很地狱笑话了。 根据摩根大通的推算,阿里AI相关业务(包括云)的收入贡献占比,会在这个阶段内上升到38%以上——目前是14%——而且还强调这是一个相对保守的预估。 云计算是一种边际收益很高的业务,AWS在亚马逊的收入结构里只占到了15%,却能创造50%以上的利润,理解了这个特点,就能理解为什么吴泳铭要在财报会议里特意点出来推理的算力需求在DeepSeek火了之后增长高达70%。 这都是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啊。 加上Qwen被苹果选为国区iPhone的AI合作商,以及夸克开始提前卡位应用层的动作,阿里作为AI公司的属性点是最均匀的,没有之一,摩根大通对阿里评价之高,也是基于这种确定性。 前端时间录播客时讲到一个很生动的描述,说中国电商战争的后半场变数在于大家曾经以为一千米就是赛跑的终点了,没想到赛制是一万米的,一千米内建立起来的那点优势根本不算什么。 于是很明显的,阿里转型AI的所有迹象都在表明,它的发育方式就是冲着大后期去的,这是对的,在一夜千里的技术进展前,没有任何公司有资格提前开香槟,DeepSeek是一次意外的馈赠,但终究会回到「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常识,是对战略和组织力的综合考验。 和移动互联网那一波也确实不太一样,门票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插多少面旗帜,这关乎到全球80亿人口的生活重塑,能主导产业替代进程的,可能只有中国和美国数得过来的那几十家公司,也可能在10家公司以内。 保持乐观,保持清醒。
Show more
0
9
113
7
『全网爆火、3天内超7万地址参与投票的ZK赛道新贵-@boundless_xyz 的运行机制究竟是什么?』 在ETH最近价格疯狂上涨的关口下,Boundless的主网奥德赛任务在3天之内总计7.4万个地址参与,超过140ETH投入进入、可见热度有多火!也是我目前在ZK赛道最关注的项目之一。 首先Boundless开辟了 ZK 计算商品化这个赛道,我决定跑节点之前详细研究了下Boundless 协议的运行机制。 我发现虽然形式接近我们熟悉的 DePIN网络,Boundless 在任务调度和激励机制上还是做了很多创新的。也是感受到机制上的优势和竞争力才让我下决心跑节点试试看的。 让我们开始吧! 首先介绍一下 Boundless 协议的运行流程,为了更直观一点这里直接上图: 简单来说,Boundless协议流程由竞拍抢单-质押防作恶-回退保交付这三步构成。 简单解释一下其中的核心机制: 1⃣反向荷兰拍卖(Reverse Dutch Auction) 用户(Requestor)发起任务请求,设置最大支付上限。 协议发起反向拍卖,价格从低到高逐渐升高。 第一个愿意以当前价格执行任务的证明者(Prover)可以锁定该任务。 📌 优势:竞争式承接任务,避免抢单/恶意行为;动态定价,无需人为设定固定成本。 2⃣锁定机制(Locking) Prover 锁定某个任务后,需要在设定时间内交付 zk 证明。 如果逾期未交付,其质押 ZKC 资产 (stake) 将被罚没。 📌 优势:防止恶意抢单、不交付的“女巫攻击”。惩罚机制激励 Prover 按时完成。 3⃣回退机制(Fallback Auction) 如果 Prover 超时未交付,系统自动使用其质押的资金发起第二轮拍卖。 确保 Requestor 最终获得结果,保障用户体验。 📌 优势:用户不承担计算失败风险,体验稳定可靠。 4⃣可验证服务协议(Service Agreements) 大客户或协议方可以与 Prover 建立长期服务合约。 可自定义:计算类型、响应时间、SLA、惩罚条款等。 使用 ZKP 方式生成并上链,完全去信任化。 📌优势: 类似 AWS 的长期云服务协议,但更透明、更可验证。用户计算需求得到长期保障,Prover也能对任务量长期可知,便于资源投入与计划。 5⃣可验证的工作证明(Proof of Verifiable Work) PoVW 是首个能够在链上测量每个 ZK 证明复杂度并精确支付证明者完成工作的机制。 每个 Boundless 证明都嵌入了一个不可变的标签,记录已证明的周期数量,并附带一个独特的 nonce 以防止重放。在每个纪元结束时,PoVW 合约会汇总该窗口期内所有最终确定的证明的周期标签。每个纪元铸造固定数量的 $ZKC,并按比例分配给周期份额 📌优势:奖励与密码学验证的工作量成正比;任何满足延迟和质押要求的节点都可以获得与其证明完全匹配的奖励。 总结来说,Boundless 是为 ZK 计算量身定制的可信市场协议。 了解过后我的直观感受就是公平,对ZK 计算有需求的请求者能以合理,动态的成本获得有保障的结果;验证者公平竞争,依据真实贡献价值获得可验证的奖励。 后续我会亲自测试 Boundless跑节点的流程以及收益,敬请期待。 #Boundless# #zk# #ZKProofs#
Show more
0
13
2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