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伟大的博弈
People
Not Found
Tweets including 伟大的博弈
一开始看到令人费解... 但想想,《伟大的博弈》这本书应该不是随便拿出来拍的, 也就是说,CEO这条推文就是在回应市场的舆论。 https://t.co/WHCL8bt30l
In honor of #WorldBookDay#, sharing 3 reads that shape my thinking—where deep crypto conviction meets sharp business strategy: 📘 Cryptoassets — Burniske & Tatar A modern classic that helps separate signal from noise. I love how it bridges traditional finance and crypto with clarity and rigor. 📗 The Great Game — John Steele Gordon A gripping history of Wall Street. See how Wall Street goes Main Street. A reminder that today’s disruptions often echo the past. 📕 Zero to One — Peter Thiel Bold, controversial, and thought-provoking. It’s a core influence on how I approach product and markets at @bitgetglobal
Show more
0
4
3
0
⚠️【BG交易所:伟大的撤退】 <原文因含敏感信息,重新整理后二次发布,会导致权重下降,望各位脱敏人士多点赞评论和转发> 事出是哥们的一篇中立推文爆了,快20万展现了,当时在15万的时候,突然被集体举报导致风控,这会导致你所有文章权重下降,所以哥们悟了。 中立都不行,那就舔一舔:BG是在下一盘大棋,他们已经从“伟大的博弈”中大获全胜,现在要插上“红旗”,进行敦刻尔克式的“伟大撤退”。 真是秦始皇被电击 —— 赢麻了。 我会持续更新,这叫 :厕所挂钟 —— 有屎有钟。 ----------------------------------------- 我先申明几点: 1)动机。我撰写的是从个人专业角度出发的分析文章,完全可以当小说看,并不是出于什么正义感,纯粹是我擅长这个领域又酷爱写此类文章,“喜欢这东西,他妈的没办法的”。就是出于内容输出,被更多的人看到,有成就感。 2)立场。个人一般不带立场,不会明显站队,也不会有利益往来,也不帮任何一方维权。我跟任何一方都是擎天柱初试云雨晴 —— 八杆子打不着。本人在现实中也相当客观,经常充当和事佬,三教九流什么圈子的人都能跟我交朋友。 3)立意。揭露一些暗箱操作,或对整个行业有些许促进作用,CEXs的弊端天下皆知:挪用客户资金、内幕交易、随意冻结划拨客户资金、下场做对手盘等等,套路是跟夏侯惇见了路易十六一样 —— 一眼望不到头。抽干了市场流动性,变成了一小撮人的狂欢。 4)告知。我不爱惹事,但别惹我,你拿小号矩阵来恶心我,真是曹丕老婆进了竹林 —— 甄姬拔笋。19年那会我曾揭露某一线交易所的高层内幕,导致其平台代币下跌近15%,USDT一度脱钩,人家公关总监打感情牌亲自来公关我,这才叫公关,好好学学,别用下作手段。 ----------------------------------------- 然后,我以个人角度来“客观”说说BG: 虽然BG用小号矩阵举报我,导致风控和断流,但我还是要说些公道话: - 首先,BG的诉求合理吗?完全合理! 作为一个项目方,虽然是自己出的问题,但是钱也是自己的啊,凭什么我亲自下场做市做亏了还要我自己承担!老子生气起来就是:九个压马路的人突然枪毙一个 —— 只剩下“八个压路”! 大家只是立场不同,并没有正邪之分。你要是BG老板,扪心自问,你会这么大度吗?这可是老子辛辛苦苦“搞”来的,可没少在学校里下功夫呢! - 其次,BG的内部风控行为合理吗?完全合理! 你们韭菜在注册BG时没看注册协议吗?冻结、扣押、回滚条条写的清清楚楚,你以为你的钱是钱吗?这是游戏币,Q币! 别老是觉得人家是:杨颖把牙嗑没了 —— BABY无齿!其实人家的法务牛着呢,就跟安倍做演讲似的 —— 身上全是眼! - 然后,BG外部风控行为合规吗?“合规合规”! 巴山楚水凄凉地 —— Baby,you know what I mean!又是淮安又是商丘的,又是币安又是泰达的,你们手中到底有多少立案决定书啊?还是说你们有多少条子兄弟啊? 那你去他们所在地搞啊,你不是有他们的KYC吗?咋老是去些不相关的野地方搞呢?你们这什么破关系?行,既然能立案,那咱也只能敬畏地说:合规呀合规! - 还有,BG的公关合格吗?当然100分! 看看他们伟大的手段: 1)CEO拒不出面、拒不认错,悠闲的阅读着“伟大的博弈”。 2)KOL先要求删文,不成就找当地派出所“维稳”。 3)大量小号水军,不是留言批评韭菜觉悟不高就是集中举报。 这波操作属实:小母牛排排队 —— 一个牛逼接着一个牛逼。除了配合谢某面子删推的,你看其他人也都老老实实!伟大的公关,无需多言! ----------------------------------------- 伟大的结论: 显而易见,BG这波回滚是:甲亢哥跳芭蕾——转着圈的赢!没提走的基本都回去了,还有些正常盈利的用户可能也一起回去!赢麻了! 各种内地司法行动,操作骚的实属:肯尼迪坐敞篷 —— 让人脑洞大开!连嗯哼 @EnHeng456 都夸奖你们:境外交易所起诉境内用户 —— 天花板级别操作! 综上所述啊,我隐隐约约觉得BG通过“伟大的博弈”在币圈已经功成了,现在要身退了。下一步可能要进行星际殖民!所以现在故意搞臭自己,以方便进行“伟大的撤退”!这才是格局,你们这些臭炒币的到底懂不懂? 最后对BG说两句: 一是你们要是继续举报我呢,我觉得鸭子睁眼 —— DUCK不必。因为我超虐呢,越搞我我越兴奋!而且我很会写小作文哦! 二是那8个王八蛋呢,你们要是继续王八闭眼 —— 无视龟腚,小心反噬哦!其实我这块也蛮厉害哦,就像食人族的BBQ —— 熟人老多了。你们要不先打我500万试试,我保证不RUG。 ----------------------------------------- 感谢原文各位的精彩评论: 币圈小混子 @hzibitcoin Web3小冤 @web3xiaoyuan 策略掌门人 @BTC_strategy 理塘宋亚轩|Bird @litangsongyx 猪哥 @2025_memewh 夕凡的撸毛之路 @xifancry Molly 币圈大V推荐|Bird @Molly9975019573 Long YU| 蓝鸟会 @LongYU7777 nitu重感冒 @nitu66412220400 期待你们更精彩的评论。 还有点赞的各位大V我就不@了,感谢支持。 #Bitget   # #伟大的博弈#
Show more
0
2
7
2
出乎意料的顺利🧐 白宫突然宣布:中美关税谈判达成一致。具体条款明天公布。 这是中美一场伟大的博弈,美国得到了自己更多的筹码,中国缓解了经济和民生的压力。恭喜握手言和,世界和平。 但做投资来说,投资是投预期,预期落地,可得小心!还是那句话,控制好仓位,舒服的仓位,舒服的心态! https://t.co/3U0TyqoCej
Show more
0
14
52
5
牛市越疯狂,我们越要冷静 昨天没发推,而是静下心来把这几天的思考做了一个总结和梳理: 第一个问题,这轮整个加密货币圈子叙事的主线是什么? #BTC# 15000➡️120000 整个非典型牛市已经持续了两年半,为什么说这是一轮非典型牛市?因为这是一轮在紧缩周期中爆发出来的牛市。 刨除牛初整体加密的超跌反弹(22年大熊后)衍生出的各种后来被证伪的叙事(L2,模块化等等),再刨除牛中由于整体流动性不足而衍生出来的超级MEME赛季这两个支线故事;从整体的视角去看,币圈内部依然没有什么让人兴奋的主线叙事,这轮牛市基本可以定义为在20-21赛季东西易手之后,由美国主导的“资本牛”。 这样牛市的特点是,山寨会在每一轮小级别的趋势行情中都超跌反弹,而比特币一路长虹。 第二个问题,以太坊 #ETH# (1300➡️3800) 顺着第一个问题的思路,来看以太坊;那么看以太之前,不如让我们来先解构大饼这轮牛市的各个阶段15476➡️30000,是经历深熊之后的超跌反弹,但是30000之后呢?到现在的12万?降息预期?ETF预期与ETF通过之后的资金流入? 如果把整个大饼从2023年10月突破3万之后的走势连起来看,我们就有了答案。 这整个区间(202310➡️现在)太平吗?中间有没有利空?日本利率问题、战争问题、川普就任之后的利好尽出,关税战......但是耽误大饼一路上涨了吗?不但没有耽误,反而是一路新高,我想说一句这就是“麦克赛乐们”的顶级阳谋。 为什么说要先解构大饼?因为大饼是以太已经跑出来的模板,现在可以看到的是,资本有在以太身上复制大饼的路的端倪; 为什么以太从1300到3800这么快,不给人一点点反应的机会?除了初期盘整了一下,之后基本一路盯着小级别的技术指标上? 因为这条路熟啊,太熟了,大饼刚刚跑完。 第三个问题:接下来的思路 顺着梳理清楚的思路,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几点结论: 1,山寨就是陪跑的,起码在币圈出现足够让人兴奋的内生叙事之前,山寨整体只能是超跌反弹的陪跑;你觉得在数以万计的币种中选出3-5个10000%涨幅的币种容易?还是在大饼或者是以太上吃一个100%容易? 如果你想博弈前者的收益,那么不妨看看,自己的仓位跑赢大饼和以太的涨幅了吗? 2,要给以太足够大的想象空间,这题虽然简单,但是做起来并不容易,毕竟追高都是苦命人,我们的交易体系,我们的技术体系,是天然的会排斥这种情绪和资金主导的上涨的; 3,牛市中,技术指标,特别是小级别的技术指标是失效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技术流交易者在这轮踏空,或者中间下车; 超买?背离?等回调?等回调的结果就是下车了就难上车;因为牛市从来都是情绪,而不是什么技术,因为牛市是非理性的。 最后 牛市是一场伟大的撤退 我们无法预测整体市场的顶部,预测各别币种的顶部也很难,能做到的就只有合理的规划自己的仓位和策略去应对我们无法准确预测的市场走势; 止盈没有错,追高也没有错,错的是止盈之后的追高,追高之后的不止损,是不止损之后的被疯狂的情绪侵蚀后的被反复收割。 还记得前几天看股市大神的说法:进攻之后,第一个想到的永远都要是防守;而没有进攻的防守不叫防守,叫亏钱;能做到在攻守之间达到平衡是一门顶级技术; 我想说,别想太多,更别想要太多,在简单的行情里,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该赚的那份钱吧!
Show more
0
5
27
4
罗纳德-韦恩是苹果电脑的第三位创始人,如果他不是在创业12天后退出、并以800美元卖出10%股份的话,那么现在起码是世界第二首富。 现在的他,仍住在简单的房子里,靠退休金和网上售卖邮票为生。 这位完美错过世界首富称号的普通人,实足说明了绝大多数人保守度过一生的命运。 其实没什么好坏,不想承担任何风险,就吃不到任何超额收益。 这是上帝给出的计算结果,和运气无关。 当年41岁的韦恩之所以12天以后就断然退出,是因为他有过失败的创业经验,认为乔布斯借款经营,会让自己承担过多的风险。 他宁愿回归到稳定的工程师生活,而不愿冒倾家荡产的可能性。 这种对 “创业烈度” 的不适应,让韦恩在公司成立两周内就认定:“这里不是我的战场。” 他后来表示:“我能预见到苹果可能成功,但无法想象它会颠覆整个行业。与其在未知的风暴中挣扎,不如回到熟悉的领域。至少那里没有每天都可能破产的焦虑。” 韦恩还以500美元转卖了他起草的合伙人协议,结果几年后别人以160万美元售出。 他一辈子都没用过苹果产品,只用安卓手机。 他参与创建的公司改变了世界,他自己成了一个无关紧要的旁观者。 这里没有“以上帝视角”对韦恩的选择进行批判的意思。 回到1976年就会发现,当时的现实与如今的认知有着巨大的差距。 那时个人电脑市场还只是极客的新奇玩具,距离成为改变世界的主流产品还有很长的路。 在一件新事物成为主流前,有的是漫长而残酷的斗争,参与者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 韦恩的选择,是风险厌恶者在面对巨大不确定性时的本能反应。绝大多数人都会做出这个选择。 创造历史,或者说创业,只属于冒险者。 请记住:每个伟大企业或事业的诞生,都伴随着无数次 “理性退出” 与 “疯狂坚持” 的博弈。而历史,终将选择那些敢于拥抱不确定性的人。
Show more
0
45
287
61
利好落地了,挺好的! 然后还有什么预期?😂 中美博弈中空期可不是川皇期待的,他总要整出一些事来,展现他的伟大! https://t.co/BXQi9EDNIY
0
15
49
5
我用物理运动学的逻辑做了一个MeMe崩盘模拟器, 直观的告诉你—— 为什么在Trump后,我们没有再出现像WIF,Popcat,MooDeng,chiilguy,bome这种MeMe了. 进入正文前,让我们先来一个引言: 那就是为什么没有出现大MeMe了? ● 除了早就被谈烂了的: SOL红利过期, 宏观市场大环境不好, 熊市流动性差之外的原因之外。 ●还有原因就是像DNF说的那样: Ai币,CTO币,名人币,表情包币,艺术家币,马斯克系列衍生币,Cz/heyi衍生币,Alt平台币。 我们几乎已经把各种类型的代币都已经玩了一个遍了…. /// 周期在加速,我们已经没有什么可玩的了… 我们过去经常谈论一个金狗的标准特征是:①宏伟的叙事,②轻松的理解,③大规模传播。 但这个“金狗标准”现在面临一个问题—— 我们正在面临市场信息熵增倒逼权重分配升级,传统MeMe的叙事和传播路径已经崩塌了。 过去,我们对于MeMe的看法一直都是“好玩,病毒式传播”就行,市场对MeME的选择也一直用最”简的叙事“作为唯一Query,用短期情绪波动作为Key-Value。 注意力权重 = FOMO情绪强度 × 社交媒体传播速度。 MeMe的传播路径也一直是下面这个摸索—— 但,这里有个问题是——其实MeMe币也跟山寨币面临的问题一样,同类叙事/技术的币真的太多了… 而PUMP的出现又让我们的市场信息熵激增,如果你活跃了两个周期,你就会发现不仅仅是山寨币,其实MeMe币的同类叙事泛滥的代币比上个周期更多了…. 也正是因为PUMP带来的财富效应,会让大家在踏空了龙一,就一窝蜂的寻找龙二,龙三,寻找下一个10x,100x的机会,最终结果带来的就是—注意力梯度的链式崩溃。 毕竟传统MeMe的依赖的线性叙事传播一直都是—— Œ /// 社交媒体→交易所上市→FOMO买盘)→ 价格暴涨 这个过程其实有点像神经网络的梯度下降优化,通过层层放大信号实现价格“训练”,但这个“线性叙事传播”很脆弱,因为这个路径本质是单向信息势能差驱动系统。 如果用动力学模型来看的话,可类比电路中的电压梯度: ΔV=V社交媒体−VFOMO买盘 每一个传播效率取决于各环节的“导电性”, 但“导电性”本身的不稳定又最终会给系统带来断点。 1️⃣信息势能衰减(社交媒体层):**KOL喊单没人再信了。 2️⃣传导层梗阻(交易所层):Cz老师了解meme信息差逻辑,对于MeMe币,宇宙所不做最后一棒。 3️⃣终端负载过载(FOMO买盘层):韭菜抗性进化:一般经历3次收割后FOMO概率下降50%… 所以用一个数学模型来看的话—— ●每次PUMP(神币)破灭导致社区信任度衰减: Trustn+1=Trustn⋅(1−PUMP损失率社区韧性)Trustn+1=Trustn⋅(1−社区韧性PUMP损失率)典型 MeMe币社区在3次PUMP周期后信任度归零。 4️⃣流动性虹吸效应 dtdL=−α⋅L⋅N新币α=0.17/天 新项目上市抽干旧项目流动性: dLdt=−α⋅L⋅N新币α=0.17/天 Œ ///所以不管大家选择不选择相信,我们现在面临的“meme”的地狱难度就是因为—— 韭菜进化了,庄家发狠了,交易不买单,过去MeMe的大规模传播路径的各个“导电性”都出问题了。 ——叙事预期与价格反馈脱钩 →无论是你我这样的韭菜,还是庄家,又或者交易所其实都在用脚投票加速撤离…. 如果你觉得上面这个模型有意思,你可以去“https://t.co/8MRgY8OGYT玩一玩崩盘测试“,这AI根据我给出的数学模型写的代码模拟器. 你可以去尝试控制: 1️⃣新币发币率,2️⃣PUMP损失率,3️⃣社区韧性 这三者到底要怎么样的一个路径,才能完成代币市值的在模拟周期环境下的平均市值增长,以及三者之间怎么样的权衡,才会导致“平均代币市值”不断的塌陷. 当然模型有个缺陷就是,因为“MeMe本身也是周期性的情绪资产”它无法考虑到更大的周期变化,另外MeMe本身就是动态博弈,模型无法准确判断具象,即单个MeMe的“崩盘”. 只做参考—— 但是你如果用了上面模拟器,玩了一下“MeMe模拟崩盘器”你就得出一个很明显的结果,即——◊◊◊好像新代币越多,损失率越高,平均市值就越低..崩盘的比例就越高。? 所以过去几个月大家也都骂“PUMP”都说“MeMe之所以崩盘”是因为PUMP的诞生出来的—— 因为“PUMP”的出现,让大家的拥有了太多的选择,所以共识没有聚集,所有造成了“MeMe崩盘”? Œ ///可事实真的这样吗?不是的。 如果你在“MeMe崩盘模型”里面,即便我们把“新币发行率”拉到最低,并且把损失率写成“80%”,即有80%人亏损,社区韧性也给出了4.5(很高)你会发现一个结论: —— 即便“代币发行的周期数量“下降了,但是随着模拟周期的推移,代币的平均市值依旧在下降,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MeMe的天花板越来越低。 ●所以真正让MeMe崩盘的从来就不是“PUMP”,真正让MeMe崩盘的一直都是:亏损率和买盘的失衡. 发行代币的速度从来就不是决定性因素, MeMe本身其实是很“封闭”的市场——就像很多老玩家,他们对于MeMe市场本身就是小玩,他们看不上的“赌场”逻辑,更别说有没有cz老师也不喜欢大玩MeMe. 如果没有PUMP,很多MeMe是不具备流动性的,不具备流动性也就不具备“社区坚韧(买盘)影响,最终的结局依旧是——崩盘. 某种程度上,PUMP机制的本质就是在是在封闭系统(单一MeMe生态)内强行注入负熵流,短期制造有序结构(价格暴涨)——随后流动性的资产才能完成退出. 这也就是盘主@thecryptoskanda 说的:“市场永远会奖励”——可以不断以最低成本创造出兼具高波动性、高流动性的资产和市场”的团队。 这也是为什么盘主一直在强调“PUMP”的伟大,MeMe市场本身是封闭性的——MeMe一直都是很纯粹的资金盘和旁氏动力学• 系统能量一直依赖内部循环: Œ ///新投资者资金→推高价格→吸引更多资金 PUMP的出现是吸引了无数“新资金和新人”进场的,这些像我一样的年的涌入,才完成了内部循环的流动. 某种程度上,PUMP的出现或者说PUMP机制是试图在封闭盒子中制造永动机,但问题就在于,在封闭系统中强行制造局部低熵态,本就违背了“全局熵不减”的铁律,所以崩溃本来就是必然的,这也是可见的。 ▽▽▽ /// 但这不是PUMP造成的,而是物理铁律. 不过就跟“宇宙收缩”的逻辑一样,正是因为有了崩盘,才会有新的”大爆炸“产生的周期循环。 这个周期循环的开始会很有意思。 看起来绕口,但其实一点都不复杂,因为它就是一个实现“收割-修复-再收割”的永动机式循环。 Œ /// 姑且就是说:如果更优雅的割韭菜—— 在流动性崩塌后,其实你我这样的韭菜都处在“观望的状态”之中的,因为对于现有情绪的不满, 所以需要一个全新的叙事,而全新的“叙事”也就是需要所谓的“技术新伪装和叙事变异”… 我们要相信有新的“复苏期“的出现才会开始购买… 这里有意思的是,根据据艾宾浩斯曲线: 设计冷却期长度 T=ln⁡(最大损失记忆强度)/λln其中: λ = 新叙事轰炸强度(通常设置使 T≈6−8 个月) 某种程度上,大家也可以理解为“韭菜”基本上只需要“6-8”个月就可以“重新涨出来割”了,当然这也并不是一定的,因为这里还跟老韭菜的“受损程度”和新韭菜的占比是有关的,但是逻辑不变… 当AI+MeMe的开始正式复苏,并且在未来的某一天再成为“技术是过街老鼠”的时候,我们才会再次拥抱PUMP的叙事动力MeMe。 这很像人人喊单的高估值VC币给叙事MeMe带来的红利,所以很多东西看起来变了,但是又没变。 Œ /// 庄家的超循环收割术本质是资金的时间套利游戏。 唯一变的是,如果寻找所谓的“技术伪装”和“叙事变异”,要学的不是“庄”是如何操盘的,因为链上数据太容易欺骗人了,难度在提升,对于普通人链上分析基本上不会的, 可是又不能不于庄共舞,毕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么要么成为镰刀,要么变成肥料。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一直都好欣赏惠姐 @0xmagnolia的原因,如惠姐对从传统meme到叙事变异meme再到技术伪装的“MCP”meMe,惠姐永远在寻找新的阿尔法,对于“阿法尔”的判断以及对,这个真的是永无止境的. 庄家在进步,持续进化收割技术, 我们唯有将自己变为开放系统(持续学习真实技术),才能避免成为下一茬韭菜,在这场永不停歇的熵增战争中:“逃逸速度必须超过熵增速度”,我们才能在黑暗森林的活下来, 我们要学的是“章北海”—— 要做的是: “自然选择,前进四” 多做一些正ev的事情,少刷推特,看推项目推meme. 什么是正ev?花哥 @off_thetarget 最近的推也说的很明白了,成为内幕,向上学习,靠近权力,成为权力,大量学习. 其实这也就是PUMP,做一个有影响力的人还不够,其实要做一个像PUMO一样的人,要做成产生流动性价值资产的人, 即,你便是财富本身. 我会加油,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也能加油. 共勉.
Show more
0
88
527
135
一图看懂最新谈判后中美关税变化。 关于这次谈判,最大原因还是6月即将到期的6.5万亿美债,如果强行加税,通胀大概率拉爆,美国压力山大。 所以只能先缓和,度过危机,再做打算。 毕竟川普变脸的速度全世界人民都已经见怪不怪。 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果真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要让他们跟你讲理,你必须掌握真理。 代表团出发前,东大就表示不会牺牲原则立场、牺牲国际公平正义去寻求达成任何协议。 在会谈过程中,中美双方都秉持理性、客观、务实的精神,相向而行,积极寻找最大公约数,这也为联合声明的酝酿积累了条件。 当然,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和东大的行动密切相关。美国滥征所谓 “对等” 关税后,东大是第一个反制所谓 “对等” 关税的国家。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这次的沟通结果,正是在前期斗争的基础上,双方相向而行得来的。 让我想起第一次贸易战的种种: 第一阶段:2018 年 5 月临时停火协议 2018 年 5 月 19 日发布《中美就经贸磋商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暂停互相加征关税,同意通过谈判解决分歧。 双方达成以下共识:东大妥协:承诺 “大量增加自美购买商品和服务”,特别是农产品和能源产品,以减少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同意推进《专利法》修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批准美国公司东芝微芯片部门股权出售案,并推进高通收购恩智浦的审查。 美方妥协:暂缓对 500 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计划;承诺派团赴华讨论农产品和能源出口细节;公开表态称 “未与中国打贸易战”,试图缓和舆论压力。 第二阶段:谈判破裂与关税再升级 2018 年 7 月:因美方单方面要求东大削减 2000 亿美元贸易逆差并限制技术合作,谈判破裂。美方重启关税措施:7 月 6 日:对 340 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 25% 关税,东大对等反制; 8 月 23 日:对 160 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 25% 关税,东大同步反制。 第三阶段:G20 峰会达成阶段性停火 2018 年 12 月 1 日:在阿根廷 G20 峰会期间会晤,达成以下妥协:东大妥协:承诺扩大进口美国农产品、能源及工业品,具体包括采购 1200 万吨美国大豆;同意推进《外商投资法》修订,改善市场准入。 美方妥协:暂缓原定 2019 年 1 月 1 日对 2000 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从 10% 升至 25%)的计划;同意在 90 天内通过谈判解决结构性经贸问题。 最终在关税上,截至 2018 年底,美国仍对 2500 亿美元中国商品维持加征关税(25% 税率),中国对约 1100 亿美元美国商品保持加征关税(5%-25% 税率)。双方未取消已加征的关税,但暂停了进一步升级。 后续协议上则是 2019 年 12 月 13 日,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方承诺两年内增购 2000 亿美元美国商品,美方承诺分阶段取消部分关税,但该协议实际执行受后续政治因素影响。双方通过 “暂停关税升级 + 扩大采购” 的短期妥协暂时缓和贸易战,但核心分歧(如产业补贴、技术限制)未完全解决。 可以看到,当时的谈判,没有这次这么直接。而这次,在这份联合声明发布前就有凤凰网的消息人士透露,这次中美双方降低的关税水平将超过 100%。 粗略的算一下,目前的 145% 关税 = 20% 芬太尼惩罚关税 + 34% 对等关税 + 91% 相互反制的关税。也就是说, 一方面取消相互反制的 91% 关税,基准预期,没有争议,另一方面,六扇门老大参与谈判,以芬太尼为筹码,这块可能谈妥,20% 的惩罚关税很可能会被取消;最终关税水平,可能仅剩 34% 的对等关税水平。(以上不算贸易战 1.0 时期加征的近 20% 关税) 当时,觉得跨度不会这么大,现在一看: 东大将在 90 天内将美国商品的关税从 125% 降至 10%; 美国将在 90 天内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从 145% 降至 30%。 市场开放和时间表写得明明白白,拉上二十国集团当见证人,这一下让人,颇感意外。不过也是有迹可循的,9 号上午,美国西海岸港口官员就提到,过去 12 小时,没有任何货船从中国启航前往美国西海岸主要港口。这种近乎停摆的状况,在全球化时代下,显得格外罕见。 此次事件也标志着中美从 “对抗” 转向 “对话”,但机制能否持久化解矛盾,取决于双方后续诚意与执行力。 正如何引用古语:“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全球经济的稳定仍需两大经济体理性协作。该声明本质是双方为经济下行压力做出的战术缓和,但战略竞争框架未变。后续进展取决于三个观察点:90 天内具体清单落实程度、非关税措施实际解除情况,以及是否能在高科技领域达成局部协议。 对了,还记起来两个新闻: 一个是 2025 年 5 月 7 日至 10 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 80 周年之际,在莫斯科举行正式会谈,共同签署并发表两份联合声明。 一个是今年的中日韩 + 东盟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欧洲召开,并取得抵制关税战的共识。 这场全球博弈还很漫长,而我们每一个人,终将是参与者、见证者。 最后关于投资: 90天的关税蜜月期,会直接带动市场风险偏好。 所以只要指数处于低估区间,我们就会加大买入; 直到一波拉升估值升高后,再进行分批止盈操作。 优质资产是值得我们长期关注,并在其中适当做波段操作的。 谈判对有些方向是利好,但对于有些方向就是利空。 比如长债崩了。因为谈判大超预期,经济增长预期上升,出口悲观预期下降。权益要涨,债券就要跌。 另外对冲风险的黄金也跌了。COMEX金价今天最低跌至3216美元。再向下两条重要的支撑线,分别是60日线,对应3121美元;半年线,对应2924美元。 黄金长期投资逻辑没有变化,且关税只是缓和,不是解决,博弈在未来将是常态。所以在金价下跌的过程中我们组合会再次开启分批买入 至于BTC,我观点不变,目前处于投机活跃区,停止定投,耐心持币等待指标。 看来还是得听劝。川普说:现在最好赶快去买股票,听的人赚到了;咱们传统老话说:好饭不怕晚,就要提前准备好饭碗。
Show more
0
1
19
1
想了想,挑一些不敏感的来讲,在 EOS 的时期推动 EOS 前进的是资金盘和博彩游戏,资金盘就不讲了,PlusToken 的前身很多都在从 EOS 开始的,博彩游戏呢,就是 TRX 都照抄了很久,在那个年代“游戏”+“区块链”就已经有很多人在研究了。 有幸作为一个专业的游戏从业者【在某种程度来说,我和寒风一起打造出(我有小小的功劳)的17173,然后和寒风一起将1T1T做起来的,我和寒风以及舞沙一起工作了五年,是我第二份游戏行业的工作,也是在纯游戏行业维持最久的一份】,参与了很多个 EOS 链游(不是博彩游戏)的设计,受制于当初的局限,我们在2018年就设计出了计算在客户端,结果上链的方式,这套方式,现在还有很多 GameFi 在使用。 有点跑题了,其实我想说的是,互联网的开始也有很多人通过互联网的性质开设了赌博和色情,这在人类的进化史中是难以避免的,因为本质都是为了交配权,赌博的(部分)本质也是交配权的延申。 区块链最伟大的创造可能很多人认为并不是 Bitcoin ,而是 USDT ,虽然 Bitcoin 在丝绸之路之前就作为了一种交易工具,但实际上让灰产真的和区块链挂钩到一起的还是 USDT ,毕竟 USDT 的波动更小,赎回更加简单,不透明性更高,解决了灰产中资金转移的一个很大的麻烦。 顺便说一句,2022年的时候 Tether 的CEO 说过,USDT 有大概一半是用在加密货币领域。 回到问题本身来说,是,也不是,链游其实并不适合灰产,或者说链游并不适用于博彩,为什么,因为区块链是无法生成真随机数的,只能生成伪随机数。所以真正的博彩巨头是不原因深耕在这里领域的,起码现在的技术还不足以让他们入场。 对此有疑问的小伙伴可以先去逛逛 G2E(Global Gaming Expo)再说,目前的区块链说是赌场其实不对的,因为赌场的本质是 House Advantage ,大概是 2.5% 左右。而加密货币或者是区块链则是分发和内幕机制,距离赌场还有一点距离。 本推文由 @ApeXProtocolCN 赞助|Dex With ApeX
Show more
@Phyrex_Ni 倪大倪大,作为暴雪老玩家深深共情了,游戏性才是游戏的基本 想请教一下倪大,这是不是意味着链游适合一些web2的灰色地带,虽然这样又会加重偏见。。
Show more
0
1
2
0
又是早晨七点了,每次想早点睡最后的结果都是变成天亮了,今天的信息不少,不过集中度还是挺高的,最重要的就是美联储的议息会议了,和预期中的一样,对于五月的利率没有任何的调整,鲍威尔的讲话中重点还是对于关税的不满,认为按照目前公布的关税政策来说,会带来通胀上升,经济下降以及失业率的上升。 这应该是今天比较鹰派的叙述了,反而是对于降息和缩表的问题回答的一如既往,没有前置的预期,更多的还是看数据,认为所有不利的影响都是来自于关税。所以重点应该还是要放在六月份的点阵图上。 鲍威尔讲话的时候一度让市场出现了下跌,但接下来川普对于拜登Ai封锁计划的解绑确实刺激了风险市场,再叠加对中国的谈判,市场的反应还是不错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取消了拜登的封锁,但对中国AI芯片的限制仍然是保持的,所以这条信息对于中国来说并没有任何的变化。 回到 Bitcoin 的数据来说,今天的价格变动比较频繁,多空的博弈增大,确实是换手率上升,尤其是短期获利投资者有大量的换手,不过目前 BTC 的价格还是比较稳定,在没有进一步的利好和利空的信息前,维持震荡可能是大的概率。 如果美股能持续上涨,那么 BTC 跟随美股上涨的概率会非常大,但美股的上涨在目前这个阶段也摆脱不了事件的推动,比如今天的英伟达就是纯粹的事件推动。 从支撑的数据来看 93,000 美元到 98,000 美元仍然非常的坚固,较早期的投资者也并没有过多参与换手的迹象,价格的稳定性还是挺强的。 本推文由 @ApeXProtocolCN 赞助|Dex With ApeX
Show more
0
37
85
5
看透世界本质提升认知的30本书 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认知变现; 你所亏的每一分钱,都因为认知缺陷。 打破认知局限,提升认知水平, 才能突破重重壁垒,站上一览无余的投资巅峰。 一、经济学:从宏观到微观 1.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N·格里高利·曼昆 国内选用最多、最受欢迎的经济学教材。 2. 《财富的分配》约翰·贝茨·克拉克 全面揭示财富分配的内在法则。 3. 《国富论》亚当·斯密 作者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说。 4. 《人口原理》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 人口学开山之作。作者是第一位剑桥经济学家。 5.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创立。 二、心理学:了解自己,了解人性 6. 《动机心理学》爱德华·伯克利/梅利莎·伯克利 如何制定目标?怎样增强意志力?选择多是好事还是坏事? 7.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菲利普·津巴多 普通人心理学入门必读。 8. 《社会心理学》戴维·迈尔斯 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完美结合的一本书。 9. 《非暴力沟通》马歇尔·卢森堡 有时候,语言对心灵的“暴力”,比行为对身体的伤害还要大。 10. 《亲密关系》罗兰·米勒 亲密关系是人类经验的核心,让你爱情甜蜜、婚姻长久、人生幸福的宝典。 三、提升认知,突破瓶颈 11. 《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尼曼 快思考和慢思考,直觉和理性,如何在职场和个人生活中做出更好的选择。 12. 《原则》瑞·达利欧 从多个角度阐述生活、工作、管理的原则。 13. 《认知觉醒》周岭 属于非常落地,又很容易实践的个人成长方法论。 14. 《穷查理宝典》彼得·考夫曼 比较全面介绍查理·芒格关于投资、学习、个人心得的书籍。 15. 《少有人走的路》M·斯科特·派克 走向心智成熟的旅程。 四、历史: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古为今用 16.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 从全球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 17.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从大英博物馆中选出100件藏品,讲述200万年历史。 18. 《枪炮、病菌与钢铁》贾雷德·戴蒙德 环境和地理因素,是怎样影响文明进程的。 19. 《耶路撒冷三千年》西蒙·蒙蒂菲奥里 按照年代顺序,讲述耶路撒冷的故事,更是整个世界的缩影。 20. 《中国通史》吕思勉 关于中国通史的入门书籍,适用于普通读者。 五、人物传记 21. 《人类群星闪耀时》斯蒂芬·茨维格 十四个历史关键时刻,十四个英雄的瞬间。 22. 《维特根斯坦传》瑞·蒙克 维特根斯坦,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23. 《别闹了,费曼先生》里查德·费曼 费曼得过诺贝尔奖,是现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24. 《沈从文的后半生》张新颖 1948-1988年之间,沈从文的社会遭遇和个人选择。 25. 《李鸿章传》梁启超 是梁启超撰写的人物传记中,最著名的一本。除讲述李鸿章生平事迹,还有梁启超先生的评价。 六、哲学:人生智慧 26. 《人生的智慧》叔本华 “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是没有痛苦。” 27. 《理想国》柏拉图 柏拉图心目中的理想国家,是人类最早的乌托邦。 28. 《次第花开》希阿荣博堪布 是不错的佛教入门书籍,也是希阿荣博堪布的慈悲和智慧。 29. 《传习录》王阳明 大多是问答形式,还有一些书信内容,王阳明的主要观点“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均有体现。 30. 《道德经》老子 全书五千余字,探讨人与自然、人与人、身与心之间的关系。 最后: 人这一生,看似漂泊无常的命运,其实都是有迹可循。 有人勤恳卖力一辈子,到头来处处碰壁,只能温饱; 有人不疾不徐过一生,却总能抓住机遇,一步登天。 人们总说,越努力的人越幸运,但努力错了方向,就会适得其反。 其实,深度独立的思考,认清事物的本质,越清醒的人生,才会越幸运。 共勉!
Show more
0
29
957
266
读《费曼的彩虹》 费曼是我非常尊敬的科学家, 下面是我读取《费曼的彩虹》的精彩片段记录: 保持玩心, 找到乐趣, 保持年轻的心态。 我很清楚, 对于费曼来说, 始终接纳自然或者生命中的一切可能, 正是他拥有创造力和幸福的关键。 费曼擅长于不依赖强大的数学计算, 而是结合物理的理解, 发挥巨大的想象力。 费曼说, 其实, 我们所做的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只不过次数比普通人要多得多! 人们确实有想象力, 可是他们不会长久地施展它们。 每个人都能表现出创造力, 只是科学家表现的机会更多。 不同寻常的是, 科学家们会集中发挥创造力, 将所有这些年的经验都集中在同一个有限的主题上。 科学家的工作与人们的正常活动一样, 只不过是以一种过度而又夸张的形式来展开的。 普通人往往不会这么做, 至少不会像我一样, 每天都思考同样的问题。 只有像我这样的傻瓜, 还有达尔文以及为同样问题操心的人才会这样。“动物是从哪儿来的?”“物种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科学家们研究的是这样的问题, 并且会几十年如一日地思考! 我所做的, 就是普通人经常做的事情, 只不过很多看起来十分疯狂! 但这就是在努力挖掘人类的潜能。 科学家的思考方式的确具有建设性。 你向科学家提出一些问题, 他就会感到焦虑。 这并不是普通人有时候会出现的那种焦虑, 例如“我不知道那个病人会不会好起来”。 这不是思考, 只是纯粹的担忧。 科学家会尝试建立某种东西。 他们并不仅仅担心某件事, 还要将它彻底想明白。 科学家就像侦探一样, 要进行分析推理, 像侦探一样试图找出他不在的时候发生了什么, 寻觅迹象。 我们试图从实验的蛛丝马迹中找到自然的真相。 我们掌握了线索, 并尝试将它们搞清楚。 科研比其他任何职业都更接近于侦探的工作。 不要以为成为科学家就有什么不同。 普通人与科学家没有那么大的差别。 他可能很难成为艺术家、 诗人或者其他什么人, 不过对此我也深表怀疑。 在我看来, 对于日常生活的一般常识, 许多人的思维方式都与科学家没什么两样。 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都会将一些事情归纳起来, 得出他们对于世界的结论。 他们创造出了原本不存在的事物, 比如绘画, 比如写作, 比如科学理论。  费曼过去常说世上有两种物理学家, 巴比伦人和希腊人。 他所指的是这两大古老文明中相互对立的哲学观念。 巴比伦人对于数字、 方程式和几何学方面的理解, 让西方文明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然而我们却认为, 真正发明数学的是后来的希腊人——尤其是泰勒斯(Thales)、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和欧几里得(Euclid)。 这是因为巴比伦人只关心计算方法的有效性——也就是充分描述真实物理情景的能力——而不是它的准确与否, 或者是否适用于任何更大的逻辑体系。 另一方面, 泰勒斯和他的希腊拥护者们提出了定理和证明的概念——并且要求, 只有当命题是一个明确陈述的公理或者假设的确切逻辑结果时, 才能被认为是真的。 简单说起来, 巴比伦人注重的是现象, 而希腊人注重潜在的规则。 这两种方法都是非常强大的。 希腊式的方法具有数学逻辑机制的全部力量, 这种类型的物理学家经常将他们理论中的数学之美作为依据。 这便促成了许多数学方面的美学应用——例如, 默里对粒子的分类。 巴比伦式的方法则给予想象一定的自由度, 并且允许人们跟随自己的本能或直觉, 以及对自然的“第六感”, 而不是拘泥于想法的严谨性和正确性。 这种审美观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直觉加上“物理推导”的成就, 也就是说, 主要基于对物理过程的观察和解释进行推理, 而不是用数学推导出结果。 事实上, 具有这种思维方式的物理学家有时会打破数学的规则, 甚至会根据他们对实验数据的理解, 创造出奇特的(而且未经证实的)数学方法。 在某些情况下, 这就使得数学家们成了殿后的一方——要么证明物理学家自创方法的正确性, 要么搞清楚为什么他们“毫无根据”的方法却得出了相当准确的答案。 费曼认为自己属于巴比伦人。 他凭借对自然的理解前往它所引导的地方。 而默里则更倾向于希腊风格——渴望对特性进行分类, 将有效的数学规律强加给数据。 尽管费曼将这两种方法界定为巴比伦式和希腊式, 但是纵观整个历史, 其他许多人物和运动也曾表现出类似的理念矛盾, 例如, 希腊人柏拉图(Plato)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柏拉图认为, 在真实世界各种现象的背后存在永恒不变的规律。 换作数学术语的话, 这就是默里这类物理学家所追求的描述方式。 亚里士多德觉得柏拉图根本是在背道而驰。 在他看来, 对自然进行不切实际(也就是抽象)的描述是荒诞的, 或者说就是与己方便而已, 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是感官所感知到的现象。 跟费曼一样, 他崇尚的是自然本身, 而不是(可能)潜在的抽象概念。 在我看来, 费曼的这一特质也反映了斯佩里的两个大脑半球理论。 左半球, 寻求秩序和条理, 也就是默里、 希腊人和柏拉图; 而右半球, 感知模式并强调直觉, 也就是费曼、 巴比伦人和亚里士多德。 考虑到大脑本身的生理差异, 也就难怪他们态度上的差异超越了物理学范畴, 深入到各自的生活方式当中。 当时的我还没有意识到, 很快我也将面临这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在费曼的方法中, 为了获得给定初始状态的电子最终实现某特定终态的概率, 你可以利用一定的规则, 将电子由始态到终态所有可能的路径或者变化历程叠加起来。 对于费曼来说, 这就是量子世界与现实, 或者说与经典世界的区别。 在经典理论中, 粒子遵循的是确定的路径, 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物体一样。 之所以会出现神奇的量子世界, 就是因为你必须将额外的路径考虑进去。 对于大型物体来说, 叠加所有路径只会得到其中一条重要路径, 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经典路径, 所以你不会注意到任何量子效应。 但是对于亚原子粒子(例如电子), 你既不能忽视它向宇宙遥远区域传播的路径, 也不能忘记它在时间上的往复曲折。 量子理论下的电子跳着宇宙之舞向太空四处发射, 从现在到未来再到过去, 从这里到宇宙中的任意角落, 再返回来。 在循着这些路径游走时, 它无视正统的运动规则, 就好像万事万物全都失去了控制一般。 正如费曼所说, 甚至就连“事件的时间顺序……都变得无关紧要”。 然而不知为何, 就像乐器和声演奏出的音乐一样, 所有叠加在一起的路径就构成了实验者观察到的最终量子状态。 费曼的方法属于另辟蹊径, 乍一看不太合理。 我们以科学为主导的文化期待看到的是秩序和规则。 我们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时间和空间观念, 时间只能从过去流向现在, 再流向未来。 但是根据费曼的说法, 深藏在这一秩序之下的是不遵守这些规则的过程。 和往常一样, 费曼从不讨论自己理论形而上学的一面。 后来, 当我逐渐了解他以后, 便发现自己能够理解他想出这一理论的原因: 他自己的行事风格就跟电子一样。 当他在 1948 年某次会议上提出这一方法时, 遭到了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 爱德华·泰勒(Edward Teller)和保罗·狄拉克(Paul Dirac)等多位著名物理学家的围攻。 他们所寻求的是希腊式的方法, 而他却是巴比伦式。 不过, 到头来他们依旧不能无视他: 他可以在半小时内完成耗费他们几个月的理论计算。 当你第一次询问我如何处理问题时, 我感到十分惊慌。 因为我真的不知道。 我觉得这就好比在问一条蜈蚣, 它走路的时候先迈哪条腿。 我需要好好想一想, 回忆一下过去, 举例说明一些问题。 在某些情况下, 找到研究的问题可能源自你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而解决问题的技能或许不尽相同。 不过, 数学和物理中有些问题的情况是相反的。 问题明摆在那里, 解决起来却很困难。 人们难免不会注意到这样的问题, 奈何当时已知的技术和方法以及所掌握的信息量都非常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 解决方法就会颇具独创性。 我的做法就是, 我绝不会和别人完全一样。 我总认为自己拥有近水楼台的优势, 总是在尝试其他方法。 我想, 正是因为我不停地尝试其他方法, 所以别人没有机会。 这么说太夸张了。 而我也只得好好努力来让自己配得上这种夸张的说法。 我总将这想成是外出战斗的非洲人击打战鼓为自己打气。 我和自己交流, 并且说服自己相信这个问题可以用我的方法来解决, 而别人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他们得不到结果就是因为做得不对。 我要用另一种方式来做。 我以此来说服自己, 让自己充满热情。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在遇到难题时, 我们必须花费很长的时间钻研, 必须持之以恒。 为了坚持下去, 你必须相信, 努力研究就会有所回报, 你终将获得成就。 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需要自欺欺人。 在最后这个问题上, 我确实自欺欺人了。 我一无所获。 我不能说自己的方法非常好。 我的想象力令我失望。 我已经定性地搞清楚了它的工作原理, 但是无法通过定量的方式计算出来。 即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那也要全凭想象力。 到那时, 做成这件事的方法将会具有重大意义。 但它其实很简单——就是丰富的想象力和坚持不懈的态度。 1865 年, 苏格兰一位身高只有 1.62 米的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 利用这些大杂烩般的法则推导出了一组了不起的方程式。 短短几行就向全世界展示了电力和磁力如何从电荷和电流中产生, 以及最重要的, 如何从它们的相互作用中产生。 因此, 麦克斯韦将三种古老之力中的两种(电和磁)统一了起来, 创造了我们现在所说的电磁学理论。 历史也表明, 麦克斯韦统一电磁学不仅体现了理论之美, 而且对其实质的研究还显示出划时代的新效应。 例如, 他的方程表明, 加速的电荷可以产生电磁波。 这些波总是以相同的速度(他所计算出的光速)运动。 这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提供了灵感。 在麦克斯韦发现光是一种电磁现象后, 其他种类电磁波存在的可能性就变得格外明显。 这也为德国实验学家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发现无线电波铺平了道路, 进而由此诞生出广播、 电视、 雷达、 卫星通信、 X 光机和微波炉等技术。 在《费曼物理学讲义》中他写道:“……毫无疑问, 19 世纪最重大的事件就是麦克斯韦发现了电动力学定律。” “我能问您件事吗,”我终于开口,“您觉得研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很荒谬的理论算得上明智吗?”“只在一种情况下算。”他说。“什么情况?”“你自己认为它不荒谬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对它的了解并不充分, 不敢轻易下结论。”他轻声地笑了起来。“说不定等你充分了解之后, 就不会去研究它了。”“您是说, 可能我太笨, 根本无法深入了解它。”“那倒未必。 可能只是你了解得不够多, 也可能是了解的时间还不够长, 于是就被已知的内容破坏了兴趣。 过度的教育反而会引起麻烦。” 事实上, 许多伟大的物理学发现都是由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孩子”做出来的。 像我这么大的时候, 牛顿发明了微积分, 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 费曼也开发了他的图解技术, 虽然很多研究进展也是由年长的物理学家所贡献的, 然而最具革命性的成果似乎全都是由年轻人创造出来的。 我们研究生都知道, 就数学和理论物理所需要的思维能力而言, 我们的大脑正处于巅峰时期。 但是, 费曼的看法似乎有所不同, 就好像我们走下坡路不是因为智力衰退, 而是被强制灌输了某种思想。 或许这就是他避免从书本或者研究论文中学习新知识的原因; 他向来以坚持亲自推导新结果, 并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它们而出名。 对他来说, 保持年轻意味着保留初学者的眼界。 很显然, 他是成功的。  创造性思维拥有一间宽敞的阁楼。 你在大学里完成的作业, 念博士后时花一周才搞懂的有趣但貌似毫无意义的论文, 某个同事不假思索的言论, 这一切都被储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大脑某处的宝箱中, 常常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刻, 被潜意识搜寻到并拿来使用。 它是超越物理的创造性过程的一部分。 例如, 柴可夫斯基(Tschaikovsky)写道:“只要土壤适宜, 未来的作品便会出乎意料地突然冒出萌芽……”玛丽·雪莱(Mary Shelley)说:“发明并不是无中生有, 而是乱中生有。”史蒂芬·斯宾德(Stephen Spender)说:“没有什么我们想象出来的东西是我们还不知道的。 所谓想象力, 就是记住曾经经历过的事情, 并将其应用于不同情况的能力。” 你所看到的任何带电体的电荷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而你又想让自己从这一命题中解脱出来, 那么就需要发挥想象力。 通过想象你便可以假设电荷可能并不总像你所看到的那样。 因循守旧的习惯在我们大脑中根深蒂固。 我们已经证实, 一切带电体的电量总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不管在哪。 不管在哪! 于是, 你就认为一切带电体的电量都是由整数倍的元电荷构成的。 这似乎是合情合理, 而且没有人会考虑其他可能, 因为这看起来没有必要, 也没有证据能够证实。 当你最终发现了一些自己不曾预料的事情时——你偶然碰到的——乍看起来就像魔法一样! 有意思! 非常有意思。  “这就类似于夏洛克·福尔摩斯或者洛克福德, 当然, 视你个人的风格而定。 首先, 你得选择一个问题。”“就像选择要解决的犯罪案件。”“没错。 区别在于, 侦探面对的案子是由客户指定的。 而物理学家必须得自己去找。”“是不是就像联邦调查局十大通缉犯的名单那样?”“没错, 有些问题大家都认为非常重要。 这你就得小心了, 因为研究它们的人很多。 最好是找一个只有你发现的重要问题, 而且它必须真的重要才行。”“然后, 你就要找线索了。”“是啊, 只不过是在大脑里寻找。 要仔细考虑各种可能性, 提出一些想法——也就是线索。 然后, 不停地运用数学方法来追寻线索。 看看自己的想法是否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这往往并不容易, 因为你不知道如何进行计算。 我说明白了吗?” “我不是叫他不要研究新理论。”费曼说。 然后他看着我, 说道:“我只是说, 无论选择研究什么, 都要成为对自己最苛刻的评判者。 而且, 不要为了错误的目的去这么做。 除非你真的相信它, 否则不要做。 因为, 一旦你无法解决它, 可能会白白浪费许多时间。” 正如后来我所了解到的, 费曼并不反对默里对弦理论的看法, 即认为像弦理论这样的理论已经“存在”, 并等待人们的发现。 只不过费曼认为, 只有坚持法则或者观察自然, 才能引导我们找到正确的理论, 而不能仅凭科学家对统一理论的一厢情愿。 这就是他巴比伦式的态度——尊重现象, 而不是辩解。 这并不是说我的想象力不行。 事实上我认为, 科学家计算或者想象已存在的事物要比构思小说这类想象原本没有的东西困难得多。 想要真正理解事物在微观或者宏观上是如何运作的, 结果发现它与你所期望的大相径庭, 这需要超级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办到! 我们需要大量的想象力来描绘原子, 想象它们的存在以及运作方式。 或者制作元素周期表。 但是, 科学家的想象力与作家的不同, 因为它是经过检验的。 科学家设想出一些情况, 然后上帝给出“不正确”或者“迄今为止还行”的结论。 当然, 这里的上帝就是实验, 它可能会说:“哦, 不, 这不一致。”你说:“我认为它是这样工作的。 如果确实如此, 你就应该看到这个。”然后, 其他人并没有看到这个结果。 那太糟糕了。 你猜错了。 但是写作就不会遇到这种情况。 作家或者艺术家可以想象一些东西, 当然可以从艺术或者美学的角度觉得它不能令人满意, 但是这与科学家所面对的清晰性和绝对性的程度不同。 对于科学家, 实验之神可能会说:“它很美, 我的朋友, 但它不是真的。”这简直是巨大的差别。 假设存在伟大的美学之神。  生活中什么才是重要的? 这是我们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这个答案在学校是学不到的, 它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 因为肤浅的答案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要找到真正的答案, 你就必须了解自己。 然后, 你必须对自己诚实。 你必须尊重和接纳自己。 对于我来说, 这些都是艰巨的任务。 我念完大学, 匆匆步入学术界, 想要迫不及待地投身于研究, 向全世界证明自己的存在, 证明自己的工作很重要。 这关注的是外在的生活。 那是默里的方式。 有所成就, 让人铭记。 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人, 一位领袖。 这是经典方式, 传统做法。 这个目标看上去显而易见而且值得实现。 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 但是对于我来说, 它就像是追逐彩虹, 甚至可能更糟, 就像在追逐别人的彩虹, 那些我实际上并没有发现其美丽之处的彩虹。 从费曼那里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 正如量子理论的发现促使物理学家改进他们所有的理论一样, 见识到费曼这样的榜样, 也使得我重新审视自己。 他并不想充当领袖。 他没有受到“统一”理论的诱惑。 对他来说, 即使你的发现早已为他人所知, 发现所带来的满足感依然存在。 即使你所做的不过是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得到别人的结果, 也依然会获得满足感。 即使你发挥创造性仅仅是为了陪孩子玩耍, 它也依然存在。 这是自我满足。 费曼关注的是内在, 而这种内在的关注给予了他自由。 根据费曼的说法, 我们的文化是希腊式的。 这种文化包含逻辑与证明、 规则与秩序。 在我们的文化中, 费曼这类人往往会被当作异类, 因为他们是巴比伦式的。 很多年前, 我在以色列基布兹读到过《费曼物理学讲义》, 费曼在结束语中阐述了自己在写这本书的目标。 费曼写道:“我最想做的就是带你们领略这个神奇的世界, 并且以物理学家的方式来看待它。”他的说法太过谦虚, 因为他在书中传达的世界观并不仅仅是物理学家看待世界的方式; 而是他自己独有的方式。 这也是我希望自己这本书能进一步实现的目标。 理查德·费曼总是清楚如何充分利用这个世界所提供的一切, 并且充分发挥上帝(或者单纯的基因)所赋予他的天赋。 这一切也是我们可以期盼在人生中做到的, 在他去世后的这些年里, 我发现这是他教给我非常宝贵的一课。 专为开发者设计的私有云硬件,自带内网穿透, 上1000款私有云应用,贼好玩!
Show more
0
0
0
0
身边人的工资没有低于30000的,跟我混的最好的两个人一个月一万美元工资,我花几千块钱我就能让别人给我打工,我每个月发的工资管吃住开销一个月60万,养着快十个人,有时候赚钱了,心情好了还在群里发红包,你不干,有的人是干我在与这个邪恶的世界做对抗,在全中国都在压榨底层员工一个月几千工资的时候,我们00后以我为代表站了出来,你凭什么去质疑一个赚钱先对身边人好的老板呢? 有些企业家我就不指名道姓地说了国内的几个傻逼老爷子,天天做慈善做慈善,这群傻逼的慈善都是左手倒右手搞城市基建搞了城市基建的话最后房子也是卖给老百姓,不管他们搞什么所谓的慈善,最后都是用这个项目去赚钱,什么修公路啊什么盖广场啊给这个城市捐了几个亿几十亿, 美曰其名为慈善家捐款几十亿,实际上这几十亿帮助困难的人了吗?没有帮助任何困难的人,他们还能用几十亿继续去赚钱,然后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他们说他们是大慈善家,没有脑子的中国民族就会觉得哎呀,他们好善良啊!实际上他们的钱没有帮助任何中国民众,每天有那个面子去做那个慈善,你不如先给身边的人涨工资,先让自己员工过好日子不行吗?给自己员工涨工资不行吗?那么有钱了一个员工,他妈照样几千工资, 大企业的老板一般旗下都是上千上万个员工,打个比喻一个人5000工资,1000个人每个月发500万工资,一年5000万工资,但这些大企业一年的收入就几十亿,然后他们拿几十亿去捐款,博了一个好名声下来,如果他们把工资提高10倍,每个人能拿50,000的工资,那他一年工资也只花五亿人民币,对于他们来说少捐笔假款就可以提高1000人的生活质量,但他们就是不这样做 他们要尽可能的去压榨让底层人得不到任何的帮助再去捐虚伪的款再去买通媒体让底层人觉得他们的老板很牛逼,没事儿再去找媒体去拍摄他对员工说一些嘘寒问暖的话,传播到网上后,网络上的傻逼韭菜们就说伟大的企业家,你真的很亲民啊,恶心到极点了,我就是在底层出来的,所以我让身边的人就那么搞得工资 越干净的人稍微有一点错误,就立马被抓住无限放大,越坏越虚伪的人,他站到最顶端买通了所有的媒体,做个假慈善,照样剥削员工照样得到大多数底层人的赞美,像西方那些权贵们就是这样啊,比尔盖茨那个王八蛋萝莉岛强奸幼女,资助民主党福奇搞新冠病毒,资助辉瑞搞毒疫苗杀全球的人,媒体下的他多么的干净清洗,如果不是特朗普政府的上台,谁知道比尔盖茨这些人那么恶? 懂得人自然懂真真正正办事为底层着想的人得不到任何赞美,最邪恶最顶层的人坏事做尽,但他们掌握了所有的媒体,他们就被美与其名为大慈善家
Show more
@liangxihuigui 🤣有你这个老板也是倒霉,稍微有点不开心了就把身边的人遣走,以为自己是皇帝吗
0
7
7
0
冯唐写过一篇给男人的建议,"不要让你的中年变得油腻和猥琐"。非常深刻! 第一,不要成为一个胖子。如果从小不是个胖子,就要竭尽全力不要在中年成为一个胖子。 中年男的油腻感首先来自体重。人到中年,新陈代谢速率下降,和少年时代同样的运动量、同样的热量摄取,体重一定增加。管住嘴、迈开腿,人到中年,更重要的还是管住嘴。还要意识到,中年的体重不止是在皮下,更多是在内脏,想想这么多年来吃的红油火锅和红烧肘子就不难理解了。所以,轻度、适度锻炼不能保证体重减少,建议考虑阶段性轻断食。我们曾经玉树临风,现在风在树残,但是树再残再败再劈柴,我们也要努力保持树的重量不变。 第二,不要停止学习。我做实习医生的时候,听一个心内科副教授和我们谈人生,他大声说:“三十不学艺,真老爷们儿,四十岁之后不必读书。”在我的少年时代,这是第一次有个男人让我体会到了浓重的中年油腻感。如今,有网络和书,随时随地皆可学习。尽管北上广深房价太贵,无房可以堆书,我们还有Kindle。腹有诗书气自华,人丑人到中年更要多学习。吹牛逼能让我们有瞬间快感,但是不能改变我们对一些事情所知甚少的事实,不能代替多读书和多学习。人脑是人体耗能最大的器官,多学习多动脑的另一个好处是帮助减肥。 第三,不要呆着不动。陷在沙发上看新闻,陷在酒桌上谈世界大历史和中国复兴,陷在床上翻新浪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不能让我们远离“三高”,不能让我们真正伟大。四十岁以后,自然规律让我们的激素水平下降,但是大剂量运动可以让我们体面地抵抗这一规律。而且,人到中年,能让我们快乐的而且合法合规的事儿越来越少,大剂量运动是剩下不多的一个,大剂量运动之后,给你合法合规的多巴胺。如果肉身已经不能负担大剂量运动,说走就走,去散步,去旅行,也好。 第四,不要当众谈性(除非你是色情书作家)。少年时胯下有猛兽,不谈性不利于成长。中年后大毛怪逐渐和善而狡诈,无勇而想用,要有意识地防止它空谈误国。树立正确的三观,招女生喜欢这件事其实和其他复杂一些的事情一样,天生有就有,天生没就没,少年时不招女生喜欢,中年后招女生喜欢的概率为零,中年后,女生可能喜欢你的其他一切、除了你。如果心中还有不灭的火,正确的心态是:看女色如看山水,和下半身的距离远些,相看两不厌。 第五,不要追忆从前(哪怕你是老将军)。我们都是尘埃,过去的那点成就其实都谈不上不朽。中年不意味着生命终结,不意味着我们只能回忆从前。纠集起我们最好的中学校友、最铁的从前同事、最爱的前女友们,畅谈一壶茶、两瓶酒的从前,再尬聊,也只能证明我们了无新意。大到创造一个世界上没有的产品和服务,小到写一首直给人心的诗、养一盆菖蒲、做一本书、陪一只猫,做我们少年时没来得及做的事,耐心做下去。 第六,不要教育晚辈。我们有我们的三观,年轻人也有年轻人的三观。我们的三观有对的成分,年轻人的三观也有对的成分,世界在我们不经意之间一直在变化,年轻人对的成分很可能比我们的高。即使我们坚定地认为我们是对的,也要牢记孔子的教导:不困不启。尤其是,不要主动教导年轻女性。即使交流中不能说服对方,也不要像我老妈一样祝福其他持不同意见者早死。 第七,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两年前才第一次去日本,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那些美好到伟大的食物,而是日本人骨子里不愿意给人添麻烦的态度。在高铁车厢里,不仅没人不戴耳机看视频,连打电话都是禁止的。人到中年,管好自己,在经济上、情感上、生活上不给周围人添麻烦。 第八,不要脏兮兮。少年时代的脏是不羁,中年时代的脏是真脏。一天洗个澡,一身不油光。一旦谢顶,主动在发型上皈依我佛。其实买个松下的电动剃头推子,脱光了蹲在洗手间,自己给自己剃,两周一次,坚持一生,能省下不少时间和金钱。即使为了抵抗雾霾而留鼻毛,也要经常修剪,不要让鼻毛长出鼻孔太多。 第九,不要鄙视和年龄无关的人类习惯。哪怕全世界都鄙视,我还是坚持鼓吹文艺,鼓吹戴手串和带保温杯。所有的世道变坏都是从鄙视文艺开始的,十八子、一百零八子佛珠流转千年,十指连心,触觉涉及人类深层幸福,保温杯也可以不泡枸杞、也可以装一九七一年的单桶威士忌,仗着保温杯和贱也可以走天涯。 第十,坚持运动。自律,更自由,坚持运动,会让人更加自律。喜欢运动的人,精神面貌积极、阳光、向上,而且能保持身体的健康。骑行、跑步、登山、游泳... ...你可以找一个适合你且你喜欢的运动,然后坚持下来。 因为苦逼而牛逼,因为逗逼而二逼,因为装逼而傻逼。愿我们远离油腻和猥琐,敬爱女生,过好余生,让世界更美好。
Show more
0
25
964
304
✍️Web3 内容创作者生存指南 —— 看懂 KOL 的新玩法与市场真相 上文说到了如今 KOL 的现状,近期,在交流和学习中又受到一些朋友的启发,还是有必要扩展一下相关看法🤔 🌟KOL 业务的核心模式拆解: 1️⃣直连平台,跳过中间商 ▫️现在好的 KOL 都可以像「外卖骑手」一样直接接单,在明面上,合理利用新兴的数据平台展示自己的真实影响力,如今年基于 AI 算法的数据平台 @KaitoAI 等 ▫️举个🌰: 项目方可以像在第三方平台点外卖一样,在数据平台筛选出「好评率 95% + 配送范围匹配」的 KOL,直接找到 KOL 下单,等“骑手”送餐至社区和用户 2️⃣观察到一个现象,越来越多的 KOL 正在用图片/视频等更有门槛的创作手段筑起自己更强大的护城河,做差异化竞争 当 AI 已经能在 10 秒钟生成 100+ 篇内容差不多的仿制文章时(这两天刚试用了 @Leoninweb3 开发的 @KoegenAI,人麻了😂),会画漫画、作图、剪辑鬼畜、帅哥美女出镜视频的 KOL 注定将会更吃香,且也能相对更轻松地从红海中杀出一条血路🩸 🔅列举一些典型代表吧,其中有赛道的开山鼻祖,也有近期新晋发力的半新人 KOL,排名不分先后也不代表实力,仅提供参考,另外因个人精力实在有限,只能覆盖到一些平时交互比较多的此类赛道 KOL,如有遗漏还请诸位在👇评论区推荐补充🫡 🔸图文制作翘楚: @DtDt666 @facai988 @anymose96 @0xBeyondLee 🔸真人出镜: @gokunocool @BlockBonnieC @JYdmnLFG @Cna521 @Renee7eth @EvanCrypto17 @nihaovand 🔸虚拟人物出镜: @blockphd7 @Yukirabbit_brc 3️⃣深耕属于自己的赛道,拒绝跟风 ▫️聪明的 KOL 已经开始「种树」,而不是重复「摘果子」了: ▪️专注研究 1-2 个领域(比如 GameFi 或 RWA 等细分领域,把自己打造成垂类专家) ▪️持续输出,以长周期沉淀内容(通常需要 6 个月以上),积累一批忠实粉丝 ▫️而追逐热点的 KOL,最后可能就像春运抢票,永远在排队,但永远也赶不上热乎的 4️⃣人机合体,效率翻倍 ▫️顶级 KOL = 想法 + 框架构思 + AI 手速: ▪️利用 AI 查数据、做图表、写初稿、甚至作图(如果你会的话😂手动 @wang_xiaolou) ▪️人负责加梗、埋彩蛋、立人设,搞情绪,做 AI 做不了的事 ▫️实测:用 AI 工具可以节省 80% 以上的查阅资料时间 5️⃣反向操作,别装,越真实会越吸粉,用户粘性更强 ▫️当所有人都在装砖家时,「说人话」反而会成为独特的优势: ▪️比如分享真实踩坑经历(没必要当永赚博主,除非你想收割,那跳过当我没说) ▪️用生活化的例子加以比喻,以解释项目白皮书里的复杂概念和看不懂的技术名词 👀市场的真相 —— 这些变化正在发生 🟧强者恒强,马太效应加剧,愈演愈烈: ▫️头部 KOL 报价越来越高且商单不断;底部 KOL 无人问津(头部吃肉,腰部喝汤,底部出清) ▫️新人若想突围,除非有「绝活儿」傍身 除去上面说过的走差异化赛道之外,只能是自己本身就具备现象级的硬核逻辑、叙事解析能力 如 @thecryptoskanda @ZKSgu @CyberPhilos @off_thetarget 等 或是有日以继夜的高强度持续化输出能力,且能够把枯燥的信息整理、分析项目无感融入日常生活,做到日更是基础操作,更有甚者可以一日三四更🥲 此项一般人都需要消耗极大的心力,能一直坚持的一般都非常人,以持续分享撸毛教程和投研狠人居多 如 @wenxue600 @Alvin0617 @softlipa1018 @blockTVBee @Crypto_He @ZF_lab @one_snowball @Cryptowushi @Airdrop_Guard @wang_xiaolou 等 再有就是自成一派,有最终极的链上可视化战绩证明,实盘不会说谎,这是区块链最伟大的发明,没有之一,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如今各个版本的链上皇太多了,且本人实在不擅长交易盯盘,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出来,就先不圈了,几个大车头各位 p 将军应该也耳熟能详了 🟧数据造假成灾: ▫️10w+ 粉 KOL 实际活跃粉丝可能还不到 1,000 ▫️避坑 tips:看推文的互动质量(有10 条的走心评论绝对大于 100+ 个赞) 🟧AI 的双刃剑: ▫️好工具:能帮 KOL 一小时内搞定三天的工作量 ▫️坏影响:内容质量无法保障,劣质内容泛滥,让用户越来越难信任 🧐最近有一些新玩儿法和变化值得关注 🔸KOL 社区化 🍊随着 @sign 的大获成功,火爆的社区崛起带动了若干伴随项目成长的团队、社区成员,使得社区型 KOL 这一含义有了更精准的定位,典型如 @0xzoe_im @lj_xbt @tailai99 @yellen_2k 等,不胜列举🧡 🔸数据简历上链 随着诸多功能型工具的普及,KOL 的历史项目推广也将变成链上凭证,合作方可查「真实战绩」 @DeFiTeddy2020 主导 @biteyecn 开发的硬核工具 @cryptohunt_ai 等,让数据真实性无所遁形 🔸DAO 形式创作者“工会”的兴起 ▫️以 @yueya_eth 为核心主导的「Flywheel 医学奇迹飞轮集团」,集结了一众 Top KOL,旨在鼓励「真正的奇迹,不是你发了一条爆款,而是你开始思考、表达,并坚持下去」 以@NFTCPS 鸟哥发起的「蓝鸟会」,给更多的中小创作者提供了坚实的社交土壤,社区功能分类之细叹为观止 🔅几点给普通用户的实用建议 🔹警惕复读机:再遇到有千篇一律统一文案的项目宣发(抽奖除外),赶紧敲响警钟 🔹多关注「三有」创作者:有自己的独特视角、有经验证的实操案例、有详尽可查的历史战绩 🔹参与互动挖宝:在优质 KOL 内容的评论区提问,用心回复,有可能触发隐藏干货 🔍快速鉴别 KOL 质量的土办法(纬度虽然较为单一但大概率有效) 🔹敢不敢直接晒钱包地址? 🔹能不能承认判断失误并复盘将反思过程公布? 🔹有没有持续几个月以上的主题类输出? 🔱本文取材起源于看到了 @0xBeyondLee@Jtsong2 二位关于 KOL 的探讨有感而发,原文在这里👇配合阅读效果更佳 https://t.co/OUnBJL8s5c https://t.co/Ahttkd2MKs https://t.co/NzbswrFBct https://t.co/B8G3tJCOn2 🤔思考题 假如你知道了你最喜欢的 KOL 也开始用 AI 来生成所有内容,你还会继续关注吗?欢迎留下你的看法❤️
Show more
0
128
191
35
通俗的市民小说出来的时候,一堆人说小说是垃圾,永远比不过诗歌和史诗的复杂语法和美感; 电影刚出来的时候,一堆人说电影是垃圾,永远是屏幕前大娘们唱歌跳舞,永远比不过小说的文字美; 电视剧刚出来的时候,一堆人说电视剧是垃圾,几十集家长里短,艺术的厚重感永远比不过伟大隽永的电影艺术; youtube网络视频出来的时候,一堆人说网络视频是垃圾,两三个人单枪匹马,蹭流量博眼球,永远比不过大投资制作的精彩电视剧和纪录片; 网络综艺出来的时候,一堆人说永远比不过传统电视综艺,不是剧本真人秀就是音乐辩论赛做饭,永远追不上大制作、大影响力、大明星的传统综艺; 抖音/tiktok出来的时候,一堆人说短视频是纯垃圾,纯粹多巴胺刺激的产物,永远比不上youtube/b站/爱奇艺的长视频的内容深度和素材广度,永远是低俗、下三滥、博人眼球、擦边、引口水战。 历史告诉人们一个最深刻的道理: 任何时代的人类社会,都到处充满了瞧不起新鲜事物的傻逼,他们一边年轻时被老人看做傻逼,等自己变老了,又成了瞧不起年轻人的傻逼。 绝大多数人类,因为智商、见识、学习能力的限制,都逃不过这个定律。 当新鲜事物诞生的时候,要学会闭嘴,要学会理解,要尝试接受和学习,而不要当一个满嘴都是“新鲜事物都是垃圾”的大傻逼。
Show more
0
53
441
39
今天跟朋友喝茶聊特斯拉最新的财报和股价,这只股票是我在美股生涯中,持仓时间最久,美股赚的最多的一只票,仅次于英伟达。当时19年买了第一批进口版的Model3,同时间买入了特斯拉股票。今年2月份,清仓美股后,一直想择机把它买回来,但迟迟未动手,最近财报出来一路大涨高歌猛进,实属看不懂,请教了几位美股大神,讲讲今天的收获。 特斯拉Q1财报的财报,应该大家都看了。核心业务是卖车 + 储能。目前卖车比较糟糕:收入下滑、交付下滑,特别是Model 3 和 Model Y跌得厉害(交付量和单车毛利都大幅下滑)。虽然储能业务显著增长,但整体规模远小于卖车。 1️⃣所以我问了朋友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财报差,股价反而大涨? 他们大概的总结回复: • 特斯拉现在的估值,本质是押注未来的AI愿景(Robotaxi和人形机器人)。 • 当前的卖车和储能业务,在特斯拉市值(约9000亿美金)中估计只支撑不到5000亿。 • 财报后管理层反复强调AI和自动驾驶、机器人这些长期机会,投资人愿意提前给未来定价。 • 市场逻辑变了:不是看当前盈利,而是赌未来可能的爆发。 2️⃣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卖车业务下滑? • 车款老化:主打的Model 3、Y比较旧,创新不足。 • 中国市场:电动车竞争极其激烈,本土品牌(比亚迪、小鹏、理想等)技术和性价比赶超。 • 海外市场:整体电动化节奏放缓,传统油车仍然顽强。 • 全面掉份额,毛利率也因为销量下降、产能利用率降低而继续恶化。 • 美国、欧洲的一些白左因Musk的政治立场(右翼倾向)而抵制特斯拉,品牌受损,这是额外的负面因素。 3️⃣投资赔率的上限和下限,怎么评估? 下限: • 如果AI业务失败,只剩下卖车,可能市值只值2000–5000亿(甚至逼近比亚迪的规模)。 上限: • 如果Robotaxi和Optimus(人形机器人)成功打开市场,有可能市值去到3–4万亿美金。 • 极乐观估算甚至可以到10万亿,但这个需要非常极端乐观的假设(比如全世界Robotaxi普及,或者机器人产销破亿台)。 4️⃣最后我问了一下投资建议? • 特斯拉目前赔率高但胜率低。 • 如果押错方向,股价可能腰斩(跌50%)。 • 即使非常看好,也不适合重仓,只能小仓位持有,动态观察证据。 • 核心要关注的指标: • Robotaxi项目推进节奏(6月将发布样车,但节奏偏谨慎) • 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和应用进展 • Elon Musk是否真正把精力聚焦回特斯拉(而不是继续玩https://t.co/T5eDJCTxJX、SpaceX过多分心) 我经常喜欢请教一些专业人士,大家一问一答之间,把想法和思路,快速碰撞,最后形成一个估值框架(股票或者加密市场),什么价位什么价格,是安全边界,具备安全垫,立刻就能形成一个投资体系,还是蛮受用的。虚心向高人请教,受益终身。 最后总结特斯拉来说,它目前更像是一场AI科技信仰局,投资它的人,不是看现在,而是赌Elon Musk能兑现AI的未来,风险较大,空间极高,小仓位博弈,赌高赔率,但不宜恋战。🧐
Show more
刚看完美国银行关于2025 Q1对美股的分析报告,四个字形容:惨不忍睹! 另外看了一下特斯拉Q1的财报,那简直辣眼睛,这次战队特朗普,红脖子阵营,完全是一群右倾极其严重的群体。而真正电动车的群体,主要是左倾精英阶层,他们注重环保,爱好和平,身份一般是律师,医生,教师等职业,这次数据滑坡堪称较为严重,但马斯克也回应了,会全力回归企业,告别政治,希望一切能好起来! 特斯拉净利润:Q1净利润为4.09亿美元,同比下降71%,调整后净利润9.34亿美元,同比下降39%。汽车交付,创2022年2季度以来最差表现,特斯拉Q1仅交付33.67万辆,不及预期! 可预期后面,各个 #AI# 相关公司,以及苹果公司的情况。大概率也会比较难看!而且第一大市值的苹果,最近一直被投行下调评级,目前苹果会在5月2日,公布最新财报,留意吧。 不知道美股还能扛住多少个财报季,这种不断恶化的财务数据!🤷
Show more
0
35
196
36
转发评论此条抽奖一万美元,我这几年已经说了很多次了一但翻身绝对帮助有困难的粉丝,四年了负债2个亿今年终于爬起来了,今天打响了币圈革命第一枪!捐助了这个癌症粉丝40万人民币,这四年我被无数次耻笑,被全网写稿子黑,我身上自残的疤痕不下百道,老微博被封老推特被封,好像有一张无形大手想把我赶尽杀绝!但是我扛下来了!没死掉,没有辜负所有的凉家人 我是这个市场最强的,总有傻子拿利弗莫尔跟我比,他算个鸡吧?他一个运气好做空的人,我是多空双吃,无数次起死回生,我这四年有一堆机会割韭菜,如果我发币,以我的知名度瞬间募集几个亿,但我没有这样做,我要是靠最难的合约期货站了起来!因为我是这个市场最强的王者! 21年我为啥亏完了?因为被女的影响了,所以影响交易,如今25年我吸取教训不被女人影响,我变性,吃激素药,让自己丧失性欲,我将成为世界上最强的交易员!没有之一 我他妈小学就山东省游泳冠军,我他妈英雄联盟超凡大师,被我的蠢逼父母抓进去戒网瘾学校;导致我耽误了游泳耽误了游戏,18年王者荣耀巅峰赛前三,我他妈14岁就玩互联网,到现在22岁,我他妈本来就是站在市场顶端的男人,我有时候真的很不爽,我那么强的人,我又被一群蝼蚁嘲讽四年,我本来就是属于最顶尖的人,如果不是傻逼父母,早你吗lol打世锦赛去了,早你游泳参加奥运会去了 比特币2008年被发现,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全球,这些年交易所把比特币的名声搞臭了,他们肆无忌惮割韭菜,凉兮将带领凉家人掀起一场币圈革命!未来三五年内我要赚百亿,如果有哪个交易所敢割凉兮韭菜,凉兮立马呼吁全球全球所有凉家人进行提币,瞬间百亿美元提币,把交易所干挤兑,干破产,可能有些人就觉得很搞笑,不可能实现,但是谁能想到我被骂了能么多年也翻身了?这不也实现了吗?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实现! 干掉交易所,让币圈再次伟大!
Show more
0
10.5K
5.1K
7.3K
好久没有说英特尔了,我知道推特几个大的KOL都在默默持有英特尔,比如 @TJ_Research01 对于英特尔,我只有一句话,武哥还是武割,年底见分晓 英特尔作为全球仅有少数几家具备7纳米及以下节点的芯片制造能力,且美国本土唯一具备从设计到制造和封测全价值链实施能力的IDM厂商, 市净率勉强1倍,直白点说,用1块钱可以买到1块钱的Intel净资产,还带有技术、渠道和工厂,这就是白菜价,留个想象仓位吧 今天市场著名反向指标来了,美银基金经理调,基金经理持有的现金水平已降至3.9%,跌破4.0%的门槛,这是著名的卖出信号 不过对于一个从不满仓的人来讲,相反这就是加仓的信号,依旧坚定大仓位持有黄金做多和冶金煤 10年期美债快到了4.5%,30年期美债到了5%,日本30年债新高了,9月美联储降息概率跌破60%,三季度美债发行规模1万亿 英伟达给到5万亿的预期了,博通持续新高,这市场真的好割裂,也许就是美银七月全球基金经理调查的主题:Sticky Toppy Pudding 你们有啥想法吗?
Show more
0
23
79
6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我写的开源镰刀11 - 什么时候该起什么盘 最后总结是: 熊市搞分红,牛市做拆分,无论何时做互助 一代人需要一代人的农场,只要是像现在这样现货市场低迷的时刻,就是各种分红盘大放异彩的时候,不管是上古的矿机,后来的Pi币、流动性挖矿、Filecoin、TON小游戏、任务撸毛,还是 @KaitoAI 或者 @sign , 本质相同。 尤其是零撸,这种付出时间沉没成本祈求有一天能够“天降伟币”让自己逆天改命的模式,已经超脱了盘学的范畴,更像是人类集体无意识中的某种必然需要 前段时间我在KAITO投了票的项目私信来感谢我,叫 @campnetworkxyz , 投票的原因是因为我怀疑起名字的人是恶趣味: Camp在第一人称射击游戏里是蹲墙角当老六阴死别人的意思。 如果他们不来找我我可能就忘了这事了,找我了我才看到哟西,这又是一个当代新Pi币的故事:一个兼容Solana SVM的L1,但实际上是Pi和Avive那种每日零撸的任务墙。说是说AI叙事,但其实实质目的走SonicSVM那种绑票Web2用户(抖音)到Crypto的路线but 10倍更野:Spotify、Instagram也都统统加入零撸名单 我没法评价这个项目的其他基本面,我只能说大家看看现在交易所之间存量互博打的有多花,那么如果这个战术但凡数据好看一点,就大概率能换到好上币 如果你已经在各个一二级战场都毫无头绪,那么零撸战场始终有你一张大饼。点点下面的链接开撸,没有什么难度,只需要你有各个社交网站的账号就行: https://t.co/5zQoPXPUT9 祝旗开得胜
Show more
0
7
4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