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10秒グラビア
People
Not Found
Tweets including 10秒グラビア
ハイレグ気分…💓 #グラドル特技部# #くるくる動画# #仲村まひろ# #バトントワリング# #10秒グラビア# #グラドル自画撮り部# 【毎日投稿 2096日目】 https://t.co/bfSuJhvETt
Show more
0
67
3.9K
261
世界で一番可愛くくるくるしてます🎀 #グラドル特技部# #くるくる動画# #仲村まひろ# #バトントワリング# #10秒グラビア# #グラドル自画撮り部# 【毎日投稿 2097日目】 https://t.co/vWdd3mRzgV
Show more
0
38
2.3K
152
絶賛お稽古中…!!! お話、とても良いです。。是非。。 RAVE⭐︎塾 #幽リプ# 👻 6/5(木)〜6/8(日) 全4公演 📍築地ブディストホール 🎫https://t.co/kHG0kq7Oqu #グラドル特技部# #くるくる動画# #仲村まひろ# #バトントワリング# #10秒グラビア# #グラドル自画撮り部# 【毎日投稿 2098日目】 https://t.co/YiOy0CtoSw
Show more
0
29
1.8K
92
入れて10秒🐳吹いちゃうお姉さんでもいいの? https://t.co/LgqZQp1U3D
0
103
2.8K
77
鬼滅キメてきましたよ😇なんかもう気合いに圧倒されて開始10秒で泣いた
0
4
25
0
特斯拉自适应高光束矩阵大灯的调整是在检测到对向物体后0.1-0.2秒内完成像素级光束调整的。以确保对对面的行人,车辆不会造成干扰,这是人类驾驶员靠手动调整无法完成的。 https://t.co/kpDlyB8cee
Show more
0
4
79
16
这个球吊炸天了,掘金季后赛0.1秒补扣绝杀快船 我这辈子没见过这么惊险的绝杀,灯亮的时候球整体还没有进筐,球也没离手,但是主体已经进筐,裁判认定进球有效。百年一遇,长见识了 灯恰好就在球一半进筐的时候亮的(视频最后我做了一个减速循环回放) https://t.co/qmFJZVjQmt
Show more
0
27
126
9
螳螂是强大而迅猛的捕食者,在不到 0.1 秒内,其攻击速度可由静止状态加速到 250 厘米/秒,产生的冲击力相当于其体重的 3-6 倍。 它们能像视频中那样在空中捕捉像黄蜂这样的飞行猎物,甚至能捕食小型鸟类或蜥蜴。 它们的前肢就像带刺的陷阱,可以瞬间将猎物困住。 https://t.co/UyO9bFHf04
Show more
0
1
5
2
《公链战争3.0:我们已经进入了后 Layer2 时代》 我们先回顾公链生态的几次大战: 公链战争1.0:Layer1高性能链大战,主要在2018年到2021年期间,涌现了Solana、BNB、Avalanche等一系列的一层高性能链; 公链战争2.0:Layer2二层网络大战,主要在2022年到2023年期间,涌现了Optimism、Arbitrum、zkSync、Starknet等以太坊系二层网络; 如今,Layer2似乎也已经偃旗息鼓,但Layer2的叙事真的过去了吗? 其实,Layer2叙事并未完全消退,而是从之前的“万众瞩目”转向了“实用落地”。 以太坊生态的 Arbitrum 和 Optimism 已稳固占据 L2 市场,目前 L2 的 TVL 仍高达数百亿美元,交易量持续增长。 这表明了,Rollup 作为扩容方案仍有生命力,只是其已经变成了行业基建,变成了空气、变成了水,所以反而不被普通用户们感知。 与此同时,用户和开发者对 Rollup 的期望也在变化:从单纯的“便宜交易”转向更高的性能、更好的互操作性和更灵活的应用场景。 由此,我们已经进入了公链战争3.0:后 Layer2 时代。 在后 Layer2 时代,有几个显著特点:通用链格局已定,应用链纵向发展,多链互操作性则是横向打通。 多链生态已经成为既定格局,那么解决不同链间的互操作性问题显得尤其重要。 有很多项目都在解决不同链的互操作性,其中有一个项目非常有意思,正在构建“Rollups 的互联网”,这个项目就是Caldera 。 @Calderaxyz Caldera的出现,带来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它不试图打造一条“终极链”,而是构建一个“Rollups 的互联网”,让无数条链并存、互连,最终实现区块链的无限扩展。 与传统公链追求“单链霸权”的思路不同,Caldera 更像是一个“基础设施赋能者”,通过 Rollups-as-a-Service (RaaS) 和 Metalayer 解决方案(互操作性),重塑区块链生态的协作模式。 我们可以详细看下这个项目。 1、从扩容到定制:Rollup 的新角色 在公链战争 2.0 中,Rollup 的主要任务是为以太坊扩容。 但在后 Layer2 时代,Caldera 将 Rollup 的角色从“扩容工具”升级为“应用定制平台”。 Caldera提供一键部署的 Rollup 引擎,支持 Optimism、Arbitrum 和 ZK Sync 技术栈,让开发者能快速创建针对特定需求的链。 应用链也是后Layer2时代的发展方向之一,有许多热门方向: (1)游戏链:如 ApeChain,优化低延迟和高吞吐量。 (2)DeFi 链:如 Manta Pacific,强调低成本和高性能。 (3)AI/DePin 链:如 Bluwhale 和 Spheron,支持数据密集型应用。 这种“让应用变成链”的能力,迎合了多链生态下垂直领域专用链的需求。 即使 Layer 2 的扩容叙事不再新鲜,定制化区块链的趋势正在为 Caldera 打开新的市场空间。 2、Metalayer:多链世界的“粘合剂” 多链格局的形成带来了一个新问题:链与链之间的孤岛效应。 资产跨链转移缓慢、成本高昂,数据和应用程序的协同更是难题。 Caldera 的 Metalayer 应运而生,它不仅是传统的跨链桥,而是一个全栈互操作性解决方案。 其亮点包括: 意图驱动桥接:用户无需复杂操作,系统根据意图自动完成跨链流程。 秒级结算:相比传统桥接的分钟级延迟,Metalayer 大幅提升效率。 在后 Layer2 时代,互操作性已成为区块链发展的核心需求之一。 无论是模块化设计的 Celestia,还是跨链协议如 LayerZero,行业都在探索如何打破碎片化。 Metalayer 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服务于 Caldera 生态内的 Rollup,还能连接更广泛的多链世界,成为一个“互联枢纽”。 这让 Caldera 在 Rollup 叙事淡化后,仍能占据战略高地。 3、生态底蕴:从概念到落地 Caldera 并非纸上谈兵,其生态数据还是挺亮眼的: TVL超 6 亿美元、交易量超3.7 亿+ 笔、唯一地址超1000 万+,超越部分领先 L2。 更关键的是,主网上运行的 30 条链,覆盖以太坊 L2/L3 的四分之一,支持 Manta Pacific、ApeChain、Kinto 等项目。 这种成熟度让 Caldera 在后 Layer2 时代拥有“先发优势”,无需从零开始构建用户基础。 4、Caldera 的价值再定义 在公链战争 1.0 和 2.0 中,性能和扩容是核心命题。但在后 Layer2 时代,区块链的竞争已转向生态协同和应用落地。 Caldera 的价值点可以概括为三方面: (1)定制化赋能:从通用扩容转向专用链创建,满足垂直领域的多样化需求。 (2)互操作性核心:Metalayer 将 Rollup 和多链生态连接起来,解决碎片化痛点。 (3)技术灵活性:支持多技术栈(Optimism/Arbitrum/ZK)和多结算层(Hyperliquid/Berachain),顺应行业新趋势。 相比之下,类似竞争对手 AltLayer 更依赖“重质押 Rollup”等创新叙事吸引眼球,但生态规模和实用性尚不及 Caldera。 Caldera 的策略更像“稳中求进”,在 Rollup 基础上延伸出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5、后 Layer2 时代的启示 Caldera 的“Rollups 的互联网”愿景,实际上是对区块链未来的一种隐喻。 公链战争 1.0 和 2.0 都在追求“单一最优解”,但现实证明,多链共存才是常态。 Caldera 的横向扩展理念其实在提醒我们:区块链的成功不在于某条链的霸权,而在于协作网络的价值。 如果互联网的崛起源于 TCP/IP 的互联互通,那么区块链的下一阶段,或许也需要一个类似 Caldera 这样的“协议层”来实现多链协同。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 Metalayer 的落地复杂度、多链管理的成本、新兴 L1 的竞争,都可能影响 Caldera 的发展。 但其成熟的生态和前瞻性的设计,已让它在后 Layer2 时代站稳脚跟。 后Layer2时代,大家开始卷多链互通、多链互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到底谁能跑出来呢? 我们可以持续关注这类项目。
Show more
0
16
31
7
推特玩久了还是需要变现,否则持续写东西真的没动力,加上最近生活也比较拮据,所以想在推特宣传一下我的副业,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有需求的可以找我,支持一下,跪谢了: 𝟭.𝗣𝘆𝘁𝗵𝗼𝗻脚本,/‌𝟭𝟬𝟬起 𝟮.𝗝𝗮𝘃𝗮/𝗣𝗛𝗣程序,𝟱𝟬𝟬元起/个复杂度面‌议 ‍𝟯.‍网站及𝗔𝗣𝗣开发𝟮𝟬𝟬𝟬元起‌/个,复杂度面议 𝟰.商‌业短片剪辑𝟭𝟬𝟬𝟬元起‌/支;‍复杂‍度面议 𝟱.𝗔𝗘/𝗖𝟰𝗗特制效作,𝟱𝟬𝟬元起/秒,复杂度面议 𝟲.𝗞𝗙𝗖代吃𝟱𝟬‍元起/次,目前每周四可接 目前只‌接6,其他的都还没学
Show more
0
73
373
23
自上次hyperliquid空投了价值近百亿u空投后,大家第一次意识到原来链上衍生品的想象力竟如此恐怖如斯,作为华语区最早期hyperliquid推广者,我也被惊到了,所以这轮我持续押注链上衍生品,力图寻找下一个hyperliquid级机会 我试了几乎所有市面上的链上衍生品,目前只有edgex能成为下一个hyperliquid 我说下原因和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 1:生态布局广,叙事够大,潜在FDV高,edgeX不光是perp dex,edgeX生态有核心4大块,perp dex,高性能L2(跟base/op一个赛道),链上资管 perp dex板块,目前从我12月底关注到现在,增长了好几倍,从defiliama的数据来看,稳居perp dex top6左右,没有发币的perp dex中排top2 高性能L2板块,官方roadmap显示,5月底6月初会出测试网。 链上资管板块,目前出了vault 1.0,实行白名单,APR200%左右,上线即被用户秒完,vault 2.0跟官方聊完,会在5月陆续开放更多策略,会结合cefi和defi双边的优势,为用户提供优质的资管策略 2:产品力足够,研发实力强,目前edgeX是目前热门的perp dex中唯一一个有手机端的,手机端丝滑程度比很多cex还强,cex该有的类似移动止盈止损,反向开仓,快捷开仓等都具备。 另外就是在产品稳定上,所有用过edgeX的用户都会发现,从没有出现过宕机问题,我说下你们看不到因素,就我接触edgeX团队的经历,他们是一帮极其谨慎细微的团队,可能在别人看来,他们节奏好慢呀,一个产品功能得打磨很久才上线 但在我看来,这是极其核心的优势,这玩意是链上衍生品呀,一个环节出现bug就完蛋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不缺钱,背后也没有vc催他们,所以始终按照他们自己的节奏来 慢就是快,链上衍生品产品并不是过家家,必须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 3:积分获取难度较大,纯撸子不好撸到 根据官方edgeX Alpha 赛季第 20 周的积分分配,总共有 54544 个点分布在 1531 个地址中 把所有地址加起来也只有20000多个,卷吗?现在随便一个空投交互项目都是几十万地址 为啥分这么难获取? 那是因为edgeX 分发的积分总量本来就少呀,但空投比例不变呀,分更值钱呀,当年hyperliquid一积分给5.35个hype,一个hype高峰30美金 懂了没,因为积分总量设置的问题,别的平台动不动一个用户几万分、几十万分,尼玛总积分几百、几千亿,你看似撸了更多分,最后不值钱呀 4:Edgex的空投未来值钱吗? 根据我与官方人员的长期互动,我可以透露一些消息 因为edgeX 没有从任何vc那里融资,不是因为融不到资,我看到最近几个vc的朋友也找过去问是否要融资,目前都被拒绝掉了,原因是人家背后就是Amber Group,人家就是资本,不需要vc的钱,不需要给vc代币,杜绝了大量vc抛压盘。 edgeX的空投比例可能在代币总量的20~25%,多的我就不说,毕竟没人能保证纯撸一定就能100%赚钱发财 最后,作为hyperliquid、parti撸毛大获成功的我,我告诉大家当下及未来的空投逻辑: 不要问这个项目能撸吗?而是问,这项目牛逼吗? 因为币圈正在经历一场颠覆过去路径的风暴,一切都要回归本源,何为本源? 项目产品有吸引力吗?是伪需求还是刚性需求?有真实收入模型,还是卖币盈利模型?有真实用户吗?如果没有空投计划你还会继续用吗? 一切都要回顾本源,过去的路径你们不管是炒二级的,还是撸毛自己都能明显感觉到这轮压根使不上劲,因为你们压根没有想过问题到底在哪 所以我撸到了hyperliquid、撸到parti,而你们只有无尽的反撸和维权,而且我更加轻松,道理也很简单 我从来都没有刻意去撸空投,我只是一直在寻找牛逼的项目,随便撸个牛逼的空投,这就是症结所在 下一个步该做啥? 去体验edgeX的产品,你就简单的试下,尤其是它的app端,然后你会惊讶,卧槽,你不说这是链上衍生品,我还以为这是cex 对,就这么牛逼,谁用谁tm服气 这才是真正能打的链上产品呀,牛逼的产品呀 后面我就不多说了,走我专属edgeX邀请链接,我跟edgeX官方是长期合作关系,我的粉丝有部分优先权和福利 https://t.co/aQ8T1J8PfS 走完我链接后,加入庞教主的独家edgeX电报社区 https://t.co/j7fHfUsLNY
Show more
0
0
2
0
《剖析VOXEL事件中的高频印钞算法》 本文借BITGET的VOXEL/USDT事件中获利上千万美元算法为原型,进行简单拆解分享。从侧面证明 @qntxxx 的获利完全属于市场正常交易,应不属于系统BUG。 甚至当天你只需要把程序启动,不需要特别复杂的参数,BG的做市商主动开启了印钞,并且撒给了全市场。 本策略属于高频交易中实战策略LEAD-LAG衍生分支,目前仍然有效,有几个需要注意点: 1.本策略属于高频交易,有可能拉高账户的撤单率和taker率 2.容易引发交易所风控如果产生了大量盈利,你不一定能全提走,笔者多次与多个交易所谈判,有部分账号只拿回了充值本金 3.需要低延迟服务器、高性能编程和多账户交易,由于多账户需要多IP,涉及一定的分布式部署 以BITGET为交易市场,Binance为指导市场进行讲解,实战中可能有多个指导市场共同决定,只以开多为例子进行讲解,其他指标均简化说明; 理论基础:我们一般认为指导市场的价格比交易所市场快几个tick,且能量强度高;宏观上的大涨趋势、插针,在微观上仍然是多个波峰波谷组成的,所以我们本质只要做到在微观交易中跟随指导市场做最简单的招数:低买高卖。 先定义一下: TTL 订单生存时间,指下单到交易所后,到你下次的撤单之间的间隔,先简单取值100ms 再理解什么是basis 1. 先订阅两边的orderbook,简单化理解,不使用最新成交价,取 mid price为市场价 2. 假设取60个 binance的midprice和 bitget的midprice 3. 算出两个交易所价格之间的 基差 做一定的平滑处理得到 常态版本的基差 basis 理论上再对Binance价格做其他变化处理,得到一个在bitget市场上的公平价,为了简化算,我们直接用: biget市场公平价 = BinancePrice - basis 代表我们认为,bitget的价格一定跟随binance的价格; 再定义一下下单价格: 下单价格 = 公平价 * (1-delta); delta一般是一个动态取值,为了解决常态基差过于死板问题,为了理解简单,直接先固定取值 0.2%。 最后得到简化版本的完整流程:每隔100ms运行一次,先撤销以前的所有挂单,输入 公平价 和delta,得到下单价格,在bitget下单。 假设市场的价格从 105,每个tick都下跌1,跌到100又涨回102;且Binance价格比BITGET快一个tick,则遵循下面的表格 TICK | BINANCE| BITGET 00:00:00| 104 |105 00:00:01| 103 | 104 00:00:02| 102 | 103 00:00:03 | 101 | 102 00:00:04 | 100 | 101 00:00:05 | 101 | 100 00:00:06 | 102 | 101 在第四秒的时候,你在BITGET上的下单价格是 100 * (1 - 0.2%) = 99.8,小于市场价格101, 会挂在买盘上,不成交 在第五秒的时候,先撤单99.8的单子;你在BITGET上的新下单价格是 101 * (1- 0.2%) = 100.798; BITGET的市场价是100,所以你会直接按照100的价格成交,完成了市价买入;最后在101可以获利出场。 由于平常时候,交易市场都一直跟随指导市场进行价格变化,无大波动的时候基差比较稳定,只有在指导市场出现大幅变化的时候才有大量机会,特别是在跌下来又拉上去这种情况,使得两个市场的价格完全偏离 常态基差,所以本策略一般表现成 take盘口,高频接针,和吃清算单的特征。 以4/20日 VOXEL为实例,16:10 -16:25的时候:Binance价格在 0.1340 -0.1459,只有短暂高点的 0.14888,而BITGET的价格被做市商控盘稳定在 0.1263 -0.1573 ,且产生了 百亿美元 天量交易额。导致使用BINANCE价格作为指导价格,下单立即成交,并且使用指导价格卖出也立即成交。相当于是BITGET的做市商不跟随指导市场,硬是高价买货,低价卖货,技术上应该属于做市商自己的参数设置错误。 如果你觉得我写的对你有帮助,请帮我点赞,关注,后面将继续分享这个策略的生产环境优化,比如delta和TTL怎么取值等等。
Show more
0
29
266
81
国航 CA-149在桃园机场降落时受到台风影响,侧风风切变,机长0.5秒做出反应,1-2秒完成复飞 https://t.co/57Dx71tDrb
0
19
372
20
刷推看到一个很意思的 NFT 挖矿玩法,然后我自己打了4张被偷走了一张 需要花费 0.1 BNB(确实有点贵,自己掌控一下风险,想玩的可以小玩一下) NFT 分为 老板NFT 和 员工NFT 打到 老板 NFT 起飞,不仅能剥削员工,还能把员工偷成自己的,基本上就是挖提卖~ 游戏机制概览: 员工 NFT 质押后可按按秒产出 $WORK,提现时 需缴纳 20% 税,所有税收将按比例分发给已质押的 Boss NFT 持有者 老板 NFT 质押后,可持续获得打工人缴纳的税收,每次有新玩家 mint NFT,有 10% 概率直接被 Boss 撬走(新铸 NFT 直接归属某个随机 Boss 玩家) NFT发行机制:30,000张 Genesis NFT 分配:90% P小将(员工)+ 10% 老板(Boss) 发行方式: Gen0:前10,000张,通过BNB铸造(其中 25% 为0.05 后续为 0.1) Gen1:后20,000张,通过$WORK代币铸造 传送门:https://t.co/XNa3fEextF 代币查看:https://t.co/bQakgfVJDV
Show more
0
9
23
1
最近的一级冲狗体会: 之前山寨拉了两天,看到一些巨鲸朋友说链上行情要来了,作为资深的全职交易员怎能错过? 于是冲了3天狗,收获了不少经验 -仓位管理 首先一定不能上头梭哈,比如 1sol 的本金,每次冲 0.1sol 到 0.2sol,不能被fomo,直接上个 0.5sol,纯赌博 止损要设好,10% 止损,不舍得卖就可能成为圣诞树右侧,避免右侧接盘 - 周末 行业很枯,一天可能不到 3个金狗 其他大多都是叙述差但强拉没多久就右侧,要么就是聪明钱买了就一根线砸盘 (周末适合休息) - 打法 内盘,半外盘,外盘 内盘主打一个快进快出,hold 不超过5秒 半外盘,可以格局5分钟,容易卖飞,也容易右侧一直不止损 外盘,好标的很不错 总结下 3 天高强度冲狗的新体会 1. 冲狗是一项全职工作,要么靠冲狗赚到钱,要么边看其他工作看冲狗,真的车头可能是较少认真发推的 其实对大脑刺激比较大 2. 链上行情比较枯 没发现来了多少,之前巨鲸朋友说的链上行情回暖,我感觉一般般,尤其是周末的下午 这几天打狗,发现 four. meme 上的 bsc 盘子财富效应不错,赔率不错 希望更多的朋友来上面冲狗 @cz_binance @heyibinance @fourdotmemezh
Show more
0
0
1
0
讲道理,我对于抗女巫其实不感冒,因为我没有工作室,我也很少撸毛(写kaito算不算?)但是听闻monad测试网就涌现3亿地址,相当于美国总人口规模,我还是低估了这种疯狂 数字身份困境的本质是信任基建的坍塌,传统KYC流程耗时3-5天,隐私泄露风险高达76%,中心化机构垄断数据定价权。现有Web3身份方案要么牺牲匿名性,要么陷入女巫攻击泥潭 当然你要是说crypto所有都是虚假的繁荣,其实也对,不反驳 Humanity Protocol @Humanityprot Kwok在Animoca Brands深耕数字产权多年,携团队打造了基于掌纹识别的零知识验证架构。其核心引擎Hybrid Validator Network将生物特征转化为加密哈希,验证速度压至0.3秒/次,误识率低至千万分之一 简言之,让数字身份认证如同扫码支付般丝滑 三个技术爆破点: 1. 掌纹识别模组适配97%的智能手机摄像头,对比WorldCoin专用虹膜设备成本下降90% 2. 独创的ZK-Proof+AI验证框架,在Polygon CDK上实现每秒2000次链下验证吞吐 3. 已构建包含150万节点的去中心化验证网络,获Animoca、Polygon等战略注资3150万刀 性能横评: Monad测试网:3亿地址/女巫率超99% WorldCoin:10秒/次验证,设备成本$200 Humanity Protocol:0.3秒/次,全链上隐私保护 底层架构层面,传统方案如同放任伪造护照泛滥的海关,而Humanity Protocol则是部署虹膜扫描仪的智能边境——每个掌纹哈希都是不可复制的数字DNA 其技术团队将金融级FIDO认证协议与zkSNARKs融合,通过分布式验证网络构建出抗女巫攻击的铜墙铁壁。(不知道是否和sign可以结合下?) 当前瓶颈不在技术突破,而在虚实博弈的尺度把控。 最终拷问:当测试网地址数成为虚荣指标,敢用生物特征锁死真实用户量的协议,数据真的好看吗?
Show more
0
2
2
0
问题:我有1000块金币,现在我要去玩一个游戏。游戏每天会给我1000枚加倍币。规则是这样的,我要赌15秒以内btc涨跌,涨跌几率相等。每次我投入我手头金币的一半。投注有6个倍数可以选,1倍不消耗加倍币,2倍消耗25个加倍币,3倍消耗50个加倍币,4倍消耗100个加倍币,5倍消耗175个加倍币,10倍消耗500个加倍币。输的情况下,投入的代币都损失掉,赢得情况下,会返还本金,并额外获得投入代币数乘以所选倍数的奖励。 请问我应该怎么投注最佳?@anoma grok4和gpt经过详细的预期增长计算之后: 对于任意倍数M,每次投注后的预期金币 = 当前金币 × [1 + (M - 1)/4]。 推导过程:设当前金币为C,投入B = C/2。 赢(概率0.5):金币变为C + B × M = C × (1 + M/2)。 输(概率0.5):金币变为C - B = C/2。 预期 = 0.5 × C × (1 + M/2) + 0.5 × (C/2) = C × [0.5 × (1 + M/2) + 0.25] = C × [0.75 + M/4] = C × [1 + (M - 1)/4]。 多次投注的预期为初始金币乘以增长因子的乘积,选择效率最高的M(这里是2)并最大化次数,能得到最佳结果。 都让我选2倍不断投。我以为我发现了大陆,结果发现每日投注限额是5万。😂 我又加了这一条,将问题改成:我有1000块金币,现在我要去玩一个游戏。游戏每天会给我1000枚加倍币。规则是这样的,我要赌15秒以内btc涨跌,涨跌几率相等。每次我投入我手头金币的一半。投注有6个倍数可以选,1倍不消耗加倍币,2倍消耗25个加倍币,3倍消耗50个加倍币,4倍消耗100个加倍币,5倍消耗175个加倍币,10倍消耗500个加倍币。输的情况下,投入的代币都损失掉,赢得情况下,会返还本金,并额外获得投入代币数乘以所选倍数的奖励。然后每日最多投注总和不得超过5万金币。请问我应该怎么投注最佳? 他又通过什么通过蒙特卡罗模拟(10万次路径),让我选4倍。但是这是基于1000本金计算,500本金也是这个结果,但是5万本金就是10倍最佳。所以我觉得正确的策略:应该是第一天选4倍,后面金币很快就上来了,可以直接无脑10倍。
Show more
感谢老粉@RichDegen241800生出来的@anoma码,终于骑上了web3自行车! 连点1000下,让我瞬间找到了@SuccinctLabs 2阶段点显卡的感觉,那感觉终于回来了!!! 也不知道我这码能不能生,能生的话,等生出来我就都贴在这个帖子下面哈~让他们排排坐。🥰 https://t.co/6GAYCUOocb
Show more
0
1
1
0
🧐Web3生态的「连接层之王」丨 #Binance# Launchpool第67期项目 @WalletConnect 全解析与价格预测—— 作为Web3生态中用户基数最大、应用场景最广的连接协议,WalletConnect此次登陆币安,不仅是其代币化进程的里程碑,更标志着区块链基础设施从“功能完善”向“用户体验革命”的跃迁。 这也是连接协议赛道首个上币安打新的项目; 在meme币泡沫与虚假叙事充斥市场的当下,WalletConnect以4500万真实用户、61000个DApp接入、600+钱包覆盖的硬核数据,展现出Web3七年基建大佬的终极底气。 手握BNB、FDUSD和USDC的朋友们,别忘了存入Launchpool,挖矿还剩2天。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解析—— 1)WalletConnect如何重塑Web3连接体验? 2)为什么说WalletConnect难以被替代? 3)WalletConnect的经济代币模型 4)上线价格预估 1⃣WalletConnect——Web3生态的“连接革命者” WalletConnect是去中心化应用与加密钱包的标准化连接协议,通过QR二维码扫描或深度链接,实现跨链、跨设备的无缝安全交互,这一创新现已成为行业标准。其核心叙事—— 1)Web3的“连接层基础设施”:如同互联网的TCP/IP协议,WalletConnect构建了钱包与DApp间的通用语言,解决了区块链长期存在的“碎片化连接”痛点。 2)去中心化治理转型:2024年成立WalletConnect基金会,推动协议从“中心化中继”向“无许可节点网络”升级,WCT代币成为治理与激励的核心工具。 3)捕获Web3用户增长红利:作为DApp流量入口,WalletConnect协议内嵌于MetaMask、Trust Wallet等头部钱包,间接触达数亿用户,具备“协议即服务”(Protocol-as-a-Service)的潜在估值逻辑。 作为一个开源协议,自2018年诞生以来,WalletConnect已促成超 2.75 亿次连接,服务3000万用户,覆盖600多个钱包和4万+dApps,日均处理2000万次连接请求,远超同类项目,成为去中心化生态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正因如此也受到了资本青睐,A轮1100万美元(USV、1kx领投),B轮1300万美元(Shopify、Kraken参投),总融资额达2400万美元。 2⃣技术护城河:为什么WalletConnect难以被替代? 真实需求铸就价值护城河,WalletConnect的技术优势体现在四大维度—— 1、端到端加密与抗审查架构 2024年推出WalletConnect Network,由第三方节点运营商分布式部署,摆脱单一故障点。所有通信均通过对称加密通道传输,私钥仅存于用户本地设备,彻底杜绝中间人攻击风险。目前历史攻击事故率为0。 2、跨链互操作性引擎 WCT支持多链生态,实现“一次连接,全链通用”的体验,支持EVM、Cosmos、UTXO等不同账户模型,无缝衔接比特币Ordinals、Solana NFT等新兴资产,大幅降低用户在多链环境下的操作门槛。 3、模块化架构 WCT采用模块化设计,将连接、签名和数据传输功能解耦,开发者仅需集成一次SDK,即可支持所有兼容WalletConnect的钱包,适配成本能降低至竞品的1/20 。 4、用户体验极致优化 相比传统钱包安装、导入平均需要15秒配置,WalletConnect将DApp使用门槛降至“小白级”,1秒扫码连接,支持断线自动重连、多设备同步,避免重复授权困扰。 3⃣WCT代币经济模型——链上交互的「空气与水」 $WCT 是WalletConnect 网络的原生代币,其主要用途包括: ①网络GAS:WCT用于支付中继服务费等,部分费用将用于代币销毁以控制通胀。 ②质押收益:用户质押WCT可获得网络手续费分成与通胀奖励,当前1.06亿WCT已质押,年化收益8%-15%。 ③治理代币:WCT持有者可提案并投票决定协议升级、费用模型、节点激励规则等。 ④节点激励:运营商需质押WCT以参与中继服务,奖励基于在线时长与数据处理量。 代币名称:WalletConnect (WCT) 代币总量:1,000,000,000 WCT 初始流通量:186,200,000 WCT(代币最大供应量的18.62%) 币安 Launchpool 分配:40,000,000 WCT(代币总量的4%) 4⃣上线价格预测 WalletConnect作为Web3核心中间件,在上市前的四轮融资中展现出惊人热度,成为当时罕见的「机构抢筹标的」—— CoinList社区轮:18000人参与,1550万美元存入(目标400万,超募4倍) Bitget LaunchX:3.26亿美元申购额涌入,67000人争夺400万配额 Echo私募轮:50万美元额度11秒售罄 当时打新是按FDV 2亿打的,认购价0.2 USDT,当前多个交易所盘前价格都在0.4u,按这个数据FDV 4亿,流通市值7500w左右,符合近期币安新币区间。 不过鉴于官方的“已为全球超过 4500 万用户实现了超 2.75 亿次连接”这个数据,社区普遍调高了共识价格,区间0.5-1u,博弈空投抛压与多个一线大所流动性注入。 综上,WCT合理的开盘价格应该就在0.4-0.8u了。 WalletConnect是少数兼具“高频刚需”与“垄断性生态位”的Web3协议,后续得看中期发展,如果去中心化节点网络如期落地且质押APY超预期,也许价格能站稳1-2u。 现货交易时间:2025年4月15日19:00
Show more
0
15
23
6
Trump币 x Memecore联名空投,15 秒完成、0 成本,还不快上车? Memecore持有 139 万枚Trump 币,市值近 2,000 万美金, 直接双币空投:Trump币+M 币 幕后是MemeX团队,合作过 Mew、Neiro、Why、Four等 40万人参与、准备1000万美金生态基金,不是炒短,是准备起飞! 参加方式超简单😂 只要4步骤,15 秒搞定 1️⃣ 进入 https://t.co/RNxdj3djJn… 2️⃣ 随机生成 Trump 头像 3️⃣ 连上 EVM + SOL 钱包 4️⃣ 点「SHARE」发推完成任务 @MemeCore_ORG #币见Nancy# #撸毛# #Airdrop# #Memecore# #Trumpcoin#
Show more
0
177
233
80
复盘凉兮带单秒爆后的连锁恶心事件,我第一次发长文特地开了蓝 v,希望大家能帮忙转发,只求未来像我这样的小白,能少被这么恶心一回,也足够了。@liangxihuigui ✨我没有钱,但也希望有相同看法的人看见,转发评论抽三个 10u 吧。 4月25日,凉兮在By正式开始带单。 当天将军操作 时间点1: 下午14:45开了第一单,跟单人数 0 人。17:10开了第二单,跟单人数 3 人。(图1) 时间点2: 接着在 17:33:58 和 17:34:02,凉兮连续开了两单 ETH 空单,这两单的跟单人数分别是 695 人和 687 人。(图2) 这两单在 17:55:13 同时爆仓,大量跟单用户爆掉。 时间点3: 18:00:06,又开了一单 ETH 空,但跟单人数只剩 34 人——人数骤降,印证了绝大部分人在时间点2两单爆仓。(图3) 简单说,凉兮在带单的前两单就直接把大部分人爆光了,之后用户开始追问承诺的包赔问题。将军的操作咱们待会单独说,这里先讲平台的骚操作 事故发生后,平台一开始就试图混淆视听: 1️⃣先说发券。 2️⃣后说自动到账。 3️⃣然后又变成要额外充值800u才能领取100u跟单券(注意,是券!不是现金赔偿!只能继续跟单使用的券)。 大的来了 官方最新公告终于承诺:赔付首单跟单券。 问题在于看回时间点2,凉兮在四秒钟内开了两单ETH空两单同时爆掉。绝大部分用户的“首单”,其实是这两单。 赔的是券,不是现金,更不是原先承诺的100u额度,而是只给你算其中一单的亏损。(这个计算逻辑依据放在评论区) 目前来看,事情已经接近尾声,再来看一下将军事发之后的操作。 将军怼天怼地怼空气,看似为了凉家军义愤填膺,实际上只是为了转移大家注意力,从来没有谈过自己刚带单就把大伙都爆了的事。因为他根本不关心平台怎么恶心大伙,他不关心平台在玩文字游戏,他甚至不想去了解,他想做的只是把所有矛头都引向平台,现在还喷起了助理。千错万错都是别人的错。 事情只要被糊弄过去,没有人把这次事情弄明白,过几天大伙就把事全忘了,将军又能抓着新的家人们猛猛的割。一百倍猜对了他就是交易天才,猜错了就是网卡了/平台卡了/助理傻逼/平台动手脚了。。。。。。 更让人恶心的是,只要这个事被糊弄过去。平台做做样子施舍跟单券,将军就会以斗争英雄的胜利形象,在推特上大吹特吹,说自己如何如何维护家人。最后只有我们这群韭菜,做了将军威武形象的嫁衣,做了将军下一茬韭菜的磨刀石。 我是傻逼,其实我不相信跟单能赚大钱。只是有时候看到他真的去帮助贫困的人的时候会以为,这个人可能还是有那么点人性的。但是其实,他做一切也只是为了。。。 另外,我向那些认为他是交易天才的人投出了质疑,交易天才,真的会让自己在一个新平台带单的开门红马上就爆掉吗? 再贴上一段助理哥的话,虽然对我们这茬韭菜来说看着有点扎心,但是其实仔细一想,是真理。(图 4) 欢迎带单事件的朋友们留言,互相鼓励一下。 写得匆忙,有纰漏望指正。
Show more
0
26
29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