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BTC、科技股,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极具性价比的窗口。
People
Not Found
Tweets including BTC、科技股,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极具性价比的窗口。
每周阅读一本好书《涛动周期论》 这是我爱不释手的书籍,人生发财靠康波,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当您越长大越相信命运,一命二运三风水,一点不假。当您站在一个上行的扶手梯中,你会异常容易成功,而您走在一个下行扶手梯时候,疲于奔命但也未必有好结果。这就是周期的力量! 作为一名职业投资者,重温周金涛关于康波周期的理论,对我当前和未来几年的资产配置策略,有了更佳深刻的体悟和理解。尤其是在2025年这个关键时间点上,理解周期的终点与起点,对财富跃迁尤为关键。 1️⃣我是如何理解“人生发财靠康波”的 周金涛提出“人生发财靠康波”,在我的投资逻辑和框架中,这是一种顺势而为的思维方式,猪在风口也会飞。个人能力当然重要,但放在宏观周期的背景下,再高超的个人和团队能力,在逆周期中也可能颗粒无收,甚至全军覆没。而顺势者,即便只是简单的资产配置,亦可乘风而起。 回顾过去二十年: • 2008年:我清楚地记得金融危机期间,地产和股市双双暴跌,敢于出手者都在几年内获得丰厚回报。 • 2019年:这是上一个康波萧条周期中的低点。那时我加大了对核心资产的配置,包括美股、#BTC、科技股,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极具性价比的窗口。# 2027年,被视为“第五次康波萧条期的底部,复苏回升的开始”,按照周期理论,2026-2027将是一个绝佳的入场机会,而此刻,2025年选择躺平养精蓄锐或许是最佳的策略,不动也是一种智慧。 2️⃣经济周期的嵌套结构,是我制定中长期策略的逻辑基础 我常把资产配置的决策逻辑划分为三个层次,对应三种周期: 1. 康波周期(60年):决定我对时代主线的判断,比如数字化、能源转型是否已进入回升期。 2. 朱格拉周期(8-10年):指引我判断行业轮动和板块切换的节奏。 3. 基钦周期(4-5年):为我的仓位调整和交易行为提供中长期依据。 三周期叠加共振时,才是出手的好时机;周期方向混乱时,我更倾向于防守和等待。 3️⃣2026-2027:临近周期拐点,静待春潮初动 如果按周金涛的推演,2019-2027为第五次康波萧条期。那现在我们正临近在“历史的门槛”上—— • 全球去库存接近尾声,美联储或进入降息周期; • 新技术浪潮(AI+、新能源、数字资产)初现曙光; • 全球产业和供应链重塑,地产、制造、出口正面临结构重组; 这一切迹象让我相信:2026-2027年很可能是康波底部+中波上行+短波反转的三周期共振点。这样的时机,错过将是十年难遇的遗憾。 4️⃣当前与未来几年的资产配置策略(核心放在2026-2027年) 基于周期理论和当前宏观判断,我的策略如下: 1. 股票 • 聚焦成长早周期的赛道:科技(AI芯片、AI应用、智能制造)、绿色能源(氢能、核能、太阳能+储能)。 • 地域选择偏向美国科技股+中国+东南亚新兴市场,估值更具吸引力。 2. 黄金 • 作为抗通胀+美元回落+地缘冲突的对冲工具,目前依然值得中等仓位配置,尤其在2025期间黄金创出历史新高的背景下。 3. 数字资产 • #Web3# 市场正在酝酿新一轮结构性牛市,尤其是 #BTC# 和基础设施类项目,值得中期战略性布局。 • 周金涛书籍中虽然未曾论及,但我认为数字资产可能是新一轮康波回升阶段的重要“新变量”。 4. 房地产 • 仍处于调整末端,等待政策和货币拐点确认。核心城市、自住逻辑优先,投资性物业须谨慎。 • 可能在2026-2028年迎来结构性修复。 5️⃣我的底层信仰:顺周期、控风险、等待天时 周金涛最震撼我的一句话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才是最大的努力。” 作为投资者,我越来越相信,财富的积累是一场跨越周期的耐力赛,不是击鼓传花的投机。 2026-2027年,或许正是“苦尽甘来”的开始。经历了十年宏观去杠杆、疫情扰动、地缘冲突后,新一轮康波回升或许正在悄然展开。 我们团队会继续加大对“新周期”的研究与观察,在周期的风口上,准备好风帆,与您一同扬帆起航。🧐
Show more
0
34
408
120
今天有兄弟问我,经济学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深度) 首先从交易的角度而言,“经济学本质是研究人性,并设计规则以提高效率” 经济学的第一性原理,是源于 “人性”(无限欲望和趋利避害的内在驱动)与 “稀缺性 ”(有限资源的外部约束)之间的永恒矛盾。 说的简单点:资源是稀缺的,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 这就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起点,是经济学之所以存在的根本理由。如果资源取之不尽,或者人类无欲无求,那么选择、成本、效率、贸易、增长…… 所有经济学的核心概念都将失去意义,甚至这门学科本身也会随之消亡。 “稀缺性” 不是一个复杂的理论,而是对我们生存世界的一个基本事实陈述。你的时间是稀缺的(每天 24 小时),你的精力是稀缺的,地球上的石油、干净的土地、顶尖的医生、甚至你此刻的注意力,都是稀缺的。 而与此同时,人类的欲望清单却可以无限拉长:我们想要更健康的身体、更愉悦的体验、更广阔的知识、更深的社会联结…… 这 “有限” 与 “无限” 之间永恒的矛盾,就是经济学的第一性原理。 一旦我们锁定了 “稀缺性” 这块基石,经济学的整座大厦就可以被逻辑清晰地推导出来。 首先,稀缺性 → 必然产生 “选择”。因为资源有限,你不可能同时拥有所有你想要的东西。你必须做出选择。个人要选择是消费还是储蓄,企业要选择是扩大生产还是投入研发,国家要选择是优先发展教育还是国防。每一个决策的背后,都是稀缺性在发挥作用。 然后,选择 → 必然伴随 “机会成本 ”。这是由 “选择” 直接派生的核心概念,也是经济学思维的精髓。你做出一个选择的真正成本,不是你为此付出的金钱,而是你因此放弃的那个最有价值的替代选项。你花 3 小时看电影的机会成本,可能就是你用这 3 小时加班能获得的收入和晋升机会。理解了机会成本,才算真正开始用经济学的方式去思考。 最后,为了做出最优选择 → 人们会对 “激励 ” 做出反应。既然必须在不同的选项中权衡,人们自然会倾向于选择那个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好处或最小坏处(即最优激励)的选项。价格、利润、工资、税收、罚款、荣誉…… 这些都是激励。经济学家相信,如果你想预测人们的行为,你必须先搞清楚他们面临的激励结构。 这就囊括了经济学的绝大多数研究内容。 ------------------------------------------- 现在,我需要知道:供求关系 在哪里? 供求关系,正是在上述这个逻辑链条的顶端,当无数个 “对激励做出反应” 的个体,在 “稀缺” 的约束下,进入市场进行 “选择” 和交换时,所涌现出的一种宏观现象和分析模型。 需求:本质上是消费者在预算稀缺的约束下,面对价格等激励,做出的一系列选择。价格越低,购买此物所需放弃的机会成本就越小,所以他们愿意买得更多。 供给:本质上是生产者在生产要素稀缺的约束下,为了追求利润这个激励,做出的一系列生产选择。价格越高,激励越大,他们愿意生产得更多。 我之所以认为这是第一性原理,是因为面对现代经济,我们仍然可以利用稀缺与欲望的原理来分析。 在互联网时代,软件、音乐、电子书的复制成本近乎为零,它们似乎不再 “稀缺”。供求模型在这里好像失灵了? 如果我们回归第一性原理,就会发现,稀缺性只是转移了阵地。商品本身的稀缺性下降了,但用户的时间和注意力,成为了新的、最核心的稀缺资源。 理解了这一点,你就能瞬间明白为什么全球的科技巨头都在拼争夺夺你的屏幕使用时长,为什么 “免费增值”、“流量变现”、“平台生态” 会成为主流商业模式。它们争夺的不是产品售价,而是这个时代最宝贵的稀缺资源。 我们亦可以此洞察政策设计的核心。 无论是碳税、环保政策,还是教育改革,所有公共政策的本质,都是在重新定义和分配稀缺资源,并构建新的激励机制。例如,征收碳税,就是认为 “清洁的空气” 是稀缺的,通过创造一个价格激励,引导企业和个人做出有利于环境的 “选择”。 近年来兴起的行为经济学 ,挑战了传统经济学 “理性人” 的假设,指出人的选择常常是非理性的。但这并没有推翻第一性原理。它只是揭示了,人类在面对 “稀缺” 和 “激励” 时,其大脑这部 “选择处理器” 存在着各种有趣的 “Bug” 和 “快捷方式”。我们依然在做选择,只是选择的方式比想象中更复杂。 “所以,经济学的第一性原理不是“供求关系”。 更恰当的比喻是:稀缺性”是经济学这台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它是一切运算的基础,是所有程序得以运行的底层规则,利润,BTC我也同样可以这样去理解。
Show more
0
7
35
3
其实 $BTC 和 $ETH 完全两套逻辑 交易 BTC 像做宏观投资 交易 ETH 像做科技股 交易BTC更像做大宗商品或国债,专注于宏观预期、ETF 买入/赎回数据和期货基差,仓位节奏慢,但胆子可以大一点,因为深度流动性兜底。 $ETH 已经不是资产,交易ETH则是技术股 + 现金流的逻辑, 你可以把它当成收益性科技股来玩,以叙事驱动为主,和 $BTC 的宏观驱动完全两个逻辑。叙事匮乏,链上活跃度低迷,烧 gas 少,那么就会通胀,持续POS抛售。 所以把BTC那一套给到ETH可能起不到太好的效果,而且满仓BTC肯定比如满仓ETH来的踏实,大部分机构和长期持有者也更倾向于加杠杆满仓BTC。 所以宏观好转BTC就会涨但是ETH不一定会涨,这就是为什么牛市初期一般是BTC先行,ETH偏向于宏观足够乐观的时候启动,这种时间一般是牛市的中后期,这也就是为什么更多人会被套在ETH而不是BTC上。
Show more
如果只是为了避险,那么比特币一定毋庸置疑是头把交椅, 但如果是为了行业发展创新,做加密商业,吃行业红利这块,以太坊无疑优势就来了, 比特币适合逆风局,以太坊适合顺风局。
Show more
0
0
0
0
美股步入熊市,并不一定代表 #BTC# 也开始步入熊市。只能说,加密货币的流动性会越来越紧张! #BTC# 历史上跟美元指数负相关性更强,历史更悠久,也就是说: 美元指数下跌📉——#BTC# 价格趋向上涨📈,最近美元指数跌破100,其实对 #BTC# 和黄金和日元都形成了显著的利好(如图1)。 2024年 #BTC# ETF现货通过以后,#BTC# 价格跟纳斯达克科技股具备强相关性,而且在不断增强,主要是由于微策略等科技公司,持有大量 #BTC# 背景下,形成强绑定效应,并且存在大量币股之间的套利联动,导致关联性增强(如图2)。 但有没有一天,#BTC# 完全脱离美股,这种情况是存在的,就是当美元信用开始出现危机,比如美债短期违约等特殊情况,信用体系重塑,资金会选择更多避险的选项做分散风险,比如黄金,日元,#BTC# 等。🧐
Show more
0
20
70
8
给人生做减法. a股买养老股吃股息回归生活. 美股梭哈币股科技股追求暴利. 币圈btceth暴跌回调无脑多杠杆. btc&eth+时间=100%赢. 山寨以后一个不玩.
0
95
624
94
本周宏观和经济重点 - 早盘下跌可能性分析 一大早看到美股期货下行,几乎在期货开盘的同时 $BTC 也跟随下行,翻了翻市场的信息,没有发现什么强烈的利空,标普500和纳指期货早晨的时候下跌了超过 0.7% ,现在开始逐渐回升。也就是川普在早晨的时候公布了要对美国引进的电影征收 100% 的关税。 这事本身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不大,查了下数据外国电影在美国院线票房占比通常仅为 10%以内,而且影视行业占美国GDP比重不到 1.5% ,进口电影的影响更多的还是在 Netflix ,Amazon Prime 等等。 加上目前美股的驱动主要是在科技和Ai板块,所以因为影视关税导致的下跌可能性不大,那么我个人猜测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导致的。 1.本周要开始拍卖3年,10年和30年期的美债。总金额为 1,250亿美元,在当前高利率环境下,很大的概率会向市场抽取流动性。 当然我并不觉得这事是多大的利空,毕竟卖债是早就被市场预期的,但虽然卖债本身不算大利空,但买债的是否顺利就会对市场产生影响。 简单来说如果本次需求强劲,利率温和中标,市场短期波动有限,但如果需求不足或中标利率飙升,说明市场对美国债务可持续性或未来利率环境缺乏信心。 说人话就是若美债拍卖中标利率飙升或需求不足,可能引发债市暴跌、美股估值压缩、加密市场承压、美元波动加剧,甚至引发系统性流动性担忧,触发美联储干预预期。这是一个典型的“长端利率突然失控”风险窗口。 再简单点就是股市下跌。当然这说的是在拍卖不利的情况下,不过近期美国国债拍卖整体表现稳定,尤其是10年期国债(四月份拍卖)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只是短期债券的外国投资者参与度下降,可能预示着市场对短期经济前景的担忧。 2. 本周四凌晨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五月不会调整利率想来应该没有疑问了,重点就是六月和七月是不是会有调整的可能,从 CME 提供的数据来看,六月不降息的预期已经上升到了 66.8% ,GDP 和 非农数据后,市场已经不太预测美联储会在六月降息了。 这已经被市场预期过了,所以不降息本身并不算是利空,而鲍威尔会在议息会议上说什么才是投资者所紧张的,早晨的时候我读了华尔街日报对前美联储官员,现任高盛董事长 Kaplan 的采访,标题就是“谈降息困境”,所以大概是什么内容想来大家也知道了。 采访中 Kaplan 甚至引用了 鲍威尔 在2022年的一段警告“为了将通胀率降至 2%,我们可能不得不接受经济衰退。”并且认为现在美国之所以还没有进入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是政府财政支出一直处于历史高位,财政赤字占 GDP 的比例超过 6.5% 。但目前美国正在扭转这个情况减少财政支出。 所以 Kaplan 认为美国发生经济风险的概率挺大的,并且表示如果自己还在美联储的话,是支持2025年仅降息2次的,还认为美联储将更多地采取反应性措施,而非先发制人。 说人话就是,美联储仍然会以看数据为主,除非是明确的经济可能下行(衰退)的结果出现后才会对市场进行干预。需要重点关注鲍威尔讲话中对关税通胀的表态。如果他明确将关税推高的通胀视为“暂时性”,可能缓解市场对鹰派政策的担忧。 所以总的来说,虽然本周缺乏明确利空数据,但长端利率不稳定 + 美联储保持数据依赖的环境决定了市场将继续以宏观事件为驱动,情绪受到信息面影响,利好减少的话将FOMO逐步降温。风险资产(如BTC、科技股)缺乏明确上行动力,除非出现超预期的美联储鸽派转向或美债拍卖超额认购,否则大概率进入 93,000 美元到 98,000 美元的支撑位震荡整理期。 本推文由 @ApeXProtocolCN 赞助|Dex With ApeX
Show more
0
28
75
12
Bitcoin 还能涨多少?从美股上升空间看 $BTC 反弹 最近很多小伙伴问即便是反弹,那么 $BTC 的价格能看到多少?其实这个问题是很难回答的,毕竟现在仍然是事件驱动,而且受到宏观和政策上的影响一点都没有减弱,最近的上涨更多的还是受到关税妥协和经济并未衰退的刺激。 但确实可以看到 BTC 的价格已经回到了 2月25日 关税事件爆发前的高点,而且早前也写过推文讲 BTC 和 标普500 还是有很强的关联性, https://t.co/ljaeebQJUp 那既然 BTC 能回到 2月25日的高点,美股尤其是标普也有可能回重新回到这个位置。 因此按照相关性来说,BTC 向上多走一步的概率还是很大的,我看了一下 票普500 目前的点位到 2月25日 之间还有 6.3% 的空间,这个空间也是因为关税的问题跌下来的,如果近期宏观上没有利空,而且川普不搞幺蛾子的话,可能是有机会的。 如果按照 6% 的上涨空间给到 Bitcoin ,按照目前 $BTC 的价格来看大概能到 103,000 美元左右,当然这不是一个必然的,而是假设美股能回到之前因为关税的损失,那么 BTC重新回到 10万 美元是有机会的。 而且我也看了一下纳指,大概的范围也是 6.3% ,所以美股之间的同步性还是挺高的,尤其是这次带动上涨的主力都是科技股,所以纳指和标普一致性较高,而 $BTC 本身和科技股也是有很强的相关性。 另外美股上涨 6% 不代表 Bitcoin 一定回涨 6% ,按照历史比例来看 Bitcoin 的涨幅多数情况下是大于美股的,而且也有可能是 BTC 走在前边,导致后续乏力,所以综合来看如果美股能回到 2月25日 BTC 上涨 3% 至 8% 是比较正常的。 对应价格应该是 100,000 美元 到 106,000 美元左右,而如果有新的利好带动美股继续上涨,BTC 也自然能够上升,更重要的是 亚利桑那州 的 BTC 战略储备可能最近一段时间就会有结果了,通过的话,会继续刺激 BTC 的上涨。 重点还是要看目前的宏观情绪,美联储的态度,以及川普的关税和减税策略。 PS:SB 373 尚未送达州长办公桌,有部分内容需要修改,共和党已经同意,还在等民主党的决定,但 SB1025 已经送达了,最晚周二应该能知道。 本推文由 @ApeXProtocolCN 赞助|Dex With ApeX
Show more
0
29
80
7
昨晚是比特币的初代觉醒:美股下跌状态下逆势上涨: 前天这篇研究说过比特币会慢慢脱钩美股—— 因为比特币属性正在变化,他不是科技股,而是全球化资产,比特币的的全球化也是未来最大的结构化机会! 一旦全球去杠杆化过程趋稳,比特币将成为最佳的交易机会: 不仅因为它具有全球流动性敞口,更因为它不再需要绑在美股的“战车”上。 这可能是比特币诞生以来第一次遇到全球流动性主导格局发生结构性变化的时刻。 我们会见证这一变化,也会看到 $BTC 价值百万一枚!
Show more
0
16
28
10
为啥我们执着于左侧逃顶,因为一个顶部形成,比如一个M顶或者头肩顶形成,要确认右侧的形态,一般距离顶部-20-30%非常正常; 以周线为交易趋势周期,比如当前BTC的价格115000美金,跌倒97000美金才碰到上方的中位线,这里位置就要观察量能跟合约数据,是消息配合的急杀还是阴跌,这两个性质是不一样的,消息阴跌急跌暴量或许可以抄底,但是阴跌带顺破的下跌,是不可以抄底的,以周线为周期,要确认有效跌破80000美金,才能确认周线的形态确认牛市结束,这一区间12万-8万,这个区间,一般多空质疑是最大的,多空都有理由,但是都是猜测,单纯从盘面上支撑不了任何的观点对错,所以为啥聪明的交易员在一波主升浪走完,都习惯性减仓来落袋,等待机会; 套利空间越大,风险越高,记住队长说的合约主导套保,现货配合拉伸,合约前期配合现货一起增长是支撑,但是一旦距离底部空间最够大了,这个就未必了,现在还有人带钱想冲进来,我不能说趋势结束,但是风险也是在增加的,大部分追高都是浮盈不懂止盈控制仓位,最后被套采取加仓的玩法,套死;(上面记得我说的跌破跟有效跌破是两个概念哈) 现在的BTC的玩法是美股龙头股的标准玩法,那么美股的科技股走势特点是什么啥,跌一直跌,一跌到底,几个月的跌,一点反弹没有,反弹V反,不回调的V反,BTC是否会这样,时间来验证吧; 奉劝各位,不要再带身边人进场了,赚了不会感谢你,亏了你大概要承担损失;
Show more
0
0
1
0
一姐这段脱口秀,真的值得反复回味,信息密度极高,句句有底蕴 她说得很好:不管你来自哪、出身如何,但是你有权决定自己未来的高度 我们抛开成长环境,我认为在区块链这个红利赛道,努力往往真的能看到回报 @heyibinance 提到一个关键观点:区块链今天正在经历的,不是特例,而是历史规律,工业革命时、各国股市兴起时,也都一样 我认真去对比了一下美股的历史,发现真的是一模一样: 如果说2021是币圈的2000年科技泡沫爆炸; 那么现在,就是2003到2005年:英雄尚未露脸,散户仍在怀疑,聪明资金却已在底部布局 那时候的美股,互联网泡沫刚崩完,满地尸体,没人再信科技股。但就是那几年,亚马逊活下来了,Google崭露头角,Facebook在宿舍敲代码 BTC现在像极了Google,ETH像Amazon;RWA、AI、meme,就是这轮二次红利的门票 更有意思的是:很多人担心监管,说监管打压行情,其实你去看2010-2012年美股: 美国刚经历次贷危机,《多德-弗兰克法案》出台,监管空前严格,华尔街哀嚎一片。 但也正是在那之后,美股迎来了十年超级大牛市的起点 所以,强监管未必是末日,反而可能是周期的重新洗牌,是新纪元的开场哨 这就是现在的加密市场:看起来动荡,实则重建。指数之外有机会,泥土之下有种子,恐慌之后有周期 所以别再问是不是牛市,你该问的是:你还在不在场?你有没有拿到剧本?
Show more
0
87
225
37
比较尴尬的是,今天好像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不知道的还以为到处“抬杠”😂😂 对于倪大的观点,我也有几点不同的观点: 1,倪大对标标普与 #Bitcoin# 面对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的波动,我觉得好像忽略了一件事 1月底,中国的Deepseek出现,短期造成美国科技股的泡沫破碎,虽然经历了几天企稳,但是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尤其是高额的关税,科技股泡沫可能加速消化破碎 所以我认为,年初的标普下跌需要考虑科技股泡沫消化的因素,科技股泡沫破裂+关税=造成大幅度下跌 目前因为关税问题缓和,美股反弹上涨,依旧需要科技股的能力加持, 但是现在科技股的第一季度盈利虽然不错,但是面对关税,其泡沫增发能力弱于之前,所以我认为标普再次反弹的力度可能会被打一下“折扣” 2,对于 #Bitcoin# 的反弹问题,我觉得能否站回10万,可能还有更多的阻力需要突破 目前价格站稳97,000附近,接下来要突破的目标则是99,475,也就是2月21日的日线高点附近。 每一次价格突破历史的关键高点,都是对于价格以及筹码结构稳定的一次考验。 以本次为例,突破95,750附近,就经历了几次尝试性换手,价格数次突破该位置附近被卖盘打击回落,显然每一个阶段性的高点,都是对交易者心理的一种考验。 而且,我们回顾历史的每一次关键高点位置,价格突破该位置都需要经历几次换手,交易量短期爆发买盘成功吃掉卖盘才能完成突破 而突破之后,就像飞机穿越了积雨层,瞬间天高海阔,交易量缩量上涨 这也代表交易者的情绪变化, 所以,我认为在倪大的观点中到大10,3000附近之前,需要面临一次99,475附近的考验, 我的观点也是如此,如果价格可以突破此处,并且有效站稳,那么短期第三轮的上涨,我认为可能要超过10,3000附近。 因为下一个高点是10,6500附近,这期间卖盘的减弱都是对于多头的主要驱动力。 3,依旧是交易量问题,目前虽然BTC的涨幅稳定且走势较好,但是整体的交易量确实不高。 目前日内交易量仅仅只有280亿不到,这已经属于较低级别的流动性 从23年ETF开始炒作至今,BTC单日最高的交易量应该有1,500亿左右, 常规市场活跃阶段,交易量也需要再800-1200亿左右, 然而现在的交易量与活跃市场的常值对比,仅仅只有四分之一的或者二分之一的状态, 这种低交易量,低流动性的情况下,面对上面我说的关键位置,瞬间抛压的激活,可能会增加短期价格波动性,同时也很有可能让买盘力量弱于短期卖盘,导致直接价格回落 而如果出现大幅度回落,对市场多头力量是一种严重的打击。 另一方面,目前的数据虽然不足以证明经济衰退,但是也不足以支撑美联储尽快降息,那么支持BTC继续上涨的宏观因素哪里呢? 目前的多头情绪,是否可以承受下周三鲍威尔讲话的打击?我觉得也是一个重点问题!
Show more
0
5
4
0
今天是周末的最后一天,市场维持轻微震荡。虽然下周美股开盘后走势值得关注,但整体数据面相对平静,依旧是川普关税政策与美国经济走势主导市场情绪。 关税的边际影响已逐渐钝化,投资者更关注月底公布的2025年Q1 GDP,它将成为判断美国是否步入衰退的重要依据。与此同时,美股财报季正式展开,七姐妹中 TSLA 和 Alphabet 将于下周公布财报,其他核心科技股及 MSTR、COIN 则集中在再下一周,同期还将公布GDP,市场难度将明显上升。 链上数据方面,BTC今日换手量创下近年来新低,远低于2022年底熊市水平,表明市场交易兴趣极低。当前投资者普遍观望,合约持仓亦显著下滑,只要关键筹码不松动,BTC波动空间预计有限。 本推文由 @ApeXProtocolCN 赞助|Dex With ApeX
Show more
周末的最后一天,今天过的很丰富,几乎是放松了一整天,今天的作业也不难,虽然稍微有点震荡,但在周末这都是正常的事情,重点关注的还是周一晚上美股开盘以后的走势,不过下周并没有什么太重要的数据,仍然是川普的关税以及美国的经济作为市场的主导。 关税其实已经差不多了,最终如何执行市场已经逐渐没了脾气,因为经济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了,下周以后就会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的 GDP ,这个数据出来后基本上是不是会交易衰退就能有了指引,但美国经济目前并不乐观是必然的了,这时候留给川普的选项并没有很多。 另外从下周开始就是密集的财报季了,尤其是美股的七姐妹中 TSLA 和 Alphabet 分别在周二和周四盘后公布,可能会对市场产生一些影响,而再一周以后就是除 NVDA 以外其它四支公布财报的时间,到时候还有 $MSTR 和 $COIN 的财报,嗯,还有 GDP 。 下周还是会稍微轻松一些,下下周难度就要增加了。 回到 Bitcoin 的数据来看,周末的最后一天不仅仅是低流量,而是还是最近几年以来最低换手的一天,24小时内只有1.6万枚 $BTC 在链上发生了地址变化,这个数据甚至低于2022年底熊市最熊的时候,当时 BTC 才 1.7万 美元左右,而现在是 8.5万 美元左右。 当然这并不是说现在的市场就像当时一样那么熊,而是说目前的价格对于大多数的投资者来说已经完全没有交易的兴趣了,既没有买的兴趣也没有卖的兴趣,有空的小伙伴可以看看置顶的推文,里边有最近一周 BTC 未平合约的数据,也是低的一塌糊涂。 这就说明包括了合约投资者在内都不太清楚接下来方向的选择,而是选择以观望为主。支撑面自然没有变化,以 83,000 美元为中线的投资者已经堆积的越来越多了,而 93,000 美元到 98,000 美元之间的筹码还是最高的聚集位置,只要这两个位置的投资者没有发生恐慌离场,BTC 的压力就不会很大。 本推文由 @ApeXProtocolCN 赞助|Dex With ApeX
Show more
0
1
1
0
《比特币正在开创一个全新的金融资产范式》 1⃣避险资产属性 2⃣风险资产属性 3⃣波动性正在降低 4⃣和美股相关性正在减弱 5⃣和黄金相关性正在减弱 6⃣ 金融历史上的全新资产类别 1. 比特币的风险资产属性 通胀对冲的叙事:比特币总量有限(2100万枚),理论上具备抗通胀属性,被称为“数字黄金”; 不依赖中央机构:在某些地缘政治或主权货币危机中(如委内瑞拉、黎巴嫩),比特币被视为资本出逃或财富保值工具。 2. 比特币的风险资产属性 高波动性:比特币价格剧烈波动,短期内可能涨跌数十个百分点,典型的高Beta资产。 和科技股联动强:在宏观风险事件(如美联储加息、全球流动性紧缩)时,比特币往往和纳指、科技股一起下跌,表现得像一个高风险资产。 3. 波动性变化趋势 比特币被视为高波动性的资产,但是这种波动性正在减弱。据Fidelity的研究指出,2024年比特币的波动性几乎是2021年的一半,表明其市场正在逐步稳定。 4. 和美股相关性 根据CryptoQuant的数据,自2024年8月以来,比特币与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的相关系数一直维持在0.8左右,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强烈的同步性。​这一趋势在2025年初尤为明显,尤其是在特朗普总统宣布全球贸易关税后,市场情绪转向“风险规避”模式,导致比特币与美股同步下跌。 尽管此前比特币与美股高度相关,但近期数据显示,这种联动性正在减弱。​在2025年4月的一次交易日中,纳斯达克指数下跌了约1,000点,而比特币却上涨了3.57%,达到88,250美元,显示出比特币与美股之间的负相关性增强。 此外,VT Markets的分析指出,比特币在纳斯达克表现不佳的情况下突破了90,000美元,表明其与传统资产的相关性正在发生变化。 5. 和黄金相关性 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比特币与黄金的价格走势呈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这一时期,黄金价格上涨了67%,而波动性更高的比特币则上涨了近400%。 到了2025年,这种同步性开始减弱。​截至3月底,黄金价格上涨了16%,而比特币则下跌了超过6%。而昨天比特币大涨,黄金则开始下跌。​这一变化表明,比特币与黄金之间的相关性正在减弱。 6. 总结 比特币同时具有风险和避险的属性,波动性在逐渐降低,和美股/黄金的相关性也在减弱,正在成为金融历史上全新的资产类别。 大家还在买入比特币吗? $BTC #Bitcoin# #Crypto# #宏观经济# #资产配置# #金融变革#
Show more
0
0
2
0
一图看懂什么是「对冲」交易策略!长期稳定盈利! 对冲策略的“意义”在于去掉某种我们不想承担的风险!从而只保留我们想要的风险。 🚩什么是对冲? 对冲(Hedging)是一种风险管理策略,核心思想是通过采取相反或互补的行动,降低不确定性带来的潜在损失。 简单来说,就是“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在追求收益的同时,给自己留条后路。生活中、投资中,对冲思维无处不在,既能让普通人稳住心态,也能让金融大佬睡个好觉。 🚩生活中的对冲智慧 对冲并不只是金融术语,生活中我们也在不知不觉地用它来应对不确定性: 点奶茶怕太甜? 选半糖+微冰,甜腻感被清爽口感对冲,喝起来更舒服。 怕雨天堵车迟到? 提前出门+规划备选路线,天气和交通的不确定性被对冲,准时到达更有保障。 旅行怕行李丢? 贵重物品随身带,分散风险,丢了行李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这些日常小动作,都是对冲思维的体现:通过提前准备或分散风险,让生活更有安全感。 在投资领域,对冲是降低市场波动影响的利器。无论是股票还是加密货币(币圈),对冲策略都能帮助投资者在市场震荡时保护资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对冲方式: 1. 股票市场的对冲 股票市场波动大,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性让人又爱又怕。通过对冲,可以平衡风险: 资产配置多元化:投资组合中加入不同类型的资产,比如股票搭配债券。股票可能带来高收益,但波动大;债券收益较低但更稳定,两者结合能对冲市场下跌风险。 例:你持有科技股(如苹果、特斯拉),担心市场回调?可以配置一些防御型资产(如公用事业股票或国债),市场跌时它们通常更抗跌。 期权对冲:买入看跌期权(Put Option)来保护股票持仓。如果股价下跌,看跌期权价值上升,帮你抵消部分损失。 例:持有某公司股票,担心短期暴跌?买入该股票的看跌期权,相当于给投资买了个“保险”。 对冲基金策略:一些投资者通过做空(Short Selling)与做多(Long Position)结合,抵消市场方向性风险。 例:你看好某行业,但不确定某只股票表现,可以做多行业ETF,同时做空表现可能较弱的个股。 2. 币圈的对冲 加密货币市场波动更剧烈,24/7交易和缺乏监管让风险更高。对冲在币圈尤为重要: 稳定币对冲:将部分资金配置到稳定币(如USDT、USDC),对冲加密货币价格剧烈波动的风险。 例:持有比特币(BTC)但担心暴跌?将部分资金转成USDT,锁定价值,市场下跌时也能保住部分资产。 多空对冲:在加密货币衍生品市场(如期货或永续合约),同时持有看多(Long)和看空(Short)头寸,降低单一方向波动的风险。 例:你在现货市场持有以太坊(ETH),但担心短期回调?可以在期货市场开等量的空头头寸,价格下跌时空头盈利抵消现货损失。 跨平台套利:利用不同交易所的价格差进行套利交易,锁定无风险收益。 例:某交易所BTC价格略低,另一交易所略高,同时低买高卖,市场波动影响被对冲。 多元化投资:除了加密货币,还可以投资传统资产(如黄金、股票),降低币圈系统性风险。 例:币圈暴跌时,黄金往往因避险需求上涨,组合收益更稳定。 🚩那么对冲都有什么的优点与局限性呢? 优点: 降低风险:减少市场波动对资产的冲击,保护本金。 提升安全感:不论是生活还是投资,对冲让你更有底气面对不确定性。 灵活性:可以根据风险承受能力和市场情况调整对冲策略。 局限: 成本增加:期权、期货等对冲工具可能涉及手续费或溢价。 收益受限:对冲通常会牺牲部分潜在收益,比如多元化配置可能降低整体回报。 复杂性:币圈和股票的对冲策略需要一定专业知识,普通人可能需学习或咨询专业人士。 对冲就像给生活和投资加一层“缓冲垫”,让你在追求目标时不至于摔得太重。无论是点奶茶的半糖微冰,还是币圈的稳定币配置、股票的期权保险,对冲的本质都是通过分散风险、平衡收益,找到安全感与机会的甜蜜点。 🚩兄弟们,学会对冲思维,不仅能让你的投资更稳,还能让生活更从容!
Show more
0
3
13
2
《GENIUS法案》法案决议在即,详细解读! (今晚收官之作) 《GENIUS法案》全称《引导和推动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 今晚将要面临美国参议院的重要投票,如果参议院可以通过投票成功,该法案将会交由众议院审议, 由于众议院的通过门槛较低,所以实际上该法案只要通过参议院,基本众议院通过的可能性就非常大,然后最终交由总统签署成为法律 目前该法案在参议院面临的挑战是需要获得最少60票通过,这就要包含最少7名民主党人的支持 今晚参议院投票的押注点就在于由克尔斯滕·吉利布兰德 (Kirsten Gillibrand)和安吉拉·阿尔索布鲁克斯 带领的民主党加密友好议员是否可以投下关键性投票,如果可以成功说服7为民主党人投票,该法案最终通过的概率将会大大增加 目前共和党试图在5月26日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前通过该法案 两周前,该法案在国会审议过程中失败,而当时民主党加密友好议员提出的问题围绕三个方向: 1,消费者保护 2,反洗钱 3, Tether等外国稳定币监管的监管条件 至于其他民主党人主要反对该法案的政治因素在于特朗普家族对于多投资与加密领域,认为其家族以及特朗普本人是受益人,并且试图提出要求增加一条监管法案,即禁止总统和高级官员在任职期间从加密货币投资中获利。 当前更正版的《GENIUS法案》的主要内容: 1,监管机制进行了划分,超过100亿资产的稳定币由FED监管,低于100亿市值的稳定币则由各州进行自我监管。 此法案就是为了限制美国各州各自发行较多稳定币,造成监管混乱 2,资产支持具体要求,所有的稳定币必须要以美元或者美债等高流动性资产作全额支持,确保其价值稳定性 这个规则的要求其实就是制定了稳定币未来要锚定两个点——美元与美债,而美元与美债关系相辅相成,这个条款基本就是限制了未来稳定币的主要锚定对象就是美债,如果该法案通过,未来稳定币的增发就意味着买入美债,也算是美国政府解决融资困难的有效方案之一 3,禁止误导性与夸大性的宣传,明确禁止稳定币发行商虚假产品受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保险与美国政府信用背书 与美国的保险信用以及政府信用做出割裂,防止发生金融危机或者稳定币危机的时候,联邦保险或者美国政府信用受损 4,科技公司限制,限制例如特斯拉,META 亚马逊、谷歌与微软此类大型非金融科技公司发行稳定币的行为,如果此类公司发行稳定币要提出更高的要求, 此举就是限制科技股公司利用其互联网影响力以及用户基础来推广自己的稳定币,美其名曰防垄断实际上是要把发币权牢牢控制在传统金融体系中 本次法案修正以及补充 1,消费者保护机制, 2,破产保护机制 3,道德规范,扩大对政府高官的道德规范,尤其是对特朗普以及其家族,还有类似马斯克这样的著名商人的监督 补充的三项法案是为了提升行业监管的安全性,提升投资者的投资信心,这一点消费者保护法以及破产保护机制都是为了此目的来增设 当然,提升道德规范,个人感觉过度柔和,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不同,相比之下道德规范显得更加宽松了一点 分析评估: 整体来看,经过修正过后的发难强化了监管透明度以及对投资者的保护,让法案更加完善,但是道德规范以及反洗钱好像并未完全明确, 不确定当前法案是否可以赢得民主党加密友好议员的赞同,如果民主党依旧执着于特朗普以及其家族频繁投资加密领域可能会大规模获利的话,确实可以有足够的理由再次拒绝。 当然,通过关注整个法案,如果通过,势必是在未来大大减缓美国政府的融资压力以及债市方面压力,但是这可能会直接利好特朗普任期,不知道民主党是否会为此妥协 法案可能利好美国政府的未来,但是民主党会放任此法案在特朗普任期通过吗?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如果该法案通过,海外稳定币发行方例如 Tethe将会短期面临较大的挑战,Tethe的资产中,并非全额是美元与美债,这可能会让Tethe进行资产负债表的调整 目前来看,未来美国掌握 #Crypto# 可能是势在必行了,这是大势所趋,好像暂时无法改变,对于加密市场来说,未来美国支持下稳定币发行量增加,也会大大的刺激金融市场流动性进入Crypto 市场,也算是一个长期利好 回归目前 #Bitcoin# 的走势来看,虽然我认为目前BTC的上涨跟法案暂时没有关系,但是BTC可以再美股休盘后继续维持高位,应该是在等该法案的通过 睡觉,睡醒了看结果吧!
Show more
0
13
55
10
(行情判断)在2025/2/7号我给出了一轮主升浪结束的判断,并判断调整应该大概会在5月左右逐步结束,现在回头看整体还是相对比较正确的。 时隔一个季度,想结合宏观+K线+链上的情况,更新一下行情的认知,供大家讨论参考 1. 结论:整体来看,可能大饼逐渐走出左侧下跌通道了,接下来可能逐渐需要找回调机会增加仓位;整体思路可能需要开始逐步转向多头思维 2. 近期可能的情况: 2.1 (相对小概率)如果大饼就此开启大规模主升浪,那可能最高的高度并不会太高(筹码积累、调整时间等类似蓄力的动作可能还是不太充足,且美股现在有些青黄不接,也并不支持大规模的的risk-on风险扩张) 2.2 (相对大概率)如果大饼试着接下来开始右侧盘整进行二探,但不会低于8万3这个起涨平台的话,可能后续的力量会走的很高更远。在5月初伴随关税再次反复+美股财报季下调forward EPS,美股下跌一波,可能有不错的回踩买入机会,但前提是大饼跟跌美股(有可能在8万5上下);逐步进入六月到七月,伴随川普开始释放第二阶段“松监管+对内减税”,美元风险资产在三季度有一波趋势线走强,可能会很大程度助推大饼主升浪行情 3. 宏观上:关税战4月初右派比如纳瓦罗、莱特希泽的主持工作下,风险资产市场出现最大规模的大跌。现在来看,最难的时候应该逐步过去了;目前是关税温和左派贝森特当家。接下来,如果关税右派反扑+4月底5月初财报季大公司下调未来盈利预期,可能再次让金融市场动荡。中期看,川普执政路线图,可能最迟在6月初逐步会推行减税、松监管等利好,助推市场risk-on;FED也可能开始在6/18 FOMC上再次开启降息通道 4. Crypto政策上:5/3会进一步公布BTC国家级别储备法案的细节,后续可能6月-8月会有更多州政府级别买币的利好 5. K线上:大饼在8万4左右突破了长达三个月的日线下降通道,日线级别有MACD有逐步底背离走强的味道,周线MACD也可能有一个月左右开始结束死叉的可能 6. 链上: 6.1 短期持币者:在几次越来越深的下跌中,割肉止损规模反而越来越少 6.2 长期持币者:开始出现最为迅速斜率最快的一段积累,这和去年8-10月份的状态开始相似 6.3 筹码结构:短期内套利盘主要还是集中在9万5-9万8附近,想一飞冲天,可能还是需要再花一定的时间把这些高位套牢盘再磨一磨 7. 资金flow: 7.1 近期ETF和稳定币开始爆量,如果接下来能维持一段时间,那应该更是一种要被迫加仓的信号 8. 我的困惑也写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 8.1 大饼是否会有更多无视一切的大规模配置资金入场 8.2 大饼美元风险资产属性和科技股属性 8.3 这次大饼走出调整的速度比我预想的快,因为第一次降息怎么也要到6/18了,结果可能本次由于美元贬值速度过快,导致了大饼的重定价 8.4 美股我认为还是没有跌透,这种背景下大饼有可能不管不顾直接risk-on原地起飞吗 8.5 说实话,现在宏观环境处于前所未有的乱象中。在川普的操作下,市场一天可能有100个方向,实在是让人头疼,跟着川普屁股后边分析,只会持续亏钱,我想还是更多的可以回归到一些大节奏本质上的思路中,这样更容易理清思路。 8.6 近期Private credit、private equity、美债市场的异响,本质上反馈的是市场流动性的逐渐枯竭,这块儿是个开始隐隐作响的雷,但目前确实没有太好的量化监测手段,这块儿看看后边有没有什么方法能更进一步观察 8.7 宏观环境的另外一个乱象在于某些大家之前从来不会纳入考虑的风险,也被迫开始进入视野(比如我们之前聊过的台海),这种尾端风险最好是保留一些现金来应付
Show more
0
6
27
4
🧐比特币走向一百万一枚的必经之路|下一个牛市,不只是价格的牛市,而是结构的重估—— 我一直在反复思考比特币下一轮的最大机会是什么: 目前比特币已经在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美国认可比特币的现货ETF、 主流资产和上市公司的接纳、 信仰的建设和全球的认知普及、 主权基金和百年基金的储备建设、 走在美国国家储备的路上; 下一轮在哪里? 全球资产重新锚定的结构性变化时刻,比特币能否转向成为真正的全球高 beta、无边界资产? 有没有可能,成为不受关税影响、不依赖地缘政治、能捕捉全球风险偏好的边际变化资产!? 在这之前,比特币需要脱钩美股甚至脱离美元挂钩; 但是比特币真的能和美股脱钩吗? 这是我最近一直在反复思考的事。 正好看到 @fejau_inc 这篇: https://t.co/z9zezbol7I 里面有几个观点很有意思: 一旦全球去杠杆化过程趋稳,比特币将成为最佳的交易机会:不仅因为它具有全球流动性敞口,更因为它不再需要绑在美股的“战车”上。 这可能是比特币诞生以来第一次遇到全球流动性主导格局发生结构性变化的时刻。 如果你理解了这点,就会知道: 真正的大机会正在靠近。 🧵以下是我的分析: 1/ 很多人把比特币的价格走势和美股绑定在一起,但这其实是一个统计学上的“虚假相关性”。 比特币 ≠ 美股。 它和美股看起来相关,是因为它们都被“全球流动性”驱动。真正的核心变量,从来都是全球流动性。 2/ Michael Howell 曾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验证: 全球流动性 → 比特币价格 而不是: 美股 → 比特币价格 这就像海水上涨时,所有船都会浮起来。比特币和美股只不过恰好都在船上。 3/ 过去十年,美国主导了全球流动性,因为它拥有最大的财政赤字。 这让美元资产(美股、科技股)成为全球资金首选,甚至也推高了比特币。 但现在,这个格局正在变。 4/ 特朗普要做的事很简单但深远: 缩小贸易逆差 推动美元走弱 倒逼其他国家财政扩张 迫使全球资本“去美元化” 这意味着一个重要转变: 全球流动性将从“美国主导” → “多中心驱动” 5/ 一旦这个切换发生,资金将从美债、美股撤出,涌向其他国家。 在这种去美元化 + 去杠杆化的进程中,黄金已经开始起飞。 但更敏捷、更“去国界化”的资产——比特币,还没真正开始。 6/ 比特币不能被征税、没有边界、无需担心哪个国家的央行出政策。 它是纯粹的全球资产,也是为下一个阶段的流动性重构而生的配置工具。 黄金是过去的货币, 比特币是流动性的未来锚。 7/ 现在的比特币,与黄金的相关性越来越高,与美股的相关性即将断裂。 这次的行情,有可能成为BTC 脱钩美股的第一战。 而当这种脱钩被市场认知,就是它加速的开始。 8/ 所以我现在更关注的不是“价格”,而是结构性机会。 一旦全球去杠杆化的尘埃落定,比特币将是最先起跑、加速前行的那一个。 这是我看到的最大非对称交易机会之一。 结束语—— 比特币真的能和美股脱钩吗? 我认为——方向是对的,但路径不会简单,时间也不会短。 但是是下一个十年最大的机会,也是比特币走向100万一枚的必经之路; 这更像是一场结构性演化,而不是短期交易逻辑。 但是要实现 BTC 的真正脱钩,有两个前提: ① 全球流动性的主导权从美国向多中心扩散 → 更多资金来源不再依赖美元印钞,而是来自中国、印度、中东、甚至 Web3 原生。 ② BTC 从投机品变成配置品 → 当主权财富基金、养老金、跨国企业把 BTC 当作“数字黄金”配置,它就具备了独立流动性的内在支撑。 所以,我相信这个趋势会发生,但不会线性。 比特币的未来,不是“去科技股化”,而是“全球化”。 它不属于美国,也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 它是下一代资本结构里唯一的中性高 beta 资产。 而这种结构性的再定价,才是真正值得等待的大机会。
Show more
0
36
95
34
新年快乐!往往开年第一天我都喜欢宅在居所,研究新年的新周期新动向,制定一年目标,调整一年的计划!之前经济周期早有预测,如👇引用文。但今天查了一下太阳黑子周期,居然跟预测也如出一辙,居然双双实现了互证,其中NASA的数据:2025年7月将是太阳黑子极大值。这跟我们这轮牛市基钦周期预测:23年一季度开始——25年二季度左右结束,基本一致! 太阳黑子极大值和极小值,都会出现一些大大小小的事件。另外太阳黑子极大值期间,容易引发电磁风暴,导致航班,电子设备,电力系统等出现不同的故障。25年建议多苟着,别乱跑,安全第一! 我们在券商研究所,研究周期的时候,周天王提及过,经济周期,本质是库存周期,库存周期本质是生产率周期,生产率周期本质是自然周期,这里的自然周期就是太阳黑子运动,引发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等极端气候周期,是息息相关的,而这些天气变化又会影响全球粮食产量和经济活动。其中今年有一个典型的自然界极端情况:俄罗斯西伯利亚暖冬,比往年数据暖和了平均12摄氏度。这是很夸张的!西伯利亚寒流是很重要的,但今年却极其异常。这只是举一个小小例子。下面列举过去100年之间,太阳黑子极值对经济和自然灾害的一些案例: 太阳活动极大值: 1. 1937年(太阳活动极大值) • 金融事件:美国经济大萧条的二次探底,1937-1938年经济衰退。 • 自然灾害:美国密西西比河大洪水。 2. 1957年(太阳活动极大值) • 金融事件:苏伊士运河危机导致全球市场波动。 • 自然灾害:1957年印度的超级飓风,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3. 1979年(太阳活动极大值) • 金融事件:伊朗革命后石油危机,全球油价飙升。 • 自然灾害:1979年孟加拉湾飓风,约30万人丧生。 4. 2000年(太阳活动极大值) • 金融事件:互联网泡沫破裂,美股科技股崩盘。 • 自然灾害:印度古吉拉特邦地震,造成大规模损失。 5. 2014年(太阳活动极大值) • 金融事件:欧洲债务危机后期市场波动。 • 自然灾害:菲律宾台风海燕重创东南亚。 太阳活动极小值: 1. 1923年(太阳活动极小值) • 金融事件:德国魏玛共和国恶性通货膨胀达到顶点。 • 自然灾害:日本关东大地震,造成14万人丧生。 2. 1944年(太阳活动极小值) • 金融事件: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奠定二战后金融秩序。 • 自然灾害:东南亚地区热带风暴严重影响。 3. 1964年(太阳活动极小值) • 金融事件:冷战时期全球经济格局变化。 • 自然灾害:阿拉斯加地震(9.2级),造成重大破坏。 4. 1976年(太阳活动极小值) • 金融事件: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经济波动。 • 自然灾害:唐山大地震,导致24万人遇难。 5. 1997年(太阳活动极小值) • 金融事件:亚洲金融危机。 • 自然灾害:98年大洪水。 6. 2008年(太阳活动极小值) • 金融事件:全球金融危机。 • 自然灾害:09年意大利拉奎拉地震。 7.2020年(太阳活动极小值) • 金融事件:疫情引发的金融恐慌。 • 人为灾害:新冠疫情。 2025年,多持美元,多屯黄金,多屯BTC,少出门,少应酬,低调内省,健康喜乐!😎
Show more
0
32
253
70
🧐 慢就是快,耐心是最大的财富:一个九年老玩家的加密生存进化论—— 明白这个道理,价值黄金万两! 加密九年,我只学到这个道理: 节奏比机会更重要:从频繁操作到哑铃结构,每一分钱都踩着血泪教训! 感谢 @Mercy_okx@okxchinese 的 Space 访谈; 四月份在 HK 嘉年华现场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对话,然后正好约了这次的线上聊天,基本没做准备,都是最真实发自内心的回答: 总结一句就是:真正的投资者,并不是学会了什么屠龙之技,而是悟到了简单的道理:慢即是快! 说实话,这么多年走过来深刻的感受到加密行业从来不缺机会和风口。 ICO、Defi、Gamefi、NFT、Memecoin、AI、Depin、RWA,热点一波接一波。 有人一夜A8,又眼睁睁看着归零,有人在第一个周期赚的盆满钵满,却在熊市负债累累; 大多数人,则都困在追涨杀跌的死循环里,直到怀疑人生。 但我越来越确信:真正能穿越周期的,从来不是“先手”,而是“活下来”。 我是 BITWU @BTW0205 ,一个2016年开始写Crypto内容的“远古KOL”; 九年时间在行业经历了两次大起大落,也经历过最严酷的社会主义铁拳的考验,经历过快速到 A9 但是又迅速陨落,甚至身陷囹圄一无所有的过山车,现在看来全是云淡风轻; 因为最初公司的一个软件外包业务,客户硬是用40个比特币付我报酬,就这么稀里糊涂地上了船,一转眼就九年。 1|ICO:一夜成名,也是一夜飘飘然—— 暴富不等于看懂; 2017年,ICO像病毒一样蔓延,空气中都是暴富的味道。 我也赶上了风口,在2016年的积累迅速爆发,微博粉丝突破30万,公众号五万从多粉丝给我带来了巨大的红利; 泡沫迅速扩大的过程,我伴随元界到小蚁到量子一路走来,靠一堆山寨币几万变上千万,账面一度冲到“亿级”; 每天醒来账户多几百万,最开始兴奋,后来就直接麻了,那个过程“比现在的MeMe 要刺激的多,但实际上,达到A8之后,数字已经失去了意义,金钱成为了游戏的货币。” 但那时候我太年轻,以为这就是投资的常态。 2|2018:从山顶滑进亏损闭环—— 路径依赖是最大的坑; 现实很快给了耳光。ICO泡沫破裂,项目一地鸡毛。 2018年账户一天缩水几百万成为常态,但是因为焦虑,操作越多亏得越快。 我总结自己那时候的状态: 越亏越赌,越赌越怕,越怕越频繁操作,然后继续亏。 但是因为路径依赖,我2017年靠投资山寨赚到的钱,还以为可以在2018年重现辉煌,殊不知基本盘早已发生改变,我的亏损快速扩大到无法掌控;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之前赚钱的方法可能再也不适用了。”很多人会死在路径依赖上,我开始重构一套属于自己的投资框架。 3|转型:从造梦者,变成打井人—— 我意识到:“活下去”本身就是胜利: 然后,我才意识到,真正让我活下来的,不是短期快速增长的财富,而是构建一种“可生存”的结构。 在这个行业里,大多数人死于三件事: 路径依赖(上一轮赚钱的方式,这一轮可能让你爆仓); 情绪失控(焦虑时频繁操作,反而加速亏损); 结构不稳(重仓+高杠杆+没现金流,行情一回撤就直接出局)。 “构建稳态结构以穿越周期”——则是大多数短视投机者永远学不会的智慧。 这个结构不仅是资产配置,更是心态、认知、节奏的复合体。慢即是快,不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生存手段。 所以,我需要找到属于我自己在行业的基石,属于我自己在行业的基本盘; 如此,哪怕熊市,依然可以拿到稳定收入,并且在低位买入比特币,才是真正的王道; 信息就像水,我给自己挖了一口井——哪怕市场干涸,还有水喝。 我不再追热点,而是反复思考、反复复盘,用写作来稳固和加深自己的理解和影响力,用“费曼法则”训练自己思维。 慢慢地,从频繁交易转向低频趋势交易 + 长期囤币。 比特币成了我的核心资产,牛市不贪,熊市不慌,周期轮转里找到节奏感。 4|司法风波:第二次教训—— 真正的风险,从来不写在白皮书上: 我在2018年碰司法风险的,经历了一整个公检法纪检委的全过程,个中细节甚是匪夷所思,细思极恐; 前几天看到 @cz_binance 聊到的服刑带来恐惧与压力,深有同感,那种刻骨铭心的经历,会在内心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艰难,是对当下的体会, 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 你不知道接下来要面对的到底是什么,不知道明天是不是还会是今天的延续,还是彻底改变命运的转折点; 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告诉自己:你还在。 这让我彻底明白:加密资产有两种风险—— 一种来自市场,一种来自你“以为你拥有”的东西,其实并不属于你。 从那之后,我更偏向持有比特币和以太坊,不碰灰色地带,任何事情风险放在前面考虑, 资产,只有你能完全掌控的,才是真的属于你。 5|心态修炼:市场急,你不能急—— “慢即是快”不是情怀,是策略,策略 ≠ 技术,而是结构 + 心态: 上一轮牛市,我因为焦虑疯狂频繁交易,结果反而收益变差,那种“睡不着、越想操作、越亏越动”的状态我不想再体验第二次。 现在心态好很多了,彻底放下了情绪驱动,少看K线,专注仓位和结构。 我的投资模型很简单,哑铃策略为主: 1)核心资产80%(BTC+ETH); 2)稳健收益10-15%(理财、双币策略); 3)少量“感知热点”仓(用于观察情绪,非下注)。 4)跨市场对冲:看多美股科技股,适当配置黄金,对抗通胀风险。 5)远离杠杆:我始终认为,一倍以上的杠杆,99%的人都扛不住。 这些听上去没那么“高大上”,但长期下来,反而效果最稳。 就像猫等鱼:不是看它蹲着不动,而是它知道什么时候一击致命。 熊市不慌,牛市少动。年化不惊人,但稳定。 有人问我:“热点这么多,你怎么都不追?” 我说:“因为我知道自己不适合。”不是什么机会都非要参与,能说“不”,是一种边界感,也是一种修行。 我也说过,这轮牛市我最争取的事情,不是买了什么,而是没买什么,我真正做到了管住手! 结语:别急,机会总会来—— 市场给的多,不代表你能拿得住: 很多人以为暴富需要抓住机会。其实更多时候,是你能不能在没机会的时候忍得住。能控制情绪,能构建结构,能低频出手,是在这个行业里活下来的必要条件。 我这九年经历了无数起落,但回头看,真正留下来的,是认知,是心态,是节奏感。 “慢即是快”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从数次重仓+爆仓中换来的体会。 投资不需要每次都赢,只要能在下一轮活着,等到机会来临时出手一次,就够了。 市场不缺风口,缺的是能活过三个周期的人。 我现在很少去“预测”市场,更在意自己有没有一个不被行情裹挟的结构—— 你的投资框架能不能让你睡得着? 如果不能,可能你玩错了节奏。 想清楚你自己适合什么,下一次暴涨来的时候,愿你能从容站上浪头,而不是又一次被卷进海底。 我这几年总结下来一句话送给你: “市场风云变幻,保持清醒的人,才是最终的赢家。”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启发,欢迎点赞+转发。共勉。
Show more
0
29
113
36
加密市场正在趋向美股化,大市值大蓝筹大科技成为核心主流方向。 如同美股的7朵金花:#AAPL# #NVDA# #GOOG# #AMZN# #MSFT# #META# #TSLA# 加密的7朵金花:#BTC# #ETH# #SOL# #SUI# #XRP# #DOGE# #BNB# #LINK# (BNB和LINK 二选一) 你们心目中的加密7朵金花是谁?🧐 https://t.co/qVfJ41ogFF
Show more
JUST IN: 🇺🇸 SEC approves conversion of Bitwise 10 Crypto Index Fund into an ETF holding the following cryptocurrencies: • BTC • ETH • XRP • SOL • ADA • SUI • LTC • DOT • LINK • AVAX
Show more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