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想看按❤️(限時刪
People
Not Found
Tweets including 想看按❤️(限時刪
我該怎麼證明我是一線鮑… #想看按❤️(限時刪# )🥵 https://t.co/R68bAluFYo
0
91
889
11
之前 @CalmanBTC 按头让我上个几十wu说搞个羽毛,各类xx倍数,我他妈的看了一眼然后隔天又懒了并且忘的一干二净,那时候我在干嘛?在熬夜冲狗。。不过也不遗憾,因为冲狗赚钱囤e,我们军团的e卫兵又硬起来了!期待升级后能让我看到不一样的市场效果要求不是很高追上btc的脚步,当年的wbtc+eth=lp能拉回来就行!我的26%-apy快回吧!!🥶 不过很多人也在fomo这个项目,我也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地方,作为defi的老og还是相信defi是未来,并且作为一个合格的 @KaitoAI yapper还是🉐️ 卷一下@humafinance,给提供下辅助输出,谁说辅助不能当mvp? Huma Finance:把“信用”带回Web3,让资金真正流起来 说实话,很多DeFi项目都陷在一个怪圈里:看起来很DeFi,但用的人少,或者说,除了撸空投之外,没人真正在乎这个协议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 直到我深入了解了 Huma Finance,我才重新对“金融基础设施”这四个字燃起兴趣。Huma不是那种换个名字发币的老套项目,它在做的事很硬核,甚至可以说是RWA赛道中最实用、最不花哨的一种打法。 🏗️ 从概念到落地,Huma干的是“真事” 最打动我的是它背后的逻辑:通过token化未来收入,把现实中最普遍、但最被忽视的融资需求带到链上。 你想想,一个自由职业者、一个小公司,或者一个DAO,账上有一堆“还没收到的钱”,但却没办法用这些现金流去提前获得流动性,这其实就是现实世界的结构性痛点。Huma做的事,和现实世界的“应收账款融资”“工资贴现”有点像,但它是链上的,自动化的,透明的。 而且它不是纸上谈兵,从2023年上线到现在,处理了38亿美金的交易量,年化收入800万美元,和Circle、Request Finance这些正规军都已经合作起来了,跑通的不是demo,而是现实。 🔧 技术+机制都很稳 很多人可能会问:“这是不是又一个包装好的高风险协议?” 我一开始也这么怀疑,但深入研究后发现,它不是靠投机机制来吸引用户的,而是真正建立了一整套逻辑闭环: 收入Token化:把未来现金流变成可以融资的链上资产 LP机制:像Uniswap一样让资金方参与收益 风控模块:能接入链上行为、社交声誉、合约历史,甚至AI行为 合规KYC:合规接轨的能力已经内置进协议层 这一套下来,你会发现:Huma不是“项目”,它更像是一张能套在各类链上支付场景的金融网。 🧪 2.0版本我也试了,体验是真的舒服 特别是最近上线的 Huma 2.0,我亲测了一把Solana上的双模式系统:Classic + Maxi。 Classic模式:稳健型,买PST就能拿USDC收益,适合长期躺着拿利息的; Maxi模式:主打激励和任务系统,USDC收益换成Huma积分,冲榜用户很吃香。 而且在Solana上做这一切,体验极快、手续费几乎可以忽略,终于不是那种“一个操作要等30秒还要扣你3刀Gas”的那种链上交互了,是真正有用户视角去设计的协议。 🧠 为什么我会持续关注它? 我一直很看重项目“破圈”能力,就是它到底能不能吸引链外的钱、链下的需求、现实世界的用户。Huma在RWA这个叙事里,解决的是“信用融资”这个本质问题,而不是绕来绕去地搞结构套利。 不是“把房子上链”这种难以流通的RWA玩法,而是“把未来收入token化”,这个差别很大。 1⃣️Web2企业的现金流 → 可以链上融资 2⃣️Web3打工人的工资 → 可以提前兑现 3⃣️DAO的金库收入 → 可以用于提前扩张 这些需求是真实存在的,而Huma正提供一个标准化解决方案,未来不论是C端钱包、B端平台还是DAO组织,只要要用钱,就能借助Huma的底层能力来“提取未来”。 过去两年我也看过太多“RWA龙头”、“下一个MakerDAO”、“DeFi 3.0”,但说实话,大多数都止步于“token + narrative”。 而Huma做的是少见的“结构性创新 + 刚性需求落地”。它不是讲故事,而是在把现实世界的资金效率问题,通过智能合约和链上数据彻底重构。 在我看来,Huma Finance正在干的,是把“Web3的金融”从炒概念拉回到真实世界。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基础设施”项目,也值得我们这些长期主义者持续关注和参与。 如果你也在关注RWA、Web3信用体系、或者想参与早期实用型项目,不妨深挖一下 @humafinance,也欢迎一起交流吹牛逼!哈哈!最近看抖音学会了一句:狗都不卷?我卷!!哈哈哈!
Show more
0
4
4
0
一图看懂全球金融市场架构 当你盯着K线图里的红绿涨跌时, 是否想过——币圈为何会突然暴涨暴跌? 美联储加息降息为何让全球股市币圈颤抖? 一条推特消息如何引爆万亿市值波动? 金融市场从来不是孤立的,每一环都暗藏连锁反应。 不懂金融市场逻辑,就做不好投资。 谈到金融市场,行业外的人多数会想到放贷款、银行、理财等等,对金融行业存在一定的片面理解。其实包括我们币圈其实也是金融市场分支。 这篇文章将为大家呈现金融市场概貌 金融市场概述 金融市场是创造和交易金融资产的市场,是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和交易机制的总和。 🟨1. 金融市场的功能 资金融通:实现货币资金在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转移。 价格发现:供求双方互相作用决定资产价格。 提供流动性:实现金融资产交易变现或赎回。 风险管理:通过保险、对冲方式化解实体经济或金融行为的风险。 降低交易成本:搜寻买方和卖方、定位交易对手、评估金融资产。 价格反映:有效市场中所有参与者所能搜集到的信息总和 。 🟨2. 直接融资 资金供给方在金融市场购买资金需求方发行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或协议),将货币资金提供给需求方。 2.1 直接融资的特点 直接性:两者建立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 分散性:融资活动分散于企业、政府、个人之间的各种场合。 融资的信誉差异性大:债权人难以深入了解债务人信誉。 部分融资方式不可逆性:发行股票所得资金不需返还。 融资者的自主性:融资者自己决定融资的对象和数量。 2.2 直接融资的方式 股票市场融资:股份制企业让渡企业经营控制权、收益分配权、剩余索取权以获得企业经营资金。 债券市场融资: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发行债权债务凭证获得资金。 风险投资融资:企业让渡部分股权换取企业经营资金。 商业信用融资:企业与企业之间在商品交易时的资金融通,如预付货款。 民间借贷: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各种资金融通。 2.3 直接融资的影响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例反应一国金融体系风险和分布情况,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能分散银行的金融风险。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例反应一国金融体系配置的效率是否与实体经济相匹配,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有利于实体经济稳定。 市场主体充分博弈,有利于合理引导资源配置。 🟨3. 间接融资 资金供给方购买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发行的有价证券(或存款),将资金提供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以贷款、贴现、购买有价证券等方式把资金提供给需求方。 3.1 间接融资的特点 间接性:资金需求方与资金供给方之间不发生直接信贷关系,二者只与金融中介机构发生债权债务关系。 相对集中性:金融中介机构既面对资金供给群体,又面对资金需求群体。 融资的信誉差异性小:金融机构管理严格,融资的信誉度较高,风险较小。 全部具有可逆性:金融中介机构的融资均属借贷融资,到期返还本息。 金融中介机构有主动权:金融中介机构决定贷给谁。 3.2 间接融资的方式 银行信用融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货币。 消费信用融资:个人以企业或金融机构提供的垫付资金提前消费。 租赁融资:企业以设备提供商或金融机构提供的垫付资金租赁设备使用权以减少资金占用。 3.3 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区别 资金的需求者与供给者是否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 🟨4. 金融市场重要性 促进储蓄 —— 投资转化:实现储蓄和投资的均衡,增进社会福利。 优化资源配置:利率竞争使资金配置到生产效率最高的部门。 反映经济状态:金融市场可测度经济运行的景气状态,是晴雨表。 宏观调控:政府干预金融市场变量,调控社会信贷可得性,影响储蓄、消费、投资行为。 🟨5. 金融市场的分类 5.1 按金融资产的到期期限划分 货币市场:交易金融资产到期期限一年以内的金融市场,包括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商业票据市场、短期国库券市场、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 。 资本市场:交易金融资产到期期限一年以上或无期限的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中长期国债市场、中长期银行贷款市场。 5.2 按交易工具划分 债权市场:交易债务工具。 权益市场:交易权益工具(即股票市场)。 固定收益市场:交易债权工具、优先股。 普通股市场:不含优先股的股票市场。 5.3 按发行流通性质划分 一级市场:新金融资产的发行市场,功能是筹资。 二级市场:已发行金融资产的流通市场,功能是提供流动性和发现资产价格。 5.4 按组织方式划分 交易所市场: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期权交易所等,提供竞价、撮合、结算服务,交易所为交易对手。 场外市场:柜台市场(OTC),包括银行信贷市场、拆借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交易相对松散,且场外市场交易量远大于交易所市场。 5.5 按交割方式划分 现货市场:即期交易。 衍生品市场:交易衍生工具的市场,市场参与主体能主动管理风险。衍生工具是从标的资产或基础资产派生出来的新型金融工具,是以现货资产作为标的物在未来交割的合约,包括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等,可分为商品衍生品、金融衍生品。 5.6 按金融资产种类划分 证券市场:以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等有价证券为对象的发行和交易关系的总和,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证券投资基金市场、证券衍生品市场等 。 非证券金融市场:以有价证券以外的金融资产为对象的发行和交易关系的总和,包括股权投资市场、信托市场、融资租赁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我们熟悉的加密市场、保险市场、银行理财产品市场、长期贷款市场等。 5.7 按地域划分 国际金融市场 国内金融市场
Show more
0
25
312
83
一图看懂72法则,投资界最神奇的一个公式! 1.如果年化投资收益10%,7.2年以后你的本金会翻倍 2.如果每个月投资收益10%,7.2月之后本金翻倍 3.如果每天投资收益10%,7.2个交易日以后本金翻倍。 01、什么是72法则? 稍微懂得理财的人估计都打过这个算盘,在进行财富管理的情况下,资产在多长时间内可以翻一番? 当然,这通过一个简单的初中数学运算:(1+i)^n=2即可得知,其中 i 为投资收益率,指数即为资产翻番时间。 但对于金融圈的专业人士来说,这种问题口算即可。 因为有一个特别神奇的数字:72。 这个数字的神奇之处在于: 将72除以你的“年投资回报率”,结果就是资产翻倍需要的年数。 02、“72法则”的神奇之处 这个法则不仅可以帮助你在纷繁的数学世界里,估算出大致的利息,而且可以作为长期投资理财规划的参考。 基于相同的逻辑,如果想在5年内将自己的本金翻一番,那么我需要每年多高的投资回报率?答案是:72/5=14.4%。 运用“72法则”,我们一起对比当下主流的投资方式各需要多久可以实现资产翻番: 1、银行储蓄:现在1年期定存利率是1.5%,实现本金翻番所需时间是:72/1.5=48年。 2、国债:现在1年期国债收益率大约2.2%,实现本金翻番所需时间是:72/3=33年。 3、余额宝:现在年化收益率大约是2.8%,实现本金翻番所需时间是:72/3.5=26年。 4、币圈理财:现在平均年化收益率大约是12%,实现本金翻番所需时间是:72/12=6年。 03、复利效应 72法则还可以帮助我们轻松估算出复利效应的威力。 想象一下,如果你20岁的时候投资了1000元,每年平均15%的收益,那么50年后你70岁的时候这笔投资会变成多少钱?不用计算器,试试72法则。 每年15%的收益率,翻一翻大概要5年(72/15),50年大概翻10翻(50/5)。翻10翻也就是2^10,1024倍,简单起见,按1000算。所以50年后你70岁的时候,当初的1000元就变成了1000元X1000倍=100万元。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这就是为什么爱因斯坦认为复利是人类的第8大奇迹。 04、巴菲特的72法则 巴菲特年轻时候的选股标准之一就是要求15%的年收益率。他还算了一下,如果他的投资生涯有80年,5年翻一翻,80年可以翻16翻,2^16=65000倍! 传奇的巴菲特不但实现了超过15%的年平均收益率,而且还很快就要达到80年的投资生涯了。 最后,如果兄弟们不将投资看成赌博,而是当作储蓄理财的话,就能极大地降低投资的难度。 共勉!
Show more
2
11
163
35
上周清仓了个买了总盘子好几%的土狗,卖完一礼拜没看,不是,这是啥情况🥹这情节也太复杂了吧🥹 往好处想,哪怕就是按最高点算,距离我回本还有一定距离……… https://t.co/qm7HxVv0oc
Show more
0
9
3
0
这两天在开发lighter @Lighter_xyz 的API,想用来和BP做对冲策略,搞了2天以后准备放弃了。 直接说结论: 1、开发团队的水平非常非常烂,这个API感觉像是小学生设计的,100%草台班子。是目前看到所有PERP协议中最烂的没有之一。 如果按HL100分为基准,之前发币的AEVO大概60分水平,这个最多只有20分。 2、API的签名是完全黑盒的,必须把钱包的私钥给出去才能签名,存在极大的风险。理论上对方后台任何一个开发人员,打一行print就能明文看到我们的私钥。 3、LLP的收益很高,怀疑就是吃客损来的。因为其他人都不太好用API交易。 4、API文档和github的examle里面错误百出,感觉就是故意不想给别人用API,以便自己团队可以吃独食。整个github就在2月3日-24日一共20天内赶工出来的,只有2个开发人员。https://t.co/p3aWkXDZTd 5、团队原来是融资做别的赛道的,很有可能看HL火了临时转来做PERP。一看整个团队就是完全不懂交易的。虽然目前还是BETA版,但我不相信以他们的能力能够做到60以上,除非全部推翻重来。 综上,目前暂时不敢放大资金去刷。之前放了20W U 丢在LLP里吃收益蛮高的,现在也提币走人了。 现在L2不行了,越来越多的团队转型做链上交易所。这个赛道可比L2难多了。不仅需要强大的技术水平,还需要有高水平的做市团队支持。
Show more
0
0
10
1
dingaling的 @boopdotfun 基本上新低了,当初错过了tge一直没聊过,怕大家挂在高点。目前价格性价比,迪子 想和大家探讨下还值不值得买。 我列了看涨看跌的理由👇看支持哪方的更多,大家在评论区一起讨论讨论呗🤭 📈看涨卖点: 1️⃣手续费收入=当平台老板: 原本你只能在pumpfun去pvp亏钱,但在boop可以获取平台交易分成 2️⃣质押=持续分红: boop上产生的交易手续费60%都会按比例用 $SOL 的形式给质押用户 3️⃣meme币的看涨期权: 每个boop发射的项目,供应量的5%会按比例分给质押用户,长期很可能跑出金狗在钱包(意外之财) 4️⃣用户友好的交易机制:买的内盘币如果成功发射会获得 $boop 补贴,激励交易积极性。 📉看空FUD理由: 1️⃣供应太大: 每天解锁100万颗 $boop ,目前大概24万u每天。每月3000万币=7.2m,占总供应量的3%。目前看买盘有些跟不上产出,持续下去,价格可能随着解锁大幅下跌,形成挖提卖的趋势,类似于 @dingalingts 前项目 @LooksRare 的走势 2️⃣依赖平台周边名人: 由于平台老板dingaling的名气足够大,过去项目口碑还算不错。有很多Web3名人来照顾生意发盘,但买盘都完全跟不上,普遍一波流圣诞树 3️⃣诈骗盘多: $boop 平台搞了一种激励机制给DEV,每天都会均分发1m颗给当天毕业的meme币dev+早期持有人。这也可能导致平台交易量掺杂水分,原因是有畜生团队自己发垃圾币自己刷量发射来骗取奖励,并且几乎只会抛售骗来的 $boop 你们怎么看?评论区见💗
Show more
0
0
0
0
行情还是没起色。 西北草原的风吹过几百张照片 也没吹热账户的余额。 回到家后,生活仿佛又按下了暂停键 就在我刷着盘感叹“怎么还是绿的”的时候 推特私信跳出来一个私信: “姐姐,要不要考虑包我?我是男大学生,可以陪你去看海。” 我第一反应:骗子吧?看照片长得还挺成熟。 但对方像是看穿了我的怀疑,马上甩过来一张学生证——真·男大 行情越差,越想逃离 我想了想 随口回:“那,要不陪我去海边吧,正好最近心情烦。” 他回:“随时,包机票吗?” 几小时后,我已经订好了飞XX的票 有奖竞猜 你们猜 这次去了哪里? 草原换成了海浪,这次没有大风,只有潮湿的海风和他不太自然的笑容。 “你这两天一般都做什么?”他问。 我笑:“就炒炒币 撸撸毛 刚发的bybit那个你也可以撸一撸。” 他听不懂,但很努力地点头。 这两天下来,他给我拍了很多照片 帮我打伞,背包,甚至一起帮我数了下账户里还有多少余额 夜晚,在沙滩边吹风。 他说:“行情什么时候能好起来?” 我想了想,正准备说“也许永远不会”, 结果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 手机突然推送推送:BTC突破前高 账户余额跳动,从绿变红。 久违的红。 我愣了一下,笑了。 “现在。”我回答。 他不懂行情,但看到我笑,也跟着笑。 “那……我是不是可以‘毕业’了?” 我摇摇头,把手机给他看: “行情回暖了,但你下不了岗。” “为什么?” “牛市来了,但稳定币,还是得继续持有。” 海风吹过,我主动拉住他的手。 “下次,希望不是你陪我转草原、看海,而是陪我一起转牛市。” #btc#
Show more
行情不好 在小红书上面刷到一个男大 肌肉型 185 直接包养下来 让他陪我去西宁玩几天 没想到他真的答应了 连夜订了机票 我们从西宁出发 一路向青海湖 门源草原飘 骑马、撒野、喝奶茶 风吹起他的头发 我突然觉得—— 行情虽然不涨,但我心情有点起飞 陪我转了转草原 风景还挺好的 就是风有点大 很贴心 还把他的衣服脱下来给我穿 他问我 你在你的城市里做什么的? 他不理解为何我会有如此癖好 我说 主业做韭菜 偶尔也撸撸毛 他没听懂 我也懒得解释了 只说了 我现在当你的金主 行情好了你就可以下岗了 草原的风很大 吹得我忘了多少账户是绿的 几天下来,他陪我拍了几百张照片 问了十遍行情何时回暖 我答不上来,只给了他转了笔账 说:“这是你的‘稳定币’,行情再差你也不亏。”🙂
Show more
0
0
0
0
人这辈子最赚的 真不是中彩票或者捡到钱 而是某天突然遇到一个人 他说的某句话、做的某件事 像一记闷棍敲在你脑门上 让你瞬间开窍—— 原来事情还能这么想? 原来世界还能这样看? 这种人就像给你的人生按了快进键 可能是他带你见识了从未接触过的圈子, 可能是他三言两语就解开了你多年的心结 也可能是他活成了你向往却不敢成为的样子 跟他相处后 你突然发现过去的自己像个井底之蛙 那些曾经纠结得要死的事 现在想想都觉得幼稚 最神奇的是 这种成长不是硬塞给你的 就像种子遇到合适的土壤 他不过是给了你一点阳光雨露 你自己就破土而出了 从此你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 做选择的标准升级了 连气质都跟着变了 所以说啊 遇到贵人比遇到横财重要一万倍 钱花完就没了 但被打开的眼界和思维 能让你受益一辈子 这种运气 才是真的可遇不可求
Show more
0
16
5
1
西藏 为什么一定要去西藏 哪怕高反,身体难受的一逼也推荐去! 有些地方,你可以去,或者不去, 西藏是,必须去! 去看世界、去见自己、去验证信仰、去学会放下 西藏的天蓝色, 西藏的湖蓝色, 西藏的云触手可及, 西藏的山让人仰望,西藏的风吹过来让人感受到一种不属于尘世的清冷,没错,你知道我想说什么,在西藏,靠近了,就感觉能拥有,如同在Web3的财富,机会很近,叙事很近,但一转眼,一伸手,却什么也没抓住,什么也留不住。 原以为的MoveMent的测试网空投能抓住,一转眼,延期的让人绝望, Babylon高喊的BTCFI最大叙事,一伸手一质押,就能赶上浪潮,质押的BTC睡在链上,自己却睡在现实里,像个Baby一样哇哇大哭! 西藏的辽阔,是真的,抓不住,也是真的。 靠近过,期待过,伸手过。 最后才明白: 在这个世界上, 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触手可及, 而是看得见,碰不到,留不住,爱不起! 在那样辽阔的天地之间,你会突然发现: 自己以为很重要的身份、财富、焦虑、得失、标签……都小得像尘埃。在海拔4000米的地方,连走几步路都喘得快虚脱,面对脆弱,面对渺小,面对无能为力,它是让你卸下盔甲,重新认识那个原本的自己 世界远比你想象得大,烦恼远比你想象得轻。 当你大喊一声:卧槽,我艹,估计也没有几个人能听见, 一路上,不是所有地方都有信号,不是所有路都有尽头, 你必须接受等待、接受变化、接受无法掌控的一切。 真正的自由,从学会放下开始。 健康 在西藏全程吸氧,跟十几年前的身体一比,简直不忍直视,原来最遥远的地方,不是西藏,是回不去的身体。 来西藏前,老薛@laoxue_eth推荐了一家体检,回来去解读 报告,不抽烟不喝酒当然也不运动,发现尿酸高的离谱,医生说,这世界上除了癌症,另外一种痛就是通风。 痛风会让你生而不得,死难后已。33Dao的老师分享了一个名词,呈味核苷酸二钠,任何跟这个相关的东西都少碰。 狗命要紧,接下来的日子,多吃蔬菜多喝酒。 钱亏完了,狗命要留着! $Layer 突破了3美金,上线了OKX,我还记得当初突击Layer交互,很可惜么有拿到大结果,涨了不少,减持了一小部分仓,因为我记得当初 Sonic 上线时,市值一度突破 25 亿美金,直接打开了 SVM 的叙事。按这个逻辑,我估 Layer(Solayer)这波 FDV 肯定有机会摸到 30 亿。 最近上线了卡card,这个卡要75美金,具体细则还不清楚有什么权益,Morph、Infini,还有我曾经用过onekey的卡,这几天Okx @okx也推出OKX Pay,加上 Stripe、Backpack 等巨头动作频频,各路土豪都齐聚天王山,说明web3支付大有可为。这场关于“Web3支付+用户闭环”的大战一定会非常精彩 以后币圈赚钱web2的感觉可能会比较爽!再也不会有人说,你赚的钱是真钱吗? Solayer Emerald: https://t.co/C4zTSk9df4 https://t.co/De1BkU8rFG 赠书 这几个月陆陆续续收到不少朋友赠的书, 有佛学,有健康,有怎么吃,怎么学的 翻开的不只是纸张, 更是他们的思考、经历,以及他们真真正觉得值得传递的东西 也许,某种“想让你懂”的温柔,特别让人回味与感恩! 特别感谢这些送书的朋友们: bitwu老师 @BTW0205、重庆七爷、上海老杨、深大郁教授、深圳老薛、上海 cyber 老徐…… 感谢你们愿意把“沉淀下来的东西”送给我, 在这个越来越短平快的时代, 书,显得尤其重。 借用郁老师的书,“帮人就是福” 佛说,真正的给予,从来都不图回报, 只是因缘到,心想传。🙏 空投还撸不撸? binance的a p模式已经改变了现有空投分发的方式,短期内确实无法逆转,静观其变。个人观点写在这 https://t.co/MssC1F6Gco 近期,小撸怡情,大撸伤身, 未来,还是得干,留住本金随时炸碉堡 降低预期 撸空投,不是为了发财, 是为了在世界变冷之前, 还敢相信努力有用的一种执着。 咒语 我想分享给大家心咒,在西藏他们说很有用,且在西藏可以许愿,并不需要还愿,应验了就多做善事,种福报。 1、黄财神心咒 嗡 藏巴啦 扎唸 达哑 梭哈! 非常重要的藏传佛教咒语,属于财神咒,不是单纯求钱, 而是希望自己“福报、财富、事业资粮”一同增长。 2、扎基拉姆心咒 觉 玛姆娜姆 通通扎扎 梭哈 以无量慈悲与无边能力,加持一切事业顺利、财富增长、福德具足,愿力圆满成就。 来,念一遍,抄写100遍! 嗡 藏巴啦 扎唸 达哑 梭哈! 觉 玛姆娜姆 通通扎扎 梭哈! 我擦,乱码了,不改了,将就将就吧。
Show more
0
45
104
7
西藏 为什么一定要去西藏 哪怕高反,身体难受的一逼也推荐去! 有些地方,你可以去,或者不去, 西藏是,必须去! 去看世界、去见自己、去验证信仰、去学会放下 西藏的天蓝色, 西藏的湖蓝色, 西藏的云触手可及, 西藏的山让人仰望,西藏的风吹过来让人感受到一种不属于尘世的清冷,没错,你知道我想说什么,在西藏,靠近了,就感觉能拥有,如同在Web3的财富,机会很近,叙事很近,但一转眼,一伸手,却什么也没抓住,什么也留不住。 原以为的MoveMent的测试网空投能抓住,一转眼,延期的让人绝望, Babylon高喊的BTCFI最大叙事,一伸手一质押,就能赶上浪潮,质押的BTC睡在链上,自己却睡在现实里,像个Baby一样哇哇大哭! 西藏的辽阔,是真的,抓不住,也是真的。 靠近过,期待过,伸手过。 最后才明白: 在这个世界上, 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触手可及, 而是看得见,碰不到,留不住,爱不起! 在那样辽阔的天地之间,你会突然发现: 自己以为很重要的身份、财富、焦虑、得失、标签……都小得像尘埃。在海拔4000米的地方,连走几步路都喘得快虚脱,面对脆弱,面对渺小,面对无能为力,它是让你卸下盔甲,重新认识那个原本的自己 世界远比你想象得大,烦恼远比你想象得轻。 当你大喊一声:卧槽,我艹,估计也没有几个人能听见, 一路上,不是所有地方都有信号,不是所有路都有尽头, 你必须接受等待、接受变化、接受无法掌控的一切。 真正的自由,从学会放下开始。 健康 在西藏全程吸氧,跟十几年前的身体一比,简直不忍直视,原来最遥远的地方,不是西藏,是回不去的身体。 来西藏前,老薛@laoxue_eth推荐了一家体检,回来去解读 报告,不抽烟不喝酒当然也不运动,发现尿酸高的离谱,医生说,这世界上除了癌症,另外一种痛就是通风。 痛风会让你生而不得,死难后已。33Dao的老师分享了一个名词,呈味核苷酸二钠,任何跟这个相关的东西都少碰。 狗命要紧,接下来的日子,多吃蔬菜多喝酒。 钱亏完了,狗命要留着! $Layer 突破了3美金,上线了OKX,我还记得当初突击Layer交互,很可惜么有拿到大结果,涨了不少,减持了一小部分仓,因为我记得当初 Sonic 上线时,市值一度突破 25 亿美金,直接打开了 SVM 的叙事。按这个逻辑,我估 Layer(Solayer)这波 FDV 肯定有机会摸到 30 亿。 最近上线了卡card,这个卡要75美金,具体细则还不清楚有什么权益,Morph、Infini,还有我曾经用过onekey的卡,这几天Okx @okx也推出OKX Pay,加上 Stripe、Backpack 等巨头动作频频,各路土豪都齐聚天王山,说明web3支付大有可为。这场关于“Web3支付+用户闭环”的大战一定会非常精彩 以后币圈赚钱web2的感觉可能会比较爽!再也不会有人说,你赚的钱是真钱吗? Solayer Emerald: https://t.co/C4zTSk9df4 https://t.co/De1BkU8rFG 赠书 这几个月陆陆续续收到不少朋友赠的书, 有佛学,有健康,有怎么吃,怎么学的 翻开的不只是纸张, 更是他们的思考、经历,以及他们真真正觉得值得传递的东西 也许,某种“想让你懂”的温柔,特别让人回味与感恩! 特别感谢这些送书的朋友们: bitwu老师 @BTW0205、重庆七爷、上海老杨、深大郁教授、深圳老薛、上海 cyber 老徐…… 感谢你们愿意把“沉淀下来的东西”送给我, 在这个越来越短平快的时代, 书,显得尤其重。 借用郁老师的书,“帮人就是福” 佛说,真正的给予,从来都不图回报, 只是因缘到,心想传。🙏 空投还撸不撸? binance的a p模式已经改变了现有空投分发的方式,短期内确实无法逆转,静观其变。个人观点写在这 小撸怡情,大撸伤身, 还是得干,留住本金随时炸碉堡 降低预期 撸空投,不是为了发财, 是为了在世界变冷之前, 还敢相信努力有用的一种执着。 咒语 我想分享给大家心咒,在西藏他们说很有用,且在西藏可以许愿,并不需要还愿,应验了就多做善事,种福报。 1、黄财神心咒 嗡 藏巴啦 扎唸 达哑 梭哈! 非常重要的藏传佛教咒语,属于财神咒,不是单纯求钱, 而是希望自己“福报、财富、事业资粮”一同增长。 2、扎基拉姆心咒 觉 玛姆娜姆 通通扎扎 梭哈 以无量慈悲与无边能力,加持一切事业顺利、财富增长、福德具足,愿力圆满成就。 来,念一遍,抄写100遍! 嗡 藏巴啦 扎唸 达哑 梭哈! 觉 玛姆娜姆 通通扎扎 梭哈! 我擦,乱码了,不改了,将就将就吧。
Show more
0
0
2
0
零撸这个值得搞搞 简单类型,融资800万美元(机构不错) @theblessnetwork 利用闲置网络挖矿 详细交互教程 1. 邮箱注册Bless账号 https://t.co/BiFk84mRUo 填写邀请码有加成:QW7R61 2. 下载安装Bless扩展程序,邮箱登录即可 https://t.co/jkATBrXhBX 3. 绑定社交账户有积分加成(推特,DC) https://t.co/0rs6wxqJHW Bless 是什么? 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DePIN)项目,旨在通过连接用户的闲置设备,构建全球共享的计算网络。用户通过共享设备的闲置计算资源,支持人工智能任务、数据处理和网站托管等应用,并获得相应的奖励 题外话二三 我写作内容从来不太想写些吊炸天酷炫的吸睛文字,什么必做按头乱说一通,一直以来是务实低调做事,觉得不错的我会发推特希望你懂(当然偶尔会有营销合作见谅)也不太掺和其他事情蹭热度,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的我们来说,我始终相信只有你埋头踏实具体去做事情才能获得想要的东西,你来推特的目的就是赚钱,于此无关的东西少看,甚至不看
Show more
很简单,搞就完事 这个DIPEN挖矿项目搞起来,下载谷歌插件即可开启挖矿 - SOL官推已经置顶的项目,有潜力的这种DIPEN类型(小草grass还没有忘吧) - 填写我的邀请码(AGWEON)各自都会获得奖励和加成 - 绑定推特,discord等加速奖励 @Gradient_HQ 参与链接: https://t.co/abdc7AlOmb https://t.co/yidB69zn1g
Show more
0
0
3
0
链上数据出现异常!严重的分歧已显现 武兄在推文的最后写道:“重磅经济数据要出炉、市场明显也要顾忌经济数据的真实表现如何。很多可能在下周三经济数据公布前大概率市场会有避险......”,而我从链上数据所看到的这以不是“可能”,而是真正发生的“事实”。 (图1) 图1是按钱包大小区分的已实现利润;可以看到在4月25日当BTC反弹到$94,000以上时,出现了巨量的利润套现,而主导这一出逃行为的正是持币大于1w枚BTC的超级鲸鱼群体,合计套现了近17亿美元的利润。 从数据上看,在24年11月到25年1月BTC冲高至10w美元以上的顶部区间,有发生过大钱包密集套现逃顶的现象;而自2025.2.8以后就再未发生。即便在3月2日BTC同样也反弹到$94,000以上也未出现类似情况,那么此次大鲸鱼们利润出逃背后的原因就值得我们重视了。 (图2) 图2是按持币时间区分的已实现利润;通过这组数据我们可以更加精确的定位到这些鲸鱼们的持币大致在什么时期。如图2所示,他们是以持有6-12个月的BTC为主,其次是1-2年时间的长期持有者。 这就说明并不是短期内在7.5w-8.1w刚刚买入的巨鲸们为了做波段的差价而获利了结的行为。以6-12个月时间进行推算,他们大致的成本应该在6-7w美元左右。但是他们在3月2日BTC反弹到$94,000的时候并没有选择卖出,而这次却毅然决定离场。 我想他们或是看到了我们还未看到的风险或不确定性,但如此大规模的套现而价格却并没有明显下跌,说明有资金承接了这些超额派发。也就是我们最近一直提到的“有鲸鱼在加速吸筹”。 这就是分歧,严重的分歧! 又到了决胜负的时刻,该数据对于长期看好BTC趋势的小伙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短期加杠杆的仓位要小心,神仙打架胜负难料,我们所看到平静水面之下或许是充满凶险的暗流涌动! ‼️ 我的分享仅用于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建议 ‼️ ------------------------------------------------- 本文由 #Bitget# |@Bitget_zh 赞助
Show more
0
35
142
15
最近 @cz_binance 表哥频繁互动,前亲儿子APX @APX_Finance 合并项目的Astherus @Aster_DEX ,又拥有Binance Labs @yzilabs 独家投资,什么成分不用多少了吧? 这里杰尼君出一期【质押】空投教程,现在撸还不算晚!~ 1. 进入官网https://t.co/KREjFMCEQM 或者使用邀请码:13A2d4 激活,可以获得积分加成。 2. 进入后在左侧选择 【USDF】 ,按需Mint $USDF ,后面需要组LP,保证 $USDT - $USDF 是1-1才能组LP哦。 3. Mint 成功 $USDF 之后,左侧进入【赚取】,上方选择【生态系统】,我们选择第一个 【Pnacake USDF/USDT LP】,有35倍积分加成,点击右侧【获取】,自动进入PancakeSwap官网 4. 进入PancakeSwap组LP界面,保证USDT和USDF是1-1比例,右侧授权后点击添加,即可组成LP。 添加成功后可以在PancakeSwap【我的持仓】中查看,事后想移除/添加,都可以再自行编辑。 ---- 以上即为Aster【质押】教程,损耗最少,最有机会获取积分/空投的方式;通过左侧【PERP合约交易】也可以赚取积分,这部分看个人能力量力而为。 Aster注册: https://t.co/KREjFMCEQM 邀请码:13A2d4
Show more
0
0
0
0
一亏就跑,这叫着不尊重市场,再谈散户的 “优势” 01、 船小好调头 “船小好调头” 通常用来形容散户在投资中相对于机构的优势,这句话有多种理解的角度,第一个意思是说,在突发利好利空时,散户可以瞬间完成满仓或空仓的操作,而大资金建仓、减仓,为了避免冲击成本,可能需要数日甚至数周。 但速度不会改变盈亏方向,灵活度是在你看对的前提下,加速盈利,如果正确率不高,越快越亏。 “船小好调头” 的第二个意思是说,散户可以参与小市值币种、冷门山寨币或短期热点炒作,机构则受限于流动性和风控规则,很难参与这类标的。 但这一类都是零和博弈的机会,都是从别人的口袋里掏钱,为什么结果不会是别人掏你的钱?换一个思维,之所以炒作性机会都在小市值币种上,正是因为持有这类标的的很少是机构,都是散户,人傻钱多速来。 “船小好调头” 的第三个意思是说,散户止损快,纠错能力强,而机构持仓量大,就算发现错误,也没那么快止损。 问题在于,纠错能力是建立在 “知道何为错” 的前提之上的,而不是市场一跌就忙着割肉。 散户如果不能解决信息不对称和情绪化交易的问题,“船小好调头” 也是一种资源诅咒,很多散户正是依赖自己止损快,反而更加盲目地参与各种机会,频繁止损也是亏损的重要原因。 散户的情绪化交易的习惯,常常自认为是 “尊重市场”,今天重点聊一聊,什么才叫尊重市场。 02、尊重市场 尊重市场不代表被走势牵着鼻子走,不代表一亏就要跑,一涨就说明有利好。 市场走势中大概率包括新信息,所以既要尊重市场的选择,又要有自己的想法,如何平衡这两者,才是真正的 “尊重市场”,我总结了三条规则: 第一条规则:市场信号强烈时,尊重市场;市场信号混沌时,相信自己。 有一个 “黑箱理论”,投资中的很多问题都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而是多种利好利空因素交织,而且这些因素的影响权重也在不断变化,就好像一个看不到内部工作机制的 “黑箱”。我们当然可以找出 12345 条理由,但这么做的研究价值大于实战价值,下一次市场你还是不知道是不是这么反应。 作为投资者,当市场非你所想,是不是应该思考另一个角度:如果市场信号非常强烈时,是不是说明市场的内生动力非常强? 比如说,币圈投资者常有在重大事件前后进行交易的习惯,比如美联储议息决议、以太坊升级、SEC 对加密货币的监管表态等。 有时,市场未必按事件本身代表的利好利空来反应,利空消息可能跌也可能涨,利好消息可能涨也可能跌,这种涨跌,有时有延续性,有时没有延续性。 这些走势跟 “事件驱动交易” 有关,有些人喜欢提前开仓押注事件方向,有些人推迟开仓,以避免受事件的影响,导致事件发生后的交易时段,有平仓交易,也有开仓交易。 一般而言,平仓交易提供波动,开仓交易决定后市方向。事件发生后半小时以平仓交易为主,方向意义相对较弱;半小时之后的市场走势意义相对较强,特别是与事件发布前的方向的反转,且非常强烈。至于一些特别重大又特别意外的事件,因为后面陆续会有很多种解释,市场最终共识于何时解释,往往要综合未来两三天的市场走势才能看出来。 对于大部分投资者而言,币圈是一个复杂的黑箱,我们不要试图搞清楚箱子里有什么,而是要用 “黑箱理论”,通过 “输出输入” 信息的差异,判断现在黑箱正在干什么。 研究有研究的思路,投资有投资的思路,永远是思路决定出路。 而如果事件前后的方向相对含糊,那么它就是不在工作的黑箱,你就要相信自己的判断。 第二条规则是:尊重市场的惯性,但相信该变的总会变。 市场并不总是走在前面,特别是过于强烈的趋势发生后,市场参与度过深,而大部分投资者又都是后知后觉,导致该发生变化的时候,市场总是延续惯性。 比如 2022 年 FTX 暴雷后,市场沉浸在恐慌情绪中,直到宏观流动性缓和才逐渐企稳。 另一个惯性来源于行业层面的发展规律,通过这两年的市场,应该能看到现在加密市场的一些特点: 一方面,监管政策的滞后性导致行业应对风险时反应迟缓; 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迭代的节奏相对固定,导致市场预期存在惯性。 这种特点使得市场趋势持续性强,可预见性强,但坏处是当行业发生重大变化时,市场应对不及时,一定要先撞到南墙。 尊重市场的惯性,不要轻言反转,反转通常在一次次失望后不抱希望时才会发生,相信 “出租车总在绝望中开来”。 第三个规则,到底相信市场,还是相信自己,需要有一套事前规定好的体系。 交易系统有一个相当难处理的矛盾,既要毫不动摇地执行交易系统的所有信号,又要对交易系统对市场的偏离有所警觉,在必要时修正。 在投资中,如果你有一套自己的体系,指标都相对客观,就一定会出现自己的看法和体系的买卖信号不一致的情况,按上面的两条规则,通常是先相信市场,再相信自己,但这个转换,需要有一些事前定下的规则。 操作上,即使错也还要尊敬体系,因为看法的错误都是一次性的,而体系才是保证持续盈利的关键。 03、尊重退出机制 尊重市场的另一个层面,尊重市场的 “退出机制”。 2022 年,某头部加密对冲基金因过度使用杠杆,在 LUNA 币价暴跌中产生了巨大亏损。为了挽回损失,基金管理者没有及时止损,反而加大杠杆押注市场反弹,最终导致基金爆仓清算,投资者血本无归。 我们可以做一个 “反事实” 推演:如果该基金设置了严格的止损机制,及时调整仓位,就不会陷入恶性循环。 市场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市场从不判断谁对谁错,而是用淘汰的机制,单次投资,运气占了大部分因素,用某一种方法持续失败,一定是有某些必败的原因。 赚钱的人会复制自己的方法,再不断加钱,亏钱的人要么改变,要么被淘汰,这个机制下,能留下来的都是成功的投资者,也让这个市场更加 “内卷”。 如果你赚钱了,你会面临更强者的挑战,如果你亏钱了,那是市场对你发出的保护,所以我觉得尊重市场的看法,第二个层面就是尊重投资的结果,愿赌服输,勇于改变。 比如囤币待涨,它是个好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长期持有加密货币。 大部分投资者对囤币的执念,并不是要做时间的朋友,而是懒得分析、懒得决策,希望一次买入,终生发财。实际上,这才是真正的投机。 04、尊重自己 投资不但要尊重市场,更要尊重自己的个性和内驱力,比如交易体系中有一个重要问题:出手频次和交易信号的自洽。 所谓的交易信号就是事先设定的加密货币买入或者卖出的一些条件: 比如说,当一个项目的基本面出现积极的变化(如技术升级、生态合作增加),而币价又比较合适的时候,你可以选择买入; 或者项目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而币价出现了下跌,到了你合适的价位的时候,你也可以选择买入; 反之就是卖出信息。 可以想象,如果这些条件设得比较宽松,买入的频次会大大增加;如果交易条件很严格,那么符合交易的机会就会变少。 操作频次到底是高好还是低好呢?取决于你的交易体系对胜率的要求。 一般而言,高频 + 宽松的买卖条件,交易的胜率就必然会下降。这是交易体系中的一对矛盾,如果真有 “经常交易、出手必胜” 的人,那天底下的钱都被他一个人赚走了;相反,如果你的频次低,胜率又低,那你也无法在市场上生存。 一轮轮的市场优胜劣汰下来,赢家只剩下两种:假设赔率差不多的前提下,要么频次低,胜率高,要么频次高,胜率低。 典型的例子是 DeFi 板块对链上数据的反应,DeFi 协议有大量的链上高频数据(如锁仓量、交易量、收益率),这些数据有时会发生波动。所有基本面的恶化都是从链上数据的下滑开始的,但反之,链上数据的下滑并不意味着基本面的恶化,往往需要几个月的下滑,和多期项目报告去确认。 看链上数据,设置更严格的交易条件,反应敏感,不会出现重大失误,但胜率有限;更宽松的交易条件,则相反。 到底如何选择,最大的原则就是要自洽,这里要跟你的性格和预期收益自洽。 如果你是一个厌恶失败的人,或者容易被套牢踏空干扰情绪,那么你就应该选择胜率至上,严格约定出手的条件,提高每一次出手的成功率,降低出手的频次。 但这也意味着你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等待机会,你必须是一个有耐心的人,不能动不动就把鱼饵拉上来,看看有没有鱼上钩。 还有一些人的性格是执行力比较强的、或者比较敏感的,那么他可能就更适应那些比较宽松的买入条件。但更频繁的操作,你就必须要对失败率有一定的容忍度,对符合交易系统的连续亏损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投资体系和性格不自洽,是长期亏损的根源。 05、不预测,只应对 最后聊一聊很多大 V 喜欢说的 “不预测只应对” 这个观点。 严格的说,并不存在 “不预测只应对”,预测就是假定存在某种规律,你才能决定下一步怎么做,所以投资少不了要预测。 所谓 “不预测只应对”,实际上有指投资者有明确的应对规则,出现什么信号,就进行相应的操作,是指体系化、规则化,要 “随机应变”,不要 “随机” 应变。 在一个人形成投资体系的初期,需要尽可能放弃主观的判断,依赖投资体系提供的机会,这可能让你的收益率变得平庸,但却是长期稳定盈利的必要过程。 每一位加密投资大师在形成稳定体系之前,都有一段投资收益的平庸期。 投资体系就是牺牲一定的自由意志,以简洁的投资手法,捕捉固定胜率的机会,得到相对稳定的盈利,这是 “不预测只应对” 的真正意义,也是把尊重市场、尊重自己和尊重体系统一起来的投资态度。 共勉!
Show more
很多兄弟问我,做交易过程中,你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最大的感悟就是:天定胜人。 在交易中,绞尽脑汁也无法左右市场的走势, 无法预测明天的涨跌,无法确定黑天鹅 *何时到来。 在生活中,竭尽全力也无法改变别人的想法,无法避免悲剧的发生,无法看穿命运写下何种剧本。 无法,无力,无奈,贯穿了交易者和所有人的一生。 讽刺的是,在生活中随波逐流是一个贬义词,是被命运击败举手投降之后,对命运最后的妥协。 但在交易中,做好资金管理 ,跟随行情随波逐流却可以获利,然而大多数交易者终其整个交易生涯都做不到。 交易者被命运扼住咽喉, 无奈妥协, 任其随波逐流。 他来到资本市场 , 妄想在此向命运复仇, 抱歉, 这里的规则是, 随波逐流。
Show more
0
1
21
0
复盘我24年到25年如何亏没了三百万刀,我的亏损本质上是「认知惯性」与「市场进化」错配的必然结果! 山寨币热潮 2023 年,我对下半年山寨币预判会有行情,山寨多次迎来上涨,期间,铭文热潮的爆发进一步推高了市场热情,铭文现货都拿到了一些结果 在 #Aicoin# 现货收益华语区第一,过于顺风顺水的交易让我形成了「认知惯性」,误以为过去的策略能永远适用,忽视了市场潜在的变化,下面是我2024年亏损全经历! 24年2月份过年在家和兄弟们喝酒,本来想开个短线空,然后没几分钟就打到止损了,由于喝酒的原因有点不当回事,立马跟了两个空单进去,损了20多万刀。 3月行情山寨猛冲把大部分子弹打完了接近满仓,现在回看全部他妈的挂在山顶上面,这辈子很多币都不一定能解套了,总体来说就是割了买,买了被套,套了骨折,在打折,手里的大饼主流币仓位,对冲了一些,但是不争气的以太坊又开始一年的跌幅! 四月初 $SOL 感觉在建仓多单的位置已经是铁底了,又做多 $SOL 暴跌爆仓了14万美金!之前现货的涨幅我是吃到了高倍的,因为知道换庄了。 七月 $IO 有消息说马上韩国所,最后整整拖了1个月才上来韩所可是热度下来了 ,又不想补仓了账户又爆仓币本位和U本位 爆了十几万美元! 25年春节几个山寨币 $BANANA $TNSR $LISTA 都是之前推荐过几次的山寨,当时按22 23年的投资思维觉得价格低估,基本面不错,抗了1,2倍曝了大小交易所五十万刀左右,没做止损,全仓爆完。 复盘起来真的是好蠢,屁股决定脑袋,其实中间有解套的机会,抱有幻想,抗抗就回去了,这就是我从来不在推特和社群喊大家开合约的原因,我自己的操作就很稀烂,合约只会做多,没赚过钱,只要一直玩合约,你就会归零,操作次数越多亏的越快。 金融市场本来就是反人性的,更何况币圈这个不健全的金融市场,真黑暗森林,这部分亏了一百多万刀把大小交易所。 最后现货我很多直接清仓了,复盘都懒得复盘了看着很蠢,亏的不比合约少,简单来说就是头铁,心存幻想,以21年的思维去操作24年的行情,币圈最不变的变化,就是会一直变化,山寨狗庄的无限浇给,这也是我去年推文更新很少的原因,输多胜少,一直被套,后知后觉又错过了一整年的链上牛市行情。 如果早点现货合约止损,及时调转车头主攻链上或许不至于亏这么多,看着自己的仓位一直下降,别人在链上明牌盆满钵满,剩余的本金也没之前那么雄厚了,投的项目RUG了的,土狗跑路了的零零散散,都不想去想了肝疼,去年的操作实在是烂得不行,其实链上很多大的机会。 自己的偏见与傲慢和认知的结果就是你的财富的缩水 这轮行情本质是旧秩序的葬礼,也是新王登基的前夜,币圈就是认知变现的修罗场。
Show more
0
132
332
43
最近投研团队一直在挖掘 #SOL# 链上的创新项目,摒弃掉老掉牙的套娃概念,贴近最近的热点,比如 #Payfi# ,#RWA,稳定币等。还真发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项目,算法稳定币项目,蛮有趣的。项目目前还没币,传言的ca,也没官方证实,注意风险和安全,仅作为研究观察。# Convergent Protocol( @convergent_so) 想在 Solana 上搞一个真正去中心化的算法稳定币,叫做USV。咱们都知道现在稳定币市场 USDC、USDT 这些中心化的家伙当道,虽然方便,但总有点“命脉掌握在别人手里”的感觉。#Convergent# 就是想改变这个局面,让 Solana 生态有一个更独立、更抗审查、由社区驱动的稳定币。同时,它还想让你手里的 SOL 能更高效地“生钱”。 咱们通俗易懂,掰开揉碎了讲解一下,毕竟算法稳定币还挺复杂: 首先那个叫 #USV# 的稳定币是咋回事? 目标价就是1美元: USV 这玩意儿,跟美元是 1:1 锚定的。 怎么保持1美元?靠算法机制,不靠中心化大哥: 如果 USV 跌破1美元了(比如0.9美元): 系统会鼓励大家去市场上买便宜的 USV,然后拿回来销毁。你销毁 USV,就能以折扣价赎回你之前抵押的资产。这样一来,USV 的供应量减少,价格就往1美元回升。 如果 USV 涨过1美元了(比如1.1美元): 系统会提高你铸造新 USV 的成本(比如要抵押更多东西),这样大家就不太想去铸造新的 USV,需求降下来,价格也就慢慢回到1美元。 核心呢,不依赖 USDC,这还蛮有趣的! 这哥们强调了,它不像 #FRAX# 或者 #DAI(早期也依赖# USDC)那样需要中心化资产来维持稳定。它是用一套激励和惩罚机制来动态调节的,更纯粹。 USV 的好处: 0利息贷款、超额抵押、你的流动性质押收益(LSD yield)它不抽成、完全去中心化、抗审查、还能跟其他 DeFi 乐高积木一样随便组合。 用户怎么玩?怎么赚钱? 存 SOL,借 USV (0利息): 因为跟 #Jito# 合作,你可以把你的 SOL (主要是 JitoSOL 这种带收益的 SOL) 抵押到 Convergent Protocol 里,然后就能借出来稳定币 USV,而且是0利息的(不知道怎么做到的,是早期补贴,还是啥)! 反正这有点香。 你的 SOL 还在帮你赚钱: 你抵押的 SOL (JitoSOL) 会自动帮你获取 Solana 的质押收益和 MEV 收益。等于说,你的本金还在工作。 #USV# 的用途: 借出来的 USV 可以在 Solana 生态的其他 DeFi 项目里浪,比如去搞杠杆、组 LP (流动性提供)、借贷等等。 Nexus 系统: 你可以把 USV 存到这个叫 Nexus 的地方,能赚清算产生的收益,还能挖到他们未来的治理代币 $CVGT。 未来 V2 版本更强大: 看 V2 的图,用户、SOL、USV 之间的互动更多了。还引入了一个叫 AMO (算法市场操作控制器) 的东西,当 USV 高于1美金时,它会自动去 USV/USDC 池子里平衡价格。用户还可以质押 CVGT 代币来赚取协议手续费。 AGENTS NFT 和 FRAGMENTS 是什么鬼? AGENTS J (NFT): 这是他们的创世 NFT 系列。说白了,就是项目方在项目正式上线前,通过 NFT 来吸引早期核心用户、建立社群、对接一些有价值的投资者/DAO 组织。持有这个 NFT 的人,未来可能有空投、白名单或者其他福利。你看他们也列举了很多合作的 NFT 项目方。 FRAGMENTS (积分系统): 在他们的代币 $CVGT 正式发行 (TGE) 之前,搞了一个积分系统。 你怎么获得积分呢?比如质押你的 AGENTS NFT、使用他们的 dApp (应用)、或者满足一些(目前还没完全公开的)追溯空投条件。这些积分,未来会按一定比例换成他们的 $CVGT 代币。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早期用户激励和社区引导方式,让大家在项目初期就参与进来,贡献力量。 总的来说吧,还是蛮有意思的项目,去中心化算法稳定币是 #DeFi# 的圣杯之一,尤其是在一个公链生态里,有原生的、强大的去中心化稳定币非常重要。#Solana# 生态确实需要这样一个角色,看看能不能泡出来吧。据说是直接pumpfun公平发射,目前官方还没有ca,注意安全,蹲一波官推更新吧。任何新项目都有不确定性,团队执行能力、技术实现、市场接受度都需要时间检验,各位老板还是要 DYOR,别盲目冲。可以先关注着,看看项目后续的发展情况,尤其是 NFT 和积分系统的进展,以及最终产品上线后的实际表现。🧐纯研究,非广。
Show more
0
0
3
0
Shadow Protocol:上线币安Alpha,普通人也能看懂的Sonic链第一DEX(3,3) 复利机制 开头先唠两句:为啥要关注Shadow? @ShadowOnSonic这个项目上线了币安Alpha,在Sonic搞了个叫 $x33 的代币,这玩意就3,3的复利机制,号称年化能有300%以上,躺着钱生钱。 3,3机制就是正向起大飞,xShadow和$x33都有赋能,负向亏成狗,利弊都有。 值得一说的是,Sonic链现在超过50%的交易量都是Shadow贡献的,而且它马上要搞个大事情——上线Meme币发射平台。 先知用大白话拆解2个最实在的问题: 1️⃣$x33代币到底怎么帮你赚钱? 2️⃣普通人现在入场怎么玩? 正文开始👇 1️⃣$x33代币:把“复利”塞进代码里,躺着数钱 ①自动滚雪球:自动复利 想象一下,你把钱存进银行,利息每年结算一次,还得自己跑去把利息再存进去才能复利。但$x33直接把这事儿自动化了——系统每周复投一次,用利息给你买更多的币,完全不用你动手。 举个栗子🌰: 假设你买了100个$x33代币,目前年化150%+(注意:高收益伴随高风险!)。 传统模式:一年后给你300个币,但如果你不手动复投,第二年还是按100个本金算利息。 x33模式:系统会把每周的利息自动加进你的本金里,就开始利滚利。 ②光复利还不够,x33还给持有者发了三种“工资”: 每周发“利息”(回收奖励): 就像股票分红,每周固定时间,你钱包里的x33可兑换的xshadow会复投上升。 投票也能赚钱: 持有$x33的人可以投票决定协议的重大决策(比如每周投票下发到哪个流动池怎么用)。只要参与投票,就能拿到投票奖励 手续费分成: Shadow现在是 #Sonic# 链上最大的交易所,每一笔交易的手续费,100%分给$x33和xShadow持有者。 2️⃣普通人怎么玩?三种无脑策略 ①懒人必备:买了币就忘掉钱包 适合人群:不想研究、没时间盯盘的人 操作步骤: 在Sonic链上买个$x33代币(用USDT、USDC都行),扔进钱包不管,拿分红 收益来源:自动复利+每周Rebase+手续费分红 ②进阶玩法:流动性挖矿 适合人群:愿意承担一点风险,想赚更多的人 选项1:稳字当头——稳定币挖矿 把USDC和x33组成交易对,赚手续费+挖矿奖励。 因为两者价格相对稳定,亏损风险小。 选项2:搏一搏单车变摩托——波动币挖矿 用x33和其他波动大的币(比如SOL、ETH)组LP,收益更高,但可能有无常损失。 秘诀: 在Sonic链上,由于手续费超低,你可以随时撤出流动性,看到行情不对立马跑路。 ③神秘隐藏款:抵押$x33借USDC 适合人群:急需用钱但不想卖币的人 操作逻辑: 把x33抵押进借贷平台,借出USDC(类似房子抵押贷款)。 因为x33本身在增值,可能抵消借款利息,甚至白嫖资金。 风险警告: 如果x33价格暴跌,你可能被强制平仓!只建议老司机尝试。 3️⃣亏钱预警!(必看!) 虽然Shadow的机制很诱人,但一定要记住: 高收益=高风险:300%年化不代表稳赚,代币价格可升可跌,请拿你能亏得起的钱玩
Show more
0
23
34
2
长文预警!新手入门版——小资金冲狗如何防止“已被套,勿跟” 这两天#mubarak爆拉,看到不少万倍涨幅的截图,我也是从200k第一次上车,但是截止到目前吃到的涨幅只有15x,痛定思痛,总结了一套回撤低#+上限高的打法 1、新叙事先观察,形成赛道大仓追龙一,小仓紧盯龙二龙三 怎么确定有新赛道?当新概念出现时,龙一市值起飞+不断出现类似仿盘,相当于市场认可、造福效应明显,此时龙头的踏空资金就会去找同赛道的好标的。如果叙事能持续,龙头吸引的注意力肯定更多,有稳定的上涨空间,直到下一个情绪高点。 但是此时购入龙一,显然无法吃到最大涨幅,如果有其他好标处于低点,肯定能承接注意力和资金溢出。拿最近的$mubarak举例,cz中东叙事赛道的很多周边比如$Palu、$Mashallah等,全都跟涨。 买龙二龙三还有一个好处,赛道已经形成,新的叙事已经由龙一打响,无脑抄作业就行。 2、思考传播链,不做接盘侠 按下buy之前,首先想清楚你在给谁接盘,接下来谁会给你接盘,是否有足够的新流动性愿意fomo。 有一个比较经典的思路,枯坐扫链的P小将会选择浇到车头的头上,就是因为车头的跟单提供了足够的退出流动性。 比较好思考的例子是Trump发币,给你接盘的是全世界。 3、学会埋伏,买在无人问津,卖在人声鼎沸 首先低市值埋伏的好处是能拿底部筹码,已经在最低,向下空间不大,同时有非常大的向上潜力,注意力一来直接起飞。 举个例子就是之前AI 时期的solana黑客松,很多项目都发币,只要早期肯研究,上车埋伏,等注意力转移。 同理也适用于这次cz中东系列,埋伏同赛道龙二龙三,赔率高,回撤低。 4、早期确定性机会直接梭,比起崩盘,我更害怕碌碌无为的人生 注意⚠️这里的确定性机会指的不是随便的意淫叙事,而是像Trump、cocoro这样明牌且真实的事件。 早期看到不要犹豫,很多T0级别的机会而你恰好第一时间知道的情况并不多,能把握的一定要抓住。 5、持续学习,不要攀比 每次有大金狗跑出来的时候,总是有很多晒盈利图晒倍数图,看多了不仅焦虑,还容易有幸存者偏差,意淫自己也能随便买一个小币最后1000x,最后反复被割。 更合适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打法,按节奏慢慢暴富。 最后,相信看到这里的大家已经能掌握最最基础的入门思路了,冲狗路漫漫,㊗️大家都能拿到属于自己的大结果。
Show more
0
16
165
34
美债相关问题总汇!为什么都在抛售美债? 美债到期后的连锁反应,会引发什么后果? Q:当债券收益率走高的时候,政府会因此多还钱吗? A:政府在一级市场发行债券,一经发行要还多少钱就是固定的,所谓收益率是指二级市场的收益率。 因为二级市场成交价格不固定,收益率也不同。比如政府在发债的时候,一张 100 的债券,折价 95 买给你,到期还你 100,多的 5 块就算是利息。 二级市场这张债券有可能 96 成交,也有可能 94 成交,成交价格越高,收益率越低,反之亦然。债券的成交价格跟收益率是反向关系。长期债固定周期付息,到期还本,但道理是一样的。 Q:这么说,债券收益率并不影响政府的偿债能力? A:本来是不影响的,但是美债规模太庞大了,目前为止已经超过了 36 万亿。如此规模的债务绝无可能还清,只能借新还旧。借新你就要发行新债,发行新债你的利息就不能低于二级市场的收益率,不然别人为啥不在二级市场买呢对吧?因此政府发债最好有一个低息环境 Q:债券市场有几个? A:债券市场分一级和二级,一级市场是政府直接发债,面向社会融资,二级市场 是债券持有人相互交易债券形成的市场 Q:什么样的环境才能使美债收益率走低? A:你要简单粗暴的答案,那美联储降息就走低了。但美债收益率其实不是看的加息降息,看的是通胀预期。如果通胀预期高,往往收益率也会走高。 你收益率才 2%,通胀到了 3%,那到时候扣掉通胀不是还亏了吗?所以这个时候往往就会抛售债券,抛售 = 价格走低 = 收益率走高。 只不过,美联储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控制通胀,通胀预期高的时候,往往他会加息,所以给一般人的认识就是加息 = 收益率走高。 不能算错,但这是个间接的逻辑。如果市场认为通胀已经控制住了,很快会迎来反转,那么即使还在加息周期,收益率也可能走低(抄底的逻辑)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避险需求 压过了通胀。比如全球其他国家环境不好,资本就会涌入美债市场进行避险(传统观念,美债是 0 风险债券),从而压低收益率。 Q:这两个条件,川子现在具备吗? A:很遗憾,一个都不具备。关税战带来了非常高的通胀预期,而且在中美产业脱钩的环境下,美国本身就成了最大的风险源。因此你要美债收益率自然走低是绝无可能的。 Q:这就是川子喊话鲍师傅降息的原因吗?要压低收益率,方便他发债? A:他可能确实是这么想的,但即使降息了,到底有多少效果也很难说。刚才我说了国债收益率根本上看的是通胀预期和避险需求,降息会带来更大的通胀预期,释放出来的流动性多半不会留在美国。最近美国股债汇三杀,就是说明资本用脚投票在逃离美国市场 Q:那么川子直接顶着高息发债怎么样呢?反正都是借的钱,大不了到时候再借 A:如果到最后实在没有办法,这当然就是不得不接受的现实了。但这不是毫无代价的。前面说过,短期债券是到期后连本带息一起付,中长期债券是定期付息,到期归本。发行高息债券,会增加政府利息支出。政府收入是有限的,你利息支出多了,别的支出就少了,没钱你做得成什么事?而且你现在支付的利息越来越多,下一次发债额度也就越来越大,外部对美债的接受度终归是有极限的。到时候没人接盘,那就只有违约一条路了 Q:美联储接盘啊,美联储自己就会印钱,还怕他接不了盘? A:话是这么说,但美联储是不能直接接盘的。美国有一部联邦储备法 ,里面限制了美联储直接参与一级市场,只能去二级市场接盘。就是说,美联储不能直接在政府手上接盘,这是有法律限制的。因此终归是要找到一级市场的接盘侠。现在离 6 月美债到期的时间已经很近了,川子要修改立法已无可能,时间上就来不及。他会怎么操作,我也很想知道 我设想了一些路径,比如通过政府的白手套,在一级市场接盘了,再转手卖给美联储,或者美联储直接给现成的一级市场买家(高盛,摩根大通等)提供贷款,自己在二级市场接盘。这部联邦储备法我只知道有这么回事,具体的细则我也没看过,不知道这些操作能不能绕过去。只能到时候看情况 Q:那这么说,终归是有办法接盘的。那就是没事了?反正以后按这个操作就是,36 万亿的债务也不是一蹴而就,肯定以前就操作过很多次了 A:只能说不会出现债务违约,但长期来看货币超发是肯定的。货币超发,你美元还能坚挺吗?美债问题本质上是特里芬难题 *的具象化,既要美元霸权,又要支撑无限扩张的债务,两者根本上是矛盾的。 所以美债在发行的时候会优先选择外部买家(外国央行,国内机构也算),而不是直接让美联储来进行兜底。这样用的是市场上已有的美元,暂缓了货币超发的风险。但外部买家能接得了多大的盘子呢?所以这就是一根筋两头堵,美联储不兜底,债务违约,美债暴死,美联储兜底,货币超发,美元慢死。当然非要选一个的话,慢死还是比暴死好,对大家都好。 此前就聊过,美股/币圈如今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有赚钱机会,而是没有可以安心持有的确定性资产。因为川普朝令夕改,反复无常, 等一切慢慢平静下来,牛市可能就悄然而至。往往不确定越强,市场越乱,越恐慌,机会越大!
Show more
深度!美债要违约了?6月就要炸了?真可笑... 最近整个内媒,都充斥着美国国债违约的声音, 实际上如果没点经济学常识, 确实是要被自家人给忽悠瘸了, 甚至很多大V说6月大概率黑天鹅,市场可能暴跌, 真是可笑,又离谱!为了兄弟们搞清楚真实情况我特意制作此图,覆盖了大量数据验证。👇👇 1️⃣首先美国国债违约,分为两种: 🔺1、第一种技术性违约 说白了就是因为债务上限没通过审批,或者财政预算卡壳,导致美国财政部暂时还不上钱。 但这不是政府没钱还,而是华盛顿内部吵翻了天,属于政治僵局。就像你手机银行被冻结,只能申请信用卡延期,其实账户里有钱。 债务上限就像家族理财规则:三兄弟轮流当家管账,但印钞和刷卡权力分开。 当家的能用信用卡买东西,但要加额度得另外两人同意。要是有人乱花钱,另外两个就卡审批。 比如 2011 年奥巴马和共和党因为医改、财政刺激吵得不可开交,差点把债务上限拖到违约,最后才达成妥协。 这种违约本质是政治内耗,不是真还不起钱。历史上,美、日、德这些民主国家很少真赖账,反而是权力集中的国家容易通胀失控。 🔺2、第二种实质性违约 这才是真正的 "还不起钱",类似阿根廷、斯里兰卡的情况。但美国几乎不可能发生这种事! 原因很简单:美元是美国自己印的,真要违约,直接开足马力印钞就行。 希腊、阿根廷违约是因为欠的是欧元、美元外债,自己印不了。 不过疯狂印钞也有代价 —— 通货膨胀。比如疫情期间大放水,美元就偷偷 "贬值违约" 了。 其实从 1973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对黄金就一路贬值。但全球货币都在贬值竞赛,谁贬得少、经济强,谁就能当 "世界货币"。 所以与其死守汇率,不如跟着贬值赚贸易差价,这就是美元霸权的底层逻辑。 2️⃣美债的风险问答 近期,“美债 6 月将迎 6 万亿到期高峰,存在巨大滚动再融资风险” 的说法甚嚣尘上,甚至有人认为这是拜登给特朗普政府设下的 “陷阱” 。 还有观点担心,债务上限问题解决后美债大量增发,会引发 “流动性危机” 黑天鹅事件,市场会暴跌或推高美债利率。这些说法靠谱吗? 🔺1、关注美债,别抓错重点 很多人紧盯美债单月到期量,其实这不是关键。真正值得关注的,是 1 年期以上美债(notes and bonds)的发行量。 美债发行遵循 “长债按计划,短债来应急”。每年 1、4、7、11 月,财政部会提前规划长债未来一个季度的发行量,不会轻易改动。 一旦临时出现赤字激增,就增发短期国债(Tbills)填补缺口。因为 Tbills 期限短,需求灵活,就算发行 1 天期的现金管理债券,只要利率比市场略高,海量资金就会涌入。这就像多印 50 元纸币,它的面值也不会跌到 49.5 元。 正因如此,美债到期量大时,财政部可以增发 Tbills 应对,对市场影响较小。但这种短期手段也有隐患:如果赤字持续增加,Tbills 占比会越来越高,未来利息支出将高度依赖美联储政策利率,无法像长债那样提前锁定利率。而一旦大量增发长债,又会推高美债利率,比如 2023 年 10 月,10 年期美债利率因长债增发突破 5%。 🔺2、6 月到期高峰?没那么夸张 美国财政部月度报告显示,4 - 6 月美债到期量分别为 2.36 万亿、1.64 万亿、1.20 万亿,远达不到 6 万亿。 由于部分短期国债还未发行,且其发行无固定计划,所以无法精准预估,但实际到期量不会太离谱。 即便把 4 - 5 月新发行的美债都算上,6 月理论到期极限约为 5.3 万亿,实际可能在 2 万亿左右。 🔺3、债限解决后,会引发流动性危机吗? 可能性不大,有三大原因: 准备金充足:美国银行体系准备金余额距离触发 “钱荒” 还有数千亿美元。以 “有效超额准备金” 指标来看,目前约 7000 亿,财政部至少能回补 7000 亿资金而不引发危机。 灵活调节:如果市场对短债需求下降,财政部可放慢发债速度,温和回补资金。 美联储兜底:美联储已放缓缩表,还推出常备回购便利(SRF),一级交易商缺钱时能轻松从美联储获得融资。 🔺4、个人的一些思考 实际上美元债依旧是全球违约率最低的债券,甚至没有之一, 因为虽然美国债务水平逼近历史新高,但新高才是正常的,因为债务等于货币,经济增长,必然伴随债务和货币增长。 只要债务以美元计价且市场保持信心,美国就完全可通过美联储购债、海外资本流入等方式自我循环。 什么情况美元会持续贬值甚至丧失信用呢? 汇率的本质是一国的经济表现,美国之所以能维持强势,核心是美国的科技全球领先,政治体系稳定, 未来如果发生什么事件打破了这种稳定态,导致美国的经济出现奔溃,这时美元才会被迫需要宽松,从而贬值, 最简单的比如08年次贷危机,通过大规模印钞,导致欧元兑美元升值了25%, 其次是信用评级的下降,美国虽然长期标普信用评级AAA,2011年美债债务上限问题,最近的关税问题等,就导致降级到了AA+, 不过瘦死骆驼比马大,虽低于德国的AAA,但高于日本A+、东大评级为A+, 最近美元指数下跌,则是川普增加了美国这些年来政治和经济不确定性的风险,所以才导致美元指数下滑, 但根据这些说美国政府债务会违约,那是有点天方夜谭了。 诚然,川普想降低债务偿付压力,向鲍威尔施压是真,这也是三权分立的特点,但只要机制依然稳固,独C并没有发生,那么美国可能在肉眼可见的几十年内都不会出现实质性的债务违约。 故此,有波动是正常的,但周期超级牛市依然存在。
Show more
0
12
191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