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无用但有趣的冷知识
People
Not Found
Tweets including 无用但有趣的冷知识
知识开始以奇怪的方式进入脑袋🤓 by @我是雕塑不是素描 #无用但有趣的冷知识# https://t.co/TmhEvo6OQg
0
31
698
118
好有意思。中文的“雨后春笋”在波兰语里表达是“秋雨之后的蘑菇”。因为波兰没有笋,但有蘑菇。 by @春日和 #无用但有趣的冷知识# https://t.co/NEGTUv6YIb
Show more
0
1
0
0
🧐 BitcoinOS @BTC_OS :比特币不再是金库,它要变成发动机了—— 我们已经习惯了把比特币当作一个高冷的存在:它是数字黄金,是价值锚点,是避险港湾。 买入并存储!它稳、它硬、它动也不动。 但这并非比特币的初衷: BTC 的终极目标是打开人类经济发展的可能方向,构建能解决金融危机的新货币体系。 也正因为这个目标,比特币被靠着印钞度日搜刮民脂民膏的主权国家恨之入骨,自出生以来一直被各国政府视为潜在的竞争对手; 比特币市值在不断增长,到目前为止,比特币可以说成功了一半,但是如果要完成这个目标,实际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比特币需要和矿工进行博弈,需要更强大的共识,需要链接区块链更多,流行起来让更多人使用,而这些都需要比特币生态更好的发展。 Spartan Group 团队、Kyle Ellicott 共同编写的《比特币生态层:拉开无需信任的金融时代帷幔》揭示了目前比特币存在的重大挑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我们可以看到的,比如编程能力、技术可扩展性和开发者社区文化一致性等,都是比特币需要逐个解决的问题; 从比特币诞生之日起,这些问题一直阻碍着比特币网络的开发工作,并且资本的未充分利用,致使大量资金仍保持休眠状态,流通性变差成为“价值存贮物”。 未来人们会发现,比特币如果想再次“活”起来,就必须从金库走向网络,从被动存储走向主动创造。 而且比特币生态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1️⃣ 比特币的“操作系统”:BOS想干什么? BitcoinOS:打破金库神话,把 BTC 接入链上世界: BOS的全称是BitcoinOS @BTC_OS 名字就透着一股野心。 它要完成的就是上面的雄心壮志,不是要取代比特币,而是想给比特币“装个大脑”,让它从一个单纯的“数字黄金”变成一个能跑智能合约、跨链操作的超级结算层。 简单来说,BOS的目标是让比特币不仅能存钱,还能“干活”——支持DeFi、NFT、跨链桥,甚至超越Solana的速度和扩展性。 他们的口号让我有点燃:“Be early to Bitcoin again.”(再次抢先体验比特币),BOS宣称,它能解锁比特币2万亿美元的市值,把这些“沉睡”的BTC带进DeFi的世界。 这就像是给一个巨人装上翅膀,想想就激动。 所以 BitcoinOS(BOS)要做的事情,不是给比特币加点插件、换个皮,而是直接开一扇门—— 2️⃣技术有多硬? Grail Bridge 和 BitSNARK让人眼前一亮—— BOS的技术让我这个“伪技术宅”也忍不住拍手叫好。 他们的两个杀手锏: 不改协议、不搞软分叉、不信中介、不走桥接老路,它用模块化 ZK 技术,原地爆改比特币的执行能力。 一边是 BitSNARK,一个专为 zk 验证优化的轻量 VM,三条指令(加、减、判断),比 BitVM 更轻、更稳、更直接。 另一边是 Grail,基于 BitSNARK 的原生资产转移协议,允许 BTC ↔ 各类 Rollup 的资产跨链——不包浆、不贴膜、不需要桥! 这一套系统组合起来,就是一个信念: 比特币,应该是 Web3 世界最强的结算层,也可以成为智能合约的执行层。 除此之外,BOS还支持Rollups(提升交易速度)、链无关代币(跨链可编程资产),甚至引入了Covenants(条件支付),让BTC能实现去信任借贷、智能保险库等功能。 这些技术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但如果真能落地,比特币的玩法可能会彻底改写。 3️⃣ BitcoinOS 解决了什么?—— 比特币的三难问题: 1)不能扩容 👉 BOS 解决:ZK 模块化 Rollup; 2)不可编程 👉 BOS 解决:BitSNARK zk 验证器; 3)太依赖中心化桥接 👉 BOS 解决:Grail 直接跨链,无桥、无信任假设; 简单说:它不是为“扩展比特币”—— 而是为“释放比特币”而生。 想象下这些画面:你抵押原生 BTC,去链上借贷,不用 WBTC,也不用信桥; 你用 BTC 参与 DEX、衍生品、DAOs,所有安全依然由 BTC 主网保障; 你构建一个 BTC 上的 Arbitrum Orbit,或者类似 EigenLayer 的 AVS; 你验证 EVM/SVM/Move Rollup 状态、执行链下证明,一切都跑在 BTC 主网上。 感觉很爽! 4️⃣ $BOS 代币预售 Phase 2—— BOS 最近在X上发布了他们的代币预售 Phase 2, 入口:https://t.co/Y90qV4KTGP $BOS 代币的作用挺清晰:用来支付跨链操作费用、质押验证ZK证明赚奖励,还能捕获跨链交易的价值。总供应量210亿枚,12年排放,听起来还算合理。 但让我有点不安的是代币分配:35%给创始团队(4-5年归属),32%给生态系统(7-12年递减排放),33%给用户销售(6个月锁定期)。 35%的创始份额是不是太高了?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5️⃣终局是什么—— BitcoinOS 想做的不是另一个 L2,而是比特币生态的「Rollup Gateway」—— 一个无需桥接、无需信任、直接让 BTC 成为链上价值流动的原生协议层。 这是一个愿意正面突破比特币“不可扩展”宿命的项目, 不是再造一个以太坊,而是让比特币终于「动」起来。 如果它真能把比特币变成一个“超级操作系统”,连接Cardano、Arbitrum、Sovryn等生态,让2万亿BTC流动起来,那可能就是加密世界的下一场革命。 但冷静下来,我也有不少担忧: 技术落地难:零知识证明虽然牛,Grail Bridge 和BitSNARK 听起来很美,可万一卡在“实验室阶段”,那不就成了空头支票? 另外比特币社区出了名的“固执”。很多比特币粉觉得Layer 2就是“异端”,BOS能说服他们吗?如果社区不买账,项目再牛也没用。 不过我个人还是有点跃跃欲试。 为什么?因为BOS让我看到了比特币的另一种可能。 BOS就像一个敢想敢干的年轻人,想给这个“老大哥”装上火箭引擎。如果它成功了,我可能就是在见证历史。 更重要的是,BOS的合作生态让我觉得它不是“单打独斗”。Cardano、Arbitrum、Sovryn这些名字可不是随便拉来撑场面的。 如果有这么多大佬支持,BOS可能真有戏。 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探讨!
Show more
The $BOS token presale is live. 🌅 Be early to Bitcoin again. 🟧🧙‍♂️👇 🔗https://t.co/laFQh5Rdgm $BOS is the binding energy of Bitcoin, at the heart of Bitcoin's rebirth into a programmable settlement layer for a united crypto world. 📙Full presale instructions/details: https://t.co/aj7JUbk1f4 🪙Token utility: https://t.co/tiOR75ls82 🎮Discord: https://t.co/stAE3ma36e
Show more
0
8
2
0
🔥🚨【烷烃协议史诗级技术拆解】 #Alkanes# 协议为何是比特币Layer1的终局杀手?疑似BitMEX系资本操盘+特朗普特赦大佬站台,万字长文说透"甲烷暴富效应"与BTCFi终极生态!👇 【幕后巨鲸:@BitMEX基因 + 特朗普特赦大佬】 💎 冷知识: Alkanes核心资方 @MaelstromFund是谁?这是 BitMEX创始人@CryptoHayes的家族办公室! BitMEX曾是加密衍生品交易所龙头(产业最早提供永续合约交易的平台),特朗普在3月29日专门为其签署了特赦令,新协议中难寻比烷烃更有背景实力的项目了! https://t.co/r7TgREUcZC 协议底层已确认整合 MEV捕获器 + 零知识证明跨链桥,比特币一层原生智能合约,估值可对标比特币版Uniswap+Lido+zkSync! ⚠️ 划重点: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的"另一个BRC20协议",而是要在比特币一层重建以太坊DeFi全生态的终极协议! 【技术核武:BTCFi的终极形态】 ⚡ 协议架构四定律: 1️⃣ AMM只是开胃菜:基于OP_CAT+PSBTs的组合架构,让比特币一层直接跑起ETH式的DeFi乐高,UTXO模型秒变智能合约燃料库! 2️⃣ 量子安全矿工博弈:协议官方部署的$DIESEL已铸造30%,不仅是燃料代币,更是比特币MEV价值捕获器(抗算力攻击的终极护城河) 3️⃣ ZK桥王炸@SUBFROSTio:无信任跨链桥让 frBTC(封装BTC) 与原生BTC 1:1锚定,流动性直接碾压WBTC 4️⃣ Bound Money @BoundUSD :合规稳定币核弹(大饼生态首个由美元支持的稳定币通道) 🔬 科学家/矿工必卷:每个区块仅产 3.125枚$DIESEL,比大饼减半还狠的稀缺模型! https://t.co/D0DUBSYZcQ 【暴富路线图:从$METHANE到Airhead的链式反应】 🚀 当前阶段作战手册: 大仓位$METHANE:烷烃协议首个mint完成的龙头资产,共识最强,财富效应带动协议破圈!Oyl官方及开发团队名牌站台甲烷社区,AMM上线后手续费抽成权 + LP池特权直接绑定,头矿必挖,First is First ! https://t.co/20M43NjVTo 配置Airhead NFT@AirheadFun:在Oyl钱包持有每天可累计 299-888XP,未来空投 $DIESEL汽油(持有甲烷$METHANE同步叠加收益,官方在最新一期推特AMA中已表态) https://t.co/Rw6BqFwb9z 埋伏Oyl钱包@oylwallet:分钱包存放甲烷资产(参考unisat 早期简单交互获取$pizza空投),OKX集成协议一旦突破, frBTC/BTC交易对将引爆链上TVL(团队暗示商务对接正在进行中)@wallet 💣 终极逻辑:能在比特币Layer1协议层成为价值载体的资产,从不会缺席万倍神话,缺的只是早期敢重仓的认知。 【风险警示与财富密码】 ⚠️ 短期高频换手:$METHANE当前仍属Meme范畴,警惕AMM上线后的抛压(但长期生态绑定价值无法做空!) 💎 巨鲸暗战:Airhead稀有款地板极速拉升,团队仍持有70%+,后期分发或释放库存将对流动性造成冲击 🎯 行动纲领: 配置甲烷资产,目前仍处于低市值换手位 检查Oyl钱包是否符合XP空投条件 关注@Olywallet官推及Founder @taggaOyl 获取项目最新进展 中文社区请关注@idclub_ord 创始人@moffat2021 记住: 短期投机者纠结价格起伏,生态建造者专注协议地基。Alkanes协议的一层DeFi帝国正在成型,而甲烷$METHANE是唯一贯穿借贷/交易/衍生品的硬通货。当大多数人后知后觉还在问"这是什么币"时,早期参与者已锁定未来一轮长周期的生态红利! 👉 一键三连,转发并关注@Crypto58_ ,私信加入Alkanes(METHANE)中文微信社区,实时获取一手密码 #Bitcoin# #Alkanes# #METHANE# $BTC
Show more
0
0
1
1
🧐交易所的终极护城河,不是流量,不是上线节奏,而是安全性|Q1 行业大变局下的 CEX 信任体系观察—— 📊 一份报告、七大视角,讲清交易所马太效应和安全性底层逻辑。 CoinGecko 最新发布的《2025 Q1 加密行业报告》 推荐大家看下,反应了本季度市场的很多状况: 显然这不是一个平静的季度: 流动性收缩、监管加强、情绪反复横跳:美联储政策不明、宏观波动剧烈、Meme 热潮冷却、FUD 频出; 所以我们看到的都是“噪音”和“下跌”以及“焦虑”; 除了总市值下滑、每日交易量下降以及比特币主导地位上升这些主要数据反映的市场遇冷状况之外; 最有意思的是 CEX 的一些数据和大家用脚投票选择交易所的有趣现象; 数据显示: 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十大中心化交易所(CEX)现货交易总量达 5.4 万亿美元,环比下降 -16.3%; 但也正是在这种市场和情绪都在剧烈波动的状况中,我们看到了 CEX 世界的新格局: 本篇通过这篇报道,主要研究了 CEX 背后大家的选择逻辑和安全逻辑—— 1️⃣币安稳居头部,份额达 40.7% 背后的安全逻辑—— 截至 2025 年 3 月底,币安以 40.7% 的市场份额继续稳坐 CEX 龙头。 “强者恒强”,但这个强,并非只靠流量和噱头,而是建立在行业最被忽视、却也最不能出错的第一性原理—— 安全性。 CoinGecko 数据显示,除了头部流量、用户积累,币安比较亮眼的点在于: 1)高并发下的 系统在线率(99.99%); 2)用户资产的 稳定托管与链上可验证; 3)资金出入依然顺畅,覆盖全球多个法币通道; 这个行业在高速演进,但始终没变的一点是: 安全和稳定,才是 Web3 黑森林里最底层的刚需。 2️⃣ OKX 平台:用户快速增长以及合规挑战—— CoinGecko 最新数据显示: 虽然 OKX 交易量 略有回调,但其在衍生品、合约交易、热点资产流动性方面,依旧是最强势的玩家之一; 📈 热度来源: 合约深度强:OKX 多年来深耕衍生品市场,吸引了大量高频交易者和专业玩家; Meme 币与链上生态活跃:作为少数拥抱新生态(如 BRC20、ZK rollups、MeMe )的主流 CEX 和 Wallet 的进化,OKX 跟得比谁都快; APP 体验 & Web3 钱包布局完善:移动端+钱包联动体验,被不少用户评价“超越 Coinbase”。 挑战也很明确来自于:用户结构偏向短线热钱、生态“自主性”不足、以及合规压力的渐现; 总之就是活力拉满的 CEX,未来可期! 3️⃣ 其他平台:分化趋势明显|谁在穿越周期?谁又止步山腰? 其他 CEX 的表现同样耐人寻味: Upbit:作为韩国本地龙头,尽管地域局限,其市场份额持续增长,说明 本地化深耕策略奏效; Bybit :凭借“话题性强 + 推广猛烈”以及“优化上币”策略,维持相对亮眼的活跃数据,活跃度亮眼; Coinbase:稳健代表,但也显露“增长瓶颈”端倪,更多依赖品牌信用、合规用户积累,新增空间受限。 KuCoin / HTX / Gate 等:多有下滑,部分平台受监管压力、品牌信任度下滑影响,反映出“FUD 时代”的脆弱性。 4️⃣CEX 整体交易量下滑,其实映射的是用户“用脚投票”的分化趋势: CoinGecko Q1 报告给我们的一个核心启示: 在交易量收缩、市场下行时,用户选择的平台,其实反映的是“信任排序”——而非热度排序。 蛮荒时代以及过去了,大家不再为高 APR、高热度买单,而是用存续性与资金安全,判断平台的长期价值。 安全性在CEX 这部分,越来越重要! 强者恒强、马太效应已然在 CEX 形成定势,安全性应该是交易所的第一性原理,其他都是其他因素; 如果有持续信任、有合规凸显、有高体量加持,那么大家就更信任你,如果没有,则会走入恶性循环; CEX 交易所不再是最好的币圈创业机会,现在如果还没有占据自己的有利位置的话,未来基本就和你无关; 5️⃣关于交易所的安全性探讨|在链上透明与现实复杂之间,寻找那个最不容易出事的地方。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探讨下,到底什么样的 CEX 才是最安全的,或者相对最安全; 我们可以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拆解出一条核心逻辑线: 1)安全不是不出事,而是“出事也能控住”—— 所有系统都会面临风险,但安全系统的核心在于:当风险发生,它能不能被检测、隔离、止损? 这包括:系统层的异常交易识别、用户资产托管与热/冷钱包分离、员工权限控制与内控流程、链上转账透明度; 真正安全的 CEX,不是不被攻击,而是被攻击时“不会把用户的钱赔进去”,所以要有足够的资产储备和1:1的资金证明,挪用用户资产,是任何交易所都不能触碰的底线; 2)安全是「信任系统的可验证性」—— 安全感来自哪里?来自“我知道钱在哪儿”。 一家更安全的交易所,至少要做到:资产储备证明机制,用户能验证交易所是否真的“币进币出、账实相符”; 链上审计痕迹,每笔链上转账都可以公开查询; 负债与流动性公开,避免出现“用户资产借贷给别人,结果没人知道”的情况; 安全不是黑箱,是“你随时可以看清楚它的账”。 3)安全还包括合规性与抗压性—— 真正安全的平台,合规性在这个时代确实是无法绕过的,在监管冲击中持续稳定运营可能是未来最值钱的CEX,没有之一。 虽然这看起来和割裂,一个 WEB3 去中心化理念的东西,非要中心化机构的认证和合规; 但这其实,不只是有没有牌照的问题,而是: 有没有可靠的出入金系统; 面对突发政策,有没有应急切换能力; 法律层面,能否对接用户的合法主张与止损机制; 在当下,监管就是这些作用; 一个平台能不能做到“突发事件 72 小时之内恢复服务”,是检验安全性的真实测压题。 4)安全必须是系统级别、流程级别的构建,而非“喊出来的信任”—— 有没有完善的灾难恢复系统(灾备方案、冷备份、分布式数据库)、有没有多签钱包+权限隔离机制,防止“一个人作恶全平台陪葬”、是否建立了内审 + 第三方审计机制来降低系统性失控; 这些很 boring,很技术,但它们才是“你敢不敢 All in 的底气”。 最后总结一条判断标准: 真正安全的 CEX,是“你愿意把资产放进去,哪怕一个月不看,也睡得着觉”的那种平台。 它不会因为空投热、Meme 热点而混乱,也不会因为黑客攻击而“紧急维护”,更不会因为某个高管离职就崩溃,最重要的是他经历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而且还有监管优势的 CEX。 6️⃣所以回到你的问题:最安全的 CEX 是谁? 这个答案可能每个人心中不同,但在数据和事实层面,能打的也就那几家: 币安:全球最强抗压能力、最高系统稳定性、资产流动性最好,透明度逐年加强; OKX:用户增长快、热度高,系统稳定性足; Coinbase:美国市场最强合规信用+上市公司审计制衡; Upbit:本地深耕、风控非常严,适合韩国市场内高净值人群; Kraken:小众但稳,适合长期用户。 7️⃣结语—— 市场会轮回,项目会爆雷,叙事会改写,流量会迁移, 但在一轮轮流动性寒冬中能留存下来的 CEX,有一个共通点: 谁能守住那一层最底的“信任防火墙”,我们就选谁: 每个周期,都会有很多交易所靠噱头起势,有人靠上新节奏、有人靠话题引爆、有人靠极致运营短时间攻占市场。 但现在,整个行业越来越接近一个现实且残酷的共识: 真正穿越周期的,不是涨得快、卷得猛,而是拼谁在情绪最差、信任最低的时候,还能守住系统、守住资产、守住用户。 所以这篇报告的真正价值,不是告诉我们交易量下滑了多少,而是让我们看清:在黑天鹅、流动性下滑、政策高压的多重夹击下,还有哪些平台站得稳、守得住、赢得了用户的“脚投票”。 最后的最后来为币安发个声: 经历了多次牛熊,发现每次市场不好的时候,市场就开始喜欢 FUD 和阴谋论,比如币安每次都会被大家 FUD 的很惨,很多时候,“骂币安”就像是加密版的“政治正确”,甚至成了吸引眼球的 SEO 技巧。 情绪不佳,一些人总要找到一些出口,但是这样真的对吗? 我们都知道这个行业的生存法则很残酷:涨得多的时候没人质疑,跌的时候所有问题都会被放大。 但无数次的实践已经证明—— 用户最终是用脚投票的。 你可以质疑它的扩张、质疑它的产品、质疑它的策略, 但你无法否认:在无数个“链上拥堵、市场暴跌、监管来袭”的节点上,更多人还是把钱放到了币安; 这个世界太擅长用情绪掩盖事实、用嘲讽掩饰恐惧。 但在加密这个高风险、高波动的黑森林里,我们不要看别人在说什么,要看别人做了什么! 这不是立场,是事实。📉📈
Show more
0
1
0
0
身体健康和创造力,是未来人类战胜 #AI# 的核心要素! 《激发心灵潜力》这本书中提到一个观点,身体健康,物质财富,时间自由,人际关系,精神满足;这几个排序,身体健康,永远放在第一位,凡事损害身体健康的事情一律不做,比如吸烟喝酒。 当我真正意识到身体健康十分重要,是在新冠疫情期间,我看到有身边的朋友离去,有老人仙逝,让我深深感到生命的脆弱。当我患了两次新冠后,叠加疫苗的影响,身体每况愈下。由于 #Web3# 与美股的因素,时间经常颠倒作息,精神状态越来越差,时常暂坐便会乏力,注意力无法高度集中。而真正亮红灯是在一天夜晚,我照旧熬夜到凌晨,但心脏突然有心悸的感觉,无法呼吸,全身冒冷汗,家里常备的安宫牛黄丸,救了我一命。 从此以后,我开始逐渐选择慢下来,放下或者放权一些工作,开始逐渐走向做减法的路径,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开始注重饮食,学习自己烹饪,减少外出饮食和外卖。增加有氧的锻炼内容,开始拿回自己大学时代的爱好,骑车🚴和跑步🏃,并且逐渐热爱上了户外,并迷上了徒步。 每到周末,我都会选择进山里待着(徒步)或者骑行,大自然是一个很好的老师和能量补给站。徒步和骑行,让你专注当下,丢下电子设备,聆听自己的呼吸和森林的虫鸣鸟叫。当你开始慢下来,开始回归简单的生活,很多烦恼和我执,便会放下,一旦放下,一旦无为,很多事物反而向自己理想的路径开始运转起来。就像紧握的拳头,它是无法攥紧沙子的。你只有松弛下来,张开手掌,才能承托更多。 关于创造力方面,龙应台以前写过:没有摸过树的皮,闻过花的香,没有走进过大自然,没有穿越过一座古城,没有在清晨逛过市场,那么,一个孩子如何成长呢? 所以说,美的趣味最好便是在大自然中培养。未来是 #AI# 的时代,身体健康和创造力是最大需要补足的地方,而大自然是人类孕育创造力最佳的场域。有人可能会迷惑,大自然不就是那些树呀,山呀,湖泊呀,动物呀,旷野呀,日月星辰呀?人类的创造力怎么会跟这些简单的天然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是的,创造力是一种宝贵的直觉,是形象的延伸,是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创造力人人都有,但有的人丰富,有的人匮乏。创造力丰富的人对字宙万物充满好奇,通过细密的观察和联想,可以提炼出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形成智慧并创造出伟大的作品。绝大多数的人之所以缺乏创造力,领悟不到宇宙的秘密,是因为他们习惯于将自己桎梏在眼见为实的牢笼里,遗忘了星空和旷野,失去了尽情想象的能力,不会大胆假设,从而掩盖了想象和直觉的光芒。 人们总是认为科学、人文、艺术才是有价值的,却忘了大自然才是诞生它们的温床与母腹。 让我们一同拥抱旷野,专注当下,一直说明天就好,明年再来,不妨就今天,不妨就当下! 我不想等待 不想在无尽的山脚下看未来 我只知道水会冷,风会停,春不再 人生就在于逞一时之快 明天太遥远 我要现在 不妨就今天 共勉之!
Show more
云南三大湖 滇池 128km 洱海 126km 抚仙湖 108km 今天环完抚仙湖,人生圆满 云南人把洱海留给了世界 把抚仙湖留给了自己 今天气温22度 走,去骑车🚵🏻‍♂️ https://t.co/jRht5uQc0u
Show more
0
0
0
0
一图看懂全球前20家上市公司BTC持仓分布图 目前微策略持仓553555枚, 占BTC总量2.636%,成本价格68459美金。 如果比特币价格出现暴跌,微策略会被破产清算吗? 先说结论是:理论上存在可能,但实际概率极低。 公司杠杆不高、债务期限长,短期偿债压力小。只有比特币长期极度低迷才会引发财务危机,而这种情况概率很低。 创始人Michael Saylor掌握46.8%投票权,可避免优先股提前赎回,确保公司运营方向稳定。 01、微策略的比特币持仓与策略 MicroStrategy(现更名为Strategy)已经从一家传统的软件公司转型为全球最大的比特币持有企业。 截至2025年4月27日,公司共持有约553,555枚比特币,总成本约为379亿美元,平均购入成本约68,459美元/枚。按当前价格计算,这些比特币的市值约为525亿美元。 MicroStrategy的比特币投资是通过发行债券和增发股票融资实现的。其管理层(以联合创始人Michael Saylor为代表)将比特币视为公司的主要储备资产,不断通过外部融资购买更多比特币,而不是依赖自身业务的现金流。 MicroStrategy主要通过以下四种途径筹集资金购买比特币: 🔺使用自有资金购买。 这不是主要的资金来源,微策略一共大概使用了不超过5亿美元资金购买比特币。 🔺发行可转换优先债券(Convertible Senior Notes) 为了购买更多比特币,MicroStrategy开始采用发行可转债的方式融资。可转换优先债券是一种金融工具,允许投资者在特定条件下将债券转换为公司股票。 这种债券的特点是利率较低,甚至为零,同时设定高于当前股价的转换价格。投资者之所以愿意购买此类债券,主要因为其提供了下行保护(即债券到期可收回本金和利息)以及在股价上涨时的潜在收益。MicroStrategy发行的几期可转债利率在0%-0.75%之间居多,说明投资者实际对MSTR的股价上涨有信心,寄希望于债券转换为股票以赚取更多收益。 🔺发行优先担保债券(Senior Secured Notes) 除了可转换优先债券,MicroStrategy还发行过一次4.89亿美元2028年到期6.125%利率的优先担保债券。优先担保债券是一种有抵押的债券,风险比可转换优先债券更低,但这类债券只有固定利息收益。MicroStrategy发行的这一批优先担保债券,已经选择提前还款。 🔺市价股票发行(At-the-Market Equity Offerings) MicroStrategy通过市价股票发行(ATM)的方式增发股票融资购买比特币。这种方式不产生债务,但会稀释现有股东权益。然而,现有股东同意这种增发方式的原因在于公司提出了一个新的指标——BTC Yield(比特币收益率),即每股比特币收益,计算方式为比特币持有量与稀释后总股本的比值。 在行情上升阶段,通过增发股票融资购买比特币,虽然股东的持股比例会降低,但每股的比特币含量会增加。总体而言,股东持有的比特币总量可能还会增加。例如,2024年MicroStrategy的BTC Yield达到了74.3%,意味着每股的比特币数量增加了74.3%。而截至2024年8月2日,MicroStrategy的BTC Yield为12.2%。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将BTC Yield的目标设定在每年4%到8%之间。 02、关键财务数据分析 🔺比特币持仓与估值 截至2025年4月27日,MicroStrategy持有的比特币账面价值约为379亿美元(计提减值后),按市场价格计算约为525亿美元。 由于公司采用的会计准则,如果比特币价格跌至3万美元以下,公司将不得不进一步计提减值,这可能会加剧股价压力。 🔺债务水平 MicroStrategy目前的总债务约为72.6亿美元,主要是可转换债券,票息较低,部分甚至为0%。 其中: 2025年12月到期:6.5亿美元,票息0.75% 2027年2月到期:10.5亿美元,票息0% 2029年12月到期:30亿美元,票息0% 由于部分可转换债券的转换价格低于当前股价,这些债券更可能被转换为股票,而不是要求现金偿付,因此短期债务风险较低。 但如果未来比特币价格持续低迷,MicroStrategy的股价跌破转换价格,债券持有人可能会要求现金偿付,这将增加公司的现金流压力。 🔺现金流与流动性 2024年,公司运营业务的现金流净流出5300万美元,仅有4680万美元现金储备,这意味着MicroStrategy几乎没有任何现金缓冲。 2024年底,公司通过增发股票融资151亿美元,但如果股价下跌,公司未来的融资能力可能受到影响。 2025年,公司还额外发行了一批10%股息率(之前预计8%)的优先股,说明融资成本已经开始上升。 🔺盈利能力 公司本身的软件业务收入增长停滞,2024年软件收入同比下降6.09%,全年软件业务仅贡献约1.21亿美元营收。 公司依靠比特币投资带来的账面收益,但由于减值规则影响,财报利润波动较大,无法形成稳定盈利模式。 未来,如果比特币价格不持续上涨,公司可能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进一步增加融资压力。 🔺股价走势与比特币的相关性 过去几年,MicroStrategy的股价与比特币价格的相关性达到了0.7~0.8,几乎成为一个比特币杠杆ETF。 2024年底,比特币创下历史新高(接近10万美元),MicroStrategy股价也一度飙升至500美元以上。但随后比特币回调,公司股价在短时间内暴跌50%。 由于公司持有比特币的杠杆效应,MicroStrategy的股价波动往往大于比特币本身。例如,比特币2025年初下跌40%,MicroStrategy股价跌幅超过55%。 目前市场对MicroStrategy的估值通常高于其持有比特币的净值,部分投资者愿意支付溢价来通过MSTR间接投资比特币。但如果比特币价格下跌,这种溢价可能会消失,甚至出现低于净值交易的情况。 🔺破产或财务危机的可能性 短期来看,MicroStrategy仍然具备较强的偿债能力,但如果比特币进入长期熊市,可能会引发财务困境。 资产 vs. 负债比:目前公司持有525亿美元的比特币,远高于72.6亿美元的债务,短期偿债压力较小。但如果比特币价格跌至1.2万~1.5万美元,公司的比特币资产将低于债务总额,此时可能出现技术性破产。 债务到期风险:2025年6.5亿美元的债务可能会通过股权转换解决,但2027~2029年将有超过40亿美元债务到期。如果届时比特币仍处于低位,MicroStrategy可能难以通过增发股票或新发债务进行再融资,可能需要出售比特币偿债。 管理层立场:Michael Saylor控制46.8%投票权,可以阻止公司出售比特币或改变战略。但如果比特币价格跌破某个临界点,公司可能被迫采取紧急措施,包括出售部分比特币、重组债务,甚至考虑破产保护。 这种长期的转换债务的好处是: -MSTR 在短期内没有债务清偿压力,有足够的时间等待其 “比特币战略” 发挥作用。 -由于可转换债务的行使价格存在溢价,能够避免立即稀释股东股份。当可转换债务到期时,如果比特币价格上涨至行使价格,MSTR 就必须发行股票,但由于行使价格较高,股东股份受到的稀释效应有限。相反,如果比特币价格低于行使价格,MSTR 只需按较低的比特币价格来偿还债务,这相当于,MSTR 偿还的比特币数量比最初用债务买来的要少。 -MSTR 通常会保持一个相对保守的杠杆水平,约为比特币净资产的 30%,并在需要时灵活调整股本和债务来保持杠杆比例合理,并抓住更多的筹资机会。 比如,在 2022 年 12 月时,比特币价格暴跌到 17000 美元 / 枚,MSTR 的杠杆比率飙升到 1 左右。为了降低杠杆,MSTR 开始增加发行股票来筹集资金,继续购买比特币。反之,当比特币价格上涨,杠杆比率低于 30% 时,MSTR 就会利用这个机会发行更多的可转换债务。 不过,MSTR 的杠杆策略也面临着高杠杆、债务到期、市场波动等风险,如果比特币崩盘,MSTR 可能无法通过股市筹集足够的资金来偿还到期债务,也可能面临必须发行更多股票的情况,导致现有股东的股权被稀释。 最后我们看得出来,许多上市公司已经完全认可了 BTC的价值存储功能及股价提振作用,纷纷加入了这场“BTC战略储备竞赛”。 结语:买入BTC还是错失BTC?这是个问题。 如今跨过 10 万美元的大关,比特币的下一步将会是挑战黄金的地位。 各国央行是黄金最核心的买家之一,接连不断的国际政治黑天鹅,动荡的地区局势,推动了黄金的需求。 2022 - 2023 年全球央行连续两年净买入黄金均超 1,100 吨,是最近三年国际黄金市场最大的买家,是这轮金价上涨最主要的推动者。 细分来看,欧美国家是黄金的净卖出方,新兴国家是净买入方,中国等新兴央行,为了降低对美元体系的依赖,增持黄金、减持美债。去美元化的趋势,正在重塑全球储备资产的版图。 对比黄金,比特币在文化共识与市值方面存在劣势,但也有其独特优势。 与黄金相比,比特币的供应更加透明和可预期,永远不会超过 2,100 万枚。2024 年减半后,每日新增比特币将降至 450 枚,年通胀率仅为 0.8%。相比之下,黄金的年产量仍在 3,500 吨左右,相当于 2 - 3% 的通胀率。 比特币的数字特性让它在跨境转移和储存管理上具有显著优势,不需要专门的金库,不需要复杂的运输,一个冷钱包就能存储数十亿美元的资产,这在地缘政治紧张时期显得尤为重要。比特币不属于任何国家,不受单一政府控制,转移方便,供应透明,这些特性让它成为理想的储备资产补充。 在特朗普获胜当周,贝莱德旗下的比特币 ETF - iShares(IBIT)总资产规模达到 343 亿美元,已经超过旗下黄金信托基金(IAU),要知道黄金 ETF 已经有 20 年的历史。 假如,特朗普真的履行承诺,将比特币作为美国的战略储备,这个信号的意义将远超其实际购买的数量。我们熟悉的金融体系格局都将被改写。就像当年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国的态度直接决定了整个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命运。 如今,美国对比特币的态度同样可能引发一场储备资产的范式转移。 我们已经看到一些初步迹象,萨尔瓦多率先将比特币纳入法定货币,虽然体量很小,但开创了先例;一些主权财富基金也在悄悄布局比特币投资,比如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就投资了多家加密货币相关企业;不丹自 2021 年以来积极开采比特币…… 如果更多国家开始将比特币纳入储备资产配置,即使只配置 1 - 5% 的比例,对比特币的需求也将产生质的飞跃。要知道,全球外汇储备规模超过 12 万亿美元。 机构投资者通过 ETF 持续吸纳市场流动性,长期持有者不断增加,交易所流通量持续下降,上市公司囤积比特币,如果再叠加主权储备需求,比特币的稀缺性溢价将被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真若如此,只有 2,100 万枚的比特币,注定不够买了。所以作为散户而言,定投BTC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Show more
0
0
2
0
趁假期二刷《繁花》:解锁交易与资本的底层逻辑(附案例深度解读) 交易的本质:一买一卖(低买高卖) 资本的本质:杠杆(高低不同) 除去常见的贷款、融资、融券、期货等,任何一种商品都自带杠杆属性,哪怕是现金,在年化CPI 5%的情况下,其杠杆属性也是100:5。跑不过杠杆,你的资本都在贬值。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有一句精辟的话:“以末致富,以本守之”。基本就讲清楚了资本的运作本质。 🔺(1) 资本运作1:以时间做杠杆(低杠杆) 爷叔说:时间决定一切 案例1:1990年12月1日,深圳股市新股大扩容后,A先生和他一手打造的私募基金遭受重创,他们低价抛售的股票里有一部分由阿宝接盘,阿宝敏锐觉察到了机会,低处接盘,筹码2年内由几十万到达数百万,接近10倍涨幅。 案例2:我们这群打工人,学习数十年,辛辛苦苦凭技术挣钱,最终依靠时间成本(杠杆),获得了每个月的资本收入(工资)。 🔺(2) 资本运作2:以空间做杠杆(高杠杆) 显式的资本空间杠杆: 案例1:阿宝1:1配置接盘服饰公司,成本价10.88。强穆杰让操盘手把股价从18块8做到阿宝定的10.88的开盘价,阿宝的资产就全部清零了,阿宝想把手里的股票抛掉,结果无人接盘。 案例2:2024年初,大量雪球发生敲入,而雪球的杠杆差不多是1:4。 隐式的信息空间杠杆: 案例1:1993年底,汪小姐凭借对外汇的敏锐度,用超低价接单沃尔玛,明确美元结算。1994年元旦当天,国家宣布外汇并轨,外汇差价从此成为历史,人民币汇率大涨,一夜之间汪小姐订单扭亏为盈。 案例2:阿宝接手服饰公司,本来服饰公司准备的10配5,或者10配10消息的。最终未能成型。 现实中大量公司的年报、季报等,有人提前知悉,内幕交易,都属于这一类。 案例3:爷叔对于江浙沪一带的所有服饰厂商的信息把握、飞机航班、黄河路、南京路等的情况把握,简直了如指掌。如果没有阿宝,汪小姐在劫难逃。 隐式的技术空间杠杆: 案例1:1993年中秋节前一天,强穆杰凭借国外的经验,率先操盘中国证券市场上第一起兼并案----宝瀛大战,让操盘手大量买进601瀛洲实业这只股票,最终拼接技术以2亿盈利2亿。 🔺(3) 资本运作下的人性:阿宝服饰公司之败局分析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经典论述如下: 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 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 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 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 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阿宝1:1配置接盘服饰公司,成本价10.88。 爆仓的三个发生条件: (1) 曾经一起跳河情谊的 小宁波 撤资(3000w); (2) 曾经彼此互有情愫的 李李 撤销抵押合同(3000w); (3) 曾经助力拿到上市资格的 服饰公司 发布低预期的年报信息(不分红不派股); 但凡其中任何一个条件不满足,阿宝都不会爆仓。然而事实是,每一个条件都满足了。 人性在资本之下,显得苍白无力。资本市场,不相信眼泪(人性)。 事实上,黄河路何尝不是另一个资本市场。 🔺(4) 资本运作4: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在影片结束时,阿宝说:唯有土地与明日同在。阿宝放弃了300w股齐山煤电原始股或者现金,选择退出资本市场,保留自己的土地。 阿宝以末致富赚了很多钱,提前很多年就开始布局本的生意,买下了一大块地,地,就是本。 司马迁的原意: “以末致富”是指通过发展工商业等非农业产业来积累财富,因为这些行业往往具有更高的利润空间和更灵活的经营方式,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 而“以本守之”则是指在积累了财富之后,要回归农业或者基础产业,把投资重心转向土地、农田等相对稳定、持久且具有保障性的产业,以此来保全和稳固已经获得的财富。 阿宝做到了。 唯有土地与明日同在,这句话来自一本书——《飘》。这本书是雪芝最喜欢的,为了和雪芝有共同话题,我相信阿宝一定读了很多遍。 雪芝一直想改变命运,最终命运轮转之下,阿宝依靠《飘》中的这句话,以本守之,成功躲开了1994年的超级股灾(大盘从1000点暴跌到300点),持续时间7年,阿宝如果当年执意留在股市,将死得更惨。 而同期,中国完成了分配住房到商品房改革,土地价值飙升。 让我们一起期待,每一个冬去春来。 🔺(5)《繁花》投资、交易启示及思考 1、“纽约的帝国大厦晓得吧?从底下跑到屋顶,要一个钟头,从屋顶跳下来,只要八点八秒,这就是股票。想从股票上赚钱, 先要学会输。” 《繁花》的故事从股市开始。股市瞬息万变、风险莫测,不确定性是投资市场的常态,冷静面对市场的波动和不确定性是投资人的第一课。 投资者通过了解和接受可能出现的亏损,才能更谨慎地对待投资,避免盲目追求高回报而忽略风险。如果不能接受短期的损失,也将很难收获长期的市场回报。 剧情的最后阿宝说,“这两年我地板也摔过了,天花板我也见到过了,我知足了。以后有电梯我就坐电梯,没电梯我就爬楼梯,我都可以的。” 在股市里有时候也是这样,好不容易赚到了钱,在一次大的回撤中就有可能损失殆尽。因此,在做资产配置时,要留有余量做好分散化,切记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2、“大暑之后必要大寒。一定记住,这是规律。” 表述了季节变化的周期性规律。无论是宏观经济还是中观维度的行业,都存在周期性变化。 没有永远只涨不跌的市场,也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均值回归是投资市场不变的规律。大部分投资者觉得市场涨跌周期背后是经济的周期。 高潮和低谷是常态,没有人能够一直顺风顺水,在得意时我们需要保持谦逊和警觉,避免骄傲自满;在低谷时更得保持积极和乐观的心态、寻找转机和希望。 3、“市场永远是对的,错的只有自己。冲得太快,逃得太慢,肯定是要吃瘪。头顶在肩膀上,脚长在自己身上,只要保护好自己,机会永远比风险大。” 市场是聚众人智慧的场所,市场价格形成于全体的参与者,每个涨跌都是一个角度和思维过程,每一个价格的形成都是众多参与者卖出与买入的共同结果表现。作为投资人,要尊重市场,敬畏市场。 4、“做生意不是比谁赚得多,要看谁活得长,不要想着一步登天,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活得久跑得远比跑得快更重要。在投资领域,追求快速的回报和短期利润往往是风险高的做法,每个周期都有获得高收益的人,但拉长时间周期看,还能做到每三年赚一倍、十年赚十倍的投资者凤毛麟角。 5、“我这个人,只做自己懂的事,这样忙进忙出,还知道自己在忙什么。那些我不懂的事情,宁可选择错过。” 对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能力圈的范围大小,而是如何能够确定能力圈的边界所在。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能力边界,承认自己不懂也是需要勇气的。 股市上市公司的行业和业务千差万别,影响经营的内外部因素各不相同,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五花八门,只投自己看得懂的企业,避免踏入未知的陷阱。 6、“今天的太阳,晒不到明天的衣裳。时间,决定一切。” 深刻地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看似周而复始,但每一天的太阳都是新的,它无法照亮过去,也无法预热未来。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感受时间的流逝。 无论是商业巨头的兴衰更替,还是普通人物的悲欢离合,都逃脱不了时间的魔掌。爷叔和阿宝的崛起和沉沦,这些人物的命运,无不昭示着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奈。 时间公允地对待所有人,时间花在哪里,机会就会出现在哪里。但同时,时间,也是最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投资上,早一步、晚一步,结果都大不一样。把握和珍惜当下,方可把握属于自己的机遇。 7、“心可以热,但头要冷 。” 市场情绪往往是非理性、捉摸不定的,阶段性的市场狂热在股票市场中很常见,特别是在牛市的时候,大多数投资者都会进入狂热状态。 远离市场情绪,冷静理性地进行判断,永远不要在极端市场情绪下做投资选择和决策。 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投资者来说很重要。要想在这个残酷的充分竞争的市场中生存下去,真正能够靠得住的,是自己不断学习与实践。 8、“只有看到未来,才会有未来。” 悲观者正确,乐观者前进。投资者应有远见,不仅要看当下,更要预见未来的趋势和变化。耐心等待投资成果,只有对市场有深入的了解和独到的见解,才能把握住未来的机会。 对于价值投资,往往需要跨越较长时间周期,难免会遭遇各种挫折甚至失败,切身体会长期的横盘震荡、下跌、情绪上的沮丧、焦虑甚至自我否定。熬得住,无视短期市场波动的干扰,长期持有优质资产,才能享受资产长期增值所带来的收益。 兄弟们下次再看《繁花》,或许能从 “沪上商战” 中,读出更多关于财富的真相。 共勉!
Show more
0
15
107
21
《換一個視角看 Berachain 現狀:流通和銷毀問題,激勵重心調整,團隊是否賣幣,爲何下跌過多,官方的鏈級 Y Combinator 野望》 下午聽完對 @berachain 聯創 @SmokeyTheBera 的這個專訪,不得不說 楓葉哥 @MapleLeafCap 提的問題很直接,有不少提到社區參與者關心的點了,非常不錯的主持,很圈粉,值得學習。 🔗訪談連結: https://t.co/g3ZBRcx7EC —— 以下是圍繞所在的幾個 Berachain 群組的朋友們日常提到的問題,對於這個專訪内容的針對性總結: 1️⃣ POL unlock 之後,激勵重心是否會調整? ✅預計不會有 Boyco 這樣的活動,未來更多轉向激勵有效資本,即原生能產生手續費收入的資本。 ✅POL 也可以激勵特定的鏈上行爲,比如合約交易量、鏈游等級、使用時長、每日登錄等行爲,Berachain 官方希望幫助項目去達到用戶生命生命周期中的「臨界階段」。 補充: 1. 關於激勵特定的鏈上行爲這點,儘管 S 沒有舉現在時的案例,這邊可以補充一個 @TheBullas_ ,算是 Berachain 生態中文化建設非常好的原生 NFT 項目,它的游戲直接結合了 POL 機制,鏈上數據也非常好,可以參考這個 Dune dashboard 去追蹤數據變化:https://t.co/yMzD45d5KF 2. 專訪中沒有提到「臨界階段」之後,項目是否會繼續留在生態反哺的問題。 我同樣熟悉的 Ton 生態曾依賴 TG 扮演過這樣的角色,讓不少項目極低成本獲客,但大部分項目後續都是拿著獲客數據,繼續去其他生態獲取補貼,沒有繼續賦能到 Ton 本身,而參與 Ton 生態的真實社區用戶(特別落後、人均收入偏低的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的用戶除外)并未獲得多少收益,社區中最大贏家是 $ton 二級重倉波段的 trader,這類人并不直接參與 Ton 生態; 由此,社區用戶視角,除了 $bera 本身的波段交易之外,類似 Bullas 和 @0xhoneyjar @steadyteddys 這種更可能一直堅守的原生項目更值得留意其發展,否則很容易淪爲過客項目早期獲客的免費燃料。 —— 2️⃣ 未來 $bera 的流通變化,代幣經濟模型是否可能調整,是否有銷毀機制? 個人非常欣賞 @MapleLeafCap 的一點是,當下大部分人只是會提到以下這一點,覺得是利好,而不考慮鏈機制本身的通脹問題和中長期發展: ✅未來 8~9 個月內,bera 無新增解鎖(除出塊獎勵) 但是,楓葉哥會去不斷追問 S —— 既然 POL 本身帶來了持續的通脹,那麽 $bera 目前有沒有實質的銷毀機制?如果有,如何才能實現?爲什麽你認爲它能實現? ✅銷毀機制:尚無實質銷毀機制,目前 Gas 模型與以太坊相同(需依賴更多的鏈上活動)。 ✅實用價值: S 認爲,官方在 POL 早期階段放開過多,很多 bribes 流向了 $BGT,缺失回饋鏈本體的機制,負面作用是讓整個系統缺乏足夠的持有 $bera 的理由,造成了失衡。 ✅對 $bera 價值本身的嘗試: 未來考慮推出一種「可調節的抽稅機制」——「Bariffs」——針對所有發給 $BGT 的「賄賂資金」所設立的抽稅機制,抽的稅將支持 BERA / HONEY 的流動性。 ✅如何帶來更多的鏈上活動? S 提到了一些 Berachain 生態項目,如 DePIN 项目 @puffpaw_xyz、(下載超過兩億次的病毒營銷 AI 消費者應用) @WOMBO 的去中心化計算聚合項目、電競投注項目 @playwithOU ,認爲 berachain 的存在是幫助孵化這些應用,降低他們的獲客成本,因爲 berachain 有願意參與和體驗這些項目的真正的社區用戶。 補充:不知道這算不算奢望——希望官方團隊有時間的時候,可以回頭再多看看社區的現狀,關注一下長期陪伴至今的大量社區熊友們目前快要吃不飽飯的基本民生問題~ TGE 空投分配的偏向問題,沒能讓一直以來積極參與生態應用的熊友致富 ,TGE 反而讓一些在做貢獻的死忠用戶虧錢了,這次存 Boyco 整體上不如不信官方、挖一波速跑的非社區 farmer 收益高……先有造福效應,後才有消費動力,否則社區用戶一而再、再而三吃虧,生態很容易竭澤而漁。 —— 3️⃣ Bera 團隊場外賣過 $bera 嗎?團隊運營成本從哪來?需要賣幣維持運營嗎? → 包含了社區朋友們關心的另一個問題的答案: 爲什麽前陣子鏈上支撐 $HONEY 的 USDC 突然被轉到了新的地址?如果是學 MakerDAO 的做法,這部分穩定幣的利息最終是否會分配給社區用戶? S 表示: ✅Berachain 官方團隊規矩的過頭,從未場外賣出過 $bera 。 ✅維護成本來源 —— 穩定幣相關的利息: (1)Coinbase:將支撐 $HONEY 的 USDC 儲備轉移至 Coinbase,獲取穩定的利息收入; (2)與 PayPal USD 的合作協議,基金會可分得部分 PYUSD 背後美國國債利息的收益。 ✅因此,Berachain 官方理想狀態是不需要賣幣,僅靠稳定币的利息,就能达到盈亏平衡甚至正现金流。 —— 4️⃣ 官方團隊視角:爲什麽 $bera 會跌成這樣? S 提到了以下三點: 1. 早期大規模的空投造成了前幾個月的巨大抛壓。 2. 投資人沒有賣 BGT,farmer 影響不大:Bera 尚未解鎖的部分不能質押,但是可以獲得 $BGT,知道所有投資人的錢包地址,沒有人抛售;farmer 行爲沒有帶來大家想象中的市場壓力,80% 以上的 $BGT 沒有被兌換成 $BERA,兌換的大部分進入了 LST 模式自動複投的循環,比如, Infrared 的 iBERA 模式。 3. 如問題 2 的答復,目前 $bera 沒有實質的銷毀機制,價值流向了 $bgt,整個系統缺乏足夠的持有 $bera 的理由。 補充:以下是一些社區用戶的疑問和反饋。 1. 關於第二點,TGE 階段,社區才通過傳聞知道投資人可以獲得 $BGT 這件事,一時半會還問不到任何標準答復,某種程度上,信息透明度的問題和當時大面積的 FUD,也打擊了潛在 holder 的信心,造成二級市場的持續抛售。 2. 是否監控過資金走 IBGT / LBGT 退出的數據?如此,這些在流動性層面是否也會通過 BERA 作爲退出的中轉,最終帶來 $bera 的抛壓? 3. 如 OHM 等投資人的 $bera 選擇存入 Infrared 的 iBERA,這部分自動複投機制是否也可能達成變相的提前退出呢?截至目前,似乎沒有足夠透明的數據和信息可以作爲有效參考? —— 5️⃣ S 眼中的 Berachain 定位:「鏈級別的 Y Combinator」 這邊應該和社區大部分人的認知有一些差異,直接引用原話的譯文,大家自己感受就好,我想從語氣中,這應該代表著 S 真正想要實現的事: 我想像中,最終大家會如何看待 Berachain,就是——這條鏈在定位上,有點像是「鏈級的 Y Combinator」。 也就是說,這條鏈本身正在幫助降低用戶獲取成本,或為這個由五十到一百個早期項目組成的投資組合搭起一座冷啟動的橋樑。雖然鏈本身在初期可能是個「虧本引流」角色,比如扣除賄賂和 DEX 手續費等抵消因素後,可能會有 2%~3% 的淨通脹率,但我們可以很清楚地想像:隨著時間的推進,如果其中兩個項目成功「翻身」,並獲得實質性的用戶採用,那麼對 Bera 本身來說,就是巨大的回報——不是財務意義上的分紅,而是那種長期價值的回饋。 所以我認為,把這個願景真正構建出來,並讓成長階段的投資者也能與這個藍圖產生共鳴,是對我們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因為這樣的敘事方式更容易理解,比如你可以說:「這條鏈能讓其上建構的一切,比在其他地方更容易成功。」 而我認為,這種說法,總比那種「你持有這個代幣,就可以拿到更多同樣的代幣」的傳統敘事,更有說服力。而且當然,我說這些是有點偏頗的,畢竟我是在推銷我自己的願景(笑)。但從目前我們和其他人交流的情況來看,這套理念其實已經得到了不少共鳴。 補充: 「這條鏈能讓其上建構的一切,比在其他地方更容易成功。」—— 這是 Telergam 和 Ton 生態一度實現過的事情。 如昨天發的推文 (https://t.co/KN342XaeB4 )提到的:「這個市場不是我們的,是華爾街,和幣圈關聯企業上市的市場,其他散戶、投資人都只能靠邊站。」 在這樣的大環境中,堅持去做「鏈級別的 Y Combinator」,野心很大,是值得尊重但相當艱難的路,對於孵化器團隊的綜合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團隊除了不斷提高能力,使能力與野心匹配之外,還要經受住周期的考驗,避免意外的滑鐵盧事件(反例:FTX 相關投資部門的眼光確實很好,但因其他問題倒在了距離黎明尚遠的位置)。尊重這樣的願景,繼續保持關注,祝福。🌸
Show more
0
2
4
0
🧐 关于资产找回服务|不找回不收费,成功后再收取一定服务费; 有以下问题导致资产无法找回的朋友,可以直接联系 DM 我,帮助解决以下问题: 1️⃣冷钱包密码忘记: 使用各类去中心化的钱包因为密码遗忘等而无法操作资产的,如常见的imToken、库神、 https://t.co/NUQdGUXJ2o、TrustWallet、TokenPocket、Bitcoin Core、Ledger、Trezor、OneKey等 2️⃣Keystore 文件忘记密码; 备份了Keystore,但遗忘了恢复密码,导致无法操作资产; 3️⃣助记词(或称种子密码)记录错误记录的助记词顺序错乱; 1)记录的助记词单词(或数字)抄写错误 2)记录的助记词缺失了部分单词(或数字) 4️⃣助记词(或称种子密码)忘记使用密码(或称支付密码) 5️⃣其它一切与数字资产相关的问题; 技术合伙人是圈内知名安全公司多年从业者,有安全性背书,所有问题可以先进行沟通,所有程序,在不找回之前都不收费,成功后再收取一定服务费; 有这类困扰的都可以 DM 我;
Show more
0
0
0
0
這兩天訊息太多,實在回不過來,也沒法一一回應,還望大家見諒🙏 很多人來問我: $BOOM 還搞不搞? 現在就統一說一下: 👉 我不只要搞,還要長期搞。 但如果你只是抱著「翻倍走人」的心態來,那我們的方向可能不太一樣,我的目標是在這裡拿到一個大結果! 講個真實例子,之前國人帶頭 CTO #發財,具體是誰我就不說了,最高十幾個sol利潤都沒跑一個。我當時也很天真,以為這會是下一個「##旺財」,國人之光,結果呢?# 現在帶頭 CTO 們早就跑光了,我還傻傻抱著格局不放,最後剩不到10%價值,賣也沒意義,就當歸零買個教訓,也給自己上了一課。 我知道可能有些人會覺得我很 SB。 其實我有時候自己也會懷疑自己,但說到底: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個人的性格就像是刻在骨子裡DNA一樣 格局這種東西,有好有壞。 但我也不是沒拿過大結果,比如當時三天上幣安的 $BOME ,那波我就有吃到一波不錯的利潤。 更多翻車記錄可以去這裡看👇 📍 GMGN 傳送門: https://t.co/Sl2VcU52OY 再來列舉一下當年 #SEXDAO# 那件事,也一直有人拿這件事來質疑我。 當時我在他們 Rug 前一天賣了公開錢包裡價值幾百 U 的 $SED ,被伊麗莎白婊人帶風向說我提前知道他們要Rug,所以清倉了那幾百u價值的幣... 荒唐的事還真有人信了 那點幣是因為之前幫忙做營銷剩餘的幣,當時為了去交互 @odosprotocol ,錢包裡gas剛好不夠就順手清掉那幾百u用來付 gas 的。 你們不會真以為我知道他們要 Rug,會只賣那幾百 u? 當時我兩個錢包加起來能砸出三十幾萬 u,可以自己去看: 🔹地址1️⃣:0x4D21EA3A3Fb6DeEbc249AB978a215E2F8e69379b 🔹地址2️⃣:0x5b125DAeE2f5d41cAca0C465228A601b28B859DB 為什麼那個時候不出來澄清? 因為當時太多人罵我,KOL們都勸我冷處理。而且不少KOL也對接過 SEXDAO 的廣告,怕事情發酵影響到他們,我也就默默認了下來。 但這件事上我有錄屏自證給那些大戶看,也有一些 KOL 是清楚知道整件事來龍去脈的。 現在的社會也挺讓人無力的,大家越來越習慣戴著面具做人。 人前一套,人後一套,很多你覺得很牛很好的大佬,說不定就是割你最狠的那個,完了你還不知道是被誰割的那種,這才是最高境界! 我自己最佩服的還是涼兮 @liangxihuigui。 雖然有時候會講些天馬行空的話,但至少坦率真誠。 還記得之前捐款救人事件,全網才募到 6 萬多 u,他一個人就捐了 5 萬u。 有人說他是在博取流量,那你也捐 10 萬流量總不會比他差吧? 真是應了那句話:站著說話不腰疼。 最後想說一句: 如果你認識我好幾年了,到現在還不了解我的為人,那我可能真的會有點失望😞。 如果你願意一起長期建設 $BOOM 這個 IP,也願意相信我,那就來 DM 我吧。 📩 附上 100U 以上的持倉,我會拉你進微信群,咱們慢慢來,一起搞。 @shoutdotfun $ENERGY $SHOUT $BANE $FAN $MGANG
Show more
0
84
90
3
最近直接被 @MaplestoryU 刷爆了我的時間線, 冒險島這波鏈遊風來的有點猛!看了下 #Binance# 研報,忍不住來復盤一下這楓之谷宇宙的潛力。 Nexpace 是 Nexon 搞的 Web3 大招,把楓之谷這 20 年情懷 IP 直接搬上區塊鏈,打造 MapleStory Universe。核心代幣就是 $NXPC ,遊戲內交易費、買 NFT 裝備、角色全靠它,還能兌換遊戲專屬 $NESO 幣,串聯整個經濟系統。 🔥 為啥 $NXPC 能爆火? 1️⃣ IP 就是硬通貨:楓之谷全球 1.8 億玩家,粉絲粘性強到離譜,情懷拉滿。Nexon 這波直接把經典場景、怪獸、職業搬到鏈上,老玩家看了能不心動? 2️⃣ Web3 玩法:遊戲內裝備、角色直接變 NFT,玩家能真正「擁有」資產,想交易就交易,告別傳統遊戲氪金被鎖倉的憋屈。還有 MapleStory N 這款 MMORPG,主打社交和玩家驅動經濟,聽著就很上頭! 3️⃣ 巧妙的經濟系統設計:研報裡提到,遊戲獎勵會動態調整,熱門地圖爆率降,冷門區加碼,逼你換地圖探索;裝備升級用供需定價,市場波動直接影響策略,玩起來得動腦!另外還有土地 NFT,能買地建房收租,這不就是元宇宙版房地產? 4️⃣ @BNBCHAIN 背書:跑在 BNB Chain 上,交易快、手續費低,NFT 買賣不卡頓。Nexon 還跟 Polygon 合作搞側鏈,未來跨鏈搞不好還有大動作。 5️⃣ 團隊背景硬核:Nexon 背後是韓國遊戲大廠,20 年運營楓之谷的經驗不是蓋的。Binance、Polygon 這些大佬站台,資金和技術都不缺。 6️⃣ 空投送福利:Binance 5/6-5/9 期間,凡是用 BNB 參與保本賺幣(定期/活期)或鏈上賺幣的用戶,都能瓜分 3000 萬枚 $NXPC 空投!無需額外操作,代幣上線前自動到賬現貨錢包,這波空投直接讓 BNB Holder 吃到 $NXPC 早期紅利,穩穩躺賺!不僅如此,更是 Alpha 積分史上最大毛,單號利潤最高達700➕u! 對BNB Holder玩法感希興趣的不妨去探索下更多有趣玩法:https://t.co/xpnwWoMQ1I 數據說話:$NXPC 以總量 10 億為例,上線幣安時FDV 1.69 億(16.9%),5/15 在 Binance 上線直接暴漲 2900%,現在市值 1 億刀,全球排名 179。雖然價格有點過熱(現價 $1),但AI 仍然給出長期預測看漲到 $5-$6 ,流通量逐步解鎖(4 年線性釋放),稀釋壓力也不算大。 ⚠️ 風險提醒:鏈遊這賽道波動大,$NXPC 也不例外。推上有些玩家吐槽爆率低、空投分配不均,還有說遊戲初期肝度高,新手玩起來很吃力。加上市場情緒不穩,進場得悠著點,千萬別一上來就梭哈! 個人看法:$NXPC 背靠楓之谷 IP 和 Nexon 的運營能力,鏈遊級的天花板。短期可能有回調,但長期看,玩家粘性和經濟系統成熟後,$1-$2 是底線,$5 不是沒可能。你要是老楓之谷玩家,MapleStory N 絕對值得一肝! #NXPC# #MaplestoryU# #Web3Gaming#
Show more
講個鬼故事,今天幣安Alpha積分空投的 $NXPC 最高居然可以賣到650u!!! 直接把我去曼谷機酒都給報銷了,你們確定還要繼續fud下去嗎?🤣 @MaplestoryU @binancezh @BinanceWallet #冒險島# https://t.co/JUaCHQ6rdX
Show more
0
0
2
0
昨天在 @boopdotfun 上玩的 只有玩第一波然后完全撤离的才能赚钱 但凡是持续玩的基本都是亏钱 这基本就是目前整个链上的缩影 只有一浪 极少数有二浪 然后二浪还不能太格局 另外 @boopdotfun 的整体机制其实有利于坏人 简单来说 有实力的项目方不愿意过来 毕竟白送5%筹码出去 剩下来玩的冲着空投rug 率极高 配合当下的行情就是无限收割 大家都想超过https://t.co/uWqS4shM07 但是那么久了 依然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但是认真说 昨天 $boop 给足了机会 这一个月玩交易最大的感触: 在流动性匮乏的时候,只在情绪和资金合力的标的上做交易,其他时候最好休息 举例: 1、$shyai: 全市场都关注的有强官方背书的打新; 2、$rfc & $dark :行情冷到极致时市场最优的两个标的; 3、$boop : 预热到极致的链上热开项目; 4、羊驼:整个山寨市场都在关注的合约标的。 在这里举例子说明的的不是说一定能够赚钱,只是相比起其他平时不带思考的冲标的,这种冲法项目的迎面会是55开,流动性和情绪在,哪怕是止损了,深度也会比其他标的好很多,同时记得,在情绪和流动性撤离时就记得跑了,依然是钻石手亏光的版本,这样看来,$skyai 还是有点东西,bnbchain 作为一条出了名的国企链,只要有点官方背书都不会做的太难看
Show more
0
1
3
0
比赌瘾更难戒的,是炒币 一提到赌这个字,许多人脸色煞白,因为跟这个字沾边的人,一般都没有什么好下场,赌徒的最终下场轻则浑浑噩噩一事无成,重则债台高筑累及家人,如果身边的人里面出了一个赌徒的话,人们往往避之不及,生怕他遭难的那天伤及自己,至于戒赌,一个字,难。 而赌是人性的一种,赌博荼毒太深且不合法,所以大多人惧而远之,但是具有赌性的游戏可不止一种,譬如投资,直白的说,其实所有跟投资相关的标的都具有一定的赌性,这一点在金融投资中尤为甚之,比如加密货币,比如期货,比如外汇,比如股票等等。 首先要清楚的一点是,赌博与炒币是完全两种性质,不可一概而论,只是现实中我们会发现,在不炒币的人眼里,尤其是在币圈行情不好的时候,币民无时无刻都在遭受着一种偏见,似乎炒币与赌博无异,都归于不务正业的范畴。 他们不明白,明明这个人炒币这么多年还在亏损,为什么还坚持炒币。 这话听起来辛酸,更令韭菜玩家感觉到落寞,但在我看来,币瘾真的比赌瘾更难戒。 赌博有输赢两面,炒币有涨跌两边,看似各 50%,可多少人没沾染上赌博恶习,却在币圈里越陷越深。 币圈什么时候能迎来一个长久的春天? 币圈 2017 年的超级牛市让许多人记忆犹新,当时区块链概念火爆全球,比特币价格一路飙升,无数人涌入币圈,幻想着一夜暴富。我和我的一众朋友们在币圈那一场狂欢盛宴中也曾志得意满,而最终没能逃脱折戟沉沙的下场,时隔多年,天各一方,有人黯然离场,有人依旧坚守。 坚守的众人里,好兄弟老梁是最为币痴的一员,那一年他在币圈里赔掉了 400 余万,他已经很少回忆以前,因为随之而去的,除了他多年的积蓄,还有他的婚姻。 自那之后,我们许久未见,而我们那个曾经畅谈币圈梦想的 “谈币论金” 群里,也早已无人发声,在经历了 2018 年币价暴跌的煎熬岁月后,许多人已经不再期望牛市归来,带着不甘,带着落寞,币圈群里的人也越来越少,偶尔弹出几个转发广告,无人再议论炒币。 老梁前段时间回来了,我们一众好友聚了一聚,酒过三巡,他问:“你们都还炒币吗?” 气氛陡然冷了一下,一些人面露尴尬之色,曾经我们这帮人的话题只有炒币最能引起共鸣和争论,而如今提到炒币却仿佛被踩了尾巴一般。 终于,小许嗫嚅的说道:“交易所钱包里还有点币,不过没多少钱了,老爸也不让炒了,就偷偷玩玩。” 小许是我们这帮人里年龄最小的,但家境绰约,刚一接触币圈就怂恿老爸投入了几十万美刀本金,可还没高兴多久,年轻的他就见证了币圈市场诸多历史性时刻,本是父母骄傲的他,回家都有些抬不起头,从堂而皇之的炒币到偷偷的炒币,想必这其中也有太多的难言之处。 略有醉意的老梁一手扶在桌子上,“也好,不像我,这辈子恐怕都离不开币圈了。币啊,币。” 老梁把币两个字念叨了好几遍,他已经在币圈里失去太多了,按他的说辞,他已经慢慢建立起自己成功的交易体系了,哪怕旁人对此嗤之以鼻,他也要在炒币这条路走下去,纵使他手里现在只有十几万本金,这些也是他在币圈上头东山再起的希望。 或许最重要的是他说的这句话,“我在币圈赔了 400 多万,你们说,我靠什么才能在我老去之前赚回这 400 多万,哥哥年纪大了,干不动了,我只能赌币圈能好起来,我只能相信我能靠炒币给自己争回一口气。” 一场与炒币无关的饭局,却引起了众人关于炒币的回忆,几年而已,似乎时间不长,可足以让一个人改头换面,却没让币圈重回艳阳天。 只可惜,我们这群人,都曾是币圈的失败者,在那年之前,谁都不相信币价跌起来可以是那个样子,谁都不愿回望,短短几个月时间,数字货币的下跌速度简直令人发指。 我看到,饭局末尾,许多人拿起手机醉意朦胧却又熟练地打开行情软件,曾经那个绿色喜人的数字货币账户如今一片红色,似乎尘封已久,又似乎恍若昨日。 原来,这些已经不再议论炒币,朋友圈里也看不出是一个币圈的人,都没有完全的离开过币圈。 为什么币瘾难戒?因为币圈让人感觉机会遍地,更重要的是,太多人在币圈丧失了多年积蓄,都想扳回一城,币圈行情上涨的越凶猛,入场的币民越多,人们投入的本金越多,到最后,一网打尽。 明明看着多数人都在赚钱,可最终只有少数人赚到钱,这条铁律,在币圈同样适用,未曾改变。 许多受损严重的币民这么多年之所以不彻底离开币圈: 其一是因为不甘,牛市的记忆还是存在的,这些记忆让他们相信,牛市来了,炒币确实可以让人很快的赚到钱,而且,自己的炒币经验已经很丰富了,离悟道恐怕也不远了,或许,下一次的牛市,自己便可以用炒币实现财务自由,再不济也能回本; 其二便是觉得自己在做前沿的金融投资,是做数字货币布局而不是炒币,哪怕外界有再多不解,自己就算暂时无法用账户数字的结果来辩驳,但自己也要忍辱负重到开花结果那天。 其实,这些想法都对,牛市里加密市场的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放到个人身上,是一种被从天而降的大奖砸到的感觉,这种感觉令人难以忘怀。但价格波动极大且交易风险极高,对于很多坚持多年炒币却还在亏损的人来说,早点放弃炒币这条路早点止损才是最适合的方式。 只是,这一步太难了,因为币圈这个巨大的诱惑场每天似乎充满着盈利的机会,似乎钱只要投入到币圈里就有机会分一杯羹,可实际呢?我没见过把钱投入到币圈里马上赚钱了就取出来的人。 戒赌是因为赌博百无一用,十赌十输,还背上不好的名声;可炒币虽然风险巨大,但在部分人眼中有着所谓 “高回报” 的可能,是看似新潮的金融投资,为何要戒呢? 话说回来,除了币圈还能有什么比这个更快呢? 如果兄弟们不将投资看成赌博,而是当作储蓄理财的话,就能极大地降低投资的难度。
Show more
0
7
43
4
黑镜第七季,重生了。在第五季第六季连续拉垮两季的情况下,竟然搞出了第七季,满血复活,几乎回到第一季水准,主要是因为第三集和脑机接口那集。 第三集没有任何疑问地无限接近首相和猪的水准,甚至达到了《楚门的世界》的水平。 老编剧Charlie Brooker再次拯救了黑镜,尽管前面两季也是他拉垮的,🤨。 临近结尾借鉴了佳能相机的短片广告《leave me》,就是妻子死了,丈夫查看相机发现可以穿到相机世界里去,最终丈夫留在了相机的时光里……不回现实世界了。 …… 。。。 里面有多部电影的影子,但完全不影响是一集给所有影迷的情书。美好浪漫,悲伤易冷易碎,直接看第三集。 脑机接口那集,也有意思。重点在于脑机接口完全揭示了“冯哥”的野心。尽管当上人类大总统的方式比较粗糙,但不失为一种想象的可能。 回想这两集,我觉得这个世界依然美好,人生有各种无限可能,只要在任何一个领域开出花,马上就可以得到另一种人生。(虽然命运不是必须要改变的)比如写一首诗,作一首曲子,拍一个短视频,拍一个网剧,甚至拍一张照片,只要到顶,会被世界立刻看见…世界太有意思了啊,有意思到让我的心也跟着怦怦直跳。
Show more
0
25
153
18
Bybit 推出【Megadrop】 打新正式卷入“理财赛道” Bybit 最新上线打新平台【Megadrop】,正式把「定期理财 + 空投任务」打通。 这是 Bybit 推出的全新代币发行机制,只需购买指定定期理财产品,就能在项目代币上线前提前获得空投份额。不用抢购、不靠拼运气,定存拿收益 + 薅空投。 白话理解: 定存赚收益 + 拿新币空投 + 叠加任务加成 = 稳撸热点项目空投。 1、首发项目: $OBOL @Obol_Collective 奖励池:650万 $OBOL 时间:4月30日-5月5日 上线时间:5月7日,OBOL/USDT 开盘 支持定期:USDT, MNT OBOL 是Pantera领投的去中心化验证器协议,提供一种叫做DVT分布式验证者技术的解决方案。 我对这个协议不陌生,24年的一个撸毛项目,我跟mike @Mikemoo75197959 老师聊的挺多,他咔咔一顿撸······ 这个协议我的理解是:在运行的ETH验证器,以前1个节点出问题,整个验证就挂了,资金也可能有风险。Obol 这个让多个节点一起运行一个验证者,只要不是所有人同时宕机或出错,验证器就能稳定工作。这种方式大幅提升了抗风险能力。适合质押提供商以及机构大户,eth验证节点运营商使用。 这个项目之前发布了空投快照25年1月21日,7.5%空投份额,之前参与的记得去领。 2、Megadrop 具体规则 每日积分 = 持仓金额 × 期限乘数 × 支线加成(若完成任务) 规则拆解: • 持仓金额:质押的 USDT / MNT 数量 • 期限乘数(Bybit 固定理财): 14天产品 = ×1.0 30天产品 = ×1.2(拿更多积分) •支线任务加成(现货交易): 当天完成现货交易任务 → ×1.2 连续完成任务可每日叠加 该模式下 ⚠️ 提前参与、越早积累积分,拿到的空投就越多 1、 定存拿收益,还能薅空投 2、可“预测收益率”,积分规则清晰 3、适合长期持有 USDT/MNT 的大户 3、参与方式简要 • 登录 Bybit,点击【理财】选择定期产品 • 存入 USDT 或 MNT • 日常做点现货交易任务即可 • 等着分 $OBOL 👉 活动入口:https://t.co/JH2tcYzqeq 搜索框里输入:megadrop 4、我到底要不要返乡创业,搞一波撸毛产业带动农村就业? 最后,丰密简单说说我的个人想法,也是继Nillion维权与babylon tge后出去修心时的思考: 相较“拼积分博运气”的 Binance Alpha,Megadrop 更像是空投的“稳赚理财”方式。不论是 Bybit 的 Megadrop,还是Binance 的 Alpha,归根结底,都是交易所在抢用户、拉增长的打法。交易所之间的良性竞争铸造护城河,而用户真正关心的是用户利益,财富效应。 过去几年,我们在链上撸空投,靠交互、靠形成真实用户、靠预判谁会发币、什么时候发。 但大多数时候,其实我们在和一个「未知系统」博弈,没有规则、不讲逻辑、最后还要看团队良心与格局。 而现在,交易所直接把资产分发做成产品化的发行平台,项目方也愿意配大量 Token 出来搞(明确性的参与逻辑),这背后其实反映了一个现实, 对项目方而言,这是一场资源配置博弈, ✅给链上用户发币,打格局 ✅给交易所用户发币,换流量, 对用户而言,我们开始看到 “资产发行权”从协议手里转向平台和流量端, 这里是好还是坏,主要定位「用户」类型,对于我这种kuigas类型肯定是坏事!对于交易所用户是好事,千人千面不好定论。 对 Bybit / Binance 用户来说,这是福利、是确定性,是“存钱有币拿”的躺赢逻辑; 我们习惯了做链上高质量交互,习惯了赌一个协议会不会发币、什么时候发; 我们不是不努力,是发币没我们份; 我们不是不积极,是分发逻辑越来越离谱。 可以确认的一点是,这种方式意味着: 谁掌握了分发的渠道,谁就掌握了财富效应的分配权。 我之前游走在拉萨的街头, 阳光正好,风稍有点冷,人来人往、经筒转动, 而我心里却一直在反复念着几个问题: 1、链上的 Kuigas,还值得赌吗? 2、交易所这种平台化分发的猪脚饭赚钱效应能持续多久? 3、我到底要不要返乡创业,搞一波撸毛产业带动农村就业?验证人脸、存款打分、刷任务积分,无污染、无能耗、无排放,带动我国农村就业!独创高质量产业发展路线,这种创业这应该算是绿色产业吧? 你说呢
Show more
0
0
2
0
「BTC 不需要 Fi,只需要持有就行」 这是令大家耳熟能详的一段话。 但我想理性讨论下,BTC 到底需不需要 Fi ? 很多人说,比特币的使命是「做世界的硬通货」,与金融创新无关 也有人认为 BTCFi 是把比特币带到更大舞台的钥匙,赋予它不只是「睡在冷钱包里」的生命力。 这问题其实可以分三层看: 1️⃣ 价值主张: BTC 作为去中心化资产,它最大的优势是抗审查、全球流动性和固定供应。 这些特性让它适合做价值存储,但如果永远停留在存储阶段,它对链上生态几乎没有贡献,无法让更多用户或应用基于比特币活跃起来。 2️⃣ 经济效用: 持有 BTC,如果除了价格波动外没有其他收益来源,会让绝大多数人倾向把 BTC 留在交易所或硬件钱包,不参与网络建设、也不会在链上产生持续交互。 这种「死水」状态对网络活跃度、节点经济、甚至 BTC 本身的流动性都不健康。 而 BTCFi (比特币金融化)要解决的核心痛点,就是激活这部分「死资产」。 比如 GOAT Network @GOATRollup 通过多资产 PoS 排序器,将链上手续费收益以 BTC 形式返还给节点和质押者,我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路径。 3️⃣ 技术可行性: BTCFi 在之前一直受限于技术瓶颈,跨链桥风险极高,Layer2 缺少像以太坊那样成熟的 Rollup 模型。 但 BitVM3 的提出和 GOAT Network 的落地,让在 BTC 原生安全范围内实现 ZK Rollup 成为可能。 比特币网络不仅能保留去中心化和安全性,还能在二层扩展出高性能、低成本、可组合的金融产品。 ▰ 从用户角度看,BTCFi 让持有者有收益动力; ▰ 从生态角度看,BTCFi 带来链上交易、DEX 活跃度和二层繁荣; ▰ 从技术角度看,现在已经到了可以让 BTCFi 真正落地的时间点。 但,BTCFi 不等于泛滥的高杠杆衍生品,而是让 BTC 资产真正参与到去中心化网络的价值流转和增长中。 如果说, 过去十年 BTC 靠「数字黄金」 narrative 攀到万亿市值 那么下一个十年, BTCFi 可能是它继续进化的必经之路。 理性看待 BTCFi ▰ 它不是背离比特币的去中心化精神,而是让比特币的网络和价值,真正流动起来。 所以兄弟们觉得 BTCFi 会是 BTC 下一波 narrative 吗,还是伪命题?
Show more
0
32
45
1
自从写下“2025年全天候配置策略方案”以后(置顶文章),带着蓝海群内伙伴们,基本在 #BTC# 10W+做了一定的减仓,大饼和蓝筹币提到了冷钱包,同时在 #OKX# 和币安放了相同体量的稳定币,只通过无风险收益,来测算一下3个月,收益如何,今天正好 #OKX# 的结算了,数据也出来了! 我在币安的策略:主要以USDC/USDT稳定币套利为主,叠加USDC打新为辅,目前每个月收益大概稳定在3000-4000U 我在 #OKX# 的策略:直接在1月22日,丢进去稳定币理财,今天结算,总收益是19450U,平均下来一个月是6483U 有一说一,客观来讲,#OKX# 不用烦神,直接定期年华,很舒服,币安要来回倒腾。虽然都是无风险收益,但讲真,无需烦神,还是很香的!今天 @mia_okx 这个 #OKX# 活动可以搞一搞,50%年华,高的离谱,虽然只有几天时间,值得撸。哎,可惜我要有500个七大姑八大姨就好了。哈哈😂 躺赢苟且到2027年,相信周期的力量,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才是最大的努力!🫡
Show more
50% +10% 年化收益!! 所有未用过OKX理财的用户,可享受3天50%高息+180天 10% 收益 限额1000U,快充值到OKX 理财捡钱啦~ https://t.co/Zv71u0dnjg
0
3
2
0
孙哥系动态一览(★^O^★) @justinsuntron TRX质押ETF提案出炉,TRON正在敲开华尔街大门/TRX Staking ETF: TRON’s Bold Move Toward Institutional Adoption 📢【重磅】TRON迈入机构视野!Cboe提交TRX质押ETF提案,或将开启TRX合规新纪元 美国Cboe BZX交易所已向SEC正式提交Canary Staked TRX ETF的19B-4上市申请。这一提案若获批,将使TRX成为美国首个具备质押收益的原生加密ETF,也是TRON生态朝“机构采用”迈出的关键一步。 ¨¨¨¨¨¨¨¨¨¨¨¨¨¨¨¨¨¨¨¨¨¨¨¨¨¨¨ 🔍 S-1 ≠ 19B-4:交易所背书的意义远超项目自述 我们常见许多加密项目向SEC提交S-1注册声明,这表示他们“希望发行ETF”,但S-1更多是项目方自己的申请。而19B-4则代表交易所主动请求将该ETF列入挂牌交易清单。 也就是说:这是Cboe替TRX“出面”,向SEC表明——“我认同这个产品合规、稳健,并值得上线交易”。 这意味着 TRX 获得的不只是ETF的“愿望资格”,而是进入华尔街主流交易体系的真正通道。 ¨¨¨¨¨¨¨¨¨¨¨¨¨¨¨¨¨¨¨¨¨¨¨¨¨¨¨ ✅ 这支TRX质押ETF,有何特别之处? 1. ETF将以现金申购赎回方式运作,避免直接接触TRX现货,规避SEC托管顾虑; 2. 所有TRX将由第三方冷钱包托管,资产安全性合规; 3. 使用Coindesk TRX定价指数进行NAV净值计算; 4. 最重要的是:ETF持仓产生的链上Staking收益将反映在基金净值中,投资者无需自己上链操作,也能享受“链上收益”。 ¨¨¨¨¨¨¨¨¨¨¨¨¨¨¨¨¨¨¨¨¨¨¨¨¨¨¨ 📈 为何说这是TRON生态的分水岭? TRON长期深耕链上支付、稳定币发行、跨链桥与RWA等实用场景,TVL 与日交易量始终活跃,但却因“非以太坊叙事”长期游离于主流机构投资之外。 这次19B-4的提交,不只是一个产品申请,更是一次叙事逆袭: 1. TRON的DPoS机制、24/7的活跃交易、全球去中心化节点被Cboe写进提案,用来证明其不易被操控、具备机构接受的风控基础; 2. TRX没有供应上限、市场结构更偏套利驱动,被认为更接近商品属性,适配现有ETF审批逻辑; 3. 此前TRON生态也逐步纳入RWA试点、USDT发行权重、L2资产支持等多个传统金融关注方向。 这一切,构成了TRON今天能够被ETF交易所“接纳”的基础。 ¨¨¨¨¨¨¨¨¨¨¨¨¨¨¨¨¨¨¨¨¨¨¨¨¨¨¨ 🚀 这背后的大趋势不容忽视: 1. SEC 已逐步接受加密ETF的新模式(如BTC、ETH现货ETF); 2. 市场开始关注“具备原生收益能力”的资产作为ETF标的; 3. TRX 是目前首批进入ETF申请流程的非以太坊资产之一,也可能是首个成功将“质押收益”整合入ETF结构的代币。 如果该ETF通过,将成为全球首支提供链上收益的合规加密ETF,对整个加密行业都是一个范式转变。 ¨¨¨¨¨¨¨¨¨¨¨¨¨¨¨¨¨¨¨¨¨¨¨¨¨¨¨ 🌐 对TRON生态的长期意义是什么? 1. 一旦上线,将引入机构级资金配置,稳定持仓结构; 2. 社区关注度、治理参与度、节点活跃度或将提升; 3. TRON也将进入RWA与Staking Narrative合流通道,重新占据市场叙事高点。 在机构化进程提速的当下,TRX此举可能让市场重新审视:一个不依赖L2 hype、不靠VC背书、靠实用落地的公链,也能走进TradFi核心。 💭 最后一个问题: 这只是个开始。下一步,是其他高活跃公链争取质押收益ETF?还是更多RWA项目跟进提交19B-4? TRON交出的这份“ETF提案”,你怎么看?TRX有机会成为主流配置资产吗? @justinsuntron @trondao #TRONEcoStar# @trondaoCN
Show more
0
25
27
1
有趣但无用的发明 https://t.co/T89iROFPSq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