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明星走光
People
Not Found
Tweets including 明星走光
在所有项目方都想让用户驻扎在电脑前 @Mira_Network@boundless_xyz 却做了一件不那么“互联网的事” 请你走出去看一场日出或日落,然后拍一张照片上传。 让我们回到生活,热爱生活 返回来看Mira,这个种子轮就融资了900万美金的明星项目 @MiraNetworkCN 不是那种光靠炫酷概念圈粉的 AI+区块链项目,而是实打实地从基础设施干起,慢慢把应用和生态铺开。 最近 @Mira_Network 也是 官宣了 10 个合作方,涉及计算资源、隐私保护、数据存储,还有实际应用场景。比如 GAIB、Lagrange、StoraChan 这些项目,名字听起来可能有点陌生,但他们都在帮 Mira 把“验证层”嵌进 Web3 的基础架构里。 更让我觉得接地气的是,Mira 离实际落地真的很近。现在等候名单已经开放,TGE 也快来了。他们之前公布了 900 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对比一些类似的项目,Mira 的市值空间感觉挺大的。 与此同时,他们的社区也在加速预热。 说实话,Mira 这种踏实做事的风格,还挺让人有好感的。希望TGE的时候也能来波大的
Show more
0
28
25
0
普通人如何逆袭? 这8个早晚会出头的特质! 必须要看下这几个特质你占了几个? 咱都说“人往高处走”,可为啥有些人就能脱颖而出? 其实啊,那些早晚会出头的人,身上都藏着这些“秘密武器”,特实在,特接地气,咱一个一个唠。 🔺1. 自学力:自己就能支棱起来 啥叫自学力?就是不用别人在后面催着赶着,自己知道主动学东西。不光学,还能有自己的一套认知体系。就像“行有余力,则以习文”说的,有空就琢磨,自己给自己“充电”,不依赖别人,这多厉害! 🔺2. 输出力:把明白的事儿讲得更明白 光自己懂不算啥,能把知识精准地表达出来,连小孩都能听明白,这才叫本事。输出力强的人,能把复杂的东西揉碎了、嚼烂了,让别人轻松接收,这沟通能力,走到哪都吃香。 🔺3. 自己第一位:不委屈自己的主儿 对不喜欢的人,能果断拒绝,就算出点丑也不觉得尴尬。先把自己照顾好,不勉强自己迎合别人。“凡大爱者先自私”,爱自己可不是自私,是给自己兜底,有这底气,做事才更硬气。 🔺4. 相信自己:自信不自傲 绝对的自信,面对啥人啥事儿都从容。根本不在乎你是谁,有自己的原则,不轻信。这股子自信不是盲目,是心里有底,管你是谁,咱都不怵,这状态,做事儿都顺溜。 🔺5. 聚焦、向上社交:远离“烂圈子” 懂得远离脑子不清醒的人,拒绝毫无意义的社交。“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天”,跟明白人打交道,往上走,不把时间浪费在没用的地儿,多聪明! 🔺6. 享受孤独: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不害怕孤独,还能享受一个人。自己能扛下所有事情,这可是修炼“王者体质”的第一步。孤独不是寂寞,是给自己沉淀的时间,攒够了劲儿,随时能爆发。 🔺7. 通透:活成“明白人” 看透人性,不对别人抱幻想,喜怒不表露,不跟烂人烂事纠缠。活得明白,情绪稳定,懂规则懂人心,这境界,少走多少弯路! 🔺8. 理性、知人性、懂人心:把人性“玩明白” 把贪婪、虚荣、懒惰这些人性弱点利用到极致。不是使坏,是懂人心、知人性,理性应对。这招儿,可是赚钱、做事的核心,厉害不? 你看,这些特质没一个是玩虚的,都是实实在在能落地的。早晚会出头的人,不是有啥超能力,就是把这些事儿做到位了。 咱普通人,要是能慢慢培养这些特质,不说大富大贵,起码活得明白,走得稳当。 赶紧对照对照,看看自己有哪几样,缺啥补啥,指不定下一个出头的就是你呢!
Show more
0
19
651
134
九载光阴,两次起落,三轮周期,无数风波 老吴坦诚地剖析了自己从 ICO 一夜暴富到 2018 年亏损的滑落,从司法风波的惊涛骇浪到追逐热点的冷却,再到最终构建稳态投资结构的转变。这一路走来,本身就是加密世界的一部微观史诗。 老吴的“哑铃”资产配置策略让我联想到塔勒布在《反脆弱》中提出的“杠铃策略”:用 85% 的极端稳健对抗黑天鹅,用 15% 的极端风险捕捉白天鹅。 而老吴的策略甚至比塔勒布更显保守——一位在新兴资本丛林的腥风血雨中幸存下来的老兵,他的投资模式无疑是最佳范本,无需多言,直接借鉴便是。 “构建稳态结构以穿越周期”,这的确是大多数短视投机者永远难以企及的智慧。更残酷的是,这种智慧很难传递,如果你看了深有所悟,那是你本来就懂。 “慢就是快”,“欲速则不达”——这道理如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与“有志者事竟成”一般真实,却也同样难以参透,更难以践行。 加密行业何曾缺乏机会?风口一个接一个,琳琅满目,叫人目不暇接。每轮热潮都如山顶的旗帜,叠加一夜暴富的传奇故事,诱惑着散户加速冲刺。然而,真正能穿越周期的,不是跑得最快的人,而是那些懂得在山腰停下来、调整节奏、修整心态的人。 成功的关键并非追逐每一个热点的“先手”,而是在浪潮退去后依然能“活下来”的能力。这种“活下来”,不仅是资金的存续,更是心态、认知和节奏感的沉淀。 当喧嚣散尽,真正留存下来的,是那些将行业周期转化为认知周期的生存艺术家们。 在算法与噪音共谋的现代市场,真正的阿尔法行为并非捕捉市场的每一丝波动,而是用内心的坚定对抗情绪多巴胺的劫持。然而,散户往往缺乏概率论的常识,对镰刀毫无敬畏之心。 暴富之道,在他们眼中必须迅疾无比,片刻等待都显得多余,恨不得须臾间功成名就。 此前,我曾与 @kuigas 老师和 @gm365 老师探讨链上行为的积淀,我们不约而同地认同:以慢打快,慢即是快。无论是空投耕作的 POW,还是二级市场的投资,终极智慧殊途同归——用时间贴现率对抗市场波动率。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关于捕鸟的隐喻,恰是加密市场最精妙的注脚。当多数人在市场的“百草园”里焦躁地拉绳时,老吴们早已平心静气地参透了其中的真谛: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Show more
0
0
4
2
兄弟们炒币都是如何亏光本金的? 实际上,本金亏光并非一夜之间,而是一连串错误不断累积的造成。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看似都“正常”,直到爆仓那一刻。 最典型的几个“亏光之路”如下: 🔺一是重仓上来就干:很多人进场就想赚快钱,10%的波动都嫌慢,直接上高杠杆+重仓。 一笔做对了以为自己是天才,一笔做错了就开始扛单,想“等回来”。结果行情不回头,账户直接腰斩。 🔺二是不止损+加仓补仓:止损设了,但到了止损价犹豫了,“再等等”成了最致命的想法。 一看亏多了,干脆不砍了;再亏,加仓摊平。结果行情走成趋势,小账户直接没得救。 🔺三是频繁交易,情绪失控:亏了急着扳回来,赚了又不满足,反复下单,反复打脸,账户越做越小,心态越来越炸,最后变成了“只想赌一把全回本”的状态,结果输光。 🔺四是没有系统,纯靠感觉:今天追涨杀跌,明天猜顶抄底,没有任何逻辑支撑,靠情绪,靠走势瞎猜,长期下来,全靠运气,迟早归零。 最后,很多人其实不是技术差,而是不肯认错,不愿止损,拒绝面对现实。交易亏光,从来不是行情太难,而是自己太执拗。 一句话总结:本金不是被一次失误亏光的,而是被一连串“舍不得”的念头慢慢吞掉的。 共勉!
Show more
到底这个社会是怎么运转的? 这个社会由 91% 的穷人,8% 的中产和 1% 的富人组成,组成了三个小圈子,每个圈子的生活不同,几乎不来往。绝大多数人周围接触到是自己层级的人,家长里短。 穷人的生活可能是安分守己一辈子存几十万,或者折腾负债几十万,这是体制外的绝大多数工作。 大多数体制内和体制外年薪数十万的人是中年阶级,这些人退休时一般资产几百万,一辈子基本衣食无忧,病有所医,但也不敢乱花钱。 资产数千万的是富人,富人普遍不为钱操心。 富人掌握蛋糕分配权,即使富人中产穷人财富总量一致,也意味着平均每个富人掌握的财富是穷人的 90 倍。 富人控制经济链条的运转,经济循环是社会最主要的循环。富人会提供给穷人基本的生活保障,并通过制定规则、提供娱乐活动等手段让穷人规矩。 经济链条运转好时会用更高的工资吸引穷人生产以期获得更多生产收益,经济链条差时就是裁员,但裁员使穷人没钱消费会导致经济更差,穷人摆烂像是一种大家都不要好过的反抗,这不是富人想看到的。 因此经济差时避免不了拿一些富人开刀,减少食利阶层,让商品降价或向穷人注入资金,让链条恢复运转。控制经济链条运转很复杂,如果搞崩了无法恢复则直接重新洗牌。 这个社会绝大多数人的观点 / 建议不可以直接参考,大多观点的出发点是利己,这些观点有利于提出观点者保持阶级或跃迁,但不利于你。 穷人安分守己一辈子能达到的是中产阶级 20 多岁的起点,中产阶级甚至一辈子也达不到富人的起点。 穷人到中产的跃迁手段,大致是年轻考入体制内安分守己一辈子,或年轻时拿体制外税前三倍体制内工资持续 15 年,期间还要控制消费。 中产到富人的跃迁,更困难,不再分析,阶级滑落最容易的原因是子女不行,子女乱花销乱折腾可轻易让中产家庭变成穷人,富人变成中产。 其次是投资,例如房产投资损失。如果每个阶层安分守己,不大容易阶级滑落(当然安分守己的是少数)。 穷人和中产之间的跃迁和滑落比较容易,因为富人需要保证一定的阶级流动性 ,否则激起穷人不满,链条运转会崩溃,而富人不会想让自己阶级滑落。中产阶级上街不满问题不大,如果穷人上街那社会就危险了。 总体来说,穷人 中产 富人的阶级跃迁和阶级滑落都很困难,绝大多数,实现阶级跃迁 / 滑落需要一代人的时间。 如果你是穷人,需要年轻考入体制内到退休或拿 3 倍体制内工资 15 年,期间还要控制消费。 如果你是中产,你可以生活优渥,但也要重视子女教育和谨慎投资以防阶级滑落。此外,找个好对象,以及不要轻信他人观点,高额消费和无脑的币圈投资。
Show more
0
1
5
0
凉兮,感谢你两年的锤,让我终于明白了流量的意义 凉兮已经锤我、曝光我、点评我整整两年了,这场持续性的“公共教育”已经成为很多人饭后茶余的谈资。但奇怪的是,这两年我非但没涨粉,反而多了不少误解和调侃。按理说,一个被锤了两年的人,应该已经“热度拉满”、声名狼藉才对。可惜事实不是这样——我太“淡定”了,甚至可以说是不争不抢、不迎不拒。更何况很多人事实上非常想要得到凉兮的锤和曝光,因为这是快速起号的一种方式,而我享有最方便的路径却又没有抓住这样的机会,要知道流量大的博主很多时候广告费能够月入10万r 所以现在,我认真的想了一天又一天了。 这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一次冷静的选择。过去两年我反复思考,为什么我在币圈做了不少努力、分享了不少项目、带来了真实收益,却始终没有形成广泛的影响力?为什么凉兮每次锤我,热度都能上天,而我却原地踏步? 我明白了,是我自己过去“不想要也不会玩流量”。 我一直有种“额这光有人骂或者有人看能赚钱?”的质疑,总觉得挖 alpha、冲 meme、坚持持有一个山寨币然后拿住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至于别人怎么看我、怎么说我,我压根不在意。甚至每次凉兮锤我,我都是和他无效争吵。可是现在,我意识到一个残酷的现实:在币圈,有时候被锤就是最大的资源。 凉兮的每次锤,其实都是一场免费的流量输血,只是我过去没有好好利用。 但现在不同了。现在的我,开始“开窍”了。 凉兮你继续锤吧,别停!因为我现在真的可以接广告了——这不是开玩笑,是实打实的商单资源正在找我。每一次被锤,都是一个让我出圈的机会。以前我错过了太多次,现在我要感谢你,把我从幕后拽到了聚光灯下。 你知道吗?哪怕你只是随便截图我的发言、加几句嘲讽、给点情绪渲染,都会让我涨粉几十上百。再被锤几次,说不定我能签个平台合约,开启币圈版“带货之路”。 换句话说,现在的我,很欢迎你锤。因为每锤一次,我的曝光率、认知度、广告价值就多一分。而你,却帮我免费搬砖。 最关键的是:我已经不再回避流量了。 我现在觉得,有热度、有话题、有争议,是好事。争议意味着被看见,被看见意味着机会。只要我能把流量接住,把关注转化为输出价值,那我就不会再“原地踏步”。你锤的越猛,我成长越快。这是一个正向循环。 所以,凉兮,如果你今晚有空,麻烦再锤我一次好吗?顺便 @ 一下我,别让我错过了热搜的车票。说不定这次我能涨 500 粉,接到一个 5 位数的广告单,然后抽奖回馈一下新粉丝。你看,这是不是也算一种“反向共赢”? 最后,还是要由衷地感谢你过去两年的陪伴。没有你,我可能到现在还在“闭门造车”、低调自赏。但现在,我准备走出来了,带着你送我的热度,继续在链上发掘 垃圾土狗、攥屎手山寨,我也想接一点广告,赚点生活费。 祝你也多赚点钱,未来的日子我还需要你的帮助和扶持 当然这不是玩笑这是我的返佣链接,欢迎大家来走我的返佣链接 币安:https://t.co/cKrmRizhmt okx:https://t.co/Emr1DzDdF1 bybit:https://t.co/SDfRBYPK8r bg:https://t.co/3u2Tn8AdXD gate:https://t.co/O1St2IJ4dW backpack:https://t.co/rqpAyCsOFT axiom:https://t.co/Xyv2Q2SQVG gmgn:https://t.co/pUIcxXdrYt
Show more
0
68
96
5
那一年我21岁,脑子里装着一团浆糊似的希望,像一台刚通电的老电视机,闪着雪花屏,响着杂音。我想要很多东西:想吃遍大江南北,爱个天翻地覆,还想背个包去远方,从高原的这一头走到命运的另一头。 我没料到,生活这东西,是个慢性子。它不跟你吵不跟你闹,只是一下一下地敲你脑袋——像用榔头轻轻叩门。起初你还觉得自己还能跳一跳、再高一点,后来只希望,膝盖别再响。 21岁时,我以为自己是个炸药包,点一点就能炸出光明和真理。可惜没多久,便在某个深夜照镜子,看见鬓角的一根白发。那一刻,仿佛生活偷偷往我心里种了一颗白菜种子,准备慢慢地,让我变成一个“懂事的大人”。 十年过去了,我终于兑现了那个21岁时的愿望。背包,登山杖,咬牙坚持的那种——去了一次尼泊尔的EBC+Gokyo徒步线。这是个好名字,听上去像一组密码,只有疯子和哲学家能破译。我当然不是哲学家。 160公里,平均4000以上的海拔,从卢克拉走到珠穆朗玛,就像人生的旅途,起点热热闹闹,终点孤独安静。白天走在雪线上,像在天宫排练独舞;晚上在床上高反,像在地狱领门票。 有两次我热泪盈眶,不是看到山水有多壮美,而是我终于看清自己有多渺小。珠穆朗玛峰站在那儿,沉默不语,像一个上了年纪的智者,用风和云回答你的所有问题。这一刻我才明白:人类所有的哲思都很吵,唯有山是安静的。 有一晚在丁波切,头痛得像有人在脑仁上敲鼓。血氧掉到80以下,手里握着的不是生命,而是一台不断提醒你“你会死”的设备。高原上,每一个活着的人都像演员,得演出一副“我还撑得住”的样子。 那晚我彻夜难眠,想着远方的家,月亮皎洁得像一把手术刀,把孤独剖开来给我看。想起那句话:“生命中所有的灿烂,终要寂寞偿还。”我终于明白,真正的意义不是站上山顶,而是能在崩溃边缘撑住,不发疯。 徒步中,有个好兄弟或者伴侣是福气,要珍惜。像我这种独自solo,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个先来,不可取。但更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成为一个情绪稳定的人。徒步考验的不只是腿,还有你脑子里那点不着调的想法。走一段路,你就知道自己到底是匹马,还是只刺猬。 接下来我将会前往冈仁波齐转山,阿里无人区自驾,再去乌孙古道和新疆的牧道走一走。再疯一把,再信一次自己——就像21岁那年,我曾相信过的所有梦。 生活是个打铁的匠人,我们都是被它敲过的铁器。但只要你愿意站起来走一走,哪怕疼,也能敲出点光来。 祝你,也找到自己年轻时奢望的方向。 哪怕走得慢,哪怕很疼!
Show more
烧尸庙——一些生死感悟 香火熏染的午后,我坐在巴格马蒂河西岸,如同卡夫卡笔下滑入缝隙的甲虫,目睹河流将褪皮般的生死日常推到眼前。裹着白绸的尸体,如同被揉皱又展平的哲学手稿,在水波中翻卷着所有未被言说的答案。 五年前直贡梯寺的血肉天葬不过是序章,雪域秃鹫将死亡琢成鹰笛高亢的音符,而此刻焚烟却像沉默的智者在沙盘推演:人们为往生者洗涤双足的水花溅入河道,落在载着祭祀黄花的木盘边,恰似命运刻意排布的偶发韵脚。当长子持火种点燃亡父口中引信时,我忽然悟透——所谓家族传承不过是普罗米修斯火柴的盗火者们,在时光褶皱里玩着击鼓传花的游戏。 火焰在地狱玩笑与天堂牧歌间寻找平衡点,将人体还魂为无机物的形态。那些焦糖色的骨骸碎片从柴堆滑落时,带着造物主草稿箱里被删除的笔触。当燃烧殆尽的残骸被推入浑浊河心,水中涟漪将被击碎的晨星与沉没的灰烬搅拌成漩涡,仿佛某个星云塌缩前的最后晚祷。 对岸有人抱着婴儿走过石阶,焦糊气息与新生命体香在河面上勾兑。我蓦然想起幼年误入陶瓷作坊,看匠人将釉色斑驳的残次品砸碎重制。那些坠入巴格马蒂河的余烬是已解封的骨殖陶片,如同未成型的轮回胚胎,或许明年春天便会攀上凤凰木的枝桠,做深绿转橘红的色相轮回。 回望周边,众人没有失去亲人悲天悯人般的伤痛,而是伴着祭祀的活动,在唱诵着我听不懂的赞歌,对他们来说,死亡才是重生的开始,得道轮回的超脱,业力承托下的涅磐重生,庄重而神圣!如诗人惠特曼所言:“我将我自己遗留给土地,从那里能长出我喜爱的野草。” 迎接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业力未果,轮回堕落! 暮色四合时,夜祭唱诵与焚尸台木柴断裂声互为倒影。僧侣手中的转经筒与烟柱中的上升气流达成共识,裹挟着不同形态的有机物朝各个维度逃逸。我摸出兜里预备撒向河心的金盏花瓣,却在掌心发现它们已褪成苍白色——万物终将会皈依虚无,所以不妨我们,大胆一些,洒脱一些!
Show more
0
16
76
6
比特币年底前能上涨到12万美金以上吗? SOL明年立春前能上涨到300美金以上吗? ARKM明年立春前能上涨到2美金以上吗? 高中生能30岁前赚到100万人民币吗? 89年求测年底前能否赚到100万? 辛巳年生人能否今年考上事业编制 己卯年30岁之前的事业情况 很感谢早上大家参与日卦占卜,今天的占卜很辛苦,我已经很明确的把提问问题的格式发给大家了,但是很多人提问问题的方式还是不够清晰,今天选择了7个问题进行占卜,这7个问题中也有部分人让我花了很多时间帮忙梳理,特别消耗能量,写了一半我直接睡着了,补了一觉状态才回来一些。明天我会专门写一篇怎么提问占卜的文章。 我们来看今天占卜日卦。 1、己卯年 @Tomballers 30岁之前的事业情况 卦上显示求测人想要赚大钱,会经常换来换去能赚钱的门道,总感觉不合适,容易做错误的决策,暂时事业运还没到,好好提升自己,尽量想法落地一些。 2、辛巳年女性考编 妈妈 @Junliliu4 希望孩子能够今年考上编制,这是妈妈的期待,孩子目前处于一种波动的状态,可能会出现失误的状态,目前看女儿内心想法比较多,最近情绪低落,不太愿意沟通的状态。 如果今年考不上,明年后年能考上,坚持去考即可。未来两三年能有机会成功考上编制。 3、89年求测年底前能否赚到100万 @Jaf1121 看了求测人的年命,目前还是处于坑里,曲折当中,也可能因为财务引起官非,多忍耐即可,到了冬天会有好转,耐心等待,最后还是有希望的,道路曲折,但是会有转机。 4、高中生 @220918zc 30岁前能赚到100万及以上吗? 有机会可以赚到100万人民币以上,甚至200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及时的变现出现,防止中间被骗大的利润又跑走了。 可以做文化类相关的内容,或者一些辅助性的工作。 5、ARKM明年立春前能上涨到2美金以上吗?@maiyaweee 立春前不能达到2美金及以上。 可能在这个价格基础上还要往下跌,跌到底部会进行调整,随后开始拉升,冬天还可以。 6、SOL明年立春前能上涨到300美金以上吗? SOL在明年立春前达到300美金及以上是有难度的,但是总体上SOL在冬天表现会不错,尤其明年的1月份可能会迎来不错的走势。 关注的价格参考为1、6、4、9,可能是2XX。 接下来走势可能是现在坑里待一段时间,然后开始休整蓄力拉升,最后拉升。 虽然道路曲折,但是前途光明的SOL。 秋天需要注意一些,SOL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 7、比特币年底前能上涨到12万美金以上吗? @one_snowball 在年底前有望看到12万美金及以上的比特币。 比特币会在当下这个位置附近开始挖坑,经过很长一段时间调整后开始蓄力往上拉升。 后面可能的情况是会再一次来到当下价格上方后开始挖坑后开始拉升。
Show more
0
2
0
0
人是怎么变强的? 这三个关键是很多人不知道 人如何才能变强? 这也是困扰无数人的成长难题 答案就藏在下面的三个关键里: 研究自己、研究人性、研究宇宙规律。做好这三点,你会活得清醒又通透,一步步走向强大。 一、研究自己: 认识自己,是变强的起点 你真的了解自己吗? 问问自己这些问题: 我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我擅长什么?致命弱点是什么? 每天的时间,究竟花在了哪儿? 三年后,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太多人活得糊涂,从不深度剖析自己。可连自己都不了解,谈何进步? 看清自己的优势,才能放大光芒 察觉自己的短板,才能及时修补 知道时间花在哪儿,才不致虚度 明晰未来的方向,才能步步为营 研究自己,等于就是给自己的人生装上了“导航”,只有懂自己,材能每一步都走得更清晰不迷茫! 二、研究人性: 懂人性,才能少走弯路 人性有啥规律? 看看下面这些扎心真相: 女人重感受,男人重逻辑 老人重生死,小孩爱夸奖 富人重品味,穷人贪便宜 强者打明牌,弱者好面子 伤人最高境界是无视 爱人最高境界是懂得 你如何对待自己 别人就怎么对你 看懂人性,不是教你耍心眼,而是让你活得更明白。 跟女人沟通,多共情 跟男人合作,讲逻辑 别在小孩面前摆架子,多夸奖 别对穷人推贵东西,实惠更重要 强者做事坦荡荡,反而道路更宽 弱者做事死撑面子,往往吃暗亏 你若自我轻视,别人也难高看你 你若自尊自爱,他人自会尊重你 只有懂人性,才能在人际关系中如鱼得水,少碰钉子,多遇贵人! 三、研究宇宙规律: 顺应规律,才能借势而上 宇宙、世界等都有其本质规律: 宇宙的本质是能量 天地的本质是规律 世界的本质是格局 万物的本质是成长 商业的本质是价值 金钱的本质是交换 自律的本质是欲望 服务的本质是真诚 看清上面这些规律,才会通透 做生意,先想如何能提供价值 想赚钱,先看自己能交换什么 自律难?不是因为没毅力,而是欲望不够强。想做好服务?先拿出真诚。 顺应规律,就像借东风行船,省力又高效。反之你违背规律,好比逆水行舟,费力还难前进。 变强的好处: 掌控生活的底气,世界的温柔以待 变强意味着什么? 是面对困境时的从容不迫 是你选择各种生活的底气 是你实现梦想的翅膀和价值 当你强大了,不再被生活推着走,而是主动掌控方向。曾经遥不可及的机会,会因你的能力而来敲门。曾经忽视你的人,会因你的光芒而重视你! 你更自信、更从容,世界也会对你和颜悦色。这种变化,不是运气,而是你深耕自己、看懂人性、顺应规律后的必然收获。 变强,从来不是盲目努力,而是先看懂自己,再看懂人心,最后看懂世界的规律。 当你把这三者结合,每一步就会走得更清晰,每一个选择就都更明智。如此,方能在岁月中沉淀,在生活里成长,不知不觉间,活成自己曾仰望的模样。 你准备好,从这三个变强的方向,开始研究和努力了吗?
Show more
0
22
144
44
🔍 最近在 @aspecta_ai 平台,Solayer 的 BuildKey 一上线就热度爆表🔥,第一天平台被流量攻击瘫痪,最后不得不延期的了LAYER KEY的发射时间。 这不是简单的 FOMO,而是一次实打实的价值发现实验。说白了,这是个靠机制、靠产品、靠社区把「还没上市的资产」玩明白了的案例。 所谓的社区共识,不要光喊空口号用脚投票,而是社区直接参加到资产定价中,用钱来投票来反映对项目的发展空间的认可。 —————————🤔—————————— @aspecta_ai 的 BuildKey到底是什么? 过去 Web3 项目的早期份额,要不在 VC 那里,要不在项目方“朋友圈”里。普通用户连参与的门都摸不到。 但 BuildKey 的出现就不一样,它把早期机会公开化——你可以用非常低的成本,通过「Raffle(抽签)」拿到一张叫 Key 的东西。而LAYER的KEY未来可以换 $LAYER 代币; ⚠️定价是靠市场,完全链上透明。 而这整一套操作,是跑在一条叫「Bonding Curve」的机制上。 简单点说,就是价格是你我他市场博弈出来的,不是项目方拍脑袋定的。 🙋举个例子:最早一批 Key 大概是 2U 拿到的,现在涨到 7-8U,不少人已经翻倍走人。而 Redeem(兑换)的机制又进一步放大了收益,收益 5-6 倍的也有。 ————————💰—————————— 🏗 Solayer 本身靠不靠谱? 很多人觉得,“会炒的项目不一定有产品”。但 Solayer 这团队,是真的有点东西。 他们专注在链上支付,目标是让「小额支付 / 高频交易」在链上变得像传统金融一样丝滑。怎么做到的?不是靠堆服务器,而是从底层结构重做,性能拉满,适配真实业务场景。比起那些还在搞 rollup 拼图的,Solayer 更像是在常识去造一张完整地图。 最核心是,从TGE后价格一路稳定上涨,在市场对于VC币的二级价格的担忧中走出来强势曲线。 💃 💃 💃 💃 🔄 为什么说 BuildKey 是一个定价机制的“范本”? BuildKey 的逻辑: 👍 大都数VC投资的项目等不到发币的那天,多数项目死于胎中。而Aspecta可以天然挑选已经跑出来的项目,然后利用社区能力直接通过谈判形式,把最优的term直接下方给社区让散户先自由的参与进来。无论这些项目是否有TGE,只有有兑换周期的都是Aspecta的目标范畴! 🎯 先公平发射(比如用 Raffle 抽) 📈 然后靠 Bonding Curve 市场定价 🔁 最后可以自由兑换、交易,链上可验证 🎰 Aspecta平台不是零和博弈和跑得快的PVP 比如现在最早购买了LAYER的key的人以现在KEY的价格卖出去,应该6倍多收益。但是哪怕你现在才买LAYER的key,如果KEY到行权时候LAYER的二级价格保持不变你应该还有4倍空间。 我真心认为,让看好行业看好项目的用户赚到更多的钱,行业才能更良性的发展下去。 ———————🙏———————— 😚😚我期待的是 有无数个SOLAYER可以通过Aspecta把定价权给到社区。 这样的实验多一点,Web3 的价值逻辑才会越来越清晰。
Show more
0
9
23
4
今天,是汶川大地震17周年整。当时的情景是:遍地死尸,满目疮痍,大地像煮沸的开水一样抖动,地下有无数双手在抓脚后跟。我拼命逃到楼下空地,高楼摇晃、灯杆倾斜,天边发出妖冶的蓝,把侥幸逃脱的人们脸上照出了异样的光。总之那个景象十分特殊,像末日降临…… 大家年年都在转,我就转一篇未删节版吧——《写在5.12的爱国帖》: 那年川西坝子的油菜花比往年晚开了很多天,人们没有意识到什么。那时人们还相信专家,专家说花期推迟很正常,青蛙涌上街头也很正常。那天我正在书房赶一篇文章,地板晃动时,还以为是家猫在脚下调皮……直到窗外传来上百台起重机齐齐发出低吼,满书架的书弹飞出来,才明白这是地震,那声音,是地吼。 大地像煮沸的开水一样抖动,地下有无数双手在抓脚后跟。我拼命逃到楼下空地,高楼摇晃、灯杆倾斜,天边发出妖冶的蓝,把侥幸逃脱的人们脸上照出了异样的光。总之那个景象十分特殊,像末日降临……入夜,才知道都江堰死了很多人,北川封路,血库缺血。那时我正处于一个爱国青年的尾声,纠结处激情最猛烈,我认为报效国家的时候到了,我们要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清晨时分,我揣上钱和几包衣服上路,在北川界口与唐建光、郑褚汇合,进到山里。 可是我在北川一中面临人生最大一个困扰。我无法解释为什么五层高的新教学楼坍塌后只有半个篮球场那么大,而几十年前修的旧楼竟没有倒塌,也无法解释大楼像饼干般脆掉后,建渣里竟没什么钢筋,以至于在一楼上课的学生全部没来得及逃脱。一个妇人一直在我身边神经质地走来走去,她已不太哭得出声,只是嘶哑地指着那堆很渺小的碎渣:“看,那是我娃娃呀,她的手还在动,还没死,但我扯不出来她啊……”那个情景令人崩溃,我看得见那个小女娃娃碎花裙的一角,还有其他孩子的衣角,他们中的很多还在动,手在动,脚在动,细小的呻吟。但部队命令我们不准上前,没什么钢筋的废墟不能站人,以免引起二次崩塌。 就这样,眼看着孩子们在扭动、在呻吟,夕阳西下,他们的身体与那些石头一起,慢慢变冷,最终悄无声息……而我竟无能为力。 在此之前我是个爱国青年,相信生活的不幸是敌对势力造成的。我曾在球评里写“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因为这些家伙是南京大屠杀的后裔,我骂过CNN长了口蹄疫,它的主持人蒂弗莱骂过中国充满暴民和垃圾。我也不反对抵制家乐福,认为这可以唤醒民族血性。我家离美领馆很近,1999年美国导弹轰炸我驻南大使馆时,我在美领馆外高举过愤怒的拳头,烧过报纸,同年前往美国世界杯采访时,还写过一句“希望女足像一枚导弹打进美国本土”,深觉这句子十分有力。 可是,站在北川学校废墟前的我很困惑。我依然爱国,但渐渐明白碎渣里的钢筋并不是帝国主义悄悄抽走的,孩子们也不是死于侵略者的魔爪,而死于自己人的脏手。我更加困惑的是,为什么911死难者都有名字,我们的孩子没有名字,如果你想索要名字,你的名字也会成为敏感词…… 如果晚年写自传,我将以2008为基点。在此之前我是一个混蛋,自以为是,从无怀疑,像面对自己的指纹一样自以为掌握人间道理。可是大地震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天天在北川的大山里,孤魂野鬼一般晃荡,有时与其他志愿者挖出一些老人和小孩,有时就对着残垣断壁发呆。我顿生沮丧,这是更难熬的青春期,被折磨的并非发育的身体,而是信念。 有一天我看着山上,无意中发现竟有一所学校完好无损,甚至玻璃窗都没怎么震碎。我才得知,这是一座希望小学,地震发生后学生们在老师带领下翻过三座大山,全部逃到山下,无一伤亡。我问校长和老师为什么出现这个奇迹。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感谢那个监工。 那个监工是捐款企业派来的,他天天用小锤子敲水泥柱子听声音。他是工程兵出身,能从声音里听出柱子里沙子的含量、圆石比例、水泥标号是否匹配,如果不合格,就责令施工队返工,如果施工队不愿意返工,他就大吵大闹。老师们告诉我,那些日子工地上除了施工声音,就是这监工跟人吵架的声音。除了因质量问题吵,就是为了追款跟当地政府吵。众所周知,企业捐款大多先交当地政府掌握,再由政府拨给下一级政府,再拨给下一级……最后才是施工单位,一百万最后就只剩了二十万。最后一次吵架是关于修建操场,他吼出一句:妈的,黑什么,不能黑教育。他终于追款成功修妥了操场,小小的操场。 大地震那天,正是这个小小操场庇护了几百名孩子。 大地震时,这名监工吼叫着从山下拼命往山上跑,当看见孩子们都躲在操场安然无羔时,这条汉子倒在地下哭得稀里哗啦。 然后,他凭经验指着出山方向,让老师们带着大部队出山,自己则在原地守着几个家住山上不愿离开的孩子。那些老师就按照他指引的方向,带着孩子翻过了三座山,趟过已被地震震得河床扭曲、河水浑浊的小河,穿过黑暗无比的森林,林子中总是出现奇形怪状的瘴气,那些瘴气不断变幻,有时就变成一群厉鬼的样子,孩子们吓得大哭……终于跌跌撞撞到达了县城。当这名监工打电话确认孩子们安全得救,大哭着向山下城里的方向跪下。 我问,为什么要跪下。他说,是向当初的努力跪下,幸好坚持下来了。 我问,这所学校是不是用了特殊标准才修得这么坚固。他说:不,只是按国家普通建筑标准修建的。我又得知,这个监工监理了五所学校,在那场大地震中奇迹般无一垮塌。他说:没什么奇迹,所谓奇迹,就是你修房子时,能在十年之前想到十年之后的事情。 可是他从不能被主流媒体宣传,名字也一直不能公布,因为这会让国家出丑。后又传出他所属的企业涉黑……前两年一个晚上,他忽然打来电话,说正在被精神病医生治疗着,老婆也离婚了,他现在想带着女儿逃出四川,问我能不能帮他远离这是非之地,在北方找一个工作……后来,我们就断了联系。 我从2008年开始发生变化,一个人生平第一次看到那么多孩子被压在碎片下,身体慢慢变冷,慢慢死去,肯定会变化。那些碎花花的衣角、还在动着的小手,之后一年之久不断出现在梦中,而我竟并不知他们的名字。这是我的困惑:我们不能公布那些孩子的名字,也不能公布救了很多孩子的监工的名字。今天,是汶川大震四周年,这里正式公布他的名字:句艳东。 最近大家很爱谈爱国,基于上面的故事,我慢慢得知:不能狭隘理解爱国就是抵御外敌,爱国还表现在敢于抗争内贼。就如同你爱你们村,不仅表现在敢跟别村打架,更表现在勤恳耕种、爱护资源,敢于反对本村村长欺压村民、调戏妇女。如果一边跟别村打架,一边帮着村长鱼肉百姓,这不叫爱国主义,这叫勇当家丁。 我们当然要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可长城也应该保护我们的血肉。爱国主义应该是双向的,单向收费的不是爱国主义,是向君主效忠。 我认为句艳东是十足的爱国者,他没去攻打钓鱼岛,可是他救了很多孩子,他应当得到彰显,可事实刚刚相反,声名的舞台正被骗子们占据,而他正被生活惩罚,流离失所,仓惶不安。以我在灾区的见闻,多少骗子假太阳光辉之名横行,让青年们热烈膜拜……我不安地知道,这是更大的灾难,我们深爱的祖国正在逆淘汰、逆宣传、逆真相,如果一个国家的爱国主义宣传着骗子,这个爱国主义本身就是骗局。 我的爱国主义:给应得者以所得,给窃取者以褫夺,国家始能昌盛。 有件小事,5月13日下午再次强烈余震,部队命令我们外撤。走了几公里撤到山口时,正碰到央视张泉灵时空连线,我一身雨水和血迹无意间经过镜头。刚到山下,一个素以厚道著称的央视记者打来电话:“你丫真会出风头,没事儿你跑北川干嘛呀,抢我们台镜头”。我说:“操你妈”。绝交至今。 一月后回京碰到央视的仁义大哥。聊起豆腐渣工程,我说:贪官该杀几个。仁义大哥深邃看着我:“不,中国的事情要慢慢来,否则就会乱,毕竟重建还要靠他们呀。”又过了三年,我批评“共和国脊梁”倪萍。仁义大哥电话里极为不满:“你骂倪大姐干什么呢,人家倪大姐可是好人哪。”香港书展邀我去讲座,我调侃于丹余秋雨伪善,为权力洗地。仁义大哥再度打来电话:“想不到这几年你变成这种人,承鹏,咱不能只破坏不建设,不能见着政府干的事都是错的。” 我曾经欣赏仁义大哥,现在彼此天各一方,形同陌路。他那些公平正义名言在微博真真假假地流传,星光灿烂,粉丝推崇。以及,跟仁义大哥同款的爱国者们总说:不管国家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可我们仍要爱这个国,爱它,就要爱它的全部。我觉得这是个病句,我爱这个国,但我不能去爱豆腐渣工程,更不能去爱坐在豪华办公楼的官员,指出这个国的疾病,正是建设它的重要环节。 经历2008汶川大地震,我重新定义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不是一边指责外人抢劫我们的土地,一边又无视拆迁队强拆我们房子;不是一边怒斥美帝亡我之心不死,一边又把子女送到洛杉矶富人区;不是一边宣传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一边让他们在碎片下慢慢死去。 我想让所有人记住:那个妇人看得见自己孩子碎花花的衣角、小手还在动,听得见孩子还在低低呻吟,说“妈妈、我疼,疼……”,但妈妈竟无能为力。 历经世事,我才明白这个珍贵道理:所谓爱国,就是会为这个国家发生的一些操蛋的事而感到羞愧,并尝试改变它。所谓卖国,每当这个国家做出丢人的事,你却满脸红光地宣告这是“中国特色”,那多邪恶。 我这么说伤害了很多爱国者的感情,纷纷斥责我是汉奸。可是我认为这仍是病句,在中国官不至厅局级,财产不超一个亿,哪好意思夸自己是汉奸。又说我是带路党,可是,不让子女拿着绿卡开着跑车读着长青藤在美国置几处房产,哪有资格带路。还有爱国者训斥我:母亲无论怎样打骂我们,毕竟是生我养我的亲妈啊。我就想起当年爱国者曲啸也这么说。但常识是,谁见过这么下毒手打骂自己孩子的亲妈? 有人跑来说:“我也承认这个国家有不好的事,但家丑不可外扬,重要的是抵御外侮,如果收复钓鱼岛黄岩岛,我第一个报名参军,但先收拾你”。这种粘副雄狮牌胸毛表演爱国的作派让人鄙夷,也很容易让人想起五四运动中的梅思平,以爱国之名火烧赵家楼,当日本人打来时,他第一批就当了汉奸。 高呼“收复钓鱼岛、攻打黄岩岛”这种比爱国主义胸大肌行为,很难证明真伪,不如让我们务实地谈谈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给孩子修校舍时少收一分回扣,多添几根钢筋;是政府少修点豪华办公楼,给灾民多建些过冬房屋;是官员们少喝些茅台,给学生们多生产些放心奶;是报纸、电视少宣传点感动中国的虚假英雄,多公布些溘然逝去的平民名字;是每个人能在这片土地上自由迁徙,而不是拥有多么广袤的国土。爱国主义不是爱冰冷的国家机器,而是爱温暖如冬阳的共同价值观,让每个人都拥有生活尊严,保护渺小的自己,记得在每一个纪念日,长歌当哭,让每一朵平凡的生命绽开如莲花…… 小小黄岩,以我军威武几排炮打成粉齑,收回失地指日可待,以壮国威;重重汶川,多少魂灵飞萦,如不惩前毖后,君将空负民心。 我是一个爱国者,我不在乎伟大胜利的路上矗立着多少座丰碑,我只在乎那些慢慢冷却的小小石头上,是否镌刻上了成千上万孩子的真实姓名。 ——是为写在5.12的爱国帖。 (李承鹏/文 原文 12/05/2012)
Show more
0
206
3.3K
652
杯咖啡来灵感了,开启码字+撸毛模式: 今天再特别讲一下,我现在用不到5w刀,同时交互6530w刀的Infinex+4630w的Huma的心得!我发现还能同时撸Jupiter的交易空投+Wormhole的后期空投。 我的路径: 1.把炒钱多多的篮球NFT赚的差不多1000 $SOL 的一部分通过 @JupiterExchange 刷交易量换成 $USDC ,另外用交易所提了2w多个USDC到 Arbitrum链上(注:上面讲的金额都有吹牛逼成分,别信)。 2.用Infinex @infinex_app 的deposit把钱打进去到抽象账户,然后用Swidge,把这些USDC倒腾一下不同的链,最后都汇聚到Solana链的USDC(注:慎用这个,手续费和磨损很高,至少每千刀要3-5u起,土豪忽略); 3.在Huma @humafinance 选择Maxi模式 no lockup零锁仓存进去,我现在每天能有3000-5000分吧(昨天开始的,目前26000在赚羽毛中,还有14000不到卡在Infinex刷量中,晚点一起搞到Huma,预计到时候每天能到5000-7000分)。 具体大家走我链接,一起来Huma存钱一起玩! https://t.co/r2YvwR8d76 我再强调一下,为啥我看上了Infinex和Huma 1.首先肯定是融资,大融资意味着大流量、多用户、重资金,以及可能的大空投。 2. Infinex同时做了好几件事,简单讲就是把AA钱包/抽象账户+全链桥+DEX+质押借贷(Vault、Earn)等所有离钱最近的事儿。人家做钱包,他直接跳过钱包了,用Swidge搞定了上面说的一切,同时拿到了用户量、TVL、收益率、过桥费、手续费等;。 3.Huma据说是目前最屌的PayFi之一,看了TVL应该是够搞高,而且质押模式友好,要APY+Feather(羽毛积分)或者光要Feather羽毛都可以,而且是否lockup锁仓,随便选。还有一个很好玩的。Classic模式的 $PST 可以直接去交易换钱;Maxi模式的直接就能取现(48小时到账)。 而且PayFi的叙事,我是看到Ning总 @0xNing0x 在小群分析了他的真实世界操作的分享,就是从境外真的把钱瞬间转到账户了。速度是即时的,其中的十几刀手续费,就是Huma作为PayFi的真实盈利模式。 这年头,真正能挣钱的,才是牛逼好项目! 4.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很喜欢的投资人/创业者朋友Mable煤宝 @mable 的最新一期《后浪》播客就是专访Huma联创 RichardLiu(没有慧根,就要会跟!)。《生而全球》/Day1Global @day1globalpod (这名字真的不错,很天生骄傲的感觉!) 我看今天也推出Huma专访了。你懂的,他们大毛命中率超级高的。对了,两个访谈前后两天同时播出来了专访,好事将近已经很明显。看到的老铁们都是缘分(访谈自己去小宇宙搜索,生而全球在推特可以直接看油管专访)。 声明:以上都是我的个人猜测和看法,与我提到的人和节目没有任何关系!!! 5.Huma现在不卷,几十万分都能排名前十,没人弄。现在质押大家都不玩了,那我就要玩,另辟蹊径,走在大佬和大家对立面,我感觉才有机会成为傻逼或牛逼。冒着成为傻逼的风险,努力成为牛逼的人(这是我们十几年前上研的时候在新浪博客写的一句话,感觉现在想想都经典,哈哈) 6.撸毛要么多号、要么多金,或者二者结合。我干不了多号,有资金门槛的就成为了我的首选,这样就可以不那么卷了。主要现在超级有钱的大哥大姐们,现在都不怎么玩质押了,你懂的,巴比龙上了很多人,还好,我没上。大哥们节哀! 7.我喜欢的Kaito @KaitoAI (煤宝在访谈里说,这是当前趋势下,和当年银河一样的范式的的项目,我坚定跟随。对了,A10的宝爷也是这么认为的,哈哈)这几个项目都可以写写,还能赚yap,很爽,一举多得! 别的不说了,具体项目具体介绍,我之前写过了,可以参考我前几天写的文章 1. Infinex的详细介绍,可以看这里: https://t.co/JtyjJCMtui 2. Huma的详细介绍,可以看这里 https://t.co/PubH3ihiXP 强调一下,老板们,Huma必须走我链接 https://t.co/r2YvwR8d76
Show more
0
63
138
27
如果你此刻正处于交易亏损期,因交易负债累累,深陷泥潭 如果交易让你体验到人生的痛苦与黑暗,惶恐与不安 如果你无数次在夜晚惊醒,分不清现实与梦境,交易已成为你生活的全部,却也将你吞噬 你被市场裹挟,被恐惧笼罩,眼睁睁看着账户缩水却无力回天 你曾拼尽全力去交易,却换来一次次的亏损,无论怎么做都找不到方向 你拜过无数的师父,加过无数的群,尝试过无数的方法,盯盘盯到眼睛发酸,熬夜熬到精神恍惚 交易让你一无所有,甚至连生活的希望都一同吞噬,亲人疏远,朋友离去,他们将你视为异类,没人能理解你的坚持,你开始怀疑自己,怀疑交易,甚至怀疑人生 你无助、迷茫、恐惧、害怕,所有负面情绪排山倒海般向你袭来,你仿佛已经走到了尽头,似乎注定要被市场击垮,从此销声匿迹 …… 如果这就是你现在的状态,那么请坚持住,因为你距离顿悟已不远。 曾经的我与你一样经历过这一切,无论如何努力,交易总是亏损,直到最后我借不到一分钱,所有的信用卡刷爆,账户里的最后一笔资金瞬间化为乌有,那一刻,恐惧与绝望达到极致。 可就在爆仓后的瞬间,一种从未有过的平静降临过往所有的交易在脑海中闪回,像一部电影般快速重播。 我看清了自己,我看到了自己的贪婪,看到了自己的恐惧,看到了自己盲目期待中的无知。就在这一刻,我终于明白,交易从来不是与市场博弈,而是与自己博弈。 我曾经并没有真正进入交易市场,而是在交易自己的期待。正是这些期待制造了我的痛苦、焦虑和迷茫。当我放下了期待,真正接受交易的本质,一切都变了,我开始接受亏损,因为它是交易的一部分。我开始接受遗憾,因为市场不可能按我的意愿运行。我开始接受受痛,因为没有痛痛苦就无法真正理解市场规律。 交易本就是阴阳一体,你想要盈利,就必须接受亏损,你想要满足就必须接受亏损,你想要快乐就必须接受痛苦。 当我真正接受了这一切,交易变得简单而清晰,我看到了以前不清的信号,我读懂了以前看不懂的的形态,我感受到了市场的情绪而开始接受控制。 而此刻的我,清醒专注,交易不再是一种挣扎,而成为了一种掌控,生活因此变得丰富,赚钱也变得顺其自然。 如果你还没有体会到这种感受,请一定要相信,极致的痛苦会引领你走向顿悟的时刻,交易不会击垮你,他只是逼迫你去真正看清自己,真正理解市场。 请坚持下去,因为在至暗时刻之后,才是光明来临的瞬间。😀😀😀
Show more
0
101
562
111
《墓碑与河流》 很久以前,河水,是装在石头里的。 我们把那些石头叫做“钱”。它们很沉,有漂亮的纹路,握在手里,有一种坚实的、永恒不变的感觉。我们用小块的石头,换取面包。用大块的石头,建造房屋。 我们相信石头。因为石头,不会说谎。 然后,河水,开始自己流动了。 我记不清那是什么时候。没有人在意。起初,那条新的“河”非常细小,只在一些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像一条害羞的银色小蛇,悄悄地流淌。 那时,来过一个“摆渡人”。 他没有船。他只是站在旧的、干涸的河床边,对所有的人说,他愿意用一张“网”,来换取我们手中最重、最美的那块石头。 那是一张用光线织成的、几乎没有重量的网。 我们都嘲笑他。用坚固的、永恒的石头,去换一张虚无的、一碰就破的网?只有傻瓜才会这么做。 我记得,我当时紧紧地攥着我那块最漂亮的、刻着一位古代总统头像的石头,生怕被那个疯子骗了去。 我看着他,摇了摇头。 他没有坚持。他只是对我笑了笑,然后走向了下一个人。 …… 现在,所有的人,都生活在河边。 那条新的“河”,如今已是滔天巨浪。但它很温柔。你从来看不到它的波涛,你只能感觉到它的“流”。它无声地流过我们的城市,我们的房屋,我们的身体。 那些当初用石头换了“网”的傻瓜们,成了第一批“渔夫”。 他们把网撒进河里。他们捞上来的,不是鱼。 有时候,是一段音乐。有时候,是一首诗。有时候,是一捧能让作物在一天内成熟的、发光的土壤。他们从不储存,他们只是,需要的时候,就去河里捞一点。 而我们,这些紧握着石头的人,我们被留在了岸上。 河水,流到我们身边时,会自动分开。它仿佛很不喜欢石头的“重量”。它绕开我们,继续向前。 于是,我们脚下的土地,开始干涸。 我的房子,墙壁上出现了像龟裂土地一样的缝隙。我水龙头里流出的水,带着一股铁锈的味道。我种下的植物,叶子总是焦黄的,仿佛被一种看不见的火焰,燎去了所有的生命力。 我开始变得……“干燥”。 我的皮肤,像一张被揉搓过的旧羊皮纸。我的邻居们,那些同样抱着石头不放的人,也都是这样。我们像一群被遗忘的、正在风干的标本。 我们不敢离河太近。因为,每当“渔夫”们从河里捞起他们的“收获”时,他们身上那种被河水浸润的、鲜活的气息,会让我们感到一种针扎般的、被灼伤的疼痛。 昨天,一个“渔夫”的小孩,走到了我的门前。他很年幼,手里也提着一张小小的、用晨光织成的网。 他看见了我,和他脚下干裂的土地。然后,他看见了我怀里,那块被我擦拭得锃亮、我最后的石头。 他没有怜悯,也没有厌恶。他的眼神,像河水一样清澈。 他只是好奇地问:“您的石头,真漂亮。” 然后,他歪了歪头。 “可是,它不会让你觉得……渴吗?” 那一刻,我所有的防线都崩溃了。 我发疯一样地冲出我那正在腐朽的屋子,冲向那条我既渴望又恐惧的“河”。我抱着我那块沉重的、坚实的、我曾以为是整个世界重量的石头,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它狠狠地扔进了河里。 我以为,这是一种献祭。一种迟来的、卑微的交换。 但是,没有。 河水,在石头落下的那个点上,像被烙铁烫到一样,瞬间,向两边分开,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空洞的圆形。 我的石头,没有沉入水底。 它就那么悬浮在那个空洞里,被整个世界的“流”,无声地、永恒地排斥着。 它永远也无法,再融入那条河了。 我站在岸边,看着那块石头,和我自己。 我终于明白了。 那个“摆退人”给我们的选择,从来都不是“石头”或者“网”。 而是,“过去”,还是“未来”。 而我,选择了抱着一块沉甸甸的、美丽的、永恒的……墓碑。
Show more
0
0
3
0
杰夫·贝佐斯的政治出柜很有意思,目前正在被进步群众吊打,推上则是对他迷途知返的一片叫好。 具体的事情,就是贝佐斯破天荒的第一次动用老板权力介入了「华盛顿邮报」的选题策划,把一篇支持民主党候选人哈里斯的社论给毙了,然后让报纸发了自己的解释,标题就很直白——「残酷的事实:美国人已经不信新闻媒体了」。 这篇文章的页面顶部,可以看到「华盛顿邮报」的编辑团队退无可退的底线,坚持标注了这么一句声明,生怕读者不知道:杰夫·贝佐斯先生是本报的拥有者。 潜台词一目了然。 贝佐斯写的文章,也非常诚恳,他说自己完全知道,这么干的后果必然是被很多人喷「这不是实锤了资本操控媒体吗」,但他发誓,自从收购「华盛顿邮报」之后,他从来没有利用报纸为自己谋取过哪怕一次私利,这次出面干预,是因为意识到媒体这个行业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所谓生死存亡,和商业模式无关,而是媒体失去了读者的信任,在盖洛普民调里的排名已经低于常年吊车尾的国会政客,成了倒数第一。 贝佐斯的意思是,报道准确,和被认为报道准确,是两件事情,媒体普遍自认为做到了第一件事情,但搞砸了第二件事情,并喜欢以一种「受害者心态」自圆其说,抱怨人民不明真相易被煽动。 所以他要让「华盛顿邮报」从拒绝在竞选里站队开始做起,他对哈里斯没啥意见,但报纸给她背书,无疑会继续加剧大家对于媒体的偏见,何况从历史数据来看,媒体站不站队,对竞选结果没什么影响,该轮到谁就是谁上。 正好贝佐斯的另一家火箭公司蓝色起源的CEO刚和川普见了面,贝佐斯说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叹气,这肯定会被当作证据,觉得背后有着明确的利益勾兑,但他是真的热爱媒体,不忍看到这个行业走到尽头,「被不经推敲的播客和满是讽刺的社区取代」。 简单来说,和马斯克是一个调调,把个人意志解释为平衡考虑,认为媒体光谱太左了,于是出来纠偏。 当然了,看着「新闻编辑室」长大的一代媒体专业主义者,大概是不认同这种做法的,「华盛顿邮报」的记者辞职的辞职,罢工的罢工,取消订阅的付费读者也超过了20万。 连续来看,贝佐斯的逻辑倒是自洽的,去年他上Lex Fridman的节目,就讲了一个「Proxy for truth」(事实代理物)的概念,以亚马逊的早期运营为例,所有人都知道,顾客满意度很重要,但怎么测算顾客满意度,这很难办,总不至于不停的给用户发问卷调查吧,所以亚马逊内部最终决定拿退货率来代理客户满意度,「退货率本质上不是客户满意度,而是客户满意度的代理物,理解了其中的联系后,你就能具体获得一个原本抽象且不可测量的客观事实。」 理解了贝佐斯的行事方法论,也就理解了他为什么说「华盛顿邮报」的危机也是媒体行业的危机,媒体依然热衷于给报道评奖,在圈子里自嗨,但这不是现实世界,至少不完全是,大家对于媒体的信任度,才是他觉得真正关键的「事实代理物」,可是记者们都还在视而不见,假装无事发生。 他对Lex的总结是:「事实往往以让人不适,并引起本能的防御,如果在一万年前,你讲事实还有可能被部落里的人打死,但现代社会证明了,无论是怎样形式的组织,成功的要素都离不开实事求是的文化,你必须坚定不移支持讲实话,让所有人都学会接受实话带来的不舒服,科学就是建立在这样的机制上的,找到数据,反复测试,而不是轻信观点。」 最后补充一个FT的统计,从硅谷对于竞选捐款的分布趋势来看,20年来第一次对于右翼的支持占据了上风。
Show more
0
46
704
113
猛料还是得看「华尔街日报」啊,OpenAI的内部撕裂细节被深喉全都爆了出来。 前情提要是,除了Sam Altman之外,OpenAI的创始团队几乎全员出局,最新的动作是Sam Altman开始改变OpenAI的非营利结构,把它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公司,并以1500亿美元的估值募资,然后再次引起了包括CTO在内的几个元老离职。 关于Sam Altman这个人的翻车风险也越来越大了,主要是去年内斗时他被指控的「不诚实」嫌疑总在不断的被暴露出来,比如这次传闻里还有他将得到7%的股权授予——相当于100多亿美元——但他曾在国会听证会当着所有人的面说自己不需要股份,当然这个7%的数字在今天又被否认了,就很混乱。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重点是这样的: - Sam Altman长期脱离于技术研究,而更愿意将财务上的事项列为优先,比如在全球范围内推广AI、给公司筹钱来建数据中心等等,这让很多出于科研目的加入OpenAI的早期员工很是不满; - 但当Sam Altman关心产品的时候,他的急于求成又给重视安全对齐的团队带去了过大的压力,比如GPT-4o的推出就是为了截胡Google的年度大会,于是只预留了9天的安全测试时间,这和CTO带领的技术部门冲突不断; - 倒是有一个误解可被解开,就是市场上对OpenAI屡发期货的做法——搜索、语音总在预告之后被一再延迟发布——觉得是Sam Altman不靠谱,而事实上是他很想快点推出,但总会被这次离职的CTO给拦住,因为她认为技术还不够成熟; - 总体来看,内部员工对于Sam Altman的批评还是挺温和的,并不认为他做错了什么,而是觉得公司越来越注重产品供应,却忽视了底层技术的研究推进,他们认为这削弱了OpenAI的领先优势,本来应该是独一档的公司,结果现在被Anthropic和xAI追上,甚至越来越多的同事都投奔去了竞争对手; - 去年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发起的逼宫事件并没有像明面上的发展那样得到解决,反而是隐秘动荡的开始,近一年来的所有矛盾,都始于那几天里的站队; - 如果Sam Altman和Ilya Sutskever能够握手言和,可能会是伤害最小的结局,但是没有如果,Ilya Sutskever在被视为造反头子之后半年都没回办公室,也没发出半点声音,然后于今年5月正式辞职; - OpenAI的高管轮番去Ilya Sutskever家里劝说,还给他带去员工想念他的成摞卡片,Ilya Sutskever也一度认真考虑是不是要回去,结果某一天他接到OpenAI的电话,通知他邀请回归的offer被取消了; - 曾和Ilya Sutskever一起负责安全对齐工作的另一个研究员Leike去了Anthropic,他在推特上隐晦的表示「和OpenAI管理层为了什么事情更优先而争论达到了临界点,终于,安全文化和流程被光鲜闪亮的产品彻底取代了」; - 另一名联合创始人John Schulman对于公司内的办公室政治感到不堪重负,他本来寄希望于Ilya Sutskever回来继续当同事,没想到管理层太决绝了,于是自己也走了,转投的也是Anthropic,所以说Claude今年来的大幅进步真不是没有原因的; - Sam Altman最大的支持者、OpenAI总裁Greg Brockman也出了问题,总裁是一个看起来很牛逼、但实际上没有业务职权的一个行政title,但他很喜欢插手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这引起了很多人的投诉,Sam Altman被迫批准了这位忠诚盟友的长期休假,避免继续争吵不休; - 根据Sam Altman在新一轮募资里制定的条件,如果OpenAI不能在2年时间把公司架构「正常化」,也就是不再是一家非营利机构,那么这轮投资者有权回撤资金,这相当于对赌协议了。 再补充一些「The Information」的报道吧,角度更加私人化; - 员工不爽的原因还有加班费没发够。。。是的,在崇高到改变未来的AI大业里,顶尖的参与者们也关心自己的报酬对不对得起劳动强度,Sam Altman是一个强势领导,为了快速推出产品,他让加班成了公司常态,但在超高的压力下,员工们普遍觉得补偿不够; - 这又建立在OpenAI被持续高薪挖人的背景下,CTO和CFO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去跟员工谈话,这些员工会很坦诚的把其他公司的报价亮出来,意思就是OpenAI如果不能开出更高的价码他们就会跑路,嗯,加州是不让签竞业协议的; - OpenAI的员工已经累计套现了12亿美元,忙他们更多的开始考虑生活品质和工作强度的平衡,一个离职的研究员说他买了一栋带游泳池的房子,但自己却根本没时间在里面游泳,这太离谱了哈哈哈⋯⋯
Show more
0
68
832
211
《82万粉丝币圈顶流KOL杀破狼的流量密码》 这两个月鸟哥一直持续输出关于KOL、推特运营的话题,4月23号 #蓝鸟会# 成立了,3周时间有近200位“英雄”加入。关注我,关注@laniaohui ,下面的时间接着跟大家分享币圈KOL那点事儿!什么是蓝鸟会?如何加入?请看我置顶推文! 今天给大家扒一扒币圈顶流KOL坐拥82万粉丝的 @Wolfy_XBT 杀破狼的流量密码!杀破狼这哥们,涨粉速度简直是坐火箭,从“宝藏男孩”到“狼总”,硬生生成了中文币圈第一大V!他的账号粉丝量突破82万+,直接站上币圈顶流宝座!我观察了半天,又看了他最近的分享,总结下来:这背后全是学问啊! 不信?咱们慢慢拆解,看看狼总的流量密码到底有多牛,兄弟们赶紧拿小本本记笔记! 第一招:抓用户需求,解决痛点 杀破狼最开始是个学术型选手,专注做币圈数据统计。 那会儿,他的Excel表做得跟《财富密码藏宝图》似的,内容筛选、颜色搭配,简直绝了!比如,他会把币圈项目的融资数据、交易量、铭文赛道热点整理得一清二楚,表格一发出来,大家一看就懂,直接能拿去用。你想想,币圈人谁不懒?大家都不想自己做表,但又想看现成的,狼总直接解决了这个痛点!那时候,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宝藏男孩”,因为他做的表真的能帮你找到财富密码! 这第一步,抓住了用户需求,流量自然就来了。鸟哥我当时就觉得,这哥们太会了,简直是币圈的“数据侠”! 第二招:转型抓人性,流量暴涨 正当大家以为他会一直走学术路线,狼总突然放大招——转型“找番号”!这操作,堪称王阳明龙场悟道级别,直接开启了人生第二赛道!不管你发什么图,他都能给你找到出处,还一条条回复,效率高到离谱。鸟哥我这种正儿八经不爱看片的人,都忍不住去评论区围观:真的这么6? 答案是:就是这么6!这一转型,很多人表面看觉得是“色推”,但其实不然,狼总是在做社会服务!他精准抓住了人性最根本的需求——“性”,流量直接起飞,几个月就成了币圈顶流! 鸟哥我复盘了一下,这一招太狠了!币圈用户虽然都在聊币,但本质上还是人啊,谁能拒绝这种“刚需”内容?狼总不仅抓住了人性,还把服务做到极致,每条回复都认真找,硬是把“找番号”做成了个人品牌。这让我想到一句话:懂人性,才能懂流量!狼总这一步,直接从学术型选手变成了“人性大师”,流量密码的第一层算是解锁了。 第三招:热点 + 优质内容,流量双buff 最近,狼总亲自下场分享了涨粉心得,他说核心是“热点 + 优质内容”! 单独追热点不行,光有优质内容也不行,必须两者结合,流量才会爆!如果你的内容没流量,可能是你自以为的“优质”在别人看来不咋地,少了点“读者思维”。咋办?狼总的建议是:多观察、学习、模仿,慢慢提升自己的内容力。 另外,内容“量”也很重要,得坚持输出,量变才能带来质变! 他拿自己举例,账号从撸毛教程到融资数据表格,再到交易数据、铭文赛道、找番号、Meme数据,最后到Meme交易分享,每一步都在追热点。比如铭文赛道火的时候,他立马做铭文数据表格;Meme币热的时候,他又转去做Meme交易分享。 这种“追热点”的能力,不仅限于币圈,在传统自媒体也同样适用。只要内容紧扣热点,流量加成(Buff)跑不了!狼总硬是靠这一招,把粉丝做到20万+,突破了币圈天花板! 鸟哥我看完这一段,真的服了!追热点这事说起来简单,但能像狼总这样步步踩准的,真没几个。他不仅追热点,还能把内容做得有质有量,这种能力不是一天两天能练成的。兄弟们,想涨粉的,赶紧学起来:热点是风口,优质内容是翅膀,两者齐了才能飞! 第四招:突破天花板,吸圈外流量 说到粉丝量,狼总还分析了币圈的现状。中文圈有个明显的天花板,新号做到15万~20万粉丝基本到顶。想突破?得吸圈外流量!像他自己、@MyHongKongDoll(玩偶姐姐)、@btc_jx(静香小姐)、@liangxihuigui(凉兮)都靠出圈效应做到了。尤其是凉兮,表面看是纯币圈博主,但内容很宽泛,聊币、聊生活、聊八卦,几次事件直接出圈,加上他那疯疯癫癫的个性,吸引了一堆圈外人关注。 还有些大V,比如@Phyrex_Ni倪大、@BTW0205吴老师、@hebi555何老师,粉丝都超30万,狼总说他们是上个周期就起号的老将,靠存量粉丝撑起来的,新号想追上可没那么容易。 鸟哥我算了一下,像狼总这种新周期起号的,能做到20万+,已经是神级操作了!他能突破天花板,靠的就是“找番号”这种出圈内容,直接把圈外用户拉进来,硬生生拓宽了流量池。 鸟哥的感悟:流量密码的核心 鸟哥我复盘了狼总的成功之路,总结下来,他的流量密码有四层:抓用户需求、懂人性、追热点、破圈!从数据统计到找番号,再到Meme交易,他始终在抓用户需求,懂人性,懂市场!而且,他的内容输出量大且质高,硬是把“热点 + 优质内容”玩到了极致。 更让我佩服的是,狼总这哥们还挺谦虚!他说自己涨粉有运气成分,但鸟哥觉得,这全是硬实力! 兄弟们,学到了吗?想涨粉,不仅要紧跟热点,还得懂用户心理,做内容得有“量”有“质”,更得有点“读者思维”!如果能再找到破圈的机会,那就更容易起飞了! 最后,感谢狼总的分享!也欢迎兄弟们来评论区聊聊:你们有啥涨粉妙招?或者你觉得狼总哪招最牛?鸟哥我等着抄作业! #蓝鸟会# #KOL# #涨粉技巧# #内容创作# #流量密码# 除了好的内容互动也非常重要,可以进入蓝鸟会互动群与大家互关互动:https://t.co/iP0UMcpIJW (同时开放了@kaitoai@ethos_network 专区)
Show more
0
34
65
0
我什么收回对 $ETH 的不尊重,也会降低对SOL的预期,主流币种大狗庄的反向操作惊为天人! 狗哥我是交易大垃圾,听完狗庄朋友的深度解读,不明觉厉! 我以我的理解,尝试换一种文风写一下,大家且看且嘲笑: 曾几何时我也是一个以太坊的忠实持仓用户,我当初卖房抄底比特币的时候,也额外配置了以太坊,但主要仓位还是比特币 当时我的韭菜思维告诉我,两万美金的比特币,我等了四年的减半行情,我不重仓我是傻逼!(就此打住……) 此时以太坊的庄家会怎么想?他应该怎么操作才会利益最大化? 说实话,当朋友打断我的时候我也懵了一下 我说,如果我是以太坊庄家,我也应该多买点比特币???? 他说对,拿什么买??? 我当时鸡皮疙瘩起来了,支支吾吾的说:“争取卖更多以太坊持有更多比特币?” 他又问,那你应该怎么达到这个目的? 我鸡皮疙瘩又起来了,半信半疑的问:我卖尽可能多的ETH,让大家尽可能的把币锁起来? 他又问,所以你现在明白,以太坊为什么整个牛市都不涨了吧? 我说,以太坊的大庄们在3000的以太坊面前,明显先把ETH和BTC的交易对吃透,先让大家把手头上的ETH锁住流动性,然后吃4-5倍的比特币涨幅,再把以太坊买回来,可是,万一以太坊跟涨怎么办? 他又问,所以如果想要买回来更多以太坊应该做什么? 我答:尽可能地让大家对以太坊失去信心?然后买沾满人血🩸的筹码? 他略带嘲笑的说:没错,你觉得这轮牛市下,以太坊的大庄们,真的如他们所说没赚到钱么?满手的比特币盈利后,买什么?V神真的不会做品牌危机公关么?非要顶峰卖币?以太坊基金会非要带着大家砸盘?你去看以太坊上的各类defi协议的锁仓量有任何波澜么? 我略带怀疑的问,难不成是买以太坊? 他又把酒杯放下,接着说,每一个资产的爆拉都需要配合合约来进行,当用户觉得比特币涨,以太坊也要涨的时候,就是最好的换仓时机,用散户的钱做燃料,去买更多比特币,等散户对以太坊失去信息,再带领老钱们抄底,2100的以太坊是真的白菜价,你不买,全世界有的是公司会抄,华尔街资金和中国大庄们,一个安心过年,一个借机抄底,在春节前后心照不宣的各收一些。 然后中间验盘,拉一拉看看阻力,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只要涨了 那些骂以太坊的就不吱声了。 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继续问道: 那SOL呢? 是不是今年一定可以突破1000美金?市值暴涨到3000亿美金市值? 我这个哥们正喝酒呢,噗嗤一下笑喷出来了 问了我一个问题 全世界人民都在用手中的币换SOL打狗尝试暴富,连美国总统都发币了,sol都没有突破300美金,你觉得是为什么?如果你是SOL的庄家,20美金成本,你会怎么做? 我说,这次我学会了,在流动性最高的时候出货! 他追问到,什么是流动性最高的时候? 我说大家都在玩的时候? 他又追问,什么他妈的是流动性最高的时候? 我说Meme季啊!大家都买SOL打狗啊 他又追问,什么他妈的叫他妈的流动性最高的时候? 我急了,大声喊出,流动性最高的时候就是川普他和他老婆库库发币,全世界人民都在卖出手中的以太坊和U去买SOL的时候,SOL的庄家出货,赚得盆满钵满…… 他说,现在,谁亏了?谁赚了? 我说,接下来快要买以太坊了 他说好了,今天就说这些,改天再来你家吃饭, 他开着他的大劳走了,目送他走远,我在原地愣了十分钟,低头看了看自己手机,翻了翻交易所,在川普发币前后,自己傻逼呵呵的把拿了一个牛熊的稳定币之以太坊换到了均价250的满手SOL 我和他都有美好的未来 他有他的劳 斯莱斯 我有我的劳 动最光荣
Show more
0
126
550
104
写着写着越来越多,先发了吧,虽然后面很多内容都是挖了坑没有填完案例和逻辑,当成睡前读物梳理下这两周发生的事情,欢迎探讨。 本周全球金融市场较为平稳,因为上周暂缓90天关税的原因走出了一波修复性反弹上涨,但除黄金继续刷新历史新高以外,各国股汇债市场集体呈现出一种无聊冷清衰败的迹象。因为目前全球市场情绪都要随川普的指挥棒起舞,他一认怂,全球立马偃旗息鼓。在此特殊的历史时期,仅从微观角度研究盘面意义不大(振幅太小),我们继续拉高视角从宏观层面剖析美国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及蕴藏的市场风险。 全球问题题眼在美国,美国问题题眼在川普,川普的问题在于志大才疏拍脑门决策。第一任期的时候全球各国精英没见过这种王八拳乱打的情况,可是被他唬住了挺长时间,但是时间一久,川普黔之驴的本相就不免暴露出来。贵州的老虎之前没见过驴这架势,刚开始会小心谨慎,一旦知道你只会那么一招后踢,那就就对不起了。川普版百日维新毫无疑问以破产告终,奠定了他本轮任期高开低走的局面。从上届任期开始,传统的政治精英,学术精英大都集中在建制派,除非郁郁不得志的很少会主动投于川普麾下,纳瓦罗之流为组织坐过牢也只有忠诚值得赞赏了,基本就是经济学民科水平。本届内阁中也只有贝森特算是科班出身,但本身履历较为依赖于索罗斯背书,与耶伦鲍威尔等亲朋故旧满天下的大佬能量不在一个量级。看过《是,大臣》的盆友都知道,你很难只依靠政务官摆脱事务官来施政。接下来川普能做些什么必须从美国基层人员能执行多少来判断,不管川子再吹得天花乱坠,哪怕把水里的鱼说上岸,执行不了的就还是执行不了。比如说加关税到245%,不管是海关系统还是人员都不支持,民间经济更是撑不住,只是过过嘴瘾糊弄下底层红脖子吹嘘自己很强大维持一个天朝上国的假象罢了 美国目前面临着各个帝国末期都会面临的财政难题,底层百姓逐渐氓流化,顶层国家机器收不到税,全部财政把握在类似于东林党的利益集团手中,不得不通过任用厂公通过特务手段明察暗访暴力收税,但现在马督工踢到了铁板上灰心丧气的要离开,以鲍威尔为首的利益集团丝毫不肯让步,外面强敌和小弟虎视眈眈,老川无力回天之下早晚只能妥协为家族某个长远利益罢了。 近几天全球焦点在川普鲍威尔争夺经济政策货币政策的主导权。 川普给出的方案是搞垮美股促进回流,但不能搞垮美债,本质上是在走钢丝,操作难度极大。鲍威尔其实在一旁冷眼旁观,如果关税战川普赢了还真有可能帮他,但现在川普输了,那绝无可能帮他背锅。 鲍威尔任期只剩一年了,虽然他是川普提名上任的,但既然已经得罪了川普,没必要再去得罪国际派,毕竟讨好川普也获得不了什么实际好处,还会影响自己卸任后的名声或者利益旋转门。是就像庞德,他没必要二次易主,事到如今一条道走到黑才是最优解。他需要维持央行专业冷静独立的形象,维护美元霸权的稳定,表现出自己的冷酷无情,毕竟对市场来说一个只看数据说话的理性经济人远比爱冲动的二愣子受欢迎。对川普来说,他的换人只能是嘴炮,先不说常规流程他做不到,即使他使用自己三权合一的神力,操纵最高法通过了罢免决议。但付出如此高昂的政治代价,去打破美联储的独立性,让全球资本彻底丧失兑美元的信心,为霸权衰落踩死油门做一个总加速师,实在是太得不偿失了。川普再菜也应该知道其中的利弊关系,那么换人闹剧最终大概率会在扯皮中度过,打打嘴炮宣布自己获胜马上开启下一话题转移注意力。在川普本土产业派,鲍威尔国际资本派,中国这三方势力中,毫无疑问最弱的是川普,最后低头的也一定是他,他手里真的没有什么牌可以打了,6月前大概率会苟合,但是跟他达成协议又是如此艰难,面对一个毫无诚信的对手,就像狗咬刺猬根本下不了嘴。最后只能是川普暗搓搓的把自己拉出来的再吞下去假装什么也没有发生。 特朗普班子的草台不在于政策的大胆,在于没有组织纪律规划落实,纯玩抽象,劣币驱逐良币,全员马屁精,业务能力不行,对中国重大误判。我真是想了十天十夜都没想明白,川子怎么能在没有完成内部整合,军队不买账,强力部门不买账,DOGE砍不动,美联储不买账,日本不买账的情况下贸然开启万国关税战,这水平老佛爷在世都得高呼内行。 而中国是卷王之王的精英治国,从本次关税战每步应对有据来看怕不是做了7年的方案。从去年开始的外国人144小时免签,即买即退,支持国际贸易,进一步开放,包容甲亢哥,围台绕岛,出访越南,马来,柬埔寨扩大势力范围,东南亚逐步后院化。,关税战每一步应对有序,近年来粮食自给率提高,巴西阿根廷乌拉圭替代美国大豆玉米牛肉等农产品。能源结构多样化,依靠新能源汽车电气化减少对石油能源的依赖, 川普拿下鲍威尔的可行性分析 类似于关税战的摇摆,川子对威子也是先极限施压再落地还钱,你想他连关税都缓了90天,料定他没胆量动威子。美元霸权崩溃的后果太大,不是他能承受的。如果美联储的独立性丧失,市场会发疯似的抛售美股美债美元从而导致真正的股汇债三杀,届时上周的三杀就完全是小巫见大巫了。而市场普遍预期届时金价会涨到4500,上一次尼克松施压美联储的后果是引发滞涨,直到里根上台后从1980-1986暴力加息到22%,美元指数164,引起资金回流,尤其是赢得冷战才让美国彻底走出衰退滞涨。但这一次的产业空心化导致科技霸权——军事霸权——经济霸权依次瓦解,美国很难再次赢得跟中国的对决。 而且之前鲍威尔的加息也控制不了通胀,钱确实印多了,但更大的问题是商品不足。贸易壁垒造成了全球用量的美元对应美国一国的产品,错配十倍以上,就算是加息300%可能无法缓解,只会造成美元贬值,彻底退出国际结算。而中美苟合可以在短期内快速解决双方问题,虽然只是延缓,早晚还会爆发斗争,但打打谈谈还是一劳永逸已经摆在两国领导人桌上了。目前看反倒是川普想要找台阶求和甚至今早访问中国,但中国好不容易抓到了战略反攻契机,不会轻易妥协。 更可怕的是现在六神装美国打不过白板中国,中国一个仆从国一个盟友都没有,除了本土基本没有外围战略空间的情况下就如此之强。而美国吃了一战二战冷战三次红利居然30年就败光了,史上最菜帝国。我真不知道这是人种问题还是制度问题了。(手动狗头) 6月美债就要大规模到期,但其实川普有三种方案可以选择 1. 降息扩表,但需要鲍威尔配合,很难 2. 高息扩表,强行通过债务上限决议,短期续命,但是下次到期后更难过。先解决眼前问题,以拖待变。 3. 随用随补,表外扩表,影子银行隐蔽扩表。 美国会先衰退后滞涨 川普上任之前,美元基本维持着内贬外升,美联储通过维持高息吸收全球资本,作为利润价值洼地,炒作AI提振美股情绪消化货币增量。虽然制造业商品减少,但是高价值服务,金融等产品增多,通过高附加值服务产品输出美元保持平衡,但这会造成产业空心化。而美元霸权只跟贸易中的使用量有关,随着俄乌战争发展,美国通过制造地缘危机,国际息差套利,数据造假等维持强势美元。一旦弱势就会流出到新兴市场形成股汇债三杀局面。美国就像一个吸毒的人,短期内戒赌容易暴毙,最佳方案是逐渐减少药量并开始锻炼身体,川普的制造业回流也是想达成这个目的。而美元超发导致跟黄金石油价格负相关正在失效,手上的牌越来越少。川普想要保证降息下经济稳定,就只能关门打狗,不让资金流出美国,消灭贸易逆差,所以像越南这种迅速滑跪降低关税没用,只有去美国买东西才行。而贸易逆差消失就无法获得美元,没有美元就无法买美债,这是一个死循环的逻辑悖论。日本作为出头鸟在日美第一轮谈判就面临这样无解的难题,所以石破茂才会破罐子破摔,甚至可能形成中日韩自贸区。川普需要内升外贬,压低通胀但提高出口,但美国唯一竞争优势产品是高端芯片又不给出口难以消灭贸易逆差。过去长期通过高价军工产品出口的方式因为军工业的技术优势消失而不再有竞争力。2025大概率衰退,除非川普180度大转弯跟中国全面合作。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转向需要时间。如果衰退就服软只能求鲍威尔,这又是川皇自尊心不允许的,真的好难抉择。美元霸权正在被解构,国债无风险的思想钢印正在被抛弃,需要彻底的重新审视比特币的发展史。特朗普行情先涨后跌的180度反转是因为预期的改变,先涨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后跌是对当下的悲观。因为上次加息循环不完整,还没拉爆别的经济体而因为自身经济撑不住和助选民主党,降息具有一定突然性,关税引发通胀的话再回到加息逻辑也并非彻底不可能。 现在目前大饼在等市场方向,市场集体无意识的共谋造成了交易量大幅萎缩的局面。 想要解答未来币圈到何处去,就要先回溯历史看大饼因何而兴。过于古早的内容不谈,我们大概回到上轮牛市也就是2020年来。想要上涨就要有钱,解决钱从何处来已经为什么要来你这里面的问题,上次疫情期间超量QE释放的天量流动性导致美股及比特币持续上涨。 而这轮行情里期与以往不同,因为ETF的存在,降息之前比特币就冲破了7万,确认特朗普行情后又直接冲上10w。可以跟美股类比一下,2024年美股里AI+英伟达制造话题,CoreWeave购买过剩显卡,维持供不应求的紧俏场景,然后拿着显卡抵押融资继续买。类似于在币圈里 MSTR买比特币的逻辑,也像中国房地产上升期逻辑,都是上杠杆左脚踩右脚螺旋上升,都是质押——融资——购买循环。从这个角度看,金融泡沫确实最终都会崩盘,但我们赌的就是周期,赌的就是自己不是那个最后接棒人。 如果川普不能尽快就关税跟中国谈拢,也不能快速搞定鲍威尔。接下来两个月美国势必通胀,在美元贬值的大背景下,比特币储值属性抗通胀属性是否可以得到增强是比特币价格是否能继续上涨的关键。我们多次讨论过估值体系要看比特币在美元生态体系下会扮演什么角色,要看科技股属性和黄金储值属性占比,如果科技股含量太高就会跟随美股大盘长期向下,如果类黄金储值逻辑占比提高,就会跟随黄金长期上涨,如果抵消就横盘,目前川普及华尔街大资本有分歧,川普想要比特币承担美国战略收缩后美元国际货币一部分属性,但实现起来非常困难。所以目前横盘不同资本之间较量押注新逻辑完成换庄后才会有大方向。但因为去年降息之前就已经多次试探72000的位置,所以我们即使把72-109全部看成是川普行情导致的,跌回72也是铁底,加上资金沉淀效应,之前的74大概率就是底了。
Show more
0
85
383
71
小红书独立开发者大赛今天颁奖,其中有几款获奖App还是我当评委时选出来的,很有感触。 之前和orange聊AI编程时,就说过AI这波对于生产力的解放,有机会顾及到以前那些因为规模不足而被放弃的长尾需求。 说人话就是,终于可以做一些取悦少数人、甚至是取悦自己的产品出来了,去他妈的DAU。 这次在小红书上获客无数的那些App,共同点是都很小而有趣,比如测算每天要晒多久太阳的SunAlly,只为航班上断网场景服务的专注飞机,分享宠物友好路线的考骨地图,等等。 有种回到了十多年前、iPhone出现「iBeer」时刻的错觉。 2007年上市的第一代iPhone其实不怎么好用,因为没有应用商店,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官方App以外,用户并不能拿它做太多事情。 是App Store的上线,才让iPhone真的实现了「可以揣进兜里的一台小型电脑」这个愿景,而「iBeer」又是让App Store大获成功的神级助推。 现在来看,「iBeer」这个App简直可以说毫无用处,它唯一的功能就是是把屏幕变成一杯啤酒🍺的横截面,然后倾斜手机就能模拟喝酒的动效。 但那是2008年,没人知道能用iPhone做些什么,App Store里也只有几百个陌生的App——软件大厂都还在观望——「iBeer」的出现,让大家意识到原来能够这么使用陀螺仪和触控系统,而且用户都玩嗨了,直接让「iBeer」成了当年下载次数最多的App之一。 所以后来苹果开发平台的负责人才说,「iBeer」不是计划内的产物,却为App Store奠定了更为广泛的认知基础,人们头一次发现原来还能有这样离谱的应用可以下载,而App Store也就成了一个天天都能发现新产品的入口。 怎么讲呢,现在的小红书,就给我一种十多年前App Store的氛围感,这不夸张,我那会儿Google Reader里订阅了好几个限免网站,每天不下几个新App就浑身难受。 这一年来肉眼可见的,活跃在小红书的独立开发者越来越多了,而且普遍很真诚,真诚到会把小红书当成开发日志来用,不是甩个文案就走的那种,而是会和用户在评论区讨论下个版本要怎么做改进。 这固然有幸存者效应的影响——不真诚的也拿不到足够的正反馈,更留不下来让我看到——但所谓真诚是必杀技的实际台词是,你要当个人,才能获得人。 App Store里上架的应用,已经有几百万之巨了,Android那边更是只多不少,以前的分发模式,无论是编辑精选还是搜索找寻,都失去了绝大多数价值,用户也难得会再频繁下载新的App,再多的「iBeer」,都卡在了被看到这个最致命的环节上。 于是买量几乎成了所剩无几的解法,但这种ROI至上主义天然就和孤身作战的独立开发者无缘,你要么买不过专业的投放团队,要么只能买来流量,买不到活人。 而这也是小红书顺水推舟办了这么一场独立开发者大赛的原因——作为跟了全程的场外参与者,我应该有资格这么来做总结——「能找到App」和「App被发现」的双向奔赴每天都在社区里上演,才让小红书成了这个时代的国民级应用商店。 啊,不应该再叫商店了,应该叫应用集市。 说到底,这倒不是因为小红书对App相关内容有多优待——扶持当然是有的,但小红书的运营在各条赛道都有扶持动作——而是开发App这件事情,和OOTD一样,都属于生活片段的分享,可被小红书无限容纳。 应用集市、传搭集市、游记集市、八卦集市⋯⋯有人的地方,就会自然产生集市,这是无需指导的社交本能。 前面说了,AI放大了Build的能力,但在一个程序员过剩的互联网大国,Build的供给并不是卡点——或者说唯一的卡点——更稀缺的,是Sell的能力。 都说小红书能让产品出圈,这个所谓的圈到底是什么? 其实就是开发者们的能力圈,在技术社区里聊实现方案可以聊出几十页来,但挤进人流去感知用户到底想要什么,却在某种意义上违背了训练记忆,以致于「记账日记Todo」成了独立开发三件套,只有做自己也要用的产品才能确定需求。 一些开发者跟我说用多了小红书的体验,获客反而在其次,更重要的是说多了没压力,这里的沟通和他们在以前推广时强迫自己沟通是不一样的,不需要在文案措辞上抓破脑袋唯恐表达不周,就像写开发文档一样,把做的事情摊开讲完就好,用户自己会在评论区提出新的话题。 当在能力圈之外也能自处,原本的圈当然就成了画地为牢的虚无之物了。 我也看到一个独立开发者的新两件套概念,很是合理::Cursor+小红书,一个解决Build的问题,一个解决Sell的问题,合作起来天衣无缝。 过去十几年来,独立开发这个行当的韧性还挺足的,在中文互联网几无生存空间后,出海赚美金的开发者倒是越来越活跃了,但是现在小红书能够重新指明一条路,那就是在国内市场开发应用依然是有价值的,这个价值未必和出海场景一样直接变现,但它把人设和产品绑定的一体化表达模式,可以涌现出更多的非标准化玩法。 小猫补光灯的开发者花叔就是很好的例子,我一直认为,他这个人的活跃,是比App更好的一款产品。 产品会过气、会下架、会出Bug,但人不会,人的想象空间,比任何产品都大,要理解集市和商店的差别,小红书没有货架,亦不存在价签,自我介绍和打招呼的勇气,才是最关键的,而这是每个人都具备的能力。 人成事则成,希望明年继续参加小红书的独立开发者大赛。
Show more
0
14
83
17
《Morph:一场精心设计的加密狂欢秀,或一场使用“消费级”包装的幻梦?》 一、引言:Layer 2当下困境 众所周知,Layer 2 是一个自诞生以来就炙手可热的赛道,Layer 2 作为承载以太坊价值外溢的首要受益方,很多币圈从业者急哄哄地冲向这个赛道,生怕在睡梦中错过财富。 然而,由于大多数 Layer 2 项目缺乏落地应用场景,Layer 2 赛道陷入怪圈——TGE 前,多数公链只能吸引到科学家和工作室通过项目大薅羊毛,项目TVL虚假繁荣;TGE后,网络立刻人去楼空,变成鬼蜮,代币价格也一落千丈。 在牛熊转换的时机下,市场上究竟还有哪些 Layer 2 的后起之秀能够将这场幻梦延续?在白热化的 Layer 2 战争之中,我们想知道以“消费级公链”为口号的 @MorphLayer 能否突出重围?本文将从客观公正的立场出发,探讨 @MorphLayer 究竟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加密狂欢秀,还是一场使用“消费级”包装的幻梦。 二、项目概况:Morph,Bitget妈妈生下的小考拉~ 在加密世界,“消费”两个字如同魔法师的咒语,总能让币圈人联想到杠杆拉满、一波暴富、香车美女的好梦,毕竟韭菜们的格言就是“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杠杆踏山巅”;而在现实历史中,Morph 一词来自于希腊神话人物莫耳甫斯(Morpheus),即睡梦之神。 2024 年 3 月 20 日—— @MorphLayer 公链宣布圆满完成19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 Dragonfly Capital 领投,Pantera Capital、Foresight Ventures、The Spartan Group、MEXC Ventures、Symbolic Capital、Public Works、MH Ventures 和 Everyrealm 共同参投。 此外,@MorphLayer 还获得 100 万美元天使轮融资,投资者包括来自 Polygon、Manta、Galxe、Sei、Nansen、Story Protocol 等项目的创始人,以及 Icebergy、MoonOverlord、NaniXBT、Dingaling 等KOL。 在此之前的 2013 年 12 月,@MorphLayer 已获得加密货币交易平台Bitget的数百万美元天使轮投资。 2024 年 10 月 30 日,Morph 正式上线主网。在主网上线后,Morph 活跃用户节节攀升,TVL 也是一路走高,根据 DeFiLlama 数据,截至 2025 年 4 月 12 日,Morph公链的TVL 已达 94M 美元。 根据 Rootdata 数据显示,这只作为 Bitget 争夺公链市场的桥头堡、吉祥物是一只略带抽象的考拉、结合了optimistic 和zk rollup 技术、完全无需许可的 EVM Layer 2 热度持续攀升,其官推Morph(@Morphlayer)当下已获得 86.7 万关注者。 三、深陷指责:卖一万张不可转让的NFT?项目方想钱想疯了! 2025 年 4 月 11 日晚八时,@MorphLayer 因推出 Platinum Soul bound NFT 受到社区和市场的极大争议。 @MorphLayer Platinum Soul bound NFT 是一款不可转让的 NFT,Mint 价为 0.3 $ETH 。该 NFT 涵盖 Morph Platinum Card (Morph铂金卡) 权益、 $Morph 代币(估值5亿美金FDV、TGE 解锁 50%)空投和专属实体卡:一年黑卡服务、VIP 休息室、五星酒店等尊享服务,NFT总量为10000 张,单地址最多购买 100 张NFT。 同一时刻, @Bitget 钱包推出 Morph Platinum NFT 活动并声称这是熊市最后一个参与顶级 IEO 的机会,在 Bitget Wallet APP 赚币中心铸造 Morph Platinum NFT 即可解锁最高 100,000 $BGB 。 然而,尽管宣发力度不弱,X 和 Morph 自身社区中对于Morph 这一举动均有不满声音,有人直呼:卖一万张不可转让的 NFT?空手套走三千万,项目方想钱想疯了!部分Kol(如:@0xBeliever@maid_crypto等)带头对 Morph 痛批:“黑卡打的钱用完了吗,你把接盘的当什么了,狗吗。” 受此类情绪影响,截至 2025 年 4 月 12 日晚八时,该 NFT 自发行起 24 小时仅 Mint 415 张,占总量的 4.15%,情况暂时不太乐观。 那么,为什么 Morph 这一步战略引起了如此之多的不满?项目方在深陷指责时又做了什么事?笔者接下来将带大家回顾一下时间线,使大家对 Morph 有更清晰的了解。 四、Morph 之思:身为 Layer 2,该如何脱颖而出? 2024 年的以太坊 Layer 2 已然极致内卷,新的 Layer 2 怎样才能从众多同行中脱颖而出呢?有人认为,一条好的Layer 2 必须要做到吸引用户和留住用户。吸引用户就必须要找准定位,做出差异化,告诉用户我们和别的 Layer 2 不一样;留住用户就需要真正落地应用、赋能生态收益,让公链上有项目供用户体验。 @MorphLayer 围绕这两点进行思考,最终选择了聚焦用户,打出了消费级 Layer 2 旗号。 @MorphLayer 提出“消费级Layer 2”从某些角度来说是相当取巧的:一方面,主打“消费”使得 Morph 可以涉足的地方很多,从 Web 2 的衣食住行到 Web 3 的链上资产管理,Morph 都可以通过不断建设来逐步覆盖,这使得Morph能够获得很高的估值,同时,只要项目方持续建设,进行拓展,就能够不断地吸引新的用户并留住老用户; 另一方面,世界上所有人都有消费需求,这使 @MorphLayer 的用户市场足够多、足够广,在区块链市场变成存量竞争、恶行循环的当下,通过提供较低门槛和优良无缝的体验,Morph 或许能成为 Web 2 用户进入 Web 3世界的关口。 五、勇闯Payfi:Morph Pay所谓“无缝衔接Web2与Web3” 2025 年 2 月 5 日,@MorphLayer 宣布推出 Morph Pay,这是一个融合 Web 2 银行基础设施与 Web 3 去中心化金融收益能力的综合性金融生态系统。 @MorphLayer 宣称 Morph Pay 将为用户打造一站式 DeFi收益聚合方案,支持加密资产存款年化收益率最高达 30%,用户可通过智能合约自动化操作将 DeFi 收益直接用于日常支付,实现资产增值与支付场景的无缝衔接。同时Morph Pay 将依托于平台层优势,支持多币种支付功能以及谷歌支付和苹果支付。 很显然,两个月前的 @MorphLayer 对未来的期望很好,他们有在真切地希望构建一个用户可以将 defi 收益用于日常消费、在对资产实现完全自主掌控的同时可以达成资产的最大化利用的生态系统。 @MorphLayer 对 Morph Pay 的落地时间期望是本年度第三季度,如果 Morph Pay 真能如 @MorphLayer 所描绘的那般落地,则其未来可期;如若不然,Morph 必将承受生态参与者的怒火,Morph 的推广者 Bitget 也将遭到信任危机。 六、白名单轮:三千张Morph Black NFT的破圈营销,买到即是赚到! 2025 年 3 月 27 日,Morph 推出 Morph Black Card,这张 Morph Black Card (Morph黑金卡) 及其权益可通过限量Morph Black NFT 获得,限量 NFT 铸造于北京时间当晚八时开始,限时 24 小时,限量 3000张,Mint价格为0.2 $ETH 。 需要注意的是,Mint Morph Black NFT 需要白名单方可Mint,对于散户,白名单可通过参与 Morph 相关生态及活动获得;对于 Kol,白名单可以通过和 Morph 联系,帮助Morph 宣传获得。 Morph 宣称 Morph Black Card 提供一系列远超传统金融产品或普通加密卡的权益,包括: 1.30% 黑卡专属 Defi 收益 2.Web2 现实世界高端权益 1)0.3%的最低加密-法币兑换费率,最高支持1M USDT提现,实现加密到法币无缝转换 2)22g黑金铁卡(此处注意是“黑金铁”卡,并非“金”卡),彰显尊贵身份,每笔消费实现 1%现金返还 3)终身免年费,并提供Aspire私人礼宾服务 该NFT为用户带来的额外价值包括: 1.Morph生态系统专属特权 1)优先分配:持卡用户将获得 Morph 及合作伙伴未来代币、NFT 及其他资产的特别配额 2)生态空投:持 NFT 者将享受最高级别生态项目空投,如BulbaSwap、Momodrome等 2.Web3行业峰会免费门票和VIP体验 1)Morph Black NFT持有者可获得 Morph、Foresight News、Foresight Ventures、The Block 峰会活动门票(Morph号称其价值 $5,000+) 2)Morph Black NFT 持有者可免费参与行业领袖的独家社交活动及VIP派对等 Morph 于 2025 年 3 月 27 日晚八时开始的限量 3000 张Morph Black NFT 铸造活动于 3 月 28 日晚八时全部完成。Morph 表示此次铸造是获得 Morph Black 黑卡特权和Morph Pay 生态系统权益的唯一途径(注:这后续成为黑卡社区质疑之点)。 Morph Black NFT 3 月 28 日在 OpenSea 上地板价最高超1.4 $ETH ,24 小时成交量超越 BAYC 和 Crypto Punks 等项目。2025 年 4 月 13 日,该 NFT 总交易量 974.45 $ETH ,最佳报价 0.97 $ETH ,地板价 1.04 $ETH ,相较 mint 价格涨幅 520%。持有者若选即时转售,当下即可实现单张 0.8 左右 $ETH 的利润。 3 月 29 日,BulbaSwap 向 Morph Black 持有者空投16666.66 枚 $bAI 代币(当下已上架Bitget交易所), $bAI 在空投时价值约合 400 人民币,上所后最高价为0.0075 USDT,单次空投理论最高价值 125 USDT。 无论如何,可以明确的是,参与本轮mint的Morph社区成员都获得了不菲的利润。可以明确的是,项目方有在做事,也有在做市。 七、隐忧:三千张卡,项目方如何护盘?Payfi又是否真能改变NFT颓势? 每个硬币都有两面,在 Morph 社区为 Morph Black NFT 价格上涨欢喜的同时,X用户Lucky(X:@qndy01)对Morph Black 的后续发展提出担忧:“之前的黑卡如果不是项目方拖底估计早就破发了,说什么销售一空,有经验的去看看榜一持有地址0xbb5b742156df1fd58b87d15701a7096a008e8cb9项目方的。” 笔者在 @opensea 上调研发现,Morph Black 持有量排行榜第一名地址的确如其所言,为0xbb5b742156df1fd58b87d15701a7096a008e8cb9,该地址当前拥有 1035 张 Morph Black NFT,占 Morph Black 总量的 34.5%,预估值 1003.95 WETH,超排行榜第二名地址 1025 张,该地址为项目方所有无疑。 项目方毫不掩饰地使用单一地址回收市场上三分之一抛售的NFT说明了很多事情: 1⃣如果你不看好 Morph 后续发展,那么你可以说:限量发行制造稀缺幻觉,空投承诺刺激接盘冲动,而所谓“特权”不过是薛定谔的猫——既看不见又必须信其存在。Morph把很多白名单都给了 Kol 而非真实用户,Kol 在帮 Morph 打完广告后即进行抛售,项目方面对如此大的抛压只能自讨苦吃进行回购。月底一结算,这波 Kol 得了MVP,Morph 连躺赢狗都算不上。 2⃣如果你看好 Morph 后续发展,那么你可以说:虽然Morph Black NFT 一经 mint 就遭遇极大抛压,但是 Morph 项目方一直在用真金白银托底,把价格护住了。Morph 极其坦荡地使用单一地址向社区告知:用户们放心好了,我们一直有在做事!我们非常有实力!我们不怕抛售!Morph Black 的价格不会崩!Morph 这个项目也不会崩! 一个只有项目方护盘的项目注定走不远,Morph 的黑卡还是需要交到真实用户的手中。Morph 为了让当下的用户留住黑卡、潜在的用户拥抱黑卡,想出了如下方法: 1.空投:从 3 月 28 日晚八时至 4 月 13 日晚八时,半月之内,Morph Black NFT 持有者收到 Morph 空投共一轮,空投为 16666.66 枚 $bAI 代币。Morph 承诺 NFT 持有者未来还会有多种代币空投,但具体空投时间和价值 Morph 暂均未对外公布。 2.质押:4月10日,Morph Black NFT 开始质押。Morph Black NFT 质押时长为三个月,期间无法取消质押和卖出。Morph 对外宣称:现在开始质押,坐享奖励,无需操作,收益自动到账!同日,Morph 生态去中心化交易聚合器 BulbaSwap 的代币经济模型中代币总供应量的 5% 将空投给 Morph Pay 生态用户。该空投计划分两部分构成,首批空投 2.4% 给 Morph 黑卡 NFT 的锁仓用户(注:未质押用户不能得到此轮空投)。 尽管因为众多消息未曾对外公开、不质押无法获得空投、质押后锁定期过长而遭到少部分人“问候”,大多黑卡用户在 4 月 11 日前依旧对 Morph 呈包容态度——在这样的一个熊市里遇见一个有在护盘、有在拉盘的项目方,我还要什么自行车? 八、铂金惨案:当Soulbound NFT变成Morph自身的“灵魂镣铐” 在 Morph 中文发布 Morph Black 质押消息后仅一天, Morph 中文于 4 月 11 日高调推出 Platinum NFT,却遭遇史诗级翻车和公关危机。 这款 Soulbound(不可转让)NFT 打着“提前锁定Morph代币分配,铸造Platinum SBT享空投配额”、“估值$5亿FDV、TGE 解锁 50%”、“全面接入Morph Pay生态”等旗号,Morph 本以为能够通过系列福利点燃市场,却反被用户痛批,项目负责人之一更是直接在 X Space 上失声痛哭。 与黑卡相比,铂金卡的两大“骚操作”或是点燃民愤的导火索: 1. 灵魂绑定: 不可转让的设计让NFT彻底丧失流动性,部分用户认为,他们一旦购买此类 NFT 便将沦为永久性接盘侠。 Soul bound(绑定灵魂)还是 Soul trapped(束缚灵魂)?这在 Morph 生态没有跑出什么真正出彩的东西之前当真难以确认。 2. 价格和权益: 对于没有拿到 Morph 黑卡的人来说,在 mint Morph 铂金卡之前,他们会有以下困惑: 1⃣为什么面向高净值用户的黑卡的 mint 价格是 0.2ETH,作为大众化产品的铂金卡的 mint 价格却是 0.3ETH?为什么项目方觉得估值有五亿美元? 2⃣为什么黑卡可以进行交易和转让,花了更多钱的铂金卡却不可以? 3⃣为什么 defi 收益、出金限额、年费、转换费、消费返点等内容项目方至今尚未公布? 对于已经获得 Morph黑卡的人,他们会有以下烦恼: 1⃣Morph 在 Morph Black NFT 铸造时承诺,此次铸造是获得 Morph Black 黑卡特权和 Morph Pay 生态系统权益的唯一途径,那现在不通知社区就发行一万张能享受权益的铂金卡又是怎么回事?之后会不会又不告诉我们就发行白金卡、紫金卡、锡金卡? 2⃣黑卡都还没有落地就立刻发新卡,项目方是不是发 NFT尝到甜头了? 九、生死时速:Morph面对危机选择优先维护社区 内忧外患之际,Morph 打出的牌叫攘外必先安内。面对社区躁动不安的情绪,4 月 12 日,Morph 为感谢早期支持者,推出 Morph Black NFT 质押专属福利,只要在 4 月 21日前完成质押,即可免费铸造 Morph Platinum SBT 并获得 TGE 空投资格。这其实相当于 Morph 为了抚慰社区情绪,给所有 Morph Black 质押者一张免费铂金卡。 Morph 此举快速使社区平静下来。但这又带来了新的问题——作为原先并没有参与 Morph 生态的新成员,我为什么要用超过 mint 黑卡的价格来 mint 一张对黑卡用户免费投放的卡?对于在出台后续方案之前因为信任 Morph 而购买白金卡的用户,就会明显感觉被摆了一道。 因此,Morph Platinum SBT 在 4 月 13 日 24 时前 mint 总量仍不足 500 张,不到总数的 5%。 局面有点尴尬,Morph 的“安内”政策确实取得了成效,社区对 Morph 的行动表示了认可,坚定了“hodl”的决心。但是如此一搞,大众对 Morph Platinum SBT 失去了信心——而在去中心化的世界中,信心恰恰是比比特币还要珍贵的财富。 十、闹剧收场:听听从业者的声音 4 月,加密世界的聚光灯再次聚焦消费级公链Morph——只不过这一次,灯光中混杂着刺耳的嘘声。从黑卡 NFT 的涨幅神话到铂金卡的史诗级翻车,舆论场上的 Morph 仿佛坐上了过山车:前一秒还是“消费级公链之光”,下一秒已成“镰刀美学集大成者”——很明显,作为 Layer 2 里的新生儿,Morph 危机公关的方式暂时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但他们的确有在通过补救来做到差强人意。 如何让这场闹剧收场,笔者认为,Morph 可以听听 Crypto从业者的声音。 在 Kol 对 Morph 生态商务拓展、Head of APAC EudemoniaCC🐨(X:@EudemoniaCC)质疑时,子敬(X:@zijingNFT)等 Crypto 从业者站出帮EudemoniaCC 说话,并尝试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他目前可以想到的关于 Morph 的解决方案有: 1⃣白金卡价格调低,降低外面用户参与生态的准入门槛,缩量,制造稀缺属性,毕竟如果按照ieo来算,如果是个人就能投进来,用户预期自然不高,黑卡质押给白金sbt权益不变,按照黑卡 mint 价格给 ieo 份额,相当于让黑卡freemint ,让利早期生态支持者,同时对在方案之前已经以 0.3e 买了白金卡的用户予以补偿,按照调价后的白金卡金额退还部分已收款项(要考虑到给黑卡质押用户空投的折价)或给其他等值权益(最好是web3的非web2); 2⃣彻底取消白金卡,黑卡权益不变,按照之前预期的黑卡获得空投份额,已经买了白金卡的用户,全额退款且给到 mint 地址少量空投份额予以补偿,至于 ieo 的部分再想别的方法吧,公关危机方案建议学学@sign是怎么处理的,或者直接请教行业专家@dov_wo@0xsexybanana。 除子敬外,其他 Crypto 从业者、Morph 社区成员也对Morph 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大家此时达成了共识:闹剧已经产生,现在必须思考的是:如何让这场闹剧收场。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特的“三T原则”(Tell it fast, Tell it all, Tell your own tale)此刻成为 Morph 的生死符。好消息是——Morph 的反应很迅速,Morph 在积极听取建议。 结语 Morph 的危机揭示了一条铁律:在区块链世界,技术可以暂时裸奔,但信任赤字必然致命。当黑卡时代的荣耀之盾被铂金卡的危机之剑刺破时,唯有真诚到血肉模糊的公关自救,才能让这只“加密考拉”从枯树跃向新枝。 此刻,Morph 这位 Layer 2 新贵正站在泰坦尼克号的船头——是紧急转向避开冰山,还是伴着弦乐队的演奏沉入深渊? Morph究竟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加密狂欢秀还是一场使用“消费级”包装的幻梦?2025 年的夏天,答案即将揭晓。 #Crypto# #Morph# $bAI #Layer2# #NFT#
Show more
0
9
4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