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AI,投资
People
Not Found
Tweets including AI,投资
红杉资本在 #AI# 方面的布局和投入,真的十分强悍,基本处于ALL IN的状态,不光投资,还布道,提供平台和免费学习机会,给很多 #AI# 新人带来启发和借鉴,这次红杉资本2025 AI Ascent 就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思考和新的投资视角,值得看一看。 我简单讲几个点吧,还蛮有意思的 #AI# 洞见。 第一个是新的图灵测试。这次给的标准是:真正的“智能机器人”标准:无人监管地完成现实任务(如打扫家务等)。跟传统的图灵测试,简单区分人类和机器,仅仅从语言层面的判别不同,这次新图灵测试,更多是物理现实行为层面,更高级了。 这次新标准要体现 #AI# 不再仅是大脑,未来也是自主身体的控制系统。说明如今训练场景的多样性与规模,正在取代硬件为核心壁垒(芯片和算力,并不是显著痛点之一)。 第二个是 #AI# Agent会重塑软件商业模式,传统互联网时代的SaaS将让位于代理即服务(Agent-as-a-Service),#AI# 代理不只是工具,更是“雇佣的数字员工”。效率之外,价值交付与定价重构正在发生。以后的订阅付费模式,将会以结果为导向,而不是我们现在单一的时间逻辑(比如付费包月)。从这个角度思考,有很多商业和投资机会,以后慢慢展开说。 第三个是 #AI# 数据中心的工业化转型,数据中心正演变为“算力工厂”,硬件不再唯一瓶颈。当前限制是能源、土地、基础设施等,从芯片战到基础设施之战,基础设施能力将决定 #AI# 国家竞争力,尤其是电力基础设施,这个方面,我感觉中国有先天优势。 还有挺多细致的思考和投资发散,就不一一列举,有兴趣可以自己看红杉资本录制的视频。接下来的 #AI# 投资,我们要更侧重于以人服务为导向的实践落地,而不要只关注帮你做PPT或者回答问题的AI应用,另外电力基础设施投资,现在正好是一个绝佳的节点,值得长期主义去投资和观察。🧐
Show more
The AI opportunity is massive, but only for those moving fast enough to seize it. @gradypb @sonyatweetybird & @konstantine share their thoughts on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AI today, and why this is the time to "go at maximum velocity” in our 2025 AI Ascent keynote. https://t.co/QJB6YYimEP
Show more
0
5
31
7
我以为巴菲特是老古董,不懂 #AI# 也不懂 #AI# 来做投资决策,然后今天在一个访谈中,我看到他说了两个名词,#AIIF# 和 #SKYLINE# AI。我才发现,他也是研究 #AI# 的高手,这么大年纪,还在不断学习新东西,真的不得不佩服!👍 这里大概科普一下: 2016年,Skyline由AIIF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联盟发起、英伟达与微软科学家参与投资的多主体协作AI金融平台,业务涵盖传统金融资管与加密交易领域,通过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为客户提供创新金融服务。 2018年,Skyline实验室携手美国投行巨头Lazard成立AI量化基金,同时拿下欧盟27国Skyline商标。 2022年,Skyline实验室宣布开始研发Skyline平台,耗费5000万美元从巴克莱、高盛采购创世量化策略用于喂养自研AI大模型。 2023年,震惊金融界,Skyline AI量化策略跑出510%年化收益率,引起业界轰动。 连94岁的巴菲特都在学习用 #AI# 来提高投资决策的效率,更何况我们小年轻,学习 #AI,布局# #AI,投资# #AI,刻不容缓!🧐#
Show more
揭晓一下答案吧,#SPEC# 以前推文讲过这个AI Agent项目,顶级投资人,顶级团队,今天发现快翻倍了,但依旧不太贵! 恭喜蓝海群的伙伴们,感恩研究团队🙏 https://t.co/iLZXicTSPz
Show more
0
17
110
25
昨天还在和小伙伴讨论,这次除了老头说的这些,还有在卡塔尔的护卫车竟然是 Cybertruck ,面子是给足了。这次中东之行川普收获确实非常的大。尤其是在中东受欢迎的程度比拜登强多了。 沙特阿拉伯 1. 军售协议:特朗普与沙特签署了价值1,420亿美元的军售协议,包括先进的防空系统、无人机和太空技术,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售合同之一 。 2. 经济投资:双方达成总额达6,000亿美元的投资协议,涵盖能源、矿产、疾病控制和太空合作等领域 。 3. 技术合作:沙特启动了名为“Humain”的人工智能投资公司,与Nvidia、AMD和亚马逊等美国科技巨头合作,推动AI基础设施建设 。 卡塔尔 1. 航空协议:卡塔尔航空与波音公司签署了价值960亿美元的飞机采购协议,涉及210架宽体客机。 2. 军事投资:卡塔尔承诺向美国在多哈的乌代德空军基地投资100亿美元,提升该基地的战略能力 。 3. 防务合作:双方签署了总额420亿美元的防务合同,包括反无人机系统和无人侦察机等 。 阿联酋 1. AI投资:阿联酋承诺在未来十年内向美国 AI 领域投资1.4万亿美元,涵盖芯片采购、数据中心建设和AI研究 。 PS:阿联酋的 AI 投资公司 MGX 是该计划的核心执行主体之一,负责推动相关资金部署与技术合作。MGX 此前已投资 #Binance# 20亿美元。 2. 数据中心建设:美国公司将与阿联酋的G42公司合作,在阿布扎比建设全球最大的AI数据中心集群 。 叙利亚(未访问,但与总统进行会晤) 1. 解除制裁:特朗普宣布全面解除对叙利亚的制裁。 2. 外交会晤:与叙利亚临时总统艾哈迈德·沙拉阿举行了25年来的首次正式会谈。 此外卡塔尔向川普赠送了一架价值4亿美元的波音747-8飞机,计划作为临时的空军一号,而川普家族在卡塔尔和阿联酋的房地产和高尔夫项目也和当地取得了新的合作,总的来说这次不论是对于美国还是对于川普个人,都是盘满钵满的收获。
Show more
之前回国呆了一周比较忙好多话题没顾上写,但是川普出访中东这出大戏还是非常有必要梳理记录一下的。 本次川子中东行可以说是收获满满,几万亿美元的投资承诺,芯片开放,军购大单,给川子个人进贡的4亿美元豪华专机,伊朗弃核,胡塞停火,每个都值得说道说道。 川普这次中东行先后访问了沙特,卡塔尔,阿联酋三个国家,偏偏绕开了传统盟友以色列,惹得内塔尼亚胡醋意大发。但仔细想想这么做其实是基于非常现实的选择,以色列作为美国插在中东的战略契子固然重要,但美国现在处于需要用战略利益换取经济利益的当口,必须疏远以色列以换取伊斯兰国们的支持。 而王爷们也没有让川子失望,沙特跟美国签了6000亿投资协议还有1420亿军火协议。卡塔尔跟波音签了2000多亿的飞机大单。阿联酋也是达成了2000亿合作协议,并且号称未来十年向美国投资1.4万亿。这些落在明面上的协议大约有1万亿美元,但是川子七算八算的直接按照10万亿开始吹。可以说,按照这些中东国家的真实GDP计算,绝无可能落实10万亿投资,这些更多的是川子一贯喜欢的对MAGA大内宣而已。 就在川普获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美股超预期反弹的时候。10年期美债收益率破4.5%,30年美债收益率破5.0%。说明有些国家可能把外汇储备换成了现货,虽然这些现货也经常无法交货,但总比拿着一堆注定要不断贬值甚至爆掉的废纸强。川子这一个多月的折腾看似一切回到了原点,但实际上是在用美国的长期全球综合收益换取短期区域性经济收益。美国打算收缩回美洲的意图非常明显了。欧洲和日本甚至阿三对于美国关税的态度,俄乌的快速解决,欧洲联军未来可能在乌克兰的驻扎,中国在南美的布局,都显示这个世界正在快速地形成三大块区域联盟。在这个全球体系切换的过程中,美元本身的使用场景正在被不断挤压,那么建立在美元体系之上的美债美股比特币都会迎来重大调整。 这种抛美债买实物的拆东墙补西墙式利好会进一步提高美债发行难度和美元贬值压力。此过程中要格外关注系统性风险是否会突然爆发。
Show more
0
2
3
0
关税引发再通胀的说法可以休矣。 标普在过去23个交易日完成了约17%的惊人涨幅,这是美股历史上速度最快、最猛烈的短期反弹之一。 为什么今天继续走强? 今天除了来自中东的AI投资承诺这一利好之外,数据显示华尔街挥之不去的担忧之一: 关税将导致可怕的再通胀,这个说法被夸大了。 关税不会导致再通胀。只要贸易紧张局势继续缓解,未来一段时间更不会。 通胀已经稳定下来,而且是以一种非常友好的方式。 3月份,总体通胀率2.4%,核心通胀率2.8%。 4月份,总体通胀率2.3%,核心通胀率2.8%。 5月份?总体通胀率2.4%,核心通胀率2.8%。(预估) 如果连续3个月的稳定低通胀,正是联储希望看到的。 最近稳定低通胀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3个月非同寻常。 4月是“解放日”,自1930年代以来最大的增加关税。 按照流行的叙事,解放日本应制造通胀。然而结果什么也没有发生。 如果平均30%的关税都无法引发再通胀,那么以后接近10%的关税更将如此。 关税引发再通胀的说法可以休矣。
Show more
0
3
18
2
我在2024年8月写《工业机器人腾飞在即,请关注此领域的AWS》介绍了Symbotic(SYM)这只工业机器人股票。 然而直到不久前它一直处在低迷状态,甚至可以说是半死不活。 现在终于时来运转。股价距离去年8月已涨了127%。 因为AI赋能的机器人,对美国各行各业来说已经价值不言而喻,SYM处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 Symbotic专注于自主仓库解决方案,使用AI机器人处理库存分类、存储和检索。 这家公司主要的客户是沃尔玛,实现仓库现代化、降低劳动力成本并提高吞吐量。 Symbotic的竞争优势在于仓库环境的本质:已知、结构化且可重复的任务。AI驱动的机器人技术最容易在仓库环境被率先采用。 与公共道路状况难以预测的自动驾驶汽车不同,仓库机器人在受控条件下运行,这使得AI的部署更快、更可靠。因而属于low-hanging fruit。 随着物理AI的增长,Symbotic有条件成为数万亿美元潜在市场的早期领导者。它已经是一家拥有企业级部署的知名供应商。 如果说英伟达和Meta在大语言模型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中发挥核心作用,那么Symbotic同样会在物理AI领域施加影响。 未来十年最成功的AI投资并非全都来自软件和半导体领域。物理AI的兴起——体现在仓库、工厂以及政府运营中——或许会带来一些被低估的机会。
Show more
0
0
5
0
《飞轮启动,生态任君采撷》 基本上如果按照“历史”来追溯的话,飞轮刚刚开始启动,还能玩个十天半个月的样子。 所以该如何在生态里选择呢,这就是“重中之重”了。 这篇文章会一一举例哪些是生态中的“钻石”当然有“个人持仓影响”在内,所以接下来都是给你“洗脑我的持仓”。 --------- $GAME 整个大框架 这是整个生态里面,除了 $Virtual 和 $AIXBT 外市值最高的产品,也是AI大框架模型。 它是一个模块化代理框架,用于构建和部署能够自主规划行动和决策的 AI 代理。 很多AI AGENT都是直接搭建在 $GAME 上的。 上一轮最高的时候市值400M,目前市值69M,最低的时候到了8M左右。 当然上一轮的时候1M随便买。 --------- $AIXBT 最牛逼的KOL 这是整个生态中,除了 $Virtual 市值最高的产品,就像一个复读机,24小时回复所有人的问题。 一度在 @KaitoAI 的全球排行榜稳居第一位。 也是第一个上线 @binance 的Virtual生态产品,也是第一个突破500M,700M的生态物。 上一轮市值最高700M,目前市值在130M,最低的时候到了60M左右; ---------- $LUNA 第一个AI AGENT @luna_virtuals Luna是第一个运用GAME框架发射的AI AGENT,也是第一个虚拟偶像概念,也是第一个在tiktok赚取“佣金”的AI。 而且可以说是 $LUNA 开启了Virtual的飞轮行情,上线当天从0-20M,然后一周破200M,刷新了最快的纪录。 在行情沉寂后,自己做了一个luna的框架模型,可能进军的是AI娱乐赛道。 上一轮市值最高抵达200M左右,目前市值在23M,最低的时候市值到了6M; ----------- $VADER 第一个AI投资 @Vader_AI_ Vader是第一个在Virtual上开启“投资dao”的ai,而且很virtual交互的很深。 从这次Genesis points有持有virtual和质押vader就能看出“地位”。 而且其“持仓”众多virtual生态项目,飞轮比virtual还明显。 上一轮市值最高抵达150M左右,目前市值40M,最低的时候到了4M左右; ----------- $VU 第一个DeFai概念 Velvet Unicorn 是一个基于 Virtuals 的 AI Agent,定位为DeFi的 AI 驱动对冲基金代理,由 Velvet Capital 团队开发。 记得Binance Labs 通过其孵化计划投资了 Velvet Capital,所以当时 $VU 因为这个消息被翻出来拉到了差不多20M的位置。 最近 @BinanceWallet 的alpha上也出来了velvet的活动,所以可以看看能不能成为背书吧。 市值最高到了20M左右,目前市值4.8M,最低的时候390k市值; ----------- $AIXCB 社区驱动的投资DAO @cryptoboys27 作为创始人,其在virtual生态深耕,拿得出来的投资包括不限于aixbt等。 而且AIXCB持有足够的token,可以加入alpha社区,在alpha社区里分享了挺多alpha。 例如这次在virtual和生态上涨前,埋伏了很多,可以发现virtual生态大多数的kol都在其中,一起cx。 而AIXCB是上一轮最后拉盘最快的几个币之一,7天拉升超过700%。 市值最高到了110M左右,目前市值15M,最低的时候市值1.5M; ---------- $MUSIC 音乐AI 这个当时和 @luna_virtuals 一起搭配,一个虚拟偶像用AI的歌曲来演奏。 在年初的普吉岛edc现场,虚拟偶像luna配合着百大DJ悟空外加上music的音乐。 主要这个赛道目前 @StoryProtocol 正在做,如果 $IP 起飞不知道能不能把IP赛道的AI也带动。 看能不能搭配更多的虚拟偶像把音乐版权推广下吧。 市值最高到了50M左右,目前市值4.1M,最低的时候市值1M左右; ---------- $SAM 机器人AI 同期发射的AI中,为数不多没有下跌,并且一直在创造新高的产品。 做的事ROBOT赛道,有实体的产品,并且创始人Michael对整个crypto抱有开放的态度。 当然最主要是它们的robot挺好玩的,当然仅限于喜欢机器人的朋友们。 最终能走到哪一步,完全看Michael他们愿意做到哪一步了。 市值最高上个月到了58M,目前在30M左右,基本上最低的时候就是刚发射的时候。 ---------- 不是投资建议,只是分享 全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是投资建议,上一次分享的时候直接-95%,还有-99%的,这次就看兄弟们自己的能力了。 我反正只是想兄弟们帮忙抬下我的持仓🤣,反正只要买这些都会用到virtual,也是可以的。 我当然还有很多持仓,但是市值低的都跌破500k了,就不发了,没必要😮‍💨。 突然发现 $CONVO 市值不低,我从100M拿到1M只想说一声舒服了😭。
Show more
@virtuals_io 新的Genesis能否拯救生态 》 众所周知,在最高点建群的是我,被套在最高的还是我,一路抄底的还是我,信了故事的还是我,反弹不跑的还是我。 ---------- 🎗️Genesis是什么? 说起Genesis还得从几个月前和 @everythingempt0 聊到 @virtuals_io 接下来该怎么做,然后他给我说要做一个公平的东西,这就是Genesis,应运而生了。 🎗️所以我们来看看怎么Genesis就公平了呢? Genesis 是一种协议层级的代币分配原语,通过“使用量、流动性和协调”来决定参与者的代币获取权。 它的目标是通过基于贡献的分配逻辑,消除市场操纵、早期狙击者或大户垄断等问题。 🎗️Genesis的特点是什么? 1.基于积分的准入; 2.动态分配模型; 3.退款保障; 4.公平与透明; 🎗️Genesis 的目标与意义? 对 AI 代理团队:筹码分配比较好,项目方拿不到绝对意义上的控盘,散户也拿不到很多,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均富贵”; 对生态参与者(Virgens):用户通过贡献获得早期参与顶级 AI 代理项目的机会,分配基于积分而非资金量,只需要积分足够,花小钱办大事; 对生态系统:正螺旋或者负螺旋的作用,形成一个闭环,Virgens一直赚钱,积分一直值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赚积分,形成正螺旋,相反的积分不值钱,大家都sell,形成负螺旋;(point在后面会提到) ------------ 🍭Genesis points 是什么? Genesis Points 是 Virtuals Protocol 生态中的积分,用于兑换 Genesis Launchpad 上新 AI 项目的预售资格。 🍭Points有什么用? 积分的作用是防止代币发行被巨鲸操控,确保散户有公平参与机会。 相当于一个准入门槛,消费都用points参加,而不是💰。 🍭Genesis Points 如何获得: 创建内容; 参与社区活动; 持有 $VIRTUAL 代币或者质押 代币; 买入生态的AI AGENT; 🍭Genesis points的注意事项: 有效期:这个points有个有效期,30天的有效期,不用即废,增强了用户活跃度; 用途:这个points只能参加Genesis的launchpad的分配,没有其他用途; 黑匣子:转移或者卖出 $VIRTUAL 会降低points,参加了Genesis launchpad然后卖出会降低points;(这些都是测试的结果,不知道所有人是不是一样) ---------- 💕Genesis的利与弊 💕优点: 1.公平分配与防狙击模式; 规定了单人上限,然后防止了开盘狙击的情况; 2.高参与度和社区激励; 积分30天有效期,不参加就过期,还有积分的来源都需要参与活动,保证了至少用功才能获得points; 3.生态透明性与信任; 所有一切都在链上进行,公开透明,不存在暗箱操作; 4.筹码足够去中心化; 项目方不至于开盘一把RUG,至少筹码到不了这种程度; 💕缺点: 1.积分获取的复杂性致使参与门槛高; 目前已知的情况下,要求的是日活,有点朝着每天刷流水的情况前进,参与门槛比以前直接打钱高; 2.项目方控筹不集中; 最近的项目都存在,如果项目方控筹不集中,直接开盘即下班; 3.中心化审核矛盾; 有时候在去中心化和中心化之间,总得进行取舍,例如昨天的项目,想rug,直接一把叫停; 💕造成的影响: 1.可能参与Genesis就是确实是项目足够的好; 2.可能大家都是因为要进来刷points; 3.大家都是为了完成日活,消耗points; 等等。 ------------ ​💖Genesis能否(助)拯(力)救Virtuals 这其实是个好问题,因为到底是小马拉大车,还是大车拉小马的问题。 毕竟Genesis的盘子可是比Virtuals小太多了,只能说增加一些参与度,想要拯救或者说拉动Virtuals太难了。 只能说Genesis助力Virtuals生态。 ​💖积分激励机制的实际转化率: 如果Genesis进行Launch的项目,持续不断的出现“造富效应”,那就会有人一直去进行points的安排,源源不断的points会导致virtual和vader进行“正循环”; ​💖外部流动性的回归: 众所周知上一波下跌是流动性紧缺,整个行业的流动性都被抽干了,当流动性回归后,Virtual本身就会吸纳足够的流动性,带动Genesis还有整个生态的项目飞轮启动;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看能否“飞轮起来”,毕竟最终靠的还是钱,有理想的人不伤心,没钱的人是真的伤心,我们都在用力的活着。 写到最后 一直在做事,又能找对方向,有时候不能怪项目方,只能说市场行情确实是不尽如人意了。 且听风吟,静待花开。 #Virtual#
Show more
0
2
1
0
Benchmark投资Manus遭质疑 , 或面临“审查” 据Semafor爆料,有两位内部人士说,美财政部现在正在盯着一笔投资 —— 就是那次由硅谷投资人Benchmark Capital(也就是 Benchmark)领投的,投给中国AI新创公司Manus AI(母公司叫Butterfly Effect,注册在开曼群岛)的7500万美元。 大家最关心的是,这笔钱到底符不符合去年拜登签署的那套“出境投资安全计划”新规。新规里头说,只要美国人投向关键技术领域,比如AI,这种投资都得先向财政部报备。财政部现在让Benchmark说明一下,究竟是不是按规矩来,或者有没有啥理由能豁免。至于这事儿到底符不符合,或者能不能豁免,Benchmark和财政部都不肯多说,Manus也没回应。 回头说说Manus AI:3 月 6 日它刚以“全球第一款通用 AGENT 产品”亮相,号称能帮你筛简历、安排行程、炒股票,甚至从零开始帮你搭网站、做小游戏,有人直接说这可能是“第二个DeepSeek时刻”。早期给它投过钱的有真格基金,腾讯和红杉中国。 到了4月底,彭博他们又爆出,Benchmark领头了新一轮7500万美金的投资,把Manus的估值直接拉到接近5亿美元,涨了5倍!融来的钱打算用来把服务推到美国、日本、中东这些地方,也让Manus算是站上了“硅谷一线AI新秀”的台面。 再说说Benchmark这家VC:他们1995年搞起来的,投过eBay、Uber、Twitter、Snap这些大项目,合伙人平等,规模不太大,只投早期,是典型的小而美派。最近刚刚募集到4.25亿美元的第11号基金,重点全押在AI上。这不,这次领投Manus,硅谷风投圈都炸开锅了 —— 有人说这笔投资“太没意义”,也有人觉得这投资对中国来讲利益更大。 应付这些质疑和可能的调查,Benchmark还请了好几家美国律师事务所出主意。他们的说法主要有两点:第一,Manus自己并没搞AI模型,都是调用Anthropic的 Claude、阿里的通义千问等,实际上就是把现有模型“包装”一下;第二,Manus的母公司注册在开曼,按技术和法律上看并不算中国实体,而且团队分布在美国、新加坡、日本和中国,好像也不是单纯的中国公司。 至于Benchmark的老将Bill Gurley,他还公开反对政府这套限制,说这些限制可能适得其反,反而刺激中国AI发展。不过现在中美大战略、贸易摩擦、AI冷战的大背景下,离岸注册和VIE架构好像护不住“皮”,对算力、数据、算法的关注变得更细了,财政部后面还真可能对更多技术细节下手。 要是最后财政部真让Benchmark补申报,甚至要他们撤资,那可就不只是这家风投的事了,整个硅谷投中国元素的AI创业公司,肯定要更小心 —— 毕竟,能挺过这一关的,估计只有少数。 相关参考链接:https://t.co/vdO6E7llVu
Show more
0
0
2
0
这一波美股的v反,对ai进展有深入了解的投资人,底部割肉的比例可能远低于其他投资人 ai如此强大, 不懂ai的宏观专家不是好交易员 不懂ai的交易员不是合格的擦边博主 不懂ai的擦边博主不配谈宏观
Show more
0
1
5
0
吴说获悉,Aethir、0G Labs、OORT 等 13 家 Web3 AI 与投资公司共同发起“AI Unbundled”计划,旨在通过联合投资、去中心化 GPU 补贴、项目资助等方式支持 AI 初创企业,资助金额介于 10,000 至 100,000 美元之间,并提供行业联合活动、研讨会及黑客松等支持服务。OORT 同时宣布与 DaTaSECURE 和 Unyt 组建另一联盟 HumanAIx,专注构建去中心化 AI 基础设施。https://t.co/lSh6IJGcXq
Show more
0
3
0
0
Virtuals Protocol 玩法总结 冷门大暴赚!100u变2500u!virtuals_io 最近推出了lauch pool打新收益非常高,前期参与的获得5倍~35倍的收益率,作为整个以太坊生态的AI打新龙头,后续如果山寨牛市持续,Virtual生态会有显著的赚钱效应。 首先@virtuals_io是一个基于Base链的Web3项目,专注于AI Agent的代币化与共拥机制,我把他比喻为AI代理众筹。其推出的Genesis Launch 发射机制,旨在通过积分制度和公平的分发模型,重塑代币发行的游戏规则。以下是对其玩法的详细解析: 一、什么是 Genesis Launch? Genesis Launch 是 Virtuals Protocol 推出的创新代币发射机制,主要特点包括: 贡献积分体系 链上透明分配 自动退款机制 这种机制旨在防止链上狙击和操纵行为,确保早期支持者能够公平地参与项目。 二、如何参与 Genesis Launch? 前期准备工作:准备好钱包和 $VIRTUAL 币 https://t.co/k500gWrtXZ 在个人资料里可以绑定上X和TG账号(后面对积分有用),然后准备一定数量的 $VIRTUAL 币,可以交易所买了提现过去,也可以后续在这个网页上兑换(base链)。 如果提前没有准备 $virtual 币,也可以点击上面的导航栏virtual,选择buy,然后用base链的ETH兑换,操作如下图。 完成以上步骤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参与,首先需要获取积分,积分分配比例大概简单说就是购买代币(75%)、持有virtual(20%)、质押virtual(5%),然后通过积分和virtual币打新参与,这两者缺一不可。 1.获取积分(Virgen Points): 投资 AI Agent 项目(购买其代币):参与生态中的 Sentient、Prototype 2类AI Agent 项目,可获得每日75% 的积分分配。只需要点击AI Agents进去找到相对于的项目,授权兑换即可,亲测用OKX钱包比较顺滑。注意默认滑点是2%,最好修改一下。 virtual官方明确表明鼓励钻石手,持有时间越久积分奖励越高,对于明显刷分的交易貌似没有积分奖励;交易具体积分规则不是很透明,也一直在变,具体大家可以自行交易试下。 2.持有 VIRTUAL 代币: 每日20% 的积分分配给持有 VIRTUAL 的用户,1万个代币一天大约2000积分,但也不完全是线性关系,可能内部有个等级划分。 质押 VADER 代币:每日 5% 的积分给质押用户,给的不多,地址:https://t.co/YUwfNXdOZU 前三名都是质押了5000万个币,期限360天。 3.推文 Yapping points获取积分 virtual账户中绑定推特账号后,可在推特中积极分享virtual有关内容,实测一直分享一直有yapping points积分直接到账。注:之前是需要提交推文到virtual给的表单中获取积分,目前已改革,不用提交,直接积分到账。 参与打新流程: 准备 VIRTUAL 代币:首先你需要确保钱包中有足够的VIRTUAL代币。 承诺积分和代币:新项目预售开启后的 24 小时内,用户需承诺一定数量的积分和 VIRTUAL 代币,所以这之前你得有积分,每个项目最多投入566个币。 等待分配结果:系统根据用户的承诺情况,按比例分配新代币。若发射失败,所有投入将被退还。 领取代币:发射成功后,用户可通过平台界面领取分配到的代币。 再说一遍,积分是参与 Genesis Launch 打新的核心,积分越多,分配比例越高,但每人上限为新代币总供应量的 0.5% ,以防止鲸鱼操控。参与打新的项目利润兑现后积分会清除。 三、现状与前景 截至2025年5月15日,平台已有20个项目成功募集资金,首个项目 h011yw00d(HOLLY)超募21倍。正在等待募集中的有18个项目,2个项目正在募集中,维持每周都会有几个的节奏,同时此前募集失败的项目不少(失败后参会的币会退回来),说明热度还没起来,许多项目市值仍处于较低水平,更容易爆冷,参与其中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大肉,以后AI项目发行增多了,我们也是抢占一步先机。 目前最直接的参与方式就是通过购买AI Agent项目、持有VIRTUAL币、质押VIRTUAL币攒积分,用积分和VIRTUAL币参与 Genesis Launch打新,目前的打新收益率非常高,开整!
Show more
0
47
82
18
最近 Alva @AlvaApp 推出了一个非常适合 meme 投资者的 AI Agent 它可以帮你追踪热点 memecoin,还没上热搜就能提前埋伏,真正做到“别人冲”之前你就已经上车了。 👉 欢迎体验下:https://t.co/6ZL8o30aUD 如果你觉得有趣/有用,也欢迎你分享一下自己的体验或冲币结果!
Show more
Memecoins move fast. If you’re not early, you’re exit liquidity The Trending Meme Tracker Agent sniffs out what’s pumping before the herd Catch the plays first — try it FREE today: https://t.co/piiaaLVSwp https://t.co/sK9tkluFvB
Show more
0
1
3
0
刚看到新闻说 AI 编辑器 Cursor 完成9 亿美元融资,FTX清算团队曾以 20 万美元甩卖如今价值5 亿股份。感觉这负责清算的律师,这比锦衣卫抄家还赚钱...... FTX 在AI领域的投资还有大模型公司Anthropic,如今估值615亿美元,FTX曾经有8%股份,结果很早被清算团队便宜卖了。 还有 FTX 投了1亿美元的SUI,平均价格0.114 美元(1.02美元获得了8.9亿枚SUI),很早就被清算团队原价转卖给其他VC了。
Show more
0
6
24
4
如何分析AI生物制药领域公司的竞争优势?这里是我研究的核心要点总结: 1. 核心驱动力:“闭环”飞轮效应是真正的护城河 在AI驱动的生物制药赛道中,真正的护城河并非仅仅拥有先进的AI算法,而是建立一个高效、快速迭代的“闭环”飞轮。这个飞轮的具体运作模式是:AI模型(干实验室/Dry Lab)进行预测,例如识别新的药物靶点或设计新的分子;然后,自动化机器人(湿实验室/Wet Lab)快速进行生物实验以验证这些预测;实验产生的高质量、独家的(Proprietary)数据被立即反馈给AI模型,用于下一轮的训练和优化。这个“设计-制造-测试-学习”(DMTA)的循环速度和规模,决定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像Recursion每周能进行超过200万次自动化实验,其数据飞轮转速极快,使其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绘制“生物学地图”。这种模式下,数据优势增强了模型能力,而更强的模型能指导公司进行更精准的实验,从而获得更优质的数据,形成一个不断自我加强、竞争对手难以逾越的壁垒。 2. AI原生生物科技(AI-Native Biotech):“速度与平台”的双重革命 以Recursion、Exscientia和Insilico Medicine为代表的AI原生公司是这场革命的先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从零开始就将AI和自动化实验深度整合,构建了端到端的药物发现平台。Recursion的“Recursion OS”通过对细胞进行大规模扰动和表型成像,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可用于导航的生物学地图,其核心是规模化的数据生成能力。Exscientia则强调“以患者为先”,利用源于真实患者组织的多组学数据来指导AI模型,使其预测更具临床相关性,并已成功将多个AI设计的候选药物推入临床。Insilico Medicine则以其Pharma. AI平台闻名,该平台包括用于靶点发现的PandaOmics和用于分子设计的Chemistry42,并以惊人的速度将其首个AI发现和设计的药物从概念阶段推进到临床II期。这些公司不仅通过技术平台吸引了与大型药企数十亿美元的合作,也同时在建立自己的内部药物管线,展示了“平台即产品”的强大商业模式。 3. 传统大型药企(Big Pharma)的觉醒:“数据金矿”与“生态系统”的构建 传统大型药企如赛诺菲(Sanofi)已经意识到,它们最大的资产之一是沉睡了几十年的海量专有临床前和临床数据。它们的策略是“双管齐下”:一方面,大规模投资内部AI平台,如赛诺菲的plai,旨在打通从研发到生产、商业化的所有数据孤岛,赋能内部科学家;另一方面,它们不再仅仅是技术购买方,而是与顶尖AI公司(如与Exscientia合作)甚至科技巨头(如与OpenAI合作)建立深度战略合作,用自己高质量的专有数据来“精调”(Fine-tune)最前沿的AI大模型。这种策略的优势在于,它们拥有验证AI预测结果的完整后端能力——从临床前开发到全球临床试验再到市场准入。大型药企的飞轮在于其数据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将AI模型洞见转化为上市药物的强大能力,这是初创公司在短期内无法比拟的。 4. 技术平台公司(Tech Platform)的降维打击:从“卖铲子”到“共同掘金” 这一类别的公司以薛定谔(Schrödinger)和Isomorphic Labs (Google DeepMind)为代表。薛定谔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基于物理学的计算平台与机器学习的深度融合。它开创了一种混合商业模式:既通过向全球药企销售其业界领先的模拟软件来获得稳定、高利润的现金流(“卖铲子”),又利用这个平台进行内部药物研发和与大药企(如BMS)的高价值合作(“共同掘金”),分享后期收益。这种模式风险较低,且能通过广泛的客户使用和合作项目不断验证和改进其平台。而Isomorphic Labs则代表了另一种力量,它继承了Google DeepMind在AlphaFold上的突破性成就,试图用最纯粹的“AI优先”或“数字生物学”方法重新定义整个药物发现过程。它不依赖于自己的湿实验室,而是相信其强大的预测和生成模型本身就构成了核心价值,通过与大型药企(如礼来、诺华)建立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里程碑式合作,来验证其“数字孪生”驱动的研发模式。 5. 数据护城河的两种主要形态:规模化工业数据 vs. 精准化人类数据 在AI制药领域,数据是核心资产,但其形态和获取方式决定了护城河的类型。第一种是“规模化工业数据”,以Recursion为典范。通过在实验室中对标准化细胞模型进行数百万次可控的实验扰动(如基因编辑、化合物处理),生成海量、统一、高质量的图像和组学数据。这种数据的优势在于其规模和一致性,适合训练能够理解复杂生物学通路的底层模型。第二种是“精准化人类数据”,以Exscientia和Verge Genomics等公司为代表。它们专注于获取与特定疾病直接相关的真实人类生物样本(如肿瘤活检、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脑组织),并进行深度多组学分析。这种数据的优势在于其极高的临床相关性,能够帮助AI模型更准确地识别与人类疾病真正相关的靶点和生物标志物。这两种数据策略各有千秋,未来最强大的公司可能会是能将两者有效结合的企业。 6. 商业模式的演进:从单一服务到“合作+自有管线”的双轮驱动 早期AI制药公司多以提供技术服务或点状合作为主,但现在赛道领先者已经普遍进化为“合作+自有管线”的双轮驱动模式。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多方面的:首先,通过与大型药企的高价值合作,不仅可以获得大量非稀释性的资金来支持平台发展,还能借助合作伙伴的专业知识和资源来验证其平台的技术价值和商业潜力,这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背书。其次,建立内部药物管线,尤其是将候选药物推进到临床阶段,是证明其平台能够独立创造最终产品(药物)的终极证据。这不仅能带来未来更高的潜在回报(如果药物成功上市),也极大提升了公司在合作谈判中的议价能力和整体估值。Insilico Medicine拥有超过30个内部管线项目,其中多个已进入临床,充分展示了这种策略的执行力。 7. 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从数据孤岛到“可解释性AI” 尽管前景光明,但整个行业仍面临严峻挑战。首先是“数据挑战”,包括数据孤岛(数据分散在不同部门、格式不一)、数据质量参差不齐,以及公开数据与能用于训练强大模型的专有数据之间的巨大鸿沟。其次是“模型挑战”,特别是“黑箱问题”。AI模型,尤其是深度学习模型,其决策过程往往不透明,这在受到严格监管、人命关天的制药行业中是重大障碍。因此,“可解释性AI”(XAI)的发展至关重要,科学家和监管机构需要理解模型做出某个预测的生物学依据,才能真正信任并采纳其结果。最后是“验证挑战”,一个AI预测出的新靶点或新分子,最终仍需通过耗时且昂贵的真实世界实验和临床试验来验证,这个“从虚拟到现实”的转化瓶颈依然存在,是衡量一个AI制药公司成熟度的关键指标。 8. 未来趋势展望:生成式AI与多模态数据的融合 展望未来,两个关键趋势将主导AI制药的发展。第一是“生成式AI的深化应用”。继AlphaFold在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取得突破后,生成式AI正被广泛用于从头设计全新的蛋白质、抗体和具有理想特性的小分子药物,这远比在现有化学库中进行筛选更具想象空间。这意味着AI的角色正在从“发现者”转变为“创造者”。第二是“多模态数据的融合”。未来的AI模型将不再仅仅依赖于基因组或蛋白质组数据,而是能够同时理解和整合来自不同维度的数据类型,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细胞成像数据、电子病历(EHR)和数字病理学图像等。通过构建一个更全面的疾病数字孪生模型,AI将能更精准地进行个性化治疗方案推荐、预测药物反应和临床试验结果,真正将精准医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Show more
0
0
1
1
🔥 Biteye AI日报5月14日 今日板块市值: $11.76B +5.1% 行情普涨,AI板块获得更多关注, $VIRTUAL 项目展现创新能力, $GRIFFAIN 拉升26.1%。 📈24h Coingecko交易量Top10: 代币 交易量 市值 价格/usd 1- $KAITO $649.5M $464.4M +7.0% 2- $VIRTUAL $389.4M $1.3B +3.6% 3- $TAO $173.1M $4.0B +1.5% 4- $GOAT $167.8M $207.8M +6.6% 5- $AI16Z $159.6M $411.0M +7.6% 6- $PROMPT $111.8M $70.8M +0.7% 7- $AIXBT $100.3M $204.1M +4.4% 8- $TUT $97.6M $29.1M +9.2% 9- $ALCH $63.5M $139.2M +11.3% 10- $GRIFFAIN $48.8M $131.4M +26.1% ⭐️重点资讯 - @virtuals_io 上线 $VIRTUAL质押功能,质押者将获得 veVIRTUAL,且获得的数量根据选择的质押时长增加而增加,最多可质押两年。 veVIRTUAL值得关注的方面有: 1. veVIRTUAL 可解锁 Genesis 空投资格; 2. 20% 的Virgen Point将为 veVIRTUAL 持有者保留; 3. veVIRTUAL 将成为未来链上治理投票权的基础; 根据Virtuals官方推文,官方发布24小时内(到北京时间5月15日0点)质押的用户将有惊喜,质押链接:https://t.co/50Q3bNC5MM 此外,Virtuals 在 @KaitoAI 上的Yapper Leaderboard上线,内容创作的激励又多一层。 点评:层层激励 $VIRTUAL 飞轮开始旋转。 - Sentient @SentientAGI 推出 Crypto Mode Beta版本,支持提供更新更准确的加密货币数据洞察,亮点有:1.配备全新AI路由,会自主的在需要时切换到网页搜索模式,无需手动切换;2.具备用户反馈环节,可以对答案表示赞同或不满,以便后续升级训练。 目前体验仍需邀请码,可以先加入waitlist:https://t.co/b1hLt8l2pw 点评:模型设计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期待表现。 - YZiLab投资的AI数据项目 @Gata_xyz 的DVA活动可以持续关注,将有机会通过完成相关的数据工作获得空投和Intelligence积分,目前可以登陆 https://t.co/vquyDxlnlH ,绑定社交账号获取400 Intelligence 积分。 此外官方还有InfoFi活动,在X或Youtube上分享Gata相关内容,有机会瓜分$300 USDT + 10,000 Intelligence 积分的奖金池。 📊 数据来源:@cryptohunt_ai、Cookie DAO、Coingecko 💡风险提示:以上仅做信息分享,非投资建议。
Show more
0
3
1
0
去中心化AI革命与Kava实践深度分析 最近读了福布斯的一篇文章《去中心化AI:走出科技巨头的“围墙花园”》,感触挺深。这篇文章指出了当下 AI 行业最大的痛点,算法黑箱、高度不透明、数据垄断的问题,用户看似在使用AI,实质上却完全无法掌握甚至了解自己数据的用途和AI决策背后的逻辑。 文章认为,当前AI领域被少数科技巨头高度垄断,其中包括了,OpenAI、Google、Meta等几家公司占据了绝对控制权,构建起数据和模型的“围墙花园”。 长此以往,AI领域必然会出现信任危机,用户逐渐失去真实的结果,更多是算法和大数据的污染,技术与社会间的鸿沟越来越深。 那么突破的路径是什么? 文章给出了明确的方向,去中心化、社区驱动、数据与算法透明。 福布斯特别提到了区块链公链 #Kava# 在去中心化AI领域的实践案例。Kava用类似 ETH 智能合约审计的模式,实现了链上AI模型参数的透明化,称为“开放权重(open-weight)”模式。 这个机制意味着,Kava链上的AI应用的每一个参数都对公众透明、可验证,彻底避免了AI算法背后的黑箱操作。所以文章指出,这种透明度正是未来AI发展的关键所在。 而 Kava 的联合创始人 Scott Stuart 在文章中特别强调,“AI的未来绝不属于任何一家单独的公司,它必须是开放、透明、去中心化的。” 而Kava的实践证明,这不是空想,而是完全可行的方案。Kava近期上线了链上版的ChatGPT,并迅速获得超过10万用户,成为Web3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的去中心化AI项目之一。 短短几个月的用户积累充分验证了去中心化AI的市场接受度。 作为投资者和AI爱好者,应该如何看待这一变化? 从投资者角度看,Kava不仅抓住了热门赛道,更重要的是用实际落地产品验证了 #去中心化AI# 的潜力。从用户视角看,去中心化AI意味着我们终于能掌控自己的数据,真正参与AI模型的构建与优化过程,而不再只是被动地提供数据。 这种变化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治理模式和数据权力的重新分配。 回到福布斯的文章,我们或许正在见证AI领域的一场历史性转折,从巨头垄断到社区共建,从数据黑箱到公开透明。 作为 #Web3# 时代的代表之一,Kava不仅走在前列,也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启示,未来的AI必须更加开放透明,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用户长久的信任与支持。 欢迎小伙伴提出自己的看法。
Show more
🚨 @Forbes just spotlighted Kava AI as a major force in decentralized AI! In a news feature story with Co-Founder Scott Stuart, Forbes breaks down why Kava’s blockchain-native model is challenging Big Tech — with 100K+ users, open-source infrastructure, and real DeFi execution. Read the full story ⤵️ https://t.co/s8XoUjmxJo
Show more
0
2
7
0
FT采访了20多个员工、供应商和投资人,还原了阿里是怎么从谷底反弹并以AI公司重新估值的大致过程: - 2020年是阿里的鼎盛时期,公司市值接近7000亿美金,蚂蚁的IPO估值也高达3100亿美金,就体量而言,已经坐稳了中国最大民营公司的位置; - 随后产生的一系列变故,导致阿里的股价开始一泻千里,不光是资本市场的恐慌,主营业务本身也出了问题,拼多多和抖音直播分别从价格和情绪两个切口撕开了阿里的电商护城河,2023年阿里的利润被打了骨折,只有2020年的一半; - 疫情也让阿里苦心经营的「新零售」叙事中断,那些花大价钱收购而来的实体商超原本很不容易的实现了降本增效,把收入做到了增长趋势,然后就被不可抗力重新打回原形,时任CEO的张勇后来为此背锅; - 马云虽然在2019年就辞掉了他在阿里的所有职务,但他依然保持着对于阿里的关键决策拍板权,并很细心的确保有关对他的猜忌不会对公司造成影响,比如2023年外媒传出他无法回到中国的消息后,他立刻就坐私人飞机从东京飞回杭州,在一家学校里公开露面,遏制了传言的扩散; - 马云最开始找的是老伙伴蔡崇信,蔡已经十年没在一线做过工作了,原本不太愿意回坑,马云花了很大功夫说服他,最终蔡崇信被任命为董事会主席,主要负责剥离不赚钱的资产,解决资本市场的悲观情绪; - 2023年是阿里的转折点,同时也上演了剧烈的180度急转弯剧情,3月的重组方案提出了「1+6」的分拆计划,要为包括菜鸟物流、阿里云在内的重资产业务拆出去独立上市,这也成为了张勇的最后遗产,张勇还决定让自己兼任阿里云的CEO; - 同年6月,马云提升前18号员工之一的吴泳铭顶替张勇担任CEO,但张勇仍被告知,在换届之后他还可以继续担任阿里云的CEO,毕竟云业务是在张勇的任期内一手做起来的,他也希望继续在阿里云「发光发热」; - 但吴泳铭提出了强烈反对,他给马云和蔡崇信汇报,表示云业务会是阿里未来作为一家AI公司必不可少的关键,所以必须要由身为集团CEO的自己亲自管理,马云被说服了,于是在同年9月,张勇把集团CEO和阿里云CEO两大职务都交了出来; - 吴泳铭担任CEO以来,在财务上主要做了卖出和买入两件事情,卖出零售资产,买入AI资产,一年多的时间里花了810亿人民币用于资本支出,并且投资了「AI六小龙」里的五家,其中大部分投资都是以阿里云「代金券」的形式完成的,也就是被投公司拿着钱又消费在了阿里云的服务期集群上; - Qwen是阿里自身大模型的保底产物,表现也超出预期,尤其是被苹果选择成为国产iPhone的AI功能合作商后,这也和阿里拥有完善的工程师和平台资源关系莫大,阿里今年计划用390亿人民币购买芯片,甚至允许审时度势的上调预算; - 吴泳铭给阿里所有业务线下了通知,他们2025年的业绩重点将取决于怎么利用AI实现增长,所以从核心的淘宝天猫到外围的夸克,都在尝试把Qwen融到产品开发里; - 阿里也在秘密开发一组原生AI应用,内部态度相当乐观,认为AI行业即将出现的杀手级应用,甚至有机会比抖音更受欢迎; - 阿里员工的士气处于最近几年以来难得的一个高点,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表态是,「我们的问题并没有一夜之间就消失了,但信心回来了才是最重要的,这是阿里巴巴早年创业成功的原因。」
Show more
0
19
283
46
《Gaib:错过英伟达股票?这次你可以直接买它的“链上GPU股票”》 一句话总结:极度看好GAIB ,可能是未来的链上“算力淘宝”。(非广) __________________ 一、一句话讲清楚Gaib是做什么的 GAIB(GPU-AI-Blockchain Infrastructure),用项目官方白皮书表达,就是全球首个专注于将GPU算力资产转化为可交易金融工具的经济协议,通过区块链释放万亿美元规模的AI计算市场价值。 其核心创新在于构建“AI合成美元AID”,一种由实体GPU资产现金流支撑的收益型稳定币,并围绕AID建立完整的DeFi生态,连接链下算力资源与链上流动性。 用一句话通俗表达其商业模式:用户用USDC铸造AID,然后投资GPU,AI企业用这些GPU干活产生现金流,GAIB定期分红,用户持有sAID即可享受这份收益,还能拿去参与其他DeFi赚钱。 _________________ 二、这个事情为什么可行?能赚钱吗? 在AI时代,GPU无疑是最核心的“硬通货”。据不完全统计,到2025年,全球科技巨头在GPU算力上的总投入将超过3000亿美元。以英伟达H100/GB200为例,单颗芯片价格接近3-5万美元,建设一个具备AI训练能力的数据中心,动辄需要数十亿乃至上百亿美元的投入。因此也诞生了以下问题以及Gaib的解法。 1、需求端:AI爆发叠加“供需不对称” 目前的大模型训练市场几乎由少数科技巨头垄断,GPU资源集中在OpenAI、Google、Meta等超大机构手中。但进入2024下半年年以后,我们看到AI应用出现百花齐放的趋势,尤其是在推理端和AI Agent垂直场景。这些创新型项目虽不需要自建数百亿级别的数据中心,但同样需要大量高性能GPU资源。 问题在于:传统数据中心或云服务商无法灵活响应这些中小需求,导致算力市场出现严重的结构性错配——资源集中而需求分散,供需极度非对称,需求远大于供给。 2、金融侧:传统融资路径不支持“算力资产” 理论上,这些高价值GPU集群完全可以作为融资资产。但在现实中,GPU并不被传统银行视为“可抵押标准资产”,也难以被切分或标准化,导致传统金融系统几乎无法覆盖算力融资需求。 目前传统市场已有一些算力租赁平台,试图解决这一痛点,但普遍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无法拆分所有权,融资流动性差; 二是无标准化机制,收益结构不透明,参与门槛高。 3、Gaib的解法:链上“算力金融市场 + 算力稳定币” Gaib 的创新之处在于,它不是单纯做算力租赁,而是在链上创建一个高效流动的算力金融市场 1)将企业级GPU的未来收益进行代币化,实现拆分交易; 2)构建由真实GPU资产现金流支持的收益型稳定币AID,可用于质押、借贷、组合收益策略; 3)利用DeFi生态,让这些资产在全球范围内高效融资、自由流通。 这一机制的核心价值有三点: 1)对GPU提供方,为GPU持有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融资渠道; 2)对参与用户,为DeFi用户提供了安全、真实、收益可见的新型资产; 3)对开发者,为中小开发者打开了公平参与底层基础设施的通道。 换句话说,Gaib 把“算力”变成了可组合、可配置的金融资产,真正实现了算力的资本化。 我们如果说英伟达是AI时代做“卖铲子”的王者,那么Gaib想做的就是在英伟达的铲子帝国上再建一座“铲子银行/铲子交易所”,把实体铲子变成可交易的“算力股票”。 __________________ 三、Gaib具体怎么帮你赚钱?玩法拆解 1、 链下资产端:三类模式下的GPU融资资产包 GAIB通过与全球顶级云/数据中心合作,围绕GPU部署构建三类协议交易结构: 上述所有交易均由实体GPU作为超额抵押,设置破产隔离结构,一旦违约可清算或转由战略合作方继续托管运营。 2、链上架构:AID稳定币体系 GAIB将GPU融资交易组合代币化,发行 AID(AI Dollar),一种由链下收益资产支持的稳定币: 1)AID:并非普通稳定币,它不仅对标美元价值,还代表真实GPU收益权; 2)sAID:用户质押AID获得的收益型凭证,可自动积累收益; 3)底层收益来自:GPU交易包的现金流+国债储备,构成支持系统; 4)机制设计:AID铸造与销毁机制,保证其与真实资产价值锚定; 5)退出机制:白名单用户可1:1赎回,普通用户可通过AMM池换回稳定币。 此外,sAID还可以还可以参与借贷、流动性挖矿、收益衍生品各类Defi玩法(已经与主流的dex - Curve, AEVO, Uniswap; Pendle等打通),相当于直接从GPU底层资产到链上Defi全线打通。 单纯从收益角度,底层收益+Defi收益+积分收益等,即便以最基础的债权模式,最高收益可能也会到40%往上。 __________________ 四、参与机会分析?风险在哪里?项目如何规避? 2025年初,项目与去中心化GPU平台Aethir展开试点,10分钟内完成10万美元代币化融资试点,证明市场需求强劲;所募资金用于支持实体GPU集群,投资者已开始获取回报。 这标志着GAIB“GPU资产代币化”的模式已经跑通,具备了复制和规模化的基础。 从项目角度,传统RWA产品多以国债代币化切入,年化收益基本在4%-5%;GAIB项目底层的基础收益高达10%以上,从融资期限覆盖从3个月-3年,但从现实角度说来,由于GPU需求旺盛,一般融资期限会更短,周转速度更快。 从风险角度,主要存在底层资产的信用风险、AID的流动性风险等。最关键的还是底层资产的信用风险。GAIB 及其平台上的其他合作承销商会遵循完善的信用分析要求,并在有需要情况下与第三方审计机构合作。 每笔贷款均由实体GPU及其相关服务合同提供超额抵押。此外,这些GPU数据也会实时在去中心化网络显现。 如果发生违约,承销商有权清算 GPU以保护投资者,或通过战略数据中心合作伙伴继续托管和管理 GPU,确保持续创收。至少从机制上尽量规避最底层资产发生风险。 在具体参与上,如果是白名单用户(通过kyc用户),可以直接可1:1 USDC铸造AID参与项目并叠加Defi收益。 如果是非白名单则可以直接通过流动性池兑换AID。目前也可以加入项目的AID候补名单,正在排队中,对与LP,项目会有Points / Token 来激励,也会联合Dex联合激励。 __________________ 五、总结和展望:价值远不止一个收益型稳定币 GAIB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收益型稳定币”项目,它正在以DeFi的方式重构AI时代的资本市场基础设施。 去年底,GAIB完成由 Hack VC 领投的500万美元 Pre-Seed 融资,参投方还包括 Animoca、Aethir、Near 基金会等知名机构。 从投资方阵容来看,不难发现 GAIB 正站在风口浪尖上。特别是 Hack VC,作为押中多个顶级项目的机构,它的背书本身就是市场趋势的风向标。 值得一提的是,从团队阵容来讲,项目Co-Founder Alex Yeh自身也是Realtek (全球七大芯片公司之一,上市公司)的创始人,以及旗下云公司GMI Cloud更是英伟达的合作伙伴,创始人的这些资源和对产业的理解能力是确保这个项目能够良性运转和成功的重要前提。 GAIB 所推动的并不是某个“高收益产品”或者“稳定币协议”,而是一个全新的范式: 它连接了AI的基础设施和全球资金池,以GPU现金流作为锚定资产,将沉睡在数据中心里的“死资产”转化为可交易、可组合、可流动的金融资产。 它通过AID这种新型“收益型美元”,让任何人都可以参与AI算力市场——不用懂AI、不用买芯片、也不用部署节点,每天“链上收租”即可。 它正在为AI基础设施提供一个无需许可、全球化、公开透明的融资通道,让投资者与算力供给者直接对接,不再依赖中介或中心化主导的资源分配。 未来,如果AID能够真正成为AI时代的“货币”——像美元之于工业时代那样,承担流通、结算与定价的功能,那它所撬动的就不只是一个DeFi子赛道,而是AI经济的金融中枢。 我们甚至可以这样比喻:GAIB 就像是链上的“算力淘宝”——AI公司来“开店”(抵押显卡融资),投资者来“购物”(买入算力现金流资产),平台负责撮合与交易清算。 这种模式的想象空间,将远远超越一个“收益稳定币”的故事,而是走向AI金融新范式的基础设施级角色。
Show more
0
0
0
0
一定要做的0G @0G_labs 任务!按头! 任务链接🔗https://t.co/8FqoYZIcSh 每天完成任务获得积分,这个是目前最明确的获得0G空投的任务。 为什么一定要撸0G? 融资与市场支持 0G Labs 已完成 3.25 亿美元的融资承诺,包括 4000 万美元种子轮和 2.5 亿美元代币购买承诺,投资者包括 Hack VC、Delphi Digital、OKX Ventures、Samsung Next 等顶级 VC。此外,项目售出超 77,000 个节点,显示其社区和市场接受度高。 融资详情: 根据 0G Labs 官方公告,总承诺资本达 3.25 亿美元,涵盖种子轮和代币承诺。 节点销售: 数据显示,节点销售数量为 77,436 个,接近用户提到的 85,000 个,可能包括其他类型节点或为四舍五入。 技术架构与吞吐量分析 0G Labs 的核心创新在于其模块化架构,通过分离数据发布与存储,显著提升数据吞吐量。0G 的吞吐量为 50 Gbps(约 6.25 GB/s)。 吞吐量对比: 以太坊基础层的平均块大小为 87,882 字节,块时间为 12.04 秒,计算得吞吐量约为 0.007 MB/s。 Proto-Danksharding(EIP-4844)支持每块最多 2 MB 数据,吞吐量约为 0.167 MB/s。 0G 宣称 50 Gbps 吞吐量,转换为约 6.25 GB/s,远超现有解决方案。 对比 Celestia 等竞争对手,Celestia 吞吐量上限为 10 MB/s(80 Mbps),0G 的 50 Gbps(50000 Mbps)显示其技术领先性。 0G Whitepaper 分析 架构优势: 0G 的模块化设计通过数据发布通道处理轻量级共识,避免广播瓶颈;数据存储通道通过分片和去中心化存储实现水平扩展。研究显示,这种架构让 0G 成本仅为以太坊的 1/100,适合高频 DeFi 和链上 AI 推理。 DeAIOS 与应用场景 0G 目标打造真正的去中心化 AI 操作系统(DeAIOS),解决中心化 AI 的垄断和数据黑箱问题: 模型透明化: AI 训练数据和推理过程全程上链,通过零知识证明(ZKML)实现可验证性。 链上所有权: AI 代理与 NFT-7857 协议绑定,元数据随 NFT 转移,确保模型归属权可追溯。 对齐监控: 85,000 个节点的去中心化网络实时监督 AI 行为,防止伦理偏离。 开发者可通过 0G 的分布式市场直接调用 GPU 资源,按需支付 $0G 代币,类似 Web3 版的 AWS。这为 AI 开发者提供去中心化算力选择,减少对 OpenAI、Google 等中心化平台的依赖。 经济模型与未来潜力 0G 的经济模型闭环通过节点质押和验证获得代币奖励,$0G 代币在存储、计算和治理场景中循环消耗。 研究显示,这种模式让 0G 在 AI 市场极具吸引力,目标成为 AI 时代的数据流通标准,类似 TCP/IP 为互联网奠定的通信标准。 经济模型: 节点运营商通过质押和验证获得奖励,服务市场推动 $0G 在生态内循环。 未来潜力: AI 是当前市场周期的核心赛道,0G 的底层技术架构迎合绝大部分 AI 市场需求,豪华投资阵容进一步增强其增长潜力。 结论 0G Labs 以其高吞吐量、模块化设计和去中心化 AI 愿景,展现出颠覆现有公链逻辑的潜力。融资 3.25 亿美元、售出超 77,000 个节点,以及顶级 VC 支持,显示其市场接受度高。研究建议,投资者和开发者可关注 0G,作为 AI 和区块链融合的领先项目。
Show more
0
55
140
41
加密早报 * 每日不能错过的重要信息 * 2025年5月12日 1. 美国和英国达成贸易谈判,建立了一套整体框架,不过具体细则落实需要时间。对资本市场来说,是一个利好的开始。 2. 俄乌这几天也要嚷嚷着挺火谈判了,现在还不知道未来这以后有什么变数,但是对于资本市场拉说,也是一个利好的开始。 3. 中国和美国为期两天的谈判也结束了,目前根据美国的反应来看有一些实质性进展,不管未来还需要谈判多久,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也是大利好。 4. 周末加密市场走出了牛市行情,尤其是 #MEME# 行情,#Moodeng# #PNUT# 的带领下,动物类meme疯狂拉盘,目前河马从底部上来已经14x了,松鼠从底部上来4X 。 5. SOL 链上成交量持续放大,Trump 成交量在1.4亿美金,Fartcoin 成交量在1.3亿美金,Popcat成交量在 8000万美金,Moodeng 成交量在3500万美金,Pnut成交量在2700万美金。 6. #ETH涨疯了,3天暴涨40#%,直接登上了抖音热搜榜,不过随后直接下架了,ETH的带动下,生态也全面复活,不过依然不是引领,目前领涨的还是meme赛道。 7. #Mirai# 提前结束了募资,地址直接躺着76831枚SOL ,估计这周要发币了,到时候看看能有几X。 https://t.co/7x4zA4EhT5 8. #Trump# 约吃饭的事情,今天快照,快照完之后会有砸盘的预期,然后Team还会有办法继续让韭菜拉盘,总之川普币的团队很会玩。 9. 木头姐继续洗脑,她说:比特币看涨至150万美元,AI正改变投资者游戏规则。 10.上周美国比特币现货 ETF 净流入 9.209 亿美元,其中贝莱德和富达两家就流入了11亿美金,其他家有坚持,但是幅度不大。 【行情分析】 比特币目前的投资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如果说之前是OG和散户构成,那么现在已经不是了,现在已经彻底沦为机构和财团的市场,他们才是主导比特币走势的主力。 周末没有美股市场,比特币也在高位横盘调整,目前来看没有任何信号看到有下跌的可能,上周我们已经说过,大盘已经从反弹变成反转,4月份的7万附近低点应该就是本年度最低的位置了。 按照目前的节奏,比特币会继续向上,本周大概率ATH,然后在下半年会达到15-20W附近的高位。 山寨方面,目前以meme为主,行情已经来了,但是大家兴趣反而不高,说明还是没有涨到位,等什么时候大家都FOMO的时候,那么行情也就告一段落了。 如果你不想追高meme,那么现在至少可以埋伏还没涨的一些龙头山寨。 10. 上周美国比特币现货 ETF 净流入 9.209 亿美元,其中贝莱德和富达两家就流入了11亿美金,其他家有坚持,但是幅度不大。
Show more
0
0
0
0
AI治理项目 @QuackAI_AI 宣布完成 360万美元融资,背后投资方包括 Animoca Brands、SkylandVC、071 Labs、Kenetic Capital 等头部机构,阵容强大,含金量十足。 Quack AI 正在构建 Web3 世界的 AI 治理层,支持链上智能合约投票,用户可通过 mint Passport(SBT)参与治理,还能解锁未来空投资格。目前已有超 61 万用户参与,增长势头迅猛。 近期还频繁与 BNB Chain 联动,或将迎来更深层次的生态整合,值得重点关注。 产品体验入口:https://t.co/Mt2TitTwkh 可关注 Telegram频道:https://t.co/3RK0lVHUNj #QuackAI# #AI# #Web3#
Show more
Quack AI has successfully raised $3.6 Million. Backed by @animocabrands, @071_labs, @SkylandVC, @KeneticCapital, @Scaling_Labs, @carv_official, @MerlinLayer2, and other strategic investors. With support from strategic backers, we’re not just building the AI governance layer for Web3. We’re deploying it, integrating it, and scaling it globally!
Show more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