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日常生活影片
People
Not Found
Tweets including 日常生活影片
以为病了其实是衰老的表现 医师表示,有些小毛病其实是机体衰老的体现,不必过度治疗,更无需焦虑。 ①肝囊肿、肝血管瘤 多数肝囊肿不长大也不癌变,定期进行彩超检查即可。肝血管瘤也是常见的良性病变,如果瘤体直径小于5厘米且无症状,一般无需治疗,定期复查即可。 ②骨关节退行性病变 通俗说法就是老化,比如腰椎、膝关节、颈椎退行性改变。不必过度担心,影响到日常生活的可以就诊处理。 ③心脏瓣膜关闭不全 只要没有器质性心脏病,不会对健康造成太大危害,无需进行特殊治疗,做好日常护理,减轻心脏负担,定期复查即可。 ④血压值差距变大 心脏随年龄增长,会慢慢变得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灵活,发生舒张功能减退,再加上动脉血管变得僵硬,就自然会出现这种情况。 ⑤前列腺增生 男性到了40岁前后,前列腺开始出现组织增生。不影响生活质量一般不用治疗,出现排尿困难,或者起夜频繁就需要干预了。 ⑥颈动脉斑块 可从30岁开始筛查斑块。若发现斑块,调整生活方式有时可以逆转,使其缩小或减少。不过,一些因素会加速斑块出现,而这些因素是可控的。
Show more
0
0
0
0
4月24日至26日,新疆乌鲁木齐新市区阳光恒昌万象天地小区的业主连续三天在小区集会,抗议机场噪音扰民。据业主透露,由于机场扩建,自今年4月17日起,每五分钟便有一架飞机从万象天地小区低空飞过,伴随着巨大的噪音,已经严重影响了小区业主的日常生活。 https://t.co/le4QMlw2SU
Show more
0
35
497
61
✍️Web3 内容创作者生存指南 —— 看懂 KOL 的新玩法与市场真相 上文说到了如今 KOL 的现状,近期,在交流和学习中又受到一些朋友的启发,还是有必要扩展一下相关看法🤔 🌟KOL 业务的核心模式拆解: 1️⃣直连平台,跳过中间商 ▫️现在好的 KOL 都可以像「外卖骑手」一样直接接单,在明面上,合理利用新兴的数据平台展示自己的真实影响力,如今年基于 AI 算法的数据平台 @KaitoAI 等 ▫️举个🌰: 项目方可以像在第三方平台点外卖一样,在数据平台筛选出「好评率 95% + 配送范围匹配」的 KOL,直接找到 KOL 下单,等“骑手”送餐至社区和用户 2️⃣观察到一个现象,越来越多的 KOL 正在用图片/视频等更有门槛的创作手段筑起自己更强大的护城河,做差异化竞争 当 AI 已经能在 10 秒钟生成 100+ 篇内容差不多的仿制文章时(这两天刚试用了 @Leoninweb3 开发的 @KoegenAI,人麻了😂),会画漫画、作图、剪辑鬼畜、帅哥美女出镜视频的 KOL 注定将会更吃香,且也能相对更轻松地从红海中杀出一条血路🩸 🔅列举一些典型代表吧,其中有赛道的开山鼻祖,也有近期新晋发力的半新人 KOL,排名不分先后也不代表实力,仅提供参考,另外因个人精力实在有限,只能覆盖到一些平时交互比较多的此类赛道 KOL,如有遗漏还请诸位在👇评论区推荐补充🫡 🔸图文制作翘楚: @DtDt666 @facai988 @anymose96 @0xBeyondLee 🔸真人出镜: @gokunocool @BlockBonnieC @JYdmnLFG @Cna521 @Renee7eth @EvanCrypto17 @nihaovand 🔸虚拟人物出镜: @blockphd7 @Yukirabbit_brc 3️⃣深耕属于自己的赛道,拒绝跟风 ▫️聪明的 KOL 已经开始「种树」,而不是重复「摘果子」了: ▪️专注研究 1-2 个领域(比如 GameFi 或 RWA 等细分领域,把自己打造成垂类专家) ▪️持续输出,以长周期沉淀内容(通常需要 6 个月以上),积累一批忠实粉丝 ▫️而追逐热点的 KOL,最后可能就像春运抢票,永远在排队,但永远也赶不上热乎的 4️⃣人机合体,效率翻倍 ▫️顶级 KOL = 想法 + 框架构思 + AI 手速: ▪️利用 AI 查数据、做图表、写初稿、甚至作图(如果你会的话😂手动 @wang_xiaolou) ▪️人负责加梗、埋彩蛋、立人设,搞情绪,做 AI 做不了的事 ▫️实测:用 AI 工具可以节省 80% 以上的查阅资料时间 5️⃣反向操作,别装,越真实会越吸粉,用户粘性更强 ▫️当所有人都在装砖家时,「说人话」反而会成为独特的优势: ▪️比如分享真实踩坑经历(没必要当永赚博主,除非你想收割,那跳过当我没说) ▪️用生活化的例子加以比喻,以解释项目白皮书里的复杂概念和看不懂的技术名词 👀市场的真相 —— 这些变化正在发生 🟧强者恒强,马太效应加剧,愈演愈烈: ▫️头部 KOL 报价越来越高且商单不断;底部 KOL 无人问津(头部吃肉,腰部喝汤,底部出清) ▫️新人若想突围,除非有「绝活儿」傍身 除去上面说过的走差异化赛道之外,只能是自己本身就具备现象级的硬核逻辑、叙事解析能力 如 @thecryptoskanda @ZKSgu @CyberPhilos @off_thetarget 等 或是有日以继夜的高强度持续化输出能力,且能够把枯燥的信息整理、分析项目无感融入日常生活,做到日更是基础操作,更有甚者可以一日三四更🥲 此项一般人都需要消耗极大的心力,能一直坚持的一般都非常人,以持续分享撸毛教程和投研狠人居多 如 @wenxue600 @Alvin0617 @softlipa1018 @blockTVBee @Crypto_He @ZF_lab @one_snowball @Cryptowushi @Airdrop_Guard @wang_xiaolou 等 再有就是自成一派,有最终极的链上可视化战绩证明,实盘不会说谎,这是区块链最伟大的发明,没有之一,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如今各个版本的链上皇太多了,且本人实在不擅长交易盯盘,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出来,就先不圈了,几个大车头各位 p 将军应该也耳熟能详了 🟧数据造假成灾: ▫️10w+ 粉 KOL 实际活跃粉丝可能还不到 1,000 ▫️避坑 tips:看推文的互动质量(有10 条的走心评论绝对大于 100+ 个赞) 🟧AI 的双刃剑: ▫️好工具:能帮 KOL 一小时内搞定三天的工作量 ▫️坏影响:内容质量无法保障,劣质内容泛滥,让用户越来越难信任 🧐最近有一些新玩儿法和变化值得关注 🔸KOL 社区化 🍊随着 @sign 的大获成功,火爆的社区崛起带动了若干伴随项目成长的团队、社区成员,使得社区型 KOL 这一含义有了更精准的定位,典型如 @0xzoe_im @lj_xbt @tailai99 @yellen_2k 等,不胜列举🧡 🔸数据简历上链 随着诸多功能型工具的普及,KOL 的历史项目推广也将变成链上凭证,合作方可查「真实战绩」 @DeFiTeddy2020 主导 @biteyecn 开发的硬核工具 @cryptohunt_ai 等,让数据真实性无所遁形 🔸DAO 形式创作者“工会”的兴起 ▫️以 @yueya_eth 为核心主导的「Flywheel 医学奇迹飞轮集团」,集结了一众 Top KOL,旨在鼓励「真正的奇迹,不是你发了一条爆款,而是你开始思考、表达,并坚持下去」 以@NFTCPS 鸟哥发起的「蓝鸟会」,给更多的中小创作者提供了坚实的社交土壤,社区功能分类之细叹为观止 🔅几点给普通用户的实用建议 🔹警惕复读机:再遇到有千篇一律统一文案的项目宣发(抽奖除外),赶紧敲响警钟 🔹多关注「三有」创作者:有自己的独特视角、有经验证的实操案例、有详尽可查的历史战绩 🔹参与互动挖宝:在优质 KOL 内容的评论区提问,用心回复,有可能触发隐藏干货 🔍快速鉴别 KOL 质量的土办法(纬度虽然较为单一但大概率有效) 🔹敢不敢直接晒钱包地址? 🔹能不能承认判断失误并复盘将反思过程公布? 🔹有没有持续几个月以上的主题类输出? 🔱本文取材起源于看到了 @0xBeyondLee@Jtsong2 二位关于 KOL 的探讨有感而发,原文在这里👇配合阅读效果更佳 https://t.co/OUnBJL8s5c https://t.co/Ahttkd2MKs https://t.co/NzbswrFBct https://t.co/B8G3tJCOn2 🤔思考题 假如你知道了你最喜欢的 KOL 也开始用 AI 来生成所有内容,你还会继续关注吗?欢迎留下你的看法❤️
Show more
0
128
191
35
Web3世界的“蚂蚁金服”可能快出来 Ethena Labs与TON的合作很多人没注意到,意义极其重要,想象一下,一个稳定币方案,一个背靠10亿用户社交软件,两者融合会是什么场景,让我想到了曾经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出现,直接重构国内支付行业 Web3世界“蚂蚁金服”时刻,随着Ethena Labs与TON合作也可能快到来 金融基建与用户入口的融合可能是目前Web3最可能破圈的路径 先说下Ethena Labs的稳定币USDe机制 Ethena Labs的稳定币USDe与过去稳定币设计机制不同,依赖于“delta-neutral”对冲策略,通过平衡现货资产和衍生品市场的头寸来实现稳定性,同时又能产生收益,比如协议持有的stETH收益和衍生品市场的资金费率 这套设计确实让USDe在稳定币市场撕开了一道口子,但稳定币有一个质点问题,就是规模化,这是所有新型稳定币方案最难逾越的鸿沟,只有突破了规模化质点,稳定币的飞轮就能实现 比如现有的市场环境,大家说白了还是在持有的usdt、usdc,并不是大家觉得usdt、usdc更好,而是不得不用它,比如cex里的核心交易对是usdt,链上大量交易对也是usdc,这两家把应用场景和流动性锁死了,其他方案很难在插一脚,哪怕新稳定币给各种补贴,也只能暂时吸引一些理财需求高的用户 所以USDe想要去瓜分更多领土,只能去寻找新的应用场景,这个场景就是Telegram背后超过10亿活跃用户 包括Telegram因为加密社交软件本身问题也需要通过Web3的技术来构建最重要的金融版图,这也是TON(The Open Network)出现的意义 Telegram拥有超过10亿活跃用户,特别是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而这些地区相对金融支付体系比较落后,是最适合加密金融的推进和落地 USDe和其质押版本tsUSDe的集成,使Telegram用户能够在日常通讯工具中直接进行美元资产的发送、存储和支付操作。这种无缝的用户体验将USDe从一个单纯的加密资产转变为日常生活中可用的“互联网货币”,以及通过质押USDe可获得高达10%的年化收益(APY) 一个路径一旦跑通,对于传统金融体系欠发达的地区而言,可以直接跳级通过Telegram使用电子支付、存储理财这些功能。尤其tsUSDe是收益型的美元资产,在通胀率超过4%的国家和地区,这是一个极其强大的对抗通胀的美元储蓄工具 我们在进一步设想下,随着基础金融功能的满足,那么DeFi的需求是不是又打开了,Ethena计划在TON生态内支持更多DeFi用例,例如借贷和交易,想一想国内的支付宝,正是因为支付宝的出现,才让更多人接触到了基金、债券这些金融产品,支付宝和微信的数字货币市场基金已在中国吸引了高达2650亿美元的存款,对应到Web3世界这就是DeFi 这将是Web3世界的下一个爆发点所在 所以Ethena Labs与TON区块链的合作在我眼里意义非常重大,因为这很有可能为整个Web3带来新的天量增长,对Ethena而言,这是触达10亿用户、实现稳定币规模化增长的绝佳机会;对TON而言,USDe的加入增强了其生态的金融实用性,推动了DeFi和用户粘性的增长,完成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金融版图 我最看重的是,这次合作在新兴市场如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这些传统金融欠发达地区的意义,因为这里更需要一个普惠、高效的金融生态,这也是Web3本身最重要的意义
Show more
Introducing the product for a billion people: Today we announce our partnership with @ton_blockchain to power finance's most powerful use case: To send, save and pay with a globally accessible dollar Internet money, now available for @Telegram's billion users Details below: https://t.co/oFjUvVX1CN
Show more
0
0
6
0
又有一种无力感袭来,自从看了 @tkstanczak 的分享 https://t.co/MBVntfIaIf ,里面完全没有提到应用方面的计划或者哪怕一点关注。 这种无力感具体表现就是你能看到美好的终点、也能看到前面有块巨大的石头,但是你无论如何用尽办法,也无法推动。 这块石头大一点讲就是如何利用 Web3 为人类创造真正的价值。小一点讲,就是如何真正实现以太坊的 World Computer 的愿景,让所有人都可以享受到来自密码朋克的馈赠,过上拥有隐私、安全、无审查的好日子。 自从我发起 @LXDAO_Official 开始推动这块石头,推了快三年了。去年开始,我也深度参与了 @ETHPanda_Org,通过更广泛和垂直的以太坊教育和宣传,试图拉更多人进来。到目前来看这块大石头几乎还是纹丝不动,甚至因为很多人的离开和 PvP 的氛围可能还回滚了一些。 回到一开始 2022 年,我的思路就是未来的 Web3 需要大量的应用,需要大量的开发者。这些开发者需要很好的支持,支持不限于资金,还有建议、鼓励、社区共享资源(服务器、域名、设计师等)、运营宣发、社区冷启动等等。这些开发者的产出最好是开源公共物品,协调这些资源的方式最好就是 DAO,这样才能实现去中心化扩展。 所以我发起了 LXDAO,LX = 良心,意味着这是一群有良心的理想主义建设者(也只欢迎这种人),专注于探索和落地 Web3 真正的价值,然后我们完全使用 DAO 的方式运转,最终希望实现一个无限循环,可以将各种资源汇聚一起支持大家持续将 Web3 落地,所有的产出强制要求必须是开源项目。 三年了,我的初心和行为从来没变过。 这三年,我经历过 Web3 的美好:见过了大家一起众筹拍卖宪法,从而引起了 DAO 的热潮;见证了 Nouns DAO,大家每天竞价 100 多个 ETH 的 NFT,完全链上投票治理;见证了各种充满想象力和艺术的 NFT;见证了大家在 Dework 上面寻找工作,领加密货币工资;见证了 CultDAO 创新的投资方法,发起人匿名太酷了;后悔没留下钱包地址,没领到 Nation3 的居民 Passport 成为新时代居民;了解了 Gitcoin 通过 QF 每年资助数百万资金到开源项目;学习和参与了 Optimism 的追溯性奖励,得到了巨大的成就感。 然而,现在已经不重要了,都基本不活跃了,只剩下 CA 和 PvP。越是经历了美好,当一切成为泡影之后,越是感觉忧伤。 LXDAO 社区在这三年,也以最大的限度和最高的 ROI 做了尽可能多的尝试,大概用了 60WU 的资金,发放到了 150+ 位建设者手里,产出影响了上万人,参与了: - 治理探索:研发 DAO 的治理机制和模型,工作组结构和运转流程等 - DAO Tools:所有 LXDAO 日常运转的工具都是我们研发,还出售给了两个 DAO - NFT Tools:MetaPavo(信息聚合、安全防护插件)、Marry3(在线 SBT 结婚证)、HashDNA(可视化生成 NFT 图片)等等 - 教育:MyFirstNFT、MyFirstLayer2、残酷共学 @IntensiveCL 等等,完全免费 - FairSharing:去中心化协作系统,方便大家公平按劳分配 - PG Node:Solo Staking 解决方案 + 社区节点托管服务,将收益资助公共物品 - Optimism 中文力量:构建 Optimism 华语社区,传播和宣传 - EIP Fun:深度研究和跟踪 EIP/ERC 最新进展,并推广分享 - Donate3:最低成本整合加密货币捐赠到网页 - Mississippi:Fully-on-chain game - 南塘 DAO:试图将 Ethereum 应用在中国乡村振兴的 DAO - 研究:DAO 治理、Web3 公共物品报告、Coordination 协调冲突研究 - 宣传:数百篇关于 Web3、公共物品的翻译研究文章和推特干货分享,印刷书籍和周边免费发放 - 活动:上百场线上线下活动、黑客松,全都是正经的开发和研讨 - 现在还在排期的有 LX BuildPath 系列工具和项目 https://t.co/BbH1IGqXYX 我们的工作基本上全都在非金融领域的探索,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的信念就是 Web3(或者以太坊)是可以带来人类变革的,而金融领域只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一小部分,既然大家都在金融领域卷,就要有人在其他方向探索。 可是结果又如何呢?只能说很惨: - 行业里面的建设者越来越少,要么去做 AI 了,要么因为 Meme 的氛围不对退圈。还留下的用户主要以投机为主,没人在乎、使用、关注非金融的应用。大家做出来了东西又怎么样呢? - 整个中文区的 DAO 几乎消失殆尽,还在坚持 Native DAO 运转的,一只手可以数得过来。LXDAO 是其中之一,也会坚持到最后 - 有些人还会讽刺我们,这个行业就是赌场,认识不到这一点的是上不了牌桌的,活该赚不到钱 - 有些人则天天鼓吹 build、长期主义,实际上背后想办法发币割韭菜 - 有些人还说我们的这些工作是骗基金会 grants 的电子开源垃圾 - VC 不投应用,只投 Infra - 精心翻译、排版的优秀公共物品长文只有不到 100 views,搞抽象热点的几万 views - 国库资金越来越少,预算越砍越低,留给大家试错的空间越来越小 作为最早的发起人,有时候是真觉得对不起 LXDAO 投资人和资助者,还有从创立之初到现在还一直活跃的老成员,截止目前没能做出带大家起飞的项目,让大家成就感爆满或者财富自由。也对不起社区现在的工作成员和源源不断在论坛发布的 Web3 落地新想法,不是大家工作不好或者想法一般,是国库真的没钱了,只能聚焦在最核心的地方推进。 Web3 的应用和真实价值落地似乎陷入了下行死循环: - VC 都干不下去了开始关门,当然这些 VC 就算是开着也很少投应用 - Meme 和 PvP 金融资产应用,把市场用户筛选成了短平快投机者,没太多人真正关心长期价值和落地,美名曰:匹配市场 PMF - 不少赛道和潜在应用场景被证伪,就像 NFT 一样,被炒过一轮的很难再起来了,再之后是铭文和 BTCFi,马上就是 Meme。但是没有太多赛道了可以去画大饼和尝试了 - 黑客松也已经成为了配合项目方做 PR 的生意,而不是最初的为了酷炫和创新,Bounty Hunter 成为了一种职业,认真投入的 Hackers 失望而归 - 真正做事的人,忍受没人用、没有钱的双重困境,然而旁边还有个爆发中的 AI 在吸引大家加入,创业者陆续退场。不管你说他有没有加密信仰,现实就是大家不在这里搞事情了 - 以上进一步导致这些人转行和退圈,导致建设者不知道做什么,用户不知道还能玩什么 我上周在学校做学生调研的时候,学生大多都有炒币,他们也向我无奈表达,他们也想做点踏实的 build,可是能做什么呢?不知道能做啥就只能炒币了,还能赚点生活费。这个问题抛给我,我也很难回答,在我这边 LXDAO 和 ETHPanda 做的话,资源又有限,做出来也没太多人关注。在别的地方,我也不知道要让他们做什么。 以太坊或者说 Web3,目前最需要的是应用!应用!应用! 我在互联网黄金发展时期的时候在阿里工作,应用、业务每年都在增长,导致我们的技术每年都需要升级来适配业务增长。每年双十一就是一场大考,用最大的流量来考验大家的技术方案,看看能不能扛得住这么高的 TPS。后来整个互联网发展停滞了,技术演进也就停滞了,再厉害的技术团队也是说砍就砍。经验告诉我:技术本身并不能带来实际的价值,必须要靠业务和应用去落地。 以太坊在 Infra 和 Protocol 的研发路上狂奔,然而应用和创新却几乎停滞,三年前我为社区的小伙伴介绍 Uniswap、MetaMask、ENS 的故事,今天我似乎还是只能介绍这三个。我做了简单调研,不投机的人还在使用以太坊的主要是转账了,因为大家也不知道有什么能用的。 我并不是觉得 Infra 不重要,EF 和研究员们做的很好,我担忧的是上面的应用和创新似乎没有太多人在意,就比如 Tomasz 的分享,全篇没有一个 Application 的影子。现在以太坊最大的、最急迫的问题,已经不是高手续费和扩容的问题了,连主网都只有 0.5 的 Gas Fee,从交易所提个款都比 Tron 便宜了!! EF 对于 BD 的缺失有了 @Etherealize_io,对于社区反馈不够有了 The EF Silviculture Society。对于应用创新呢?我原本以为是慢,结果发现是几乎没有。有朋友说,EF 不做社区来做,上面就是我做了三年的结果和反馈,有一种无力感。 无力归无力,还是要继续做下去。我仍然坚信以太坊和 Web3 将会改变人类,相比 AI 的中心化和高门槛 Web3 仍然是普通人最好的机会。 接下来我会推动去做下面的事情,也是我认为目前的解决方案: - 给 @ETHPanda_Org 募捐,给 @LXDAO_Official 找投资,至少保证两年的 runway,越多越好,尝试越多、落地越快。如果你还对 Web3 有希望,而且实力雄厚,欢迎支持。行业和资金需要将注意力往应用创新上偏移,而不应该继续产出一条条的 L1、L2、L3。 - 在 @ETHPanda_Org 发起实习生计划,给学生最好的 Ethereum 和 Web3 行业教育,帮助链接正经的实习机会。如果你的项目有长期学生实习岗位,欢迎联系我们。 - 在 @LXDAO_Official 推进 LX BuildPath 相关工具和工作流 。目前在 LXDAO,新增的 Pod 机制可以将一个想法 MVP 落地成本缩减到 300U - 500U,按照 milestone 解锁,通过社区追溯性奖励持续支持。这样可以低成本激活大家参与建设,同时筛选出真正想要做事情、能做出结果的团队,持续支持。 - 研究层面推进 Coordination 和 AI 方向的应用场景,我的文章在酝酿了,我认为这两个方向是能真正落地 Web3 的地方。之后也做一些应用进行实验。 - 组织系统性的以太坊应用研究,发起类似 https://t.co/jX3odt5Xv5、https://t.co/GVf5S2lcq1、《Possible futures of the Ethereum Applications》这样的项目,帮助大家找到创业灵感。 - 持续性的推动休闲黑客松和残酷共学,例如近期在筹备的 EIP-7702 休闲黑客松,欢迎大家参与。不做 PR,纯面向酷炫创造,不欢迎 Bounty Hunter。 - 自己从具体应用开发,深度体验过程中的开发者痛点,开发 FairSharing 2.0。 如果你对某些工作感兴趣,欢迎联系我一起参与,或者自己直接做也可以,我们都会将其免费开源。现在这种困境,只能大力出奇迹再试一把,keep building!!
Show more
0
7
23
5
看到Piverse(@pieverse_io )推出“探索不丹”的活动,有些意思。不丹被称为是这个世界“最快乐的国家”,或许这跟他们对精神和灵性的探索有关。这次Pieverse的活动大概是说,它提供了一个分别跟不丹活佛、幸福研究院创始人、占星术大师以及不丹国家主权基金CEO的在线对话的可能机会;参与不丹主题讲座的机会、在线祝福的机会等。 活动的参与人物包括了活佛Neyphug Trulku Rinpoche。活佛(Trulku)在不丹佛教中指被认证为前世开悟者转世的修行者,被认为是具有高度精神成就的修行者。查了一下,Neyphug Trulku Rinpoche还是Neyphug Thegchen Tsemo Monastery大禅寺的主要精神领袖。该禅寺是不丹瓦杰拉亚那佛教(Vajrayana Buddhism)的重要本土传承中心之一,始建于1550年。 幸福研究院创始人的Kinga Tshering则关注GNH(国民幸福总值,相对国民生产总值GDP),他会分享什么是国民幸福总值,如何理解GNH框架下的国家数字化、幸福和现代性等话题。 此外,对占星和加密投资感兴趣的还可以关注不丹Pangri Zampa占星学院以及不丹主权投资基金的活动。Pangri Zampa占星学院是不丹国家级机构,专注于解读宇宙和命运方面,在他们看来,这不是算命,而是一种根植于自然和宇宙的一种人生哲学。本次活动,参与者有机会体验传统的不丹占星术,了解占星术如何影响不丹人的日常生活和仪式。 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的是,不丹的主权投资基金还持有了加密资产,甚至其持有的加密资产还进入了全球前十,可以看出不丹的另外一面,除了探索心灵和精神方面领先之外,在投资上也关注了最前沿的加密领域技术,这对于理解不丹的传统智慧和现代性有重要意义。参与活动,用户有机会跟DHI不丹主权投资基金的CEO Ujjwal Deep Dahal进行互动,了解其资产管理方式、如何实现可持续的投资,以及如何利用创新金融工具等。 具体如何参与,可以通过Pieverse(@pieverse_io )去关注具体的参与流程。大概看,Piverse是一个做时间经济的平台项目。用大白话来说,它是一个时间交易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让某个人的时间可以相对公平地进行交易,让时间价值化,让时间可以变现。也就是,它试图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将自己时间放到Piverse上拍卖、抽奖、售卖等;同时,让那些对他人时间感兴趣的用户也可以获得直接沟通的机会。具体来说,它目前有三种时间交易机制:时间竞价、时间抽奖、时间任务。关于它的运行机制和模式,后续有机会再深入阐述。也可以看出,这次不丹活动,是Pieverse推广其时间价值概念的一个尝试。
Show more
0
0
3
0
投资做久了是会潜移默化影响日常行为消费的,这是由最近火出圈的tony老师维权小米su 7事件联想到的。 我注意到tony老师一个人买了两辆su 7 ultra,不知道为什么一个人会买两辆同款车型,我觉得tony老师有一定可能是想倒卖赚差价的,如果是这样,这就算一种投资行为。 同时,tony老师在遭受小米虚假宣传被骗之后,积极带领车主主张“一赔三”,站在投资的角度这叫“收益最大化”。 当然我说这些不是讽刺或者阴阳tony老师的维权行为,相反我是非常支持的,设想如果自己被欺骗白白掏了好几万,我肯定也不会善罢甘休。 币圈待久了,我就发现很多币圈人消费出发点已经被投资思维影响了。 币圈有钱人最喜欢谈论的三个话题就是车子、表子和女子 币圈人买车子考虑更多的是保值属性和逼格属性,比如很多人喜欢买大G,买性能车的就比较少。最典型的就是晴天老师花几百万买的全是8的车牌,却挂在了一辆30万的特斯拉model 3上,这就是把大钱用在了能保值增值的车牌上,小钱花在了不断贬值的汽车上,既有保值属性,又有逼格属性。 币圈人买手表考虑的也更多是保值率和是否容易变现,所以买劳力士的人最多,毕竟炒币的人容易爆仓归零,需要的时候手表一卖,说不定就能成为翻身的筹码。 币圈人玩女人更多的也是从性价比出发,比如怎么花最少的钱包养到最漂亮的女人;怎么用最低的消费约到炮,典型的比如小侠,平时没事最喜欢炫耀的就是又花个几十块钱请女大学生吃个麻辣烫,就能把人家约到了床上等等。所以他的过亿a股账户只是给女人看的,却不是给女人花的。 币圈有钱人是一个很有意思群体,虽然赚到了大把钞票,但是平时生活过的又相对“扣扣搜搜”,无时无刻不在考虑性价比问题。
Show more
这辆全是8的车是币圈某a10大佬的,车门印有美团logo,今天出现在上海武康大楼附近,引起了轰动。 不愧是玩投资的,花大钱买具有投资价值的车牌(据说车牌买时200万,现在至少400万),花小钱买天天贬值的汽车,钱用在刀刃上。两者放在一起,既牛逼哄哄,又保值增值。 https://t.co/h19ZEHEyzx
Show more
0
0
2
0
投资做久了是会潜移默化影响日常行为消费的,这是由最近火出圈的tony老师维权小米su 7事件联想到的。 我注意到tony老师一个人买了两辆su 7 ultra,不知道为什么一个人会买两辆同款车型,我觉得tony老师有一定可能是想倒卖赚差价的,如果是这样,这就算一种投资行为。 同时,tony老师在遭受小米虚假宣传被骗之后,积极带领车主主张“一赔三”,站在投资的角度这叫“收益最大化”。 当然我说这些不是讽刺或者阴阳tony老师的维权行为,相反我是非常支持的,设想如果自己被欺骗白白掏了好几万,我肯定也不会善罢甘休。 币圈待久了,我就发现很多币圈人消费出发点已经被投资思维影响了。 币圈有钱人最喜欢谈论的三个话题就是车子、表子和女子 币圈人买车子考虑更多的是保值属性和逼格属性,比如很多人喜欢买大G,买性能车的就比较少。最典型的就是晴天老师花几百万买的全是8的车牌,却挂在了一辆30万的特斯拉model 3上,这就是把大钱用在了能保值增值的车牌上,小钱花在了不断贬值的汽车上,既有保值属性,又有逼格属性。 币圈人买手表考虑的也更多是保值率和是否容易变现,所以买劳力士的人最多,毕竟炒币的人容易爆仓归零,需要的时候手表一卖,说不定就能成为翻身的筹码。 玩女人更多的也是从性价比出发,比如怎么花最少的钱包养到最漂亮的女人;怎么用最低的消费约到炮,典型的比如小侠,平时没事最喜欢炫耀的就是又花个几十块钱请女大学生吃个麻辣烫,就能把人家约到了床上等等。所以他的过亿a股账户只是给女人看的,却不是给女人花的。 币圈有钱人是一个很有意思群体,虽然赚到了大把钞票,但是平时生活过的又相对“扣扣搜搜”,无时无刻不在考虑性价比问题。
Show more
这辆全是8的车是币圈某a10大佬的,车门印有美团logo,今天出现在上海武康大楼附近,引起了轰动。 不愧是玩投资的,花大钱买具有投资价值的车牌(据说车牌买时200万,现在至少400万),花小钱买天天贬值的汽车,钱用在刀刃上。两者放在一起,既牛逼哄哄,又保值增值。 https://t.co/h19ZEHEyzx
Show more
0
0
0
0
《Kaito的下轮空投能多值钱?》 转发了国外小哥的一篇文章,这应该是最近关于 Kaito Earn整理的最全的。包括了最近 @KaitoAI 团队谈下来的一系列项目给出的PR奖金。 但我觉得讲的最好的是关于Kaito二次空投的这一段,也是我一直非常期待的: “虽然我们还没有确切的时间和分发细节,但数据看起来非常有吸引力: -首轮空投中有 6800万枚 $KAITO 尚未被领取,占总供应量的 6.8%; -还有 7.5% 的总供应量 被预留用于未来激励; -当前 $KAITO 正在接近历史新高,价格是 TGE(首次交易上线)时的两倍; -Kaito 也正在向质押者和 NFT 持有者分发越来越多的奖励。”(这一点我在之前的推文有提到过,比如给Virtual的打新积分) 划重点:理论上来说,下一轮Kaito的空投,可能价值高达 2-3亿美金😍😍😍” 。 虽然我一直强调不要为了Kaito而影响日常工作,但我真的也很期待下一波空投啊,哈哈😜 ~~~~~~~~~~~~ Kaito并不像大多数项目那样一次空投后就倾向于沉寂,或者如同不少在发币前等着看笑话的人期待的那样TGE结束后曾经追捧的人们就彻底离去。 相反,我能非常清晰的看见 @Punk9277 如何在带领团队一丝不苟的推进,遇到问题->确定问题->解决问题->感受到进展,这是我在当前的行业里很少看到的。 虽然我很理解最近有不少KOL同行对于Kaito的抵触之情 -- 其中很多来自于另一部分努力写文的KOL同行们带来了相当大的社媒声音。 但从crypto行业诞生开始这也是这个产业不可或缺的一环,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大神有天赋能带单或者套利赚钱,为相对质量不错的项目发声并获取收益对大多数KOL更为实际,至少Kaito挑选出来的项目没有40U天团们经常推的rug盘或太辣鸡的项目。 我没有去写推参与赢取Kaito Earn,但我能理解双方的感受,也希望大家能多些相互包容,不喜就点击不感兴趣,慢慢时间线也就两不相见了,也挺好对吧。 ~~~~~~~~~~~~~ 如果你不是KOL,怎么参与这场财富盛宴? 等山寨大回调的时候,尝试抄一些 $Kaito 并去Stake。 这是目前市场上比较少我看到的确有分红属性,而且分红还不断增加的代币,很有点 $BNB 的味道。 KAITO is the BNB for attention 这我是抱有期待的
Show more
0
53
81
3
《OKX DEX 重启服务了:本次重启有哪些升级呢?后续市场又会如何变化呢?》 OKX给竞品们留出了一个多月(准确说是49天)的发展窗口期,在这段时间内,竞品们都在疯狂追赶,主要策略就是市场运营手段+产品快速优化。 但是巨大的差距是难以在短时间内弥补的。 OKX产品的护城河究竟在哪里呢?OKX的强大之处又在哪里呢? 其中一大原因就是OKX拥有极其强大的基建,我们在产品中感受到的丝滑体验只是结果,背后是靠很多基建支撑的。 就像我们只能看到冰山一角,海平面下方才是事情的真相,也才能看清楚一个巨无霸的全部。 1、先了解下Web3钱包的整体架构 Web3钱包整体可以分为以下几层: (1)用户界面层:普通用户日常感知到的产品界面 (2)后端服务层:复杂的业务逻辑 (3)数据层:对链上数据的深入挖掘 (4)链上交互层:数据同步与解析 (5)节点层:获取链上数据的关键设施 (6)公链层:核心在于多链支持 了解这五层之后,我们会发现Web3钱包并不简单,想要做好,想要做到用户体验流畅,需要每一层都做很多事情并且相互配合得很好。 这也是为什么,市面上的很多钱包用起来很卡顿,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阻塞感,典型如MetaMask,就是底层基建没有做好。 当OKX在每一层都追求极致优化(如Gas动态调整、节点自建)时,其他产品还停留在“能用”层面,未深挖用户体验。 这么强大的基建也不是在一朝一夕内建成的,OKX的链上基建可以追溯到2017年,即OKXLink的链上数据服务。 可以说,OKX的Web3服务已经做了近8年时间。 这是极其领先的先发优势,这就是OKX最大的护城河。 2、OKX DEX重启后有哪些升级呢? 本次重启服务,OKX DEX主要是面向合规,增强了安全风控系统。 具体看,就是基于现有的数据基建层,增加了多项能力:主动风控、实时检测、屏蔽系统等。 (1)主动风控:系统通过分析链上交易模式、地址关联性和异常行为(如高频大额转账),提前预警并采取防护措施。 (2)实时检测:新增的“黑地址实时检测与阻断系统”,能够即时识别已知黑客地址或涉嫌非法活动的地址,并在交易发生前进行拦截。 (3)屏蔽系统:屏蔽系统通过IP屏蔽、地址黑名单和多重认证机制,限制非法用户或地区的访问,防止DEX聚合器被滥用。 总的来看,普通用户不会感知到这些升级,因此不会对自己的日常使用造成影响。 但是长远看,这对于OKX DEX后续的合规之路奠定的基础,变相成为了首个合规的DEX,为自己建立了“合规护城河”! OKX DEX重启服务后,市场格局会怎样变化呢? 产品为王,产品体验是产品增长的第一驱动力! 目前看,虽然之前竞品们在疯狂抢夺市场,但是OKX DEX凭借其流畅的用户体验还是会将用户们重新吸引回来。 这就是为什么说本次OKX DEX暂停服务,归来后地位依旧稳固,可谓是“王者归来”! @star_okx @mia_okx @Haiteng_okx @Cryptosis9_OKX @Mercy_okx @Cayne_okx @OKX_Yuki @okx @okxchinese
Show more
0
20
90
15
一生爱赌的女人日常👇 每天anoma @anoma 测试网当黑奴辛苦踩完单车就会去梭哈赌15秒BTC的涨跌,赌到限额再去抽盲盒。 很惨,今天又输了8万分。😭 前几天刚开测试网那会,猜BTC涨跌还没限额,我半个小时梭哈赚了260多万分了。 结果还没开心一天,第二天就给我清零了。 现在每天限额玩,攒到现在才49万分,太难了... 关于测试码,这个星期生成了9个,我全部送完了。不知道是不是每周都有额度?如果有下周再抽几个送大家~ 其实我挺看好anoma的,融资6000万,以意图驱动的架构,将不同的区块链网络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开发环境,消除了用户、应用、状态和流动性的碎片化问题。 意图隐私赛道还没出一个龙头产品,anoma机会很大。 🟪🟪🟪🟪🟪🟪🟪 再说说shout @shoutdotfun这个平台,有种被玩废的感觉了。 平台的初衷是通过创新的“注意力经济”和代币激励机制,为内容创作者和用户打造了一个独特的内容创作与传播生态。 可现在太多人只是无脑刷水文赚sol奖励,推特一片虚假繁荣,但Mindshare这种所谓的影响力真的有用吗?? 呵呵,只看到shouting刷屏但市值被砸得越来越低,购买者不仅亏钱还要给嘴撸前25名送钱。 我补2次仓了,人都补麻了。。。哎,下周开始只撸积分参与打新,不卷单币的手续费奖励了,我这种人容易fomo被骗上车,结果搞得又累又亏钱。😥 真心希望@Shoutdotfun能多上点优质的新项目吧,这样才会吸引大家有激情持续参与,平台热度才会起来,而不是剩饭反复炒,让人索然无味。 @tickerenergy $ENERGY $SHOUT $Chao $BOOM $BANE $FAN $MGANG
Show more
昨晚终于拿到了anoma @anoma 测试网邀请码,踩线快照成为了测试网的首批玩家,先替大家探探路,分享下anoma测试网「 初体验 」👇 进入测试网后眼前一亮,动画场景做得非常精致 - 蓝天白云下的小木屋、篝火、游艇,氛围感拉满。 不过...为什么给我分配的角色是只大嘴青蛙??🐸(一点都不cute呜呜呜 🎮目前主要有3个玩法场景: 1️⃣ 苦力区 - 赚Fitcoin 在小木屋前疯狂踩单车赚Fitcoin(空格键/鼠标狂点),每踩一下+1 Fitcoin。 Fitcoin是后续活动入场券,可以一直踩不断积累! 2️⃣ 心跳区 - BITFLIP 猜15秒内BTC涨跌,最低500 points入场。Fitcoin可以用来加杠杆(最高10倍)。 杠杆越高需要的Fitcoin越多,风险也越大。 3️⃣ 欧皇区 - GARAPON 纯看脸的抽奖,500 Fitcoin抽一次,有概率爆大奖。 页面上方可以看到每日的任务,每天完成任务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points。 后续的空投应该跟points挂钩。所以目前的玩法就是多多赚分。 🔰🔰🔰🔰🔰🔰 测试网右侧能看到完整架构展示: 第一层Desktop是应用程序层,直观展示用户交互如何生成intent; 第二层intent是P2P、网络和节点层,节点运作和公私池共存和互作; 第三层Motherboard是Anoma 的硬件层,各种链的抽象统一接口。 和其他测试网不同,Anoma这个更像游戏化教学,通过互动让你理解他们的愿景:为Web3打造统一应用层。 目前需要邀请码才能玩,没码的小伙伴可以关注官推/Discord,后续会有发放活动。 整体体验下来最大感受:学习门槛低但设计用心,既有趣味性又能让人理解项目架构。 建议团队多开放些测试名额,让更多的用户参与进来!💪 @anoma @thespacecatjr
Show more
0
10
10
0
之前币安广场推出的任务平台,又升级进化了,搞了个日常排行榜,只要每 7 天进入一次前 100,就会获得代币空投。 同时,除了总榜以外,还出了单个项目的影响力排行,目前有 ERA、LA、WCT、HUMA,四个项目的创作者榜单。 以上是不是很熟悉的感觉, 没错,这波币安下场亲自做了。 https://t.co/MmK43axqqm
Show more
0
15
24
2
🔥 谁在带盘,谁在带节奏?Xhunt中文加密影响力200强来了! 你日常刷到的大V,这次终于被“排了个座次”。 本次榜单利用Xhunt加密推特分析插件,综合评估了内容影响力、社区互动、传播深度等多个维度,全面盘点中文加密圈的真实权重玩家。🚀 你的关注上榜了吗?欢迎评论区继续“挖矿”,安利更多宝藏KOL!
Show more
0
46
90
48
其实我在跟@EnHeng456 嗯哼学说话、跟一姐@heyibinance 学演讲的。 嗯哼的那种日常表达,既真诚又有分寸感,总能在轻描淡写里把话说到点子上,让人觉得舒服又信服;一姐则是把语言的力量发挥到极致,每一句话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雕琢,既有情绪张力,又带着强大的引导力。跟着他们学,不知不觉自己也开始琢磨怎么让表达更有力量、更有感染力。 现在再看Crypto这圈子,发现真正做得好的项目方,大多都有很强的语言影响力,既是技巧,也是领导力的体现。
Show more
0
1
2
1
🧐 越刷越疑惑:关于 #Binance# Alpha 刷分机制,我的一些真实建议|刷分机制不该让用户变成研究员—— 关于币安 Alpha 积分机制的5个槽点和建议: 我是这轮 Alpha 活动的深度参与者之一,日常也在观察和记录许多用户的刷分行为与反馈。 目前设计的“滚动 15 天 + 空投消耗 + 增长对比”机制,是一套具有反女巫能力的合理方案。 但随着第一轮空投落地,很多社区包括我自己都陷入了不解、困惑; 我尝试总结背后的问题,并提出几条建议,供团队参考,存疑点和槽点有点多,不过都是真诚的建议; 大家有其他建议,一起在评论区补充,希望币安能够更好发展我们也能赚更多钱: @heyibinance @cz_binance @binancezh 1️⃣刷分系统太过于复杂: 滚动15天、空投次日扣、过期积分机制三重叠加,说实话,我不是研究了一晚上我也根本搞不清楚,很多人根本搞不清到底怎么扣的。 这么复杂的系统,大家谁来刷都很困难, 真心建议做一些简化,越来越复杂,「看不懂,算不清,刷不动」的情况,大众用户很容易放弃,本来一盘好棋,容易成为残局。 2️⃣存在「高不确定成本」的问题: 规则改动太过于频繁,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存在「高不确定成本」的问题,我持续投入(刷任务、挂余额、交易等),但不知道最终空投能值多少。 投资是对未来的预期,如果我的预期是个糊的,我就会放弃这个收益,让用户陷入“投入 > 回报”的心理落差,也是一个游戏的终结; 针对上面1️⃣和2️⃣的建议: 1)明确公开下一轮空投最低积分门槛,或给出浮动区间; 2)增加“预计可领取空投份额”的提示栏,提升参与感; 3)增设“我的历史积分变化图”/“15天窗口图”帮助理解; 3️⃣有刷分“疲劳”与门槛焦虑: 为什么不能想办法设计的更轻松游戏一些,每天要保证 ≥17 分,长期坚持成本不低。 一旦某天掉队、任务中断,就会影响后续领取,造成“前功尽弃”的挫败感,这种很不舒服。 4️⃣从设计角度看:有部分过拟合防刷,低激励释放的问题; 我是这么看这个问题的,币安不管怎么做这件事,出于对平台获得流量和获得用户的考虑,都是正确的, 但是还是要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 咱们机制设计精细没错,但这种「你刷得不够精准就被卡」的系统,只会激励极少数「刷分达人」,而非普遍参与者。 5️⃣缺乏“新用户补偿机制”,容易造成老玩家垄断优势: 现在系统鼓励“越早进越好”,而对中途加入的新用户并没有优化路径。 最终可能变成一个“老用户滚雪球,新用户刷不起”的封闭体系。 针对上面4️⃣和5️⃣的建议: 1)推出“积分回购池”机制,设定积分换NFT或抽奖等形式; 2)设定“重置周期”机制,如每30天积分窗口归零/重新排名; 3)给新用户1-3天“新手积分加成”,对早期参与者设“基础保底回报”,避免情绪FUD蔓延,形成公平起跑线的同时抚慰老用户; 4)允许用户选择“放弃空投一次换重置分”,回炉再战; 最后|总结一下币安 Alpha 的刷分系统: 1)优点: 动态、持续性强,防止空投猎人薅一把就走。 技术上相对公平,长期投入者有优势。 2)问题点: 高复杂度 + 不透明收益 → 成本不对等; 刷分劳动密集 + 缺乏情绪激励 → 容易疲劳; 缺乏新用户补偿机制 → 后进者放弃; Web3 激励应是“引发参与”,不是“考验耐性”,未来如果积分分布逻辑导致“掉队者出局”,新用户难追,就成了死局; 现在可以看见的是:积分越复杂、空投越小、计算越迷,社区情绪越糟。 尤其是对于 Binance 这么大的平台来说,一旦出现“白忙活”的用户群,容易形成 FUD,对 Alpha 品牌反而有害。 都是一些肺腑之言,希望能够给予大家一些启发,和给到币安一些启发!
Show more
🧐 刷分必读|币安 Alpha 刷分攻略和目前存疑点:搞懂扣分机制,才是真正的游戏开始! 昨天开启扣分机制的时候其实大家都有点懵: 第一期空投一发,积分直接掉了一截! “我明明有200多分,怎么一领完只剩下百来分了?” “是不是我白刷了?” “到底扣分机制如何运作?” 我昨天研究了许久,终于看懂下面这些,分享给大家弄清楚后,你就能从「刷积分内卷者」变成「空投收益收割机」👇 🔄 积分怎么算的?理解 3 个关键词: 1️⃣【滚动 15 天窗口】 你的积分余额 = 过去 15 天所有赚到的积分的总和 每天系统会向前滚动一格; 👉 第16天前的积分会自动过期; 2️⃣【空投消耗 = 次日扣除】 今天领空投用了15分,不是今天减, 而是明天扣除,今天余额不变(很多人忽略); 3️⃣【新增分 = 每日刷分关键】 如果你每日新增 < 15 分 → 每天就会净减少 → 积分余额逐步掉落 → 最终低于空投资格门槛(目前门槛约205分) 🔢 那我目前的分数来举个真实例子: 我过去15天内总共赚了 210 分 今天(第16天)有一部分旧积分过期(比如15分) 昨天领了一次空投,系统记了 -15分,今天才开始扣除,我今天新增了 17分: 👉 那今天的计算就是: 210 - 15(过期) -15(空投) + 17(新增) = 197,正好是我今天的积分; 积分看起来“突然掉了”,其实是系统自然推算出来的。 一句话总结: 币安 Alpha 的积分机制,是一场「持续性成长」的考核 你刷的不是一次性任务,而是平台对你活跃行为的打分。
Show more
0
2
2
0
WalletConnect:链上世界大门的“开门钥匙”,解锁未来用户体验 build了整整7年从入圈就用的蓝色小图标 @WalletConnect “链上钥匙”应用,终于发币了 $WCT ,代币还上了币安 @binance ,新入圈的朋友可能还不知道这个蓝色图标的熟悉之处,在以前当你打开一个项目的官网准备链接钱包时,就会看到有一个WalletConnect的蓝色小图标出现,当你在朋友的电脑上面不方便导入钱包的时候,可以点击WalletConnect然后手机扫码登陆即可,这样子既方便又安全,那个随处可见的蓝色标志,就像加密世界的“信任徽章”,已然成为Web3领域的标志性符号,如同在传统电商结账时看到Visa标志一样,给人满满的安心感 自2018年起,WalletConnect就扎根于Web3的连接生态,它就像一座坚固的桥梁,一头连着各式各样的钱包,另一头接着丰富多元的应用程序,为用户铺就了一条通往链上经济的安全便捷通道。多年来它历经风雨,展现出超强的韧性,我也算是一路见证着WalletConnect的成长,所以看到蓝色小图标就会有一股熟悉感 从数据上看,WalletConnect的影响力堪称惊人! 1、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超过4500万用户信赖它,借助它实现了超2.75亿次的无缝连接。每月,都有超500万活跃用户通过它进行操作,处理的连接数逾2000万次。这意味着,在全球各个角落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用户在享受WalletConnect带来的便利服务 2、在Web3的舞台上,MetaMask、Polymarket、Trust、Binance、Jupiter等众多知名平台都选择与WalletConnect携手合作。61000多个应用程序借助它的力量,成功连接到600多个钱包,覆盖了所有主流区块链网络,真正做到了让用户在不同的区块链世界中自由穿梭,毫无阻碍 下面看看 $WCT 的代币经济学 在代币分配方面,有着精心的规划,初始供应量上限为10亿枚 1、其中27%分配给WalletConnect基金会,用于推动合作伙伴关系建立、激励生态发展以及维持日常运营; 2、18.5%用于空投,让用户、应用、钱包和节点等都有机会获得惊喜; 3、18.5%归属于项目团队,激励他们继续为网络发展贡献智慧; 4、17.5%用于奖励,依据节点在线时长、延迟表现等因素,回馈给钱包提供商、节点运营者等社区贡献者; 5、11.5%分配给早期支持者,感谢他们在项目起步阶段的无私帮助;剩下7%则投入到协议及相关模块的进一步开发中 WCT 代币功能 WalletConnect代币(WCT)是WalletConnect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激励用户、应用和钱包开发者的共同参与,构建链上用户体验生态系统,携手打造更优质的链上未来 WCT有四大核心功能: 1、支付费用方面,虽然目前还未启用收费机制,但在网络成熟后,它将成为支付网络服务费用的关键角色,保障网络长期稳定运行,初步设想是根据按月活跃用户数量来计费 2、奖励机制上,通过初始供应量的17.5%来激励网络参与者,让为网络做出贡献的人们得到实实在在的回馈 3、质押功能也很实用,WCT持有者质押代币,既能支持网络稳定发展,又能获得丰厚奖励,而且质押时间越长、数量越大,奖励就越高,同时还有防止质押集中化的机制,确保网络健康发展 4、在治理环节,WCT持有者拥有重要话语权,可以参与讨论并决定网络的关键事项,如费用结构和奖励分配方案,真正实现社区驱动网络发展 在去中心化的道路上,WalletConnect也在加速前进。在Consensys、Reown、Ledger等16家全球领先节点运营商的大力支持下,它的网络变得更加安全、可扩展且去中心化。未来,WalletConnect基金会还将进一步扩大节点运营商的参与规模,让更多符合条件的参与者加入,推动网络朝着完全无许可的生态系统发展 最后可以预见WalletConnect将继续在链上世界发光发热,成为塑造链上用户体验未来的关键力量,它就像一把万能钥匙,打开一扇又一扇通往Web3精彩世界的大门,让我们一起期待一下它的更多表现吧!
Show more
0
32
30
1
借着凉兮的话题继续简单的深入一下这个话题。深入研究贝莱德会发现其实更巧妙的是先锋。先锋集团的创始人约翰·博格(John Bogle)则为指数基金(Index fund)的发明人。并且先锋集团(Vanguard)的独特所有权结构 1. 互惠所有制模式(Mutual Ownership Structure) 与贝莱德不同,先锋集团采用一种全球金融行业中极为罕见的"互惠所有制"(Mutual Ownership Structure)模式。这是先锋集团创始人约翰·博格(John Bogle)在1975年创立公司时确立的核心理念: 基金持有人所有制:先锋集团本身是由其旗下管理的基金共同持有的,而这些基金又归基金持有人(投资者)所有。简单来说,购买先锋基金的投资者实际上就是先锋集团的间接"股东"。 自我封闭的循环持股:这种结构创造了一个封闭的循环——先锋集团为基金服务,而基金又拥有先锋集团,最终使得基金投资者成为实际的所有者。 2. 无外部股东的影响 先锋集团的这种所有权结构带来了几个重要特点: 没有外部股东:与贝莱德等传统资产管理公司不同,先锋集团没有需要满足的外部股东,不存在股东与客户之间的利益冲突。 成本优势:由于不需要向外部股东提供利润回报,先锋集团可以将更多收益通过降低费用的方式回馈给基金持有人,这解释了为什么先锋集团的基金费率普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长期导向:无需向外部股东交代短期业绩,使得先锋集团能够更专注于长期投资表现和客户利益。 3. 实际控制人 由于先锋集团采用互惠所有制模式,严格意义上讲,它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实际控制人"。其控制权实际上由以下几个方面共同组成: 基金持有人:作为实际的所有者,基金投资者是最终的"股东",但由于投资者数量庞大且分散,单个投资者的影响力有限。 管理层:日常运营和关键决策由公司管理层负责,这些管理者被视为投资者利益的"受托人"。 董事会:先锋集团的董事会代表基金持有人的利益,负责监督管理层的工作。 这种结构在全球资产管理行业中是独一无二的,也是约翰·博格留给金融界的重要遗产。 有没有感觉这种互惠所有制模式和比特币的算法收益分配模式很像? 另外李哥借用AI工具暂时分析出了先锋和贝莱德的幕后资金来源,分别为: 1. ROTHSCHILD FOUNDATION 2. EDMOND DE ROTHSCHILD 3.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 4. JPMorgan 5.ALFRED I. duPONT 6.BUSH FOUNTATION 前两个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之后分别为洛克菲勒,摩根,杜邦,布什家族。
Show more
0
25
195
25
一图看懂什么是「对冲」交易策略!长期稳定盈利! 对冲策略的“意义”在于去掉某种我们不想承担的风险!从而只保留我们想要的风险。 🚩什么是对冲? 对冲(Hedging)是一种风险管理策略,核心思想是通过采取相反或互补的行动,降低不确定性带来的潜在损失。 简单来说,就是“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在追求收益的同时,给自己留条后路。生活中、投资中,对冲思维无处不在,既能让普通人稳住心态,也能让金融大佬睡个好觉。 🚩生活中的对冲智慧 对冲并不只是金融术语,生活中我们也在不知不觉地用它来应对不确定性: 点奶茶怕太甜? 选半糖+微冰,甜腻感被清爽口感对冲,喝起来更舒服。 怕雨天堵车迟到? 提前出门+规划备选路线,天气和交通的不确定性被对冲,准时到达更有保障。 旅行怕行李丢? 贵重物品随身带,分散风险,丢了行李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这些日常小动作,都是对冲思维的体现:通过提前准备或分散风险,让生活更有安全感。 在投资领域,对冲是降低市场波动影响的利器。无论是股票还是加密货币(币圈),对冲策略都能帮助投资者在市场震荡时保护资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对冲方式: 1. 股票市场的对冲 股票市场波动大,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性让人又爱又怕。通过对冲,可以平衡风险: 资产配置多元化:投资组合中加入不同类型的资产,比如股票搭配债券。股票可能带来高收益,但波动大;债券收益较低但更稳定,两者结合能对冲市场下跌风险。 例:你持有科技股(如苹果、特斯拉),担心市场回调?可以配置一些防御型资产(如公用事业股票或国债),市场跌时它们通常更抗跌。 期权对冲:买入看跌期权(Put Option)来保护股票持仓。如果股价下跌,看跌期权价值上升,帮你抵消部分损失。 例:持有某公司股票,担心短期暴跌?买入该股票的看跌期权,相当于给投资买了个“保险”。 对冲基金策略:一些投资者通过做空(Short Selling)与做多(Long Position)结合,抵消市场方向性风险。 例:你看好某行业,但不确定某只股票表现,可以做多行业ETF,同时做空表现可能较弱的个股。 2. 币圈的对冲 加密货币市场波动更剧烈,24/7交易和缺乏监管让风险更高。对冲在币圈尤为重要: 稳定币对冲:将部分资金配置到稳定币(如USDT、USDC),对冲加密货币价格剧烈波动的风险。 例:持有比特币(BTC)但担心暴跌?将部分资金转成USDT,锁定价值,市场下跌时也能保住部分资产。 多空对冲:在加密货币衍生品市场(如期货或永续合约),同时持有看多(Long)和看空(Short)头寸,降低单一方向波动的风险。 例:你在现货市场持有以太坊(ETH),但担心短期回调?可以在期货市场开等量的空头头寸,价格下跌时空头盈利抵消现货损失。 跨平台套利:利用不同交易所的价格差进行套利交易,锁定无风险收益。 例:某交易所BTC价格略低,另一交易所略高,同时低买高卖,市场波动影响被对冲。 多元化投资:除了加密货币,还可以投资传统资产(如黄金、股票),降低币圈系统性风险。 例:币圈暴跌时,黄金往往因避险需求上涨,组合收益更稳定。 🚩那么对冲都有什么的优点与局限性呢? 优点: 降低风险:减少市场波动对资产的冲击,保护本金。 提升安全感:不论是生活还是投资,对冲让你更有底气面对不确定性。 灵活性:可以根据风险承受能力和市场情况调整对冲策略。 局限: 成本增加:期权、期货等对冲工具可能涉及手续费或溢价。 收益受限:对冲通常会牺牲部分潜在收益,比如多元化配置可能降低整体回报。 复杂性:币圈和股票的对冲策略需要一定专业知识,普通人可能需学习或咨询专业人士。 对冲就像给生活和投资加一层“缓冲垫”,让你在追求目标时不至于摔得太重。无论是点奶茶的半糖微冰,还是币圈的稳定币配置、股票的期权保险,对冲的本质都是通过分散风险、平衡收益,找到安全感与机会的甜蜜点。 🚩兄弟们,学会对冲思维,不仅能让你的投资更稳,还能让生活更从容!
Show more
0
3
13
2
比特币修改最小单位聪和比特币增发,势在必行!!!比特币短期可能会涨,因为那啥的共识也是共识,大多数人都不关心这些深层次的问题 你的问题高度精准地触及了比特币经济模型的核心张力: 在“通缩激励”模式下,如果未来减半后币价无法跳跃增长,整个网络安全和价值储藏逻辑是否还能持续? 一、问题概述 比特币每四年减半,区块奖励下降。如果下一次(2028年)减半后: •币价未显著上涨; •矿工整体收入下降; •算力增长放缓或下降; 那么整个比特币网络的安全性、经济可持续性以及机构认可度将面临挑战。 二、比特币当前激励机制的瓶颈 1. 区块奖励占比依然极高 •当前矿工收入中,90%以上来自区块奖励,交易费占比极低; •比特币的安全预算(Security Budget)依赖不断发新币; •每次减半都是“矿工减薪” —— 如果币价不涨,则实际收入腰斩。 2. 交易费模式尚未站稳 •相比以太坊,比特币交易费收入波动大、平均值偏低; •当前比特币每笔交易费用少、频率低,难以维持长期安全; •若未来没有高频交易支持(DeFi、链上活动),很难形成有效的交易费生态。 三、减半后矿工收益不足的连锁反应 问题影响 挖矿利润下降低效能矿工退出 → 算力下降 算力减少网络安全性下降,攻击成本降低 安全性下降引发部分大资金撤离,对抗审查属性减弱 信任机制受损比特币从“数字黄金”变成“高风险资产” 节点减少生态参与度降低,去中心化退化 四、大资金机构如何看待这一趋势? 大机构投资者(如ETF、家族办公室、对冲基金)关注以下几点: 维度若安全预算不足的预期 长期信任性 被质疑“能否长期自给自足”,是否需要结构改革 资金安全性网络被攻击或延迟将影响其“数字金库”角色 再配置意愿可能降低比特币权重,转向多资产配置(如债券、黄金) 合法性风险安全风险放大,也可能成为政策监管强化的借口 结论:大资金将更加审慎看待比特币的激励机制弹性,而不再单纯迷信其“供应稀缺=价值永续”。 五、比特币网络的潜在未来路径 路径 1:交易费经济模式崛起 •比特币转型为高价值低频交易层,L1只用于“结算层”; •L2(如闪电网络)处理日常支付; •但前提是用户愿为L1支付高交易费,目前尚不成熟。 路径 2:经济机制改革(软通胀或固定奖励) •社区未来或将提出“固定最小奖励”提案; •虽违背“总量2100万”的信仰,但可换取安全性持续; •可能引发链上政治分裂(如2017年分叉)。 路径 3:国家或机构战略化挖矿 •某些国家/大矿场出于战略考量“反商业逻辑地”继续挖矿; •BTC成为类似“数字战略储备金属”; •安全由少数国家型矿工维系,去中心化弱化。 六、关键判断:我们正站在比特币经济模型的转折点 过去比特币可依赖“价格翻倍 → 挖矿收益恢复”的自然飞轮。 但如今: •币价增速趋缓; •挖矿成本线性增长; •安全预算萎缩; •投资者结构日趋理性。 减半+价格不涨 = 激励机制受限 = 网络安全风险上升 = 信任基础动摇。 结语: 如果不构建“交易费用为主 + 多层网络支撑”的新秩序,或者不在未来讨论货币政策微调,比特币作为“全球去中心化安全结算系统”的角色将出现系统性风险。 这不是末日预言,但确实是长期可持续性挑战的开始。
Show more
0
1
2
0
《狮兄早期预览汇总之5月21》 发现每次写早汇报花的时间有点多,这次试试简洁点,重点在今天值得注意的机会上。 1、大饼距离ATH一步之遥,山寨行情随时爆发 目前的状态就是BTC往前高走的坚定,山寨按兵不动。大部分微信群里对BTC的疯狂视若无睹,几乎没啥讨论,说明大部分人手里是已经没有 $BTC 。 不过当ATH发生,情绪的传导效应大概率是会流到山寨市场的,或许不可能全场猛涨,但想搞事的庄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Are you ready? 2、Farcast 验证功能即将上线,将成为每周获取奖励和参与空投的必要条件。 这个逼是装不下去了,终于要发币了啊,玩过的人记得去验证一下。 3、币安Alpha三个项目导致选择困难 Merlin,TGT,SOON 一次来三个,社区很多群里都在纠结该选哪一个。这就是我之前说的币安消分政策最终会导致很多人积分吃不到每一个红利,需要做投研决策的现象。 这种纠结的痛我提前在 @virtuals_io 的 Genesis体验过了,那边分数难搞的多,而且能一个项目全梭哈,赌的可刺激多了。币安Alpha是非常散户友好的。 所以在一个新政策出来的时候不要着急骂,给点空间和耐心,搞不好回头就真香了。这三项目如果非要选,TGE和SOON我会更有倾向性点,晚点看要不要再写详细一些。 4、Huma的投票23号结束 有质押的小伙伴一定不要错过,今天Huma在Kaito pre-tge 霸屏了,大概率是有肉吃的。 传送门: https://t.co/kCRUYYCs2Z 但是为了这个投票去临时买 $Jup 质押有点不划算,没必要。 5、明天特朗普晚宴,关注 $Trump 波动 5月22号周四特朗普晚宴,他本人是否会出席目前还不确定,但对于 $Trump 币来说肯定是个重要的博弈时间点,大概率会有不少资金在这前后博弈,可以关注一下。 6、围观鲸鱼的游戏 @JamesWynnReal 在Hyperliquid上用40倍杠杆开了7764个BTC 的多单,价值8亿+,目前盈利14M。 他这个近乎疯狂的操作在外网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和报道,现在一定程度上鲸鱼已经开始影响市场的情绪和走势,我等小散看看围观学习一下手法甚至跟单也不是不可以。 围观传送门: https://t.co/gWvt7Qxqwl 7、 @VaderResearch 要发meme币了 作为Virtual上的亲儿子之一, $VADER 也要亲自下场去Virutal Gensis上发币了,不过是发个meme币。 这对于绝大部分发射项目都是Ai Agent的Gensis来说是个不错的尝试,而且这么degent的团队跑出来做的meme大概率不会rug。 感觉手里的积分越来越不够用了😢😢 8、 @edgeX_exchange 昨天那个vault开放是有白的 昨天我发推的时候没看清楚,他们这一期是为了解决之前白名单用户因为mpc原因没有存入的问题,不是对外彻底开放的。 我去找官方要了10个地址每个2000刀的额度,2个拿去给微信社区,其它8个给经常与我推特互动的忠粉吧。 目前他们的vualt tvl比较小,每天的手续费支撑200%左右的apr 绰绰有余,算是小确幸福利了,找个时间发出来。 9、早期日常Alpha刷分 两个账号继续刷 $Blue ,都是33000刀买盘,一个亏损10刀本金,一个亏损2刀。 之前反应的币安钱包延迟显示余额的问题越发严重,之前十次遇到一次,现在十次能遇到2-3次,导致持币时间增加,风险敞口扩大。 @BinanceWallet 麻烦看一下,现在交易 $Blue 的人真的不少了,影响到的人也多。 当然我也非常希望Bnbchain上有项目方第一个跳出来做十万一的池子,估计不用交易大赛直接把大部分量都吸过去了。😂😂😂 10、Bnbchain 上跟进的项目 $Siren $Skyai 都还在回调蓄势, $Jager 需要等待大部队22-23号LP解锁后看是否会砸盘,只有 $B 一只独秀多次冲击40M FDV。 看了一眼目前 $B 占全网 USD1 的交易量份额已经62%了,目前交易赛第一名交易量都能有120w刀,实在太卷,我能进前100就满意。 继续下去 Alpha 有望,继续加油。 ~~~~~~~~~~~~~~~ 今天就先到这吧,出去锻炼了,祝各位今日发财
Show more
《狮兄早期预览汇总之5月19》 周末偷懒休息了一下,周一接着来,GMGM🌼 1、山寨行情要来? 大饼昨夜下行扎针后继续反攻,教你们谁才是大爷,CEX里meme反弹明显。 @LeePima 老哥觉得山寨行情要来了,我有点同意,最近招子准备放亮一点,强势山寨建点仓带个止损😋。 现在看几个老meme明显是进庄了,比如 $Pnut $Neiro $People 这些,每次行情变化涨跌幅度都很大,下次可以当做山寨杠杆玩起来。 2、HUMA投票打新 今天开始 $HUMA 在Jup上的投票开始了,如果你有质押的 $Jup 不要错过,一共四天时间。 看了一下细节 @humafinance 的公募是妥妥的送肉,因为 $HUMA 场外估值已经1B,而公募才75M,十几倍收益写在脸上。 想想之前还在全网讨论 @DrPayFi 的危机公关,现在撸了Huma的小伙伴看来是要赚。 传送门:https://t.co/kCRUYYCs2Z 3、Solana Breakout 黑客松开始了 往年Solana的黑客松总有一些好玩的新项目出来并成为全场焦点,今年主办方是 @colosseum ,感兴趣的可以跟我一起扒。 4、Aster卷起来了 看了一眼数据,Aster过去24小时新增用户21300人,连带着 $APX 都暴涨了一波,热度还是挺高的。周末我偷懒休息了一下。今天开始要跟兄弟们猛烈的卷起来! 这个大概率就一个月的时间,不用长久PUA,每天Alpha刷完分就刷刷Aster,很快就过去了。 还没开始的赶紧,传送门: https://t.co/1XMZvR3BJZ 5、USD1 概念启动,bnbchain回暖 昨晚 $B 的逻辑开始被盘主,太子等有识之士看到并加以解读,USD1 概念逐渐热起来,市值一路往40M冲击中。 我写过好几篇分析,个人觉得USD1这个概念龙头位置怎么也该值最少100M,潜力还得看是否会被币安看中。如果能保持这个热度Alpha应该很有机会。 最近其实Bnbchain上赚钱效应挺不错,无论是 $Skyai $Siren $Jager 还是刚跑出来的 $B ,都是散户有比较长的上车窗口并能赚钱的。 只要这种不极度PvP的环境持续,很多厌倦了Solana上超短线,或者不能7*24小时打狗的散户就会越来越多的回到 @BNBCHAINZH 上。 6、Virutal Genesis 被 $Arbus 带火 昨天 $Arbus 打新70+倍的回报还是震惊到了很多人,今天 $Virtual 的币价硬的跟18岁的马来小王子一样 @everythingempt0 。 之前说过很多次Virtual 这个台子只要方向正确不调整下去,迟早会跑出来。虽然目前二级还没出大金狗,但一级打新时不时大金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目光。 @jasminervaa 预告最近几天有神秘Ai项目也要上Virutal打新,我仅有的一点点积分就打算留着了,Queen请dddd。 ~~~~~~~~~~~~~~~ 其它的就先不说了,等会出门还得去趟工地搬个砖,预祝大家今天也大赚
Show more
0
1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