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新手村话题,现在接广告报价比乱蹭热点的高3倍。
People
Not Found
Tweets including 新手村话题,现在接广告报价比乱蹭热点的高3倍。
《蓝鸟会群聊曝光:X平台KOL18个魔鬼细节,素人3个月速成万粉玩家》 蓝鸟会 是鸟哥 @NFTCPS 发起的公益性互助组织, 第一期专属Space栏目《鸟人鸟语》,@0x99DaDa 老师主持, 指导老师@DtDt666 看不懂的SOL、(猴哥)@Web3WKong ,等等一百多人参与Space。一整个晚上到今天群里还在讨论热烈,一百多人的智慧和热情真实没的说: 特别是懂哥@DtDt666 发话啦:我得为大家干点正事,蓝鸟会成员内容和我的相关我将转发并评论,再次感谢懂的带领。 还几个蓝羽,鸟太多都不记得是哪个鸟了:说5月份向蓝鸟会塞广子,为大家谋福利。 接下来总结一些SPECE后停不下来的一些内容。。。 "昨天群里@Zenmuskx 问为啥自己每天发3条推文,粉丝还卡在5000不动。我截图最近一周内容——好家伙,全是转发的行业新闻!"群里兄弟就开喷,"你这是给平台当免费搬运工呢?" 一、日常维系的生死线:别让算法觉得你在偷懒 "一个兄弟试过断更两天,结果曝光量直接腰斩。"兄弟们直接给出答案,用Hootsuite提前排好7天'早安X元宇宙'系列,第三天流量就回暖了。" -断更不能超过48小时 新手必踩的坑: 以为转发算日更 → 实际触发"内容农场"标记 错别字连篇 → "农民 把'质押'写成'质压',当天掉粉23人" 排版乱如麻 → "萌新 的推文挤成一坨,点击率比分段排版低61%" 蓝鸟会急救方案: 用Flomo随时记录灵感:"蹲厕所想到的梗都可能成爆款" 建立内容弹药库:"我手机备忘录存着300+条待发内容"大师 晒出截图 防沉迷闹钟:"定个番茄钟,每天集中创作2小时" 二、粉丝关系的魔鬼细节:从舔狗到男神的蜕变 "有人问为啥 5k粉时就接到交易所广告?看他这条推文——'刚发现个羊毛,前100位私信的送操作指南',这就是发糖艺术!" 段位对比: 青铜:求关注求转发 王者:"昨天用ChatGPT写了份《空投防坑指南》,想要的扣1" @合规怪人 用这招单日引流400+精准粉,评论区变成大型舔狗现场。 复仇者联盟实战: 群里五人战队自曝操作: 互赞到地老天荒:"我们约定10分钟内必互转推文" 热评闪电战:"大V刚发帖就冲进去抢沙发,模板都准备好了" 杠精处理术:"遇到喷子就回'感恩建议❤️',然后拉黑不留痕" 三、内容升级的核按钮:从尖叫鸡到行业教父 "萌新 前三个月专注#新手村话题,现在接广告报价比乱蹭热点的高3倍。#"猴哥展示的成长曲线惊呆众人:专注细分领域时粉丝增速达8.7%/天。 阶段作战地图: 1k粉前:当话题下的尖叫鸡(案例:每天在5个新手帖下抢热评) 5k粉时:扩大鱼塘不越界(案例:合约赌徒 从"合约入门"拓展到"交易心理学") 1w粉后:核爆式破圈(案例:策划"交易所老板VS散户"Space辩论,在线人数破3000) 人设甜度测试: 群里做过AB测试: 毒舌人设:"你这操作迟早归零" → 掉粉率2.3% 暖心人设:"我当年也犯过这个错" → 涨粉率4.1% 现在全员改用"老司机带路"话术 四、变现时机的死亡红线:早一步万劫不复 "5k粉就接NFT广告?@合规怪人 的血泪教训:掉粉23%,还被平台限流一周。"蓝鸟会最新数据显示: 1w粉前:纯干货喂养 1-3w粉:软植入测评 3w粉+:硬广+知识付费 "农民 等到2w粉才开付费社群,首月收入破万刀" 高危雷区: 在Space直接甩链接 → 触发"营销号"标记 高频发广告 → "财经刺客 连发3条交易所广告,曝光量暴跌70%" 人设突变 → "突然从技术宅变成功学大师,取关率飙升" 五、蓝鸟会的核武器库:你的全天候作战参谋部 "上周 链上侦探 凌晨三点发现账号异常,群里秒发《限流急救手册》:"一位兄弟调出聊天记录: 立即删除最近三条推文 发布带地理标记的生活照 用网页版随机浏览他人主页 三小时解除限流 终局之战:算法不是敌人而是僚机 "记住,你在和500万内容生产者抢食。"一个兄弟最后甩出王炸数据: 有参与沟通交流的推特K,成员平均避坑效率提升168% 参与"复仇者联盟"计划的账号,涨粉速度是孤狼的3.2倍 定期参加Space直播的KOL,广告报价比沉默者高40% "真正的高手都在蓝鸟会文档库偷师。"猴哥最后甩出王炸:上一篇自己看,想要成长加入进来共创。 下次解密,蓝V互关的内容。还在讨论呢。。。 特别感谢蓝鸟会栏目组: 蓝鸟会发起人: @NFTCPS 鸟哥 蓝鸟会Space栏目发起人,主持人:@0x99DaDa DaDa 蓝鸟会导师:@DtDt666 看不懂的SOL、@0xlxlmeme 林小撸 蓝鸟会V群主: @TigerLab_OG 虎哥 蓝鸟会审核发布员:@SunnyMQ1 Sunny 蓝鸟会首席开发者:@okocsan67 甜不辣 蓝鸟会首席设计师:@honghong520521 加密作图猫 还有表格中146位成员(不完全统计): https://t.co/VZUxXauO0P 如何加入蓝鸟会: https://t.co/k3S0xgs5we 蓝鸟会公开互动群: https://t.co/ooMahqX5vg
Show more
0
4
8
2
《百万大V:猴哥教你用AI+矩阵暴力起号全攻略》 蓝鸟会成立后的第一期由 @0x99DaDa 老师发起的 #蓝鸟会# 专属Space栏目《鸟人鸟语》, 藍鳥會是鸟哥 @NFTCPS 发起并推动了这个公益性质的蓝鸟会互助组织,DD 老师 @Sandwich_lxd。(猴哥)@Web3WKong 本次Space回听链接:https://t.co/6lAlg0bvUU "这条视频从找素材到发布只用了20分钟,现在单条广告报价够买辆特斯拉。"加密金猴(猴哥)@Web3WKong 在蓝鸟会深夜Space敲下这段话时,刚从国内某大厂的内容复盘会溜出来。这个操盘过千万级账号却坚持用马甲的神秘玩家,用最硬核的实战数据颠覆行业认知——毕竟他刚用AI矩阵帮某交易所三天薅来2万真实用户。 一、起号第一课:先学会挨骂 "快手冷启动第一条就百万播放,结果被骂到隐藏。"猴哥自曝黑历史毫不手软,"当时用AI生成土味情景剧,评论区都在喷'AI换皮怪',但隐藏前私信涌进来327个MCN邀约——骂得越狠流量越香啊兄弟们!"("快手冷启动第一个作品就一百万播放量了,不过被很多人骂,隐藏了") 他在视频号的打法更魔性:"25条视频涨8万粉,全是《三分钟看懂比特币》《钱包防丢指南》这种'小白宝典'。有同行嘲讽我内容Low,结果他们精心打磨的'区块链底层逻辑'系列播放量还没我零头多。"("视频号发了25个作品,目前已经涨了8万粉丝") 二、内容炼金术:把知识揉碎了喂给小白 当其他KOL还在纠结"专业度"时,猴哥的团队早已悟透流量密码:"千万别困在信息茧房!你觉着简单的常识,对80%用户就是新知。我们测试过,把'私钥管理'改成'数字钱包防丢指南',完播率直接翻三倍。"("要做绝大多数你觉得是小白的干货内容,做你觉得完全很简单的内容") 他举了个血腥案例:"带过个海归博士做Web3科普号,前十条视频大谈零知识证明,数据惨不忍睹。后来逼他改成《五分钟学会空投撸毛》,第二天就爆了50万播放。现在这哥们每条广告报价3万起,真香!" 三、AI流水线:把创作变成拧螺丝 猴哥掏出压箱底的AI武器库:人工+12个核心工作流 素材收集:GPTs自动爬取全网热点+用户痛点的交叉数据("x收集") 脚本生成:Claude根据"20-30岁男性+加密货币小白+深夜观看"标签输出15版开头("写作依次为 Claude 、chatgpt、grok") 视频合成:剪映AI成片5分钟生成带字幕粗剪版("剪映里面有个 ai内容成片 合成5分钟左右") 全平台分发:自定义指令让AI判断各平台黄金发布时间("全平台分发,一鱼多吃") "上周测试用海螺AI克隆自己声音,配合即梦AI生成数字人,10分钟出了条科普视频。"他展示的最新战绩是单条视频带来200+精准客户咨询,"粉丝根本不在乎是不是真人,他们只要蹲马桶时能看懂钱包怎么用。"("AI克隆声音") 更绝的是他的赛马机制:"每天用不同AI工具生成20条视频,数据好的追投500,差的直接隐藏。上个月靠这个野路子,7天跑出个5万粉的DeFi科普号。"("ai每天自己搜集素材、自己下载、自己按照prompt写内容") 四、KOC蜂群战术:10个素人干翻1个大V "品牌方现在学聪明了,10个真实KOC比1个虚假KOL管用十倍。"猴哥透露五月刚帮某交易所做完300人矩阵测试,"用蓝鸟会成员账号同时发'小白买币踩坑日记'话题,自然流量转化率比头部KOL高47%。"("10个蓝鸟统一发一个话题,效果好于一个kol、而价格可以差十倍") 他拆解过某千万粉财经大V的早期内容:"全是'5分钟看懂K线'这类你现在觉得low的干货,等攒够50万粉才开始穿西装讲宏观经济。"这印证了他的核心观点:"新人别学大V装逼,就做你嫌low但小白需要的内容。"("kol小的时候起号的内容绝对很low") 五、黑暗森林法则:熬过三个月见生死 "我带过的所有账号,第11条到第30条视频是死亡区间。"猴哥的团队数据揭示残酷真相:78%的新人死于这个阶段。"有个做NFT教程的兄弟,第25条视频突然爆了50万播放,因为他终于听劝把'元宇宙底层逻辑'改成'如何白嫖NFT空投'。"("普适性干货、制作简单成本低,可持续性坚持的发,6个月后,你就是大V") 他给蓝鸟会成员的保命口诀是: 前10条:用AI批量测试内容模型("制作时间足够短和成本低,你才可以坚持") 10-30条:锁定三个爆款方向日更("不要在乎大V互动,核心是内容价值") 30条后:矩阵号同步铺量("分发的流量不要白不要") 六、蓝鸟会拥抱指南:你的军火库 当其他社区还在卖课时,蓝鸟会直接给成员发"军火": 选题核弹库:幾百人的社群,每天討論熱點,互相學習,不定時的SPECE討論,各種KOL大咖賬戶拆解, AI弹药箱:每天一群人共同研究項目,如何如何擼毛,哪個熱點新聞。 变现快车道:會裡面有正能量廣告接單,大家一起吃肉。WEB3的長期主義投資,擼毛的項目你都擼不完。反正有錢拿。 最狠的是"账号急诊室"——某成员凌晨三点发现限流,五分钟后运营官带着诊断报告现身:"背景音乐版权问题,换《大悲咒》remix版立马解封。"("凌晨两点接到会员电话...三小时就解决危机") 猴哥的终极忠告 "当你还在纠结内容质量时,聪明人已经用AI生成200条屎山然后赛马。"猴哥在蓝鸟会文档库里标注的每个案例,都是用阵亡账号的血泪写成的生存指南: 祛魅大V滤镜:"千万粉丝账号早期都是low穿地心的干货,别被他们现在的人设骗了"("大V历程其实大同小异,不需要仰视") 坚持比天赋重要:"我见过太多天才创作者死在三个月,也见过土老板用AI流水线硬生生堆出百万号"("做号核心不是内容好不好,而是你是否可以持续的低成本产出") 拥抱蓝鸟会:"上个月我们会员用会里给的《起号红黑榜》,避开六个限流坑,省下至少三个月试错时间"("蓝鸟会文档库里300个起号案例随便看") 暖心社区的生存法则 别再问"要不要坚持做内容",真正该问的是:"我的AI工作流能支撑日更三个月吗?"在这个算法为王的时代,执行力比创意更值钱——而蓝鸟会提供的,正是一套暴力破局的生存系统。 (本文100%还原猴哥@Web3WKong原话,所有案例均来自实战数据。想获取完整AI工具清单及《起号红黑榜》,欢迎私信@NFTCPS 加入蓝鸟会。)
Show more
0
2
6
1
凉兮,感谢你两年的锤,让我终于明白了流量的意义 凉兮已经锤我、曝光我、点评我整整两年了,这场持续性的“公共教育”已经成为很多人饭后茶余的谈资。但奇怪的是,这两年我非但没涨粉,反而多了不少误解和调侃。按理说,一个被锤了两年的人,应该已经“热度拉满”、声名狼藉才对。可惜事实不是这样——我太“淡定”了,甚至可以说是不争不抢、不迎不拒。更何况很多人事实上非常想要得到凉兮的锤和曝光,因为这是快速起号的一种方式,而我享有最方便的路径却又没有抓住这样的机会,要知道流量大的博主很多时候广告费能够月入10万r 所以现在,我认真的想了一天又一天了。 这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一次冷静的选择。过去两年我反复思考,为什么我在币圈做了不少努力、分享了不少项目、带来了真实收益,却始终没有形成广泛的影响力?为什么凉兮每次锤我,热度都能上天,而我却原地踏步? 我明白了,是我自己过去“不想要也不会玩流量”。 我一直有种“额这光有人骂或者有人看能赚钱?”的质疑,总觉得挖 alpha、冲 meme、坚持持有一个山寨币然后拿住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至于别人怎么看我、怎么说我,我压根不在意。甚至每次凉兮锤我,我都是和他无效争吵。可是现在,我意识到一个残酷的现实:在币圈,有时候被锤就是最大的资源。 凉兮的每次锤,其实都是一场免费的流量输血,只是我过去没有好好利用。 但现在不同了。现在的我,开始“开窍”了。 凉兮你继续锤吧,别停!因为我现在真的可以接广告了——这不是开玩笑,是实打实的商单资源正在找我。每一次被锤,都是一个让我出圈的机会。以前我错过了太多次,现在我要感谢你,把我从幕后拽到了聚光灯下。 你知道吗?哪怕你只是随便截图我的发言、加几句嘲讽、给点情绪渲染,都会让我涨粉几十上百。再被锤几次,说不定我能签个平台合约,开启币圈版“带货之路”。 换句话说,现在的我,很欢迎你锤。因为每锤一次,我的曝光率、认知度、广告价值就多一分。而你,却帮我免费搬砖。 最关键的是:我已经不再回避流量了。 我现在觉得,有热度、有话题、有争议,是好事。争议意味着被看见,被看见意味着机会。只要我能把流量接住,把关注转化为输出价值,那我就不会再“原地踏步”。你锤的越猛,我成长越快。这是一个正向循环。 所以,凉兮,如果你今晚有空,麻烦再锤我一次好吗?顺便 @ 一下我,别让我错过了热搜的车票。说不定这次我能涨 500 粉,接到一个 5 位数的广告单,然后抽奖回馈一下新粉丝。你看,这是不是也算一种“反向共赢”? 最后,还是要由衷地感谢你过去两年的陪伴。没有你,我可能到现在还在“闭门造车”、低调自赏。但现在,我准备走出来了,带着你送我的热度,继续在链上发掘 垃圾土狗、攥屎手山寨,我也想接一点广告,赚点生活费。 祝你也多赚点钱,未来的日子我还需要你的帮助和扶持 当然这不是玩笑这是我的返佣链接,欢迎大家来走我的返佣链接 币安:https://t.co/cKrmRizhmt okx:https://t.co/Emr1DzDdF1 bybit:https://t.co/SDfRBYPK8r bg:https://t.co/3u2Tn8AdXD gate:https://t.co/O1St2IJ4dW backpack:https://t.co/rqpAyCsOFT axiom:https://t.co/Xyv2Q2SQVG gmgn:https://t.co/pUIcxXdrYt
Show more
0
68
96
5
小红书独立开发者大赛今天颁奖,其中有几款获奖App还是我当评委时选出来的,很有感触。 之前和orange聊AI编程时,就说过AI这波对于生产力的解放,有机会顾及到以前那些因为规模不足而被放弃的长尾需求。 说人话就是,终于可以做一些取悦少数人、甚至是取悦自己的产品出来了,去他妈的DAU。 这次在小红书上获客无数的那些App,共同点是都很小而有趣,比如测算每天要晒多久太阳的SunAlly,只为航班上断网场景服务的专注飞机,分享宠物友好路线的考骨地图,等等。 有种回到了十多年前、iPhone出现「iBeer」时刻的错觉。 2007年上市的第一代iPhone其实不怎么好用,因为没有应用商店,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官方App以外,用户并不能拿它做太多事情。 是App Store的上线,才让iPhone真的实现了「可以揣进兜里的一台小型电脑」这个愿景,而「iBeer」又是让App Store大获成功的神级助推。 现在来看,「iBeer」这个App简直可以说毫无用处,它唯一的功能就是是把屏幕变成一杯啤酒🍺的横截面,然后倾斜手机就能模拟喝酒的动效。 但那是2008年,没人知道能用iPhone做些什么,App Store里也只有几百个陌生的App——软件大厂都还在观望——「iBeer」的出现,让大家意识到原来能够这么使用陀螺仪和触控系统,而且用户都玩嗨了,直接让「iBeer」成了当年下载次数最多的App之一。 所以后来苹果开发平台的负责人才说,「iBeer」不是计划内的产物,却为App Store奠定了更为广泛的认知基础,人们头一次发现原来还能有这样离谱的应用可以下载,而App Store也就成了一个天天都能发现新产品的入口。 怎么讲呢,现在的小红书,就给我一种十多年前App Store的氛围感,这不夸张,我那会儿Google Reader里订阅了好几个限免网站,每天不下几个新App就浑身难受。 这一年来肉眼可见的,活跃在小红书的独立开发者越来越多了,而且普遍很真诚,真诚到会把小红书当成开发日志来用,不是甩个文案就走的那种,而是会和用户在评论区讨论下个版本要怎么做改进。 这固然有幸存者效应的影响——不真诚的也拿不到足够的正反馈,更留不下来让我看到——但所谓真诚是必杀技的实际台词是,你要当个人,才能获得人。 App Store里上架的应用,已经有几百万之巨了,Android那边更是只多不少,以前的分发模式,无论是编辑精选还是搜索找寻,都失去了绝大多数价值,用户也难得会再频繁下载新的App,再多的「iBeer」,都卡在了被看到这个最致命的环节上。 于是买量几乎成了所剩无几的解法,但这种ROI至上主义天然就和孤身作战的独立开发者无缘,你要么买不过专业的投放团队,要么只能买来流量,买不到活人。 而这也是小红书顺水推舟办了这么一场独立开发者大赛的原因——作为跟了全程的场外参与者,我应该有资格这么来做总结——「能找到App」和「App被发现」的双向奔赴每天都在社区里上演,才让小红书成了这个时代的国民级应用商店。 啊,不应该再叫商店了,应该叫应用集市。 说到底,这倒不是因为小红书对App相关内容有多优待——扶持当然是有的,但小红书的运营在各条赛道都有扶持动作——而是开发App这件事情,和OOTD一样,都属于生活片段的分享,可被小红书无限容纳。 应用集市、传搭集市、游记集市、八卦集市⋯⋯有人的地方,就会自然产生集市,这是无需指导的社交本能。 前面说了,AI放大了Build的能力,但在一个程序员过剩的互联网大国,Build的供给并不是卡点——或者说唯一的卡点——更稀缺的,是Sell的能力。 都说小红书能让产品出圈,这个所谓的圈到底是什么? 其实就是开发者们的能力圈,在技术社区里聊实现方案可以聊出几十页来,但挤进人流去感知用户到底想要什么,却在某种意义上违背了训练记忆,以致于「记账日记Todo」成了独立开发三件套,只有做自己也要用的产品才能确定需求。 一些开发者跟我说用多了小红书的体验,获客反而在其次,更重要的是说多了没压力,这里的沟通和他们在以前推广时强迫自己沟通是不一样的,不需要在文案措辞上抓破脑袋唯恐表达不周,就像写开发文档一样,把做的事情摊开讲完就好,用户自己会在评论区提出新的话题。 当在能力圈之外也能自处,原本的圈当然就成了画地为牢的虚无之物了。 我也看到一个独立开发者的新两件套概念,很是合理::Cursor+小红书,一个解决Build的问题,一个解决Sell的问题,合作起来天衣无缝。 过去十几年来,独立开发这个行当的韧性还挺足的,在中文互联网几无生存空间后,出海赚美金的开发者倒是越来越活跃了,但是现在小红书能够重新指明一条路,那就是在国内市场开发应用依然是有价值的,这个价值未必和出海场景一样直接变现,但它把人设和产品绑定的一体化表达模式,可以涌现出更多的非标准化玩法。 小猫补光灯的开发者花叔就是很好的例子,我一直认为,他这个人的活跃,是比App更好的一款产品。 产品会过气、会下架、会出Bug,但人不会,人的想象空间,比任何产品都大,要理解集市和商店的差别,小红书没有货架,亦不存在价签,自我介绍和打招呼的勇气,才是最关键的,而这是每个人都具备的能力。 人成事则成,希望明年继续参加小红书的独立开发者大赛。
Show more
0
14
83
17
很多人还不知道,币安广场的 CreatorPad 已经悄悄开始卷起来了。 奖金池高、任务清晰、收益真实,而且现在榜上的大多是陌生的名字,是真正适合新人的“内容挖矿宝地”。 🟡 Binance 推出创作者任务平台 —— CreatorPad 这不是发几条贴就空投给钱,而是一整套内容驱动的激励系统。你内容做得好,平台就给得多,项目方也愿意跟你长期合作。 🌕 为什么 CreatorPad 值得冲? 1️⃣ 任务式奖励机制 不是刷数据就能混奖励,而是完成明确任务:发贴、标记项目方、参与社区互动,创作者与项目方双赢。 2️⃣ 实时榜单系统 每个话题都有公开榜单,互动高、影响力大就排得前,奖励分配透明,看得见、追得上。 3️⃣ 币安主广场流量背书 内容同步在 Binance Square 曝光,直接触达全球 3500 万月活币圈用户。 4️⃣ 多元化创作者收益模型 未来还会开放 NFT 出售、内容打赏、社群扶持等玩法,真正让内容=资产。 5️⃣ 不拼关系,只看内容 不用社交技巧、不需要认识谁,平台看的是内容质量和互动贡献,规则公开、新人友好。 —————— 币安广场任务🔗:https://t.co/anA9Tsqjiy 🌕以Huma Finance为例,奖励高达$10万美金 参与步骤: 打开🔗:https://t.co/CIQSA3wTcU 1️⃣ 关注 Binance Square 官方 X 账号 2️⃣ 关注 @humafinance 3️⃣ 在币安广场发原创贴,打上 #HumaFinance# 并@项目方 4️⃣ 在 X 上同步发贴,使用相同话题标签 —————— 我翻了一遍 CreatorPad 的任务,门槛低、规则清晰,奖励也挺实在的 如果你本来就在做内容,或者想找个轻量方式参与 Web3,这个平台值得一试。 不是所有“嘴撸”都能变现,但有些机会,确实适合认真做内容的人。 #币安广场# #币安# #Binance#
Show more
0
0
0
0
《BNB生态潜力PMF产品大盘点:提前埋伏新机会!》 BNB链的生态热度已经起来了,那现在到底有哪些产品算是PMF了呢? PMF(Product Market Fit,产品市场契合)指的是产品得到了市场的验证,真正满足了用户需求的产品。 我们就来盘点一下BNB生态中实现了或者有潜力实现PMF的产品们,帮大家对BNB生态全局有一个整体认知,同时可以埋伏一些潜力项目机会。 这里一共选取了不同赛道的10个项目,可以逐一看下: 1、FourMeme 代表meme币发射平台赛道,对标的是Solana生态的PumpFun。 @four_meme_ 由于BNB生态中的meme币热潮,这个平台在社区中热度比较高,是最近一轮周期内兴起的新产品。 这个项目原生于BSC,已孵化1.2万+代币,与PancakeSwap Springboard合作,用户增长超3000%。 总体上看,服务已经获得市场认可,用户基础也比较大,商业模式固定(收取固定交易手续费),因此PMF状态算是相对成熟。 2、UniversalX 代表跨链赛道,解决多链格局下的跨链交易痛点。 @UseUniversalX @ParticleNtwrk 但是如果只当作跨链工具,那就低估这个应用了。 这个产品是链抽象龙头Particle Network所构建的标杆应用,为用户提供了独特的交易体验:可以用任意链的资产进行任意目标资产的交易,无需跨链、无需Gas。 最近UniversalX在社区中铺天盖地宣传,社区热度也很高。 这个项目我已经跟进很久了,现在登陆币安则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由于产品还比较新但势头猛,PMF状态算是初步显现。 3、MyShell 代表AI Agent赛道,目前是BNB生态中最大的AI Agent创建平台,同时是一个和BNB链深度整合的项目,也算是BNB链上的标杆项目。 @myshell_ai MyShell之前刚上币安,有一波热度,最近又刚发布了AI Agent的资产发行平台,还是值得长期关注的。 MyShell的生态已经比较成熟了,形成了创建者和消费者的双边平台,因此PMF状态可以列为相对成熟。 4、PancakeSwap 代表是BNB生态的DEX赛道,是BNB生态中最大的DEX,也是官方直接支持的一个项目。 @PancakeSwap 在BNB生态在被meme币激活之后,PancakeSwap的交易量也开始激增,无论是用户量、交易量还是协议收入,都算是一个现金牛业务,因此PMF状态相对成熟。 5、APRO 代表的是AI基础设施赛道,细分领域为预言机,是币安MVB(最具潜力开发者)计划第八季的入围项目之一。 @APRO_Oracle 预言机是一个极其容易被我们普通用户所忽视,但实际影响及作用非常大的蓝海赛道。 AI Agents正在快速发展,去年年末的virtuals、ai16z都标志着相关技术的重要进展。 要让AI Agents真正派上用场,它们需要能够自主合作、独立判断和做出明智决策。 而目前最大的问题就在数据,AI Agents之间缺乏安全、可追踪和实时高效的数据。 这导致其难以实际应用并互相配合。同时也预示着AI代理的第二浪胜负手极有可能就在可信数据与跨链通信方面。 APRO的解决方案是:他们发布了ATTPs协议和AI Oracle的产品矩阵,建立了首个为 Multi AI Agent 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源及数据传输的基建。 这个基建系统让Agents能获取到的数据源更加全面,更符合币圈的需求。 同时Agents之间的数据传输变得更不可篡改,更加实时,为AI Agents的大规模应用打下了基础。 ATTPs协议发布后,快速在两个月内抢占市场份额,实现高质量客户增长。 AI Oracle产品目前应该处于刚上线状态,PMF情况可以继续跟进观察。 6、SideKick 代表的是游戏和社交赛道,这是一个直播交易平台,类似Solana上PumpFun的直播功能,但是更进一步,SideKick是专门做直播交易的平台。 @Sidekick_Labs @HeyfishYC Sidekick首先提出了LiveFi的概念,也就是将实时直播与金融交易无缝整合。 这背后其实是一个更大的愿景:将传统静态交易升级到社交动态交易。 从文字、到图片、再到视频直播,信息的立体度不断在增加,越来越能带动用户的情绪。 meme+更立体的信息形式=更强的情绪触发。 Sidekick Protocol目前在社区中的推广最近比较多,热度逐步起来了。 虽然这个产品目前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但是直播交易已经在PumpFun中验证过了,市场是有强需求的,因此属于PMF状态初步显现。 7、Lista DAO 代表的是BNB生态的借贷赛道,和PancakeSwap一样,属于一个公链生态的DeFi基础设施。 @lista_dao Lista DAO提供去中心化借贷和流动性质押服务,也是之前发币上币安后有一波很高的热度,现在热度较低。 这类项目没有太多可以分析的,整体中规中矩,业务模式稳定,因此PMF状态可以列为相对成熟。 8、GoPlus 代表的是安全基础设施,目前已经为各类交易平台、钱包等提供了代币安全检测服务。 @GoPlusSecurity @GoPlusZH GoPlus可以被称为“链上360安全卫士”,不只是给B端项目提供安全服务,同时面向C端也提供了各类安全工具。 安全是我们行业逃不开的话题,那么安全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市场规模也很庞大。 GoPlus技术积淀深厚,同时被广泛使用,因此PMF状态可以列为相对成熟。 9、SosoValue 代表的是数据分析赛道,AI驱动的加密投资研究平台,提供实时链上数据和meme币趋势分析。 @SoSoValueCrypto SoSoValue的野心非常大,正在成为链上彭博社+链上贝莱德。 所谓链上彭博社,就是做加密货币行业的一站式数据分析平台。 所谓链上贝莱德,就是基于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做链上指数基金。 这个产品也是一个老产品了,做了比较久,商业模式也非常稳定,因此PMF状态可以列为相对成熟。 10、Cookie3 代表着Web3营销与分析赛道。这是一款创新的AI驱动营销分析工具,专为meme币项目打造全方位的增长解决方案。 @cookiedotfun 平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用户行为和市场趋势,帮助项目方精准锁定目标用户,优化营销策略,用数据驱动的方法促进社区持续增长。 除了提供实时的用户分析,平台还能预测社区发展趋势,为项目方的长期发展战略提供数据支持。 这个项目也是在本轮Meme币热潮中兴起的产品,同时被广泛使用,因此其PMF状态已经相对成熟。 总结一下 上述梳理的项目中,有一些是头部的老项目,有一些则是刚出现的新项目,如果要提前布局的话,可以重点关注三个项目:SideKick、UniversalX和ARPO。 (1)SideKick是BNB生态中直播交易的标杆产品,生态地位对标PumpFun,更关键的是开创了一个新赛道:社交动态交易。 (2)UniversalX不只是BNB生态的meme交易工具,还是一个全链交易平台,属于链抽象的龙头,链抽象也是一个热门新叙事。 (3)ARPO则是目前AI赛道独树一帜的重要基建,AI agent叙事未来可以发展到多大,ARPO的天花板就有多高,同样值得重视。 我们可以持续关注这些BNB生态的潜力项目们! @BNBCHAIN @BNBCHAINZH @binancezh @cz_binance @heyibinance @0xjiujiu99 @yingbinance
Show more
0
18
37
7
‼️5月7日更新: 1.Zerebro联创Jeffy Yu 是真死还是假死!最开始是在直播中“开枪自杀”被认为 是模仿 https://t.co/Y8FUreUYOc 猎奇炒作。5 月 6 日,一条讣告截图在社交媒体传播,引发热议,关联 meme 币 LLJEFFY 一度市值飙升至 3000 万美元。当晚,有多位 KOL 曝光 Jeffy Yu 的“假死”信件截图。他自称为躲避长期骚扰与威胁,并试图稳住 ZEREBRO 和 OPAIUM 项目,策划了这场“假死”脱身。 ✨不管真死还是假死?用假死这种方式来炒作 meme 真的是非常不道德的恶臭营销手段。还有我也贡献了sol,能不能申请未成年退款,我不想被浇给😭 2. Solana 域名服务商 sns.sol(原 Bonfida)@sns 推出新代币SNS并开启SNS空投查询。同时公布 SNS 代币经济学:SNS 代币总供应量 100 亿枚,其中向早期和新晋支持者的空投占比 40%。查询链接:https://t.co/5iAuniDG77 3.不丹王国联合 Binance Pay 和 DK Bank 推出全球首个国家级加密旅游支付系统,游客可用数字资产支付旅行中的各类费用,包括机票、签证、酒店、景点、导游服务,甚至路边摊消费。 ✨今年的Payfi是一块大肉,目前都开始下场做深度,对这个赛道不是太熟悉。但是联合web2猜想,这个赛道做出来了,成熟了,后续的手续费,贷款,广告营收才是大头,前期重点在于铺垫,就看谁能做的接地气被应用的多,人矿,注意力才是最终争夺价值 4.NFT 项目 @doodles 宣布其代币 $DOOD 将在 Sol链上线。本次空投总量 10 亿枚,仅面向合资格持有者发放。目前可查询资格的 NFT 包括:OG Doodles、Space Doodles、Dooplicators、Genesis Boxes、各类 Wearables、Posters、Beta Passes、Certified Virals、Doodles Passes 和 Space Miles。创始人 Burnt Toast 提醒:注册并非快照,最终分配将基于 TGE 时钱包持仓情况。 ✨好家伙,发了这么多NFT,我竟然一个资格也没,对了,这次空投仅限制充钱用户,没有阳光普照奖🥇 5.@EnsoBuild 的激励活动Shortcut Speedrun现已上线。通过完成Enso激励性创世活动中DeFi、AI、社交和生态系统任务,可以获得NOS代币奖励。 ✨记得参与下,活动不难,教程我都写了 6.@movementlabsxyz 基金会向币安@binancezh @binance 转移约5亿枚MOVE代币用于第二季Launchpool 并且解除了Rushi Manche职务 ✨话说Movement最近争议不断,其实感觉可以真诚点,积极解决社区问题,用户至上,除非是就想着套现走人了 7.三上悠亚 Meme 币 MIKAMI 官方发文表示,Mikami 代币经济学为总供应量 6900 万枚,其中:首次销售 20%; 流动性 15%; 社区 10%; 营销 5%;三上悠亚本人 50%(锁仓至 2069 年)。代币智能合约地址即将发布。 ✨怎么办我现在后悔没打预售了,只能看 8.中方同意与美方就关税问题接触,何立峰副总理将赴瑞士会谈 ✨早点结束贸易战,本来日子就难过,自从建国同志上任以后,全是地狱玩法
Show more
0
34
89
1
昨天在铁柱帖子下简单留了一句言,但其实一直想展开聊聊。聊了这么久的宏观问题经济问题,其实一直很少涉及中国内部话题(上次简单聊了一下目前国内主要是分配制度造成的经济结构性矛盾)毕竟从“94”和“519”开始,币圈涨跌逐渐跟国内经济脱钩断链了。聚焦币圈的话,没有太多聊中国经济的必要性。 但在中美从贸易战到关税战的一轮轮招式拆解和体系对抗中,两国似乎都突然来到了央行货币政策调节失灵,必须依靠财政政策才能进一步推进社会改革的地步了。喊了快两年的通缩终于摆到台面上来了。如果中美两国是一个国家,那双方的配合可以说是太完美了,一个负责生产一个负责消费,一个负责貌美如花,一个负责赚钱养家。但可惜的是,这俩不是一家的,没有人愿意一直低头蒙着眼拉磨,也没有人可以一直不事生产以色侍人白吃白拿还能保持科技优势。 本来中美对抗对于底层韭菜来说甚至是好事,毕竟切格瓦拉说过“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们修学校和医院,会提高你们的工资,这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也不是因为他们变成了好人,而是因为我们来过。”古人也说过“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自古以来改革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都难,不管是王安石还是张居正,除了开国者,擅动百万漕工利益的改革者基本都没有好下场。甚至即使是开国皇帝,改革往往也人亡政息以失败告终。 人行这次预警想表达的是,我已经尽全力发钱了,该做的都做了,但依然没办法控制物价下行,也就是没办法摆脱“通缩”。美联储平时想表达的是我已经尽力了,但仍然没有办法摆脱“通胀”。要说这俩傻冤家当然解决不了了,一个恨不得负责全球的生产,一个恨不得负责全球的消费,这要能解决才见鬼。除了彻底去掉贸易壁垒,以改兼赈两难自解其实短期内没有任何办法,就算是各自甩锅给财政部依然不解决问题。 我看挺多媒体都在引用凯恩斯的推绳子拉绳子理论,实际上以中国人的生活经验来说拿放风筝打比方更合适。放风筝的时候风来了你要不停地放线,但是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太快绳子不吃劲风筝就掉下来了,太慢风筝线拉力大容易断。现在央行水放的足够多了,但是因为传导机制问题,旱的旱死涝的涝死。上层其实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不管是京东涉足外卖还是鼓励胖东来发高工资都是改革分配制度思路的初步实验。但是既得利益者总是会反扑的,不管是近期对大强子在欧洲旅游的攻击还是江浙系资本柴怼怼胖都来之类的碰瓷都是一种不愿意从自己兜里给底层发钱的具体表现。 近期央行又是降息又是降准,但老百姓普遍反应没有什么获得感,要么失业,要么收入降低,连带着嘲讽GDP造假。按理说印钱是会引起通胀的,比如说鲍师傅一直说因为通胀下不去所以不能降息。中国因为生产力过于发达,底层收入又足够低,在少了外部大市场的情况下,仅靠内部上层消费能力通缩是必然的结果。毕竟富人再有钱也不能一天吃十顿饭睡100套房子买200辆车啊。但是即使依靠区块链技术直接给底层发钱也不现实,生产型社会和消费型社会本身就是矛盾的,你不可能一边要求底层低工资保证出口竞争力,一边又想让这些月薪3000的人去拉动消费。靠贷款消费又会造成无数社会矛盾。前些年的房地产经济也好,基建拉动经济也罢,无非一个是C端借贷,一个是G端借贷。这种借贷消费其实就是把未来的钱集中套现拿到现在去用,虽然短期内效果立竿见影,但长期必然引发腐败,分配不均,发展失衡等问题。 所以央妈其实是在催财爸干活,在消费乘数货币乘数坍塌的时候,再放水也无济于事。但是财政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非常担心钱花下去出问题后自己背锅所以不干活,毕竟体制内“少干少错,不干不错”。财政除了把钱给地方和国企以外也没什么好办法,但穿新鞋走老路非常容易再次造成地方债城投破产之类的问题,地方债隐性债的雷还没排完,现在是万不敢直接放水到地方的。 历史上其实中国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但限于币圈普遍年龄较小及国内媒体讳莫如深导致了解的人不多。中国在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也经历了先通胀后通缩的经济波动过程。这一现象主要与1988年政府推行的“价格闯关”改革密切相关。最后“价格闯关”改革未能成功实施,并彻底改变了中国现代尤其是改开后的走向,对中国后续的经济改革和宏观调控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看看拼多多那么多买着都让人怀疑商家赚不赚钱的商品和这大半年的疯狂国补,再看看央行说的对内低价倾销,不得不佩服并表示活久见。其实对人类来说,信心和未来最重要,如果真的彻底陷入通缩螺旋,日本的低欲望社会就是我们的未来。脑暴一下,未来可能只有黑灯工厂无人工厂自己生产,然后广大人民群众全部转移到第三产业后立足区块链技术依靠注意力经济,创造力经济解决一下分配问题才能走的通了。或者再搞个类似于房子类的新时代盐铁专卖,涨价去库存,重新调动起积极性。但这样摆在面前的低出生率低结婚率高离婚率高老龄化问题又该怎么解决。哎,人类发展就是在不断地解决问题和创造问题中螺旋前进,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也没有什么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解决方法。我们管好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也就够了。毕竟修齐治平里修排在第一位。
Show more
@TiezhuCrypto 你说的这个央行和财政部真的只是美国的吗
0
0
0
0
#Surf# 应该是我最近使用频率比较高的 #Web3# 领域的 #AI# 应用。它不光每天给我推送舆情监控热度最高的加密资讯和投资机会。比如最近火爆的稳定币老兵 #ENA,可能成为继# #Circle# 外第二家美国上市的稳定币借壳上市公司,而这个消息,#Surf# 的舆情热度,很早就有推送。 另外重磅来袭,#Surf# 最近推出了网页版,一个以Web3为聚合和聚焦的 #AI# 平台,它是最近我链上冲 Alpha 时的“研究 + 操作 一体机”。 我亲测之后,觉得最爽的三个点: ✅ 研究 + 执行 一站搞定 以前研究一个项目,可能你要 30 分钟查资料、15 分钟建表格,结果还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看走眼。 现在我只要直接问 Surf,比如: “ENA 这个项目值得参与吗?” “这个新项目的任务是不是快结束了?” “我有一笔稳定币闲置资金,该如何低风险配置?” #Surf# 会自动调用链上数据、项目背景、社群参与度,在 30 秒内给出结构化判断。省时间,而且回答背后有逻辑,不是那种“盲猜”。 ✅ 提前识别 Alpha,不是追热点,而是抢先机 #Surf# 有个很强的能力:它不是看热度推荐项目,而是自己去扫链上和社群原始数据,主动发现新机会。 这点非常关键! 比如别人都在追热门榜单,它就能抓到: · 链上出现频繁活跃的合约地址 · 突发新增的任务活动 · 刚上线的新代币背后的交互数据这些数据是肉眼看不到的机会雷达,能提前告诉你哪里可能有“未被挖掘的空投潜力股”。 ✅ 像聊天一样自然操作,真的是 AI 助手 你完全不用懂什么链上数据源、合约交互逻辑、Tokenomics 模型。你只要用一句话说出你的问题,它就能自动查数、建模、总结结论。 比如我直接问: “这个项目我是不是晚了?” “我交互了三次,有空投资格吗?” “最近热门项目里哪个任务 ROI 比较高?” 它就给我一整套分析,从链上交互频率、任务活跃度,到空投规则总结,全搞定。 👇面,是我实际的使用案例,提问:‘我有10万美金的USDC稳定币,帮我寻找一个年化收益率在5%以上,低风险的稳定币理财协议。不接受本金损失,可多个defi协议组合。’ #Surf# 给出的方案: 1️⃣核心基金 (45% - $45,000) @aave V3 USDC(基础):25,000 美元,年化收益率 5.1% @MorphoLabs 美元:20,000 美元,年化收益率 5.1% 理由:机构级安全性,分别为 $77.89B 和 $8.6B TVL。这两种协议都有广泛的审计历史,没有严重的漏洞。 2️⃣增强收益层 (35% - $35,000) @pendle_fi:20,000 美元,年化收益率 10.98%(代币化收益策略) @CurveFinance crvUSD/USDC:15,000 美元,8% APY(稳定稳定的 LP,IL 风险最小) 理由:#Pendle# 通过收益代币化提供最高的机构级收益率。#Curve# 为 DEX 费用提供稳定币之间无常损失风险可以忽略不计。 3️⃣战术机会(20% - 20,000 美元) @InfPools(基础):12,000 美元,年化收益率 14.7%(基础交易金库) @eulerfinance:8,000 美元,年化收益率 6%(无需许可的借贷) 理由:通过管理风险敞口获得更高的收益率。#InfinityPools# 提供机构基础交易策略,而 #Euler# 则以具有竞争力的利率提供经过审计的 V2 贷款。 因为我买的是Pro版本,最高阶Max版本,还支持直接链上帮你交户完,完全傻瓜式操作,不要太舒服。🧐 总的来说,我自己已经把 #Surf# 设成了日常工作流的一部分。每天打开 #Surf,扫一遍新机会,问一问手上项目的进展,比我以前在十几个平台到处跳有效率多了,赶紧使用起来吧!🎉#
Show more
First break is here. Surf is live in early access and waitlist tiers 1 to 3 are in. The days of tabs are over. Crypto’s ultimate AI puts unlimited research and execution power in one place, right at your fingertips. Research smarter, trade better, move faster. ask(dot)surf https://t.co/G3PrOl6gFy
Show more
0
0
1
0
加密早报 * 每日不能错过的重要信息 * 2025年4月23日 1. 美国财长贝森特:美国优先并不意味着美国“单干”。重申美国仍然坚持强美元政策。 2. 川普meme团队开始赋能了,#trump# 前220名持有者举行晚宴,前25名可以和川普合影以及进入白宫的机会,昨晚 #Trump# 直接从9到爆拉到16刀了,还是很fomo的,目的肯定是为了出货,但是对于交易者而言,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把握住这次机会。 3. 比特币链上最近gas不稳定了,昨晚又暴涨了,起因是疑似 木偶社区成员 @CheekyB_real 在alkanes协议上发布的 CheekyB ,导致短期被FOMO mint。 4. 新的AI 项目 #JOS# ,这是一个基于Julia预言的AI 模块化框架,项目锁仓了1年,今早FDV直接给到了20M+了,后面可以重点关注。 5. 根据这几天的链上表现,目前AI 跑出来的或者最强势的属于 $ALCH 了,这个无代码平台的庄太强了,然后是 #zerebro# #arc# #ai16z# #aixbt# 等等,不过这些都是超低反弹,后面能不能持续还挺难讲。 6. #Meme# 板块最强的属于 #fartcoin# #turbo# 等等,不过前者是引领,后者是超低反弹。 7. 链上巨魔 #troll# 没少涨,庄家很强势,后面重点关注了,能不能持续完全看狗庄。 8. CEX 行情引领的还是AI 和MEME,其余的都是跟大流,也没啥独立性叙事,目前依然理解为是反弹不是反转,所以谨慎追高,我们把重点放在AI叙事上吧。 9. 新罕布什尔州参议院财务委员会投票通过比特币储备法案。 10. B² Network @BSquaredNetwork 宣布已开放空投检测: https://t.co/HSRz3cTogn 11. $zora 空投一波三折,上了Alpha后现在的FDV 是2.2亿美金左右。 【行情分析】 比特币昨晚出现了小幅回撤,不过还是很坚挺,其实90000-96000这个区间是强阻力位,面对这么强的阻力位时,回撤非常有限,这足够说明目前的买盘非常强大,如果能持续稳住话,后面大概率会突破10万美金大关,主要现在我们所面对的是对冲风险叙事,川普美国信用危机的背景下,大量机构和专业投资者进入BTC来对冲这种通胀和信用的双重风险。 比特币正在从风险资产转变为价值储备资产,这种迹象和信号非常强烈,一旦在全球形成广泛的共识,那么比特币就会正式开启永恒牛市的走势。 山寨层面的反弹不会瞬间结束,短期反弹之后会有回撤,但是还会持续,估计会持续到5月初。 【风险提醒】 数字资产波动较大,风险极高,请谨慎参与,杜绝满仓梭哈,拒绝贷款杠杆;
Show more
0
3
6
1
警惕,泰柬边境冲突的背后,可能是美针对中国的大网在逐渐铺开,一旦欧美关税达成协议,特朗普对中态度可能180°变化! 先抛出一个论点: 泰柬边境冲突名义上是双方的边境冲突的博弈,但是实则是泰国国内政治博弈以及美国在其背后作为推手,挑动地缘冲突就是为了阻碍中国在东亚的发展! 各方角色确认: 美国,贸易对手,中国全球最大对手之一,贸易上与中方基本很难调和,除非两者有一方单方面让步,且是大幅度让步。 泰国,皇室与军方经济上倾向美国,被美国视为东南亚亲密盟友。而执政家族“他信”家族,则选择亲中,在经济、贸易等各个方面与中方的交易较强且合作较多。佩通坦就是他信的幼女,也是他信家族的政治方面的后起之秀。 柬埔寨,洪森家族是尝试中美双边两头摇摆,在关税贸易上可能会暂时像美国妥协,但是实际上在国家利益以及军事上更加倾向于中方,在多个方面与中方有深入的合作与交流。 泰柬边境冲突过程与背后博弈点: 1,泰国与柬埔寨的边境问题涉及到历史遗留问题,该问题从19世纪初就出现较大争议,且双方因为关键地点“博威夏”曾经爆发多轮冲突。 2, 20205年5月7日,双方在边境地区发生小规模交火,造成各方1人死亡,在事情发生后,双方虽然直接陈兵边境开始军事对垒,但是采取的依旧是外交斡旋最终暂时和平。 3,今年6月15日,洪马内(洪森长子)向国际法院递交了一封信函,内容是“寻求解决四个边境地区的争端问题”,泰国方面听闻此消息开始表示反对,因为泰国方面一直单方面拒绝承认国际法案的调停与强制认定。泰国方面提出要通过外交途径已经双边对话来解决问题 4,当天晚上,彼时时任泰国总理佩通坦(他信家族幼女,泰国历史第二个女总理)与洪森进行通话,同时洪森在社交媒体上也承认了双边通话, 5, 6月18日,发生在6月15日的佩通坦与洪森的对话内容被公布并且在网络传播,此时的通话时长9分30秒,洪森随后在社交媒体表示承认该通话记录的有效性,并且又发送出一条市场17分钟的通话完整版。 6,在全场17分钟的完整通话中,泰国佩通坦称呼洪森为叔叔,并且请求洪森体谅泰国政府面对国内皇室与军方的压力,并且将泰国陆军第二军区司令“本辛”称为疯子与政府敌人,请洪森不要认真看待本辛的讲话,当时本辛一直在公开放狠话,试图挑起两国争端。 7,通话内容曝光后,引发国际群体以及泰国国内的震惊,佩通坦被质疑与洪森的关系,并且很快就被弹劾下台。给出的理由是佩通坦称呼洪森为叔叔,佩通坦可能是洪森的奸细等等。 8,其实严格意义上佩通坦在非外交下称呼洪森为叔叔其实合乎立法,另一方面,他信家族与洪森家族本身就是世交好友,所以这一声叔叔根本不是问题 而问题在于,佩通坦在通话中称呼泰国军方为疯子,而泰国军方掌控在皇室手中,而皇室是亲美的。所以顺势泰国军方施压,直接拿下佩通坦。 9,本身泰国军方是要一次性铲除他信家族,但是奈何他信家族聪明且有手段,很快推出了一个新的代理总理——普坦,这个人是他信家族的“死忠粉”,且还是一个军方代表,这是他信家族用来平衡家族与军方关系的重要人选。 10,普坦是他信家族重要的“润滑剂”,面对美国施压可以妥协,可以平衡军方权益,同时稳定住他信家族在泰国政界的基本盘,同时还能保持与中国的关系。尤其是面对美国高压贸易谈判的阶段,普坦上台后第一时间就选择去跟美国贸易求和。 11,普坦的这一动作开展后,算是平衡了泰国军方的利益,毕竟泰国局方是亲美的,同时减缓了他信家族与军方的冲突。此前泰国军方曾经多次向他信家族动手,势头铲除他信家族,主要因素就是他信家族推动了中泰高铁、光伏等深度合作的项目。这个直接损害了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所以美国或者说泰国军方,对他信价值都是仇视的。 12,所以目前的泰国内部复杂,外部重要性提升。一旦让泰国军方得逞,中国在泰国的所有核心项目以及投资都要付出东流,同时泰国还可以在武力上上压制柬埔寨,限制中国商品在泰国与柬埔寨方面的贸易中转。外部上,整体会成为美国对东南亚掌控的一个重要核心,成为遏制中国在东南亚发展的一个重要支点。 而此次事件的始作俑者——洪森,让人很费劲为何这么去做,他与他信家族世交关系,且他信家族如果一直执政,泰柬两国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外交解决,不用非要动用军事力量。 但是洪森为何放出录音去坑佩通坦?让泰国军方抓住他信的把柄去拆除他信家族? 目前这个问题众说纷纭,但是我认为比较靠谱的就是洪森被“算计了” 1,第一时间放出佩通坦与洪森通话录音的是柬埔寨“救国党”,该党是2012年8月20日成立,由“高棉民族的与柬埔寨人权党”合并组建,首任主席“泽西兰” 该党的背后与美国关系错综复杂,根据公开信息显示,该党主席“金速卡”因为叛国罪被捕,该党成员多次在柬埔寨国内通过抗疫游行反抗,并且寻求美国支持,美国曾经也暗地里向该党派提供援助。 其实这一点美国“熟门熟路”,曾经在乌克兰发动“广场革命”,如今在塞尔维亚发动长时间的暴动,不难想象在柬埔寨推动这种团体的简单程度,对美国来说手拿把掐。 主要就是想通过这些运动推动柬埔寨政权更迭,毕竟当前柬埔寨政权亲中,但是奈何后来没有搞的过洪森,就不了了之,尤其是柬埔寨与中方合作,经济快速发展,洪森的政治支持率大大增加,对手党派不值一提,但是依旧存在在“阴暗角落” 2,佩通坦与洪森的通话录音最早是由救国党议员“温森安”放出来的,就是因为有了第一次的通话公布,洪森才被迫在社交媒体承认了双方通话。 3,后来洪森也出面澄清,通话是全程录音,并且之后发送给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参议院、国会与边境事物等余额80名相关人员,洪森表示,由于知道录音的人太多,可能是有人不满佩通坦的言论泄露了录音内容。 7月24日双方冲突的再次升级: 1,双方在洪森与佩通坦事件后,已经开始外交摩擦升级,通过贸易关闭,经济对垒等多种方式已经开始互相蓄势待发的节奏。 2,当地时间7月16日,泰国士兵在泰国与柬埔寨边境地区巡逻,踩到地雷,导致3名士兵受伤,其中一名士兵截止。 3,事情发生后泰柬双方立马互相指责,7月20日泰国国防部发表谴责声明,表示柬埔寨违法《渥太华禁雷公约》,并未侵犯泰国主权以及领土完整。 4,柬埔寨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否认了柬埔寨新埋下地雷,他指责泰国巡逻士兵偏离原计划的巡逻路线,闯入殖民时期法国与暹罗签订条约所认定的柬埔寨领土(也就是双方边境争议领土),触发了战争年代遗留的地雷。 5,根据当时与现在的情况来看,柬埔寨试图通过地雷挑起争端显然是不智之举,最大可能就是泰国士兵试图在巡逻上占据争议领土造成人员伤亡。 6,时至今日7月24日,双方彻底爆发边境冲突,泰国军方出动F16战机空袭柬埔寨,而泰国主战方,就是佩通坦与洪森通话中提到的泰国第二陆军军区的司令“本辛”,也就是那个被佩通坦称之为疯子的泰国司令。 这一动作基本上可以证明,本次冲突是由外部因素引导,然后由泰国军方推动主导,来引发地缘方面的危机。 总结: 1,地缘与贸易都是国家以及全球博弈的重点,且地缘博弈在先,其次是贸易博弈,军事主权凌驾于经济主权之上。 2,很多地缘冲突的背后可能就是为了贸易上获得优势,之前特朗普对全体关税谈判的时候,亚太地区我曾经多次说过,重点观察泰国的动向,这一点当时与 @qinbafrank 也讨论过,就是担心泰国倒向美国,成为遏制中国一带一路的重要钉子。 3,目前泰国军方提前对柬埔寨动手施压,恰逢美国与柬埔寨的贸易谈判并未完成,让我不免怀疑,泰柬的冲突与印巴冲突类似,彼时的印度就是现在的泰国, 4,而这种提前布局加上近期特朗普在关税贸易上的加速谈判,让我担忧,一旦特朗普解决掉欧洲的问题,我们就要做好特朗普对中态度180° 翻转或者翻脸的准备了,希望是我想 的太悲观了。
Show more
0
16
65
11
🧐 以太坊的十年也是我在加密圈的第八年|以太坊的十年波澜,我的八年信仰进化—— 以太坊的十年是真正的 WEB3 世界风起云涌的十年,也是区块链技术繁荣生长的十年: 如果说比特币是一场货币的觉醒,那以太坊就是一次文明的重构。 而以太坊的十年,也是我在加密圈走过的第八年—— 这八年,潮起潮落,叙事轮转,我经历过2017的 ICO 狂潮、2020的DeFi复苏、2021的牛市巅峰,也扛过LUNA崩塌、FTX破灭和无数个“ETH要完了”的夜晚。 特别是这第八年,全场开始FUD以太坊,唱衰声此起彼伏,连曾经的ETH死忠都摇摆不定。 但我却越FUD越坚定。因为我不靠热度判断未来,我靠理解站队主线。 下面这篇,是我四年前写下的“以太坊曲折历程”,是我一直拿得住ETH的定海神针。今天,我决定续写它。 如果你是老粉,肯定记得四年前的五月,以太坊突破 4000美元,我在当时我的微博账号【比特吴老湿】第一次发了这么一段: 【以太坊的曲折历程】(本篇计价是人民币计价) 很多人都不知道以太坊(ETH)是怎么来的,以及他一路是如何走过来,老吴带着一路的经历,来给大家普及一下,这里面真的是腥风血雨极其好看,比电视剧要精彩一万倍,废话不说,直接开始: 第一步,2014年7月,ETH发行,发行价1.86元,在1.4元到4元区间,在这里,整整横盘了一年,大部分人都没能熬过,这第一年就把币卖掉了,基本上没赚到钱,有的甚至还赔钱。 第二步,2015年8月,涨到23元,终于涨了12倍,很多人获利离场,11月又跌回到了2.7元,跌幅90%,这一大涨大跌期间,超过90%的人都已卖币离场,有的还是割肉亏钱。神鱼就是在这个阶段,十几二十块,卖掉了10万枚ETH,如果不卖10万枚ETH,现在价值二三十亿了。但是别慌,你以为这个时候不卖,你就拿得住?我们一起看看激动人心的2016年! 第三步,2016年,这一年可以重点说下,因为实在是太精彩了。当年3月,开启暴涨模式,直接涨到98元,一个月涨了36倍,可惜只剩下不到10%的人享受到了这个财富的增值。4月,晴天霹雳,又跌到45元,很多人开始大喊以太坊是骗局,殊不知,6月一来,直接涨到138元,8月又跌到54元,9月涨到92元,12月又跌到38元。这一年的时间可谓是波澜壮阔,起伏不定。要说囤币有多难,你就想想,这个过程,你如果拿着100000个ETH,你是否拿得住?说实话,老吴是拿不住的。老吴2016年就开始炒以太坊,但是只敢短线,而且我亏钱了。 第三步,开启壮烈人生:2016年虽然一路波澜,但是却奠定了以太坊人气和市场的双重基础。所以,2017年3月,直接一路开挂,涨到350元,3个月涨了9倍,然后就是大家都知道的I C O在中国大肆流行,所有项目都在以太坊公链发币,所有项目募集的就是ETH。从这一刻起,霸主地位已定!再无悬念。 于是,2017年6月涨到2660元,6个月涨了70倍,7月跌到850元,跌幅78%,10月涨到2520元,11月涨到3280元,12月涨到7510元,2018年1月,涨到当时最高位9100元。 3年小结:3年多的时间,4900倍,你以为足够刺激了?继续往下看。完事皆有轮回,以太坊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好戏接下来继续,但是你会感觉,这好像就是前面故事的重演: 第四步:2018年,开启熊市洗盘模式,从三月开始,9000多元的价格,跌到2280元,跌幅75%。4月,又涨到5380元,九月又跌到1070元,跌幅88%。最猛的是,12月跌到525元,跌幅直接到了90%。 第五步:2019年6月,涨到2350元,12月跌到720元,2020年3月,所有人吓得想死的312来了,一把跌到550元,跌幅超过88%。好长时间,都没人敢碰以太坊,这股劲儿,一直到10-12月的Defi兴起,才又有好转,涨到5720元。然后,又开始走上坡路。 第六步:2021年5月涨到28000元。 不到六年,涨了15000倍,当初买1000块钱,就能拥有1500万元,但是这都是屁话,你仔细看看上面老吴经历过的风雨历程,你扪心自问,自己真的拿得住? 所以,我之前讲过一句话:在这个圈子两个事情最容易变富:一是挖矿,二是囤币。而且他们底层逻辑是一样的。 有两个事情最容易变穷:乱投项目和杠杆合约。 经历几年风风雨雨,大涨大跌,能守得住的才是赢家,大财富不需要有多聪明,只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成大事者必有大恒心。 #5折买ETH上OKX# #OKX# 上面这篇当时被很多人转载转发,也是我一直能拿住以太坊的定海神针,接下来我决定续写这段传奇(下面这篇用美元计价): 第七步,是最近两年的故事。 2022年,以太坊完成了历史性的一跃:合并(The Merge)上线,主网从PoW转向PoS,能耗降低了99%,挖矿历史终结,“ETH通缩”的预期被按下启动键。那段时间,圈内最流行的一句话是:比特币是过去的黄金,以太坊才是未来的金融互联网。 但市场没有因此起飞,反而经历了LUNA、FTX暴雷等接连打击,ETH也从3500美元一路跌回1100美元。又一次的崩盘洗牌,又一轮的信仰拷问。 而我,这次没有跑。 我开始理解,ETH的故事已经不仅仅是投机的剧本,而是一场根植于金融秩序革新的大叙事。 它承载了稳定币、DeFi、RWA、Restaking、AI链等几乎所有主流叙事的技术基座,是全球开发者最多、应用最广、生态最繁荣的智能合约平台,是公链世界的“协议之王”。 你可以质疑它贵、慢、被Layer2瓜分、治理混乱,但你无法忽视的是:无论牛熊,无论新公链怎么翻花样,最关键的资产与资金,依然选择以太坊作为最终的“结算层”。 第八年,我依然在场。我也还在买ETH。 2023年开始是一个特别的年份。 从2023年开启,全场开始 FUD 以太坊。 有人说它涨不过山寨,有人说以太坊拥堵、高Gas、治理效率低,很多人说他根本不如其他新公链,拿着他完全是毫无用处,有人开始押注“新范式公链”、Solana、AI链、模组链……甚至还有人说「ETH 会不会是下一个LUNA」。 你几乎可以在社交媒体的每个角落看到这样的论调:“以太坊的时代过去了”,拿着以太坊的 E 卫兵,脑袋秀逗了! 而我一直在其中。但我,却始终没有动摇。我依然在讲以太坊,依然在讲它的逻辑、它的价值、它的未来。 因为我始终相信: 以太坊的价值,不在于短期的市场热度,而在于它作为全球金融操作系统的地位,正在悄无声息地深入世界。 稳定币,是以太坊的第一杀手级应用,数千亿美元的USDT/USDC,大部分发行在以太坊和兼容链上; DeFi 协议的 TVL 八成都以 ETH 为核心结算资产; RWA、AI、Restaking、Layer2 模块化生态……你能想到的几乎每一条叙事,最后都落在以太坊或其衍生网络之上。 它是资金流的终点,是叙事的锚点,是安全性的最高层。 全场FUD以太坊的今天,恰恰是我最安心的第八年。 我写过一句话:“ETH 是一座正在缓缓建立的金融文明,它不是投机的容器,而是全球价值协作的骨架。” 十年了,潮水涨退,叙事兴衰,我们看过太多爆红再沉寂的故事,看过太多热情的背后是冷漠的泡沫,只有 ETH 这条主线,始终未断,一步一步从理念、协议、代码、应用,到共识,完成了它的自我证明。 这就是为什么—— 我不赌风口,我押主线。 我不追爆点,我守根基。 结语—— 愿下一个十年,我们仍然在场,仍然讲着 ETH 的故事,不是因为信仰,而是因为理解。 不是因为它能让我暴富,而是我看到了它正在成为一种「不可逆的基础设施」,一种年以未来全球资产、身份与协作的共识容器。 十年,一条链,一个人,一段命运的交织。 以太坊的剧本从未重复,但却总是押中未来。 愿我们在风浪中守得初心,于周期中共赴下一场伟大。 关注以太坊十年,关注 OKX 5折买ETH活动: 入口:https://t.co/HdocLogjoY 感谢大家看到这里,看到这里的都是以太坊的忠实粉丝,都能赚大钱!
Show more
(1/3)以太坊的十年也是每个加密参与者的十年,十年中你见证了哪些ETH大事件,ETH是否影响了你的人生?分享你的故事,赢取 $ETH 奖金! 1/围绕 我和以太坊的故事 创作文章 2/RT+发推,带上以下信息: -tag #5折买ETH上OKX# -你的5折买币专属链接(获取方法见子推) 3/提交作品:https://t.co/LG2pfobLdv
Show more
0
49
137
37
Babylon 的错,要从地主老财的金丝雀开始说起 没收钱,也没洗,谁收钱、洗,一辈子撸的项目都是zks。 今天只谈技术,以及技术可能犯的错。 让我们潜入! ⬇️ 对 @babylonlabs_io 的口诛笔伐随着补贴和 TGE 后的拉盘渐渐消弱,那我就可以放心来续写这篇耽搁 1 个多月的文章了。本来是技术视角,一路看着他们各种骚操作,捶胸顿足谈不上,至少也是错愕的,随后就差国骂了。 Babylon到底犯了什么错?骂什么的都有,技术视角来看只有一条: 错配了 团队其他骚操作不在本文讨论的范畴,我想仅从技术视角来聊聊,这一刀,到底是怎么砍的,是他们脑残吗?还是没的选? 英国作家玛丽·雪莱(Mary Shelley)在 1818 年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科学怪人》,讲述了一个才华横溢的科学家维克托·弗兰肯斯坦(Victor Frankenstein)的故事。维克托本着对生命科学的探索创造出了一个异常强大的新人类,但因为外形丑陋通常被称为怪人。 怪人被创造后没有天生的敌意,甚至孤独而纯真、善良,由于外形丑陋饱受人类排斥、攻击,最终它走向了复仇之路,开启了杀戮。维克托的“失误”是创造了怪物后抛弃它,也没有承担起责任,最终却酿成了个人和家庭的悲剧,甚至波及无辜者的生命。 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在本文的结尾,会回来呼应。 … #BTCFi# 这个词自从被提出来,争议就没有断过。支持的人觉得只有让 BTC 和 Defi、智能合约关联产生收益才能放大 BTC 的价值,而反对者则认为 BTC 就是储值资产,不需要掺乎你们的旁氏。 在 Babylon 之前,限制 BTCFi 发展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安全。简单来说,所有的质押,都需要把我的比特币拿走,not my key,not my coin,这对于比特币持有者来说,比杀了他还难受。 单从质押生息的角度来说,主流有几种方案: ▰ CeFi:这个最简单,把 BTC 质押在中心化交易所,比如质押在 OKX; ▰ wBTC:类似于 MerlinChain 等 Layer2,映射 BTC 后发行 mBTC 在二层套娃 ▰ LST:类似于 @Lombard_Finance@swellnetworkio 等,用户锁定BTC后获得流动性质押代币,继续套娃。 当然还有 @CKB_CN 团队做的基于 RGB++ 的同构绑定、 @Stacks 做的比特币二层等等,也许聪明的你已经发现了,搞来搞去,还是要把我的 BTC 先拿走啊!我只想要利息,看来你是想要搞我的本金……号称亿万美元的市场竟然就卡在了一个自托管功能上。 直到有一天,Babylon的团队拜访了地主老财。 … 地主老财富甲一方,但没有子嗣,养着一只颜值逆天的金丝雀为伴,方圆百里无人不知。每个月十五,地主老财会带着他的金丝雀到市集逛逛,每次出行都引发大规模拥堵、踩踏事件,人们蜂拥而至,挤破头只为看一眼价值连城的金丝雀。 有好事之徒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如若可以借出金丝雀,拿到市集,收个门票岂不可以发财?于是商人踏破老财门槛、苦口婆心、连哄带骗,奈何地主根本不为所动。是他不差钱吗?是,也不全是,主要是他担心,一旦金丝雀离开了府宅,便成了他人鱼肉,这后果,想都不敢想。 办法总比问题多,精明的商人找到了镇上的小 F,就这么叫吧,长得有点像路飞那个。小 F 是镇上唯一的秀才,精通工艺,商人带着小 F 来到地主老财家几次访谈、勘探,拜托他想一套万全之策,能让大家都发财。 小 F 召集四海团队,日夜攻坚,苦干大半年,没有丝毫进展。商人急得团团转,眼看给的经费也快用完了,绝不能坐以待毙,于是一边安抚小F团队继续研发,一边转手支持其他团队,准备玩个暗渡陈仓。 怎么个玩法?商人找到了隔壁镇上的另外一位天才,就是 J。J 擅长说服,有着无尽的精力和超强的感染力。双方一勾兑,J 马上给出了一个方案:高仿。 J 让商人带着他去地主老财家里,让团队依葫芦画瓢,选拔、美容、包装和这只相似的金丝雀,拿到隔壁镇上去收门票,岂不美哉?宣传?当然要说是地主老财家的!群众不傻啊,这消息也不可能包得住,于是商人一番密谋,又想出来一个妙招:让地主老财把金丝雀先藏起来,最好是藏在J家里,地主老财可以随时来看,保证1:1挂钩,大家赚钱一起分。 方案倒是不错,但是地主老财试了几天,夜不能寐。一来担心自己的金丝雀受委屈,二来想着已经赚到到手的钱,赶紧给砸了把金丝雀赎回来。于是所有人虽然心照不宣,但各怀鬼胎。 商人也不傻,早看出来门道,于是自己先砸盘跑了,剩下一地鸡毛,地主老财趁机拿回金丝雀,只剩下买了年票的观众还在傻傻看着复刻品。 商人也很郁闷,自己前前后后为了金丝雀收门票事业投入巨大,目前看,有全盘皆输的感觉了。就在这个时候,小 F 团队传来了天大的好消息——研发成功了。 … 小 F 团队天才般构思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既不需要把金丝雀从地主老财家拿走,又能在外面展览收门票!怎么做到的? 他们给金丝雀打造了一个高科技鸟笼,钥匙依然由地主老财自己拿着,但这个笼子有个巧妙设计——它内置了一套自动契约:只要锁上,地主老财可以安心在家,鸟儿的影像就能通过特殊的“光信号”同步到各地收门票;如果有人想偷鸟或搞乱展览,这笼子还能自动销毁里面的“门票凭证”,让破坏者无利可图。 更妙的是,这契约有个魔法封印,定了个 15 个月的超长周期——大约是 64,000 次“光信号”闪动的时间。 这是为什么?因为小 F 得保证这信号能稳稳传到远方的村镇,还要防着有人半路砸笼子跑路,15 个月是他们算出来的“安全底线”,够长才能让展览村安心办大事。 天才啊! 商人兴奋极了,这次真的要发财了。有了这个技术,先拿下地主老财的金丝雀,听说南方还有神奇的孔雀,北方还有骇人的黑熊,西方还有蠢萌的骆驼,如果用上这个技术,那这个事业可庞大了。 商人还是留个心眼,问小 F,这个鸟笼是锁上了,但钥匙还在地主老财手里,要是那个老东西开了笼子,把金丝雀拿走了,可怎么办? 小 F 毕竟是技术出身,这点逻辑肯定是设计了,他慢悠悠对商人说:“老板您放心,钥匙虽然在他那边,但我们有契约,封印定的是 15 个月,满了就能随便开锁。 要是等不及想提前跑,也行,但得请镇上的送信人(邮差)跑一趟,帮着把开锁消息传出去,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撤展的消息才可以完成解锁。这送信费得花 0.00032 个金丝雀——这钱可不是我们拿,是送信人自己收的辛苦费。15 个月是咱算好的,既稳当又能干大事,您说是不是?” 商人点头,果然是天才,没看错人!那地主老财同意吗?当然同意,他的金丝雀价值连城,门票收入可以轻松盖过开锁费,就这点钱,锁,等于形同虚设。 于是商人发力,很快,江南一带大街小巷都开满了了直播间,引得一时风潮,好不热闹。 … 江南一带自古以来擅长贸易,话说有一村农民看了直播后萌生了一个想法,如果把自己家的土鸡也弄来直播收门票,是不是也能赚钱呢?于是他把这个大胆的发财之路告诉了全村的人,他们委托了村长来找商人,想复用这套技术。 商人当然是看不起的,只有金丝雀才有收门票的意义,谁要看你们的土鸡啊?走走走,恕不招待。还得是村长,村长说:“老板,我们土鸡虽然不值钱,也收不到多少门票钱,但我们鸡多啊!你金丝雀就一只,我们村、隔壁村、隔壁隔壁村、隔壁隔壁隔壁……” “好好说话,别骂人” 商人一下子就听懂了,做土鸡的生意才是大生意,只有上量才能搞大,而且他有了一个更大的计划:打包上市。如果只有金丝雀,模型很好看,也有收益,但缺乏了广泛的用户,既然这些土鳖送上门来,那可真是太好了,等我圈住130万只土鸡,这个数据,去拉个大市值,百亿美金不是梦啊! 说干就干,于是让小F团队连夜赶工,把金丝雀标准的鸟笼下调到土鸡笼子的标准,经过准确测算,大概只需要0.005个金丝雀就可以了。 干是可以干,小F多少还是有担忧的,他对商人说:“老板,虽然鸟笼标准能降低,但我们合约改不了,都是一样的,也是15个月周期,提前开锁得找开锁匠,开锁一次要0.00032个金丝雀,这个钱都是开锁的收走了,我们一毛也拿不到的。” 商人当然是懂的,他跟小F说:”没事,你就按计划做,他们签约的时候,告诉他们规则,我们不能骗人,但是你可以把字写小一点。当然啦,只要蛋糕做大了,土鸡也能赚到钱,这个账很容易算的。退一步说,土鸡们也是来薅羊毛的,哪里有包赚不赔的生意,你说是吧。” 小 F 似乎也明白了,于是照着商人的要求,做了改良。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短短几个月,就吸引了上百万的土鸡参与,甚至有一些颜值没有那么高的金丝雀,主动先去换50只土鸡,然后分别来签约,因为都在流传,只要签约就有一个低保收益。 雪球越滚越大,危机,似乎也越来越大。 如果故事到此,大部份人都是有的赚,但这个时候商人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经过两轮限量合作,的确是吸引了很多土鸡、金丝雀,但土鸡的价值太低了导致整个盘子里的锁定价值太低,这个时候去上市,市场只认锁定价值,那么很吃亏啊。商人找小 F 商量,怎么解决这个头大的问题。 现在面临两难的选择。要么服务土鸡,就用当前土鸡们打包上市,每个人大概都是可以赚点小钱,要么开放第三期但不限量,更重要是去全国各地拜访、邀请其他名贵品种价值,大家一起做大锁定价值,干票大的。 小 F 皱紧了眉头,似乎有点不太同意。他对商人说:”老板,我觉得我们是一家技术公司,我们可以把整个流程和工艺再打磨下,比如在通信方面,我们也搞一个流水线,就用 Cosmos SDK 就行。因为土鸡也好、金丝雀也好,其实都是他们自己保管,我们没必要去冲什么锁定价值的,我们就是做技术服务,以后让更多人来直播,这不更好吗?“ 商人陷入了沉思,也不是没有道理,于是他们进入了一个小房间秘密协商,这部分,我也没听到。 结果就是第三期还是开了,不限量,尤其是其中一个叫 @Lombard_Finance 的机构,带来了很多俏孔雀、大黑熊、蠢骆驼,总价值据说超过了14亿美金。 … 后面的故事就和技术没有关系了。如果你看懂了,我很欣慰,如果没看懂,我再啰嗦一下。 Babylon 为了解决 BTC 自托管难题,开创了一套解决方案。这个方案通过在比特币主网构造复杂 UTXO 脚本契约,让 BTC 可以安全、免托管的方式实现资产锁仓。 锁仓是完成了,如何在其他 PoS 链上传递呢?这就是 Babylon 的第二招——基于 Cosmos SDK 打造了一条中转站链,名叫 Babylon 链。这条链像个大管家,把地主老财鸟笼里的锁仓信号整理好,再通过“时间戳灯塔”广播出去。 那些远方的村镇(BSN 网络)收到信号后,就能放心办展览,因为他们知道,这一切都被刻在了永远不会倒塌的“石碑”(比特币区块链)上,安全又可编程,其他人也能接着玩出新花样。 所以其实他们是做了三层结构,第一层比特币层,提供基础安全性和时间戳;第二层Babylon链,协调与PoS链的交互;第三层是BSN,利用第一层、第二层获得比特币安全性的PoS网络,也就是提供展览的村镇放映室,他们是可以产生收益(门票)的。 典型应用就是 Lombard,基于 BSN 做了 $LBTC,现在锁定量已经达到了比特币总量的 0.1%。 那最令人费解的就是解押,到底是怎么实现的?0.00032个BTC被谁收走了? 传统的 PoS 为了防御长程攻击(Long-Range Attack)通常会设定比较长的解锁时间,比如 Cosmos 生态需要 21天。Babylon 其实是优化了这个过程,缩短到了1天。 Babylon 链通过 Cosmos IBC(跨链通信协议)聚合 BSN 的状态,并将其关键数据(如区块哈希)发送至比特币网络,形成时间戳。 质押交易中的时间锁条件可根据比特币时间戳动态调整,如果 BSN 通过检查点确认无作恶行为,Babylon 链通知比特币脚本提前释放 UTXO。BSN 的验证者监控质押状态,若无违规,签署解锁交易,触发 UTXO 的提前花费。 用户发起解质押时,需要生成一笔解绑交易(unbonding transaction),这笔交易会覆盖原先质押 UTXO 的时间锁条件。交易中内置的 0.00032 BTC 是支付给比特币网络的矿工,用于处理这笔解绑交易。 该费用的大小(0.00032 BTC)是在 Babylon Phase-1 和后续阶段(如 Cap-3)中明确规定的,目的是在网络拥堵时仍能保证交易被及时打包,同时避免过低导致交易长时间未确认。 现在搞懂了吧,为了提前解锁,势必是要付出代价,这就是软件的安全性保障。脚本契约定义的质押、解绑、提现等要通过BSN上的验证节点严格按照脚本定义的规则(比如:EOTS签名方案、最终轮次多签共识等)进行验证、惩罚等控制台操作。( @tmel0211 ) 也就是说如果违约,需要被惩罚,惩罚需要矿工协助处理,这部分的 Gas 归矿工,Babylon 一毛钱也拿不到。 如果还有点迷糊,那么请允许做个对齐: ▰ 金丝雀 = BTC 或 BTC大户 ▰ 农民/土鸡 = 散户 或 小额质押 ▰ 商人 = 市场需求 ▰ 鸟笼 = UTXO 脚本契约 ▰ 村镇放映室 = BSN网络 ▰ 送信人 = BSN验证节点 如此一来,让土鸡使用高科技金丝雀鸟笼,这里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要么完成 15 个月合约周期,要么提前结束,接受惩罚付费找送信人广而告之提前解锁,这就是开头说的: 错配了 如果 Babylon 团队是维克托,Babylon 的产品是就是怪人,那么这个剧情也许是相似的。预期是美好的,但结局的确是用了最痛的方式给所有的参与的人上了一课:《百万农民巨亏之我是如何做到自托管还能BTCFi的》。 这也许是一次 Geek 的探险,但是分配方式、市场环境、团队综合能力构建了一出闹剧,让本来的全村的希望,变成了数典忘祖。 Babylon团队是故意的吗?我绝不做任何揣测,在他们拿出 300 万美元来补贴 Gas 的时候,我在想,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也许真的有商人的角色存在,也许他们也有小房间里的难言之隐,但潮起潮落,似乎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了。 当然,也无所鸟谓,太阳照常升起,金丝雀,还是那个金丝雀。 <全文完> @anymose96 注:虚构剧情,如有雷同,实属雷同,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剧情设定仅为技术理解所用,亦不构成任何技术之外的阴谋论推测。
Show more
0
46
60
3
早上好 行情差了,市场也没啥新东西。 一个是链上的meme,还有就是btc的甲烷? 但是感觉来来去去本质都一样,换汤不换药。 看不准的东西,要不底部第一时间参与,要不别参与。 但凡涨起来以后,才上车,抱着 再涨点就跑的心思,亏钱概率都挺大的。 少亏钱也是一种胜利。 流动性枯竭严重,保本等适合自己的时间挺好的。 人们有个惯性,就是买涨不买跌,加上总有人觉得还有接盘侠来接最后一棒。 没事多刷刷x推,对市场关注就行。 我自己是休息了。 昨天早上打游戏,下午出门遛娃,晚上看电视剧,爱奇艺的新剧 借命重生,秦昊韩庚演的,感觉还行。 一天天的过去,耐心了。 大家的 本金还剩下多少了? 昨天也有一个私心问我,xx山寨要不割,只剩下3层了,还是拿着等反弹再割。 其实我的想法还是割了以后别玩最好。 但是又怕 让你割了, 过2天反弹了,你心里还记恨我。 所以还是自己的钱自己决定最好。 我的话,肯定🈹。 不过话说我自己 基本上不会买山寨。 买了要不蚂蚁仓,无所谓那种,要不也持仓不可能超过几天。 我现在 唯一拿得住就是。油了, 大饼都不一定拿得住。 哈哈。 好运。 希望快点来点啥,带动下观望资金,带动下市场情绪,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Show more
0
12
21
1
🧐 Coinbase 再扩 Base 生态:推出 cbADA、cbDOGE、cbLTC、cbXRP—— 又一个牛市的征兆: Coinbase 宣布即将上线 4 个新桥接代币,只会发生在流动好的时候,显然一切都做好了准备,拭目以待! cbADA(对应 Cardano ADA); cbDOGE(对应 Dogecoin DOGE); cbLTC(对应 Litecoin LTC); cbXRP(对应 Ripple XRP); 看懂了没: 继 cbETH、cbBTC 后,Coinbase 正在把一堆“非以太坊系老币”装进自己的 Base 网络—— 统一标准,包装上线,从此它们都姓 cb:不仅是桥接资产,更是资产标准化、稳定币化的进阶版本。 我看到的是:“兼容多链”,是 Coinbase 正在悄悄打造一个“中心化 Layer2 帝国”: 所有流动性,只认 cb 资产;所有入口,绕不开 Base。 这里有几点值得关注: 1️⃣ Base 的兼容性扩张战略明显 Base 起初主打原生 ETH 资产,现在开始引入非 EVM 链资产的包装版本。这说明 Coinbase 正在尝试打造一个「多资产统一操作层」。 2️⃣ 低门槛引流主流币用户 DOGE、XRP、LTC 代表的是非 DeFi 圈的大量散户用户。cb版本的推出,有助于吸引他们进入 Base 网络,逐步参与更深的链上活动。 3️⃣ Coinbase 的稳定币化路径 从 cbETH 到 cbBTC,再到现在的 cbXXX 系列,其实都属于一种“Coinbase 标准资产”路线——统一包装、可控合规、可在 Base 上进行流通和 DeFi 操作。 4️⃣ 对 Base DeFi 生态是重大利好 这些 cb 资产可被用于 Base 上的借贷、交易、收益聚合等模块,意味着流动性扩展、新资产支持、潜在 TVL 提升等一揽子利好。 📌 一句话总结: Coinbase 正在把非以太坊的主流币种「收入麾下」,用 cbToken 的形式,将它们引流至 Base,统一在自己构建的 Layer2 王国中流通—— 这是稳定、安全、合规叙事下的另类“包容性扩张”。
Show more
cbADA, cbDOGE, cbLTC, cbXRP coming soon. These assets are not yet live or available. We will announce their launch at a later date.
0
1
1
0
Saros 推出 DLMM:Solana 的 DeFi,终于不再摆烂 最近刷推时,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跳出来:@saros_xyz ,这个曾经在 Solana 上存在感稀薄的 DEX,现在突然搞了个狠活:上线自研 DLMM,引发了不少老用户和 LP 的关注 我一开始也没放在心上,直到深入了解机制设计,才意识到:这不是加个功能,而是 Saros 重写 Solana DeFi 的底层逻辑 DLMM 是什么?为什么值得关注? 一句话概括:为 DeFi 提供更聪明、更高效的流动性支持系统。 类似 Uniswap V3 的集中流动性,但自动调区间,LP 不用频繁手动操作 支持 Meme、蓝筹、稳定币多类资产,交易体验更顺滑 结构上由 Trader Joe 的原班技术团队参与设计,不是 Copy 而是协作 更重要的是,Saros 把这个 DLMM 做成了全线产品的核心:合约、Launchpad、AI 工具 SaiRos,未来策略模块,统统围绕 DLMM 搭建 Solana 生态内卷了吗?来看看对比: Raydium 还在老模型 AMM 上打转,缺乏机制迭代 Meteora 虽上线 DLMM,但交互复杂,用户体验拖了后腿 Pump 不接 Jupiter,流量直接断层 而 Saros 做的是底层机制重构,配合 UI/UX 的优化,从底到顶都翻新了一遍 测试阶段,已经看到效果了: LP 收益更稳,回报有提升趋势 滑点减少,适合 Meme、AI 等高波动资产交易 用户反馈策略空间更大,未来适配自动化套利逻辑 Saros 现在干的这套,其实是在为 Solana 的 DeFi 做二次创业。DLMM + AI 策略模块 + Launchpad + Stake 奖励机制= 新的增长引擎,新的叙事起点 接下来如果 SaiRos 工具上线,整个 DeFi 自动化套利、量化策略跑通,Solana 上可能真的迎来TVL 的第二春 盯住 Saros,这不是功能升级,这是一次 DeFi 引擎换代
Show more
0
25
35
13
‼️5.9日重点信息一览表: 1. 前 @CelsiusNetwork 首席执行官 @Mashinsky 因加密货币欺诈被判处 12 年监禁。Alex Mashin­sky的4800 万美元及多处房产也被没收。搜了下记录,Celsius 是一个做加密收益和借贷的平台,曾提供最高 18% 的存款利率。最终破产的原因比较复杂,什么盲目投资,被盗被黑5000万美元,还有私钥丢失损失约 7100 万美元等多重因素,这些问题相互叠加,形成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导致平台崩盘。 2.@coinbase 以大约29 亿美元收购加密货币期权平台@DeribitOfficial ,借助Deribit,Coinbase成为头号加密衍生品平台。而Coinbase 新出的财务报告中显示在 2025 年第一季度业绩表现强劲,营收达 20 亿美元。现在又拿下期权市场之后,下一站美股代币化是不是也在路上了~~~ 3.@Ripple 与SEC达成和解协议,持续四年的诉讼正式撤销,自2020年12月22日以来SEC 围绕XRP是否构成证券销售的问题展开了长期诉讼。话说Ripple是真的刚,一直坚持不低头,是不是也标志着SEC对加密货币行业的监管行动没有那么一言堂 3.@realDonaldTrump 晚宴资格将在5 月 12 日下午 1:30(EST)锁定前 220 名资格,特朗普会在5 月 22 日出席。当前第 220 名地址持有 3158.131 枚 TRUMP 代币,最终资格将按时间加权排名决定。近期抛售持仓的巨鲸仍将保留资格。话说这是效仿巴菲特午餐吧,现在名人都搞这一套吗 4.受近期 Alpha 积分交易量活动推动,@BinanceWallet 以 80% 的市场份额占比位居昨日加密钱包交易量榜榜首,OKX Wallet(6.7%)、TokenPocket(2.6%)、Phantom(2.5%)紧随其后。 5.@doodles 的原生代币DOOD 空投将北京时间 5 月 9 日 21:05开始。空投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已注册的 Doodles Collectibles 持有者;第二阶是New Blood 合作社区成员。代币自接空投到钱包,不用申领。合约地址将在交易开放时公布 6. 比特币市值已重回 2 万亿美元上方,当前触及 2.04 万亿美元,24 小时涨幅 4.75%,已超越电商巨头亚马逊公司,在全球资产市值排名中升至第五位 7.@rollupventures 投资人爆料目前加密风投市场遇冷,项目估值预期大幅下调 。其实是正常的,之前项目估值都偏高,看看最近上的币,FDV多少都摆在那里
Show more
0
3
3
0
上次跟Joan @MissQQ111 分开,还是4月香港大会的时候。 我们各自聊到了彼此的规划进程,同为人生,她年纪轻轻就上亿身家,而我的人生才刚刚从低级牛马变成高级牛马,我唏嘘不已。 内心是敬佩和骄傲,敬佩她的成功,骄傲还好她是我的朋友,饭桌上,我话太多了,因为我知道跟她聊我能走的更快一点,所以我不放过一丝机会,同时我也知道loop接下来的动作和方向,看着loop成长,就好像看我的姐妹从0到1拿到她的结果,虽然Joan已经拿到结果了,但是loop的意义不一样。 Joan是女性之光,是个很好很好的大姐姐,在我风口浪尖的时候,她依然选择支持我,圈内很多女孩子,她都曾伸出援手,所以创始人的格局代表了产品本身,joan跟我讲的loop的规划没有一条是用来赚快钱的,而是实打实的做产品,做工具,解决币圈需求,我今天打开loop,产品已经做了很多改变,都在她跟我说的规划之中。 我心疼她,这些天她一定是焦头烂额,这里面的沟通工作,资源对接就非常头疼,一定是繁忙紧张,一个接一个的会议,其实在web3,这样才是builder的常态,创业每天都在烧钱,要抓紧时间拉新转化,现在币圈环境跟以前相比,创业者更艰难了,只能是比谁产品更快,活得更久。 在loop产品上,你完全可以相信它是利他的工具,在这上面有更精简的知识,更多的人才交流,你不懂随时可以问,语音厅形式,复刻推特space同时结合tg社群的模式,帮助更多的人更高效运营社区。 我在产品这里,首先是选创始人,其次才是产品本身,利他的格局一定是美的。
Show more
0
9
10
0
美债相关问题总汇!为什么都在抛售美债? 美债到期后的连锁反应,会引发什么后果? Q:当债券收益率走高的时候,政府会因此多还钱吗? A:政府在一级市场发行债券,一经发行要还多少钱就是固定的,所谓收益率是指二级市场的收益率。 因为二级市场成交价格不固定,收益率也不同。比如政府在发债的时候,一张 100 的债券,折价 95 买给你,到期还你 100,多的 5 块就算是利息。 二级市场这张债券有可能 96 成交,也有可能 94 成交,成交价格越高,收益率越低,反之亦然。债券的成交价格跟收益率是反向关系。长期债固定周期付息,到期还本,但道理是一样的。 Q:这么说,债券收益率并不影响政府的偿债能力? A:本来是不影响的,但是美债规模太庞大了,目前为止已经超过了 36 万亿。如此规模的债务绝无可能还清,只能借新还旧。借新你就要发行新债,发行新债你的利息就不能低于二级市场的收益率,不然别人为啥不在二级市场买呢对吧?因此政府发债最好有一个低息环境 Q:债券市场有几个? A:债券市场分一级和二级,一级市场是政府直接发债,面向社会融资,二级市场 是债券持有人相互交易债券形成的市场 Q:什么样的环境才能使美债收益率走低? A:你要简单粗暴的答案,那美联储降息就走低了。但美债收益率其实不是看的加息降息,看的是通胀预期。如果通胀预期高,往往收益率也会走高。 你收益率才 2%,通胀到了 3%,那到时候扣掉通胀不是还亏了吗?所以这个时候往往就会抛售债券,抛售 = 价格走低 = 收益率走高。 只不过,美联储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控制通胀,通胀预期高的时候,往往他会加息,所以给一般人的认识就是加息 = 收益率走高。 不能算错,但这是个间接的逻辑。如果市场认为通胀已经控制住了,很快会迎来反转,那么即使还在加息周期,收益率也可能走低(抄底的逻辑)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避险需求 压过了通胀。比如全球其他国家环境不好,资本就会涌入美债市场进行避险(传统观念,美债是 0 风险债券),从而压低收益率。 Q:这两个条件,川子现在具备吗? A:很遗憾,一个都不具备。关税战带来了非常高的通胀预期,而且在中美产业脱钩的环境下,美国本身就成了最大的风险源。因此你要美债收益率自然走低是绝无可能的。 Q:这就是川子喊话鲍师傅降息的原因吗?要压低收益率,方便他发债? A:他可能确实是这么想的,但即使降息了,到底有多少效果也很难说。刚才我说了国债收益率根本上看的是通胀预期和避险需求,降息会带来更大的通胀预期,释放出来的流动性多半不会留在美国。最近美国股债汇三杀,就是说明资本用脚投票在逃离美国市场 Q:那么川子直接顶着高息发债怎么样呢?反正都是借的钱,大不了到时候再借 A:如果到最后实在没有办法,这当然就是不得不接受的现实了。但这不是毫无代价的。前面说过,短期债券是到期后连本带息一起付,中长期债券是定期付息,到期归本。发行高息债券,会增加政府利息支出。政府收入是有限的,你利息支出多了,别的支出就少了,没钱你做得成什么事?而且你现在支付的利息越来越多,下一次发债额度也就越来越大,外部对美债的接受度终归是有极限的。到时候没人接盘,那就只有违约一条路了 Q:美联储接盘啊,美联储自己就会印钱,还怕他接不了盘? A:话是这么说,但美联储是不能直接接盘的。美国有一部联邦储备法 ,里面限制了美联储直接参与一级市场,只能去二级市场接盘。就是说,美联储不能直接在政府手上接盘,这是有法律限制的。因此终归是要找到一级市场的接盘侠。现在离 6 月美债到期的时间已经很近了,川子要修改立法已无可能,时间上就来不及。他会怎么操作,我也很想知道 我设想了一些路径,比如通过政府的白手套,在一级市场接盘了,再转手卖给美联储,或者美联储直接给现成的一级市场买家(高盛,摩根大通等)提供贷款,自己在二级市场接盘。这部联邦储备法我只知道有这么回事,具体的细则我也没看过,不知道这些操作能不能绕过去。只能到时候看情况 Q:那这么说,终归是有办法接盘的。那就是没事了?反正以后按这个操作就是,36 万亿的债务也不是一蹴而就,肯定以前就操作过很多次了 A:只能说不会出现债务违约,但长期来看货币超发是肯定的。货币超发,你美元还能坚挺吗?美债问题本质上是特里芬难题 *的具象化,既要美元霸权,又要支撑无限扩张的债务,两者根本上是矛盾的。 所以美债在发行的时候会优先选择外部买家(外国央行,国内机构也算),而不是直接让美联储来进行兜底。这样用的是市场上已有的美元,暂缓了货币超发的风险。但外部买家能接得了多大的盘子呢?所以这就是一根筋两头堵,美联储不兜底,债务违约,美债暴死,美联储兜底,货币超发,美元慢死。当然非要选一个的话,慢死还是比暴死好,对大家都好。 此前就聊过,美股/币圈如今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有赚钱机会,而是没有可以安心持有的确定性资产。因为川普朝令夕改,反复无常, 等一切慢慢平静下来,牛市可能就悄然而至。往往不确定越强,市场越乱,越恐慌,机会越大!
Show more
深度!美债要违约了?6月就要炸了?真可笑... 最近整个内媒,都充斥着美国国债违约的声音, 实际上如果没点经济学常识, 确实是要被自家人给忽悠瘸了, 甚至很多大V说6月大概率黑天鹅,市场可能暴跌, 真是可笑,又离谱!为了兄弟们搞清楚真实情况我特意制作此图,覆盖了大量数据验证。👇👇 1️⃣首先美国国债违约,分为两种: 🔺1、第一种技术性违约 说白了就是因为债务上限没通过审批,或者财政预算卡壳,导致美国财政部暂时还不上钱。 但这不是政府没钱还,而是华盛顿内部吵翻了天,属于政治僵局。就像你手机银行被冻结,只能申请信用卡延期,其实账户里有钱。 债务上限就像家族理财规则:三兄弟轮流当家管账,但印钞和刷卡权力分开。 当家的能用信用卡买东西,但要加额度得另外两人同意。要是有人乱花钱,另外两个就卡审批。 比如 2011 年奥巴马和共和党因为医改、财政刺激吵得不可开交,差点把债务上限拖到违约,最后才达成妥协。 这种违约本质是政治内耗,不是真还不起钱。历史上,美、日、德这些民主国家很少真赖账,反而是权力集中的国家容易通胀失控。 🔺2、第二种实质性违约 这才是真正的 "还不起钱",类似阿根廷、斯里兰卡的情况。但美国几乎不可能发生这种事! 原因很简单:美元是美国自己印的,真要违约,直接开足马力印钞就行。 希腊、阿根廷违约是因为欠的是欧元、美元外债,自己印不了。 不过疯狂印钞也有代价 —— 通货膨胀。比如疫情期间大放水,美元就偷偷 "贬值违约" 了。 其实从 1973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对黄金就一路贬值。但全球货币都在贬值竞赛,谁贬得少、经济强,谁就能当 "世界货币"。 所以与其死守汇率,不如跟着贬值赚贸易差价,这就是美元霸权的底层逻辑。 2️⃣美债的风险问答 近期,“美债 6 月将迎 6 万亿到期高峰,存在巨大滚动再融资风险” 的说法甚嚣尘上,甚至有人认为这是拜登给特朗普政府设下的 “陷阱” 。 还有观点担心,债务上限问题解决后美债大量增发,会引发 “流动性危机” 黑天鹅事件,市场会暴跌或推高美债利率。这些说法靠谱吗? 🔺1、关注美债,别抓错重点 很多人紧盯美债单月到期量,其实这不是关键。真正值得关注的,是 1 年期以上美债(notes and bonds)的发行量。 美债发行遵循 “长债按计划,短债来应急”。每年 1、4、7、11 月,财政部会提前规划长债未来一个季度的发行量,不会轻易改动。 一旦临时出现赤字激增,就增发短期国债(Tbills)填补缺口。因为 Tbills 期限短,需求灵活,就算发行 1 天期的现金管理债券,只要利率比市场略高,海量资金就会涌入。这就像多印 50 元纸币,它的面值也不会跌到 49.5 元。 正因如此,美债到期量大时,财政部可以增发 Tbills 应对,对市场影响较小。但这种短期手段也有隐患:如果赤字持续增加,Tbills 占比会越来越高,未来利息支出将高度依赖美联储政策利率,无法像长债那样提前锁定利率。而一旦大量增发长债,又会推高美债利率,比如 2023 年 10 月,10 年期美债利率因长债增发突破 5%。 🔺2、6 月到期高峰?没那么夸张 美国财政部月度报告显示,4 - 6 月美债到期量分别为 2.36 万亿、1.64 万亿、1.20 万亿,远达不到 6 万亿。 由于部分短期国债还未发行,且其发行无固定计划,所以无法精准预估,但实际到期量不会太离谱。 即便把 4 - 5 月新发行的美债都算上,6 月理论到期极限约为 5.3 万亿,实际可能在 2 万亿左右。 🔺3、债限解决后,会引发流动性危机吗? 可能性不大,有三大原因: 准备金充足:美国银行体系准备金余额距离触发 “钱荒” 还有数千亿美元。以 “有效超额准备金” 指标来看,目前约 7000 亿,财政部至少能回补 7000 亿资金而不引发危机。 灵活调节:如果市场对短债需求下降,财政部可放慢发债速度,温和回补资金。 美联储兜底:美联储已放缓缩表,还推出常备回购便利(SRF),一级交易商缺钱时能轻松从美联储获得融资。 🔺4、个人的一些思考 实际上美元债依旧是全球违约率最低的债券,甚至没有之一, 因为虽然美国债务水平逼近历史新高,但新高才是正常的,因为债务等于货币,经济增长,必然伴随债务和货币增长。 只要债务以美元计价且市场保持信心,美国就完全可通过美联储购债、海外资本流入等方式自我循环。 什么情况美元会持续贬值甚至丧失信用呢? 汇率的本质是一国的经济表现,美国之所以能维持强势,核心是美国的科技全球领先,政治体系稳定, 未来如果发生什么事件打破了这种稳定态,导致美国的经济出现奔溃,这时美元才会被迫需要宽松,从而贬值, 最简单的比如08年次贷危机,通过大规模印钞,导致欧元兑美元升值了25%, 其次是信用评级的下降,美国虽然长期标普信用评级AAA,2011年美债债务上限问题,最近的关税问题等,就导致降级到了AA+, 不过瘦死骆驼比马大,虽低于德国的AAA,但高于日本A+、东大评级为A+, 最近美元指数下跌,则是川普增加了美国这些年来政治和经济不确定性的风险,所以才导致美元指数下滑, 但根据这些说美国政府债务会违约,那是有点天方夜谭了。 诚然,川普想降低债务偿付压力,向鲍威尔施压是真,这也是三权分立的特点,但只要机制依然稳固,独C并没有发生,那么美国可能在肉眼可见的几十年内都不会出现实质性的债务违约。 故此,有波动是正常的,但周期超级牛市依然存在。
Show more
0
12
191
44
【火爆全網的 MSU,實際打金表現如何?】 昨天 @MaplestoryU 正式上線之後因其高額的空投而席捲了整個推特版面,其代幣 $NXPC 也從盤前的 0.8u 一路漲到最高 3.8u,目前也維持在 2.5~3u 的區間內。 自己親自下場玩了一天之後,簡單聊一下 MSU 的打金是否對得起其代幣的優秀表現。 ◆◆◆◆◆◆◆◆◆◆◆◆◆◆◆◆◆◆◆◆◆◆◆◆◆◆◆◆◆◆◆◆◆◆◆◆◆◆◆◆◆◆◆◆◆◆◆◆◆◆◆◆◆ 📍代幣模型: MSU 主要以 $NXPC 和 $NESO 的雙代幣模型運作,$NXPC 就是平常在交易所內交易的代幣而 $NESO 則是遊戲內進行強化、交易等動作時主要消耗的代幣。 這兩種代幣之間可以自由轉換,其比例為 1 NXPC = 100.000 NESO。 其透過在遊戲中的各種行為來消耗 NESO,以此增加 NXPC 的需求量。在遊戲人數持續增長的狀況下可以圍成幣價持續成長的正向飛輪。 但這個飛輪目前並非運作得十分順利,具體原因可以接著看以下幾點。 ◆◆◆◆◆◆◆◆◆◆◆◆◆◆◆◆◆◆◆◆◆◆◆◆◆◆◆◆◆◆◆◆◆◆◆◆◆◆◆◆◆◆◆◆◆◆◆◆◆◆◆◆◆ 📍打金模式: 目前遊戲內的主要打金模式主要分為三種: ▶︎ 販賣代幣 $NESO:幾乎不可行,主要原因為產出過低。即使以較高配置和效率刷怪打錢,其收益也低於正常 Web2 打工的水準。 ▶︎ 販賣強化裝備:幾乎不可行,主要原因為強化的消耗過高。單以遊戲內產出的 NESO 無法支撐。只能以購買 NXPC 的方式投入強化,導致最終成本過高。 ▶︎ 販賣遊戲道具:難度較高,主要原因為值錢的道具取得難度過高。接續上點,因強化成本過高,因此能挑戰高級 Boss 獲得獎勵的玩家屈指可數。 並且正式服的獎勵獲得機率降低,因此一般玩家若想獲得值錢道具的話運氣成分較大,無法穩定獲利。 ◆◆◆◆◆◆◆◆◆◆◆◆◆◆◆◆◆◆◆◆◆◆◆◆◆◆◆◆◆◆◆◆◆◆◆◆◆◆◆◆◆◆◆◆◆◆◆◆◆◆◆◆◆ 📍遊戲現狀: 目前最明顯的一點便是資源不足,對於高等級的玩家來說更是如此,之前玩過測試的玩家之優勢也僅體現在等級和一些裝備方面。 遊戲目前提供的資源對於新入場的用戶是足以支撐他們遊玩的,但對於等級較高或經過飛升 (LV. 180 級以上) 的玩家來說,可以很明顯感受到資源的匱乏。 不論是在練等、裝備強化以及日常消耗上基本都是入不敷出,無法達成遊戲內的自產自銷。 這點其實滿意外的,原本以為正式開服後的頭礦會被參與二測,帶著滿級帳號的玩家們瓜分,但目前這些人反而是相對沒事好做的一群,官方或許想藉此彌平新人和老玩家間的資源差距。 ◆◆◆◆◆◆◆◆◆◆◆◆◆◆◆◆◆◆◆◆◆◆◆◆◆◆◆◆◆◆◆◆◆◆◆◆◆◆◆◆◆◆◆◆◆◆◆◆◆◆◆◆◆ 📍結論: 目前如果想在這遊戲內短期內快速打金較為困難,現在進場更多是單純來體驗遊戲的。 可以感受到官方為了維持代幣價格不陷入死亡螺旋,在許多數值上設計得較為保守。 如果想要打破目前的僵局,必然得從官方透過舉辦活動、或是調整產出數值來讓更多的玩家有利可圖,才更可能進入他們預想的正向飛輪中。 過往的大熱 GameFi 都會有一段收益非常離譜的頭礦時期,但隨著參與人數達到飽和,終究是逃不出陷入死亡螺旋的結局。 這次 @MaplestoryU 的團隊或許是想透過提高玩家的初始投入,並拉長回本周期的方式,來達成細水長流型的運作模式,以此來延長其遊戲壽命。 雖然目前還看不到大額的收益,但對於 MSU 這次採取的新模式還是十分有興趣。一起看看團隊是否能用他們二十多年的運營經驗,來打造一個真正可持續、長期發展的 GameFi。
Show more
0
22
32
2